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辽盆地砂岩中成岩次生矿物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岳庆友[1](2021)在《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深部勘探的进行,渤海湾盆地中生界、古生界等潜山油气藏取得了重大突破,渤中凹陷是渤海湾盆地东部重要的富烃中心,环渤中凹陷构造带中生界火山岩广泛分布且厚度较大,针对潜山的勘探不可避免的要钻遇中生界火山岩地层,由于渤海海域中生界火山岩勘探程度较低,亟待深化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相关描述,刻画火山岩岩性、岩相特征及展布规律,明确火山岩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等相关认识,分析储层的主控因素并实现有利目标区预测。本论文在钻井揭示中生界火山岩的基础上,结合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刻画了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的展布规律,并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面孔率分析、气测孔渗、X衍射、主量元素分析、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技术手段,对研究区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储层特征及成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如下认识。1.火山岩岩性、岩相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火山机构发育模式首次完成了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平面分布。其岩石类型丰富,从基性至酸性、从熔岩至火山碎屑岩均有发现,通过钻井岩心描述、镜下薄片分析以及测井解释图版完成了岩性鉴定并建立了不同岩相的地质-测井解释图版,并结合地震包络线及内部反射特征分析,建立了火山岩相地震标识及地质模式,共识别出6相10亚相,在此基础上共识别出5类火山机构,包括酸性穹窿状火山机构、中酸性丘状火山机构、中酸性层状火山机构、基性盾状火山机构和凝灰岩楔状火山机构。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可划分三个喷发旋回,纵向上具有基性-中性-酸性的演化特征。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刻画,解译了渤中凹陷中生界非连续性火山地质格架。2.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岩作用储集空间主要以气孔、溶蚀孔和裂缝为主,按成岩作用时期可划分为原生和次生两大类,其中原生储集空间包括原生气孔、杏仁孔、炸裂缝、解理缝和收缩缝,次生储集空间包括基质溶孔、晶内溶孔、脱玻化孔、隐爆岩汁溶蚀孔、粘土晶间孔、构造缝、溶蚀缝。研究区火山岩成岩作用划分为早期成岩作用和晚期成岩作用,早期成岩作用包括挥发分散逸作用、炸裂作用、冷凝收缩作用、脱玻化作用,晚期成岩作用包括充填作用、溶蚀作用、蚀变作用、构造作用、压实作用。3.火山岩储层物性及矿物组成特征火山岩储层物性由好至差排序为粗面岩和粗面质隐爆角砾岩、流纹岩和流纹质隐爆角砾岩、英安岩、玄武岩、凝灰岩,其中优质储层均发育在中酸性火山岩层段。粗面质火山岩和流纹质火山岩中碱性长石含量较高,而英安岩、玄武岩和凝灰岩中粘土含量较普遍较高,通过全岩分析和气测孔渗结果对比来看,长石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正相关性,粘土矿物含量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呈负相关性。4.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成储机理本次针对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方面的研究分别采用了氮气吸附、高压压汞和核磁共振等孔径量化表征的实验方法,通过压汞实验孔径分布峰值与核磁共振T2谱波峰对比,将核磁共振T2谱转换为孔径分布,并联合氮气吸附孔径分布实现了火山岩孔隙结构微观量化表征。初步将研究区火山岩孔径分布以50nm和1μm为界限可划分为三个区间,分别对应为微孔(粘土晶间孔和脱玻化孔)、中孔(溶蚀孔)、宏孔(裂缝和杏仁体内孔),并确定了研究区火山岩的储集性能以中孔占主导作用。在火山岩溶蚀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综合不同岩性的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等因素,分别探讨了玄武岩、英安岩、粗面质火山岩、流纹质火山岩以及凝灰岩的成储机理及孔隙结构模式,其中英安岩、流纹质火山岩和粗面质火山岩中富含碱性长石,以溶蚀孔为主,而玄武岩和凝灰岩受粘土矿物的影响,以微孔为主,局部发育中孔和宏孔。在火山岩成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火山机构的地质特征,建立了5类储层地质模式。5.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通过对比产能、物性及储集空间类型,发现研究区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为火山地层旋回界面、火山岩性、岩相及火山机构。整体而言,火山岩有效储层均发育于旋回三界面附近,有利岩性为英安岩、流纹岩及流纹质隐爆角砾岩、粗面岩及粗面质隐爆角砾岩,有利岩相则以中酸性溢流相、火山通道相和侵出相为主。火山机构近源相带为有利目标区,其次为中源相带,远源相带最差。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解析和均方根振幅、波形分类、相干体等地震属性方法刻画研究区火山机构、火山岩相和裂缝等平面展布特征,并联合上述三个要素将火山岩储层划分四类,最终确定了火山岩优质储层主要发育在研究区断裂带附近。
章展铭[2](2020)在《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辽盆地是我国北方主要的产铀盆地之一,盆地西南部的通辽地区现已探明钱家店、宝龙山等大型铀矿床。近年来,通辽地区经铀矿勘查新发现了大林、海力锦等矿床,表明区内仍有很大的成矿前景。然而,对于区内流体作用与铀成矿的研究相对薄弱。论文以松辽盆地西南部通辽地区宝龙山、大林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以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砂岩型铀成矿理论为指导,研究了铀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目的层姚家组砂岩的后生蚀变特征、成矿流体类型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研究认为目的层姚家组砂岩中与铀矿化相关的蚀变主要有高岭石化、黄铁矿化及碳酸盐化。高岭石常常吸附铀,充填在砂岩孔隙,以杂基的形式存在。黄铁矿一方面表现为草莓状黄铁矿交代有机质且与铀矿物共生,另一方面以胶状黄铁矿与铁白云石、铀矿物共生的形式存在。含铀碳酸盐以铁白云石为主,常以自形-半自形产出,铀矿物赋存在其表面。(2)根据蚀变矿物的产出形式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不同蚀变矿物的成因。其中,高岭石成因复杂,既可以是大气降水淋滤或成岩有机酸流体的产物,也可以是在辉绿岩脱气产生的富CO2热流体充注作用下形成;黄铁矿根据其形态可分为草莓状黄铁矿与包裹草莓状黄铁矿的胶状黄铁矿,前者为具有强亏损δ34S特征的生物成因,后者因富集δ34S系热流体活动的产物;碳酸盐化存在三期,依次是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原生亮晶方解石、辉绿岩脱气作用产生的富CO2流体充注姚家组砂岩形成的方解石脉与片钠铝石、热流体与地下水混合形成的铁白云石。(3)结合宏观砂岩特征与微观的镜下观察,认为研究区存在地下水、辉绿岩脱气产生的富CO2热流体以及油气还原性流体。地下水的活动贯穿姚家组形成至铀富集成矿的整个阶段;富CO2的热流体形成于嫩江期末强烈的区域构造-岩浆活动时期,是基性岩浆活动脱气作用的产物;油气还原性流体除了由原生炭屑有机质控制的有机酸外,还由深部油气组成,伴随着持续性的构造抬升活动,能沿着断裂运移至姚家组,提升还原容量。(4)运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手段,研究认为区内铀矿床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盐度低及多种流体叠加的特征。姚家组于构造反转期受到辉绿岩脱气产生富CO2热流体的改造,具有较高温(198~223℃)、低盐度(0.71~4.34 wt%Na Cleq)的特征。随着含铀含氧地下水的逐步混入,成矿流体演化为中等温度(155~232℃)、较高盐度(4.18~9.98 wt%Na Cleq)的特征。最终,由于热流体活动的间歇,成矿流体以地下水占主导地位,表现为低温(83~145℃)、低盐度(0.88~6.45 wt%Na Cleq)的特征。(5)认为宝龙山-大林铀矿带含矿目的层砂岩主要经历沉积成岩阶段、富CO2流体充注阶段以及成矿阶段,地球化学环境的演化过程依次为弱碱→弱酸→碱性-过碱性→弱碱性→弱酸性-中性过渡,此过程对蚀变矿物的形成与铀的迁移富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蚀变矿物组合及流体作用,将铀成矿过程划分为沉积预富集、构造反转及热流体改造、层间氧化成矿等三个阶段。
