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桑色素金属(Ⅱ)固体配合物的抗氧性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曾金华[1](2014)在《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氢杨梅素(DMY)是藤茶植物中的主要成分,属于二氢黄酮醇类,具有消炎、镇痛、广谱抗菌、抗肿瘤和抗氧化等生理功效。DMY具有很高的超离域度和大π键共轭体系,能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与某些本身就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微量金属元素可能产生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锌离子是构成多种蛋白质的必需元素,几乎参与了体内细胞的所有代谢,可影响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抑制羟基自由基的生成。本文研究了DMY与锌离子(Zn2+)合成二氢杨梅素-锌(Ⅱ)(DMY-Zn(Ⅱ))配合物的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DMY-Zn(Ⅱ)配合物的稳定性、抗氧化性、抑菌和抗肿瘤作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在pH值为7.5,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6h的条件下得到DMY-Zn(Ⅱ)配合物,产率为85.19%。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检测,推测其组成可能为[C15H10O8Zn-2H20]。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DMY-Zn(Ⅱ)配合物在偏弱碱性环境中、以及在100℃以内加热不超过30min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研究了DMY-Zn(Ⅱ)配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DMY-Zn(Ⅱ)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比DMY更强。3采用滤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了DMY-Zn(Ⅱ)配合物及DMY的抑菌能力。结果显示,DMY及DMY-Zn(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弧菌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且DMY-Zn(Ⅱ)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抑制能力较DMY都有较大的提高。4采用MTT法研究了DMY-Zn(Ⅱ)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DMY-Zn(Ⅱ)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作用不是很显着,其抑制效果比紫杉醇、多柔比星、顺铂和DMY低,但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潘晓丽[2](2014)在《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偏重有机成分,而对无机物没有足够的重视。此外有些中药中有效成分虽已明确,但却不能完全说明其药理作用。如中药单味药水煎液中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若继续精提,随着纯度的提高,其药理活性反而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是中药的精提品在精制过程中,无机成分被消除,而其无机成分主要是微量元素,常被认为是无效成分而被弃掉,致使药理活性降低甚至丧失,同时也影响了药效。有研究发现,在传统中药制剂过程中,金属离子在煎煮过程中可与中药中的成分如蒽醌、黄酮、生物碱等形成配合物,且金属配合物也是原药材中化合物的一种存在形式。金属离子与药物化学成分形成配合物后往往改变或增强其活性,例如抗菌、抗肿瘤、抗氧化等。将中药有效成分与金属离子进行配合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是提高中药化学成分活性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中药大黄中的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为研究对象,根据大黄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为指导,选择相应的金属离子盐,合成了18个大黄素、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应用UV、IR、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物活性对比研究,比较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各配合物以及各配合物之间的结构、生物活性,取得了以下极有意义的研究结果。(1)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法)对药用大黄中Ca、Mg、 Cu、Mn、Fe、Zn、Co、Cr元素进行了同时测定。结果表明,中药大黄中含有Ca、Mg、Cu、Mn、Fe%Zn、Co、Cr元素,其中常量元素Ca、Mg含量最高,分别为27880μg/g和2250μg/g;微量元素中Cu的含量最低,为5.1μg/g。(2)以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为配体,选择Ca(Ⅱ)、Mg(Ⅱ)、Cu(Ⅱ)、Fe(Ⅱ)、 Mn(Ⅱ)、Fe (Ⅲ)、Zn(Ⅱ)、Co (Ⅱ)、Cr(Ⅲ)合成了18个金属配合物,其中Ca(Ⅱ)、Mg(Ⅱ)、Fe(Ⅱ)、Mn(II)、Fe(Ⅲ)、Co(Ⅱ)、Cr(Ⅲ)金属配合物为首次合成。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差热分析以及金属离子含量检测等现代分析手段分析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分子中的8位酚羟基失去质子并通过9位氧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除钙配合物与配体的比例为1:1外,其余的金属配合物与配体的比例为1:2。(3)对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共18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分别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法),氯化硝基四氮唑蓝法(NBT法),Fe2+-H2O2-亚甲蓝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配体及18种金属配合物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自由基(02-·)、羟基自由基(·0H)等三种自由基的清除率。