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施工参考资料(建筑砂浆)(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1](2021)在《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岛近代(1897年-1949年)建筑表现出特有的域外文化移植现象,对外墙灰墁的研究不仅包含文化与观念的阐明,也包含了建造技术与工艺的揭示。在不同时代历史背景和建造技术与工艺的影响下,外墙灰墁呈现历时性演化,即使在同时代采用相同营建范式也存在共时性差异。灰墁作为建筑外立面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修复工程中应给予重视。目前灰墁的修复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例如施工人员缺乏专业修复素质、修复效果未达到预期或质量不达标、修复后缺少相关部门进行规范的保养维护等,因此对灰墁修复的适宜性技术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旨在解决灰墁修复的现状问题,形成一种系统的、成熟的、适宜的修复体系,为后期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对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及基材的研究,本文先后分析了灰墁的发展历史、类型及施工工艺,接着分析了灰墁和基材的组分及性能,包括灰墁的胶砂比、骨料、粘结剂、添加剂、物理性能和基材的用材、砌筑方式、物理性能。对于灰墁的劣化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检测技术,并结合劣化迹象分析劣化成因。本文的核心章节分为灰墁的劣化修复和清洗两部分。对于灰墁的劣化修复,本文首先明确了修复原则,分别介绍了灌浆修复技术、局部修补技术,根据劣化迹象又介绍了其它修复技术。最后重点介绍了整墙重做技术的修复规程,,分为:前期调研、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资料汇编和归档、修复评价五个阶段,又将施工阶段进一步分为:确定修复范围、清除劣化砂浆、基材处理、浇水润湿、做灰饼标筋护角、抹底灰中灰、面层抹灰、浇水养护。对于灰墁的清洗,本文总结了清洗要求及注意事项、清洗对象、清洗规程,将清洗技术分为水清洗、物理清洗、化学清洗、敷剂清洗和生物清洗,并横向对比分析了每种技术的清洗原理、优缺点、主要清洗对象,最后根据灰墁常见清洗对象制定适宜的清洗方法。文章最后总结了本次研究过程的主要结论,笔者评估了研究成果的成功与不足,展望了本领域的研究前景。
赵洪根[2](2021)在《适用于村镇建筑的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对高性能水泥基修补加固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但主要应用于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而对适用于村镇既有建筑修补加固材料的研究较少。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适用于村镇既有建筑修补加固材料的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村镇既有建筑多以砖混结构为主,其主要特征是吸水性强,使传统水泥基修补材料快速失水,导致自身强度降低。同时,因修补界面过于干燥而降低界面粘结强度,导致施工困难,修补材料容易脱落。再者,传统硅酸盐水泥修补材料的孔隙率较高,防水、抗渗和抗侵蚀性能较差,易造成工程耐久性下降。基于此,本论文以快硬早强硫铝酸盐特种水泥为主要组分,并引入聚乙烯醇(PVA)胶粉、外加剂和掺合料,有效改善了修补砂浆的综合性能,并降低成本。本论文设计了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的组成,研究了PVA胶粉对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力学性能、粘结性能、防水抗渗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分析了PVA胶粉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了PVA胶粉提升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粘结性能和防水抗渗性能的改性机理,探索了锯泥降低修补砂浆成本的可行性,并使用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减水剂、消泡剂及缓凝剂的协同作用下,PVA胶粉在硫铝酸盐水泥砂浆中的最佳掺量为水泥质量的1.5%。PVA胶粉可提高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的保水性能,降低干燥收缩。水化龄期超过1d时,PVA胶粉可在砂浆内部成膜,增加水化产物之间的粘结力,提高力学性能。PVA胶粉可改善修补砂浆与原基体结构的界面过渡区,提高界面粘结性能。PVA胶粉可形成薄膜,在降低硬化浆体孔隙率的同时,进一步阻滞水分的传输,进而提高砂浆的防水抗渗性能。所确定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的最佳组成为:PVA胶粉掺量1.5%、减水剂掺量0.8%、消泡剂和缓凝剂掺量0.2%;相比于空白组,其孔隙率降低了5.36%;28d抗折强度为8.89MPa,提升了6.16%;28d抗压强度为41.91MPa,提升了8.36%;与黏土砖的28d拉伸粘结强度为2.75MPa,提升了27.69%;3d抗渗压力可达4.0MPa。(2)在0~60min的水化龄期内,PVA胶粉可抑制硫铝酸钙矿物的早期溶解和水化产物AFt的形成,并延长水泥净浆的凝结时间;在6h~3d的水化龄期内,可促进硫铝酸钙矿物的水化和AFt的形成。在水泥水化的碱性环境中,PVA中的醋酸根(-OOCCH3)基团可发生水解反应,促进水泥水化;PVA支链上的O与硫铝酸盐水泥水化产物以及黏土砖中的Al离子发生反应,生成C-O-Al分子链结构,可增强聚合物膜与硫铝酸盐水泥以及黏土砖的键合作用,从而提高粘结性能。(3)PVA胶粉可提升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的耐浸水性能和抗冻性能,降低耐热老化性能。试样分别经过浸水、冻融循环处理后,1.5%PVA修补砂浆与黏土砖的28d拉伸粘结强度分别为2.11MPa、0.98MPa,与未掺胶粉试样相比,分别提高了15.03%和6.52%。存在于砂浆孔隙中的聚合物膜,能减少砂浆连通孔的数量,阻滞水及其有害离子的传输,提高抗冻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此外,聚合物膜可提高砂浆的内聚力,提高强度和致密性的同时,改善耐磨性能,1.5%PVA修补砂浆单位面积上的磨损量为5.19 kg/m2,降低了24.21%;磨损深度为2.66 mm,降低了29.77%。(4)引入锯泥可降低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的成本。锯泥掺量在0~30.0%范围内,可提高修补砂浆的流动度;当锯泥掺量在0~3.0%的范围内时,抗折、抗压强度基本没有损失,甚至略有增加;随着锯泥掺量的增加,抗折、抗压和拉伸粘结强度降低。当锯泥掺量为20.0%和30.0%时,28d抗折、抗压强度分别能满足刚性修补砂浆和柔性修补砂浆标准的要求;掺量为30.0%时,与黏土砖的14d拉伸粘结强度能满足刚性修补砂浆标准的要求。因此,通过掺入锯泥可大大降低修补砂浆的成本。(5)当修补砂浆的胶砂比为1:2,砂子粒径小于2.50mm时,修补砂浆工作性能好,易铺展、粘结和悬挂,抹面施工操作简单易行。修补砂浆厚度为10±2mm,经3d喷水养护无开裂现象。同时,掺入锯泥可进一步改善修补砂浆的和易性,更加便于抹面和收面等施工操作。
顾强[3](2021)在《小型水工建筑物装配化技术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型水工建筑物拥有工作条件相近、规模小、数量大、应用面广等特征,因此适宜应用“规格标准化、品种系列化、功能集成化、施工工艺化、材质轻量化、结构组合化、生产工业化”等兼具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经济环保特点的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为了加快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的推广与应用,本文结合2019年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小型水工建筑物装配化设计与施工技术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9037),针对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规格形式繁杂不一、连接砂浆性能不足、经济效益评估欠缺等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形成如下成果:(1)为提高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标准化、系列化、规格化”水平,以流量为主要变量,根据设计规范计算得出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规格,并引入模数理念进行一个流量区间对应一种规格的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规格分级研究。分级成果主要有装配式的梯形渠道6种规格、U形渠道4种规格、倒虹吸管4种规格、箱型倒虹吸3种规格、渡槽3种规格、箱型涵洞3种规格、圆涵洞3种规格、箱型涵闸3种规格、圆涵闸3种规格。(2)为提高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连接节点施工工艺水平,提高连接砂浆的力学性能、流动性和经济性。