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

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

一、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路一凡[1](2021)在《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中药注射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各方面疗效,以期得到最佳的治疗干预措施,为临床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的中医治疗提供更高质量的循证证据。材料与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等数据库,收集关于不同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从2006年1月-2020年12月,并对馆藏图书进行手工检索,以期补充获得与之相关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获得并交叉进行核对,参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选用ADDIS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6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有526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文献56篇。一共涉及13种中药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喘可治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及8种不同结局指标(总有效率、FEV1%、FVC、PaO2、PaCO2、CRP、PCT、WBC)。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总有效率为二分类变量,以0R为效应量,从图可知,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除清开灵、参附外其他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干预措施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5)。2、肺功能方面:FEV1%为连续性变量,选用MD为效应量,从图中可知,各种干预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VC以MD为效应量,图中各干预措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气指标:PaO2选用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较,热毒宁(MD:10.48,95%CI:3.06,17.78),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两两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aCO2选用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细辛脑(MD:-14.12,95%CI:-23.23,-2.87),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干预措施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炎性指标:CRP以MD为效应量,与常规治疗相比,热毒宁(MD:-19.17,95%CI:-27.23,-10.64)、痰热清(MD:-5.12,95%CI:-8.94,-1.63)具有降低CRP的能力,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注射液间两两进行比较,热毒宁优于参附、参麦、痰热清(P<0.05),其他干预措施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T选用MD为效应量,读图中数据可知对于结局指标PCT而言,干预措施之间两两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BC选用MD为效应量,从图中可知药物两两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用ADDIS软件进行概率排序:1、总有效率方面,总有效率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37)>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26)>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12)>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11)>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6)>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2)>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1)=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1)>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0.00)。2、在改善FEV1%方面,FEV1%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为: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9)>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7)>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4)>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2)>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3、在改善FVC方面,FVC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49)>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9)>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0)>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2)>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1)>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4、在改善PaO2方面,PaO2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5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18)>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8)>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7)>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6)>西医常规治疗(Rank1概率为0.00)。5、在改善PaCO2方面,PaCO2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77)>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1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5)>喜炎平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4)>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0.0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1)>西医常规治疗(Rank8概率为0.00)。6、在改善CRP方面,CRP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97)>细辛脑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2)>喘可治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参附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参麦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血必净注射液(Rank10概率为0.00)=西医常规治疗(Rank10概率为0.00)。7、在改善PCT方面,PCT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丹红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51)>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23)>丹参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12)=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12)>西医常规治疗(Rank6概率为0.00)。8、在改善WBC方面,WBC的概率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热毒宁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9)>血必净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5)=鱼腥草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25)>黄芪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11)>清开灵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8)>痰热清注射液+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1)>西医常规治疗(Rank7概率为0.00)。结论:1.共性结论:中药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炎性指标水平。2.总有效率:黄芪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各种中药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都有一定效果。3.肺功能:鱼腥草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其次是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的方案。4.血气指标PaO2: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血气指标PaCO2:细辛脑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5.炎性指标CRP、WBC:热毒宁注射液联和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且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改善CRP方面为最佳。炎性指标PCT:丹红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效果最佳的概率最大。6.不同中药注射液对于不同结局指标的改善各有所长,临床医师应当根据AECOPD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中药注射液。

