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QuickLogic针对串行通信市场发展带入式标准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沈亮[1](2021)在《多通道联合调偏流机构的CMOS成像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对太空探索的不断加深,高分辨率成像任务对空间相机的像移补偿精度和图像共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获取更大成像范围,空间相机正朝向大视场发展。此类型的空间相机焦面尺寸变大,焦面上离中心点越远的像点与中心点的偏流角残差变大,而相机焦面整体旋转的传统调偏流法难以有效减小此偏流角残差,因此难以满足实际的高分辨率成像需求。虽分片式旋转的新型调偏流法可以有效减小焦面中心点与边缘点的偏流角残差,提高像移补偿精度,但此法难以使空间相机输出线性且连续的图像条带。为了利于在轨实时目标识别与跟踪,可采用电子消旋方式在硬件上处理图像的不连续问题,但其存在计算量过于庞大,硬件难以实现的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硬件可实现的角度出发,设计一套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和FPGA的电子学成像系统,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实例验证了成像系统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空间相机成像过程中偏流角的产生原因,分析对比传统调偏流法和新型调偏流法对获取的图像的影响。阐释CMOS图像传感器和CCD图像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新型调偏流法图像的不连续问题,提出一种利用CMOS传感器开窗功能输出部分图像数据的方法,以实现相邻探测器中非共线部分图像的裁剪功能,为空间相机形成连续图像条带提供基础。(2)搭建空间相机成像系统硬件框架,以FPGA和CMOS图像传感器为核心电子学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FPGA外围电路、CMOS图像传感器外围电路、Camera Link接口、电机接口以及编码器接口,其中,电机用于模拟CMOS图像传感器分片旋转,编码器用于获取传感器的旋转角度,为后续的裁剪算法提供输入源。(3)在FPGA硬件电路基础上,完成了成像系统逻辑总体设计及功能仿真,其中包括CMOS驱动模块、时钟模块、SPI接口、Camera Link接口及UART接口等。针对算法难以在硬件上实现的问题,基于CORDIC原理,设计了一种便于硬件运算的非共线部分图像裁剪算法,实现空间相机连续图像条带的输出功能。(4)对电子学成像系统进行了硬件调试,完成了实际成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邻探测器旋转角度差为0.4′时,误差像素数为981,误差像素数与总像素数之比为0.007796%,在图像细节丢失较少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连续的图像,验证本文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徐闻璐[2](2021)在《基于FPGA的物理层协议栈硬件加速架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协议栈中进行高容量的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量随之提高,对协议栈的系统传输效率、运行时间有了更高的要求。使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LTE协议栈的用户数据的下行链路数据共享通道(PDSCH)发送端功能,并使用它作为数据处理的核心设备,可以有效地提高协议栈系统的数据处理的性能,适用于大容量实时信号和协议处理,利用现有开源OAI平台可以实现LTE协议栈功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OAI平台和FPGA相结合的协议栈硬件加速体系架构。在FPGA中实现具有大数据处理能力的物理层比特级和符号级部分,在OAI上实现包括MAC层在内的上级网络层功能。重点研究了 PDSCH数据处理流程的设计过程,并在硬件平台上进行了相关功能仿真与验证。首先,基于OAI EPC+OAI eNB+OAI UE的运行模式,实现了传统3GPP网络仿真。设计出采用FPGA+OAI的软硬件结合系统架构,在该系统架构下划分和研究相关模块,对系统设计的相关功能模块进行介绍。其次,PDSCH中下行信道数据处理流程的实现主要由比特级和符号级组成。采用OAI提供了 FPGA仿真测试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对FPGA模块进行了细分设计。最后,采用Verilog HDL语言对功能模块进行FPGA实现。经过与OAI数据的对比,以及参照协议的规范,功能仿真的结果正确,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完成PDSCH发送端的FPGA程序设计;并对硬件仿真时间结果与OAI的相关运行时间进行对比分析,从而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协议栈硬件加速架构的可行性,预留出更多的时间给上层进行复杂的调度算法,缓解了系统的整体压力。
郑在富[3](2020)在《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自从2009年8月温总理号召建设“感知中国”后,物联网迅速在工业中发展。随着物联网的普及,以及云计算的大量运用,物联网重点发展的工业智能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物联网需要将各种信息汇入互联网,无线传输网络便是最好的选择。在此机遇之下,部分企业希望将工业自动化与物联网结合起来,提前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工业中分一杯羹。物联网指的是物物互联,要将自动化生产线上的所有物件达到物联网的要求,首先要攻克的是性能复杂的物件,无疑气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于是便有了基于物联网的气缸无线传输系统这个工程应用课题。本文首先对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气动电子技术进行理论分析,确定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气缸。明确课题的要求是如何让气缸与物联网结合起来。经过工业现场环境分析确认该项目为“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采用Wi-Fi技术对气缸采集的实时温度、振动情况和位置信息进行传输、处理和控制。明确了课题要求后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1)通过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对物联网与工业互联网就行了区别比较,明确在现有工业互联网的前提下,物联网运用到工业自动化中是有一定价值的,对“智能工业”是有意义的。传统的自动化生产线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是本课题的价值体现,从而确定了本项目在工业运用上的价值。