研究一种1d抗压强度达到10MPa、稠度达到90mm、最终抗压强度等级达到M25的改性高性能砂浆。通过掺入聚合物可再分散乳胶粉对水泥砂浆进行改性,试验指标为砂浆流动性与抗压强度。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试验因素和试验水平分别为胶砂比1:3、1:4、1:5;硅粉掺量4%、6%、8%;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3%、5%、7%。经过极差分析,得到改性高性能砂浆最优配合比为胶砂比1:3,硅粉掺量6%,可再分散乳胶粉掺量3%,早强减水剂掺量0.1%,消泡剂掺量0.5%,并进行了试验验证。(3)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将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生命周期划分为决策与设计阶段、预制与运输阶段、吊装与组合阶段、运行与管理阶段、拆除与回收阶段。在上述5个阶段中根据科学性、层次性、整体性、针对性原则初选了 32个经济性评价指标,通过直觉模糊隶属度法进行指标筛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集,构建了评价集为“经济差、经济性不足、经济性中等、经济性良好、经济性好”5个等级,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进行经济性综合评价,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切实有效的评价效果。
陈亮[4](2021)在《活性MgO生土基材料碳化机理与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土基材料具有可调整室内湿度、保温隔热、可循环利用、经济、吸收污染等优点,但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污染、改性处理与再运用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水泥改性砌块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大,能源消耗严重,不能适应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本课题针对生土材料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将活性MgO运用到生土砌块的生产中,提出一种负碳排放、早强、高性能的新型绿色建筑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配合比试验,研究不同材料(MgO、水泥、粉煤灰、水)、不同配合比和不同碳化时间(1d、3d、7d、14d、21d、28d)条件下的轴心抗压强度,结果表明: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的原材料配合比为MgO:水泥:粉煤灰:生土为7:7:6:80时,按照生土基材最优含水率加入清水混合后,制作而成的砌块抗压强度较高,其21天抗压强度值趋于平稳,平均值能达到7~8Mpa左右。(2)利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生土砌块最佳碳化条件,通过考察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对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抗压强度的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因素指标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的最佳碳化条件为:碳化温度20℃,碳化湿度60%,二氧化碳浓度30%;利用碳排放因子计算法分别对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和普通混凝土的碳排放进行对比计算,1m3水泥混凝土的碳排放量比1m3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的碳排放量多53.68%,大约97.24kg。同时,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可吸收大于自身排放的CO2量,可达185.51kg,实现碳负排放,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较,更加低碳环保,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3)考察单轴受压下碳化生土砌块的破坏过程,分析了砌块的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其次,基于对荷载-位移曲线的数据处理,分析了砌块的应力-应变曲线,并根据特征点建立了多阶段应力-应变曲线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段试验数据拟合建立了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的单轴受压本构模型。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单轴受压本构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单轴受压本构模型可采用有理分式和三次多项式函数进行上升段和下降段的参数拟合,拟合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吻合良好。(4)选取典型的碳化试样,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能谱分析(EDS)和热重分析(TG)等化学微观测试阐明了碳化生土砌块的微观加固机理。结果表明:活性MgO水泥的水化和碳化反应生成镁的化合物可以有效的填充混合土料的孔隙,提高密实度,同时生成的镁的化合物自身具有的胶结作用,可以粘结包裹混合土料,形成网状结构,提高碳化生土砌块的强度。(5)基于对砌筑砂浆和砌块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改性MgO水泥砂浆的抗压性能和抗剪性能,结果表明:改性M5和M7.5强度等级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分别为6.43Mpa、7.79Mpa,改性砂浆的抗压强度比普通砂浆更好,可以很好的满足砌块的砌筑。砌块的耐水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的软化系数为0.2637,粉煤灰掺量为30%时,干燥收缩性能较好。图[58]表[32]参[63]
李颖[5](2021)在《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铁冶金渣因受原料和冶炼工艺影响而存在较大的性质差异,但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将各类钢渣混合堆放和处理,从而导致出现钢渣固废堆积和其大规模综合利用率低的迫切问题。针对此,本文以分类处理钢铁冶金渣的企业代表邯钢分类的粒化高炉矿渣、转炉渣和精炼渣三种钢铁冶金渣为处理对象,采用邯郸地区电厂脱硫石膏作为激发剂,从钢铁冶金渣在不同条件下的水化机理入手,开辟多固废协同作用的新途径。具体研究了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多元胶凝材料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及其可行性,基于此开发了两种性能不同的混凝土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和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克服了现有的钢渣大掺量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的问题。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邯钢精炼渣的主要水化产物是C4AH13、C3AH6、C-A-S-H凝胶和Al(OH)3凝胶,其中片状C4AH13晶体和凝胶组成的复合结构对水化硬化体强度起主要作用。精炼渣水化速率优于转炉渣,在水化28天时净浆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5MPa,水化速率随精炼渣比表面积增大而增大且早期净浆强度更高。微观分析表明比表面积的提高会促进水化中后期产物发生物相转变。(2)分别研究了精炼渣-石膏二元体系和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体系,精炼渣-石膏二元胶凝材料体系中水化产物主要是C3AH6和钙矾石;矿渣-转炉渣-石膏三元胶凝材料体系的早期水化产物以钙矾石和C-S-H凝胶为主。这表明利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制备胶凝材料具有可行性。(3)按照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石膏15%)制备四元体系胶凝材料。当水胶比是0.32时,其净浆试块3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61%,7天强度达到28天强度的86%,早强效果较好。微观分析表明其主要水化产物中,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对强度起主要贡献,四元体系中各原料之间的多固废协同作用和复盐效应是水化反应的主要驱动力。(4)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能够制备出固废基胶凝材料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6.25%,转炉渣18.75%,精炼渣5%,脱硫石膏20%。混凝土的胶砂质量比是0.8,水胶比是0.2,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钢纤维体积掺量为2%。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 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7%,28天抗压强度大于100MPa、抗折强度大于25MPa,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这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产物以含Al、Mg的C-S-H凝胶和钙矾石晶体为主,二者对于水化硬化体的强度起到了决定性作用。(5)使用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四元体系胶凝材料、矿山废石和尾矿能够制备出符合C40强度等级的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胶凝材料的优化配比(质量分数):矿渣50%,转炉渣30%,精炼渣5%,脱硫石膏15%。在水胶比0.3,减水剂掺量占胶凝材料质量的0.5%,砂率是0.55的条件下,制备预拌泵送混凝土,混凝土流动性能符合泵送要求,3天抗压强度可达28天抗压强度的65%。水化产物中由凝胶和钙矾石共同形成的针棒状晶体纤维增强复合结构使这种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特征和耐久性能。
