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董德录[1](2021)在《HSP90/SIRT3/SOD2途径调控线粒体蛋白输入参与卵巢癌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具挑战性的恶性肿瘤,由于发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导致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目前,卵巢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辅助以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或者生物治疗。但是,治疗后卵巢癌的复发率为70-80%,5年生存率不足40%。顺铂等传统化疗药以DNA为靶点,通过干扰DNA稳态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但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虽然,已有研究发现顺铂耐药性与线粒体功能有关,并且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耐药细胞具有较强的线粒体生物合成能力。但是,线粒体功能除了能量生成、细胞代谢、氧化还原平衡、细胞凋亡等之外,还在细胞内信号传递的发挥关键枢纽作用。因此,进一步探究线粒体在化疗药敏感性中的作用可能为肿瘤化疗提供新思路。线粒体DNA只编码13个蛋白,其余所有蛋白均由细胞核DNA编码,包括经典的抗氧化通路SIRT3-SOD2等,均需要经线粒体运输系统进入线粒体,进行正确定位和组装后发挥功能。除了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应激外,细胞质蛋白作为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蛋白交流平台在维持细胞蛋白稳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细胞质热休克蛋白90(HSP90)作为一种保守的分子伴侣,在蛋白质合成,折叠,构象稳定和降解等过程扮演着执行者和协调者的双重角色。目前研究发现,肺癌、肝癌及卵巢癌中HSP90和HSP70等分子伴侣高表达,并认为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耐药等密切相关。HSP90能够与线粒体外膜TOM70直接相互作用,将携带的客户分子通过线粒体运输系统转运至线粒体内,参与了细胞应激、氧化还原及细胞凋亡等调控。因此,通过进一步探讨HSP90介导的胞质蛋白稳态与线粒体功能之间的关系,可能为增加顺铂等化疗药物敏感性提供新的策略。因此,本实验以顺铂高敏感性卵巢癌A2780细胞与低敏感性卵巢癌SKOV3细胞为实验对象,利用HSP90抑制剂SNX2112构建胞质蛋白稳态失衡模型,以线粒体运输系统为切入点,结合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线粒体协调机制,探讨胞质蛋白稳态对线粒体能量生成/氧化还原等的影响,阐明线粒体在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差异,以及两者之间ATP含量、ROS水平和蛋白表达差异。采用不同剂量顺铂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通过ATP和ROS检测试剂盒检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之间ATP含量、ROS水平以及蛋白表达差异。2.检测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对HSP90抑制剂SNX2112敏感性差异。采用不同剂量SNX2112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在确定药物作用剂量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比率;通过Western blot检测AKT1表达,确定SNX2112的特异性和抑制效果。3.观察HSP90抑制剂SNX211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200 n M SNX2112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24 h,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4.检测HSP90抑制剂SNX211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线粒体蛋白输入能力的影响。采用200 n M SNX2112处理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12 h、24 h和48 h,分离纯化线粒体,通过蛋白质组学和GO富集分析线粒体输入系统蛋白(包括:TOM系统、TIM系统和PAM系统)的表达,Western blot验证线粒体输入系统蛋白的表达。采用JC-1染色标记线粒体膜电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势变化。5.检测HSP90抑制剂SNX211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能量生成/氧化还原的影响。采用200 n M SNX2112处理卵巢癌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12 h、24 h和48 h,通过ATP和ROS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TP含量和ROS水平变化,通过葡萄糖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检测卵巢癌细胞葡萄糖消耗能力和乳酸分泌能力。6.检测HSP90抑制剂SNX211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呼吸链复合体亚基线粒体输入的影响。采用200 n M SNX2112处理卵巢癌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12 h、24 h和48 h,分离纯化线粒体,通过蛋白质组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亚基表达变化,Western blot验证呼吸链复合体的表达。7.检测HSP90抑制剂SNX211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氧化还原活性相关蛋白线粒体输入的影响。采用200 n M SNX2112处理卵巢癌A2780细胞和SKOV3细胞12 h、24 h和48 h,分离纯化线粒体,通过蛋白质组学、GO富集分析线粒体水平氧化还原活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验证SIRT3和SOD2的表达。8.检测HSP90抑制剂SNX2112对卵巢癌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SIRT3活性的影响。通过NAD+检测试剂盒分析卵巢癌细胞中NAD+的含量,采用CCK-8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SIRT3特异性抑制剂3-TYP以及过表达SIRT3对卵巢癌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RT3长短体的表达变化。结果:1.卵巢癌SKOV3细胞对顺铂敏感性性显着的低于A2780细胞,SKOV3细胞ATP含量和线粒体膜电势显着的高于A2780细胞,而ROS水平、HSP90α、HSP90β、SIRT3、SOD2、TOM-TIM系统蛋白表达均显着低于A2780细胞,表明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顺铂敏感性差异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2.卵巢癌SKOV3细胞对HSP90抑制剂SNX2112的敏感性与顺铂相似,显着低于A2780细胞,进一步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显示SKOV3细胞线粒受损程度较轻,线粒体嵴含量和完整性均优于A2780细胞,表明SKOV3细胞和A2780细胞对SNX2112和顺铂的敏感性差异可能与线粒体功能相关。3.进一步对线粒体蛋白输入能力进行检测,蛋白组学和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HSP90抑制剂SNX2112处理后,SKOV3细胞线粒体运输系统蛋白表达显着升高,蛋白输入能力显着增强,而A2780细胞线粒体运输系统蛋白表达和运输能力均显着降低;并且SKOV3细胞线粒体膜电势升高的幅度显着高于A2780细胞;表明线粒体蛋白输入能力是决定线粒体功能和药物敏感性差异的关键。4.HSP90抑制剂SNX2112能够显着提升卵巢癌细胞内ROS水平,基础状态下A2780细胞的ROS水平显着的高于SKOV3,SNX2112作用48 h后SKOV3细胞内ROS水平相当于A2780基础水平,表明SNX2112通过提高卵巢癌细胞氧化应激水平至致死阈值,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但两种细胞对氧化应激的缓冲能力的不同导致凋亡存在一定的差异。5.进一步对线粒体功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随着SNX2112处理时间的延长SKOV3细胞内ATP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A2780细胞内ATP含量显着的降低;两者对葡萄糖的消耗早期升高晚期降低;SKOV3细胞乳酸分泌持续降低,A2780细胞乳酸分泌先降低后升高,表明SNX2112处理后SKOV3细胞能量代谢向效率更高的氧化磷酸化转变,而A2780细胞向效率较低的糖酵解转变,线粒体功能变化可能是导致两种细胞耐药性差异的根本。6.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SP90抑制剂SNX2112处理后,SKOV3细胞线粒体高表达蛋白功能主要集中在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途径上;进一步的筛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KOV3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的表达显着升高,而A2780细胞呈相反趋势。表明SKOV3细胞通过提高核-线粒体协调性,提高呼吸链复合体亚基的线粒体输入和组装,维持能量生成/氧化还原稳态。7.随着HSP90抑制剂SNX2112处理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SKOV3细胞线粒体高表达蛋白集中在氧化还原活性途径,而A2780细胞呈相反趋势;进一步筛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两种卵巢癌细胞整体水平SIRT3和SOD2的表达均显着升高;而A2780细胞线粒体内SIRT3和SOD2的表达持续降低,SKOV3细胞线粒体内SIRT3和SOD2的表达持续升高;表明SIRT3和SOD2线粒体输入的协同性是决定卵巢癌细胞耐药的关键。8.基础状态下SKOV3细胞内NAD+含量显着高于A2780细胞,SNX2112处理后SKOV3细胞内NAD+含量的降低没有统计学意义,而A2780细胞内NAD+显着降低;两者相比较SKOV3细胞对SIRT3抑制剂更敏感;过表达SIRT3并未降低卵巢癌细胞对SNX2112的敏感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SIRT3未能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同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SIRT3和SOD2能够直接与呼吸链化复合体相互作用,进一步确认线粒体对呼吸链复合体和SIRT3/SOD2抗氧化系统蛋白的协同输入是协调能量生成/氧化应激,决定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核心机制。结论:1.顺铂耐药的SKOV3细胞和顺铂敏感A2780细胞对HSP90抑制剂SNX2112的敏感性与顺铂一致,提示能量生成(ATP生成)与氧化应激(ROS生成)平衡可能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对HSP90抑制剂敏感性下降有关。2.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顺铂耐药的SKOV3细胞具有较强蛋白平衡能力,经细胞实验验证线粒体蛋白输入能力可能是导致顺铂耐药的一个主要原因。3.顺铂耐药的SKOV3细胞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NAD+/SIRT3/SOD2等抗氧化蛋白的线粒体输入可能与顺铂耐药卵巢癌细胞能量生成(ATP生成)与氧化应激(ROS生成)平衡有关。4.核-线粒体之间交叉对话协调了呼吸链复合体及抗氧化相关蛋白线粒体输入,由此建立的卵巢癌细胞的能量生成和氧化还原的平衡可能是导致卵巢癌顺铂耐药的机制之一。
