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凤,秦佳双,梁燕,马姜明,颜培栋,杨章旗,李明金[1](2021)在《两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分配特征》文中指出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整株收获法和生物量模型估算法,对广西南亚热带两种密度(A:1 156株/hm2和B:820株/hm2)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及生物量分配进行研究,为高碳汇马尾松人工林的密度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W=a×Db×Hc的各项评价指标及预测效果较好,可作为估算不同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灌木层叶、枝、干和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最优模型。较高密度林分A的乔木层和群落的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高于较低密度林分B,林分B的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量高于林分A。整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和木本群落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干>枝>叶,林分A有利于乔木层及群落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林分B有利于灌木层(除枝外)及草本层生物量分配。林分A的马尾松各器官生物量均比林分B多;林分B的各器官生物量在乔木层及木本群落中的占比均高于林分A。林分A比林分B更能促进马尾松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及干生物量的分配,可提高林木出材率,提升林分质量及固碳能力。
黄鑫[2](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范歌[3](2020)在《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文中指出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大面积纯林经营易出现立地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和生产力下降等问题,对马尾松纯林进行近自然改造,营造针阔混交林可改善这一系列生态问题,能有效维持林分的自然生长能力,提高森林的生态稳定性,改善森林的生态功能,有利于马尾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本研究以广西忻城县欧洞林场42a马尾松林下套种4种不同密度大叶栎,密度分别为3000株/hm2(T1)、2500株/hm2(T2)、1667株/hm2(T3)、1250株/hm2(T4),同时设置马尾松纯林为对照(CK),对13a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混交林开展混交林生长表现、土壤理化性质、水源涵养能力以及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研究,构建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效果,提出马尾松过熟林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经营密度,为人工针叶纯林改造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处理下马尾松13a胸径的生长量在9.18-10.7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2>T1>CK>T3>T4;马尾松树高生长量为5.33-7.83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CK>T2>T3>T4>T1。不同套种林分密度下大叶栎的胸径的生长量为12.98-17.25cm之间,胸径的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大叶栎树高生长量为17.55-19.75m之间,树高生长量大小排序为T4>T3>T2>T1。建立马尾松林分林龄-胸径与林龄-树高生长模型,其中Chapman-Richards和Po wer方程分别对马尾松胸径、树高的拟合度最好。在54a时,马尾松径阶主要集中分布在55cm径阶和60cm径阶之间,其中T2和T3马尾松大径材占比更高。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总蓄积量在365.36-606.47m3/hm2之间,T2和T3总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高于其他处理。(2)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20cm土层,土壤容重和土壤总孔隙度以T1最优,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均以CK最高,T4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其他处理,土壤水解氮含量以T2最高。(3)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CK凋落物层厚度(3.52cm)显着大于其他密度处理;CK马尾松纯林凋落物蓄积量(3.04t/hm2)显着大于T2、T3和T4;T3的凋落物层最大持水系数最大(245.69%);CK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最大(6.12t/hm2)。(4)不同套种密度影响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灌木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T4、T3和T2高于CK,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混交林均高于CK。草本层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表现为CK高于各套种密度的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混交林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基本符合随套种密度增大而降低的趋势。(5)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为T3处理。碳汇指标中T3和T2处理得分高于其他处理,达到优秀等级;土壤条件指标得分随着套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水源涵养能力指标中T1和T3得分属于优秀等级,优于其他处理;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中CK马尾松纯林得分最高,属于优秀等级,T1的林下植被生态指标为较差等级。(6)综合各项评价指标,T3在林分总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水源涵养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表现,既能获得较多的木材收获量,也能保持良好的生态功能,是本试验中马尾松林下套种大叶栎的最佳密度。
陈玉玲[4](2020)在《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文中指出我国林业已进入提高森林资源质量、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阶段,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发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使得人工林从造林到采伐的经营过程在科学的管理化体系下进行,已成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适地适树和密度控制是人工林经营过程中两个重要内容,其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主观性较大,同时由于人工林培育专家受地域性限制和知识局限性,导致的培育知识的不全面、获取困难也是需解决问题。密度控制研究中许多林业工作者对其经营过程中最优化控制研究经验比较零碎,缺乏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组装成一个有效实用的体系。因此,有必要深入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和密度控制决策方法,以数据为基础构建人工林经营信息化体系,从而推动营造林工作更好地开展。鉴于此,本研究以南方贵州杉木和马尾松典型人工用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一类清查数据和解析木数据,开展人工林经营过程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林分密度控制决策和经营效益评估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人工林经营中适地适树量化决策研究中,利用决策树CART算法从大量数据中自动提取适地适树规则,解决专家系统中宜林性立地规则知识获取和更新维护问题。