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漳州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润霞,薛媛元[1](2020)在《2016年中国新诗纪事》文中研究说明[说明]1.《2016年中国新诗纪事》(后简称《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内地(大陆)为主,也涵盖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的部分诗歌史实。2.《纪事》力求客观叙述,不做主观评价。对于特殊事件,保留刊载该信息的刊物上原有的评语。记录均依照当时的用字用语和作者的署名,除一些作者的笔名后面用括号注出该作者的常用名外,不做任何改动。作品发表和出版时间,均以所刊载的报刊标明的出刊时间和所着书籍的版权页的记录为准。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陈俊玲[3](2020)在《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文中研究说明南音,全球泉州(闽南)人的乡音。自1990年以来,南音进入泉州地区的学校教育已近三十年。这一期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深度合作有了显着的成果。如何建构完善的南音教育体系,追求新时代南音教育的价值目标,推进南音教育的进程,打造南音教育的升级版,进而有可能实现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这是当前南音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南音的学校教育(时效性)价值体现、社会(有用性)价值体现与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陶冶人的心灵世界)价值体现(精神性)为根据,进而达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等目的。全文通过五个章节及余论展开讨论。第一章通过回溯南音教育的原初方式,阐述南音教育与全球化之间的观照与应对,揭示南音教育不仅是一种内在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方面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包括文化反思、文化创新在内的文化自觉。第二章通过对学校的南音教育与社会的南音教育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探索,明晰了本土文化(南音)精神的传承、南音应用型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南音爱好者和南音弦友的培养必须要与社会文化相联结,并从理论层面高度肯定了泉州地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南音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第三章通过探究南音教育学校价值体现的四个关键之处,即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南音教育的内在自生能力、南音教育专家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阐扬时代赋予南音学校教育的使命担当,揭示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中构建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的独特价值。第四章通过审视南音教育社会价值体现的三个关键之处,即艺术实践之于世界闽南文化区的普遍意义与特殊意义、文化保值与增值重在建构自己精神家园及彰显其价值的主体时效性、多重认同的社会性话语建构,剖析其对于加深南音教育的性质、特点与作用的理解,揭示南音教育关系着南音能否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的社会意义。第五章通过形而上层面讨论南音教育鲜明的教化寓意和功效,阐释南音教育对陶冶人的情操、立德树人、人文底蕴的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塑造等完整人格培养的独到价值,揭示南音教育在“化人以雅”、“化人以礼”、“化人以德”等“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余论通过探讨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南音传承异化问题及发展现状,评释保护南音传统与开拓南音传承空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并揭示南音教育显露的清晰性之特征,即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本文对泉州地区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对于助推中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一种可循的思路。
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4](2018)在《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指出简要回顾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历程,重点阐述肝病学学科临床医疗、教学与人才培养、科研与学术交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展望福建省肝病学学科的发展前景和对策。
浦晗[5](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认为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张俊鑫[6](2017)在《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展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代刻字艺术的萌芽,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现代刻字的传入。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现代刻字在我国已占有一席之地,它是书法的衍生品,并成立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现代刻字研究会,现归中书协管辖范围。现代刻字是以书法为本体(主体),融入传统刻字、版画、篆刻、雕塑、绘画于一体的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借鉴了西方构成理论的理论体系,使现代刻字具有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的三大特点。现代刻字艺术正在大步向前发展,但在刻字艺术的发展中出现好多问题。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对历届刻字展览进行了收集整理,并且重点对全国现代刻字展作品的构成理论、作品形制、叠加技法等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现代刻字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现代刻字的发展正在偏离书法本体,逐渐远离传统书法。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整理,也对现代刻字展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一个清晰的定位,并梳理出现代刻字大事年表,以供参考。
