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提取物在癌症临床防治中的生理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佳[1](2020)在《逍遥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神经炎症及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随着肠道微生物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被意识,不仅现代医学重视肠道菌群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也开始关注肠道菌群。汤剂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药汤由口入胃肠道不可避免地与肠道微生物群接触而发生作用,此外,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将会在未来疾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究中医药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揭示和理解中医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逍遥散作为治疗肝郁脾虚证的经典方剂,目前常被用于临床和临床前的抗抑郁研究,大量研究已证实逍遥散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尽管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突触可塑性以及细胞因子等有关,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拟以肠道菌群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1.构建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及给药方案:本研究选取成年雄性C57BL/6小鼠为实验对象,分组情况视每次实验目的不同而定,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包括4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逍遥散组及益生菌对照组。采用短期内连续抗生素暴露建立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对照组予以无菌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予以200 mg/kg氨苄西林溶液以及无菌生理盐水灌胃,逍遥散组予以200 mg/kg氨苄西林溶液以及3.29 g/kg逍遥散悬液灌胃,益生菌对照组予以200 mg/kg氨苄西林溶液以及4.5×108CFU/d益生菌溶液灌胃。各组小鼠每天分2次灌胃,间隔时间为12 h,连续灌胃14天。2.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的行为变化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造模及治疗结束后,各组小鼠分别进行旷场实验(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悬尾实验(TST)、新奇抑制摄食实验(NSF)和新物体识别实验(NORT)等检测行为变化。3.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的前额皮质神经炎症的影响:行为学检测结束后,收集各组小鼠血清用于ELISA法检测IL-1β和IL-6的含量;每组取6只小鼠脑组织用于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小鼠前额皮质区的形态学变化;取每组剩余小鼠的前额皮质组织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IL-6、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组织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前额皮质区Iba-1阳性细胞和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4.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的结肠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影响:结肠组织HE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β、TNF-α和IL-10的表达来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的炎症反应情况;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黏蛋白2(MUC2)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微绒毛、连接复合体以及桥粒的超微结构的变化。5.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16SrDNA测序法分析各组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包括α多样性分析、物种组成分析、β多样性、物种差异分析和单物种差异分析等。6.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小鼠模型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采用GC-MS法分析各组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微生物多样性与短链脂肪酸代谢联合分析,包括物种与代谢物相关性热图和物种与代谢物MaAsLin分析。结果:1.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小鼠行为学变化及微生物多样的改变连续2周的抗生素暴露减少了小鼠在OFT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P<0.05)和中央区进入次数(P<0.01),增加了小鼠在TST中的不动时间(P<0.05),但在EPM和NORT中,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开臂运动距离、开臂停留时间以及进入开臂的次数均无显着的变化(P>0.05),新物体接触指数也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短期内的抗生素暴露增加了小鼠的抑郁样行为。16SrDNA测序结果显示连续2周的抗生素暴露降低了小鼠肠道微生物的α多样性(P<0.001),模型组与对照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有明显区别(R>0)。2.逍遥散改善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抑郁样行为OFT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总运动距离减少(P<0.001),中央区停留时间也明显减少(P<0.001),而中央区进入次数无显着变化;经逍遥散治疗后,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总运动距离和中央区停留时间均增加了(P<0.01)。TST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不动时间增加(P<0.01),逍遥散治疗明显减少了模型小鼠的不动时间(P<0.05)。NSF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摄食潜伏期明显增加(P<0.01),而逍遥散干预后,有效缩短了模型小鼠的摄食潜伏(P<0.05)。3.逍遥散抑制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前额皮质神经炎症各组小鼠脑组织前额皮质区的HE染色显示,对照组小鼠前额皮质区神经元结构正常,细胞核清晰可见,胞质染色清晰;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区可见大量固缩细胞核,呈深染,部分细胞胞质疏松、肿胀、细胞核破裂解碎、呈空泡状,还可见部分分叶状胞核的炎性细胞;逍遥散组小鼠前额皮质区呈深染状态的固缩细胞核有所减少、胞质水肿亦有减轻。尼氏染色显示,对照组前额皮质区尼氏小体大而且数量较多,而模型组前额皮质部位神经细胞受到损伤,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前额皮质区神经细胞受损情况有所减轻,尼氏小体数量也明显增多。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前额皮质组织中炎性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抗炎因子IL-10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的IL-6、IL-l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10水平升高(P<0.05)。4.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结肠HE染色显示,逍遥散组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明显优于模型组,而且逍遥散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模型组小鼠(P<0.05,P<0.01)。黏蛋白和紧密连接蛋白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MUC2、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P<0.05,P<0.05,P<0.01),逍遥散治疗明显提高了MUC2、ZO-1、claudin-1和occludin的表达(P<0.05)。结肠上皮透射电镜显示,对照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和桥粒结构正常,模型组小鼠结肠上皮细胞间连接复合物和桥粒结构发生破裂,细胞间隙变宽,逍遥散组的细胞间连接复合物的损伤和桥粒结构的破坏明显减轻。5.逍遥散提高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16SrDNA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Chao丰富度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和益生菌组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Chao丰富度指数显着升高(P<0.001,P<0.01);各组小鼠的肠道菌群物种组成在OTU、门、纲、属水平上有明显区别(P<0.05);在科水平上,Bacteroidaceae,Verrucomicrobiaceae和Alcaligenaceae在模型组样本中的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1),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样本中的 Bacteroidaceae,Verrucomicrobiaceae和Alcaligenaceae丰度均明显降低(P<0.01,P<0.01,P<0.001),而这些物种在益生菌组的改变并不显着(P>0.1)。在属水平上,对照组样本中的norankfLachnospiraceae丰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01),逍遥散治疗显着升高了模型小鼠肠道中的norankfLachnospiraceae丰度(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样本中的Bacteroides,Akkermansia 和 Parasutterella 丰度明显增加(P<0.05,P<0.01,PP<0.001),逍遥散治疗显着降低了模型小鼠肠道中Bacteroides,Akkermansia和Parasutterella的丰度(P<0.01,P<0.01,P<0.001),而这些物种在益生菌组的改变并不显着(P>0.1)。6.逍遥散增加了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模型组的总短链脂肪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乙酸和丁酸的含量减少最为显着(P<0.01),其次是丙酸和异丁酸的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逍遥散组的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丁酸和丙酸含量升高(P<0.05),但是异丁酸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逍遥散能够抑制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的神经炎症和维护结肠上皮屏障完整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的物种组成,提高肠道中厌氧菌的丰度,增加肠源性SCFAs的产量,从而缓解肠道炎症和维持肠上皮屏障完整性,进而防止菌群移位的发生,降低外周炎性因子的水平,通过外周免疫和中枢免疫的相互影响,神经炎症最终也得到了缓解。
