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国产铁路机车轴承的技术现状与水平(论文文献综述)
孙浩洋[1](2020)在《基于数据驱动的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预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铁路自动化技术的日趋成熟,以ZPW-2000A轨道电路为基础的自动闭塞系统成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障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保证无绝缘轨道电路系统安全运行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轨道电路运行过程中的电气化特性进行分析,对影响轨道电路设备运行的参数和设备故障对系统带来的影响进行简要概括,为后续对ZPW-2000A轨道电路的故障预测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技术是根据设备历史监测数据对设备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进行分析,结合设备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基于数据的故障预测技术解决了复杂部件或系统数学模型难确定的问题。HSMM(Hidden Semi Markov Model,隐半马尔可夫模型)在模型建立和训练中具有高效性,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发动机等研究领域。深度置信网络通过重构数据进而获取其数据特征,本文对深度置信网络的网络结构、数据的输入输出及训练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轨道电路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特征提取系统,对监测数据和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处理,并利用处理后的数据结合HSMM进行轨道电路的故障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合故障树理论,对影响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运行状态的设备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将轨道电路传输系统等效为由发送器至接收器的串联模型,结合传输线理论分析了钢轨及调谐单元的传输路径,并对其进行建模,通过与现有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2)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对当前所获取的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提取和均衡化处理,分别根据记录文本的词项特征和主题特征进行特征数据提取,为避免了不均衡数据在机器学习中出现的欠拟合现象,采用SMOTE算法对数据进行均衡化处理;(3)以发送器的记录数据为例,采用深度置信网络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并训练隐半马尔可夫模型;(4)通过构造随机线性插值的方式,对数据集进行扩充,采用数据集中的百分之七十的数据集对DBN-HSMM进行训练,采用剩余的数据进行模型试验结果验证;(5)结合轨道电路钢轨传输特性,建立轨道电路钢轨传输路径仿真试验模型及调谐单元模型,对补偿电容泄露情况进行定位,以补偿电容C4为例,分析了补偿电容故障后对归一化分路电流的影响,计算故障数据与标准运行状态下的KL(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距离作为健康评估指标,对补偿电容容值泄露进行预测。
任声泰[2](2019)在《基于Archard轮轨磨耗模型的轮缘表面喷钼对轮缘磨耗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轮轨磨耗是我国铁路运输的核心问题。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载重量和列车编组数量的增加,轮轨侧压力增大,轮缘磨耗严重,车辆维修效率及合理性要求提高,仅采用当前的轮缘润滑技术已不能满足铁路发展的需要。本文提出的轮缘表面喷钼技术是对传统轮轨润滑方法的一种全新改进。采用热喷涂技术在轮缘表面制备钼涂层,利用钼涂层硬度高、耐磨损、耐腐蚀、高温性能稳定等诸多特点,能够从根本上降低车辆通过曲线时的轮缘磨耗,同时提高车辆的脱轨安全性能。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轮缘表面喷钼对轮缘磨耗的影响做出了研究:1、进行了钼涂层粉末的研制以及其喷涂方法的研究,获得了结合强度较高的钼涂层种类以及其喷涂方法。同时,还对不同种类的涂层进行了机械性能测试,包括结合强的测试,摩擦磨损性能测试以及冲击性能测试等,最终确定了综合性能最为优异的金属钼涂层,并证明了该种涂层在试验条件下具有较小的摩擦系数和降低磨耗的作用,并为仿真研究提供该种涂层的材料性能参数。2、进行了轮缘钢轨接触表面摩擦系数的近似计算,利用试验所得的材料性能参数以及摩擦系数模型进行了钼对钢以及钢对钢的摩擦系数计算,所得计算结果基本符合试验研究所得结果,从而验证了该钼涂层具有较小摩擦系数。3、对转K6型转向架悬挂参数进行了计算,建立了转K6-C70货车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了了三种不同曲线半径工况下车辆通过曲线时的动力学参数。