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 Services的协同商务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顺[1](2019)在《面向Web服务推荐的情境感知QoS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实业务和IT服务业的不断融合,各种跨平台、跨行业的信息创新模式催生了更多泛化的Web服务,以满足用户日常应用中的个性化需求。但伴随着服务数量的剧增,用户逐渐面临服务选择带来的巨大挑战。针对用户的各种需求,从服务海洋中选择具有不同属性和功能的候选服务,并进一步实现服务组合,完成用户的更复杂的业务流程需求,一直都是服务计算领域的热点问题。个性化推荐技术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偏好数据,建立用户画像,主动为用户推荐满足其需求的服务,能够有效解决服务过载的问题。随着新生服务在互联网中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Web服务在满足其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又对其非功能性属性(Quality-of-Servicce)如调用时间、可达性和成功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户对于服务的直观感受通常是根据服务的非功能质量属性来判断的,导致以Web服务为基本单元的网络应用的性能将高度依赖这些服务的质量。此外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对Web服务的非功能性需求也不尽相同,如何为用户推荐满足其非功能性需求的Web服务成为当前研究重点之一。因此本文针对不同情境感知服务推荐场景,结合服务上下文、地理位置、动态时序和信任关系四个不同的情境信息,设计了适应动态场景变换的QoS预测模型,提出了高质量的Web服务推荐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针对Web服务上下文对用户调用服务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服务端上下文聚类的QoS预测算法WSFNIMF。通过分析Web服务的WSDL文件得到可以描述Web服务上下文的词向量,根据Web服务的词向量之间的距离进行服务聚类,得到服务的近邻集合。同时也考虑了用户之间的QoS相似性进行Top-K近邻聚类,将两个聚类结果添加到模型约束项中以优化QoS预测的目标函数。通过约束用户近邻和服务近邻在学习用户和服务的隐式因子的迭代学习,提高预测结果的精确度。实验结果表明WSFNIMF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大规模QoS数据中缺失值预测的准确度,从而产生高质量的Web服务个性化推荐方案。(2)针对同一地理位置区域中虚假用户对QoS预测提供的不可靠信息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地理位置区域近邻可靠性的QoS预测算法LRMF。分析用户在以往调用服务过程中的历史QoS记录,设计了迭代式的用户可信度评分机制,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区域聚类,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内的虚假用户及其不可信的历史QoS。将用户的地理区域聚类结果和用户的QoS可信度评分集成到矩阵分解模型中,实验结果表明LRMF算法能够有效提高QoS预测的准确度,并且避免虚假用户提供的不可信QoS历史记录对QoS预测造成的不良后果。(3)针对动态时序网络环境波动造成的QoS难以预测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时间序列感知的QoS协同预测算法,为用户历史QoS记录预测其未来时间间隔内调用Web服务的QoS值,实现实时在线个性化Web服务推荐方案。为了满足用户在实时调用Web服务时的非功能性需求,将用户调用Web服务的时间序列作为协同过滤模型中的一个动态因素,同时考虑在当前时间间隔内与目标用户具有相似QoS调用记录的用户近邻对目标用户在下一个时间间隔内调用Web服务的QoS的影响,设计了动态时间感知的QoS预测模型TMF。在得到预测结果之后根据用户自身的时间序列值及其近邻时间间隔内的预测值进行平滑优化,提高QoS预测的准确度。(4)通过借鉴社交网络中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对用户偏好选择的影响,来分析用户潜在的QoS信任相关性对Web服务推荐的影响。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历史QoS相似度提取用户之间潜在偏好选择关系,得到用户在历史QoS偏好上的潜在信任程度,通过对用户之间的信任程度进行阈值划分成为强信任关系和弱信任关系,将用户之间不同强度的潜在信任关系结合矩阵分解方法,提出了基于用户间潜在QoS选择偏好信任的预测算法LTMF,从而生成高效、可靠的个性化Web服务推荐方案。
陈卓[2](2019)在《PDF电子签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电子签章是解决电子文件安全问题的有效方式,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文件作为版式文件的标准,具有优质的屏幕显示效果、高效的压缩能力、良好的跨平台性等特性,在国内外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因此研究符合国内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系统要求的PDF电子签章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国内PDF电子签章产品依赖PDF阅读器软件,无法实现可定制化的签章与验章形式、或是无法支持多样化的电子印章以及缺少将其他格式的文件转换为PDF格式文件的转换功能等问题,本文对相关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了新的PDF电子签章控件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另外,本文通过将PDF电子签章控件应用到协同办公系统中,提出了PDF电子签章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公文的安全等问题。首先,论文对PDF电子签章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PDF电子签章产品依赖PDF阅读器软件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Windows窗体技术和PDF文档解析技术的PDF阅读器容器的解决方案;针对PDF电子签章产品生成的电子签章只能在特定的客户端软件上验证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PDF标准的构造PDF电子签章对象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PDF电子签章产品中电子签名无法有效结合电子印章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建立服务器与控件间的通信协议完成PDF电子签名与电子印章结合的解决方案。然后,本文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技术和Active X控件技术,将上述解决方案集成于控件中,设计并实现了PDF电子签章控件,同时也有效解决了PDF文档可定制化签章验章问题。最后,针对当前Web协同办公系统中办公模式的局限性和公文的安全问题,本文在PDF电子签章控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签章室的办公模式设计方案,最终实现了PDF电子签章协同办公系统,有效地解决了Web协同办公系统中公文的安全问题。本文所设计实现的PDF电子签章控件已应用于沈阳市政府电子政务办公系统。
陶宇宁[3](2019)在《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商务出行的增加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乘飞机旅行已经成为人们远程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为了缓解旅客在旅途中的乏味和对免税品购物的需求,各大航空公司纷纷推出空中购物服务,由于空中购物服务提供产品的独特性和客舱环境的先天优势,该服务至启动以来广受旅客欢迎并为航空公司带来了一定收益。作为机上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公司对于机上购物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国内的机上购物服务仍停留在“以现金购实物”的线下交易方式,由于商品种类稀少以及只能通过现金支付等条件的限制,机上购物服务一直无法满足旅客的需求,同时也无法达到航空公司的预期收益。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网上购物这种便捷的购物方式,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产品挂在电子商务平台出售,通过网络媒介吸引更多的买家,获得丰厚的利润。国内各大航空公司早在电子商务兴起之初,就通过企业电商平台售卖机票、旅游等产品,但由于网络条件影响,一直没能将电子商务平台带入客舱环境以解决机上购物功能的局限性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在2014年,客舱WIFI系统在各大航空公司中投入使用并快速得到普及,旅客和机组人员可以方便的通过客舱WIFI接入互联网。在客舱WIFI的基础上,一套完整的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已经势在必行。首先,本文研究了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当前机上购物模式的缺陷,并提出使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需求的应用场景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且对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做出分析。然后,本文对空中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了架构设计。将系统分为模型层、视图层和控制层,并对每一层的架构和技术进行分析。系统同时支持两种访问应用服务器的方式,一种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Web浏览器访问的B/S架构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机上座椅电视内置Android应用访问的C/S架构方式。系统采用Node.js作为服务端开发平台,使用HTML5、Hybrid App实现网页视图的开发,应用Redis作为存储中间件以提高数据读写效率。最后,本文对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模块的实现进行详细设计,对模块实现的类图和动态时序图进行描述,并分析了模块中关键技术的实现细节。系统成功通过了各项功能测试,并在国内某大型航空公司中投入使用。在使用期间,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均达到了客户要求,并实现长时间平稳运行,得到了客户良好的反馈。
