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樊红岩[1](2021)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和快速血清学检验,比较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对不同年龄(1~3岁、4~6岁、7~12岁)、不同病程(≤7 d、>7 d)患儿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为96.67%,明显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岁患儿、病程≤7 d患儿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12岁患儿、病程>7 d患儿中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优于快速血清学检验。
秦微,谭稻香,冯远征,叶玉云,曾双志,郑勇前[2](2021)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中医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分析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中医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东莞市石排医院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40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西药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10±1.22)岁;耳穴组男14例,女6例,年龄(6.17±1.19)岁。西药组给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治疗,耳穴组在西药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CRP)水平、咳嗽积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患儿CRP水平和咳嗽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耳穴组CRP水平和咳嗽积分分别为(7.02±1.18)mg/L、(1.05±0.39)分,均低于西药组(9.24±1.26)mg/L、(1.99±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钠联合中医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疗效显着,值得推广使用。
孟昱瑾[3](2021)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方法纳入本次总计32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确诊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听诊结果提示肺部存在湿啰音,均伴有咳嗽、发热和咳痰等症状,收集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8月,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6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同时使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63%,低于观察组的97.50%(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高于观察组(5.63%)(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未出现严重反应影响继续用药,随访记录显示各项不良反应均于停药后消失;对照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咳嗽(4.63±0.68)d、发热(5.02±0.28)d和肺部湿啰音(7.89±1.39)d均长于观察组咳嗽(2.73±0.48)d、发热(3.12±0.68)d和肺部湿啰音(4.35±1.64)d(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总体效果优于使用红霉素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降低,可促进患儿尽快康复,应用效果显着,值得推广。
吴阿华[4](2021)在《幼儿健康相关行为与肺炎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的住院患儿病历数据,分析该医院儿童住院病种以及年龄分布情况,了解儿科住院患儿的疾病谱和年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通过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探讨健康相关行为与小儿肺炎的相关性,为小儿肺炎的预防提供新思路和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2020年5月至11月住院患儿病历信息,包括临床诊断和年龄等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对住院患儿的临床诊断、年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通过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就诊的1~3岁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病例组,按同一个月入院、年龄相差2个月以内的匹配原则选取外科住院患儿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出可能的混杂因素,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法调整混杂因素,以P≤0.05为纳入标准,P≥0.10为剔除标准。采用χ2趋势检验分析如被动吸烟、开窗通风、洗手次数、户外活动时间等有序多分类变量与结局变量是否存在着线性相关趋势。结果:1.2020年5月至11月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共收治住院患儿23637例,其中因肺炎而住院的患儿排在首位,共1785例,早产仅次于肺炎,是导致儿童住院的第二病因,住院人数为1081例,上呼吸道感染、腹股沟疝和癫痫三个病种均达到800例以上,依次位列儿童住院病种顺位的第三至五名。儿童住院病种排名第五至十名分别为腹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颅脑损伤以及发热性惊厥。2.肺炎住院患儿高度集中在0~3岁儿童,其中新生儿肺炎位居首位,共567例,而幼儿期肺炎住院人数位列第二位,为557例。3.本次病例对照研究共募集到110对符合要求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例组患儿平均月龄为(21.47±6.62)月,对照组患儿平均月龄为(21.36±6.46)月;病例组中男患儿69例,女患儿41例,对照组中男患儿94例,女患儿16例;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居住地均以城镇为主,其中病例组患儿80.9%居住地在城镇,对照组患儿72.7%居住地在城镇。4.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次数(Waldχ2=7.466,P=0.006)、过敏史(Waldχ2=4.835,P=0.028)、每天视屏时间超过2h(Waldχ2=10.584,P=0.001)、洗手次数(Waldχ2=5.865,P=0.015)、户外活动时间(Waldχ2=7.138,P=0.008)、专心吃饭(Waldχ2=6.287,P=0.012)等6个因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向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天视屏时间超过2h可能为小儿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时间可能为小儿肺炎发病的保护因素。其中,平均每天视屏时间超过2h的幼儿相较于每天视屏时间低于2h的幼儿,患小儿肺炎的风险增加2.529倍(OR=3.529,95%CI:1.566~7.952,P=0.002);与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低于30分钟的幼儿相比,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30分钟~1小时之间的幼儿患小儿肺炎的风险降低75.8%(OR=0.242,95%CI:0.078~0.754,P=0.014),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1~2小时之间的幼儿患小儿肺炎的风险降低83.7%(OR=0.163,95%CI:0.045~0.595,P=0.006),平均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幼儿患小儿肺炎的风险降低88.1%(OR=0.119,95%CI:0.027~0.522,P=0.005)。6.对洗手次数进行χ2趋势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日洗手次数与小儿肺炎之间可能存在线性相关趋势(趋势χ2=5.818,P=0.016)。结论:1.本研究得出的儿科住院患儿病种分布情况与我国多地分析结果较一致。肺炎位居儿科住院病种首位,小儿肺炎的预防仍然是减少小儿疾病负担的重要一环。2.肺炎住院患儿高度集中在0~3岁,应重点关注该年龄段儿童肺炎的防治。3.健康相关行为与小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在今后的1~3岁幼儿肺炎防治工作中,可加强宣传合理控制视屏时间、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从而达到预防小儿肺炎的目的。
