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层武装部建设之我思(论文文献综述)
关燕婷[1](2019)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深圳Y社区为例》文中指出城市社区是社会治理结构中的基础单元,是城市群众生活的重要载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最直接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其提供的服务如何,服务能力怎样,既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获得感,又关系到城市社区的现代化进程。城市社区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2015年底,中共深圳市委推行基层服务标准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制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政策要求全市各个社区都要设立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并按照标准建设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政策要求,对于规范社区服务载体、服务设施、服务内容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有利于夯实基层公共服务组织基础,强化基层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深圳Y社区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即是在上述背景下开展的。本论文选取深圳Y社区为研究对象,对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及其公共服务供给情况展开研究。论文首先基于公共服务理论、标准化理论及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建构一个研究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分析维度,这个维度包含三个方面:服务组织维度、服务程序维度、服务信息维度。论文围绕服务组织、服务程序、服务信息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和调研访谈提纲,对Y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中的公共服务供给状况进行调研。在调研中,发现深圳Y社区通过实施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情况大有改善,体现在:服务内容规范化、服务部门联动化、服务程序简化、服务信息互动化。同时,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深圳Y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实施的服务供给仍然存在问题,论文进一步分析其存在问题的三大约束性因素——服务组织性约束因素,服务程序性约束因素,服务信息性约束因素。论文最后,针对深圳Y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及其约束因素,分别从服务组织端、服务程序端、服务信息端三大方面,提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优化策略。
张丽[2](2019)在《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行政效率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行政效率是现代行政管理研究的重点和核心之一,是衡量行政主体行政管理活动效果的重要标准,提升行政效率是激活行政效能建设、构建绩效政府的一个关键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要求“广东省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在同年6月9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上也强调,“全面确立和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国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升行政效率摆在重要位置。乡镇机关作为国家政权建设的基础,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最末端,是根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笔者长期在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工作,认为目前赤坭镇政府在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方面最大的短板就是行政效率低下,问题突出,矛盾激化,陷入“塔西佗陷阱”,提升行政效率刻不容缓,否则直接影响中央、省市区各级行政效能建设,直接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采用参考文献、实例分析、走访调研等方法,以行政组织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分析研究赤坭镇行政效率提升,以微观的角度,阐述了当前赤坭镇行政效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原因,进而通过科学合理设置机构、核定编制、转变职能、优化人员结构等举措提升行政效率,改进机关作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为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应有贡献。全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研究的背景、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阐述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行政效率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概念包括乡镇机关、效率、行政效率;理论基础为行政组织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第三部分列举了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行政效率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职责重心的变化导致机构设置不合理;乡镇权、责不一致,导致工作不堪重负;人员结构不合理且素质有待提高,提高效率困难重重;人事管理受制于上级部门,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第四部分分析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赤坭镇行政管理理念转变不彻底:缺乏创新理念,主观能动性不强;缺乏协调理念,联动机制不健全;缺乏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开放理念,参与机制不顺畅;缺乏共享理念,服务意识弱化。赤坭镇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职能转变不到位,“条块”矛盾。第五部分论述提升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行政效率的思路和对策。笔者认为,提升赤坭镇行政效率,既是一项事关乡镇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又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全面性的工作。需要赤坭镇总结完善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拓宽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多管齐下,有计划、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好系统性提升效率工作。体制创新为根本,人员队伍建设为核心,载体创新为依托,具体通过科学、合理、准确地定位好赤坭镇行政机关角色功能;精简人员,加强赤坭镇干部队伍素质教育,健全考评激励机制;建立规范化和程序化办事流程,降低行政成本;密切联系赤坭镇广大群众,惠民生重实效;严格落实赤坭镇行政监督机制,扩大党员群众参与;创新赤坭镇基层治理体系和党组织活动载体等六大对策切实提升赤坭镇行政效率。
