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雎》语言符号的文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亿芳[1](2021)在《部编版初中语文《诗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诗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一部儒家经典读本,《诗经》中存在着优秀且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其中承载的文学诗歌价值、中华民族精神与美学元素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诗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研究《诗经》的教育价值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有利于更好地对《诗经》及其选篇进行教学,发挥《诗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简要阐述《诗经》的语文教育教学价值及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联系,具体从文学视域、儒学教化和审美源点三个不同角度来讨论。从诗歌文学的视角来看,《诗经》独特的价值表现在其超妙的艺术基调,反映现实的风雅精神以及抒情与言志的统一结合。从儒学经典的角度来看,《诗经》在儒家传统阐释下产生纯正无邪的思想观和温柔敦厚的诗教价值观。当然,《诗经》中的美学思想一直也是审美的源头,从质朴婉约的人情美、朦胧的意境美以及天人合一的自然契合中可以探讨《诗经》的美学源点与学生审美教育鉴赏的结合。第二章节主要分析《诗经》选篇在教学中的具体情况。首先从宏观层面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诗经》的教学要求,其次调查《诗经》在初中语文各个版本教材中的选篇数量及情况,并专门针对部编版《诗经》选篇做详细的分析;再者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诗经》选篇教学的具体情况作问卷调查,分析《诗经》及其选篇的教学实际情况;最后对《诗经》选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第三章节针对第一章节《诗经》本身独具特色的教育价值与第二章节《诗经》选篇的具体教学情况,寻找部编版初中语文《诗经》选篇教学实现的路径。分别从“深入文本解读”“更新教学手段”和“转变教学模式”三个主要部分来进行路径的实施,结合教材中的具体篇目进行可操作性的教学分析,理论与教学实际结合,给《诗经》及其选篇教学提供一些教学思路。本文期望通过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经》及其选篇教学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在了解《诗经》选篇及其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挖掘《诗经》特有的诗学文化价值,应用于《诗经》的教学实际,为当前的《诗经》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顾亦佳[2](2021)在《封闭与开放:〈诗经〉讽寓问题的再考察 ——以〈关雎〉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诗经》讽寓论争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各界学者在回应《诗经》讽寓问题时采取的不同方法,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不同阶段的不同研究取向。但“《诗经》是不是讽寓”的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因而,本文将从结构特征和意义生成动力两个角度,考察《诗经》阐释和讽寓的异同点,以期进一步回答“《诗经》是不是讽寓的”的问题。由于汉学家在展开《诗经》讽寓论争时,普遍以《关雎》作为研究切入点,又考虑到传统《诗经》阐释中,围绕《关雎》的阐释通常代表了《诗经》阐释的整体模式。故而,本文在探究《诗经》阐释时,将以《关雎》作为文本立足点,以此辐射《诗经》阐释整体。第一章主要从比较诗学的立场重新考察围绕在《诗经》讽寓问题上的论争。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争观点进行系谱性梳理的同时,围绕观点中呈现的中西文化交流范式,进行评析。反思“《诗经》是不是讽寓”这一问题中,汉学家建构的“可比”和“不可比”的模式,分析其中的合理性以及被遮蔽的问题,以展开对于这一比较诗学案例的再考察。第二章围绕《诗大序》阐释特征和讽寓的特征,分析二者具有的同形结构。首先,从《诗大序》的阐释特征“风”切入,理解《诗大序》所实现的规范性阅读中的阐释特征。接着,将讽寓和隐喻、象征等概念进行对比辨析,并结合寓意解经法阐释实践,以明确讽寓阐释中言此意彼的多元阐释特征。最后,将《诗大序》的阐释特征与讽寓进行比较,指出二者在言此意彼的阐释模式及其效果层面所具有的同形结构,并指出二者进行对话的限度,从阐释结构的角度初步回应“《诗经》是不是讽寓”的问题。第三章从不稳定的讽寓阐释和《关雎》阐释史入手,分析二者意义生成机制的异同。首先,围绕《雅歌》讽寓阐释不稳定性,结合拉比阿基巴和奥利金的讽寓阐释实践,理解寓意解经法的意义生成机制。接着,简要梳理不稳定的《关雎》阐释史,指出《关雎》意义不断生成的动力。最后,总结二者在意义生成动力上存在的相似结构,从阐释意义生成动力的角度进一步回应“《诗经》是不是讽寓”的问题。通过从阐释结构和意义生成动力两个角度展开,分析讽寓和《关雎》阐释在这两个角度上进行对话的限度和可能,可以加深对讽寓和《诗经》阐释特征的认识,拓展《诗经》讽寓问题的研究视野带来的双向观察,化解原本问题中预设的非此即彼的判断。
刘书言[3](2021)在《论孔子的诗教思想及其对当代高中诗歌教学的启示》文中提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之一的载体,《诗经》研究古已有之。对《诗》的研究就现有文献记载而言,应是从孔子开始,因此研究《诗经》必然避不开《论语》。除此之外,新出土的上博简《孔子诗论》也是研究孔子诗教思想的重要材料。《孔子诗论》大概成书在子思之后、孟子之前,虽与孔子生活年代存在一些距离,但是其作者应该是七十二子的后学,它继承了孔子的大部分思想,因此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参考价值。本文通过梳理《论语》和《孔子诗论》中有关诗教思想的内容,总结出孔子诗教思想的基本内涵,探究其对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意义和价值,为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供借鉴和思路。全文一共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对孔子诗教的研究遍及各个领域,唯独教育领域研究开始的时间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对孔子诗教观教育领域的研究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梳理《诗经》教育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点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培养高中生君子品格、实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人文性、提高教师诗歌教学的水平;阐述了本文使用的文献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等研究的方法和基本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梳理孔子诗教思想的大致形成过程,然后通过梳理《论语》中“温柔敦厚”、“兴观群怨”、“思无邪”、“不学诗,无以言”、“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的诗教思想和上博竹简《孔子诗论》中注重情志、关注人性教化的诗教思想,总结出孔子诗教思想的基本内涵,并把二者进行比较分析,最终把孔子诗教观内容大致概括为三个方面,即诗教是中国上古时期礼乐制度的产物,因此它是诗乐之教;诗教贯穿于诗歌创作、诗歌教育和诗歌鉴赏这一过程中,因此诗教也是文学之教;孔子利用《诗经》培养温柔敦厚的君子以求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因此它也是君子之教。君子之教是孔子诗教的核心,实行诗乐之教和文学之教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君子品性,服务于国家政治生活。