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命科学的新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勒川[1](2021)在《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因为看见,所以相信》文中认为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前沿科技的进展和落地,让更多人进一步相信前沿科技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一起花光比尔·盖茨的8000万美金,来不来?"2 3年前,李开复跟张亚勤这样"画饼",于是亚洲最牛的计算机研究院就此诞生!如今,他们一个是最具影响力的VC代表,他创办的创新工场已成为很多技术创新和前沿科技企业的精准捕手,他出版的书籍,不少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闫冬雪[2](2021)在《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恩格尔哈特认为,人们要在两种层次上过自己的道德生活:第一个层次的道德生活是作为道德上的相识人,我们运用行善原则来指导具体的道德观。然而,第二层次是作为道德上的异乡人,我们运用程序性的允许原则以实现多元文化境遇的和平相处,即涉及别人的行动权威只能从别人的允许中获得。这就是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与那些持有不同道德前提的人合作相处和解决道德争端的“最小伦理学”。恩格尔哈特的俗世生命伦理思想植根于当代生命伦理学的多元道德境遇。面对医学技术革命和生命伦理思想变革,新的伦理思想不断涌现,生命伦理学也在复杂时代问题的交织中不断呈现出多元化。不同道德主体之间的道德文化差异性逐步凸显,多元思想并存成为社会的显着特征。然而理性论证的有限性却并不能为我们揭示多元社会道德生活的统一标准,生命伦理学的后现代时期已经到来。针对现实的多元道德语境,恩格尔哈特提出了以允许原则为核心的俗世生命伦理思想。允许原则具有核心性和优先性。由于理性的有限性和现实多元语境的不可调和性,行善原则关涉具体内容总要关乎具体的道德语境而被置于允许原则之后。其次,拥有原则和政治原则本质上都属于允许原则。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还包含具体医学问题的解决方案,对胚胎问题、医患关系以及医疗保健制度都做出了详细阐释。首先,从允许能力有无有否,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对胚胎的道德主体性做出界定;其次,从权利出发,恩格尔哈特提出了代表道德主体权利的自由的与知情的同意;最后,从道德主体对私有和公共资源分配的权利上,提出多级医疗保健制度的不可避免性。基于道德观念的多元性和医学实践的复杂性,恩格尔哈特提出了消极的没有内容的程序性的最小伦理学。深入反思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把握其思想的意义和适用范围对于中国当代生命伦理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要探索中国生命伦理学的理论根基,解决中国生命伦理的现实问题,这既需要在立足道德多元语境,又需要立足中国实践。
高德煜[3](2021)在《转基因CX3CR1-GFP小鼠活体成像评价生物材料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材料应用于修复重建人体组织器官,可以恢复和增进人体生理功能。目前主要采用的体内植入实验,通过组织病理学实验结果进行生物材料的相容性评价,耗时长,实验繁琐并且存在评价者的主观因素。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试验结果客观等优点,可以在细胞、分子水平上对生物学行为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但是未见在医疗器械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方面应用。研究目的:探究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转基因小鼠的活体成像法评价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方法:通过传统方法对脱细胞真皮和涤纶补片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选用c57小鼠为试验动物,按照国标GB16886.6将脱细胞真皮和涤纶补片分别进行皮下植入,并通过组织病理学HE染色和免疫组化对生物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脱细胞真皮材料炎症反应较轻并且持续时间较短,前两周存在较多巨噬细胞,涤纶补片炎症反应较重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巨噬细胞第一周至第四周均较多。研究方法:采用活体成像技术评价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方法的可行性:选用荧光标记CX3CR1-GFP转基因小鼠为试验动物,分别将脱细胞真皮和涤纶补片进行皮下植入,以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组织病理实验冰冻切片进行验证,并将结果与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活体成像结果与HE染色和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2、研究结论:通过活体成像技术对生物材料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具有可行性。本文研究表明,利用荧光标记的转基因小鼠活体成像法可以作为评价生物材料的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侯宪利[4](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张瀚[5](2020)在《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往单一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015年开始,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发表多项文件指出: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提出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在中小学教育方面,逐渐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常规中小学已经出现了多种校园空间不满足新需求的现象,因此本文以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为切入点,研究我国中小学校园空间的适应性设计策略。首先是提出问题,第一章,通过对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进行梳理,明确研究目标及意义,建立研究框架,提出本文研究重点。第二章、第三章是分析问题,对创新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上课方式、空间需求等进行研究分析,并与常规教育理念的相关内容进行直接对比,总结出常规校园空间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发达国家中小学校空间规划的逻辑以及内部空间的设计要点。第四章、第五章是解决问题,分析并总结出当前常规中小学的三种改造模式,对三种改造成果进行评价,并相应地提出现阶段仍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我国当前采用创新教育理念设计的中小学案例,挖掘其空间规划逻辑及其空间设计要点,进一步指导常规校园的适应性改造设计。第六章为结论,针对现有三种改造模式中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提高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的设计策略。得出结论如下:前期策划阶段,需提升空间设计标准;设计模式上,分析“参与式”设计对提高校园空间适应性的重要意义;总体布局上,提出校园改造中融入“学习街区”布局模式的设计策略;在空间设计上,分析出提高校园空间“灵活性、丰富性、透明性”的具体设计策略。最后对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需解决的外部限制进行简析,并对文章进行总结。
