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管理系统的一种设计和实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坤[1](2020)在《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设计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现代设计以知识为基础,由于各种学习成长体系建设不完善、企业内部设计知识资源匮乏等现实问题,设计师不得不寻求外部设计知识资源,通过学习成功先例来获得能力提升。工业设计奖作为呈现行业最佳实践的活动,成为设计师及设计从业者的综合参考,但其作为设计知识资源的价值一直被忽略.本文将获得工业设计奖的获奖方案视作外部设计知识资源,这些设计知识是一种具有启发引导和参考作用、高于行业标准的新知识。研究聚焦于获奖方案中物化的设计知识如何顺利流向设计师,并提升其设计能力,从而助力制造业设计创新。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从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两个视角建构了设计师视角下“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流动理论模型(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Design Knowledge Flow in "Good Design",简称DKF-GD模型)。谢友柏院士提出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种类型:设计知识在主导设计的企业内部的流动、有知识需求的企业和提供知识资源单位之间的的知识流动、提供知识资源单位内部的知识流动和不具备知识服务但仍可以被学习和使用的设计知识的流动.“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作为分布式资源环境中的第四类设计知识流,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知识资源,以此支撑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动。在其视阈下研究了知识流动的动力机制、特征、流动要素和流动过程,并建构了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2)针对DKF-GD模型的要素,通过实证研究明确“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从知识提供者特征、知识接受者特征、设计知识特征、设计知识流动渠道特征和设计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五个方面提出理论假设模型,并基于文献明确了变量的操作化定义和测量指标。通过实证研究对理论假设进行科学检验,采用随机抽样回收358份有效问卷,检验结果证实设计奖的专业性、客观性、影响力,“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的有用性和相容性,设计师的接受意愿和吸收能力,大众传播渠道有效性、人际传播渠道有效性和中介传播渠道有效性以及组织创新氛围和当地设计文化水平是关键影响因素.(3)针对DKF-GD模型的过程,通过质性研究分析了设计知识的演化过程,并明确设计师所关注的设计知识类型是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为明确设计师所获得设计知识对设计能力的作用,设计“承载不同设计知识的图片对设计效果的影响”的单因素三水平实验。实验证明“优秀设计”中的设计情境知识可以在概念发散阶段帮助设计师提高情境发散和情境创新程度,设计对象知识可以在设计阶段提升设计造型创新程度和细节表现程度。(4)提出基于DKF-GD模型的设计应用流程。建立设计情境知识、设计对象知识和设计规范知识的本体框架,建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取出知识拆解与提取、知识组合、知识互构等六种基于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建立了基于“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设计流程,并通过“儿童智能学习产品”的案例验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探索“优秀设计”中的设计知识支持和补充第一类和第三类设计知识流的路径。DKF-GD模型丰富了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为工业设计师利用已有知识提升设计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使政府、企业、设计组织等相关的主体能够关注,共同助力设计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来响应国家政策。
梁玉鑫[2](2021)在《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及实时仿真平台开发》文中提出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是指利用多个具有输入输出的单个智能体进行编队,单个智能体之间通过一定的拓扑结构进行通信,从而联合成一个整体,可以组成固定或者变化的队形协作完成特定任务。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包含四个要素:智能体模型、网络性能指标、编队控制算法和算法验证平台,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否则不足以充分描述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中的细节。为了保证基于网络的多智能体编队任务的实现,有效的网络化预测控制算法和准确的系统模型是关键所在。本文针对现有的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第一,在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研究中,许多研究对象的选取具有特殊性,常因缺少模型参数和实验细节而无法与他人的方法进行比较。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普通商业四旋翼作为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的研究对象,对四旋翼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辨识工作,完成了模型的测试和筛选,最终得到了符合网络化预测控制实验标准的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对比实验分析,给与模型和四旋翼分配同样的控制器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第二,本文搭建了基于Vicon视觉定位系统的四旋翼飞行控制平台。通过双闭环PID控制算法以及自适应调节中值电位算法对四旋翼个体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通过具体的实验进行了验证。针对前向通道存在延时的情况,设计了PID预测控制器并应用于四旋翼飞行控制实验。基于领航跟随控制策略完成了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分析、进行了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器设计,多智能体编队控制仿真,以及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实验。第三,网络性能指标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其中丢包、延时、错序等网络特性问题不容易表达,往往这些参数与具体的控制信号是绑定在一起作为一个包进行发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网络化控制工具箱的方法,可用于模拟延时、丢包、网络冲突、时间戳和延时补偿等内容。因为该方法是基于Matlab软件Simulink功能标准C语言S-Function,具有适用性和良好的可移植性。此外,对网络化工具箱的整体设计思路、模块功能和实现方式都做了详细说明和例证。第四,在进行四旋翼编队实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实际的问题。有时在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实验过程中,会遇到由于故障或者是算法问题导致的坠机撞墙情况,造成了安全隐患。随着编队系统个体数量的增多和对控制精度要求的增高,四旋翼和控制器的设备开销会大大增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三维虚拟实验设备的方法,可用来代替真实的实验对象进行半物理仿真实验,搭建了多智能体编队控制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对网络化多智能体分层递阶控制算法的实验演示,说明了该平台对网络化编队控制算法验证的有效性。第五,尽管虚拟实验设备有很多优点,但是虚拟实验设备因为与现实环境脱节,与真实的设备相比还是缺少真实感,虚拟设备与真实设备不容易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许多算法的仿真与实验结果仍然有差距。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开发了网路化多智能体增强现实仿真平台,把三维虚拟仿真和多智能体实验平台相结合,通过摄像机捕捉真实的实验台和控制对象信息与三维虚拟动画融合的方式进行表达。把真实的实验体与虚拟的实验体放到了同一个世界中,能有效比较算法作用在虚拟设备和真实设备上的差异。