从气动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出发,对气动电子技术进行了概括,对气动执行元件进行了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都在气缸,从而确定了物联网的“物”为气缸。(2)分析物联网理论基础,分析物联网无线技术,确定技术方案和路线是Wi-Fi技术。从物联网的优点、特点、体系架构、中间件和安全体系等方面对物联网进行分析,阐述了物联网无线技术知识。对全球无线电划分、网络拓扑结构和规模大小进行分析,对比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和普适泛在网络之间的关系。对比几种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后重点分析了嵌入式Wi-Fi。确定在满足通用性、安全性和选择多样性几个方面的条件后设计无线网络的配置方案。对通常用于生产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自动化控制器进行分析,着重研究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PLC,对TIA博途(TIA Portal)进行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为利用物联网思维的“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的研究与实现”。(3)对器件CC3200详细的介绍和Simple Link子系统的学习,最终确定选择CC3200进行项目开发,重点分析了Simple Link子系统。验证了CC3200能满足该设计的硬件要求。设计了CC3200硬件系统。(4)经过分析后构建了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实现多节点,不同信号量的采集、接收和处理。分别设计了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硬件框架图、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通信流程、CC3200与传感器接口电路、CC3200硬件电路、温度传感器硬件接口、位置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硬件系统,重点设计了西门子S7-1500硬件组态及HMI(人机界面)。(5)基于Simple Link Wi-Fi协议用CC3200开发设计了具有多个传感器节点的软件系统。分别完成了移动端软件设计、WEB软件设计和S7-1500与HMI(人机界面)设计。(6)用该系统对不同生产环境中的气缸进行了验证分析,均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了设计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系统课题要求。物联网与工业自动化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工业实用性。
王冰[4](2020)在《基于GaN材料宽带与双频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研究》文中提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国家和多种技术领域当中,它极大的优化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并为社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在技术层面5G技术的实现对当下的无线通信系统提出了严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为了满足海量数据快速准确且无失真传输的要求,现有无线收发机在工作带宽指标方面必须有所拓展。其次为了兼容第二代到第四代通信系统中现存的设备,新一代无线收发机也必须拥有在多个频段都可以稳定高效运行的技术特点。众所周知功率模块设计好坏对无线收发机的性能有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增益、效率、功耗等方面,因此设计具有高效率指标的宽带和多频带功率放大器件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点:1.简单的对国内外现有的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和双频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具体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文献来源主要是一些经典功放设计案例和优秀期刊上近期发表的高质量文章。通过这个过程证明采用GaN材料进行功率放大器设计的课题意义,同时以前人的工作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法。2.本文完成了一款超宽带AB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其中输出匹配电路采用谐波控制的基本思想,设计过程中将电路分为三个部分并逐步进行阻抗转换。同时将双线结构引入到二次谐波调谐模块中以实现频段内三个频点二次谐波阻抗被较好控制,最终设计在跨倍频程的频带范围内可以维持高效率和良好增益指标的射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基于GaN CGH40010F晶体管在0.2-1.5 GHz频率范围内(相对带宽152%)进行电路设计,单音信号测试条件下在目标频率范围内增益高于10dB,漏级效率为56%-65%,输出功率高于38 dBm。3.本文以传统T型双频阻抗变换器为基础进行改进并设计了灵活多枝节双频阻抗变换网络,通过理论分析证明该结构有更广泛的应用性并具有一定程度的二次谐波阻抗调谐功能。以此结构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双频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仿真结果表明在2.3 GHz和3.5 GHz频点处增益均高于10 dB,漏级效率为70.9%和68.2%并且分别在2.21-2.37 GHz和3.33-3.63 GHz频段范围内实现漏级效率高于60%的效果。
杨成[5](2020)在《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人类的科技进步与技术的发展,精密的电子电力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科研环境、生产环境对供电设备的精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这些高精度仪器主要依赖于海外进口,国内的研究和生产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具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设计了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以此来提升国产化的竞争力,做出新的突破。