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水肿病所致大肠杆菌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猪水肿病所致大肠杆菌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一、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军[1](2018)在《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仔猪水肿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对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措施。

冯瑜菲[2](2011)在《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毒力因子鸡卵黄抗体制备及Stx2e基因LAMP方法建立》文中研究指明猪水肿病(Edema disease of swine,ED)是由某些溶血性大肠杆菌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毒血症。临床特征为头部和胃壁等处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等。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往往来不及治疗,死亡率很高。猪水肿病的发生与大肠杆菌的F18ab菌毛与志贺毒素Ⅱ型变异体(Stx2e)密切相关。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大肠杆菌多价苗免疫和抗生素治疗,但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卵黄抗体作为一类可替代抗生素的高效生物防治制剂在防治猪水肿病中显示出明显的效果,为该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途径。本研究提取了F18ab菌毛蛋白与Stx2e,并利用原核表达技术,分别获得了F18ab菌毛与Stx2e的具有中和抗原表位的Fed F重组蛋白和Stx2eB重组蛋白。分别以上述4种蛋白作为免疫原对6月龄海兰蛋鸡进行免疫。共进行3次免疫,每次间隔两周。其中,Stx2e免疫组在一免时分为0.20 mg /只和0.40mg/只两个免疫剂量组,二免时,将一免的每个免疫剂量组再分为两小组,两个小组的免疫剂量分别为该组一免时的免疫剂量和一免时免疫剂量的2倍,三免时,所有免疫组的免疫剂量均为二免时最高免疫剂量组的剂量;Stx2eB重组蛋白免疫组在一免时分为0.50 mg /只和1.00mg/只两个免疫剂量组,二免和三免的免疫方式同Stx2e免疫组;F18ab菌毛蛋白免疫组在一免时分为0.38 mg /只和0.76mg/只两个免疫剂量组,二免和三免的免疫方式同Stx2e免疫组;Fed F重组蛋白免疫组三次免疫的剂量分别为1.00mg/只、2.00mg/只、2.00mg/只。二免后一周收蛋并用氯仿抽提法提取卵黄抗体,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其中,以Stx2e、Stx2eB重组蛋白、F18ab菌毛蛋白、Fed F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的免疫组ELISA效价最高值分别为1:5120、1:5120、1:20480、1:1280,且高水平效价分别可维持6周、2周、4周、3周。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4种卵黄抗体均达到《中国兽药典》对兽医生物制品的标准。吸附和吸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抗F18ab菌毛蛋白卵黄抗体和抗FedF重组蛋白卵黄抗体分别与F18ab+大肠杆菌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用30min后,均能够抑制F18ab+大肠杆菌对仔猪小肠上皮细胞的吸附,而未用卵黄抗体处理的F18ab+大肠杆菌可紧密的吸附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表面。体外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抗Stx2e卵黄抗体和抗Stx2eB重组蛋白卵黄抗体均可以抑制Stx2e对Vero细胞的致病变作用,接种这2种卵黄抗体的Vero细胞和对照组相比仍有大量正常生长的细胞,仅出现少量的死亡细胞。体内中和试验结果显示,抗Stx2e卵黄抗体在原液、1:2、1:4三个稀释浓度下,对昆明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60%、60%,抗Stx2eB重组蛋白卵黄抗体在原液、1:2、1:4三个稀释浓度下,对昆明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60%、40%,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仅腹腔注射卵黄抗体的对照组昆明鼠生长正常,仅注射Stx2e对照组昆明鼠在48h内死亡率达到80%。本研究还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AMP)用来检测Stx2e基因,根据GenBank中12条Stx2e序列和9条Stx2序列,针对Stx2e基因的保守区设计一套引物。以煮沸法处理的Stx2e+大肠杆菌过夜培养物为模板进行LAMP反应,所得扩增产物溶液变浑浊而对照管未发生变化。LAMP扩增产物电泳后呈特征性梯状条带,而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在LAMP体系中加入1μl SYBR GreenⅠ染料后,肉眼观察时阳性管呈翠绿色,而阴性管则为淡橙色,紫外灯下,阳性管发出绿色荧光,而阴性管则无颜色变化。经反应条件优化后的LAMP方法在63℃反应1h后可得最佳反应效果。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仅对Stx2e+大肠杆菌产生特征性梯状扩增条带,而对LT+、ST+、Stx2+大肠杆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Stx2e+大肠杆菌的最低检出量为38CFU/管,是PCR方法敏感性的100倍。LAMP方法和PCR方法对模拟样品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证明本法具有快速、特异和敏感的特点。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Stx2e与F18ab菌毛可以制备出高效价的卵黄抗体,为该病的特异性防治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基础。所建立的针对Stx2e基因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结果判定简便的特点,有利于猪水肿病的诊断和Stx2e+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