张志锋[3](2020)在《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内经济快速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日益提升,户外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之相关的户外市场呈持续增长的态势。但与此同时,市场上很多现有户外运动装备租赁服务并无与之相称的服务系统搭配,导致用户体验较差。鉴于现状,笔者认为对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服务全流程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与应用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课题基于对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理念的研究,将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概念引入到户外运动装备租赁服务体系中。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考察、观察法、问卷法及访谈法等方式了解户外运动中目标用户的期望与需求。基于用户体验设计的理念基础,不断挖掘目前国内户外运动过程中装备租赁服务的核心痛点,提炼用户需求。在对全服务流程体验和关键服务触点分析的基础下,优化现有触点并引入新的触点。输出与之对应的用户体验旅程图、产品服务系统架构、服务策略、服务蓝图、硬件设计与交互设计方案。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原型方案并完善,最后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对整个产品服务系统进行设计评估。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从产品服务系统的角度优化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行业的服务模式,提升系统内运作效益与用户体验,对其行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也是对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应用领域的拓宽与探索。
井晖[4](2020)在《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森林作为生态环境的主要功能体,在环境资源问题日渐严峻的今天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而由于目前基层生产单位森抚管理较弱,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每亩蓄积量仍居于国际较低程度,森林经营效果不佳,其多功能效益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在2020年国内林业信息化率提高到80%,实现林业信息化率的显着提升,达到林业自动化办公、科学化管理的目标。本文从基层森林经营单位对森林抚育管理的需求出发,以东北地区L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建立一套连接各组织层级的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可为林业管理者在森林抚育经营过程中提供科学有效且兼顾多因素(生态、经济、社会)的决策支持服务。本文首先梳理了L林业局的森林抚育流程,在业务流程中找到抚育管理中的决策点,并使用流程优化的方式对决策流程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在案例推理的基础上,以L林业局2015-2018年森抚设计数据为基础案例数据,使用框架式知识表示方法构建了案例库,采用注水算法计算案例属性的权重。最后结合fish-and-shrink算法思想和改进归一化欧式距离最近邻算法进行案例推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管理实际意义出发,研究了案例推理评价模型,分析案例推理结果的科学性。在技术上,本文依据基本业务需求设计系统总体框架和功能结构,使用Activiti流程引擎将决策支持系统与现有的林业业务流程系统(Smartforest)结合在一起,来满足决策者们(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根据业务流程进行实时决策的业务需求。最终基于云计算的Saa S模式,将森林抚育决策支持系统(FTGDSS)部署在符合林业基层单位运行的基本硬件环境(云服务器)中。结果表明,该系统利用大量历史业务数据,辅助管理者针对森林抚育业务作出管理决策,并且解决了不同时空且多人参与的森林抚育业务决策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决策支持系统大数据自动化获取问题,结合大数据推进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在林业信息化中的发展。
李杰[5](2020)在《TLS加密流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通信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协议得到广泛应用。TLS在端到端会话中的实体认证、流量机密性和完整性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计算机网络中还有很多不同功能的网络中间设备,如入侵检测设备、家长过滤系统等,对于维护网络安全、实现网络功能和提高网络性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TLS加密网络流量对于保护用户流量安全至关重要,但如果直接部署,将使得很多应用层网络中间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缓解TLS协议与目前网络中间设备之间的矛盾关系,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本文研究如何设计能够兼容网络中间设备的TLS变种协议或流量处理机制,另一方面,针对传统基于硬件的网络中间设备中存在的资金开销大、管理难度高、开发周期长、容错率和灵活性低等缺陷,本文研究如何利用学术界近年提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将网络中间设备的功能以软件服务的形式,在通用服务器或云平台中实现。本文的研究工作聚焦在TLS加密流量处理问题上。本文提出了多种TLS加密流量处理机制,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使能网络中间设备处理TLS流量;同时,本文结合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研究如何设计实现能够处理TLS加密流量的虚拟化网络中间设备,以及如何部署和管理虚拟网络中间设备。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工作和贡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TLS加密流量处理的协议兼容机制针对TLS连接分割、服务器私钥内嵌、TLS变种协议等现有TLS加密流量处理方案中存在的安全性缺陷、TLS协议兼容性和通用性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TLS加密流量处理的协议兼容机制Pass Box。在Pass Box机制中,网络中间设备通过被动监听连接握手报文,还原TLS会话密钥,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定制的根证书,不依赖带外安全信道传输会话密钥给网络中间设备。Pass Box机制可应用于TLS 1.2和1.3协议,具有良好的协议通用性。此外,应用Pass Box机制的终端能够与标准TLS终端进行正常交互,良好的协议兼容性使得Pass Box机制具有大规模部署使用的潜力。在处理性能方面,应用Pass Box机制不给终端引发额外的通信开销,给网络中间设备带来的计算开销亦可忽略不计。(2)提出了TLS加密流量处理的访问控制机制针对如何在保持TLS 1.3协议高效握手框架的前提下,终端用户在会话中以可认证的方式选择引入网络中间设备,并细粒度控制网络中间设备对流量的读写权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TLS加密流量处理访问控制机制ME-TLS。本文结合标识密码技术,设计和实现ME-TLS机制。ME-TLS机制中实现了隐式版本协商功能,应用该机制的终端能够发现对方终端是否支持ME-TLS机制,能够与标准TLS终端进行正常交互;此外,具备ME-TLS机制的终端,能够对会话中引入的多个网络中间设备构成的网络功能服务链进行验证,保证流量被按照预期的顺序处理。(3)提出了TLS加密流量处理的隐私保护机制针对如何在保护用户流量以及流量审查隐私的前提下,虚拟网络中间设备对TLS加密流量进行审查的问题,本文提出了TLS加密流量处理的隐私保护机制Cloud DPI。在该机制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使用标准TLS协议进行交互,即该机制同样具有良好的协议兼容性,具备实际部署使用的潜力。Cloud DPI机制支持多种流量审查规则,包括带有多个判定条件、带有负载定位描述符和报文域描述符的规则、跨连接流量审查规则等。Cloud DPI机制的底层密码技术计算开销小,从而提高虚拟网络中间设备的流量审查效率。(4)提出了TLS加密流量处理中间设备的部署和管理方法针对本文提出的以上三种TLS加密流量审查机制,本文结合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对相关机制工作在虚拟网络中间设备中的设计实现、部署和管理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基于云服务平台的Dynamic NF框架和一种虚拟网络中间设备通用编程模型,设备厂商使用该编程模型实现的虚拟网络中间设备,可部署于Dynamic NF系统中,由Dynamic NF进行自动化的生命周期管理。Dynamic NF系统提供了网络中间设备配置协议,终端用户可使用该协议在访问网络时根据特定的应用场景,为不同会话配置所需的虚拟网络中间设备。