通过对国内外直流电压源产品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国内产品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基于实际应用背景,为实现电源系统功能需求,首先对其整体实现结构及路线进行方案确定,硬件上采用主控模块+电源模块+回读测量模块的模块化结构,软件上采用上位机+下位机的可分离式结构,最后通过接口及相应的接口协议将各模块连接成一整个系统,实现高精度,高稳定的可程控的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主要内容如下:(1)主控模块采用ARM+FPGA+MCU控制方式:ARM主要用于命令的收发,信号获取和处理,数据校准与滤波;FPGA控制DAC程控输出、控制ADC采集以及实现可靠的数字逻辑转换与时钟输出;单片机作为辅助控制扩展接口,协助ARM和FPGA完成部分控制功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2)电源模块采用开关稳压+线性稳压的二级稳压结构,开关稳压作为前级结构主要实现交直流的转换以及直流电源的初步稳压,线性稳压模块作为后级结构主要对前级输出电压进一步滤除纹波、功率放大以及回馈稳压,以实现可程控输出高精度稳压直流信号。(3)测量模块使用差分模拟通道的调理电路设计方案和高精度A/D转换器电路设计,采用集成多通道的Σ-Δ类芯片实现高精度的测量要求,满足输出回采显示以及外部信号的高精度可靠测量。(4)软件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主要是满足驱动其他模块,满足上位机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控制电源模块和回读测量模块的软件控制、数据滤波、误差校准等行为。上位机软件实现电源模块的输出程控以及测量系统的数据实时显示。(5)为验证设计结果的稳定性及精度,最终根据功能模块的仿真测试及搭建平台实验验证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各项仿真结果及测试指标均满足其性能要求。
赵成璐[6](2020)在《基于DSP的可组网LFMCW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与硬件设计》文中提出毫米波雷达在周界安防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在保证较高的雷达性能的同时,降低雷达系统的研制成本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雷达组网技术能够实现对单部雷达性能不足的弥补并扩大系统探测范围,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基于可组网、低成本的设计理念,并结合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结构简单、不存在距离盲区的特点,本文以TI TMS320F28379D DSP作为系统控制与信号处理核心,设计了可组网锯齿波LFMCW(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线性调频连续波)周界雷达系统方案,完成了单部雷达的硬件平台设计与软件实现,研制了低成本低功耗的雷达系统硬件。本文对锯齿LFMCW雷达系统的设计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组网技术和LFMCW雷达的原理进行介绍,为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回波差频信号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速测距原理并推导相关公式,解释了使用距离和速度维FFT算法解决调频连续波雷达距离—速度耦合现象的可行性。针对干扰环境下雷达探测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动目标显示与检测、恒虚警检测技术,实现了对运动目标距离和速度的提取,并进行MATLAB仿真与验证。第二部分,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了雷达系统硬件方案。围绕TMS320F28379D进行各功能模块设计,包括电源系统、存储模块、时钟模块、模拟波形调理模块、通信模块等的芯片选型与原理图绘制,并对PCB的设计与实现提出了要求。第三部分,给出了系统控制与信号处理软件实现的流程与方案,包括发射波形的控制、回波信号的采集、信号处理算法以及与上位机的通信。第四部分,进行硬件系统调试与外场测试。首先给出了电源模块、时钟系统、存储模块的功能调试结果,确保硬件电路设计的正确性。通过上位机、雷达前端与信号处理板的联合调试,对波形控制、数据采集、通信模块进行测试,实现上位机与雷达系统的通信,DSP对发射波形参数的控制,四路回波差频信号的同步采集和数据存储功能,并由外场实验对雷达性能进行了测试。本文在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信号处理方法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研制了以DSP为核心的可组网锯齿波LFMCW周界雷达硬件系统,并对系统的各功能模块进行了调试,硬件平台的设计达到低成本、低功耗的要求,为后续实现雷达组网系统提供了基础。
段小莉[7](2019)在《基于FPGA控制的低相噪捷变频率源设计》文中指出在近现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子对抗、雷达侦察、航天航空、无线通信、遥感遥测等领域,对频率源合成技术以及快速跳变频的技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现阶段的频率源合成技术的性能指标远达不到更高的性能要求,这也制约了我国在雷达侦查领域和超高速跳变频通信领域的发展。目前,高频段、高频率稳定度、宽频带、低相噪、低杂散、细步进、超高速跳变频及高输出功率成为频率源合成技术的目标。本文在结构上首先介绍了频率源合成的三种技术,它们分别是锁相频率合成技术、直接数字式(DDS)频率合成技术和直接模拟式频率合成技术。同时,在对锁相频率、直接数字式(DDS)、直接模拟三种频率源合成技术进行了分析后,比较了他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结合三种频率合成技术的优缺点研究了DDS激励锁相频率(PLL)合成、DDS与PLL环外混频和下变频锁相三种混合式频率合成方案的应用特点,然后介绍了DDS技术的工作原理、基本组成结构,DDS技术的相噪分析以及幅度相位、模数转换、时钟等因素对DDS杂散的影响分析。接着根据课题的实际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的要求,对频率源系统方案进行设计,给出了课题的几种不同设计方案。通过过对几种不同方案的比选,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采用了DDS+PLL的频率合成方法,这种方案充分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利用了DDS极高的频率分辨率、细步进、相位噪声低、频率变化快并且控制容易等优点与锁相环路(PLL)良好的跟踪及滤波特性相结合,并利用FPGA对DDS芯片功能引脚的控制,实现DDS在时钟的控制下输出不同的频率,从而使得锁相环路输出不同的频率,并保持一定的时间后继续转到下一个频率,很好地实现了捷变频。在软件功能实现方面对DDS的硬件电路中所使用的芯片进行了选择,对时钟信号、外围电路等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对DDS的PCB版图的布局布线进行了合理的设计。最后对FPGA与AD9910通信控制的软件进行设计开发,并进行系统测试,完成项目的要求。