高斌[6](2021)在《铁尾矿砂用作路基材料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尾矿砂是铁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副产物,是我国主要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当前不足10%的综合利用率使得铁尾矿砂产生大量堆积,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科学地消纳处理掉数量巨大的铁尾矿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枣庄地区铁尾矿砂堆积现状,总结了现有的铁尾矿砂消纳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条新的消纳处理思路。本研究从此思路出发,对所制备的水泥流动材料进行了物理性能试验、力学性能试验、耐久性能试验,最后参照规范要求,验证了此消纳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为铁尾矿砂的消纳处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即先用低液限黏土按照8:2的砂土比改良铁尾矿砂,再掺入少量水泥(砂与土总质量的5%)、大量水(以使得所制备流动材料的流动度达到170mm为标准)将其制成水泥流动材料,最后将此流动材料用作道路路基填料。在试验室阶段,所制得的流动材料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中对路基填料的要求且工作性良好。(2)在水泥掺量与流动度均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砂土比的逐渐减小,所制备水泥流动材料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抗冻性能呈变差趋势,泌水性能则相反;在水泥掺量与砂土比均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流动度均匀增加,所制备流动材料的抗压强度不均匀减小,这种不均匀的程度与流动度的大小有关。(3)本研究所制备的流动材料的收缩应力主要在浇筑后14d龄期内产生,且浆体浇筑后所采用的养护方式的差异对于流动材料的收缩变形会产生较大影响。建议施工时在浆体浇筑完毕3h后5h内以尽早为原则覆膜养生,自浇筑之日起计算,7d后可拆模检验强度。(4)在水泥含量为5%的条件下,本研究所制备的流动材料不足以抵抗为模拟北方季节性冰冻而设定的冻融循环条件。对此,本研究提出两点建议:1)建议北方季冻区使用时应注意做好道路排水,防止水渗透到矿砂土路基中;2)将水泥含量从5%提高到8%~10%。
翟浩东[7](2021)在《含软弱层的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大空间混凝土(LRC)框架结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广泛运用于大会堂、博物馆、剧场等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大型公共建筑当中。由于此类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建设时期久远、结构老旧、以及使用功能需求的提高,该类建筑是否还具备继续被人们使用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同时,LRC框架结构的开间、进深及层高尺寸较大,且往往存在层高突变、局部楼板不连续等建筑不规则情况,使得结构中含有明显的薄弱部位,抗震性能也异于常规RC框架结构。而目前在对既有L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其破坏状态划分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L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评估标准亟待研究。本文选取一含有软弱层的既有LRC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对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提出LRC框架结构的破坏等级,为L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及加固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设计并完成振动台试验得到LRC框架结构在各地震烈度下的真实反应情况,掌握结构的抗震性能及其失效模式,并验证结构中软弱层的存在;(2)探究软弱层对LRC框架结构加速度、位移等动力响应指标的影响规律,以及软弱层对结构屈服机制的影响;(3)从宏观破坏状态和可量化的变形极限指标的角度提出LRC框架结构的破坏等级,对LRC框架结构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预测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后的震损情况。论文研究成果如下:(1)LRC框架结构由于层高突变使得结构竖向存在不规则性,导致结构出现软弱层;软弱层的出现导致结构应力集中,损伤加剧,楼层柱顶加速度放大效应降低,位移响应显着,大幅度降低了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2)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明确了地震强度参数PGA与需求参数θmax之间的变化规律,对LRC框架结构进行了概率抗震能力分析,得到了结构可继续使用极限状态(IO)、防止倒塌极限状态(CP)等性能状态点;(3)基于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以及IDA分析结果,将LRC框架结构的破坏等级划分为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严重破坏和倒塌5个等级,其中包括了损伤状态的宏观描述、量化的层间位移角和修复程度;(4)根据易损性分析,列出了我国基本设防烈度下LRC框架结构超越各极限状态的概率;通过计算抗倒塌安全储备系数(CMR)验证了LRC框架结构比常规RC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较弱。
胡清华[8](2021)在《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拌液态粉煤灰是一种由水泥、石灰、大掺量粉煤灰及水混合而成的一种轻质路基回填材料,它价格低廉、取材方便且能有效地改善路基回填部分无法压实的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较为广泛。路基材料在寒冷地区实际工程中经常面临冻融破坏的问题,材料的抗冻性能变得尤为重要,为此众多国内外学者对路基材料的抗冻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鉴于目前国内对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研究并确定新拌液态粉煤灰的抗冻性能,使其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为日后的推广打下基础。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研究的配合比及试验方法,对不同配比试件进行冻融试验研究。研究在冻融破坏下试件的外观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得到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研究分析水泥、石灰含量和冻融次数对各指标的影响,确定冻融循环下强度与超声波波速的拟合关系式;确定各配合比的最大冻融次数,以冻融循环次数、水泥含量、石灰含量作为影响因素通过粗糙集理论分析其对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各指标的影响,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本次研究中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冻融循环下试件外观受损,破坏规律较为明显。冻融初期,试件的抗压强度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率有明显变化。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变化幅度减缓。(2)水泥含量从4%增加至8%时能有效改善冻融循环下新拌液态粉煤灰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提高最大冻融次数;石灰含量从0增至4%时,能有效降低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损失率,提高相对动弹性模量,增加最大冻融次数。4%增加至8%时改善效果不明显。(3)超声波波速与抗压强度线性拟合度为0.993,拟合度极好。在实际工程中,可用简约公式y=9×10-4x粗略计算,误差在6%之内。(4)普通公路宜选择6:4:90的配合比;高速公路宜选择8:4:88作为施工配合比。(5)在粗糙集理论分析中,冻融次数对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指标影响权重最大,自身材料因素次之。
