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粒酶与前列腺癌

端粒酶与前列腺癌

一、端粒酶与前列腺癌(论文文献综述)

范光锐[1](2020)在《端粒酶基因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端粒酶基因(TER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 10078761、rs12696304、rs 2853669、rs 16847897、rs 2736100、rs 10069690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的相关性。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共将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接受治疗或健康检查的150例BPH患者和150例正常老年男性纳入研究。留取所有受试者正常临床检验后剩余的全血标本,储存于-80℃冰箱,同时记录受试者BPH患者组的年龄、既往病史、身高、体重、平均动脉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评分和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尿流率峰值(Qmax)、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排尿后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volume,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病理表现以及是否存在反复血尿、反复尿路感染、急性尿潴留、膀胱结石和肾功能异常等疾病相关数据。对于正常老年男性受试者,仅收集年龄数据进行统计学校正。提取全血标本的DNA,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LDR)+多重PCR检测多态性位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目标人群是否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结果:实验纳入群体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为稳定遗传的群体。通过单位点分析rs 10078761、rs 12696304、rs 2853669、rs 16847897、rs 2736100、rs10069690与临床型BPH风险无独立的相关性。但通过单倍型分析共发现4种单倍型(TCTGGT、TCTGTC、TGCCTC、TGTGTC)与临床型BPH的风险有关。接受病理检查的亚组人群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rs 2853669是平滑肌型增生的独立相关因素。另外,rs 2736100、rs 10078761和rs 10069690与BPH的临床进展性相关,且这3个SNP处于连锁不平衡状态。结论:端粒酶是参与细胞增殖的重要酶,其关键基因TERT基因在人群中的多态性rs 2853669、rs 2736100、rs 10078761、rs 10069690以及部分单倍型与临床型BPH的临床进展性、病理类型以及发生风险相关。rs 2853669的C等位基因是平滑肌型增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s 2736100、rs 10078761、rs 10069690连锁的等位基因共同增加了BPH的临床进展性。四种的单倍型TCTGGT、TCTGTC、TGCCTC、TGTGTC(等位基因顺序:rs10069690、rs2736100、rs16847897、rs2853669、rs12696304、rs10078761)与临床型BPH风险相关。综上,TERT基因多态性在BPH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蔡忠林,周川,庞捷,花晨朝,周逢海[2](2017)在《溶瘤腺病毒构建中可发展成为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子的生物分子》文中认为前列腺癌是一种在老年男性中高发的疾病,是男性癌症患者的第2大死因;在中国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位居泌尿系统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携带特异性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作为一种新型抗肿瘤方法,能够使病毒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并表达下游治疗基因,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对正常细胞不产生作用或者作用较小。目前,携带特异性启动子的溶瘤腺病毒已被研究者们广泛应用于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并显示出其独有的高效和安全优势。本文主要对溶瘤腺病毒构建时有望发展成为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子的多种生物分子进行综述。

