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运动人才的新学科——《竞技教育学》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李再娣[1](2021)在《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始自1951年,迄今为止,已经整整走过了七十年的历程,回眸这段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全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按照教育部的总体要求,积极探索、锐意改革,不断完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管理,为国家体育和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在此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方法,构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和结构迎来了新的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也给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情况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中同样存在而且表现得较为突出。基于此,本文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入手,通过中俄两所具有代表性体育院校的比较研究,探索两国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启示,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水平,并为其他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中俄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体育大学和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青年和旅游大学为个案分析对象,通过对两所体育院校在教育思想和理念、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过程和质量评价的分析和对比,总结中俄两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借鉴价值。研究表明:中俄两所体育院校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互鉴性和启示性。互鉴性体现在:在专业设置上,“俄体大”保持了本科和硕士的连续性,而“北体大”则最大程度避免了内容的交叉和重叠;在培养过程方面,“北体大”的招考方式更利于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俄体大”的培养方式则更显灵活。启示性表现在:在教育思想和理念方面,“北体大”的全面发展观更富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培养目标方面,“俄体大”富于针对性,更注重学生高层次品质的培养;在课程体系方面,“俄体大”模块化课程值得借鉴,凸显了个性化教育、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提升、“社会个人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在质量评价方面,“俄体大”的法治化和主体性较为突出,“北体大”则注重对毕业生质量的长效跟踪与反馈。
潜沉香,黄爱峰[2](2020)在《新体育需要“新的运动教育学”——从《运动教育学:理论与实务》找寻运动教育者责任的原点》文中提出引荐《运动教育学:理论与实务》(Sport pedagogy:an introduction for teaching and coaching)一书,并以"学习者/顾客需要"为原点,聚焦中国运动教育场域,探寻利益相关者的现实需要。研究认为,学童在性别、特殊教育、身体资本、受托等背景情境中的运动需求具有多元性与复数性共存的特征;教育者有职场中功利主义与教育本位背离的冲突,也有教改时理念转向与模式尝试的探索;人才培养中存在运动教育观念偏差与运动教育学理论缺失的现象。启示:运动教育学的课程建立要吸收外来、学习借鉴,课程发展应立足本来、发展创新,课程完善当面向未来、以人为本。
瞿迪[3](2020)在《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理性分析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困惑和对策,研究结果如下。1.“体教融合”是以教育系统为培养主体,以通过竞技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导向,并为国家培育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为国家人才战略计划做出贡献的一种重要教育举措。2.“体教融合”的核心价值。加快转变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实现体育与教育系统应创新共享共荣的管理建制与运作模式,既帮助高校提高竞技水平,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普通生运动的引领作用得到改善,培养综合素质发展的优秀学生运动员,提倡体育与教育携手并进,解决观念上的障碍,促使意识形态向“学训兼修”的价值观转化、融合。3.体教结合的本质是通过教育手段和体育训练方法的优化升级以促进年轻运动员两方面发展的量变,而体教融合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克服体育和教育在运动员有限时间和精力内无法良好共生的弊端,创造出更高一级的全新的培养形式。4.融合发展现状。我国教育与体育部门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结合,在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过程中,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创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各项目高校体育联赛,积累了相应的管理和培育经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组织架构、招生体系、管理和运行模式。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经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人才,并在世界大运会、青奥会等比赛中都取得了一定成绩。5.融合发展障碍。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中,高校目标定位较低,追求短期见效取得省得效益,未能立足全国、展望奥运,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校培养方案、管理体制无法跟上外部环境的改变速度的步伐;文化课评价依靠于运动员成绩,损害了其受教育权,不利于长远发展;训练方法依托于经验,未能引入现代科技手段,超量训练普遍存在,教练团队配置不齐全,师生待遇普遍较低;未能对训练和文化课进行统筹安排,规划随意且总量超出学生精力范围;建设资金来源被动,数目难以维系高质量的团队运作。建议:1.高校利用高等教育的平台优势,拓宽经费的渠道打破以往竞技体育建设资金来源被动的状态。探索高校体育赛事商业化运营体系,打造自有品牌,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的正常运转,警惕过度商业化带来的体育异化现象。2.大学以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为中心,形成制度化管理体系,促进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综合教练团队和体育教师的能力,促进体教工作形成合力,有效形成学生运动员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格局;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训练团队参与高水平运动队工作,帮助高校运动队改善运作模式,提升训练专业化程度3.加强流程管理,统筹工作安排,合理安排学生训练、学习、生活,注意学生运动员的综合发展。改革运动队评价体系,建立运动员个性化培养模式,尊重个体差异,有意识地进行专长发展;培养目标立足全国、展望奥运,最终为国家输送素质优秀、技能突出的学生运动员。4.通过建设一体化培养系统,推进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融合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变观念,提升工作内涵,实现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资源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实现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相互促进,培训场地和教学设施的共享,以及后备人才成长的总体目标。5.国家予以高校政策配套,全面提高系统运行动力。高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协调各个职能部门,给予学生运动员全生命周期的追踪与支持。结合地方区域特色及奥运会形势勇于开拓弱势项目。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相互协调配合,早日实现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该论文有图2幅,表13个,参考文献80篇。