宿一鸣[8](2019)在《电动车用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设计仿真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内燃机汽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类生活逐步向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得到广泛的使用。电机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需要使用可靠精确、适应恶劣环境的角度传感器。磁阻式旋转变压器可以适应电动汽车的使用条件。通过对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原理分析,本文对磁阻式旋转变压器设计中的关键部分,即激磁绕组、信号绕组和转子外形等进行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在Ansoft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仿真得到正确的正余弦信号输出感应电势波形,可以实现测角功能。同时对其谐波畸变率进行分析,发现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之后为提高旋变的性能,通过对气隙长度、转子外形进行优化,通过对比得到较为优越的数值,为之后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引入转子外形补偿系数,降低气隙长度剧烈变化带来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波形畸变率得到降低。考虑到在制作工艺和装配工艺方面对精度的影响是存在的,因此通过对转子偏心、定子偏心、激磁绕组偏移和激磁绕组绕向等方面具体分析,通过仿真得到各类因素对旋变输出信号的不良影响,发现制作和装配工艺对旋变性能的影响是显着的,应当尽量避免和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最后,选择AD公司的AD2S1200作为主芯片,采用单相激磁的方式制作轴角变换电路,利用现有的多摩川样机实验验证得到合理的输出波形。本文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和特性,分析其在三相和两相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建立了di=0的按转子磁链定向的控制策略,研究了矢量控制的原理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设计了永磁同步电机速度外环、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系统,同时利用设计得到的磁阻式旋变样机作为位置传感器,实现了永磁同步电机调速功能,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和稳态特性。
朱祥飞[9](2019)在《LTE MTC系统发射机中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速,无线通信标准和调制模式也日益增多,随着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LTE MTC蜂窝物联网通信的应用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增多。同时,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信号调制方式,特别是LTE通信,引入了OFDM技术,它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对具有多种调制模式和满足多标准要求的收发机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无线收发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功率放大器在收发机系统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其功耗可占到发射机系统的80%,影响着整个收发机系统的性能指标。因此,对高性能功率放大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CMOS工艺低成本和高集成度的优点,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TSMC 65nm CMOS LP工艺设计的AB类线性功率放大器。为达到一定的功率增益要求,采用两级级联结构,包括驱动级和功率级。其中,驱动级和功率级均工作在AB类状态,驱动级为功率级提高足够大驱动功率的同时,确保其OP1dB低于功率级的IP1dB,保证级联后系统的线性度。两级电路均采用差分结构,可以在不提高电源电压的情况下,达到足够的输出功率和线性度,同时还有利于抑制共模噪声,抗干扰能力强,减小寄生参数及键合线电感对电路性能的影响。考虑到本次采用的CMOS工艺击穿电压较低,为了避免晶体管被击穿,同时提高输入输出端口之间的隔离度,方便后期级联设计,两级电路均采用共源共栅(Cascode)结构。除此之外,本文还给出了功放的稳定性分析、匹配网络特别是输出端负载牵引的设计等,完成了电路设计与前仿真,版图设计与后仿真。后仿真结果表明,电源电压3.3V情况下,功率放大器在18801920MHz频段工作稳定,输入反射系数S11<-10dB,输入匹配良好,输出1dB压缩点为24dBm,饱和输出功率大于26dBm,功率增益大于20dB,输出1dB压缩点处的功率附加效率25%,峰值效率达到30%。芯片面积约1.68*0.8mm2。本文的功率放大器在4G LTE Band39移动通信频段下进行设计,具备较好线性度和功率附加效率,可应用于LTE MTC蜂窝物联网领域。在要求高效率的应用场合中,可结合一些效率提升技术,如包络跟踪、Doherty技术、动态偏置技术、等提高功率放大器的效率,完善整体性能。
李薇[10](2018)在《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研制》文中认为本文为满足多型飞机环境控制类电子产品的单板测试需求,针对轰某型飞机环境控制计算机,研制了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用于实现该产品单板测试系统开发过程中对电压信号、电流信号、温度传感器信号、频率信号的测量,以及模拟信号的输出等功能。论文根据飞机机载电路板维修所需的基本模拟信号测量范围,设计了硬件测量电路,基于C语言开发了核心控制软件,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测量。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论文根据飞机机载电路板常见模拟信号量的种类,设计了对-10~10V电压、4~20mA电流、-50~+150℃温度和1Hz~20kHz单脉冲信号测量功能的硬件电路;2、论文设计了-10~10V输出电压可调功能。不仅能够模拟传感器输出电压量,实现对飞机机载电路板的检测功能,还能模拟一次性指令信号,实现控制器的功能;3、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设计了高、低报警信号输出功能,确保被测产品的安全;4、论文实现了RS-232、RS-485和CAN总线这三种通信,上位机能够进行信号采集和控制的功能。同时设计了数码管显示和按键信号控制功能,实现了人机交互。论文所研究的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实现了飞机机载产品单板信号的准确测量,并为仪表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接口。