孙志阳[2](2021)在《SHCBP1介导白藜芦醇调控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黑色素瘤是由黑色素细胞恶变产生的一种恶性肿瘤,是所有皮肤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广泛药理学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老化等特性。黑色素瘤的异常细胞增殖及转移受多种生物学过程影响,SHC结合蛋白1(SHCBP1)参与多种细胞过程,与许多肿瘤发生发展相关。有文献报道白藜芦醇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但并未完全解析白藜芦醇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本实验基于前期研究发现白藜芦醇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中SHCBP1的表达水平的结果,采用CCK-8、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Ed U染色等方法阐明白藜芦醇在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阐明SHCBP1在B16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本研究主要获得实验结果如下:1、白藜芦醇抑制B16细胞增殖、细胞集落形成和细胞迁移。这种影响是由于白藜芦醇抑制B16细胞中ERK及AKT信号通路,并促进细胞周期抑制因子p21、p27、p53蛋白的表达。同时发现白藜芦醇抑制B16细胞中SHCBP1蛋白的表达。2、SHCBP1在B16细胞中本底表达较高。通过获得干扰SHCBP1的B16细胞株,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基因KEGG通路,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凋亡、氧化及炎症相关通路,说明SHCBP1的确影响B16细胞增殖。3、在B16细胞中单独干扰和超表达SHCBP1,结果发现SHCBP1加速B16细胞G1/S期进程,促进ERK和AKT的磷酸化,进一步影响Cyclin D1和P21的表达水平,从而调控细胞增殖过程。4、分别在SHCBP1干扰和超表达的情况下,用白藜芦醇处理B16细胞,结果发现,白藜芦醇抑制SHCBP1的表达,调控ERK信号通路从而影响B16细胞的细胞增殖,另一方面,白藜芦醇也通过AKT信号通路发挥调控B16细胞增殖效应。结论:本研究阐明白藜芦醇通过抑制SHCBP1/ERK和AKT信号通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为白藜芦醇临床治疗提供实验支撑,SHCBP1作为治疗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黄蕾[3](2021)在《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靶向能量代谢重排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通过重新编排能量代谢模式来满足肿瘤细胞快速增殖和转移所需的能量(ATP),已被认为是癌症的新特征之一。膀胱癌(Bladder Cancer,BC)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是膀胱癌致死的首要原因,在此过程中膀胱癌细胞的能量代谢呈现何种特征,目前尚不清楚。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存在于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中,是迄今研究最广泛的一种有抗癌活性的异硫氰酸酯。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SFN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较强,该作用是否与能量代谢调控有关尚不清楚。本文在分析了膀胱癌患者能量代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离体细胞和整体动物实验,系统研究了SFN对膀胱癌细胞葡萄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能量代谢调控机制。主要结果如下:收集不同病理分期膀胱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组织,通过GC-MS检测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及磷酸戊糖途径中关键代谢产物的含量变化。肿瘤组织中ATP及多种代谢产物均高表达,表明膀胱癌患者体内葡萄糖代谢异常活跃。随后,针对异常表达的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得到81个富集的代谢信号通路,其中富集程度最高的是“瓦博格效应”。采用q PCR检测多种葡萄糖代谢酶的m RNA水平发现,膀胱肿瘤组织中PFK-1,LDHA及PDH的基因表达异常升高(P<0.05)。血清酶活检测发现患者体内关键限速酶HK2,LDHA,PDH和PKM2的活性均异常升高。随后,针对酶活与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发现,PKM2与肿瘤TNM分期呈正相关(r=0.4538,P=0.0103);而PDH呈负相关(r=-0.3742,P=0.0381)。随后,以膀胱癌UMUC3(病理1级)和T24细胞(病理3级)为体外研究模型,从糖酵解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角度,研究SFN的调控机制。SFN可通过抑制膀胱癌细胞糖酵解和线粒体呼吸作用强烈下调胞内ATP水平。SFN显着抑制浸润性膀胱癌UMUC3和T24细胞内HK2,PDH和LDHA的蛋白表达;且对HK2的抑制效果在UMUC3细胞中最强,这表明SFN对低级别的膀胱癌细胞糖酵解抑制效果更明显。瞬时转染pEGFP n1-AKT1质粒可强烈逆转SFN对T24细胞中HK2蛋白表达的抑制,提示SFN对膀胱癌细胞中HK2的调控是通过AKT1起作用的。此外,SFN还可通过减少T24细胞线粒体数量,并抑制线粒体复合物I,II,III和V的活性来调控膀胱癌细胞线粒体有氧氧化。q PCR检测发现,SFN可通过抑制SREBP1的m RNA水平而强烈下调关键代谢酶ACC和FASN的基因表达,进而有效调控膀胱癌细胞脂肪酸合成代谢。在BBN诱导的小鼠膀胱癌模型中,证实SFN可通过调控膀胱癌小鼠肿瘤组织中AKT1的表达来进一步抑制HK2;且对关键代谢酶LDHA,PDH及PKM2的蛋白水平也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明确SFN可主要通过调整膀胱癌细胞AKT1-HK2轴及线粒体复合物活性来抑制葡萄糖代谢供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SFN对细胞转移的关键部位-伪足的调控机制。采用划痕试验及Transwell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发现,SFN明显抑制膀胱癌细胞的体外转移及侵袭。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SFN可使细胞表面绒毛脱落,严重破坏膀胱癌细胞形态。采用鬼笔环肽标记细胞伪足主要组成成分F-actin,基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形态变化。当AKT1过表达后,SFN对伪足形成调控因子Arp2的抑制大大削弱,且对细胞伪足的破坏作用消失,表明SFN可通过AKT1调控细胞代谢供能,抑制Arp2表达,阻断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AKT1过表达还可大幅度逆转SFN对T24细胞侵袭及转移的抑制作用。此外,SFN显着抑制cortactin和p-cortactin的蛋白表达,揭示调控cortactin的活化和表达是SFN破坏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另一主要方式。最后,在裸鼠体内通过尾静脉注射方式造膀胱癌细胞肺转移模型,证实SFN可下调膀胱癌小鼠体内cortactin及Arp2的基因表达;延缓并抑制膀胱肿瘤在肺部的形成及转移。
熊小蔚[4](2020)在《紫檀芪靶向Nrf2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细胞生物学信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充分探讨紫檀芪对核相关因子Nrf2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调控性作用以及其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性,探究紫檀芪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随机选取成年SD大鼠60只,采取主动脉内皮损伤方法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以下几组:Control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Nrf2-p组(大鼠腹腔内注射Nrf2拮抗剂);Pterostilbene组(大鼠灌胃紫檀芪溶液);Pterostilbene+Nrf2组(大鼠灌胃紫檀芪+Nrf2激动剂)。大鼠继续培养4周,悉数将大鼠处死,进行相关项目分析:各组大鼠大体情况分析;形态学分析:HE染色分析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Nrf2、Survivin、Bax、Bcl-2蛋白浓度阳性率表达;ELISA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TNF-α、IL-6、IL-1及IL-1β中浓度表达;细胞增殖与凋亡:CCK-8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趋势;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凋亡率;线粒体指标分析:线粒体膜电位分析及ATP合成能力定量分析;ROS活性氧分析;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Nrf2、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活性表达;TEM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凋亡小体分析;RT-PCR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Bax、Bcl-2、Survivin、Nrf2蛋白mRNA分析;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中Bax、Bcl-2、Survivin、Nrf2、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浓度表达分析。结果:各组大鼠体重变化:2周(造模)以内,各组大鼠体重增长幅度较低,大鼠体现出较缓的生长模式,在分组处理后3周6周各组大鼠的生长趋势差异性较大,比较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相关指标分析:血脂水平分析TC、TG、LDL-2浓度变化体现出相同的趋势,各组数据比较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HDL-C数据分析体现出相反的趋势,各组数据相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氧化应激能力分析:MDA分析:比较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SOD的水平表达则体现出相反的趋势,各组数据相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分析:NO、6-keto-pGF浓度变化体现出相同的趋势,比较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6-keto-pGF表达浓度分析体现出相反的趋势,各组数据相比,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形态学分析:HE染色:对照组及大鼠及Nrf2拮抗剂组大鼠动脉壁中膜以及外膜分界线不清楚,细胞核出现固缩现象,细胞内伴随一定程度空泡现象,细胞的管腔内出现血栓碎片;在紫檀芪及Nrf2激动剂加入后,其纹理清晰性较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荧光化学检测:Bax蛋白:各组数据比较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Nrf2,Survivin,Bcl-2:各组数据的比较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炎性状态分析:ELISA检测:TNF-α、IL-6及IL-1β浓度表达各组数据比较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脂质沉淀累积:对照组及Nrf2拮抗组可以明显的看见脂质沉淀具有不同程度累积,随着Nrf2在细胞在表达含量的增加,细胞的脂质沉淀累积减少,各组大鼠细胞脂质沉淀的累积量比较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增殖趋势:在转染后0小时的数据分析中,各组数据体现出相同的趋势,统计学数据P值均大于0.05,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转染后24小时、36小时、48小时:各组数据的比较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率比较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线粒体指标分析:线粒体微丝分布及膜电位: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周围微丝分布密度及强度比较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随着Nrf2在细胞内表达增加以及紫檀芪的干预作用,细胞内线粒体从绿色的荧光低能量状态向红色荧光的高能量状态过渡;膜电位及ATP合成能力:各组细胞的比较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S水平分析: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表达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Nrf2、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Nrf2:各组数据比较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各组数据的表达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活性表达:线粒体凋亡途径关键性蛋白酶Caspase-3及Caspase-9的浓度均发生了一定程度变化,各组数据比较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8蛋白浓度的变化差异性较小;TEM检测: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内凋亡小体的数量及分布程度比较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RT-PCR检测:Nrf2各组大鼠表达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Survivin、Bcl-2:表达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Bax的表达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Western-blot检测:Nrf2各组大鼠表达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Survivin、Bcl-2:表达趋势为Nrf2-p<Control<Pterostilbene<Pterostilbene+Nrf2;Bax的表达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TLR-4、My88、NF-κB:各组数据的表达趋势为Pterostilbene+Nrf2<Pterostilbene<Control<Nrf2-p,各组数据之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各组大鼠动脉粥样模型建模成功,无死亡现象;Nrf2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其主动脉内皮细胞起到了一定的保护性作用;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现象出现好转,主动脉内皮细胞抗氧化能力增加,细胞的回复性逐渐增强;(2)在紫檀芪干预下,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内Nrf2的表达增加,有效降低了TLR-4/MyD88/NF-κB细胞信号通路关键蛋白TLR-4、MyD88、NF-κB的表达,最终有效抑制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的炎性状态、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趋势,抑制其细胞凋亡;(3)紫檀芪调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凋亡过程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来实现,其通过靶向调控Nrf2抑制TLR-4/MyD88/NF-κB细胞信号通路,有效增强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的能量状态、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进程;并充分结合Caspase家族激酶的变化,降低Bax蛋白的表达浓度、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浓度,最终抑制细胞凋亡进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恢复。
李雯[5](2020)在《喜树碱分离提纯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e)为乔本植物珙桐科喜树属,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南、东南等气候温润地带,华南地区常有栽培,用于中药配方及提取。其中,喜树叶、果、皮等部位均含有抗癌物质喜树碱(Camptothecin,CPT),主要对消化系统中的直肠癌、胃癌、肝癌等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尽管有关喜树类的活性物质已初步描述,但更深入的对其分离提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未见系统的报道。本论文以喜树为研究材料,建立了喜树碱含量的测定方法,优化了分离提取工艺,分析了其抗氧化活性,论文包括以下内容:1、文献综述。从生物碱的概念出发,论述了喜树碱的基本性质、结构及其修饰、药理活性、分离提取方法以及含量测定方法等,阐明了本研究的意义。2、荧光法测定喜树碱含量方法的建立。喜树碱是一种荧光化合物,利用其自身特点,从精密度、重现性、回收率、干扰物等方面,对喜树碱荧光测定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喜树碱的荧光强度与含量之间在研究的浓度内(6.0×10-7~3.0×10-6mol/L)呈线性递增,该方法的检测限达到1.65×10-8mol/L,且用荧光法测定CPT时简便快速,精密度、重现性、加标回收率、稳定性均较符合实验要求。据此,建立了适用性强、稳定性好的荧光分析法,该法适用于提取物中CPT的定量分析。3、喜树碱提取参数优化。为从喜树样品中提取出得率高的CPT,本章通过单因素、响应面建模及正交实验三种方法,设计不同的提取方案来优化最佳的提取方法。响应面实验考察了超声时间、甲醇浓度、料液比与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三因素对喜树样品中CPT荧光强度的影响大小为:料液比(C)>甲醇浓度(A)>超声时间(B),且彼此间有较强的交互作用。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得出CPT最佳提取方案为:甲醇浓度65%,超声1h,料液比1:10,所提取的CPT得率最高,并利用该提取方案进一步对样品中喜树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获得了喜树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取材部位,喜树碱积累量与样品材料之间对应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喜树材料提供了可靠地理论依据。4、喜树碱的分离纯化。本章采用柱层析技术对CPT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研究了柱填料、洗脱剂及上样量等实验影响条件,利用硅胶柱层析技术,以二氧化硅作为固定相,采取湿法装柱、干法上样的方式,以二氯甲烷:甲醇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对喜树果粗提物中的CPT进行分离,并对纯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分离后CPT的得率为21.7%,纯度为90.2%。5、喜树碱抗氧化活性研究。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活性及总还原能力对分离得到的CPT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并用IC50值表示其抗氧化能力,同时将抗坏血酸作为阳性对照。实验结果表明:CPT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IC50值为0.12 mg/mL,总抗氧化活性及总还原力较强,证明了 CPT具备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祁增[6](2020)在《人参皂苷及融合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第一篇 人参皂苷的化学成分和减毒活性研究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韩国和日本,在我国人参的药用历史已有千年之久。通过对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国东北地区道地中药材资源——人参和西洋参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物质基础;通过催化氢化反应对一系列达玛烷型人参皂苷(元)进行结构修饰,完善了人参皂苷(元)二氢产物化合物库;采用体内外实验对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减毒作用进行研究。取得的创新科学成果如下:1.林下山参,又称“籽海”,是指在深山或森林中播种后不加人工干预的半野生人参。通过对林下山参“珍珠疙瘩”的研究,分离得到四个新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 ginsengenin-S1(1)、ginsengenin-S2(2)、ginsenoside-S3(3)、ginsenoside-S4(4)和一个首次从该部位提取得到的新天然产物ginsenoside-S5(5)。采用香烟烟雾刺激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了这5个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ginsengenin-S2能有效抑制香烟烟雾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其抗氧化抗炎作用和Nrf2和HDAC2通路有关。2.西洋参茎叶中发现一个奥克梯隆型新人参皂苷——12-酮-拟人参皂苷F11(21),其结构式为6-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达玛-12-酮-20S,24R-环氧-3,6α,12β,25-四醇。采用过氧化氢刺激诱导的人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研究该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发现,12-酮-拟人参皂苷F11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提高细胞活力,通过抑制MDA的生成、提高SOD和GSH水平、上调Nrf2和HO-1蛋白表达,缓解过氧化氢引起的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3.通过催化氢化反应对一系列人参皂苷(元)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获得18个二氢人参皂苷(元)衍生物,包括10个新化合物:2H-Rb2(23)、2H-Rb3(24)、2H-Rc(25)、(20S)-2H-Rh2(28)、2H-F2(29)、2H-gypenoside ⅩⅦ(30)、2H-gypenoside LⅩⅩⅤ(31)、2H-Rg1(35)、2H-Rg2(36)、2H-Rh1(37),完善了人参皂苷(元)二氢产物化合物库;基于人参茎叶,大量制备了稀有皂苷人参皂苷Rh2及其衍生物二氢人参皂苷Rh2、(24R)-拟人参皂苷HQ(40)和(24S)-拟人参皂苷HQ(41),为开展体内减毒药效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4.采用顺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对Rh2的预防性治疗肾损伤作用和相关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Rh2能缓解CDDP诱发的肾功能不全和肾脏器质性损伤,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肾小管凋亡,同时调节肾脏组织中Bcl-2、p53、Bax、cytochrome c、caspase-8、caspase-9、caspase-3 的蛋白表达水平,提示Rh2的肾脏保护作用与caspase相关信号通路有关;代谢组学分析显示,Rh2能使29个血清代谢物恢复至正常水平。5.(24R)-pseudo-ginsenoside HQ(R-PHQ)和(24S)-pseudo-ginsenoside HQ(S-PHQ)是人参皂苷Rh2的潜在体内代谢物。Rh2、R-PHQ和S-PHQ能上调环磷酰胺(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动物模型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其表现为白细胞数量、细胞免疫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恢复,同时观测到给药使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的水平也恢复正常;另外,联合给药R-PHQ或S-PHQ不影响CTX对H22肝癌的治疗作用。体内抗肿瘤研究发现,R-PHQ和S-PHQ可抑制肿瘤生长并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调节肿瘤组织中Bax、Bcl-2和VEGF的表达,提示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caspase和VEGF相关信号通路有关。本研究为R-PHQ和S-PHQ的后续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篇 融合毒素靶向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的大多数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上呈高表达,现有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疗法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并不是很理想,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然很低,迫切需要开发新颖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其临床治疗需求。在这项研究中,开发了一款新颖的基于白喉毒素的重组双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在体外,单价与双价融合毒素均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的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有特异性的结合和杀伤,而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细胞无非特异性结合与杀伤。与单价融合毒素相比,双价融合毒素具有更好的体外结合亲和力。与FDA批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药物特罗凯相比,本文报道的双价融合毒素在抑制头颈癌实体瘤生长、延长动物带瘤生存期方面表现出同等效力;在原位舌癌模型中也观察到双价融合毒素可延长动物带瘤生存期;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受试药相比,双价融合毒素能更好地延长实验性转移头颈癌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果表明,双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在抑制原发性肿瘤生长方面优于单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在治疗转移性头颈癌方面优于特罗凯。