比较了配体与金属配合物之间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与配体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并且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配体。对配体及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剂量的依赖关系表明,抗氧化活性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4)对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共18个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实验分别考察了配体及18种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与配体均具有抑菌活性,并且大多数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配体。(5)对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及其金属配合物进行了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采用MTT法,对配体大黄素、芦荟大黄素以及18个金属配合物对肝癌HepG2细胞株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对有活性的化合物进行了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金属配合物与配体均具有抗肿瘤活性,并且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高于配体。本研究结果为中药领域中的中药配位化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方法和实验数据,为蒽醌类金属配合物合理有效的利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揭示中药有效化学成分和中药药效的关系,揭示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本质目的提供了科学参考。
韩泳[3](2013)在《类黄酮及其磺化衍生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类黄酮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大类多酚物质,是植物次生代谢的产物,它以结合态(黄酮苷)或者自由态(黄酮苷元)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豆科、水果、蔬菜等多种食源性植物中。生化和病理学研究表明: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扩张血管等众多功效。但是,由于类黄酮本身特殊的化学结构导致其水溶性通常较低,影响了它的生物利用度,为克服这一缺点,人们进行了各种尝试,其中最为常用的就是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来增加类黄酮的亲水性。本文选取槲皮素、黄芩素及根皮素作为实验对象对其进行磺化修饰,得到了相应的磺化产物:磺化槲皮素、磺化黄芩素以及磺化根皮素。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对磺化衍生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将槲皮素、黄芩素、根皮素及其相应的磺化衍生物应用到CCl4/酒精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实验中,按照100,200及500mg/kg的剂量预先灌胃给药,给药量为500mg/kg时,口服磺化槲皮素、磺化黄芩素及磺化根皮素分别使小鼠血清ALT含量降至35.7IU/L,36.8IU/L及39.8IU/L,与正常值35.5IU/L相比并无显着性差异,口服500mg/kg磺化槲皮素后,小鼠24小时尿液中磺化槲皮素的检出量为2.1mg,比等剂量槲皮素的检出量多1.0mg,粪便中磺化槲皮素检出量为2.6mg,比等剂量槲皮素检出量少3.8mg;此外,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表明:口服磺化衍生物的小鼠较口服原型态药物小鼠的肝细胞形态更加完好、突变数目更少;上述结果表明:磺化衍生物比原型药物具有更好的保肝效应且生物利用度更高。通过磺化反应对槲皮素、黄芩素及根皮素的结构修饰不仅增加了其水溶性,而且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更增加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度,为类黄酮化合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途径。
宋树霖[4](2012)在《灯盏乙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综述了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修饰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有成醚反应、形成金属配合物的反应、糖苷化修饰、生物转化作用和制备Mannich类衍生物。黄酮类的水解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酶解法。归纳了黄酮类化合物灯盏乙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失的保护、血管舒张作用、改善微循环、心肌保护作用、抑制血小板凝集以及抗炎等作用。总结了灯盏乙素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为提高其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提高了新的思路。在第二章中,首先考察了灯盏乙素水解的不同条件,并对其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再以灯盏乙素苷元为先导化合物,研究设计了对6,7,4 三个位置酚羟基的结构修饰路线,并对不同路线进行了讨论和优化设计。同时考察了A环上8位氢原子的反应活性,合成制备了Mannich类衍生物。在第三章中,通过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测试和体外H20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保护活性测试以及体外抗凝血活性测试,对合成得到的衍生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同时对衍生物的水溶性和脂水分配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DPPH活性测试中,多数烷基类衍生物的活性较弱,但化合物I-7活性优于苷;Mannich类衍生物在较高浓度时与苷和苷元效果接近,低浓度效果较差。2.在保护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时,烷基类衍生物均可表现出一定活性,其中化合物I-7在不同浓度下均表现出较好的保护能力。3.凝血四项测试结果表明,Mannich类衍生物可以延长血浆凝血时间(TT),但与灯盏乙素和苷元相比较,抗凝血时间要短。其他三项TT(PT、FIB、APTT)基本没有效果。血小板聚集实验显示,衍生物可以体现出一定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但效果不如苷和苷元。4.与苷和苷元相比,Mannich类衍生物的水中溶解度有显着升高,烷基类衍生物水溶性有所降低。5.在进行脂水分配系数研究时发现,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Mannich类衍生物在水相中的浓度高于有机相,相对应的1gP为负值,且较小;烷基类衍生物在三种pH环境下,均表现出水相浓度高于有机相,相对应的1gP均为负值。在第四章中,主要介绍了化合物合成的具体实验。最终得到化合物45个,其中中间体化合物26个,12个烷基类衍生物,Mannich类衍生物7个。在第五章中,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附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图和相应的核磁图谱。