王凯欢[2](2019)在《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及意义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人类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27%,每100个人中,就有20个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其对经济、社会的负担日益增大,并且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是指以补益功效为主要功能特点的中药注射剂,多具有益气固脱、扶正祛邪、养阴生津的作用,主要包括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因其功效确切,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较为广泛。而这方面临床试验数量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其疗效明显。但目前尚缺乏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间直接对比的临床试验证明其疗效优劣。作为循证医学的手段,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可同时量化比较治疗同一疾病的不同干预措施,对某一结局指标中涉及的干预措施疗效进行排序,充分利用单个随机对照试验。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方法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治疗心血管疾病(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甄别其中的优势品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研究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扩张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应信息,之后进行风险偏倚评价。结局指标关注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及心脏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血气分析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不良反应等结局指标。基于贝叶斯理论,采用Winbugs 1.4.3软件、Stata13.0软件进行分析,相应结果以比值比、均数差及其95%可信区间的形式表示,并通过曲线下面积结果预测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疗效排序。另外,根据曲线下面积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同时综合网状Meta分析结果,得到最佳干预措施。同时采用Stata 13.0软件绘制网状关系图、漏斗图、网状森林图、贡献图等。研究结果1.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3个研究,953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侧重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功能及患者预后方面情况较为显着;参芪扶正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改善患者脑钠肽含量情况最佳。2.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40个研究,2970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率、每分心输出量、六分钟步行试验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六分钟步行试验结果,降低心率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参麦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分心输出量方面成为最优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3.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研究结果共纳入118个研究,10228例患者,涉及七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分析结果、血液流变学结果、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内径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较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均存在优势,尤其体现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呼吸衰竭、优化肺动脉高压方面。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优于其他方案。4.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结果共纳入73个研究,6639例患者,涉及八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刺五加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注射用益气复脉)。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纤维蛋白原、甘油三酯、胆固醇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更具优势。另外,黄芪注射剂及参芪扶正注射剂在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指标方面疗效较好。5.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结果共纳入27个研究,2445例患者,涉及六种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大株红景天注射剂、黄芪注射剂、参附注射剂、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研究针对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方案均优于仅采用西医常规用药方案。黄芪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改善静脉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ST段回降、心肌酶峰提前、再灌注心律失常方面成为最佳干预措施的概率最大。综合曲线下面积及聚类结果,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较其他干预措施更具优势。研究结论基于本研究结果,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面有较大优势。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①生脉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促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②参附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方面较其他方案更具优势;③参附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方面优于其他方案;④参芪扶正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分别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⑤黄芪注射剂、生脉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本研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进行了分析,纳入研究中涉及的不良反应内容较少,尚不能针对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得出确切结论。总体而言,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联合西医常规用药方案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各有所长,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赵畅[3](2019)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疗法文献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对近20年内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各类中医药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运用计算机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搜索范围自199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集并分析近20年内运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期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通过初筛、复筛、完善信息及交叉核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用新修版Jadad文献质量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以Revman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所纳33篇文献均采用中医药疗法干预治疗,其中19篇文献应用中药注射剂型,参附注射液在其中应用最多,其次为生脉、参麦、复方丹参注射液等,2篇应用经方加减治疗、9篇应用自拟汤药、3篇应用中成药治疗。所纳文献均通过新修版Jadad质量评估表的评分,其中低质量文献12篇,高质量文献21篇。纳入文献中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为主要治则居多。所纳文献均阐明结局指标,采用BNP为结局指标文献有15篇,采用中医证候评分有11篇,采用心功能分级有24篇,26篇文献以心脏超声(LVEF)为结局指标,7篇文献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作为运动耐量结局指标,25篇文献采用其他标准作为结局指标。33篇文献中有21篇于文献提及不良反应事件,其中8篇文献提及组内不良反应发生的具体症状和例数、13篇提及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12篇文献未提及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1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组改善心功能(RD=0.14,95%CI[0.10,0.18],Z=7.03,P<0.00001),改善LVEF(MD=4.77,95%CI[3.40,6.13],Z=6.85,P<0.00001),改善脑钠肽(SMD=-1.57,95%CI[-1.74,-1.40],Z=18.07,P<0.000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3.58,95%CI[-5.05,-2.11],Z=4.77,P<0.00001),对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MD=39.85,95%CI[32.40,47.30],Z=10.48,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组改善心功能(RD=0.24,95%CI[0.17,0.31],Z=6.79,P<0.00001)、改善LVEF(MD=3.73,95%CI[2.44,5.02],Z=5.69,P<0.00001)、改善脑钠肽(SMD=-1.52,95%CI[-1.91,-1.12],Z=7.56,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0.98,95%CI[0.59,1.62],Z=0.10,P=0.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其他治则组改善心功能(RD=0.18,95%CI[0.10,0.26],Z=4.59,P<0.00001)、改善LVEF(MD=6.11,95%CI[5.06,7.15],Z=11.42,P<0.00001)、改善中医证候积分(MD=-4.42,95%CI[-4.73,-4.11],Z=27.91,P<0.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气养阴及其他治则组对于六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影响(MD=54.16,95%CI[25.85,82.47],Z=3.75,P=0.0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BNP、LVEF、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均具有良好疗效,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发表性偏倚低,疗效优于其他治疗原则,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益气养阴、复脉固脱及其他治则在改善患者心功能、BNP、LVEF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6分钟步行试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异质性及偏倚较大,临床有一定疗效,可在临床辩证使用,其他治则对于改善中医证候具统计学意义,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王淳,刘丽梅,宋志前,董运茁,杜智勇,宁张弛,刘元艳,刘振丽[4](2015)在《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药注射液及相关中药有效组分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 Med等数据库(截至2014年9月1日)以及相关参考书目,对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最常用中药注射液及相关中药有效组分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心血管疾病最常用中药注射液有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丹红注射液等15种注射液,3个处方源于经典方剂,其他源于临床或科研处方;处方组成药味均较少,单味占到60%,最多为3味药;主要针对心血瘀阻证;多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血栓形成、抗氧化、扩张冠脉等药理作用。涉及最多的中药是丹参、红参、红花,有效组分类型主要有黄酮、皂苷、醌类等,为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徐金丽[5](2014)在《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09年2月到2012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共50例,选用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中参附注射液20mL、黄芪注射液40mL、丹参注射液20mL,然后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滴。治疗前后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对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进行记录。结果:本次治疗中,愈合9例、基本缓解27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同时进行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检查均得以有效改善。结论: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较好的疗效,3种药物联合使用药效更强,可有效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和提升,进而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提升,改善患者肾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朱艳华,吕秀莲,徐岩,李冰菲[6](2012)在《黄芪合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Ⅱ——治疗肝肾等疾病》文中研究表明黄芪具有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健脾利湿之功效,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镇静、保护肝脏的作用,二者联合使用除了体现在治疗心脑疾病、儿科疾病的临床上、在肝肾等疾病的治疗上也有应用,现对此方面的情况综述如下。