因此,这款新型的双价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作为更好的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候选药物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甘露[7](2020)在《电离辐射诱导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及苯乙双胍的辐射防护作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核科学与核技术在医药卫生、工农业以及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辐射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增加了人们暴露于辐射产生的风险。电离辐射可对机体造成放射性损伤,尤其是心脑血管系统的损伤。因此,加深对因辐射引起的机体损伤机制的了解,更有助于寻求合理的防护措施以及安全有效的辐射防护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斑马鱼这一新型模式生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电离辐射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同时对辐射损伤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并选用苯乙双胍进行干预,评价了其对辐射引起的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毒性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本文研究发现:(1)斑马鱼胚胎对不同剂量的X射线辐照应答效应不同,低剂量的射线辐照对胚胎的发育影响不大,但高剂量(4 Gy以上)辐照导致胚胎死亡率、畸形率明显升高,自主运动能力和心率下降,对胚胎的发育造成明显影响。辐照导致胚胎细胞内ROS含量显着升高,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细胞凋亡数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加。随后,我们采用RT-qPCR对凋亡相关信号通路上的重要基因(bax,bcl-2,caspase-9,caspase-3,p53,puma,Apaf-1,mdm2)的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初步探讨了辐射引起细胞凋亡的可能途径。结果显示,高剂量X射线照射导致促凋亡基因bax,caspase-9,caspase-3,p53以及puma的表达量显着升高,而抗凋亡基因bcl-2,mdm2的表达量显着下降。(2)不同的辐射类型可以诱导基因表达模式的明显差异。接下来,我们利用相同的2 Gy物理剂量照射,探讨碳离子和质子诱导的发育毒性的分子机制。此外,我们聚焦于与发育密切相关的Wnt信号通路并采用Wnt信号通路激动剂HLY78进行干预,评价Wnt信号通路在辐射引起的发育毒性中的可能作用。结果显示,碳离子辐射后,Wnt信号显着下调,而使用HLY78重新激活的Wnt信号能够缓解辐射诱导的发育毒性。然而,质子辐射后,Wnt信号并未显着下调,而HLY78对质子辐射诱导的发育毒性影响很小。这些结果说明HLY78对碳离子辐射诱导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但对质子辐射诱导的发育毒性没有明显的作用。因此,Wnt信号可能是参与碳离子诱导的发育毒性而不是质子诱导的发育毒性的初始分子途径。(3)电离辐射引起的神经系统毒性是放射性损伤中最为严重的后果,基于前期的研究基础,我们从一系列的化合物中选取了对胚胎发育无毒性的苯乙双胍进行干预,以评价其对辐射引起的斑马鱼胚胎神经发育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苯乙双胍能有效降低因X射线辐照引起的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升高,同时增加辐照后胚胎及幼鱼的自主运动和游泳的能力。辐照引起胚胎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失衡,抗氧化酶(S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同时,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降低,苯乙双胍预处理可以明显逆转这些变化的发生。我们又对与神经发育和凋亡相关的多个基因(sod2,bdnf,ache,p53,bax和bcl-2)的表达水平进行了评价,辐照引起抗凋亡基因sod2,bdnf,ache和bcl-2的表达显着下降,促凋亡基因p53和bax的表达显着升高。在蛋白水平,辐照显着上调了P53、Bax和γ-H2AX(DNA损伤的生物标志物)的表达,下调了Bcl-2和BDNF的表达,苯乙双胍预处理后明显改变了上述现象对胚胎发育起到了保护作用。说明苯乙双胍可通过抑制辐照引起的氧化应激和随后发生的细胞凋亡起到保护胚胎免受辐射引起的发育毒性。
刘月瑶[8](2020)在《不同加工方式对藜麦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藜麦,一种古老又神秘的全营养假谷物,可作为人类唯一的食物来源。藜麦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还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抗氧化活性物质。藜麦还是天然的无麸质食品,可以有效地帮助乳糜泻患者,并能向其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防止其营养不良。藜麦符合现在提倡健康饮食的要求,还具有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作用,因此藜麦的食用与加工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辽宁朝阳的白色藜麦为主要原料,通过分析品种特性,采用粉碎处理、发酵处理的方式对藜麦进行加工处理,对藜麦营养成分、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初步探究。并通过测定其营养成分、功能特性、物理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等性质,以期对辽宁白色藜麦品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便于日后对辽宁朝阳藜麦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结果显示,与优质产区优质品种的青海三色藜麦相比,辽宁白色藜麦的蛋白质含量略低,占7.69%;脂肪含量较高,为6.89%;其他含量相差甚微。由于品种和生长地区的差异性,白色藜麦的多酚含量和黄酮含量较低。矿物质元素中钙、铁、铜、锌元素含量丰富,因此辽宁白色藜麦可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的原材料。从食品加工而言,白色藜麦粉糊透明度和热稳定性较好,但白色藜麦的回生值为774.33 cP,易老化,因此加工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通过常规粉碎和超微粉碎两种方式对藜麦进行处理分析,发现不同的粉碎方式对藜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尤其是对藜麦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超微粉碎的藜麦粉中黄酮含量为4.04 mg/g,甚至会直接影响其抗氧化能力。研究发现,超微粉碎的藜麦粉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其中多酚和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7.29%和86.07%,多酚和黄酮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9.31%和80.98%。而且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和释放藜麦营养成分,并使超细化的藜麦粉有较好的物理特性和加工特性。经酵母菌、乳酸菌和复合菌的三种发酵处理,其中酵母菌发酵的藜麦面团性质和质构参数较好,与乳酸菌面团相比,酵母菌有效改善了复合菌面团的性质,质构参数也发生变化。通过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分析比较不同菌剂的发酵面团总酚、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的区别发现,复合菌面团的抗氧化活性更佳,其中多酚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5.62%。
阚连宝[9](2020)在《高粱乌米多糖提取纯化及对消化系统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据A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报道,2018年全球范围内将会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率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为全球第一。在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我国占380.4万例;在96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我国占229.6万例。国际上许多化疗药物既杀伤肿瘤细胞,也损伤正常细胞,而多糖是一种能够杀伤肿瘤细胞且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多糖就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高粱乌米(Sporisorium reilianum)是一种植物病原真菌,高粱乌米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高粱乌米活性成分(多糖)也被证明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本文从高粱乌米子实体中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多糖级分(WM-N)和酸性多糖级分(WM-A),而酸性多糖级分得率与糖含量极低且难于纯化,故本文主要针对均一级分中性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展开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1)本文利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方法从高粱乌米子实体中提取高粱乌米粗多糖(WM),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级、膜分离和醇沉纯化等分离纯化后获得均一级分的多糖,命名为WM-NP-60。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测定分子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分析单糖组成,多糖WM-NP-60分子量为15.6 kDa,且由Glc(93.3%)和Gal(6.7%)组成;紫外光谱显示多糖级分中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多糖WM-NP-60的旋光度为右旋0.049。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其具有吡喃糖结构。通过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核磁共振谱(1D/2D NMR)和甲基化法对多糖WM-NP-60的表征分析,我们可以推测出多糖WM-NP-60的结构是以β-1,6-D-Glcp作为主链,约3%主链上的糖基在3位形成分支连接侧链,侧链以线性β-1,3-D-Glcp为主,Gal可能多以末端形式作为侧链连接在主链上,或者连接在线性β-1,3-D-Glcp侧链上。(2)多糖WM-NP-60抗氧化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多糖WM-NP-60都具有显着地清除DPPH(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负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的能力,螯合二价铁离子Fe2+和抑制邻苯三酚自氧化的能力,以及出色的还原力,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3)MTT实验证明多糖WM-NP-60对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且对HCT116细胞抑制作用最为显着;多糖WM-NP-60能够阻滞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周期于G1期,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荧光显微镜方便而直接地检测到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的外翻这一细胞凋亡的重要特征;透射电镜观察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可见典型的凋亡小体。(4)利用 TMT(Tandem Mass Tags)和 2D-LC-MSMS 技术鉴定分析了多糖 WM-NP-60处理对HCT116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影响,369个蛋白被鉴定为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其中下调有 129 个,上调有 240 个;并进行了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富集到15项差异显着的代谢通路(P<0.05),其中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和TGF-β信号通路跟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相关;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分析表明6个差异表达蛋白都处在关键节点上,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实验发现在TGF-β信号通路上,多糖WM-NP-60上调了TGFβR1、p107和DP1基因表达,并下调了THBS1基因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抑制了 HCT11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在Focal adhesion信号通路上,多糖WM-NP-60能上调ITGA7和Rap1基因,从而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本研究首先利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方法,从高粱乌米子实体中提取纯化得到均一多糖WM-NP-60;然后对多糖WM-NP-60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推测出多糖WM-NP-60的结构;并研究证明多糖WMNP-60的抗氧化作用和对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的抑制并诱导其凋亡;最后采用TMT和2D-LC-MSMS技术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结合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生物信息学和相关蛋白验证实验推测多糖WM-NP-60抗肿瘤的分子机制。
