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哈尔滩井灌区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茂勋[1](2021)在《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水土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供应地,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约900万吨。其中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提供90%以上,然而由于片面追求粮食增产,采用不合理的用水与施肥模式导致地下水超采与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其灌区农业水资源系统遭受破坏,由此引发水资源污染、地下水水位骤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黑龙江省灌区水资源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等12个样点灌区为例,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优选模型构建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模型计算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指数,并通过模型性能的比较确定最优模型进行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进而分析影响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的关键驱动因子,并分析时空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保障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恢复力约束下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为农业水资源安全提供保障。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本文通过参考相关领域的研究,对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内涵解析,遴选覆盖水资源系统、技术管理系统、农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共五个系统43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初选集,通过复相关系数-R聚类-变异系数的指标筛选模型,将评价指标最终筛选至13个,并以此构建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与相关领域研究在初始评价指标个数、评价指标筛选模型、筛除评价指标数量与剔除率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更具有合理性。通过对所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信度分析,确定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靠性与稳定性。(2)根据所构建的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支持向量机模型(SVM)、引力搜索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GSA-SVM)、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GWO-SVM)、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IGWO-SVM)四种模型对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等12个样点灌区2007年-2016年十年间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变化及2016年12个样点灌区各自水资源恢复力水平进行分析,从时间维度分析,四个模型除2009年略有出入外,其他9个年份完全相同,相似率高达90%。从空间维度角度分析,恢复力等级评价结果相同的有10个灌区,相似率高达83.3%,只有八五九灌区和二道河灌区评价等级略有不同。同时通过分类准确率(accuracy)、均方误差MSE、判定系数R2及运行时间T来验证四种模型的性能,从结果上看,IGWO-SVM模型在四个验证方面上均好于其他三个模型。通过序号总和理论,计算Spearman相关系数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得到了IGWO-SVM模型>GWO-SVM模型>GSA-SVM模型>SVM模型的结论。因此可以证明无论在模型精度上还是模型稳定性上,IGWO-SVM模型都具有一定优势。(3)通过熵权法、CRITIC法与支持向量机权重系数法分别对优选的13个驱动因子进行权重分析,确定降雨量、人均耕地面积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关键驱动因子。通过最优测度模型改进灰狼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模型(IGWO-SVM)模型对黑龙江省12个样点灌区时间尺度上的分析,得出十年间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二次函数拟合曲线确定2008年、2012年和2016年为典型年进行空间尺度分析确定12个样点灌区的空间变异性,通过Arc GIS绘图软件分别绘制的不同年份恢复力等级空间分布图可以得出:西部松嫩平原灌区虽整体恢复力水平低于东部三江平原灌区,但其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水平呈逐渐升高的态势;沿江地区的灌区水资源恢复力水平要明显高于内陆地区;水面面积比重较大的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水平较为稳定;小型灌区与井灌区的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要普遍优于大中型灌区。从空间结构上看,无论黑龙江省12个样点灌区的恢复力等级如何变化,其水资源系统恢复水平一直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4)通过分析黑龙江省12个样点灌区十年间的农业种植结构模式,粮食作物占总种植面积的比例,各农作物占粮食作物的比例,最终确定水稻、大豆、玉米为最终的决策变量。通过考虑水资源系统、农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等对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确定农作物总产量、农作物净产值、化肥施用量、灌溉用水量为目标函数,在确定相关变量中期年2025年与长期年2030年的数值后,将相关数据代入基于分解的多目标优化算法(MOEAD)模型中,分析未来年份黑龙江省12个样点灌区的种植结构变化,最终得出相较于现状年2016年,水稻面积略有增长,大豆种植比率呈下降状态,2025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呈下降趋势,2030年的玉米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引入恢复力约束分析,对比有约束与无约束条件下黑龙江省12个样点灌区的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情况。结果显示在加入恢复力约束后,农业种植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在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过程中应对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进行更深层次的重视。
李雪松[2](2021)在《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农业生产是国家发展的命脉,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解决好农业发展对国家未来的走向至关重要。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和变化环境综合影响,粮食产量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化肥、农药施用量和地下水开采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土壤酸化、犁底层加厚等一系列衍生问题日渐显着,农业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针对区域农业大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判据不足、易增加系统不确定性问题,引入和谐论思想,将区域农业水、土资源系统视为一个复合系统,对其和谐性进行整合研究,提出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理论。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管理局)为研究基点,采用多学科交叉、多方法并用的形式,开展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该研究可以延伸和谐论研究领域,丰富农业系统运行诊断研究内容,为农业区域的和谐发展提供新路径,对实现区域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而又长远的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最优参数选取不确定性难题,利用蜻蜓算法(Dragonfly Algorithm,DA)进行参数率定,构建了改进的随机森林模型(DA-RF),为多目标评价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有效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建三江分公司水环境评价中。结果表明,建三江分公司水环境总体呈现“西北农场水质差,地下水水质优于地表水”的特征;地表水TN、TP,地下水NH3-N、Fe、Mn是主要污染物,其中地表水TP和TN、地下水NH3-N超标是因为化肥的施用,特别是氮肥的施用,而地下水Fe和Mn是原生有害物。(2)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界定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内涵及其判定依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符合建三江分公司的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所谓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就是社会经济、农业和资源三个子系统内部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子系统外部相互调谐与均衡,使整个大系统呈现出协调、一致和平衡的稳定形态;依据“三删一整理一添加”将指标海选库(347个指标)约简至指标初选库(79个指标),再利用变异系数-R聚类-灰关联优势分析模型(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 Clustering-Grey Correlation Advantage,CV-RC-GCA)进行筛选,最终得到23个指标,其中社会经济、农业、资源子系统指标分别有7、11、8个;通过与RC-GCA模型筛选结果、人水和谐性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CV-RC-GCA模型所建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可靠性。