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琴是怎样制作的(下)(论文文献综述)
宋玉超[1](2021)在《中国古琴铭刻研究》文中指出
宋玉超[2](2021)在《中国古琴铭刻研究》文中指出古琴漆面质地坚硬光洁,不渗水墨,这是古琴髹漆的目的所在,也决定了欲在琴器表面进行笔墨书写几无可能。古代文人骚客以纸墨为载体,尤其得先贤书画遗迹,珍爱赏玩之余,不免究其师法传承,述之渊源来历,品评优劣等次,因之古代书迹多品鉴题识、名章闲印。与书画相类的,雅士得先贤遗琴鸿宝,亦皆雅集鉴赏、品题相和。而琴面不能书,题识、赞颂、钤印等则改镌刻其上。古人深谙琴乃道器,沟通天人之际,多以明志,故又有琴名、铭文铭刻。故选题所论古琴书法铭刻,主要分为琴器表面与琴体内部两部分。漆面铭刻,包括琴名、题识铭文、印章铭刻三部分,琴体内部主要指腹腔内的款识书迹与铭刻两类。琴器书刻的文字面貌与书法形式,皆在研究范围内。古琴铭刻,因处于琴学与书学两学科的交叉领域,专论此者鲜有。在学术研究中偶被用作古琴器物考证的辅助手段,余者大多停留在铭文书法风格的赏析层面,因此成体系的综合研究也未出现。论文以传世之古代琴器为依托,以铭刻的书法形式为对象,分上下两编加以探究。其中下编为整理编,主要内容为中国古琴图像和书法铭刻汇编,并古琴铭刻一览简表,作为研究的基础文献材料。为方便研究者检索查阅,另册装订。上编为研究编,围绕选题“古琴铭刻”为中心,研究与之密切相关的以下内容:其一,古琴铭刻书法形式研究,铭刻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及演进状况,其二,古琴铭刻文献的整理和考论。其三,历史上着名书家与古琴铭刻结合密切,书家款琴的真伪考证,并拓展考论书家相关琴事。其四,以古琴铭刻的研究考证为手段,进行古琴器物的真伪考辨。因以古琴铭刻内容及时代顺序两线索,安排第一章为古琴铭刻源流述考与书法铭刻形式概论,第二章以琴名铭刻为中心加以探究,第三章为古琴腹款书刻形式的阐述,第四章乃古琴印章铭刻刍议,第五章则以唐宋琴为中心的题识铭文研究,第六章明代藩王琴铭刻研究,第七章为晚清民国一代琴学大家杨宗稷所着《藏琴录》的古琴铭刻文献考论,以及第八章馆藏古琴书法铭刻个案研究举隅,最后为结语。
陆长超[3](2020)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代古琴斫制对小提琴制作技艺的借鉴》文中指出古琴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制作技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然而其制作技艺的传承断断续续,始终未形成系统、标准的体系。小提琴制作虽然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已经形成一套形制规范、法度严谨、各部件功能明确的较为完整的体系标准。因此,小提琴制作技艺对古琴制作技艺的系统化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思特[4](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王艺璇[5](2020)在《陈长林琴学研究初探》文中指出具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双重身份的陈长林先生,以其特殊的学科结构、丰厚的学养与学术成就,成为现当代承前启后、独一无二的标志性“科技型”琴家。本文通过对其琴学理论、操缦实践、音视频辑录等三方面重要成果的研究得出,陈长林先生对现当代古琴的学术研究、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古琴科技、琴律研究、打谱移植、吟唱操缦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他在古琴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独特价值与深远意义。本文结合陈长林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力求对其一生的琴学成就予以理论性的初步归纳与探索,并为当代琴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任晓艺[6](2020)在《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代是道教发展的高峰期,是古琴艺术大发展时代,从思想史的角度看也是儒释道三家高度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司马承祯作为茅山宗重要代表,身处时代洪流,其人其思便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烙印。《素琴传》作为司马承祯音乐美学思想的集中表达,不仅基本涵盖了前人琴论,还显示出了司马承祯“以琴论道”和儒道音乐思想相融合的特点。遗憾的是,这样一部音乐美学文论还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展开的探讨也不多,这就为本文的写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做好《素琴传》的注译和解题工作,深入分析《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阐释其重要音乐美学思想价值,能够一定程度上丰富唐代道教琴论的相关研究,佐证唐代古琴艺术的高度发达。