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即时通讯工具 - 网页寻呼机

在线即时通讯工具 - 网页寻呼机

一、网上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寻呼机(论文文献综述)

魏少华[1](2017)在《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交媒体是基于Web2.0技术平台,用户可以实现浏览、下载、上传、分享、评论、即时通讯、在线交友等功能的网络媒体。社交媒体既具有社交功能又具有信息发布的媒体功能。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指社交媒体中关于话题的所有功能。"话题"功能是社交媒体社交功能和媒体功能的集中体现。本研究从巴赫金、伽达默尔、马丁·布伯、哈贝马斯等人的"对话理论"的视角,对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进行了关注和研究。根据对话理论,一种真正的"对话"表现在以下几点:对话首先是人与人关系的建立;社会需要一个自由对话的"公共空间";对话的双方需要具有"主体间性"关系;对话既具有"向心力",又具有"离心力";对话中的"大型对话"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复调"对话;在对话中"复调"与"狂欢"成为平等对话的表现。依据"对话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中把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分为:网民群分功能;网络社区构建功能;话题发布功能;话题聚合、发现功能;话题传播与扩散功能;话题讨论、互动功能等六大功能。本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是对对话理论观点的实践与诠释。论文根据每一种"话题"功能与"对话理论"观点的对应性,分章节论述了该"话题"功能在社交媒体中的发展运营状况及对新闻对话的影响。文章从第三章到第八章,依据第二章中对社交媒体六大功能的划分,对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对话性"进行了分析。论文分析了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技术表现对信息传播,尤其是新闻传播的影响。Web1.0时代,大多数人以及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网络内容的浏览者。网络内容的构建权利,如同传统媒体时代一样,主要掌握在有技术权限和话语权限的部门和机构以及少数个人手中。Web2.0的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颠覆了 Web1.0网络传播的模式和理念,它开放了网络内容构建的权限,普通用户成为社交媒体内容的贡献者和构建者。所以,与其说Web2.0是网络技术的革新,不如说是网络传播理念的变革。社交媒体中的"话题"功能让其平台中的话题变成了一条让用户彼此相连的纽带,在"六度分隔"理论的支持下,实现了人与人的汇聚、"群分"功能。在社交媒体中,人与人实现了对话关系的建立,实现了网络中人与人的相遇。社交媒体的"话题"系统具有网络社区的构建功能,让话题平台中的人们通过话题系统组成不同的社区。这种社区有管理者和管理规则,人与人的联系相对多元、松散,但彼此又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这种网络社区具有自由进入、自由讨论的特点,使网络社区具有了对话理论中的"公共空间"的部分属性。但是,在网络社区中的私人属性和公共属性共生其中,且公共话题讨论的参与者由于年龄、学历严重分化,造成其"公共空间"的公共属性受到一定的影响。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实现了用户在技术上的平等赋权,人与人在社交媒体中实现了表达权限的对等,用户"主体性"得以体现,使得用户之间开启了"主体间性"对话。在社交媒体中,人们关于话题的对话与互动表现出强大的个体性特点,既有对热点话题的强大"向心力",同时又具有多元主题、多元表达,以"去中心"为特点的"离心力"。社交媒体中的话题讨论呈现出主体多元、主题多元、话语表达多元的"复调"状态。匿名掩盖下的网络讨论,出现了众声喧哗的"狂欢"状态。社交媒体中信息传播的"复调"与"狂欢"状态,给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带来了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它让信息传播回归了多元对话式传播;消极影响则是信息"狂欢"常带来谣言传播、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各种问题,对受众认知形成新的干扰。总之,社交媒体的"话题"功能对公共讨论、网络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新闻传播等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问题。

