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矿物发光性能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袁蝴蝶[1](2020)在《煤气化炉渣本征特征及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气化炉渣(Coal Gasification Slag,简称CGS)是煤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是我国排放量较大的固废之一,它是由煤炭中的矿物质转变成灰分后,在气化炉高温炉膛中心变成熔融液态渣,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气化炉底部的激冷室激冷形成的。随着煤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CGS的排放量也逐年上升。大量堆存不仅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重要的是会恶化生态环境,威胁人类健康。本论文采用湿化学分析、X-射线荧光和衍射分析、显微结构及岩相分析、灰熔点分析和高温熔体黏度和熔化温度(范围)分析,并借助核磁共振、综合热分析质谱联动仪等手段系统研究了 4种气化炉型6个不同产地CGS的本征特征;通过CGS、玻璃、天然矿物(叶腊石和黏土)的碳热还原氮化(Carbothermal Reduction Nitridation,简称CRN)过程中相组成与显微结构演变研究揭示CGS的CRN机理;采用CRN工艺,通过添加适量的稀土元素制备SiAlON荧光粉;最后,为追求大量利用,提出将CGS用于制备发泡陶瓷轻质隔热材料。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6种CGS的主要化学组分为Al2O3、SiO2、CaO、Fe2O3和残余碳;其内部原子结合状态均为SiO4四面体与A104四面体相互连接的架状结构;德士古、航天和多喷嘴对喷气化炉产生的5种渣均含有较多玻璃体以及残余碳颗粒;然而壳牌(QP)渣残碳很少,且其熔融温度较高,为此前5种渣可直接CRN,而QP渣则不然。(2)对比玻璃、气化炉渣、天然矿物CRN过程,可知CGS的CRN机理为:在CRN反应初期,O-SiAlON和钙长石相先形成;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O-SiAlON逐渐转变为富氮的SiAlON,如:β-,α-SiAlON和15R多型体,同时,钙长石相转变为钙铝黄长石相;碳热还原反应末期,β-SiAlON,15R多型体进一步转化为α-SiAlON,如果碳组分在低温下没有被O-SiAlON的转变消耗完,那么钙铝黄长石相最终会进一步转变为SiAlON相;除此之外,通过对比实验发现,CRN过程中高温液相和气相的生成促进了棒状、纤维状形貌的氮化产物的生成。(3)无论是添加稀土氧化物CeO2还是Eu2O3,除杂后均可获得纯度较高的Ca-α-SiAlON粉体;除碳和除铁极大地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性能;随着氮化温度的升高,Ca-α-SiAlON粉体聚集体的形貌越来越清晰,并且发展成为针状聚集体Ce(Si,Al)3(O,N)5 和细条状聚集体 Eu2(Si,Al)5(N,O)8;Ca-α-SiAlON:Ce 在 383nm 紫外光激发下Ce3+发生4f05d1→4f1的能级跃迁呈绿光。Ca-α-SiAlON:Eu在420nm紫外光激发下Eu2+发生4f65d→4f7的能级跃迁呈黄光。(4)利用碳化硅作为发泡剂以CGS为主要原料制备发泡陶瓷是可行的,且CGS加入量为77%,造粒粒度范围为0.25~1mm,烧成温度为1160℃条件下制备的发泡陶瓷性能最优,其密度低至0.21g/cm3,导热系数为0.05w/(m·k),抗压强度为1.18MPa。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窦魁洲[2](2020)在《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提铝酸溶渣制备赛隆复相材料》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粉煤灰的年排放量十分巨大,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如若处置不当还会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属于典型的大宗工业固废。粉煤灰颗粒细小、具有一定反应活性,因此可以作为硅铝酸盐矿产资源的替代品加以利用。在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各种方式中,高铝粉煤灰的酸溶提铝及残渣的利用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我国铝资源匮乏的问题,也能够实现粉煤灰的高值化利用和规模化处置,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综合利用手段。与常规的铝硅酸盐矿物原料或普通粉煤灰相比,粉煤灰酸溶提铝过程产生的酸液浸取残渣,其未燃炭含量较高,且具有很好的化学反应活性,是一种弱酸性、高硅含量、兼具多孔性和化学活性的新型工业原料。但是目前,对于粉煤灰酸溶渣的相关基础和应用研究比较少,且缺乏深入探讨,关于粉煤灰酸溶渣的碳热还原氮化研究更是鲜见报道。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充分利用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酸溶渣自身的成分特点和高反应活性,用其代替传统赛隆(Si Al ON)材料的制备原料,尝试在更温和的碳热还原氮化条件下,制备赛隆复相材料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与机制,从而为大规模、低成本制造赛隆复相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指导,同时也为粉煤灰酸溶渣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方向。本文从原料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出发,分析原料的高温反应特点,借鉴已有的对于硅铝酸盐的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相关研究,设计实验方案。利用酸溶渣中已有未燃炭,补充添加外来碳源,在高温下使CFB粉煤灰酸溶渣和其他相近的硅铝质原料发生碳热还原氮化,对于这个过程的碳环境、气氛环境、反应温度、保温时间、不同硅源、外来稀土元素添加等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讨论。通过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变化、化学组成转变和形貌演化特点分析,认识CFB粉煤灰酸溶渣制备赛隆复相材料的基本规律。本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改变外来碳源加入量,可以实现产物复合物从氧化物到氮化物,再到碳化物的物相转变,证实在合适的碳环境下可以得到预期的氮化产物β-Si Al ON相。埋碳工艺可以实现产物自发分层,上层可以形成特殊的高长径比的纳米带状形貌,下层形貌则主要为近球状颗粒和细小弯曲纤维。碳环境对于CFB粉煤灰酸溶渣的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是必不可少的,其影响机理是,一方面通过参与碳热氮化反应作为还原剂或保护剂实现对于产物物相组成的调控,另一方面通过充当晶核,吸附捕获气态的Si O,依靠自身孔隙结构促进产物产生不同形貌。2.不同的气氛环境会对CFB粉煤灰酸溶渣的碳热反应产物产生显着影响,在埋碳条件空气气氛下,碳热产物主要是碳化硅和刚玉,完全不同于氮气气氛下的产物物相。在埋碳条件空气气氛下,反应温度的提升和碳硅摩尔比的增加,都将促进氧化物原料的转化和碳化产物的产生和生长。气氛环境的影响机理在于,直接改变了高温化学反应类型,决定物料发生氮化反应还是碳化反应,进而改变产物物相组成和形貌。3.CFB粉煤灰酸溶渣由于酸溶过程中破坏了硅铝间的化学键,在反应活性方面比类似的硅铝酸盐矿物存在优势,可以实现低至1375°C的温度下形成氮化产物赛隆复相材料。反应温度会对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特征产生显着影响、加速氮化反应历程。提高反应温度时,产物中有生成更多长直纤维状产物的倾向。反应温度的影响机理在于,提高反应温度将有效促进产物物相转化、氮化物的形成和晶粒生长。4.与CFB粉煤灰酸溶渣类似的硅质原料,如煤粉炉粉煤灰、硅藻土和伊利石原矿,在氮气气氛高温条件下,同样可以实现碳热还原氮化反应,不过产物的物相组成将强烈依赖于原料化学组成而产生巨大变化,CFB粉煤灰酸溶渣在成分和反应活性方面都更适合作为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原料,而硅藻土和伊利石原矿相关的氮化反应过去很少被描述。铝元素和碱金属的存在可以有效降低反应温度,过量的铝甚至会改变最终氮化产物的物相种类。通过在原料中加入Fe2O3可以实现降低整个体系反应温度并促使氮化反应进行得更加完全。5.通过改变添加稀土氧化物Eu2O3的含量,可以实现产物物相组成的相对含量变化,并对产物的光致发光性能产生影响。复相粉体在325nm光激发下可以发射出蓝紫色宽化光谱,不同于以往文献中β-Si Al ON纯相粉体的发射光谱。煅烧后加入Eu2O3并二次煅烧的样品发射光谱的相对强度要明显高于其他样品,样品中更少的Si C含量和更高的结晶度可能会提高其发光性能。稀土氧化物Eu2O3的加入量提高,会使产物颗粒边角由尖锐变得圆滑。Eu2O3对于产物发光性能的影响机制在于,氮化还原条件下其引入的Eu2+提供了高活性的发光中心,并与氮化物基体形成了较好的相互作用,但是过高浓度的铕掺杂会导致浓度猝灭效应,发光强度反而会下降。不同碳硅摩尔比样品通过调整物相中的惰性物相含量影响光致发光性能。硅质原料化学组成对于产物光致发光的影响机理,主要是通过决定产物的化学组成进而决定物相组成,改变Eu2+发光中心周围配位环境并直接改变发光光谱峰位和峰强,可以通过改变原料Al:Si比实现对氮化复相产物发射光谱的调控。
吕国诚,廖立兵,李雨鑫,田林涛,刘昊[3](2020)在《快速发展的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十年进展(2011~2020年)》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归纳为环境矿物材料、能源矿物材料、医药用矿物材料、农药化肥载体材料及其它电磁功能矿物材料等方向,通过归纳总结代表性成果,综述了各方向近十年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结合矿物材料发展趋势和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矿物材料的发展方向。本文可为我国矿物材料研究者、有关部门管理者提供参考。
郝佳瑞[4](2020)在《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铅卤钙钛矿量子点作为一类“明星材料”,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具有载流子扩散长度长、消光系数高和缺陷密度低等优点,在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光电探测器等光电领域呈现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固态照明和显示的新生代材料。但由于其本身结构的不稳定,纳米尺度效应,高表面能等原因,导致该材料对光、热和湿度敏感,稳定性差,在光电应用领域受到限制。通过复合材料设计和降低维度等方式是十分有效的提高其稳定性的方法。矿物材料具有高稳定性、离子交换性、高比表面、环境友好等性能,其可以作为主体材料接受多种客体材料而实现新型功能材料的组装。如前所述,将钙钛矿量子点与矿物材料进行复合构筑,二者复合后实现性能的调控与协同提升,各种各样的新型量子点与矿物复合材料应运而生,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此外,二维钙钛矿材料自身稳定性优于钙钛矿量子点,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层间有机基团,合成新型低维钙钛矿材料都可以实现高稳定性钙钛矿材料。本论文采用不同的矿物材料,构筑系列复合光学材料体系,协同调控铅卤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性能和稳定性,揭示了复合材料对发光性能的影响机制,并探索钙钛矿量子点复合材料在白光LED中的应用。此外,设计合成了新型二维高稳定性钙钛矿材料,研究其发光性质。本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天然矿物埃洛石纳米管和二维氮化硼层状纳米片优异的散热性能,设计构筑了系列钙钛矿量子点@矿物复合材料,通过静电作用和化学键合作用,可以将钙钛矿量子点和矿物进行有效复合,揭示了稳定性提升的影响机制,为优化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提升其发光热稳定性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天然管状和二维层状矿物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2)基于多孔硅藻土的多级孔道结构,设计了钙钛矿量子点硅藻土复合材料,通过硅藻土的纳米空腔共振提升效应,同时提高发光强度和改善了热稳定性,为钙钛矿量子点发光效率和发光热稳定性带来了新的思路,拓展了多孔矿物材料的应用领域。