一、风沙区林果综合开发试验研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贺靖波[1](2020)在《榆林市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果品的消费,不仅需求大而且要求高,对安全、优质、新鲜果品的需求持续提升。果品也是各国一项重要的农产品,是我国农村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因此发展果业对改善民生、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榆林市经济发展强劲、土地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空气清洁、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果业的区域优势;榆林市场空间广阔、销售渠道多元、交通运输发达,具有发展果业的市场优势;榆林果树种质资源丰富,共有野生及栽培果树品种60类600多个,其中以红枣、苹果和葡萄为目前发展的主体种类,其果品产量占榆林果业总产出超过84%。本文以红枣、苹果和葡萄为对象调查分析了榆林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佳县红枣为案例分析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榆林果业在果品生产方面,整体上呈增长趋势,但是产量受自然灾害影响,波动很大。在结构布局方面,多集中在优势区域生产,红枣集中在黄河沿岸,苹果集中在南部丘陵沟壑区,葡萄集中在长城沿线风沙区。在产业培育方面,榆林对红枣已具备深加工的能力,但是规模较小,对苹果、葡萄的深加工还处于空白期,对红枣、葡萄的品牌培育尚未见到效益,但苹果的品牌体系已经建立。佳县红枣产业发展案例分析认为:从生产规模上看,佳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82万亩,非受灾情况下产量可达25万吨,已经颇具规模;从区域布局上看,佳县红枣分布的区域特点各异,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从红枣加工生产现状上看,佳县加工企业数量已有58家,已具备开发深加工产品的能力;从品牌资源上看,佳县红枣已获得世界级认证1项,欧美日等国认证2项,国家级认证4项,品牌资源丰富。但是佳县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连阴雨等极端气候频发造成红枣裂变、霉烂,甚至绝收,影响红枣产量;从业人员年龄高、学历低,素质不高,导致果园管理水平低下,影响果园生产效率;机械作业投入不足,缺乏品牌效益,产业化水平不高,红枣收购价格低迷,枣农生产积极性不高,影响果园效益。根据红枣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佳县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增加政府补贴、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共用品牌建设、建立实验基地和专家工作站等措施,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榆林果业在发展中主要面临气候干旱、晚霜频发、土壤贫瘠、秋雨过多等自然条件限制,还有产业化水平不足、专业人才和劳动力短缺且素质不高、思想认识不足的问题。总体研究认为:榆林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优惠,提高对果业的支持力度;根据榆林地域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制定果业发展规划,促进果业在优生区域集中发展;从扶持新型经营主体、推进标准化建设、完善仓储冷链建设、构建市场经营体系、打造品牌营销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果业产业化建设,提高果业整体效益;以外聘专家、建立人才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加快科技转化等手段,做好对果业的科技支撑;通过建立防雹减灾服务体系,完善各类生产设施建设,积极开展防灾技术研发,以应对榆林自然灾害频发的问题;按照绿色兴农的理念,加强果品检测和监管力度,保障果品质量安全。最后,相信榆林果业必将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也将为榆林带来经济、生态和社会等多重效应。
宋永永[2](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杨晴青[3](2019)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30年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因自然资源禀赋差异、发展机会不对等,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不稳定性突显。不同于城市区域或沿海平原地区,西部乡村地区经济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居民生活、生产条件改善明显,但在地形地貌、生态环境脆弱等自然环境限制下,农户过度依赖土地资源,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地方经济造血能力弱,经济建设长期依赖于国家财政的支持。另一方面,城市化对传统乡村的冲击使得人力资本等要素持续流失,乡村地区逐渐丧失了发展资本,已逐渐走向衰落,亟待转型与振兴。笔者认为现阶段乡村振兴的关键任务为发展乡村经济与改善人居环境,其中,人居环境建设为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为乡村经济发展及乡村转型提供支撑,而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又对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引领乡村人居环境优化。本研究契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人地关系、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脆弱性的视角着眼,遵循“评估框架构建—情景阶段识别—时空过程剖析—功能因子诊断—演变机理解析”的研究主线,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为案例区,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进行系统研究。首先,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提出了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探索性设定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界定与阈值规则,以服务于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二是,构建了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测度了案例区37年间(19802016年)的乡村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因子的脆弱性值,并对其时序演变轨迹进行了刻画。基于情景界定规则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状态进行阶段划分,利用52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两份行业部门访谈材料,运用“ground-truthing”质性方法对情景类型进行了实地验证,剖析不同阶段脆弱性情景特征。三是,尺度下降至村域尺度,构建了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基于县域尺度阶段划分的结果,利用65个样本村,451份入户调查问卷,运用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对村域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值进行测度,并基于ArcGIS平台刻画了人居环境综合系统、子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格局。运用贡献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功能子系统/因子进行了诊断,剖析脆弱性贡献子系统/因子、抵抗子系统/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四是,将研究尺度上推至地貌片区,解析了案例区北部风沙区、西南黄土丘陵沟壑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因子的演化过程,同时梳理了三类地貌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的转变。