赵建峰[4](2020)在《基于地理学视域下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为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国际一流大学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特征的系统分析,可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借鉴。本论文以体育地理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地统计学及GIS空间分析,从时空尺度上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定量化、可视化研究。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2017年我国共有275所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队,分布在7个地理区域(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北、西南和华南地区),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80个城市。(2)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且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分布特征。在区域尺度和省级尺度上为离散型分布且较为均衡,而在市级尺度和高校尺度上为聚集型分布且较为集中。进一步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不平衡性系数和洛伦兹曲线等分析方法,得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的均衡性也与空间尺度有关。随着尺度从区域、省级到市级逐渐递减,高水平运动队分布的地理集中程度逐渐增强、均衡程度则逐渐降低,尤其在市级尺度上呈现出的不均衡特征更加明显。(3)2017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共设有26个高水平运动项目,不同项目的数量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招收田径、足篮排、游泳、乒羽网和健美操项目的高校大于20所,而新型、民族类项目开设的高校则不足5所,包括棋牌、手球、垒球、攀岩、柔道、赛艇、橄榄球、摔跤和沙滩排球共9项,占到总项目数的35%。在区域尺度和省级尺度上,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的分布极不均衡,呈现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格局;在市级尺度上,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高校资源丰富的个别城市,绝大多数的城市开展的运动项目类型则较少,在空间分布上也表现出极不均衡的格局。(4)从1986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在部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至今已有30年,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大致经历了起步、调整、快速和稳定发展四个重要阶段。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动态变化规律分析得出,其空间分布在不同阶段均表现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聚集型分布的特征,且聚集程度随不同发展阶段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在区域尺度上,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西北和东北地区产生了较明显的发展方向性,而在全国尺度上仅在1995年调整阶段的分布方向性较为明显。(5)运用不平衡指数和基尼系数分析得到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在四个不同发展阶段均为不均衡分布,且不均衡性在不同时空尺度的特征不尽相同。在时间尺度上随着不同发展阶段依次向后推移,不均衡性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在空间尺度上不均衡性的响应程度也不相同。在区域和省级尺度上不均衡程度变化较小,发展相对较为平衡,在市级尺度上不均衡程度变化最为明显,发展不均衡程度较高。(6)通过绘制四个不同发展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核密度分布图,得到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京津冀、上海-南京、武汉和西安地区为核心的四个高密度区域,而西部地区整体的分布密度都非常低,低密度分布区为我国西部和西南地区,以及中、高密度区的外围区域。(7)选取近几年国家重点发展项目、校园普及性较强和增强体质效果较好的足球项目为例,分析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空间分布特征。2018年我国共有154所普通院校招收高水平足球队,分布在7个地理区域、除青海和西藏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58个城市。高水平足球队总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不均衡和局部集聚特征,空间上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特征明显,形成了以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杭州、武汉-长沙和西安四个高密度分布区,西部和西南地区整体分布密度较低。同时,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在不同空间尺度上表现为不同的分布类型,在区域和省级尺度为离散型分布,而在市级和高校尺度上为聚集型分布。(8)从2005年至2018年间,我国招收高水平足球队的院校数量稳步增长,高丰富度分布区由北京、上海、江苏等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逐渐扩大到陕西、山东、湖北及东部沿海一带的区域。在空间分布上为聚集性特征,且聚集程度呈“波动增长”的态势。通过对15年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发展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空间依赖程度逐渐增强且表现为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四个时期的Global Moran’s I指数均为正数,Moran’s I散点图呈“高-高”和“低-低”的集聚特征,“高-高”集聚地区稳定分布在北京、上海、西安等高校资源丰富的城市,“低-低”集聚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地区。本论文从地理空间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变化过程,期望可以促进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的持续、均衡、和谐的发展,从而为科学制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刘旭明[5](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段平[6](2018)在《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江西省自2008年首个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立后,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有四所高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授权资格。