陆佳莹[4](2018)在《面向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情境语义建模与推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中心性地位日益凸显,却仍然面临“信息过载”和“信息迷航”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数字时代精准营销的大势所趋。但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发展至今仍存在用户需求的匹配度不高、准确性差、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无法自适应调整等问题。因此,对与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相关的智能化技术进行系统的、严谨的学术研究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基于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的推荐方法的研究较为深入,在构建推荐系统时较为常用,而基于本体的推荐方法理论基础较为坚实,具有上述两种推荐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是对协同过滤和基于内容的推荐方法的完善和补充。然而,基于本体的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对消费者的特征进行知识建模,但是它忽略了历史的消费情境模式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偏好产生影响,导致了在建模过程中语义的丢失,且忽略了消费者个人特征和环境情境的影响。为了使得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相关的智能化技术更为完善和多样,结合本体相关理论、情境感知理论,构建了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商品分类模型和情境语义模型,并通过本体五元组的形式对类、属性、实例、作用域和公理进行明确地定义,设定了直接情境和间接情境信息的处理和建模方法;并结合描述逻辑和规则引擎的方法,制定一套完整的推理步骤和实现方法,借助Jena和Pellet开源工具设计相应算法分别从描述逻辑层和规则推理层对情境信息进行推理,挖掘潜在语义知识;并分别为语义建模和推理机制评价设定了评价机制,并基于SPAQL查询和算法实验的方法对其分别进行评价。本文的结论显示:利用本体对商品领域知识进行建模,并在本体模型中引入情境语义信息,能够有效提高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可复用性、情境敏感性和可靠性;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中对情境进行推理能够对低层次的情境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推理生成更高层次语义以满足智能化需求;通过建立评价机制对情境语义模型的效果进行评价,能够验证所构建的本体模型从概念层、语义层和推理层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通过性能实验对情境推理机制的效果进行评价,能够验证所构建的情境推理机制的响应性能和推理的准确程度。本文的贡献之处在于:结合了本体理论和情境感知理论,对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进行情境语义建模,将情境语义模型划分为商品类别本体模型、直接情境本体模型和间接情境本体模型,并结合实例对构建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结合了情境推理和描述逻辑的相关理论,明确了情境推理的实现步骤和采用的具体方法,并将情境推理划分为基于描述逻辑的推理层和基于规则的推理层,在每一层定义了相关规则,以此作为后续推理实现的基础;建立了情境语义建模与推理机制的评价模型,设计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并结合实验结果分别对情境语义建模效果和推理机制效果进行评价,为相关企业提供更高效能的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解决方案,并为学术界对于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技术的探索提供新思路。
郭飞鹏[5](2017)在《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随时随地能够方便地获取互联网信息和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移动商务应用正在向着更深、更广的维度不断突破发展。作为移动商务“杀手锏”应用的移动个性化推荐系统及信息服务MPIRS可以有效缓解用户信息过载并提升服务质量,其应用水平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然而,用户在享受优质MPIRS的同时,也被动暴露了大量的用户隐私信息。同时,移动用户的人格特质、社交关系、上下文、情感倾向性等复杂因素对其偏好具有重要的影响。上述特征使得提供隐私关注下高质量的MPIRS变得极具挑战性。因此,研究在隐私关注下如何利用个性化推荐技术提高用户采纳MPIRS的意愿,降低用户隐私关注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推荐服务迫在眉睫。本文探讨移动用户隐私关注的心理认知过程,重点研究在移动商务服务中,影响用户隐私关注的因素及其采纳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行为的隐私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理论与方法,以网络用户理性行为理论、社交网络理论、“大五人格”理论、隐私关注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本挖掘、上下文计算、结构方程模型(SEM)、协同过滤推荐等方法实现高质量的推荐服务,降低移动用户采纳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中的隐私关注程度。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MPIRS中用户隐私关注影响因素研究针对MPIRS中用户隐私关注的认知过程研究,包括隐私关注的构成、影响隐私关注的要素、以及如何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测度。本文重点研究了隐私关注和理性行为理论,并基于上述理论构建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MPIRS采纳行为理论模型。首先,将隐私关注影响因素从用户视阈归纳为用户隐私倾向、用户内控点、用户开放性、用户外向性、用户随和性和社交群体影响。然后,开发了移动用户隐私关注前因量表,对这些变量进行定义,并建立这6个因素与隐私关注4个维度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对隐私关注4维度的影响,深入分析用户在采纳MPIRS过程中的隐私关注强度、隐私偏好心理及网络行为习惯。第三,通过对上述6类移动用户隐私关注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SEM的隐私关注影响因素关系模型。SEM路径模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假设,确定隐私关注结构及影响机理,为后续第4和第5章用户偏好建模和个性化推荐算法设计奠定理论基础。(2)隐私关注下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移动上下文推荐方法研究针对移动上下文推荐中的隐私关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隐私关注下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移动上下文推荐方法PS-HCF。首先,通过基于情感词汇本体库的文本情感倾向性分析方法STAS预测潜在未知的用户偏好,即利用文本情感分析技术提取情感特征,进行文本情感偏好挖掘。然后,分析论文第3章提出的6类隐私关注影响因素对移动用户采纳MPIRS的影响,引入“隐私关注强度”的概念,并提出融入隐私关注强度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方法PI-UCF,利用用户隐私关注强度来寻找近邻集,并利用已知评分来预测目标用户的评分;第三,本文提出融合上下文和情感信息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方法CS-UCF。基于上下文信息使用上下文相似度计算方法对“用户—商品/服务”进行聚类,使得每个子类中的“用户—商品/服务”有相似的上下文。在此基础上结合用户的情感评分和上下文相似度来进行协同过滤推荐。最终,PS-HCF方法综合PI-UCF和CS-UCF的预测评分生成推荐结果。PS-HCF方法融合隐私关注强度、情感倾向性等信息较好地解决了移动推荐中的数据稀疏性等问题,并降低了用户隐私关注程度。(3)隐私关注下基于人格特质与用户关系强度的移动社交网络推荐方法研究针对移动社交网络推荐中的隐私关注问题,本文提出了隐私关注下基于人格特质与用户关系强度的移动社交网络推荐方法PC-MSPR。首先,PC-MSPR重点分析了开放性、外向性、随和性这三个人格特质对移动用户网络行为的影响,并创新性地将隐私关注偏好度融入到个体人格特质计算模型中。然后将上述四个影响因子进行量化,设计了一种融入隐私偏好度的人格特质计算方法PP-PTM,建立客观化网络行为特征与考虑隐私关注的人格特征之间的“大五”人格预测模型,克服传统的心理自测量表带来的数据难以获取、规模不大以及调查对象的不认真、不诚实导致数据不可用等问题,且对隐私关注偏好度的考虑,获得了难能可贵的用户隐私偏好。