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扩展图与多态模型的工程CAD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向燕飞[1](2020)在《基于模板的钢结构CAD/CAE参数化荷载建模技术》文中指出在钢结构CAD/CAE系统中,为了进行结构应力分析,需要考虑荷载建模。如何在CAD系统中便捷地建立荷载模型并进行结构分析,是CAD系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基于模板的参数化荷载建模技术,定义了多种基本荷载模板对象及组合荷载模板对象,其中,基本荷载模板对象包括集中荷载、线荷载、面荷载、体荷载等。同时,定义了CAD交互模板、绘制模板、CAD->CAE转换模板来参数化生成荷载CAD模型、荷载CAE模型。最后,将基于模板的参数化荷载建模技术应用于钢结构CAD/CAE集成系统中。此系统简化了设计人员的设计过程,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覃力,唐卫清,李士才[2](2017)在《基于带属性分类树的流程工厂设备相似度计算》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决缺失工程参数时设备相似度的计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带属性分类树的设备相似度计算方法.首先建立满足文中定义的完备性的分类树;然后将设备映射到类别结点上,利用结点间的最短距离、信息粒度及属性描述的平滑交并比计算设备间的相似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特性和物理解释,且在实际应用中表现良好.
温蕊[3](2018)在《三维工程模型检索及智能设计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工程CAD作为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石油、化工、建筑、纺织、桥梁、公路等众多领域,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工程设计领域,由于流程工厂建设投资的逐年增长以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流程工厂的复杂度不断增加,流程工厂CAD模型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模型管理难度大、设计效率低成为当前工程设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流程工厂CAD模型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实际的工程应用需求,对三维工程模型的检索及智能设计技术展开研究。论文首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CAD模型的统一表示方法和相似性评价原则;然后分别研究了流程工厂三维模型的全局、局部相似性度量算法,以及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的相似性度量算法;最后通过挖掘模型中隐含的设计规则,实现了流程工厂设计中的智能预测。本文的主要成果有:(1)工程CAD模型的统一表示和相似性评价原则工程设计标准的约束导致工程CAD模型在内容结构、绘制比例和图形表达等方面存在异构性。鉴于以上领域特性,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针对异构工程CAD模型的统一表示方法。通过结合模型的拓扑结构和工程属性,该表示方法将异构的工程CAD模型统一表示为属性图结构,然后利用属性图的相似性来衡量对应模型的相似程度。然后,结合实际的工程经验知识,本文制定了工程CAD模型的相似性评价原则。该评价原则认为,如果工程CAD模型描述的是相同的拓扑结构,那么它们就是相似的。模型的统一表示和相似性评价原则为后续相似性度量算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基于拓扑连接关系分布的三维模型全局相似性度量算法流程工厂CAD模型的复杂性表现在构件数量巨大、拓扑关系复杂。鉴于不同的流程工厂模型,其拓扑连接关系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差异,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用于统计模型拓扑连接关系分布情况的关系树模型;然后将拓扑连接关系分布情况作为模型的特征,通过计算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度量对应三维模型的相似程度。(3)基于编辑距离的三维模型局部检索算法最小编辑距离算法是图相似性研究中经典的算法之一。本文将最小编辑距离的相关思想引入流程工厂三维模型的局部检索,首先设定编辑距离阈值,然后根据已有的局部模型,在目标模型中查找与之相似的局部模型:若已有局部模型与目标局部模型的最小编辑距离超过阈值,则取消当前查找,重新进行检索;若已有局部模型与目标局部模型的最小编辑距离在阈值范围内,则认为二者相似,返回该目标局部模型。(4)基于拓扑结构的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的相似性度量方法鉴于工程CAD模型的领域特性,同一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各类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所维护的拓扑结构是一致且不变的。