贾小霞[9](2020)在《石粉砂浆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天然砂石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开采限制,现有天然砂石的供应已难以满足水泥、砂浆等的生产需求。而在石材加工过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锯末,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称为石粉,这部分废粉过去一直被当作废料堆积在厂内,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随着环保观念愈来愈被各国重视,水泥的资源消耗以及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将石粉代替一定比例的水泥,与砂子、水混合而制成建筑砂浆,既可以有效的利用废弃石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又可以减少水泥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逐渐成为国内外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利用花岗岩石粉来替代部分水泥与水、砂子混合在一起而制备成混合砂浆,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石粉的化学成分及微观结构分析。研究表明,石粉的主要成分为SiO2及Al2O3,颗粒形态较为不规则,大多呈扁平状且有不规则的棱角;(2)石粉掺量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为了研究石粉掺量对砂浆各种性能的影响,石粉掺量分别为0%、5%、10%、15%、20%、25%、30%七组。结果表明:随着石粉掺量的增加,砂浆的稠度先增大后减小,保水率增加,表观密度降低,凝结时间减少,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先提高后降低。石粉掺量为10%时,砂浆的力学性能最好,工作性能也都满足规范要求,砂浆的综合性能最佳;(3)石粉掺量对砂浆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石粉砂浆的密实度普遍不如普通砂浆,石粉砂浆的表面较松散,孔隙较多;普通砂浆表面较为密实,且孔隙较少。
王丽欣[10](2020)在《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与建筑艺术价值往往不能拆除重建。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已经成为发展的趋势,因此历史建筑的检测和加固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旧有的历史建筑因服役时间过长,建筑结构不能满足现行建筑结构规范,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和科学的检测鉴定,再对其进行加固设计,达到再利用历史建筑的目的。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实例沈阳帅府,对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鉴定和加固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深入研究。本文具体内容如下:(1)总结国内外建筑的检测及加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明确了历史建筑因具有特殊性,所以检测鉴定和加固的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殊性。同时也明确了历史建筑前期的检测鉴定对后续加固设计的重要意义。(2)概括了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目前的情况以及分类,提出保护和加固历史建筑的原则,总结了妥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的方法。(3)历史建筑的情况往往比一般建筑复杂,所以对历史建筑提前进行检测鉴定尤为重要。应在不影响建筑风貌的情况下对建筑进行检测。本文简单总结了对历史建筑检测的常用方法。(4)因历史建筑需在不损伤保护的内容的前提下,使建筑结构在加固后满足现行规范,所以加固的方法往往有所限制。本文总结了历史建筑在加固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概括了历史建筑加固设计中常用的加固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以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帅府舞厅为例,采用PKPM鉴定加固模块对历史建筑结构进行安全性鉴定受压计算以及抗震验算,以最小改造并满足建筑功能为前提,借鉴验算结果进行合理的加固设计,使其在加固后满足现行规范。因历史建筑的加固所涉及结构力学、加固技术、建筑历史保护等多方面学科,所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随着新工艺和新材料的陆续出现,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以及加固带来新的理念和机遇。本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检测鉴定与加固,可以为相同地区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参考。
二、建筑施工参考资料(建筑砂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施工参考资料(建筑砂浆)(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相关概念释义 |
1.1.1 青岛近代建筑 |
1.1.2 外墙 |
1.1.3 灰墁 |
1.1.4 砂浆 |
1.1.5 基材 |
1.1.6 修复 |
1.1.7 适宜性技术 |
1.1.8 劣化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文献研究法 |
1.3.2.2 调查法 |
1.3.2.3 实验法 |
1.3.2.4 跨学科研究法 |
1.3.2.5 个案研究法 |
1.3.2.6 经验总结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图 |
第2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及灰墁分析 |
2.1 外墙灰墁近代发展历史 |
2.1.1 德占时期(1897 年-1914 年) |
2.1.2 第一次日占时期(1914 年-1922 年) |
2.1.3 北洋及国民政府时期(1922 年-1938 年) |
2.1.4 第二次日占及国民政府时期(1938 年-1949 年) |
2.2 外墙灰墁类型及做法 |
2.2.1 一般抹灰墙面 |
2.2.2 拉毛灰墙面 |
2.2.3 洒毛灰墙面 |
2.2.4 拉条灰墙面 |
2.2.5 人造石墙面 |
2.2.6 水刷石墙面 |
2.2.7 干粘石墙面 |
2.2.8 其它类装饰墙面 |
2.2.9 花饰线脚 |
2.3 外墙灰墁组分及性能分析 |
2.3.1 胶砂比 |
2.3.2 骨料 |
2.3.3 粘结剂 |
2.3.4 添加剂 |
2.3.5 灰墁性能检测 |
2.3.5.1 灰墁孔隙率检测 |
2.3.5.2 灰墁吸水性能检测 |
2.3.5.3 灰墁强度检测 |
2.4 外墙基材组分及性能分析 |
2.4.1 用材 |
2.4.1.1 砖材 |
2.4.1.2 石材 |
2.4.2 基材砌筑方式 |
2.4.3 基材性能检测 |
2.4.3.1 基材孔隙率检测 |
2.4.3.2 基材吸水性能检测 |
2.4.3.3 基材强度检测 |
2.5 小结 |
第3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劣化分析 |
3.1 检测技术 |
3.1.1 XRD衍射检测 |
3.1.2 电子显微镜检测 |
3.1.3 强度检测 |
3.1.4 灰墁碳化深度检测 |
3.1.5 毛细吸水系数检测 |
3.1.6 微波湿度检测 |
3.1.7 超声波检测 |
3.1.8 内窥镜检测 |
3.2 劣化迹象 |
3.2.1 空鼓 |
3.2.2 剥落 |
3.2.3 酥化 |
3.2.4 裂纹裂缝 |
3.2.5 泛碱 |
3.2.6 褪色 |
3.2.7 生长微生物 |
3.3 劣化成因 |
3.3.1 结构体系问题 |
3.3.2 环境影响 |
3.3.3 可溶盐 |
3.3.4 动植物 |
3.3.5 其它因素 |
3.4 小结 |
第4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技术 |
4.1 灰墁修复原则 |
4.1.1 最小干预原则 |
4.1.2 真实性原则 |