4、建立了转K6型转向架所使用的E型轮对与CHN60kg/m钢轨匹配的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结合动力学参数以及试验所得到的钼涂层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喷钼前后三种不同轮缘钢轨接触位置下的轮缘表面接触应力的分布。5、利用Archard轮轨磨耗模型的变形形式,结合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接触斑内的应力分布以及动力学计算结果,对喷钼前后接触斑内的磨耗分布进行了研究;利用Archard模型的基本形式结合试验所得喷钼前后轮缘表面硬度参数以及轮轨滑动距离、轮缘钢轨法向接触压力计算了假设线路条件下喷钼前后轮缘的磨耗体积。研究表明:在普通车辆轮缘处喷涂合适的钼涂层,能有效降低车辆通过曲线时轮缘与轨侧面接触的摩擦系数,显着降低轮缘和轨侧面磨耗,同时提高车辆的脱轨安全性能。也就是说,采用轮缘表面喷钼既能够达到传统轮缘润滑的效果,也能够克服传统轮缘润滑的缺点。
赵旭[3](2018)在《冷却温度梯度场条件对高碳含硅钢中束状贝氏体形成形态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XRD物相分析、光学组织观察、TEM精细组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厚度尺寸的Fe-0.88C-1.36Si-1.01Cr-0.43Mn(wt.%)钢试样进行中温等温处理后所得到组织的结构特征,探讨了温度梯度场条件对经历高温奥氏体化及较高温度中温等温条件下相变产物形成特点的影响。实验发现,实验用钢在930℃高温奥氏体化及270℃较高温度中温等温条件下形成由近似平行排列的贝氏体铁素体条以及条之间奥氏体所组成的束状贝氏体组织。束状贝氏体的结构形态及空间分布状态与试样内部温度梯度场条件密切相关。对于厚度为2mm的薄板试样,贝氏体铁素体条具有亚单元结构,并且束状贝氏体在温度梯度较大的厚度方向上择优取向分布。随着试样厚度的增加,束状贝氏体在试样厚度方向上的择优取向分布的特征逐渐减弱。厚度达到5mm时,束状贝氏体则不存在择优取向,并且贝氏体铁素体条也不存在亚单元结构。研究具有不同厚度的Fe-0.88C-1.36Si-1.01Cr-0.43Mn(wt.%)试样经历880℃奥氏体化后分别在380℃和270℃中温等温后所形成的中温相变组织的结构形态及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厚度为2mm且经历380℃等温的板状试样,在冷却温度梯度较大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的常规羽毛状上贝氏体不存在择优取向分布特征;对于经历270℃等温的厚度为2mm的板状试样,在冷却温度梯度较大的厚度方向上也形成了不存在择优取向分布特征的常规针状下贝氏体。对于实验用钢热处理试样的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具有亚单元结构的束状贝氏体组织的显微硬度可以达到630.2HV,不具有亚单元结构的束状贝氏体的显微硬度仅达到571.6HV。由于在2mm试样当中存在束状贝氏体的择优取向分布,因而在非厚度方向上,即非束状贝氏体择优取向的方向上切割试样进行拉伸实验。试样拉伸强度虽然为1600MPa,但仍与立方体试样相当。
黄运生[4](2017)在《波动冲击载荷下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研究》文中提出轴箱轴承作为高速列车传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运行安全,因此对轴箱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研究,对轴箱轴承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的对铁路轴箱轴承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本文考虑轴箱轴承由于轨道不平顺、车轮扁疤等引起的波动冲击载荷。对轴箱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并对轴箱轴承保持架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理论基础出发,针对高铁列车轴箱使用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建立了其静力学求解模型。通过计算轴承内部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触载荷,对轴承的额定寿命进行研究,对影响轴承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为剩余寿命的预测奠定理论基础。2、通过建立垂向列车动力学系统,结合铁路线路工况,得到轴箱轴承真实动载荷,对轴箱轴承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计算和评估。并对轴箱轴承中使用的塑料保持架进行失效分析。结合有初始缺陷的轴承疲劳试验,搭建轴承经验寿命模型,对轴承剥落后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评估。3、根据本文分析,可以发现轴承额定寿命随径向载荷的增加呈幂函数下降趋势。随着轴向载荷的增加,承受轴向载荷后方的一列额定寿命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轴向载荷前方的一列额定寿命呈现线性下降的趋势。