实现专家系统的造林设计中适地适树规则的智能提取,为造林地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撑。(2)人工林经营中密度控制决策研究中,将传统回归与机器学习方法相结合,实现人工林经营林分密度控制决策模型库中相关模型构建,主要包括地位级指数模型、生长收获模型、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经济效益计算模型等。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在模拟林分生长和林分直径结构方面的预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使用遗传算法在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中更是提高了决策方案求解的运算速度,经济效益计算中在增加了碳汇收益后,与单一木材经济收益相比,杉木最大经济效益年均净现值增长1.36倍,林地期望值增长1.42倍;马尾松最大经济收益分别增加了1.60%(MNPV)和5.41%(LEV)。(3)结合上面的研究,实现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对前面构建模型以及算法进行实际应用。重点实现了规则提取编辑导入、林分生长收获效益评估、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三个功能模块。
贾茜[5](2020)在《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平泉黄土梁子镇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适生区,该地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培育目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部分林区每年未能及时更新密度调控措施,导致生产力低下。因此,本文以构建油松建筑材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措施体系为重点,采用空间代时间法,具体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重点对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三种立地、不同生长阶段油松林分开展全生命周期密度动态调控技术研究。剖析不同立地、不同密度梯度下油松人工林全生命周期的干形指标、树干生产力和生物量分配状况,揭示适宜油松人工林培育的最佳立地及密度效应;开展合理密度研究,制定各径级林木的树冠面积和密度指标表;制定适用于华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密度管理图,且针对最适宜培育油松建筑材的立地,结合建筑材材种出材量,确定最佳主伐年龄。旨在实现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精细化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林场等相关部门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精细化参考。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制定出河北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提出主要立地类型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措施,填补现阶段研究的空白。主要结论如下:(1)阴坡厚土和阴坡中土相较于阳坡中土,林分整体分杈率低、活冠高长、高径比大,干形较好,且以阴坡厚土油松林分干形最佳。(2)同一林龄下阳坡中土油松林的理论密度最大,阴坡中土次之,阴坡厚土最小。对于同一径阶,林分合理经营密度大小均呈现出阳坡中土<阴坡中土<阴坡厚土。小于径阶18cm时,随着径阶增大,阴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油松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均逐渐减小,径阶18~22cm时,三种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基本一致,为500株·hm-2左右。(3)阳坡中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3000~33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10a生开始间伐,间伐强度为12%,15a和25a以强度20%、25%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为5a和10a,在成熟龄期保留株数密度1650株·hm-2让林木自然生长,保持较好干形,且生物量多向树干转移,伐期树高9~11m,平均单株材积为0.0697m3,公顷蓄积115m3,用于培育油松小径级建筑材,材种规格为8~16cm。(4)阴坡中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2700~30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9a、19a分别以20%和30%强度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间伐,共间伐2次,间隔期为10a,在成熟龄期保留1500株·hm-2林分以获得较好干形,伐期树高9~11m,平均单株材积0.0920m3,公顷蓄积138m3,用于培育中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16~22cm。初植密度为2200~2500株·hm-2,9a生开始间伐,首次间伐强度为20%,17a和27a分别以25%和30%强度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分别为8a和10a,保留密度为1000株·hm-2,伐期树高11~13m,平均单株材积0.1450m3,公顷蓄积145m3,用于培育大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22cm。(5)阴坡厚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2000~23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7a、15a分别以20%和30%强度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间伐,共间伐2次,间隔期为8a,最佳主伐年龄为47a,保留株数密度为1200株·hm-2,伐期树高11~13m,保留株树平均单株材积0.1375m3,公顷蓄积165m3,用于培育中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16~22cm。初植密度为1000~1200株·hm-2,7a生开始间伐,首次间伐强度为20%,13a和23a分别以20%和25%强度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分别为6a和10a,保留密度为530株·hm-2以获得较好干形,此时树干生物量占比最佳,最佳主伐年龄为53~55a,伐期树高13~15m,保留株树平均单株材积0.2245m3,公顷蓄积119m3,用于培育大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22cm。
陈旋[6](2020)在《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密度效应及可持续经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急剧增长,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资源的大量需求和中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较低、分布不均、结构失衡的矛盾日渐突出。通过密度调控促进林木生长、优化林分结构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措施。马尾松是中国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和主要用材树种,其优良家系林分生长特性优、综合效益好、应用范围广。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经营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文以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4种造林密度(2500株/hm2、3300株/hm2、4500株/hm2和6000株/hm2)连续13a跟踪调查的生长数据为基础,同时采集凋落物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数据,研究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生长特性、直径分布、干形特征、自然稀疏、经济效益、森林成熟、地力养分及水源涵养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总结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培育经营模式,旨在为其定向培育技术和可持续经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造林密度对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树高和林分蓄积量的影响不显着,其与林分平均胸径和单株材积呈显着负相关关系。