(3)运用基于内涵的和谐性方程和基于DA-RF的和谐性测度模型两种方法对建三江分公司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基于内涵的和谐性方程更符合内涵要求,基于DA-RF的和谐性测度模型更符合客观规律且具有普适性;本文遵循客观规律,因此采用基于DA-RF和谐测度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后续分析;建三江分公司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年际变化呈现“N”型趋势,1997-2005时期,尚未进入资源开发与农业发展高峰时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在该时期稳步提升;2005-2008时期,由于掠夺式经营导致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降低且速度较快;2008-2016时期,当地严格管控水土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逐步回升;空间上,由于临江农场在水资源与地势上具有优势,其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高于内陆地区;针对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增速较慢的问题,依据关键驱动因子,提出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严控侵占生态用地等针对性调控策略。(4)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未来演变趋势分析是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新手段。利用定量与定性预测方法分析了不同情景下建三江分公司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的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若各关键驱动因子按照多年趋势发展且无人为干扰时,建三江分公司的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在200-2030年呈现“U”型变化,徘徊在较为和谐与较不和谐区间内;当人均生产粮食达到规划最优值,同时按照和谐调控策略将原本失谐的指标提升至相关政策规划值时,可以有效、快速地提升当地和谐性,是最理想的和谐发展情景;当只调整人均生产粮食,其他指标保持不变时,当地和谐也会有所提升,但增速较慢;当人均生产粮食仅为规划最低值,其他指标遭受“差”逻辑发展时,当地和谐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为降低最差情景发生时的和谐性损失,提出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开展机井封填的补救措施。(5)将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作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中的一个约束条件,并结合区域经济效益和生态消耗函数,构建了不同和谐性情景约束下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Plat EMO平台进行模型求解,探究了不同和谐性约束情景对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和谐性越高的情景,水稻种植比例越小,大豆种植比例越高,地表水利用率和开发率越高,农业水土资源的利用情况越多元、越合理;不同和谐性情景对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影响不同,较不和谐情景会导致水稻种植面积提28%~60%,地下水利用率下降87%~93%,较为和谐会情景导致水稻面积提升20%~30%,地下水利用率下降60~92%,非常和谐情景会导致水稻面积提升6%~14%,地下水利用率下降20%~30%;分析不同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效益发现,和谐性越高的情景,资源消耗量越小,但经济效益越低;与建三江分公司现有水土资源配置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配置方案具有明显的“和谐发展”目的。
刘巍[3](2017)在《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时空分异规律及节水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灌溉水利用效率是评价灌区农业用水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及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指标。正确评价灌溉水利用效率可为灌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黑龙江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多年来其灌溉水利用效率排名均处在全国中等偏后水平。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大、中型灌区338处,小型灌区9136处,纯井灌区30万余处,由于存在环境差异及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规模差异性显着,存在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的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制约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科学制定节水方案,进而使得不同类型灌区在其可达到的阈值范围内得以均衡稳步提升,实现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率均衡增长的目标。本研究在对黑龙江省样点灌区进行调研及部分典型样点灌区进行实地测量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时间分形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利用空间建模技术对不同地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从工程性节水和作物真实节水两个方面计算灌区节水潜力,并利用方法集评价法对黑龙江省大型灌区的节水潜力进行评价。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测算方法在对以往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将灌溉水利用效率、渠系水利用效率、田间水利用效率作为本研究的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阐述了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测算方法;针对特殊类型灌区——井渠结合灌区,提出了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的修正方法,由于考虑了地下水运动及回归水的影响,利用修正方法计算出的井渠结合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高于传统测算方法计算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也更贴近真实值。(2)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形特征为研究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规模分布情况,利用位序-规模法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年度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2014年黑龙江省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分维值D在(5.26,6.25)区间范围内,呈现出由多分形向单分形逐步过渡的结构特点,黑龙江省不同类型灌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逐渐趋于均衡增长;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在均衡发展情况下可达的最大值分别为:大、中型灌区D1=4.58时,η1=44.44%,小型灌区D2=4.79时,η2=53.81%;纯井灌区D3=6.98时,η3=70.41%;全省灌区D=5.13时,η=57.03%。(3)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空间格局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黑龙江省灌区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水利用效率受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大,ISO方向空间正相关范围最大为145 km;灌溉水利用效率受空间结构的影响次之,ISO方向空间正相关范围为124 km,而渠系水利用效率受随机因素影响较大。大庆、哈尔滨、绥化三地交界处,灌溉水利用效率、渠系水利用效率与田间水利用效率均出现高值,3个指标在鸡西的鸡东县均出现低值。(4)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从全局和局部角度分别对黑龙江省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将灌溉水利用效率作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8个主要影响因素:降雨量、腾发量、节水灌溉面积比率、渠系衬砌比率、灌区工程完好率、渠系结构复杂度、灌区工程配套率、灌溉用水量作为自变量,分别建立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自相性随距离增大而减小;GWR模型的由于考虑了空间因素,拟合度高于OLS模型;全局分析中,除渠系结构复杂度、灌溉用水量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呈负相关,其他影响因素与灌溉水利用效率均呈正相关;局部分析中,各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空间分布规律明显。(5)灌溉节水潜力分析为准确估算灌区节水潜力,科学制定灌区节水计划,以黑龙江省典型样点灌区——呼兰河灌区为例,通过调研及遥感技术,计算了20072014年呼兰河灌区的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分生产效率,并从“工程节水”和“真实节水”两个角度,分别计算了不同情景下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SEBAL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测算结果吻合度高,呼兰河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与降雨量呈正相关,与净引水量呈显着负相关。经计算,制定的5年、8年、11年和15年的节水潜力区间分别为(1.702,5.103)×108m3、(1.783,5.184)×108m3、(1.865,5.266)×108m3和(2.301,5.702)×108m3;根据计算出的呼兰河灌区20072014年水分生产效率累计频率,制定近期(水分生产效率累计频率50%处)和远期(水分生产效率累计频率的70%处)节水计划的水分生产效率目标值分别为1.03 kg/m3和1.22 kg/m3,进而计算出近期和远期的累计节水潜力分别为1.18×108 m3和2.74×108 m3。(6)灌区节水潜力评价综合灌溉用水定额、灌溉用水效率、灌区种植指数、灌区效益、灌区环境5个层面,建立了适应于黑龙江省灌区的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方法集模型对黑龙江省23个大型样点灌区的节水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方法集模型可以循环修正单一方法评价结果间的差异,使得评价结果更具有说服力;通过计算大型灌区节水潜力与灌溉水利用效率、渠系水利用效率、田间水利用效率的排序关联度,得出大型灌区节水潜力与渠系水利用效率的排序关联度最大。