(3)以有机胺为有机层,铅溴层为无机层,交替合成一种新型n=1的二维钙钛矿材料(C8H12NO2)2Pb Br4,具有高稳定性和易调节的光学性能。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采用一步法构筑了一维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Cs Pb Br3@HNTs)复合材料。利用埃洛石外表面的正电荷,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卤素阴离子,原位形成钙钛矿量子点晶种,合成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通过改变埃洛石负载量,埃洛石纳米管长径比等条件,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的制备工艺路线和实验参数。研究了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的稳定性。由于埃洛石具有中空的纳米管结构,当温度加热到100 oC时,钙钛矿量子点@埃洛石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约为室温下强度的80%。优异的热稳定性归因于埃洛石中具有高热导率的氧化铝和较大比表面积。另外,该复合材料在紫外线连续辐射下具有优异的光诱导稳定性和环境储存稳定性。(2)采用紫外接枝聚合法构筑聚丙烯酸接枝多孔硅藻土和钙钛矿量子点(CPX-DE-g-PAA)复合材料。选取具有光增强作用的准光子晶体结构的矿物硅藻土,作为构建聚丙烯酸接枝的硅藻土(DE-g-PAA)媒介反应器,用于原位捕获钙钛矿量子点,通过表征验证了多级孔道的腔体结构可以更有效的进行接枝反应。此外,DE-g-PAA中捕获的-COOH可以作为合成钙钛矿量子点所需的表面配体,取代传统的油酸,将钙钛矿纳米晶体均匀铆钉在腔体中和矿物表面,构造的聚合物刷为钙钛矿量子点提供封装保护层。所制备的CPB-DE-g-PAA复合材料不仅保持较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而且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引入光增强的准光子晶体硅藻土后,CPB-DE-g-PAA的发光热淬灭受到明显抑制,在373 K时仍可保持?73%的室温初始强度。该结果表明硅藻土的引入可以显着增强CPB-DE-g-PAA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同时,CPB-DE-g-PAA薄膜在水中浸泡120小时后表现出强烈的绿色发射,约为纯钙钛矿量子点薄膜(约9小时)的13倍。最后,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模拟计算了不同腔体直径的CPB-DE-g-PAA复合材料的电磁场强度分布,揭示了发光的改善应归因于硅藻土腔体共振效应引起的电磁场增强。(3)二维氮化硼纳米片@钙钛矿量子点(CPX@BN)复合材料构筑。将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和二维纳米材料进行复合构筑。首先将二维(2D)六方氮化硼进行剥离制备纳米片,通过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剥离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剥离效果,得到约50 nm厚的BN纳米片堆叠物。接着采用一步法原位均匀生长钙钛矿纳米晶体,通过氨基功能化后,将钙钛矿量子点铆钉于剥离的氮化硼纳米片上,形成稳定的CPX@BN-E。该复合材料具有高热稳定性,在120oC时的PL强度仍保持在RT时初始强度的80%,这是由于引入了高热导率的氮化硼和其二维纳米片状结构,形成了及时有效的散热渠道。(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C8H12NO2)2Pb Br4合成合成了一种二维新结构材料,通过氢溴酸缓慢结晶法,合成(C8H12NO2)2Pb Br4单晶,以多巴胺为有机层间基团,铅溴八面体层为无机层,X射线单晶衍射解析了这种新结构材料,且具有新颖的窄带蓝光发射和高热稳定性。此外,通过掺杂锰离子,可以实现蓝光和橙红光发射,具有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带边发射和锰离子的T1-6A1的能量传递,实现新结构材料的光谱调控。
张馨艺[5](2020)在《卤钙钛矿及氟磷钠锶石基荧光粉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白光LED以其发光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成为了21世纪新一代绿色照明光源。利用矿物资源宝库合成和设计新型矿物发光材料是当前白光LED照明领域研究热点。基于天然矿物材料独特的晶体结构和对稀土离子的可容纳性,本文以Cs4Mg3Ca F12(钙钛矿结构)、Na2Sr2Al2(PO4)F9(氟磷钠锶石)作为稀土矿物发光材料基质,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新型矿物发光材料Cs4Mg3Ca F12:Eu2+、Na2Sr2Al2(PO4)F9:Eu3+和Na2Sr2Al2(PO4)F9:Tb3+,Eu3+,并利用X射线衍射、紫外漫反射光谱、激发和发射光谱、荧光寿命衰减曲线、升温荧光光谱等图谱研究了两类材料在掺杂稀土离子后的发光特性和能量传递过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卤钙钛矿矿物发光材料Cs4Mg3Ca F12:Eu2+。Cs4Mg3Ca F12基质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m。在近紫外光激发下,Cs4Mg3Ca F12:Eu2+发射出明亮的蓝光,峰值波长位于474 nm,源于Eu2+的4f65d1-4f7电偶极允许跃迁。根据发射光谱中的单峰对称形状和Van Uitert公式推断出在Cs4Mg3Ca F12:Eu2+体系中只存在一个Eu2+发光中心。此外,激活剂离子Eu2+在Cs4Mg3Ca F12基质中的浓度猝灭效应源于电多极相互作用类型中的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该荧光粉在热稳定性(200℃时,发射光强度仍保持为室温初始值的80%)和发光量子效率(64%)方面超过某些商用蓝色荧光粉。Cs4Mg3Ca F12:Eu2+的发光强度是商用蓝粉Ba Mg Al10O17:Eu2+的95%,是K2Al2B2O7:Eu2+的164%,是Ba Al12O19:Eu2+的89%。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氟磷钠锶石矿物发光材料Na2Sr2Al2(PO4)F9:Eu3+。氟磷钠锶石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1 21/c 1。在近紫外光激发下,Na2Sr2Al2(PO4)F9:Eu3+具有明亮的红光发射,两个主要发射峰峰值位于592 nm和616 nm,源于Eu3+的5D0-7F1磁偶极跃迁和5D0-7F2电偶极跃迁,且磁偶极跃迁的发射强度强于电偶极跃迁发射强度,表明Eu3+在Na2Sr2Al2(PO4)F9基质晶格中占据中心对称格位。此外,激活剂离子Eu3+在Na2Sr2Al2(PO4)F9基质中的浓度猝灭效应源于电多极相互作用。Na2Sr2Al2(PO4)F9:Eu3+红色荧光粉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当温度升高至150℃时,发射光强度仍保持为室温初始值的61%。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氟磷钠锶石矿物发光材料Na2Sr2Al2(PO4)F9:Tb3+,Eu3+。在Na2Sr2Al2(PO4)F9矿物材料基质中,掺入Tb3+作为敏化剂,可提高Eu3+的荧光强度;且基于Tb3+-Eu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通过改变两种掺杂剂的掺杂浓度比例,在氟磷钠锶石矿物发光材料Na2Sr2Al2(PO4)F9:Tb3+,Eu3+中可进行光色调控和实现暖白光发射。Tb3+-Eu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源于电多极相互作用类型中的电四级-电四级相互作用。Na2Sr2Al2(PO4)F9:Tb3+,Eu3+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当温度升高至150℃时,荧光强度仍然可以保持为室温初始值的86%。
汪达[6](2019)在《天然矿物界面催化臭氧净水特性及新型催化剂设计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臭氧氧化净水技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被世界各国应用于不同领域的水处理工程中。然而随着水中污染物种类的日益复杂以及臭氧难降解有机物排放进入水循环系统浓度的日渐升高,需要寻求新的技术对传统臭氧氧化净水技术进一步强化,保障人民生活用水安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安全可靠的高级氧化净水技术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为了寻找和开发高效稳定安全的臭氧催化氧化材料,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论文以从天然矿物中优选可能具有高效催化臭氧的催化材料的角度出发,寻找并优选出一系列催化臭氧效能较高的催化材料,再优选出其中几种进行详细的表征和催化活性的测试,通过结果分析并总结这些性能较好的催化材料的界面催化特性。随后以获得的结论和催化原理相结合归纳出人工设计臭氧催化材料的设计思路,并通过该设计思路制备一系列的人工合成臭氧催化材料,再优选出其中一种再进行详细的表征和催化活性的测试,根据获得的结果总结并完善人工设计臭氧催化材料设计方法和原理。通过对几种最简天然硅酸盐矿物:α-石英、β-方石英、天然轻质颗粒状石英砂(L-GQS)和石英玻璃进行初步表征和臭氧催化能力测试后,优选出L-GQS进行详细表征和臭氧催化效能的评价。表征结果表明L-GQS为α-石英、β-方石英以及痕量歪长石和羟基铁氧化物共同生长形成的混合晶体,表观形貌为长4 mm、厚1 mm的灰色片状物;对L-GQS的表面元素分布和价态,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等电位点、内部原子结构与表面基团暴露进行了详细的测定,发现L-GQS表面含有丰富的表面羟基和Lewis酸性活性位。以莠去津(ATZ)作为目标物建立了半连续流L-GQS催化臭氧反应体系,结果表明与单独臭氧相比较,在温度293 K,p H=7.0时,L-GQS能显着提高ATZ的降解率和对应总有机碳(TOC)的去除率。随着反应p H或温度的升高,反应器转速的增大,L-GQS粒径的减小和投量的增大,L-GQS催化臭氧反应体系对ATZ的降解率和TOC的去除率也随之增高。当水中天然有机物背景浓度较高或在实际水中L-GQS去除ATZ的效率仍然稳定可靠。通过化学抑制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法确定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主要的反应活性位为L-GQS表面一系列不同形态的Si-O键和少量Al-O键等表面金属原子键上对应的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反应机理为活性位吸附臭氧并发生电子传递过程,使臭氧分解产生OH?。根据最简天然硅酸盐矿物表现出的臭氧催化活性,以寻找表面暴露过渡金属原子较多的天然矿物为出发点,选择几种典型的复合金属天然硅酸盐矿物:钙长石,透辉石,斜发沸石和铁电气石。进行初步表征和臭氧催化能力测试后,优选出铁电气石进行详细表征和臭氧催化效能的评价。采用与LGQS相同的表征手段以及建立静态臭氧催化体系考察对ATZ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电气石主要由B,Fe,Al,Si以及O构成的骨架结构和Ca,Na,Fe进行配衡共同组成的三方晶系矿物。与最简天然硅酸盐矿物L-GQS相比,复合金属天然硅酸盐矿物铁电气石表面存在较多的Al-O键,Si-O键和Fe-O键,对应的Br?nsted酸位和Lewis酸位的数量和酸性的强度均高于L-GQS,并且表面存在Fe2+/Fe3+多价态电子循环途径,因此铁电气石具有比L-GQS更强的臭氧分解能力,催化臭氧降解ATZ的效能也更加稳定,尤其是在低温状态下(278K),铁电气石催化臭氧对ATZ的降解能力突显。对本文中ATZ的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可能的产物降解路径,发光细菌生物毒性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由于ATZ的脱氯和断键从而毒性较低。再通过研究优选出的天然硅酸盐臭氧催化材料所获得的经验结合催化设计原理,设计并成功制备了钛酸(铁,锰)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并对其中的钛酸锰进行了详细表征和催化臭氧降解对氯苯酚的效能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锰表面暴露的Mn和Ti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学键贡献了主要的总酸位和中强Lewis酸位,表面存在的Mn多价态电子循环途径也加速了臭氧的分解,从而使得钛酸锰催化臭氧发生电子转移并分解的活性较强。