潘如军[2](2019)在《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拓展茶皂素的抗虫谱、探索其对甘薯小象甲的控制作用以及发掘茶皂素作为杀虫剂防治害虫的潜力。本文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甘薯小象甲对茶皂素的嗅觉忌避率;利用选择性测定法测定了甘薯小象甲对茶皂素的取食忌避率;利用选择性测定法测定了甘薯小象甲对含茶皂素食物的拒食率;采用人工饲料法测定了在茶皂素影响下甘薯小象甲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并开展了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茶皂素并没有对甘薯小象甲产生显着的嗅觉忌避作用或嗅觉引诱作用。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具有取食忌避作用,取食忌避率随茶皂素浓度升高而升高,且6h的忌避率高于1h的,取食忌避作用显着;6h时,0.25%、0.5%、1.0%、5.0%、10.0%、20.0%的取食忌避率分别为40.67%、58.14%、77.77%、88.23%、95.00%、97.65%。2.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具有显着的拒食作用,且饲喂时间越长拒食率也越高;72h时,0.25%、0.5%和1.0%的拒食率为52.03%、63.01%和67.54%,5%、10.0%和20.0%的分别为97.14%、96.42%和98.57%。3.甘薯小象甲的卵、幼虫和蛹的历期都在茶皂素影响下而缩短,浓度越高发育历期也越短,且会导致死亡。在1.0%茶皂素作用下幼体发育历期最短,与对照相比缩短了4.01d,幼虫期死亡率也最高,为53.33%。此外,成虫的寿命也因摄入茶皂素后相对于对照显着缩短了23.67d。4.茶籽麸和茶皂素防治田间甘薯小象甲效果显着,茶籽麸根部撒施防效达98.46%,1.0%茶皂素水溶液灌根防效87.49%,稍逊于茶籽麸防效,但两者没有显着差异。5.茶皂素可进入红薯块根内部,在表皮与表皮内1-1.5cm部分均能检测到茶皂素,但在1.5-3cm部分未能检测到茶皂素。本研究结果表明,茶皂素对甘薯小象作用方式多样,对试虫行为和发育都能造成影响,以及实际防治效果良好,用本研究中的结论可以对甘薯小象甲进行防治控制以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这不仅拓展了茶皂素的抗虫谱,还挖掘了其潜在性能,以及为今后开发茶皂素类杀虫药剂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石新月[3](2019)在《3种植物对茶用菊‘七月白’蚜虫绿色防控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蚜虫是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危害的植物种类十分广泛。蚜虫种类繁多,生活史较复杂,具有孤雌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等特点(唐平华,2013)。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危害最大的蚜虫为菊姬长管蚜,其以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引起植物营养水平恶化,甚至落叶、萎蔫,而且其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进一步危害菊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姚瑞良,1984)。茶用菊作为第二大凉茶原料,市场需求量大,但在茶用菊生产过程中,蚜虫危害严重。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化学防治,严重影响茶用菊的饮用安全性。因此,寻找高效、安全,无有害物质残留,简便易行的绿色防控蚜虫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植物源的蚜虫防治在蔬菜等经济作物中得到了有益探索,如利用薄荷、烟草干叶浸出液喷洒防治大豆和小麦中的蚜虫(花秀霞,2014),特殊气味的韭菜、芹菜与辣椒等植物间作可趋避蚜虫的发生(朱建华,2010;钟礼坤,2017)。为此,本研究选择茶用品质好但易感蚜的茶用菊‘七月白’作为试验材料,比较蚜虫取食驱避性材料黄金艾蒿(孙娅,2012)及柠檬薄荷、胡椒薄荷(Sayeda,2009)和烟草残渣的浸出液对‘七月白’蚜虫的防治效果,并对水浸液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为开展茶用菊蚜虫绿色防控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黄金艾蒿和茶用菊‘七月白’间作,研究不同间作模式对茶用菊田间菊姬长管蚜发生的控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茶用菊‘七月白’与黄金艾蒿行3:1和4:1间作时,可减少菊姬长管蚜的发生,其中以‘七月白’与黄金艾蒿行3:1间作时效果较好,在菊姬长管蚜高发期,蚜虫驱避率达71.11%。2.分别采用柠檬薄荷干样、柠檬薄荷鲜样,胡椒薄荷干样、胡椒薄荷鲜样与水1:10质量比及烟草残渣与水1:40质量比的浸出液进行室内菊姬长管蚜防治实验。发现,上述浸出液对菊姬长管蚜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以烟草残渣浸出液效果最好,蚜虫死亡率达96.11%。经HPLC-MS分析,薄荷类物质的浸出液主要以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为主,烟草浸出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烟碱类化合物。3.在室内蚜虫防控实验筛选出防控效果最好的烟草残渣浸出液基础上,采用烟草残渣浸出液进行田间蚜虫防治试验。为探讨适宜茶用菊‘七月白’田间蚜虫防治的烟草残渣浸出液的合适浓度,采用1:30、1:40与1:50质量比的烟草残渣浸出液对‘七月白’进行田中喷洒,发现在烟碱含量为46.0mg/L(1:50质量比)时即可有效抑制菊姬长管蚜的发生。茶用菊花的内在品质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清水对照,烟草残渣浸出液处理的茶用菊‘七月白’花中的黄酮、绿原酸和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的含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以烟草残渣:水质量比1:40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处理的‘七月白’花中的黄酮、绿原酸和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 63.93%、46.15%和48.35%。
叶鸿清[4](2019)在《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酚类化合物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仅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的健康,特别是许多疾病也有重要的影响。另外,酚类对食品的抗氧化、除臭、风味调整、澄清度调节等方面也有显着效果。故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及其在体内代谢过程的监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酚类及其代谢物或同分异构体结构相似,在分析测定中不易被区分和分离,容易互相干扰,给单一物质的定性定量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酚类化合物具有羟基电活性基团,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是相似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和代谢物往往具有相近的氧化还原电位,在固体大电极上不能很好的分开,从而无法同时测定。本论文构建了几种新型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用电活性的氧化石墨烯(GO)、多壁碳纳米管(MWCNTs)、金属纳米粒子和导电聚合物等修饰碳纤维微电极(CFE),该修饰纳微电化学传感器体积小、响应快、灵敏度高,可用于植动物体内几组酚类化合物的在线测定。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三种二羟基苯甲酸同分异构体在pRGO-MWCNTs/AuNPs/CF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制备了一种金纳米颗粒敏化的部分还原多层氧化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碳纤维微电极(pRGO-MWCNTs/AuNPs/CFE),并将其用于同时测定三种二羟基苯甲酸同分异构体(DHBAs),即2,3-DHBA、2,5-DHBAB和2,6-DHBA。循环伏安法(CV)表明三种DHBAs在pRGO-MWCNTs/AuNPs/CFE纳微电化学传感器上能很好地分离,且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运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分别和同时测定了2,3-DHBA、2,5-DHBAB和2,6-DHBA。当DHBAs单独存在时,2,3-DHBA、2,5-DHBA和2,6-DHB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6000 nM、2-2000 nM和40-4000 nM,检测限分别为0.25 nM,0.10 nM和2.70 nM(S/N=3)。而三者同时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是8-9000 nM,8-8000nM和20-2000 nM,检测限分别为0.34 nM,0.55 nM和1.30 nM(S/N=3)。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和抗干扰性能,已成功应用于实时监测吊兰根部DHBAs含量变化。2.4-羟基苯甲酸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甲酸在PEDOT-PSS/CoPc/CF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通过电沉积的方式依次在碳纤维电极(CFE)上修饰了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和酞菁钴(CoPc),并将得到的修饰电极用于测定4-羟基苯甲酸(4-HB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甲酸(3,4-DHBA)。CV表明4-HBA及其代谢产物3,4-DHBA在PEDOT-PSS/CoPc/CFE上能很好的分离,且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运用DPV分别和同时测定4-HBA及其代谢产物3,4-DHBA。当4-HBA和3,4-DHBA单独存在时,3,4-DHBA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0.2-10.0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0 nM。4-HBA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0.2-10.0μM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 nM。3,4-DHBAs和4-HBA同时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6-10μM和0.6-10μM,检测限为分别为50.0 nM和92.0 nM(S/N=3)。4-HBA作为羟自由基的捕获剂产生唯一的产物3,4-DHBA,本文通过对3,4-DHBAs和4-HBA的同时检测,观察4-HBA的含量变化,并通过3,4-DHBA的含量反映羟自由基的含量。该传感器最后用于血样中羟自由基的测定。3.芹菜素和黄芩素同分异构体在LaNPs-CoNPs/CF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通过电沉积在CFE上形成LaNPs-CoNPs双金属结构,并将该纳微电极用于芹菜素和黄芩素的测定。CV表明芹菜素和黄芩素在LaNPs-CoNPs/CFE上能很好的分离,且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运用DPV分别和同时测定了芹菜素和黄芩素。当芹菜素和黄芩素单独存在时,黄芩素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1.00μM,检出限为1.2nM。芹菜素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0.2-10.0μM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检出限为11.1 nM。两者同时测定的线性范围分别是是0.04-1μM和0.05-1μM,检测限分别为2.1 nM和2.7 nM(S/N=3)。该传感器实现了黄芩素和芹菜素在小鼠体内的含量分布研究。