其次,提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交互活动和领域本体的用户关系强度计算方法AI-URS。AI-URS对交互活动进行活动领域的划分,计算属于同一活动领域的用户间关系强度。同时,以交互活动文档为依据计算同一领域中用户的单向综合关系强度,包括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只能计算直接关联用户关系强度的局限,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将隐私关注的人格特质和用户社交关系融入到协同过滤推荐中用户的相似度计算,解决了传统的数据稀疏性等问题,并降低了用户隐私关注程度。(4)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MPIRS应用研究将本论文提出的模型与方法应用于移动商务环境下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MPIRS中。首先,研究设计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平台MRecommend的体系框架并实现软件系统,包括网络数据采集模块、情感倾向性计算模块、移动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模块等;其次,结合具体手机商品移动购物应用,构建了基于社会化标签的领域本体、基于领域本体的用户上下文管理模型,以及融入评论特征的手机领域本体模型,实现MPIRS过程中的多元信息表达与管理。最后,提出对移动商务企业在隐私关注和推荐策略的管理启示,包括对移动商务企业在隐私机制方面的改进方向,以及提高移动个性化推荐质量及用户采纳MPIRS意愿的措施和建议。
郝世博[6](2015)在《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当前时期,全面推进我国信息化和数字信息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机构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有力推动了数字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共享。众多学者开始在以图博档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中探索数字资源整合及服务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伴随互联网环境的形成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量馆藏资源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超越时空的服务。如何为用户提供深层次、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服务,形成知识资源的无缝集成与协同共享环境,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图情领域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当前基于开放网络的新兴分布式计算模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开始应用于图博档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高度自治的参与主体、复杂灵活的交互协作和多变异构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数字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融合过程中呈现出的典型特征。基于上述网络环境,实现充分的数字信息资源共享和安全的交互协作面临若干新的问题。信任管理机制作为当前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开放网络环境中安全问题的核心支撑技术之一,有助于在没有足够先验知识的参与实体之间进行有效、健康协作关系的构建与维护。针对信任管理领域的相关问题,国内与国外研究人员都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工作,多种专用或通用信任管理模型被先后提出。然而,当前已经存在的信任管理机制或模型在应对不断涌现的新需求、新环境和新应用时,还是在信任表征、信任获取、反馈信任聚合以及信任度评估等方面表现出种种不足。本文拟从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的双重视角出发,为满足分布式开放环境中数字资源互操作和服务融合的安全及信任需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机制、数字化服务融合信任协商机制等相关研究,为图博档数字资源互操作与服务融合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网络环境。本文首先对选题意义及研究背景进行简要介绍,探析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本研究工作中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寻找理论依据。然后对当前信任管理和自动信任协商存在的系统架构与典型模型进行论述,深入分析现阶段信任管理机制存在的多种应用模式;针对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这一研究主题,分析国内外典型的应用实践,论述数字资源互操作存在的典型应用系统,从可行性、广度和深度等方面探析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针对当前开放、动态网络环境下数字资源互操作、数字化服务融合用户交互过程中存在的信任问题和安全需求,分别构建数字资源互操作的信任管理模型和数字化服务融合的自动信任协商模型;在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并给出其中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针对反馈信任聚合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的研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机制的有效性;在数字化服务融合自动信任协商模型的研究中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具体论述自适应自动信任协商流程及其实例、访问控制策略描述方式、一致性校验算法、改进的策略语言逻辑结构等。最后系统归纳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总结研究结论和研究贡献,指出本文研究工作的局限并探讨后续还需努力的研究方向。
葛艳[7](2013)在《基于Web服务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服装供应链涉及从原料供给、纺纱、织布、印染、后整理、裁剪、缝制、整烫、打包、批发和零售等多个环节,产业链长,职能部门多,并且服装市场受流行趋势的影响较大,产品变动性大,是一种典型的短生命周期产品,除了明显的季节性需求外,预测需求也很难把握,并日益表现出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的特点。因而,市场的快速变化导致我国服装企业普遍存在库存高和客户满足率低的问题。快速响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然而,传统的服装供应链由于链上企业的各个信息系统独自为政、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和控制系统的结构相对固定、企业间甚至部门间信息系统不兼容,这都制约了供应链的各种响应机制的实施。因此,要实现快速响应,打破各个信息系统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的快速、无障碍传输、业务处理能力的广泛共享是基本的信息保障。web服务能够在Internet环境下实现合作伙伴的系统之间的自主式的系统集成。一方面系统将自身的商务功能封装成一个个独立的web服务,并发布到UDDI服务注册中心上,以便潜在的企业级客户能方便地发现并与之进行集成。另一方面,能够从UDDI(?)服务注册中心查找到潜在的供应商,并能方便、迅速地集成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诸如订单处理服务、款式设计服务、客户支持服务等,方便地快速重组供应链或生产流程工艺,而无需考虑这些功能的具体实现细节。web服务的这些特性可以方便地在充分重用已有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开发新的业务功能,极大地保护了已有信息化投资的价值,为信息化水平较低的中小服装企业信息提供了新的策略,同时,也为信息及业务的按需快速重构提供的技术保障,这些都为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中通畅、快速传递、广泛共享、协同快速反应奠定了基础。基于web服务技术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就是通过运用web服务及相关技术,优化服装供应链的信息处理流程,使供应链上的所有信息系统能在来自客户的需求驱动下,方便快速地按需实现分布在各个服装企业的信息资源和流程快速整合集成,实现联合业务计划、需求预测/计划和供应能力在整个供应链上的透明与共享,协同预测、计划和协同决策。总结起来,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信息处理的视角分析服装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过程从响应的基本过程出发,系统地分析了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信息处理过程,并探讨了信息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并由此得到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型。(2)从多视角给出了实现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的信息架构以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信息处理过程为基础,首先分析了服装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对于信息集成系统提出的要求,然后,结合web服务技术、基于UDDI的信息发布和发现机制,web服务QoS等,探索了服装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和快速响应的信息集成系统理论框架。