本文首先在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意图、研究方法、研究现状进行论述,并从“素琴”二字入手对《素琴传》进行解题,揭示司马承祯无声之乐的审美追求。第一章对司马承祯修道思想进行概述,突出其融合性特点,并对以司马承祯为代表的茅山宗在唐代的繁盛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第二章以初、盛唐儒释道三教冲突与融合为背景,梳理从唐高祖到唐玄宗的三教政策,将三教焦点之一的夷夏之论引入古琴,探索胡乐冲击下依旧繁荣的古琴艺术总体面貌。第三章对《素琴传》中的琴象论、琴禁论、斫琴论、琴德论进行详细分析,验证司马承祯音乐美学的儒道融合性特征,并以《素琴传》为时间节点,从音乐美学思想史的维度作横向和纵向的考察,突出《素琴传》音乐美学价值。本文从音乐美学思想史的角度对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展开研究,通过对《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内涵的分析,相信有助于唐代音乐美学的认识,也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出唐代琴学和音乐美学的状态,以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缺失的部分,有所补益。
吕宁[7](2020)在《SY古琴馆体验营销策略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需求和消费模式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企业也由关注产品和服务转变为重视提供顾客更多有价值的体验。体验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通过与顾客产生良好互动,给顾客留下难忘的体验印象,实现企业盈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人的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人们正在寻找新的调节身心的方式,弹奏古琴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复兴,古琴作为中国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古琴培训行业。国内古琴馆、古琴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古琴培训行业的快速发展,顾客对于古琴馆有了更高的体验需求。在此情况下,古琴馆通过实施体验营销,提升顾客的体验满意度至关重要。本文以SY古琴馆为例,通过研究SY古琴馆在体验营销方面的改进策略,为古琴培训行业提本文首先简述了SY古琴馆的情况,运用PEST法分析了SY古琴馆的宏观环境,并阐述了SY古琴馆的市场定位。接下来从施密特战略体验五个模块的角度,与竞争对手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目前SY古琴馆在体验营销方面的优劣势。进而建议SY古琴馆改进顾客在感官、行动及关联方面的体验。接下来从战略体验模块的五个方面设计顾客体验满意度问卷,展开问卷调研。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出目前SY古琴馆体验营销存在的问题,得出战略体验的五个维度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大小依次是:关联体验、行动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和感官体验。最后,根据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和问卷调研数据的结论,本文从战略体验模块的五个方面提出了SY古琴馆的体验营销改进策略。建议SY古琴馆在感官体验方面,关注视觉设计和环境舒适度;在情感体验方面,加强日常与顾客的情感关怀;在思考体验方面,发挥陈设物品和海报引发人思考的作用;在行动体验方面,加强顾客之间的互动,打造良好的社交平台,引领顾客形成以琴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在关联体验方面,打造特色品牌、增强顾客的归属感和体现顾客的身份、加强对于古琴文化的宣传。通过完善SY古琴馆的体验营销策略,帮助SY古琴馆提升在上海市松江区的竞争力,提高其品牌影响力。同时,希望改进后的体验营销策略对行业内其他古琴培训机构在制定体验营销策略时提供一定的借鉴。