为应对新时代下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全面把握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析相应的发展对策,已成为推动和加强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与发展必须要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以上方法来重点分析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格局以及现阶段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在学科方向、学科特色、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培养条件的基本情况。从学科方向设立上看,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设立符合时代要求,二十一世纪急需高素质人才。从学科特色上看,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学科特色形成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程度基本一致。从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来看,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近几年招生总体呈上升趋势,各专业招生人数呈现不均衡态势,学位点培养环节统一有序。从师资队伍建设上来看,各学位点的教师人数基本可以满足国家政策要求。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资料,本研究分析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部分学校的学科方向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学校的学科方向无法正常招生;(2)学科特色不明显,学科特色的发展遇到瓶颈,师资力量成为了制约特色发展的主要因素;(3)师资队伍薄弱,科研水平整体较低;(4)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研究生招生不平衡;学位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距离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目标尚有差距,目前继续深造读博的学生尚少;(5)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利用率有待提高,且器材陈旧同时能完全够熟练操作这些仪器的人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未来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科学设置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学科方向,引进对应的师资力量来完善学科方向的选择性,满足学生选择的需求;(2)加强各学位点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科特色更加突出;不断引进高学历的教师,增强科研团队力量,使学科特色能持续性发展;(3)所在单位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投入正高级职称的聘评;提高博士应聘待遇吸纳人才,同时鼓励所在单位年轻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4)导师加强指导研究生积极就业观,改变以往的读硕士只为找工作的观念,指导硕士研究生继续读博深造;(5)增加对运动人体科学的招生人数,鼓励导师申报课题及积极指导学生科研实验,加强教师对仪器正常操作的培训,使实验器材有更多的人能熟练操作。
闫二涛[7](2017)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寻高等体育教育发展规律,促进高等体育院校的合理发展,本文以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其发展历程、特征、成效与问题、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发展思路。具体结论如下:(1)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经历了恢复与调整、规范与改革、规模扩张以及优化与提升四个阶段。特征:办学目标由注重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办学方向由重点服务教育事业向社会服务、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方向发展;管理形式由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模式向学校自主的市场化管理模式转变;学科专业设置以单一体育学类专业为主向多学科门类交叉专业方向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培养师资向培养“四员”方向发展。(2)成效:确立了“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双一流”的办学目标定位;逐步推行依法自主办学管理模式;构建了多学科门类的体育专业体系;构建了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问题:办学方向摇摆不定,办学目标定位结构性失调,办学性质单一、社会化程度不高,学科专业调整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目标未能全面实现,人才培养途径发展不合理。(3)政治因素、高等教育、体育事业和自身发展需求是推动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因。(4)机遇: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体育专业院校实力的增强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挑战:国家统一政策引领与学校定位差异化的矛盾,专业建设“全”与“专”的抉择,“办学主体多元化”,人才需求多样化,综合性高校和师范学校体育专业的发展等成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主要挑战。(5)发展策略:第一,目标定位差异化,建设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多层面、多类型、特色化的“双一流”体育专业院校。第二,学校管理自主化,政府与学校之间实行放权与宏观调控同步。第三,专业建设特色化。巩固体育教育训练学本色专业,开拓体育健康与康复学新特色专业。第四,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完善“体教结合”办学模式培养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完善“体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兴体育特色人才。第五,办学过程开放化。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部门的交流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王雷[8](2017)在《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体育学的学科特征问题属于元理论研究范畴。系统且深入的探讨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对于丰富体育学基本理论体系、明确学科自身价值、优化学科制度建设、指引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借助波普尔的知识增长理论,遵照比较研究路径,从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维度对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进行了系统论证。研究认为:1.学科形态的确立经历了“问题→知识→知识领域→知识范畴→学科”5个阶段。其中,由问题到知识范畴的演进能够依靠单纯的知识生产作为演进动力,而在知识范畴向学科形态的演进中则需要制度与知识两者共同驱动。2.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表征”,是事物规定性的呈现。