杨阳[3](2018)在《主体间性下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以贵州两代苗族“鬼师”的人生史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立足于本体论的主体间性视角,引用R.G柯林伍德在《精神镜像或知识地图》一书中提出的精神镜像理论,尝试将人与文化视为平等交互的两个主体,并在这种主体间的交互性下探讨那些成为“鬼师”的歪梳苗族人是如何对“鬼师文化”形成文化认同的。为此,笔者通过记录、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牛场乡下坝组的曹氏苗族(歪梳苗)两代“鬼师”的人生史,以其鲜活、真实、差异巨大的生命体验为田野材料,论证精神镜像理论在民族学文化认同研究方面的可操作性。在文本的撰写中,除绪论、结语外,正文部分共设四章,而这四章又形成了本文的三层架构。其中,第一层架构在介绍歪梳苗“鬼师”名称、地位、职能的基础上聚焦曹氏苗族现存可考的“鬼师”源流,为后续章节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部分分别撰写了两代“鬼师”的人生史,回溯不同代际的“鬼师”在成长过程中与“鬼师文化”的交互记忆,凝练相关的人生事件构成文本,又反过来于各自的末节描述“人与文化”的交互影响,体现“人与文化”之间存在的主体间性。第三部分综合回顾第二部分关于人生史书写的文本,在精神镜像理论的指导下探讨作为平等交互主体的两代苗族“鬼师”缘何对“鬼师文化”形成认同。“鬼师”作为当地歪梳苗丧葬文化中的重要人员,即便代际、成长环境、教育水平等存在差异,但是在个人对家族姓氏、父系家支结构实现认同的基础上,每一代“鬼师”都藉由自身知识谱系的镜像效应加深了个人对“鬼师文化”背后关于苗族社会结构及运作机制的理解,并在族人的丧葬仪式上将“人与文化”交互体验的结果进行展演,借以超度亡魂、教化生者,维护歪梳苗社会的稳定运行。换言之,通过这些人生史的个案研究,我们得以了解相应时代下成为“鬼师”的族人对于“鬼师文化”形成文化认同的过程,得以看到“鬼师文化”在形塑族人的家族观、族群观的同时,跟随人的成长而自我更新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个人的人生史,也是个人的思想史,不仅透过个人的完整人生折射出相应时代下的文化史,而且保存着自宋以降中国思想史在民族地区演进的遗迹。当我们聚焦两代“鬼师”人生史的代际差异看待“鬼师文化”的认同时,发现的是族人对于父系家支制度下族群运行机制的认同。当我们摘除“苗族文化”的族属标签,扩大视域去分析“文化与人”的交互认同时,发现的是经由族群精英在强势文明与弱势文明之间的游走所建构的文化镜像。
代丹丹[4](2017)在《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制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工作,完善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陕西高校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取得了历史性成果,但由于学校规模、办学层次等客观原因或高校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模式不科学等主观方面的原因,目前陕西部分高校思想政治体制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试图为完善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全面促进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有效的借鉴。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对体制机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等核心概念做以区分和界定,并对它们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总结和梳理了应用的相关原理。其次,通过调查研究,对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取得了突出成果,对于好的做法和优秀经验应大力推广。目前陕西高校普遍的问题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和教育机制合力不足。对于普遍性问题,文章提出高校应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责任制,建立党委领导下,党政共同参与的决策中枢机构;构建规划机制、完善控制机制、健全评估等主要工作机制的建议。最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原理,并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全员、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努力开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胡义清[5](2017)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哲学、文化等领域观念论盛行。在文化史研究中,相当多的文化史家抱着唯心的理念夸大文化的作用。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拨乱反正创立唯物史观。一方面,他们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主张对社会进行实践改造。他们批判文化史家片面地拔高文化的作用并且对于文化的使用持谨慎态度,在他们的着作中文化一词出现得不多。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也看到了社会意识的巨大的能动作用,虽然这种作用相对于社会存在的作用是第二位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深入研究各种文化现象,精准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文化问题。我们主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文化的社会功能是指文化在人类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超越前人和同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他们视文化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文化具有实践性、历史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还具有阶级性。文化的实践性体现在它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其内容来自实践,发展的动力是实践,文化问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得到解决。马、恩反对脱离特定的历史时代、脱离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生活抽象地谈论文化。文化反映了特定历史时代人们的劳动生产、生活状况。文化的历史性强调文化是运动变化的,文化具有时代性、阶段性和暂时性。文化是社会的产物。文化是人们社会劳动的成果。文化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文化不可避免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创造文化的活动、与政治统治密切的法、教育、道德以及对它们的看法体现了阶级的利益与意志。某些文化形式的消失取决于阶级对立的消失。在阶级社会中文化给不同群体带来不同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文化阶级性的论述揭开了资本主义文化的面纱。资产阶级打着代表全民、全社会的幌子,实则利用文化为自己的统治服务,麻痹人民的斗志,妨碍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看待文化的社会功能。从社会功能的视阈看,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法出发全面评价文化的作用从而超越同时代的文化史家。马克思恩格斯肯定文化对社会的正面功能,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等社会群体的负面功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为逻辑上合理解释文化的某些社会功能被替代、转换、强化、弱化和消失等现象提供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阐述了科技、道德、宗教和文艺等文化形式对社会的正面功能。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加速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过渡,改进人们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科技进步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道德规范人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道德维护人的正当权益,保障社会公正;道德激励人向上,推动社会进步;道德还为人类发展提供导向,促使社会改善。宗教具有劝慰功能;宗教曾经为社会变革提供合法性;宗教客观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宗教提高了建筑的艺术水平。文艺提供史料,帮助人们认识历史;文艺启迪人们更好地把握现实生活;文艺给人愉悦,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文艺还为革命阶级的斗争提供有力武器。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某些文化形式的负面社会功能。科技的应用导致机器排挤工人、工人的身心健康受损、工人的片面发展与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等不良后果。基督教加速市民社会原子化,商品拜物教掩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宗教妨碍科学的发展与传播。庸俗民主主义文学空谈政治,迟滞了德国民主发展;"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阻碍德国社会发展。思辨唯心主义远离现实,敌视群众,消解哲学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直观唯物主义脱离实践,自居旁观者,无法实际地改造世界;庸俗功利主义为资产阶级剥削辩护,破坏社会公平正义。