从系统的功能视图、资源视图、组织视图以及过程视图等多视角对该集成系统进行了诠释。(3)研究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信息集成系统中web服务的组织、设计与实现从支持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信息集成系统的最小单位——web服务资源出发,分类汇总了该信息集成系统中需要构建的基本服务的类型,各类服务的设计,服务的实现,服务的封装和管理。并通过实例说明服务之间的操作流程,验证web服务的信息集成方式对于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推动作用。(4)从服务的QoS角度研究了在接收到来自客户的需求信息后,服装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快速发现和基于偏好相似的按需节点企业推荐算法从服务的QoS出发,首先给出了服装节点企业QoS的概念,然后从QoS的数据来源,QoS的描述形式,QoS数据的调整模型以及QoS规范化处理的角度,对服装企业QoS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然后给出了服装供应链对于节点企业QoS需求配置,最后给出了以QoS为基础的,基于偏好相似的节点企业的推荐和供应链的推荐算法,为服装供应链快速按需选择节点企业和供应链的按需快速重组提供了理论支持。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信息处理的系统分析方法认识服装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过程。现有关于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认识多数是从管理学角度,从实现快速响应的各种策略着手展开的研究。本文以实现快速响应的信息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信息处理过程的视角对服装供应链的快速响应进行系统分析,对快速响应过程的认识更全面也更系统。(2)将web服务架构与服装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实现机制有机结合。在系统认识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信息处理流程的基础上,以提高服装供应链的快速信息获取、快速信息感知和快速信息处理为目标,构建了基于web服务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信息系统架构,从架构的功能视角、资源视角、组织视角和过程视角分别呈现出该系统的体系结构。(3)提出了基于偏好推荐的服装供应链快速组织和服装节点企业的快速推荐模型。在基于UDDI服务发现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借助扩展的服务QoS信息,描述节点企业来自自身发布的信息、第三方监控信息和合作伙伴的评价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偏好的节点企业推荐算法和基于直觉模糊数的节点企业综合评价算法。最后给出了实现节点企业快速选择策略的系统架构。
肖华[8](2013)在《基于Web Service的手机分销企业信息系统整合》文中认为信息系统的整合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针对手机分销行业而言,随着电子商务和EDI的快速发展以及供应链竞争的日益加剧,实施基于Web Service的信息系统整合,能够有效的利用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企业外部资源、降低企业的IT建设成本,提高企业随需而变的能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高效的供应链,已成为手机分销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信息资源整合发展状况,传统集成方法的弊端以及面向服务的集成方法的优点,重点研究了SOA的体系架构和主要特征,以及Web Service技术的协议标准和技术优点,提出以应用系统的整合为最优先切入点,从系统架构入手,构建基于Web Service的企业信息系统整合架构。接着针对联通华盛通信有限公司的发展现状、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企业发展目标和信息化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基于WebService的信息系统整合框架、信息系统整合的性能和安全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然后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系统的应用区隔进行了分析,依据面向服务的业务流程对系统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梳理,整理出系统间的集成点,并特别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电子商务系统(EC,B2B)之间的集成设计和实现进行了说明。本文研究重点包括基于Web Service的系统整合架构、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用户认证管理、统一协同门户四个方面。构建基于Web Service的系统整合架构,需要从业务的角度切割出服务,从而依据面向服务的业务来构建信息系统并进行整合。考虑信息化建设是个长期过程,初期需利用已有的集成方式,同时针对新的集成需求采用基于Web Service的方式,逐步过渡到完整的基于Web Service的系统。统一的数据标准是进行系统间数据集成的基础,初期是基于接口来做系统间的数据转换,后续逐步构建基于XML的统一数据平台。统一用户认证管理,是实现各业务系统整合的前提。统一协同门户管理,实现了统一系统入口,提高的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目前基于Web Service的系统整合在快速发展中,不少大的软件厂商也提出了他们基于SOA的系统整合方案和产品,但对企业而言,还是需要一个建设过程,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改变业务模式、人的观念的同时,技术上平稳安全的过渡到完全基于Web Service的整合架构。
王姝[9](2012)在《网商平台众包模式的协同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众包(Crowdsourcing)模式开启了一个微观参与的时代,大众智慧日益凸显出商业价值,当互联网可通过云端计算(Cloud Computing)实现端到端的连接方式而搭建了大众参与的创新平台,实现了协同自组织的新型网络工作环境,互联网已不仅仅是机器数码联网而是人类大脑的联网,网络也已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承载者而且是知识社会智力成果交易、传播扩散、开发并共享的领域,开放的在线环境为实现对于个人潜能和个体价值的普遍再挖掘提供了平台。本文面对信息社会现实的技术条件和商业环境,根据网商在线平台的实际运作情况,分别从集中化和分散化两种观点,即哈佛大学教授Daniel Bell所提倡的“从宏观和组织的层面寻求解决后工业社会面临的生产和服务问题”和美国社会学家Alvin Toffler指明的“第三次浪潮使人类回到以个体分散经营为主要经济形式的社会”的角度,从资源协同、运营协同和价值协同三个维度解构众包中介服务平台的协同创新模式,并探究不同产业和任务类型对众包协同效果的调节作用,构建“众包平台服务——个体、组织协同——协同效果”的平台运作机制模型和利用大众群体智慧实现开放式创新途径,寻求避免平台“有市无场”的信息交换、并能够实现有效率知识服务之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包括:(1)探讨了如何通过网商众包商务平台使更多“半专业半业余”人力资源参与到智力资本交易中,并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促进个体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实现知识的价值化。从维基创新、大众创新的视角,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客户价值理论、互联网进化论等理论观点,基于客户满意度(ACSI)模型、客户需求Kano模型、客户服务感知(5GAP)模型的基础,突破以单纯的专业能力作为衡量标准,而从众包模式“产消合一”(Prosumer)和用户创新(User Innovation)的角度探讨如何发掘个体潜能、开发个人价值的“金矿”,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客户在众包模式下所关心的价值因素,如何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客户忠诚度,揭示按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途径实现平台系统整体协同效果。(2)通过与传统组织形式的比较,根据Clayton Christensen(2003)基于传统RBV理论提出的“RPV模型”(Resource,Process,Value)的组织特点,结合Web2.0-Web3.0环境和云端技术等网络信息化平台工具,从面向服务的技术架构的视角分析了众包平台协同运作的具体体现:跨组织的网络结构;互补共生的运营方式;基于知识共享的自组织管理,让个体在协同创新的系统中找到参与的位置,并能够选择理想的参与度,以商业组件的方式参与到众包模式的协同运营过程。使每个社会单元通过系统协调找到相对优越化的生存空间,实现多个行为主体在信息相对透明的环境中实现协同自组织,形成多目标经济活动的次优组合,从盈利模式层面,探讨分析了个体与各利益相关者该如何通过协同的方式和途径创造群体价值,实现基于众包价值网络的“产消合一”服务体系,塑造众包数字化生存和信息时代全新的工作形态。(3)运用SPSS20.0和AMOS19.0统计分析工具验证了众包平台协同创新中“资源与能力-赢利模式-价值协同”的逻辑模型和结构函数关系,实证结果的分析中采用与作业成本法(ABC)进行对比分析的方式,通过引入众包过滤、创意质量评估、从口碑与在线信誉作为数字资本的角度,诠释了众包网站完整的数字服务体验。从众包、众滤和众播的角度总结了用户需求驱动创新的众包实现过程。即在新的大众参与的机制作用下,突破传统思维中以企业为主体的模式,基于客户价值主张(Customer Value Proposition)探讨了如何在开放的环境中促进个体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实现平台和相关利益者的价值协同,设计者又是如何秉承“先民主,后集中”过滤并分享的态度,本文从创新质量、协同的效率和成本考察众包平台如何同时有效连接了创新与创新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众包相关领域的文献和理论模型,通过国内外知名众包模式的威客网站多案例研究并进行案例间的对比分析,探索了改善平台运营效率的网商众包模式的具体协作实施方案。实现了从微观个体的价值主张到行业中观层次的协同来理解个体行为、组织结构和众包平台协同效果的研究尝试,从而补充了新兴众包商业模式的案例研究,丰富了众包协同创新的理论内容,拓展了研究视角和思路,把后现代组织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网商众包协同的研究,从研究视角、理论观点、模型分析到方法运用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有助于众包新兴研究领域的理论建设和为网商实践建议提供参考。