4.1.3 可逆性原则 |
4.1.4 整体性原则 |
4.1.5 可识别性原则 |
4.2 灌浆修复技术 |
4.2.1 适用类型 |
4.2.2 修复要求 |
4.2.3 修复规程 |
4.3 局部修补技术 |
4.3.1 适用类型 |
4.3.2 修复要求 |
4.3.3 修复规程 |
4.4 其它修复技术 |
4.4.1 泛碱处理 |
4.4.2 褪色处理 |
4.4.3 微生物处理 |
4.5 整墙重做技术 |
4.5.1 前期调研 |
4.5.2 设计阶段 |
4.5.2.1 修复砂浆设计要求 |
4.5.2.2 修复砂浆选材 |
4.5.3 施工阶段 |
4.5.3.1 确定修复范围 |
4.5.3.2 清除劣化砂浆 |
4.5.3.3 基材处理 |
4.5.3.4 浇水润湿 |
4.5.3.5 做灰饼、标筋、护角 |
4.5.3.6 抹底灰中灰 |
4.5.3.7 面层抹灰 |
4.5.3.8 浇水养护 |
4.5.3.9 其它注意事项 |
4.5.4 资料汇编和归档 |
4.5.5 修复评价 |
4.6 小结 |
第5章 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清洗技术 |
5.1 清洗要求及注意事项 |
5.1.1 清洗要求 |
5.1.2 注意事项 |
5.2 清洗对象 |
5.2.1 污染颗粒 |
5.2.2 染色涂鸦 |
5.2.3 生物污染 |
5.2.4 污渍 |
5.2.5 泛碱 |
5.3 清洗规程 |
5.3.1 现场调研 |
5.3.2 实验分析 |
5.3.3 方案设计 |
5.3.4 现场试验 |
5.3.5 实施清洗 |
5.3.6 评估归档 |
5.3.7 日常维护 |
5.4 清洗技术 |
5.4.1 水清洗 |
5.4.1.1 低压水清洗 |
5.4.1.2 高压喷射 |
5.4.1.3 蒸汽清洗 |
5.4.1.4 雾化水喷淋 |
5.4.1.5 清洗流程 |
5.4.1.6 水清洗技术对比 |
5.4.2 物理清洗 |
5.4.2.1 研磨清洗 |
5.4.2.2 机械清洗 |
5.4.2.3 激光清洗 |
5.4.2.4 超声波清洗 |
5.4.2.5 干冰清洗 |
5.4.2.6 清洗流程 |
5.4.2.7 物理清洗技术对比 |
5.4.3 化学清洗 |
5.4.3.1 化学清洗 |
5.4.3.2 清洗流程 |
5.4.4 敷剂清洗 |
5.4.4.1 敷剂清洗 |
5.4.4.2 清洗流程 |
5.4.5 生物清洗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适用于村镇建筑的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聚合物乳液改性水泥基材料 |
1.2.2 聚合物胶粉改性水泥基材料 |
1.2.3 聚合物颗粒和纤维改性水泥基材料 |
1.3 原材料的选择 |
1.3.1 聚合物的选择 |
1.3.2 水泥的选择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案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方案 |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设备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聚合物胶粉 |
2.1.3 砂子 |
2.1.4 锯泥 |
2.1.5 外加剂 |
2.1.6 其它 |
2.2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样成型 |
2.3.2 测试方法 |
第三章 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组成设计及性能 |
3.1 组成设计 |
3.1.1 聚合物胶粉及外加剂 |
3.1.2 配合比设计 |
3.2 砂浆性能 |
3.2.1 凝结时间 |
3.2.2 保水率 |
3.2.3 塑性粘度和动态屈服应力 |
3.2.4 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
3.2.5 孔隙结构 |
3.2.6 干缩率 |
3.2.7 粘结性能 |
3.2.8 防水抗渗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VA胶粉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的影响 |
4.1 水泥净浆凝结时间 |
4.2 XRD分析 |
4.3 水化热分析 |
4.4 TG-DTG分析 |
4.5 液相离子浓度和AFt的饱和指数分析 |
4.5.1 ICP和pH值分析 |
4.5.2 AFt的饱和指数分析 |
4.6 XPS分析 |
4.6.1 PVA胶粉与硫铝酸盐水泥 |
4.6.2 PVA胶粉与黏土砖粉末 |
4.7 SEM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的耐久性能 |
5.1 拉伸粘结强度 |
5.1.1 浸水 |
5.1.2 热老化 |
5.1.3 冻融循环 |
5.2 抗冻性能 |
5.3 耐磨性能 |
5.4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锯泥对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性能的影响 |
6.1 流动度 |
6.2 抗折强度 |
6.3 抗压强度 |
6.4 拉伸粘结强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工程应用研究 |
7.1 工程概况 |
7.1.1 施工材料 |
7.1.2 施工项目 |
7.1.3 施工单位 |
7.1.4 技术规程 |
7.2 抹面施工 |
7.2.1 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应用于抹面修补工程 |
7.2.2 锯泥对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抹面施工的影响 |
7.3 问题和分析 |
7.4 宏观性能 |
7.5 修补砂浆应用情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小型水工建筑物装配化技术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工建筑物装配化技术研究进展 |
1.3.2 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砂浆研究进展 |
1.3.3 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型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规格分级研究 |
2.1 模数协调理论 |
2.2 小型装配式输水渠道规格 |
2.2.1 装配式渠道设计参数 |
2.2.2 梯形渠道规格分级 |
2.2.3 U形渠道规格分级 |
2.3 小型装配式倒虹吸规格 |
2.3.1 装配式倒虹吸设计参数 |
2.3.2 倒虹吸规格分级 |
2.4 小型装配式渡槽规格 |
2.4.1 装配式渡槽设计参数 |
2.4.2 渡槽规格分级 |
2.5 小型装配式涵洞(涵闸)规格 |
2.5.1 装配式涵洞设计参数 |
2.5.2 涵洞规格分级 |
2.5.3 涵闸规格分级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式水工建筑物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研究 |
3.1 试验背景 |
3.2 试验内容 |
3.3 试验方案 |
3.3.1 试验材料 |
3.3.2 基准配合比 |
3.3.3 试验设计 |
3.4 试验方法及其成果分析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 |
3.4.3 试验数据分析 |
3.4.4 试验结果理论分析 |
3.4.5 验证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水工建筑物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4.1 经济性评价指标初选 |
4.1.1 经济性评价指标初选原则 |
4.1.2 经济性评价指标初选分析 |
4.2 经济性评价指标筛选 |
4.2.1 指标筛选方法 |
4.2.2 直觉模糊隶属度分析法 |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1 层次分析法 |
4.3.2 经济性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3.3 经济性评价指标综合评判 |
4.4 工程实证 |
4.4.1 工程概况 |
4.4.2 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
4.4.3 确定综合评价等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梯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计算结果表 |
附录二: 梯形渠道实用经济断面计算结果表 |
附录三: U形渠道水力最佳断面计算结果表 |
附录四: 倒虹吸断面尺寸与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表 |
附录五: 渡槽断面尺寸与水头损失计算结果表 |
附录六: 箱型涵洞断面尺寸计算结果表 |
附录七: 圆涵洞断面尺寸计算结果表 |
附录八: 经济性评价指标筛选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九: 经济性评价指标评估等级咨询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活性MgO生土基材料碳化机理与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固化生土砌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活性MgO水泥碳化固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1 MgO水泥的研究 |