谢子娣[6](2019)在《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两所案例高校的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复杂的社会问题已无法通过单一学科的知识积累得以解决,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地整合。实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跨学科思维与合作能力的研究者成为时代诉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了解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在各个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首先,对跨学科研究与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跨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和问题进行相关文献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选取S大学和Z大学两所研究型大学作为案例高校。通过对高校管理者、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不同主体对该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借鉴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和访谈对象的建议,提出针对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合理化建议。研究者发现,两所高校已将培养跨学科人才上升到学校发展战略高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设施,如设立跨学科预研专项、创建跨学科团队、设置跨学科硕博点、实施跨学科博士生培养专项计划等,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在制度建设上,跨学科招生以需求为导向,招生考核方式和内容缺乏对跨学科思维与能力的关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相关政策有待完善。在资源配置上,尚未建立跨学科导师组制,且学术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在培养过程上,跨学科课程体系缺乏合理规划,课程缺乏稳定的教学团队,学生缺乏跨学科合作学习平台以及课程考核方式与内容缺乏对跨学科思维与能力的关注;此外,学生缺乏系统的跨学科培训和交流活动;跨学科学位论文相对缺乏有效指导且尚未建立跨学科学位论文评价机制。结合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以及访谈对象的建议,本研究认为,在制度建设上,首先学院不能仅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跨学科招生,要以培养学生为中心;其次,尝试设置跨学科学位与专业,成立跨学科学位评定委员会。在资源配置上,促进师资学科背景多元化发展,提升导师的跨学科能力且为学生组建跨学科导师组;搭建公共研究平台,进一步整合学术资源。在培养过程上,以需求为导向设置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成立跨学科教学团队,并完善跨学科课程学习结果评价制度;重视跨学科科研训练,改进跨学科科研项目评价机制;制定跨学科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并组建跨学科评审小组。
张珍[7](2019)在《生命科学史视野下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的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理科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当今生物科学发展的需要,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当前阶段,可通过采用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达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等目标。同时生命科学史是发掘学科交叉内容的知识宝库。通过关注在生命科学史视野中的学科发展脉络,可深入了解物理学和生物学二者的内在关联,探索两门学科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而为研究高中生物与物理学科的交叉教学奠定基础。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归纳法和案例分析法,并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同化理论,通过整理、归纳与分析生命科学史和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对生物学与物理学的交叉渗透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国外优秀生物教材中“学科交叉”等栏目的编排特点,对我国教材中栏目的设置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探讨。本论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就国内外学科交叉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第二章,首先对学科,学科交叉等概念作出界定,其次简要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物理学与生物学发展关系分析。梳理生命科学史中生物学——物理学的交叉点,并对交叉点归类,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科交叉点进行分析。第四章,人教版高中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点梳理分析。选取人教版高中必修,选修教材,梳理其中生物——物理学的交叉点。同时结合本研究第三章对交叉点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交叉点进行分析与举例说明。第五章,高中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点的教学案例分析。本章基于第四章归纳的交叉点,从中选取较为典型的交叉点进行教学设计并作出案例分析。并就开展学科交叉教学提出相关建议。第六章,基于生物学-物理学交叉的教材改进策略。通过分析我国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和国外优秀教材,为我国教材栏目的设置提供改进建议。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生命科学史中,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学和物理学之间均存在较多的交叉点,二者联系紧密,物理学在技术设备,知识理论,研究思想,物理学家等方面均对生物学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渗透物理学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所以为了有效实施学科交叉教学,本研究提出增加“学科交叉”栏目的数量,拓展“知识链接”栏目的链接范围,为“网站登录”栏目增添关键词和主题说明,新增“学科交叉专题”栏目等教材栏目的设置建议,同时开发相关课程资源,例如开展学科交叉实践性活动或开发作业课程资源等。