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具有优良的速生特性和高产特性。各函数及生长方程均能较好地拟合和描述生长因子与林龄的依赖关系。其中幂函数对树高生长的拟合精度最高;指数函数、幂函数和二次函数能较好地拟合胸径生长;Logistic生长方程、幂函数和指数函数对单株材积的拟合适用性较强;二次函数和幂函数对林分蓄积量演变特征的拟合优度稍高。(2)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高径比、胸高形数和实验形数随造林密度减小和林龄增加而降低;合理密植能一定程度降低树干的尖削度。马尾松树干形状为孔兹干曲线式中的抛物线体。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对干形变化的拟合结果与实际状况契合度较高。(3)连年自然稀疏强度和连年枯损量测定结果表明:较高强度的自然稀疏主要集中在林分郁闭后的3-5年。总自然稀疏强度随造林密度增大而增大,造林密度高的林分自然稀疏时间较早、强度较大。Reineke’s和Yoda’s自然稀疏模型拟合精度较高,最大密度线斜率随造林密度增大分别逐渐偏离-2和逐渐趋近-3/2;2个模型均较好地反映了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在中龄期随造林密度增大自然稀疏加重的情况。(4)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直径结构分布的拟合效果为:Gamma分布=Beta分布﹥Lognormal分布﹥Normal分布﹥Weibull分布。林分直径结构的分布曲线为双峰或平顶峰;直径分布的变异系数随造林密度增大而增大;高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的偏度随林龄增大而减小,低密度林分则逐渐增加且在17a后大于高密度林分。造林密度越小,林分直径分化程度越低,直径分布越集中,直径结构的数量分布率所在径阶越高,大、中径级林木数量越多。(5)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总出材量、规格材出材量、木材产值和净现值均表现为:4500株/hm2﹥6000株/hm2﹥2500株/hm2﹥3300株/hm2,其数量成熟龄分别为12a、11a、13a、12a。小径材的工艺成熟龄在14-17a之间,且随造林密度增大而推迟;贴现率为6%-12%时,2500株/hm2和3300株/hm2林分净现值经济成熟龄在12-16a之间,4500株/hm2和6000株/hm2林分在12-19a之间,净现值经济成熟龄随贴现率增大而提前。综上认为,造林密度低的林分经济收获期为16a,造林密度高的林分为14a。(6)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生长特性与凋落物养分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较强。造林密度对不同分解程度凋落物的理化指标和不同土层深度土壤的理化性质的影响不一致,但各指标的总量在不同密度林分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指数表明:3300株/hm2林分的凋落物理化特性评价最高;6000株/hm2林分的林地生产力维续较好;4500株/hm2林分的生长特性评价较高。4500株/hm2林分稳定性强、可持续水平最高、林分结构平衡、土壤孔隙性状优良、具有较强缓解地表径流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能力,更适宜长周期的培育经营。(7)造林密度为6000株/hm2的林分投入成本高、木材产量低,3300株/hm2林分材种结构不佳,这在生产上不宜采用。培育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和小径材宜采用4500株/hm2,最终保留密度分别为2972株/hm2和1912株/hm2,采伐年龄分别为14a和17a;培育中、大径材均可采用2500株/hm2或4500株/hm2,最终保留密度分别为982株/hm2和1297株/hm2,中、大径材的轮伐期分别为24a和30a。
黄彩枝[7](2019)在《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文中认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分别是广西重要的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都具有适应性较广、生长速度快、木材材质优良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混交比例模式[马尾松、红锥分别按照9∶1(A)、8∶2(B)、7∶3(C)、6∶4(D)、马尾松纯林(E)和红锥纯林(F),采用标准地定位调查与生物量实测方法,对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进行连续8年的定位监测,同时测定8年生各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探讨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林木生长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为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混交模式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各混交模式中马尾松和红锥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随之增大,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效果差异逐渐明显。8年生4种模式混交林(A、B、C、D)生长效果均好于纯林,其中以A模式马尾松生长效果最好,混交林中马尾松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纯林(E)提高5.80%、8.33%和23.31%;B模式红锥生长效果最好,混交林混红锥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量分别比红锥纯林(F模式)提高8.57%、18.18%和49.16%。(2)造林8年后,不同混交比例对林木平均木单株生物量存在差异,其中以A模式马尾松单株生物量最大,达到56.26 kg/株,比马尾松纯林(E模式)(48.54 kg/株)提高15.90%;B模式红锥单株生物量最大,到达44.79kg/株,比红锥纯林(F模式)(35.76kg/株)提高25.25%。(3)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红锥混交林林分生物量存在差异,其中以A模式最大,为83.18 t/hm2,其次是B、C、E和D模式,分别为80.91、79.91、77.67和74.57 t/hm2,最小是F模式,为56.86 t/hm2。(4)8年生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红锥混交林乔木层净生产力存在差异,其由大到小排列次序为A(10.40 t/(hm2·a))、B(10.11 t/(hm2·a))、C(9.99 t/(hm2·a))、E(9.71 t/(hm2·a))、D(9.32 t/(hm2·a))、F(7.11 t/(hm2·a))。各混交模式马尾松-红锥各器官净生产力大小均为干材>树枝>树根>树皮>树叶。综上所述,马尾松和红锥混交促进两个树种的生长发育,提高林木生长速度和林分生物生产力水平。