段静博[8](2020)在《河南乡村振兴发展成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下,河南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获得了显着成就。在“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交流中,口译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口译策略的选择也直接影响着交流效果。2019年6月,斐济共和国高级公务员研修班代表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赴兰考县徐场村进行考察参观,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乡村振兴进程在农村所取得的成就。本实践报告选取行程中第二天徐场村和兰考县展览馆等地的口译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适当的口译策略选择可以确保口译过程中源语言意思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与世界分享中国新农村发展成就的口译活动中,释意理论的观点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释意理论认为口译是有人的认知参与的交际行为;口译的目的是交际,重点是意义的传达而非语言本身;口译过程由理解原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三个阶段构成。本报告以释意理论为指导,根据本次口译实践的案例分析,总结出四种口译策略:意译、词性转换、信息增补、句子结构重组。译员采取意译策略对源语进行释译以传递源语的意义和情感。词性转换策略通过转变词性,使译语简洁、顺畅。信息增补策略对源语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专业术语等信息进行必要信息补充。句子结构重组策略是指口译过程中,译员不必局限于源语句子结构和选词,而是在要理解源语内容和逻辑的基础上,重组句子结构以重视实现意义上的对等。报告中译者还分析了此次口译活动案例中存在的漏译、误译和停顿现象,并结合口译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尝试总结了相关的应对策略。
叶佳蓉[9](2020)在《胡文焕《文会堂琴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胡文焕的《文会堂琴谱》是万历中期的一部琴学专着,迄今尚未被系统地整理和研究。首先,梳理明代万历前期刻书业、浙江琴派、钱塘琴乐发展概况,分析《文会堂琴谱》刊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其次,考察胡文焕的生平经历、室名别号、刻书经历以及往来交游,分析其琴人的身份和编辑《文会堂琴谱》的初衷。其三,重点从文献学的角度,整理和研究《文会堂琴谱》的版本系统。其四,汇校可见的四个版本,从史源学角度,考察该书的成书和刊刻时间,探讨所录琴论、曲名、曲谱、图式等文献资料的史源,分析其成书过程,尝试探讨各版本之间的渊源关系;从琴学史角度,对各卷内容进行分类研究,分析万历时期琴集编辑、刊刻、传播的历史过程,探讨该书与浙江琴派以及万历时期琴学发展的历史关系和学术意义。其五,围绕《文会堂琴谱》编选内容、古琴制作以及胡文焕的文学创作,分析胡氏的琴学思想和琴学成就。总之,通过对胡文焕及《文会堂琴谱》的研究,重点探讨《文会堂琴谱》的成书内容、编排特点、版本情况、主要文献来源、体现的琴学思想,及其在浙派古琴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与价值。
魏圩[10](2020)在《琴乐演奏中“味”的生成》文中指出“味”是中国传统音乐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关于琴乐之“味”的论述,散见于传统琴论以及当代琴家、理论家的研究成果中。本文以演奏为切入点,系统性阐释琴乐之“味”生成的动态过程,并揭示其生成机理。本文研究力图从不同维度阐释琴乐之“味”,拓展“味”的理论内涵,从音响形态、技法呈现以及当代琴家对琴乐之“味”的理解几个层面详细论述琴乐之“味”的生成。而在论证过程中,涉及声学、心理学,以及西方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学科视角的融合,是本文研究的特点之一。此外,在本文的论证过中,结合了直接与间接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对后续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二、古琴是怎样制作的(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琴是怎样制作的(下)(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古琴铭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现状评述 |
二、琴学史料整理与书法铭刻相关文献述要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附 古琴结构示意图(仲尼式) |
上编 古琴书法铭刻研究 |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古琴铭刻源流述考 |
一、古琴铭刻文献之缺 |
二、出土与传世实物之证 |
三、传世古琴铭刻之内容 |
四、古琴铭刻文献的多重特性 |
第二节 古琴铭刻的时代属性与书法审美风尚 |
一、古琴的斫制与铭刻年代 |
二、书法风尚对古琴铭刻面貌的影响 |
三、个体、群体的审美偏好对古琴铭刻的影响 |
第三节 古琴铭刻书法形式概论——以故宫博物院藏琴为例 |
一、铭琴式样 |
二、琴铭刊刻 |
三、历代递藏对古琴铭刻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古琴琴名铭刻研究 |