闫泽晨[3](2017)在《PHD3对Desmin的调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文中认为背景前列腺癌是泌尿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全球癌症发病率及致死率情况统计中,前列腺癌占全球癌症总发病率的7.8%;而在致死率方面,前列腺癌的癌症相关死亡率也仅次于肺癌、乳腺腺癌及结直肠癌。在我国,随着寿命的延长、健康意识的提高及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不断进步,前列腺癌新发病例呈逐年增加趋势,据预测,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可能还会存在一个较大程度的増长。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多种方法可在早期发现前列腺癌。但即便如此,仍有较大比例的患者在发现时已发生骨转移。骨骼是前列腺癌的首要转移靶器官。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治疗难度加大,且患者常出现周身骨骼疼痛、骨折、瘫痪等,严重影响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发生原因并不清楚。明确骨转移的发生机制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筛选、鉴定与前列腺癌发生及骨转移相关的差异性表达蛋白;2检测筛选得到的差异蛋白PHD3及Desm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3探究PHD3对Desmin的调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研究方法1前列腺癌发生及骨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的筛选与鉴定1.1 SELDI-TOF-MS筛选前列腺癌发生及骨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应用SELDI-TOF-MS技术测定前列腺癌癌旁组(癌旁组)、前列腺癌无骨转移组(无骨转移组)及前列腺癌骨转移组(骨转移组)组织标本的差异性表达蛋白的m/z值。1.2前列腺癌发生及骨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的分离与鉴定应用TRICIN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TRICINE-SDS-PAGE)、MALDI-TOF/TOF-MS技术分离纯化、鉴定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2 PHD3及Desm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分析2.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中PHD3及Desm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相关性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PHD3及Desmin在癌旁组、无骨转移组及骨转移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统计学方法分析PHD3与Desmin二者表达的相关性。2.2免疫印记分析组织标本中PHD3及Desmin的蛋白表达水平提取各组标本的总蛋白,Western blot法检测PHD3及Desmin在不同组组织中的表达水平。2.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PHD3及Desmin的m RNA水平以癌旁组织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组的前列腺癌肿瘤组织中PHD3及Desmin的m RNA水平。3 PHD3及Desmin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3.1 PHD3对Desm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使用sh RNA干扰PHD3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及q RT-PCR检测Desm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使用过表达质粒转染LNCa P细胞后,再次使用上述方法检测Desmi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观察Desmin表达定位及多少变化。明确PHD3对Desmin表达的调控作用。3.2 PHD3可通过结合于NEDD4蛋白从而抑制NEDD4与Desmin的结合使用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PHD3与NEDD4是否能够结合。使用sh RNA干扰PHD3表达后观察NEDD4蛋白表达是否受影响。并通过免疫共沉淀的方法检测PHD3对NEDD4与Desmin的结合是否存在影响。明确PHD3、NEDD4及Desmin三者的相互结合及影响。3.3裸鼠成瘤实验验证过表达Desmin对PHD3缺失的LNCa P增殖及转移的影响细胞分组:正常培养LNCa P组,sh RNA干扰PHD3组,sh RNA干扰PHD3+过表达Desmin组。检测各组PHD3及Desmin的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裸鼠成瘤实验明确PHD3及Desmin对肿瘤细胞转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的筛选与鉴定1.1 SELDI-TOF-MS筛选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应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癌旁组、无骨转移组及骨转移组标本的差异性表达蛋白,结果显示其差异性表达蛋白的m/z位于8452Da及13367Da。1.2前列腺癌发生及转移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的分离与鉴定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纯化目标蛋白,并将检测出的m/z位于8452Da及13367Da的肽段/蛋白质样品分别酶解及检测肽段。通过将肽段导入SEQUEST检索程序并在Bioworks数据库检索,m/z位于8452Da及13367Da的肽段/蛋白质分别为脯氨酸羟化酶3(prolyl hydroxylase 3,PHD3)与结蛋白(Desmin)。2 PHD3及Desm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2.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标本中PHD3及Desmin的蛋白表达水平及二者相关性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发现在前列腺癌肿瘤组织中的PHD3及Desmin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PHD3及Desmin的表达水平,且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前列腺癌组织中的PHD3及Desmin的表达水平更低。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PHD3及Desm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2.2免疫印记分析组织标本中PHD3及Desmin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免疫印记分析实验对上述筛选出的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癌旁组、无骨转移组及骨转移组中,组织PHD3、Desmin的蛋白表达均呈逐渐降低趋势。2.3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组织标本中PHD3及Desmin的m RNA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发现在前列腺癌肿瘤组织中的PHD3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PHD3的表达水平,且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组织中PHD3表达水平更低。而Desmin的m RNA水平在各组中无明显变化。提示Desmin可能存在转录后水平的调控。3 PHD3及Desmin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3.1 PHD3对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使用sh RNA及过表达质粒对PHD3表达进行干预,q RT-PCR结果提示干预效率高,可用于后续实验。