五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基于451份入户调查问卷,113份关键人物访谈文本,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的视角切入,探讨了1980年以来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历程。最后,采用梳理归纳法,对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演化路径、乡村转型轴线进行了梳理,识别并提炼了阶段间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乡村转型发展的主导因素,并对主要驱动力展开分析,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案例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经历4个阶段,徘徊于顽固脆弱的系统与不受控制的脆弱性系统情景之间:阶段1(19801995年),人居系统长期处于生态恶劣、住房简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空白等顽固高脆弱情景;阶段2(19962005年)系统突破阈值突破进入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以干旱灾害持续、人口出生率骤降、性别严重失衡、社会保障滞后、城乡二元化为典型脆弱特征;之后,系统反弹至顽固脆弱情景,经历短暂但危机四伏的阶段3(20062009年),以化肥及农药泛滥、人口流失、公共设施及商业网点撤并、严重依赖枣果经济为脆弱特征;阶段4(20102016年),进入以雨涝灾害频现、枣果经济崩溃、人类系统极端脆弱为特征的不受控制的脆弱情景。(2)1980年以来,县域尺度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但仍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幅度增大,雨涝灾害成为主要扰动;进入21世纪以来,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加剧,乡村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近十年间,社会系统脆弱性逐渐减轻,四大因子脆弱值不同幅度减轻,人类系统已走向重度脆弱等级,仅人口负担因子脆弱值减轻。村域单元时空格局演变显示,综合系统、自然系统、居住系统、社会系统均由高脆弱性全局覆盖逐步减轻至以低脆弱性分布为主的格局,人类系统则由低脆弱性全面分布逐步恶化至高脆弱性为主的格局;支撑系统空间格局动荡,低等级的脆弱性集中于交通干线沿线、行政中心驻地样本村。(3)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分布最广的贡献子系统由居住系统转变为支撑系统,而抵抗子系统由人类系统转变为居住系统。北部风沙区、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西南丘陵沟壑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因子的优劣势特征同样经历了阶段性的转换,转换过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异质之处。(4)垃圾处置欠缺始终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的劣势,生活取水相对方便为其优势。此外,历史时期的劣势主要为土地耕作比重大、人口受教育程度低、通讯条件差、农户收入水平低,优势在于化肥施用量较少、乡村人口充足、小学学校可达性良好、贫富差距较小等方面。现今,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以河渠水体质量较差、乡村人口萧条、贫富差距较大、房屋结构脆弱及居住拥挤为劣势,以风沙灾害减轻、人口抚养比低、农村道路较健壮、社会治安良好为优势。(5)从“生计-土地-空间结构”的视角剖析了三类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变化下的乡村转型历程。(1)乡村生计方式的转型:北部风沙区经历非农生计活动比重持续上升,枣果生计活动比重激增后骤降,生计均衡型比重略有增加的过程;西南丘陵沟壑区生计活动由传统农牧生计向枣果生计过渡,进而转向非农生计;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计活动经历了转向以枣林生计活动为主导,最后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导的过程。此外,三类地貌区生计缺乏型结构呈现了分布缩小又扩大的历程,而生计全面型结构则与之相反。生计多样性指数均呈现持续上升后又下降的过程;(2)乡村土地利用转型:三类地貌区均呈现耕地向林地大幅转换,后又保持稳定格局的过程。弃耕地比重呈现小幅上升后大幅增涨的过程。(3)乡村空间结构转型:商业服务与公共服务站点经历覆盖村域单元又撤离村域单元的过程,乡村居民住宅由分散分布持续向集中团块式发展;交通道路轴线拓展至村村通,继而延伸至户户通的放射状结构,社会交往尺度随之由村域逐级突破至县域空间;村镇行政单元经历轻微调整,至大幅调整、半径显着增大的过程。(6)建构了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化与乡村转型机理。气候与市场变化、城市化冲击除了直接导致乡村人居子系统脆弱性变化外,还将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农户行为,间接的推动乡村人居环境系统演化与乡村转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的演变继而推动乡村转型进程。乡村人居环境系统变化、乡村转型过程又将反馈于扰动体系,或是形成扰动源,或是干预扰动因素。国家政府与农户行为继而迅速响应与/适应,并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系统状态形成应对策略,而应对策略作为“双刃剑”进一步干预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系统。
冯宝林[4](2019)在《“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文中研究说明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奋斗的任务。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分析以往防沙治沙的经验,对于我国乃至世界治沙工作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通过广泛查阅档案,参考大量相关学术成果,通过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发现榆林治沙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是半干旱地区荒漠化成功治理的一个典范,因此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治沙采取的举措、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剖析,旨在进一步了解榆林治沙。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描述了为什么选择榆林治沙问题研究、研究的意义何在,介绍了国内外防沙治沙的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榆林的荒漠化历程,简要描述了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扼要分析了荒漠化在榆林的发展演变、榆林沙区的概况、荒漠化给榆林带来的危害以及榆林荒漠化的成因。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的政策与举措,国家、陕西省、榆林市对于榆林治沙给出的一些政策,以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榆林治沙从五六十年代的大办国营农场,到七十年代的集体大规模治理,再到八十年代的承包治理,最后到九十年代之后的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文章第三部分介绍了榆林治沙取得的成效,不仅是生态方面、经济方面这些荒漠化治理的普遍成效方面,而且还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榆林人民从建国以来形成的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方法。同时介绍了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和榆林治沙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赵子夜[5](2018)在《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文中指出“三北”地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威胁着边疆人民的生产生活,阻碍着边疆各民族的团结稳定。