二、QuickLogic针对串行通信市场发展带入式标准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QuickLogic针对串行通信市场发展带入式标准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多通道联合调偏流机构的CMOS成像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MOS空间相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偏流角补偿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偏流角补偿及成像方法设计 |
2.1 偏流角的产生及计算 |
2.1.1 偏流角的产生 |
2.1.2 偏流角的计算 |
2.2 TDI技术 |
2.3 传统偏流角匹配方法及偏流角误差分析 |
2.3.1 卫星姿态调整法 |
2.3.2 偏流角误差 |
2.4 新型偏流角匹配法及成像连续性解决方法 |
2.4.1 新型偏流角匹配法 |
2.4.2 新型调偏流法引起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2.5 连续图像条带方法设计和图像传感器类型选择 |
2.5.1 CCD图像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5.2 CMOS图像传感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2.5.3 非共线图像解决方法及CMOS图像传感器的优点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成像电子学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2 CMOS图像传感器模块设计 |
3.2.1 CMOS图像传感器选型 |
3.2.2 CMOS图像传感器外围电路设计 |
3.3 FPGA模块设计 |
3.3.1 主控芯片选择 |
3.3.2 FPGA选型 |
3.3.3 FPGA外围电路设计 |
3.4 Camera Link接口设计 |
3.4.1 接口协议选择 |
3.4.2 Camera Link硬件电路设计 |
3.5 电机接口设计 |
3.5.1 电机类型选择 |
3.5.2 电机接口电路设计 |
3.6 光电轴编码器接口设计 |
3.6.1 光电轴编码器分类及选择 |
3.6.2 编码器接口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FPGA逻辑设计及功能仿真 |
4.1 FPGA开发平台及设计流程 |
4.1.1 开发平台及设计思想 |
4.1.2 FPGA开发流程 |
4.2 FPGA总体逻辑框架设计 |
4.3 时钟模块设计 |
4.4 CMOS驱动模块设计 |
4.4.1 上电时序控制 |
4.4.2 复位时序控制 |
4.4.3 SPI接口时序控制 |
4.4.4 CMV12000 初始化配置 |
4.4.5 数据校准 |
4.5 Camera Link逻辑设计 |
4.6 UART逻辑设计 |
4.6.1 异步串行通信 |
4.6.2 电气接口标准选择及逻辑设计 |
4.7 非共线部分图像裁剪算法设计 |
4.7.1 开窗参数计算 |
4.7.2 运算处理器选取 |
4.7.3 CORDIC算法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试验测试及误差分析 |
5.1 裁剪误差分析 |
5.2 成像系统硬件电路板实物图 |
5.3 成像试验 |
5.3.1 硬件调试 |
5.3.2 成像工作平台 |
5.3.3 实测裁剪误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FPGA的物理层协议栈硬件加速架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OAI平台及FPGA开发介绍 |
2.1 OAI平台介绍 |
2.1.1 OAI平台简介及软件结构 |
2.1.2 OAI主要功能与运行模式 |
2.1.3 OAI实现LTE的网络拓扑结构 |
2.2 FPGA开发平台介绍 |
2.2.1 FPGA的特点 |
2.2.2 硬件描述语言及模块设计原则 |
2.2.3 FPGA设计流程介绍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FPGA的LTE硬件加速架构设计与实现 |
3.1 软硬件结合的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3.2 基于FPGA的硬件加速架构设计 |
3.2.1 比特级FPGA设计 |
3.2.2 符号级FPGA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AI+FPGA硬件加速架构仿真结果分析 |
4.1 基于OAI+FPGA加速架构验证平台搭建 |
4.1.1 验证平台总体介绍 |
4.1.2 基于软件仿真平台OAI的协议栈搭建 |
4.1.3 基于硬件平台FPGA的芯片性能分析 |
4.2 硬件加速架构的功能仿真结果与分析 |
4.2.1 比特级模块仿真与分析 |
4.2.2 符号级模块仿真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和研究动态 |
1.2.1 气动电子技术工业应用现状 |
1.2.2 物联网传输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内容和实现目标 |
1.3.1 课题研究内容 |
1.3.2 课题实现目标 |
第二章 物联网及无线技术 |
2.1 物联网无线技术 |
2.1.1 全球无线电划分 |
2.1.2 网络拓扑结构和规模大小 |
2.1.3 常见的无线网络协议 |
2.1.4 嵌入式Wi-Fi |
2.2 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和普适泛在网络之间的关系 |
2.3 物联网的特点 |
2.4 物联网体系架构 |
2.5 物联网运用层中间部分 |
2.6 物联网的安全保障体系 |
2.7 工业自动化控制器简介 |
2.8 西门子SIMATIC控制器PLC简介 |
2.9 TIA博途(TIA Portal)简介 |
2.9.1 TIA博途(TIA Portal)组成 |
2.9.2 TIA博途(TIA Portal)视图结构 |
2.10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i-Fi微控制器选型及分析设计 |
3.1 Wi-Fi微控制器CC3200 的设备特性 |
3.1.1 CC3200单片机 |
3.1.2 存储器 |
3.1.3 片内外设 |
3.1.4 CC3200网络管理器 |
3.1.5 电源管理 |
3.1.6 引脚复用 |
3.2 Simple Link子系统 |
3.3 CC3200安全加密 |
3.4 CC3200电气特性 |
3.5 CC3200外设连接 |
3.5.1 GPIO外设 |
3.5.2 CC3200的中断 |
3.6 CC3200定时器工作方式 |
3.7 CC3200串口通信 |
3.8 CC3200的SPI接口通信 |
3.9 CC3200的I2C接口通信 |
3.10 CC3200ADC(模/数转换器) |
3.11 CC3200硬件电路设计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硬件框架图 |
4.2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无线传输系统总体设计通信流程 |