李咪[3](2020)在《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是上古生界气藏的主力含气层段之一,但物质成分多样、微观孔喉面貌复杂、物性变化显着,严重制约了储层质量评价与预测。论文以山2段煤系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喉特征及成岩—孔隙演化特征研究,以揭示相似沉积相中致密砂岩储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为储层质量评价与优质储层预测提供依据。论文取得以下创新认识:揭示了砂岩的三类孔喉配置模式以及物性响应。根据孔喉配置模式可将砂岩分为三类,Ⅰ类为粒间孔优势型储层,多种喉道类型共存,渗透率普遍大于0.5mD,通常为气层;Ⅱ类为粒内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片状、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大于0.3mD,通常为含气层—气层;Ⅲ类为晶间孔优势型储层,主要发育管束状喉道,渗透率普遍小于0.3mD,通常为干层—含气层。发现了砂岩的孔喉配置对孔隙结构、孔喉半径分布的显着影响。由Ⅰ类至Ⅲ类砂岩,砂岩的平均孔喉半径呈现减小趋势,孔喉的分选性变差;平均喉道半径显着减小,喉道半径分布曲线依次呈现多峰态—低峰值型、双峰态—低峰值型、单峰态—高峰值型特征;总进汞压力曲线的孔隙主导阶段降低、喉道主导阶段增长,反映了喉道对砂岩渗流的控制逐渐增强。揭示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形成机理。塑性岩屑主导的压实作用是造成原生粒间孔损失的关键,由于塑性岩屑含量的分布差异,砂岩的压实程度由Ⅰ类至Ⅲ类逐渐增强。泥岩压释水携带有机酸运移至砂岩,使硅酸盐矿物发生溶蚀,而原生粒间孔作为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其分布特征导致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Ⅰ类、Ⅱ类砂岩,且分别以粒间溶蚀、粒内溶蚀为主。由于溶蚀产物难以迁移,溶蚀作用的增孔效应微弱。胶结作用是造成砂岩孔隙损失的第二因素,且具有较强的分异性。黏土矿物胶结是晶间孔的主要来源。建立了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石英骨架颗粒、塑性岩屑、火山岩屑以及黏土杂基)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在研究区特定的成岩环境和成岩流体背景下,砂岩的原始物质组分显着影响了早期压实、胶结作用强度,决定了残余原生粒间孔的分布,进而制约了后期溶蚀、胶结作用的类型及强度,影响了次生溶孔与胶结物的分布,使砂岩形成现今的孔喉配置模式。物源控制与沉积改造,共同决定了研究区砂岩原始物质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该分布特征,结合砂岩的成岩—孔隙演化模式,可以预测各类砂岩储层的分布。该论文有图100幅,表28个,参考文献273篇。
曾维主[4](2020)在《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页岩油是当前非常规油气资源研究勘探的重点领域,松辽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陆相含油气盆地,具有巨大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潜力。开展松辽盆地重点层位页岩油生成与富集机理研究对于盆地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常规油气资源衰竭后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本博士论文通过对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青山口组多口钻井岩心样品的矿物岩石学特征,TOC含量、岩石热解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以及储集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等进行实验测试,并重点分析了页岩含油量与岩石地球化学和孔隙结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期综合探讨富有机质页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沉积形成条件和孔隙结构等对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影响控制作用,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认识:(1)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有机质类型属于I型,当前正处于低成熟至成熟阶段,以液态烃大量生成为特征。通过分析页岩原始TOC0含量与岩石地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认为青山口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与黏土矿物吸附、营养元素输入、藻类勃发和强还原底水环境等条件有关。处于生油窗成熟度阶段的富有机质页岩是页岩油形成富集的基本条件。(2)页岩的储集孔隙类型以矿物孔隙为主,并发育一定量的有机质孔隙和微裂缝。页岩孔隙数量以孔径小于10nm的微小孔隙为主,而孔隙体积主要来自孔径大于10nm的较大孔隙贡献。微小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喉道,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复杂,孔隙连通性越好;较大孔隙是页岩的主要孔隙空间,该类孔隙越发育,孔隙结构越简单,孔隙连通性越差。(3)生油阶段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的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液态产物充填孔隙空间并堵塞孔隙喉道;二是固体有机质自身发育一定量的泡形大孔和收缩裂缝,增加页岩储集性能。不同类型矿物对孔隙结构的影响不同,伊利石是页岩孔隙喉道的主要贡献者,绿泥石充填微小孔隙并堵塞孔隙喉道,石英有利于粒间孔隙的发育,长石发育一定量的溶蚀孔隙或以次生矿物形式充填孔隙空间,碳酸盐矿物主要以胶结物形式破坏页岩孔隙结构。(4)青山口组页岩含油量存在明显的时空非均一性,纵向上青二、三段页岩含油量明显低于青一段,横向上古龙凹陷地区页岩的含油量较高;含油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埋深超过1700m后,含油饱和度OSI值大于100mg/g,表明该深度区间具备一定的页岩油资源潜力;成熟度较高的古龙凹陷页岩中可溶有机质族组成与该地区原油基本一致,液态烃的可动性较好,该地区页岩油资源具有一定的开采潜力。(5)页岩中烃类的富集受到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的影响,含烃量随着TOC含量和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生烃量是控制页岩油富集的主要因素;含烃量随着伊利石和石英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与这些碎屑矿物是页岩孔隙空间的主要贡献者有关;含烃量随着长石和绿泥石矿物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与这些矿物主要以次生矿物形态充填并堵塞孔隙喉道有关。(6)孔隙结构对页岩油富集具有明显影响,页岩的OSI含量随着N2吸附孔隙体积的增加而降低,而随着压汞孔隙体积的增加而增大,表明不同孔径范围内的孔隙对页岩油富集影响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页岩中的游离烃主要赋存于大于10nm的孔隙中,而吸附烃主要赋存于小于10nm的孔隙内;OSI含量与汞滞留比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页岩孔隙连通性越差,越有利于页岩油的滞留。(7)低成熟页岩中主要发育油质沥青,成熟页岩中含有大量烃类包裹体。根据荧光颜色和荧光寿命可将烃类包裹体划分为3种类型,不同类型包裹体与烃源岩的生烃演化密切相关,代表不同演化阶段的页岩油类型。荧光寿命与烃类包裹体密度密切相关,据此预测齐家古龙凹陷区青山口组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750.80g/cm3之间,而扶余抬升区产出的页岩油密度在0.930.94g/cm3之间。