马克思恩格斯对文化社会功能的全面论述启发了默顿等学者完善文化社会功能的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某些影响文化社会功能发生的重要因素。文化社会功能从产生、传递到被认同和转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借助一定的手段,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分析了分工、交往、传统、国家权力等因素对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产生的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分工决定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与否,分工水平制约着文化的生产水平,分工导致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过程中人们受益不均。战争和殖民等交往形式对文化传承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传统观念和习俗影响人们接受新文化,国家权力可以直接影响文化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等。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的三条基本原则。观念形态的文化与人的心理息息相关。人的心理往往是理性和情感交织在一起,而且因时因地因人而变,呈现异常的复杂性。卢梭看到了这一问题,主张区分人们在不同动机下的意志表达。"众意与公意之间经常总是有很大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除掉这些个别意志间正负相抵消的部分而外,则剩下的,总和仍然是公意。"1但这种简单的"正负相抵消"远不能解决问题。我们从当下有的国家进行的选举和全民公决中可以发现这一点。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对人们准确评价文化社会功能运用的效果提出了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人们一直在探索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来精确评价文化产生的社会效果。默顿将功能区分为正功能、负功能和显功能、潜功能为准确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运用效果提供了启示。当代文化的社会功能评价走向量化是一个进步,但是也遮蔽了某些有重要价值面又无法量化的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时坚持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二是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些也是我们今天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应该遵循的原则。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原则要求我们考核文化产业时坚持生产力标准。承认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要求我们在评价文化建设成效时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坚持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要求在我们评估文化事业时坚持以人为本,在育人时切实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在衡量文化产品的效益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的当代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启发我们扬长避短,发挥文化的正面社会功能,助推中国崛起。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充分发挥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生产力;促进中外文化交往,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中国崛起最大限度地团结海内外中国力量;加快智力成果转化,培育文化支柱产业为中国崛起奠定物质基础;提升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为中国崛起赢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总之我们要以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努力建设好人民的精神家园,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快中国崛起。
华文倩[6](2016)在《微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作为标志的微时代已经悄然而至,而伴随着微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作为微媒体最活跃的群体,一方面他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快捷方便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们的思想在这个新时代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微时代创新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的载体,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机遇,但微媒体信息传播环境的复杂性也给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带来了严峻挑战。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是高校和教师的职责。本文首先阐述微时代及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认同的科学内涵,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微时代的内涵和特征进一步凝练,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的规律进行剖析;继而分析微时代大学生理论认同的现状,接下来深入解读微时代给大学生中国特色理论认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从微时代的优势出发,消极影响主要阐述微时代给教师、大学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本身带来的多重挑战出发。文章最后一部分有针对性地从教师、高校及学生三个维度全面把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路径。在路径方面,本文提出高校、教师和学生必须三者合力紧扣微主题,将微时代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紧密结合,将微时代放在最关键位置,将微平台作为核心武器加强大学生政治理论教育,即敦促高校不仅要建设“微文化”,优化“以文化人”的育人环境,还要建好“微阵地”,牢牢掌握网络空间舆论主导权;教师要掌握“微语言”,实现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设置“微议题”,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促进理论认同,另外要讲好“微故事”,发挥先进榜样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高度重视学校的实践考核。通过本文的研究期冀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在三方合力作用下使微时代作用最大化,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使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高度得到飞跃式提高。
张力翔[7](2016)在《飘逝的紫霞》文中认为故事梗概:插队时,在一片缠绕在塬腰上的紫霞般的苜蓿田里,思汉和松英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终于有了第一次拥吻。三年插队中,俩人同不断骚扰和打压他们的公社副主任方河东进行了不懈的抗争,感情越发深厚,发誓永不分离。中文系孙主任将思汉招回北京上大学后,又把自己的外甥女郝撷介绍给他,并许诺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在这个锦绣前程的诱惑下,从小就立志改变贫穷命运的思汉终于抛弃了松英。尽管他曾良心发现,毅然回村搭救松英,试图重归于好,却被心如死灰的松英坚决拒绝。松英脱离虎口后回京自谋发展。