面对严峻的生态状况,中国共产党经过认真的调研和规划,做出了开展“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为研究内容,综合运用比较史学、计量史学、生态史学等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情况。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和缘起。详细介绍了工程开展前的国内外背景,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决定进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具体原因。第三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包括工程建设的展开和发展,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经过前期周密细致的勘探研究后,国家林业局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规划》并迅速获得批准,标志着这一重大举措的启动。然而由于“三北”地区幅员辽阔,水文土壤十分复杂,再加上“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时间极其长久以及对生态治理认识的不断深化,因此党和政府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生态实际制订了不同的建设重点和目标,建设重点也由最开始的平原农区型防护林体系发展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区域型防护林体系、综合性防护林体系以及高标准防护林体系。第四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经过五期工程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而且改善了民生。这主要归因于工程在建设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不断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方针。第五部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问题及启示。系统分析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未来几期的工程建设中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林地修复,加强工程管理,同时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走向新的台阶。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6](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文中认为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张国昕[7](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樊华[8](2010)在《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的良好资源条件,但陕北地处中国黄土高原中部,多属于长城沿线风沙滩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地区发展能源化工产业,对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目前基地大规模开发,已造成局部生态环境恶化,成为陕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解决好基地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保证陕北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生态足迹方法,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等方面,对陕北1997~2006年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变化进行定量评估,并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对陕北2010~2020年的生态环境供需情况进行预测。基于以上基础运用万元GDP生态足迹模型、万元GDP生态赤字模型、生态足迹多样性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模型和主成份分析法对陕北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生态足迹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进行了分析。特别针对陕北水资源匮乏这一发展制约因素,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对陕北1997-2006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评价。以上分析结果揭示了陕北已有社会生产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当前生态环境供需情况和将来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小生态足迹、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途径和对策,构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保障体系。以下是本文的基本结论:1.1997~2006年陕北生态足迹总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从1997年的765.9万hm2,到2006年1735.31万hm2,增长了2.27倍。从生态足迹的组成结构来看,10年间生态足迹总量中化石能源用地所占比例最大,为80.2%,这说明对能源消耗的控制是减少生态足迹的关键。2.1997~2006年陕北生态承载力的波动较大,10年间最低点为329.98万hm2,最高点为431.31万hm2。这说明生态承载力不稳定,受环境波动影响较大。陕北的生态承载力主要由耕地、林地和草地构成,10年总值占到总生态承载力的93.22%。但是这三项的生产力均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陕北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是保障陕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1997~2006年陕北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从1997年的765.90万hm2增长到2006年的1735.31万hm2,增长了近2.3倍。这说明,陕北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在能源与矿产的开采利用中,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巨大的,目前本地区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通过不同地类生态赤字对比,发现通过单一的提高生物能源生产性土地面积来消减生态赤字是不可行的,生态赤字需要从更大区域尺度和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消减。4.利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模型,预测陕北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达到7.774hm2/人,人均可利用生态承载力为0.670 hm2/人,生态赤字将达到7.104hm2,陕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将越来越大。5.陕北万元GDP生态足迹、万元GDP生态赤字自1999年来开始呈下降趋势,表明陕北的资源利用效率向呈上升趋势,说明工业经济的发展能较大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6.陕北生态足迹多样性指数1997~2006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031。期间Ulanowicz发展能力指数从整体保持上升势头,平均每年上升0.049。这说明陕北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的提高主要依靠生态足迹需求的增长来实现。