张俊[8](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文中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其本质要求是大团结大联合,解决的是人心和力量问题。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留学人员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这是党中央立足现实对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所作的新指示、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开展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充分凝聚发挥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对于进一步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本文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展开研究。留学人员作为统战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知识分子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是以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依据的。文章通过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具体实践,紧紧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发展的两条主线:即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历史进程的主线以及留学人员统战政策演变的主线。70年来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从开端起步,到曲折发展、几经停滞,逐步恢复发展,再到快速发展,留学人员统战政策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规范和逐步优化的演进过程:从“保障回国”到“鼓励回国”,从强调“回国服务”到“回国服务”与“为国服务”并举,从“要求回国”到“来去自由”,从“改善待遇”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等,为吸引和汇聚留学人才服务祖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政策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宝贵的统战理论及统战智慧运用到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当中,以“大团结、大联合”为主题,秉承“凝聚人、团结人”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新留学人员报国方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地方性的实证调查和全国性的样本分析,点面结合,着重探讨了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分析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外部挑战,进而从增强统战意识、健全统战机制、强化文化认同、优化统战环境、改善统战方法等方面提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以期为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不断提高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统战效果。
谭俊楚[9](2018)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上海市A中学走班制实施困境的个案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作为此次高考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国务院改革精神的指示下,结合该市实际,出台了《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文件指出高中学生在完成基础型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选取3门学科作为考核科目。选考制的实行,催生了走班制教学组织形式在新高考改革中的实施。走班制相较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给予了学生更大的选择和发挥空间,照顾到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有助于学生的全面且个性的发展,对助力新高考改革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正因走班制是在新高考改革试点背景下催生的新产物,没有范本可借鉴,且各学校间由于组织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走班制实施产生了不小的困境。基于此,本文从上海市A学校走班制试点出发,深入全面地挖掘该校走班制实施的重重困境,并客观理性地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进一步提出“走出”走班制实施困境的“出路”。本研究在阐述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实施的价值意蕴的基础上,以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走班制实施的典型学校A中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现状分析。研究发现A中学走班制实施在选科、教学、管理、师生交流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困境:走班选科方面,学生选科意愿存在盲目性和选科决定受到多方因素干扰;走班教学方面,走班班级内层次不同学生互相影响、选科备用教室中的课堂氛围消极以及理科教学质量不佳;走班管理方面,排课分班设计不成熟、课堂教学秩序有待整顿。师生交流方面,教师“抓不住”学生情况和学生表现出目中无视的现象。造成以上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走班选科困境的原因表现为,学生选科存在功利性,学生缺乏自我判断力与选科引导;走班教学困境的原因表现为,选科前未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层,学生对走班生活不适应;走班管理困境的原因表现为,学生缺乏自律与他律,走班班级没有原班级严格的规章制度;走班交流困境的原因表现为,学生情感教育被忽视,德育工作薄弱。在以上走班制实施的困境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要引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创新学校特色管理、加强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建设等措施,以期为对当前A中学的走班制实施顺利铺开提供可能的意见和建议。