周朋[5](2021)在《基于三焦理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及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基于三焦理论探讨肺炎支原体的中医属性及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医辨证思路;2.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价研究方法:1.基于三焦理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基于西医学关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循证研究进展,从肺炎支原体的生存环境、发病季节、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等方面探讨肺炎支原体的中医属性;基于三焦及三焦辨证理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中医辨证思路。2.临床研究:收集山东省中医院、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烟台市中医医院、临沂市中医院在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郁肺证的住院患儿,采用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分别设为试验组(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组)和对照组(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组),对疗后1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次要评价指标包括退热时间、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主要症状和精神、口渴饮水、肢体困重、恶心呕吐、腹胀、纳呆、大便干稀不调、小便黄少等次要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疗后3周对疾病疗效痊愈率和中医证候疗效痊愈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清热祛湿疏利三焦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郁肺证及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该病提供治疗思路和方法,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结果:1.(1)肺炎支原体归属于中医湿热病邪范畴。(2)基于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和小儿生理特点,提示肺炎支原体侵袭人体,易犯三焦。(3)基于三焦的生理功能、三焦受邪容易出现气机郁遏、水湿停滞的病理特点提示三焦气化不利,气郁津滞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机。(4)基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以出现全身多个系统并发症,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位在三焦,以上中二焦为主。(5)基于湿热病邪的致病特点及三焦辨证能够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所产生肺内症状和肺外并发症。2.(1)疗后1周疾病疗效方面:试验组显效率83.33%,其中21例痊愈,79例显效,20例有效;对照组显效率70.83%,其中14例痊愈,71例显效,35例有效,试验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疾病疗效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疗后1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显效率86.67%,其中28例痊愈,76例显效,16例有效;对照组显效率73.33%,其中23例痊愈,65例显效,32例有效。试验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两组均有效。试验组与对照组疗后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疗后1周:两组发热、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啰音消失在治疗前后积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均有效;组间比较,在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方面,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发热、咯痰、气喘方面,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咯痰、气喘的起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4)疗后1周:试验组患儿在精神、口渴饮水、纳呆及大便干稀不调情况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试验组在精神、口渴饮水、纳呆及大便情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肢体困重、恶心呕吐、腹胀、小便黄少的治疗前后积分差值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提示两组疗效相当。(5)疗后3周疾病疗效方面:试验组的痊愈率为81.73%,其中85例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0例无效;对照组痊愈率80%,其中80例痊愈,15例显效,5例有效,0例无效,两组痊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疗效相当。(6)疗后3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的痊愈率为84.62%,其中88例痊愈,13例显效,3例有效,0例无效;对照组痊愈率77%,其中77例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0例无效,两组痊愈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疗效相当。(7)安全性评价:两组疗后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安全性较好。结论:1.肺炎支原体归属于中医湿热病邪范畴,感染时可以通过口鼻或皮毛侵犯三焦,病机为三焦气化不利,气郁津滞,病位涉及三焦,临证时可以采用三焦辨证进行论治。2.基于三焦学说,采用清热祛湿疏利三焦法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湿热郁肺证在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有明显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改善发热、咳嗽、咯痰、气喘、肺部啰音消失等主症的积分及精神、口渴、纳差、大便不调等次要症状积分。3.早期采取中西医联合、中期和后期单独使用中医药的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几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林倩意[6](2021)在《麻杏止嗽方治疗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比较麻杏止嗽方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的血清学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率以及用药前后的证候积分变化,综合评价麻杏止嗽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并为麻杏止嗽方联合阿奇霉素对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的推广应用及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及思路。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风热犯肺型)患儿,通过应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及麻杏止嗽方口服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均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经治疗后分别在治疗第7天以及治疗第21天进行疗效对比。