李静[5](2011)在《根皮素及其异烟酰基腙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根皮素,属于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苹果、梨等水果及多种蔬菜汁液中,因根皮素可淡化色斑,使皮肤增白,其效果优于曲酸和熊果苷等目前化妆品中常用的美白剂,目前国外主要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妆品添加剂。除此之外,根皮素还具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已报道的有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保护血管等功能。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根皮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研究及机制探讨方面,化学修饰领域尚未完全开拓。目前,天然药物配位化学逐渐成为新药研发的一个热点,前人工作提示当金属元素与活性有机配体反应形成配合物后,大多会增加其疗效,甚至产生新的药理作用。研究中涉及有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等,查尔酮类化合物较少。本文选择根皮素根皮素与异烟肼反应合成的新型酰腙为配体,分别与稀土金属元素(La, Nd, Pr, Sm)配位。希望通过化学修饰提高根皮素的生物活性,并且为根皮素的结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本论文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根皮素的研究状况,简要介绍了酰腙类化合物和黄酮类配合物的生物学功能,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选取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镧系金属元素—La(Ⅲ), Nd(Ⅲ), Pr(Ⅲ),Sm(Ⅲ)与根皮素合成了相应的稀土配合物,并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综合各实验结果推测了根皮素稀土配合物的结构。第三章选用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异烟肼,在适宜条件下与根皮素合成了根皮素异烟酰基腙,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1HNMR,13C NMR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之后以酰腙作为配体,与La(Ⅲ), Nd(Ⅲ), Pr(Ⅲ),Sm(Ⅲ)合成了四种酰腙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根皮素酰腙类稀土配合物的结构。第四章对根皮素,根皮素异烟酰基腙及相应的两个系列八种稀土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并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各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抗氧化活性实验包括还原Fe3+能力,清除OH-自由基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实验模型,配体及配合物表现出的活性有所不同。还原能力实验中,配合物的活性均高于相应配体,且酰腙类配合物的还原能力显着高于根皮素类配合物。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表明,除酰腙-Pr配合物外,其它配合物的清除能力较配体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在清除DPPH, ABTS自由基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实验中,各配合物表现出的能力均较配体低,未得到提高。荧光光谱实验表明,八种稀土金属配合物均能与BSA发生相互作用,且对BSA的荧光猝灭均是由于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与BSA的作用方式均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
袁超[6](2010)在《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谱特征、抗氧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 IQ)是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食品饮料、蔬菜水果中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活性及多方面优良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某些金属离子与天然药物配合后,形成了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配合物,提高了药物的抗氧化性,同时也降低了天然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以异槲皮苷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手段,对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谱特征和抗氧化特性及异槲皮苷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分以下五部分:第一章本章简要综述了活性氧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活性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与氧代谢有关的含氧自由基,它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参与了许多生命过程,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人体摄入外源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并对多种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有治疗和改善的作用。异槲皮苷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具有多方面生物活性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文献表明异槲皮苷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但其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则鲜见报道。