于磊[8](2019)在《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结构不合理,管理粗放,缺乏科学的密度控制技术,以辽东低山丘陵区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密度的油松人工林固定样地48块,油松人工林标准木96株,采样木芯96个,样枝576份,样叶576份,以及辽东山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油松人工样地21900块等大量数据的收集与调查下,对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分生长指标的影响、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及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的科学营造及合理经营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一定林分密度范围内,不同龄级的油松人工林(中龄林、成熟林、过熟林)均呈现出,随着密度的增大,油松人工林的高径比呈增大趋势,冠高比呈降低趋势,油松人工林的干形质量有一定的提升。在低山厚土层的阳坡,成熟林与过熟林胸径随林分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明显大于其他立地条件。在低山中土层的阴坡,低密度条件下近熟林胸径随密度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明显强于其他立地条件。无论在何种立地条件下,林分密度对油松幼龄林林分胸径生长的影响较弱。2、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林分平均胸径呈减少趋势,这种现象是林木生长的某一时间段范围内,低密度情况下,林分平均胸径连年生长量持续高于高密度情况下所造成的,对于低山阳坡来说,这个年龄段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前10年;对于低山阴坡来说,这个年龄段出现在油松人工林生长的1020年。辽东山区油松幼龄林林分密度与林分平均胸径生长方程为=(6-07)2-0.006+19.305,中龄林为=-4.6827)9)()+48.942,近熟林为=-4.1667)9)()+46.493,成熟林为=-5.4797)9)()+56.62,过熟林为=33.2650)-5-04。3、辽东山区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都在较低的林分密度下有较大的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林分密度对过熟林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影响最为明显,达到极显着水平。油松中龄林地上部分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随林分密度的增大,分配到干与叶的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分配到枝的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减小;成熟林表现为分配到干的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减小,分配到枝和叶的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增加;过熟林则表现为分配到干的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分配到枝和叶的生物量所占比重逐渐减小。4、构建出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单株地上部分生物量方程,中龄林(2=0.5752(2)0.6964,成熟林(2=(5-06)(2)2-0.0326(2)+231.72,过熟林(2=(-6-06)(2)2+0.1203(2)-314.1,全龄级(2=1.6053(2)0.5694。随林分密度的增大,油松人工林单株地上部分年净生产量逐渐减小;在相似密度下,油松中龄林和成熟林乔木层林分生产力随密度增大逐渐增大,过熟林乔木层林分生产力随密度增大而逐渐增小;中龄林乔木层林分生产力明显高于成熟林与过熟林;依据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林分平均高,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绘制出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生产力分布图。5、研制出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依据辽东山区油松建筑材林径阶划分标准,确定在辽东山区培育大径材油松人工林时,需在林分生长至成熟林时期前将林分密度控制在453株/hm2左右;培育中径材油松人工林时,需在林分生长至成熟林时期前将林分密度控制在926株/hm2左右;培育小径材油松人工林时,需在林分生长至成熟林时期前将林分密度控制在1208株/hm2左右。
李杨[9](2019)在《密度效应对赣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林分密度调控是森林经营的主要手段,合理的经营密度是提高森林质量和最大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重要途径,而林分生物量是衡量林分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其大小受林分密度的直接影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以江西省赣南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整理、处理和模型构建,编制林分密度管理图和生物量密度调控图并进行精度检验,对生物量密度调控图进行应用。研究结果可为赣南马尾松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分别建立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度线和自然稀疏线等相关模型,并编制其曲线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各管理曲线均符合林分密度效应规律,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对应的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最大密度线和等疏密度线对应蓄积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自然稀疏线表示在林分初植密度一定的条件下,蓄积量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用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进行精度检验,等树高线的精度为79.24%,等直径线的精度为81.94%。(2)利用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转换关系,估计出乔木生物量数据,并构建各树高级、各直径级的密度与生物量函数模型,编制出马尾松林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对应的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林分生物量在最大密度线和等疏密度线上表现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自然稀疏线表示在给定林分初植密度的条件下,生物量随密度的减小而增大。用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进行检验,等树高线的精度为76.72%,等直径线的精度为82.02%。(3)选取地位指数为14的3种不同密度等级的马尾松标准地,分析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的应用。通过对不同密度等级马尾松林的生长预估,其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为,低、中、高密度林分的林木单株生物量均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低、中、高密度林分其乔木层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而中密度林分的增长量最大,是较为合理的经营密度,其密度为13001500株/hm2。
郭光智[10](2019)在《广西大青山杉木人工林生长的长期密度与立地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植密度是林分结构的数量基础,是森林培育过程中人为所能控制的主要因子,直接影响着人工林生产力。基于广西大青山5种初植密度、4个立地指数级杉木密度试验林36 a长期定位观测资料,本文从林分、径阶、单株三个水平系统分析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林一个完整轮伐期内林分主要因子生长和材种结构变动的密度、立地及林龄的交互效应,明确了不同规格培育目标适宜的立地质量、初植密度和培育周期,为杉木人工林定向培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参考。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杉木林分自然稀疏强度随林龄、密度和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强;林分初植密度、立地指数愈大,自然稀疏起始及峰值林龄愈早;稀疏比例与初植密度及立地指数正相关,且受初植密度影响更大;发现11~16 a、30~36 a为南亚热带大青山区域杉木林分自然稀疏发生最集中的时期,表明杉木林分具有很强的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2.杉木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冠幅、材积最大分布径阶、单株材积与立地指数、林龄正相关,而与初植密度负相关;林分枝下高与初植密度、立地指数及林龄正相关;高径比与初植密度、立地指数正相关,随林龄增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动态变化规律;胸高形数变动范围为0.50~0.68,与初植密度正相关,而与立地指数负相关,其受立地指数的影响程度大于初植密度,且随林龄增长呈明显的先急剧下降后缓慢下降的变化规律。林分优势高主要取决于立地指数,受初植密度影响不明显。3.