第二部分,在梳理孔子诗教思想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提炼出孔子诗教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主要包括温柔敦厚的教育目的、兴观群怨的教育内容、诗礼乐合一的教育方法、知能和情志并重的教育评价四个方面,并从这些教育价值中获得一些教学启示。第三部分,联系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结合孔子诗教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对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进行反思,获得在凸显诗教培养君子的核心目标、关注诗性思维和诗性表达、注重诗教文化的传承方面的理论启示。第四部分,联系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结合孔子诗教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以及从中获得的理论启示,分别从教之“兴”、教之“群”、教之“怨”、努力实现知能与情志的动态平衡四个角度,进行实践探索与尝试,把实践成果进行展示、分析和总结,为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提供一些思考和实施措施。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实践意义进行总结,提出一套较为实用有效的诗歌教学评价体系,即注重考查质性评价,减轻量化评价;师生、生生之间能否进行平等的对话,多角度解读诗歌;学生是否真正喜欢读诗,在进行诗歌课外阅读的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并且指明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日后需要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的方向。在创造性方面,本文试图通过探究孔子诗教思想的基本内涵,联系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现状,以寻求当代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改革和突破,并进行了一些尝试和实践。如通过对“兴”的阐述,把“兴”与语文诗歌情境教学相联系;通过“诗可以群”联系到加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借助“怨”提倡教师进行诗歌写作教学的尝试,努力寻求语文诗歌教学知能和情志的动态平衡。
杨羽[4](2021)在《《关雎》课例比较研究 ——基于文本教学价值的视角》文中指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古典诗歌选文的比重,提高了对古典诗歌的关注度。由于时代久远、文言记载等原因,学生理解古典诗歌存在一定的困难。长期以来,许多教师教学古典诗歌存在轻视文本分析、忽视交给学生理解文本的方法,过度依赖多媒体和教学活动的现象。语文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在古典诗歌教学中,语文名师有着对古典诗歌文本细致的解读,并且还能交给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让学生真正领略到古典诗歌文本的魅力。因此,本文尝试以文本教学价值为研究视角,选择程翔、李华平、李前尚三位语文名师的《关雎》课例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提炼出三位语文名师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共同追求,以期为古典诗歌教学提供有效方法。本文遵循“古典诗歌文本教学价值分析——三位名师《关雎》课例比较研究——得出古典诗歌教学启示”的研究思路,分六章论述文本教学价值视角下的《关雎》名师课例比较研究。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明确研究方向,界定核心概念,并提出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理论概述。概述文本层次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讨文本层次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古典诗歌文本教学价值分析的可行性。第三章,古典诗歌文本教学价值分析。依据文本层次理论,分析古典诗歌的文本教学价值,并确定《关雎》的文本教学价值选择路径。第四章,三位语文名师《关雎》课例比较研究概述。从选取文本教学价值视角的意义及三位名师课例的原因两个方面概述《关雎》课例比较研究的背景。第五章,文本教学价值视角下三位语文名师《关雎》课例比较研究。基于文本层次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比较研究三位语文名师《关雎》课例,提炼出共同的文本教学价值追求。第六章,从课例比较研究中得到相应的启示。本部分主要从文本意义的建构和学生主体意义的建构两个方面,得到促进古典诗歌文本教学价值实现的方法。
王小兰[5](2021)在《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无疑是重中之重。不过,传统阅读教学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采取教为主、学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致少慢差费一直存在。传统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界的有志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种阅读方法在改革的浪潮中大量涌现。作为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教学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打开了阅读教学全新的面貌,成为改革传统阅读教学的良方,得到学界的热烈拥护,短短十余年时间,便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对群文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相当匮乏,而且就仅有的对初中阶段的研究来看,也主要是理论部分,鲜少涉及实践方面。基于此,笔者试以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内容为例,研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以期对一线教师从中学切入对群文阅读进行实践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选题的意义。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了研究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其应用的意义。2、梳理了群文阅读在国内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主要从群文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与其它阅读教学的比较、议题、选文、教学策略、课型、某一学段、实践(教学案例与反思)等八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群文阅读教学。在这一章里,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对于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不仅探究了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也对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如议题、选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进行了阐释。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从学生、教师、教材、课堂四个方面作了回答。对于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笔者从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两个方面作了回应。第二章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全语言教学、互文性、建构主义等四个群文阅读的基本理论,以及这四个基本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集体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平等。