使用sh RNA干扰PHD3蛋白表达后,Desmin蛋白及m RNA表达水平均显着下降。使用PHD3过表达质粒转染LNCa P细胞后,Desmin蛋白表达量显着上调,但m RNA水平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提示,过表达PHD3后Desmin表达升高。提示PHD3对Desmin存在转录后调控作用。3.2 PHD3可通过结合于NEDD4蛋白从而抑制NEDD4与Desmin的结合免疫共沉淀结果提示:PHD3与NEDD4可直接结合。干扰PHD3表达虽然对NEDD4蛋白水平并无显着影响,但其与Desmin的结合显着增加,而反应体系中加入纯化PHD3后,NEDD4与Desmin的结合受到抑制。提示PHD3不影响NEDD4表达,但通过与其结合,影响NEDD4对Desmin的调控作用。3.3裸鼠成瘤实验验证过表达Desmin对PHD3缺失的LNCa P增殖及转移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结果提示,干扰PHD3可明显增加前列腺癌的肿瘤转移,但过表达Desmin可抑制PHD3缺失导致的肿瘤细胞转移及侵袭。结论1使用SELDI-TOF-MS技术筛选并分离鉴定出前列腺癌发生及骨转移相关蛋白PHD3及Desmin。2 PHD3及Desmin与人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二者在发生转移的肿瘤组织中表达显着下降并呈正相关性。3 PHD3通过与NEDD4结合,竞争性抑制NEDD4对Desmin的结合及降解作用。恢复PHD3及Desmin表达可能是抑制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新靶点。创新性本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筛选并鉴定出前列腺癌骨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PHD3及Desmin,发现二者在前列腺癌特别是发生骨转移的组织中表达下降,且呈正相关性。在机制上,PHD3可通过结合于NEDD4,竞争性抑制NEDD4对Desmin的结合及调控作用。动物实验进一步证实,PHD3表达降低可促进前列腺癌转移,恢复Desmin的表达则对前列腺癌的转移具有重要的抑制作用。PHD3调控的Desmin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尚未见文献报道。通过干预PHD3调控的Desmin通路可能为抑制前列腺癌的转移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陈亮,吴波[4](2016)在《前列腺癌实验室早期诊断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列腺癌(prostatic carcinoma,PCa)是男性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欧美国家位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前列腺癌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而容易被忽略,确诊时患者往往已进入晚期[2],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已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寻找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诊断指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吴大鹏[5](2015)在《TERT基因多态性和临床变量与前列腺癌进展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前列腺癌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是男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对于不同病人,即使在病理、临床分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其预后也可能完全不同。我们进行本研究的目的是分别从分子标记物和临床因素两个方面探究与前列腺癌进展性的关系。第一部分中国汉族人群中TERT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侵袭性关系的研究目的:TERT基因(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表达端粒酶逆转录酶,在保持端粒DNA长度、染色体稳定性和细胞增殖调控以及肿瘤发生发展方面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中国汉族人群中TERT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侵袭性的关系,以寻找理想的分子标记物来判断前列腺癌的预后。方法:我们采用D,amico评分将纳入的1,210例患者的侵袭性分为低、中、高危三组并应用Haploview4.2软件选出TERT基因的12个标签SNP。然后我们对患者的血液样本抽提DNA,并在Mass-ARRAY i PLEX测序平台上对所得DNA的12个SNPs做基因分型。最后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个SNPs与前列腺癌侵袭性、Gleason评分和前列腺癌发病年龄的关系。结果:我们观察到位于TERT基因第2内含子内的SNP rs2736100的“C”等位基因不仅与前列腺癌较低侵袭特性相关(OR=0.81,95%CI:0.66-0.99,P=0.037),还与低Gleason分级有关(OR=0.83,95%CI:0.70-0.99,P=0.039)。位于TERT基因第4内含子的SNPrs10069690也与前列腺癌低侵袭性相关(OR=0.76,95%CI:0.59-0.97,P=0.030)。此外,位于TERT基因下游的SNP rs10078761的“A”等位基因与前列腺癌低Gleason分级有关(OR=0.48,95%CI:0.28-0.81,P=0.006)。在本实验中我们未观察到TERT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发病年龄的关系。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中国汉族人群中TERT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侵袭性的关系,该实验结果对用分子遗传标记来指导临床上个体化治疗有一定的意义。第二部分中国汉族人群中临床因素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的关系的探索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变量与其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的关系。方法:我们对从2003年至2012年间在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入住的432名诊断为前列腺癌且仅接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定义研究的终点为内分泌治疗失效,也即PSA值从最低点连续两次检测到持续升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初始PSA值、PSA最低值、Gleason评分,肿瘤TNM分期,淋巴转移情况、骨转移情况等,最后通过Cox回归模型统计各临床病理资料与内分泌治疗失效时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年龄范围在57-88岁,中位年龄是73.7岁。初始PSA值的范围为10.3-588.1ng/ml,中位PSA值为27.15ng/ml。单纯内分泌治疗的失效时间为3-62个月,中位时间为27.0个月。统计结果显示,Gleason评分、肿瘤分期、PSA值最低点、淋巴结受累及骨转移和在单变量回归分析中和内分泌治疗的失效时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01)。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Gleason评分在多变量分析中也与内分泌治疗失效时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01)。Gleason评分在4+3及以上的患者使用雄激素剥夺治疗的失效风险为在3+4及以下的患者的2.49倍(OR=2.49,95%可信区间为1.44-4.30)。结论:在分期不同的前列腺癌患者中,Gleason分级与内分泌治疗失效的时间具有显着的统计学相关性,Gleason分级在4+3以上的患者显示出更短的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也即内分泌治疗效果持续时间在Gleason评分≥4+3的患者中较短。