孙海燕[10](2019)在《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酚类物质是葡萄酒的主要活性成分,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大量研究证实,酚类物质的含量、种类除对葡萄酒感官品质起决定性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对葡萄酒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目前对葡萄酒多酚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较多,且局限于使用化学方法检测抗氧化活性,而全面系统研究不同年份、品种葡萄酒多酚物质在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仍较缺乏。因此,本研究以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为试验材料,测定其不同酚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葡萄酒中不同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同时进行癌细胞抗氧化活性研究,进一步揭示葡萄酒中多酚物质与癌细胞抗氧化和抗增殖能力的关系。最后,利用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通过活体试验初步探索葡萄酒中多酚类物质对其血管生成的影响,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思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不同酚类物质间含量差异较大,且与葡萄酒品种和年份有密切关系。其中,赤霞珠葡萄酒的四个年份中,2013年赤霞珠葡萄酒的总酚、总类黄酮和单体花色苷含量最高,分别为464.21mg/L、519.60 mg/L和10.28 mg/L,且检测到的17种单体酚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白藜芦醇三者含量最高。对不同品种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研究发现,西拉葡萄酒的总酚、总黄烷醇、单宁、总花色苷、总类黄酮和单体花色苷均最高,分别为:610.69mg/L、18.87 mg/L、58.65 mg/L、121.61 mg/L、533.55 mg/L和86.53 mg/L。(2)选取7种体外抗氧化方法对葡萄酒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同时对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份赤霞珠葡萄酒的Fe2+螯合能力主要由总花色苷和单宁含量决定,抗超氧阴离子能力主要由总酚含量决定;研究不同品种葡萄酒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得出:抗超氧阴离子能力主要由总酚、总类黄酮和黄烷醇含量决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主要由总花色苷决定,Fe2+螯合能力主要由总酚含量决定,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由总黄烷醇含量决定。(3)构建胆固醇和细胞抗氧化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葡萄酒对胆固醇和HepG2人肝癌细胞氧化均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活性强弱与葡萄酒年份和品种有关。其中2013年赤霞珠是四个年份中胆固醇和HepG2人肝癌细胞氧化抑制率最高的,西拉葡萄酒是三个品种葡萄酒中胆固醇和HepG2人肝癌细胞氧化抑制率最高的,且癌细胞抑制率与总酚含量、黄酮含量、黄烷醇含量和DPPH抑制率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4)选定常见的三种肠癌肿瘤细胞和人胚肾正常细胞进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试验,同时初步探讨了细胞增殖凋亡的机理。试验表明,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三种肠癌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增殖作用,尤其对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的增殖抑制效果最好,其IC50值仅为0.17mg/mL,其次为HCT15和HT29细胞,IC50值分别为0.25 mg/mL和0.27 mg/mL,而人胚肾正常细胞293T IC50值最高,为0.43mg/mL。同时葡萄酒多酚物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而且对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尤其对HCT116肿瘤细胞凋亡促进效果最明显。对与细胞增殖凋亡相关的基因做聚类热图和富集图,发现经过葡萄酒多酚处理后的T293细胞和HCT116细胞在细胞增殖和凋亡方面有了很大变化,经过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处理的细胞与未处理细胞相比,下调基因占主要比例,这说明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可以一定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癌作用。(5)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研究葡萄酒多酚对斑马鱼血管生成的影响,发现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无明显毒性作用,且对斑马鱼血管生成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不同品种葡萄酒抑制血管生成的效果不同,而葡萄皮多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血管生成无明显抑制作用。
二、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HSP90/SIRT3/SOD2途径调控线粒体蛋白输入参与卵巢癌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卵巢癌概述 |
1.1.1 卵巢癌耐药机制 |
1.2 蛋白稳态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 |
1.2.1 内质网介导的蛋白稳态 |
1.2.2 分子伴侣介导的蛋白稳态对肿瘤发生的影响 |
1.2.3 HSP90 介导的蛋白稳态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3 线粒体运输系统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
1.4 氧化应激诱导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HSP90 抑制剂SNX2112 介导的胞质蛋白应激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调控卵巢癌细胞凋亡 |
2.1.1 前言 |
2.1.2 材料与方法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实验结果 |
2.1.5 讨论 |
2.1.6 小结 |
2.2 线粒体蛋白输入系统调控卵巢癌细胞凋亡的机制 |
2.2.1 前言 |
2.2.2 材料与方法 |
2.2.3 实验方法 |
2.2.4 实验结果 |
2.2.5 讨论 |
2.2.6 小结 |
2.3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与NAD~+/SIRT3/SOD2 的协同输入参与卵巢癌顺铂耐药 |
2.3.1 前言 |
2.3.2 材料与方法 |
2.3.3 实验方法 |
2.3.4 实验结果 |
2.3.5 讨论 |
2.3.6 小结 |
第3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SHCBP1介导白藜芦醇调控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色素瘤 |
1.1.1 黑色素瘤的发病机制 |
1.1.2 黑色素瘤化疗进展 |
1.2 白藜芦醇 |
1.2.1 白藜芦醇结构 |
1.2.2 白藜芦醇抗肿瘤的机制 |
1.3 SHC SH2 结构域连接蛋白1(SHCBP1) |
1.3.1 SHCBP1 基因结构 |
1.3.2 SHCBP1 与肿瘤发生发展 |
1.3.3 SHCBP1 表达调控及功能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白藜芦醇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影响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对象 |
2.1.2 试剂耗材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主要试剂配置方法 |
2.1.5 实验仪器 |
2.1.6 实验抗体 |
2.2 实验方法 |
2.2.1 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
2.2.2 CCK-8 检测细胞活力 |
2.2.3 MTT检测 |
2.2.4 EdU掺入实验 |
2.2.5 细胞划痕实验 |
2.2.6 平板克隆形成实验 |
2.2.7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 |
2.2.8 细胞增蛋白提取 |
2.2.9 Western Blot检测 |
2.2.10 灰度分析 |
2.2.11 数据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白藜芦醇浓度及时间筛选 |
2.3.2 白藜芦醇对B16 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
2.3.3 白藜芦醇抑制B16 细胞迁移和集落 |
2.3.4 白藜芦醇通过ERK和 AKT信号通路抑制B16 细胞增殖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SHCBP1 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中生物学功能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细胞 |
3.1.2 试剂、耗材 |
3.1.3 试剂配制 |
3.1.4 实验抗体 |
3.1.5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总蛋白提取 |
3.2.2 慢病毒干扰载体构建 |
3.2.3 慢病毒包装 |
3.2.4 稳定表达SHCBP1-sh RNA的细胞株筛选 |
3.2.5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
3.2.6 Western Blot 检测 |
3.2.7 B16(sh RNA-NC、sh RNA)细胞转录组测序 |
3.2.8 转录组测序数据GO与 KEGG分析 |
3.3 结果 |
3.3.1 SHCBP1 蛋白在B16 细胞中本底表达 |
3.3.2 重组p LK O.1-SHCBP1-sh RNA载体构建 |
3.3.3 稳定干扰SHCBP1 细胞株的建立 |
3.3.4 转录组测序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SHCBP1 通过ERK磷酸化促进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进程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对象 |
4.1.2 试剂、耗材 |
4.1.3 试剂配制 |
4.1.4 实验仪器 |
4.1.5 实验抗体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转染 |
4.2.2 CCK-8 检测 |
4.2.3 EdU掺入实验 |
4.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4.2.5 细胞划痕实验 |
4.2.6 细胞集落实验 |
4.2.7 蛋白提取 |
4.2.8 Western Blot实验 |
4.3 实验结果 |