此外,通过人工设计钛酸锰的制备思路研究了钛酸锰晶体结构,晶型,表面高能晶面暴露比和比表面积等一系列因素对催化臭氧效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总结并丰富了人工设计臭氧催化材料的方法和原理。优化后所制备的钛酸锰六边形纳米片臭氧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均较高,能够分解臭氧并生成1O 2,O2?-和OH?等氧活性物种。本文所优选的天然硅酸盐矿物和人工设计合成的钛酸(铁,锰)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对难降解有机物或高浓度有机物的降解去除效果优异,提出的臭氧催化材料选择设计原理对新型臭氧催化材料的找寻和研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海坤[7](2019)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基质调控及其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磷灰石是地球储量非常丰富的一类矿物,因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被认为是可作为发光材料基质的“明星材料”,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磷灰石结构具有可调变的晶体学格位,能为稀土离子提供不同的晶体场环境,可为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及其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提供条件。磷灰石结构掺杂稀土离子Dy3+是性能优良的单相白光荧光粉,具有应用于白光二极管(w-LEDs)领域的潜力。此外Dy3+的电偶极和磁偶极跃迁发光与其周围的晶体场劈裂效应密切相关,可作为结构探针来反映结构中晶体场的变化。本论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磷灰石结构荧光粉A9Ln(PO4)5(MO4)X2:Dy3+(A=Ca、Sr、Ba;Ln=La、Y、Sc;M=Si、Ge、Sn;X=F、Cl、Br),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与多种结构、发光性能表征技术,系统研究了7、9次配位多面体中的二价阳离子和三价阳离子、四面体中的四价阳离子以及结构通道中的附加阴离子取代对荧光粉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二价阳离子替换,合成了一系列磷灰石结构荧光粉A9La(PO4)5(SiO4)F2:Dy3+(A=Ca、Sr、Ba),研究了荧光粉的成分变化对其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Ca2+、Sr2+、Ba2+的取代,荧光粉的晶胞参数逐渐增大,禁带宽度逐渐减小,稀土La3+主要占据Ca2格位。由于价带能级(HOMO)主要由[PO4]和[SiO4]四面体元素的p轨道电子组成,二价阳离子的替换对其无明显影响,光学带隙的减小源自导带能级(LUMO)的下降。Ba2+、Sr2+对Ca2+的取代减弱了基质中La3+的5d能级劈裂,发光峰位出现蓝移。Ba2+、Sr2+对Ca2+的取代增强质心偏移,使得取代La3+的Dy3+离子的电偶极跃迁强于磁偶极跃迁,发光材料的色温由4663 K降至4225 K,黄、蓝比由0.98增至1.29,发光颜色更偏暖白光。2.通过三价阳离子的替换,合成了一系列磷灰石结构荧光粉Ca9Ln(PO4)5(SiO4)F2:Dy3+(Ln=La、Y、Sc)。研究发现,随着La3+、Y 3+、Sc 3+的取代,荧光粉晶胞参数逐渐减小,禁带宽度基本保持不变,稀土Ln3+主要占据Ca2格位。HOMO主要由[PO4]和[SiO4]四面体元素的p轨道电子组成,LUMO主要由稀土离子的d轨道和P4+的3s轨道电子组成。Y3+、Sc3+对La3+的取代,降低稀土离子周围的晶体场强度,发光峰位出现蓝移。Y3+、Sc3+对La3+的取代增强Ln3+的质心偏移,使得取代Ln3+的Dy3+离子的电偶极跃迁强于磁偶极跃迁,发光材料的色温由4663 K降至4335 K,黄、蓝比由0.98增至1.21,发光颜色更偏暖白光。3.[GeO4]/[SnO4]取代[SiO4]四面体后,Ca9La(PO4)5(MO4)F2:Dy3+(M=Si、Ge、Sn)荧光粉的晶胞参数逐渐增大,禁带宽度减小,稀土Ln3+主要占据Ca2格位。[GeO4]和[SnO4]的HOMO电子更接近费米面,同时La3+的5d能级出现质心偏移,使得取代La3+的Dy3+离子的电偶极跃迁强于磁偶极跃迁,发光材料的色温由4663 K降低至4325 K,黄、蓝比由0.98增至1.09,发光颜色偏暖白光。[GeO4]取代[SiO4]后,荧光粉的热稳定性从71%升高到95%,使用性能显着提高。4.通过附加阴离子取代,制备了一系列Ca9La(PO4)5(SiO4)X2:Dy3+(X=F、Cl、Br)荧光粉。用Br-/Cl-替换F-,晶胞参数逐渐增大,光学带隙逐渐减小,稀土Ln3+由主要占据Ca2格位调变为主要占据Ca1格位。Br-、Cl-替换F-后,La的5d能级劈裂和质心偏移增强,使得取代La3+的Dy3+离子的电偶极跃迁强于磁偶极跃迁,发光材料的色温由4663K降低至4215 K,黄、蓝比由0.98增至1.18,荧光粉发光颜色偏暖白光。
周凤[8](2019)在《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主要工业中所用的染料中,约有70%是偶氮化合物,在印染过程中,作为废液排出,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危害。因此,在废液排入环境中之前,进行染料的降解是至关重要的。多相光催化作为一种高级氧化技术(AOP)正引起人们的日益重视。N型半导体TiO2因其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电学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高效能、低成本、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超细TiO2主要存在三个问题:(1)光生e-/h+的复合几率高,导致低量子效率;(2)超细纳米粒子难以从悬浮体系中分离,导致无法回收利用,易于团聚、表面积低、吸附能力差等缺陷也限制纳米TiO2的发展;(3)锐钛矿带隙较宽(3.2eV),能利用的太阳能仅占太阳能总量的大约4%–5%。因此,近年来研究重点主要为发展TiO2负载型光催化剂。其中,天然粘土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高比表面积以及强吸附能力,而成为理想的载体材料。海泡石是一种纤维状硅酸盐粘土矿物,属2:1型层,具有分子尺寸的通道,是一种非膨胀性的,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粘土矿物。此外,海泡石的酸性[SiO4]和碱性[MgO6]中心具有将吸附的有机物转变为活化络合物的能力,从而加速降解过程。高比表面积的纤维状海泡石,具备作为有效载体的潜力。此外为了解决无法利用太阳光的问题,对TiO2进行改性以期提高其量子效率和催化活性及拓展可见光响应范围。其中,离子掺杂(阳离子或阴离子)用于在TiO2的带隙中引入能态,减小光生e-/h+的复合,并将激发波长阈值扩展至可见光波段,从而提高其对可见光利用率。阴离子掺杂剂由于在元素周期表上与O更近的距离,被认为是比阳离子更适合的掺杂剂。其中,N因为具有较低的电离能以及与O相当的离子半径(N3-:0.146 nm,O2-:0.140 nm),被证明是最有效的阴离子掺杂剂之一。阳离子掺杂机如稀土离子具有不完全填充的4f轨道结构,丰富的能级,易产生多电子组态,且其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比较接近,在可见光区能部分吸收可见光,使f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从而使其光吸收波段移向可见区,常被用作催化剂或者催化剂助剂,因此稀土离子掺杂是TiO2光催化活性提高的另一种思路。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以具有纤维状形貌的海泡石(Sep)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成分、物相及结构,首先开展了海泡石提纯活化及纤维解束的工艺研究,将自然沉淀法和微波酸化法结合对海泡石原矿进行提纯除杂,此外进行了物理冷冻干燥法及化学改性法对海泡石解束的对比研究,为海泡石为载体制备复合材料提供基础。其次,以提纯活化后海泡石为载体,将微波水热法引入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作为核心,同时以OG溶液为光催化目标降解物,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Ti/Sep比例、催化剂投加量、染料初始浓度、溶液pH等因素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OG的影响,对不同实验条件下光催化降解OG过程中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进行探讨。最后,针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仅能利用紫外光的局限,以非金属N和不同稀土离子单掺杂与共掺杂改性来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光催化性能为研究目标,对所合成的双功能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可见光活性研究,同时进行了实际废水降解性能验证,并探究这种负载型催化剂的循环再生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提出一种可用于中低品位海泡石的提纯与纤维解束方法。采用自然重力沉降法去除石英和滑石,微波酸化法去除可溶性碳酸盐同时对海泡石活化,通过物理方法冷冻干燥或者化学方法表面有机改性实现海泡石的纤维解束。(2)首次采用微波水热法替代传统煅烧法制备出TiO2/Sep复合材料,快速微波水热法保留了海泡石完整的孔径与大比表面积,避免煅烧法所带来的海泡石结构变化及粒子团聚等问题。(3)引入非金属元素N和稀土元素Eu,首次报道通过掺杂处理制备N-Eu共掺杂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实现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响应。论文取得的成果以及主要结论如下:(1)本研究所用海泡石纯度较低,主要杂质为石英、方解石及滑石等,热稳定性较高,形貌呈短纤维状,纤维间互相胶结在一起。自然沉淀法可除去石英等杂质,微波水热可除去碳酸盐等杂质,原矿通过自然沉淀提纯及微波酸化8 min后可得到高纯海泡石,品位从原矿的42%增加到90%以上。物理冷冻干燥处理可以在不破坏海泡石长径比的前提下,有效使海泡石纤维束分散成单根纤维。在-50°C条件下冷冻12 h后可得到高度分散的海泡石纤维,并且晶体结构依旧保持完整。化学改性处理可以增加纤维的表面电位,通过纤维之间强的排斥力抑制已分散纤维之间的再次团聚。经HDTMA改性后的海泡石表现出最佳的分散性及最高的比表面积。(2)分别采用常规煅烧法及微波水热法制备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不同制备工艺会影响负载TiO2结晶度、TiO2晶体尺寸、复合材料孔隙率、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及材料光催化性能。煅烧处理会在一定程度破坏载体海泡石的有序层状结构,增加负载锐钛矿纳米粒子尺寸,减小复合材料BET比表面积,导致光催化活性的降低。与常规煅烧法相比,微波水热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制备出锐钛矿晶体尺寸小,结晶度好,比表面积高的纳米复合材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比采用常规煅烧法制备的复合材料普遍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活性。(3)不同Ti/Sep比例对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影响较大。在不投加催化剂或者催化剂仅为原始海泡石时,OG的光催化降解率低,可忽略不计。Ti/Sep比例为40 mmol/g时,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改进的L-H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的描述不同实验参数对降解反应的影响。动力学研究表明大多数降解反应都符合拟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而在高OG浓度条件下时,降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当催化剂投加量为0.8 g/L、OG初始浓度为10 mg/L、pH值为3时,经过150 min紫外光照后,降解率高达98.8%,此时表观速率常数kapp的值为30.74×10-3 min-1。(4)采用四种不同氮源(氨水、尿素、乙二胺和三乙胺),通过微波水热法成功制得一系列N-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通过XRD表征分析表明,材料的结晶度与掺杂剂的沸点有关,高沸点的掺杂剂如UR和EDA可抑制锐钛矿晶体的生长,海泡石表面负载的锐钛矿晶粒尺寸明显减小。