李春雷[4](2017)在《水中国(下)》文中研究表明下部:必由之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我国城市和工业发展,导致用水紧张,多部门开始联合提出节约用水的要求。1959年,建筑工程部召开了全国城市供水会议,提出了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开展节约用水的要求。节约用水,蹒跚上路!半个多世纪风风雨雨、磕磕绊绊、摸摸索索……1973年,国家首次提出了"实行计划用水,提倡节约用水"。用水开始计量,开始按量收费……1981年,国务院转批京津地区用水紧急会
张会梅[5](2016)在《阿拉善左旗油葵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通古淖尔希尼套海嘎查油葵灌水技术落后和水肥利用率低等问题,采用对比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油葵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分生产函数和水肥耦合效应,通过试验结果筛选出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水肥耦合函数模型和建立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从而为当地油葵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1、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以当地传统畦灌作为对照,设置膜下滴灌、露地滴灌、覆膜微喷、露地微喷、管灌+覆膜沟灌和管灌+露地沟灌六种灌溉技术,每种灌溉技术设置高、中、低三种灌溉定额。结果表明,油葵膜下滴灌种植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累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光合作用较其他处理高;水分生产效率(WUE)最优;产量最高。对不同处理条件下油葵产量进行显着性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由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油葵种植采用膜下滴灌(灌溉定额250m3/667m2),灌溉水生产效率为1.52kg/m3,产量为379.4kg/667m2,比当地传统畦灌节水28.57%,增产6.01%,节水效果明显,即膜下滴灌可作为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通古淖尔希尼套海嘎查较适宜的灌溉制度。2、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对油葵水肥耦合效应进行试验研究,灌溉定额处理设置为高、中、低三种,每个处理设高、中、低三种施氮水平。通过水肥耦合对不同处理下油葵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积累量、土壤氮肥含量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分别得到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通古淖尔希尼套海嘎查油葵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土壤碱解氮、灌溉水分生产效率、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在生育期降雨量为179mm,底肥为20kg/667m2二胺和16kg/667m2的硫酸钾复合肥,灌水量为350m3/667m2,追肥量为18.0kg/667m2时,其值达到428.3kg/667m2,油葵产量达到最大。即高水低肥处理可作为最佳水肥耦合组合。此结果可为当地的灌水施肥提供理论依据。3、对油葵水分生产函数采用盆栽对比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得出油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为Jensen模型,油葵生育阶段需水量大小依次是现蕾-开花>开花-灌浆>出苗-现蕾>灌浆-成熟>播种-出苗,此模型可为当地油葵种植灌溉制度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兰天洋[6](2015)在《黑龙江省大型灌区水价制定方法及管理模式探讨》文中指出水资源是我们无法缺少的自然资源,但目前在整个世界之内,水资源缺失所造成的危机已成为21世纪全球资源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难题。水资源短缺所造成的难题已经已经开始对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造成比较重要的影响,真真正正的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使水资源的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当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重,水资源危机已经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随着21世纪后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和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社会的需水量逐步加大,而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势必会造成水资源的供给量和水的质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使水资源的危机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我们。由于国情制约,我国内陆湖泊和河流污染严重,再加上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所占比例就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而且许多灌区灌溉设施老化非常严重,输水渠道漏水严重,灌区管理不善,大部分农民节水意识不强,导致很多用水并没有应用到农田灌溉之上,而且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农业水价制定机理,导致农业用水的水价构成不完整,水价水平一直较低,进一步造成了水资源危机的加剧,使水短缺和水浪费现象并存,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农业用水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降雨稀少,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危机已经日益严重。黑龙江省是国家产量大省,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省共有8千多处大中小型灌区,灌区粮食产量占到全省的40%。如果灌区粮食产量受到水资源影响而降低,势必会影响到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研究制定一个正确的水价机制,合理确立出水价的制定价格,深化农业用水的改革,整理灌区管理模式,已经成为黑龙江省灌区发展和改革的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论文先回顾了解了国内外水价发展过程及以后可能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我国水价的现状和产生的问题,对灌区水价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了解了水资源价格构成的方法、原则和影响因子。灌区农业水价的合理制定要以科学核算为基石,本文以完全成本法为基础评价分析工具,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灌溉用水的特性和水价特点及影响价格的因素,将水资源丰缺程度,水资源利用效率,水资源开发条件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引入水价的制定过程,使制定出来的价格更加贴合实际,易于使用。针对灌区在运行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在不拿出大量资金进行改造的前提下进行调整规划,以便适应水资源价格的变化,努力节约水资源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用水的使用效率,在保护水资源的同时,做到增产增收,提高农民收入,使灌区管理更有意义。
崔海峰[7](2015)在《农业水价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文中指出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市场机制分为三种: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机制。价格能有效反映产品的稀缺程度,因此市场通过价格变化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我国农业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水价低于市场价格,造成农业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产权理论,合作经济理论等知识和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定义了农业水资源、农业水价、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内涵和外延。综合运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具体探讨了农业水价改革的困境、农业水价改革的具体措施以及合理的农业水价制定方法,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水资源价格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以及环境水价。资源水价具有调控性,工程水价具有成本性,环境水价具有补偿性。农业水资源作为特殊的水资源具有稀缺性、正外部性以及较小的需求价格弹性。农业水资源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农业水价的形成机制以及农业水价的制定方法、原则。(2)农业水资源具有排他性、外部性、可分割性、收益性、有限性以及可转让性。农业水资源产权转让有助于提高农业水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农业水权内部流转,可弥补农业水资源管理中的“政府失灵”。把私人投资吸引到公共水利工程,改善农业水资源工程运行和维护。(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水资源价格先后经历了公益性无偿供水、政策性有偿供水及水价逐步改革并向供水真实成本接近的几个阶段。目前我国农业水价改革进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农业水费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例已经不低了,在推进以全成本为核心的农业水价改革,可能会影响粮食生产。另一方面,农业水价偏低,存在“大量取水、大量供水、大量跑水漏水”的现象。如果不进行农业水价改革,农民和农业水管理单位都没有节水的积极性,继续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利于农业水资源的保护。目前,农业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价标准与实收率低,农民实际水费负担重;计量方式不合理不利于形成节水激励机制;水权界定不清导致过度开采利用水资源,搭车收费现象严重;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农业水资源管理立法不完善。(4)农业水价本着“补偿成本”、“合理分摊”、政府调控与市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改革,目的在于努力建立反映农业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市场水价。计收水费方式主要有两部制水价、超定额累进加价、阶梯水价、丰枯季节水价和季节浮动水价等。