孙春光,郑玲玲[3](2010)在《一例子猪水肿病的诊断》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通过细菌分离和利用F18大肠杆菌抗血清进行凝集反应的实验确诊了一例疑似子猪水肿病,现将具体情况加以总结以期供其他兽医工作者参考。

由昭红[4](2008)在《黏附素F18菌毛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F18菌毛的一般特性、表达和提取、相关血清型和毒力因子、亚单位及基因调控等。

李建,张艳,毛生富[5](2008)在《仔猪水肿病的新表现及新疗法》文中认为仔猪水肿病是断奶后仔猪的常见多发病之一,常呈地方性流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所产生的内毒素、溶血素及水肿毒素引起的。该病的发病率低而死亡率高。经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发现近年来可能由于变异菌株的产生而使其毒力增强,使得该病在临床表现形式上较以往有很大变化。其显着特征是发病突然、死亡极快,有的病例常来不及治疗即死亡。所以,基层兽医对该病应该有新的客观认识,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海安等地开展了仔猪水肿病的病原分离和鉴定,为仔猪水肿病的有效防治工作提供试验依据。

丁琳[6](2008)在《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B亚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文中提出仔猪水肿病是由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VTEC)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死亡快,往往来不及治疗,死亡率很高。能引起断奶仔猪四肢麻痹、步态蹒跚、痉挛和昏迷等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胃壁和肠系膜水肿,因此称之为“水肿病”。研究证明,该病的发生与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的两个致病因子——F18ab(F107)菌毛与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higa-like ToxinⅡvariant,SLT-Ⅱe)密切相关,其中SLT-Ⅱe起主要的毒力作用。本研究应用PCR技术扩增了SLT-Ⅱe B基因,经序列测定,结果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达100%。将PCR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通过Ni离子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表达的SLT-Ⅱe B蛋白,以此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将小鼠脾细胞和SP2/0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检测和四次亚克隆,获得6株阳性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2B10、3A8、3C11、3D7、3G7和4F3。经单克隆抗体亚类试剂盒鉴定,6株单克隆抗体的亚类包括IgG2a、IgG2b、IgA和IgM,且均为κ轻链。经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分析,6株杂交瘤细胞的平均染色体数是90~115,明显多于SP2/0骨髓瘤细胞数(55~65)。ELISA检测结果显示,6株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液的效价分别为1:128~1:512。以两株分泌IgG类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G7、4F3)制备的腹水,效价均为1:105。阻断ELISA结果显示,6株单克隆抗体均与天然毒素(SLT-Ⅱe)有良好的反应性,且不与天然毒素LT、ST反应。通过相加ELISA测定可知,3G7和4F3两株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单抗。

方文山[7](2007)在《吉林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灭活疫苗的制备》文中提出自Shanks(1938)首次报道猪水肿病后,目前已确认所有养猪国家均有发生。断奶1~2周仔猪最易发病,发病率达10%~30%,致死率高达90%。常发生在发育良好仔猪。据初步统计,吉林地区每年仔猪水肿病发病5000头左右,死亡近1300头,严重制约养猪业发展。因此,很有必要对仔猪水肿病的流行病学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调查,找出仔猪水肿病的发病规律,结合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方案,使养猪业健康发展。本文对吉林地区2006年各乡镇猪水肿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猪水肿病在吉林地区呈零星散发性发生,发病率为0.29~1.36%,死亡率为0.08~0.35%,病死率为16.0~35.0%。水肿病主要侵害仔猪,育成猪也偶有发生。4~7月和9~10月份发病较多。同时从疑似猪水肿病的病死猪体内分离到8株细菌,根据其形态、培养特性和生长特性鉴定为大肠杆菌,动物致病性实验表明,8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能致死小鼠。血清学鉴定出O8,O139,O141, O2共4种血清型,其中O8,O139,O141为优势血清型。用分离的猪水肿病大肠杆菌优势血清型制备出多价灭活疫苗。免疫剂量试验表明,易感仔猪肌肉注射6亿CFU/只,可获得坚强的免疫。将分离菌株用甲醛灭活,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疫苗无菌,性质稳定。疫苗免疫仔猪后肌肉进行攻毒试验,结果免疫组仔猪无异常临床表现。疫苗田间实验表明,对病料取样猪场的仔猪,免疫保护率达97%以上;对社会散养的仔猪,免疫保护率达92%以上。区域实验表明,在吉林部分地区免疫5000头,疫苗注射后保护率在90%以上。在生产实践中充分证明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为区域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对有效防治猪水肿病具有参考价值。