第二章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光谱特征研究。运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研究异槲皮苷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机理及BSA和异槲皮苷-BSA结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实验测定了在26℃和37℃时异槲皮苷与BSA结合的猝灭常数(2.65×1012L·mol-1·s-1,2.57×1012L·mol-1·s-1)、结合常数(1.56×103L·mol-1,1.47×103L·mol-1)、热力学参数平均值(△H=4.16kJ·mol-1,△S=74.56J·K-1,△G=-18.54kJ·mol-1)、作用位点数n(0.73和0.71)、给体(BSA)与受体(IQ)间距离r(3.73 nm)。本文还研究了BSA和异槲皮苷-BSA结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发现吸收峰发生了蓝移,提示有新的复合物生成。同时确定了铁锌离子与异槲皮苷的配合比(1:1型结合;2:1型结合),并研究了铁锌离子-BSA及离子-异槲皮苷-BSA的光谱特征。结果提示异槲皮苷与BSA主要是凭借疏水作用力结合,以静态猝灭方式使BSA强度减弱,且异槲皮苷的部分片断能够插入BSA分子内部进而影响其猝灭过程。金属离子介入影响了异槲皮苷与BSA的结合。第三章研究了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体内、体外的抗氧化能力。体外实验测定了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亚硝酸阴离子的能力。实验表明异槲皮苷铁或锌配合物清除体外自由基的能力比异槲皮苷强。体内试验测定了小鼠肝脏和肾脏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对氯化镉诱导小鼠产生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镉引起小鼠肝或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及丙二醛、一氧化氮、蛋白质羰基、蛋白质与DNA交联率水平的增高,而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却能改善氧化状态,表明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抗氧化能力。第四章建立了动物体内IQ水平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法,并对异槲皮苷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21-0.126μg,回归方程:Y=5924.01+1.11234×106C,相关系数r=0.9991;样品中最低定量限为15.8 ng/ml;日内和日间RSD<5.0%。方法是准确、灵敏、可靠的。小鼠尾静脉注射异槲皮苷后,异槲皮苷能迅速的分布在小鼠血液中,30min吸收水平达到峰值,在240min后仍然能检测到IQ。然而,异槲皮苷灌胃后,小鼠肝脏中未检测到其单体。第五章对以上实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总之,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异槲皮苷可与蛋白(如BSA)结合形成复合物,且金属离子介入能影响异槲皮苷与BSA的结合,引起光谱特征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蛋白质在体内的生理作用;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对外来毒物引起的氧化损伤具有抑制作用;异槲皮苷能迅速进入血液并维持较长时间。这些结果提示异槲皮苷可通过与蛋白质结合及抗氧化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作用,且由于异槲皮苷金属配合物能影响异槲皮苷和蛋白结合的光谱特性及抗氧化性,可为改造异槲皮苷分子、寻找新的药物分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吴春,黄梅桂,车春波[7](2010)在《槲皮素-锌(Ⅱ)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研究》文中提出为改善槲皮素的水溶性,将其制成锌(Ⅱ)配合物,测定了槲皮素-锌(Ⅱ)配合物对四种自由基——DPPH·、·OH自由基、O-2·自由基以及烷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同VC、BHT进行了比较。并通过体内实验,测定其在小鼠体内的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质量浓度范围内(0.05~1.2mg/mL),槲皮素-锌(Ⅱ)配合物对DPPH·、·OH自由基、O-2·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90.51%、85.65%和79.81%;其对烷基自由基的抑制率为82.67%,且其抗氧化活性强于VC和BHT。小鼠体内的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显示,槲皮素-锌(Ⅱ)配合物在高剂量时具有最大抗氧化力,为12.7980±0.9131单位/mL血清。结果表明,槲皮素-锌(Ⅱ)配合物是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
冯蕾[8](2009)在《黄芩苷锌质量控制与稳定性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合成黄芩苷锌并对其结构进一步表征。探讨黄芩苷锌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其质量进行初步控制。通过试验初步考察黄芩苷锌的稳定性。为制订黄芩苷锌质量标准以及贮藏条件和有效期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制剂生产工艺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黄芩苷与醋酸锌在pH值6.5~7.0的水溶液中反应合成黄芩苷锌。通过元素分析,并结合四大波谱(IR、UV、MR、NMR)分析进一步表征黄芩苷锌的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DTA配位化学滴定法测定黄芩苷锌的含量,对较适用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对黄芩苷锌的性状、鉴别、检查及含量等进行初步质量控制。参照2005版中国药典及相关报道的方法对黄芩苷锌的稳定性进行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考察。【结果】以水为溶剂合成黄芩苷锌收率高,性能稳定。黄芩苷锌元素分析及四大波谱分析结果表明,锌离子应该是结合在黄芩苷的葡萄糖醛酸上的羧基碳上,并与醋酸根一起形成大的配位键,与本实验室之前所推断的黄芩苷锌的结构相符。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锌的含量,发现黄芩苷锌与黄芩苷的保留时间十分接近,即表明在现有的条件下,很难将黄芩苷与黄芩苷锌完全分离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锌的含量,测得结果与理论值偏差较大。