在生态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一味依靠提高生态足迹来满足经济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必将导致生态赤字进一步加大,生态系统将严重受损。7.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对陕北区生态足迹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发现影响陕北生态足迹的主要因素为非农业人口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这说明由于非农业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发生较大的变化,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区域系统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了区域对自然资源的生态需求,因此占用了更多的资源与能源。8.本文借鉴生态足迹方法,对陕北地区水资源的生态足迹进行核算,从1997~2006年,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量由1997年的9.42×10-4hm2/人增加到2006年的22.01×10-4hm2/人,10年间人均生态赤字量增加2倍多。这对于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成为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9.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循环经济的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
田增刚[9](2009)在《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区评价及措施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处于典型北方土石山区的山东省为例,通过总结和分析近20年来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历程,探求出目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分析山东省两次水土流失普查情况,分析目前山东省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结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分别依据降水(降雨侵蚀力)、风、土壤类型、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社会发展及人口密度等7个因素对区域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单因子和多因子综合分析,得出多因子影响下的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分布。根据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三区划分情况,分析了各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区域分布。最后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分区进行综合防治措施配置研究,同时进行了效益分析,并提出了保障措施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掌握了山东省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山东省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1999年山东省有35987km2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2.9%,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788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1596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4%;强度水土流失面积9749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7%;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2135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剧烈水土流失面积261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与1986年相比,13年间山东省水土流失面积显着减少,减少了27549km2,其中水蚀面积减少19541km2,风蚀减少8075km2。表明自80年代以来实施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工作有效地遏制了土壤侵蚀的发生与发展,明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2、阐明了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蓄水能力差,加剧水资源短缺形势;淤积河道,降低了水利工程使用寿命;加剧洪涝灾害,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恶化生态环境,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3、揭示了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土壤侵蚀敏感性分5级:弱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强度敏感和极敏感。通过对降水、风、土壤类型、地形坡度、植被覆盖、社会发展及人口密度等7个因素综合分析,得知,山东省土壤敏感性弱敏感区域面积仅为0.05km2;轻度敏感区42034.52km2,占27.29%;中度敏感区60576.64km2,占39.32%;强度敏感区48920.86km2,占31.76%;极敏感区2517.18km2,占1.63%。鲁中南区无弱敏感区,轻度敏感区5186.85km2,中度敏感区28883.74km2,强度敏感区19817.32km2,极敏感区595.33km2;鲁东区无弱敏感区,轻度敏感区0.75km2,中度敏感区15946.42km2,强度敏感区23772.02km2,极敏感区1907.79km2;鲁西北区弱敏感区域面积0.05km2,轻度敏感区36846.92km2,中度敏感区15746.48km2,强度敏感区5331.52km2,极敏感区14.06km2。4、优化配置了分区综合治理措施在分区分析评价自然情况、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和土壤侵蚀敏感性的基础上,提出分区治理方向和治理措施优化配置的原则和布局。对2009~2011年三年内拟开展治理的重点区域进行了治理措施优化配置,同时进行了效益分析,并从组织、政策、管理、投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的保障措施建议。
郭雨华[10](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二、风沙区林果综合开发试验研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风沙区林果综合开发试验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榆林市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世界果业概括 |
1.2.1 世界果业生产 |
1.2.2 世界果业现状 |
1.3 中国果业概况 |
1.3.1 中国果业生产 |
1.3.2 中国果品的消费与耗损 |
1.3.3 中国果业现状 |
1.4 榆林市发展果业的优势 |
1.4.1 自然优势 |
1.4.2 经济强劲 |
1.4.3 交通便利 |
1.4.4 政府支持 |
1.4.5 市场广阔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榆林市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2.1 榆林红枣 |
2.1.1 生产情况 |
2.1.2 结构布局情况 |
2.1.3 产业化情况 |
2.1.4 品牌资源情况 |
2.2 榆林苹果 |
2.2.1 生产情况 |
2.2.2 结构布局情况 |
2.2.3 产业化情况 |
2.2.4 品牌建设情况 |
2.3 榆林葡萄 |
2.3.1 生产情况 |
2.3.2 布局情况 |
2.3.3 产业及品牌建设情况 |
第三章 榆林市佳县红枣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