全语言教学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课程统整;强调文本多源性;强调学生的学习权;强调知识的获得是共同建构的;强调师生平等。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组文要有互文意识;群文解读要有互文意识;阅读过程应强调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意义建构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信息资料对“学”的支持;强调协作、交流。第三章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在第二章四个理论的支撑下,笔者设计了表达、作者、题材、内容四个不同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即:《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学习共同体理论下的《群文阅读:<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第四章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这一章是承接第三章来的,是对第三章四个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以期向一线教师展示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并分别反思四堂群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从亲身实践总结开展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结语部分笔者对本论文进行了整体梳理,并分析群文阅读虽然具有强大的优势,但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单篇阅读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把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李冬香[6](2020)在《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音节副词“又”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虚词,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功能方面的探讨,涉及语用、语义、语篇、标记等角度,共概括出“加强语气”、“预设否定”、“语篇衔接”、“反预期标记”、“申辩口气”、“逻辑推理”等六种类型,时贤多将这些功能归功于副词“又”。然而随着语言事实的不断挖掘,我们发现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即副词“又”难以覆盖话语功能的全貌。鉴于此,本文将副词“又”及其后面共现成分作整体研究。在BCC语料库中输入“又@”,并按类别统计,发现“又”与否定副词、疑问指代词、“了”共现的频率较高,而且副词“又”与这三种成分共现无法从字面情况的简单相加推知其话语意义,符合构式1+1>2的语法模式,故此将副词“又”与上述三种成分的共现分别码化为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这三个构式在话语意义构成成分方面呈现出一致性特征,即表达言者立场。其中构式“又+Neg+Xp”表达言者的事理立场,“又+疑问指代词”表达言者的认识立场,“又+Xp+了”表达言者的情感立场,故此统称为“又+X”构式群。“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是从言者输入交际意图再回到听者识解交际意图的过程中完成的。建构过程中,交际主体(言者与听者)接收言语行为、情况、事件三种语境刺激,遵循关联性、显着性、简洁性、适宜性原则,激活交际、意愿和能力、背景知识、命题等四种假设,通过常识推断、逻辑推断、语义推断等三种间接途径将言者立场表达与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建立连接。本文从构式整体观的视角出发,结合功能语言学、互动语言学等理论,采用形式与意义相互验证、动态与静态语料相互佐证、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方法,从构式特点、形成机制等方面,对构式“又+Neg+Xp”“又+疑问指代词”“又+Xp+了”分别进行深入考察与分析。关于构式特点,本文主要考察每一个构式的固定部件特征、变量允准条件与限制条件、构式义的浮现、话语功能和实现形式等方面内容。关于形成机制,我们主要考察每一个构式的用法来源及影响因素。“又+Neg+Xp”浮现“言者主观否定义”,核心话语功能是“为言者表达某种观点辅助提供理据,进而表达言者的事理立场”,这一功能特征除了与构式“又+Neg+Xp”常出现在“担心—劝说”、“观点—辩驳”、“询问—告知”、“意外行为—疑惑”等相邻对应答句中,常与伴随句共现,突显伴随句的语义重心有关外,还与小句整合、合作原则有关。另外,事理立场的可信度是由变量Xp在语义上具有描述性特征、量上具有连续性特征决定的。“又+疑问指代词”浮现“言者的确信义”,其前后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决定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功能类型,当出现在反逼递进关系、总体条件让步转折关系复句中时,构式“又+疑问指代词”分别表达言者对可能性、必然性的确信认识立场。通过与“又+疑问指代词+Xp”的比较发现,“又+疑问指代词”是一个表示反诘的构式,疑问指代词具有“指代+评价”功能,“又”不可省略,二者是构成反诘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此外,“又”表重复义、推理机制及语境吸收是构式“又+疑问指代词”浮现“言者确信义”的影响因素。“又+Xp+了”除了表达对客观事实的“重复义”外,还浮现“言者的情感义”,既涉及正面情感立场态度,又涉及负面情感立场态度。其中以表达言者负面情感立场态度最为典型。另外,固定部件“又”表重复义,变量Xp以表负面情感类型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为主,具有否定意义句式的浸染是构式义形成的主要因素。
钱虹屹[7](2020)在《“弦歌学道”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寓意深刻的重要讲话,强调“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条件”。音乐教育应该、也可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的音乐教育就不仅应是技术的传授,更应该回归传统文化以乐“弘道”的道路上来。在传承传统音乐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词应是“弦歌”。《诗》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弦歌”是多种思想的融合,是一个富有“和合”精神的理念。它承载着传统文化,也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体现。音乐具有育人功能,研究如何通过“弦歌”更好的传递传统文化精神,是本课题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弦歌学道”课程体系中,笔者根据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原则,选择了一件可以承载课程体系,兼具普及化、民族化、儿童化、兴趣化的创新型民族乐器作为教学载体。阐述如何在当代音乐教育中,“道器合一”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融合不同学科教学模式,实现“一体化”合力育人的目标。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研究,分别从不同课程、不同角度对“弦歌学道”教学理念进行分析与总结。由此,本课题基于“弦歌学道”教学理念,通过文献的梳理与学习,教学的实践与反思,课程内容的拓展与丰富,探索一套以“弦歌”为起点,以弹拨乐器载体,以传承传统音乐为核心,以乐育人为宗旨的课程体系。