王飞[5](2020)在《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特征与分类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徐家围子断陷致密砂砾岩气勘探的不断深入,沙河子组展现出巨大的勘探潜力,研究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成为首要工作。在明确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特征基础上,分析有效储层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划分储层类型和有利区带,可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地质依据。综合利用岩心资料、薄片资料、测井资料等,研究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建立致密砂砾岩储层成岩演化序列,明确储层岩石类型及分布特点,揭示不同区域、不同层位储层的物性差异,确定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物性下限;在前人研究成果和行业分类标准基础上,建立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并开展储层分类评价;明确有效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划分有利区带分布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岩石类型复杂,以砂砾岩为主。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整体结构成熟度中等-较低。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储层岩石样品渗透率小于0.01m D,约占73%,为典型致密砂砾岩储层。孔隙度与渗透率呈弱正相关性,渗透率随孔隙度增加有增高的趋势。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裂隙,以溶蚀次生孔为主,平均约占80%。应用经验法和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孔隙度为2.9%,渗透率为0.04m D。依据束缚水主要分布在小于100nm孔喉中,将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储层划分为I、II类储层。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位置影响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有利区带的分布,具有“相控储层、溶蚀增孔、斜坡有利”的特点,据此划分I类储层区7个,面积142.3km2,II储层类区11个,面积832.5km2,其中安达地区为首选有利勘探区。
王尉[6](2019)在《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碎屑岩中油气资源量丰富,砂体作为重要的油气输导通道和储集体,其非均质性控制了油气充注过程和空间分布,因此开展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的研究,对明确砂体输导层中油气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松辽盆地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砂体为研究对象,在描述砂体输导层沉积特征和孔喉结构的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和成藏期研究,明确砂体输导层物性演化与油气充注的匹配关系;然后分析油气运聚相态、动力和通道阻力的特征,探讨了地质条件演化过程中砂体输导层非均质性对油气运移路径和富集特征的影响,最终明确砂体输导层的油气运聚机制。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砂体输导层主要由重力流砂体组成。根据搬运流体性质及其对应沉积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可以将重力流沉积物划分为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泥质密度流、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砂质碎屑流和泥质碎屑流沉积物靠近物源区分布,形成了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和泥质密度流沉积物分布于构造低部位,形成了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泥质密度流和泥质碎屑流砂体抗压实能力弱,在深埋条件下孔隙度和喉道半径都较低;砂质碎屑流砂体虽然孔隙度较高,但细粒杂基易塑性变形并堵塞喉道,导致孔喉连通性较差;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砂体的孔喉半径较大,连通性较好。不同类型重力流砂体在成岩作用的改造下,在物性演化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高密度浊流和低密度浊流砂体抗压实能力较强,连通的孔喉为酸性溶蚀提供了条件,因此在埋藏过程中仍能保持较好的物性。研究区北部沙河子组发育厚层的暗色泥岩为上覆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的油气运聚提供了良好的油源基础。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和伴生盐水包裹体分析,认为营城组砂体输导层在地质历史时期共发育两期油气大规模聚集。第一期油气充注时(距今107~102 Ma),砂体输导层内部仅泥质密度流和泥质碎屑流砂体达到致密,断层活动性较高,砂体输导层物性-成藏在时间上的耦合关系为“先成藏,后致密”,油气沿断层和砂体组成的运移通道聚集于构造高部位。第二期油气充注时(距今96~65.5 Ma),砂体输导层已全面致密化,断层停止活动,砂体输导层物性-成藏在时间上的耦合关系为“先致密,后成藏”。龙凤山-东岭地区营城组共发育两种类型的烃类包裹体,分别为油-气包裹体和气-水包裹体,其中油-气包裹体形成于第一期的石油充注,气-水包裹体形成于第二期的天然气充注。气-水包裹体中气液两相组分均含甲烷,气相组分含量大于25%的气-水包裹体即使加热至古地温最大值(160℃)也很难达到均一化,表明了水溶-游离混相天然气的存在。沿胶结物生长方向,气-水包裹体中的气相组分含量在室温(20℃)和高温(160℃)条件下均逐渐升高,因此推测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孔隙水饱和天然气后逐渐被游离相的天然气所驱替。研究流体包裹体捕获压力后发现,异常高压形成于第二期天然气大规模充注过程中,生烃中心上覆的砂体输导层超压幅度较大。在剩余压力的作用下,天然气克服阻力充注于临近的砂体输导层中,由于扇三角洲外前缘亚相砂体的孔喉连通性较好,大量发育的粗孔喉为油气运聚提供了空间,油气主要沿外前缘亚相砂体向构造高部位运聚,砂体输导层中的含气饱和度也普遍较高。在构造高部位,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砂体孔喉连通性较差,由于油气运聚动力的下降和渗流阻力的增大,限制了天然气的大规模运聚,导致砂体输导层中的含气饱和度普遍偏低。
张磊[7](2019)在《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文中提出随着大庆油田优质储层的不断开发和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上涨,非常规油气的开发已经作为油田增产上储的主要选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齐家-古龙凹陷青山口组二、三段,即高台子油层,内部广泛发育砂泥岩互层,源储一体,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极具勘探价值。本文试图在储层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孔喉特征、成岩作用的研究基础之上,建立数值模型,对储层的孔隙度和成岩相进行模拟预测,为高台子油层致密油勘探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观察、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组反射率、热解Tmax、X-衍射和压汞测试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分析了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储层的成分特征、孔喉特征及成岩演化特征,定量模拟了储层的成岩作用阶段,预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有利勘探区等。薄片镜下观察表明,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储层岩性以岩屑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抗压实能力较弱,比较易溶。填隙物类型主要为泥质和碳酸盐矿物,胶结类型主要包括孔隙式、接触式和次生加大。储层的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全区发育三个异常高孔带,第三异常高孔带底界深度约为2350米。泥岩和砂岩的成岩作用分析和成岩阶段划分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成岩规律表现为从边缘到沉积中心成岩作用不断变强。