水价的计量方式包括以“农户为中心的水价计量”和“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水价计量方式。两种计量方式的侧重点不同,但是都要采用终端水价。采用终端水价,农业用水户从供水源头到用水地头只承担一个水价,可以有效遏制末级供水过程中搭车收费问题。(5)针对农业水价改革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尝试提出促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政策建议: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补贴方式,提高农业水价与政府对农民的补贴相结合,起到促进节约用水、降低供水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的作用;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分摊机制,由国家、地方政府、农民及农民用水收益者等组织或个人共同合理负担农业供水成本,形成农业水价机制—农业水资源保护—粮食安全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深入推进农业水资源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保证大中型灌区工程良性运行,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用水户协会调节灌区和农民的利益,调动多方供水管水的积极性;明晰产权,优化水权和水价,制定与水权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对农业水资源管理专门立法并加强立法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使每一个公民都有水危机感,以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我国水资源危机的目的。
吴昊[8](2014)在《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三省耕地资源自然条件优越,集中了我国相当数量的优质高产农田,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研究东北地区的土地整理与耕地等别提升,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极为重要。东北地区土地开发整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农耕土地开发大部分区域从1900年开始,前苏联援建的“国营友谊农场”标志着我国首次按照先进的土地整理的理论与方法的实践。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历史时期的土地开发整理重要历程,划分了5个历史发展阶段:满清民国土地屯垦开发阶段:日伪时期土地开拓团阶段;建国后机械化农场的建设阶段:土地管理法颁布后的发展壮大阶段和现代城乡统筹的综合发展阶段。土地整理开始从单纯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村庄土地整理相结合的综合整治转变,已成为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构建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推进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平台。本文在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耕地分等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土壤退化严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田间的耕作栽培技术粗放、土地规模化与集约化利用程度低等耕地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按照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东北三省的光温(气候)生产能力、理论生产能力、可实现生产能力和实际生产能力,并阐明了耕地利用强度和潜力的空间分异。以标准耕作制东北一级区,松嫩平原区二级区,一年一熟的基准作物水稻的吉林省农安县为例,通过将影响耕地自然质量的指标因素所在二级区的最大值与该指标因素的实际分值的差额研究了土地自然质量等潜力指数模型,依据各因素自然等提等潜力指数,确定了县域土地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提出了提升土地自然质量等的五大工程技术:保护黑土表层与利用、提高光温生产潜力的水稻育秧、改良土壤障碍层和土体构型、治理土壤盐碱化和增加有机质的黑土保育。分析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农安县近年来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提升情况。最后对东北地区的土地整理提出了应用分等成果深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重视低产土壤改造提升耕地等级、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水平、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改变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规模化经营和通过土地整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议。
冯克鹏[9](2014)在《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宁夏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项制度”,相应地划定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那么如何在“三条红线”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约束下,在既保持人与水的自然和谐关系,又兼顾水资源贫富区域的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益的条件下,解决水资源在地区间、部门间和各用水目标间的优化分配问题是水资源和节水灌溉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条件下宁夏水资源如何优化配置的实际问题,研究了气候变化条件下宁夏ETo的时空分布、影响ETo的主要气候因子以及ETo预测方法;分析了近53年来(1960-2012)宁夏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未来变化趋势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用水的影响;建立了多目标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运用新型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框架对其进行求解;研制了融合3S技术,气候分析模型的,交互型,集成化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为宁夏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提供辅助决策,提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实现有限水资源量在宁夏各行政区、各用水部门间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1、宁夏ETo空间分布整体态势是由南向北逐渐增加,以中部干旱带为最大,南部山区最小。宁夏地区的年内ET0分配差异较大,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为151.8mm/月;最小值则出现在12月份,为26.7mm/月。宁夏全区及各分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的ETo年际变化有明显增大趋势;全区尺度上的ETo增速达到10.7mm/10a,全区多年ET0均值在1020mm。影响宁夏地区ET0的主要气象要素是平均温度,宁夏地区在近53年气温有显着上升,这是导致ET0增加的主要原因。率定了宁夏地区应用Hargreaves公式的经验系数,为只有最高、最低温度,其它气象数据缺测的情况下计算宁夏ETo提供依据和方法;探索了运用数据挖掘算法KNN预测ET0的新途径。2、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近53年来宁夏气温明显上升,气候有暖干化趋势,1960-2012年间平均气温增速为0.32℃/10a。利用Mann-Knedall突变检验方法,发现宁夏地区气温存在突变,在1990年前后进入相对偏暖的气候;水面蒸发量也存在突变现象,各分区的突变时间并不一致,北部引黄灌区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部干旱带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南部山区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突变时间点后蒸发减少。本文发现宁夏地区存在“蒸发悖论”现象,并揭示了气温日较差的显着下降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运用小波分析法,研究了近53年宁夏气候变化周期,结果表明:宁夏地区降水、水面蒸发量和平均气温都存在28a的主周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不同气候变化情景,研究了在现状灌溉面积,种植结构不变情况下,气候变化对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气候变暖导致宁夏农业灌溉水量增加,这将加剧宁夏区域用水矛盾。3、分析了现状年(2009)的宁夏地区各行业的用水效率;预测了宁夏区域不同频率(50%、75%、90%)不同规划水平年(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的可供水量和各用水部门的需水量,并分析了未来宁夏供需水的关系和形势;建立了宁夏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运用多种多目标优化算法(ε-NSGA-Ⅱ, ε-MOEA,GDE3, MOEA/D, NSGA-Ⅱ)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对各求解算法的性能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做了全面分析。总体来看,宁夏地区未来用水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缓解宁夏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4、分析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传统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3S.W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在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四库的基础上耦合3S(GIS、RS、GPS)和气候(Weather)分析模型及技术,突出地区长系列气象数据的存储以及对气象数据的分析能力,强调综合运用3S技术处理数据的能力。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架构及其内部气候子系统,3S子系统的组成、集成模式、模型方法等内容;建立了混合编程框架,解决了异构组件集成技术,定义了多语言混合编程接口,制定了数据封装传递协议,最后开发了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