采用先将样品进行灰化处理,再做EDTA化学滴定的方法测定黄芩苷锌的含量,其准确度(回收率高达99.53%)、精密度(RSD=0.323%)、线性(线性方程v=0.6674x-0.1482,r=0.9999)均比较好,测定结果可靠。黄芩苷锌呈砖红色粉末状,有辛辣气味,几乎不溶于常用的有机溶剂中,加热易失结晶水。黄芩苷锌水溶液的pH值在5.5~6.5之间,炽灼残渣含量不超过26%,重金属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十,砷盐含量不超过百万分之二。鉴别试验结果显示黄芩苷锌是由黄芩苷与锌离子络合形成的配合物,合成的样品即为目的产物黄芩苷锌。温度、湿度及光照对黄芩苷锌的稳定性均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伴随时间的延长,黄芩苷锌的含量下降显着(P<0.01)。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考察结果表明,黄芩苷锌在一般条件下基本稳定,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也有一定程度的降解(含量变化P<0.01)。【结论】锌离子络合于黄芩苷的葡萄糖醛酸上的羧基碳上,形成黄芩苷锌配合物,其分子式为Zn(C21H17O11)(CH3COO)·3.5H2O,分子量632,呈砖红色粉末状,有辛辣气味,溶解性较差。目前采用EDTA化学配位滴定法测定黄芩苷锌的含量。可通过对黄芩苷锌进行性状、鉴别、检查及含量考察,初步控制其质量。黄芩苷锌在一般条件下基本稳定,暂将黄芩苷锌的有效期定为2年,并建议黄芩苷锌贮藏在低温、干燥、避光的环境中。
植天道,黄齐慧[9](2009)在《桑色素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桑色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具有抗炎、抗肿瘤及抗氧化等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式,主要就其来源和化学结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吸收、分布、代谢,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进行综述,介绍2000年后有关桑色素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展望桑色素的未来发展前景。
唐丽君,陈翔,仇佩虹[10](2008)在《黄酮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对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的金属与非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其合成方法及生物活性等,并对其今后的发展作了展望。
二、桑色素金属(Ⅱ)固体配合物的抗氧性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桑色素金属(Ⅱ)固体配合物的抗氧性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DMY的研究进展 |
1.2.1 DMY简介 |
1.2.2 DMY的提取 |
1.2.3 DMY纯化 |
1.2.4 DMY生理活性 |
1.3 二氢杨梅素-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3.1 金属离子的作用 |
1.3.2 二氢杨梅素-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2.3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制备 |
2.3.2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表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稳定性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温度的变化对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 |
3.2.2 pH值的变化对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 |
3.2.3 加热时间的变化对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稳定性的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对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3.3.2 pH值对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3.3.3 时间对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抗氧化实验研究 |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2.2 超氧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2.3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4.3.2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对超氧离子自由基清除的测定 |
4.3.3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测定 |
4.4 小结 |
第五章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1.1 仪器与试剂 |
5.1.2 供试菌种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培养基的配置 |
5.2.2 细菌的培养 |
5.2.3 滤纸片法 |
5.2.4 二倍稀释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滤纸片法测定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及二氢杨梅素的抑制细菌的能力 |
5.3.2 二倍稀释法测定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及二氢杨梅素的抑制细菌的能力 |
5.4 小结 |
第六章 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对肺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初步探讨 |
6.1 实验材料 |
6.1.1 药品和试剂 |
6.1.2 主要仪器 |
6.1.3 实验用细胞株 |
6.2 实验方法 |
6.2.1 主要溶液的配制 |
6.2.2 细胞培养 |
6.2.3 肿瘤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试验(MTT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2 天然活性成分金属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 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1.2.1 选题意义 |