林分植距指数、冠径胸径比随林龄、密度、立地指数增加而变小,而林分密度指数(SDI)、立木度随林龄、密度、立地指数级增大而增大,且在幼龄期增速较快;冠径株距比随林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幼龄期随立地指数、密度提高而增加,之后受立地指数影响的规律性不明显。疏密度随密度与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大,相对低的A、B密度林分的疏密度随林龄表现为增长趋势,而相对高的C、D、E密度林分则以下降趋势为主要特征。树冠竞争指数(CCF)与密度呈正相关。林分优势高-营养面积比随林龄增长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密度越大达到峰值的时间越早,且峰值越大。林分生长空间指数(GSI)、生长空间竞争指数(GSCI)与林龄、密度负相关,受立地指数影响较小。4.林分断面积与林龄、初植密度、立地指数均呈正相关关系,当林龄达20 a生以上时趋于稳定,相同立地指数级不同初植密度林分断面积随林龄增长而差异减小并趋向一致,且林分断面积的数量成熟龄随初植密度及立地指数的增大而提前。林分断面积生长受密度和立地交叉影响,但较低初植密度林分受立地指数影响更大。5.林分立地质量和密度对总蓄积连年生长量、年平均生长量、生长率、数量成熟龄等具有明显影响。枯损木出材量占总出材量的比例随初植密度和立地指数的增加而增大。林分总蓄积在中幼龄阶段与林龄呈近乎线性正相关,后期增长趋缓,且初植密度愈高,蓄积量愈大;若以蓄积生长量最大为培育目标,16立地指数级时中等初植密度的C密度(5000株·hm-2)为最适宜造林密度。立地质量明显影响了林分蓄积中幼龄期生长速率及近成熟与成熟期生长量,立地指数愈高的林分具有更快的早期生长速率及后期总生长量,且立地效应大小受初植密度高低的影响,立地质量对初植密度相对低的林分具有更大的作用效果,表明林分生长存在明显的立地与初植密度的交互作用。6.初植密度与立地质量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规律与对总蓄积的影响规律一致,在15 a生之前增长迅速,15 a生后增速趋缓;初植密度愈高,林分蓄积尤其是早期蓄积生长量愈高,立地指数愈大则林分蓄积生长量愈大。林分连年生长量高峰出现时间随密度增大出现得愈早,第一次间伐应在10 a生前完成,最晚不超过11 a生,最后一次间伐应在14 a生前完成。南亚热带大青山杉木林主伐林龄不宜早于19 a生,且造林密度愈低的林分主伐林龄更晚,相对低造林密度的每公顷1667株及3333株林分的主伐林龄可推迟到25 a生,与中亚热带杉木林相比,南亚热带杉木林分主伐林龄相对更早。7.用材、薪材、废材在同一径阶的材种占比表现为:用材>废材>薪材。规格材出材率随初植密度的降低和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加,而出材量随初植密度和立地指数的增大而增加。初植密度越小、立地指数越大,越有利于中、大径材的形成,且各材种的材积百分比较株数百分比达到峰值的时间更早。立地条件对材种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林分材种结构的形成存在明显的立地与初植密度的交互作用。在杉木南带产区,10指数级立地短周期经营时只适宜培育小径材及小条木,如经营周期延长则可培育小径材,但栽植密度不宜过大;14指数级立地适宜培育中、小径材,若以中径材为第一培育材种时则初植密度宜低,而以小径材为第一培育材种时栽植密度可略高;16指数级立地适宜培育中径材,且中低密度林分中径材比率更高,长周期经营时最低的A密度林分可生产约20%的大径材;18指数级立地适宜培育大径材,但初植密度宜控制在A密度,轮伐期延长至36 a时大径材材积比例可接近35%;立地质量对材种形成具决定性影响,而培育高规格材种时初植密度亦可成为关键限制因素。
二、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分配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1.2.2 林分生物量测定 |
1.2.3 生物量模型构建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灌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模型构建 |
2.2 两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分配 |
2.3 马尾松地上部分生物量分配及其特征 |
2.4 马尾松人工林与其他林分生物量的比较 |
3 讨论与结论 |
(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点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条件 |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
2.4.2 中亚热带红壤 |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
3.1 引言 |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
3.3.1 林分特征 |
3.3.2 气候条件 |
3.3.3 土壤性质 |
3.4 数据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
3.6 讨论 |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
3.6.3 不确定性分析 |
3.7 小结 |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
4.1 引言 |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
4.2.5 敏感性分析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
4.4 讨论 |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
4.4.4 滞后效应 |
4.4.5 创新与不足 |
4.5 小结 |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
5.2.4 气候变量 |
5.2.5 数理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5.4 讨论 |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
5.5 小结 |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3-PG模型原理 |
6.2.3 模型参数 |
6.2.4 模拟精度评价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
6.4 讨论 |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6.5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
致谢 |
(3)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异龄复层混交林研究动态 |
1.2.2 针阔混交对林分生长动态的影响 |
1.2.3 针阔混交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4 针阔混交对森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
1.2.5 针阔混交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
1.2.6 林分密度的研究进展 |
1.2.7 森林生态功能研究进展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生长量的测定 |
2.3.2 生物量的估算 |
2.3.3 碳储量的估算 |
2.3.4 土壤的采集和测定 |
2.3.5 凋落物层及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测定 |
2.3.6 林下物种多样性的调查 |
2.3.7 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 |
2.3.8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套种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分生长的影响 |
3.1.1 不同密度处理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 |
3.1.1.1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胸径和树高生长的影响 |
3.1.1.2 马尾松胸径生长的回归分析 |
3.1.1.3 马尾松树高生长的回归分析 |
3.1.1.4 马尾松胸径阶分布 |
3.1.2 不同密度处理下大叶栎胸径和树高生长 |
3.1.3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蓄积量的影响 |
3.1.4 密度处理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
3.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分析 |
3.2.1 土壤物理性质分析 |
3.2.2 马尾松—大叶栎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化学性质分析 |
3.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