李德丽[10](2013)在《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生产实践总结出,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灌溉设施是水利发展的前提,灌溉管理制度、方法是灌溉设施发挥作用的保证。2004年以来连续10个中央“一号文件”中有6个“一号文件”提到农户参与式灌溉管理及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出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近年,随着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成效的取得,实践领域及学术界取得了大体一致的意见,基本上回答了“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问题。目前,国内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实践发展上已进入实质性的推进阶段。理论研究中其成果不断充实,研究更加微观具体。但国内学者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问题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研究还属于较新的问题。为此本文尝试提出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有效运行的机制及发展模式,期待通过机制与模式的完善保障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运行与作用的发挥。文章以文献综述法、实际调查法、访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资料的分析与整理,科学界定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内涵,准确把握其特征、功能及作用,同时对本研究起理论支撑作用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博弈理论进行分析与整合。在此基础上采用典型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运用经济系统冲量过程模型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组建后灌区灌溉管理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冲量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对用水户加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意愿进行定量分析,运用博弈论模型对用水户参与灌溉的博弈行为选择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认为,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同用水户组建的封闭系统不稳定,用水户持消极加入态度,但具备持续性发展的条件。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运行机制不畅、发展模式缺少系统协调性。为此文章在对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进行客观描述、科学考量基础上,借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结合黑龙江省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创建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并对其发展模式选择做出探索性研究。根据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目前发展状态,提出其发展的思路:第一,规范现有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第二,建立和培育新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二、查哈尔滩井灌区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查哈尔滩井灌区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灌区水资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3.2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研究 |
1.3.3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时空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
1.3.4 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 |
1.3.5 国内外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及地形地貌 |
2.1.3 水资源状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内涵解析 |
2.4 研究方法 |
2.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4.2 评价指标优选模型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评价指标初选集构建 |
2.5.2 评价指标内涵解析 |
2.5.3 评价指标优选 |
2.6 讨论 |
2.6.1 评价指标体系对比分析 |
2.6.2 评价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研究及时空演变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支持向量机模型 |
3.2.2 引力搜索算法 |
3.2.3 灰狼优化算法 |
3.2.4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
3.2.5 序号总和理论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恢复力等级划分标准确定 |
3.3.2 基于SVM模型的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分析 |
3.3.3 基于GSA-SVM模型的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分析 |
3.3.4 基于GWO-SVM模型的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分析 |
3.3.5 基于IGWO-SVM模型的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分析 |
3.4 讨论 |
3.4.1 恢复力评价模型性能检验 |
3.4.2 恢复力模型可靠性分析 |
3.4.3 各评价模型恢复力结果对比分析 |
3.4.4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时间变化特征 |
3.4.5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空间变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驱动机制解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2.1 熵权法 |
4.2.2 CRITIC赋权法 |
4.2.3 支持向量机模型权重系数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指标权重分析 |
4.3.2 驱动机制解析 |
4.4 讨论 |
4.4.1 灌区适应性循环路径探究 |
4.4.2 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调控效果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恢复力约束下灌区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研究 |
5.1 数据来源 |
5.2 研究方法 |
5.2.1 多目标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
5.2.2 预测辅助模型的构建 |
5.2.3 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方法 |
5.2.4 情景分析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决策变量确定 |
5.3.2 模型相关参数结果预测 |
5.3.3 种植结构优化模型结果分析 |
5.4 讨论 |
5.4.1 恢复力约束下种植结构优化 |
5.4.2 不同情景下农业种植结构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和谐论研究 |
1.3.2 水土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1.3.3 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运行状况研究 |
1.3.4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建三江分公司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概况 |
2.1.3 自然资源概况 |
2.1.4 农业发展概况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直接获取和简单计算的指标 |
2.2.2 超采区面积占比 |
2.2.3 生态需水量 |
2.3 本章小结 |
3 区域水土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
3.1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3.1.1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3.1.2 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3.1.3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 |
3.1.4 水土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
3.1.5 水土资源环境质量评价模型性能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资源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2.2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3.2.3 水土资源环境质量反演 |
3.3 讨论 |
3.3.1 DA-RF模型在水质研究中“一模多用”的可能性探讨 |
3.3.2 水土资源质量评价结果可靠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论内涵解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研究方法 |
4.1.1 内涵解析方法 |
4.1.2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4.1.3 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论内涵解析 |
4.2.2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最优评价指标体系 |
4.2.3 指标解释 |
4.3 讨论 |
4.3.1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判据分析 |
4.3.2 评价指标体系合理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驱动力解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基于内涵解析的和谐性方程 |
5.1.2 基于DA-RF的和谐性测度模型 |
5.1.3 关键驱动因子解析方法 |
5.1.4 和谐性测度模型的性能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等级区间确定 |
5.2.2 基于和谐性方程的和谐性测度及驱动力解析 |
5.2.3 基于DA-RF和谐测度模型的和谐性测度及驱动力解析 |