李海珊[5](2018)在《婺源绿茶多糖改善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是世界三大慢性非传染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中90%以上患者为Ⅱ型糖尿病,又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多发于肥胖及中老年人群,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作用效果不佳,Ⅱ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高血糖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是对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研究表明粗老绿茶可防治糖尿病,同时粗老绿茶中提取的茶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在健康食品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以婺源粗老绿茶中提取的茶多糖为研究材料,利用高脂高糖饮食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相结合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灌胃3周100 mg/kg、200 mg/kg、400 mg/kg婺源绿茶多糖,研究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探讨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护肝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探讨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调节作用。每周监测实验大鼠空腹血糖(FBG)、体重、饮食饮水及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实验第三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实验;灌胃三周后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脂联素(ADP)及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含量,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发现茶多糖具有显着降血糖功效,同时茶多糖可有效缓解Ⅱ型糖尿病大鼠“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症状,增强Ⅱ型糖尿病大鼠葡萄糖耐受,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内胰岛素含量、提高血清中ADP、GLP-1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胰岛素抵抗;此外,茶多糖可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紊乱,主要包括降低血清内TC、TG、LDL-C、FFA水平,提高血清内HDL-C水平。以上结果表明,茶多糖可有效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症状。2)研究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并通过免疫组化测定胰腺组织中促凋亡蛋白Bax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病理结果提示茶多糖具有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胰腺损伤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促凋亡蛋白Bax表达、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以抑制胰腺组织细胞的过度凋亡,从而保护胰腺组织、改善胰岛素抵抗,发挥降血糖功效。3)分析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结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pH值、结肠内容物含水量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实验大鼠结肠内容物SCFAs含量,pH计测定结肠pH值,恒重法测定结肠内容物含水量,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仪结合16S r DNA测序检测肠道菌群结构。结果发现茶多糖可促进Ⅱ型糖尿病大鼠结肠内产丁酸菌Flintibacter butyricus、普氏菌Prevotella dentasini、拟杆菌Bacteroides sartorii等有益菌的生长,促进Ⅱ型糖尿病大鼠结肠内SCFAs(主要包括乙酸、丙酸、丁酸)的产生并降低结肠pH值,同时提高结肠内容物含水量。以上结果表明,茶多糖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促进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产生相关。4)探索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每周监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解剖实验大鼠并获取肝脏组织后测定其重量并计算对应的肝脏指数,HE染色观察实验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利用抗氧化试剂盒检测实验大鼠肝脏氧化应激情况。结果发现茶多糖可显着改善肝脏肿大,并显着降低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内肝功能指标ALT、AST含量,同时病理观察进一步证实茶多糖对肝脏组织病变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此外,茶多糖可显着提高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与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着降低脂质氧化能力(MDA)。以上结果表明,茶多糖可通过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氧化应激作用起到保护肝脏的功效。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茶多糖可显着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胰腺损伤、肝损伤,同时茶多糖能调节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并增加有益代谢物SCFAs的含量,有效缓解Ⅱ型糖尿病大鼠的患病症状。
刘紫萱[6](2017)在《三种植物活性成分联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效果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其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大多为西药,长时间的摄入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副作用。从植物中提取的南瓜多糖、葛根黄酮、普洱茶褐素被报道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消炎等功效,且安全价廉,副作用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人们对这3种植物活性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其作用机理已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其两两联合在改善2型糖尿病方面的效果鲜有研究,且多种植物活性物质复配使用往往拥有多层面、多靶点的优势。因此,本文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方法,研究南瓜多糖、葛根黄酮、普洱茶褐素提取物单一及联合使用对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和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南瓜多糖、普洱茶褐素和葛根黄酮提取物单独及联合使用都可以有效的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典型症状,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紊乱,且联合组比单一组效果更明显。其中在糖下面积、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方面,茶+酮组显着优于黄酮组(P<0.05);在胰岛素、甘油三酯方面,茶+酮组显着优于茶褐素组(P<0.05);糖+茶组和糖+酮组在甘油三酯指标上效果显着优于多糖组(P<0.05)。采用线性相关性分析发现,所测糖脂代谢指标之间存在极显着的线性相关关系(P<0.01)。由此我们可以推测3种提取物可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代谢异常,从而形成良好的糖脂代谢循环,减缓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且3种提取物联合使用通过多靶点存在协同作用。(2)南瓜多糖、普洱茶褐素、葛根黄酮提取物单独及联合对2型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方面均有显着改善效果,且除糖+茶组在游离脂肪酸、丙二醛指标之外,其他提取物联合使用效果均优于其单一组分,其中糖+酮组在游离脂肪酸、丙二醛指标上显着优于其单一组(P<0.05),茶+酮组在游离脂肪酸上显着优于黄酮组(P<0.05),说明南瓜多糖、普洱茶褐素与黄酮联合使用在氧化应激方面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3种提取物在胰岛素抵抗、糖脂、氧化应激等方面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氧化应激与糖脂代谢、胰岛素分泌之间紧密相关。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分析,初步说明了提取物单一和联合使用改善2型糖尿病的潜在机制及其在作用靶点和途径上的变化,并推测提取物联合使用对糖尿病的改善可能与加强对血脂和胰岛素调节作用有关。(3)南瓜多糖、普洱茶褐素、葛根黄酮提取物单独及联合均可增加小鼠肝脏和结肠中Nrf2和HO-1蛋白量,与模型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可见三种提取物单独及联合均增强Nrf2蛋白及其下游抗氧化蛋白HO-1的表达,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抗氧化效果,减缓胰岛素抵抗,保障机体正常代谢。我们还可以发现联合组Nrf2和HO-1表达均比其单一组强,其中在小鼠肝脏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糖+酮组与多糖组两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茶+酮组与茶褐素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小鼠结肠中,Nrf2蛋白表达糖+酮组与其单一组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茶+酮组与茶褐素组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HO-1蛋白表达糖+酮组与多糖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茶+酮组与茶褐素组之间存在差异性(P<0.05)。说明三种提取物两两联合可能通过多靶点在激活Nrf2/HO-1通路方面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