徐宏[7](2004)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刘红艳[8](2008)在《从肺论治慢性肾炎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导致的,病程长(一至数十年),以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部分病人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综合目前国内外文献资料来看,尚未有令人满意的防治措施,因而,本病严重危害着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中医药对慢性肾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疗效。综述部分,首先对慢性肾炎进行病名释义,它归属于古代“肾风”、“风水”、“水肿”、“尿血”、“关格”、“腰痛”等中医疾病的范畴,并对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文献整理总结,古代医家认为慢性肾炎以风邪袭肾为标,脾肾两虚为本,水湿瘀血兼夹为病。现代中医认为慢性肾炎病机复杂,风、寒、热、湿、毒外邪的入侵,肺脾肾虚弱,五脏的功能失调,三焦、膀胱的气化失司、以及血瘀、湿浊等病理产物的形成,均对本病有一定的影响。临证有本虚标实论、实邪为患论和伏邪发病论三种发病观点。其次,论述了慢性肾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临床常见的有从五脏进行的脏腑辨证、分期辨证、审证求因、六经辨证、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对症治疗、单味药的应用、饮食运动疗法,针灸外治等方法。正文部分首先阐释肺在水液代谢中的生理病理意义,通过肺的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通过肺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送,而成为尿液生成之源,故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慢性肾炎的发病经常以水肿为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因此,我们讨论肺在水液代谢中的生理病理意义为我们临证时从肺着手论治慢性肾炎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阐述了肺与慢性肾炎发病的关系:肺卫受邪,宣肃失常、通调水道不利以及肺虚受邪与慢性肾炎的发病、发展、转归、预后有着密切关系。①慢性肾炎肇始于肺卫受邪。外邪袭人,往往首先犯肺,急、慢性肾炎发病常以链球菌感染为前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感染后1~4周发病。多为风热火毒、湿毒之邪从皮毛内归于肺脾,下伤及肾,从而导致肺热气壅,外则皮毛腠理为之闭塞,水湿不能化为汗液,从毛窍排泄;内则肺失肃降,治节失司,致三焦气化不利,水湿泛滥肌肤而成水肿。外邪伤及脾肾,脾失固摄,肾失封藏,致精微外泄而成蛋白尿。②慢性肾炎水肿因于肺失通调,水道不利。慢性肾炎水肿与肺密切相关。肺主气,为水之上源,肺的宣发与肃降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③慢性肾炎迁延不愈缘于肺虚受邪。慢性肾炎常因感邪而复发或加重,而肺气亏虚,卫外不固,是患者易于感受外邪的主要原因。接着又整理总结了慢性肾炎从肺论治的古代、现代文献依据。《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宣肺利水的“开鬼门”治疗水肿的方法,《素问·水热穴论》又指出“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尤其是东汉张仲景首用越婢加术汤治风水病,用小青龙汤治水饮蕴肺以来,从肺论论治急性肾炎理论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现代中医学认为慢性肾炎从肺论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并结合临证认为似有调节体液代谢、抗变态反应、预防和控制感染,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使病变脏器恢复等多种作用。最后,总结了慢性肾炎从肺论治的主要方法,包括疏风宣肺法、清肺解毒法、降肺理气法、补气固表法、养肺滋肾法、补气行水法六种。此外还有润肺通便法、祛风胜湿法、祛风活血法、温宣利水法、清宣利水法、补益肺脾法、益气摄精法等等从肺论治肾炎的理论。并列举了赵绍琴、岳美中、刘渡舟、邹燕勤、裘沛然等中医大家治疗慢性肾炎的典型病案并加以分析说明。总之,慢性肾炎从肺论治能驱散外邪,宣通肺气,使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职恢复正常,三焦水道通畅,有助于水肿的消退;同时又可加强肺气的作用,使其气化功能正常,宣发敷布卫气于肌表,卫外坚固,能有效地防御外邪入侵;另外,如肺脏功能正常,又助于肾之封藏功能,减少精微物质下泄,保护肾脏功能。在整体观点的主导思想指导下从肺论治慢性肾炎,临证还当按照辨病结合辨证的要求,根据不同的证候表现,分别采取各种具体治法。应用从肺论治慢性肾炎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临床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应该加以拓展应用和实验研究。