1.3.2 材料对固化效果的影响 |
1.3.3 养护环境对固化效果的研究 |
1.4 生土基材本构模型研究进展 |
1.5 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配合比对碳化生土砌块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流程 |
2.2 MgO水泥的材料配合比试验 |
2.2.1 参数选取 |
2.2.2 试验过程 |
2.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 含水率对MgO水泥碳化生土砌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
2.3.1 参数选取 |
2.3.2 试验过程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MgO水泥掺量对碳化生土砌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
2.4.1 参数选取 |
2.4.2 试验过程 |
2.4.3 结果分析 |
2.5 粉煤灰掺量对碳化生土砌块抗压强度的影响 |
2.5.1 参数选取 |
2.5.2 试验过程 |
2.5.3 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活性MgO生土砌块的碳化条件和碳排放研究 |
3.1 正交试验方案 |
3.1.1 参数选取 |
3.1.2 试验过程 |
3.2 试验结果分析 |
3.2.1 正交试验极差结果分析 |
3.2.2 正交试验因素指标分析 |
3.2.3 正交试验方差结果分析 |
3.3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分析 |
3.3.1 MgO碳化生土砌块的碳排放量计算 |
3.3.2 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碳吸收量计算 |
3.3.3 混凝土碳排放量计算 |
3.3.4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
4.1 试验概括 |
4.1.1 试件设计 |
4.1.2 加载装置和试验方法 |
4.2 破坏特征与参数分析 |
4.2.1 受压破坏过程与破坏特征 |
4.2.2 荷载-位移曲线及参数分析 |
4.3 碳化生土砌块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 |
4.3.1 应力-应变理论曲线的建立 |
4.3.2 碳化生土砌块本构关系分段拟合推导 |
4.3.3 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的试验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MgO碳化生土砌块微观测试与碳化机理分析 |
5.1 试验设备 |
5.2 微观测试 |
5.2.1 电镜扫描(SEM) |
5.2.2 X射线衍射(XRD) |
5.2.3 热重分析(TGA) |
5.3 微观反应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活性MgO砌筑砂浆力学性能与砌块耐久性能研究 |
6.1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
6.2 改性砂浆立方体双面剪切试验 |
6.3 砌块耐久性能研究 |
6.3.1 浸水试验 |
6.3.2 干燥收缩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钢铁冶金渣综合利用现状 |
2.1.1 粒化高炉矿渣的研究进展 |
2.1.2 转炉渣的研究进展 |
2.1.3 精炼渣的研究进展 |
2.2 绿色混凝土和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1 绿色混凝土研究进展 |
2.2.2 固废基混凝土研究进展 |
2.3 多固废协同混凝土的理论基础 |
3 研究思路、内容、原料和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和试验方法 |
3.3.1 技术路线 |
3.3.2 试验方法 |
3.3.3 分析检测方法 |
3.3.4 试验设备 |
3.3.5 参照标准 |
3.4 试验原料 |
3.4.1 矿渣 |
3.4.2 转炉渣 |
3.4.3 精炼渣 |
3.4.4 脱硫石膏 |
3.4.5 骨料 |
3.4.6 其他原料 |
4 多固废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4.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 |
4.1.1 精炼渣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1.2 精炼渣的水化热分析 |
4.1.3 精炼渣的净浆强度分析 |
4.1.4 精炼渣水化后的物相组成分析 |
4.1.5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热分析 |
4.1.6 精炼渣水化产物的微观形貌分析 |
4.1.7 精炼渣水化机理分析 |
4.2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 |
4.2.1 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复合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2.2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2.3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2.4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2.5 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2.6 精炼渣-石膏体系复合水化机理分析 |
4.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3.1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的早期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3.2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3.3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3.4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分析 |
4.3.5 矿渣-转炉渣-石膏体系早期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 |
4.4.1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4.4.2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的协同水化机理研究试验方案 |
4.4.3 精炼渣比表面积对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影响 |
4.4.4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分析 |
4.4.5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XRD分析 |
4.4.6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4.4.7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胶凝材料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4.4.8 矿渣-转炉渣-精炼渣-石膏体系协同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初步研究 |
5.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5.1.1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5.1.2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1.3 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5.2 水胶比、骨料种类和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1 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2 骨料种类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2.3 减水剂用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影响 |
5.3 超高性能混凝土水化机理研究 |
5.3.1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RD分析 |
5.3.2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TG-DSC分析 |
5.3.3 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SEM和EDS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冶金渣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预拌泵送混凝土研究 |