郭凤娇[10](2017)在《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繁荣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水平是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研究也逐渐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在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下,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机构也日益重视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以提高研究机构、学术成果乃至学者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形式,通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研究能全面了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发展水平。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能反映研究成果所具有的科研学术价值以及其被社会公众认知了解的程度,还对项目成果、创新研究及前沿科技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科学交流模式和学术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需要扩展以适应时代发展与科学进步的需要。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学术价值获得认可和被吸收;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体现了学术论文的知识信息满足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得了大众群体关注,把两种模式融合才能全面的反映学术论文影响力。本文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进行了全面研究,除了引言和总结与展望部分以外,还包含6部分研究内容,各部分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梳理。首先界定了相关术语,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其次对科学交流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再次,梳理了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以及学术论文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法基础。第二部分,对学术论文影响力和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进行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研究,包括内涵、类型划分和产生过程;其次,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原生影响因素和次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框架;最后,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第三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对学术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以了解中国社会科学国际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并通过与世界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了解了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数量的世界水平;然后,分别对学术论文的学科结构和研究方向、研究机构、来源期刊以及基金的论文数量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传统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传统影响力包括原生影响力和线下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期刊影响因子对原生影响力进行分析,基于被引频次和ESI高水平论文对线下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探讨了原生影响因素(发表时间、研究机构、论文篇幅、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量)与各指标间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五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在线影响力表现进行了分析。在线影响力包括webl.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两种类型,论文基于使用次数对webl.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基于Altmetrics指标对web2.0影响力进行了分析。论文还基于Altmetrics指标构建了含媒介传播、论文使用、读者数量、论文质量和公信力5个一级指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AIF得分。最后,根据原生影响因素与使用次数、Altmetrics指标的影响关系,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具体措施。第六部分,对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评价实证研究。首先,融合传统影响力指标和在线影响力指标,构建出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两个数据组(包含1个对照组)进行了实证,计算得到每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力得分与学术论文来源期刊相对影响因子及被引频次最相关;再次,根据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挖掘出每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得分高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机构,并对学术论文覆盖的学科领域按影响力相对大小进行了分类,了解了每个学科领域的世界影响水平;最后提出了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二、生命科学的新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命科学的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论文提纲范文)
李开复张亚勤揭秘相识往事 |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
(2)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缘起 |
1.1.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对当代文化境遇的独特意义 |
1.1.2 当代科技发展与生命伦理之间矛盾冲突的现实困境 |
1.1.3 中国文化中生命思想的伦理意蕴 |
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目的 |
1.2.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恩格尔哈特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成 |
2.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生物技术的进步发展 |
2.1.2 后现代主义兴起 |
2.1.3 生命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难题 |
2.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依据 |
2.2.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哲学依据 |
2.2.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宗教神学依据 |
第三章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
3.1.1 允许原则 |
3.1.2 行善原则 |
3.1.3 拥有原则 |
3.1.4 政治权威原则 |
3.1.5 四原则的逻辑关系 |
3.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在医学实践中的运用 |
3.2.1 临床判断 |
3.2.2 道德视界下的胚胎地位 |
3.2.3 自由的与知情的同意 |
3.2.4 公平正义下的医疗保健制度 |
第四章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