李可建[9](2007)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筛选优势治法与推荐方药。方法:全面收集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临床试验,制定选择标准,筛选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合格研究质量;对相关效应指标进行同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敏感性分析、失效安全数计算。结果:检索相关文献5087篇,纳入合格研究236项,涉及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清热法、活血化痰法、活血清热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等治法28种,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注射剂等方药74种,统计分析总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及率差、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加权均数差、需治疗病人数,并计算99%可信区间(统计结果见附录2)。结论: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本研究认为益气法、益气养阴法、活血法、益气活血法、清热养阴活血法为优势治法;首先推荐的益气方药为黄芪注射液,其次为刺五加注射液;首先推荐的益气养阴方药为参麦注射液,其次为生脉注射液;首先推荐的活血方药为灯盏花注射液,其次依次为三七制剂、蚓激酶、葛根素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银杏叶制剂;首先推荐的益气活血方药为补阳还五汤,其次为通心络胶囊;推荐的清热养阴活血方药为脉络宁注射液。

保健媛,吴蕊,郭媛[10](2004)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说明

二、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2)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1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品种概述
        2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概述
    综述二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网状Meta分析
    一、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二、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三、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五、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疗法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文献信息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6)黄芪合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Ⅱ——治疗肝肾等疾病(论文提纲范文)