李海龙[6](2015)在《PinX1基因作为肾癌的独立预后因子通过NF-κB/MMP-2信号通路抑制其转移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利用组织芯片研究PinX1基因与肾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利用体外体内实验研究其在肾癌细胞转移过程中的具体分子机制。方法1.对本实验室已构建完成的具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信息的两套独立的肾癌患者组织芯片(共353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PinX1染色进行评分,研究PinX1与肾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与肾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利用Cox回归分析判断PinX1是否可作为独立预后因子判断肾癌患者的预后。2.利用PinX1 siRNA及pEGFP-C3-PinX1表达载体转染人肾癌786-O和ACHN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两株肾癌细胞中PinX1蛋白表达情况,确定PinX1 siRNA及pEGFP-C3-PinX1表达载体的有效性。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PinX1基因低表达及高表达对两株肾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检测PinX1基因低表达及高表达对肾癌786-O和ACHN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inX1基因低表达及高表达对两株肾癌细胞中MMPs及TIMPs蛋白表达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检测PinX1基因低表达及高表达对两株肾癌细胞MMPs活性的影响。为证实PinX1通过MMP-2调节肾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在PinX1基因低表达的两株肾癌细胞中加入MMP-2外源性抑制剂阻断MMP-2通路,观察阻断MMP-2通路后低表达PinX1对肾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为证实PinX1通过NF-κB通路调节MMP-2的表达及活性进而调控肾癌细胞的转移能力。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PinX1基因低表达及高表达的两株肾癌细胞中NF-κB p65的蛋白表达及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65的核、浆分布。对肾癌786-O及ACHN细胞同时转染PinX1 siRNA和p65-siRNA与单独转染PinX1 siRNA的细胞相比较,Western Blot检测PinX1低表达或PinX1和p65同时低表达的肾癌细胞中MMP-2表达的变化。迁移、侵袭实验检测PinX1低表达或PinX1和p65同时低表达的肾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3.包装携带PinX1表达基因及PinX1 shRNA的慢病毒及对照病毒,对肾癌786-O细胞进行转染,构建PinX1高、低表达及对照的肾癌稳转细胞系。Western blot鉴定稳转细胞系PinX1蛋白的表达情况。自裸鼠尾静脉注射PinX1高、低表达及对照的肾癌稳转细胞,建立裸鼠肾癌肺转移模型。2月后处死裸鼠,检测肺部转移瘤情况,对转移瘤进行统计、比较。免疫组化检测转移瘤中PinX1、MMP-2、p65的表达情况。结果1.组织芯片染色显示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相比肾癌组织中PinX1表达显着降低;研究PinX1的表达与肾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显示:在试验组中PinX1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Two sided Fisher’s exact tests,P值分别为0.018,0.043和0.013),验证组中PinX1表达水平同样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负相关(Two sided Fisher’s exact tests,P值分别为0.001,0.006和0.002);分析PinX1表达水平与肾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显示:PinX1表达水平与术后5年总生存时间及疾病特异性生存时间均呈正相关(Log-rank test,P值均为0.002)。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PinX1可作为判断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分子。2.分别使用PinX1 siRNA和pEGFP-C3-PinX1表达载体转染人肾癌细胞786-O和ACHN后Western Blot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inX1 siRNA成功降低786-O和ACHN细胞中PinX1的表达,转染pEGFP-C3-PinX1成功在两株肾癌细胞中高表达PinX1;CCK-8增殖实验显示:PinX1基因低表达和高表达对两株肾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迁移实验显示,PinX1基因的低表达或高表达可显着提升或抑制肾癌细胞的迁移能力(P<0.001);侵袭实验显示,PinX1基因的低表达或高表达可显着提升或抑制肾癌细胞的侵袭能力(P<0.001);Western Blot实验显示:PinX1低表达或高表达可增强或降低MMP-2的表达,但MMP-9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且PinX1基因低表达和高表达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特异性内源性抑制剂TIMP-1及TIMP-2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明胶酶谱实验显示:PinX1低表达或高表达可增强或降低MMP-2的活性。