张秀芹[10](2012)在《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数据传输安全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为企业间业务协同提供了一种基于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的公共服务平台解决方案,它是一种在较高层次上对各种产业链企业间业务系统的抽象,其研究目标是为产业链企业间业务协同提供一个支持快速开发和定制的底层平台。作为企业间业务协同的数据中转中心,平台的数据交换系统是实现业务协同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的数据交换系统基于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了平台与制造厂系统间的动态数据交换。作为运行于Internet的公共服务平台,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非常重要,目前平台的数据交换方案存在Web服务接口向外暴露、SOAP消息明码传输、数据交换效率低等问题。如何实现有效的访问控制;如何对服务请求者身份进行验证;如何确保数据在信息交互中的安全性;如何确保数据交换系统性能;提升交换效率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考虑。本文在既有的基于Web Service和数据交换适配器的数据交换系统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平台数据交换的特点,综合考虑了各种安全及性能隐患,针对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数据交换频繁、数据传输过程中对安全性要求高的需求,提出了面向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的数据安全交换模型。通过对基于加密锁的身份认证技术、基于SOAP扩展的数据传输安全技术、基于Web Service数据交换技术、压缩技术进行研究,本文基于.NET平台完成了该模型的总体设计及实现。通过模拟Internet运营环境下的各种攻击测试表明,该安全解决方案能解决平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
二、基于Web Services的协同商务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 Services的协同商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Web服务推荐的情境感知QoS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推荐系统研究现状 |
1.2.2 Web服务QoS预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Web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
2.1.1 Web服务技术架构 |
2.1.2 Web服务的QoS属性 |
2.1.3 QoS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
2.2 推荐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协同过滤推荐系统 |
2.2.2 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 |
2.2.3 其他推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服务上下文感知QoS预测 |
3.1 提出问题 |
3.2 基于服务端上下文特征聚类的矩阵分解模型 |
3.2.1 服务推荐框架 |
3.2.2 服务端上下文抽取与特征距离度量 |
3.2.3 服务特征聚类和近邻用户选择 |
3.2.4 基于服务上下文特征感知的QoS预测模型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准备 |
3.3.2 实验评价指标 |
3.3.3 算法预测准确度比较 |
3.3.4 数据稀疏性的影响 |
3.3.5 参数α的影响 |
3.3.6 参数β的影响 |
3.3.7 潜在因子特征维度的影响 |
3.3.8 Top-K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位置近邻可靠性感知QoS预测 |
4.1 提出问题 |
4.2 用户可靠性评价对QoS影响分析 |
4.3 融合近邻用户可信度的的矩阵分解模型 |
4.3.1 服务推荐框架 |
4.3.2 地理位置近邻用户聚类 |
4.3.3 用户QoS可信度评分计算 |
4.3.4 融合地理位置近邻用户可靠性的QoS预测建模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准备 |
4.4.2 算法预测准确度比较 |
4.4.3 数据稀疏性的影响 |
4.4.4 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参数ε的影响 |
4.4.5 用户QoS可信度的影响 |
4.4.6 参数γ的影响 |
4.4.7 隐式因子特征维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动态时间序列感知QoS预测 |
5.1 提出问题 |
5.2 动态时间序列下的QoS分析 |
5.3 动态时间感知的矩阵分解模型 |
5.3.1 服务推荐框架 |
5.3.2 TMF协同过滤预测 |
5.3.3 短时域QoS预测值平滑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实验准备 |
5.4.2 算法预测准确度比较 |
5.4.3 数据稀疏性的影响 |
5.4.4 潜在因子特征维度的影响 |
5.4.5 近邻用户数量Top-K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潜在偏好信任感知QoS预测 |
6.1 问题描述 |
6.2 基于用户间潜在QoS偏好的协同预测模型 |
6.2.1 服务推荐框架 |
6.2.2 用户间潜在QoS偏好关系提取和度量 |
6.2.3 融合QoS偏好近邻的矩阵分解预测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实验准备 |
6.3.2 算法预测准确度比较 |
6.3.3 数据稀疏性的影响 |
6.3.4 关系阈值θ的影响 |
6.3.5 特征维数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2)PDF电子签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PDF版式文件 |
2.1.1 PDF文档对象 |
2.1.2 物理结构 |
2.1.3 逻辑结构 |
2.2 数字签名 |
2.3 PKI技术 |
2.4 电子签章 |
2.5 ActiveX控件 |
2.6 本章小结 |
3 PDF电子签章控件及关键技术的研究 |
3.1 PDF阅读器容器 |
3.1.1 依赖PDF阅读器软件问题 |
3.1.2 PDF阅读器容器的实现 |
3.2 PDF电子签章的构造 |
3.2.1 电子签章不符合PDF标准问题 |
3.2.2 PDF电子签章对象的构造 |
3.3 结合印章(图片)的电子印章技术 |
3.3.1 电子签名无法有效结合电子印章问题 |
3.3.2 结合印章的电子印章技术的实现 |
3.4 可定制化签章验章的电子签章技术 |
3.4.1 问题研究 |
3.4.2 可定制化签章验章的实现 |
3.5 其他相关技术的研究 |
3.5.1 其他格式的文件转换为PDF文件 |
3.5.2 USBKey中数字签名技术的研究 |
3.6 PDF电子签章控件的设计 |
3.6.1 控件的需求分析 |
3.6.2 控件的类设计 |
3.6.3 控件接口的时序分析 |
3.7 控件的实现与测试 |
3.7.1 控件的实现 |
3.7.2 控件的测试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PDF电子签章控件的协同办公系统 |
4.1 系统背景与意义 |
4.2 系统需求分析 |
4.2.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4.2.2 系统用例分析 |
4.3 系统的设计 |
4.3.1 系统的体系架构 |
4.3.2 系统的功能设计 |
4.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系统的实现 |
4.4.1 环境实现 |
4.4.2 实现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束语 |
5.1 本文总结 |
5.2 未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Abstract |
论文摘要 |
(3)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电子商务平台 |
1.1.2 机上购物服务与电子商务平台融合的意思 |
1.2 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1 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
1.2.2 机上购物应用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相关技术研究 |
2.1 Node.js |
2.1.1 Node.js与 JavaScript的关系 |
2.1.2 Node.js的优缺点 |
2.1.3 Express框架 |
2.2 非关系型数据库 |
2.2.1 关系型数据库的瓶颈 |