TEM-EDX图像证实材料中N的成功掺杂,BET结果表明N掺杂可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XPS能谱揭示N以Ti-O-N-O的形式间隙掺杂在TiO2的晶格中,而C仅对纳米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改性。间隙N通过在O 2p价带上端形成孤立的N 2p态而起到过渡杂质能级的作用,C作为光敏剂减少光生载流子的重新复合。两者协同作用,共同产生可见光催化活性。UV-Vis DRS分析结合可见光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NTS-EDA显示出最窄的禁带宽度(2.64 eV),具有最宽的可见光吸收范围,其可见光催化活性优于未掺杂TiO2/Sep及单一N氮杂的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另外掺杂N比例是影响催化活性的因素,当Ti/N理论添加摩尔比为4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5)采用六种不同稀土(La、Ce、Pr、Nd、Eu及Gd),通过微波水热法制得一系列RE-TiO2/Sep纳米复合材料。稀土离子掺杂样品比未掺杂样品的锐钛矿结晶度更高,Ti-O-RE的形成有效地抑制了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团聚和晶体生长。N2吸附-脱附分析表明经RE3+掺杂后,结构性能得到改善。XPS分析证实了Ti4+离子和Ti3+离子的共存。此外,大部分掺杂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更强,吸收范围更广。总之,稀土离子掺杂样品的结构、化学性质及光催化活性的提高程度与所掺杂RE3+的类别有关。在所有掺杂样品中,Eu-TiO2/Sep表现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经过10 h可见光照射后,对OG的降解效率达到72%以上。在光降解过程中,Eu空的4f能级作为光生电子清除剂,而表面吸附的OH-充当空穴陷阱。因此材料优异的可见光活性主要归因于有效的电子转移、更多·OH的产生、光生e-/h+的良好分离。(6)采用微波水热法对TiO2进行N-Eu共掺杂,前驱体分别采用EDA和Eu(NO3)3,掺杂完成后,将其负载在海泡石表面。XRD表征分析表明,Eu3+掺杂对锐钛矿相TiO2微晶的形成和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锐钛矿结晶度随着Eu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锐钛矿相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同时也对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有促进作用。当Eu3+的掺杂量足够高时,样品中的TiO2产生了相变。SEM-TEM图像证实材料中N-Eu的成功共掺杂,海泡石纤维上所负载的TiO2结晶度高,且颗粒之间分散均匀,团聚较少;BET结果表明N-Eu共掺杂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并且呈现出良好的介孔特质;PL光谱揭示Eu3+掺杂没有引起新的发光现象,而只是影响PL光谱强度,适量的Eu3+掺杂可以起到降低e-/h+的复合几率,提高光生载流子寿命的作用;UV-Vis DRS分析表明共掺杂复合材料的禁带宽度与Eu3+的掺杂量之间是线性变化的关系,共掺杂样品对光吸收性能的影响以N的的掺杂起主要作用。N原子和Eu原子在复合材料中的存在状态不同,导致N掺杂和Eu3+掺杂的可见光敏化机理不同。N掺杂方式为间隙掺杂,带隙能的降低是在O 2p价带上形成局部N 2p态,其在光子的跃迁过程中可起到过渡杂质能级的作用。Eu3+掺杂导致Ti-O-Eu的形成,Ti4+和Ti3+的共存促使了有效的电子转移、更多·OH的产生、光生e-/h+的良好分离。二者的协同效应使得N-Eu共掺杂复合材料表现出比单掺杂复合材料更高的可见光催化活性。(7)对实际废水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之前需先进行絮凝沉淀的预处理,其中FeCl3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最佳投加量为600 mg/L。N-Eu-TiO2/Sep复合材料对实际的印染废水有较高的CODCr去除率,将印染废水先稀释后降解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样品重复使用的降解效果表明N-Eu-TiO2/Sep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在重复使用五次后对CODCr的去除率仍高于65%。从SEM图可以看出经过五次重复使用后,掺杂的TiO2仍然很好的负载在海泡石表面上且结合牢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及良好的重复利用性表明N-Eu-TiO2/Sep复合材料在处理工业废水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翁建乐[9](2018)在《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有机分子的吸附及功能新材料构建》文中研究说明(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而且来源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广泛的应用。有机改性(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以及有机发光小分子/(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复合材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是对于有机改性分子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有待深入。本文首先研究了阳离子型表面改性剂在几种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以及矿物结构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蒙脱石、海泡石对不同链长阳离子改性剂的吸附实验,探讨了阳离子链长对吸附的影响。热分析发现,短链有机阳离子在可膨胀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位置包括矿物表面和层间,而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位置包括矿物表面和孔道。对于有机阳离子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在低浓度条件下,吸附的驱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高浓度的条件下,吸附的主要驱动力为分子间作用力,且有机阳离子链长越长,越容易进入层间,吸附量越大。对于有机阳离子在海泡石上吸附,在低浓度条件下,有机阳离子主要吸附在表面,吸附的驱动力主要为静电引力,高浓度的条件下,在分子间作用力和孔道内外阳离子浓度差的驱动下,有机阳离子可以进入海泡石的孔道,链长越长,越不容易进入孔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有机发光小分子/(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功能新材料。对比了光泽精在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了吸附量与复合材料发光性能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实验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光泽精在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吸附位置及其对发光性能的影响。光泽精在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主要通过静电引力和离子交换作用进行,分子间作用力对吸附量的影响很小;而其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则以外表面的静电引力为主。光泽精在蒙脱石、高岭石和埃洛石上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在累托石、海泡石和坡缕石上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动力学拟合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通过比较不同结构硅酸盐矿物的吸附实验结果发现,层间吸附或者孔道吸附有利于吸附量的提高,但是光泽精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更有利于抑制其浓度猝灭。(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光泽精浓度猝灭的抑制首先是因为对光泽精分子的表面固定作用,其次是因为矿物本身对光泽精分子起到的分散作用。综合比较吸附量和发光强度等因素,在六种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中,埃洛石最能有效抑制光泽精的浓度猝灭。最后,进行了有机发光分子/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应用探索,发现光泽精/海泡石复合发光材料可以实现对苯酚的检测,检测限可以达到0.1μmol/L。通过将光泽精/海泡石和罗丹明B/海泡石进行复配,制备的试纸可以在5-500mmol/L的范围内定性检测苯酚溶液的浓度。
海热古·吐逊[10](2017)在《Eu3+、Sm3+掺杂天然钠长石(NaAlSi3O8)的发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采用高温固相法以天然钠长石为基质Eu3+、Sm3+为激活剂制备了(NaAlSi3O8):Eu3+和(NaAlSi3O8):Eu3+/Eu2+以及(NaAlSi3O8):Sm3+的发光材料。并对它们的的光致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稳态/瞬态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发光性能、色纯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表征得到的结果如下:1.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Eu3+掺杂天然钠长石(NaAlSi3O8)的光致发光粉末。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Eu3+掺杂对天然钠长石结构的影响。并对样品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在室温下测量了光致发光谱并找出了稀土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还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对NaAlSi3O8:Eu3+荧光粉发光强度的影响。2.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出了以天然钠长石为基质,Eu为激活剂的光致发光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对样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荧光光谱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312nm和273nm激发下材料同时表现出Eu2+和Eu3+的发射光谱;蓝光发射(360nm-500nm)对应于Eu2+的4f65d1→4f7的能级跃迁,红光发射(550nm-750nm)来源于Eu3+的5D0→7FJ(J=0、1、2、3、4)能级跃迁;此外,还研究了NaAlSi3O8:Eu中Eu2+→Eu3+的能量传递其能量传递机理属于辐射共振能量传递。3.应用高温固相法以天然钠长石为基质,Sm3+为激活剂,制备了Sm3+掺杂天然钠长石的光致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掺杂Sm3+离子对天然钠长石结构进行研究。在室温下测量了光致发光谱并找出了稀土离子的最佳掺杂浓度。样品在402nm激发下有很强的发射带;与近紫外LED芯片匹配,在402nm近紫外光激发下NaAlSi3O8:Sm3+的发射光谱由4个峰组成,发射峰值位于569、601、648nm、713nm。随着Sm3+掺量的增加,样品发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当Sm3+掺量为0.06mol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分析了不同Sm3+掺杂浓度样品的荧光衰减时间。NaAlSi3O8:Sm3+的色坐标基本不变,位于橙红色区域。
二、天然矿物发光性能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矿物发光性能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煤气化炉渣本征特征及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煤气化技术研究现状 |