在成岩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适用的成岩数值模型模拟了全区的成岩史,为有利区预测奠定了基础。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不同区域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利用成岩数值模拟技术和孔隙度预测技术,预测了不同地质时期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的分布范围,发现高台子油层的致密储层分布区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不断北移,现今主要分布于齐家南地区。在广泛调研国外渗透率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选取适用于齐家-古龙凹陷致密储层的渗透率预测模型并加以改进,预测了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的渗透率,渗透率等值线的分布呈环带状,由物源向沉积中心储层渗透率呈指数减小。在确定储层成藏时间和致密时间的基础上,将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分为“先成藏后致密”和“先致密后成藏”两种类型。“先成藏后致密”的储层有利勘探区与常规储层相似,勘探中应该寻找构造高部位的有利圈闭,“先致密后成藏”的储层有利勘探区为构造低部位。结合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预测结果,将齐家-古龙凹陷齐家南地区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划分为有利勘探区。
罗瑞[8](2018)在《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成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成藏耦合关系这一控制致密油藏形成的核心科学问题,本文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为研究对象,在致密砂岩储层特征以及储层致密化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储层孔隙度预测模型,结合成岩演化特征揭示了砂岩储层的致密化成因机制;通过致密油成藏特征分析并结合储层致密史与成藏期分析以及储层致密化与油气成藏的耦合关系研究,综合探讨了致密油的成藏过程与成藏机理,并建立了致密油成藏模式。随着埋深增大,逐渐加强的压实作用促使岩石储层孔隙结构逐渐变差,压实作用是造成储层孔隙度减小的最直接因素,而胶结作用才是储层进一步致密化的根本原因,储层致密时间约为10.5Ma。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手段对油气成藏期研究表明,滩海地区沙一段存在馆陶晚期-明化镇早期(15.5Ma-12.0Ma)和明化镇中晚期(7.0Ma-3.0Ma)两期烃类流体活动,第一期油气充注时沙一段储层并未致密,而第二期明化镇中晚期油气充注时储层已完全致密。砂岩储层致密化与油气充注的匹配关系显示滩海地区沙一段表现为“先致密后成藏”的成藏机制。根据测井电性响应、储层储集类型以及勘探成效等因素显示,致密油层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一类、二类致密油层其储层为裂缝-孔隙型,钻井油气显示好;三类致密油层其储层裂缝不发育,钻井油气显示差,揭示了致密储层裂缝发育带是致密油勘探有利指向。运聚特征分析表明,异常高压是致密油运移的主要动力,毛细管阻力则为主要的阻力,滩海地区存在上部静水压力带、中部异常高压带和下部异常高压带三个垂向叠置的压力带,处于下部异常高压带内的沙一段剩余压力一般在10MPa20MPa,远大于排替压力,地层剩余压力为致密油运聚提供持续的动力,并影响着致密油充注范围和富集程度,高层间剩余流体压力差分布带是致密油的主要富集区;而沙一段泥岩内部以及砂泥岩界面处发育的构造裂缝、流体压裂缝以及层理缝等裂缝,与被其所沟通的泥页岩中的纳米级孔隙与干酪根网络所组成的复合通道体系有效促进了烃源岩排烃及对致密砂岩的烃类充注。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广泛分布的优质烃源岩为致密砂岩油成藏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致密砂岩储层与烃源岩形成良好源储配置,丰富的次生孔缝系统为致密油提供了储集空间;上覆稳定的半深湖相发育大套泥岩及粉砂质泥岩,为致密油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地层剩余压力为致密油提供了持续稳定的成藏动力。滩海地区沙一段发育了两种致密油成藏模式,(1)源内-超压充注-次生孔缝型致密砂岩成藏模式;(2)近源-超压充注-断砂联合输导-次生孔缝型致密砂岩成藏模式。利用小面元容积法以及资源丰度类比法对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油资源量进行了评价,致密油资源量1.11×108t,可采资源量0.089×108t,综合评价为Ⅲ类致密油区,认为有利甜点目标区位于南堡3号构造带NP3-19-NP3-20井区,甜点目标区面积约40.5km2。
李壮[9](2018)在《马朗凹陷卡拉岗组致密凝灰岩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来源于中石油吐哈油田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合作的科技攻关项目。马朗凹陷是三塘湖盆地的主要产油区,油气资源丰富。盆地内火山岩普遍发育,火山岩类储层种类多样,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自2013年在二叠系条湖组发现凝灰岩储层后,才对凹陷内凝灰岩储层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对其宏微观特征缺乏系统的认识,尤其是对2015年在石炭系卡拉岗组发现的凝灰岩储层的认识更浅显。本文从储层岩性岩相及矿物组成等宏观基础地质研究入手,对储层微观储集空间进行表征,结合成岩作用的特征,对储层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研究区发育碎屑含量高的凝灰岩,且碎屑以岩屑、晶屑、玻屑和火山灰四种形式呈现。发育三种岩相类型:晶屑玻屑凝灰岩相、玻屑凝灰岩相和泥质凝灰岩相。整体孔隙比较发育,包括溶蚀孔、构造缝、溶蚀缝、层间缝、颗粒/晶粒间孔和脱玻化孔等,其中溶蚀孔、构造缝和溶蚀缝较为发育,其次为脱玻化孔。同时为方便研究将储层连通储集空间划分为大孔(>1000nm),中孔(1001000nm),小孔(20100nm)和微孔(<20nm)四种不同规模的孔缝。结合以上基础认识,研究表明玻屑凝灰岩相中凝灰岩储层最好,其孔隙度在7.61%22.31%,平均为12.919%,渗透率在0.082mD1.24mD,平均为0.622mD。而研究区致密凝灰岩储层孔径分布范围较宽,0.85nm100μm之间均有分布,孔径主要分布在0.1μm以下,大于1μm的孔隙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发育微孔和小孔,以纳米级孔隙为主。这些特征由一系列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由于距离火山口的远近等因素导致岩石中矿物含量和种类不同,脱玻化作用和溶蚀作用都增加了一定的储集空间,断层和裂缝的连通更有利于卡拉岗组致密凝灰岩储层的形成。这些认识对下一步进行凝灰岩储层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刘宁[10](2018)在《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CO2地质封存流体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CO2地质封存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业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砂岩储层是目前CO2最主要的捕集场所。我国多发育陆相沉积盆地,盆地砂岩储层在岩石学和构造方面较海相沉积盆地具有特殊性,表现出低矿物成熟度和多时空尺度断裂系统密集发育特征。因此,在陆相沉积盆地中开展CO2地质封存需要重点考虑砂岩储层岩石学和构造发育特征对CO2流体迁移和积聚规律以及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CO2-水-岩相互作用是CO2地质封存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而充分理解各类矿物在CO2流体作用下水文地球化学性质差异,以及同类矿物在不同储层环境和水化学条件下表现出的相似性,是开展实际复杂地质条件下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基础。