轴承的径向游隙的增加会明显降低轴承的额定寿命;通过车辆-轴承耦合系统分析得到了轴承动态径向载荷,其波动幅值最高达到一系悬挂力的3.6倍;通过分析车轮扁疤造成的冲击对轴承塑料保持架的影响,得到滚子与保持架横梁的碰撞力和碰撞频次随冲击加速度和冲击作用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函数趋势增加,加速了保持架的疲劳断裂。由保持架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析可知,当轮轴冲击加速度达到158g时会导致文中保持架的直接断裂;利用有初始剥落的轴承疲劳试验,对轴承滚道剥落过程进行记录,找到轴承振动值和缺陷尺寸的关系、缺陷尺寸和剥落快慢的关系。搭建的经验寿命模型可以为列车轴箱轴承的最终失效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综合以上分析内容,可以更全面的对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进行评估。
田葆栓[5](2017)在《总结创新发展铁路车辆轮轴技术——2016铁路车辆轮轴技术交流会综述》文中认为铁路车辆轮轴技术是保证铁路车辆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随着客运高速,货运快捷、重载的发展,对轮轴技术及运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国家自主化创新的要求,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车轴、车轮和轴承的结构、材质、工艺、强度及寿命;同时对运用和检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中国铁道学会2016年度重点学术计划的安排,2016年8月11—12日,中国铁道学会车辆委员会
张福成,杨志南,雷建中,庞碧涛,王明礼[6](2017)在《贝氏体钢在轴承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贝氏体轴承用钢、热处理工艺、贝氏体轴承用钢中残余奥氏体论述了国内外贝氏体在轴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纳米贝氏体钢在轴承中应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纳米贝氏体钢在轴承中应用尚需解决的短周期开发、适用工况及寿命预测等科学和技术问题。
张超德,池海,叶毅,潘树平,傅茂海,安琪[7](2015)在《大轴重煤炭漏斗车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文中认为阐述了自动卸货煤炭漏斗车的优点,分析了我国煤炭漏斗车的技术现状及重载发达国家煤炭漏斗车发展趋势和主要发展特征,介绍了我国大轴重煤炭漏斗车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指出了我国大轴重煤炭漏斗车关键技术研究的意义。
李冬[8](2013)在《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幅员辽阔,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也是现代物流主要通道,按照“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铁路实施“客货并重”的发展方式。铁路货运将加快重载、快捷和专业化运输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近年来,70t级货车的大量运用,其货物列车商业运营速度达到了120km/h,80t级通用货车、100t级铁路专线专用货车的研制并将投入运用,实现了“提速重载并举、高效周转、安全可靠”的目标。目前,我国铁路运能仍然紧张,重载运输发展相对滞后,专业化的铁路货运装备的紧缺仍是目前困扰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研发在我国既有路网条件下的新型专用货运装备是实现我国铁路货运装备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以更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首先在分析研究国外专用货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探讨我国铁路货车装备专用化发展的迫切需求,通过调研我国焦炭行业生产和运输情况,以及我国60t级焦炭运输专用敞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型焦炭运输车的运用要求,研究提出了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对车体底架、侧墙和端墙的结构进行了设计。然后,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车体钢结构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可靠性;并对制造的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产品的实际性能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构的准确性。