1.1.1 煤气化技术概述 |
1.1.2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 |
1.2 煤气化炉渣(CGS)的产生 |
1.3 煤气化炉渣(CGS)的特点 |
1.4 煤气化炉渣(CGS)的危害 |
1.5 煤气化炉渣(CGS)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
1.5.1 煤气化炉渣(CGS)用于建筑材料 |
1.5.2 CGS用于土壤改良、水体修复 |
1.5.3 CGS残碳性质研究及循环掺烧利用 |
1.5.4 CGS其它利用途径 |
1.6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依据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其它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所用其它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荧光分析(XRF) |
2.3.2 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AES) |
2.3.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4 光学显微镜分析 |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3.6 炉渣的灰熔融性检测 |
2.3.7 核磁共振分析 |
2.3.8 综合热分析-质谱联动分析 |
2.3.9 热力学软件模拟及高温粘度检测 |
2.3.10 导热系数的测定 |
2.3.11 体积密度 |
2.3.12 力学性能 |
2.3.13 样品发光性能分析 |
第3章 煤气化炉渣(CGS)本征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煤气化炉渣(CGS)化学组成分析 |
3.3 煤气化炉渣(CGS)相组成分析 |
3.4 煤气化炉渣(CGS)显微结构分析 |
3.5 CGS铝硅酸盐玻璃相内部原子结合状态 |
3.6 煤气化炉渣(CGS)高温熔融特性 |
3.6.1 CGS的灰熔特性分析 |
3.6.2 CGS高温黏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煤气化炉渣(CGS)合成SiAlON粉体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3.1 高温液相对CGS的碳热还原氮化(CRN)产物相组成与形貌的影响 |
4.3.2 CGS碳热还原氮化(CRN)过程气相变化 |
4.3.3 CGS的碳热还原氮化(CRN)机理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煤气化炉渣(CGS)制备发光材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CGS制备Ca-α-SiAlON:Eu发光材料 |
5.3.2 CGS制备Ca-α-SiAlON:Ce发光材料 |
5.3.3 两种荧光粉相组成、结构的比较 |
5.4 小结 |
第6章 煤气化炉渣(CGS)制备发泡陶瓷轻质隔热材料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方法 |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1 SiC在 CGS中的发泡机理 |
6.3.2 SiC含量对多孔陶瓷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 |
6.3.3 成型工艺对多孔陶瓷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6.3.4 颗粒尺寸和烧结温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
6.3.5 保温时间对多孔陶瓷密度的影响 |
6.3.6 CGS和粘土比例对样品性能的影响 |
6.3.7 最优方案的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提铝酸溶渣制备赛隆复相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原料粉煤灰酸溶渣概述 |
1.1.1 粉煤灰综合利用领域 |
1.1.2 粉煤灰酸溶渣来源 |
1.1.3 粉煤灰酸溶渣相关应用 |
1.2 目标产物氮化硅和赛隆概述 |
1.2.1 氮化硅和赛隆的结构与分类 |
1.2.2 氮化硅和赛隆的原料与制备工艺 |
1.2.3 氮化硅和赛隆的性能与应用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1.1 CFB粉煤灰酸溶渣 |
2.1.2 煤粉炉粉煤灰 |
2.1.3 硅藻土 |
2.1.4 伊利石原矿 |
2.1.5 其他原料 |
2.2 实验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
2.2.1 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测试仪器及方法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粒度分布分析 |
2.3.4 光致发光光谱分析 |
2.3.5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3.6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 |
第三章 CFB粉煤灰酸溶渣碳热还原氮化体系的碳环境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碳环境对于产物物相组成的影响 |
3.3.2 碳环境对于氮化还原产物化学组成的影响 |
3.3.3 碳环境对于产物形貌的影响 |
3.3.4 碳环境在碳热氮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FB粉煤灰酸溶渣碳热还原反应的气氛环境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氮气流量对产物物相组成影响 |
4.3.2 空气气氛下反应产物物相组成 |
4.3.3 空气气氛下反应产物形貌变化 |
4.3.4 气氛环境对反应的影响机制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B粉煤灰酸溶渣碳热还原氮化反应温度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有氧环境的物相组成演化 |
5.3.2 碳热还原环境的物相组成演化 |
5.3.3 反应温度对产物中β-SiAlON相化学组成的影响 |
5.3.4 产物物相形貌演化 |
5.3.5 温度对碳热还原氮化反应的影响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FB粉煤灰酸溶渣与其他硅质原料的对比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试剂原料与CFB粉煤灰酸溶渣反应历程差异分析 |
6.3.2 不同硅质原料对产物物相组成的影响 |
6.3.3 保温时间对产物物相组成的影响 |
6.3.4 Fe_2O_3添加对产物的影响 |
6.3.5 不同硅质原料产物形貌变化 |
6.3.6 不同硅质原料反应特征的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铕掺杂β-SiAlON复相材料的光致发光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光致发光测试条件优选 |
7.3.2 铕掺杂产物的物相组成与光致发光特征 |
7.3.3 碳环境对产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
7.3.4 反应温度对产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
7.3.5 硅质原料对产物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 |
7.3.6 铕掺杂氮化物复相材料的光致发光机理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快速发展的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十年进展(2011~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矿物材料研究进展 |
1.1 环境矿物材料 |
1.1.1 水污染治理材料 |
1.1.2 大气污染治理材料 |
1.1.3 土壤污染治理材料 |
1.1.4 噪音污染治理材料 |
1.1.5 节水防渗材料 |
1.1.6 荒漠治理材料 |
1.1.7 防辐射材料 |
1.1.8 保鲜防霉材料 |
1.2 能源矿物材料 |
1.2.1 电池材料 |
1.2.2 储气材料 |
1.2.3 储热保温及耐火材料 |
1.2.4 发光功能矿物材料 |
1.2.5 催化材料 |
1.2.6 其它能源材料 |
1.3 医药用矿物材料 |
1.3.1 止血材料 |
1.3.2 药用材料 |
1.4 农业用矿物材料 |
1.4.1 矿物复合肥料 |
1.4.2 农药载体材料 |
1.5 矿物材料基础研究 |
1.5.1 成分、结构及性能关系研究 |
1.5.2 理论模拟与计算 |
2 发展趋势 |
2.1 隔热防火矿物复合材料 |
2.2 新型生物医药用矿物材料 |
2.3 新型农业农村用矿物材料 |
2.4 大气污染治理矿物材料 |
2.5 新型能源矿物材料 |
3 结语 |
(4)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钙钛矿量子点简介 |
1.2.1 钙钛矿量子点定义及结构 |
1.2.2 钙钛矿量子点电子结构及发光原理 |
1.2.3 钙钛矿量子点的发光性质 |
1.2.4 钙钛矿量子点发展及应用现状 |
1.2.5 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改进方法 |
1.3 无机非金属矿物简介 |
1.3.1 常见的无机非金属矿物 |
1.3.2 量子点@矿物材料的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sPbX_3@HNTs复合材料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CsPbX_3@HNTs复合体系合成 |
2.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2.2.2 测试与表征 |
2.2.3 纯CsPbX_3(X=Cl,Br,I)量子点合成 |
2.2.4 CsPbX_3 (X=Cl,Br,I)@HNTs纳米复合材料合成 |
2.2.5 LED器件的封装 |
2.3 CsPbX_3 @HNTs复合体系构筑和性能研究 |
2.3.1 纯CsPbBr_3胶体量子点表征 |
2.3.2 埃洛石化学组成 |
2.3.3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构筑机理 |
2.3.4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复合方式 |
2.3.5 CsPbX_3@H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2.3.6 埃洛石浓度对复合材料发光性能影响 |
2.3.7 埃洛石管长径比对复合材料稳定性影响 |
2.3.8 普适性研究 |
2.4 稳定性研究 |
2.4.1 CsPbX_3@HNTs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及机理探讨 |
2.4.2 埃洛石浓度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影响 |
2.5 CsPbBr_3@HNTs复合材料在LED中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合成 |
3.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DE-g-PAA聚丙烯酸接枝硅藻土合成 |
3.2.4 CsPbX_3-DE-g-PAA复合材料的合成 |
3.2.5 LED器件的封装 |
3.2.6 FDTD模拟仿真 |
3.3 CPB-DE-g-PAA复合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
3.3.1 CPX-DE-g-PAA复合材料构筑策略 |
3.3.2 CPX-DE-g-PAA复合材料合成方式 |
3.3.3 CPX-DE-g-PAA复合材料光学性质 |
3.3.4 FDTD模拟仿真 |
3.3.5 稳定性及机理探讨 |
3.3.6 普适性探讨 |
3.3.7 CPX-DE-g-PAA复合材料在LED中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构筑、稳定性研究及在LED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合成 |
4.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4.2.2 测试与表征 |
4.2.3 h-BN纳米片剥离 |
4.2.4 CsPbX_3@BN复合材料的合成 |
4.2.5 LED器件的封装 |
4.3 CsPbX_3@h-BN复合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 |