王家兵[8](2015)在《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意义是从“史”的角度研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传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规律的大史学。由此可见,彰往而察来,加强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思想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基础,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论述则是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本文对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四大载体,即“管理载体、传媒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分别进行了探究,一是厘清每一种载体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内涵;二是分析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现实依据和客观要求;三是在文献资料中对载体的典型运用进行了爬梳剔抉,挖掘归档;四是归纳分析每一种载体的突出特点。研究的目的是全面总结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为当代提供“历史的启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构建和运用上要统筹规划,实现“内外联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高主体意识和增强主体素质,坚持方向性、层次性、有效性等原则,从“内部要素”方面着手有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另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上,把握方向,思想重视,提供技术、资金等“外围层面”的坚强有力保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的方向性和科学化。总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为指导,以“中央苏区”为时空,以“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为切入点,以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传媒载体、活动载体、文化载体”为经线,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观中国化为纬线,对镶嵌其间或隐或显的史实进行了梳理挖掘,在经纬交织中系统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选择与实施,合理评判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成效与地位,科学总结其基本经验和深刻教训,从“历史果肉”中汲取最好的营养,赋予“历史果核”新的价值,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提供历史的启示。本论题研究既有助于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又有利于丰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也是推动“四个全面建设”的丰厚精神财富。
杨雅妮[9](2014)在《夏河藏族纠纷解决方式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他者”纠纷解决过程的研究,一直是人类学家,尤其是法律人类学家的主要关注对象。在我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下,传统人类学研究中的“他者”和“我者”变成了同一时代的人。在这种背景下,选择夏河藏族这样一个颇具代表性、又较为低廉、便捷的“家乡式”研究对象,对其新时期的纠纷解决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够正确认识不同知识体系在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价值,而且有利于平衡保护民族多元文化与国家法制统一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民族和谐与社会安定。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夏河藏族的纠纷解决方式,除坚持根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外,还综合使用了包括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及问卷调查法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发现,在夏河藏族的纠纷解决方式当中,既有源自“习惯法”体系的,也有源自“国家法”体系的。“习惯法”体系中的纠纷解决方式主要包括“群体械斗”、“多元化的民间调解”、“吃咒”等,而“国家法”体系中的纠纷解决方式则以诉讼为典型代表。由于不同类型的纠纷解决方式在形成原因、文化背景、适用范围、运作方式、实际效果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它们在夏河藏族的纠纷解决过程中虽“竞争共存”,但冲突与碰撞不断,这种现象从根本上导致了夏河藏族纠纷解决秩序的混乱。基于此,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我们既要关注“习惯法”体系中纠纷解决方式的合法性,又要考虑“国家法”体系中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夏河藏族传统纠纷解决文化的传承,又要考虑社会主义法制在民族地区的统一适用。而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下,遵循国家司法权统一、各民族一律平等、“弱式的”的法律多元等基本原则,通过具体措施的采取以实现不同类型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与互动”。除绪论和结语外,整个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共五章:第一部分(第一、二章)是现状描述。这部分以“浅描+深描”的手法,不仅在宏观上向人们展示了夏河藏族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事实及其形成原因,而且结合具体个案,对当前在夏河藏族纠纷解决过程中重要而典型的“群体械斗”、“多元化的民间调解”、“吃咒”及“诉讼”等纠纷解决方式进行了文化解释。第二部分(第三章)是问题分析。这部分将夏河藏族的纠纷解决方式分为“习惯法”和“国家法”两种不同体系,分别对“习惯法”体系中的“群体械斗”、“多元化的民间调解”、“吃咒”及“国家法”体系中的诉讼在当前纠纷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第四、五章)是对策建议。这部分内容既涉及到不同类型纠纷解决方式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又涉及到不同知识体系中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协调与互动”。一方面,在新的社会时期,不同类型的纠纷解决方式有着不同的发展前景和命运。一些被国家法所明确禁止的纠纷解决方式,如复仇、“群体械斗”等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受民族历史文化支撑且国家法未明文禁止的纠纷解决方式,如“多元化的民间调解”、“吃咒”等不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继续适用,而且能够作为新的社会治理方式而被采纳;而由国家法建构起来的诉讼,则应当在适用过程中尊重和考虑夏河藏族的传统文化,以减少和缓解其在纠纷解决实践中所遭遇的“文化冲突”。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治的发展,“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将是夏河藏族纠纷解决的最佳方式。为了实现不同知识体系中纠纷解决方式的“协调与互动”,应该以“差异性的相容”为基本理念,对夏河藏族纠纷解决过程中“习惯法”与“国家法”“协调与互动”的可行性、应遵循的原则及具体途径进行探讨。值得注意的是,夏河藏族在纠纷解决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在整个甘、青藏区、甚至全国藏区都普遍存在,只是在表现形式、影响程度等方面略有差异。也正因如此,对于夏河藏族纠纷解决方式的研究,对于新时期整个藏族在纠纷解决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都有借鉴意义。
张强,李晋娴[10](2014)在《湖南省洞庭湖区域建设系统性融资规划(2011-2015) 附件三: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抢抓后金融危机时代产业重组机遇、实现常德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本纲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常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是"十二五"期间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指南。
二、基层武装部建设之我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层武装部建设之我思(论文提纲范文)
(1)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深圳Y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类型的视角进行研究 |
二、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视角进行研究 |
三、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视角进行研究 |
四、研究评价与本文的研究视角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安排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社区公共服务 |