3.1 佳县基本情况 |
3.2 佳县红枣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
3.2.1 生产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2 区域布局的调查分析 |
3.2.3 产业化情况的调查分析 |
3.2.4 品牌资源的调查分析 |
3.3 存在主要问题的调查分析 |
3.3.1 极端自然灾害频发 |
3.3.2 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 |
3.3.3 产业化水平不足 |
3.3.4 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 |
3.4 佳县红枣产业发展对策 |
3.4.1 推进示范基地建设 |
3.4.2 大力推广技术成果 |
3.4.3 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
3.4.4 强化公用品牌建设 |
3.4.5 建设试验基地及专家工作站 |
3.5 小结 |
第四章 榆林市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自然条件不理想 |
4.1.1 年自然降水量少 |
4.1.2 晚霜危害机率高 |
4.1.3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
4.1.4 秋雨过多 |
4.2 产业化水平不足 |
4.3 专业人才及劳动力短缺 |
4.4 思想认识不高 |
第五章 榆林市果业发展对策及展望 |
5.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5.1.1 加强组织领导 |
5.1.2 加大政策支持 |
5.2 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
5.3 推进果业产业化建设 |
5.3.1 培育经营主体 |
5.3.2 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 |
5.3.3 仓储冷链建设 |
5.3.4 果品市场建设 |
5.3.5 经营品牌体系 |
5.4 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
5.4.1 启动外聘专家项目 |
5.4.2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
5.5 推进抗灾防灾体系建设 |
5.5.1 建立防雹减灾服务体系 |
5.5.2 完善各类生产设施建设 |
5.5.3 积极开展防灾技术研发 |
5.6 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5.6.1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
5.6.2 加大市场整治力度 |
5.7 榆林果业发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
2.4.1 研究评述 |
2.4.2 主要启示 |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
3.2.2 人口迁移理论 |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
3.5.1 理论渊源 |
3.5.2 理论基础 |
3.5.3 理论涵义 |
3.5.4 供需规律 |
3.5.5 数学表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
4.2 自然地理基础 |
4.2.1 地形地貌 |
4.2.2 气候特征 |
4.2.3 土壤植被 |
4.3 自然资源基础 |
4.3.1 水资源 |
4.3.2 土地资源 |
4.3.3 矿产资源 |
4.3.4 农产品资源 |
4.4 生态环境状况 |
4.4.1 生态环境特征 |
4.4.2 生态环境问题 |
4.5 社会经济基础 |
4.5.1 人口分布特征 |
4.5.2 经济发展水平 |
4.5.3 社会事业概况 |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讨论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1 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2 人地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与述评 |
1.2.3 乡村转型研究进展与述评 |
1.3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
1.3.1 研究区选择依据 |
1.3.2 研究区区位与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5 研究方法、数据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理论架构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乡村人居环境 |
2.1.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 |
2.1.3 乡村转型 |
2.2 基础理论与框架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人居环境科学 |
2.2.3 人地系统的脆弱性分析框架 |
2.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与乡村转型分析框架 |
2.3.1 多尺度整合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表征因子体系 |
2.3.2 尺度嵌套的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估 |
2.3.3 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乡村转型整合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阶段 |
3.1 县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
3.1.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测度指标体系 |
3.1.2 数据标准化 |
3.1.3 指标聚合 |
3.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序演变 |
3.2.1 综合脆弱性显着减轻,停陷于中度脆弱等级 |
3.2.2 雨涝灾害增多,自然系统脆弱性波动增大 |
3.2.3 居住系统脆弱性全面减轻,家电设备改善尤为显着 |
3.2.4 人类系统脆弱性持续加深,仅人口负担因子减轻 |
3.2.5 支撑系统脆弱性反弹,小学教育脆弱值增至极端 |
3.2.6 社会系统脆弱性开始减轻,四大因子有效改善 |
3.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与阶段 |
3.3.1 阶段划分与特征提炼结果 |
3.3.2 分阶段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情景 |
第四章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差异 |
4.1 村域尺度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测度框架 |
4.1.1 指标体系构建 |
4.1.2 样本村分布与数据处理 |
4.1.3 村域尺度脆弱性测度模型 |
4.2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 |
4.2.1 综合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2 自然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3 人类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4 居住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5 支撑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2.6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时空分异特征 |
4.3 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功能因子时空分布 |
4.3.1 功能子系统诊断 |
4.3.2 自然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3 人类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4 居住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5 支撑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4.3.6 社会系统功能因子诊断 |