4.3.1 CsPbX_3@BN复合材料合成策略 |
4.3.2 CsPbX_3@BN复合材料的构筑方式 |
4.3.3 CsPbX_3@BN复合材料光学性能研究 |
4.3.4 CsPbX_3@BN复合材料稳定性研究 |
4.3.5 剥离时间和BN浓度对CsPbX_3@BN复合材料稳定性影响 |
4.3.6 普适性探讨 |
4.3.7 C_sPbX3@BN复合材料在LED中的应用 |
4.4 复合发光材料体系性能比较 |
4.4.1 矿物形貌对复合体系热稳定性影响 |
4.4.2 矿物形貌对复合体系光学性能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合成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的合成 |
5.2.1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 |
5.2.2 测试与表征 |
5.2.3 (C_8H_(12)NO_2)_2PbBr_4合成 |
5.2.4 (C_8H_(12)NO_2)_2Pb_xMn_(1-x)Br_4合成 |
5.3 (C_8H_(12)NO_2)_2PbBr_4二维杂化钙钛矿材料性能研究 |
5.3.1 单晶结构解析 |
5.3.2 (C_8H_(12)NO_2)_2PbBr_4光学性能研究 |
5.3.3 (C_8H_(12)NO_2)_2PbBr_4稳定性研究 |
5.3.4 (C_8H_(12)NO_2)_2PbBr_4光谱调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建议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卤钙钛矿及氟磷钠锶石基荧光粉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LED固态照明技术 |
1.1.1 LED发展历史 |
1.1.2 LED发光原理 |
1.1.3 白光LED封装技术方案 |
1.1.4 白光LED优点及应用领域 |
1.2 稀土离子能级结构及特征跃迁 |
1.2.1 稀土离子能级结构 |
1.2.2 稀土离子的f-d跃迁、f-f跃迁和电荷迁移跃迁 |
1.3 能量传递理论 |
1.3.1 能量传递类型 |
1.3.2 Dexter能量传递理论 |
1.4 矿物发光材料晶体结构与研究现状 |
1.4.1 石榴石矿物发光材料晶体结构与研究现状 |
1.4.2 磷灰石矿物发光材料晶体结构与研究现状 |
1.4.3 钙钛矿矿物发光材料晶体结构与研究现状 |
1.4.4 氟磷钠锶石矿物发光材料晶体结构与研究现状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测试表证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合成方法 |
2.2.1 高温固相法 |
2.2.2 溶胶-凝胶法 |
2.2.3 水热合成法 |
2.2.4 共沉淀法 |
2.3 仪器测试与表征 |
2.3.1 晶体结构分析 |
2.3.2 表面形貌分析 |
2.3.3 电带结构及态密度计算 |
2.3.4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5 荧光性质测试 |
第三章 卤钙钛矿矿物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高温固相法制备Cs_4Mg_3CaF_(12):Eu~(2+) |
3.3 Cs_4Mg_3CaF_(12):Eu~(2+)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3.3.1 晶体结构研究 |
3.3.2 表面形貌分析 |
3.3.3 基质电带结构与光学带隙分析 |
3.3.4 发光性质研究 |
3.3.5 Eu~(2+)离子荧光寿命研究 |
3.3.6 热稳定性研究 |
3.3.7 色坐标及量子效率测试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氟磷钠锶石矿物发光材料Na_2Sr_2Al_2(PO_4)F_9:Eu~(3+)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高温固相法制备Na_2Sr_2Al_2(PO_4)F_9:Eu~(3+) |
4.3 Na_2Sr_2Al_2(PO_4)F_9:Eu~(3+)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4.3.1 晶体结构研究 |
4.3.2 表面形貌分析 |
4.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4.3.4 光学性质研究 |
4.3.5 热稳定性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氟磷钠锶石矿物发光材料Na_2Sr_2Al_2(PO_4)F_9:Tb~(3+),Eu~(3+)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高温固相法制备Na_2Sr_2Al_2(PO_4)F_9:Tb~(3+),Eu~(3+) |
5.3 Na_2Sr_2Al_2(PO_4)F_9:Tb~(3+),Eu~(3+)的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 |
5.3.1 晶体结构研究 |
5.3.2 表面形貌分析 |
5.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5.3.4 光学性质研究 |
5.3.5 Tb~(3+)-Eu~(3+)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
5.3.6 热稳定性研究 |
5.3.7 CIE色坐标及量子效率测试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天然矿物界面催化臭氧净水特性及新型催化剂设计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水资源及其污染现状 |
1.2 水体中常见有机污染物特性及来源 |
1.2.1 天然有机物 |
1.2.2 人工合成有机物 |
1.3 臭氧氧化净水除污染物技术 |
1.3.1 臭氧的物理化学性质 |
1.3.2 臭氧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3 基于臭氧的高级氧化技术 |
1.4 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污染物研究进展 |
1.4.1 天然矿物催化材料 |
1.4.2 天然矿物改性催化材料 |
1.4.3 人工合成催化材料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目标物及天然有机物的选择 |
2.1.3 试剂的配制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天然催化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
2.2.2 人工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
2.2.3 目标污染物吸附实验 |
2.2.4 臭氧分解实验 |
2.2.5 臭氧氧化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目标物浓度测定 |
2.3.2 反应产物的测定 |
2.3.3 臭氧浓度的测定 |
2.3.4 体系中氧活性物种的测定 |
2.3.5 溶解性有机碳的测定 |
2.3.6 双氧水的测定 |
2.3.7 金属离子溶出的测定 |
2.3.8 发光细菌生物毒性的测定 |
2.3.9 催化材料的表征 |
第3章 天然石英类硅酸盐矿物的选择及臭氧催化效能 |
3.1 引言 |
3.2 常见天然石英类硅酸盐类矿物的基础表征及优选 |
3.2.1 几种天然石英类矿物的表观形貌 |
3.2.2 几种天然石英类矿物的晶体结构图 |
3.2.3 几种天然石英类矿物的臭氧分解能力 |
3.3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详细表征 |
3.3.1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3.3.2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表面形貌分析 |
3.3.3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表面元素分析 |
3.3.4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
3.3.5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原子结构 |
3.3.6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表面零电荷点 |
3.3.7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的表面化学基团 |
3.4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催化臭氧降解莠去津效能的研究 |
3.4.1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投量和反应器转速对吸附的影响 |
3.4.2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粒径对莠去津降解和矿化的影响 |
3.4.3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投量对莠去津降解和矿化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天然轻质混合石英降解莠去津和矿化的影响 |
3.4.5 pH对天然轻质混合石英降解莠去津和矿化的影响 |
3.4.6 天然有机物对天然轻质混合石英降解莠去津和矿化的影响 |
3.4.7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臭氧催化过程中羟基自由基的鉴定 |
3.4.8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催化臭氧分解降解莠去津机理 |
3.5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臭氧催化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3.5.1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催化效果的稳定性 |
3.5.2 天然轻质混合石英材料表面稳定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天然复合金属硅酸盐类矿物的选择及臭氧催化效能 |
4.1 引言 |
4.2 常见天然复合金属硅酸盐类矿物的基础表征及优选 |
4.2.1 几种天然复合金属硅酸盐类矿物的表观形貌 |
4.2.2 几种天然复合金属硅酸盐类矿物的晶体结构 |
4.2.3 几种天然复合金属硅酸盐类矿物的臭氧分解能力 |
4.3 天然复合金属硅酸盐类矿物——铁电气石的详细表征 |
4.3.1 铁电气石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4.3.2 铁电气石的表面形貌和物相分析 |
4.3.3 铁电气石的表面元素价态分析 |
4.3.4 铁电气石的表面零电荷点分析 |
4.3.5 铁电气石的表面化学基团分析 |
4.4 铁电气石催化臭氧降解莠去津效能的研究 |
4.4.1 温度对铁电气石吸附和降解莠去津的影响 |
4.4.2 温度对臭氧反应过程中臭氧逃逸的影响 |
4.4.3 投量对铁电气石吸附和降解莠去津的影响 |
4.4.4 pH对铁电气石吸附和降解莠去津的影响 |
4.4.5 无机阴离子对铁电气石吸附和降解莠去津的影响 |
4.4.6 铁电气石催化臭氧反应中自由基的鉴定 |
4.4.7 铁电气石催化引发臭氧分解降解污染物机理 |
4.5 铁电气石臭氧催化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
4.5.1 铁电气石臭氧催化效果的稳定性 |
4.5.2 铁电气石表面形貌和结构的稳定性 |
4.5.3 铁电气石表面离子溶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天然矿物界面特性合成催化材料及催化臭氧效能 |
5.1 引言 |
5.2 钛酸(铁,锰)二元金属氧化物的基础表征 |
5.2.1 钛酸(铁,锰)二元金属氧化物的表面形貌 |
5.2.2 钛酸(铁,锰)二元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 |
5.2.3 钛酸(铁,锰)二元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 |
5.3 钛酸(铁,锰)二元金属氧化物分解臭氧性能的研究 |
5.4 钛酸锰的详细表征 |
5.4.1 钛酸锰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元素分布 |
5.4.2 钛酸锰的表面元素价态 |
5.4.3 钛酸锰的表面酸位量 |
5.4.4 钛酸锰的表面零电荷点分析 |
5.5 钛酸锰臭氧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 |
5.5.1 钛酸锰臭氧催化氧化降解对氯苯酚效能 |
5.5.2 钛酸锰臭氧催化氧化过程中自由基的鉴定 |
5.5.3 钛酸锰臭氧催化氧化效果的稳定性 |
5.5.4 钛酸锰催化材料的稳定性 |
5.5.5 钛酸锰臭氧催化氧化的离子溶出 |