刘安旺[6](2020)在《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便利店作为我国零售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在距离、购物、服务以及时间上有明显便利的特点,使之全国蓬勃发展起来。但是,社区型便利店存在信息化水平偏低,进销存数据管理费时费力,易出错误等弊端,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社区型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在调研便利店经营现状的基础上,本文围绕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做了如下工作:(1)详细分析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与可行性。首先,确定了该系统面向人群是便利店的营业员、店长、系统管理人员等三类用户,进而确定不同用户的具体功能需求;其次,分析了系统的非功能性需求,包括数据精确度要求、时间要求、安全要求、可维护性要求等;最后,参照软件工程思想从技术、经济、操作三方面对该系统开发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2)在社区型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表设计。首先,从系统层次和系统架构两个层面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在系统层次上,对系统进行用户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数据层四层结构设计;在系统架构上,采用MVC设计模式。然后,对本系统功能进行设计,包括登录注册、系统管理、会员管理、数据库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库存管理、销售商品分析、销售预测等9个模块。最后,在数据库E-R关系图的基础上,完成了各数据库表的结构设计。(3)本系统采用SSM作为开发框架,My SQL Server 5.5作为后台数据库,Bootstrap/Jsp/Html作为前端开发工具,Java作为具体开发语言,Tomcat作为系统的Web服务器搭建系统开发环境,并实现登录注册、系统管理、会员管理、数据库管理、用户管理、商品管理、库存管理、销售商品分析、销售预测等9个模块的功能,其中,在销售商品分析模块中,利用了Pyecharts可视化工具包和数据分类方法;针对销售预测模块,本文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方法对便利店各类商品未来一周的销量进行预测,并且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其中,矿泉水类获得了最小的均方根误差为0.2136。(4)对系统进行功能、安全和性能测试。其中,功能测试利用黑盒测试方法对系统各个模块的运行情况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各模块均能正常运行且满足预期要求;安全测试采用了边值验收和数据驱动验收这两种测试方法,测试表明系统能够拦截非法入侵,角色权限分配正常,数据安全和完整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性能测试中,系统界面的响应操作时间平均在1秒左右,内存使用率最高为65%,CPU使用率最高为70%,各系统性能指标正常,没有明显的性能瓶颈。通过整体测试发现系统的各项测试均满足设计与应用的要求。通过社区型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使得便利店商品纳入进销存统一管理,节省了大量的人工管理成本,便于便利店经营者有针对性的进存商品,分析便利店的盈利状况,为未来社区型便利店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丁淑辉[7](2017)在《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分工和行业细分的逐渐发展,各行业设计技术和设计资源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逐渐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分布的特点。除企业自有设计资源外,独立设计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些专业设计机构有着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专业的软硬件设备与场地等相关资源,在满足企业自身设计需求基础上,还能完成行业内相关外包设计工作。与此同时,由于各细分行业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巨大差别,对于由多领域学科构成的复杂机电系统,单一设计资源无论是从设计人员与知识结构上、还是从所需软件资源以及实验条件、试制设备及场地等资源方面来说,都难以完成全部设计任务。因此,需要多设计资源的合作与共享,共同完成复杂的跨学科产品设计。但行业人员、设备、知识等设计资源的复杂性,以及设备的地域分布性、企业间的技术壁垒等因素,为行业设计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出了巨大挑战,给复杂产品设计的协同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在这一背景下,以设计资源的网络化共享为目的,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在多粒度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的基础上,实现了大粒度聚合级设计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完成设计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匹配,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设计资源多粒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资源的多粒度模型,分别定义了静态实体资源SPR、动态能力资源DCR以及多功能设计单元CDC的概念并对其组成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分析网格、制造网格、云制造等网络化制造平台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粒度资源聚合的设计资源云制造服务平台,构建了其体系构架,分析了云制造环境下设计任务与设计资源的匹配机制。建立了一种基于能动性资源接入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方法,提出了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模型,并以此通用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SPR资源、DRC资源以及CDC资源三层粒度的资源模型。为完成设计资源优选,设计了一种DCR资源和CDC资源的评估方法。在建立设计成熟度系数、设计成功率系数、设计稳定度系数、设计经验度系数四个评估变量的基础上,定义了设计资源能力指数,并建立了资源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以设计资源能力指数、评价指数和成本指数作为构成元素,建立资源指数矩阵,结合各资源权重系数建立成员评估矩阵和运行评估矩阵。根据成员资源与聚合资源的权重生成综合评估矩阵。设计了一种资源聚合策略,提出了基于同地域资源主动推送机制的交互式DCR资源聚合方法和CDC资源聚合方法,并给出了其详细聚合步骤。通过研究语义Web服务及其描述语言OWL-S,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方法,通过扩展OWL-S通用本体,建立了设计资源语义化描述框架,并提出了基于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策略,通过建立资源概念集合和OWL-S扩展本体间的双射关系,实现了资源的服务化描述。建立了一种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提出了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方法,给出了一种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方法,在研究语义相似度基本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服务资源多级匹配策略,通过任务与服务资源的多级匹配相似度计算,实现了本体任务与云服务的匹配。在前述理论与方法研究基础上,搭建了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原型系统总体框架,开发了原型系统并对关键模块进行了功能实现,最后对部分关键算法进行了实例验证。