第五章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演化 |
5.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及样本分布 |
5.1.1 三类地貌片区特征概括 |
5.1.2 地貌片区样本分布情况 |
5.2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子系统分布演变 |
5.3 地貌片区RHS脆弱性功能因子分布演变 |
5.3.1 分区域自然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2 分区域人类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3 分区域居住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4 分区域支撑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3.5 分区域社会系统功能因子分布比重 |
5.4 地貌片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优劣势特征转变 |
5.4.1 北部风沙区优劣势转变 |
5.4.2 西南丘陵沟壑区优劣势转变 |
5.4.3 东南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优劣势转变 |
第六章 地貌片区人居环境演变下的乡村转型 |
6.1 乡村生计方式转型 |
6.1.1 生计活动变化 |
6.1.2 生计结构类型变迁 |
6.1.3 生计多样性变化 |
6.2 乡村土地利用转型 |
6.2.1 林耕地结构变化 |
6.2.2 弃耕地分布变化 |
6.3 乡村空间结构转型 |
6.3.1 点:服务设施及站点变化 |
6.3.2 线:社会交往轴及道路网变化 |
6.3.3 面:村及镇域单元变化 |
第七章 人居环境演变与乡村转型机理 |
7.1 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1 自然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2 居住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3 人类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4 支撑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1.5 社会系统脆弱性演化路径 |
7.2 乡村“生计—土地—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
7.2.1 生计方式转型历程 |
7.2.2 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历程 |
7.2.3 空间结构转型历程 |
7.3 阶段间演化的主导因素 |
7.3.1 阶段1 至阶段2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
7.3.2 阶段2 至阶段3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
7.3.3 阶段3 至阶段4 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
7.4 主要的驱动力剖析 |
7.4.1 气候变化 |
7.4.2 城市化进程 |
7.4.3 市场变化 |
7.4.4 国家政策、社会援助调控 |
7.4.5 农户适应行为 |
7.5 人居环境与乡村转型机理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2.1 乡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减轻策略 |
8.2.2 支撑乡村转型的人居环境建设启示 |
8.3 创新与不足 |
8.3.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8.3.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二)国外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榆林防沙治沙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基本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榆林荒漠化的历程 |
一、榆林的建制沿革和地貌特征 |
(一)榆林行政历史沿革 |
(二)榆林的地质地貌特征 |
二、榆林荒漠化的演变与榆林沙区概况 |
(一)榆林荒漠化的演变 |
(二)榆林沙区概况 |
三、榆林荒漠化的危害与成因 |
(一)榆林荒漠化的危害 |
(二)榆林荒漠化的成因 |
第二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与举措 |
一、榆林防沙治沙的政策 |
(一)国家的政策 |
(二)陕西省的政策 |
(三)榆林市的政策 |
二、榆林防沙治沙的举措 |
(一)沙逼人退,大办国营农林场 |
(二)人与沙漠相持,集体大规模治理 |
(三)人进沙退,承包治理 |
(四)沙产业发展,治害与致富并举 |
第三章 榆林防沙治沙的成效、经验与不足 |
一、榆林治沙的成效 |
(一)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
(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 |
(三)成就荒漠化治理的典范 |
(四)形成了榆林治沙精神 |
(五)涌现出一批治沙英模 |
(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治沙技术体系 |
二、榆林治沙的主要经验 |
(一)领导坚持不懈,紧抓治沙 |
(二)政策方面的优势 |
(三)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
(四)依靠科技人员和科学技术 |
(五)因地制宜治沙造林 |
三、榆林治沙的不足 |
(一)补偿机制存在问题 |
(二)林分质量不高,天然林资源锐减 |
(三)资源开发与治理保护的矛盾 |
(四)缺乏治沙造林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2.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背景 |
2.1.1 国内各项秩序的逐渐恢复 |
2.1.2 国外防护林建设的经验启发 |
2.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原因 |
2.2.1 治理生态恶化 |
2.2.2 带动经济发展 |
2.2.3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发展历程 |
3.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展开 |
3.1.1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启动 |
3.1.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
3.2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演变 |
3.2.1 平原农区型防护林体系 |
3.2.2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 |
3.2.3 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
3.2.4 综合性防护林体系 |
3.2.5 高标准防护林体系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和经验 |
4.1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成果 |
4.1.1 缓解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
4.1.2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4.1.3 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
4.2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经验 |
4.2.1 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 |
4.2.2 因地制宜的采取区域性治理 |
4.2.3 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支撑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
5.1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