4.3.1 SHCBP1 超表达效率 |
4.3.2 SHCBP1 超表达/干扰影响B16 细胞活力 |
4.3.3 超表达/干扰SHCBP1 分析B16 细胞周期进程 |
4.3.4 SHCBP1 促进细胞迁移及集落形成 |
4.3.5 SHCBP1 影响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白藜芦醇通过SHCBP1/ERK和 AKT信号通路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对象 |
5.1.2 试剂、耗材 |
5.1.3 试剂配制 |
5.1.4 实验仪器 |
5.1.5 实验抗体 |
5.2 实验方法 |
5.2.1 EdU掺入实验 |
5.2.2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
5.2.3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基因 |
5.3 实验结果 |
5.3.1 B16 细胞增殖效应 |
5.3.2 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分析 |
5.3.3 白藜芦醇通过SHCBP1 调控B16 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I 主要试剂及材料 |
附录 II 实验仪器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靶向能量代谢重排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肿瘤转移与细胞伪足 |
1.2.1 细胞伪足 |
1.2.2 伪足的功能 |
1.2.3 伪足的调控 |
1.3 能量代谢与肿瘤转移 |
1.3.1 肿瘤细胞运动与能量代谢重排 |
1.3.2 糖酵解与肿瘤转移 |
1.3.3 脂肪酸代谢与肿瘤转移 |
1.3.4 线粒体呼吸作用与肿瘤转移 |
1.4 莱菔硫烷 |
1.4.1 莱菔硫烷概述 |
1.4.2 莱菔硫烷与肿瘤进展 |
1.4.3 莱菔硫烷与能量代谢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课题来源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仪器与设备 |
2.1.2 试剂与药品 |
2.1.3 人群生物样本 |
2.1.4 实验动物样品 |
2.2 测定方法 |
2.2.1 细胞培养 |
2.2.2 过表达质粒构建及瞬时转染 |
2.2.3 CCK细胞毒性测定 |
2.2.4 GC-MS法测定代谢物含量 |
2.2.5 能量代谢表型的测定 |
2.2.6 胞内ATP含量测定 |
2.2.7 代谢相关酶类活性的测定 |
2.2.8 Real-time PCR法 |
2.2.9 蛋白质印记法 |
2.2.10 细胞随机运动能力的测定 |
2.2.11 细胞侵袭能力的测定 |
2.2.12 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13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 |
2.2.1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法 |
2.2.15 BBN诱导膀胱癌小鼠模型的建立 |
2.2.16 裸鼠体内膀胱癌细胞肺转移模型的建立 |
2.2.17 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 |
2.2.18 免疫组化检测 |
2.3 统计分析 |
第3章 膀胱癌患者能量代谢模式分析 |
3.1 引言 |
3.2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 |
3.3 GC-MS测定组织样本中代谢物含量 |
3.3.1 葡萄糖差异代谢产物概况 |
3.3.2 不同糖代谢途径中差异代谢产物分析 |
3.3.3 差异表达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 |
3.3.4 Pathway代谢途径富集分析 |
3.4 膀胱肿瘤中异常代谢的调节 |
3.4.1 糖酵解代谢的调控 |
3.4.2 脂代谢的调控 |
3.5 代谢酶活性及其与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
3.5.1 糖酵解代谢酶活性检测 |
3.5.2 代谢酶活性与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代谢重排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4.3 SFN对膀胱癌细胞内ATP含量的影响 |
4.4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
4.4.1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的时间效应 |
4.4.2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的剂量效应 |
4.4.3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表型的调节 |
4.5 SFN对膀胱癌细胞内葡萄糖代谢产物的影响 |
4.5.1 SFN对磷酸戊糖途径代谢产物的影响 |
4.5.2 SFN对糖酵解代谢产物的影响 |
4.5.3 SFN对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的影响 |
4.6 SFN对膀胱癌细胞代谢酶的调节 |
4.6.1 SFN对糖酵解代谢酶的抑制作用 |
4.6.2 SFN对线粒体复合物的抑制作用 |
4.6.3 SFN对脂代谢关键酶的抑制作用 |
4.7 SFN对膀胱癌细胞能量代谢调节因子的影响 |
4.7.1 对糖酵解调节因子的抑制作用 |
4.7.2 对线粒体数量的影响 |
4.7.3 对脂代谢调节因子的抑制作用 |
4.8 SFN抑制膀胱癌细胞糖代谢的作用机制 |
4.8.1 SFN通过AKT1抑制HK2的蛋白表达 |
4.8.2 SFN通过AKT1/HK2轴调控膀胱癌细胞内ATP含量 |
4.9 SFN对膀胱癌小鼠体内能量代谢的影响 |
4.9.1 小鼠的基本生理指标 |
4.9.2 SFN对膀胱癌小鼠体内糖酵解的调节 |
4.9.3 SFN对膀胱癌小鼠体内脂代谢的影响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莱菔硫烷抑制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能量代谢调控机制 |
5.1 引言 |
5.2 SFN对膀胱癌细胞转移及侵袭的影响 |
5.2.1 SFN对膀胱癌细胞随机运动能力的影响 |
5.2.2 SFN对膀胱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5.3 膀胱癌患者体内伪足形成调控因子的基因表达 |
5.4 SFN对膀胱癌细胞形态的影响 |
5.4.1 细胞伪足的扫描电镜观察 |
5.4.2 细胞伪足的透射电镜观察 |
5.5 SFN对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调节及作用机制 |
5.5.1 SFN对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 |
5.5.2 SFN抑制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作用机制 |
5.6 SFN通过靶向能量代谢调控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 |
5.6.1 ATP对膀胱癌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 |
5.6.2 AKT1在SFN抑制伪足形成中的作用 |
5.6.3 SFN对膀胱癌细胞Arp2表达的影响 |
5.7 SFN通过靶向能量代谢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 |
5.7.1 AKT1过表达对SFN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5.7.2 c-Myc过表达对SFN抑制膀胱癌细胞迁移的影响 |
5.8 SFN对膀胱癌细胞体内肺转移的影响 |
5.8.1 小鼠的基本生理指标 |
5.8.2 SFN对膀胱癌细胞在小鼠体内肺转移的影响 |
5.8.3 SFN对小鼠体内糖代谢的影响 |
5.8.4 SFN对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伪足形成的影响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附录 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紫檀芪靶向Nrf2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细胞生物学信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动脉粥样硬化介绍 |
1.1 发病机制 |
1.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2.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参与不同疾病作用机制 |
2.1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构成 |
2.2 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 |
3.Nrf2与动脉粥样硬化 |
4.紫檀芪药理性介绍 |
5.本课题研究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试剂配置 |
3.实验过程 |
3.1 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建立 |
3.2 药物干预 |
3.3 大鼠主动脉取材过程 |
3.4 病理学项目分析 |
4.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1.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
2.血清相关指标分析 |
2.1 血脂水平分析 |
2.2 抗氧化应激能力分析 |
2.3 主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分析 |
3.病理组织形态学分析 |
3.1 HE染色 |
3.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3.3 免疫荧光化学检测 |
4.炎性状态分析 |
4.1 ELISA检测分析 |
4.2 脂质沉淀累积分析 |
5.细胞增殖与凋亡 |
5.1 细胞增殖情况分析 |
5.2 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
6.线粒体指标分析 |
6.1 线粒体膜电位分析 |
6.2 线粒体膜电位及ATP合成水平分析 |
6.3 ROS水平分析 |
7.双荧光素酶检测系统 |
7.1 Nrf2、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 |
7.2 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蛋白活性表达 |
8.TEM检测 |
9.RT-PCR检测 |
9.1 Nrf2 |
9.2 Survivin |
9.3 Bax、Bcl-2 |
10.Western-blot检测 |
10.1 Nrf2 |
10.2 Survivin |
10.3 Bax、Bcl-2 |
10.4 TLR-4、My88、NF-κB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5)喜树碱分离提纯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碱 |
1.1.1 生物碱的性质 |
1.1.2 生物碱的功效 |
1.1.3 生物碱的分类 |
1.2 喜树碱 |
1.2.1 喜树碱的基本性质及分子结构 |
1.2.2 喜树碱的结构修饰 |
1.2.3 喜树碱的药理功能 |
1.2.4 喜树碱的应用 |
1.2.5 喜树碱的提取方法 |
1.2.6 喜树碱的分离方法 |
1.2.7 喜树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章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CPT含量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荧光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
2.2.2 CPT紫外波长分析 |
2.2.3 CPT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2.4 标准曲线绘制 |
2.2.5 精密度实验分析 |
2.2.6 重复性实验分析 |
2.2.7 稳定性实验分析 |
2.2.8 加标回收率实验分析 |
2.2.9 试样分析测定及对照实验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喜树碱提取方法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单因素实验分析 |
3.2.2 响应面实验分析 |
3.2.3 正交实验分析 |
3.2.4 样品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喜树碱的分离与纯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填料对CPT静态吸附分析 |
4.2.2 流速的影响 |
4.2.3 上样量的影响 |
4.2.4 洗脱剂配比的影响 |
4.2.5 吸附与解吸结果 |
4.2.6 等温吸附结果 |
4.2.7 动态吸附曲线 |
4.2.8 分离前后纯度比较 |
4.3 小结 |
第5章 喜树碱的抗氧化活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 |
5.2.2 总抗氧化能力分析 |
5.2.3 总还原力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讨论与展望 |
6.1 讨论 |
6.1.1 荧光法测定喜树碱含量 |
6.1.2 喜树碱提取参数的优化 |
6.1.3 喜树碱的分离与纯化 |
6.1.4 喜树碱抗氧化活性测定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人参皂苷及融合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人参皂苷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第1章 绪论 |