许美华[8](2005)在《软件项目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希望对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方法上提出一些新的思维,同时填补在软件项目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领域的空白。本文采用了面向对象和原型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开发,在微软.NET平台之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原型系统,着眼于各种软件技术的综合运用,并尝试将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软件项目管理。笔者独立设计和实现了问题处理系统,模型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方法库管理系统,知识库系统,人机界面系统和通用管理系统,并设计和创建了各个子系统的数据库和数据字典。笔者在系统间的相互协调工作上有一些独创性,针对软件项目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各子系统的集成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在问题处理系统的实现上开创了GPM系统的概念,它是面向对象技术应用于决策问题的目标、任务、问题三层结构的结果。同时笔者在决策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齐元胜[9](2003)在《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集成产品快速开发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目前,许多制造型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产品开发技术,设计知识缺乏继承性,而且设计过程脱节,以至造成设计知识丢失。面对国际化的市场,这样的企业必然缺乏竞争力和快速响应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综合分析目前产品开发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集成产品快速开发技术,并对功能设计与表达、设计知识管理、设计知识重用、快速原型技术以及虚拟原型技术等项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产品开发集成系统及其实现策略。此项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 1.探讨了功能、行为与结构的模型表达方法,建立了其三视图模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一种功能设计搜索策略。 2.在研究设计知识表达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XML的设计知识表达方法,探讨了XML、EXPRESS与C语言之间的映射和交换机制。 3.提出了广义设计知识的概念,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广义设计知识进行了分类并用UML语言进行了类图的设计,在探讨设计知识的表达和获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设计知识管理的系统实现策略。 4.以相似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设计知识重用的特点和分类,提出了相似度、满足度和重用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一种基于实例的综合检索算法;在探讨设计知识重用的分类、特点及其实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实现策略。 5.提出了快速原型服务联盟的概念,研究和分析了远程快速原型服务系统的实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DM的网络化虚拟原型技术实现策略。 6.研究了产品开发模型的建立方法,探讨了集成系统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集成系统及其实现策略,并开发了其原型系统。 作者以汽车动力转向系的产品开发为应用实例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钟崴[10](2002)在《锅炉智能CAD的技术、方法和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步入二十一世纪,传统CAD技术正日趋成熟并进一步向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现代CAD技术方向发展。同时,CAD技术还普遍呈现出通过专用化开发而谋求更易用、更经济和更高效的重要特点。锅炉产品设计是一项复杂烦琐、经验性强、对设计案例依赖性大、设计周期长、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高的大型常规工程设计。开发锅炉设计专用的智能CAD系统,对于进一步提高锅炉产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设计成本,形成锅炉设计智力财富的积累和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锅炉智能设计的研究工作还开展得很少,只有个别学者曾对锅炉系统中个别部件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另有个别学者曾提出过锅炉系统智能设计的一些初步想法。本文在国家“九五”CAD应用工程示范项目——杭州锅炉厂“锅炉CAD应用系统”研发工作的基础上,首次深入开展了锅炉“系统级”智能设计的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简述了锅炉智能CAD研究的软件技术基础——面向对象和面向Agent技术,分析了这两种技术的思想、特点、联系与区别,介绍了本文写作中采用的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语言UML。 对设计活动进行了认知和分类,针对锅炉产品设计的特点,选择以智能常规设计为关注领域,分析了智能常规设计的技术思想和主要技术方法,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智能常规设计软件技术框架,研究了“设计者—智能设计Agent”协作的智能常规设计过程,提出了一种智能常规设计Agent的内容表达模型。该模型内部包含了对应的产品设计知识表达模型,并能够支持各种主要的智能常规设计方法。 澄清了“锅炉属于一种过程系统”,建立了锅炉的过程系统抽象模型。在对锅炉的工厂设计工作进行充分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将锅炉方案设计活动分解为“方案创造”、“方案分析”、“方案评价”和“方案调整”四项子活动,并对设计者在各项子活动中的设计行为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本文基于过程系统模拟理论,对锅炉方案分析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功能性热力计算提出了一种序贯模块迭代的新算法。 基于对人类设计者在锅炉方案设计活动中设计行为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在锅炉方案设计各项子活动中应分别采用的具体智能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锅炉智能设计软件技术框架的具体结构,提出了锅炉智能设计Agent间的统一组织关系模型,并给出了一个锅炉智能设计Agent的建造实例。 分析了锅炉智能CAD系统的开发需求,提出了锅炉智能CAD系统的总体设计 摘 要 思想,最终在本文研究的背景项目——杭州锅炉厂“锅炉**D应用系统”的基 础上,扩展建造了锅炉智能CAD系统的原型系统。 本文关于锅炉智能 CAD技术、方法和模型的研究工作,填补了“锅炉智能 CAD”这一应用研究领域的空白,奠定了该领域进一步技术研究及系统开发的基础,并对其它类似智能常规设计问题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管理系统的一种设计和实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管理系统的一种设计和实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制造业设计能力的迫切需求 |
1.1.2 设计师提升设计能力的路径有限 |
1.1.3 对工业设计奖的价值反思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工业设计奖产生背景及发展 |
1.3.3 工业设计奖研究现状 |
1.3.4 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3.5 设计知识流动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的关系建构 |
2.1 设计知识 |
2.1.1 知识的研究视角 |
2.1.2 设计知识的内涵 |
2.1.3 设计知识的类别 |
2.1.4 设计知识的来源 |
2.2 工业设计奖与设计知识 |
2.2.1 知识筛选工业设计奖筛选出“优秀设计” |
2.2.2 知识载体: “优秀设计”物化优质设计知识 |
2.3 “优秀设计”中物化的设计知识类别 |
2.3.1 “优秀设计”的标准 |
2.3.2 “优秀设计”包含的四类设计知识 |
2.4 小结 |
第三章 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1 知识流动 |
3.1.1 知识流动理论 |
3.1.2 知识流动的主要模型与要素分析 |
3.1.3 知识流动的效果 |
3.2 设计知识流动 |
3.2.1 设计知识流动的概念 |
3.2.2 分布式资源环境下设计知识流动的四个类别 |
3.2.3 第四类设计知识流视阈下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 |
3.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动力机制 |
3.3.1 设计师的知识需求是内部驱动力 |
3.3.2 工业设计奖推广本质是外部推动力 |