5.6 制备温度对钛酸锰构型的影响 |
5.6.1 制备温度对钛酸锰形貌的影响 |
5.6.2 制备温度对钛酸锰晶体结构的影响 |
5.7 制备时间对钛酸锰构型的影响 |
5.7.1 制备时间对钛酸锰形貌的影响 |
5.7.2 制备时间对钛酸锰晶体结构的影响 |
5.8 制备温度和制备时间对钛酸锰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 |
5.9 钛酸锰晶体的生长机理 |
5.9.1 矿化剂和晶面控制剂的影响 |
5.9.2 生长机理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天然矿物催化臭氧降解莠去津产物及发光细菌毒性变化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莠去津降解产物的鉴定 |
6.3 莠去津主要降解产物的定量 |
6.3.1 静态臭氧催化体系降解莠去津主要降解产物的定量 |
6.3.2 半连续臭氧催化体系降解莠去津主要降解产物的定量 |
6.4 莠去津降解及降解产物的生成路径 |
6.4.1 莠去津降解产物的未脱氯降解路径 |
6.4.2 莠去津降解产物的脱氯降解路径 |
6.5 莠去津及产物的发光细菌毒性变化研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7)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基质调控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研究综述 |
1.2.1 磷灰石结构简介 |
1.2.2 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1.3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其在荧光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密度泛函理论基础 |
1.3.2 密度泛函理论的研究对象 |
1.3.3 DFT理论计算及其在荧光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和完成工作量 |
1.4.4 创新性成果 |
第2章 二价阳离子对A_9La(PO_4)_5(SiO_4)F_2:Dy~(3+)(A= Ca、Sr、Ba)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2.1.1 实验原料 |
2.1.2 样品制备 |
2.1.3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2.1.4 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参数 |
2.2 Ca_9La(PO_4)_5(SiO_4)F_2:Dy~(3+)系列荧光粉研究 |
2.2.1 XRD物相分析 |
2.2.2 电子结构分析 |
2.2.3 发光性能研究 |
2.3 A_9La(PO_4)_5(SiO_4)F_2:Dy~(3+)(A= Ca、Sr、Ba)系列荧光粉研究 |
2.3.1 XRD物相分析 |
2.3.2 电子结构和光谱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价阳离子对Ca_9Ln(PO_4)_5(SiO_4)F_2:Dy~(3+)(Ln= La、Y、Sc)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样品制备 |
3.1.3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3.1.4 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参数 |
3.2 Ca_9Ln(PO_4)_5(SiO_4)F_2:Dy~(3+)(Ln= La、Y、Sc)系列荧光粉研究 |
3.2.1 XRD物相分析 |
3.2.2 电子结构和光谱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四面体对Ca_9La(PO_4)_5(MO_4)F_2:Dy~(3+)(M= Si、Ge、Sn)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4.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4.1.1 实验原料 |
4.1.2 样品制备 |
4.1.3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4.1.4 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参数 |
4.2 Ca_9La(PO_4)_5(GeO_4)F_2:Dy~(3+)系列荧光粉研究 |
4.2.1 XRD物相分析 |
4.2.2 电子结构分析 |
4.2.3 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 |
4.2.4 光谱分析 |
4.3 Ca_9La(PO_4)_5(Si_(1-x)Ge_xO_4)F_2:Dy~(3+)系列荧光粉研究 |
4.3.1 XRD物相分析 |
4.3.2 拉曼光谱和NMR分析 |
4.3.3 键价分析 |
4.3.4 光谱分析 |
4.3.5 电子结构分析 |
4.4 Ca_9La(PO_4)_5(MO_4)F_2(M=Si,Ge,Sn)系列荧光粉研究 |
4.4.1 XRD物相分析 |
4.4.2 电子结构分析 |
4.4.3 光谱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附加阴离子对Ca_9La(PO_4)_5(SiO_4)X_2:Dy~(3+) (X=F、Cl、Br)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
5.1 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
5.1.1 实验原料 |
5.1.2 样品制备 |
5.1.3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5.1.4 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参数 |
5.2 Ca_9La(PO_4)_5(SiO_4)Cl_2:Dy~(3+)系列荧光粉的研究 |
5.2.1 XRD物相分析 |
5.2.2 电子结构分析 |
5.2.3 发光性能研究 |
5.3 Ca_9La(PO_4)_5(SiO_4)X_2:Dy~(3+)(X= F、Cl、Br)系列荧光粉研究 |
5.3.1 XRD物相分析 |
5.3.2 扫描电镜分析 |
5.3.3 电子结构分析和光学性能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成果 |
6.2 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海泡石的研究现状 |
1.1.1 国内外海泡石资源的分布状况 |
1.1.2 海泡石的晶体结构与特性 |
1.1.3 海泡石的提纯与改性 |
1.1.4 海泡石的在环境领域中利用现状 |
1.2 印染废水的特点及当今治理方法 |
1.2.1 印染废水的起源及特点 |
1.2.2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 |
1.3 TiO_2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光催化技术发展概述 |
1.3.2 TiO_2光催化存在的问题 |
1.3.3 TiO_2光催化剂的负载固定化 |
1.3.4 TiO_2/粘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掺杂型TiO_2的研究进展 |
1.4.1 非金属元素掺杂 |
1.4.2 稀土金属离子掺杂 |
1.4.3 稀土-非金属共掺杂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海泡石的提纯及解束处理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2.2.2 海泡石的提纯活化处理 |
2.2.3 海泡石的纤维解束处理 |
2.2.4 材料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海泡石的理化性质分析 |
2.3.2 纯化处理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3 微波酸活化处理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2.3.4 冷冻干燥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3.5 化学改性处理对纤维表面形貌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工艺制备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对比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3.2.2 前驱体溶液的制备 |
3.2.3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材料的表征 |
3.2.5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验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iO_2/海泡石纳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3.3.2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3.3.3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TEM表征 |
3.3.4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3.3.5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
3.3.6 制备工艺对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对橙黄G的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4.2.2 TiO_2/海泡石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4.2.3 材料的表征 |
4.2.4 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验证 |
4.2.5 光催化降解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i/海泡石配比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2 催化剂投加量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3 橙黄G初始浓度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4 pH值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及其动力学分析 |
4.3.5 橙黄G溶液降解过程的UV-Vis分析 |
4.3.6 TiO_2/海泡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稳定性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氮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5.2.2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3 材料的表征 |
5.2.4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验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5.3.2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TEM表征 |
5.3.3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5.3.4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PS结果分析 |
5.3.5 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5.3.6 不同氮源制备的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比较 |
5.3.7 不同N掺杂比例对氮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稀土离子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6.2.2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3 材料的表征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6.3.2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TEM表征 |