2.2.2 NoSQL简介 |
2.2.3 Redis数据库的应用 |
2.3 Hybrid App混合开发模式 |
2.3.1 Hybrid App简介 |
2.3.2 WebView控件 |
2.3.3 JSBridge控件 |
2.4 本章小结 |
3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空中电子商务平台设计目标 |
3.1.1 原有机上购物服务存在的问题 |
3.1.2 新系统需达到的目标 |
3.2 业务流程分析 |
3.3 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
3.3.1 旅客身份认证用例建模 |
3.3.2 订单管理用例建模 |
3.3.3 订单支付用例建模 |
3.3.4 空地商品信息同步用例建模 |
3.3.5 统计分析与个性推荐用例建模 |
3.3.6 通知推送用例建模 |
3.4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1.1 逻辑视图 |
4.1.2 网络拓扑图 |
4.1.3 系统分层架构 |
4.2 接口与模块设计 |
4.2.1 系统模块设计 |
4.2.2 系统接口设计 |
4.2.3 Rest服务框架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概念设计 |
4.3.2 逻辑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机上座椅终端访问的实现 |
5.1.1 Web页面与Android应用的分离 |
5.1.2 Web文件加载与渲染 |
5.1.3 Native方法与Web页面交互 |
5.2 空地资源同步的实现 |
5.3 机上支付的实现 |
5.3.1 架构图设计 |
5.3.2 时序图设计 |
5.3.3 类图设计 |
5.4 数据统计分析的实现 |
5.4.1 类图设计 |
5.4.2 统计分析数据结构设计 |
5.4.3 实现效果 |
5.5 商品个性化推荐的实现 |
5.5.1 推荐算法的选择 |
5.5.2 个性化推荐的实现 |
5.6 平台数据传输安全的实现 |
5.6.1 数据传输完整性的实现 |
5.6.2 数据传输保密性的实现 |
5.7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与应用 |
6.1 易用性验证 |
6.2 安全性验证 |
6.3 功能测试 |
6.4 性能测试 |
6.5 项目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面向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情境语义建模与推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2.1 基于协同过滤的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 |
1.2.2 基于内容特征的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 |
1.2.3 基于本体的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 |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本体相关理论 |
2.1.1 本体的基本概念 |
2.1.2 本体的构成要素及分类 |
2.1.3 基于Web的本体语言 |
2.1.4 本体构建技术 |
2.1.5 本体推理技术 |
2.2 情境感知理论 |
2.2.1 情境定义与分类 |
2.2.2 情境感知 |
2.2.3 情境感知计算 |
3 面向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情境语义建模 |
3.1 商品类别本体模型的构建 |
3.2 直接情境本体模型的构建 |
3.3 间接情境本体模型的构建 |
4 面向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情境推理机制 |
4.1 情境推理的实现步骤与方法 |
4.2 基于描述逻辑的推理层 |
4.2.1 TBox层的推理 |
4.2.2 ABox层的推理 |
4.2.3 推理机制的实现方法 |
4.3 基于规则的推理层 |
4.3.1 推理规则的制定 |
4.3.2 情境推理规则的优先级定义 |
4.3.3 推理机制的实现方法 |
5 情境语义建模与推理机制效果评价 |
5.1 情境语义建模效果评价 |
5.1.1 评价体系设计 |
5.1.2 评价结果讨论 |
5.2 推理机制效果评价 |
5.2.1 评价实验设计 |
5.2.2 评价结果讨论 |
6 结语 |
6.1 结论与启示 |
6.2 贡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章节安排 |
1.2.1 研究问题提出及目的 |
1.2.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2.3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基础研究综述 |
2.1 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研究综述 |
2.1.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
2.1.2 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 |
2.1.3 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中的隐私问题 |
2.2 隐私及隐私关注研究综述 |
2.2.1 隐私和信息隐私的定义 |
2.2.2 隐私数据的分类 |
2.2.3 隐私关注及影响因素 |
2.2.4 隐私关注研究理论 |
2.3 协同过滤推荐方法研究综述 |
2.3.1 基于内存的协同过滤方法 |
2.3.2 基于模型的协同过滤方法 |
2.3.3 协同过滤推荐方法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中用户隐私关注影响因素研究 |
3.1 问题提出及描述 |
3.2 相关研究 |
3.2.1 隐私关注及测量模型研究 |
3.2.2 隐私关注影响因素研究 |
3.2.3 隐私关注对采纳行为影响研究 |
3.3 研究思路 |
3.4 研究变量和研究假设 |
3.4.1 隐私关注影响因素 |
3.4.2 隐私关注与采纳意愿 |
3.5 用户隐私关注影响因素的研究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 |
3.5.1 量表设计 |
3.5.2 样本选取 |
3.5.3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3.6 基于SEM的MPIRS隐私关注影响因素假设检验与模型拟合度分析 |
3.6.1 假设检验与模型拟合度 |
3.6.2 研究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隐私关注下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移动上下文推荐方法研究 |
4.1 问题提出及描述 |
4.2 相关工作 |
4.2.1 考虑上下文和隐私关注的移动推荐系统研究 |
4.2.2 文本情感倾向性分析研究 |
4.2.3 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的移动推荐系统研究 |
4.3 基于情感词汇本体库的文本情感倾向性分析 |
4.3.1 情感词汇本体库的构建 |
4.3.2 基于情感词汇本体库的情感倾向性分析算法 |
4.4 考虑隐私关注的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的混合协同推荐方法 |
4.4.1 融入隐私关注强度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方法 |
4.4.2 融合上下文和情感信息的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方法 |
4.4.3 基于预测评分融合的混合协同推荐方法 |
4.5 实验与分析 |
4.5.1 数据采集 |
4.5.2 评价标准 |
4.5.3 基于情感词汇本体库的文本情感倾向性分析实验结果 |
4.5.4 考虑隐私关注的基于情感倾向性分析的混合协同推荐方法实验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隐私关注下基于人格特质与用户关系强度的移动社交网络推荐方法研究 |
5.1 问题提出及描述 |
5.2 相关工作 |
5.2.1 大五人格与用户网络行为的关系研究 |
5.2.2 社会化网络中用户关系强度与人格特质研究 |
5.2.3 社会化网络中推荐服务与隐私保护研究 |
5.3 隐私关注下基于人格特质和用户关系强度的移动社交网络推荐方法 |
5.3.1 融入隐私偏好度的人格特质度量方法 |
5.3.2 基于社会网络交互活动和领域本体的用户关系强度计算方法 |
5.3.3 考虑隐私关注的融合用户人格特质和社会关系强度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
5.4 实验及分析 |
5.4.1 数据采集和评价标准 |
5.4.2 融入隐私偏好度的人格特质度量实验结果 |
5.4.3 基于社会网络交互活动和领域本体的用户关系强度计算方法实验结果 |
5.4.4 考虑隐私关注的融合用户人格特质和社会化关系强度的协同过滤推荐方法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应用研究 |
6.1 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设计 |
6.1.1 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开发平台 |
6.1.2 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框架 |
6.2 基于MRecommend框架的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系统实现 |
6.2.1 网络数据采集模块 |
6.2.2 情感倾向性计算模块 |
6.2.3 MRecommend节点执行流程 |
6.2.4 MRecommend算法模型 |
6.2.5 MRecommend算法实现 |
6.3 面向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的本体建模 |
6.3.1 本体的概念 |
6.3.2 本体的描述语言 |
6.3.3 基于社会化标签的领域本体建模 |
6.3.4 基于领域本体的用户上下文建模 |
6.3.5 融入评论特征的手机领域本体建模 |
6.4 对移动互联网企业在隐私关注和推荐策略的管理启示 |
6.4.1 在隐私关注方面的建议 |