4.3 CC3200与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4.4 温度传感器硬件接口 |
4.5 位置传感器选型 |
4.6 振动传感器选型 |
4.7 西门子S7-1500硬件组态及HMI(人机界面)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软件系统 |
5.1 CC3200的Simple Link Wi-Fi协议应用 |
5.1.1 刻录CC3200程序 |
5.1.2 CC3200SDK |
5.1.3 CC3200的AP设计 |
5.1.4 CC3200的station设计 |
5.1.5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传输控制协议(TCP)应用 |
5.1.6 http sever设计 |
5.2 硬件驱动软件设计 |
5.2.1 CC3200无线节点 |
5.2.2 数据通信协议 |
5.2.3 传感器驱动程序 |
5.3 移动端软件设计 |
5.4 WEB软件设计 |
5.5 S7-1500与HMI(人机界面)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Wi-Fi的物联网气缸传输系统的功能验证 |
6.1 验证设计 |
6.1.1 验证思路 |
6.1.2 验证要点 |
6.2 手机验证(Android)结果 |
6.3 WEB验证结果 |
6.4 PLC和 HMI验证结果 |
6.5 功能验证测试记录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GaN材料宽带与双频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课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研究现状总结与归纳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超宽带AB类功率放大器设计 |
2.1 设计指标 |
2.2 功放电路晶体管和板材选择 |
2.3 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
2.4 功放电路设计方法 |
2.4.1 匹配网络基频阻抗和谐波阻抗的确定 |
2.4.2 直流偏置电路设计 |
2.4.3 输出匹配网络设计 |
2.4.4 输入匹配网络设计 |
2.5 功放电路的仿真和测试 |
2.5.1 原理图-版图联合仿真 |
2.5.2 功放电路实物测试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波段双频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
3.1 设计指标与仿真条件 |
3.2 双频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仿真 |
3.2.1 晶体管负载牵引分析 |
3.2.2 双频阻抗匹配网络原理与设计 |
3.2.3 双频带功放电路整体仿真 |
3.3 双频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的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论文工作总结 |
4.2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5)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任务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介绍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 |
2.2.2 性能需求 |
2.3 系统整体结构方案选择 |
2.4 系统方案重难点分析 |
2.5 硬件总体方案 |
2.6 软件总体方案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3.1 开关电源电路设计 |
3.1.1 EMI滤波电路 |
3.1.2 整流滤波电路 |
3.1.3 功率变换电路 |
3.1.4 PWM调制 |
3.2 线性稳压电路设计 |
3.2.1 功率放大 |
3.2.2 档位切换电路 |
3.2.3 反馈回路 |
3.2.4 DAC电路设计 |
3.3 电路保护及散热 |
3.4 数据回采及测量电路 |
3.4.1 调理电路 |
3.4.2 ADC电路设计 |
3.5 多核主控系统电路设计 |
3.5.1 ARM控制电路 |
3.5.2 FPGA控制电路 |
3.5.3 单片机控制电路 |
3.5.4 多核控制 |
3.6 显控平台 |
3.7 外部扩展及接口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逻辑与软件设计 |
4.1 整体软件结构方案 |
4.2 主控程序分析 |
4.3 稳压源模块软件 |
4.3.1 数模转换逻辑分析 |
4.3.2 SPI传输 |
4.4 回读测量模块逻辑分析 |
4.4.1 模数转换逻辑分析 |
4.5 串口通讯程序 |
4.6 数字校准分析 |
4.7 上位机通讯程序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路仿真与系统测试 |
5.1 电源模块测试仿真 |
5.1.1 EMI滤波电路仿真 |
5.1.2 整流滤波电路仿真 |
5.1.3 功率放大电路仿真 |
5.2 测量模块测试仿真 |
5.2.1 调理通道测试 |
5.3 系统数据性能测试 |
5.3.1 测试环境与设备 |
5.3.2 电源输出稳定度测试 |
5.3.3 电源输出精确度测试 |
5.3.4 测量稳定度测试 |
5.3.5 测量精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DSP的可组网LFMCW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与硬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安排 |
2 可组网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方案设计与仿真 |
2.1 引言 |
2.2 雷达组网结构与方案 |
2.2.1 雷达系统组网结构 |
2.2.2 组网关键技术 |
2.3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工作原理 |
2.3.1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测距原理 |
2.3.2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测速原理 |
2.3.3 系统参数选择 |
2.4 目标检测算法研究 |
2.4.1 动目标显示 |
2.4.2 动目标检测 |
2.4.3 恒虚警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3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功能描述与整体方案设计 |
3.3 雷达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3.4 DSP及外设电路设计 |
3.4.1 DSP选型依据 |
3.4.2 JTAG接口电路设计 |
3.4.3 EMIF外扩存储接口电路设计 |
3.4.4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3.5 电源模块设计 |
3.6 时钟模块设计 |