罗艳茹[8](2007)在《仔猪大肠杆菌F18粘附型与FUT1基因型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水肿病仍然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大肠杆菌是新生仔猪和断奶后仔猪腹泻以及水肿病的主要病原菌。已经公认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有六种,即肠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产Vero细胞毒素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和肠集聚性大肠杆菌。大肠杆菌F18菌毛分为F18ab和F18ac两个亚型,是导致仔猪断奶后腹泻和水肿病的重要毒力因子。它粘附于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是致病的前提条件,而F18能否致病取决于仔猪小肠上皮黏膜细胞有无受体,有受体则粘附,无受体则不能粘附。当大肠杆菌F18菌毛特异性地粘附于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后,它便可以抵御肠道蠕动和肠液冲刷作用,定居于小肠并大量繁殖,分泌毒素,从而致病。Vogeli (1992)将大肠杆菌F18受体基因定位于猪的6号染色体上,且2α-(1,2)岩藻糖转移酶1基因(FUT1)可以作为ECF18R的理想候选基因。为了进一步明确F18菌毛的粘附与FUT1基因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利用了16个家系447份耳组织样和363份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样,进行了F18菌毛的体外粘附试验和FUT1基因的PCR-RFLP多态性检测,并利用SAS软件分析所得表型数据和基因型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如下结论:⑴大肠杆菌F18ab菌毛在体外较F18ac菌毛更易于表达;LB为F18ab的适宜培养基,TSA和TSB为F18ac的适宜培养基;⑵在同一菌株内,大肠杆菌菌毛的粘附型分布在长白、大白和松辽黑猪3个猪种间没有差异(P﹥0.05);⑶在该试验猪群中,F18ab的粘附能力强于F18ac,且两种菌株粘附型分布存在差异(P﹤0.01);⑷本试验共发现3种粘附模式,且粘附模式在不同猪种间没有差异(P﹥0.05);⑸长白、大白和松辽黑猪在FUT1基因的307位均存在多态,检测到GG、AG和AA 3种基因型,等位基因G为优势基因,且基因型分布在大白与松辽黑猪、大白猪与长白猪、长白猪与松辽黑猪两两之间存在差异;⑹F18菌毛粘附型与FUT1基因型达到统计学上的相关(P﹤0.01)。

丁爱云[9](2006)在《大肠杆菌F18菌毛FedF亚单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仔猪水肿病(porcine edema disease,ED)和断奶仔猪腹泻(postweaning diarrhea,PWD)是由表达F18菌毛的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常见的两种传染病,在养猪业的生产中危害很大。细菌利用自身的菌毛介导其在肠道内的定居、繁殖,多数产生F18ab菌毛的菌株同时产生志贺毒素II型变异体(Shiga Toxin Type II Variant,STx2e或SLT-IIv)引起肠毒血症,导致内皮细胞以及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平滑肌坏死,改变血管通透性,进而仔猪出现水肿,当脑部水肿压迫神经组织后,出现神经症状;产F18ac菌株常常产生不耐热肠毒素(heat-liable enterotoxin,LT)或耐热肠毒素(heat-stable enterotoxin,ST),也有些菌株带有SLT-IIv基因,当其菌毛黏附素与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和细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并牢固地黏附于肠黏膜后,细菌定居、繁殖,产生并释放大量肠毒素,对其靶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肠内水盐代谢平衡失调导致腹泻。F18菌毛蛋白结构主要有六个部分:A、B、C、D、E、F。其中A亚单位是菌毛的主要结构亚单位,构成菌毛的主干,B、C亚单位在菌毛的成熟、装配及合成中起伴侣或推进作用,FedE和FedF为F18菌毛黏附所必需,并影响菌毛的长度,如果两个fedF和fedE发生突变,则会使菌毛长度发生改变,同时也可能会使细菌丧失对小肠上皮细胞的吸附能力。

