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动三爪式向心轴承旋转精度检测夹具(论文文献综述)
黄清华[1](2016)在《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轴承跳动量全自动检测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系统中通常包含多个带轮轴承,轴承工作的典型特点是转速高,受发动机工况变化影响转速和载荷波动大,对可靠性要求很高。为了使轴承的质量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行业中用户的使用要求,在轴承的整个生产流程中必须对多项参数进行检验。为了提高生产厂商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文中对轴承的径向跳动及轴向跳动的自动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并设计开发了一台全自动检测机,应用于生产检测中。本文首先对轴承跳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在设计过程中选择并确定使用了电感传感器,对轴承的径向面及轴向面的跳动信号进行检测;其次设计制定了检测系统方案,主要包括测控系统和机械系统这两部分;最后对自动检测机进行了定量的试验验证,确保其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自动检测机的机械系统主要包括轴承的运料装置、跳动信号的检测装置、轴承检测时的定位装置和机械手等部分。运料装置通过传动带实现传动。轴承在各个工序之间的传送主要使用机械手。轴承预定位完成后,通过运送装置,将轴承运送到跳动信号的检测装置的位置进行轴向及径向的跳动信号检测,跳动信号的检测装置通过气动元件实现跳动的检测,并使用控制程序完成对轴承的检测与分析。自动检测机的测控系统以虚拟仪器技术为基础,使用工控机作为控制平台,完成对测试信号的采集、计算、分析处理及存储显示等工作流程。通过使用PLC控制技术,控制机械构件的动作完成跳动信号的检测,通过I/O通讯接口向工控机发送采样信号,工控机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结果显示,然后根据结果执行相应动作,从而筛选出符合参数要求的轴承。跳动信号的试验验证检测结果表明,轴承自动检测机能够满足生产环节对轴承跳动检测的使用要求。
于涛[2](2014)在《滚动轴承回转误差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领域对滚动轴承回转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滚动轴承回转精度的理论研究得到较快发展,但轴承回转误差测试试验技术的研究却严重滞后于理论模型的发展,现有的轴承回转误差测试方法很难为理论模型提供合适的试验参考。为了能对轴承回转精度的理论模型进行试验验证,并为今后有关轴承回转性能的研究提供试验基础,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介绍轴承回转精度理论研究现状,说明了理论研究中试验验证环节的不足。介绍现有的轴承回转误差及主轴回转误差的测试方法,通过对比各方法的优缺点并结合轴承回转误差的测试特点,讨论各主轴回转误差测试方法应用于轴承回转误差测试的可行性。(2)分析主轴在低速旋转情况下轴承回转误差与主轴回转误差的关系,以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为基础,提出先对主轴形状误差进行提取,再分离出主轴回转误差,最后去除主轴回转误差中因偏心引起的误差部分而得到轴承回转误差的误差分离方法。通过两实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3)基于课题组现有的硬件条件,设计了轴承回转误差测试试验台。主要工作有:完成了试验台结构、轴承加载方式及位移传感器支架等的设计;利用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用以接收位移信号和角度信号的上位机软件;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开发了轴承回转误差提取软件等。(4)在某一径向力工况下,对两套已知内外圈沟道中间截面形状误差的6312深沟球轴承进行回转误差测试,并与本课题组提出的理论模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发现,理论分析得到的轴承回转误差在竖直方向的分量与试验结果接近,而水平方向的分量与试验结果相差很大。在不同径向力工况下,对6312深沟球轴承进行回转误差测试,结果说明该测试试验台施加的径向力应小于250N,此时测试结果较为准确。
崔宇清[3](2013)在《基于平面度原位检测的可调铣削夹具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整体切削成型零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金属切削过程中,工件一直处于动态受力状态,切削力大小与受力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大型薄板件的切削变形问题始终难以有效控制。因此,本文以铣削加工中的工件变形在线补偿为目的,研究夹紧力大小与支撑点位置的在线动态调控方法,设计在线动态可调控的铣削夹具系统,为铣削变形的在线补偿奠定基础。将数字控制技术应用到铣削夹具中,设计了夹紧力大小可动态调控的液压铣削夹具系统,它主要包括平面度在线检测系统、夹紧力动态可调的夹紧装置和支撑点位置动态可调的支撑装置三部分。在综合分析平面度检测技术基础上,研究铣削过程的平面度在线测量方法,设计了高精度激光在线测量系统,利用误差分离技术进行平面度数据处理。设计了基于混合粒子群的平面度误差评定算法,并与传统基于遗传算法和基于最小乘法的平面度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平面度误差的在线检测,为铣削夹具的动态调控提供基础数据。研究夹紧力大小的在线动态调控方法,以传统压紧方式为基础,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夹紧力可在线动态调控的夹紧装置。构建系统的闭环控制方式,设计液压系统的组成与夹具力的动态调控算法,并编写了相应的PLC控制程序,用winCC组态软件对夹紧力大小进行实时监控。研究夹具系统支撑点动态可调的方法,分别设计基于滚轮方式的单个支撑点位置动态可调的支撑装置和多个支撑点位置动态可调的支撑装置。进行支撑机构的有限元分析与理论校核计算。给出机构的运动原理,设计相应的运动控制算法并编写系统的运动控制程序,实现了在线动态调控的铣削夹具系统。
李亚明[4](2001)在《可动三爪式向心轴承旋转精度检测夹具》文中提出可动三爪式向心轴承旋转精度检测夹具与平台、百分表 (千分表 )配合 ,可以检测多种规格向心轴承的旋转精度 ,其结果与偏摆检查仪的检测结果基本吻合。与偏摆检查仪相比 ,具有结构简单、数据波动小、积累误差小 ,适应范围广、造价低的特点
二、可动三爪式向心轴承旋转精度检测夹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动三爪式向心轴承旋转精度检测夹具(论文提纲范文)
(1)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轴承跳动量全自动检测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承旋转精度理论研究 |
1.2.2 轴承回转精度测试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承跳动的检测技术研究 |
2.1 轴承的基本结构 |
2.2 轴承跳动的检测方法 |
2.2.1 轴承内圈径向跳动检测 |
2.2.2 轴承外圈径向跳动检测 |
2.2.3 轴承内圈轴向跳动检测 |
2.2.4 轴承外圈轴向跳动检测 |