3.7 回波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7.1 滤波电路设计 |
3.7.2 增益可控放大电路设计 |
3.8 PCB设计要求与实现 |
3.9 本章小结 |
4 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系统软件实现 |
4.1 引言 |
4.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4.3 发射波形控制模块软件实现 |
4.4 信号采集模块软件实现 |
4.5 雷达信号处理模块软件实现 |
4.6 以太网通信软件实现 |
4.7 本章小结 |
5 雷达系统测试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硬件平台调试 |
5.2.1 电源模块调试 |
5.2.2 时钟模块调试 |
5.2.3 EMIF外扩存储电路调试 |
5.3 系统功能验证 |
5.3.1 以太网通信功能验证 |
5.3.2 发射波形控制模块验证 |
5.3.3 数据采集模块验证 |
5.3.4 雷达系统实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基于FPGA控制的低相噪捷变频率源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频率源合成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频率源合成技术 |
2.1 频率源合成技术综述 |
2.1.1 锁相频率合成器 |
2.1.2 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 |
2.1.3 直接模拟式频率合成器 |
2.1.4 频率合成器的合成方法的比较 |
2.2 混合式频率合成方案 |
2.2.1 DDS激励PLL频率合成方案 |
2.2.2 DDS与PLL环外混频合成方案 |
2.2.3 下变频锁相频率合成方案 |
2.3 小结 |
第三章 DDS技术理论分析 |
3.1 DDS技术工作原理 |
3.2 DDS的基本结构 |
3.2.1 相位累积加法器 |
3.2.2 正弦查询表ROM |
3.2.3 数模转换器DAC |
3.3 DDS技术的相噪分析 |
3.4 DDS技术的杂散来源 |
3.5 小结 |
第四章 频率源系统方案设计 |
4.1 系统方案比选 |
4.2 系统电路组成 |
4.2.1 取样VCXO电路 |
4.2.2 梳状谱发生器与开关滤波电路 |
4.2.3 锁相环电路 |
4.2.4 DDS模块电路及FPGA对 DDS的控制电路 |
4.3 相位噪声的具体分析 |
4.3.1 系统方案相噪预算 |
4.4 杂散仿真验证 |
4.4.1 杂散的概念 |
4.4.2 系统方案杂散分析 |
4.4.3 杂散优化方案 |
4.5 小结 |
第五章 DDS硬件电路设计 |
5.1 DDS芯片的选取原则 |
5.2 AD9910 芯片简介 |
5.3 DDS模块设计 |
5.3.1 DDS时钟信号实现 |
5.3.2 DDS设计的外围电路 |
5.3.3 DDS PCB版图设计 |
5.4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方案功能实现及验证 |
6.1 FPGA控制AD9910 的软件实现 |
6.1.1 FPGA接口芯片介绍 |
6.1.2 FPGA与 AD9910 的连接 |
6.1.3 AD9910 寄存器的配置 |
6.1.4 FPGA对 AD9910 的控制写入 |
6.2 系统实物及测试图 |
6.3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电动车用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设计仿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光电编码器 |
1.1.2 磁性编码器 |
1.1.3 旋转变压器 |
1.2 旋转变压器的简述 |
1.2.1 旋转变压器的研究现状 |
1.2.2 旋转变压器的分类 |
1.3 旋转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
1.4 旋转变压器的技术指标 |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2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设计 |
2.1 主要尺寸选择 |
2.2 导磁材料的选择 |
2.3 激磁频率的确定 |
2.4 激磁绕组确定 |
2.5 信号绕组设计 |
2.6 转子外形设计 |
2.7 电磁场仿真分析 |
2.7.1 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2.7.2 建立有限元模型 |
2.8 本章小结 |
3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参数优化与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3.1 参数优化的目的 |
3.2 参数优化的方法 |
3.3 旋转变压器的参数优化 |
3.3.1 气隙长度优化 |
3.3.2 定子极靴的选择 |
3.3.3 转子外形优化 |
3.3.4 引入转子外形补偿系数的优化 |
3.4 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偏心因素影响 |
3.4.2 转子偏心 |
3.4.3 定子偏心 |
3.4.4 激磁绕组偏移 |
3.4.5 激磁绕组绕向 |
3.5 本章小结 |
4 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数字解码电路研制 |
4.1 AD2S1200 简介 |
4.2 AD2S1200 工作原理 |
4.3 数字解码电路设计 |
4.3.1 电源电路设计 |
4.3.2 正弦激磁放大电路设计 |
4.3.3 回馈信号电路设计 |
4.3.4 错误指示电路设计 |
4.4 与DSP通讯模式 |
4.5 实验结果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实验研究 |
5.1 基于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
5.1.1 整体仿真模型 |
5.1.2 基于MATLAB/Simulink模型的控制系统代码生成 |
5.1.3 电机矢量控制的硬件部分 |
5.2 搭建基于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实验平台 |
5.3 实验结果研究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LTE MTC系统发射机中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LTE系统中功率放大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设计指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设计指标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射频功率放大器基础 |
2.1 无线发射机结构 |
2.2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2.2.1 输出功率和增益 |
2.2.2 效率和功率附加效率 |
2.2.3 线性度 |
2.2.4 相邻信道功率比 |
2.3 功率放大器的分类 |
2.3.1 A类功率放大器 |
2.3.2 B类功率放大器 |
2.3.3 AB类功率放大器 |