6.4.2 对考虑隐私关注的推荐策略方面的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总述 |
7.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调研问卷 |
致谢 |
(6)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数字资源建设、共享与整合 |
1.2.2 国内外LAM研究 |
1.2.3 信任管理研究 |
1.2.4 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2.1.1 互操作 |
2.1.2 服务融合 |
2.1.3 信任的定义 |
2.1.4 信任的属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论 |
2.2.2 协同论 |
2.2.3 知识组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信任管理机制及应用模式分析 |
3.1 信任管理 |
3.1.1 定义 |
3.1.2 信任管理模型 |
3.1.3 凭证信任管理系统 |
3.1.4 行为信任管理模型 |
3.2 自动信任协商 |
3.2.1 定义 |
3.2.2 自动信任协商基本概念 |
3.2.3 现有自动信任协商系统 |
3.3 信任管理机制应用模式分析 |
3.3.1 P2P网络信任管理 |
3.3.2 普适计算信任管理 |
3.3.3 网格计算信任管理 |
3.3.4 Ad hoc网络信任管理 |
3.3.5 电子商务信任管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模式分析 |
4.1 国内外应用实践分析 |
4.1.1 Europeana |
4.1.2 世界数字图书馆 |
4.1.3 美国IMLS支持项目实践 |
4.1.4 CALIS |
4.2 数字资源互操作模式探析 |
4.2.1 数字资源整合原则与方法 |
4.2.2 Metalib with SFX系统 |
4.2.3 MAP系统 |
4.2.4 TPI系统及USP平台 |
4.2.5 数字资源互操作典型系统总结 |
4.3 数字化服务融合模式探析 |
4.3.1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4.3.2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广度分析 |
4.3.3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深度分析 |
4.4 跨域环境下安全互操作的实践分析 |
4.4.1 安全检测实施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2 协作架构维度下的互操作 |
4.4.3 建模辅助维度下的互操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数字资源互操作中的信任管理研究 |
5.1 OAI-PMH协议 |
5.2 数字化协作模式构建 |
5.3 数字化协作模式面临的问题 |
5.4 数字资源互操作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1 动态信任管理的内涵 |
5.4.2 LAM信任管理模型构建 |
5.4.3 动态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原则 |
5.5 动态信任评估算法设计 |
5.5.1 传统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2 新型反馈信任聚合机制研究 |
5.5.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数字化服务融合的信任协商研究 |
6.1 信任协商策略需求 |
6.2 LAM-AATN模型构建 |
6.3 LAM-AATN信任协商流程 |
6.4 LAM-AATN信任协商实例研究 |
6.5 LAM-AATN一致性校验研究 |
6.5.1 访问控制策略描述研究 |
6.5.2 一致性校验算法研究 |
6.6 LAM-AATN策略语言研究 |
6.6.1 策略语言功能需求 |
6.6.2 LAM-AATN-Jess策略语言 |
6.6.3 LAM-AATN-Jess语法结构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与贡献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基于Web服务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企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均衡 |
1.1.2 供应链信息系统的HAD特性 |
1.1.3 服装供应链的动态性 |
1.1.4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主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全文组织结构 |
1.3.3 章节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服装供应链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2.2 快速响应的研究现状 |
2.3 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与信息管理 |
2.3.1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
2.3.2 供应链的快速响应与信息技术 |
2.3.3 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的研究现状 |
2.4 WEB服务及相关技术概述 |
2.4.1 web服务的基本概念 |
2.4.2 web服务的协议规范 |
2.5 研究综述的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WEB服务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过程及系统架构 |
3.1 基于信息处理的快速响应过程分析 |
3.2 服装供应链的快速响应信息处理过程分析 |
3.3 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信息集成系统需求分析 |
3.4 基于WEB服务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网络协同的层次参考模型 |
3.5 基于WEB服务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架构 |
3.5.1 系统架构的功能视图 |
3.5.2 系统架构的资源视图 |
3.5.3 系统架构的组织视图 |
3.5.4 系统架构的过程视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中的WEB服务设计 |
4.1 服装供应链的基本业务流程 |
4.2 基本的服务设计 |
4.2.1 实现数据访问(Data Quote)的web服务 |
4.2.2 实现模型的web服务 |
4.2.3 实现知识提取和知识访问的web服务 |
4.3 服务的WEB封装和管理 |
4.3.1 web服务的实现 |
4.3.2 Matlab的web封装模型 |
4.4 WEB服务的调用 |
4.5 基于WEB服务的快速响应实例分析 |
4.5.1 web服务的调用流程 |
4.5.2 服装生产商的快速备货流程 |
4.5.3 服装销售商的快速补货流程 |
4.5.4 基于AHP web服务的服装时尚评估 |
4.5.5 基于快速营销策略的web服务规划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服务QOS的服装企业快速选择 |
5.1 基于UDDI的服装节点企业服务管理 |
5.2 基于UDDI的服装供应链的构造过程 |
5.3 服装企业的QoS描述 |
5.3.1 QoS数据的来源 |
5.3.2 QoS数据的描述形式 |
5.3.3 服装企业原子QoS的定义 |
5.3.4 服装企业各部分QoS的综合描述定义 |
5.3.5 QoS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
5.4 基于偏好相似供应链的节点企业推荐 |
5.4.1 基本概念 |
5.4.2 可推荐供应链的偏好相似度计算 |
5.4.3 供应链评价可信度的计算 |
5.4.4 节点企业推荐度的计算 |
5.4.5 偏好相似供应链的节点企业推荐的基本过程 |
5.4.6 推荐算法描述 |
5.5 节点企业综合信誉度的计算 |
5.5.1 服装供应链对节点企业的QoS需求描述 |
5.5.2 各部分QoS数据的调整模型 |
5.5.3 权重的修正 |
5.5.4 基于直觉模糊数的节点企业QoS评价 |
5.6 支持供应链节点企业快速选择的模型结构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下一步工作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结束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8)基于Web Service的手机分销企业信息系统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信息系统整合研究现状 |
1.2.1 国外信息系统整合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信息系统整合发展现状 |
1.2.3 信息系统整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信息系统整合方法 |
1.3.1 传统集成方法 |
1.3.2 面向服务的集成方法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 |
2 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 |
2.1 信息系统整合的层级 |
2.1.1 信息系统整合的层次 |
2.1.2 信息系统整合的阶段 |
2.2 SOA 的基础理论 |
2.2.1 SOA 的基本概念 |
2.2.2 SOA 的体系架构 |
2.2.3 SOA 的主要特征 |
2.2.4 SOA 的技术基础 |
2.2.5 SOA 的架构优点 |
2.3 Web Service 技术概述 |
2.3.1 Web Service 的框架结构 |
2.3.2 Web Service 的协议标准 |
2.3.3 Web Service 的技术优点 |
2.3.4 Web Service 的适用场合 |
2.4 本章小结 |
3 企业信息系统整合需求分析 |
3.1 手机分销行业的特点 |
3.2 企业信息化现状说明 |
3.2.1 基础 IT 设施现状 |
3.2.2 内部业务系统现状 |
3.2.3 外部业务系统现状 |
3.3 信息系统整合功能分析 |