5.1.1 建设资金实际投入不足 |
5.1.2 造林工程呈现退化 |
5.1.3 工程管理基础薄弱 |
5.2 “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启示 |
5.2.1 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渠道 |
5.2.2 加强林地修复,改造退化林地 |
5.2.3 加强工程管理,完善制度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论文提纲范文)
五、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 |
(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范围。 |
(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内容。 |
(三)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性质。 |
(四) 农业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特点。 |
(五)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针。 |
(六)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政策。 |
(七)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制度。 |
(八)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规则。 |
(九)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任务。 |
(十)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要求。 |
(十一)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的方法。 |
(十二)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由来与发展的历程。 |
六、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 |
(一) 农村土地依法开拓征收、收回、购买途径。 |
(二) 农村土地依法疏通收购、储备、供应途径。 |
(三) 农村土地依法拓展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途径。 |
七、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建设占用调控的目标和任务。 |
(二) 农村土地定级估价的原则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建设使用权转移的两种方式。 |
(四) 农村两种所有制土地建设占用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临时使用补助标准。 |
八、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 |
(一) 农村村民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 |
(二) 农村村民宅基地使用建设申请审批项目。 |
(三) 农村居民宅基地维护和治理途径。 |
九、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和实施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 |
(二)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范围。 |
(三)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确定任务。 |
(四)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审批程序。 |
(五)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准则。 |
(六)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落实要求。 |
十、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途径。 |
(二) 农村土地全方位监督检查途径。 |
十一、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村民失地变化趋势。 |
(二)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 |
(三) 农村村民失地利益受限原因。 |
(四) 农村村民失地后就业创业、生存生活途径。 |
(五) 农村村民失地后拓宽构建社会保障途径。 |
十二、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
(一) 农村土地财政的含义和范围。 |
(二) 农村土地财政产生的原因和成果。 |
(三)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作用。 |
(四)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的失误。 |
(五) 农村土地财政调控管制。 |
(六) 农村土地财政监督检查。 |
(七) 农村土地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完善途径。 |
(7)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
1.3 项目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
2.4 典型案例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8)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生态足迹的研究进展 |
1.2.1 生态足迹概念及原理 |
1.2.2 模型出现的理论背景 |
1.2.3 生态足迹国外研究进展 |
1.2.4 生态足迹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陕北地区自然环境状况 |
2.1.1 自然环境状况 |
2.1.2 自然环境问题 |
2.2 陕北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
2.2.1 城乡经济总体发展情况 |
2.2.2 农业及产业发展情况 |
2.2.3 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发展状况 |
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资料收集整理 |
3.3.2 生态足迹理论模型 |
4 陕北生态环境供需能力分析 |
4.1 生态足迹动态分析 |
4.1.1 陕北总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
4.1.2 陕北人均生态足迹动态变化 |
4.2 生态承载力动态分析 |
4.2.1 陕北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 |
4.2.2 陕北人均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 |
4.3 陕北生态赤字动态分析 |
4.3.1 陕北生态赤字变化 |
4.3.2 陕北人均生态赤字变化 |
4.4 生态环境供需能力预测 |
4.4.1 灰色系统建模 |
4.4.2 生态足迹预测 |
4.4.3 预测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
5.1 万元GDP生态足迹分析 |
5.2 万元GDP生态赤字分析 |
5.3 生态足迹多样性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分析 |
5.3.1 生态足迹多样性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模型 |
5.3.2 生态多样性及生态经济系统发展能力计算与分析 |
5.4 陕北生态足迹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分析 |
5.4.1 主成分分析法 |
5.4.2 区域系统生态足迹社会经济驱动力因子分析 |
5.5 小结 |
6 陕北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
6.1 陕北水资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6.1.1 水资源生产能力 |
6.1.2 水资源产量因子 |
6.1.3 水资源全球均衡因子 |
6.2 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方法 |