王雷[10](2005)在《致断奶仔猪腹泻、水肿病大肠杆菌F18菌毛a、b、c因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文中指出以表达F18ab菌毛参考菌株107/86(O139:K12:H1)及F18ac菌毛参考菌株2134(O157:H19)为研究对象,摸索出F18菌毛表达的最佳条件。将1‰甲醛灭活的以上两种细菌分别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用直接玻板凝集法筛选出11株能稳定分泌针对F18菌毛特异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1B3、1B7、1E3、2E9、3B2、3C2、3C3、4D7、5E9、5H4和6C4。其中382和5E9为a因子特异McAb,在直接凝集试验中与F18ab、F18ac菌株都反应;1B3、3C2、3C3为b因子特异McAb,只与F18ab菌株反应;1B7、1E3、2E9、4D7、5H4和6C4为c因子特异McAb,只与F18ac菌株反应。这些MCA细胞培养上清对F18ab菌毛的参考菌株107/86和F18ac菌毛参考菌株2134的直接凝集价最高可达1:26,腹水单抗直接凝集效价可达1:213。特异性检测结果显示,上述单抗与表达猪源产F4、F5、F6和F41粘附素菌株、鸡源产Ⅰ型菌毛菌株及沙门氏菌不发生凝集反应。 应用我们所研制的单抗对64株含F18 fedA基因的断奶仔猪腹泻和水肿病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上述分离株F18菌毛的检出率为34.37%,其中F18ac菌株占95.45%(21/22),F18ab菌株占4.54%(1/22)。F18菌毛阳性分离株的O血清型除了常见血清型O139外,还有非常见血清型O107和O131等。

二、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情况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变化
4 诊断
5 治疗
6 小结

(2)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毒力因子鸡卵黄抗体制备及Stx2e基因LAMP方法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猪水肿病概述
    1.2 猪水肿病的主要毒力因子
        1.2.1 志贺毒素Ⅱ型变异体 (Stx2e)
        1.2.2 F18ab (F107)菌毛
    1.3 猪水肿病的防治
        1.3.1 药物防治
        1.3.2 疫苗免疫
        1.3.3 卵黄抗体防治
    1.4 卵黄抗体研究概况
        1.4.1 卵黄抗体的形成
        1.4.2 卵黄抗体的结构
        1.4.3 卵黄抗体的特点
        1.4.4 卵黄抗体的抗菌作用机制
        1.4.5 卵黄抗体的应用
    1.5 环介导等温扩增 (LAMP)
        1.5.1 LAMP 的引物设计
        1.5.2 LAMP 的原理
        1.5.3 LAMP 的特点
        1.5.4 LAMP 的应用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质粒、实验动物及细胞系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PCR 扩增引物及 LAMP 扩增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志贺毒素的提取及蛋白浓度测定
        2.2.2 F18ab 菌毛的提取及蛋白浓度测定
        2.2.3 Stx2eB 蛋白的诱导表达
        2.2.4 大肠杆菌 F18ab 菌毛 FedF 基因的表达
        2.2.5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蛋白浓度测定
        2.2.6 免疫原的鉴定
        2.2.7 卵黄抗体的制备
        2.2.8 Stx2e 基因 LAMP 检测方法的建立
3 结果
    3.1 Stx2e 的提取、鉴定及蛋白浓度测定
        3.1.1 Stx2e+菌株的 PCR 鉴定
        3.1.2 Stx2e 的提取
        3.1.3 Stx2e 的鉴定
    3.2 F18ab 菌毛的提取、鉴定及蛋白浓度测定
        3.2.1 F18ab+菌株的 PCR 鉴定及电镜观察
        3.2.2 F18ab 菌毛的提取及 Western blot 分析
    3.3 Stx2eB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及 Western blot 分析
    3.4 Fed F 重组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3.4.1 Fed F 基因的克隆
        3.4.2 Fed F 重组质粒的 PCR 及酶切鉴定
        3.4.3 FedF 重组表达质粒的 PCR 及酶切鉴定
        3.4.4 Fed F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纯化及 Western blot 鉴定
    3.5 重组蛋白浓度测定
    3.6 卵黄抗体的鉴定
        3.6.1 抗 Stx2e 卵黄抗体的琼脂扩散试验鉴定
        3.6.2 抗 F18ab 菌毛蛋白卵黄抗体的平板凝集试验
        3.6.3 抗 Stx2eB 蛋白卵黄抗体的 Western blot 鉴定
        3.6.4 抗FedF蛋白卵黄抗体的Western blot鉴定
    3.7 卵黄抗体安全检验
        3.7.1 物理性状检验
        3.7.2 无菌检验
        3.7.3 支原体检验
        3.7.4 安全检验
    3.8 卵黄抗体效价检测
    3.9 卵黄抗体效力评价
        3.9.1 体外吸附与吸附抑制试验
        3.9.2 中和试验
    3.10 Stx2e 基因 LAMP 检测方法结果
        3.10.1 LAMP 扩增产物的检测结果
        3.10.2 LAMP 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的筛选结果
        3.10.3 LAMP 的特异性反应结果
        3.10.4 LAMP 的敏感性试验结果
        3.10.5 模拟样品的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卵黄抗体在预防仔猪水肿病方面的应用前景
    4.2 免疫原及抗体的鉴定
    4.3 卵黄抗体的提取
    4.4 LAMP 的引物设计
    4.5 LAMP 方法改善的初步探索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黏附素F18菌毛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F18菌毛一般特性
2 F18菌毛的表达和提取
3 F18菌毛的亚单位及其基因
4 F18菌毛大肠杆菌相关的血清型和毒力基因
5 F18菌毛检测及PWECD的防治