因此,本文提出的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的相似性度量方法以构件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作为模型的主要特征,通过计算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衡量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的相似程度。(5)流程工厂设计中的规则挖掘和智能预测算法.流程工厂设计中有大量隐含存在的设计规则,将这些规则提炼出来用于智能预测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设计效率。本文将数据挖掘技术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结合,以模型中构件间的拓扑关联关系为基础,结合关联挖掘的相关思想,首先提出了一个规则挖掘算法,用于从大量历史模型中挖掘出相应工程应用背景下的设计规则;然后提出了一个智能预测算法,旨在将挖掘到的设计规则应用于未来设计中的智能预测。该论文首先实现了流程工厂三维模型的全局、局部相似性度量,以及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之间的相似性度量,不仅促进了工程CAD模型检索技术的发展,且对于模型的管理和重用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实现了流程工厂设计中的规则挖掘与智能预测,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设计效率,且对于推动工程设计智能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马晓斌[4](2017)在《基于哈希的工程CAD图内容完整性认证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现代工业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而工程CAD作为CAD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广泛应用于石油、建筑、化工和桥梁等众多领域,对国家经济水平和现代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工业设计自动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协同设计已经越来越成为工业界的选择。在线工程CAD产品发布在给工业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检测工程CAD是否被恶意篡改、保证内容的完整逐渐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目前,大多数的内容完整性认证技术针对的是机械CAD几何信息的校验,而针对工程CAD的几何信息与拓扑关系认证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本文针对工程CAD图,提出了基于哈希的工程CAD图内容完整性认证技术。工程CAD图的哈希认证技术主要包括特征提取,特征处理和哈希生成三个部分。其中核心的部分是工程CAD的特征提取。三维工程CAD模型和二维工程CAD图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本文针对它们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哈希认证算法。1.基于局部拓扑量化模式的三维工程CAD模型拓扑关系认证算法针对三维工程CAD模型,首先提取模型的拓扑关系生成拓扑图,然后组件进行编码,并提出一种局部拓扑量化模式(Local Topology Quantization Pattern,LTQP)量化三维工程CAD模型的拓扑关系,最后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生成模型的哈希序列。2.基于协方差矩阵的二维工程CAD图内容完整性认证算法针对二维工程CAD图,提出了利用Zernike矩进行组件几何信息特征提取的方法。首先利用Zernike矩提取出二维工程CAD图的几何特征,并且将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融合,然后利用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析,最后利用测量矩阵得到二维工程CAD图的哈希序列。论文以流程工厂CAD为例,对本文算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哈希算法对旋转、平移和缩放等非恶意操作具有鲁棒性,并且对改拓扑的恶意攻击具有脆弱性,同时两个哈希算法都采用了分类生成哈希序列的思想,能够定位受到恶意攻击组件的种类。本文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广泛应用到其他工程CAD领域。
温蕊,唐卫清,苏智勇[5](2015)在《流程工厂设计中的规则挖掘与智能预测》文中指出流程工厂设计涉及不同的工程应用背景及专业知识,大量隐含的设计规则尚未提炼,因此建模过程存在效率低、模型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流程工厂模型的领域特性,提出一种用于挖掘工厂设计规则的频繁类型树模型.该模型以大量实例工厂模型中各构件的属性及拓扑连接关系为依据构造频繁类型树;在后续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通过对该树的查询为当前工厂设计提供实时的智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模型能够挖掘到不同工程应用背景下的隐含建模知识,在未来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利用这些知识所提供的智能预测可以大幅缩小构件选择范围,有效地提升流程工厂模型的构建效率及设计质量.