盛敏[7](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符晓[8](2016)在《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文中指出美学会议,是新时期美学史上一道重要的风景。新时期美学是以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发端并发展的,在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学会议在新时期美学建设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与美学学会、美育建设、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学科建设、美学家、审美文化和中西美学汇通,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同时,美学会议烛照出的是新时期以来美学史的发展和美学制度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新时期美学会议的考察,可以挖掘出新时期美学史和美学制度的走向。对于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透视出新时期美学史的流变和美学制度的形成和作用,是本文的核心所在。本文主体分为七章。第一章从1980年代初期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和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入手,试图呈现出新时期美学发生的逻辑起点,通多对全国第一次美学会议细致的考察还原出会议当时的现场和细节,以揭示新时期美学学会的肇始过程。同时,考察各省级美学学会成立的情况,揭橥1980年代初期美学研究和美学建设的发展情况。第二章考察了新时期早期关于美学史和美学原理的讨论会,尝试厘清新时期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立的最早联系,继而分析了过去30多年内美学会议对于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多元关注,涉及美学史、美学理论、文艺美学和文艺学等各个学科,从历次涉及学科美学的会议上,可以见到美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对新时期美学诸多分支学科的形成提供了新路径。第三章考察了美学会议和美学家之间的关系问题。1980年代早期的美学会议一般有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等着名美学家参加,正是这些美学家为新时期美学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还有一些美学会议对已故美学家身份进行确认,丰富了美学史的建构范式。同时,美学会议也对一些新美学家的美学家身份和他们在美学史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给予确认,使美学研究保持着持续的连贯性。第四章以新时期美育思想和美育制度的重构与流播为中心,对涉及美育的美学会议进行整理,揭示出美育思想在新时期美学发展过程中的产生过程并指出美学会议对于美育发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讨论中,美育思想得以不断发展,也正是在一次次美学会议的决议中,美育制度得以不断走向完善。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失和不足之处。第五章分别考察了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之后涉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美学会议,旁及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同时注意到了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和美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美学研究和美学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六章从审美文化入手,对涉及审美文化的相关会议进行阐释,认为自1990年代初期开始美学会议和美学研究逐渐向审美文化转型,内中涵盖了非常丰富的美学内容,包括旅游美学、景观美学、生态美学和民族美学等,以此为中心对美学会议进行考察,可以进一步发现推动审美文化发展的动因之所在。第七章以新世纪美学会议为中心,考察美学会议在中西美学汇通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在东方美学和生活美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新世纪以来,中国美学能够如此迅速地融入到世界美学中与一些新美学家参与并组织召开相关美学会议息息相关,尤其是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召开更为中国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积极保障。结语部分认为,在新时期美学发展的过程中,美学学会、美学家和世界美学对中国美学的影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关的多次美学会议直接建构了中国新时期美学研究和美学思想。同时从历时上对美学会议在美学这30多年的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总结。
欧明俊[9](2015)在《我与中国韵文学会的“缘分”》文中提出中国韵文学会成立大会于1984年11月19—27日在长沙隆重召开,大会选举夏承焘老先生为名誉会长,唐圭璋老先生为会长。学会下设诗、词、曲、赋四个专业委员会,分别由陈贻焮、马兴荣、羊春秋、马积高四位先生担任会长,中国韵文学研究从此翻开新的一页。今年是中国韵文学会的"而立之年",是特殊的年份,是值得特别纪念的年份。佛教讲因缘,我也相信缘分,过了"知天命"之年,回想经历的一切,那么偶然,又那么必然,仿佛都