以上结果提示PinX1基因可抑制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同时抑制其MMP-2的表达及活性,但其对MMP-2的调节是不依赖与TIMP-2的。利用MMP-2的外源性抑制剂处理经PinX1 siRNA沉默的肾癌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经MMP-2外源性抑制剂处理后,因PinX1被干扰后引起的MMP-2表达的上调被阻断;明胶酶谱实验显示:经MMP-2外源性抑制剂处理后,因PinX1被干扰后引起的MMP-2活性的增加被阻断;迁移、侵袭实验显示:肾癌细胞原本因PinX1干扰而提升的迁移、侵袭能力在MMP-2外源性抑制剂处理后又降回至常规水平(P<0.001)。以上结果提示:PinX1可通过MMP-2调节肾癌细胞的转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PinX1低表达和高表达的两株肾癌细胞中NF-κB p65的表达情况显示:PinX1的低表达或高表达可增强或减弱p65的蛋白表达;RT-PCR结果显示:PinX1的低表达或高表达可增强或减弱p65的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inX1低表达的两株肾癌细胞中p65发生了明显的核转位。这表明PinX1低表达可以上调p65的转录并增加其核转位,从而激活NF-κB通路的转录活性。NF-κB p65 siRNA与PinX1 siRNA共转染肾癌786-O及ACHN细胞,与PinX1 siRNA单独转染细胞对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inX1干扰后MMP-2表达水平上调,而当PinX1和p65双干扰后MMP-2表达又回调至正常水平;迁移、侵袭实验结果显示:PinX1干扰后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均明显增加(P<0.001),而当PinX1和p65双干扰后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又回调至正常水平(P<0.001)。以上结果进一步提示PinX1可通过NF-κB/MMP-2信号通路调节肾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3.包装携带PinX1表达基因或PinX1 shRNA的慢病毒,对肾癌786-O细胞进行转染,构建PinX1高表达及低表达的肾癌稳转细胞系。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inX1高、低表达的肾癌稳转细胞系成功过表达或敲减了PinX1。裸鼠肾癌肺转移模型建立2月后,处死并解剖裸鼠,肺组织石蜡切片H&E染色显示:肺部新生结节为肾癌转移瘤;对各组肺部转移结节进行统计,结果显示:PinX1低表达组的裸鼠肺转移结节数明显多于PinX1高表达组及对照组,且各组间均存在显着差异(χ2 test,P<0.001);免疫组化显示:PinX1高表达或低表达组的转移瘤中MMP-2及p65同时呈低表达或高表达,且TIMP-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进一步在体内验证了PinX1通过NF-κB/MMP-2信号通路调节肾癌细胞转移能力的机制。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在该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与正常肾组织及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PinX1表达降低,且其降低与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及患者预后不良高度相关,Cox回归分析提示PinX1可作为独立预测分子判断肾癌患者的预后。体内及体外实验证实,PinX1可通过NF-κB/MMP-2信号通路调节肾癌细胞的转移能力。我们的工作对以后研究PinX1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并有望为肾癌的分子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高晓东,陈一戎[7](2015)在《端粒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文中研究指明前列腺癌是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雄激素阻断疗法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在治疗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非常有效。然而,这种恶性肿瘤最终会成为雄激素非依赖性,抗雄激素药物逐渐失去作用,对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目前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临床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如何有效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之一。端粒作为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是染色质的专