本文还针对焦炭敞车侧墙高而导致侧墙外胀量大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计算,并提出了控制侧墙外胀的技术措施;文章的最后对新型焦炭运输敞车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新型23t轴重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大容积焦炭运输专用敞车专业化运输装备方面的空白,对于研究制定专用货车标准和运用技术规程及保养和修理方面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对于提升我国铁路货车装备的专业化水平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韩宇[9](2013)在《铁路客车轴承滚子精密磨削在线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滚子是组成轴承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动态性能等。近年来,伴随着铁路客车的普遍提速,列车对铁路客车轴承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铁路客车轴承滚子的磨削加工通常采用离线测量的方法检测滚子的质量,这不仅降低生产效率,且多次装夹所造成的误差使得同批次滚子的互换性降低。针对现有磨削加工后离线测量滚子的诸多不便,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一种数控滚子磨床的在线检测系统。本文所述的数控滚子磨床是一种采用CBN砂轮的通过控制滚子运动轨迹来实现磨削加工的数控滚子磨床,该磨床采用点接触磨削,一次装夹可完成整个滚子素线面的加工。本文的重点是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该数控滚子磨床的在线检测系统。本文在基于所述的数控滚子磨床的基础上,借用已有的部分硬件,确定了在线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了在线检测系统的测架机构,运用固高公司的嵌入式运动控制器、雷尼绍公司的LP2测头以及安川伺服电机等构成在线检测系统的硬件平台;在Windows XP操作环境下运用VC++软件平台编写系统专用的测量软件;最终,将软件硬件结合起来实现了铁路客车轴承滚子精密磨削加工的在线检测。研究并设计了试验方法。通过间接的方法,从所述的数控滚子磨床加工过的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在三坐标测量仪上测量,从检测结果的合格率上验证在线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尹延经[10](2013)在《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脂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速铁路轴箱轴承采用脂润滑方式润滑,润滑脂性能直接影响轴箱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特性,将其作为润滑脂添加剂能够提高润滑脂的极压、抗磨性能。以纳米润滑脂作为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剂,可显着改善高速铁路轴箱轴承的润滑状态。本文以国产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脂作为基础脂,以二硫化钨和氮化硅纳米颗粒作为基础润滑脂添加剂,合成了纳米润滑脂,研究了纳米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和纳米颗粒的润滑机理。采用析因试验方案探究了超声波功率、超声波频率和水浴温度对纳米颗粒在基础润滑脂中分散均匀程度影响,确定了纳米润滑脂制备最优工艺方案。研究了二硫化钨和氮化硅纳米颗粒对纳米润滑脂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润滑脂PB值随着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纳米润滑脂摩擦系数和钢球磨斑直径随着纳米颗粒添加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二硫化钨和氮化硅复合纳米颗粒对纳米润滑脂润滑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纳米颗粒对纳米润滑脂润滑性能均有显着影响,且交互作用高度显着。获得了润滑性能最优纳米润滑脂,其PB值达到128kg,相对于基础润滑脂PB值提高了36.2%;摩擦系数降低到0.06512,相对于基础润滑脂降低了21.2%;钢球磨斑直径减小到0.441mm,相对于基础润滑脂降低了20.5%。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了钢球磨斑形貌和表面元素及其含量,研究表明,二硫化钨纳米颗粒的润滑机理为自修复作用和薄膜润滑作用;氮化硅纳米颗粒的润滑机理为自修复作用和类球轴承作用机理;复合纳米颗粒润滑机理是三者协同作用结果。本论文获得了润滑性能优异纳米润滑脂,其润滑性能指标满足EN12081标准要求,适用于高速铁路轴箱轴承使用,对开发润滑性能优异的润滑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论国产铁路机车轴承的技术现状与水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国产铁路机车轴承的技术现状与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驱动的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预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轨道电路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
1.2.2 轨道电路国内研究现状 |