温蕊,唐卫清,苏智勇[6](2015)在《基于编辑距离的大规模流程工厂模型局部检索算法》文中指出为提高流程工厂的设计效率,针对流程工厂的领域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编辑距离的流程工厂模型局部检索算法。算法将图相似性的相关思想与流程工厂模型结合,首先将待检索模型和历史流程工厂模型转化为属性图结构;然后设定阈值,并计算待检索模型与历史流程工厂模型对应的属性图之间的最小编辑距离:若计算结果大于阈值,则认为当前模型不包含待检索模型;否则返回检索到的局部模型。该算法将流程工厂模型的局部检索问题简化为属性图的子图查询问题,实现了流程工厂模型的局部检索。通过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周剑[7](2012)在《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复杂产品设计涉及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知识,一般采用多领域协同设计模式。由于复杂产品在国防军工及国民经济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因此提高复杂产品设计效率,对于国家安全及经济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综合集成法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综合集成研讨厅是综合集成法的应用形式,其实质是将专家体系、知识体系、机器体系有机结合,把各种学科理论与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共同用于复杂系统相关问题的处理。本文以大型武器系统及流程工厂设计为背景,研究利用综合集成法提高复杂产品协同设计效率的模型、方法。通过构建兼有群体研讨、项目管理、协同决策、三维可视化等功能的面向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为设计专家提供全过程的、统一的协同平台。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设计专家并行进行设计活动,在各个设计关键阶段利用该研讨厅进行设计任务调度,进行设计信息共享,进行设计方案的群体讨论,协同决策彼此相关的问题,协同进行设计结果的检查与修改,以达到缩短复杂产品设计周期、提高复杂产品设计质量、降低复杂产品设计成本的目的。论文首先以综合集成法为指导,建立了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模型及总体框架;然后研究了相关关键技术,即群体研讨中共识分析、项目管理中任务调度、协同决策中系统综合、三维可视化中三维校审;最后构建了研讨厅原型系统。本文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模型及总体框架建立过程模型,将设计过程有效地表达出来,是协同设计的基础。针对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的特征,根据综合集成法,建立了一个以时间、粒度、并行度三维分布的多层次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模型。该过程模型在时间维强调多阶段综合,在并行度维强调多专业综合,在粒度维强调分解与综合的迭代。在该过程模型基础上,结合专家体系、知识体系、机器体系,提出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总体框架。该框架中机器体系依靠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给专家群体提供帮助,专家群体在机器体系提供的项目管理、群体研讨、协同决策、三维可视化等支持工具帮助下,实现人机结合、多专业结合、多阶段结合的协同设计过程,以提高复杂产品的协同设计效率。2.支持专家群体研讨的共识分析方法实时、准确的了解当前研讨的共识状态,能够提高设计专家在研讨厅中的研讨效率。针对发散型研讨具有连续性、模糊性、复杂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与证据理论的共识分析方法。该方法利用云模型根据研讨信息间语义关系求取每条发言表达的意见;并利用证据理论根据某专家所有时刻发言表达的意见推理该专家意见;最后根据求得的各专家意见形成定性的专家意见分布图和定量的共识水平、关注水平。实例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分析出当前群体研讨的共识状态,促进共识的达成。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设计任务调度方法设计任务调度在时间上、质量上对复杂产品协同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针对在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任务调度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任务设计时间估算策略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策略。调度模型通过引入调度主、客体的隐性知识,综合考虑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对协同设计的影响;时间估算策略以设计单元以往完成任务的信息为依据,提高了时间估算的合理性;模型求解策略能够保证搜索空间的完全性,在满足任务间约束的前提下,快速求得最优调度。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它能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质量。4.人机结合的系统综合方法系统综合实质上是一个面向方案组合优化的决策过程。