2.3.4 C类功率放大器 |
2.3.5 D类功率放大器 |
2.3.6 E类功率放大器 |
2.3.7 F类功率放大器 |
2.3.8 不同类型功率放大器性能对比 |
2.4 CMOS工艺下功率放大器设计难点与制约因素 |
2.4.1 CMOS工艺和器件限制 |
2.4.2 Knee电压 |
2.4.3 p~2f的限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LTE MTC AB类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与前仿真 |
3.1 LTE MTC AB类CMOS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指标 |
3.2 射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技术 |
3.2.1 线性化技术 |
3.2.2 匹配补偿技术 |
3.2.3 多级匹配技术 |
3.2.4 包络跟踪技术 |
3.2.5 功率合成技术 |
3.3 LTE MTC AB类CMOS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案 |
3.4 LTE MTC AB 类 CMOS 功率放大器的电路设计 |
3.4.1 电源电压及晶体管尺寸选择 |
3.4.2 稳定性设计 |
3.4.3 匹配网络设计 |
3.4.4 功率放大器的整体结构 |
3.5 LTE MTC AB类CMOS功率放大器的前仿真 |
3.5.1 瞬态前仿真 |
3.5.2 稳定性前仿真 |
3.5.3 S参数前仿真 |
3.5.4 输出 1d B压缩点和功率附加效率前仿真 |
3.5.5 功率放大器前仿真结果总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LTE MTC AB类CMOS功率放大器的版图设计与后仿真 |
4.1 版图设计中的考虑因素 |
4.2 LTE MTC AB类CMOS功率放大器的版图设计 |
4.3 LTE MTC AB 类 CMOS 功率放大器的后仿真 |
4.3.1 瞬态后仿真 |
4.3.2 稳定性和S参数后仿真 |
4.3.3 输出 1dB压缩点和功率附加效率后仿真 |
4.3.4 后仿真结果总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10)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简介和发展现状 |
1.3.1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简介 |
1.3.2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发展现状 |
1.4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发展趋势 |
1.5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总体研制方案 |
2.1 系统设计需求 |
2.2 系统设计要求 |
2.3 系统总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硬件设计 |
3.1 微控制器的最小系统 |
3.1.1 电源模块 |
3.1.2 时钟模块 |
3.1.3 复位模块 |
3.1.4 JTAG接口模块 |
3.2 模拟量测量模块 |
3.2.1 平移量生成电路 |
3.2.2 加法运算电路 |
3.2.3 比例运算电路 |
3.2.4 AD 转换 |
3.3 温度测量模块 |
3.3.1 主要器件的选型 |
3.3.2 电路原理分析 |
3.4 频率量测量模块 |
3.4.1 信号调理电路 |
3.4.2 频率测量电路 |
3.5 模拟量输出模块 |
3.5.1 模拟量输出的意义 |
3.5.2 DA转换电路 |
3.5.3 信号调理电路 |
3.6 RS-232串口通信模块 |
3.7 RS-485串口通信模块 |
3.8 CAN总线通信模块 |
3.8.1 CAN总线简介 |
3.8.2 主要芯片介绍 |
3.8.3 CAN总线模块电路说明 |
3.9 高、低报警模块 |
3.10 人机交互模块 |
3.11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软件设计 |
4.1 人机交互模块 |
4.1.1 数码管显示方式设计 |
4.1.2 按键功能设计 |
4.1.3 ZLG7290程序设计 |
4.2 模拟量测量和温度测量模块 |
4.2.1 模拟量测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4.2.2 温度测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4.3 频率量测量模块 |
4.4 高、低报警模块 |
4.5 RS-232通信模块 |
4.5.1 通信方法 |
4.5.2 通讯协议设计 |
4.6 RS-485通信模块 |
4.6.1 通信方法 |
4.6.2 通信协议设计 |
4.7 CAN总线通信模块 |
4.7.1 CAN总线控制器SJA1000 的初始化 |
4.7.2 报文的发送 |
4.7.3 报文的接收 |
4.8 模拟量输出模块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性能测试与试验 |
5.1 硬件调试 |
5.1.1 硬件检查 |
5.1.2 软件检查 |
5.2 仪表功能调试 |
5.2.1 信号测量功能的调试 |
5.2.2 模拟信号输出功能的调试 |
5.3 仪表试验及结果 |
5.3.1 信号测量试验 |
5.3.2 模拟信号输出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QuickLogic针对串行通信市场发展带入式标准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通道联合调偏流机构的CMOS成像设计[D]. 沈亮.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FPGA的物理层协议栈硬件加速架构设计与实现[D]. 徐闻璐.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基于Wi-Fi的气缸无线传输网络系统研究与实现[D]. 郑在富.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基于GaN材料宽带与双频高效率功率放大器研究[D]. 王冰.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5]高精度的程控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D]. 杨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6]基于DSP的可组网LFMCW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与硬件设计[D]. 赵成璐.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基于FPGA控制的低相噪捷变频率源设计[D]. 段小莉.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电动车用磁阻式旋转变压器的设计仿真与研究[D]. 宿一鸣. 重庆大学, 2019(01)
- [9]LTE MTC系统发射机中CMOS功率放大器设计[D]. 朱祥飞. 东南大学, 2019(06)
- [10]多参量集成式数字仪表的研制[D]. 李薇.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