1.3 故障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基于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 |
1.3.2 基于概率统计的故障预测方法 |
1.3.3 基于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技术 |
1.3.4 基于信息融合的故障预测方法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结构及故障分析 |
2.1 ZPW-2000A轨道电路结构 |
2.2 ZPW-2000A轨道电路设备故障影响 |
2.3 ZPW-2000A轨道电路系统可靠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数据处理 |
3.1 故障数据提取方法 |
3.2 基于改进CHI的词项级故障特征提取 |
3.3 基于先验LDA无监督机器学习模型的故障特征提取方法 |
3.4 基于串行策略的故障特征融合 |
3.5 基于SMOTE的故障少数类别样本自动生成 |
3.6 数据处理流程 |
3.7 本章小结 |
4 融合DBN进行特征提取的HSMM |
4.1 深度置信网络 |
4.1.1 受限玻尔兹曼机 |
4.1.2 受限玻尔兹曼机的训练算法 |
4.2 深度置信网络DBN |
4.3 健康指标构建 |
4.4 隐马尔可夫模型 |
4.4.1 HMM数学描述 |
4.4.2 前向-后向算法 |
4.4.3 Viterbi算法 |
4.4.4 Baum-Welch算法 |
4.5 HSMM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DBN-HSMM的轨道电路设备故障预测 |
5.1 数据处理及均衡化结果 |
5.2 深度置信网络训练 |
5.3 HSMM参数重估 |
5.4 ZPW-2000A轨道电路剩余寿命预测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仿真试验 |
6.1 退化状态划分 |
6.2 深度置信网络特征提取结果 |
6.3 状态识别概率对比 |
6.4 剩余寿命预测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轨道电路补偿电容维修机制优化 |
7.1 传输路径建模 |
7.2 补偿电容故障影响分析 |
7.3 补偿电容剩余寿命计算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基于Archard轮轨磨耗模型的轮缘表面喷钼对轮缘磨耗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1 轮缘钢轨润滑技术 |
1.1.2 表面喷钼技术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轮轨磨耗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轮缘喷钼实验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基体材料 |
2.1.2 粉末材料 |
2.1.3 等离子喷涂工艺流程 |
2.2 涂层组织 |
2.2.1 金相组织 |
2.2.2 涂层扫描电镜组织 |
2.2.3 涂层元素 |
2.3 涂层机械性能 |
2.3.1 显微硬度 |
2.3.2 弹性模量测量 |
2.3.3 涂层结合强度 |
2.3.4 涂层摩擦磨损性能 |
2.3.5 图层冲击性能 |
2.4 涂层可靠性分析 |
2.4.1 喷钼车轮实物 |
2.4.2 残余应力的测定 |
2.4.3 理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车通过曲线动力学参数计算 |
3.1 轮缘表面摩擦系数研究 |
3.1.1 滑动摩擦系数理论推导 |
3.1.2 模型验证与计算 |
3.2 多体动力学仿真 |
3.2.1 多体动力学仿真简介 |
3.2.2 Simpack软件简介 |
3.3 货车转向架和车体 |
3.3.1 货车转向架 |
3.3.2 货车车体 |
3.4 货车通过曲线动力学建模 |
3.4.1 轮轨滚动接触理论 |
3.4.2 悬挂参数计算与货车动力学模型 |
3.4.3 轨道模型与通过曲线速度 |
3.4.4 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 |
4.1 有限元基本原理与仿真流程 |
4.1.1 有限元基本原理 |
4.1.2 仿真流程 |
4.2 轮轨三维模型 |
4.2.1 E型滑动轴承车轴模型 |
4.2.2 HESA车轮模型 |
4.2.3 60kg/m钢轨模型 |
4.3 轮轨接触有限元模型及计算 |
4.3.1 轮轨有限元模型 |
4.3.2 接触对和接触参数设置 |
4.3.3 定义单元实常数以及边界条件 |
4.3.4 三种工况计算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轮缘表面磨耗计算 |
5.1 材料磨耗理论模型 |
5.1.1 摩擦功磨耗理论模型 |
5.1.2 Archard材料磨损理论模型 |
5.2 基于ARCHARD磨耗模型的磨耗计算 |
5.2.1 轮缘表面磨耗 |
5.2.2 磨耗体积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冷却温度梯度场条件对高碳含硅钢中束状贝氏体形成形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束状贝氏体的研究历程和研究现状 |
1.2 束状贝氏体组织的典型特点 |
1.3 束状贝氏体的机械性能 |
1.4 束状贝氏体的形成过程 |
1.5 束状贝氏体钢的工业应用 |
1.5.1 束状贝氏体钢在汽车中的应用 |
1.5.2 束状贝氏体钢在铁路上的应用 |