5.3 讨论 |
5.3.1 和谐性方程与和谐性测度模型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5.3.2 基于DA-RF和谐性测度模型的优势分析 |
5.3.3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调控策略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演化趋势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定量预测方法 |
6.1.2 定性预测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情景I模式构建 |
6.2.2 情景Ⅱ~Ⅳ模式构建 |
6.2.3 不同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发展趋势分析 |
6.3 讨论 |
6.3.1 不同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演变趋势对比分析 |
6.3.2 最劣情景下和谐性补救措施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7 和谐性约束下区域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7.1 研究方法 |
7.1.1 决策变量 |
7.1.2 目标函数 |
7.1.3 约束条件 |
7.1.4 模型求解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现状年相关效益分析 |
7.2.2 不同和谐性情境约束下水土资源配置结果 |
7.2.3 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对不同和谐性情景的响应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不同和谐性约束情景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对比分析 |
7.3.2 不同约束条件下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的对比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时空分异规律及节水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灌溉水利用效率定义 |
1.3.2 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 |
1.3.3 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测算方法 |
1.3.4 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 |
1.3.5 节水潜力计算与评价 |
1.3.6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作物 |
2.5 水资源分布 |
2.6 农业分区概况 |
2.7 水利工程 |
2.8 灌区统计 |
3 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测算方法 |
3.1 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
3.1.1 样点灌区的选取 |
3.1.2 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首尾测算法 |
3.1.3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
3.2 渠系水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
3.2.1 典型渠道的概化 |
3.2.2 渠道输水效率测算方法 |
3.2.3 越级渠道渠系水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
3.3 田间水利用效率测算方法 |
3.3.1 典型田块的选取 |
3.3.2 典型田块净灌溉用水量的测算方法 |
3.4 井渠结合灌区测算方法的修正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形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分形理论简介 |
4.1.2 位序规模法应用 |
4.1.3 位序规模法内容 |
4.2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年度变化情况 |
4.3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年度变异规律 |
4.4 灌溉水利用效率年度分维特征 |
4.5 分维机制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空间特征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地统计学基本框架 |
5.1.2 地统计学分析 |
5.2 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1 灌溉水利用效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2 渠系水利用效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
5.2.3 田间水利用效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
5.3 黑龙江省灌溉用水效率指标体系空间格局分析 |
5.3.1 灌溉水利用效率空间格局 |
5.3.2 渠系水利用效率空间格局 |
5.3.3 田间水利用效率空间格局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方法 |
6.1.1 逐步回归模型 |
6.1.2 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 |
6.1.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
6.2 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6.3 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筛选与空间分析 |
6.3.1 灌溉水利用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筛选 |
6.3.2 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空间自相关分析 |
6.4 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6.4.1 OLS模型回归结果 |
6.4.2 GWR模型回归结果 |
6.5 灌溉水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系数空间分布 |
6.6 本章小结 |
7 灌溉节水潜力分析与计算 |
7.1 典型样点灌区概况 |
7.2 研究方法 |
7.2.1 水量平衡模型 |
7.2.2 SEBAL模型 |
7.2.3 节水潜力计算方法 |
7.3 SEBAL模型检验结果 |
7.4 工程节水潜力分析 |
7.4.1 灌溉水利用效率计算结果 |
7.4.2 净引水量节水潜力计算 |
7.5 作物节水潜力分析 |
7.5.1 逐年水分生产效率计算结果 |
7.5.2 作物耗水节水潜力计算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8 灌区节水潜力评价 |
8.1 灌区节水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
8.2 研究方法 |
8.2.1 评价步骤 |
8.2.2 Kendall检验 |
8.2.3 Spearman检验 |
8.2.4 关联度分析 |
8.3 评价结果分析 |
8.3.1 单一方法评价结果 |
8.3.2 方法集评价结果 |
8.4 节水潜力主控因素关联度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对策与建议 |
9.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阿拉善左旗油葵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水肥耦合研究 |
1.4 节水灌溉技术 |
1.4.1 油葵种植密度的研究 |
1.4.2 油葵生长性状的研究 |
1.4.3 油葵光合特性的研究 |
1.4.4 油葵需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试验性研究 |
1.5 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1.6 油葵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
1.7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7.1 研究目标 |
1.7.2 研究内容 |
1.8 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1.8.1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区基本情况概述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条件 |
2.1.4 水文状况 |
2.1.5 自然资源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2.1 农牧业 |
2.2.2 工业 |
2.2.3 电力、通讯及交通 |
2.2.4 社会经济 |
第三章 阿拉善左旗油葵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施肥方案 |
3.2.4 灌水方案 |
3.2.5 田间实施 |
3.2.6 观测项目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处理油葵生育期分析 |
3.3.2 不同处理油葵株高分析 |
3.3.3 不同处理油葵叶片数分析 |
3.3.4 不同处理油葵叶面积指数分析 |
3.3.5 不同处理油葵干物质积累量分析 |
3.3.6 不同处理油葵光合特性分析 |
3.3.7 不同处理油葵灌前及灌后土壤含水率分析 |
3.3.8 不同处理对油葵需水量及需水规律分析 |
3.3.9 不同处理油葵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
3.3.10 不同灌处理油葵经济效益分析 |
3.3.11 土壤含盐量分析 |
3.3.12 油葵节水灌溉制度研究 |
3.4 结论 |
第四章 阿拉善左旗油葵水肥耦合与作物产量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施肥方案 |
4.2.4 灌水方案 |
4.2.5 田间实施 |
4.2.6 观测项目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水肥耦合油葵生育期分析 |
4.3.2 水肥耦合对油葵株高的影响 |
4.3.3 水肥耦合对油葵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3.4 水肥耦合对油葵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4.3.5 水肥耦合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
4.3.6 水肥耦合对油葵水分生产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阿拉善左旗油葵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施肥方案 |
5.2.4 灌水方案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油葵生育期分析 |
5.3.2 油葵株高分析 |
5.3.3 油葵叶面积指数 |
5.3.4 油葵需水量分析 |
5.3.5 油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建立 |
5.4 结论 |
第六章 总结 |
6.1 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表 |