第一节 古琴命名与分类 |
一、对古琴的一般称名方式 |
二、琴名分类及内涵 |
第二节 琴名铭刻形式解析 |
一、琴名铭刻字数 |
二、琴背琴名铭刻 |
三、琴正面琴名铭刻 |
四、琴名铭刻方向 |
第三节 琴名铭刻的书体与风格探究 |
一、篆书正宗 |
二、隶书逸韵 |
三、楷书世范 |
四、行书风姿 |
五、草书真趣 |
第四节 古琴琴名铭刻着录勘误证讹两则 |
一、故宫博物院藏明无底式蕉叶“古杲华”琴名勘误 |
二、山东省博物馆藏蕉叶式“砚雪”琴名勘误 |
第五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松石间意”唐寅书款琴名来源考 |
一、琴名铭刻与唐寅传世书迹的字形比较 |
二、以《落花诗卷》为集字范本的因素 |
第三章 古琴腹款书刻研究 |
第一节 古琴腹款面貌的特殊性:书写与铭刻 |
一、书与刻:两种面貌兼具 |
二、铭刻腹款的“先书后刻” |
三、书刻共存特例 |
四、书刻腹款的数量比较 |
第二节 古琴腹款书刻形式探究 |
一、腹款书刻位置 |
二、腹款书刻方向 |
三、池沼的方圆与腹款书刻 |
四、腹款内容与样式 |
第三节 古琴腹款的书体面貌及成因 |
一、腹款的书体面貌 |
二、腹款书体面貌成因 |
第四节 古琴腹款书刻的发展变迁 |
一、增添:后世重修腹款 |
二、消亡:从漫漶到泯灭 |
三、重生:古琴腹款的移出新刻 |
第五节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张瑞图制琴”腹款证伪 |
一、张瑞图天启年间之行迹 |
二、“果亭山人”之自号 |
三、落款年月行文方式 |
第四章 古琴印章铭刻刍议 |
第一节 古琴印章铭刻的功用 |
一、物勒工名 |
二、鉴赏收藏 |
三、托物明志 |
四、标示用途 |
第二节 古琴印章铭刻特点发微 |
一、阴阳相生朱白共存 |
二、天圆地方方圆兼备 |
三、印文的“双钩”呈现 |
第三节 古琴印章铭刻书体与风格分类 |
一、篆书入印 |
二、隶楷入印 |
三、风格特点分类 |
第五章 古琴题识铭文研究——以唐宋古琴铭刻为中心 |
第一节 古琴题识铭文的内容与布局特点分析 |
一、有铭无识 |
二、有识无铭 |
三、题铭一体 |
第二节 古琴题识铭文的书体面貌与影响因素探究 |
一、题识铭文铭刻的书体面貌 |
二、面貌特点与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古琴题识铭文铭刻中的古人音乐观 |
一、琴德最优 |
二、崇古尚贤 |
三、道通天地和谐自然 |
第四节 古琴题识铭文铭刻的价值与意义 |
一、题识铭文铭刻的文献价值 |
二、题识铭文铭刻的书法审美价值 |
三、题识铭文铭刻的意义 |
第六章 明代藩王琴铭刻考论——以明潞王、益王琴为中心 |
第一节 明代潞王“中和”琴书法铭刻 |
一、传世潞王“中和”琴书法铭刻特点 |
二、潞王制琴“中和式”名实考 |
第二节 潞王琴铭与其“中和”思想 |
一、潞王琴书法铭刻为朱常淓亲笔考 |
二、潞王书法作品中的“中和” |
三、潞王自用印反映的“中和” |
第三节 传世明代益王制琴铭刻形式与特点 |
一、故宫博物院藏“天风环佩”琴 |
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韵磬”琴 |
三、湖南省博物馆藏“朝阳鸣凤”琴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玉韵”琴 |
四、传世益王琴的铭刻形式与特点 |
第四节 明代藩王制琴印章铭刻特点及成因 |
一、明代藩王制琴的“巨型”印章铭刻 |
二、明代藩王琴印章铭刻的风格多样性 |
三、明代藩王制琴印章铭刻功用的转变 |
第七章 清末民国杨宗稷《藏琴录》古琴铭刻文献考论 |
第一节 杨宗稷《藏琴录》古琴铭刻考释与整理 |
一、杨宗稷与《藏琴录》 |
二、《藏琴录》所录古琴铭刻考释与整理 |
第二节 《藏琴录》古琴铭刻形式考论 |
一、琴名铭刻 |
二、题识铭刻 |
三、印章铭刻与腹款 |
第三节 杨宗稷古琴鉴藏观影响下的古琴铭刻 |
第四节 《藏琴录》琴名铭刻底本来源及摹刻考例 |
一、“松风”琴名及铭文摹刻 |
二、浙江省博物馆藏杨宗稷旧藏“飞龙”琴名铭刻 |
第八章 古琴铭刻个案研究举隅 |
第一节 四川博物院藏东坡孙苏符“眉山清响”琴铭考 |
一、“圮”字之辨 |
二、东坡之孙苏符旧物 |
三、“东坡祀生” |
四、小篆琴名“眉山清响”之刻刊 |
五、“张又泉铭”与“沈中审音”铭文考证 |
第二节 清宫旧藏明代落霞式“可伴”琴铭考论 |
一、“可伴”琴:独特的铭刻形式 |
二、以铭刻为证:乃赏赐名臣商辂之用 |
三、琴身铭刻之内涵意义:琴在朝廷事务中的功用 |
四、尘封数百年:铭刻后未出紫禁城 |
五、另一张同铭琴的出现:由琴铭引起的真伪讨论 |
六、特殊的文献遗存:漆下纸胎版刻书迹 |
第三节 浙江省博物馆藏“号钟”琴与传世“叠山号钟”琴铭比较 |
一、两“号钟”琴铭刻概况 |
二、“号钟”琴的文献考察 |
三、浙博藏“号钟”琴铭蠡测——以书法铭刻为据 |
第四节 南京博物院藏明董其昌款琴铭文辨伪 |
一、铭刻款署“三月既望”与董其昌行迹考 |
二、董其昌款琴“香光居士”字号考论 |
三、铭文“天台朱致远”之疑及董其昌印章的比较 |
结语 |
下编 中国古琴铭刻图录 |
一、中国古琴图像和书法铭刻汇编 |
凡例 |
检索目录 |
汇编正文 |
二、馆藏古琴铭刻情况一览表 |
凡例 |
表格正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代古琴斫制对小提琴制作技艺的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古琴琴材使用对小提琴共鸣体材料应用的借鉴 |