6.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研究 |
6.1.1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方案 |
6.1.2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6.1.3 用于预拌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性能优化验证试验 |
6.2 混凝土制备及性能分析 |
6.2.1 混凝土的制备及工作性能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耐久性能分析 |
6.3 预拌泵送混凝土微观结构特征 |
6.3.1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孔隙结构分析 |
6.3.2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SEM分析 |
6.3.3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XPS分析 |
6.3.4 预拌泵送混凝土的净浆水化过程NMR分析 |
6.4 转炉渣颗粒替代尾矿砂制备道路混凝土探索研究 |
6.4.1 砂率对道路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6.4.2 转炉渣细颗粒砂浆的收缩研究 |
6.4.3 道路混凝土的SEM-EDS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铁尾矿砂用作路基材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铁尾矿砂水泥基道路材料研究现状 |
1.2.1 铁尾矿砂水泥基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2.2 铁尾矿砂水泥基砂浆的研究现状 |
1.2.3 尾矿砂水泥基材料在路基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铁尾矿砂水泥流动材料工作性研究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铁尾矿砂 |
2.1.3 黏土 |
2.1.4 拌合水 |
2.2 改良砂土比优化设计 |
2.2.1 改良前后铁尾矿砂的液塑限试验 |
2.2.2 泌水性能试验研究 |
2.2.3 砂土比对液塑限性能的影响 |
2.3 试验方法与标准规范 |
2.3.1 试验准备工作 |
2.3.2 试验依据的标准规范阐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尾矿砂水泥流动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
3.1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
3.1.1 首批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3.1.2 补充抗折-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3.1.3 CBR试验方法 |
3.1.4 铁尾矿砂水泥流动材料用水量的确定 |
3.2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
3.2.2 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3.2.3 抗折-抗压强度试验数据分析 |
3.3 CBR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CBR试验结果 |
3.3.2 CBR试验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尾矿砂水泥流动材料耐久性试验研究 |
4.1 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
4.1.1 首批抗裂性能试验方法 |
4.1.2 补充抗裂性能试验方法 |
4.1.3 抗裂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 抗冻性能试验研究 |
4.2.1 冻融循环试验方法 |
4.2.2 冻融循环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4.2.3 补充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流动度试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含软弱层的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既有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特点 |
1.2.2 LRC框架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抗震性能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LRC框架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 |
2.1 模型设计原则 |
2.2 原型结构概况 |
2.3 模型结构设计 |
2.3.1 模型结构相似关系的确定 |
2.3.2 模型结构的材料选择 |
2.3.3 模型结构配筋计算 |
2.3.4 材料力学性能试验 |
2.3.5 模型相似关系调整 |
2.4 本章小结 |
3 LRC框架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 |
3.1 振动台试验方案 |
3.1.1 模拟地震波的选取 |
3.1.2 振动台试验工况 |
3.1.3 模型安装与传感器布置 |
3.2 振动台试验现象 |
3.3 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 |
3.3.1 结构加速度响应 |
3.3.2 结构位移响应 |
3.3.3 镀锌铁丝应变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4 LRC框架结构增量动力分析 |
4.1 有限元模型建模 |
4.1.1 单元选择 |
4.1.2 材料本构模型 |
4.2 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2.1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4.2.2 加速度响应 |
4.2.3 位移响应 |
4.2.4 损伤情况 |
4.3 LRC框架结构增量动力分析 |
4.3.1 增量动力分析法基本原理 |
4.3.2 基本步骤与参数选取 |
4.3.3 地震记录的选取与调幅 |
4.3.4 结构极限状态定义 |
4.4 IDA曲线绘制与分析 |
4.4.1 单记录IDA分析 |
4.4.2 多记录IDA曲线 |
4.4.3 IDA曲线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LRC框架结构易损性分析 |
5.1 地震易损性分析 |
5.1.1 易损性分析基本原理 |
5.1.2 易损性分析基本步骤 |
5.1.3 LRC框架结构破坏等级划分 |
5.2 基于IDA的结构易损性分析 |
5.2.1 线性回归 |
5.2.2 易损性曲线 |
5.3 抗倒塌性能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8)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现存的问题 |
1.4 抗冻性超声波检测技术 |
1.5 冻融破坏机理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试验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粉煤灰 |
2.1.2 石灰 |
2.1.3 水泥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件制备 |
2.2.2 质量称量 |
2.2.3 抗压强度试验 |
2.2.4 非金属超声波检测 |
2.2.5 冻融循环试验 |
3 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研究 |
3.1 配合比设计 |
3.2 试验过程 |
3.3 破坏过程及形态 |
3.4 抗压强度及强度损失率 |
3.4.1 抗压强度 |
3.4.2 冻融循环对抗压强度损失率的影响 |
3.4.3 水泥石灰含量对抗压强度损失率的影响 |
3.5 超声波波速及相对动弹性模量 |
3.5.1 冻融循环下波速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3.5.2 冻融循环对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5.3 水泥石灰含量对相对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3.6 质量损失率 |
3.6.1 冻融循环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
3.6.2 水泥石灰含量对质量损失率的影响 |
3.7 最佳配合比 |
3.7.1 最大冻融次数 |
3.7.2 水泥石灰含量对最大冻融次数的影响 |
3.7.3 配合比确定 |
3.8 本章小结 |
4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抗冻性影响因素敏感性 |
4.1 粗糙集理论 |
4.1.1 知识和知识表达系统 |
4.1.2 不可分辨关系 |
4.1.3 等价类 |
4.1.4 上、下近似集 |
4.2 粗糙集权重计算方法 |
4.2.1 属性简约 |
4.2.2 重要度及权重计算 |
4.3 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影响因素权重计算 |