3.3.3 设计师间的知识势差是客观因素 |
3.3.4 设计知识流动的特征 |
3.4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向设计师的理论假设 |
3.4.1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要素 |
3.4.2 设计知识流动模型的过程 |
3.4.3 “优秀设计”中设计知识流动的理论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KF-GD要素的实证研究 |
4.1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的定义 |
4.2 设计知识流动效果影响因素提取 |
4.2.1 通过文献获得影响因素 |
4.2.2 专家访谈获得影响因素 |
4.2.3 变量确定 |
4.3 变量定义与相关假设 |
4.3.1 设计知识特征与接受意愿 |
4.3.2 知识提供者特征与接收意愿 |
4.3.3 知识接受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4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3.5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 |
4.4 变量设计及测量指标 |
4.4.1 设计知识特征 |
4.4.2 知识提供者特征 |
4.4.3 知识接受者的特征 |
4.4.5 知识流动渠道 |
4.4.6 知识流动环境特征 |
4.4.7 知识流动效果 |
4.5 数据回收及量表质量分析 |
4.5.1 问卷设计与数据回收 |
4.5.2 量表质量分析 |
4.5.3 相关性分析 |
4.6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检验 |
4.6.1 回归模型的评估标准 |
4.6.2 知识特征与接收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3 知识提供者因素与接受意愿的回归分析 |
4.6.4 知识接收者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5 知识流动渠道特征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6.6 知识流动环境与知识流动效果的回归分析 |
4.7 实证研究的主要结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KF-GD过程的演化及提升作用研究 |
5.1 基于知识流动的知识演化及影响因素映射关系研究 |
5.1.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5.1.2 基于知识流动过程的知识演化 |
5.1.3 基于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映射关系 |
5.2 所获设计知识提升设计能力的实验研究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3 实验小结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构建与实践 |
6.1 设计师获得的设计知识表达与关系建构 |
6.1.1 三类设计知识的提取与表达 |
6.1.2 三类设计知识间的映射关系 |
6.2 设计师应用设计知识的设计创新策略 |
6.3 基于DKF-GD的设计流程 |
6.3.1 总设计流程 |
6.3.2 核心环节 |
6.4 基于DKF-GD的设计实践 |
6.4.1 项目背景及设计需求 |
6.4.2 确定概念方向 |
6.4.3 概念设计 |
6.4.4 案例总结 |
6.5 小结 |
结论 |
研究关键发现 |
DKF-GD模型及发展建议 |
研究创新点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五个国外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B 四个国内工业设计奖简介 |
附录C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D 专家访谈获得的影响因素整理 |
附录E 设计奖设计知识流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F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所使用“优秀设计” |
附录G 参与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H 知识演化及映射关系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录I 参与实验的设计师信息 |
附录J 实验所使用的“优秀设计” |
附录K 设计师在概念发散阶段检索的54个“优秀设计” |
(2)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及实时仿真平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多智能体编队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多智能体编队研究现状 |
1.2.2 多智能体编队主要研究方法 |
1.3 虚拟仿真平台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
1.3.1 虚拟仿真平台的研究现状 |
1.3.2 虚拟仿真平台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单个智能体的控制问题研究 |
2.1 引言 |
2.2 智能体模型辨识 |
2.3 智能体控制器设计 |
2.3.1 基于预测算法的跟踪控制 |
2.3.2 基于PID算法的跟踪控制 |
2.4 单个智能体控制实验 |
2.4.1 智能体的速度跟踪控制 |
2.4.2 调节中值电位算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 |
3.1 引言 |
3.2 网络化控制实验系统设计 |
3.3 预测控制数值仿真及实验 |
3.4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器设计 |
3.5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问题的描述 |
4.2.1 延时和丢包问题的处理方法 |
4.2.2 通信受限问题的处理方法 |
4.3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的设计方法 |
4.4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测试 |
4.5 网络化控制工具箱实际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智能体编队实验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三维虚拟实验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5.2.1 3D-NCSLab的整体架构 |
5.2.2 系统功能 |
5.2.3 虚拟实验装置的设计方法 |
5.2.4 应用实例:基于web的多用户协同实验 |
5.2.5 应用实例: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递阶控制 |
5.3 增强现实AR实验平台的应用 |
5.3.1 AR-NCSLab平台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
5.3.2 平台的校准与测试 |
5.3.3 应用实例:基于AR平台的多智能体编队实验 |
5.3.4 应用实例:多四旋翼“hello”队形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户外运动的市场及发展趋势 |
1.1.2 共享经济发展趋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2章 社会背景与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1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市场发展概述 |
2.1.1 户外运动概念定义 |
2.1.2 国外户外运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 |
2.1.3 国内户外运动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分析 |
2.2 共享经济概述 |
2.2.1 共享模式与租赁模式的概念定义 |
2.2.2 租赁模式与共享模式的本质特征概述 |
2.2.3 共享模式与租赁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
2.2.4 共享经济在户外运动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2.3 服务设计与产品服务系统相关理论研究 |
2.3.1 服务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
2.3.2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概念 |
2.3.3 服务设计与产品服务系统的关系 |
2.3.4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 |
2.4 户外运动装备租赁产品服务设计研究范围 |
2.4.1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在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的研究领域界定 |