穆婷婷[7](2017)在《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硒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以3个不同生态区谷子,春谷长农35、夏谷冀谷20、抗除草剂杂交谷晋谷50为试验材料,于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大田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硒及不同剂量盆栽硒拌种处理,探索不同浓度、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施硒方式条件下,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荧光叶绿素特性、籽粒硒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明确谷子施用外源硒的最合适剂量、最佳时期和最优施硒方式,为富硒谷子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产量及构成因子(千粒重、穗粒重)随叶面喷施外源硒的浓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关键生育期叶面喷硒处理均在浓度T3时达到最高,抽穗期产量(T3)比对照增加最多,增幅为4.7%。叶面喷施适量外源硒(T3)可以有效增强参试谷子的抗氧化性(SOD、POD、GSH-Px、GSH)及降低MDA和脯氨酸含量。叶面喷施外源硒可以提高谷子(长农35)的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硒浓度T3处理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升高最多,浓度T3之后,升高趋于稳定;(2)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可以显着提高谷子的籽粒硒含量,并且硒含量随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摄入硒的安全范围内,灌浆期T3处理,晋谷50籽粒硒含量达到0.297 mg.kg-1,比对照增加8.6倍。适量外源硒对于提高谷子粗蛋白、脂肪、赖氨酸和叶酸等营养品质的含量是有益的,但是高浓度硒会使品质下降,粗蛋白、赖氨酸和叶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T3处理增加最多,最高增加了 13.9%、17.9%和7.5%;(3)不同关键生育期喷施硒对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为抽穗期>灌浆期>苗期>对照,不同生育期叶面喷施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抽穗期尤为明显。抽穗期SOD和POD活性比对照提高>40%,GSH-Px的活性提升94%,GSH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1.7倍,MDA含量减少64%。苗期喷施硒后谷子叶片脯氨酸含量比对照减少33.2%,差异极显着(P<0.01)。外源硒对谷子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且关键生育期(抽穗期)叶面喷施亚硒酸钠,可以极大地提高谷子(长农35)光合色素各项参数的含量和SPAD值,显着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着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从而增强了 PSⅡ天线色素对光能的捕获效率,降低光能的热耗散,使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提高PSⅡ潜在活性及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4)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叶面喷施硒均可以提高谷子的籽粒硒含量、籽粒硒的利用率以及有机硒转化率,随着生育期推进,影响趋势为灌浆期>抽穗期>苗期>对照(CK)。各生育期叶面喷施硒的处理可以使谷子粗蛋白、粗脂肪、赖氨酸和叶酸一定程度增加,谷子生长发育后期(灌浆期)营养品质提升大于生长前期。因此,灌浆期是叶面喷施硒提高谷子籽粒硒含量和利用率以及改善谷子营养品质指标的关键生育期;(5)筛选出合适的亚硒酸钠拌种浓度B2,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加产量,发挥生理特性,在本试验浓度范围内,晋谷50、冀谷20和长农35(B4拌种硒处理)硒含量提高最多,分别比对照提高9倍、6倍和7.8倍;(6)谷子硒拌种(B2)的籽粒硒含量比对照增加0.5~1.5倍之间,喷硒(T3)的籽粒硒含量比对照增加2.5~3.6倍之间。与硒拌种处理(B2)的方式相比,叶面喷施硒节约了微量元素的施用成本,更利于满足谷子整个全生育期硒的需求和提高籽粒硒含量及品质。
匡长春[8](2017)在《青蒿素抗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新剂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癌细胞的转移是癌症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原因,针对肿瘤细胞运动能力调控从植物中寻找抗肿瘤活性成分是近年抗肿瘤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文献报道传统抗疟药青蒿素对诸多肿瘤细胞具有毒性作用。血管扩张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参与了细胞骨架重排,在肿瘤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两种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为研究对象,检测青蒿素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观察对VASP转录水平、蛋白表达水及结构的影响,阐释青蒿素是否能够通过抑制VASP介导的actin聚集的机制发挥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与黏附的效应。此外,针对青蒿素本身亲水亲油性都较差,同时体内代谢迅速,消除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的缺点,以mPEG-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青蒿素纳米粒,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了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纳米粒进行了表征,以期获得长效、靶向的青蒿素纳米制剂。方法:1.常规培养乳腺癌高侵袭性MDA-MB-231细胞和低侵袭性MCF-7细胞。采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的青蒿素进行处理,MTT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水平;Transwell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MTT法测定乳腺癌细胞和Fn之间黏附能力的影响;使用Matrigel胶包被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2.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青蒿素对VASP和肌动蛋白纤维的影响。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测定不同浓度青蒿素对VASP mRNA和VASP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荧光淬灭实验和圆二色光谱分析青蒿素与VASP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结合软件模拟,分析青蒿素与VASP可能的结合位点。最后通过肌动蛋白聚集实验检测青蒿素对VASP介导的肌动蛋白聚集、组装的影响。3.建立了青蒿素的检验方法,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采用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和制备工艺,获得合乎要求的青蒿素纳米粒制剂,并对纳米粒的药剂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1.青蒿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增殖能力,且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Transwell实验和划痕愈合实验结果表明,青蒿素浓度大于10μM时,能够抑制两种细胞的迁移能力,且呈浓度依赖性。青蒿素同样也能抑制两种乳腺癌细胞的黏附能力。并且,青蒿素能够显着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2.青蒿素能够抑制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的聚集。但对两种乳腺癌细胞中VAS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无显着影响。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分析结果提示青蒿素可能与VASP相互作用,改变VASP二级结构,最终抑制F-actin的聚集。3.建立了可靠的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蒿素含量的方法,确定了制备青蒿素纳米粒的处方工艺,获得的纳米粒粒径为265.2±43nm,包封率为61.2±3.2%,载药量为5.8±0.6%,制备的青蒿素纳米粒可缓慢释药72h,其中24h释放约80%,纳米粒在24h内的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青蒿素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与VASP结合,改变VASP二级结构,抑制VASP介导的细胞F-actin聚集。通过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溶剂挥发法制备的青蒿素纳米粒,药剂学特性符合要求,制备工艺重现性较好且简便可行,为进一步的细胞和体内实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陈亮[9](2016)在《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中硒多糖活性和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为原料,首先对其基本成分和硒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分别对其进行茶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最后再对其抗肿瘤活性和结构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对两种茶叶的基本成分和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天然富硒绿茶的茶多酚含量高于人工富硒绿茶,其它成分和硒含量均低于人工富硒绿茶;然后再对两种富硒多糖的提取得率和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人工富硒粗多糖的得率、总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硒含量均高于天然富硒粗多糖,分别为4.29%、24.78%、1.27%、18.42mg/kg,而天然富硒粗多糖的糖醛酸含量为40.96%,明显高于人工富硒粗多糖;最后再将两种富硒粗多糖经过DEAE Sepharose FF分离后分别得到四种不同的组分,首先对其均一性和分子量进行测定后发现,两种富硒粗多糖均出现四个峰,最大分子量均过百万Da,可推测其可能为糖蛋白,精品多糖ASe-TPS2和NSe-TPS2均出现单一对称峰,说明其为不含杂质的纯多糖,可用于后续结构的检测。然后对其得率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天然纯化多糖中NSe-TPS2得率最高,NSe-NTPS得率最低,而人工纯化多糖与其相反。糖醛酸测定结果表明,天然富硒粗多糖纯化后的四个组分均为酸性糖,而人工富硒粗多糖纯化后的四个组分中,除了ASe-TPS3其余均为酸性糖,多糖中还检测到少量蛋白质,说明经过一系列纯化步骤后,多糖仍结合有少量蛋白质。(2)利用上一步提取和纯化出的两种富硒茶多糖的粗品和精品为原料,分别进行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结果显示:茶多糖与硒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其中无机硒抗肿瘤效果大于有机硒;普通茶多糖抗肿瘤效果大于它与酵母硒的混合组;天然富硒茶多糖的抗肿瘤效果>人工富硒茶多糖>普通茶多糖和酵母硒混合组,并且均呈现剂量依赖性的特点,这一结果也能说明结合态的硒多糖比硒与多糖简单的混合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效果,硒能够增强茶多糖的抗肿瘤活性。(3)最后再对两种富硒多糖的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单糖组成的测定结果显示:天然富硒粗多糖NSe-TPS和精品多糖均为含有较高量糖醛酸的酸性糖,人工富硒粗多糖ASe-TPS和精品多糖也为含有较高量糖醛酸的酸性糖;紫外扫描结果显示:两种富硒粗多糖均有明显的蛋白吸收峰,其中天然精品多糖NSe-TPS3和人工精品多糖ASe-TPS1同样出现较明显的蛋白吸收峰,说明这几个组分均为糖蛋白,其它组分有较弱的蛋白吸收峰,说明粗多糖经纯化后仍含有少量蛋白质;红外扫描结果显示:两种富硒多糖具有相似的红外图谱,不同的是天然富硒茶多糖四个谱中均出现糖醛酸特征吸收峰,而人工富硒茶多糖只在粗多糖和精品多糖ASe-TPS1中才出现此峰,说明天然富硒多糖均为酸性糖;(4)部分酸水解的结果显示:岩藻糖只存在于两种富硒茶多糖的支链上,阿拉伯糖、半乳糖和甘露糖主要处于两种富硒茶多糖的支链上,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主要处于两种富硒茶多糖的主链上,人工富硒茶多糖不含有果糖,当酸浓度为0.05M时,两种富硒茶多糖的支链已基本水解完全。