论文通过收集整理部分矿物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数据,结合PHREEQC和Excel理论计算,首先对砂岩储层中典型矿物CO2流体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矿物溶解度计算,溶解速率常数计算,矿物溶解平衡最快耗时计算和矿物敏感性指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硫酸盐矿物、硫化物,大部分碳酸盐矿物(片钠铝石除外)和少量黏土矿物如斜绿泥石,以及架状硅酸盐矿物钙长石,它们同时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对CO2流体反应最为敏感,成为制约砂岩储层中早期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关键性矿物。而构成砂岩主体的架状硅酸盐矿物如石英,碱性长石,对CO2敏感性适中,表现出缓慢溶解的特性,成为反应中后期主要的溶解矿物。考虑到CO2流体敏感性较高的矿物多以胶结物形式赋存于砂岩储层中,且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中胶结物组分空间变异性强的特性,我们通过高压釜水热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胶结物组分变化对砂岩储层中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我们观测记录了水化学组分和反应前后矿物表面形态与元素构成变化,并结合PHREEQC构建了相应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对离子活度分布、矿物饱和指数变化和矿物溶解沉淀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胶结物组分差异对水化学和矿物溶解沉淀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水溶液pH,常规离子浓度,原生矿物溶蚀程度和反应途径过程,以及次生矿物沉淀类型变化等。具体地,钙质胶结组(含方解石)具有最高的pH值,TDS和Ca2+浓度,抑制钠长石溶解的同时,也促进了钾长石非全等溶解从高岭石向伊利石方向的转化。次生矿物沉淀方面,在白云石胶结组中观测到绿泥石沉淀;而模拟结果表明,胶结物-方解石和绿泥石-的协同溶解最终导致了白云石沉淀。宏观上,针对陆相沉积盆地断裂系统普遍发育的构造特征,论文在结合松辽盆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综合使用TOUGH2、T2Well和TOUGHREACT等模拟软件,重点分析了断层发育特征,包括裂隙发育程度,断层物性条件和断层结构差异对CO2流体沿区域断层泄露,以及局部断层发育砂岩储层内部CO2流体运移、积聚规律和CO2-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其中,在区域断裂发育砂岩储层间CO2流体泄露过程模拟研究中,计算结果表明,在恒量注入模式下,断层裂隙开度大小对断层带内压力响应、流体流态(CO2/盐水)、各含水层与断层接触面上泄露动态和CO2在各含水层中的质量分布情况影响显着。当裂隙开度较小时(h=1mm),边壁摩擦阻力增大,混合流态为层流;然而此时,气态CO2流速反而增大,使得断层中压力响应和气体膨胀效应明显,最终导致气态CO2向毗邻含水层中突破时,具有更快的流速。因此,浅部含水层中CO2泄漏量有所增加;但这种增加随着突破时间的延长差距逐渐变小。相反地,当裂隙开度增大至5cm时,断层边壁摩擦阻力减小,断层局部地段出现紊流;然而,受到恒量注入模式的限制,断层单位横截面上CO2气体流速不升反降,裂隙开度的影响十分有限。此时,等效多孔介质模型和动量模型计算结果相当,且两者在流体动态上的差异,随着CO2不断注入而逐渐减小。这说明在大时间尺度和恒量注入模式下,抛开流体动态的短暂差异,达西定律仍然能够胜任裂隙发育断层中CO2流体泄露的研究。同样地,砂岩储层内部密集发育的局部断裂系统,也显着影响着CO2流体的迁移、积聚规律和CO2-水-岩相互作用模式。其中,三肇凹陷典型油气运移剖面上CO2注入条件下流体流动模拟研究表明,在泥沙互层的地层组合下,砂岩储层中发育的高渗透性断层成为CO2流体汇聚和运移的主要通道,最终使得CO2流体沿着断层带附近展布。降低断层渗透率十分之一不足以影响CO2流体沿断层向相邻储层的迁移过程;然而,断层二元结构的发育与否对断层核部两侧流体交流影响密切。当断层核部发育时,CO2流体被封闭在各自相对独立的、为两侧断层所包围区域,区内压力积聚明显,有利于各砂岩储层间流体交流和砂岩储层空间的利用。此外,砂岩地层产状、物性条件好坏以及和断层间距离大小同样对CO2迁移过程产生影响。当断层倾向和砂岩储层一致时,CO2流体更易于进入断层向浅部地层运移;而两者倾向相反时,CO2首先向砂岩储层上倾方向运移,只有当运移受阻(例如地层歼灭)时,才开始向断层大量泄露。相同断裂发育特征条件下砂岩储层内部CO2反应运移模拟结果表明,CO2-水-岩相互作用模式受到矿物化学性质和流体运移速率快慢的共同影响,而后者又受到地层产状、CO2注入压力和断层发育情况的控制。在CO2注入初期,砂岩储层中地下水流速较快,发生以方解石溶解为主的化学反应;而断层带浅部流速相对缓慢,且原始地层中缺失方解石,以奥长石、钾长石成为主要溶解矿物,并伴随石英、伊利石和高岭石沉淀。受Fe2+积聚影响,绿泥石溶解受到一定抑制。在泥岩夹层中,流体流速最为缓慢,绿泥石的溶解也最为充分,并伴随钙蒙脱石和铁白云石沉淀。CO2注入停止后,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相应地,CO2-水-岩相互作用活跃区域也发生迁移。具体地,在地层下倾方向,流体运移速度相对缓慢,气态CO2在此处聚集,导致水溶液pH较其他区域偏低;最终导致砂岩储层中方解石和泥岩夹层中绿泥石的大量溶解,形成了菱铁矿、铁白云石和钙蒙脱石沉淀。在CO2停止注入300年后,在砂岩储层中可以形成数量可观的碳酸盐矿物沉淀,主要为菱铁矿和铁白云石,体积分数可以达到10%,而在断层浅部也可以形成少量的方解石沉淀。此外,断层中CO2-水-岩相互作用对于断层物性改造十分有限,不足以影响断层自闭或开合的趋势。该研究对于揭示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中CO2地质封存条件下,储层岩石学和构造发育特征对CO2流体迁移、积聚规律以及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我国未来即将开展的大型CO2注入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二、松辽盆地砂岩中成岩次生矿物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辽盆地砂岩中成岩次生矿物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 |
1.1.3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现状 |
1.2.2 非常规油气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研究进展 |
1.2.3 火山岩储层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开发概况 |
1.3.1 渤海海域中生界构造演化特征 |
1.3.2 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地层及岩性特征 |
1.3.3 研究区火山岩油气开发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
2.1 火山岩岩性特征 |
2.1.1 火山岩岩矿学分析 |
2.1.2 火山岩测井识别 |
2.2 火山岩岩相特征 |
2.2.1 火山岩相地质特征 |
2.2.2 火山岩相测井特征 |
2.2.3 火山岩相地震特征 |
2.3 火山机构特征 |
2.3.1 火山喷发旋回 |
2.3.2 火山机构类型及模式 |
2.3.3 火山地层分布规律 |
第3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成岩作用及物性特征 |
3.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3.1.1 原生储集空间 |
3.1.2 次生储集空间 |
3.2 火山岩储层成岩作用 |
3.2.1 早期成岩作用 |
3.2.2 晚期成岩作用 |
3.3 不同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 |
3.3.1 孔隙度、渗透率及面孔率分析 |
3.3.2 全岩、粘土含量及主量元素分析 |
第4章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成储机理 |
4.1 储层孔隙结构实验 |
4.1.1 氮气吸附实验及结果 |
4.1.2 高压压汞实验及结果 |
4.1.3 核磁共振实验及结果 |
4.2 储层孔隙微观定量表征 |
4.2.1 核磁共振孔径分布 |
4.2.2 孔隙结构微观量化表征 |
4.3 火山岩储层微观成储机理 |
4.3.1 差异性溶蚀作用分析 |
4.3.2 粗面质火山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3 流纹质火山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4 英安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5 玄武岩微观成储机理 |
4.3.6 凝灰岩微观成储机理 |
4.4 储层地质模式 |
4.4.1 粗面质丘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2 流纹质穹窿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3 英安质层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4 玄武质盾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4.4.5 凝灰岩楔状火山机构储层地质模式 |