针对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中系统综合存在的方案组合量大、评价体系复杂、综合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人机结合的系统综合方法。首先基于AHP法由定性到定量的构建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作为适应度进行各项遗传操作,在多次迭代中进行方案整体筛选。实例表明方法能大幅提高系统综合效率。5.计算机支持的多专业三维校审改进方法校审实质上是一个冲突发现及冲突解决的过程。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校审不但可以使校审人员身临其境的对设计结果进行检查,以提高设计错误及设计冲突的发现率,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进行自动、半自动检查,以降低校审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校审时间。然而多专业三维校审中,存在信息结构异、类型多、数量大与计算机性能有限之间的矛盾。为了在普通PC机上实现多专业三维校审,提出了场景树与属性树相结合的信息模型以及基于可编程图形管线的复杂场景多分辨率绘制方法。信息模型不仅能对来自不同CAD系统的信息进行统一组织,还能优化信息查询速度。多分辨率绘制方法能够在保证绘制质量的前提下满足大规模复杂场景漫游的实时性要求,且预处理时间极短并无需额外硬盘空间。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苏智勇,李蔚清,戴跃伟,唐卫清[8](2011)在《采用Logistic混沌系统的三维流程工厂模型数字水印算法》文中提出针对已有水印算法在精确保持CAD模型几何和拓扑信息能力方面的不足,基于改进的Logistic混沌系统,提出一种面向流程工厂参数化实体模型的鲁棒性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模型的拓扑表示选择对偶点为嵌入载体;利用改进的Logistic混沌映射对对偶点进行分组,通过修改对偶点的大小对同一分组重复嵌入相同信息;利用对偶点对中对偶点的相对大小关系实现水印的盲检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无须修改模型的几何和拓扑信息,对剪切、添加、缩放和网格简化等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刘元[9](2010)在《SPORT卫星子星结构布局及动力学仿真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空间结构的研制过程中,结构固有特性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两项研究工作。固有特性的分析能检验结构的固有频率是否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现代结构设计采用CAE技术,通过静态动态分析,使得整体结构的强度刚度、模态频率得到控制,大大地减少了样品的制作和实验时间。首先,本文以SPORT太阳极轨卫星为应用背景,针对不同需求的需要,给出两种SPORT卫星子星结构设计方案,确定结构组成、材料选取和结构类型,给出结构构件的布局、形状和尺寸。分别针对给出的两种不同SPORT卫星子星结构设计方案,运用CAD软件Unigraphics(UG)对SPORT卫星子星以及母星伸展臂进行总体构型设计。采用现代CAE技术,通过MSC.Patran软件建立不同结构布局的子星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以一阶固有频率最大,质量最小为目标的母星伸展臂有限元分析模型。随后,利用MSC.Nastran软件在虚拟的原型样机上进行子星收拢和展开状态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母星伸展臂进行动力学仿真。引入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从截面尺寸优化、结构形状优化等优化方式入手,遵循最大程度满足设计要求、保持最简单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设计的工艺条件、注意设计的经济性等多项原则,分别对收拢状态的子星模型、展开状态的子星模型以及母星伸展臂的结构模型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优化后的设计方案。最后,对优化后的收拢和展开状态的子星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模型结构的固有频率。对比优化前的数据,验证优化后的子星总体结构设计的强度刚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比优化前有所提高;对优化后的母星伸展臂进行动力学仿真,对比优化前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优化后的模型是否一阶固有频率最大、质量最小,是否满足SPORT卫星姿态控制对伸展臂展开状态基频的初步要求;对优化后的子星模型(收拢与展开状态)连接优化后母星伸展臂的整体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验证模态仿真得到的频率是否满足SPORT卫星姿态控制对伸展臂展开状态基频的初步要求,是否可控;分析仿真的结果可为卫星姿态控制提供相关数据,为空间可展结构的总体方案设计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使设计的方案逐步接近工程应用,运用于实际。本文主要包括了以下几部分内容:1.对国内外空间飞行器、空间可展结构做了调研,对现代CAD/CAE技术的发展、应用做了调研;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创新点;2.