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评分,使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所得评分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结果: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其中痊愈13.3%,显效83.3%,有效3.3%,无效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其中痊愈0%,显效53.3%,有效40%,无效6.7%,两组间总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经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率73%,优于对照组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证候总积分的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第7天与第21天的证候总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1天,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证候总积分差值的组间比较中均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比较:治疗第7天,两组主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儿各主症与次症积分经比较后,结果显示两组比较主症咳嗽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主症咯痰、肺部体征与发热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在治疗咯痰、肺部体征、发热方面效果相当,在治疗咳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次症鼻塞、流黄涕或浊涕、纳呆积分的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咽痛、口渴欲饮、便秘、小便黄积分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第21天,主症疗效方面,两组主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咳嗽、咯痰、肺部体征,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第21天,治疗组对于改善咳嗽、咯痰、肺部啰音方面有较好的疗效。次症疗效方面,治疗组在鼻塞、流浊涕或黄涕、咽痛、口渴欲饮、纳呆、便秘、小便黄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在咽痛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其余次症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在鼻塞、流浊涕或黄涕、咽痛、纳呆以及便秘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鼻塞、流浊涕或黄涕、咽痛、纳呆以及便秘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4.两组试验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与单纯口服阿奇霉素治疗相比,麻杏止嗽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风热犯肺型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总体治疗效果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研究。
赵莹[7](2021)在《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并以咳嗽、发烧为主要表现的肺部感染疾病。肺炎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该病属较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人群密集环境下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吸烟者、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是患病高危人群,且发病率在环境因素、免疫功能受损等因素影响下呈逐年上升趋势。患儿出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时,除呼吸系统疾病外,还会伴随神经、消化、泌尿等多系统损伤,此外,亦会出现关节、肌肉损伤,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方面显示出较明显优势。
侯月[8](2021)在《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毒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7例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来源于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及呼吸科病房,符合西医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于毒热闭肺证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黛汤加减口服;对照组43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总疗程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以及治疗后12周,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次要症状评分,进行总疗效评估。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炎症指标变化。对比治疗前、治疗后4周免疫功能的变化。在治疗后3天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观察两组支气管黏膜改变,需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儿,在治疗后10天行第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支气管黏膜的变化。观察两组肺内外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情况。结果:入组患儿性别方面,女童发病比率较男童升高。87例患儿中,其中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居多。在热退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病变累及肺叶情况发现,主要病变肺叶以右下肺居多,其次是左下肺、左上肺、右上肺。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总有效率及痊显率均为100%。在主症评分中,两组治疗前后在减轻发热、咳嗽、咳痰、气喘,啰音减少以及胸部影像学片影吸收方面,均有疗效。组间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在啰音减少以及片影吸收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在减轻咳嗽方面,试验组较对照组疗效较好。在治疗后8周、治疗后12周,两组主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在次症评分中,两组在改善咽喉肿痛、鼻孔干燥、面色红赤、烦躁、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4周、8周、12周,次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周,在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方面,疗效显着。在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于次症的改善,主要在便秘方面。炎症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CRP、ESR、LDH、SF、WBC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CRP、ESR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在组间比较中,两组CRP、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LDH水平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后1周,两组LDH的下降水平,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F进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在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仅在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白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中,两组WBC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D-二聚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低,试验组在治疗后2周对于D-二聚体的下降作用,要优于单纯西药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的3个节点相互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在治疗前后1周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其余2个节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功能方面,体液免疫中,治疗前IgA、IgG水平偏低,IgM水平升高,治疗后IgA、IgG的水平升高,而IgM则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IgA变化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IgA、IgG、IgM、IgE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细胞免疫中,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4周,CD4+T、CD4+/CD8+较治疗前均有上升,CD8+T有所下降,其中CD4+T、CD4+/CD8+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试验组中,治疗后的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CD8+T 水平较前下降,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CD4+T、CD8+T、CD4+/CD8+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在细胞因子方面,急性期IL-6、IL-10水平大部分正常或升高,而IL-2、IL-4、TNF-α、γ干扰素大多数正常或偏低。