第5章 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 |
5.1 火山岩储层主控因素 |
5.1.1 火山地层旋回界面 |
5.1.2 岩性和岩相 |
5.1.3 火山机构 |
5.2 火山岩储层预测 |
5.2.1 火山机构地震识别 |
5.2.2 岩相地震识别 |
5.2.3 裂缝识别及划分 |
5.2.4 典型实例分析 |
第6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研究区范围 |
1.2.2 自然地理条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砂岩型铀矿研究现状 |
1.3.2 成矿流体与铀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6.1 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盆地结构和构造特征 |
2.2.1 基底特征 |
2.2.2 盖层特征 |
2.2.3 断裂构造特征 |
2.3 岩浆活动 |
2.4 水文地质特征 |
2.4.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 |
2.4.2 古水文地质旋回特征 |
3 铀矿床地质特征 |
3.1 铀矿化类型 |
3.2 矿床地质特征 |
3.2.1 铀源 |
3.2.2 含矿建造特征 |
3.2.3 氧化带发育特征 |
3.2.4 矿体形态 |
3.2.5 水文地质特征 |
3.2.6 铀存在形式 |
4 流体类型及其特征 |
4.1 流体类型 |
4.1.1 地下水 |
4.1.2 热流体 |
4.1.3 还原性流体 |
4.2 流体包裹体特征 |
4.2.1 岩相学特征 |
4.2.2 均一温度与盐度特征 |
4.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
4.3 流体特征 |
4.4 流体组分及来源 |
5 流体作用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
5.1 地下水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2 热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3 还原性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 |
5.4 蚀变矿物组合序列与铀成矿阶段 |
6 主要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现存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位置与范围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4 区域沉积及演化 |
2.5 研究区山2段物源与沉积特征 |
2.6 小结 |
3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 岩石类型及分布 |
3.2 岩石矿物成分 |
3.3 碎屑类型及分布 |
3.4 胶结物类型及特征 |
3.5 杂基类型及分布 |
3.6 岩石结构特征 |
3.7 小结 |
4 储层微观孔喉特征 |
4.1 孔隙类型及特征 |
4.2 喉道类型及特征 |
4.3 孔喉配置模式及分布 |
4.4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隙结构 |
4.5 孔喉配置模式与孔喉半径分布 |
4.6 孔喉配置模式与物性 |
4.7 小结 |
5 储层成岩作用与演化 |
5.1 成岩环境 |
5.2 成岩流体 |
5.3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5.4 成岩阶段与成岩演化序列 |
5.5 小结 |
6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差异及机理 |
6.1 压实作用的差异性与储层致密 |
6.2 溶蚀作用的非均质性与增孔效应 |
6.3 胶结作用的分异性与物性响应 |
6.4 储层成岩—孔隙演化模式 |
6.5 对优质储层预测的启示 |
6.6 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页岩油定义 |
1.1.2 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页岩油形成机理 |
1.2.2 页岩油赋存状态 |
1.2.3 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方法与思路 |
1.3.3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地质背景与样品来源 |
2.1 松辽盆地概况 |
2.2 构造演化与沉积地层发育 |
2.3 青山口组沉积环境 |
2.4 样品来源 |
第3章 页岩的矿物与地球化学特征 |
3.1 研究进展 |
3.1.1 页岩矿物学研究进展 |
3.1.2 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3.2 实验方法 |
3.2.1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 |
3.2.2 有机地球化学 |
3.3 矿物与有机岩石学分析 |
3.3.1 矿物组成 |
3.3.2 显微组分 |
3.3.3 镜质体反射率 |
3.4 页岩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
3.4.1 有机碳含量与热解参数 |
3.4.2 有机质碳/氮比与碳同位素 |
3.5 页岩分子与同位素地球化学 |
3.5.1 生物标志化合物 |
3.5.2 单体碳同位素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山口组页岩的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特征 |
4.1 研究进展 |
4.1.1 页岩孔隙类型研究进展 |
4.1.2 页岩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
4.2 实验方法 |
4.3 页岩孔隙类型扫描电镜观察 |
4.3.1 页岩组成能谱识别 |
4.3.2 矿物孔隙 |
4.3.3 有机质孔隙 |
4.3.4 微裂缝 |
4.4 页岩孔隙结构低压气体吸附分析 |
4.4.1 二氧化碳吸附 |
4.4.2 氮气吸附 |
4.5 页岩孔隙结构的高压压汞测试 |
4.6 页岩孔隙分形维数计算 |
4.6.1 氮气吸附分形维数 |
4.6.2 压汞分形维数 |
4.7 页岩孔隙连通性评价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进展 |
5.2 有机质对页岩油储集孔隙发育的影响 |
5.2.1 有机质丰度 |
5.2.2 有机质成熟度 |
5.2.3 有机质类型 |
5.3 矿物组成对页岩油储集孔隙结构的影响 |
5.3.1 粘土矿物 |
5.3.2 石英矿物 |
5.3.3 长石矿物 |
5.3.4 碳酸盐矿物 |
5.4 可溶有机质对页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5.4.1 页岩可溶有机质萃取前后孔隙结构比较 |
5.4.2 液态烃对孔隙结构的影响 |
5.4.3 萃取后页岩孔隙影响因素分析 |
5.5 孔隙连通性影响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山口组页岩含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进展 |
6.1.1 含油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
6.1.2 页岩油富集的影响因素 |
6.2 青山口组页岩的含油性特征 |
6.2.1 热解自由烃 |
6.2.2 可溶有机质 |
6.2.3 游离油和吸附油 |
6.3 页岩有机质和埋深的影响 |
6.3.1 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 |
6.3.2 埋深的影响 |
6.4 矿物组成的影响 |
6.4.1 粘土矿物 |
6.4.2 石英和长石矿物 |
6.5 孔隙结构的影响 |
6.5.1 孔隙体积 |
6.5.2 孔隙大小 |
6.5.3 分形维数 |
6.5.4 孔隙连通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青山口组页岩烃类包裹体与页岩油密度预测 |
7.1 研究进展 |
7.2 实验方法 |
7.3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形态与分布 |
7.4 油质沥青与包裹体的荧光寿命 |
7.5 页岩油生成与产出密度预测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本博士论文的主要结论与创新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 |
8.3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特征与分类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1.1 区域概况 |
1.2 构造特征 |
1.3 地层特征 |