1.5.3 束状贝氏体钢在轴承上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思路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材料成分设计 |
2.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3 相变点测定 |
2.4 热处理工艺 |
2.4.1 均匀化退火 |
2.4.2 等温淬火 |
2.5 试样的切割 |
2.6 物相组成分析 |
2.7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
2.8 扫描电镜观察 |
2.9 TEM精细结构观察 |
2.10 力学性能分析 |
2.10.1 显微硬度测试 |
2.10.2 拉伸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温度梯度场条件对束状贝氏体形成形态的影响 |
3.1 试样冷却时内部温度梯度场 |
3.1.1 立方体试样内部的温度梯度场 |
3.1.2 板状试样内部的温度梯度场 |
3.2 中温相变产物的物相组成分析 |
3.2.1 立方体试样中的物相分析 |
3.2.2 板状试样中的物相分析 |
3.3 中温相变产物的金相显微观察分析 |
3.3.1 立方体试样中的金相显微观察分析 |
3.3.2 板状试样中的金相显微观察分析 |
3.4 束状贝氏体的精细结构分析 |
3.4.1 束状贝氏体SEM观察分析 |
3.4.2 束状贝氏体TEM观察分析 |
3.5 束状贝氏体的力学性能分析 |
3.5.1 显微硬度 |
3.5.2 抗拉强度 |
第四章 温度梯度场条件对常规贝氏体形成状态的影响 |
4.1 常规贝氏体与束状贝氏体的区别 |
4.2 温度梯度场对常规上贝氏体的影响 |
4.2.1 实验方法 |
4.2.2 中温相变产物的物相组成分析 |
4.2.3 中温相变产物的金相组织分析 |
4.2.4 力学性能分析 |
4.3 温度梯度场对常规下贝氏体的影响 |
4.3.1 实验方法 |
4.3.2 中温相变产物的物相组成分析 |
4.3.3 中温相变产物的金相组织分析 |
4.3.4 力学性能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波动冲击载荷下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课题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疲劳寿命研究现状 |
1.2.2 滚动轴承真实动载荷的发展 |
1.2.3 轴承力学分析模型 |
1.2.4 轴承保持架分析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章 滚动轴承疲劳寿命分析 |
2.1 滚动轴承寿命理论基础 |
2.1.1 滚动轴承寿命分类方式 |
2.1.2 滚动疲劳轴承寿命理论发展历程 |
2.2 轴承疲劳寿命计算 |
2.2.1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载荷分布计算 |
2.2.2 疲劳寿命精确计算方法 |
2.3 铁路轴承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分析 |
2.3.1 轴承使用不当的影响 |
2.3.2 两列轴承寿命的差别 |
2.3.3 轴承径向载荷的影响 |
2.3.4 轴承轴向载荷的影响 |
2.3.5 轴承外部转矩的影响 |
2.3.6 轴承游隙的影响 |
2.3.7 轴承转速的影响 |
2.3.8 轴承润滑的影响 |
2.3.9 轴承污染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轨道不平顺的轴箱轴承剩余寿命分析 |
3.1 高速列车轴箱轴承工况特点分析 |
3.1.1 铁路轨道不平顺概述 |
3.1.2 铁路轴箱轴承主要工况 |
3.2 垂向车-轴承耦合动力学系统 |
3.2.1 垂向车辆动力学系统的建立 |
3.2.2 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建立和求解 |
3.2.3 车辆动力学仿真结果分析 |
3.3 轴箱轴承剩余使用寿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冲击载荷对轴箱轴承塑料保持架动态性能的影响 |
4.1 轴箱轴承动力学模型建立 |
4.1.1 车辆系统扁疤冲击简化模型 |
4.1.2 轴承各部件自由度及主参数 |
4.1.3 滚子与保持架兜孔作用力模型 |
4.1.4 保持架和引导外圈之间作用力 |
4.1.5 保持架运动微分平衡方程 |
4.2 计算结果分析 |
4.2.1 刚、柔保持架与滚子作用力对比 |
4.2.2 无冲击时保持架与滚子之间动力学规律 |
4.2.3 有无冲击滚子与保持架之间作用力对比 |
4.2.4 有无冲击保持架与外圈之间作用力对比 |
4.2.5 冲击作用时间对滚子与保持架之间的作用频数影响分析 |
4.2.6 疲劳强度 |
4.3 保持架强度分析 |
4.3.1 冲击强度 |
4.3.2 弯曲强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滚动轴承疲劳试验及经验寿命模型 |
5.1 剥落后轴承疲劳试验概述 |
5.2 试验过程 |
5.2.1 轴承初始缺陷 |
5.2.2 试验台架和测试系统 |
5.2.3 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 |
5.3 经验寿命模型搭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总结创新发展铁路车辆轮轴技术——2016铁路车辆轮轴技术交流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轮轴技术综合 |
2 轮轴设计研究 |
3 轮轴仿真分析 |
4 轮轴材料技术 |
5 轮轴制造工艺 |
6 轮轴试验检验 |