(5)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结果显示:由高碘酸氧化结果可推测A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3、1→4、1→6、1→2,6、1→4,6连接的糖苷键,N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4、1→6、1→2,6、1→4,6连接的糖苷键(本实验室之前所测)。由Smith降解产物的GC可推测出A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3、1→5、1→6、1→2,6连接的糖苷键,其中1→3连接的可能占主要部分,NSe-TPS2结构中可能存在1→、1→2、1→4、1→5、1→6连接的糖苷键(本实验室之前所测)。(6)核磁共振结果显示:两种富硒多糖均含有α、β两种构型的葡萄糖,但主要为β-D-Glup;酸性糖均为α-D-GalpA,且NSe-TPS2的酸性糖含量明显大于ASe-TPS2;均含有α、β两种构型的鼠李糖;均含有阿拉伯糖,但在ASe-TPS2中为α-L-Araf,在NSe-TPS2中为β-L-Araf;均含有甲酯基、乙酰基和少量的蛋白质,故它们的化学本质均为酸性糖蛋白,这一结果与红外结果保持一致。(7)甲基化最终分析结果可知:人工富硒多糖的结构主要是以β-D-(1→3)-Glup和α-D-(1→4)-GalpA为骨架,分支主要是由α-L-(1→2,3)-Araf、β-D-(1→4)-Glup、α-L-(1→2)-Rhap和少量α-D-(1→4)-GalpA组成,非还原性末端主要由Araf和Xylp组成;天然富硒茶多糖结构主要是以β-D-(1→4)-Glup和α-D-(1→4)-GalpA为骨架,分支主要由β-L-(1→2)-Araf、α-D-(1→3)-Galp和β-L-(1→2)-Rhap组成,非还原性末端主要由Glup和Galp组成。(8)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两种富硒绿茶的粗多糖与精品多糖相比,空间构象由分散的片状或叶状变成了更加零散的丝状、条状和颗粒状等不规则的状态;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天然富硒茶多糖比人工富硒茶多糖的空间结构更稳定。由以上结果可知两种多糖结构上的区别在于构成人工多糖糖链骨架的葡萄糖为β-D-(1→3)-Glup,而构成天然多糖糖链骨架的葡萄糖为β-D-(1→4)-Glup;GalpA在人工多糖的主链和支链中均有存在,但在天然多糖中只存在于主链;构成糖链分支的阿拉伯糖在人工多糖中为α构型,而在天然多糖中为β构型;非还原性末端人工多糖为Araf和Xylp,天然多糖为Glup和Galp,天然多糖空间结构更稳定。两者的共同点在于多糖主链均由β型葡萄糖和α型半乳糖醛酸构成,支链中均含有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粗多糖空间构象均为片状而精品多糖为颗粒状。
祝绍文[10](2016)在《骆驼蓬碱衍生物的杀线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用植物资源中具有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来防治植物寄生线虫,是今后防治线虫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骆驼蓬碱已被证明具有较显着的杀线虫活性,本文以27种化学合成的骆驼蓬碱衍生物为供试化合物,通过对松材线虫和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室内毒杀活性测定、对松材线虫运动行为测定以及对松材线虫的生理生化效应测定,筛选出一种具有较高杀线虫活性的化合物。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7种骆驼蓬碱衍生物对松材线虫混合虫龄和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室内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骆驼蓬碱衍生物F3、F7、F9、F12、F14、F16、F19、F21、F23和F25对松材线虫或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都有显着或较显着的毒杀活性,其中化合物F3、F9、F14和F25在处理72h后对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92%、73.26%、84.97%和75.32%,在处理72h后对松材线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30.600mg/L、130.697mg/L、108.660mg/L和129.318mg/L,在处理72h后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4.81%、72.77%、85.60%和75.72%,在处理72h后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27.223mg/L、132.460mg/L、108.659mg/L和129.516mg/L。由此证明,化合物F14具有更显着的杀线虫活性。在对松材线虫运动行为的测定中,结果表明:化合物F14在150mg/L和200mg/L的浓度下可使松材线虫产生显着的头部摆动频率缺陷和身体弯曲频率缺陷,并在200mg/L的浓度下使松材线虫产生显着的向前摆动频率缺陷。由此证明,化合物F14可使松材线虫产生更显着的运动行为缺陷。在对松材线虫生理生化效应的测定中,结果表明:骆驼蓬碱衍生物F14处理松材线虫的6h至48h之间,对松材线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存在着抑制—激活的过程,对α-羧酸酯酶、β-羧酸酯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则存在着抑制—激活—再抑制的过程,且在处理48h后乙酰胆碱酯酶、α-羧酸酯酶、β-羧酸酯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水平。由此表明,化合物F14对松材线虫的乙酰胆碱酯酶、α-羧酸酯酶、β-羧酸酯酶和过氧化氢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本文最后讨论了植物源农药防治线虫的作用机理和有关线虫行为毒性的研究,并指出了本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为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的研发创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积极的帮助。
二、茶叶提取物在癌症临床防治中的生理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叶提取物在癌症临床防治中的生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逍遥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神经炎症及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肠道菌群在中医药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 |
1.肠道菌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
2.肠道菌群与中医药之间的相互作用 |
3.小结与展望 |
综述二: 微生物-肠-脑轴与抑郁症 |
1.肠道微生物群 |
2.微生物-肠-脑轴 |
3.抑郁症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
4.微生物-肠-脑轴对抑郁症影响的关键途径 |
5.小结与展望 |
综述三: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
1.逍遥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 |
2.逍遥散抗抑郁作用机制 |
3.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抗生素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动物模型的建立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实验二: 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前额皮质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实验三: 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结肠上皮屏障完整性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实验四: 逍遥散对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短链脂肪酸代谢的影响 |
1.引言 |
2.材料和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物源杀虫剂的概况 |
1.1.1 植物源杀虫剂的概念 |
1.1.2 植物源杀虫剂资源 |
1.1.3 植物源杀虫剂的利用 |
1.1.4 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 |
1.1.5 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方式 |
1.2 茶皂素概况 |
1.3 茶皂素的生防应用与研究 |
1.3.1 水产养殖领域 |
1.3.2 医药领域 |
1.3.3 农药领域 |
1.4 甘薯小象甲的概况 |
1.4.1 甘薯小象甲发生与为害现状 |
1.4.2 甘薯小象甲的发育特性 |
1.4.3 甘薯小象甲寄主和取食特性 |
1.5 甘薯小象甲的防治现状 |
1.5.1 农业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性激素诱杀 |
1.5.4 昆虫不育技术 |
1.5.5 生物防治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药剂 |
2.1.2 供试甘薯 |
2.1.3 供试虫源 |
2.1.4 甘薯小象甲的人工饲料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嗅觉忌避作用 |
2.4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取食忌避作用测定 |
2.5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拒食作用测定 |
2.6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
2.6.1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幼体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
2.6.2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成虫寿命的影响 |
2.7 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防效作用 |
2.7.1 试验环境 |
2.7.2 种植方法 |
2.7.3 施药方法 |
2.7.4 调查方法 |
2.8 茶皂素在红薯内部的消解动态 |
2.8.1 样品处理方法 |
2.8.2 红薯样品的前处理 |
2.8.3 红薯基质茶皂素标准曲线的制定 |
2.9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嗅觉忌避作用 |
3.2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取食忌避作用试验结果 |
3.3 拒食作用测定结果 |
3.4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1 对幼体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
3.4.2 对成虫寿命影响的试验结果 |
3.5 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药效评价 |
3.6 红薯中茶皂素的吸收情况 |
3.6.1 红薯基质的茶皂素标准曲线 |
3.6.2 红薯中茶皂素吸收情况 |
4 讨论与总结 |
4.1 讨论 |
4.1.1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嗅觉忌避作用 |
4.1.2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的取食忌避和拒食作用 |
4.1.3 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发育及生存的影响 |