对本文研究所选用的CAD/CAE软件作了详细介绍;引入有限元法作为分析的理论依据,介绍了有限元法分析步骤及有限元方程基本原理;引入结构优化设计理论并介绍了基本概念;引入模态分析的概念,介绍了模态分析的目的及模态分析方程建立。3.分别对SPORT卫星子星模型方案一和二做了详细模型方案设计,其中包括子星结构设计与结构优化;伸展臂结构设计与结构优化;对子星展开收拢状态、伸展臂展开状态、子星展开和收拢状态分别连接伸展臂的整体结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对比得到的数据,验证是否达到了结构优化的目的、是否满足了任务设计的需求。4.总结本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验证结论是否满足要求,并对今后的继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高建峰[10](2009)在《面向产品设计全流程的板料成形仿真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CAE软件由于需要与CAD软件配合使用,存在数据丢失、效率低下等问题,成为CAE发展的瓶颈。CAD/CAE集成是打破这个瓶颈的手段之一,它拥有无缝集成和数据无损的优势,成为近年来CAE软件的发展方向。当前的CAE软件在向着方便和快捷的方向发展,前处理需要做的工作越来越自动化和智能化,而减少了用户的操作量,提高了前处理效率。在CAE前处理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进行工序设置,工序设置具有数据量大,操作重复等特点,完全可以在由系统设置好工序后,用户稍作修改即可提交计算。模板技术具有可定制、可复用等优点,完全可以用于定义工序,将模板技术引入到CAE系统,能够大大加快工序的定义速度,提高前处理的效率。论文利用华中科技大学模具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逆算法和增量法求解器,在UG软件平台上,开发出了国际首个面向产品开发全流程的板料成形仿真CAD/CAE集成系统Fastamp-NX。该系统拥有坯料估算、修边线展开、真实拉深筋生成和增量法模拟四大模块,可以实现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到虚拟试模的全流程CAE模拟。坯料估算和修边线展开是基于逆算法的模块,能够在产品设计阶段快速预测零件成形、翻边等过程所产生的缺陷,尽早的发现设计缺陷,降低修改成本。另外还具有计算坯料轮廓、计算修边线、拉深筋优化等功能。对拉深筋的作用进行了说明,分析了板料成形模拟中等效拉深筋和真实拉深筋两种模型的优缺点。采用真实筋模拟存在真实拉深筋模型创建慢,修改困难等问题,但其模拟结果更加准确、接近实际。而真实拉深筋生成模块可以有效的弥补真实拉深筋的缺点,可以实现变截面拉深筋的生成,且修改方便。将在其他领域应用广泛的模板技术引入CAE系统,开发了基于模板技术的板料成形模拟模块。该模块可以进行冲压成形和液压成形模拟,实现了拉延、整型、修边、翻边、回弹的全工序模拟,工序定义可通通过工序模板的导入来实现,避免了重复操作。该模块拥有方便的工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模拟工程的快速打开。另外,该模块还实现了UG对话框的绘图,弥补了UG对话框的不足。
二、基于扩展图与多态模型的工程CAD建模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扩展图与多态模型的工程CAD建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模板的钢结构CAD/CAE参数化荷载建模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基于模板的参数化荷载建模技术 |
2.1 钢结构CAD/CAE荷载集成框架 |
2.2 参数化荷载模板库 |
2.3 参数化荷载模板层次关系 |
3 钢结构参数化荷载建模子系统 |
4 结语 |
(3)三维工程模型检索及智能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CAD |
1.1.2 流程工厂CAD |
1.1.3 流程工厂设计的全生命周期 |
1.2 研究动机 |
1.2.1 模型管理 |
1.2.2 模型重用和校验 |
1.2.3 设计模式 |
1.2.4 建筑信息模型 |
1.3 己有相关研究的综述 |
1.3.1 模型检索技术综述 |
1.3.2 智能设计综述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论文结构 |
2 流程工厂模型的相关知识 |
2.1 流程工厂模型 |
2.1.1 流程工厂模型的组成 |
2.1.2 流程工厂模型的拓扑表示方法 |
2.1.3 流程工厂模型的工程属性 |
2.2 流程工厂CAD模型的图形表达 |
2.2.1 三维模型 |
2.2.2 二维工程图 |
2.3 流程工厂CAD模型的特点 |
2.4 小结 |
3 工程CAD模型的统一表示及相似性评价原则 |
3.1 问题描述及分析 |
3.2 工程CAD模型的统一表示 |
3.3 工程CAD模型的相似性评价原则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属性图生成结果 |
3.4.2 性能分析 |
3.5 小结 |
4 流程工厂三维模型的相似性度量算法 |
4.1 问题描述及分析 |
4.2 基于拓扑连接关系分布的模型相似性度量算法 |
4.2.1 关系树的构建 |
4.2.2 特征统一化 |
4.2.3 相似度计算 |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基于编辑距离的模型局部检索算法 |
4.3.1 最小编辑距离 |
4.3.2 算法详述 |
4.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小结 |
5 二维工程图与三维模型的相似性度量算法 |
5.1 问题描述及分析 |
5.2 二维工程图和三维模型的拓扑特征提取 |
5.3 基于特征标识的相似度计算 |