1.1 二氢类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
1.1.1 二氢类天然产物的化学研究 |
1.1.2 二氢类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2 人参皂苷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
1.2.1 降解反应 |
1.2.2 对C-17 位侧链的修饰 |
1.2.3 取代反应 |
1.2.4 开环反应 |
1.3 天然产物小分子减毒的研究进展 |
1.3.1 对顺铂毒副作用的减毒作用 |
1.3.2 对环磷酰胺副作用的减毒作用 |
1.4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2章 人参皂苷(元)化学成分、结构修饰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 林下山参“珍珠疙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实验结果 |
2.1.4 小结与讨论 |
2.2 拟人参皂苷 12-酮-F11的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实验结果 |
2.2.4 小结与讨论 |
2.3 人参皂苷(元)的结构修饰研究 |
2.3.1 实验材料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构解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人参皂苷Rh_2对顺铂诱导肾毒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药品与试剂 |
3.1.3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肾损伤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药物评价 |
3.2.2 肿瘤模型的建立及药物评价 |
3.2.3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对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 |
3.3.2 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
3.3.3 对肾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的影响 |
3.3.4 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5 对肾小管细胞凋亡的影响 |
3.3.6 对caspase介导的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 |
3.3.7 抗肾损伤靶点预测 |
3.3.8 抗肾损伤的代谢组学分析 |
3.3.9 联合给药的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人参皂苷Rh_2及衍生物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药品与试剂 |
4.1.3 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免疫抑制模型的建立及药物评价 |
4.2.2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抗肿瘤活性评价 |
4.2.3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
4.3.2 抗肿瘤活性研究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篇 融合毒素的构建及靶向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
第5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融合毒素的构建 |
5.1 实验材料 |
5.1.1 试剂与耗材 |
5.1.2 仪器 |
5.1.3 主要载体与宿主菌 |
5.2 实验方法 |
5.2.1 质粒构建 |
5.2.2 酵母蛋白表达系统的构建 |
5.3 实验结果 |
5.3.1 重组质粒的鉴定 |
5.3.2 重组蛋白的鉴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融合毒素靶向治疗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
6.1 实验材料 |
6.1.1 实验动物 |
6.1.2 试剂与耗材 |
6.1.3 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药物体外功能试验 |
6.2.2 药物体内功能试验 |
6.2.3 数据分析 |
6.3 实验结果 |
6.3.1 EGFR单靶点药物体外功能分析 |
6.3.2 EGFR单靶点药物体内功能分析 |
6.3.3 双特异性药物体外功能分析 |
6.3.4 双特异性药物体内功能分析 |
6.4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电离辐射诱导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及苯乙双胍的辐射防护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斑马鱼在人类疾病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
1.1.1 斑马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优势 |
1.1.2 斑马鱼在人类造血系统的中研究 |
1.1.3 斑马鱼在构建人类肾病模型中的应用 |
1.1.4 斑马鱼在人类心血管疾病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
1.1.5 斑马鱼在人类脑部疾病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
1.1.6 斑马鱼在人类肝脏疾病模型构建中的应用 |
1.2 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在放射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1.3 WNT信号通路与神经发生相关研究进展 |
1.3.1 Wnt信号通路简介 |
1.3.2 Wnt信号通路与神经发生 |
1.3.3 Wnt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
1.4 苯乙双胍的研究进展 |
1.4.1 双胍类化合物的发现 |
1.4.2 苯乙双胍的抗肿瘤作用 |
1.4.3 苯乙双胍的其他药理学作用 |
1.5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2章 X射线辐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斑马鱼的饲养及胚胎的收集 |
2.2.4 辐照条件 |
2.2.5 死亡率和形态学分析 |
2.2.6 行为学分析 |
2.2.7 活性氧的检测 |
2.2.8 细胞凋亡检测 |
2.2.9 基因表达分析 |
2.2.10 统计学分析 |
2.3 实验结果 |
2.3.1 X射线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影响 |
2.3.2 X射线对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和心率的影响 |
2.3.3 X射线引起斑马鱼胚胎ROS生成的增加 |
2.3.4 X射线诱导斑马鱼胚胎细胞凋亡 |
2.3.5 X射线对斑马鱼胚胎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3章 碳离子束和质子束辐照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分组及实验条件 |
3.2.4 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和形态学的分析 |
3.2.5 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心率的分析 |
3.2.6 斑马鱼和幼鱼行为能力的分析 |
3.2.7 斑马鱼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 |
3.2.8 斑马鱼胚胎相关蛋白表达分析 |
3.2.9 数据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HLY78对碳离子和质子辐照后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的影响 |
3.3.2 HLY78对碳离子和质子辐照后斑马鱼胚胎畸形率的影响 |
3.3.3 HLY78对碳离子和质子辐照后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心率的影响 |
3.3.4 HLY78对碳离子和质子辐照后斑马鱼幼鱼行为能力的影响 |
3.3.5 HLY78对碳离子和质子辐照后斑马鱼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3.6 HLY78对碳离子和质子辐照后斑马鱼相关蛋白表达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苯乙双胍对X射线辐照引起的斑马鱼胚胎神经发生毒性的保护作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试剂与药品 |
4.2.2 实验分组及实验条件 |
4.2.3 死亡率、孵化率和形态学分析 |
4.2.4 自主运动、心率和幼鱼行为能力分析 |
4.2.5 生化指标检测 |
4.2.6 基因表达分析 |
4.2.7 蛋白表达分析 |
4.2.8 数据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苯乙双胍对辐照后斑马鱼胚胎孵化率、死亡率和畸形率的影响 |
4.3.2 苯乙双胍对辐照后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心率和幼鱼行为的影响 |
4.3.3 苯乙双胍对辐照后斑马鱼胚胎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4 苯乙双胍对辐照后斑马鱼胚胎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5 苯乙双胍对辐照后斑马鱼胚胎蛋白表达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不同加工方式对藜麦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藜麦的研究进展 |
1.1.1 藜麦的营养价值 |
1.1.2 藜麦的功能特性 |
1.2 不同处理方式对藜麦及谷物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1 粉碎处理 |
1.2.2 发酵处理 |
1.2.3 其他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分析测定方法 |
2.3.1 原料预处理 |
2.3.2 营养成分的测定 |
2.3.3 物理特性的测定 |
2.3.4 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
2.3.5 糊化特性的测定 |
2.3.6 色度的测定 |
2.3.7 pH值与可滴定酸度(TTA)的测定 |
2.3.8 面团发酵力的测定 |
2.3.9 面团质构特性的测定 |
2.3.10 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测定 |
2.3.11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辽宁朝阳藜麦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3.1 营养成分分析 |
3.1.1 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3.1.2 氨基酸含量分析 |
3.1.3 矿物质含量分析 |
3.2 物理性质分析 |
3.2.1 持水性的分析 |
3.2.2 溶解率的分析 |
3.2.3 膨胀度的分析 |
3.2.4 冻融稳定性的分析 |
3.2.5 粉糊透明度的分析 |
3.3 热力学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分析 |
3.3.1 热力学特性分析 |
3.3.2 糊化特性分析 |
3.4 抗氧化活性分析 |
3.4.1 抗氧化物质含量分析 |
3.4.2 抗氧化能力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粉碎粒度及方式对藜麦营养品质和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4.1 藜麦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
4.2 藜麦粉物理性质分析 |
4.2.1 持水性的分析 |
4.2.2 溶解率的分析 |
4.2.3 膨胀度的分析 |
4.2.4 冻融稳定性的分析 |
4.2.5 粉糊透明度的分析 |
4.2.6 藜麦粉色度的分析 |
4.3 藜麦粉热力学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分析 |
4.3.1 热力学特性分析 |
4.3.2 糊化特性分析 |
4.4 藜麦粉抗氧化活性分析 |
4.4.1 抗氧化物质含量分析 |
4.4.2 抗氧化能力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发酵处理对藜麦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5.1 发酵面团的基本性质分析 |
5.1.1 面团pH值与可滴定酸度(TTA)的分析 |
5.1.2 面团发酵力的分析 |
5.1.3 发酵面团的质构分析 |
5.2 发酵面团抗氧化活性分析 |
5.2.1 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分析 |
5.2.2 ABTS自由基清除作用分析 |