4.1.4 茶籽麸和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 |
4.1.5 施用茶皂素对红薯以及土壤有何影响 |
4.2 总结 |
4.3 展望 |
4.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3种植物对茶用菊‘七月白’蚜虫绿色防控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茶用菊的研究进展 |
1.1 茶用菊的历史 |
1.2 茶用菊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功能 |
2 菊姬长管蚜的生态学特征和防治方法 |
2.1 菊姬长管蚜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
2.2 菊姬长管蚜的危害特征 |
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3.1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要求和现状 |
3.2 绿色防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4 蚜虫主要的绿色防控技术 |
4.1 农业防治 |
4.2 物理防治 |
4.3 挥发性物质与蚜虫防治及蚜虫天敌昆虫的诱引 |
4.4 植物源农药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二章 茶用菊‘七月白’与黄金艾蒿间作防治蚜虫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试验 |
1.3 蚜虫驱避效果统计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植物浸出液防治茶用菊‘七月白’菊姬长管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不同植物浸出液对蚜虫杀灭活性的测定 |
1.3 不同植物浸出液成分分析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植物浸出液对非开放式接种环境下菊姬长管蚜的杀灭活性 |
2.2 不同植物浸出液对开放式接种环境下菊姬长管蚜的虫口减退率 |
2.3 植物浸出液成分 |
3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蚜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用菊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不同浓度烟草残渣浸出液田间喷洒处理 |
1.3 茶用菊‘七月白’花的内在品质成分分析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菊姬长管蚜的田间防治效果 |
2.2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七月白’花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
2.3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七月白’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及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 |
2.4 烟草残渣浸出液对茶用菊花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言 |
1.1 酚类化合物 |
1.1.1 酚类化合物的分类 |
1.1.2 酚类化合物的作用 |
1.1.3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
1.2 纳微电化学传感器 |
1.2.1 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的特点 |
1.2.2 纳微碳纤维传感器的修饰 |
1.2.3 碳纤维纳微传感器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三种二羟基苯甲酸异构体在pRGO-MWCNTs/AuNPs/CF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标准溶液配制 |
2.2.3 FGO-MWCNTs的合成 |
2.2.4 CFE和 pRGO-MWCNTs/AuNPs/CFE的制备 |
2.2.5 实验方法 |
2.2.6 植物样品的制备和电化学测量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
2.3.2 不同修饰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
2.3.3 DHBAs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 |
2.3.4 条件优化 |
2.3.5 pRGO-MWCNTs/AuNPs/CFE对 DHBAs的 DPV测定 |
2.3.6 电极性能研究 |
2.3.7 实际样品分析 |
2.3.8 机理探究 |
2.4 结论与小结 |
第三章 3,4-二羟基苯甲酸和4-羟基苯甲酸在PEDOT-PSS/CoPc/CF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标准溶液配制 |
3.2.3 PEDOT-PSS/CoPc/CFE的制备 |
3.2.4 实验方法 |
3.2.5 动物实验和电化学测定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
3.3.2 不同修饰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
3.3.3 4-HBA和3,4-DHBA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 |
3.3.4 条件优化 |
3.3.5 PEDOT-PSS/CoPc/CFE对4-HBA和3,4-DHBA的 DPV测定 |
3.3.6 电极性能研究 |
3.3.7 实际样品分析 |
3.3.8 机理探究 |
3.4 结论与小结 |
第四章 芹菜素和黄芩素在LaNPs-CoNPs/CF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标准溶液配制 |
4.2.3 LaNPs-CoNPs/CFE的制备 |
4.2.4 实验方法 |
4.2.5 动物实验及电化学测定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修饰电极的表征 |
4.3.2 不同修饰电极在铁氰化钾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
4.3.3 黄芩素和芹菜素在不同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 |
4.3.4 条件优化 |
4.3.5 LaNPs-CoNPs/CFE对黄芩素和芹菜素的DPV测定 |
4.3.6 电极性能研究 |
4.3.7 实际样品分析 |
4.3.8 机理探究 |
4.4 结论与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婺源绿茶多糖改善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微生物拉丁名称 |
第一章 引言 |
1.1 Ⅱ型糖尿病研究现状 |
1.1.1 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1.1.2 Ⅱ型糖尿病治疗概况 |
1.2 多糖抗糖尿病机制研究 |
1.2.1 多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 |
1.2.2 多糖增强胰岛素信号转导 |
1.2.3 多糖对糖尿病的潜在调节机制 |
1.3 茶多糖研究现况 |
1.3.1 茶多糖概述 |
1.3.2 茶多糖的提取纯化 |
1.3.3 茶多糖抗糖尿病作用 |
1.3.4 茶多糖其他生物学活性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调节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耗材 |
2.2.2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体重、饮食饮水的影响 |
2.3.2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作用研究 |
2.3.3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口服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2.3.4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
2.3.5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脂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的保护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耗材 |
3.2.2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组织病理学分析 |
3.3.2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细胞凋亡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耗材 |
4.2.2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内容物SCFAs和 p H值的影响 |
4.3.2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结肠内容物含水量的影响 |
4.3.3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保护作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耗材 |
5.2.2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指数的影响 |
5.3.2 肝脏组织病理学分析 |
5.3.3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影响 |
5.3.4 茶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肝脏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三种植物活性成分联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效果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 2型糖尿病与氧化应激 |
2 南瓜多糖、葛根黄酮、普洱茶褐素及其主要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
2.1 南瓜多糖 |
2.2 葛根黄酮 |
2.3 普洱茶褐素 |
3 植物活性物质联合作用研究进展 |
4 Nrf2和HO-1 通路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三种植物活性成分单一及联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动物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表征观察及体重、饮水量变化 |
2.2 单一成分及联合组对2型糖尿病小鼠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
2.3 血清指标测定结果 |
2.4 糖下面积与血脂的相关关系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三种植物活性成分单一及联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动物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单一成分及联合组对2型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
2.2 氧化应激与糖脂代谢相关性分析 |
2.3 糖脂代谢与氧化应激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植物活性成分单一及联合对2型糖尿病小鼠Nrf2和HO-1 蛋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动物 |
1.2 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蛋白标准曲线 |
2.2 单一及联合成分组对2型糖尿病小鼠肝脏中Nrf2/HO-1 蛋白通路的影响 |
2.3 单一及联合成分组对2型糖尿病小鼠结肠中Nrf2/HO-1 蛋白通路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硒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硒的研究进展 |
1.1.1 硒的研究历程 |
1.1.2 富硒功能农业诞生 |