吕芳[8](2020)在《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尝试为《孔子诗论》“仁”以贯之的“关键词”寻获可能的最佳译词。先前儒学关键词的英译研究尚未触及《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的本质,它们的跨文化翻译,因局限于西方译论历史中的“译意”倾向,其思想内涵在译入语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本文转化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以源语思源语的方式,重新审视《孔子诗论》核心语汇的语际翻译问题。与传统的探究模式不同的是:我们通过此一文本“关键词”的英译及与之相关的儒家典籍的不同译文的分析对比,意在为该出土文献的枢纽性表达寻找较为适宜的传译方式,并提取出此一翻译背后的基本原理:儒家之“仁”,寄望它能以其自身力量,为儒学经典的跨文化英译及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究提供新的思想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概括整体研究思路,包括选题原因、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等;进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前研究的得失,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此外,我们也对研究意义、思路及结构予以介绍。第二章是对西方翻译理论历史“译意”观的追溯,指出这一翻译思想之于儒家典籍英译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语文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如何忠实、对等地在译入语中传达原文的意义是其关注焦点,“直译”与“意译”之争成为此一时期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议题;语言学派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微观分析探讨语言各个层级的“对等”问题;文化学派批评语言学派囿于语言的机械转换,将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引入理论探讨,反对统一的意义,将翻译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但不可否认,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或“操纵”最终仍落实于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解构学派意在颠覆原文中心主义,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张扬,主张终极意义的不在场,然而,寻求意义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却可能使翻译研究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总的来说,西方译论历史的爬梳可见,“译意”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翻译观的照应下,我们的典籍英译多以西方现成的抽象语言直接替换原文中动态化、生命化的核心语汇,使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之中难以彰显。第三章关注的是西方翻译理论观照下以《孔子诗论》为中心的儒学“关键词”英译中存在的“译意”问题以及我们的反思。本文认为,“关键词”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精义,以它们为切入点更能说明典籍翻译中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需抽取出《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为达至这一目的,我们的论述:一、对孔门《诗》学产生的历史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略作说明;二、通过《论语》中夫子评《诗》的相关言论,揭示背后“仁”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进而,三、在《孔子诗论》三条评《诗》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这一夫子之“仁”亦隐含其中;由此,四、我们遴选出该典籍文本中以“仁”置基的关键语汇;五、通过它们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译论历史研究中的“译意”思想严重影响着《孔子诗论》中这些枢纽性表达的英译,这一翻译观在中国文论及儒家典籍的语际处理中同样显现。如此,西方的翻译理论或已应对无方,思想的转化成为历史必然,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或能以其自身魅力在译界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孔子诗论》以儒家之“仁”为纲领之思的四个层级“关键词”的英译,分为:第一层级“仁”、“文”、“志”;第二层级“天”、“命”、“德”;第三层级,“性”、“礼”、“心”及第四层级“诚”与“信”。具体做法为,笔者借鉴其他儒家典籍文本与之相关的译文,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为《孔子诗论》上述思想语汇寻获可能的最为合宜的译词,从中抽取出翻译背后的“仁”学思想,用来指导儒学典籍的英译。本文认为,儒家之“仁”以“仁者爱人”的心与心的沟通所带来的“生之意”(对生命的尊重、呵护与回归),走向化育流行、变动不已的宇宙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贯通,以“生生”之态回归自身。此一儒家“仁”思在跨文化译解之时,表现为:一、让“人(仁)道本身作为语言说话”;易言之,让蕴含仁思的语言直面自身“言说自我”;二、要求我们以自仁而来的那种思想或意义引导对儒学关键词的解释,意在回到仁本身;三、凡如此回归的,都可视为可行的,因为它们凸显的是动态化的生命。依此,“仁”、“德”、“性”、“诚”等关键词的翻译,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语言,而是理应回到儒家之“仁”所要求的“生生”样态,即:man-manning(ren仁),virtue[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heart and then acting](de德),cultivating heart and mind(xing性),word-becoming(cheng诚),如是,方能切近夫子之教的微言大义。须要说明,儒家之“仁”的跨文化意义尚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有关理论的深入应用需假以时日。第五章:归纳本文要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与建议。本文最终的结论是:《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在儒家“仁”思的观照下,将不再囿于抽象语言的意义替换,而是转化为动态化、生命化的思想转渡,如此,儒学关键词方可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此外,此一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升。但以之为参照,后续探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儒家之“仁”用于译论研究的相关思考;二、在这一“仁”学思想的观照下,可将有关理论深入运用于其他儒家典籍的跨文化翻译之中。
任晓琳[9](2020)在《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动画场景是动画角色表演的舞台和动画故事展开的环境,对于体现动画的审美理念、文化内涵与地域风格起到重要作用。当下我国民族性动画建树黯然失语,传统文化在动画场景设计领域的缺位和错构,引发对当代中国动画再塑和重构的迫切性。园林造境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画场景审美范式的独特分支,兼具文化传承与审美构建的双重价值。本文以原创动画短片《关雎》为阐释的基础,以为动画场景设计提供理论支撑为目的,研究如何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实现园林造境美学的创新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本文首先追溯了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的缘起和流变,分析了动画场景设计与园林意境构建所具有的艺术共性;其次,对《关雎》动画场景空间元素的审美营建进行讨论,将《诗经》中隐匿的物境意象与动画场景的笔墨旨趣相结合,提出情景交融的场景意境建构方法;最后,阐述《关雎》动画场景中园林造境美学基因的文化表达,对园林审美传统和儒释道精神的动画认同与当代重构进行艺术总结和价值发掘。通过对动画场景形式与内容的分析,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多维构建思路,实现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从形式元素、审美意境到文化内蕴的深度对接,以期为赓续弘扬民族审美传统、再创国产精品动画提供有益启示。