5.3.1 特征向量生成 |
5.3.2 相似度计算 |
5.4 基于模型哈希的相似度计算 |
5.4.1 SimHash |
5.4.2 模型哈希计算 |
5.4.3 相似度计算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1 实验结果 |
5.5.2 实验结果分析 |
5.5.3 算法分析及对比 |
5.6 小结 |
6 流程工厂设计中的规则挖掘与智能预测 |
6.1 问题描述及分析 |
6.2 数据挖掘的相关知识 |
6.3 设计规则挖掘算法 |
6.3.1 概念定义 |
6.3.2 关系树的构造 |
6.3.3 关系树的剪枝 |
6.4 智能预测算法 |
6.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1 实验结果 |
6.5.2 性能分析 |
6.6 小结 |
7 结束语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基于哈希的工程CAD图内容完整性认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工程CAD的特点 |
1.2.1 工程设计全生命周期过程 |
1.2.2 工程CAD的拓扑建模 |
1.3 工程CAD协同设计中的安全策略 |
1.3.1 常用安全技术 |
1.3.2 内容认证技术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基于数字水印的认证技术 |
1.4.2 基于哈希的认证技术 |
1.4.3 哈希技术与数字水印技术比较 |
1.5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哈希认证理论 |
2.1 传统密码学哈希 |
2.2 哈希的生成与匹配 |
2.3 哈希认证算法的性质及评估标准 |
2.3.1 哈希认证算法的性质 |
2.3.2 哈希认证算法的性能评估 |
2.4 哈希认证算法的一般流程 |
2.5 工程CAD图内容认证的关键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LTQP的三维工程CAD模型拓扑关系认证算法 |
3.1 三维工程CAD模型特征 |
3.2 算法流程 |
3.3 基于LTQP的拓扑特征提取 |
3.3.1 拓扑图构建 |
3.3.2 基本LBP算子 |
3.3.3 LTQP算子 |
3.4 基于DCT变换的特征处理 |
3.4.1 DCT变换的基本概念 |
3.4.2 基于编码的组件分类 |
3.4.3 特征矩阵处理 |
3.5 哈希序列的生成和校验 |
3.5.1 基于混沌映射的哈希生成 |
3.5.2 哈希值的校验 |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1 唯一性 |
3.6.2 安全性 |
3.6.3 鲁棒性 |
3.6.4 脆弱性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协方差矩阵的二维工程CAD图内容完整性认证算法 |
4.1 二维工程CAD图特征 |
4.2 算法流程 |
4.3 图形库预处理 |
4.3.1 Zernike正交多项式 |
4.3.2 Zernike矩定义 |
4.3.3 Zernike矩计算方法 |
4.4 组件分类 |
4.4.1 LBG算法的基本概念 |
4.4.2 基于LBG算法的码书生成 |
4.4.3 基于码书的组件分类 |
4.5 基于协方差矩阵的特征融合 |
4.5.1 协方差矩阵的基本概念 |
4.5.2 基于协方差矩阵的特征融合 |
4.6 哈希序列的生成与校验 |
4.6.1 哈希序列的生成 |
4.6.2 哈希序列的校验 |
4.7 实验与分析 |
4.7.1 鲁棒性 |
4.7.2 脆弱性 |
4.7.3 唯一性 |
4.7.4 定位性能 |
4.7.5 算法比较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编辑距离的大规模流程工厂模型局部检索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重用 |
(2)校验 |
(3)建筑信息模型 |
1 流程工厂模型 |
2 基于编辑距离的大规模流程工厂模型局部检索算法 |
2.1 最小编辑距离 |
2.2 算法详情 |
步骤1 |
步骤2 |
步骤3 |
步骤4 |
步骤5 |
3 实验 |
3.1 预处理 |
3.2 实验结果分析 |
3.3 算法分析 |
3.3.1 性能分析 |
3.3.2 阈值分析 |
4 结束语 |
(7)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1 复杂产品 |
1.2.2 协同工作及协同设计的概念 |
1.2.3 综合集成法及综合集成研讨厅的概念 |
1.2.4 综合集成法满足复杂产品协同设计的特点要求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协同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综合集成法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2 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模型及总体框架 |
2.1 引言 |
2.2 复杂产品设计过程分析 |
2.2.1 大型武器系统设计过程 |
2.2.2 流程工厂设计过程 |
2.2.3 复杂产品设计过程特征 |
2.3 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过程模型 |
2.4 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总体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3 支持专家群体研讨的共识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研讨信息组织模型 |