历史、制度和知识能够作为分析学科特征问题的三个维度。历史和制度维度下对学科特征的分析是作为一种以“规定”存在的学科在特定场景中对感官的直接呈现,而知识维度下对学科特征的分析是作为一种以“规定”存在的学科的内在属性的体现。历史和制度维度的论述能够展示体育学现象层面的学科特征,而知识维度的论述能够展示体育学本质层面的学科特征。3.从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维度看,体育学具有10种学科特征,分别是:(1)教育的源发性:在机构设置、人才培养、着作与刊物出版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了体育学在学科源起阶段与教育实践所形成的紧密联系,这与经典学科基于科学研究的源发点明显不同;(2)健康的驱动性:体育运动促进健康的独特功能与人类对健康的永恒诉求相契合成为体育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认同的差异性:体育学在高等教育领域获得了普遍认同和较高的学科地位,与其在科学研究领域较差的认同度形成明显差异;(4)发展的低度性:体育学在学科名称和学科归属等问题上尚未达成国际统一认识,学科旗舰期刊缺失,标志性人物缺失,尚未获得各国科学基金的普遍资助,与成熟学科差距明显;(5)非均衡性:体育学在国际上呈现出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中心的态势,运动医学刊物占据高影响因子期刊的绝对多数,体育人文与社科类学科存在感偏低,发展结构失衡;(6)跨学科性:体育学的院系归属、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知识背景普遍横跨自然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学科跨度较大,学科间融合深化;(7)运动实践性:以体育运动实践为主体的体育默会知识最能体现体育学自身特色,成为区别于其他学科最为显着的内核;(8)外在决定性:体育学自身并不具备独特的理论或学说,包括运动训练学在内的各分支学科依赖母学科理论进行建构,学科性质由外来母学科决定;(9)应用性:体育学的出现与演进遵从实用主义导向,各分支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是外来学科理论在体育领域中应用的结果,目的在于解决体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10)综合性:体育技术、体育技能和体育技艺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综合构成了体育默会知识;体育默会知识与体育理论知识综合构成了体育知识;体育知识与外来学科知识综合构成了不同体育学分支学科;不同体育分支学科的知识体系综合形成体育学。四.10种学科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教育的源发性、健康的驱动性、认同的差异性、发展的低度性、非均衡性和跨学科性可以视为体育学现象层面的学科特征;运动实践性、外在决定性、应用性、综合性可以视为体育学本质层面的学科特征;而运动实践性又是体育学最为核心和独特的学科特征。其余9种学科特征均与运动实践性形成了密切联系。
李俊峰[9](2016)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进行研究,旨在发展与完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论。结论如下。第一,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的构成与其他高校并无不同。不论任何一所高等体育院校,其职能之间的关系既是相互联系的,也是相互独立的,在一定条件下还是此消彼长的。当三者协调发展并达到一定的制约与平衡时,这种影响就是积极的;当过于强调某项职能的发展而忽略其他职能的发展时,无论是强调社会服务职能还是另外两项职能的任一种,这种影响都是消极的,而且,对于高校整体职能的发挥也是极其不利的。第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发展演变经历了“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至1976年)、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c 1977至1998年)和J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3个阶段。第三,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已开展的社会服务可归为4种:人才服务(成人学历教育、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校队”服务、“校校”服务等)、信息服务(学术讲座、专家咨询等)、物质文化资源服务(学校设施服务、文化建设服务等)。第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1)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存在“缺乏能力论”、“无必要论”等8种论调;(2)社会服务能力不高,表现为“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3)社会服务机制不健全,表现为“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中观协调机制、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健全”。第五,本研究通过ISM分析得出,制约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直接因素有社会服务观念有所偏差、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等,间接制约因素有科研水平不高、办学自主权受制约等,深层制约因素有学科建设水平较低、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等。第六,为了推进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优化,本研究提出以下发展策略:(1)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2)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3)建立健全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第七,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要遵循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代表性原则、导向性原则等。遵循以上原则,本研究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
余昊昱[10](2015)在《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遭遇忽视,对龙舟体育文化的传承形成阻滞。鉴此,运用文化学、人才学、教育学与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龙舟文化人才培养发展状况、现实问题、制约机制与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下我国龙舟文化传承人才集中于龙舟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才与龙舟制作人才等五种类型,其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与性别结构均不尽合理。我国龙舟文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是理念滞后、目标不清、规格不明、需求缺失、体系不全、策略缺位与质量不高等。据此提出了更新理念,提高培养地位;适应需求,明确人才类型;强化领导,构建培养体系;提振教育,开拓培养渠道;明确目标,廓清人才规格;文化修为,开展相关研究;优化队伍,加强师资培养;制定法规。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协同,促进培养合作等九大发展对策。
二、培养运动人才的新学科——《竞技教育学》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运动人才的新学科——《竞技教育学》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生培养日益发展,但尚需不断完善 |
(二)俄罗斯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独具特色 |
(三)两所“顶尖”体育院校具有代表性,比较结果具有互鉴意义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培养 |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 |