第二章 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特征研究 |
2.1 岩石学特征 |
2.2 沉积特征 |
2.3 物性特征 |
2.4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2.5 成岩作用及成岩序列 |
第三章 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分类评价 |
3.1 致密砂砾岩储层物性下限研究 |
3.2 致密砂砾岩储层分类评价 |
3.3 有效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 |
第四章 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有利区带优选 |
4.1 有利区带分布的控制因素分析 |
4.2 有利区带优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6)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依据与科学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输导层沉积特征及物性表征 |
1.3.2 致密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机理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2.3 油气分布特征 |
第三章 砂体输导层沉积特征 |
3.1 古地貌特征 |
3.2 岩石学特征 |
3.3 沉积物类型 |
3.4 输导层岩相组合特征及其测井-地震响应 |
3.5 输导层沉积相带划分及其展布 |
3.5.1 沉积相带划分 |
3.5.2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四章 砂体输导层孔喉特征与物性演化 |
4.1 岩石碎屑组分与物性 |
4.1.1 岩石组分与结构特征 |
4.1.2 输导层物性及孔喉特征 |
4.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物性演化 |
4.2.1 压实作用 |
4.2.2 胶结作用 |
4.2.3 自生粘土矿物转化作用 |
4.2.4 溶蚀作用 |
4.2.5 交代作用 |
4.2.6 成岩阶段划分 |
4.2.7 物性演化 |
第五章 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充注期 |
5.1 烃源岩特征 |
5.1.1 烃源岩展布特征 |
5.1.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5.1.3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
5.2 沙河子组烃源岩演化史 |
5.3 油气成藏时间与期次 |
5.3.1 营城组包裹体类型及特征 |
5.3.2 油气成藏期特征 |
第六章 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机理 |
6.1 输导通道演化和成藏期之间的耦合关系 |
6.1.1 断裂活动-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
6.1.2 砂体输导层物性演化-成藏时间匹配关系 |
6.2 砂体输导层古压力演化分析 |
6.3 油气运移相态 |
6.4 油气运聚动力与阻力之间的耦合关系 |
6.5 砂体输导层油气运聚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0 前言 |
0.1 研究意义与必要性 |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0.2.1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
0.2.2 成岩作用 |
0.2.3 成岩作用数值模拟 |
0.2.4 储层物性及其影响因素 |
0.2.5 储层孔隙度预测 |
0.2.6 储层渗透率预测 |
0.3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思路与技术流程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地层特征 |
1.1.1 火石岭组 |
1.1.2 沙河子组 |
1.1.3 营城组 |
1.1.4 登娄库组 |
1.1.5 泉头组 |
1.1.6 青山口组 |
1.1.7 姚家组 |
1.1.8 嫩江组 |
1.1.9 四方台组和明水组 |
1.1.10 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
1.2 沉积特征 |
1.3 构造特征 |
第二章 储层基本特征 |
2.1 岩石学特征 |
2.1.1 岩性 |
2.1.2 结构 |
2.1.3 构造 |
2.2 孔隙类型和孔隙结构 |
2.2.1 孔隙类型 |
2.2.2 孔隙结构 |
2.2.3 孔隙结构特征 |
第三章 成岩作用研究与成岩相预测 |
3.1 成岩环境 |
3.1.1 地温场 |
3.1.2 压力场 |
3.1.3 流体场 |
3.2 泥岩的成岩作用 |
3.2.1 有机质热演化 |
3.2.2 粘土矿物演化 |
3.3 砂岩的成岩作用 |
3.3.1 机械压实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溶蚀作用 |
3.3.4 交代作用 |
3.4 成岩作用的热力学计算 |
3.4.1 基本原理与计算公式 |
3.4.2 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3.4.3 粘土矿物转化 |
3.4.4 胶结作用 |
3.5 成岩阶段划分与区域成岩规律研究 |
3.5.1 早成岩阶段A期 |
3.5.2 早成岩阶段B期 |
3.5.3 中成岩阶段A期 |
3.5.4 中成岩阶段B期 |
3.6 成岩相预测 |
3.6.1 基本原理 |
3.6.2 参数选取 |
3.6.3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储层物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4.1 储层物性特征 |
4.2 储层物性的影响因素 |
4.2.1 沉积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2.3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3 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储层孔渗及致密油有利勘探区预测 |
5.1 孔隙度预测的原理与流程 |
5.1.1 孔隙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5.1.2 孔隙度预测结果 |
5.2 渗透率预测 |
5.2.1 参数选取与模型建立 |
5.2.2 预测结果 |
5.3 成藏时间与致密时间耦合 |
5.4 致密油有利勘探区预测 |
5.4.1 预测方法 |
5.4.2 有利勘探区预测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与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8)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成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一章 前言 |
1.1 题目来源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致密油地质特征 |
1.3.2 致密油富集条件 |
1.3.3 致密储层孔喉结构 |
1.3.4 储层致密化机理及成藏耦合关系 |
1.3.5 致密油运移和聚集特征 |
1.3.6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1.6 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背景 |
2.1.1 区域位置 |
2.1.2 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古近系油气特征 |
2.5 小结 |
第三章 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致密化成因 |
3.1 致密储层特征 |
3.1.1 致密砂岩展布特征 |
3.1.2 岩石学特征 |
3.1.3 储层物性特征 |
3.1.4 孔隙结构特征 |
3.2 储层成岩作用 |
3.2.1 压实作用 |
3.2.2 胶结作用 |
3.2.3 溶蚀作用 |
3.2.4 交代作用 |
3.2.5 成岩作用阶段特征 |
3.3 孔隙演化及储层致密化成因 |
3.3.1 滩海地区孔隙发育规律 |
3.3.2 次生孔隙成因 |
3.3.3 次生孔隙形成机理 |
3.3.4 储层致密化成因机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致密砂岩油藏形成机制及成藏主控因素 |
4.1 致密油特征 |
4.1.1 烃源岩特征 |
4.1.2 致密油分布及原油特征 |
4.1.3 源储组合特征 |
4.2 储层致密化与成藏耦合关系 |
4.2.1 油气成藏时间 |
4.2.2 砂岩储层致密与成藏匹配关系 |
4.3 致密油成藏机制分析 |
4.3.1 典型致密油藏解剖 |
4.3.2 致密油层评价 |