3.3 云模型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专家意见获取方法 |
3.3.1 基于云模型的发言意见求取方法 |
3.3.2 基于证据理论的专家意见推理方法 |
3.3.3 云模型与证据理论相结合的专家意见获取方法实现步骤 |
3.4 基于专家意见MASS分配的共识分析方法 |
3.5 实例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设计任务调度方法 |
4.1 引言 |
4.2 定义与模型 |
4.2.1 问题描述 |
4.2.2 定量指标描述 |
4.2.3 定性指标描述 |
4.2.4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综合 |
4.2.5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调度模型 |
4.3 基于案例推理的任务求解时间估算方法 |
4.3.1 案例表示 |
4.3.2 案例检索 |
4.3.3 方案调整 |
4.3.4 方案评价与案例学习 |
4.4 基于遗传算法的调度模型求解策略 |
4.4.1 求解策略总体流程 |
4.4.2 染色体结构设计 |
4.4.3 初始种群 |
4.4.4 基于小生境的适应度调整 |
4.4.5 参数控制 |
4.4.6 遗传操作 |
4.5 实例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人机结合的系统综合方法 |
5.1 引言 |
5.2 AHP法与交互式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案组合优化方法流程 |
5.2.1 基于AHP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2.2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方案筛选 |
5.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适应度计算 |
5.4 实例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计算机支持的多专业三维校审改进方法 |
6.1 引言 |
6.2 面向三维校审的信息模型 |
6.2.1 场景树与属性树相结合的信息模型 |
6.2.2 校审信息管理 |
6.3 面向三维校审的多分辨率绘制方法 |
6.3.1 体元介绍 |
6.3.2 体元多分辨率模型构建 |
6.3.3 基于可编程图形管线的多分辨率模型动态变换方法 |
6.4 实例与分析 |
6.4.1 信息导出及查询 |
6.4.2 绘制性能 |
6.4.3 视觉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7 综合集成研讨厅的设计与实现 |
7.1 引言 |
7.2 系统体系结构 |
7.3 底层数据集成的实现 |
7.4 系统主要功能 |
7.4.1 系统管理功能 |
7.4.2 群体研讨功能 |
7.4.3 项目管理功能 |
7.4.4 协同决策功能 |
7.4.5 三维可视化功能 |
7.5 本章小结 |
8 总结和展望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8)采用Logistic混沌系统的三维流程工厂模型数字水印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印嵌入位置分析 |
2 基于改进的Logistic映射的水印算法 |
2.1 改进的Logistic映射 |
2.2 水印预处理 |
2.3 水印嵌入 |
2.4 水印提取 |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1 水印容量 |
3.2 混沌分组 |
3.3 鲁棒性 |
3.3.1 抗几何变换 |
3.3.2 抗剪切操作 |
3.3.3 抗添加操作 |
3.3.4 抗外观属性修改操作 |
3.3.5 抗网格简化操作 |
3.4 透明性 |
4 结 论 |
(9)SPORT卫星子星结构布局及动力学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空间飞行器及可展结构发展综述 |
1.2.1 国内外空间飞行器发展综述 |
1.2.2 国内外空间可展结构发展综述 |
1.3 现代CAD/CAE 技术发展综述 |
1.4 本文工作内容和创新点 |
1.4.1 本文工作内容 |
1.4.2 本文创新点 |
1.5 本文章节组织 |
第二章 理论依据及CAD/CAE 工具软件 |
2.1 有限元方法 |
2.1.1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 |
2.1.2 有限元方程的建立 |
2.1.3 有限元法分析的过程 |
2.1.4 有限元法的应用 |
2.2 模态 |
2.2.1 模态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
2.2.2 模态分析方程的建立 |
2.3 优化设计 |
2.3.1 优化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
2.3.2 优化设计的分类 |
2.4 CAD/CAE 应用软件 |
2.4.1 MSC.Nastran 软件介绍 |
2.4.1.1 MSC.Nastran 软件特点 |
2.4.1.2 MSC.Nastran 软件功能 |
2.4.2 CAD/CAE 集成 |
2.4.2.1 UG 软件介绍 |
2.4.2.2 MSC.Patran 软件介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PORT 太阳极轨卫星方案一 |
3.1 SPORT 太阳极轨卫星介绍 |
3.2 SPORT 太阳极轨卫星子星介绍 |
3.2.1 SPORT 卫星子星收拢状态 |
3.2.1.1 创建子星几何模型 |
3.2.1.2 创建子星有限元模型 |
3.2.1.3 模态与加速度响应分析 |
3.2.1.4 SPORT 子星收拢状态结构优化 |