1.2 硒的形态和有效可利用性 |
1.2.1 植物在硒循环的作用 |
1.2.2 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及转化 |
1.2.3 影响硒有效性的因素 |
1.3 硒对植物的影响 |
1.3.1 硒对植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2 硒对植物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
1.3.3 硒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4 硒与人体健康 |
1.5 富硒产品的标准及开发利用 |
1.5.1 富硒食品的标准依据 |
1.5.2 新的强化食品标准 |
1.5.3 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 |
1.5.4 富硒产品的开发利用 |
1.6 富硒方法 |
1.6.1 土壤施硒 |
1.6.2 硒拌种或浸种 |
1.6.3 叶面喷施硒 |
1.7 谷子栽培研究现状 |
1.8 研究内容、意义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3 研究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喷硒浓度对谷子产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 |
2.1.3.1 农艺性状调查与小区测产 |
2.1.3.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 |
2.1.3.3 生理指标测定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2.2.1.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株高的影响 |
2.1.1.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穗长的影响 |
2.2.1.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千粒重的影响 |
2.2.1.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穗粒重的影响 |
2.2.1.5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
2.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
2.2.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SOD活性的影响 |
2.2.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POD活性的影响 |
2.2.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GSH含量的影响 |
2.2.2.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GSH-Px活性的影响 |
2.2.2.5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MDA活性的影响 |
2.2.2.6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脯氨酸的影响 |
2.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长农35)光合特性的影响 |
2.2.3.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叶片光和色素的影响 |
2.2.3.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喷硒浓度对谷子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 |
3.1.3.1 品质指标测定 |
3.1.3.2 硒含量测定 |
3.1.3.3 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品质的影响 |
3.2.1.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粗蛋白的影响 |
3.2.1.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粗脂肪的影响 |
3.2.1.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赖氨酸的影响 |
3.2.1.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叶酸的影响 |
3.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含硒量的影响 |
3.2.2.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籽粒含硒量的影响 |
3.2.2.2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硒转化率的影响 |
3.2.2.3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对谷子不同部位硒吸收量百分比的影响 |
3.2.2.4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硒籽粒硒的利用率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喷硒时期对谷子产量和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生育期喷施硒对谷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4.2.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2.1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GSH和GSH-Px的影响 |
4.2.2.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MDA和脯氨酸的影响 |
4.2.2.3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POD和SOD的影响 |
4.2.3 不同生育期喷施硒对谷子光和特性的影响 |
4.2.3.1 不同生育期喷施硒对谷子光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
4.2.3.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喷硒时期对谷子品质和硒含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品质的影响 |
5.2.1.1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粗蛋白的影响 |
5.2.1.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粗脂肪的影响 |
5.2.1.3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赖氨酸的影响 |
5.2.1.4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叶酸的影响 |
5.2.2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籽粒含硒量的影响 |
5.2.3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有机硒转化率的影响 |
5.2.4 不同生育期施硒对谷子硒利用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施硒方式对谷子生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作物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方法与统计分析 |
6.1.3.1 苗期指标测定 |
6.1.3.2 指标测定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生长及硒含量的影响 |
6.2.1.1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
6.2.1.2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抽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
6.2.1.3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产量及构成因子的影响 |
6.2.1.4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品质的影响 |
6.2.1.5 不同拌种浓度对谷子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
6.2.2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生长及硒含量的影响 |
6.2.2.1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
6.2.2.2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产量构成的影响 |
6.2.2.3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品质的影响 |
6.2.2.4 不同施硒方式对谷子籽粒硒含量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创新和特色 |
7.3 存在问题 |
7.3.1 试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7.3.2 试验瓶颈及未来研究方向 |
7.4 研究展望 |
Abstract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青蒿素抗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新剂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第一部分 青蒿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黏附和侵袭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青蒿素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黏附的机制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青蒿素mPEG-PLGA纳米粒的制备和表征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青蒿素类药物在肿瘤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中硒多糖活性和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茶叶中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
1.2.1 茶多酚 |
1.2.2 生物碱 |
1.2.3 茶多糖 |
1.2.4 茶蛋白和氨基酸 |
1.2.5 茶色素 |
1.2.6 维生素 |
1.2.7 无机成分 |
1.3 硒的生物功能研究与利用 |
1.3.1 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
1.3.2 膳食硒的补充与强化 |
1.3.3 硒的抗肿瘤作用 |
1.4 茶多糖生物活性 |
1.4.1 降血糖活性 |
1.4.2 抗氧化活性 |
1.4.3 抗肿瘤活性 |
1.5 富硒茶叶的研究 |
1.5.1 硒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
1.5.2 富硒绿茶生物活性研究 |
1.5.2.1 富硒绿茶抗氧化作用 |
1.5.2.2 富硒绿茶抗肝癌作用 |
1.5.2.3 富硒绿茶抗突变作用 |
1.5.3 硒与绿茶组分的协同抗肿瘤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
1.6 茶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纯化 |
1.6.1 茶多糖的提取 |
1.6.1.1 溶剂提取法 |
1.6.1.2 酶提取法 |
1.6.1.3 超声波提取 |
1.6.1.4 微波提取 |
1.6.1.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6.2 茶多糖的分离和纯化 |
1.6.2.1 茶多糖的脱蛋白研究 |
1.6.2.2 茶多糖的脱色研究 |
1.6.3.3 茶多糖的分级纯化 |
1.6.3.4 多糖含量的测定 |
1.6.3.5 多糖纯度的鉴定 |
1.7 茶多糖的结构研究 |
1.7.1 茶多糖的一级结构 |
1.7.1.1 水解法 |
1.7.1.2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1.7.1.3 甲基化反应 |