周瑾[10](2020)在《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目的是交流意义。从传播符号学的角度来讲,传播是双方主体利用符号传达意义、交流,并由此建立符号探究社群的过程。换言之,符号是传播意义的必要条件,媒介则是承载符号的重要载体。人们的意义交流要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符号文本与媒介的双重作用。对符号意义的研究可以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影视学等不同角度进行,本文旨在以皮尔斯符号学作为研究方法,吸收和借鉴影视理论和女性主义思想,通过具体的电视剧人物案例分析,在理论层面探讨电视符号传播的意义问题。本文突破了静止的结构主义二元论,转而以皮尔斯为代表的三元动态体系,将符号传播看作是动态、开放的符号化过程。在这个符号过程中,符号的意义由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三个构件组成。皮尔斯将符号学体系建构在现象学“三性原则”之上。将再现体、对象和解释项之间的关系分为三个学科,第一个学科是关注符号品质特征的“符号语法学”,第二个学科是关于再现体与对象之间经验研究的“批判逻辑学”,第三个学科是处理解释项与再现体之间抽象理解关系的“普遍修辞学”。此外,皮尔斯的传播符号学思想还包含三组三元关系:第一组是符号本身的三个构件,即再现体、对象与解释项;第二组是传播过程的三个部分,即发送者、符号与解释者;第三组是传播过程中由解释项组成的三元关系,即意图解释项、共同解释项与效力解释项。这三组三元关系在符号传播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发送者与解释者之间以符号为中介进行交流,而符号的三元关系决定了主体双方必然以“获得符号的解释项”为传播目的,最后传播行为的达成,必须依靠解释项之间的融合,以寻求“共同解释项”为最终标志。本文首先在两大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即索绪尔语言符号学与皮尔斯逻辑符号学,对比两者的差异与共同之处,分析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优势与研究影视剧的切入点。接着,本文以近十年的都市情感剧为研究对象,在皮尔斯符号学的指导下剖析人物形象符号的内涵。人物外在的空间符号,分为宏观层面的都市空间符号、中观的职场空间符号与微观的家庭空间符号。人物内在的身份符号,分为服饰符号、言语符号与自我符号的建构。另外,本文从当代都市情感剧中概括出两性人物形象的特征,辅以女性主义观点加以解析,旨在揭示电视剧文本符号的意义。最后,本文以“预调研”的形式,总结归纳出观众观看动机的多元性、符号解读的分歧与共识,证实了皮尔斯符号学作为影视剧研究方法论的可能性,即符号的意义并不存在于文本结构之中,而在于观众与电视制作者之间的传播过程中,进一步说,符号在被接受并得到解释时,被解释者以另一个符号代替。因此,符号意义的解释是动态衍义的过程,当下的解释只能暂时结束一个符号环节,而不能终结意义。都市情感剧的意义是通过人物形象符号进行传递的。符号蕴含了社会文化、人类共识、抽象思想等信息,电视剧以符号的形式表达思想与价值观,建构现实社会的文化语境,从而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然而,受众与电视剧是互动的关系,人们在解读符号的过程中生产新的符号,以便捷的互联网平台作为媒介,发送并反馈新的符号信息,由此观众成为符号传播的发送者。观众的知识、兴趣与需求影响对符号的解读,转而又影响电视媒介发挥作用的程度和形式。因此传播主体间存在交互性,符号的意义正是双方互动协商的产物。本文将皮尔斯符号学相关理论引入电视传播符号的意义研究,希望能为传播符号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为解读影视符号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二、《关雎》语言符号的文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雎》语言符号的文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部编版初中语文《诗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诗经》教学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诗经》现代教育价值阐述 |
第一节 文学视域下的《诗经》与学生的诗学培养 |
一、《诗经》的艺术基调 |
二、风雅精神的继承与演变 |
三、抒情与言志集结 |
第二节 儒学传统下的《诗》教与学生的品格塑造 |
一、纯正思想,道德之感化 |
二、温柔敦厚,品格之修养 |
第三节 《诗经》蕴含的美学源点与学生的审美鉴赏 |
一、情感纯质之美 |
二、艺术渲染之美 |
三、自然简朴之美 |
第二章 部编版初中语文《诗经》选篇教学分析 |
第一节 《诗经》选篇教材分析 |
一、《诗经》选篇在各个教材版本的研究 |
二、《诗经》选篇在部编版教材中的研究 |
三、教材中《诗经》选篇建议 |
第二节 《诗经》选篇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情况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情况及分析 |
三、《诗经》选篇教学问题总结及建议 |
第三章 《诗经》选篇教学实现路径 |
第一节 深入文本解读找准教学要点 |
一、“四言、重章、比兴”——辨“诗”体 |
二、“德、智、美”三育统摄——悟“诗”情 |
三、“以教促学、以读促写”——用“诗”法 |
第二节 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
一、吟之诵之,触发学生的思想情感 |
二、情境创设,助力诗歌内容理解 |
三、兴趣调动,引领学生的深层学习 |
第三节 适时转变教学模式 |
一、群文阅读教学 |
二、翻转课堂教学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封闭与开放:〈诗经〉讽寓问题的再考察 ——以〈关雎〉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诗经》讽寓论争:考察中西诗学对话的开与闭 |
第一节 余宝琳的质疑:语境化的《诗经》阐释 |
一 《诗经》讽寓观点的形成 |
二 余宝琳对《诗经》讽寓观点的质疑 |
第二节 苏源熙的反驳:《诗经》讽寓的修辞性阅读 |
一 苏源熙对余宝琳的反驳 |
二 苏源熙的修辞性阅读 |
第三节 判定与否定:诗经讽寓论争中诗学对话的启示 |
一 相对主义的路径 |
二 比较诗学的尝试 |
小结 |
第二章 结构的耦合:讽寓与《关雎》阐释的共通模式 |
第一节 风与讽:《诗大序》对于《关雎》的解读 |
一 《诗大序》与《关雎》之“风” |
二 讽,“风”的另一面 |
第二节 言此意彼:讽寓的结构特征与概念辨析 |
一 讽寓概念辨析 |
二 讽寓阐释的典型实践:寓意解经法 |
第三节 对谈与限度:《诗大序》与讽寓的同形结构 |
一 《诗大序》和讽寓阐释的同形特征 |
二 历史化与去历史化:《诗序》阐释与讽寓阐释的关键差异 |
小结 |
第三章 阐释传统的形成:讽寓阐释与《关雎》意义的生成动力 |
第一节 讽寓性阅读:意义的不稳定与解释的循环 |
一 质疑与确信:《雅歌》的讽寓阐释 |
二 讽寓阐释的意义生成机制 |
第二节 不稳定的意义传统:《关雎》解释的演变 |
一 政教或情歌:多元的《关雎》阐释 |
二 《关雎》阐释背后的意义生成动力 |
三 讽寓阐释与《关雎》阐释交流的限度和意义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论孔子的诗教思想及其对当代高中诗歌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理论意义 |
3.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1.文献研究法 |
2.行动研究法 |
3.调查研究法 |
4.个案研究法 |
一、孔子诗教思想的形成和基本内涵 |
(一)孔子诗教思想的形成 |
(二)孔子诗教思想的基本内涵 |
1.君子之教 |
2.文学之教 |
3.诗乐之教 |
二、孔子诗教思想的当代教育价值 |
(一)温柔敦厚的教育目的 |
(二)兴观群怨的教育内容 |
1.兴——联想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
2.观——价值观念的塑造 |
3.群——思维能力的培养 |
4.怨——赋诗言情的能力培养 |
(三)诗、礼、乐合一的教育方法 |
(四)知能与情志并重的教育评价 |
1.重知能的教育评价 |
2.重情志的教育评价 |
三、孔子诗教思想对当代高中诗歌教学的理论启示 |
(一)凸显诗教培养君子的核心目标 |
(二)关注诗性思维和诗性表达 |
(三)注重诗教文化的传承 |
四、孔子诗教思想对当代高中诗歌教学的实践启示 |
(一)教之“兴”——恰当的情境创设 |
(二)教之“群”——加强小组合作探究训练 |
(三)教之“怨”——尝试诗歌写作教学 |