4.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评价 |
4.1.1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贡献 |
4.1.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反思 |
4.2 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的启示 |
4.2.1 把握生命伦理的建构基础 |
4.2.2 树立公平的分配意识与伦理观念 |
4.2.3 树立主体权利为核心的允许意识 |
4.2.4 建构从程序到内容公正的多级医疗保健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转基因CX3CR1-GFP小鼠活体成像评价生物材料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材料及其研究概况 |
1.1.1 生物材料简介 |
1.1.2 生物材料基本属性 |
1.1.3 生物相容性 |
1.1.4 生物相容性评价实验 |
1.1.5 生物相容性评价标准 |
1.1.6 生物材料应用前景 |
1.2 生物相容性与炎症反应 |
1.2.1 创伤愈合修复过程 |
1.2.2 炎症反应过程 |
1.2.3 异物反应 |
1.2.4 单核细胞简介 |
1.2.5 巨噬细胞简介 |
1.3 生物标记研究 |
1.3.1 免疫检测分析技术 |
1.3.2 放射物标记免疫分析 |
1.3.3 发光免疫分析 |
1.3.4 有色标记免疫分析 |
1.3.5 免疫酶标记技术 |
1.3.6 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
1.3.7 荧光标记物 |
1.4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概述 |
1.4.1 小动物活体成像简介 |
1.4.2 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技术 |
1.4.3 荧光成像的优缺点 |
1.4.4 国内外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现状 |
1.4.5 小动物活体成像发展趋势 |
1.5 绿色荧光蛋白GFP研究概述 |
1.5.1 绿色荧光蛋白GFP简介 |
1.5.2 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应用 |
1.5.3 GFP荧光成像背景噪音 |
1.6 趋化因子及CX3CR1-GFP小鼠研究概况 |
1.6.1 趋化因子及其研究 |
1.6.2 CX3CR1-GFP小鼠简介 |
1.6.3 国内外CX3CR1-GFP小鼠研究现状 |
1.7 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7.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评价试验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生物材料试验样品 |
2.1.2 动物选择 |
2.1.3 试剂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皮下植入 |
2.2.2 组织学HE染色观察 |
2.2.3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生物材料吸收状态观察结果 |
2.3.2 HE染色组织病理结果 |
2.3.3 F4/80 免疫组化病理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活体成像评价生物相容性方法探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生物材料试验样品 |
3.1.2 动物选择 |
3.1.3 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皮下植入 |
3.2.2 活体成像观察 |
3.2.3 冰冻切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活体成像结果 |
3.3.2 冰冻切片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主要结论 |
1、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2、活体成像评价方法的探究 |
4.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
一、什么是互联网? |
二、何为“互联网+”? |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
一、何为人工智能? |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
三、批判式解读 |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小学教育面临的改革需求 |
1.1.2 引入创新教育理念的相关政策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界定 |
1.2.1 创新教育理念 |
1.2.2 中小学校园空间 |
1.2.3 适应性设计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发展需求 |
2.1 创新教育理念的概念 |
2.1.1 创新教育理念的内涵及其演变原因 |
2.1.2 创新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 |
2.1.3 创新教育与常规教育课程模式的区别 |
2.2 教育模式与校园空间的关系分析 |
2.2.1 校园空间的教育意义 |
2.2.2 常规教育模式下的校园空间设计 |
2.2.3 常规校园空间的设计模式 |
2.3 创新教育理念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
2.3.1 创新教育理念下校园空间的教育意义转变 |
2.3.2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空间设计理论 |
2.3.3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校园空间设计需求 |
2.4 创新教育理念下空间需求与常规中小学空间的矛盾 |
2.4.1 缺乏创新型的教学实验空间类型 |
2.4.2 教学空间难以满足创新教育活动的灵活性要求 |
2.4.3 缺乏公共学习空间 |
2.4.4 公共活动空间使用效率低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
3.1 美国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发展进程 |
3.1.1 功能集约化,复合化的过程 |
3.1.2 图书馆的“中心化”过程 |
3.1.3 以公共学习资源为核心的校园组织模式 |
3.2 其他国家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 |
3.2.1 开放式布局模式 |
3.2.2 均衡式布局模式 |
3.3 总结分析 |
3.3.1 以学习资源为核心的“学习街区”布局模式 |
3.3.2 促进学习活动的校园空间设计要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
4.1 改造实验室和公共学习空间 |
4.1.1 深圳市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
4.1.2 西安高新国际学校 |
4.1.3 上海美国学校浦西校区探究与设计中心 |
4.1.4 本节小结 |
4.2 采用小班教学并调整功能布局 |
4.2.1 中黄外国语小学 |
4.2.2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双语部”教学楼 |
4.2.3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教学楼 |
4.3 全方面的校园系统化改造 |
4.3.1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嘉善校区室内设计 |
4.4 改造案例的对比分析 |
4.4.1 三种改造模式使用效果对比 |
4.4.2 设计方式的对比分析 |
4.4.3 功能布局的对比分析 |
4.4.4 空间设计的对比分析 |
4.4.5 改造模式与现有规范相冲突之处 |