1.2.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大黄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蒽醌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
3.1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仪器、试剂与药品 |
3.1.1.2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
3.1.1.3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2.1 配合物的一般性质 |
3.1.2.2 配合物的金属含量检测 |
3.1.2.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1.2.4 红外光谱分析 |
3.1.2.5 核磁共振谱氢分析 |
3.1.2.6 热重-差热分析 |
3.1.2.7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式 |
3.2 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仪器、试剂与药品 |
3.2.1.2 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
3.2.1.3 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2.1 配合物的一般性质 |
3.2.2.2 配合物的金属含量检测 |
3.2.2.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3.2.2.4 红外光谱分析 |
3.2.2.5 核磁共振谱氢分析 |
3.2.2.6 热重-差热分析 |
3.2.2.7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蒽醌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1.1 实验部分 |
4.1.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1.1.2 实验方法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2.1 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1.2.2 配合物对O_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1.2.3 配合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2 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4.2.1 实验部分 |
4.2.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2 实验方法 |
4.2.2 结果与讨论 |
4.2.2.1 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2.2.2 配合物对O_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2.2.3 配合物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蒽醌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5.1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5.1.1 实验部分 |
5.1.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1.1.2 实验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2.1 定性实验结果 |
5.1.2.2 定量实验结果 |
5.2 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
5.2.1 实验部分 |
5.2.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2 实验方法 |
5.2.2 结果与讨论 |
5.2.2.1 定性实验结果 |
5.2.2.2 定量实验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蒽醌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6.1 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6.1.1 实验部分 |
6.1.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1.1.2 实验方法 |
6.1.2 结果与讨论 |
6.2 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
6.2.1 实验部分 |
6.2.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2 实验方法 |
6.2.2 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
7.1 结果 |
7.2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7.2.1 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点 |
7.2.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7.3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类黄酮及其磺化衍生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回顾 |
实验一 槲皮素及磺化槲皮素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 黄芩素及磺化黄芩素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三 根皮素及磺化根皮素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灯盏乙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 概述 |
2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方法 |
2.1 成醚反应 |
2.2 成酯反应 |
2.3 与金属形成金属配合物 |
2.4 糖苷化修饰 |
2.5 Mannich碱衍生物 |
3 黄酮苷的水解方法 |
3.1 化学法去糖基 |
3.2 酶解法去糖基 |
4 黄酮类化合物与抗氧化活性的构效关系 |
5 灯盏乙素的研究背景 |
5.1 灯盏乙素的药理活性 |
5.2 灯盏乙素在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6 结构修饰中常用的酚羟基保护方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合成路线设计及结果讨论 |
1 灯盏乙素苷元的制备 |
1.1 设计依据 |
1.2 酶法水解制备灯盏乙素苷元 |
1.3 直接酸水解法制备灯盏乙素苷元 |
2 灯盏乙素苷元酚羟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