(一)古琴面板材料应用对小提琴面板材料应用的借鉴 |
(二)古琴底板材料应用对小提琴底板材料应用的借鉴 |
二、古琴制作对小提琴共鸣腔体结构处理的借鉴 |
(一)小提琴与古琴共鸣腔体结构性区别 |
(二)古琴腔体结构应用对小提琴共鸣腔体结构上的借鉴 |
(三)古琴制作对小提琴低音梁应用的借鉴 |
三、古琴制作对小提琴其他各部件处理的借鉴 |
(一)古琴制作对小提琴指板处理的借鉴 |
(二)古琴天地柱制作对小提琴音柱应用的借鉴 |
(三)古琴岳山制作安装对小提琴琴码处理的借鉴 |
结语 |
(4)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研究的缘起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
3.4 问题与展望 |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标 |
4.2 主要研究内容 |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舞、医、巫同源 |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
1.1.1 音乐起源思想 |
1.1.2 音乐实践活动 |
1.1.3 音乐律制 |
1.1.4 音乐与健康 |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2.1 礼乐养生观 |
2.2 美善相“和” |
2.3 仁义道德观 |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
3.1.1 游戏与自娱 |
3.1.2 长啸放情 |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3.3.1 从“非礼”到“求真” |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
2.2.1 音乐“美”的探讨 |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
3.1 阮籍的《乐论》 |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
3.2 阮籍的《酒狂》 |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
3.2.3 调式的统一 |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
2.1 以乐养气 |
2.2 以乐养德 |
2.3 以乐养形 |
2.4 以乐养神 |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
4.1.1 声波治疗 |
4.1.2 诱发“α波” |
4.1.3 音乐引导想象 |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
5 小结 |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1.1 起源与神话 |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
2.1 起源与神话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
3.2.1 音乐和谐观 |
3.2.2 调式与健康 |
3.3 3-19世纪的比较 |
3.3.1 人的觉醒 |
3.3.2 类同相召 |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
4.2.1 可通约性 |
4.2.2 难以通约性 |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陈长林琴学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生平概述 |
第一节 学科背景 |
一、科技工作者 |
二、古琴家 |
第二节 琴学生涯 |
一、私塾之学 |
二、家学渊源 |
三、从师渊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琴学研究 |
第一节 古琴与科技 |
一、“QPS”琴谱处理功能 |
二、琴曲演奏功能 |
三、古琴与人工智能 |
第二节 闽派古琴研究 |
第三节 琴律研究 |
一、“古琴”三分损益律生律法 |
二、纯律调弦法 |
三、复合律——三五调合律 |
第四节 打谱移植研究 |
一、打谱研究 |
二、琴曲移植 |
第五节 古琴与吟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琴曲操缦特点简析 |
第一节 《大胡笳》 |
一、琴曲简介 |
二、结构分析 |
三、艺术手法 |
第二节 《龙朔操》 |
一、琴曲简介 |
二、结构分析 |
三、艺术手法 |
第三节 《庄周梦蝶》 |
一、琴曲简介 |
二、结构分析 |
三、艺术手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陈长林琴学精神的体现 |
第一节 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 |