五、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俄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的回顾 |
一、我国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 |
(一)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起步阶段(1949-1959) |
(二)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独立探索阶段(1960-1966) |
(三)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停滞与恢复阶段(1967-1985) |
(四)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稳步与快速发展阶段(1986 年以后) |
二、俄罗斯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 |
(一)二战前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1804-1945) |
(二)二战后至苏联解体研究生的培养(1946-1991) |
(三)苏联解体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1992-2002) |
(四)“博洛尼亚进程”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2003 至今) |
第三章 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要素分析 |
一、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要素 |
(一)教育思想与理念 |
(二)培养目标 |
(三)专业设置 |
(四)课程体系 |
(五)培养过程 |
(六)质量评价 |
二、俄罗斯国立体育、运动、青年与旅游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相关要素 |
(一)教育思想与理念 |
(二)培养目标 |
(三)专业设置 |
(四)课程体系 |
(五)培养过程 |
(六)质量评价 |
第四章 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分析 |
一、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思想的比较 |
(一)共性方面 |
(二)差异方面 |
二、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 |
(一)总体目标定位一致 |
(二)具体目标存在差异 |
三、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设置的比较 |
(一)体育类专业设置差异较大 |
(二)非体育类专业设置相似度较高 |
四、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 |
(一)学制与学分不同 |
(二)课程设计不同 |
(三)实践、科研活动占比不同 |
五、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比较 |
(一)招考方式有很大区别 |
(二)培养方式大同小异 |
(三)毕业及学位授予基本相同 |
六、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质量评价的比较 |
(一)外部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的异同 |
(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的异同 |
第五章 中俄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互鉴与启示 |
一、互鉴方面 |
(一)两所体育院校学科(专业)设置具有较强互补性 |
(二)两所体育院校培养过程各具特色 |
(三)两所体育院校在质量评价方面各具特色 |
二、启示方面 |
(一)“北体大”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二)“俄体大”培养目标针对性较强且注重学生高层次品质培养 |
(三)“俄体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灵活性和系统性更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新体育需要“新的运动教育学”——从《运动教育学:理论与实务》找寻运动教育者责任的原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学习者需要:新时代运动教育学责任原点 |
2 《运动教育学》构架与内容简介 |
3 实然困惑:我国运动教育场域现实需求 |
3.1 学童需求:多元性与复数性共存 |
3.1.1 性别歧视:重男轻女的东方文化 |
3.1.2 特殊教育:后发外生的全纳实践 |
3.1.3 身体资本:投入不等导致的差异 |
3.1.4 受托儿童:短期培训与长期留守 |
3.2 教者视域:理想与现实冲突枚举 |
3.2.1 职场实践:现实功利主义与教育本位的背离 |
3.2.2 教改探索:教育理念转向与模式的尝试 |
3.3 人才培养:观念偏差与理论缺失并存 |
4 异域启示:新时代的运动教育学亟待重新认识 |
4.1 课程建立:吸收外来、学习借鉴 |
4.2 课程发展:立足本来、发展创新 |
4.3 课程完善:面向未来、以人为本 |
5 结束语 |
(3)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体教融合”的阐释 |
3.2 “体教融合”与“体教结合”的辩证关系研究 |
3.3 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融合现状 |
3.4 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分析 |
3.5 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
3.6 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体系建设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地理学视域下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 |
1.2.2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与发展 |
1.2.3 体育地理学学科范畴及研究概况 |
1.2.4 体育地理学的空间分布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研究法 |
2.3.2 专家访谈法 |
2.3.3 数理统计法 |
2.3.4 GIS及其空间分析方法 |
2.3.5 地统计学分析方法 |
2.4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阶段划分 |
第三章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空间分布和均衡性特征 |
3.1 数据与方法 |
3.1.1 数据的收集 |
3.1.2 绘制地理分布图 |
3.1.3 分析方法 |
3.2 研究结果 |
3.2.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分布的现状 |
3.2.2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分布类型 |
3.2.3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的均衡性分析 |
3.2.4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核密度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的分布特征 |
4.1 数据与方法 |
4.1.1 数据收集与统计 |
4.1.2 绘制运动项目的地理分布图 |
4.2 研究结果 |
4.2.1 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的数量统计 |
4.2.2 区域尺度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分布 |
4.2.3 省级尺度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分布 |
4.2.4 市级尺度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项目分布 |
4.2.5 重点发展的高水平运动项目分布情况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30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时空分布格局及演变 |
5.1 数据与方法 |