4.3.1 构建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决策信息表 |
4.3.2 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指标权重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石粉砂浆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3 课题来源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5 本研究必要性 |
1.6 本章小结 |
2 配合比设计 |
2.1 试验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细骨料 |
2.1.3 石粉 |
2.1.4 水 |
2.2 配合比设计依据 |
2.3 不同强度等级石粉砂浆的配合比设计 |
2.3.1 M5砂浆的试配 |
2.3.2 M7.5砂浆的试配 |
2.3.3 M10砂浆的试配 |
2.3.4 M15砂浆的试配 |
2.4 本章小结 |
3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性能影响研究 |
3.1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稠度的影响 |
3.1.1 试验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保水性的影响 |
3.2.1 试验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3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表观密度的影响 |
3.3.1 试验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凝结时间的影响 |
3.4.1 试验方法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1 试验方法 |
3.5.2 石粉掺量对砂浆7d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3 石粉掺量对砂浆14d抗压强度的影响 |
3.5.4 石粉掺量对砂浆28d抗压强度的影响 |
3.6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 |
3.6.1 试验方法 |
3.6.2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7d抗折强度的影响 |
3.6.3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14d抗折强度的影响 |
3.6.4 石粉替代率对砂浆28d抗折强度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建立GM(1,1)模型定量分析 |
4.1 灰色理论简介 |
4.2 模型建立 |
4.3 模型检验 |
4.3.1 残差检验 |
4.3.2 关联度检验 |
4.3.3 后验差检验 |
4.4 模型预测 |
5 石粉砂浆的微观结构分析 |
5.1 试验方法 |
5.2 样品制备 |
5.3 微观形貌分析 |
5.3.1 水泥水化机理 |
5.3.2 石粉砂浆与普通砂浆的区别 |
5.3.3 石粉掺量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
5.4 石粉作用机理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
致谢 |
(10)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文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 |
2.1 沈阳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原则 |
2.1.1 沈阳历史建筑现状及分类 |
2.1.2 历史建筑保护原则 |
2.1.3 历史建筑加固再用原则 |
2.2 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价值讨论 |
2.2.1 历史价值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2.2 以建筑物类型和风格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2.3 周边环境决定如何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建筑 |
2.3 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 |
2.3.1 建立起地区专门的历史建筑检测评估机构 |
2.3.2 建立起专门的保护体系 |
2.3.3 培养相关专业人才 |
2.3.4 有目的,有计划的保护和加固再利用历史建筑 |
2.3.5 对沈阳地区历史建筑统一进行综合现状评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鉴定 |
3.1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概述 |
3.1.1 建筑结构检测与鉴定流程 |
3.1.2 历史建筑检测与鉴定的要点 |
3.1.3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原则 |
3.2 混凝土构件的检测 |
3.2.1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
3.2.2 混凝土裂缝检测 |
3.2.3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检测 |
3.3 砌体结构的检测 |
3.3.1 砂浆强度检测 |
3.3.2 块材强度检测 |
3.3.3 砌体缺陷检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加固方法 |
4.1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加固原则 |
4.2 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常用的加固方法 |
4.2.1 减小地震荷载--基础隔震 |
4.2.2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
4.2.3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法 |
4.2.4 增大截面加固法 |
4.2.5 外粘型钢加固法 |
4.2.6 置换混凝土法 |
4.2.7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3 加固技术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史建筑检测鉴定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1.1 历史建筑价值评估 |
5.1.2 保护工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5.1.3 工程区划 |
5.1.4 建筑概况 |
5.1.5 历史沿革及历史修缮情况 |
5.1.6 修缮加固原则及指导思想 |
5.2 鉴定的内容以及依据 |
5.2.1 荷载的取值 |
5.2.2 工程设计依据 |
5.3 工程的现场勘测检查 |
5.4 损伤和病害成因分析 |
5.5 工程结构材料强度检测 |
5.5.1 砖强度检测 |
5.5.2 砂浆强度的检测 |
5.6 PKPM软件在砖砌体结构鉴定加固中的应用 |
5.7 第一级抗震鉴定 |
5.8 第二级抗震鉴定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历史建筑加固设计实例分析 |
6.1 加固方案 |
6.1.1 混凝土梁的加固 |
6.1.2 墙体加固方法 |
6.1.3 施工及其他要求 |
6.2 加固后的抗震检验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建筑施工参考资料(建筑砂浆)(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近代建筑外墙灰墁修复适宜性技术研究[D]. 张宇.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2]适用于村镇建筑的PVA胶粉改性硫铝酸盐水泥修补砂浆[D]. 赵洪根. 济南大学, 2021
- [3]小型水工建筑物装配化技术相关问题研究[D]. 顾强. 扬州大学, 2021(08)
- [4]活性MgO生土基材料碳化机理与单轴受压本构关系研究[D]. 陈亮.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5]邯钢冶金渣协同制备固废基胶凝材料及混凝土研究[D]. 李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6]铁尾矿砂用作路基材料的试验研究[D]. 高斌. 长安大学, 2021
- [7]含软弱层的大空间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翟浩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8]新拌液态粉煤灰抗冻性研究[D]. 胡清华. 长春工程学院, 2021(04)
- [9]石粉砂浆性能试验研究[D]. 贾小霞.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10]沈阳地区砖砌体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与加固应用研究[D]. 王丽欣. 沈阳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