7 轮轴安全监控 |
8 轮轴运用安全 |
(6)贝氏体钢在轴承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贝氏体轴承用钢的发展 |
1.1 常规贝氏体轴承用钢 |
1.2 纳米贝氏体轴承用钢 |
2 贝氏体轴承用钢的热处理技术 |
3 贝氏体轴承用钢中的残余奥氏体 |
4 结论与展望 |
(8)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2.1 美国 |
1.2.2 澳大利亚 |
1.2.3 欧洲 |
1.2.4 俄罗斯 |
1.3 我国专用货车现状及技术发展 |
1.4 各国焦炭运输专用货车现状 |
1.5 焦炭运输需求分析 |
1.6 研究制造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的意义 |
1.7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车辆主要结构选型研究 |
2.1 车体总体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 底架结构形式的确定 |
2.2.1 中梁结构型式的确定 |
2.2.2 采用小横梁布置 |
2.2.3 冲击座及其拉铆钉连接方式 |
2.2.4 整体式上心盘 |
2.2.5 下侧门搭扣 |
2.3 侧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3.1 侧柱和横带的布置 |
2.3.2 栓结座 |
2.4 端墙结构形式的确定 |
2.5 车门的确定 |
2.6 制动系统 |
2.7 车钩缓冲装置 |
2.8 转向架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辆主要技术参数的选取 |
3.1 自重系数 |
3.2 比容系数 |
3.3 车辆长度 |
3.4 车辆宽度 |
3.5 车辆高度 |
3.6 材料 |
3.6.1 许用应力对比 |
3.6.2 耐腐蚀性能对比 |
3.6.3 采购成本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辆技术方案研究 |
4.1 总体思路及目标 |
4.1.1 总体思路 |
4.1.2 研制目标 |
4.2 主要技术特点 |
4.3 方案介绍 |
4.3.1 性能参数与基本尺寸 |
4.3.2 主要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车体结构强度研究 |
5.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5.2 车体静强度与刚度分析 |
5.2.1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5.2.2 载荷工况的确定 |
5.2.3 强度和刚度评定标准 |
5.2.4 车体刚度与强度计算结果及评定 |
5.2.5 结构静强度与刚度计算结论 |
5.3 车体结构疲劳寿命分析 |
5.3.1 疲劳载荷 |
5.3.2 疲劳寿命估算方法 |
5.3.3 有限元模型 |
5.3.4 应力计算结果 |
5.3.5 疲劳寿命评估结论 |
5.4 静强度试验研究 |
5.4.1 试验载荷工况 |
5.4.2 试验评定标准 |
5.4.3 试验数据整理 |
5.4.4 试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体侧墙外胀分析 |
6.1 侧墙外胀原因及评定标准 |
6.1.1 外胀原因 |
6.1.2 侧墙刚度评定标准 |
6.1.3 车体侧墙刚度 |
6.2 仿真分析验证 |
6.2.1 作用在车体上的载荷 |
6.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济性分析 |
7.1 运输经济效益 |
7.2 装载加固效益 |
7.3 制造维修成本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9)铁路客车轴承滚子精密磨削在线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在线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铁路客车轴承滚子及精密磨削技术 |
2.1 铁路客车轴承滚子 |
2.1.1 对数曲线滚子的优点 |
2.1.2 铁路客车轴承滚子 |
2.2 轨迹控制磨削技术 |
2.3 轨迹控制磨削滚子的插补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3.1 在线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 |
3.2 检测方法的研究 |
3.2.1 检测方法的分类 |
3.2.2 常用的在线检测系统的检测方法 |
3.2.3 检测方法的确定 |
3.3 测头机构 |
3.3.1 测头机构的设计 |
3.3.2 测头和测针选型 |
3.4 运动控制器选型 |
3.5 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选型 |
3.6 编码器的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立数学模型及设计测量软件 |
4.1 在线检测系统的数学模型 |
4.1.1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 |
4.1.2 测量原理及过程 |
4.2 软件系统开发环境 |
4.3 软件结构及功能 |
4.3.1 模块化程序设计 |
4.3.2 在线检测软件的模块化设计 |
4.4 在线测量软件的流程及部分程序代码 |
4.4.1 在线检测软件的软件流程 |
4.4.2 部分程序代码 |
4.5 人机界面 |