4.3.3 典型致密油成藏模式 |
4.4 致密油运聚特征 |
4.4.1 运移动力 |
4.4.2 运移阻力 |
4.4.3 运聚通道 |
4.5 致密油成藏主控因素 |
4.6 小结 |
第五章 致密油潜力评价与有利勘探方向 |
5.1 致密油资源潜力评价 |
5.1.1 小面元容积法 |
5.1.2 资源丰度类比法 |
5.2 有利勘探方向 |
5.2.1 有利区带预测 |
5.2.2 甜点目标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马朗凹陷卡拉岗组致密凝灰岩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火山岩类凝灰岩储层的研究现状 |
1.2.2 微观储层特征的研究 |
1.2.3 研究区勘探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沉积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4 成藏基本特征 |
第三章 致密凝灰岩储层宏观特征 |
3.1 岩性岩相特征 |
3.1.1 岩性特征 |
3.1.2 岩相特征 |
3.2 物性特征 |
第四章 致密凝灰岩储层微观特征 |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
4.1.1 储集空间分类 |
4.1.2 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
4.2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高压压汞实验 |
4.2.2 低温氮气吸附实验 |
4.2.3 核磁共振实验 |
第五章 致密凝灰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5.1 成岩作用类型 |
5.2 成岩阶段划分 |
5.3 成岩作用演化序列 |
第六章 致密凝灰岩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
6.1 沉积因素对储层的影响 |
6.1.1 沉积环境及构造特征对储层的影响 |
6.1.2 岩性岩相对储层的影响 |
6.1.3 矿物成分对储层的影响 |
6.2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6.2.1 压实作用 |
6.2.2 脱玻化作用 |
6.2.3 溶蚀作用 |
6.3 有利储层的控制因素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CO2地质封存流体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矿物溶解沉淀机理研究 |
1.2.2 CO_2-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
1.2.3 断层发育特征对CO_2地质封存影响研究 |
1.2.4 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二章 CO_2流体作用下典型矿物敏感性分析 |
2.1 反应性矿物分类的依据和可行性 |
2.1.1 反应性矿物标准 |
2.1.2 反应性矿物分类可行性分析 |
2.2 CO_2流体作用下典型矿物溶解度 |
2.2.1 矿物溶解度计算过程 |
2.2.2 矿物溶解度计算结果 |
2.3 CO_2流体作用下典型矿物溶解沉淀速率 |
2.3.1 矿物溶解沉淀速率评估方法 |
2.3.2 常见成岩矿物溶解速率比较 |
2.4 CO_2流体作用下矿物敏感性分析 |
2.4.1 矿物溶解平衡最快耗时计算 |
2.4.2 矿物敏感性指数 |
2.4.3 矿物敏感性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岩储层中胶结物组分对CO_2-水-岩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样品 |
3.1.3 实验过程 |
3.1.4 分析手段 |
3.2 实验结果 |
3.2.1 水化学场演化 |
3.2.2 矿物溶解沉淀特征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3.1 胶结物溶解过程 |
3.3.2 碱性长石溶解过程 |
3.4 实验过程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3.4.1 矿物反应动力学方程和模型设置 |
3.4.2 模拟结果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断裂发育砂岩储层间CO_2地质封存泄露过程模拟研究 |
4.1 裂隙介质和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差异 |
4.2 模型设置 |
4.2.1 概念模型和网格剖分 |
4.2.2 数学模型和模拟软件 |
4.3 模拟结果和讨论 |
4.3.1 CO_2迁移动态规律研究 |
4.3.2 裂隙开度对CO_2泄露的影响 |
4.3.3 等效多孔介质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局部断层发育砂岩储层中CO_2地质封存流体流动模拟研究 |
5.1 松辽盆地和研究区概况 |
5.1.1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5.1.2 研究区概况 |
5.2 模型概化和网格剖分 |
5.2.1 模型概化 |
5.2.2 网格剖分 |
5.3 模型设置 |
5.3.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3.2 物性参数设置 |
5.3.3 CO_2注入方案和Case讨论 |
5.4 模拟软件介绍 |
5.5 模拟结果和讨论 |
5.5.1 断层影响下的CO_2流体迁移规律 |
5.5.2 断层物性条件和结构差异对CO_2迁移规律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局部断层发育砂岩储层中CO_2地质封存水岩相互作用模拟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研究区位置 |
6.1.2 三肇凹陷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6.1.3 研究区局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6.2 模型设置 |
6.2.1 流动模型 |
6.2.2 反应模型 |
6.3 模拟软件介绍 |
6.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6.4.1 CO_2流体运移和压力分布规律 |
6.4.2 CO_2注入条件下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响应 |
6.4.3 各监测点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和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
6.4.4 CO_2-水-岩相互作用对储层和断层物性的改造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松辽盆地砂岩中成岩次生矿物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渤中凹陷中生界火山岩成储机理及分布规律研究[D]. 岳庆友. 吉林大学, 2021(01)
- [2]内蒙古通辽地区流体作用与铀成矿关系研究[D]. 章展铭.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02)
- [3]煤系致密砂岩成岩-孔隙差异性演化机理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二叠系山2段为例[D]. 李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页岩孔隙结构与页岩油潜力研究[D]. 曾维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0(07)
- [5]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砾岩储层特征与分类评价[D]. 王飞.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龙凤山-东岭地区下白垩统营城组砂体输导层特征与油气运聚机理研究[D]. 王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7]齐家—古龙凹陷高台子油层致密储层成岩特征及有利勘探区预测[D]. 张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滩海地区沙一段致密砂岩成藏机制研究[D]. 罗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马朗凹陷卡拉岗组致密凝灰岩储层特征研究[D]. 李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10]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CO2地质封存流体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 刘宁.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