3.3.1 整体功能需求 |
3.3.2 统一的数据标准 |
3.3.3 统一的用户认证管理 |
3.3.4 统一的协同门户 |
3.3.5 统一的应用集成 |
3.4 信息系统整合性能分析 |
3.5 信息系统整合安全分析 |
3.5.1 安全体系架构 |
3.5.2 整合安全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 Web Service 信息系统整合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关联性分析 |
4.1.1 系统间集成方法的选择 |
4.1.2 Web Service 集成的颗粒度选择 |
4.2 基于 Web Service 系统整合的基础架构 |
4.2.1 基于 Web Service 的信息系统整合模型 |
4.2.2 基于 Web Service 的信息系统整合架构 |
4.3 基于 Web Service 系统整合的功能说明 |
4.3.1 ERP 和电子商务系统(EC,B2B)的整合流程 |
4.3.2 ERP 和电子商务系统(EC,B2B)的整合节点 |
4.3.3 ERP 和电子商务系统(EC,B2B)的整合实现 |
4.3.4 ERP 和电子商务系统(EC,B2B)的整合测试 |
4.4 统一数据标准 |
4.5 统一用户认证管理 |
4.6 统一的协同门户 |
4.7 本章小结 |
5 信息系统整合的应用与分析 |
5.1 安全性分析 |
5.1.1 网络安全分析 |
5.1.2 数据安全分析 |
5.1.3 应用安全分析 |
5.2 应用效果分析 |
5.2.1 构建了可扩展的系统架构 |
5.2.2 打通了供应链的信息通道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9)网商平台众包模式的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网商平台 |
1.3.2 众包概念 |
1.3.3 外包与众包 |
1.3.4 众包在中国:威客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5.1 选题视角 |
1.5.2 理论创新 |
1.5.3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智力资本要素研究综述 |
2.1.1 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 |
2.1.2 网络弱连带优势理论 |
2.1.3 网络组织与社会资本 |
2.2 维基创新理论综述 |
2.2.1 网络众包与用户创新 |
2.2.2 客户价值与成就动机 |
2.2.3 众包模式的创意长尾 |
2.2.4 用户体验与行为经济 |
2.3 协同自组织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后现代协同自组织理论 |
2.3.2 众包改善了无边界组织 |
2.3.3 网络服务之协同商务 |
2.4 网络外部性文献综述 |
2.4.1 网站服务的增值业务 |
2.4.2 双边市场的盈利模式 |
2.4.3 众包传播网络外部性 |
2.5 文献总结与评述 |
3 探索性案例研究 |
3.1 案例研究方法与步骤 |
3.1.1 分析方法 |
3.1.2 样本选择 |
3.1.3 数据收集 |
3.2 众包平台案例 |
3.2.1 创新中心(InnoCentive.com):专注研发众包 |
3.2.2 任务中国(Taskcn.com):高级威客 |
3.2.3 猪八戒网(Zhubajie.com):悬客与威客 |
3.2.4 一品威客(Epweike.com):任务细分 |
3.3 案例间分析 |
3.3.1 案例协同要素对比分析 |
3.3.2 众包平台协同模型构建 |
4 众包模式网络资源协同研究 |
4.1 个人价值与个体潜能 |
4.1.1 客户、主体与中介 |
4.1.2 客户个人价值RVS |
4.2 众包模式的Move-e-CRM |
4.2.1 客户服务感知5GAP模型 |
4.2.2 客户需求KANO理论模型 |
4.2.3 客户满意指数ACSI模型 |
4.3 众包之互联网进化理论 |
4.3.1 众包“微内容”的消费 |
4.3.2 众包“微创意”的交易 |
5 众包网站的协同运营过程研究 |
5.1 众包模式的社区化组织 |
5.1.1 业务组件化与商机 |
5.1.2 众包网站渠道策略 |
5.2 众包平台的“云协同”运作 |
5.2.1 Web Service平台架构 |
5.2.2 “云端+云联”轻基因 |
5.2.3 “个人云”vs“企业云” |
5.3 众包平台盈利模式探寻 |
5.3.1 众包增值服务与双边市场 |
5.3.2 众包增值服务与交叉补贴 |
6 众包模式价值协同效应研究 |
6.1 众包协同的价值主张 |
6.1.1 共享价值驱动 |
6.1.2 云联价值体验 |
6.2 众包平台的价值传播 |
6.2.1 众包与众播 |
6.2.2 众包渠道价值 |
6.3 众包平台服务的信誉价值 |
6.3.1 众包过滤之口碑传播 |
6.3.2 众包网站的信誉反馈 |
7 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
7.1 变量设计与指标选择 |
7.1.1 自变量-众包的协同创新 |
7.1.2 因变量-平台的协同效果 |
7.1.3 调节变量-任务类型和交易方式 |
7.2 问卷形成与数据收集 |
7.2.1 问卷设计 |
7.2.2 数据收集 |
7.2.3 分析方法 |
7.3 实证数据统计分析 |
7.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7.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4 众包协同效果的SEM建模与检验 |
7.4.1 初步数据分析 |
7.4.2 模型初步拟合 |
7.4.3 模型的修正确定 |
7.4.4 模型调节效应分析 |
7.5 分析与讨论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研究成果 |
(10)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数据传输安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数据安全交换的需求分析 |
2.1 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的研究 |
2.1.1 协同商务平台的总体模式 |
2.1.2 平台既有的数据动态交换系统简介 |
2.3 平台既有数据交换解决方案的不足 |
2.3.1 缺乏对安全性的保障 |
2.3.2 缺乏对数据交换效率方面的优化 |
2.3.3 缺乏对异构数据转换的支持 |
2.4 基于安全传输的数据交换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安全传输的数据交换系统设计 |
3.1 信息安全基础理论 |
3.1.1 加密技术 |
3.1.2 数字签名 |
3.1.3 身份认证 |
3.2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
3.2.1 协同商务平台数据安全交换系统模型的建立 |
3.2.2 密钥的分配与存储设计 |
3.2.3 数据交换系统身份认证方案设计 |
3.2.4 数据加密算法方案设计 |
3.2.5 数据签名方案算法设计 |
3.2.6 通过压缩SOAP优化Web服务方案设计 |
3.2.7 基于XML技术的异构数据交换设计 |
3.2.8 数据安全交换服务器端设计 |
3.2.9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客户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4.1 基于XML混合加密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 |
4.1.1 XML加密规范研究 |
4.1.2 XML加密技术在数据安全交换系统中的实现 |
4.2 基于XML签名的数据安全传输实现 |
4.2.1 XML签名规范研究 |
4.2.2 XML签名技术在数据安全交换系统中的实现 |
4.3 数据压缩解压实现 |
4.4 基于SOAP扩展优化WEB服务传输研究 |
4.5 SOAP HEADER头扩展传输身份信息 |
4.6 数据处理实现过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测试 |
5.1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类图 |
5.1.1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客户端类图 |
5.1.2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服务器端类图 |
5.2 数据安全交换系统实现 |
5.2.1 系统实现环境配置 |
5.2.2 数据安全交换客户端 |
5.2.3 数据安全交换服务器端 |
5.3 安全性测试 |
5.3.1 身份认证测试 |
5.3.2 安全性分析 |
5.3.3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 |
四、基于Web Services的协同商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Web服务推荐的情境感知QoS预测研究[D]. 李顺. 重庆大学, 2019(01)
- [2]PDF电子签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陈卓. 宁波大学, 2019(06)
- [3]空中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陶宇宁.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4]面向个性化商品信息服务的情境语义建模与推理研究[D]. 陆佳莹. 南京大学, 2018(01)
- [5]面向用户隐私关注问题的移动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研究[D]. 郭飞鹏.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5)
- [6]数字资源互操作及服务融合中的信任管理机制研究[D]. 郝世博. 南京大学, 2015
- [7]基于Web服务的服装供应链快速响应系统研究[D]. 葛艳. 东华大学, 2013(05)
- [8]基于Web Service的手机分销企业信息系统整合[D]. 肖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9]网商平台众包模式的协同创新研究[D]. 王姝. 浙江大学, 2012(09)
- [10]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数据传输安全技术[D]. 张秀芹.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