6.3 陕北水资源人均承载力与生态足迹 |
6.4 小结 |
7 陕北可持续发展对策 |
7.1 陕北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
7.1.1 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和湖泊的保护 |
7.1.2 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治理开发 |
7.1.3 南部黄龙山、崂山沿线次生林区的建设和保护 |
7.2 陕北农业生产力提高对策 |
7.3 陕北循环经济建设 |
7.3.1 循型环企业建设 |
7.3.2 循环型经济园区建设 |
7.3.3 循环型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
7.4 陕北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与恢复 |
7.5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7.6 陕北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 |
7.6.1 生态型政府的建设 |
7.6.2 循环经济建设的保障措施 |
7.6.3 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 |
7.6.4 生态环境监控体系的建设 |
7.7 小结 |
8 讨论与结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8.3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9)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区评价及措施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山东省水土流失工作区划分 |
1.5 山东省水土流失治理概述 |
1.6 水土保持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 山东省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气象水文 |
2.2 自然资源 |
2.2.1 土地资源 |
2.2.2 水资源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行政区划 |
2.3.2 经济状况 3 水土流失及危害 |
3.1 水土流失情况 |
3.1.1 第一次普查情况 |
3.1.2 第二次普查情况 |
3.1.3 两次普查动态变化 |
3.2 水土流失危害 4 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区评价 |
4.1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技术路线 |
4.2 单因子敏感性评价分析 |
4.2.1 降雨因子敏感性分析 |
4.2.2 风速因子敏感性分析 |
4.2.3 土壤因子敏感性分析 |
4.2.4 植被因子敏感性分析 |
4.2.5 地形因素敏感性分析 |
4.2.6 社会经济因子敏感性分析 |
4.2.7 人口密度因子敏感性分析 |
4.3 多因子敏感性评价分析 |
4.4 分区敏感性评价分析 |
4.4.1 分区敏感性面积比较 |
4.4.2 分区敏感性评价 5 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研究 |
5.1 治理区遴选的依据 |
5.2 治理区遴选 |
5.2.1 鲁中南区 |
5.2.2 鲁东区 |
5.2.3 鲁西北区 |
5.2.4 治理区选择适宜性评价 |
5.3 治理区概况 |
5.3.1 治理区自然概况 |
5.3.2 社会经济概况 |
5.3.3 土地利用概况 |
5.3.4 水土流失及治理概况 |
5.4 治理措施优化配置 |
5.4.1 措施配置基本原则 |
5.4.2 措施配置布局优化 |
5.4.3 治理措施优化配置 |
5.5 效益分析 |
5.5.1 生态效益 |
5.5.2 经济效益 |
5.5.3 社会效益 |
5.6 保障措施 |
5.6.1 组织保障 |
5.6.2 政策保障 |
5.6.3 管理保障 |
5.6.4 投入保障 |
5.6.5 技术保障 6 主要研究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果 |
6.1.1 掌握了山东省水土流失变化情况 |
6.1.2 阐明分析了水土流失危害 |
6.1.3 揭示了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布 |
6.1.4 优化配置了分区综合治理措施 |
6.2 讨论 |
6.2.1 土壤侵蚀敏感因子与敏感性分级 |
6.2.2 资料选择与研究结果的关系 |
6.2.3 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壤侵蚀强度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图 |
(10)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大通县概况 |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2.2 盐池县概况 |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2.3 奇台县概况 |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3.1.1 研究内容 |
3.1.2 技术路线 |
3.2 外业试验监测 |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
3.3 遥感影像分析 |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
4.3 小结 |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4 小结 |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
6.2.1 模型构建 |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
6.5 小结 |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
7.4 小结 |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
8.3 小结 |
9 结论与讨论 |
9.1 研究结论 |
9.2 问题讨论 |
9.3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风沙区林果综合开发试验研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榆林市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贺靖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2]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3]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乡村人居环境系统脆弱性演变及乡村转型 ——以陕西省佳县为例[D]. 杨晴青. 西北大学, 2019(07)
- [4]“绿色奇迹”—榆林治沙问题研究(1949-2015)[D]. 冯宝林.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5]中国共产党“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历史考察[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18(12)
- [6]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下)[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20)
- [7]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8]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陕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 樊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9]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区评价及措施配置研究[D]. 田增刚.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2)
- [10]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生态工程论文; 农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