二、公共服务标准化 |
三、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 |
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第五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理论与分析维度 |
第一节 相关理论 |
一、公共服务理论 |
二、标准化理论 |
三、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第二节 影响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若干要素 |
一、信息性因素 |
二、资源性因素 |
三、制度性因素 |
第三节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分析维度 |
一、服务组织维度 |
二、服务程序维度 |
三、服务信息维度 |
第三章 深圳Y社区及其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概况 |
第一节 社区概况 |
一、区位特征 |
二、组织架构 |
三、发展定位 |
第二节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构情况 |
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定位 |
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思路 |
第三节 社区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情况 |
一、标准化建设原则 |
二、标准化建设进程 |
第四章 深圳Y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调查分析 |
第一节 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调研设计 |
一、调研设计逻辑 |
二、调研样本选择 |
三、调研数据梳理 |
第二节 Y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特征 |
一、服务内容规范化 |
二、服务部门联动化 |
三、服务程序简明化 |
四、服务信息互动化 |
第五章 深圳Y社区公共服务供给问题及其约束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
一、公共服务覆盖不均衡 |
二、公共服务标准不清晰 |
三、公共服务专业不突显 |
四、公共服务监督不完善 |
第二节 影响Y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的约束因素分析 |
一、服务组织的约束性因素分析 |
二、服务程序的约束性因素分析 |
三、服务信息的约束性因素分析 |
第六章 深圳Y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服务组织端的优化策略 |
一、增强政府部门联动 |
二、鼓励多元主体合作 |
三、提高供给专业程度 |
第二节 服务程序端的优化策略 |
一、建立规范体系 |
二、强化环节管理 |
三、健全保障机制 |
第三节 服务信息端的优化策略 |
一、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
二、完善供给评估体系 |
三、畅通群众参与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行政效率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启示 |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阐释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乡镇机关 |
2、效率 |
3、行政效率 |
(二)行政效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行政组织理论 |
2、服务型政府理论 |
三、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概况 |
(二)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政府行政职责、机构、人员情况 |
1、赤坭镇机关的主要职责 |
2、赤坭镇行政机构设置情况 |
3、赤坭镇机关人员编制情况 |
(三)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的现状 |
1、经济基础薄弱,发展缺乏后劲,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
2、行政管理能力不强,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急需提高 |
(四)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存在问题 |
1、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工作重心没有及时转移 |
2、权、责不一致,工作负荷重 |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提升行政效率困难重重 |
4、人才引进受制于上级部门,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
四、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低下的原因 |
(一)赤坭镇政府行政管理理念转变不彻底 |
1、缺乏创新理念,主观能动性不强 |
2、缺乏协调理念,联动机制不健全 |
3、缺乏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
4、缺乏开放理念,参与机制不顺畅 |
5、缺乏共享理念,服务意识弱化 |
(二)赤坭镇政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 |
1、职能转变不到位制约了赤坭镇政府的行政效率提升 |
2、“条块”矛盾降低了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 |
五、提升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的思路和对策 |
(一)提升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的总体思路 |
1、体制创新为根本 |
2、人员队伍建设为核心 |
3、载体创新为依托 |
(二)提升赤坭镇政府行政效率的具体对策 |
1、科学、合理、准确定位好赤坭镇政府角色功能 |
2、精简人员,加强赤坭镇政府干部队伍素质教育,健全考评激励机制 |
3、建立规范化和程序化办事流程,降低行政成本 |
4、密切联系广大群众,惠民生重实效 |
5、严格落实赤坭镇政府行政监督机制,扩大党员群众参与 |
6、创新赤坭镇政府基层治理体系和党组织活动载体 |
六、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主体间性下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以贵州两代苗族“鬼师”的人生史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主体间性的讨论 |
(二)关于文化认同的探讨 |
(三)关于苗族丧葬的研究 |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
(一)研究对象—苗族“鬼师” |
(二)研究内容 |
四、总体框架、研究思路 |
(一)总体框架 |
(二)研究思路 |
五、理论运用、研究方法 |
(一)理论运用 |
(二)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七、田野点与田野调查经历 |
(一)田野点 |
(二)田野调查经历 |
第一章 何谓苗族“鬼师” |
一、“鬼师”的名称 |
二、“鬼师”的角色与地位 |
三、“鬼师”的职能 |
四、曹氏“鬼师”源流考 |
第二章 “鬼师”曹友林的人生史 |
一、出生 |
三、分家 |
四、修葺祖坟 |
五、友林与“鬼师” |
第三章 “鬼师”曹正阳的人生史 |
一、童年 |
二、谈故乡 |
三、谈父亲 |
四、正阳与“鬼师” |
第四章 主体间性下的文化认同 |
一、“鬼师文化”与“鬼师” |
二、认同“鬼师”的精神镜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匠师曹国富的人生 |
附录二 ,曹友林家的祖屋 |
附录三 ,田野调查影像集 |
附录四 ,笔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 |
2.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
2.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 |
2.2.4 协同创新理论 |
3 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
3.1 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现状 |
3.2 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
3.2.1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 |
3.2.2 教育机制缺乏合力 |
4 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创新 |
4.1 领导体制创新 |
4.1.1 构建中枢决策机构 |
4.1.2 构建二级咨询机构 |
4.1.3 构建二级信息管理机构 |
4.2 管理机构创新 |
4.2.1 横向上,整合学生工作中心 |
4.2.2 纵向上,整合三级管理体系 |
5 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