(5)仔猪水肿病的新表现及新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2 症状和病变
3 病原菌分离鉴定
    3.1 病料采集
    3.2 分离培养
    3.3 革兰氏染色镜检
        3.3.1 结晶紫溶液染色
        3.3.2 碘溶液媒染
        3.3.3 酒精脱色
        3.3.4 复染
        3.3.5 镜检
    3.4 生化试验
    3.5 分离菌的血清型鉴定
4 仔猪水肿病的新表现形式
    4.1 发病日龄推迟
    4.2 发病率提高
    4.3 主要特征
    4.4 剖检变化
5 防治效果
    5.1 预防情况
    5.2 常规治疗难以奏效
    5.3 盐泻治疗法
        5.3.1 硫酸镁内服
        5.3.2 静注高渗葡萄糖溶液
        5.3.3 开食
        5.3.4 维生素E粉和酵母片
    5.4 盐泻法的改进
6 分析与讨论
    6.1 耐药菌株的产生
    6.2 致病性大肠杆菌
    6.3 饲料差异大
    6.4 盐泻法

(6)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B亚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仔猪水肿病的概述
    1.2 仔猪水肿病的主要致病因子
        1.2.1 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SLT-Ⅱe)
        1.2.2 定居因子F18ab(F107)菌毛
        1.2.3 致病机理
    1.3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方法
        1.3.1 流行病学特点
        1.3.2 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
        1.3.3 实验室诊断
        1.3.4 应用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4 仔猪水肿病的预防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质粒、菌株、实验动物和细胞系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PCR扩增引物
    2.2 实验方法
        2.2.1 SLT-Ⅱe B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2.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2.2.3 杂交瘤细胞的鉴定
        2.2.4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3 结果
    3.1 SLT-Ⅱe B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3.1.1 SLT-Ⅱe B基因克隆载体的鉴定
        3.1.2 SLT-Ⅱe B基因表达载体的鉴定
        3.1.3 重组质粒的表达及纯化
        3.1.4 Western blot鉴定
    3.2 细胞融合与筛选
        3.2.1 ELISA筛选方法建立
        3.2.2 细胞融合率
        3.2.3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3.3 杂交瘤细胞鉴定
        3.3.1 杂交瘤染色体数目分析
        3.3.2 杂交瘤分秘抗体稳定性鉴定
    3.4 单克隆抗体鉴定
        3.4.1 单克隆抗体亚类鉴定
        3.4.2 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效价测定
        3.4.3 腹水单抗效价测定
        3.4.4 抗原表位分析
        3.4.5 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鉴定
        3.4.6 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4 讨论
    4.1 免疫原的选择
    4.2 单克隆抗体与天然SLT-IIe反应性的检测
    4.3 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吉林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灭活疫苗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仔猪水肿病研究进展
    1.1 仔猪水肿病的病原特征
        1.1.1 形态与染色
        1.1.2 培养特征
        1.1.3 生化反应特征
        1.1.4 抗原结构
        1.1.5 抵抗力
        1.1.6 致病性
    1.2 病因与流行病学特点
        1.2.1 分布情况
        1.2.2 宿主范围
        1.2.3 年龄分布
        1.2.4 流行季节
        1.2.5 流行状况
        1.2.6 地区性
        1.2.7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1.3 毒力因子与致病机理