纤维支气管镜方面,87例患儿中,两组量化评分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中,在治疗前,量化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的量化评分低于对照组。组内比较中,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两组治疗前后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闭塞性支气管炎、坏死性肺炎、肺不张、为主。在肺外并发症方面,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损害、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方面,两组87例SMPP患儿,共随访12周,31例患儿(试验组8例、对照组23例)肺内病变未完全吸收。试验组后遗症的发生率为13.6%,对照组为30.2%,试验组在肺内病变吸收以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毒热闭肺证的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解毒清热宣肺法联合西医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在改善患儿咳嗽、肺部啰音吸收、胸部影像学片影方面效果明显。对于次症的改变,以减轻口渴引饮、纳呆、小便黄少、便秘方面为主。在实验室指标中,对于LDH以及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方面,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促进肺炎的吸收。在免疫功能方面,加用银黛汤加减治疗SMPP,可以通过改善CD4+T的功能来减轻免疫功能紊乱,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炎症的吸收。银黛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还可明显改善支气管气道黏膜情况,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丁苗苗[9](2021)在《小儿推拿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证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儿炎性指标、免疫指标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抽样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选择60例符合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诊断标准的患儿,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针对对照组进行阿奇霉素及常规支持对症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小儿推拿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治疗观察疗程。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发热消退时间、愈显率、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免疫球蛋白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对两组患儿的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中医证候总疗效: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90.00%、63.33%,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以及治疗后两组间的主要证候总积分、次要证候总积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2.主要证候: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中医主要证候积分(发热、咳嗽、痰壅、气促、肺部听诊、胸片)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比较,则提示治疗后治疗组的咳嗽、痰壅、肺部听诊改善情况更明显,且治疗组更能缩短发热天数(P<0.05)。3.次要证候: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中医次要证候积分(面色、纳食、口渴、小便、大便)较治疗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则提示,治疗组患儿的纳食、大便改善情况更明显(P均<0.05)。4.炎性指标:治疗后组内对比,两组的WBC、CRP均明显下降(均P<0.01)。组间比较提示,其降低效果无明显区别(P均>0.05)。5.免疫指标: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组间比较提示,免疫指标改善效果无明显区别(P均>0.05)。6.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确切,与对照组相比,能明显改善患儿的咳嗽、咳痰、肺部听诊及纳食、大便情况,有效缩短了退热时间,减轻阿奇霉素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在降低炎性指标及改善免疫指标与对照组效果相当,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吕凯峰,张伟[10](2020)在《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药作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有效手段,其在减少抗生素、激素等副作用,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协助患儿恢复健康有独特优势和特点。中医学认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外因多是由于肺炎支原体感染内责之于小儿肺气虚弱,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不当而致。本文回顾近年来中医药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并对各医家的治疗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对肺炎支原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
2.2 两种不同检验方法对不同年龄、病程患儿肺炎支原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
3 讨论 |
(3)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4)幼儿健康相关行为与肺炎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儿童住院病种及年龄分布情况分析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年龄分期 |
1.3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住院患儿病种统计情况 |
2.2 肺炎住院患儿年龄分布情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1~3 岁幼儿健康相关行为与肺炎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变量的定义及其赋值 |
1.5 统计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匹配因素分布情况 |
2.2 病例组与对照组临床诊断分布情况 |
2.3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分析 |
2.4 小儿肺炎相关因素的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2.5 小儿肺炎健康相关行为因素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
2.6 健康相关行为频次与小儿肺炎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小儿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1-3岁幼儿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基于三焦理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及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基于三焦理论探讨MP感染 |