王海旋[2](2016)在《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在因特网全球化的广泛应用基础上,一种新式的“即时通讯软件”成为了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最频繁使用的网络通讯工具。它的发展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日益成熟和完善。它不但使人际交往拥有了新的渠道,加快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速度,减少了交流的成本,提升了交流的效率,而且使交流从个人所熟悉的强关联群体,拓展到了个人较为陌生的弱关联群体,将人们有机的连接到一起。情感设计从属于非物质设计领域,是现代设计领域正在流行与被人认可的一种设计理念。情感设计就是在设计、使用等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的一种设计。传统领域的情感设计主要通过产品造型的情感表达、色彩的情绪渲染以及材料质地的感情传达三方面入手,剖析产品中的情感设计。现在国内外多数研究都是基于以上三点对于传统产品的情感设计加以探讨。由于即时通许软件是依托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平台而存在的,属于非物质设计,没有存在实体,其特殊性使得情感的植入也具有与传统产品迥异的特点。本课题通过研究非物质设计中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设计,不仅能够明确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新颖的表达方式以及价值体现,也能够为即时通讯软件未来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本文根据逻辑顺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第二章,论述情感设计与非物质设计的关系及其组成;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以及设计中的情感诉求,证明情感设计在即时通讯软件设计中存在的必然性;第四部分,通过分析情感元素在即时通讯软件设计中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从界面设计,功能应用以及人机交互体验三方面,详细阐述情感设计在即时通讯软件中的应用;第五部分,通过分析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对个体,群体以及文化交流方面的价值体现,展现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光明应用前景;第六部分总结。梳理文章的脉络,总结文章中的论点,展望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辉煌远景。

刘晴[3](2014)在《微信对人际传播超越的表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信是当今移动互联网终端最火热的应用软件。它功能强大,应用独特,深受年轻人们的喜爱。仔细想想,微信受欢迎,并不仅仅因为它的传播方式是一种人际传播,更多的是它超越了人际传播,呈现了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给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感觉。本文就微信的基本特性入手,从技术层面、心理层面、现实层面和商业层面四大角度深刻剖析了微信能够超越人际传播的原因,这样内外因相结合,使得微信在拓宽人际传播渠道的同时也能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和思考方式,为人类传播的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文章又从微信的社交特性、交往情境、时空要素、营销模式等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微信超越人际传播的表现,从而为今后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何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提供借鉴的意义。当然,微信的“横空出世”,然后又“火爆全国”,这使我们不得不惊叹其过人的长处,遥想其美好的未来。但是微信“过热”的使用程度又在无形当中隐藏着极大的隐患,如何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趋利避害,构建更加和谐的微信环境也就变得迫切而且必要了。

史志高[4](2012)在《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文中认为1994年4月,中国全功能接入世界互联网。1995年1月上海即面向社会和普通家庭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与北京同时成为中国首批开展互联网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城市之一。研究上海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对于研究互联网使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代表意义。依据互联网技术升级、社会应用丰富、信息产业周期与政府管理政策,依据这样一个多指标的阶段划分标准,将上海互联网发展至2011年近20年的过程划分为3大阶段,从而得出互联网在与本地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与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在互联网发展初期阶段,其作为通讯技术集中在高校与科研院所使用。1987年中国建成电子邮件节点,使得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便捷传播得到实现,在此过程中北京建成全国第一个局域网。自中国全功能与世界互联,上海成为信息技术研发、信息产业试点与安全实现领域重要城市,随着全国第一个独立网站向社会开放即中文网站丰富,上海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在第二阶段上海家庭实现宽带接入,政府向社区女性推广并培训,互联网快速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互联网用户的增加为技术向服务功能的转变奠定根本基础,直接推动中间层面信息服务企业发展,从而支撑起丰富的互联网应用,实现互联网向社会生活扩散与渗透的可能。随着互联网承载着信息交流功能,更多的社会关系与商业机会迁移至这一新平台,从而web2.0阶段全面来临,信息类服务日常化。在当前阶段,世博会的成功呈现出互联网与日常服务对接的完全可能,全新的社会生活平台正在向公众开放。“无线城市”战略将呈现数字社会的变革,当手机等多种互联网接入终端在空间环境中实时更新信息,移动生活的景观将会全新展演,微博及其引领的社会舆论风潮将会促进公共政策制订,日常生活与社会发展及文化产业呈现深度转型。研究由绪论、正文与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讨论研究缘起与具体设计;正文第一章至第四章呈现、分析与研究上海互联网作为通讯技术、信息交流工具、社会交往工具、社会生活平台的发展阶段;附录则尝试用《新民晚报》近20年互联网相关新闻报道来验证此项研究,证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的划分与其经历的转型,以实证的方式来补充与丰富主体部分的理论研究。