(6)黑龙江省大型灌区水价制定方法及管理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的动态和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黑龙江省灌区基本情况 |
2.1 农业灌区基本情况 |
2.2 自然资源——土壤情况 |
2.3 自然资源——气候情况 |
2.4 自然资源——水资源情况 |
2.5 农业经济情况 |
2.6 基本建设情况 |
3 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研究 |
3.1 水资源的概念 |
3.2 水资源的特点 |
3.2.1 稀缺性和有限性 |
3.2.2 流动性和鲜明区域性 |
3.2.3 循环性和条件再生性 |
3.2.4 矛盾性与利害两重性 |
3.2.5 不可替代性 |
3.2.6 商品性和多功能性 |
3.3 水资源特点与水价关系 |
3.4 水资源功能 |
3.5 水资源属性 |
3.5.1 自然属性 |
3.5.2 社会属性 |
3.5.3 经济属性 |
3.5.4 生态属性 |
4 黑龙江省灌区水价概况研究 |
4.1 水价基本概念 |
4.1.1 水价的定义 |
4.1.2 水价的内涵 |
4.1.3 水价的分类 |
4.2 水价实施种类 |
4.3 影响水价因素 |
4.3.1 自然资源因素 |
4.3.2 社会经济因素 |
4.3.3 工程造价因素 |
4.4 制定水价原则 |
4.4.1 成本回收和获取适当利润 |
4.4.2 公平性原则和用户承受能力 |
4.4.3 高效配置原则与供求关系原则 |
4.4.4 满足可持续发展原则 |
4.4.5 差别性与统一性原则 |
4.4.6 体现水资源价值原则 |
4.5 黑龙江省灌区水价方法选择 |
4.5.1 常规方法简介 |
4.5.2 其他模型简介 |
4.5.3 灌区水价制定方法评析 |
4.6 水价制度现状 |
4.6.1 现行水价制度 |
4.6.2 水价研究与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7 基于水价因素的成本水价模型 |
5 黑龙江省查哈阳灌区水价制定实例 |
5.1 水价对节水农业灌区的意义 |
5.2 灌区水价核算方法 |
5.3 水价计算公式中各变量解析 |
5.4 灌区基本情况 |
5.5 灌区水价改革必要性 |
5.6 灌区水价制定流程 |
5.6.1 供水方水价的计算 |
5.6.2 水资源丰缺程度水价的计算 |
5.6.3 用水方水价的计算 |
5.6.4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层次分析模型AHM计算三个水价的权重 |
5.6.5 最终水价P求解 |
5.7 灌区水价计算总结 |
6 黑龙江省大型灌区管理模式探讨 |
6.1 灌区基本概念 |
6.1.1 灌区含义 |
6.1.2 灌区管理 |
6.2 国内外灌区发展模式探讨 |
6.2.1 国内灌区管理模式发展 |
6.2.2 国外灌区管理模式发展 |
6.3 灌区改革的必要性 |
6.4 黑龙江省大型灌区管理制度探讨 |
7 研究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1.1 目前灌区水资源价格存在调整空间 |
7.1.2 不同地域成本水价计算要考虑水价因素 |
7.1.3 完善的水管理机制是定价的关键 |
7.1.4 使用者协会对灌区改革有重要意义 |
7.2 建议 |
7.2.1 加快灌区基础水利设施发展,促进灌区改革 |
7.2.2 规范定价的成本计算方式,让价格更加合理 |
7.2.3 对供水成本的监督力度加大,降低灌区成本 |
7.2.4 工作重心转移到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农业水价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2 农业水资源及水资源价格相关概念 |
2.1 水资源价格的构成与性质 |
2.2 农用水资源的概念与特性 |
2.3 农业用水价格的概念、形式 |
2.4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性质和作用 |
3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公共产品理论 |
3.2 农业水资源产权理论 |
3.3 合作经济理论 |
4 中国农业水价改革历程、目标原则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农业水价改革历程 |
4.2 农业水价改革的目标原则 |
4.3 当前农业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影响农业水价改革进程的因素分析 |
5.1 水费观念难以改变,水资源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 |
5.2 农民灌溉水费承受能力有限 |
5.3 农户对节水灌溉热情不高 |
5.4 提高水价与政府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相悖 |
5.5 偿还灌区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历史欠账投资巨大 |
5.6 农业供水价格杠杆作用发挥受到限制 |
5.7 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用水管理机制 |
6 农业水价确定以及政策创新内容 |
6.1 农业水价的计量方法 |
6.2 推进农业水价计价方式改革 |
6.3 推行终端水价 |
7 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的政策建议 |
7.1 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补贴方式 |
7.2 建立农业水价合理分摊机制 |
7.3 加快用水管理体制改革 |
7.4 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 |
7.5 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 |
7.6 完善制度,优化水权和水价 |
7.7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
7.8 对农业水资源管理专门立法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其他科研情况 |
(8)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课题依托和数据来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土地整理内涵与基础理论 |
2.1 土地整理内涵及演变 |
2.2 基础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耕地分等理论 |
2.2.3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理论 |
3 东北不同时期土地整理的分析 |
3.1 满清时期 |
3.2 民国时期 |
3.3 日伪的开拓团时期 |
3.3.1 查哈阳农场 |
3.3.2 农耕地的选定 |
3.3.3 未利用地的开发 |
3.3.4 灌排水利工程建设 |
3.4 国营友谊农场土地整理 |
3.4.1 土壤调查及改良 |
3.4.2 土地利用规划 |
3.4.3 开垦荒地及耕作管理 |
3.5 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整理 |
3.6 土地整理基本停滞时期 |
3.7 现代的土地整理 |
3.7.1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
3.7.2 实施土地综合整治 |
3.8 东北土地整理的发展历史 |
3.8.1 满清民国土地屯垦开发阶段 |
3.8.2 日伪时期土地开拓团阶段 |
3.8.3 建国后机械化农场建设阶段 |
3.8.4 土地管理法颁布后发展壮大阶段 |
3.8.5 现代城乡统筹的综合发展阶段 |
4 耕地的质量等别与产能分析 |
4.1 耕地质量等别 |
4.1.1 分等因素指标区 |
4.1.2 主要分等参数 |
4.1.3 耕地分等结果 |
4.2 耕地生产的限制因素分析 |
4.2.1 耕地土壤退化严重 |
4.2.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
4.2.3 田间的耕作栽培技术粗放 |
4.2.4 土地规模化利用程度较低 |
4.3 耕地质量等别变化 |
4.3.1 耕地面积对比 |
4.3.2 耕地等别对比 |
4.4 不同时期的耕地产能对比 |
5 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 |
5.1 县域耕地质量等别提升重点区域划定 |
5.1.1 土地自然质量因素选取 |
5.1.2 土地自然质量等潜力指数模型及应用 |
5.1.3 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定 |
5.2 土地自然质量等提升的工程技术 |
5.2.1 保护黑土表层与利用工程 |
5.2.2 提高光温生产潜力的水稻育秧工程 |
5.2.3 改良土壤障碍层和土体构型工程 |
5.2.4 治理土壤盐碱化工程 |
5.2.5 增加有机质的黑土保育工程 |
5.3 寒地黑土区特点的规划设计 |
5.3.1 田块整理设计 |
5.3.2 土地平整工程 |
5.3.3 农田水利工程 |
5.3.4 田间道路工程 |
5.4 县域土地整理后的耕地质量等别与产能提升 |
5.4.1 研究区概况 |
5.4.2 整理前耕地等别与产能 |
5.4.3 土地整理后耕地等别变化 |
5.4.4 整理后耕地产能变化 |
5.4.5 原因分析 |
5.5 土地整理提升耕地质量的对策 |
5.5.1 应用分等成果深化土地整理规划设计 |
5.5.2 重视低产土壤改造提升耕地等级 |
5.5.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抗旱水平 |
5.5.4 防止水土流失风蚀沙化改善生态环境 |
5.5.5 改变作物种植结构促进规模化经营 |
5.5.6 通过土地整理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宁夏水资源概况 |
2.4 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
第三章 宁夏ET_0的时空分布、气象影响因子及预测 |
3.1 区域划分 |
3.2 气象数据预处理 |
3.3 宁夏参考作物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
3.4 宁夏地区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
3.5 HARGREAVES公式计算及预测宁夏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
3.6 宁夏地区ET_0的实时预测 |
3.7 基于KNN算法的ET_0预测 |
3.8 小结 |
第四章 宁夏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需水的影响 |
4.1 气候变化分析方法 |
4.2 宁夏近50年主要气候要素变化分析 |
4.3 宁夏地区主要气候要素的突变分析 |
4.4 宁夏地区“蒸发悖论”现象的成因分析 |
4.5 宁夏气候变化周期与未来趋势 |
4.6 气候变化对宁夏地区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模型及求解技术 |
5.1 水资源及水资源系统的概念和属性 |
5.2 水资源配置的理论、机制和对象 |
5.3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5.4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求解方法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OEA FRAMEWORK的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 |
6.1 现状年用水分析 |
6.2 水资源优化配置基础工作 |
6.3 区域可供水量 |
6.4 区域需水预测 |
6.5 宁夏水资源供需分析 |
6.6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6.7 基于MOEA FRAMEWORK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求解 |
6.8 水资源配置结果及不同算法求解性能分析 |
6.9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3S-W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 |