5.1.1 研究思路 |
5.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1.3 数据分析方法 |
5.2 研究结果 |
5.2.1 不同发展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时空分布特征 |
5.2.2 不同发展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空间分布类型 |
5.2.3 不同发展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时空分布的均衡性 |
5.2.4 不同发展阶段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核密度分布的变化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时空动态分析 |
6.1 数据与方法 |
6.1.1 数据和分布图绘制 |
6.1.2 分析方法 |
6.2 研究结果 |
6.2.1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空间分布特征 |
6.2.2 不同时期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时空分布动态过程 |
6.2.3 不同时期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空间自相关性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6)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我国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历史回顾 |
2.2.2 国内对学位点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研究现状 |
2.2.3 国外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学位点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学科方向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 学科特色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3 教师队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3.1 人员规模 |
4.3.2 人员结构 |
4.3.3 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
4.3.4 科学研究水平 |
4.3.4.1 科研项目及经费 |
4.3.4.2 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专着 |
4.3.4.3 获得省部级以上的代表性科研奖励 |
4.3.4.4 获得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
4.4 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4.1 体育学专业招生与学科方向的招生情况 |
4.4.2 课程与教学(专业目录课程) |
4.4.3 培养环节 |
4.4.4 培养质量 |
4.4.4.1 国内外学术交流 |
4.4.4.2 就业 |
4.5 培养条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5.1 硕士研究生培养经费 |
4.5.2 图书资料 |
4.5.3 实验室 |
4.5.4 学科研究基地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 |
附录2 体育学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 |
附录3 四所高校的体育学一级学科学位点的培养方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社会发展的需求,呼唤高等体育教育的变革 |
1.1.2 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困境,倒逼我们反思高等体育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
2.1.2 高等教育结构研究 |
2.1.3 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史研究 |
2.2.1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阶段划分及特征研究 |
2.2.2 高等体育教育体系结构研究 |
2.2.3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比较研究法 |
3.2.5 个案分析法 |
3.3 研究思路 |
3.4 本研究的创新点、难点 |
3.4.1 创新点 |
3.4.2 重点 |
3.4.3 难点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等体育教育的研究时限、概念、要素 |
4.1.1 研究时限界定 |
4.1.2 高等教育与高等体育教育的概念 |
4.1.3 高等体育教育的构成因素 |
4.2 恢复与调整阶段高等体育教育发展(1978-1985) |
4.2.1 社会背景 |
4.2.2 改革与发展 |
4.2.3 主要特征 |
4.2.4 小结 |
4.3 规范与改革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85-1999) |
4.3.1 社会背景 |
4.3.2 改革与发展 |
4.3.3 主要特征 |
4.3.4 小结 |
4.4 规模扩张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1999-2010) |
4.4.1 社会背景 |
4.4.2 改革与发展 |
4.4.3 主要特征 |
4.4.4 小结 |
4.5 优化与提升阶段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2010-今) |
4.5.1 社会背景 |
4.5.2 改革与发展 |
4.5.3 主要特征 |
4.5.4 小结 |
4.6 高等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成效与存在问题 |
4.6.1 成效 |
4.6.2 问题 |
4.7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动因 |
4.7.1 政治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2 高等教育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3 体育事业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4 经济因素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7.5 体育专业院校自身发展对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 |
4.8 高等体育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8.1 机遇 |
4.8.2 挑战 |
4.9 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策略 |
4.9.1 办学目标定位差异化 |
4.9.2 管理自主化 |
4.9.3 专业建设特色化 |
4.9.4 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 |
4.9.5 办学过程开放化:办学社会化与交流国际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难点、创新点与预期成果 |
第一章 体育学形成的理论路径与分析维度确认 |
第一节 学科的理解与考辨 |
一. 学科界定的意义与作用 |
二. 国内外对于学科的理解 |
三. 学科与科学的关系辨析 |
四. 本研究对学科的界分 |
第二节 知识与知识增长理论 |
一. 对知识的界定与分类 |
二. 波普尔的方法论立场 |
三. 波普尔知识增长理论 |
第三节 学科形成的理论路径与体育学分析维度的确认 |
一. 从问题到知识,再到知识领域 |
二. 从知识领域到知识范畴,再到学科 |
三. 历史、制度和知识三个分析维度的确认 |
四. 对特征与三个分析维度关系的说明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
第一节 从科学到学科的发展史概述 |
一. 16世纪之前的科学萌芽与体育运动 |
二. 16世纪近代科学革命与学科的出现 |
三. 17-18世纪的科学发展与科学的制度化 |
四. 19-20世纪: 经典学科的分化综合与新学科的出现 |
五. 小结 |
第二节 体育学比较对象的确立及其学科发展史概述 |
一. 体育学比较对象的确立 |