5.1 构建规划机制 |
5.1.1 创新组织领导机制 |
5.1.2 健全保障机制 |
5.2 完善控制机制 |
5.2.1 注重队伍建设,健全教书育人机制 |
5.2.2 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文化育人机制 |
5.2.3 创造外部环境,创新实践育人机制 |
5.2.4 转变教育方式,构建平台育人机制 |
5.3 健全评估机制 |
5.3.1 改进系统内评估 |
5.3.2 创造系统外评估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陕西高校思政理论课机构设置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5)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术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一、论文的特色与创新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化及其功能 |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演变 |
一、汉语中文化的含义 |
二、西方文化含义的演化 |
三、文化的普遍含义 |
第二节 文化的分类 |
一、文化类型的含义 |
二、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 |
三、各种不同文化的共性 |
第三节 文化功能及其分类 |
一、功能的含义 |
二、文化功能的分类 |
三、文化的社会功能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文化的含义 |
一、马克思恩格斯直接使用文化一词时文化的含义 |
二、文化与文明互通 |
三、马克思恩格斯用其它方式或词汇表达文化的含义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民主主义文化观 |
二、人本主义文化观 |
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 |
四、人类学文化观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文化的特性 |
一、文化的实践性 |
二、文化的历史性 |
三、文化的社会性 |
四、文化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社会功能意蕴 |
一、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中蕴含社会功能因素 |
二、社会性功能观与唯物史观有相似起点 |
三、结构性功能观与唯物史观对社会有机体的分析有相似之处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关于文化的正面社会功能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
一、近代科学的特征 |
二、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
三、科学技术加速旧社会形态向新社会形态过渡 |
四、科学技术改进人们的观念与思维方式 |
五、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二节 道德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
一、道德规范人的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
二、道德维护人的正当权益,保障社会公正 |
三、道德激励人向上,促进社会进步 |
四、道德为人类发展提供导向,促使社会改善 |
第三节 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
一、宗教的劝慰功能 |
二、宗教曾经为社会变革提供合法性 |
三、宗教客观上促进教育的发展 |
四、宗教提高建筑的艺术水平 |
第四节 文艺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
一、文艺提供史料,帮助人们认识历史 |
二、文学启迪人们更好地把握现实生活 |
三、文艺给人愉悦,提高人的审美水平 |
四、文艺为革命阶级的斗争提供有力武器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着作中关于文化的负面社会功能 |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对社会的消极作用 |
一、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机器排挤工人 |
二、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损坏工人的身心健康 |
三、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导致工人的片面发展 |
四、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宗教对社会的消极作用 |
一、基督教加速市民社会原子化 |
二、商品拜物教掩盖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
三、宗教妨碍科学的发展与传播 |
第三节 落后文艺对社会的消极作用 |
一、庸俗民主主义文学空谈政治,迟滞德国民主发展 |
二、"真正的"社会主义文学阻碍德国社会发展 |
第四节 错误哲学理论对社会的消极作用 |
一、思辨唯心主义远离现实,敌视群众,消解哲学指导社会实践的能力 |
二、直观唯物主义脱离实践,自居旁观者,无法实际地改造世界 |
三、庸俗功利主义为资产阶级剥削辩护,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
第五章 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分工 |
一、分工决定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与否 |
二、分工水平制约着文化生产水平 |
三、分工导致文化社会功能发生过程中人们受益不均 |
四、资本主义分工下的文化 |
第二节 交往 |
一、对交往的理解 |
二、交往形式的分类 |
三、战争影响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
四、殖民等世界普遍交往形式加速文化的全球化 |
五、和平交往方式扩大地域性文化的影响 |
第三节 传统 |
一、传统观念和习俗影响人们接受新文化 |
二、传统观念和习俗薄弱的地方新文化易发展 |
三、共产主义文化要与传统中的消极成分决裂 |
第四节 国家权力 |
一、国家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 |
二、国家权力支持或者阻止某些文化生产 |
三、国家权力促进或者切断某些文化传播 |
四、国家权力多方面影响文化消费 |
第六章 文化的社会功能评价 |
第一节 近现代对文化的社会功能运用效果评价的探索 |
一、默顿对功能的细分有助于准确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运用效果 |
二、当代文化的社会功能运用效果评价的量化趋势 |
三、对文化的社会功能运用效果评价的思考 |
第二节 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 |
一、文化最初直接起源于人们的物质活动 |
二、文化发展以物质为基础 |
三、生产力标准是衡量文化的社会功能的重要尺度 |
第三节 文化的相对独立性 |
一、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形成 |
二、文化生产具有自身的特性 |
三、文化的各种形式相互作用 |
四、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
五、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第四节 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文化的最终目标 |
一、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终生奋斗的理想 |
二、资本主义文化异化妨碍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三、扬弃资本主义,让文化促进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
第七章 充分发挥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助推中国崛起 |
第一节 发挥文化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
一、发挥道德的规范功能,变道德规范为人的实际行动 |
二、引导宗教为社会主义服务 |
三、文艺哲学要弘扬真善美,凝聚人心 |
第二节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高中国文化生产力 |
一、我国文化产业的概况 |
二、增加就业,做大文化产业 |
三、深化分工,做精文化产业 |
四、壮大人才队伍,做强文化产业 |
第三节 促进中外文化交往,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
一、对文化交往对象的研究要深化 |
二、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要中国化 |
三、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式要国际化 |
四、文化对外传播的工具要现代化 |
结束语 |
一、文化的相对性 |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发生的复杂性 |
三、文化建设的长期性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微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微时代的研究 |