季洁[10](2013)在《李荇赋及与中国文化关联研究》文中提出李荇是朝鲜李朝时期地位重要的文人,也是朝鲜古代汉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家,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创作的61篇汉文赋是目前朝鲜文坛上有赋作流传下来的文人中数量最多的,而且其赋从体裁、题材、内容等方面都脱胎于中国。同时李荇的赋作在模拟中国赋创作模式的基础上,又有一些自己的变化和发展,这都为李荇赋的研究提供了比较研究的可行性和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李荇赋受到的关注很少,更不要说对比研究。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李荇赋对中国文化的接受与发展上,从他赋作的体裁、题材、内容以及对儒、道思想的接受等方面,对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进行研究,旨在能够拓宽中韩赋文学对比研究的范围。本论文共分六章,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从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对李荇赋的研究现状包括目前取得的成果和不足进行大体上的说明,同时在此部分彰显了本论文在资料、写作方法上的独特性以及与已有成果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把握全文;第二章是李荇的生平和赋作概述。对李荇赋进行全面的研究就要先从他的生平入手,只有了解了李荇这个人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对赋作的概述则可以在对李荇的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研究的框架和方向;第三章是李荇赋的内容。李荇赋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3大类、8小类,61篇赋几乎全部是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因此从内容上对李荇赋进行详尽的分类,不仅可以理清李荇赋的创作脉络,分析其中与中国文化相关联的部分,更能挖掘出他赋中的情感寄托以及更深层精神和文化内涵;第四章是李荇赋在创作模式上对中国赋的借鉴。李荇的61篇赋在体式上接受了中国骈赋的创作模式,同时又继承了楚辞《离骚》的“乱辞”模式。在风格上李荇继承了陈师道的朴素自然与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文风,呈现出一种平和澹雅之感。同时又受中国江西诗派的影响而产生一种求奇生新的创作倾向。在修辞上他则善于运用中国文化典故和化用中国文人的章句;第五章是李荇赋在思想内容上对中国儒、道思想的接受。主要通过分析李荇赋中体现出的他对儒、道思想的接受,挖掘出儒、道思想对李荇创作思想的影响;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总结,说明研究价值并分析不足,并对日后的深入研究予以展望。
二、第五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漳州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漳州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倡导、认识南音进入学校教育的意义 |
2.南音教育的办学范式研究 |
3.与南音教育相关的学术基础研究 |
三、本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
1.地点、时间与范围 |
2.何谓“南音教育的价值”? |
3.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3.本文主要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南音教育:历史回溯与现实关怀 |
一、南音教育(传承)的原初方式 |
1.授课方式--“口传心授” |
2.交流方式--“以曲会友” |
二、当代全球化趋势中的南音教育 |
1.全球化并不排斥具有民族特性的南音教育 |
2.南音教育也需要全球化视野 |
三、南音教育与文化自觉 |
1.南音教育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
2.南音人对其南音文化有“自知之明” |
第二章 南音教育:人才培养的独特路径 |
一、泉州南音人才培养的闽南民俗文化背景 |
1.闽南文化特性 |
2.闽南乡族观念 |
3.闽南民间信仰与节庆风俗 |
二、内涵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泉州师院音乐学南音本科专业为例) |
2.有一支专业合格的南音师资队伍 |
3.南音乐人:“非遗”传承的向导与支撑 |
三、外延发展:规模与空间 |
1.规模的扩大 |
2.空间的拓展 |
第三章 南音教育的学校价值体现 |
一、理论研究-南音教育的先导作用 |
1.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原则 |
2.南音学术研究的成就 |
二、南音教育中的内生扩展 |
1.专业设置的理念与根据 |
2.良好的办学条件 |
三、高校教育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教育专家 |
1.南音学科建设的引领者 |
2.南音教育发展的推动者 |
3.突出成就的南音表演者 |
四、学校人才的培养:南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
1.可以承担中小学学生“精神家园”的教育义务 |
2.本硕毕业生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 |
第四章 南音教育的社会价值体现 |
一、艺术实践-从中国泉州走向世界闽南文化区 |
1.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普遍意义 |
2.南音教育-艺术实践之特殊意义 |
二、南音教育中的文化保值与增值 |
1.南音教育-重在建构孩子自己的精神家园 |
2.泉州师范学院与泉州南音乐团共同谱写剧作《凤求凰》 |
3.南音专业艺术硕士与文化产业共同设计南音文化衍生品 |
三、南音教育与多重认同 |
1.在个人层面上获得认同 |
2.在地方文化层面上获得认同 |
3.在政府层面上获得认同 |
4.在世界闽南文化区层面上获得认同 |
第五章 南音教育:蕴藏着“以乐化人”的情怀意向 |
一、南音曲调中蕴含着“化人以雅”的情怀意向 |
1.培养尚雅情怀 |
2.陶冶雅正情操 |
二、南音文化底蕴中蕴含着“化人以礼”的情怀意向 |
1.寓礼于乐中 |
2.完善人性发展 |
三、南音泥土精神中蕴含着“化人以德”的情怀意向 |
1.增强凝聚人心 |
2.强化价值感化 |
余论 |
一、对南音教育相关问题的思考 |
1.南音传承中的变异认识 |
2.南音传承中的发展评析 |
二、南音从被保护走向自强的可持续传承成为可能 |