4.4.6 本节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的新建中小学校园空间案例分析 |
5.1 开放式布局——以中关村第三小学万柳北校区为例 |
5.2 均衡式布局——以黄城根小学昌平校区为例 |
5.3 封闭式布局——以广州市英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为例 |
5.4 新建案例的对比分析 |
5.4.1 总图布局的对比分析 |
5.4.2 由教学单元到整体设计的转变 |
5.4.3 通过“面”形成连接的内部空间组织 |
5.4.4 校园空间的设计分析 |
5.4.5 生均面积指标对比 |
5.4.6 新建模式与现有规范相冲突之处 |
5.4.7 本节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 |
6.1 前期策划——适应创新教育需求的空间标准提升 |
6.1.1 生均面积指标的提高 |
6.1.2 创新型教学实验空间的增加 |
6.1.3 教学空间使用模式的调整 |
6.2 设计模式——通过“参与式设计”提高校园空间使用效率 |
6.2.1 采用参与式设计的必要性 |
6.2.2 参与式设计的定义 |
6.2.3 参与式设计流程 |
6.2.4 参与式设计的应用简析 |
6.3 总体布局——融入“学习街区”布局的校园空间改造 |
6.3.1 “学习街区”功能布局的关键要素 |
6.3.2 校园空间改造中融入“学习街区”的设计策略 |
6.4 空间设计——提高“灵活性、丰富性、透明性”的设计策略 |
6.4.1 提高特定空间的“灵活性” |
6.4.2 提高空间之间的“灵活性” |
6.4.3 提高空间的“丰富性” |
6.4.4 提高空间的“透明性” |
6.4.5 创新实验室改造原则 |
6.5 创新教育理念下中小学校园空间设计需解决的外部限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研究价值 |
3.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两所案例高校的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跨学科培养研究生是新时期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
二、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面临诸多问题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跨学科 |
二、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
第二节 文献梳理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半结构访谈法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三、研究进度安排 |
第三节 案例选取 |
一、S大学背景信息 |
二、Z大学背景信息 |
第四章 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制度建设 |
一、培养目标 |
二、招生遴选 |
三、政策规范 |
四、结果评价 |
五、小结 |
第二节 资源配置 |
一、师资配置 |
二、物资配置 |
三、小结 |
第三节 培养过程 |
一、课程教学 |
二、科研训练 |
三、学位论文 |
四、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制度保障尚待健全 |
二、资源配置缺乏有效整合 |
三、培养过程亟需系统规划 |
第二节 讨论与建议 |
一、健全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制度 |
二、促进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 |
三、完善培养过程规划体系 |
第三节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7)生命科学史视野下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基础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学科交叉的概念界定 |
二、学科交叉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物理学与生物学发展关系分析 |
一、生命科学史中生物学与物理学的交叉渗透总结 |
二、生物学与物理学的发展关系 |
三、小结 |
第四章 人教版高中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点梳理分析 |
一、必修模块生物与物理交叉点的总结与分析 |
二、选修模块生物与物理交叉点的总结分析 |
三、生物与物理知识交叉点的举例分析 |
第五章 高中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点的教学案例分析 |
一、必修模块生物-物理交叉点教学案例分析 |
二、选修模块生物-物理交叉点教学案例分析 |
三、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生物学-物理学交叉的教材改进策略 |
一、教材的改进策略 |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外研究概况 |
(二)国内研究概况 |
(三)研究现状评论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留学人员 |
(二)统一战线 |
(三)留学人员统战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二)列宁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的理论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49-1956) |
(一)通过政治宣传发表留学人员回国号召 |
(二)利用外交手段强化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谈判协商 |
(三)动员留学人员亲友密切海外联系 |
(四)成立专门机构统筹留学人员归国事宜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57—1977) |
(一)进行集中的思想政治学习 |
(二)开展有步骤的“反修防修”教育 |
(三)保护部分归国留学专家 |
(四)对回国留学人员进行集中分配 |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78-1991) |
(一)优化政治环境消除留学人员思想顾虑 |
(二)设立专项基金吸引留学人员归国 |
(三)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强化留学人员主体地位 |
四、改革开放发展时期留学人员统战工作(1992-2011) |
(一)理顺关系、创新留学人员报国形式 |
(二)加大支持力度夯实留学人员服务平台 |
(三)鼓励、支持留学人员归国自主创业 |
五、十八大以来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2012-)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的政策法规 |
(二)积极打造海外留学人才对接平台 |
(三)营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
第四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政策演进及主要成效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争取动员、资助回国、妥善安置 |
(二)一视同仁、红专教育、统一待遇 |
(三)保障回国、信任使用、政策吸引 |
(四)鼓励回国、为国服务、政策照顾 |
(五)发挥作用、重视使用、完善服务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主要成效 |
(一)奠定了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亟需的人才基础 |
(二)推动了中国高校学科建设及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快速发展 |
(三)形成了留学人员归国创新创业的热潮 |
第五章 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与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方法 |