1 肝脏疾病的治疗
2 肾脏疾病的治疗
    2.1 糖尿病肾病
    2.2 治疗肾病综合征
    2.3 其他肾病
3 不良反应

(8)从肺论治慢性肾炎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1 病名释义
    2 慢性肾炎的病因病机
    3 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正文 从肺论治慢性肾炎的文献研究
    1 肺在水液代谢中的生理病理意义
    2 肺与慢性肾炎发病的关系
        2.1 慢性肾炎肇始于肺卫受邪
        2.2 慢性肾炎水肿因于肺失通调水道
        2.3 慢性肾炎迁延不愈缘于肺虚受邪
    3 慢性肾炎从肺论治的古代文献依据
    4 现代中医学关于慢性肾炎从肺论治的意义
        4.1 调节体液代谢,消退水肿
        4.2 抗变态反应
        4.3 预防和控制感染
        4.4 增强抗病能力,促使病变脏器恢复
    5 慢性肾炎从肺论治的方法
        5.1 疏风宣肺法
        5.2 清肺解毒法
        5.3 降肺理气法
        5.4 补气固表法
        5.5 养肺滋肾法
        5.6 补气行水法
        5.7 其他从肺论治的奇方妙法
    6 病案举例
        6.1 疏风宣肺法
        6.2 清肺解毒法
        6.3 降肺理气法
        6.4 补气固表法
        6.5 养肺滋肾法
        6.6 补气行水法
    7 小结
思考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文献检索及其结果合并
        1.1 文献检索
        1.1.1 检索范围
        1.1.2 检索策略
        1.2 检索结果合并
        1.2.1 合并策略
        1.2.2 关键类
    2 文献选择
        2.1 文献选择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文献选择方法
        2.2.1 初筛
        2.2.2 二次筛选
        2.2.3 三次筛选
    3 文献分组、分类、编号、登记
        3.1 文献分组
        3.2 文献分类
        3.3 文献编号
        3.4 文献登记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文献信息收集
    6 统计分析方法
        6.1 Q统计量检验法
        6.2 固定效应模型
        6.3 随机效应模型
        6.4 漏斗图分析
        6.5 敏感性分析
        6.6 失效安全数
    7 效应指标
        7.1 相对危险度、率差、加权均数差
        7.2 需治疗病人数
结果
    1 扶正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 益气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1 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2 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1.3 黄芪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统计结果
        1.2 益气养阴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1 参麦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1.2.2 生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 祛邪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 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 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2 丹参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3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4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5 三七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6 红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7 银杏叶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8 蚓激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1.10 其他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 清热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2.1 安宫牛黄丸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2.3 数种祛邪治法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 扶正祛邪方药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1 益气活血的水蛭制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2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1.3 其他益气活血方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 清热养阴活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2.1 脉络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3.3 其他扶正祛邪合用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结果
讨论
    1 临床疗效分析
        1.1 有效治法筛选
        1.2 有效方药筛选
        1.2.1 扶正方药筛选
        1.2.2 祛邪方药筛选
        1.2.3 扶正祛邪合用方药筛选
    2 安全性分析
        2.1 不良反应分析
        2.2 恶化/病死情况分析
    3 统计结果稳定性分析
    4 优势治法、推荐方药筛选
    5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病机假说
    6 影响系统评价结论的可能因素
        6.1 纳入研究质量
        6.2 发表性偏倚
        6.3 临床异质性
        6.4 待评价研究
        6.5 证候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体系
    7 后续研究
        7.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7.3 推广应用系统评价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查新报告
附录1 文献检索与选择结果一览表
附录2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统计结果一览表
附录3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纳入研究基本特征一览表
附录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待评价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附录5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排除研究基本情况一览表
详细摘要

(10)《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B]
[C]
[D]
[F]
[G]
[H]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四、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网状Meta分析[D]. 路一凡.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评价研究[D]. 王凯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3]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中医药疗法文献研究[D]. 赵畅.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4]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药注射液及相关中药有效组分研究概况[J]. 王淳,刘丽梅,宋志前,董运茁,杜智勇,宁张弛,刘元艳,刘振丽. 中草药, 2015(15)
  • [5]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J]. 徐金丽. 内蒙古中医药, 2014(01)
  • [6]黄芪合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概况Ⅱ——治疗肝肾等疾病[J]. 朱艳华,吕秀莲,徐岩,李冰菲. 黑龙江医药, 2012(02)
  • [7]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J]. 徐宏. 国医论坛, 2004(01)
  • [8]从肺论治慢性肾炎的文献研究[D]. 刘红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 [9]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优势治法方药研究[D]. 李可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7(05)
  • [10]《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4年第11卷关键词索引[J]. 保健媛,吴蕊,郭媛.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4(06)

标签:;  ;  ;  ;  ;  

参附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