3.3.1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凋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 |
3.3.2 混交林不同套种密度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 |
3.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3.5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6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7 不同套种密度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评价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讨论 |
4.1.1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长的影响 |
4.1.2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3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
4.1.4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林下植被多样性能力的影响 |
4.1.5 不同套种密度对马尾松-大叶栎混交林生态功能的评价 |
4.2 结论 |
4.3 主要创新点 |
4.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适地适树宜林性研究进展 |
1.2.2 林分生长与收获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2.3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2.4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研究进展 |
1.2.5 人工林经营决策系统研究进展 |
1.2.6 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2.1.1 贵州省概况 |
2.1.2 锦屏县概况 |
2.2 数据收集与整理 |
2.2.1 贵州省一清数据收集整理 |
2.2.2 锦屏县小班数据收集整理 |
2.2.3 贵州省解析木数据收集整理 |
2.3 研究涉及理论方法 |
2.3.1 重要概念辨析 |
2.3.2 研究方法 |
3 人工林适地适树宜林性规则研究 |
3.1 基于林分潜在生长量的立地质量评价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3 讨论 |
3.2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宜林性立地规则提取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4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4.1 地位级指数模型 |
4.1.1 研究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讨论 |
4.2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
5.1 林分直径结构动态预测模型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林分材种出材率的确定 |
5.2.1 树高-胸径模型 |
5.2.2 削度方程 |
5.2.3 林分材种出材率确定 |
5.3 本章小结 |
6 人工林经营密度控制研究 |
6.1 林分密度效应分析 |
6.1.1 全林分蓄积模型密度效应分析 |
6.1.2 抛物线型密度效应模型分析 |
6.2 抚育间伐技术 |
6.2.1 抚育间伐起始年龄 |
6.2.2 林分抚育间伐强度 |
6.2.3 抚育间伐间隔期 |
6.3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 |
6.3.1 最优林分密度决策模型建立 |
6.3.2 动态规划模型求解 |
6.3.3 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控制遗传算法决策 |
6.4 本章小结 |
7 人工林经营效益评估 |
7.1 人工林经营技术指标 |
7.2 人工林经济效益评估 |
7.3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
7.3.1 人工林多功能评价模型 |
7.3.2 人工林多功能效益评估 |
7.4 本章小结 |
8 人工林培育经营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平台研建 |
8.1 系统需求分析 |
8.2 系统设计 |
8.2.1 系统流程 |
8.2.2 功能结构 |
8.2.3 数据库设计 |
8.3 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8.3.1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规则提取器 |
8.3.2 基于遗传算法的密度控制决策 |
8.3.3 基于间伐参数的效益评估算法 |
8.4 系统实例 |
8.4.1 规则提取编辑导入 |
8.4.2 林分生长收获效益预测 |
8.4.3 林分经营密度控制智能设计 |
8.5 本章小结 |
9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附件A |
附件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林分密度研究 |
1.2.2 合理密度确定 |
1.2.3 密度效应研究 |
1.2.4 林分密度与其他林分因子关系 |
1.2.5 密度管理图研究 |
1.2.6 建筑材林研究 |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势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被状况 |
2.1.6 水文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样芯采集与标准木选取 |
2.2.3 建筑材材种规格制定 |
2.2.4 相关指标计算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密度作用规律 |
3.1.1 干形质量 |
3.1.2 生产力 |
3.1.3 生物量分配 |
3.1.4 小结 |
3.2 合理密度经营表 |
3.2.1 不同立地下林分树冠面积和冠幅变化 |
3.2.2 不同立地、不同郁闭度下林分理论密度变化 |
3.2.3 不同立地、不同径阶林分合理经营密度 |
3.2.4 小结 |
3.3 密度管理图 |
3.3.1 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 |
3.3.2 等疏密度线和最大密度线 |
3.3.3 自然稀疏线 |
3.3.4 密度管理图的绘制与检验 |
3.3.5 密度管理图的应用 |
3.3.6 小结 |
3.4 最佳主伐年龄 |
3.4.1 林分工艺成熟龄 |
3.4.2 林分经济成熟龄 |
3.4.3 林分数量成熟龄 |
3.4.4 小结 |
4 讨论 |
4.1 不同立地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 |
4.2 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的最佳主伐年龄 |
4.3 森林成熟龄的研究探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6)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密度效应及可持续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马尾松资源现状 |
1.3 人工林经营与研究概况 |
1.3.1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进展 |
1.3.2 林分密度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
1.3.3 林分生长规律研究进展 |
1.4 人工林凋落物养分及水源涵养研究 |
1.5 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样地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样地调查 |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3 凋落物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5 凋落物理化特性测定 |
2.4 计算方法 |
2.4.1 林分生长指标 |
2.4.2 树木干形指标 |
2.4.3 直径结构分布 |
2.4.4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
2.4.5 土壤物理性质 |
2.5 分析方法 |
2.5.1 方差分析 |
2.5.2 回归分析 |
2.5.3 相关性分析 |
2.5.4 主成分分析 |
2.5.5 典型相关分析 |