1.南音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制度化 |
2.南音人才培养规范化 |
3.南音社团演出常态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展历程 |
2 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现状 |
2.1 学科建设 |
2.2 人才培养 |
2.3 科技成果 |
2.4 学术交流 |
2.5 科普教育 |
2.6 肝病医联体建设 |
2.6.1 充分发挥医院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 高起点、高水平建设肝病医联体 |
2.6.1. 1 快速完成肝病医联体建设 |
2.6.1. 2 积极建设社区肝病医联体 |
2.6.2 建立健全肝病医联体运行体系, 做到运转有效、群众受益 |
2.6.2. 1 建立并完善医联体工作制度 |
2.6.2. 2 成立肝病学院, 建立医联体肝病诊疗专科联盟 |
2.6.2. 3 建立健全医联体内资源共享机制 |
2.6.3 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医联体实质性帮扶工作, 全面提高肝病防治水平 |
2.6.3. 1 实质性开展医联体帮扶工作 |
2.6.3. 2 稳步推进对口帮扶工作 |
2.6.4 充分利用“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 扩大服务半径, 改善就医体验 |
2.6.4. 1 积极建设孟超云医院, 创新就医模式和就医体验 |
2.6.4. 2 扎实推进双向转诊工作 |
2.6.5 持续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肝病医联体辐射能力 |
3 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
4 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趋势 |
5 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 |
5.1 完善临床诊疗体系,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
5.1.1 加快医联体信息化建设 |
5.1.2 不断提高双向转诊率 |
5.1.3 畅通医联体内医保病人费用支付通道 |
5.1.4 建立健全便捷、高效的对口扶持机制 |
5.1.5 完善多层次、多元次带教培训机制 |
5.1.6 扩大肝病医联体辐射能力 |
5.1.7 继续推进医联体内部医疗资源共享, 初步解决基础单位肝病相关诊疗手段缺乏的困难 |
5.2 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重, 凝炼和拓展学科研究方向, 促进专业学组发展 |
5.3 完善肝病和肝癌大数据平台建设 |
5.4 重视人才培养,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
5.5 普及新技术、新理论、新项目, 革新医疗技术 |
5.6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社会人文并重, 促进医疗模式转变 |
5.7 加强国际、国内交流, 提升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学术地位 |
6 展望 |
(5)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6)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展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毕业创作选题与实现方案 |
1.1 选题内容、目的及意义 |
1.2 本领域相关专题动态分析 |
1.3 毕业创作方案及成果 |
第二部分 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展相关问题研究 |
2.1 关于现代刻字的定位 |
2.1.1 中国现代刻字展的发源与发展 |
2.1.2 现代刻字与传统刻字的异同 |
2.1.3 对现代刻字的思考与定位 |
2.2 关于现代刻字的形式构成探究 |
2.2.1 现代刻字的平面形式分析 |
2.2.2 现代刻字的立体构成分析 |
2.2.3 现代刻字的色彩构成分析 |
2.3 关于全国现代刻字展的书体及书刻形制探究 |
2.3.1 历届全国刻字展“书体”情况分析 |
2.3.2 历届全国刻字展“形制”情况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论文致谢 |
作者简历 |
(8)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写作背景与理论环境 |
二、创作意义与理论价值 |
三、文献说明与创作思路 |
第一章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与新时期美学的肇生 |
第一节 美学的春天: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 |
一、美学重构: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概说 |
二、周扬谈话:为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立法 |
三、时代热点: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美学话题 |
四、白璧微瑕: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的时代局限 |
第二节 百花齐放: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及其影响 |
一、响应号召:省级美学学会成立会的召开 |
二、双向互动:美学学会的制度特色 |
三、美学争鸣:省级美学学会讨论会的展开 |
第三节 启蒙与意识形态:新时期早期美学会议的思想意义 |
一、美学启蒙及其不可能性 |
二、美学与意识形态的双重变奏 |
第二章 美学会议与学科美学建设 |
第一节 美学会议对学科美学的早期构想 |
一、中国美学史学术讨论会:美学史研究的展开 |
二、《美学原理》:新时期美学教材雏形讨论 |
第二节 学科美学及其制度推进 |
一、古典美学讨论会:现实基础与制度演进 |
二、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中国现代美学的坐标与走向 |
三、文艺学20年:美学学科的反思与畅想 |
四、美学新问题:美学、文艺学与文艺美学的历史责任 |
第三章 美学会议与美学家的历史贡献 |
第一节 美学家身份的确认与建构 |
一、朱光潜:美学会议的指路灯 |
二、宗白华:从美学教员到美学家 |
三、李泽厚:辗转于美学会议之间 |
第二节 回归传统:重塑现代美学家 |
一、以美学家为中心:美学史的一种写法 |
二、梁启超、蔡元培与丰子恺:向现代美学家致敬 |
三、美学家讨论会:新美学家的身份确认 |
第四章 美学会议与美育的制度化 |