1.7.1.4 紫外分析法(UC) |
1.7.1.5 红外光谱法(IR) |
1.7.1.6 气相色谱法(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7.1.7 核磁共振(NMR) |
1.7.1.8 质谱(MS) |
1.7.1.9 毛细管电泳(CE) |
1.7.1.10 酶学方法 |
1.7.1.11 免疫学方法 |
1.7.2 多糖高级结构的研究 |
1.7.2.1 原子力显微镜 |
1.7.2.2 电子显微镜 |
1.7.2.3 X-射线衍射 |
1.7.2.4 圆二色谱 |
1.7.2.5 理论算法研究多糖的构象 |
1.8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食品的研究现状 |
1.8.1 天然富硒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 |
1.8.1.1 富硒茶 |
1.8.1.2 利用富硒天然植物资源开发的富硒食品 |
1.8.2 人工转化的硒营养食品 |
1.8.2.1 微生物富集法 |
1.8.2.2 植物转化法 |
1.8.2.3 动物转化法 |
1.8.2.4 利用高新技术研制开发富硒保健食品 |
1.8.3 天然和人工富硒茶叶功能活性的研究 |
1.9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9.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9.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两种富硒绿茶成分测定及茶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营养成分和硒含量的测定 |
2.3.1.1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1.2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灰分含量的测定 |
2.3.1.3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水浸出物含量的测定 |
2.3.1.4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
2.3.1.5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咖啡碱含量的测定 |
2.3.1.6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3.1.7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
2.3.1.8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总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1.9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酸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1.10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硒含量的测定 |
2.3.2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茶多糖的提取 |
2.3.2.1 材料预处理 |
2.3.2.2 茶叶粗多糖的提取 |
2.3.2.3 茶叶粗多糖的脱色和脱蛋白 |
2.3.2.4 茶叶粗多糖中性糖、可溶性蛋白、糖醛酸和硒含量测定 |
2.3.3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茶多糖的分离纯化 |
2.3.3.1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茶多糖均一性和分子量的测定 |
2.3.3.2 DEAE-Sepharose FF纯化后精品多糖的得率 |
2.3.3.3 精品多糖中性糖、可溶性蛋白、糖醛酸和硒含量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营养成分和硒含量的测定结果 |
2.4.2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粗多糖的得率 |
2.4.3 茶叶粗多糖中性糖、可溶性蛋白、糖醛酸和硒含量测定结果 |
2.4.4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茶多糖分离纯化的洗脱曲线 |
2.4.5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茶多糖的均一性和分子量 |
2.4.6 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精品多糖得率和成分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两种富硒绿茶多糖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1.1 培养基的配制 |
3.3.1.2 小鼠S180肿瘤细胞的培养 |
3.3.2 体外抗肿瘤实验 |
3.3.2.1 细胞培养 |
3.3.2.2 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 |
3.3.2.3 LDH法测定细胞毒性 |
3.3.3 体内抗肿瘤实验 |
3.3.3.1 实验动物的饲养 |
3.3.3.2 小鼠S180荷瘤模型的建立 |
3.3.3.3 实验动物的肿瘤接种和分组 |
3.3.3.4 小鼠灌胃溶液的配制方法 |
3.3.3.5 小鼠生存情况以及存活率的观察 |
3.3.3.6 抑瘤率的计算 |
3.3.3.7 小鼠肿瘤石蜡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体外抗肿瘤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1 细胞的培养、计数、接种及细胞的观察与染色 |
3.4.1.2 MTT的结果与分析 |
3.4.1.3 LDH的结果与分析 |
3.4.2 体内抗肿瘤实验结果分析 |
3.4.2.1 小鼠生存情况以及存活率的观察结果 |
3.4.2.2 不同样品对荷瘤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结果 |
3.4.2.3 小鼠肿瘤石蜡切片的观察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两种富硒绿茶多糖结构的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富硒茶多糖单糖组成的测定 |
4.3.2 富硒茶多糖的紫外扫描 |
4.3.3 富硒茶多糖的红外扫描 |
4.3.4 富硒茶多糖的部分酸水解 |
4.3.5 富硒茶多糖的高碘酸钠氧化 |
4.3.6 富硒茶多糖的Smith降解反应 |
4.3.7 富硒茶多糖的核磁共振分析 |
4.3.8 富硒茶多糖的甲基化实验 |
4.3.9 富硒茶多糖的扫描电镜观察 |
4.3.10 富硒茶多糖的热重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富硒茶多糖单糖组成的结果与分析 |
4.4.2 富硒茶多糖的紫外扫描图谱与分析 |
4.4.3 富硒茶多糖的红外扫描图谱与分析 |
4.4.4 富硒茶多糖的部分酸水解结果与分析 |
4.4.5 富硒茶多糖的NaIO4氧化和Smith降解分析 |
4.4.6 富硒茶多糖的核磁共振结果与分析 |
4.4.6.1 人工富硒茶多糖核磁共振结果与分析 |
4.4.6.2 天然富硒茶多糖核磁共振结果与分析 |
4.4.7 富硒茶多糖的甲基化结果与分析 |
4.4.8 富硒茶多糖的扫描电镜分析 |
4.4.9 富硒茶多糖的热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表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骆驼蓬碱衍生物的杀线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寄生线虫病害的研究进展 |
1.1.1 植物寄生线虫概述 |
1.1.2 松材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
1.1.3 南方根结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
1.2 植物寄生线虫的防治及研究进展 |
1.2.1 植物寄生线虫的农业防治及研究进展 |
1.2.2 植物寄生线虫的物理防治及研究进展 |
1.2.3 植物寄生线虫的化学防治及研究进展 |
1.2.4 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防治及研究进展 |
1.2.5 植物寄生线虫的植物源农药防治及研究进展 |
1.3 立题意义与研究思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化合物 |
2.1.2 供试线虫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骆驼蓬碱衍生物母液的配制 |
2.2.2 室内毒杀活性的测定 |
2.2.3 对松材线虫运动行为的测定 |
2.2.3.1 对松材线虫头部摆动频率的测定 |
2.2.3.2 对松材线虫身体弯曲频率的测定 |
2.2.3.3 对松材线虫基本运动能力的测定 |
2.2.3.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4 对松材线虫生理生化效应的测定 |
2.2.4.1 对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 |
2.2.4.2 对松材线虫α-羧酸酯酶活性的测定 |
2.2.4.3 对松材线虫β-羧酸酯酶活性的测定 |
2.2.4.4 对松材线虫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 |
2.2.4.5 对松材线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2.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室内毒杀活性测定结果 |
3.2 对松材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 |
3.2.1 对松材线虫头部摆动频率的影响 |
3.2.2 对松材线虫身体弯曲频率的影响 |
3.2.3 对松材线虫基本运动能力的影响 |
3.3 对松材线虫生理生化效应的影响 |
3.3.1 对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对松材线虫α-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3 对松材线虫β-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4 对松材线虫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3.5 对松材线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植物源农药防治线虫的作用机理 |
4.1.2 线虫行为毒性 |
4.1.3 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学术会议 |
附录B 文中所需的标准曲线图 |
四、茶叶提取物在癌症临床防治中的生理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逍遥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神经炎症及结肠上皮屏障的保护作用[D]. 吴佳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茶皂素对甘薯小象甲的室内抑制作用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D]. 潘如军. 广西大学, 2019(01)
- [3]3种植物对茶用菊‘七月白’蚜虫绿色防控作用的研究[D]. 石新月.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纳微电化学传感器用于酚类化合物的研究[D]. 叶鸿清. 广东药科大学, 2019(02)
- [5]婺源绿茶多糖改善Ⅱ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D]. 李海珊. 南昌大学, 2018(02)
- [6]三种植物活性成分联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效果及机制研究[D]. 刘紫萱. 天津农学院, 2017(01)
- [7]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硒含量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穆婷婷. 山西农业大学, 2017(01)
- [8]青蒿素抗乳腺癌细胞作用及新剂型研究[D]. 匡长春. 武汉大学, 2017(06)
- [9]天然富硒和人工富硒绿茶中硒多糖活性和结构的研究[D]. 陈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10]骆驼蓬碱衍生物的杀线虫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 祝绍文.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