2.5.6 灰色关联分析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生长特性及预测模型 |
3.1.1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树高生长规律 |
3.1.2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直径生长规律 |
3.1.3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单株材积生长规律 |
3.1.4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蓄积生长规律 |
3.2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干形特征及预测模型 |
3.2.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干形演变特征 |
3.2.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干形回归分析 |
3.3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自然稀疏及预测模型 |
3.3.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自然稀疏特征 |
3.3.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自然稀疏模型预测 |
3.4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直径结构分布预测 |
3.4.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直径分布特征 |
3.4.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直径概率密度分布 |
3.5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森林成熟研究 |
3.5.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材种出材量 |
3.5.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数量成熟 |
3.5.3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工艺成熟 |
3.5.4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经济成熟 |
3.5.5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成熟龄综合评估 |
3.6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凋落物理化特性 |
3.6.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凋落物分布特征 |
3.6.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凋落物水源涵养 |
3.6.3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凋落物养分特征 |
3.6.4 凋落物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
3.7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林分土壤理化性质 |
3.7.1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土壤物理性质 |
3.7.2 不同造林密度林分土壤化学性质 |
3.7.3 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8 马尾松生长特性与地力指标的典型相关分析 |
3.9 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 |
3.9.1 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9.2 评价指标的灰色关联分析 |
3.9.3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
3.9.4 可持续经营综合评价与分级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生长特性 |
4.2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生长规律 |
4.3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水源涵养 |
4.4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养分特征 |
4.5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经济效益 |
4.6 不同造林密度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的培育技术 |
第五章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7)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尾松概述 |
1.1.1 马尾松生长生态学特性 |
1.1.2 马尾松研究进展 |
1.2 红锥概述 |
1.2.1 红锥生长生态学特性 |
1.2.2 红锥研究进展 |
1.3 针阔混交林的研究背景 |
1.4 针阔混交林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方法 |
2.2.2 林木生长量的测定 |
2.2.3 林木生物量的测定 |
2.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模式林木树高生长特征 |
3.1.1 林木平均树高 |
3.1.2 树高年平均生长量 |
3.1.3 树高连年生长量 |
3.2 不同混交比例林木胸径生长特征 |
3.2.1 林木平均胸径 |
3.2.2 胸径年平均生长量 |
3.2.3 胸径连年生长量 |
3.3 不同模式林木蓄积量 |
3.3.1 林木单株蓄积量 |
3.3.2 林分蓄积量 |
3.4 不同模式8年生生物量 |
3.4.1 林木生物量回归模型 |
3.4.2 林木单株各器官生物量 |
3.4.3 林分生物量 |
3.5 不同模式8年生乔木层净生产力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模式林木树高生长特性 |
4.1.2 不同模式林木胸径生长特性 |
4.1.3 不同模式蓄积量生长特性 |
4.1.4 不同模式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林分密度对干形的影响 |
1.2.2 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1.2.3 林分密度对生物量的影响 |
1.2.4 林地生产力的研究进展 |
1.2.5 林分密度控制图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地形土壤特征 |
2.1.3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及林分调查 |
2.2.2 林分标准木的选择及调查 |
2.2.3 辽东山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 |
2.2.4 油松人工林胸径年生长量的测定 |
2.2.5 油松生物量的测定 |
2.2.6 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
2.2.7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林分密度对油松生长的影响 |
3.1.1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干形的影响 |
3.1.2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胸径生长的影响 |
3.1.3 不同龄级油松人工林胸径生长方程的拟合 |
3.1.4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胸径年生长量的影响 |
3.1.5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蓄积量的影响 |
3.2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及其生产力的影响 |
3.2.1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 |
3.2.2 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分布格局 |
3.2.3 林分密度对油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影响 |
3.2.4 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生产力分布格局 |
3.3 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的研究 |
3.3.1 等树高线的确定 |
3.3.2 等疏密度线与饱和密度线的确定 |