3.2.1.5 优化后模态分析与加速度响应分析 |
3.2.1.6 数据对比与结论 |
3.2.2 SPORT 卫星子星展开状态 |
3.2.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2 模态分析及结论对比 |
3.3 伸展臂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结构材料选取 |
3.3.3 结构优化及模态分析 |
3.3.3.1 70 米伸展臂模态分析 |
3.3.3.2 80 米伸展臂模态分析 |
3.3.3.3 伸展臂模态分析结论 |
3.4 子星与伸展臂连接 |
3.4.1 子星与伸展臂连接阶段1 |
3.4.1.1 收拢状态子星与70 米伸展臂 |
3.4.1.2 收拢状态子星与80 米伸展臂 |
3.4.2 子星与伸展臂连接阶段2 |
3.4.2.1 展开状态子星与70 米伸展臂 |
3.4.2.2 展开状态子星与80 米伸展臂 |
3.4.3 子星与伸展臂整体模态分析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PORT 太阳极轨卫星方案二 |
4.1 SPORT 太阳极轨卫星介绍 |
4.2 SPORT 太阳极轨卫星子星介绍 |
4.2.1 SPORT 卫星子星收拢状态 |
4.2.1.1 创建子星几何模型 |
4.2.1.2 创建子星有限元模型 |
4.2.1.3 模态分析及加速度响应分析 |
4.2.1.4 收拢子星总体结构优化 |
4.2.1.5 优化后模态分析与加速度响应分析 |
4.2.2 SPORT 卫星子星展开状态 |
4.2.2.1 创建展开状态子星模型 |
4.2.2.2 展开状态子星模态分析 |
4.3 伸展臂 |
4.3.1 创建伸展臂模型 |
4.3.2 14 米分针伸展臂模态分析 |
4.3.3 16 米秒针伸展臂模态分析 |
4.3.4 伸展臂模态分析结论 |
4.4 子星与伸展臂连接 |
4.4.1 子星与伸展臂连接阶段1 |
4.4.1.1 收拢状态子星与14 米伸展臂 |
4.4.1.2 收拢状态子星与16 米伸展臂 |
4.4.2 子星与伸展臂连接阶段2 |
4.4.2.1 展开状态子星与14 米伸展臂 |
4.4.2.2 展开状态子星与16 米伸展臂 |
4.4.3 子星与伸展臂整体模态分析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面向产品设计全流程的板料成形仿真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板料成形模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基于UG 平台的二次开发技术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逆算法的坯料估算和修边线展开模块 |
2.1 引言 |
2.2 坯料估算模块 |
2.3 修边线展开模块 |
2.4 应用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特征和参数化建模的真实拉深筋生成模块 |
3.1 引言 |
3.2 拉深筋的作用 |
3.3 真实拉深筋的优点与缺点 |
3.4 真实拉深筋自动生成系统 |
3.5 应用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模板技术的板料成形模拟分析模块 |
4.1 引言 |
4.2 工程文件管理系统 |
4.3 板料成形模拟工序模板系统 |
4.4 基于UG_UISTYLER 的对话框绘图 |
4.5 板料成形模拟分析系统 |
4.6 应用实例 |
4.7 本章小结 |
5. 板料成形设计及仿真系统的集成应用 |
5.1 引言 |
5.2 系统集成设计 |
5.3 应用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基于扩展图与多态模型的工程CAD建模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模板的钢结构CAD/CAE参数化荷载建模技术[J]. 向燕飞. 河南科技, 2020(22)
- [2]基于带属性分类树的流程工厂设备相似度计算[J]. 覃力,唐卫清,李士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7(10)
- [3]三维工程模型检索及智能设计技术研究[D]. 温蕊.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4]基于哈希的工程CAD图内容完整性认证技术研究[D]. 马晓斌.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5]流程工厂设计中的规则挖掘与智能预测[J]. 温蕊,唐卫清,苏智勇.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5(05)
- [6]基于编辑距离的大规模流程工厂模型局部检索算法[J]. 温蕊,唐卫清,苏智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15(12)
- [7]基于综合集成法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 周剑.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8]采用Logistic混沌系统的三维流程工厂模型数字水印算法[J]. 苏智勇,李蔚清,戴跃伟,唐卫清.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1(03)
- [9]SPORT卫星子星结构布局及动力学仿真分析[D]. 刘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010(04)
- [10]面向产品设计全流程的板料成形仿真集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高建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