(二) 关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的研究 |
(三) 关于强化理论认同路径的研究 |
(四) 微时代背景下强化理论认同对策研究 |
三、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微时代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基本理论 |
一、微时代的内涵及其特征 |
(一) 微时代的内涵 |
(二) 微时代的特征 |
二、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的科学内涵 |
(一) 理论认同的概念 |
(二)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 |
第二章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抽样和资料收集 |
(一) 调查目的 |
(二) 抽样和资料收集 |
二、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 大学生微平台使用情况 |
(二) 大学生对基本概念知晓情况 |
(三) 大学生理论认同程度 |
(四) 大学生接受理论途径 |
三、调查结果分析 |
(一) 对理论概念基本了解,但认知不明确 |
(二) 观念认同与行为认同无法统一 |
(三) 理论接受方式仍然传统与被动 |
第三章 微时代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的二重性影响 |
一、微时代给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带来的机遇 |
(一) 开放性增大了理论知识的共享化 |
(二) 互动性增进了理论学习的生活化 |
(三) 即时性提高了理论认同的时效性 |
(四) 灵活性增强了理论认同方式的创新性 |
二、微时代给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带来的挑战 |
(一) 给理论认同主体带来的挑战 |
(二) 给理论认同客体带来的挑战 |
(三) 给理论认同介体带来的挑战 |
第四章 微时代下优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路径 |
一、学校维度 |
(一) 建设“微文化”,优化“以文化人”的育人环境 |
(二) 建好“微阵地”,牢牢掌握网络空间舆论主导权 |
二、教师维度 |
(一) 掌握“微语言”,实现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 |
(二) 设置“微议题”,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促进理论认同 |
(三) 讲好“微故事”,发挥先进榜样的价值引领作用 |
三、学生维度 |
(一) 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
(二) 提升网络舆情辨别能力 |
(三) 重视优化实践考核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主要概念的厘定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溯源 |
第一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基础 |
一、中国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二、西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 |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指导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论述了报刊宣传的重要性 |
二、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传单、小册子、书信“更引人入胜” |
三、马克思恩格斯注重“一次演说胜过十篇文章和一百次访问” |
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文艺是有实践的政治力量”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实践溯源 |
一、中共建党初期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党报思想发轫 |
二、大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合作 |
三、红军初创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初创 |
第二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
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管理为载体的依据 |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具体类型 |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客观依据 |
一、党内“农业工人”增多,非无产阶级思想泛滥 |
二、乡村革命领导者多是富农知识分子,亟待加强思想指导 |
三、党组织松散、缺乏集体领导是“党表现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典型运用 |
一、召开会议,加强对党和红军的组织和思想管理 |
二、制定条例和章程,使“党和红军政治工作制度化” |
三、创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切实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四、重视生活管理,形成了新型的“苏维埃区域的好现象”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突出特点 |
一、具有制度化的特征 |
二、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权威性 |
三、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
第三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传媒为载体的依据 |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具体类型 |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确定和发展的缘由 |
一、大众传媒是是意识形态博弈的场域 |
二、重视和运用传媒载体是无产阶级的优良传统 |
三、中央苏区在思想宣传上高度重视运用传媒载体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的典型运用 |
一、标语、布告、传单是最普遍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
二、报刊图书是最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
三、红色中华新闻台是最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教育传媒载体的突出特点 |
一、重视党员发行党报,给党报写文章,强调“全党办报” |
二、青少年儿童新闻报刊图书独树一帜,蓬勃发展 |
三、图书报刊具有大众化、通俗化的风格 |
第四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为载体的依据 |
三、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具体类型 |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客观依据 |
一、苏区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
二、苏区文化教育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 |
三、苏区文化解除精神桎梏,是“整个革命机器的组成部分”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典型运用 |
一、中央苏区教育积极“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 |
二、“文艺育德” |
三、体育运动可以“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 |
四、图书馆是“为着给革命的工作者需要和给予提高文化水平” |
五、革命博物馆是“宣传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窗口”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突出特点 |
一、坚持方向性和生动性相统一 |
二、坚持多样性和重点性相统一 |
三、坚持普及性和渗透性相统一 |
第五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活动为载体的依据 |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具体类型 |
第二节 中央苏区确定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客观依据 |
一、要“争取广大群众”,宣传教育必须延伸到群众的活动领域 |
二、民众“越多通过亲身检验,理论就越会深入心坎” |
三、“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典型运用 |
一、直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活动 |