第一节 “美育”的重构与流播 |
一、“美育”重生:第一次全国美学大会中的美育思想 |
二、时代精神:美育与意识形态的互文 |
三、重视“美育”:美育制度的普及与流播 |
第二节 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落实 |
一、教育方针之外:1990年代早期美育制度的基本状况 |
二、继承与重构:1990年代美育会议的双重诉求 |
三、制度建设:美学会议与美育制度的关联性 |
第五章 美学会议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198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热潮 |
一、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美学讨论 |
二、马克思主义美学讨论的普及 |
三、全国马列文艺论着研究会:在文学和美学之间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体系性建设及其中国化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体系建设 |
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定位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历史定位:讨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 |
二、时代使命: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 |
三、中英互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与美学新拓展 |
第六章 美学会议与审美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审美文化在1990年代的兴起 |
一、美学的“当代”:1990年代初期的美学会议 |
二、在审美文化中复兴:第四届全国美学会议 |
三、“审美文化”:美学与政治的互动 |
第二节 审美文化的多元建构 |
一、自然、园林、生态、旅游:景观美学初探 |
二、以“艺术”之名:美学与艺术的互动 |
三、民族美学:书写汉民族共同体美学 |
第七章 美学会议与走向世界的新世纪美学 |
第一节 全国美学会议在新世纪的发展 |
一、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
二、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回顾与展望” |
第二节 东方美学与生态美学:现代美学的两种新范式 |
一、“东方美学”的兴起与东方美学国际会议 |
二、生态美学研讨会与生态美学问题 |
第三节 “美学的多样性”: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中国美学新发展 |
一、走向世界: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的美学背景 |
二、百家争鸣: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讨论会 |
三、影响意义: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对中国美学制度的影响 |
第四节 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与美学的合流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思潮的形成 |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生活美学”的讨论方式 |
三、生活美学的多元对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时期美学会议总体情况列表(1979-2014) |
后记 |
(10)李荇赋及与中国文化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李荇生平及赋作概述 |
2.1 李荇生平 |
2.1.1 为学 |
2.1.2 仕途 |
2.1.3 归隐 |
2.2 李荇赋作概述 |
第三章 李荇赋内容 |
3.1 抒情赋 |
3.1.1 言志抒情 |
3.1.2 叙事抒情 |
3.1.3 议论抒情 |
3.2 咏物赋 |
3.2.1 咏自然 |
3.2.2 咏器物 |
3.2.3 咏治道 |
3.3 咏史怀古赋 |
3.3.1 咏史赋 |
3.3.2 怀古赋 |
第四章 李荇赋在创作模式上对中国文学的借鉴 |
4.1 赋体上的借鉴 |
4.1.1 骈体为主 |
4.1.2 卒以乱辞 |
4.2 风格上的借鉴 |
4.2.1 “平和澹雅”的文风 |
4.2.2 “求奇生新”的创作倾向 |
4.3 修辞上的借鉴 |
4.3.1 大量运用中国文化典故 |
4.3.2 善于化用中国文人的章句 |
第五章 李荇赋在思想内容上对儒、道思想的接受 |
5.1 对儒家思想的接受 |
5.1.1 “温柔敦厚”的儒家文学思想 |
5.1.2 “正心,修身”的道德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
5.1.3 “用行舍藏”和“仕久止速”的处仕态度 |
5.2 对道家思想的接受 |
5.2.1 “万物一齐”的平等观 |
5.2.2 “安时处顺,乐乎天常”的精神境界 |
5.2.3 看淡生死的超然智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题目) |
四、第五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漳州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2016年中国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20(01)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南音教育的价值研究(1990-2018)[D]. 陈俊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福建省肝病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海峡科学, 2018(10)
- [5]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6]中国现代刻字艺术展相关问题研究[D]. 张俊鑫. 山西大学, 2017(03)
- [7]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8]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 东北师范大学, 2016(12)
- [9]我与中国韵文学会的“缘分”[J]. 欧明俊. 中国韵文学刊, 2015(02)
- [10]李荇赋及与中国文化关联研究[D]. 季洁. 延边大学,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