(一)情感联络的方法 |
(二)利益照顾的方法 |
(三)民主协商的方法 |
(三)理论实践教育法 |
(四)显性隐性教育法 |
(五)典型示范的方法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 |
(二)贯彻以人为本、为留学人员服务的理念 |
(三)秉承凝集人心、汇集才智、发挥作用的宗旨 |
(四)弘扬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
(五)坚持统战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
第六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现状分析 |
一、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基本现状 |
(一)基于广州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调研 |
(二)基于全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现状的分析 |
二、当前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认识亟待提高 |
(二)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尚不健全 |
(三)留学人员思想理论水平有待加强 |
(四)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环境有待优化 |
(五)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方法创新不足 |
三、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面临的外部挑战 |
(一)世界人才争夺加剧带来的人才流失及人才移民挑战 |
(二)世界多元文化渗透带来的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认同挑战 |
(三)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势带来的挑战 |
第七章 新时代我国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对策思考 |
一、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意识和统战工作能力 |
(一)准确把握留学人员统战工作定位 |
(二)着力提升统战干部工作能力水平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统战工作机制 |
(一)建立健全留学人员组织沟通及协调机制 |
(二)建立健全留学人员服务及决策咨询机制 |
(三)建立健全留学人员评估选拔及参与机制 |
三、强化留学人员文化认同及思想引领 |
(一)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增进文化认同 |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加强教育引导 |
(三)以转变观念为主旨提高文化适应力 |
四、优化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整体环境 |
(一)完善留学人员归国发展的政策环境 |
(二)打造留学人员创新创业的科研环境 |
(三)营造留学人员宜居宜业的人文环境 |
五、探索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新路径 |
(一)树立留学人员统战数据化的思维理念 |
(二)构建常态化、法制化的网络统战大格局 |
(三)运用统战智慧提升留学人员统战工作艺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上海市A中学走班制实施困境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关于走班制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走班制组织形式的研究 |
三、走班制保障机制的研究 |
四、关于走班制实施困境的研究 |
五、走班制研究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一、选题创新 |
二、内容创新 |
三、方法创新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研究取向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个案的选取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观察法 |
四、访谈法 |
第四节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五节 研究的效度、信度与限制 |
第六节 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二章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走班制实施的价值阐述 |
第一节 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的新高考改革 |
一、新高考改革的价值追求 |
二、新高考方案的基本规则——以2017 年上海市新高考为例 |
三、新高考方案启用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走班制在新高考背景下实施的适切性 |
一、走班制与学生发展 |
二、走班制与教师发展 |
三、走班制与学校发展 |
第三章 A中学走班制实施困境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走班制实施中的选科现状 |
一、学生选科意愿存在盲目性 |
二、选科决定受到多方因素干扰 |
第二节 走班制实施中的教学现状 |
一、走班班级内层次不同学生互相影响 |
二、选科备用教室中的课堂氛围消极 |
三、生化物三科教学难度大 |
第三节 走班制实施中的管理现状 |
一、排课分班设计不成熟 |
二、教学秩序有待整顿 |
第四节 走班制实施中的师生交流现状 |
第四章 A中学走班制实施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选科困境的原因 |
一、学生选考存在功利性 |
二、学生缺乏自我判断力与选科引导 |
第二节 教学困境的原因 |
一、未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导致分班不合理 |
二、学生仍未摆脱对原班级的依赖 |
第三节 管理困境的原因 |
一、走班教学中的学生缺乏自律 |
二、走班班级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
第四节 走班师生交流困境的原因 |
一、情感教育被忽视 |
二、德育工作薄弱 |
第五章 启示与建议 |
第一节 积极引导,因材规划 |
一、引导学生合理选科,规划未来 |
二、学生生涯与职业生涯的双重规划 |
第二节 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
一、构建科学的分层走班机制 |
二、培养学生自我监督学习的能力 |
第三节 创新学校特色管理 |
一、学科教师数量和管理能力的双重提升 |
二、走班班级需要完善的班务制度 |
第四节 以人为本基础上的情感教育 |
一、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 |
二、加强走班德育建设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术语界定 |
2.1.1 社会科学 |
2.1.2 国际学术论文 |
2.1.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 |
2.2 科学交流的类型划分 |
2.3 文献计量学相关理论 |
2.3.1 文献信息增长规律 |
2.3.2 文献信息统计分析原则 |
2.3.3 引文分析法 |
2.4 Altmetrics的兴起与发展 |
2.5 学术论文评价理论与方法 |
2.5.1 科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
2.5.2 比较与分类理论 |
2.5.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