(四)努力实现知能与情志的动态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基于孔子诗教思想的高中诗歌教学实践研究访谈大纲(教师篇) |
致谢 |
(4)《关雎》课例比较研究 ——基于文本教学价值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2.1 课例 |
1.2.2 课例研究 |
1.2.3 文本 |
1.2.4 文本教学价值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课例研究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研究现状综述 |
1.5.1 课例比较研究综述 |
1.5.2 教学价值研究综述 |
1.5.3 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研究综述 |
1.5.4 《关雎》文本教学研究综述 |
2 古典诗歌文本教学价值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文本层次理论 |
2.1.1 文本层次理论概述 |
2.1.2 文本层次理论的适用性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可行性 |
3 古典诗歌文本教学价值分析 |
3.1 古典诗歌文本教学价值组成 |
3.1.1 语音声韵的教学价值 |
3.1.2 意义理解的教学价值 |
3.1.3 形象意境的教学价值 |
3.1.4 思想情感的教学价值 |
3.2 《关雎》的文本教学价值选择 |
3.2.1 抓住关键层次,进入文本内容 |
3.2.2 适度层次分析,把握整体结构 |
3.2.3 结合诗歌空白,引导个性解读 |
4 文本教学价值视角下语文名师《关雎》课例比较研究概述 |
4.1 选取文本教学价值视角的意义 |
4.1.1 促进古典诗歌语言本位的回归 |
4.1.2 促进古典诗歌教学质量的提高 |
4.1.3 促进文本教学价值研究的发展 |
4.2 选取三位语文名师《关雎》课例的原因 |
4.2.1 三位语文名师具有代表性 |
4.2.2 三位语文名师的教学理念体现文本教学价值 |
4.2.3 三位语文名师的《关雎》课例以公开课进行 |
4.2.4 三位语文名师的《关雎》课例体现文本层次 |
5 文本教学价值视角下三位语文名师《关雎》课例比较研究 |
5.1 三位语文名师课例中体现文本教学价值选择的差异性 |
5.1.1 文本关键层次选取的差异性 |
5.1.2 文本整体结构把握的差异性 |
5.1.3 文本层次空白填补的差异性 |
5.2 三位语文名师课例中促进文本教学价值实现的差异性 |
5.2.1 凸显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
5.2.2 创设教学情境的差异性 |
5.2.3 引导协作会话的差异性 |
5.3 三位语文名师课例中共同的文本教学价值追求 |
5.3.1 文本意义建构的价值追求 |
5.3.2 主体意义建构的价值追求 |
6 文本教学价值视角下名师《关雎》课例比较研究的启示 |
6.1 促进学生进行文本意义建构的启示 |
6.1.1 语言文字意义建构的方法 |
6.1.2 文章文学意义建构的方法 |
6.1.3 审美感知意义建构的方法 |
6.2 促进学生进行主体意义建构的启示 |
6.2.1 塑造学生价值观念的方法 |
6.2.2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
6.2.3 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行性分析 |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 |
第一节 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及核心概念 |
一、思想渊源 |
二、核心概念 |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一、学生方面的价值 |
二、教师方面的价值 |
三、教材方面的价值 |
四、课堂方面的价值 |
第三节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
一、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 |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 |
第二章 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理论 |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 |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二节 全语言教学理论 |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 |
二、“全语言教育”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三节 互文性理论 |
一、互文性理论 |
二、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四节 建构主义理论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
第三章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
一、古诗文 |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统计 |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
第四章 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 |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实录及反思 |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实录及反思 |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及反思 |
第五节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经验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研究对象及研究思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思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应用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副词“又”的研究概况 |
1.3.2 构式“又+X”的研究概况 |
1.4 理论基础 |
1.4.1 功能语言学理论 |
1.4.2 互动语言学理论 |
1.4.3 构式语法理论 |
1.5 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相关符号说明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来源 |
1.5.3 相关符号说明 |
第2章 “又+X”构式群界定及特征 |
2.1 “又+X”构式群界定 |
2.2 “又+X”构式群特征 |
第3章 构式“又+Neg+Xp”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
3.1 主观否定情态义的浮现 |
3.2 固定部件“又”“Neg” |
3.2.1 “又”的特征 |
3.2.2 “Neg”的特征 |
3.2.3 主语的特征 |
3.3 变量Xp的允准条件 |
3.3.1 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
3.3.2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
3.3.3 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 |
3.4 构式“又+Neg+Xp”的言者事理立场表达 |
3.4.1 核心话语功能:辅据言威 |
3.4.2 构式“又+Neg+Xp”的具体话语功能 |
3.5 构式“又+Neg+Xp”话语实现形式 |
3.5.1 “担心—劝说”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
3.5.2 “观点—辩驳”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
3.5.3 “询问—告知”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
3.5.4 “意外行为—疑惑”相邻对的话语形式 |
3.6 构式“又+Neg+Xp”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
3.6.1 小句整合 |
3.6.2 低及物性 |
3.6.3 合作原则 |
3.7 小结 |