王倚天,张蒙,王波,蔡志明,吴松[8](2014)在《端粒酶逆转录酶在泌尿生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端粒酶和端粒长短的变化与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其中,发生在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启动子区域的体细胞突变对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发生具有重大影响。此外,TERT的表达已被证明与肿瘤患者预后不佳相关。旨在总结TERT在泌尿生殖系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以及揭示TERT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和肿瘤靶向治疗新靶点的巨大潜能。

顾成元[9](2014)在《端粒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前列腺癌严重威胁着男性的生命健康。2011年美国新发前列腺癌240890例,占所有肿瘤的25%。2010年全美有32050名男性死于前列腺癌,高居男性死亡原因第2位。2008年全世界范围内约有900000例新发前列腺癌。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以近10年的年均增加比例推算,2015年中国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将达到17.35/10万,位居中国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发病率之首。尽管发病率持续高企并且分布范围广泛,但前列腺癌形态学和生物学行为具有显着的异质性,对此合理的推断是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潜在遗传异质性的反映。前列腺癌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调控的复杂过程,属于多基因复杂疾病。人群中广泛存在的多态性遗传背景,赋予了个体不同的前列腺癌易感特性和疾病转归。因此,深入研究前列腺癌发生及预后相关的遗传背景因素,有助于我们从分子水平寻找前列腺癌发病的相关病因、探索其发病机制以及敏感、特异的预后指标。另一方面,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在前列腺癌的发病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将环境暴露因素和基因遗传背景综合分析,是当前研究前列腺癌发生的合理模式。端粒对于维护基因组完整性不可或缺,相关基因的编码产物在抑制细胞无限增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的研究己证实端粒功能障碍贯穿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我们有理由推测,影响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均有可能促成或抑制前列腺癌的形成及进展,但目前端粒通路基因遗传变异在前列腺癌生物学机制中的作用仍不得而知,其中的易感基因、区域和功能机制尚待确认。有鉴于此,我们将根据结合文献报道和数据库,采取以通路为基础的研究策略,从端粒通路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性出发,全面分析相关基因多态性在前列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的角色,探索基因和基因、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列腺癌发生及进展的影响,并尝试从基因转录、表达产物和细胞因子等水平,揭示和论证内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第一部分端粒酶活性调控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研究绝大部分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可以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证实端粒酶被重新激活以维持前列腺癌肿瘤细胞无限增殖的能力,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端粒酶活性调控通路基因的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性及机制尚未阐明。因此,我们设计了以候选基因为策略的病例-对照研究,首先在101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1052例健康对照男性中分析端粒酶活性调控通路中三个关键基因TEP1、TNKS、TNKS2潜在功能性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然后在426例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中,采用Kaplain-Meier方法和多元Cox回归模型评估上述SNP与生化复发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各SNP与端粒长度的关系。结果显示TEP1 rs1760904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相关,AG基因型携带者的前列腺癌发病风险仅为GG型的75%(95% CI:0.62-0.91,P=0.003)。TEP1 rs1713418与年龄之间在前列腺癌致病作用中存在显着交互作用(P=0.005)。校正临床病理因素后我们发现,TEP1 rs1760904和TNKS2 rs1539042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TEP1 rs1760904 AG基因型携带者术后生化复发危险仅为GG基因型携带者的53%(95% CI:0.34-0.82,P=0.005)。与GG型携带者相比,TNKS2 rs1539042 CG基因型携带者的生化复发风险升高1.59倍,且这一效应在显性模型中更为显着(HR:1.64,95% CI:1.09-2.46,P=0.019)。进一步的基因型-表型分析证实TEP1 rs1760904与端粒长度相关,AG/AA型携带者的获得长端粒的概率是GG型携带者的1.55倍(OR:1.55,95% CI:1.04-2.30)。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TEPl基因的遗传变异可能在前列腺癌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基于端粒酶活性调控通路基因的遗传背景分析有助于预测前列腺癌发病及生化复发风险,不仅能为早期诊断提供诊断依据,更有助于准确筛选能从术后辅助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第二部分端粒长度维持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研究和功能论证端粒功能异常导致前列腺癌发生和进展主要有两条关键途径:端粒长度极限缩短和端粒酶的异常激活。理论上,影响端粒长度的相关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均有可能促成或抑制前列腺癌的形成及发展。目前虽然已有端粒长度与肿瘤发病风险及预后的相关报道,但相关调节基因遗传变异的作用机制尚不得而知。我们在第二部分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评估端粒长度维持通路中BICD1、PARP1、POT1和RTEL1等关键基因的潜在功能性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系,分析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功能学论证。我们观察到RTELl基因rs2297441和rs3208008两个位点的突变基因型携带者的前列腺癌发病风险明显升高(OR:1.44,95% CI:1.08-1.93及OR:1.37,95% CI:1.08-1.93),并且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生化复发危险度亦显着增加(HR:1.91,95% CI:1.12-3.27及HR:1.79,95% CI:1.04-3.08)。进一步的基因型-表型分析表明rs2297441和rs3208008两个位点的突变基因型个体获得长端粒的概率仅为野生型个体的58%和59%。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rs2297441 A等位基因可以增加hsa-miR-103与RTEL1基因3’UTR区域的结合能力。当rs2297441等位基因G转换为A时,最小自由能从-84.6转换成-85.5kcal/mol,并且改变了RTEL1 mRNA的二级结构。我们认为,端粒长度维持基因RTEL1的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发生和复发相关,rs2297441不同等位基因改变了hsa-miR-103与RTEL1基因3/UTR区域的结合能力,最终影响了RTEL1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了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示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多样性背后的潜在机制,同时为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术后辅助治疗提供决策依据。第三部分脂联素(ADIPOQ)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相似遗传背景个体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巨大差异。环境因素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尤其是高脂肪摄入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引起的肥胖逐渐得到重视。肥胖通过氧化应激的作用加速端粒的消耗,加重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细胞的老化,同时也是前列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作为唯一的负性调节因子,低脂联素血症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和血脂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有趣的是,前列腺癌患者的脂联素水平也明显降低。本部分研究旨在通过检测ADIPOQ基因功能性遗传变异在前列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分析其与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通过评估SNP与血浆脂联素的关系探索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并探讨遗传背景和肥胖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列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ADIPOQ rs3774262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与GG基因型相比,AA基因型携带者前列腺癌的发病风险降低约34%(95% CI:0.48-0.92)。而该基因型的携带者患高级别、进展期前列腺癌的风险仅为AG或GG基因型携带者的48%及45%(OR:0.48,95% CI:0.32-0.72 及 OR:0.45,95% CI: 0.29-0.70)。并且这种保护作用在低龄、正常体重或者无吸烟史的人群中更为明显。此外,我们还观察到rs3774262与肥胖之间存在显着交互作用,正常体重会进一步修饰基因型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的基因型-表型分析表明该SNP的保护基因型具有较高的血浆脂联素水平,这意味着脂联素可能是前列腺癌与肥胖之间的潜在分子介质。