第二节 “利于世”的奉献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图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四、《素琴传》解题 |
第一章 司马承祯及唐代茅山宗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司马承祯其人及其道教思想 |
一、司马承祯其人 |
二、司马承祯道教思想概述 |
三、司马承祯道教思想影响及评价 |
第二节 唐代茅山宗繁荣发展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初、盛唐三教关系演变下的古琴艺术 |
第一节 初、盛唐三教关系演变 |
第二节 三教关系演变下的古琴艺术 |
一、琴人 |
二、琴曲 |
三、琴诗 |
四、斫琴 |
五、琴论 |
六、记谱 |
七、琴画 |
第三章 《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分析及比较 |
第一节 《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分析 |
一、琴象论 |
二、琴禁论 |
三、斫琴论 |
四、琴德论 |
第二节 《素琴传》与其他琴论的比较 |
一、《素琴传》与唐前琴论的比较 |
二、《素琴传》与同时期其他琴论的比较 |
三、《素琴传》与唐后琴论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素琴传》注译 |
致谢 |
(7)SY古琴馆体验营销策略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体验营销的概念 |
2.2 体验营销的特点 |
2.3 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
2.4 战略体验模块 |
2.5 体验营销策略 |
2.6 小结 |
第3章 SY古琴馆环境分析和市场选择 |
3.1 古琴馆简述 |
3.1.1 古琴及古琴馆概述 |
3.1.2 SY古琴馆简介 |
3.2 SY古琴馆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技术环境 |
3.2.4 社会文化环境 |
3.3 SY古琴馆的市场选择 |
3.3.1 市场细分 |
3.3.2 目标市场 |
3.3.3 产品定位 |
3.4 小结 |
第4章 SY古琴馆体验营销现状分析 |
4.1 SY古琴馆体验营销现状描述 |
4.1.1 线下店面体验营销 |
4.1.2 线上体验营销 |
4.2 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 |
4.3 SY古琴馆体验营销现状分析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SY古琴馆顾客体验满意度调研 |
5.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
5.1.1 问卷调研的目的和对象 |
5.1.2 问卷发放和采集 |
5.1.3 问卷设计 |
5.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分析 |
5.3 顾客体验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
5.3.1 感官体验 |
5.3.2 情感体验 |
5.3.3 思考体验 |
5.3.4 行动体验 |
5.3.5 关联体验 |
5.3.6 顾客满意度评价 |
5.4 数据结果分析 |
5.4.1 相关分析 |
5.4.2 回归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SY古琴馆体验营销策略改进措施 |
6.1 感官体验策略 |
6.1.1 传达统一的视觉形象 |
6.1.2 创造舒适的体验环境 |
6.2 情感体验策略 |
6.2.1 培养员工情感管理能力 |
6.2.2 提供温暖的日常关怀 |
6.3 思考体验策略 |
6.3.1 陈列物品启发思考 |
6.3.2 变换海报主题 |
6.3.3 深入开展免费讲座 |
6.4 行动体验策略 |
6.4.1 提供丰富的体验活动 |
6.4.2 打造良好的社交平台 |
6.4.3 引领以琴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
6.5 关联体验策略 |
6.5.1 塑造特色品牌 |
6.5.2 增强归属感和彰显身份 |
6.5.3 传播古琴文化 |
6.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河南乡村振兴发展成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口译任务描述 |
1.1 口译任务背景 |
1.2 口译任务性质 |
1.3 口译任务要求 |
1.4 口译任务意义 |
2 口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文稿标识 |
2.1.2 专业知识准备 |
2.1.3 文化背景准备 |
2.2 口译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2.3.1 译后质量评价 |
2.3.2 译后文稿整理 |
3 口译案例分析 |
3.1 口译策略与技巧的应用 |
3.1.1 意译 |
3.1.2 词性转换 |
3.1.3 信息增补 |
3.1.4 结构重组 |