2.5.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
2.5.5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3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与评价框架 |
3.1 学术论文影响力 |
3.1.1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
3.1.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
3.1.3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过程 |
3.2 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 |
3.2.1 原生影响因素 |
3.2.2 次生影响因素 |
3.2.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评价指标选取 |
3.3.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3.3.3 评价指标体系融合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的数量影响分析 |
4.1 论文数量增长变化趋势及与其它国家/地区的比较 |
4.1.1 学术论文的年代分布 |
4.1.2 学术论文数量的增长变化趋势 |
4.1.3 论文数量与其它国家/地区论文数量的比较 |
4.2 学科结构与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
4.2.1 学科结构的论文数量 |
4.2.2 研究方向的论文数量 |
4.3 研究机构的论文数量 |
4.3.1 高产研究机构 |
4.3.2 研究机构合作情况 |
4.3.3 第一/通讯作者研究机构 |
4.4 来源期刊的论文数量 |
4.5 资助基金的论文数量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分析 |
5.1 基于期刊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原生影响力 |
5.1.1 期刊影响因子的相对转化 |
5.1.2 发表时间对篇均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3 研究机构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4 学术论文篇幅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5 基金资助情况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1.6 参考文献数量对相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
5.2 基于被引频次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2.1 发表时间对篇均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2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3 学术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4 基金资助情况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2.5 参考文献数量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
5.3 基于ESI高水平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3.1 基于高被引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3.2 基于热门论文的学术论文线下影响力 |
5.4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传统影响力的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分析 |
6.1 基于使用次数的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 |
6.1.1 发表时间对篇均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2 研究机构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3 基金资助情况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1.4 学术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使用次数的影响 |
6.2 基于Altmetrics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 |
6.2.1 Altmetrics论文的数量发展影响分析 |
6.2.2 Altmetrics论文的指标特征 |
6.2.3 Altmetrics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 |
6.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
6.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在线影响力的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实证分析 |
7.1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
7.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
7.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
7.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
7.2 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
7.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
7.2.2 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
7.2.3 研究机构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
7.2.4 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影响力 |
7.3 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生命科学的新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因为看见,所以相信[J]. 勒川. 中关村, 2021(12)
- [2]恩格尔哈特俗世生命伦理思想研究[D]. 闫冬雪. 河北大学, 2021(02)
- [3]转基因CX3CR1-GFP小鼠活体成像评价生物材料的初步研究[D]. 高德煜. 烟台大学, 2021(11)
- [4]“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5]当代创新教育理念下的中小学校园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D]. 张瀚.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我国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两所案例高校的质性研究[D]. 谢子娣. 厦门大学, 2019(02)
- [7]生命科学史视野下生物与物理学科交叉的教学研究[D]. 张珍.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研究[D]. 张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上海市A中学走班制实施困境的个案研究[D]. 谭俊楚. 赣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郭凤娇.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