2.1 灯盏乙素苷元7-OH衍生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2.2 灯盏乙素苷元4'-OH衍生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2.3 灯盏乙素苷元6-OH衍生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3 采用Mannich反应对苷元C_8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化合物活性测试 |
1 体外PC12细胞抗氧化损伤模型活性研究 |
1.1 实验原理 |
1.2 体外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保护活性实验 |
2 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
2.1 实验原理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实验结果 |
3 体外抗凝血活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体外凝血四项活性实验方法 |
3.3 血小板聚集性测定 |
4 灯盏乙素衍生物水溶性的研究 |
4.1 UV吸收波长的选定 |
4.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4.3 溶解度的测定 |
4.4 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合成实验 |
1 灯盏乙素苷元酚羟基衍生物的合成 |
1.1 灯盏乙素苷元7-OH含碳衍生物的合成 |
1.2 灯盏乙素苷元4'-OH含碳衍生物的合成 |
2 灯盏乙素苷元Mannich反应衍生物的合成 |
3 灯盏乙素苷元6-OH衍生物的合成路线的探索 |
3.1 路线设计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小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5)根皮素及其异烟酰基腙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根皮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
1.1.2 抗肿瘤作用 |
1.1.3 抗糖尿病 |
1.1.4 抗心血管疾病 |
1.1.5 抗氧化作用 |
1.1.6 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
1.2 酰腙类化合物 |
1.2.1 抗肿瘤活性 |
1.2.2 抑菌活性 |
1.3 黄酮类金属配合物的活性 |
1.3.1 抗氧化作用 |
1.3.2 抑菌活性 |
1.3.3 降糖作用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根皮素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稀土硝酸盐的制备 |
2.3.2 配合物的合成 |
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4.1 元素分析 |
2.4.2 红外分析 |
2.4.3 热重分析 |
2.5 结论 |
第3章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的合成 |
3.3.2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UV光谱 |
3.4.2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1H NMR及~(13)C NMR谱学数据 |
3.4.3 元素分析 |
3.4.4 红外分析 |
3.4.5 热重分析 |
3.5 结论 |
第4章 根皮素及其修饰物的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还原能力 |
4.3.2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
4.3.3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4.3.4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4.3.5 抑制大鼠肝脏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
4.3.6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还原能力 |
4.4.2 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
4.4.3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4.4.4 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
4.4.5 抑制大鼠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 |
4.4.6 配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
4.5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1H NMR谱图 |
附录B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13)C NMR谱图 |
附录C 根皮素IR谱图 |
附录D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IR谱 |
附录E 根皮素La(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F 根皮素Nd(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G 根皮素Pr(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H 根皮素Sm(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I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La(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J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Nd(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K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Pr(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L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Sm(Ⅲ)配合物IR谱图 |
附录M 根皮素La(Ⅲ)配合物热重图 |
附录N 根皮素Nd(Ⅲ)配合物热重图 |
附录O 根皮素Pr(Ⅲ)配合物热重图 |
附录P 根皮素Sm(Ⅲ)配合物热重图 |
附录Q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La(Ⅲ)配合物热重图 |
附录R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Nd(Ⅲ)配合物热重图 |
附录S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Pr(Ⅲ)配合物热重图 |
附录T 根皮素异烟酰基腙Sm(Ⅲ)配合物热重图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谱特征、抗氧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自由基及氧化作用 |