5.3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创新点 |
3.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高粱乌米多糖提取纯化及对消化系统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真菌多糖的研究概况 |
1.1.1 真菌多糖的提取及纯化技术 |
1.1.2真菌多糖的结构分析及鉴定 |
1.1.3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1.2 食用真菌高粱乌米的研究概况 |
1.2.1 高粱乌米的来源 |
1.2.2 高粱乌米的化学成分及生理功能 |
1.2.3 食用真菌高粱乌米加工与利用 |
1.2.4 高粱乌米多糖的研究 |
1.3 多糖抗氧化与细胞凋亡 |
1.3.1 真菌多糖抗氧化 |
1.3.2 细胞凋亡的概述及主要途径 |
1.4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2 高粱乌米多糖的提取 |
2.1 突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色谱柱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粗多糖的热水浸提 |
2.2.2 高粱乌米多糖有关性质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高粱乌米粗多糖的提取 |
2.3.2 Phenol-硫酸法测定糖含量 |
2.3.3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
2.3.4 间羟基联苯法测定多糖的糖醛酸含量 |
2.3.5 碘显色法测定多糖淀粉含量 |
2.3.6 多糖灰分测定 |
2.3.7 多糖的单糖组成测定 |
2.3.8 多糖的分子量测定和均一性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WM多糖的系统分级纯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色谱柱 |
3.2 实验方法 |
3.2.1 WM多糖的离子交换分级 |
3.2.2 WM-N和WM-A多糖超滤膜与透析分级 |
3.2.3 WM-NP多糖的醇沉纯化 |
3.2.4 高粱乌米多糖有关理化性质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WM多糖的离子交换分级 |
3.3.2 WM-N和WM-A多糖超滤膜与透析分级 |
3.3.3 WM-NP多糖的醇沉纯化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多糖WM-NP-60的结构特征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FT-IR分析 |
4.2.2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2.3 1D/2D NMR分析 |
4.2.4 甲基化分析 |
4.2.5 旋光度测定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FT-IR分析 |
4.3.2 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4.3.3 1D/2D NMR分析 |
4.3.4 甲基化分析 |
4.3.5 旋光度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多糖WM-NP-60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有机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测定 |
5.2.2 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的测定 |
5.2.3 超氧负离子(O~(2-)·)清除能力的测定 |
5.2.4 过氧化氢(H_2O_2)清除能力的测定 |
5.2.5 二价铁离子Fe~(2+)螯合能力的测定 |
5.2.6 还原力的测定 |
5.2.7 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能力的测定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DPPH的清除能力分析 |
5.3.2 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析 |
5.3.3 超氧负离子的清除能力分析 |
5.3.4 过氧化氢(H_2O_2)的清除能力分析 |
5.3.5 二价铁离子的整合能力分析 |
5.3.6 还原力分析 |
5.3.7 1,2,3-苯酚自氧化的抑制能力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多糖WM-NP-60对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 |
6.1.1 材料 |
6.1.2 实验试剂 |
6.1.3 实验仪器 |
6.2 实验方法 |
6.2.1 细胞培养 |
6.2.2 细胞增殖抑制试验 |
6.2.3 细胞周期检测 |
6.2.4 细胞凋亡试验 |
6.2.5 细胞原位荧光检测 |
6.2.6 细胞凋亡形态检测电镜(TEM)试验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WM-NP-60对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
6.3.2 WM-NP-60对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 |
6.3.3 WM-NP-60对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凋亡的影响 |
6.3.4 细胞原位荧光检测观察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凋亡特征 |
6.3.5 透射电镜观察HepG2、SGC7901和HCT116细胞凋亡形态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多糖WM-NP-60调控HCT116细胞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7.1 实验材料 |
7.1.1 材料 |
7.1.2 实验试剂 |
7.1.3 实验仪器 |
7.1.4 主要软件 |
7.2 实验方法 |
7.2.1 蛋白质定量与定性分析 |
7.2.2 蛋白酶解 |
7.2.3 TMT标记 |
7.2.4 2D-LC-MSMS分析 |
7.2.5 蛋白的数据库搜索与筛选 |
7.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2.7 qRT-PCR检测相关mRNA表达 |
7.2.8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蛋白浓度及条带分析 |
7.3.2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7.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7.3.4 mRNA与蛋白水平表达验证实验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10)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和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 |
1.1.1 酚类成分简介 |
1.1.2 酚类物质种类 |
1.1.3 影响葡萄酒中酚类含量和组成的因素 |
1.1.4 葡萄酒中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
1.2 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2.1 对生物利用率的影响 |
1.2.2 对血管氧化的影响 |
1.2.3 对NADPH氧化酶的影响 |
1.2.4 对脂质代谢的影响 |
1.2.5 对热量限制的影响 |
1.3 多酚物质抗氧化作用机理及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
1.3.1 抗氧化作用机理 |
1.3.2 抗氧化测定方法 |
1.4 葡萄酒与血管生成 |
1.4.1 斑马鱼简介 |
1.4.2 葡萄酒与癌症和血管生成 |
1.4.3 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缺陷 |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干红葡萄酒的理化和多酚成分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的理化成分 |
2.2.2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的酚类物质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干红葡萄酒的化学抗氧化能力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与试剂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总抗氧化能力测定结果 |
3.2.2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清除DPPH能力测定结果 |
3.2.3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ABTS清除能力测定结果 |
3.2.4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抗超氧阴离子能力测定结果 |
3.2.5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Fe2+螯合能力测定结果 |
3.2.6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抑制羟自由基能力测定结果 |
3.2.7 不同年份、品种干红葡萄酒酚类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抑制胆固醇氧化和细胞氧化能力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和试剂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胆固醇抗氧化测定结果 |
4.2.2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细胞抗氧化测定结果 |
4.2.3 主成分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与试剂 |
5.1.2 仪器与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抑制四种细胞增殖结果 |
5.2.2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四种细胞迁移的影响 |
5.2.3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促进四种细胞凋亡的结果 |
5.2.4 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聚类热图 |
5.2.5 细胞增殖凋亡相关基因的富集图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葡萄皮和葡萄酒多酚提取物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材料与试剂 |
6.1.2 仪器与设备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葡萄酒多酚提取物对斑马鱼胚胎体节间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
6.2.2 葡萄皮和自酿葡萄酒多酚对斑马鱼胚胎体节间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恶性肿瘤患者抗氧化能力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HSP90/SIRT3/SOD2途径调控线粒体蛋白输入参与卵巢癌细胞耐药的机制研究[D]. 董德录. 吉林大学, 2021(01)
- [2]SHCBP1介导白藜芦醇调控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机制研究[D]. 孙志阳. 陕西理工大学, 2021
- [3]莱菔硫烷对膀胱癌细胞转移的影响及靶向能量代谢重排的机制研究[D]. 黄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4]紫檀芪靶向Nrf2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调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细胞生物学信息分析[D]. 熊小蔚. 南昌大学, 2020(08)
- [5]喜树碱分离提纯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 李雯. 扬州大学, 2020(01)
- [6]人参皂苷及融合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D]. 祁增. 吉林大学, 2020(08)
- [7]电离辐射诱导的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及苯乙双胍的辐射防护作用研究[D]. 甘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8]不同加工方式对藜麦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D]. 刘月瑶.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高粱乌米多糖提取纯化及对消化系统癌细胞抑制作用研究[D]. 阚连宝.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10]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多酚组分与其抗氧化、抗癌活性的关联性研究[D]. 孙海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