3.3.3 自然稀疏线的确定 |
3.3.4 等直径线的确定 |
3.3.5 精度检验 |
3.3.6 密度管理图的应用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1.1 林分密度对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
4.1.2 林分密度对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影响 |
4.1.3 辽东地区油松人工林密度控制图的研究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密度效应对赣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林分密度概念与效应 |
1.3.2 林分密度管理图 |
1.3.3 林分密度与森林生物量关系 |
1.3.4 马尾松林生物量的研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土壤 |
2.1.4 森林资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2.2.2 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 |
2.2.3 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的编制 |
3 林分密度管理图的编制及检验 |
3.1 各管理线模型选取及曲线绘制 |
3.1.1 等树高线 |
3.1.2 等直径线 |
3.1.3 最大密度线 |
3.1.4 等疏密度线 |
3.1.5 自然稀疏线 |
3.2 林分密度管理图绘制 |
3.3 密度管理图精度检验 |
3.4 小结与讨论 |
4 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的编制及检验 |
4.1 各管理线相关模型构建及绘制 |
4.1.1 等树高线 |
4.1.2 等直径线 |
4.1.3 最大密度线 |
4.1.4 等疏密度线 |
4.1.5 自然稀疏线 |
4.2 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绘制 |
4.3 密度调控图精度检验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生物量密度调控图的应用 |
5.1 不同密度等级生物量预测 |
5.1.1 低密度林分 |
5.1.2 中密度林分 |
5.1.3 高密度林分 |
5.2 应用前景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广西大青山杉木人工林生长的长期密度与立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关于林分密度和立地效应的研究 |
1.2.2 关于林分主要测树因子的密度和立地效应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林分主要测树因子生长的密度与立地效应研究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研究方法 |
2.3.1 测树因子调查 |
2.3.2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自然稀疏的影响 |
2.4.2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平均高生长的影响 |
2.4.3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优势高生长的影响 |
2.4.4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平均胸径生长的影响 |
2.4.5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树冠生长的影响 |
2.4.6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干形的影响 |
2.4.7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枝下高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林分断面积与蓄积生长的密度与立地效应研究 |
3.1 试验地概况 |
3.2 试验设计 |
3.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 |
3.4.2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单株断面积生长的影响 |
3.4.3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断面积分布的影响 |
3.4.4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
3.4.5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总蓄积生长的影响 |
3.4.6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活立木蓄积生长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林分材种结构的密度与立地效应研究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设计 |
4.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3.1 研究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胸径结构的影响 |
4.3.2 研究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径阶材积的影响 |
4.3.3 研究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材种株数占比和材积占比的影响 |
4.3.4 研究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原条出材量的影响 |
4.3.5 研究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活立木规格材出材率的影响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胸径结构的影响 |
4.4.2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径阶材积分布的影响 |
4.4.3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材种株数和材种材积的影响 |
4.4.4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原条出材量的影响 |
4.4.5 初植密度和立地质量对林分活立木规格材材种出材量和出材率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林分自然稀疏的密度和立地效应 |
5.1.2 林分平均高的密度和立地效应 |
5.1.3 胸径生长的密度和立地效应 |
5.1.4 树冠生长的密度和立地效应 |
5.1.5 干形变化的密度和立地效应 |
5.1.6 断面积生长的密度和立地效应 |
5.1.7 蓄积生长的密度和立地效应 |
5.1.8 材种结构的立地和密度效应 |
5.1.9 造林密度设计与林分密度调控 |
5.2 结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研究—— Ⅰ.不同造林密度生物量及密度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密度马尾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分配特征[J]. 李玉凤,秦佳双,梁燕,马姜明,颜培栋,杨章旗,李明金. 广西林业科学, 2021(04)
- [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3]马尾松-大叶栎异龄复层混交林生长及生态功能研究[D]. 范歌. 广西大学, 2020(07)
- [4]人工林适地适树与生长收获效益评估研究 ——以贵州省杉木和马尾松为例[D]. 陈玉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5]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D]. 贾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广西马尾松优良家系人工林密度效应及可持续经营研究[D]. 陈旋. 广西大学, 2020(02)
- [7]不同混交比例对马尾松-红锥混交林生长特性和生物生产力的影响[D]. 黄彩枝. 广西大学, 2019(06)
- [8]辽东山区油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技术研究[D]. 于磊.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3)
- [9]密度效应对赣南马尾松人工林生物量的影响[D]. 李杨.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10]广西大青山杉木人工林生长的长期密度与立地效应研究[D]. 郭光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