7.1 决策理论与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
7.2 传统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 |
7.3 基于3S-W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 |
7.4 多语言多组件混合编程 |
7.5 小结 |
第八章 实例—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系统 |
8.1 系统设计原则与开发方法 |
8.2 系统架构与功能设计 |
8.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8.4 运行实例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本研究课题来源、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内容 |
1.3.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灌区定义及类型 |
2.2 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内涵、特征与组织形式 |
2.2.1 参与式灌溉管理产生背景及内涵 |
2.2.2 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特征 |
2.2.3 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组织形式 |
2.3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内涵、性质、特征及类型 |
2.3.1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内涵 |
2.3.2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性质 |
2.3.3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特征 |
2.3.4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类型 |
2.4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内涵、功能及作用 |
2.4.1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内涵 |
2.4.2 农民用水户协会功能 |
2.4.3 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 |
2.5 参与式灌溉管理、用水合作组织、用水户协会关系 |
2.5.1 参与式灌溉管理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关系 |
2.5.2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与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关系 |
2.6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6.1 制度变迁理论 |
2.6.2 产权理论 |
2.6.3 交易费用理论 |
2.6.4 博弈理论 |
3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历程 |
3.2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特点 |
3.2.1 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 |
3.2.2 以政府组织发动为主 |
3.2.3 以灌区为主要组建区域 |
3.2.4 以行政辖区为组建边界 |
3.2.5 以“非世行模式”进行发展 |
3.3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成效 |
3.3.1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意识增强 |
3.3.2 工程完好率提高,灌溉用水利用系数提升 |
3.3.3 节约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 |
3.3.4 灌溉用水水事纠纷得到缓解 |
3.3.5 弱势群体灌溉权利得到维护 |
3.4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4.1 起步晚发展慢且没有项目支持 |
3.4.2 地位并未得到充分肯定 |
3.4.3 宣传工作缺乏用水户参与程度不足 |
3.4.4 用水合作组织发展中独立性较差 |
3.4.5 组织发展形式单一且集中于灌区 |
3.4.6 管理及专业人才缺乏 |
4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机理实证分析 |
4.1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冲量过程分析 |
4.1.1 问题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2 冲量理论与模型构建说明 |
4.1.3 数据来源与冲量过程模拟 |
4.1.4 模型分析结果与应用 |
4.2 用水户加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意愿的 Logistic 分析 |
4.2.1 理论框架及假设 |
4.2.2 调查安排及数据的基本统计描述 |
4.2.3 用水户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加入意愿 |
4.2.4 用水户加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 |
4.3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持续运行的博弈分析 |
4.3.1 单一回合静态博弈分析 |
4.3.2 多回合动态博弈分析 |
4.3.3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的博弈案例分析 |
5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构建 |
5.1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机制设计原则 |
5.1.1 权责对称原则 |
5.1.2 谁投资谁受益原则 |
5.1.3 因地制宜原则 |
5.1.4 系统整体协调原则 |
5.1.5 市场导向原则 |
5.2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 |
5.2.1 产权机制 |
5.2.2 投入机制 |
5.2.3 治理机制 |
5.2.4 决策机制 |
5.2.5 激励机制 |
5.2.6 约束机制 |
5.3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外部协调机制 |
5.3.1 政策法律先行机制 |
5.3.2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与政府的互动机制 |
5.3.3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与市场的联结机制 |
6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模式选择 |
6.1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现有发展模式 |
6.1.1 龙凤山模式:灌溉管理局+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 |
6.1.2 查哈阳模式:灌区管理单位+供水公司+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 |
6.1.3 和平模式:灌区管理单位+职工分段承包+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 |
6.1.4 长岗模式:水行政主管部门+承包人+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 |
6.1.5 大兴模式:农场+农民用水户协会+用水户 |
6.1.6 现有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6.2 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模式构建 |
6.2.1 引河流水为水源的提水地区(或灌区):“水管部门+供水机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户”模式 |
6.2.2 以水库为水源的大中型灌区:“水管部门+供水公司+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户” 模式 |
6.2.3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地区(或灌区):“水管部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户”模式 |
6.2.4 以自然降水为水源且承包地分散的地区(或灌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户”模式 |
7 促进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
7.1 促进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的思路 |
7.1.1 规范现有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发展 |
7.1.2 建立培育新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
7.2 促进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 |
7.2.1 明确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 |
7.2.2 正确处理政府与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关系 |
7.2.3 规范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
7.2.4 因地制宜选择适宜发展模式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查哈尔滩井灌区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灌区水资源系统恢复力测度及其应用研究[D]. 李茂勋.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复合系统和谐性特征识别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 李雪松.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黑龙江省灌溉水利用效率时空分异规律及节水潜力研究[D]. 刘巍.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1)
- [4]水中国(下)[J]. 李春雷. 时代文学, 2017(03)
- [5]阿拉善左旗油葵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D]. 张会梅. 宁夏大学, 2016(02)
- [6]黑龙江省大型灌区水价制定方法及管理模式探讨[D]. 兰天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4)
- [7]农业水价改革研究 ——以山东省引黄灌区为例[D]. 崔海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15(08)
- [8]东北土地整理与耕地质量等别提升研究[D]. 吴昊. 东北农业大学, 2014(01)
- [9]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冯克鹏. 宁夏大学, 2014(03)
- [10]黑龙江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 李德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