毕磊,陈方敏,石家齐,严波,肖峰,范诗秋[10](2012)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良性前列腺增生1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11例及前列腺癌17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原位表达,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Gleason评分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强度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人端粒酶逆转录酶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与前列腺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0%vs 88.24%,P<0.001);在前列腺上皮内瘤组与前列腺癌组间有统计学意义(36.36%vs 88.24%,P=0.01);在前列腺上皮内瘤组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间也有统计学意义(36.36%vs 0%,P=0.022)。Gleason评分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组织中的高表达,对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具有重要意义;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强度随着Gleason评分的增加而呈现增强趋势;而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前列腺上皮内瘤中表达阳性的患者应列为密切的临床监控对象。

二、端粒酶与前列腺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端粒酶与前列腺癌(论文提纲范文)

(1)端粒酶基因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概述
    1.2 SNP与 BPH的关系
        1.2.1 性激素及受体基因SNPs与 BPH的关系
        1.2.2 肾上腺素受体SNPs与 BPH的关系
        1.2.3 炎症及氧化应激基因SNPs与 BPH的关系
        1.2.4 代谢相关基因SNPs与 BPH的关系
        1.2.5 与前列腺癌相关的SNPs
    1.3 端粒、端粒酶与疾病
        1.3.1 端粒的结构及功能
        1.3.2 端粒酶的结构及功能
        1.3.3 全血中的白细胞端粒的代表性
        1.3.4 端粒长度与年龄相关疾病
    1.4 端粒酶、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标本采集与受试者临床资料收集
        2.1.2 SNP位点的选择及网络资源
        2.1.3 主要试剂以及材料
        2.1.4 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提取基因组DNA
        2.2.2 多重PCR
        2.2.3 琼脂糖电泳
    2.3 结果统计与分析
        2.3.1 预关联分析
        2.3.2 BPH疾病关联分析
        2.3.3 统计方法以及遗传模型的选用
第三章 结果
    3.1 纳入人群的一般资料统计
    3.2 SNP总检出情况
    3.3 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
    3.4 连锁不平衡检验
    3.5 单位点与BPH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3.6 单位点与BPH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3.7 单位点BPH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8 单位点BPH疾病进展性的相关性分析
    3.9 单倍型与BPH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BPH与遗传的关系
    4.2 BPH的增殖特点与端粒酶的关系
    4.3 端粒酶与BPH临床进展性的相关性
    4.4 端粒酶在BPH和 PCa之间的角色
    4.5 单倍型与BPH风险的相关性
第五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的结论
    5.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伦理审查批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溶瘤腺病毒构建中可发展成为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子的生物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1 PSA
2 h K2
3 PSMA
4 PB
5 h TERT
6 PCGEM1
7 PCA3
8 TGases
9 PSCA
10 MALAT1
11 前列腺癌特异性SNPs
12 结语