二、结合经济建设、具体工作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三、党团、妇联、工会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第四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的突出特点 |
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
二、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
三、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
四、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
第六章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经验教训及其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经验 |
一、旗帜鲜明表达无产阶级立场,彰显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旗帜 |
二、紧紧把握革命形势,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 |
三、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
四、立足客观实际,“有的放矢”选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第二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深刻教训 |
一、管理载体带有“左”倾错误思想痕迹 |
二、传媒载体宣传上出现“空洞和过激”的现象 |
三、文化载体上强调“共产主义教育体系的方针” |
四、活动载体被简单看作是“最猛烈最有力量的为好” |
第三节 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当代启示 |
一、应对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 |
二、准确定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服务意识 |
三、立体建构,发挥各载体的功能优势 |
四、保障有力,提供组织、技术、资金等外围层面的坚强要素 |
五、有效管理,推进“载体优化”和“载体外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夏河藏族纠纷解决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四、基本概念界定 |
(一) 习惯法 |
(二) 国家法 |
五、田野点的选择及其概况 |
(一) 夏河县的自然地理 |
(二) 夏河县的人口结构 |
(三) 夏河县的生计方式 |
(四) 夏河县的主要部落 |
(五) 夏河县的宗教文化 |
第一章 多元化事实:夏河藏族纠纷解决方式概述 |
第一节 夏河藏族关于纠纷及纠纷解决的观念 |
一、纠纷 |
二、纠纷观 |
三、纠纷解决观 |
第二节 夏河藏族关于纠纷类型的认识 |
一、“习惯法”体系中的纠纷类型 |
二、“国家法”体系中的纠纷类型 |
三、两种知识体系对纠纷类型理解的偏差 |
第三节 夏河藏族的纠纷解决方式 |
一、他者的智慧:“习惯法”体系中的纠纷解决方式 |
二、普适性规则:“国家法”体系中的纠纷解决方式 |
三、不同知识体系中纠纷解决方式的共存方式 |
第二章 个案:夏河藏族纠纷解决方式的文化解释 |
第一节 “群体械斗”:一种暴力型的反秩序行为 |
一、个案介绍 |
二、“群体械斗”的文化解释 |
第二节 多元化的民间调解:习惯法中的非正式裁处 |
一、老人调解及其文化解释 |
二、部落委员调解及其文化解释 |
三、活佛(包括寺院)调解及其文化解释 |
四、民间调解中的“赔命价、赔血价” |
第三节 “吃咒”:以神灵信仰为基础的特殊仪式 |
一、个案介绍 |
二、“吃咒”的文化解释 |
第四节 诉讼: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正式裁处 |
一、个案介绍 |
二、诉讼的文化解释 |
第三章 问题:夏河藏族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不和谐音 |
第一节 “习惯法”失灵:传统纠纷解决方式的衰落 |
一、“群体械斗”:被国家法禁止的经验现实 |
二、多元化民间调解:程序性、有效性与合法性瑕疵共存 |
三、“吃咒”:适用范围与功能逐渐萎缩 |
第二节 “国家法”遇阻:诉讼遭遇文化冲突 |
一、不如村里老人:法院裁判缺乏权威性 |
二、裁判者是外人:法官不懂“我们”的规矩 |
三、正常交流受阻:法官不懂“我们”的语言 |
四、陌生的环境:面对法庭的心理不适 |
五、高昂的成本:对“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担心 |
六、负面的社会舆论:对“周围人”看法的顾虑 |
第四章 碰撞与抉择:不同类型纠纷解决方式的当代命运 |
第一节 倡导理性救济:“群体械斗”的避免 |
一、预防为主:采取措施防止草山纠纷的发生 |
二、礼仪:一种舒缓紧张结构的方式的采取 |
三、依国家法的规定对凶手追究法律责任 |
四、控制和降低“群体械斗”的危害 |
五、对“群体械斗”进行严密监控 |
第二节 调解文化的传承:多元化民间调解的“扬弃” |
一、正确认识多元化民间调解的价值 |
二、提升民间调解的“规范化”水平 |
三、利用民间调解中的“习惯法”资源 |
四、为民间调解划出独立的适用范围 |
第三节 一种合乎规律的变迁:“吃咒”的逐渐消亡 |
一、“吃咒”的生存土壤 |
二、社会变迁对“吃咒”的影响 |
三、神的逐步退位:“吃咒”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面对“习惯法”:诉讼应尊重“他者的智慧” |
一、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本土法官” |
二、继续贯彻“两少从宽”的司法政策 |
三、尊重和考虑夏河藏族的“个性语言” |
四、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司法相适应” |
五、借用“吃咒”仪式进行事实认定 |
六、“有限适用”夏河藏族习惯法 |
七、逐步确立广场化的司法方式 |
第五章 差异性的相容:“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协调与互动” |
第一节 “习惯法”与“国家法”竞争共存的原因解读 |
一、理论原因:三种不同层面的差异性 |
二、制度原因:规则共治模式下的多元互补 |
三、实践原因:夏河藏族纠纷解决的复杂性 |
第二节 “习惯法”与“国家法”“协调与互动”的可行性 |
一、“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影响与补充 |
二、传统法律与现代性法律之间的碰撞与交融 |
三、“弱式的”法律多元下不同规则之间的服从与被服从 |
第三节 “习惯法”与“国家法”“协调与互动”的原则 |
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
二、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
三、坚持文化相对主义 |
四、坚持“弱式的”法律多元 |
第四节 “习惯法”与“国家法”“协调与互动”的具体途径 |
一、继续推行“普法”教育 |
二、充分发挥自治立法的桥梁作用 |
三、培养合格的纠纷解决主体 |
四、加强司法领域的“对口援建” |
五、尊重夏河藏族的传统文化 |
结语 |
一、深刻理解不同类型纠纷解决方式的文化基础 |
二、正确认识不同类型纠纷解决方式的当代价值 |
三、充分利用“习惯法”知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
四、积极促进夏河藏族法律文化的现代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基层武装部建设之我思(论文参考文献)
- [1]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以深圳Y社区为例[D]. 关燕婷. 深圳大学, 2019(01)
- [2]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行政效率提升研究[D]. 张丽. 吉林大学, 2019(12)
- [3]主体间性下的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以贵州两代苗族“鬼师”的人生史为中心[D]. 杨阳.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4]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研究[D]. 代丹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5]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的社会功能思想研究[D]. 胡义清.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08)
- [6]微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问题研究[D]. 华文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2)
- [7]飘逝的紫霞[J]. 张力翔. 参花(上), 2016(03)
- [8]中央苏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 王家兵.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7)
- [9]夏河藏族纠纷解决方式研究[D]. 杨雅妮. 兰州大学, 2014(04)
- [10]湖南省洞庭湖区域建设系统性融资规划(2011-2015) 附件三:常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A]. 张强,李晋娴. 湖南省洞庭湖区域建设系统性融资规划(2011-201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