二. 物理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三. 医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四. 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五. 教育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第三节 前学科时期体育学主要分支学科的演进 |
一. 体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确认 |
二. 体育教育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三. 运动训练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四. 运动医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五. 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演进考察 |
六. 小结: 分支学科受到以健康为中心的实用性驱动 |
第四节 各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一. 中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二. 德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三. 美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四. 法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五. 英国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六. 日本体育学的初步确立 |
七. 小结: 体育学确立的两种模式与一种来源 |
第五节 历史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辨析 |
一. 体育学具有教育的源发性 |
二. 体育学具有健康的驱动性 |
三. 小结 |
第三章 制度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
第一节 学科制度理论 |
一. 学科制度理论的前期探索: 从曼海姆、默顿到华勒斯坦 |
二. 方文的学科制度理论 |
第二节 体育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存在 |
一. 50所代表性大学的选取与依据 |
二. 体育学获得了高等院校的普遍承认 |
三. 学科内涵动态扩张: 学科中心由体育教育向锻炼与健康转移 |
四. 体育学的学科身份危机: 学科边界模糊、学科融合深化 |
五. 学科名称及归属问题的统一与分裂 |
第三节 体育学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存在 |
一. 体育学尚未获得科学基金的普遍承认 |
二. 学术期刊以运动医学为核心,旗舰期刊缺失 |
第四节 学科制度视角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呈现 |
一. 体育学具有认同的差异性 |
二. 体育学具有发展的低度性 |
三. 体育学具有非均衡性 |
四. 体育学具有跨学科性 |
第四章 知识维度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考察 |
第一节 体育学的知识范围确认 |
第二节 体育技能的默会知识维度 |
一.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 |
二. 体育技术、体育技能与体育技艺的分层呈现 |
第三节 从体育理论知识到体育知识 |
一. 体育理论知识考察 |
二. 体育知识考察 |
第四节 从体育知识到体育学: 体育学知识剖析 |
一. 运动训练学的知识体系剖析: 体育自身逻辑无法演进为学科 |
二. 直接以母学科为依托的分支学科知识考察 |
三. 对于体育学知识的整体考察 |
第五节 知识视角下体育学的学科特征辨析 |
一. 体育学具有运动实践性 |
二. 体育学具有外在决定性 |
三. 体育学具有应用性 |
四. 体育学具有综合性 |
五. 对于特征层次的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世界50所代表性高校体育院系与专业设置一览表 |
附录3: 德国德意志科学基金“sport”主题的课题信息一览表 |
附录4: SCI/SSCI体育学类期刊收录名单信息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 |
1.1.2 加强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 |
1.1.3 加强社会服务职能研究是高等体育院校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等体育院校 |
1.3.2 职能 |
1.3.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 |
1.3.4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 |
1.4 研究现状 |
1.4.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相关研究 |
1.4.2 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研究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理论基础 |
1.5.1 三螺旋理论(Triple Helix Mocdel,TH模型) |
1.5.2 高等教育政治论哲学 |
1.5.3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 |
1.6 研究对象、方法与思路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3 研究思路 |
2 理论探析: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 |
2.1 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不同观点 |
2.1.1 国外观点 |
2.1.2 国内观点 |
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职能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分析 |
2.3 小结 |
3 历史考察: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及其启示 |
3.1 国外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
3.1.1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萌芽(中世纪至19世纪中后期) |
3.1.2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3.1.3 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新发展(20世纪初至今) |
3.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 |
3.2.1 萌芽期:完全服务于国家需要的无意识阶段(1952年至1976年) |
3.2.2 幼苗期:改革开放背景下的自我摸索阶段,1977年至1998年) |
3.2.3 成长期: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积极探索阶段(1999年至今) |
3.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演变的启示 |
3.3.1 社会发展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根本动因 |
3.3.2 体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直接动因 |
3.3.3 高等教育改革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发展的前提 |
3.4 小结 |
4 现实考量(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与形式 |
4.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 |
4.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形式 |
4.2.1 人才服务的主要形式 |
4.2.2 科技服务的主要形式 |
4.2.3 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 |
4.2.4 物质文化资源服务的主要形式 |
4.3 个案分析:“校校”服务 |
4.3.1 实施方案 |