2.4.2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中运用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理念的可行性分析 |
第3章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的用户研究和触点分析 |
3.1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目标用户研究 |
3.1.1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目标用户调研概述 |
3.1.2 目标用户研究内容及方法 |
3.1.3 实地体验考察 |
3.1.4 用户调查问卷及提纲设计 |
3.2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目标用户需求研究及分析 |
3.2.1 用户特征分析 |
3.2.2 用户特征分群 |
3.2.3 目标用户定位及调研 |
3.2.4 用户访谈及需求获取 |
3.2.5 目标用户需求层次分析 |
3.2.6 人群聚类及定义 |
3.3 户外运动装及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用户角色模型 |
3.4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用户体验地图 |
3.5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流程中的关键触点分析 |
3.5.1 现有关键触点分析 |
3.5.2 现有关键触点优化 |
3.5.3 引入新关键触点 |
3.6 需求功能点转化 |
第4章 户外运动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设计实践 |
4.1 设计目标 |
4.1.1 制定设计策略 |
4.2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构建 |
4.2.1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架构分析 |
4.2.2 利益相关者分析 |
4.2.3 输出服务蓝图 |
4.2.4 服务流程图 |
4.2.5 典型用户角色模型模拟服务过程 |
4.3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创新策略定位 |
4.4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商业模式 |
4.5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的功能细分及流程定位 |
4.5.1 功能细分 |
4.5.2 服务流程定位 |
4.6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中的APP设计 |
4.6.1 移动端产品功能架构图 |
4.6.2 移动端APP原型设计 |
4.6.3 界面色彩定位 |
4.6.4 移动端APP各模块交互与界面设计 |
4.7 X-GO可用性测试 |
4.7.1 可用性测试方案规划 |
4.7.2 可用性测试结果分析 |
4.8 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产品服务系统中的硬件产品设计 |
4.9 产品服务系统设计评估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发展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1 用户招募问卷 |
附录2 用户访谈提纲 |
附录3 原型可用性测试回顾式访谈问题 |
产品设计手册 |
卷内备考表 |
(4)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林业信息化问题研究进展 |
1.2.2 林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
1.2.3 基于案例的推理问题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3.4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软件工程思想 |
2.2 基于案例推理原理与方法 |
2.2.1 基于案例推理基本原理 |
2.2.2 基于案例推理案例检索技术 |
2.2.3 案例相似度计算技术 |
2.3 均匀度理论 |
3 需求分析 |
3.1 业务需求分析 |
3.1.1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点的定义及研究范围界定 |
3.1.2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问题分析 |
3.1.3 森林抚育管理决策“to-be”流程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系统功能需求 |
3.2.2 数据逻辑分析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
4.1 设计思路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基础数据信息表设计 |
4.3.2 历史信息表设计 |
4.3.3 推理规则表设计 |
4.3.4 决策业务表设计 |
4.4 系统主要子系统模块设计 |
4.4.1 人机交互子系统设计 |
4.4.2 推理子系统设计 |
4.4.3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设计 |
4.4.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实施与测试 |
5.1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
5.1.1 系统开发环境 |
5.1.2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5.1.1 人机交互接口实现 |
5.1.2 综合信息库子系统实现 |
5.1.3 案例推理子系统实现 |
5.1.4 业务流程管理子系统实现 |
5.3 系统测试 |
5.3.1 系统应用对象 |
5.3.2 测试方案 |
5.3.3 测试用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运行算例与分析 |
6.1 案例模拟 |
6.2 系统运行实例 |
6.2.1 林业局层级森抚作业量及资金分配决策 |
6.2.2 林场层级森抚区域及作业方式决策 |
7 讨论与展望 |
7.1 讨论 |
7.2 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TLS加密流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2.1 TLS加密流量处理机制设计 |
1.2.2 虚拟网络中间设备中的安全问题 |
1.2.3 虚拟网络中间设备部署管理技术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2.1 网络中间设备处理TLS加密流量相关技术 |
2.1.1 基于TLS连接分割的相关技术 |
2.1.2 基于服务器私钥内嵌的相关技术 |
2.1.3 基于带外密钥传输的相关技术 |
2.1.4 基于修改定制TLS协议的相关技术 |
2.1.5 基于隐式会话密钥还原的相关技术 |
2.2 网络功能虚拟化中的隐私保护相关技术 |
2.2.1 网络功能虚拟化流量重定向技术 |
2.2.2 防火墙安全外包技术 |
2.2.3 深度报文检测安全外包技术 |
2.2.4 外包虚拟网络中间设备执行结果验证 |
2.3 网络中间设备部署管理相关技术 |
2.3.1 基于SDN的网络中间设备部署管理技术 |
2.3.2 云环境中网络功能服务链的部署管理技术 |
2.3.3 高性能网络中间设备部署平台 |
2.3.4 其他相关技术 |
第三章 TLS加密流量处理的协议兼容机制 |
3.1 问题描述 |
3.1.1 系统模型 |
3.1.2 安全模型 |
3.1.3 设计目标 |
3.2 机制设计 |
3.2.1 TLS1.3 握手协议概览 |
3.2.2 Pass Box机制概览 |
3.2.3 Pass Box机制细节 |
3.3 机制优化 |
3.3.1 支持服务器端网络中间设备 |
3.3.2 实现前向安全性 |
3.3.3 Pass Box机制的局限性 |
3.4 实验评估 |
3.4.1 连接建立时间 |
3.4.2 数据传输速率 |
3.4.3 HTTPS响应时间 |
3.4.4 原型系统内存消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LS加密流量处理的访问控制机制 |
4.1 密码协议基础 |
4.1.1 双线性映射 |
4.1.2 BF-IBE |
4.1.3 分布式标识密码 |
4.2 系统模型 |
4.2.1 系统结构 |
4.2.2 安全目标 |
4.2.3 威胁模型 |
4.3 机制设计 |
4.3.1 机制概览 |
4.3.2 握手协议 |
4.3.3 记录协议 |
4.3.4 安全性分析 |
4.4 理论分析 |
4.4.1 前向安全性和实体认证 |
4.4.2 会话恢复 |
4.4.3 握手阶段计算复杂性 |
4.4.4 方案功能对比 |
4.5 实验评估 |
4.5.1 连接建立时间 |
4.5.2 握手阶段通信开销 |
4.5.3 数据传输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LS加密流量处理的隐私保护机制 |
5.1 预备知识 |
5.2 系统模型 |
5.2.1 系统结构 |
5.2.2 安全假设 |
5.2.3 设计目标 |
5.3 机制设计 |
5.3.1 机制概览 |
5.3.2 规则预处理 |
5.3.3 可逆概述实现 |
5.3.4 扩展AC算法实现 |
5.4 机制优化 |
5.4.1 处理带有负载定位和域描述符的规则 |
5.4.2 处理跨连接规则 |
5.5 实验评估 |
5.5.1 虚拟网络中间设备构建时间 |
5.5.2 虚拟网络中间设备传输开销 |
5.5.3 流量审查吞吐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TLS加密流量处理中间设备的部署和管理 |