        1.3.1 黏附因子的种类和功能
        1.3.2 水肿因子的结构和功能
        1.3.3 诱因
    1.4 临床症状
        1.4.1 最急性型
        1.4.2 急性型
        1.4.3 慢性型
    1.5 病理变化
        1.5.1 临床病理剖检变化
        1.5.2 病理组织学变化
    1.6 诊断
        1.6.1 病原菌分离鉴定
        1.6.2 O抗原鉴定
        1.6.3 SLT-IIe 的检测
    1.7 预防
        1.7.1 饲养管理
        1.7.2 应用酸化剂控制
        1.7.3 中西结合防治
        1.7.4 免疫预防
第二章 仔猪水肿病疫苗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2.1 疫苗性质
        2.1.1 菌苗
        2.1.2 亚单位苗
    2.2 菌株的选择
    2.3 影响疫苗免疫保护率的因素
第三章 吉林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
    3.1 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
        3.1.1 调查方法
        3.1.2 调查结果
        3.1.3 讨论
    3.2 猪水肿病灭活疫苗的使用情况调查
        3.2.1 调查方法
        3.2.2 调查结果
        3.2.3 讨论
    3.3 抗猪水肿病血清治疗效果调查
        3.3.1 调查方法
        3.3.2 调查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仔猪水肿病病原分离鉴定
    4.1 材料
        4.1.1 病料
        4.1.2 培养基
        4.1.3 微量发酵管
        4.1.4 主要仪器
        4.1.5 大肠杆菌O因子血清(O1-O163)
        4.1.6 实验动物
    4.2 方法
        4.2.1 病原菌分离及纯粹性检验
        4.2.2 病原菌形态及培养特性观察
        4.2.3 病原菌生化特性鉴定
        4.2.4 血清型鉴定
        4.2.5 病原性鉴定
    4.3 结果
        4.3.1 病原菌分离结果
        4.3.2 纯粹性检验结果
        4.3.3 病原菌形态及培养特性观察结果
        4.3.4 菌株生化特性结果
        4.3.5 菌株血清型鉴定结果
        4.3.6 菌数测定结果
        4.3.7 毒力测定结果
    4.4 小结
        4.4.1 病原菌鉴定
        4.4.2 菌株最小致死量(MLD)确定
第五章 灭活疫苗的制备及相关试验
    5.1 材料
        5.1.1 菌种
        5.1.2 培养基
        5.1.3 实验动物
        5.1.4 O抗原抗血清
        5.1.5 制苗试剂
    5.2 方法
        5.2.1 灭活疫苗实验室半产品制备及半产品检验
        5.2.2 灭活疫苗实验室成品制备及成品检验
    5.3 结果
        5.3.1 灭活疫苗实验室半产品检验
        5.3.2 灭活疫苗实验室成品检验结果
        5.3.3 小结
第六章 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6.1 材料
        6.1.1 疫苗
        6.1.2 菌液
        6.1.3 血清
        6.1.4 断奶仔猪
    6.2 方法
        6.2.1 免疫剂量筛选实验
        6.2.2 血清抗体几何凝集效价测定
        6.2.3 免疫产生期及血清抗体保护值测定
        6.2.4 免疫持续期
        6.2.5 保存期试验
        6.2.6 田间试验
        6.2.7 区域试验
    6.3 结果
        6.3.1 免疫剂量筛选实验结果
        6.3.2 血清抗体几何凝集效价测定结果
        6.3.3 免疫产生期及血清抗体保护值测定结果
        6.3.4 免疫持续期结果
        6.3.5 保存期试验结果
        6.3.6 田间试验结果
    6.4 小结
    6.5 讨论
        6.5.1 关于病原体筛选
        6.5.2 关于抗原选择
        6.5.3 关于疫苗制备
        6.5.4 关于免疫剂量及血清抗体效价消长规律
        6.5.5 关于免疫效果
        6.5.6 关于仔猪水肿病防治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仔猪大肠杆菌F18粘附型与FUT1基因型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1 致病性大肠杆菌简介
        1.1.1 大肠杆菌病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1.1.2 大肠杆菌致病机理
        1.1.3 粘附素及其致病性
    1.2 大肠杆菌F18ab/ac 菌毛及其受体、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