1 MP感染的西医学特征 |
1.1 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方法 |
1.5 治疗 |
2 MP感染的中医学认识 |
2.1 伏邪论 |
2.2 温邪论 |
2.3 热毒论 |
2.4 痰热瘀论 |
2.5 湿热论 |
2.6 风邪论 |
3 MP感染与三焦的关系 |
3.1 古代对三焦的认识 |
3.2 现代对三焦的认识 |
3.3 MP感染与湿热 |
3.4 MP感染与三焦 |
4 本人体悟 |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MPP的疗效评价研究 |
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2 病例来源 |
2.3 诊断标准 |
2.4 受试者选择 |
2.5 治疗方案 |
2.6 观察指标 |
2.7 不良事件 |
2.8 数据管理及报告 |
2.9 疗效评价 |
2.10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疗效评价比较 |
3.3 安全性指标评价 |
4 讨论 |
4.1 MPP西医研究进展 |
4.2 MPP中医研究进展 |
4.3 立法依据 |
4.4 方药分析 |
5 研究结论 |
5.1 基线资料分析比较 |
5.2 疾病疗效评判分析 |
5.3 中医症候疗效评判分析 |
5.4 疗后1周主要症状评判分析 |
5.5 疗后1周次要症状评判分析 |
5.6 安全性分析 |
5.7 不良反应 |
6 本人体悟 |
结语 |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成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6)麻杏止嗽方治疗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现代医学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 |
1.1.1 流行病学 |
1.1.2 发病机制 |
1.1.3 检测方法 |
1.1.4 临床表现 |
1.1.5 现代医学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
1.1.6 辅助治疗 |
1.2 传统医学的研究概况 |
1.2.1 病名探究 |
1.2.2 病因与病机 |
1.2.3 传统医学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方法 |
2.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脱落、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2.2.6 治疗干预 |
2.2.7 疗程与观察方法 |
2.2.8 疗效评价标准 |
2.2.9 血清学肺炎支原体抗体转阴率 |
2.2.10 统计学方法 |
2.2.11 药物的安全评价标准分级 |
2.3 结果分析 |
2.3.1 一般资料的分析 |
2.3.2 治疗结果比较 |
2.3.3 不良反应情况 |
2.3.4 总结 |
第三章 讨论 |
3.1 麻杏止嗽方的选方思路 |
3.2 麻杏石甘汤方证研究及临床应用 |
3.3 麻杏止嗽方的组方分析与药理学研究 |
3.4 本研究诊疗过程的发现与分析 |
3.5 结果分析 |
3.6 研究不足之处 |
3.7 今后的研究思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 |
(7)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作用机制 |
1.1 直接抑制肺炎支原体 |
1.2 调节免疫功能 |
1.3 调节微循环 |
1.4 保护呼吸道黏膜上皮,加速损伤修复 |
2 中医辨证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 |
2.1 清肺、祛痰止咳法 |
2.2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法 |
2.3 清热养阴法 |
2.4 清肺泻肝法 |
2.5 扶正祛邪法 |
3 讨论 |
(8)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西医诊治现状 |
参考文献 |
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中医认识及研宄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筛选标准 |
4 研究方法 |
5 疗效评价 |
6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分析 |
2 临床疗效比较 |
3 炎症指标比较 |
4 D-二聚体水平比较 |
5 免疫指标比较 |
6 纤维支气管镜镜下改变比较 |
7 肺内外并发症情况 |
讨论分析 |
1 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SMPP毒热闭肺证立题依据 |
2 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疗效评价积分量表 |
2 SMPP毒热闭肺证病例收集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小儿推拿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证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病因认识 |
1.3 病机认识 |
1.4 辨证分型 |
1.5 中医药治疗 |
2.西医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发病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西医治疗 |
3.小儿推拿及其他中医外治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进展 |
3.1 小儿推拿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 |
3.2 其他中医外治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案 |
2.1 分组治疗 |
2.2 疗效判定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临床疗效比较 |
3.3 实验室指标 |
3.4 不良反应 |
3.5 随访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小儿推拿对改善中医证候的分析 |
1.3 小儿推拿对改善实验室指标的分析 |
1.4 不良反应的改善 |
2.小儿推拿疗法 |
2.1 推拿机理 |
2.2 不同流派选穴 |
2.3 推拿处方 |
2.4 活血化瘀法 |
3.小儿推拿与免疫的关系 |
4.本研究创新之处 |
5.问题与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内治法 |
1.1 脏腑论治 |
1.1.1 治从肝论: |
1.1.2 治从脾论: |
1.1.3治从肺论: |
1.1.4 治从肺肠论: |
1.1.5 治从心论: |
1.2 辨证祛邪 |
1.3 经方验方 |
2 中西医结合治法 |
3 中医其他治法 |
4 讨论 |
四、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效果比较[J]. 樊红岩. 中国民康医学, 2021(19)
- [2]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中医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J]. 秦微,谭稻香,冯远征,叶玉云,曾双志,郑勇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16)
- [3]阿奇霉素和红霉素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中的肺外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J]. 孟昱瑾.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0)
- [4]幼儿健康相关行为与肺炎的相关性研究[D]. 吴阿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5]基于三焦理论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及中西医结合序贯疗法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评价研究[D]. 周朋.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6]麻杏止嗽方治疗风热犯肺型小儿肺炎支原体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倩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7]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研究进展[J]. 赵莹. 医疗装备, 2021(10)
- [8]解毒清热宣肺法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研究[D]. 侯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小儿推拿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证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D]. 丁苗苗.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J]. 吕凯峰,张伟.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