1.1.1 自由基的类型及氧自由基的产生 |
1.1.2 氧化损伤的自由基理论 |
1.1.3 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1.2 异槲皮苷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
1.2.1 异槲皮苷的药理作用 |
1.2.2 异槲皮苷研究进展 |
1.3 IQ与金属配合物的作用研究 |
1.3.1 金属配合物的性质及药理作用 |
1.3.2 IQ与铁、锌的络合作用 |
1.3.3 异槲皮苷与Fe、Zn的药理作用 |
1.4 立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立题背景 |
1.4.2 立题内容 |
1.4.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和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异槲皮苷与BSA的荧光光谱研究 |
2.3.2 Fe~(3+),Zn~(2+)与异槲皮苷作用的特征研究 |
2.3.3 Fe~(3+),Zn~(2+)与BSA相互作用的特征研究 |
2.3.4 Fe~(3+),Zn~(2+)和异槲皮苷的配合物与BSA作用的特征研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体外抗氧化作用及其对镉诱导小鼠组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和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IQ及其金属配合物对O_2~-·的清除作用 |
3.3.2 IQ及其金属配合物对·OH的清除作用 |
3.3.3 IQ及其金属配合物对NO_2~-的清除作用 |
3.3.4 IQ及其配合物对镉诱导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5 IQ及其配合物对镉诱导的MDA和NO含量的影响 |
3.3.6 IQ及其配合物对镉诱导的PCO含量和DPC系数的影响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HPLC法测定异槲皮苷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色谱结果 |
4.3.2 样品处理方法 |
4.3.3 线性范围和灵敏度 |
4.3.4 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 |
4.3.5 样品组织及血浆中IQ浓度的测定 |
4.3.6 IQ的药代动力学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黄芩苷锌质量控制与稳定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黄芩苷锌的合成与表征 |
1.试验仪器 |
2.主要试剂及试液 |
3.黄芩苷锌的合成 |
4.黄芩苷锌的表征 |
5.小结 |
第二部分 黄芩苷锌的含量测定 |
1.试验仪器 |
2.主要试剂 |
3.黄芩苷锌含量测定方法选择 |
4.EDTA滴定法测定黄芩苷锌含量的方法学验证 |
5.小结 |
第三部分 黄芩苷锌初步质量控制实验研究 |
1.试验仪器 |
2.主要试剂及试液 |
3.性状考察试验 |
4.鉴别试验 |
5.检查试验 |
6.含量测定 |
7.小结 |
第四部分 黄芩苷锌初步稳定性实验研究 |
1.试验仪器 |
2.主要试剂及试液 |
3.数据统计与分析 |
4.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 |
5.加速试验 |
6.长期稳定性试验 |
7.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9)桑色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来源和化学结构 |
2 药理作用 |
2.1 抗癌作用 |
2.2 抗炎免疫作用 |
2.3 抗氧化作用 |
3 临床应用 |
4 桑色素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 代谢 |
4.1 吸收 |
4.2 代谢 |
5 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
5.1 细胞毒性与结构关系 |
5.2 抑制活性与结构的关系 |
6 桑色素的作用与应用 |
6.1 桑色素的免疫调节 |
6.2 桑色素金属配合物的作用 |
6.3 抗肿瘤作用 |
6.4 抗氧化作用 |
6.5 桑色素与蛋白质的作用 |
6.6 桑色素与核酸的作用 |
6.7 桑色素与稀土元素的作用 |
7 展望 |
(10)黄酮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
2 合成与表征 |
2.1 黄芩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2 芦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2.2.1 主族元素 |
2.2.2 过渡元素 |
2.2.3 稀土元素 |
2.2.4 非金属元素 |
2.3 槲皮素的研究概况 |
2.3.1 主族元素 |
2.3.2 过渡元素 |
2.4 桑色素的金属配合物 |
2.5 葛根素配位特性研究 |
3 结 语 |
四、桑色素金属(Ⅱ)固体配合物的抗氧性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二氢杨梅素—锌(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曾金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14(10)
- [2]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D]. 潘晓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3]类黄酮及其磺化衍生物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 韩泳. 第四军医大学, 2013(02)
- [4]灯盏乙素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 宋树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6)
- [5]根皮素及其异烟酰基腙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研究[D]. 李静. 南昌大学, 2011(05)
- [6]异槲皮苷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光谱特征、抗氧化特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袁超. 山西大学, 2010(03)
- [7]槲皮素-锌(Ⅱ)配合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研究[J]. 吴春,黄梅桂,车春波. 食品工业科技, 2010(01)
- [8]黄芩苷锌质量控制与稳定性实验研究[D]. 冯蕾. 昆明医学院, 2009(10)
- [9]桑色素的研究进展[J]. 植天道,黄齐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03)
- [10]黄酮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 唐丽君,陈翔,仇佩虹.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