4.5.1 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 |
4.5.2 人机界面的主要界面 |
4.6 仿真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及结果分析 |
5.1 实验的目的与方法 |
5.2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课题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脂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脂研究现状 |
1.2.1 润滑脂发展概述 |
1.2.2 国外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脂研究现状 |
1.2.3 国内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脂研究现状 |
1.3 纳米颗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
1.3.1 纳米润滑脂制备工艺的研究 |
1.3.2 纳米润滑颗粒润滑机理 |
1.3.3 单一纳米颗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研究 |
1.3.4 复合纳米颗粒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
2.1 润滑脂和纳米颗粒的选择 |
2.1.1 润滑脂的选择 |
2.1.2 纳米颗粒的选择 |
2.2 完全析因试验方案 |
2.3 纳米润滑脂润滑性能测试 |
2.3.1 纳米润滑脂极压性能测试 |
2.3.2 纳米润滑脂抗磨性能测试及数据处理 |
2.3.3 磨斑形貌及表面微观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纳米润滑脂合成工艺 |
3.1 工艺流程 |
3.2 工艺参数对纳米颗粒分散均匀程度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一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1 二硫化钨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1.1 二硫化钨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极压性能的影响 |
4.1.2 二硫化钨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 |
4.1.3 钢球磨斑形貌分析 |
4.2 氮化硅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4.2.1 氮化硅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极压性能的影响 |
4.2.2 氮化硅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 |
4.2.3 钢球磨斑形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5.1 复合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极压性能的影响 |
5.2 复合纳米颗粒对润滑脂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 |
5.3 磨斑形貌及复合纳米颗粒润滑机理分析 |
5.3.1 磨斑形貌分析 |
5.3.2 复合纳米颗粒润滑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论国产铁路机车轴承的技术现状与水平(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驱动的ZPW-2000A轨道电路故障预测方法的研究[D]. 孙浩洋.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2]基于Archard轮轨磨耗模型的轮缘表面喷钼对轮缘磨耗影响的研究[D]. 任声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3]冷却温度梯度场条件对高碳含硅钢中束状贝氏体形成形态的影响研究[D]. 赵旭. 天津理工大学, 2018(11)
- [4]波动冲击载荷下高速列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研究[D]. 黄运生. 河南科技大学, 2017(01)
- [5]总结创新发展铁路车辆轮轴技术——2016铁路车辆轮轴技术交流会综述[J]. 田葆栓. 铁道车辆, 2017(01)
- [6]贝氏体钢在轴承中的应用进展[J]. 张福成,杨志南,雷建中,庞碧涛,王明礼. 轴承, 2017(01)
- [7]大轴重煤炭漏斗车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J]. 张超德,池海,叶毅,潘树平,傅茂海,安琪. 铁道机车车辆, 2015(04)
- [8]新型焦炭运输专用敞车研究[D]. 李冬.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9]铁路客车轴承滚子精密磨削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 韩宇.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
- [10]高速铁路轴箱轴承润滑脂性能试验研究[D]. 尹延经. 河南科技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