4.3.2 对“校校”服务的探讨 |
4.4 他山之石: 国外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
4.4.1 美国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
4.4.2 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 |
4.4.3 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形式的启示与借鉴 |
4.5 小结 |
5 现实考量(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存在的问题 |
5.1 社会服务职能观念 |
5.2 社会服务能力 |
5.2.1 体育类专业与社会联系不紧密,专业特色弱化 |
5.2.2 体育相关类专业建设水平较低,逐渐边缘化 |
5.2.3 科研总体实力不高,科研成果应用率低 |
5.3 社会服务机制 |
5.3.1 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 |
5.3.2 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缺位 |
5.3.3 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不完善 |
5.4 小结 |
6 原因探寻: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ISM)的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分析 |
6.1 解释结构模型(ISM)简介 |
6.2 ISM的具体实施 |
6.2.1 成立ISM小组 |
6.2.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制约因素的确定 |
6.2.3 构建邻接矩阵 |
6.2.4 计算可达矩阵 |
6.2.5 对要素等级进行划分 |
6.2.6 建立ISM模型 |
6.3 ISM模型解析 |
6.4 小结 |
7 发展之策(一):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优化 |
7.1 坚守正确的社会服务职能价值导向 |
7.1.1 立足体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
7.1.2 坚持非营利性,促进教学、训练、科研水平的提高 |
7.1.3 凸显学术性,守望大学精神 |
7.2 明确社会服务职能定位 |
7.2.1 社会服务领域定位 |
7.2.2 社会服务区域定位 |
7.2.3 社会服务的内容与形式定位 |
7.3 建立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机制 |
7.3.1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宏观调控机制 |
7.3.2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中观协调机制 |
7.3.3 建立健全社会服务微观组织实施机制 |
7.4 小结 |
8 发展之策(二):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 |
8.1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评价主体 |
8.2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 |
8.2.1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
8.2.2 代表性原则 |
8.2.3 导向性原则 |
8.3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评价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1 评价指标确定的步骤与方法 |
8.3.2 一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3 二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4 三级指标的确定与分析 |
8.3.5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指标说明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现状和动态 |
1.2.1 与龙舟运动文化有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动态 |
1.2.2 与体育人才培养有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动态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2.4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发内容 |
1.5 实施方案 |
第2章 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 |
2.1 现有龙舟体育文化人才的主要类型 |
2.2 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的年龄结构 |
2.3 龙舟体育文化传承人才的学历结构 |
2.4 龙舟文化传承人才的职业结构 |
2.5 龙舟文化传承人才的性别结构 |
2.6 龙舟文化传承人才的地域分布 |
第3章 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
3.1 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的问题调查 |
3.2 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的问题剖析 |
第4章 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4.1 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制约因素的调查 |
4.2 龙舟文化人才培养制约因素的分析 |
第5章 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
5.1 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对策的调查 |
5.2 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对策的阐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问卷调查 |
四、培养运动人才的新学科——《竞技教育学》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俄两所体育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D]. 李再娣.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新体育需要“新的运动教育学”——从《运动教育学:理论与实务》找寻运动教育者责任的原点[J]. 潜沉香,黄爱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05)
- [3]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体育融合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D]. 瞿迪.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基于地理学视域下的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空间分布特征分析[D]. 赵建峰. 山西大学, 2020(12)
- [5]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江西省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段平.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以14所体育院校为例[D]. 闫二涛. 北京体育大学, 2017(06)
- [8]论体育学的学科特征[D]. 王雷.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9]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 李俊峰.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10]我国龙舟体育文化传承的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 余昊昱. 湖南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