第4章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
4.1 主观确信义的浮现 |
4.2 “又”的功能 |
4.2.1 保证语义准确与完整 |
4.2.2 削弱句子现实性 |
4.3 疑问指代词的功能 |
4.3.1 “指代+评价”功能 |
4.3.2 构成反问句的功能 |
4.4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言者认识立场表达 |
4.4.1 可能性确信认识立场表达 |
4.4.2 必然性确信认识立场表达 |
4.5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语义模式 |
4.5.1 “可确”类语义模式 |
4.5.2 “必确”类语义模式 |
4.6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及“又+疑问指代词+Xp”比较 |
4.6.1 疑问指代词意义的虚化程度 |
4.6.2 “又”的省略与否 |
4.6.3 变量Xp出现与否 |
4.6.4 言者认识立场表达差异 |
4.6.5 语义模式差异 |
4.7 构式“又+疑问指代词”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
4.7.1 “又”的“重复义” |
4.7.2 语境吸收 |
4.7.3 推理机制 |
4.8 小结 |
第5章 构式“又+Xp+了”特点、形成机制与动因 |
5.1 主观情感态度的浮现 |
5.2 固定部件“又”、“了”的特征 |
5.2.1 “又”的特征 |
5.2.2 “了”的特征 |
5.3 Xp的分析 |
5.3.1 Xp的词性 |
5.3.2 Xp的允准条件与限制特征 |
5.3.3 Xp的肯定与否定不对称 |
5.4 主语负同盟特征 |
5.5 构式“又+Xp+了”话语分布 |
5.6 构式“又+Xp+了”的言者情感立场表达 |
5.6.1 负面情感立场态度 |
5.6.2 客观事实的陈述 |
5.6.3 正面情感立场态度 |
5.7 构式“又+Xp+了”的形成机制与话语功能产生动因 |
5.7.1 语境吸收 |
5.7.2 “又”的“重复义” |
5.7.3 礼貌原则 |
5.8 小结 |
第6章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 |
6.1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原则 |
6.1.1 关联性原则 |
6.1.2 显着性原则 |
6.1.3 简洁性原则 |
6.1.4 适宜性原则 |
6.2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的建构途径 |
6.2.1 语义推断 |
6.2.2 逻辑推断 |
6.2.3 常识推断 |
6.3 “又+X”构式群话语意义建构过程 |
6.3.1 言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
6.3.2 听者的认知加工过程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弦歌学道”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实用价值 |
1.3 研究的条件与构成 |
1.4 研究的思路及框架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的厘定 |
2.1.1 “弦歌” |
2.1.2 “学道” |
2.2 文献整理与分类 |
2.2.1 传承传统文化的研究概况 |
2.2.1.1 中国当代传统文化传承研究 |
2.2.1.2 学校教育视野中的民族传承的研究概况 |
2.2.1.3 关于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 |
2.2.2 关于“以乐育人”的研究概况 |
2.2.3 文献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三章 “弦歌学道”教学理念探讨 |
3.1 “弦歌学道”理念初探 |
3.2 “弦歌学道”课程体系初建 |
3.2.1 弦歌古曲 |
3.2.2 弦歌古韵 |
3.2.3 弦歌民风 |
3.2.4 弦歌戏曲 |
3.3 “弦歌学道”课程之创新 |
3.3.1 和音 |
3.3.2 标记符号 |
3.4 “弦歌学道”之发展 |
3.4.1 全面普及 |
3.4.2 因地制宜 |
第四章 教学实验过程 |
4.1 实验流程 |
4.2 实验设计 |
4.2.1 教学对象选择 |
4.2.2 教学模式选择 |
4.2.3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
4.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选择 |
4.4 访谈设计 |
4.5 教学活动设计 |
4.5.1 教学内容设计 |
4.5.1.1 教师教学内容设计 |
4.5.1.2 学生教学内容设计 |
4.5.2 课时内容设计 |
4.5.2.1 教师课时内容设计 |
4.5.2.2 学生课时内容设计 |
4.6 教学过程 |
4.6.1 教师教学过程 |
4.6.2 学生教学过程 |
4.6.2.1 教学案例——《画》弹唱 |
4.6.2.2 教学案例——《山村咏怀》弹唱 |
4.6.2.3 教学案例——《渭城曲》弹唱 |
4.6.2.4 教学案例——《茉莉花》弹奏 |
4.6.2.5 教学案例——《诗经·关雎》弹唱 |
4.6.2.6 教学案例——《谁料皇榜中状元》弹唱 |
第五章 教学实验结果 |
5.1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5.1.1 线下音乐课程问卷数据分析 |
5.1.1.1 不同课程的难易分析 |
5.1.1.2 不同课程的收获分析 |
5.1.2 线上音乐课程问卷数据分析 |
5.2 访谈 |
5.2.1 访谈过程 |
5.2.2 访谈结果总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愿景 |
6.1 总结 |
6.1.1 对于“弦歌学道”教师培训的启示 |
6.1.2 对于“弦歌学道”学生课程的启示 |
6.2 讨论 |
6.2.1 礼乐相承,以“和”为贵 |
6.2.2 大道至简,育人为本 |
6.2.3 以乐弘礼,弦歌学道 |
6.3 研究的不足 |
6.4 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术语索引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8)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文献综述 |
1.4.1 《孔子诗论》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
1.4.2 《诗大序》“关键词”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
1.4.3 中国文论“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
1.4.4 四书“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意义 |
1.5.2 创新之处 |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6.1 研究思路 |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历史中的“译意”观 |
2.1 导言 |
2.2 西方翻译理论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
2.3 语文学派——传统译论研究 |
2.4 语言学转向——翻译科学派的开启 |
2.5 “文化转向”下的“先锋”——文化学派 |
2.6 “文化转向”下的“强劲”力量——解构主义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反思 |
3.1 导言 |
3.2 《诗》与孔子论《诗》 |
3.3 《论语》——孔子论《诗》之滥觞 |
3.4 “仁”以见义——《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
3.4.1 王者:参天地之“仁”人:第一简之“提纲”之论 |
3.4.2 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仁”思脉络 |
3.4.3 《关雎》七篇《诗》评之“仁”思 |
3.5 夫子之“仁”观照下《孔子诗论》“关键词”的界定 |
3.6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及其反思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
4.1 导言 |
4.2 回归“仁”道”:翻译理论的中华文化转向 |
4.2.1 “仁者爱人”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
4.2.2 儒家之“仁”的“生生”样态 |
4.3 “合内外之道也”:第一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3.1 “天人合一”之“仁” |