6.1 系统结构 |
6.2 网络中间设备功能抽象 |
6.2.1 网络中间设备分类 |
6.2.2 网络中间设备编程模型 |
6.3 网络中间设备配置协议 |
6.4 原型系统实现 |
6.4.1 CPU核心管理 |
6.4.2 虚拟网络中间设备实现 |
6.4.3 虚拟网络中间设备管理和会话管理 |
6.4.4 技术讨论 |
6.5 实验评估 |
6.5.1 多语境TLS虚拟网络中间设备实现 |
6.5.2 性能评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便利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零售商品销量预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相关技术及理论 |
2.1 框架技术 |
2.1.1 企业应用框架—Spring |
2.1.2 持久层框架—My Batis |
2.1.3 SSM框架 |
2.2 MySQL数据库 |
2.3 Bootstrap技术 |
2.4 开发工具和开发环境 |
2.4.1 Java开发工具 |
2.4.2 开发环境运行平台IDEA |
2.4.3 Tomcat服务器 |
2.5 本章小结 |
3 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需求及可行性分析 |
3.1 总体需求目标 |
3.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2.1 用户需求分析 |
3.2.2 业务功能分析 |
3.3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3.4 可行性分析 |
3.4.1 技术可行性 |
3.4.2 经济可行性 |
3.4.3 操作可行性 |
3.5 本章小结 |
4 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数据库设计 |
4.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与分析 |
4.1.1 系统层次设计 |
4.1.2 系统架构设计 |
4.2 系统功能设计 |
4.3 数据库设计 |
4.3.1 数据库E-R关系图设计 |
4.3.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详细实现 |
5.1 系统实现的开发运行环境 |
5.2 登录注册模块及主页面的实现 |
5.3 系统管理和用户管理模块的实现 |
5.4 数据库管理模块的实现 |
5.4.1 系统备份简介 |
5.4.2 功能实现 |
5.5 商品管理和会员管理模块的实现 |
5.5.1 商品管理模块的实现 |
5.5.2 会员管理模块的实现 |
5.5.3 实现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6 库存管理模块的实现 |
5.7 销售商品分析模块的实现 |
5.7.1 数据统计中的分类原则 |
5.7.2 模块实现过程 |
5.7.3 可视化图表分析 |
5.7.4 实现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8 销售预测模块的实现 |
5.8.1 支持向量机概述 |
5.8.2 预测回归模型构建 |
5.8.3 模型预测结果及页面展示 |
5.9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概述 |
6.2 测试环境及评价标准 |
6.3 测试项目 |
6.3.1 功能测试 |
6.3.2 安全性测试 |
6.3.3 性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云制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1.3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结构 |
2 基于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的云制造系统框架研究 |
2.1 多粒度设计资源模型 |
2.2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研究 |
2.3 云制造环境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系统体系架构 |
2.4 多粒度设计资源云制造系统关键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设计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研究 |
3.1 基于能动性资源的设计资源两级接入 |
3.2 设计资源的通用本体建模 |
3.3 SPR资源本体建模 |
3.4 DCR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 |
3.5 DCR评估方法与综合评估矩阵 |
3.6 CDC资源本体建模与聚合及其评估方法 |
3.7 资源聚合策略及算法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研究 |
4.1 语义Web服务及其标记语言OWL-S |
4.2 基于语义的设计资源服务化描述 |
4.3 设计资源本体与资源描述本体映射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策略 |
5.1 基于设计任务逐层流程化分解的多级云服务匹配 |
5.2 语境相关的设计任务本体建模 |
5.3 基于信息流的设计任务流程化分解 |
5.4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本体任务与云服务匹配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6 原型系统设计与算法验证 |
6.1 原型系统总体框架与模块设计 |
6.2 原型系统开发与实现 |
6.3 聚合资源综合评估算法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DCR资源优选程序关键源代码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软件项目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SPMDSS研究与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
1.2 SPMDSS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框架结构与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SPMOSS的决策支持理论 |
2.1 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1 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
2.1.2 软件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 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理论 |
2.2.1 决策问题的分类和辅助决策方法 |
2.2.2 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分类和结构 |
2.2.3 决策目标与功能分析 |
2.2.4 软件项目管理的决策过程 |
2.2.5 决策支持过程控制系统结构 |
第三章 SPMDSS的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设计思想 |
3.1.2 系统目标 |
3.1.3 系统功能和系统结构 |
3.1.4 在dotNet平台实现的SPMDSS系统层次结构图 |
3.1.5 系统运行环境构造 |
3.2 通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3.3 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四章 数据库系统、方法库系统 |
4.1 数据库设计 |
4.1.1 关系型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 |
4.1.2 数据库设计 |
4.1.3 数据字典设计 |
4.1.4 数据库系统操作、管理设计 |
4.2 方法库设计 |
4.2.1 方法库系统静态结构图 |
4.2.2 方法字典设计 |
第五章 模型库系统 |
5.1 模型库设计 |
5.1.1 模型的表示形式 |
5.1.2 模型库的组织和存储 |
5.1.3 模型库表设计 |
5.1.4 模型字典的设计 |
5.2 模型库管理系统设计 |
5.3 模型组合技术 |
5.3.1 组合模型的逻辑关系及实现策略 |
5.3.2 模型组合的实现 |
第六章 问题处理系统 |
6.1 决策任务 |
6.2 决策问题 |
6.2.1 针对不同问题的智能决策支持方法 |
6.2.2 问题识别与组织管理 |
6.3 问题库设计 |
6.4 问题处理系统实现 |
6.4.1 问题处理系统的GPM结构 |
6.4.2 构建GPM组织结构要求问题处理系统提供的功能 |
6.4.3 问题处理系统面向对象设计 |
6.4.4 目标识别的实现 |
6.4.5 问题链的生成实现 |
6.5 问题求解系统运作实例剖析 |
第七章 知识管理系统 |
7.1 知识库 |
7.1.1 知识表示方法和推理机的选择 |
7.1.2 知识库内容设计 |
7.1.3 知识规则及其相关表 |
7.2 知识库系统的实现 |
7.2.1 知识库管理系统结构设计 |
7.2.2 知识推理机设计实现 |
7.3 基于Web的知识学习和积累 |
第八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集成产品快速开发技术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产品功能设计与表达 |
1.3 设计知识重用 |
1.4 设计知识管理与产品数据管理 |
1.5 支持产品快速开发的原型技术 |