3.2 口译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3.2.1 漏译与误译 |
3.2.2 停顿 |
4 口译实践总结 |
4.1 口译实践中待解决的问题与思考 |
4.2 口译实践对未来口译学习的启发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术语表 |
附录 汉语原文 |
附录 英语译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胡文焕《文会堂琴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明代初期的琴集与琴人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胡文焕与《文会堂琴谱》 |
第一节 《琴谱》的刊刻背景 |
一、明代刻书业繁荣 |
二、浙派古琴的兴起与形成 |
三、钱塘琴人与琴乐 |
第二节 胡文焕生平 |
一、别号 |
二、刻书 |
三、文学创作 |
四、籍贯与交游 |
第三节 《琴谱》概要 |
一、《琴谱》的成书时间 |
二、《琴谱》内容概述 |
三、《琴谱》编排体例 |
第三章 《文会堂琴谱》版本研究 |
第一节 《琴谱》的着录 |
第二节 《琴谱》的版本研究 |
一、西谛本 |
二、北大本 |
三、北图残本 |
四、音研所本 |
五、国会本 |
第三节 《琴谱》的校勘 |
一、《琴谱》的校勘 |
二、《琴谱》的刊刻 |
第四章 《文会堂琴谱》文献探源 |
第一节 琴论与图式 |
一、琴论文献探源 |
二、《琴谱》中的图式 |
第二节 琴曲 |
一、《琴谱》琴曲曲目 |
二、琴曲曲名 |
三、曲谱 |
四、琴曲内容特点 |
第三节 《琴谱》对后世的影响 |
第五章 胡文焕的琴学成就 |
第一节 编订《琴谱》与古琴制作 |
第二节 胡文焕的琴学观念 |
第三节 胡文焕诗文中的琴学表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琴乐演奏中“味”的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琴乐之“味”的内涵与分类 |
第一节 “味”与琴乐之“味” |
一、“味” |
二、琴乐之“味” |
第二节 琴声之“味”与演奏之“味” |
一、琴声之“味” |
二、演奏之“味” |
第三节 琴曲之“味”与流派之“味” |
一、琴曲之“味” |
二、流派之“味” |
第四节 传统之“味”与现代之“味” |
一、传统琴曲与现代琴曲之“味” |
二、传统琴家与现代琴家的演奏之“味” |
三、传统之“味”与现代之“味”的融通 |
第二章 琴乐之“味”的音响特点 |
第一节 对琴声之“味”的追求与重视 |
一、对音量的追求 |
二、对音色的重视 |
第二节 影响琴声的诸要素 |
一、特殊的制作工艺 |
二、弦的材质 |
三、与特殊形制对应的演奏方法 |
第三节 琴声之“味”的美感形态 |
一、古淡之“味” |
二、金石之“味” |
三、人声之“味” |
四、静含之“味” |
第三章 琴乐之“味”的技法呈现 |
第一节 指法安排与琴乐之“味” |
一、古琴指法分类 |
二、音色指法 |
三、右手指法 |
四、左手指法 |
第二节 节奏安排与琴乐之“味” |
一、速度的处理与“味” |
二、节拍的处理与“味” |
三、含节奏型的指法与“味” |
第三节 动势与“味” |
一、指法动势与“味” |
二、运指动势与“味” |
三、气息体势与“味” |
第四章 琴乐之“味”的主体要素 |
第一节 对琴曲内容的理解 |
一、“移情说”的提出 |
二、“情”的体现 |
三、“情”产生的逻辑 |
第二节 对琴乐趣味的领会 |
一、淡 |
二、“腔化韵”的表现 |
三、音色的表现 |
第三节 对琴乐传统的把握 |
一、琴乐之“味”是否有客观标准 |
二、琴乐之“味”的标准可否变化 |
三、琴乐之“味”的演变是否有规律可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古琴是怎样制作的(下)(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古琴铭刻研究[D]. 宋玉超. 吉林大学, 2021
- [2]中国古琴铭刻研究[D]. 宋玉超. 吉林大学, 2021
-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代古琴斫制对小提琴制作技艺的借鉴[J]. 陆长超. 艺苑, 2020(06)
- [4]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陈长林琴学研究初探[D]. 王艺璇.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6]司马承祯《素琴传》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 任晓艺.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7]SY古琴馆体验营销策略改进研究[D]. 吕宁. 东华大学, 2020(01)
- [8]河南乡村振兴发展成就交替传译实践报告[D]. 段静博. 郑州大学, 2020(02)
- [9]胡文焕《文会堂琴谱》研究[D]. 叶佳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10]琴乐演奏中“味”的生成[D]. 魏圩.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