        1.2.1 F18 菌毛的命名和分型
        1.2.2 F18 菌毛抗原的亚单位及其基因
        1.2.3 大肠杆菌F18 抗原毒素
        1.2.4 大肠杆菌F18 受体
        1.2.5 大肠杆菌F18 受体基因的定位
    1.3 PCR-RFLP 技术
        1.3.1 遗传标记
        1.3.2 PCR-RFLP 技术
    1.4 抗病育种
        1.4.1 抗病性状的遗传基础
        1.4.2 抗病育种的意义
        1.4.3 抗病育种的可能性
        1.4.4 抗病育种的实施
        1.4.5 抗病育种的难题
        1.4.6 抗病育种展望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大肠杆菌与仔猪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粘附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法及步骤
        2.1.3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肠杆菌菌株检测结果
        2.2.2 粘附试验显微镜检查结果
        2.2.3 两种菌株在3 个品种中的粘附比例
        2.2.4 F18 菌毛在3 个品种中的粘附模式比较
    2.3 讨论
        2.3.1 大肠杆菌F18ab 和F18ac 菌毛的表达
        2.3.2 F18 菌毛的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2.3.3 粘附标准探讨
        2.3.4 关于受体基因座
第三部分 FUT1 基因的多态性检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基因组DNA 的提取和检测
        3.2.2 PCR 扩增及其产物检测
        3.2.3 酶切及基因型判断
    3.3 讨论
第四部分 相关性分析
    4.1 相关性分析结果
    4.2 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大肠杆菌F18菌毛FedF亚单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研究一 重组蛋白pGEX-FedF 的鉴定和优化表达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二 F18 菌毛抗 FedF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研究三 F18 菌毛抗 FedF 单抗保护性试验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致断奶仔猪腹泻、水肿病大肠杆菌F18菌毛a、b、c因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符号说明
4、引言
5、材料
6、方法
7、结果
8、讨论
9、全文小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四、致猪水肿病大肠杆菌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例仔猪水肿病的诊治[J]. 谢军. 湖北畜牧兽医, 2018(06)
  • [2]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毒力因子鸡卵黄抗体制备及Stx2e基因LAMP方法建立[D]. 冯瑜菲. 东北农业大学, 2011(04)
  • [3]一例子猪水肿病的诊断[J]. 孙春光,郑玲玲.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4)
  • [4]黏附素F18菌毛研究进展[J]. 由昭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5]仔猪水肿病的新表现及新疗法[J]. 李建,张艳,毛生富. 北京农业, 2008(12)
  • [6]志贺样毒素Ⅱ型变异体B亚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丁琳.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4)
  • [7]吉林地区仔猪水肿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灭活疫苗的制备[D]. 方文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10)
  • [8]仔猪大肠杆菌F18粘附型与FUT1基因型相关性研究[D]. 罗艳茹. 甘肃农业大学, 2007(01)
  • [9]大肠杆菌F18菌毛FedF亚单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D]. 丁爱云. 扬州大学, 2006(03)
  • [10]致断奶仔猪腹泻、水肿病大肠杆菌F18菌毛a、b、c因子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D]. 王雷. 扬州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猪水肿病所致大肠杆菌F18ab菌毛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