(3)PHD3对Desmin的调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前列腺癌的研究现状
    2 蛋白质组学发展现状
    3 脯氨酸羟化酶(PHDs)研究进展
    4 结蛋白(Desmin)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前列腺癌骨转移骨相关差异性表达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HD3及Desmi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PHD3及Desmin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一 前列腺癌相关诊断及预后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TERT基因多态性和临床变量与前列腺癌进展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一览表
绪论
第一部分 中国汉族人群中TERT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侵袭性关系的研究
    1.1 研究背景
        1.1.1 TERT基因与前列腺癌关系
        1.1.2 单核苷酸多态性
        1.1.3 基因关联研究
    1.2 材料与方法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1.4 实验结果
    1.5 实验讨论
    1.6 实验结论
第二部分 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相关的临床因素的分析
    2.1 前言
    2.2 对象和方法
        2.2.1 病例收集
        2.2.2 病例随访
    2.3 统计学分析
    2.4 研究结果
    2.5 结果讨论
    2.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6)PinX1基因作为肾癌的独立预后因子通过NF-κB/MMP-2信号通路抑制其转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PinX1:位于人染色体8p23上的单倍体不足抑癌基因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7)端粒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端粒酶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一)前言
    (二)端粒酶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关系
    (三)端粒酶活性抑制剂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
    (四)反义核酸技术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五)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进展的其他因素
结论

(8)端粒酶逆转录酶在泌尿生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ERT与泌尿生殖肿瘤
    1.1 TERT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2 TERT表达促进ER阳性卵巢癌的发生
    2.1 TERT与肾细胞癌
    2.2 TERT与前列腺癌
3 结论

(9)端粒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前言部分参考文献
第—部分 端粒酶活性调控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一部分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端粒长度维持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研究和功能论证
    研究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脂联素(ADIPOQ)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10)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
    1.2 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hTERT在BPH、PIN及PCa中的表达
    2.2 hTERT在PCa中的表达
3 讨论

四、端粒酶与前列腺癌(论文参考文献)

  • [1]端粒酶基因多态性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性研究[D]. 范光锐. 兰州大学, 2020(01)
  • [2]溶瘤腺病毒构建中可发展成为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子的生物分子[J]. 蔡忠林,周川,庞捷,花晨朝,周逢海. 肿瘤, 2017(05)
  • [3]PHD3对Desmin的调控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D]. 闫泽晨. 郑州大学, 2017(02)
  • [4]前列腺癌实验室早期诊断研究进展[J]. 陈亮,吴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11)
  • [5]TERT基因多态性和临床变量与前列腺癌进展关系的研究[D]. 吴大鹏.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 [6]PinX1基因作为肾癌的独立预后因子通过NF-κB/MMP-2信号通路抑制其转移的研究[D]. 李海龙. 南京医科大学, 2015(05)
  • [7]端粒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新靶点[J]. 高晓东,陈一戎.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5(01)
  • [8]端粒酶逆转录酶在泌尿生殖系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王倚天,张蒙,王波,蔡志明,吴松. 生命科学, 2014(08)
  • [9]端粒通路基因遗传变异与前列腺癌易感性及预后的关联研究[D]. 顾成元. 复旦大学, 2014(01)
  • [10]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上皮内瘤及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毕磊,陈方敏,石家齐,严波,肖峰,范诗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标签:;  ;  ;  ;  ;  

端粒酶与前列腺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