6.3.3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6.3.4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PS结果分析 |
6.3.5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PL结果分析 |
6.3.6 稀土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6.3.7 不同稀土掺杂的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实验原料、试剂及设备仪器 |
7.2.2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7.2.3 材料的表征 |
7.2.4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验证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XRD测定 |
7.3.2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SEM-TEM表征 |
7.3.3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BET结果分析 |
7.3.4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PL结果分析 |
7.3.5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UV-Vis DRS结果分析 |
7.3.6 Eu-N配比对可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7.3.7 Eu-N共掺杂TiO_2/海泡石复合材料对实际废水降解的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有机分子的吸附及功能新材料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吸附有机物研究综述 |
2.1 (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简介 |
2.2 (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
2.3 有机物/(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功能材料研究及应用现状 |
2.4 有机/无机复合荧光材料研究现状 |
2.5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研究中的应用 |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2.5.2 分子动力学模拟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第3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1 实验原料、仪器及测试方法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3.2 矿物原料的表征 |
3.3 材料制备方法 |
3.3.1 (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
3.3.2 正己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改性蒙脱石和海泡石的制备 |
3.3.3 光泽精(BNMA)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自组装 |
3.3.4 罗丹明B(RB)在海泡石上的自组装 |
3.3.5 有机发光小分子/海泡石复合荧光试纸的制备 |
第4章 有机阳离子型表面改性剂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及机理 |
4.1 不同(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相同有机表面改性剂的吸附 |
4.2 两种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蒙脱石和海泡石对不同链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
4.2.1 蒙脱石对不同链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
4.2.2 海泡石对不同链长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 |
4.3 层状矿物和链层状矿物吸附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机理探讨 |
4.3.1 HTAB在蒙脱石上的吸附机理探讨 |
4.3.2 HTAB在海泡石上的吸附机理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BNMA/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功能材料构建 |
5.1 BNMA在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 |
5.1.1 吸附等温模型及吸附动力学 |
5.1.2 BNMA在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 |
5.1.3 BNMA/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发光性能 |
5.1.4 BNMA在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机理探讨 |
5.2 BNMA在不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 |
5.2.1 BNMA在不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 |
5.2.2 BNMA/不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发光性能 |
5.2.3 BNMA在不可膨胀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机理探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BNMA/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状矿物功能材料构建 |
6.1 BNMA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的吸附 |
6.1.1 BNMA初始浓度的影响 |
6.1.2 时间的影响 |
6.1.3 pH值的影响 |
6.2 BNMA/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的发光性能 |
6.3 BNMA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机理探讨 |
6.3.1 BNMA在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上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6.3.2 BNMA在海泡石上吸附的机理探讨 |
6.4 BNMA/(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复合材料发光性能的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发光小分子/海泡石在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
7.1 BNMA/SEP检测污染物的研究 |
7.2 BNMA/SEP&RB/SEP复合材料检测污染物的研究 |
7.3 苯酚引起BNMA/SEP复合荧光材料猝灭机理探讨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Eu3+、Sm3+掺杂天然钠长石(NaAlSi3O8)的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发光概述 |
1.1.1 发光含义 |
1.1.2 发光材料的分类及一般规律 |
1.1.3 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 |
1.1.4 发光材料的制备 |
1.1.5 影响发光的主要因素 |
1.2 发光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
1.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1.2.2 荧光光谱测试 |
1.2.3 寿命测试 |
1.2.4 色纯度分析 |
1.3 稀土离子的发光理论简介 |
1.3.1 稀土离子的发光特性 |
1.3.2 影响稀土离子发光的因素 |
1.3.3 Eu~(3+)的发光研究 |
1.3.4 Eu~(2+)的发光研究 |
1.3.5 Sm~(3+)的发光研究 |
2 矿物的发光特性研究 |
2.1 矿物的发光特性 |
2.1.1 矿物发光 |
2.1.2 矿物的分类 |
2.2 硅酸盐材料的分类及其发光特性 |
2.2.1 硅酸盐材料的发光特性 |
2.2.2 硅酸盐材料的分类 |
2.3 钠长石简介 |
2.3.1 钠长石的基本性质 |
2.3.2 天然钠长石半定量分析(ACP-AES)和微量元素测定 |
2.3.3 天然钠长石XRD分析 |
3 Eu~(3+) 掺杂天然钠长石(NaAlSi_3O_8)发光性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样品制备 |
3.2.2 样品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样品的XRD分析 |
3.3.3 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天然钠长石(NaAl Si_3O_8)中Eu~(3+) 到Eu~(2+) 的自还原现象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的制备 |
4.2.2 样品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样品的XRD分析 |
4.3.2 光谱分析 |
4.3.3 NaAlSi_3O_8:Eu荧光粉中Eu~(3+) 自还原理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Sm~(3+) 掺杂天然钠长石(NaAlSi_3O_8)荧光粉的发光性质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样品制备 |
5.2.2 样品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样品的XRD分析 |
5.3.2 吸收光谱分析 |
5.3.3 荧光光谱分析 |
5.3.4 浓度猝灭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天然矿物发光性能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煤气化炉渣本征特征及应用基础研究[D]. 袁蝴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2]循环流化床(CFB)粉煤灰提铝酸溶渣制备赛隆复相材料[D]. 窦魁洲. 吉林大学, 2020(03)
- [3]快速发展的我国矿物材料研究——十年进展(2011~2020年)[J]. 吕国诚,廖立兵,李雨鑫,田林涛,刘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0(04)
- [4]铅卤钙钛矿量子点复合发光材料构筑及稳定性提升研究[D]. 郝佳瑞.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卤钙钛矿及氟磷钠锶石基荧光粉晶体结构与发光性能研究[D]. 张馨艺.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6]天然矿物界面催化臭氧净水特性及新型催化剂设计合成[D]. 汪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磷灰石结构发光材料基质调控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 刘海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8]掺杂型TiO2-海泡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 周凤.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9]典型(链)层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对有机分子的吸附及功能新材料构建[D]. 翁建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7)
- [10]Eu3+、Sm3+掺杂天然钠长石(NaAlSi3O8)的发光性能研究[D]. 海热古·吐逊.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