1.6 集成产品快速开发技术 |
1.7 课题的来源 |
1.8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第二章 产品功能设计 |
2.1 引言 |
2.2 产品设计过程 |
2.3 功能设计建模 |
2.4 功能、行为与结构映射关系 |
2.5 功能设计策略 |
2.6 实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义设计知识表达 |
3.1 引言 |
3.2 广义设计知识的概念和特点 |
3.3 广义设计知识的表达 |
3.4 基于XML的设计知识表达 |
3.5 XML,EXPRESS与C语言间的转换 |
3.6 实例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知识管理 |
4.1 引言 |
4.2 广义设计知识的获取 |
4.3 搜索策略和查询机制分析 |
4.4 基于WEB的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知识重用 |
5.1 引言 |
5.2 相似性理论与相似性分析 |
5.3 相似性层次关系 |
5.4 相似性指标定义与计算 |
5.5 重用检索方法 |
5.6 设计知识重用系统模型 |
5.7 实例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支持产品快速开发的快速原型技术 |
6.1 引言 |
6.2 远程快速原型服务系统结构 |
6.3 快速原型服务联盟 |
6.4 远程快速原型服务系统的关键使能技术研究 |
6.5 快速原型服务网站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支持产品快速开发的虚拟原型技术 |
7.1 引言 |
7.2 传统的原型技术 |
7.3 网络化虚拟原型技术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 |
7.4 虚拟原型系统实现的策略及技术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集成产品快速开发系统 |
8.1 引言 |
8.2 集成产品快速开发的概念及特点 |
8.3 集成产品开发的建模方法 |
8.4 产品开发全程模型 |
8.5 集成产品快速开发系统 |
8.6 原型系统实现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锅炉智能CAD的技术、方法和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CAD技术及其进展 |
1.1.1 CAD技术的概念 |
1.1.2 CAD技术的应用效能 |
1.1.3 CAD技术的发展历程、方向和特点 |
1.2 智能CAD技术 |
1.2.1 智能CAD技术的产生及其概念 |
1.2.2 智能CAD的研究层次 |
1.2.3 智能设计的主要方法 |
1.2.4 国内外智能CAD领域开展研究的情况 |
1.3 CAD技术在锅炉行业中的应用 |
1.3.1 我国锅炉行业的发展与现状 |
1.3.2 CAD技术在我国锅炉行业中的应用 |
1.4 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 |
1.4.1 论文的工程项目背景 |
1.4.2 论文选题与研究意义 |
1.4.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路线 |
1.5 小结 |
第2章 面向对象与面向Agent技术 |
2.0 引言 |
2.1 面向对象技术 |
2.1.1 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 |
2.1.2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
2.1.3 面向对象技术的优越性 |
2.2 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语言UML |
2.2.1 可视化建模与UML建模语言 |
2.2.2 UML的视图构成 |
2.2.3 UML的语义与语法 |
2.2.4 UML的扩展机制 |
2.3 面向Agent技术 |
2.3.1 Agent的概念及特性 |
2.3.2 Agent的基本逻辑模型 |
2.3.3 面向Agent与面向对象的联系与区别 |
2.4 小结 |
第3章 智能常规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框架研究 |
3.0 引言 |
3.1 设计活动的认知 |
3.1.1 设计活动的定义与模型 |
3.1.2 设计问题的分类 |
3.1.3 常规设计活动的特点 |
3.2 设计知识的表示与利用 |
3.2.1 智能设计的知识处理观 |
3.2.2 知识表示的基本方法 |
3.2.3 面向对象的设计知识表示 |
3.2.4 知识的推理利用 |
3.3 智能常规设计的主要方法 |
3.3.1 基于规则的智能设计方法 |
3.3.2 基于案例的智能设计方法 |
3.3.3 基于原型的智能设计方法 |
3.3.4 基于约束满足的智能设计方法 |
3.3.5 各种智能设计方法在常规设计问题中的运用 |
3.4 智能常规设计的软件技术框架 |
3.4.1 基于多Agent的智能常规设计软件技术框架 |
3.4.2 基于多Agent的并行智能设计过程 |
3.5 一种智能常规设计Agent内容模型—IRD-AGENT |
3.5.1 IRD-AGENT的建模思想 |
3.5.2 IRD-AGENT的模型结构 |
3.5.3 关于IRD-AGENT使用的描述 |
3.6 小结 |
第4章 锅炉方案设计研究 |
4.0 引言 |
4.1 锅炉原理及其产品设计特点 |
4.1.1 锅炉原理概述 |
4.1.2 锅炉产品设计的特点 |
4.1.3 锅炉的过程系统模型 |
4.2 锅炉设计的问题描述与过程分解 |
4.2.1 锅炉设计的问题描述 |
4.2.2 锅炉设计过程的分解 |
4.3 锅炉设计方案的创造 |
4.3.1 基于参考案例的方案创造模式 |
4.3.2 设计参考案例的选择 |
4.3.3 设计参考案例的修改 |
4.4 锅炉设计方案的分析计算 |
4.4.1 通用锅炉热力计算算法研究 |
4.4.2 其它分析计算 |
4.5 锅炉设计方案的评价与调整 |
4.5.1 锅炉设计方案的评价 |
4.5.2 锅炉设计方案的调整 |
4.6 小结 |
第5章 锅炉智能设计的方法和模型研究 |
5.0 引言 |
5.1 锅炉智能设计的方法 |
5.1.1 锅炉智能设计的总体思想 |
5.1.2 锅炉智能设计的具体方法 |
5.2 基于多Agent的锅炉智能设计 |
5.2.1 锅炉智能设计Agent的层次结构 |
5.2.2 锅炉智能设计Agent的统一组织关系模型 |
5.2.3 基于多Agent的锅炉智能设计过程 |
5.3 举例:对流过热器部件智能设计Agent的详述 |
5.3.1 举例:对流过热器部件智能设计Agent的详细构造 |
5.3.2 举例:对流过热器部件智能设计Agent的行为描述 |
5.4 小结 |
第6章 锅炉智能CAD系统——BICAD的开发 |
6.0 引言 |
6.1 BICAD系统的需求分析 |
6.1.1 BICAD系统的功能需求 |
6.1.2 BICAD系统的性能需求 |
6.2 BICAD系统的总体设计 |
6.2.1 BICAD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
6.2.2 BICAD系统的部署 |
6.3 BICAD原型系统的实现 |
6.3.1 BICAD系统的开发语言、平台及支撑环境 |
6.3.2 BICAD系统的开发过程 |
6.3.3 BICAD原型系统的实现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UML图形表示法小结 |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四、决策支持系统中模型管理系统的一种设计和实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设计师视角下工业设计奖的设计知识流动研究[D]. 周坤.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5)
- [2]网络化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方法及实时仿真平台开发[D]. 梁玉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户外运动及装备租赁的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D]. 张志锋.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4]基于案例推理和工作流的森抚决策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D]. 井晖.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TLS加密流量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李杰.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6]便利店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安旺.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7]云制造下多粒度设计资源服务化方法与匹配策略研究[D]. 丁淑辉. 山东科技大学, 2017
- [8]软件项目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D]. 许美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5(06)
- [9]基于设计知识重用的集成产品快速开发技术的理论与实践[D]. 齐元胜.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2)
- [10]锅炉智能CAD的技术、方法和模型研究[D]. 钟崴. 浙江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