2.3 轴承跳动原始测量仪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承跳动的自动检测系统方案设计 |
3.1 轴承跳动的自动检测系统设计要求 |
3.2 轴承跳动的自动检测原理 |
3.3 轴承跳动的自动检测系统组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械系统结构设计 |
4.1 整体结构 |
4.2 动作流程 |
4.3 上下料装置 |
4.4 预定位机构 |
4.5 轴承跳动检测机构 |
4.6 翻转机构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测控系统设计 |
5.1 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5.1.1 测控系统硬件总体结构 |
5.1.2 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5.2 测控系统电路设计 |
5.3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5.3.1 测量系统软件 |
5.3.2 控制系统软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试验验证 |
6.1 试验验证 |
6.1.1 试验目的 |
6.1.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6.2 本章总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2)滚动轴承回转误差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轴承回转精度理论研究 |
1.2.2 轴承回转误差试验测试研究 |
1.2.3 主轴回转误差测试研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2 回转误差测试方法概述 |
2.1 滚动轴承跳动的传统测量方法 |
2.1.1 径向跳动的测量方法 |
2.1.2 轴承跳动传统测量方法分析 |
2.2 主轴回转误差测量方法 |
2.2.1 主轴回转误差定义 |
2.2.2 主轴回转误差传统测量法 |
2.2.3 主轴回转误差分离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3 滚动轴承回转误差测试方法研究 |
3.1 主轴回转误差与轴承回转误差关系 |
3.2 轴承回转误差测试新方法概述 |
3.3 基于三点法误差分离技术的主轴回转误差测试 |
3.3.1 被测件表面形状误差分离 |
3.3.2 主轴回转误差提取 |
3.4 轴承径向回转误差提取 |
3.5 误差评定方法 |
3.5.1 主轴表面形状误差评定方法 |
3.5.2 轴承径向回转精度评定方法 |
3.6 实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滚动轴承回转误差测试试验台设计 |
4.1 试验台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 |
4.1.1 试验台基本构成 |
4.1.2 测试工作过程 |
4.2 试验台硬件 |
4.2.1 测试工作台 |
4.2.2 光栅位移传感器及信号采集盒 |
4.2.3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及信号采集盒 |
4.2.4 力传感器 |
4.2.5 光栅位移传感器支架 |
4.3 试验台软件 |
4.3.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3.2 轴承回转误差提取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5.1 被测轴承形状误差 |
5.1.1 被测轴承结构参数 |
5.1.2 轴承各元件形状误差 |
5.2 轴承回转误差实测 |
5.2.1 试验工况 |
5.2.2 试验数据 |
5.2.3 试验数据处理 |
5.2.4 试验稳定性分析 |
5.3 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3.1 理论分析简介 |
5.3.2 理论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5.4 不同工况下轴承回转误差测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一号轴承试验测试数据 |
附录B 二号轴承试验测试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平面度原位检测的可调铣削夹具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在线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平面度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平面度误差评定现状 |
1.3 可变夹紧力与可动支撑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夹具的产生 |
1.3.2 夹紧力自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可变支撑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课题来源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总体设计 |
2.2 平面度误差检测 |
2.2.1 平面度检测方法 |
2.2.2 平面度评定方法 |
2.3 装夹布局和夹紧力优化方法 |
2.3.1 夹紧力优化 |
2.3.2 最优支撑点位置 |
2.4 自动控制原理 |
2.4.1 PID原理 |
2.4.2 PID算法及指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平面度在线检测系统研究 |
3.1 平面度检测数据获取 |
3.1.1 在线检测原理 |
3.1.2 导轨及其精度计算 |
3.1.3 误差分离技术 |
3.1.4 离散数据的曲面插值 |
3.2 平面度误差评定 |
3.2.1 平面度评定优化算法流程 |
3.2.2 混沌粒子群算法 |
3.2.3 实现CPSO平面度算法步骤 |
3.2.4 最小二乘法步骤 |
3.2.5 遗传算法 |
3.2.6 数据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在线动态调控夹具设计 |
4.1 可调夹紧机构设计 |
4.1.1 总体设计 |
4.1.2 结构设计 |
4.1.3 控压元件的选择 |
4.1.4 控制系统设计 |
4.1.5 可调夹紧力的夹具装置设计 |
4.2 可动支撑机构设计 |
4.2.1 支撑装置设计 |
4.2.2 支撑装置的结构设计 |
4.2.3 控制系统设计 |
4.2.4 三个支撑独立运动的结构设计 |
4.3 夹具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表 |
四、可动三爪式向心轴承旋转精度检测夹具(论文参考文献)
- [1]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轴承跳动量全自动检测装备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黄清华. 青岛理工大学, 2016(06)
- [2]滚动轴承回转误差分析及试验研究[D]. 于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14(07)
- [3]基于平面度原位检测的可调铣削夹具设计[D]. 崔宇清. 山东大学, 2013(10)
- [4]可动三爪式向心轴承旋转精度检测夹具[J]. 李亚明.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