4.3.2 夫子之“文” |
4.3.3 诗以言“志” |
4.4 “执两用中,互生互成”:第二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4.1 主宰之“天” |
4.4.2 天降之“命” |
4.4.3 观心之“德” |
4.5 “阴阳反转,生生变易”:第三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5.1 培心之“性” |
4.5.2 礼乐之“礼” |
4.5.3 思、感之“心” |
4.6 “自我回归的‘参/三’的境界”:第四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
4.6.1 以言“诚”(成)之 |
4.6.2 言以立“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孔子诗论图版 |
附录(二) 《孔子诗论》释文1 |
附录(三) 《孔子诗论》英译文(一) |
附录(四) 《孔子诗论》英译文(二) |
附录(五) 海德格尔“存在”视角下的“思想翻译” |
已发表论文 |
致谢 |
(9)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中外研究现状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设计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2 动画场景设计与园林造境概述 |
2.1 动画场景设计概述 |
2.1.1 动画场景的基本概念 |
2.1.2 场景在动画中的功能 |
2.1.3 动画场景设计的要求 |
2.1.4 动画场景的设计风格 |
2.2 园林造境概述 |
2.2.1 “境”与“园林造境” |
2.2.2 园林“物境” |
2.2.3 园林“情境” |
2.2.4 园林“意境” |
2.3 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的内在关联与典型应用 |
2.3.1 动画场景与园林造境的艺术共性 |
2.3.2 “中国学派”动画的审美臻境 |
2.3.3 “中式原料”动画的文化移植 |
2.4 本章小结 |
3 《关雎》动画场景空间元素的审美营建 |
3.1 《关雎》诗境意象的动画表现 |
3.1.1 山容水态的视像呈现 |
3.1.2 动植物比兴与场景隐喻 |
3.1.3 人文建筑与角色观照 |
3.1.4 季节时令意象的场景调度 |
3.2 《关雎》动画场景设计的笔墨旨趣 |
3.2.1 构图:散点透视与视域融合 |
3.2.2 造型:写意水墨与意象造型 |
3.2.3 技法:笔墨技法的多元化 |
3.2.4 色彩:青绿重彩赋色 |
3.2.5 风格:诗意格调韵致 |
3.3 《关雎》动画场景的审美意境营建 |
3.3.1 造物:自然物象的调度布局 |
3.3.2 造情:动画的生命情感构建 |
3.3.3 造境:情景交融的场景意境创构 |
3.4 本章小结 |
4 园林造境美学视阈下的动画场景文化表达 |
4.1 《关雎》动画场景的园林造境美学基因 |
4.1.1 动画的生态构建:天人合一,心物相生 |
4.1.2 物象的概括提炼:师法自然,返璞归真 |
4.1.3 场景的形式意味:意在笔先,经营位置 |
4.1.4 意趣的多维通感: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
4.2 儒释道园林造境美学的动画认同与当代重构 |
4.2.1 动画的审美渊源:儒家“中和圆融” |
4.2.2 场景的自然回归:道家“道法自然” |
4.2.3 内容的呈现维度:禅宗“空灵妙悟”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总结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皮尔斯符号学在传播学中的发展态势 |
1.1.2 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价值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传播研究现状 |
1.2.2 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
1.2.3 女性主义观点下的都市情感剧人物形象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作为研究方法的皮尔斯符号学 |
2.1 皮尔斯符号学与索绪尔符号学的比较 |
2.1.1 两种理论的相同之处 |
2.1.2 学科归属和研究对象的区别 |
2.1.3 对符号概念及其结构的不同阐述 |
2.2 皮尔斯符号学的传播研究优势 |
2.2.1 符号传播主体之间的交互性 |
2.2.2 皮尔斯符号学抽象概念的跨学科性 |
2.2.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符号意义的动态性 |
第3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人物形象的符号解读 |
3.1 人物形象的空间符号建构 |
3.1.1 都市空间符号 |
3.1.2 职业空间符号 |
3.1.3 家庭空间符号 |
3.2 人物形象的身份符号建构 |
3.2.1 着装符号 |
3.2.2 言语符号 |
3.2.3 自我符号 |
3.3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女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
3.3.1 都市情感剧中大龄未婚的女性 |
3.3.2 消失的母亲 |
3.3.3 家庭与事业夹缝中的女强人 |
3.4 当代都市情感剧中男性形象的符号类型 |
3.4.1 都市情感剧中柔情似水的男性 |
3.4.2 示弱的父亲 |
3.4.3 拯救者形象的“伯乐” |
第4章 受众对当代都市情感剧的能动性解读 |
4.1 观众的多样性观看动机 |
4.1.1 娱乐消遣 |
4.1.2 现实主义 |
4.1.3 理想主义 |
4.1.4 忠于演员 |
4.1.5 批判性的回应 |
4.2 观众的符号解读分歧 |
4.2.1 剧情的叙事关注点 |
4.2.2 角色的性格特征评价 |
4.2.3 单个事件的不同解读 |
4.2.4 观众与电视文本的距离关系 |
4.2.5 对叙事的错误理解或回忆 |
4.3 观众的符号解读共识 |
4.3.1 具体与抽象 |
4.3.2 整体与部分 |
4.3.3 矛盾与和谐 |
第5章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及改进建议 |
5.1 当代都市情感剧的传播效果 |
5.1.1 虚拟娱乐的效果 |
5.1.2 现实教育的效果 |
5.1.3 批判协商的发展效果 |
5.2 当代都市情感剧发展的改进建议 |
5.2.1 剧情更符合逻辑 |
5.2.2 角色更多元立体 |
5.2.3 服化道更真实细腻 |
5.2.4 制作人当好“把关者”角色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 A |
A.1 访谈提纲 |
A.2 受访者基本情况 |
A.3 部分访谈记录 |
四、《关雎》语言符号的文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部编版初中语文《诗经》教学研究[D]. 张亿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2]封闭与开放:〈诗经〉讽寓问题的再考察 ——以〈关雎〉为中心[D]. 顾亦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论孔子的诗教思想及其对当代高中诗歌教学的启示[D]. 刘书言.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关雎》课例比较研究 ——基于文本教学价值的视角[D]. 杨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王小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6]现代汉语“又+X”构式群研究[D]. 李冬香. 吉林大学, 2020(03)
- [7]“弦歌学道”教学理念与实践探索[D]. 钱虹屹.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8)
- [8]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D]. 吕芳. 南京大学, 2020(09)
- [9]园林造境美学语境下的动画场景设计与研究[D]. 任晓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10]皮尔斯符号学视域下的人物形象及传播研究 ——以当代中国都市情感剧为例[D]. 周瑾.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国风·周南·关雎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群文阅读论文; 疑问代词论文; 文本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