张翔[5](2012)在《中国青年手机网民手机人际交往的使用与满足》文中提出截止至2012年1月,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经达到3.56亿,用户在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时,不再单单使用电话和短信两种方式,电子邮件、IP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对讲机、SNS这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成为了新型人际交往工具。本文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这些人际交往工具的使用行为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用户对手机的使用需求、各类型人际交往工具的特点和用户使用手机的满足形态、用户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的特点。研究发现:用户会基于时尚需求、社交导向需求、任务导向需求、降低成本的需求、娱乐或刺激的需求和即时通讯的需求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电话可以满足用户要得到即时反馈和充分表达感情的需求,使用非自费电话可以满足降低成本的需求,使用电话无法满足用户不方便说话时的需求;短信可以满足用户打发时间、表达含蓄细腻感情、表达节日祝福和记录的需求;手机上使用电子邮件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处理邮件和在不同终端间传递文件的需求,手机上使用电子邮件无法满足用户统一管理邮件和长篇回复的需求;手机上使用IP电话可以满足用户降低通话费用的需求,手机上使用IP电话无法满足用户在固定定地点方便地拨打电话的需求;手机上使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满足用户打发时间、降低交往成本、联系特定联系人和方便联系的需求,手机上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无法满足用户避免他人随意打扰和统管理通讯记录的需求;使用或不使用网络对讲机可以满足用户的群体身份认同,使用网络对讲机可以满足用户降低资费的需求,无法满足用户随时随地使用的需求;使用手机SNS可以满足用户发表即时状态和进行异步交流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用户使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的趋势特点,指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型手机人际交往工具的用户数慢慢增加,而对短信的使用则呈现下滑的趋势。从传播特点上来看,手机传播的私密性和强迫性都有所减弱。接着,本文通过两个个案分析了阻碍新型手机人际交往工具普及的两种心理因素:对新事物的恐惧和排斥,使用非智能手机可以带来某种心理满足。最后,本文对手机人际交往工具的发展趋势做出了简单的预测,认为手机人际交往工具的发展将呈现平台化、傻瓜化、实名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陈昕[6](2011)在《QQ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以对沈阳地区QQ使用者调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网络覆盖率的逐年提高,以QQ为代表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当QQ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际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以及传播学理论产生了影响。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传播的影响,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沈阳地区的QQ用户作为调查对象,对QQ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与分析。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传播情境、意见领袖、容器人三大经典传播学理论上。从本文的调查来看,QQ的人际传播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QQ的人际传播扩大了传播个体的人际传播范围。虽然QQ的人际传播仍然是以熟人之间的传播为主,但是QQ的人际传播已经开始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向现实世界转化,主要表现在参加QQ网友在网络上及现实中组织的活动。(2)QQ的人际传播对提高现实生活中熟人的人际传播频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影响不大。(3)选择QQ进行人际传播,大多数人看重的是其简单、方便的人际传播方式,避免不熟悉的人之间面谈的尴尬等,QQ独有的人际传播方式也是人们愿意使用这种交流方式的重要原因之一。(4)QQ对人际传播个体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与现实中人们交友的谨慎相比,一部分人在与网友和陌生人交流时,愿意将真实的自我或者自我的某一个方面展现出来。无论QQ的人际传播与现实的人际传播存在着何种的差异,它都是相对于现实的人际传播而存在的,其人际传播方式为虚拟的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夹杂在一起,但是无论这两种传播方式如何融合,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虚拟世界的人际传播正在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传播产生影响,而且二者终将走向统一,成为未来世界中的又一个传统的传播方式。

闫佳畅[7](2010)在《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启用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不久后即开始发布至今(1997年-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不仅是持续13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工作的报告,同时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真实而珍贵的记录。每一次发布的《统计报告》,展示了当时我国互联网从技术到使用者各方面的情况,将发布至今的25份报告全部汇总并作以各类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多年来中国社会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发生的改变以及受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25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进行篇章结构和调查内容的全面分析,解读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和社会反应之间的互动,并进一步得出互联网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多方面影响。文章通过“引言、历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篇章结构及调查项目设置变化、由《统计报告》变化解读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影响、结论”四部分,反映中国互联网发展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对民众生活娱乐方式、人际关系交往、商务交易行为、媒介接触方式等方面以及在社会网络普及化、促进金融产业发展、为政治及公共事务服务、消除对特定群体偏见等方面产生的社会影响。

陈薇[8](2010)在《媒介环境与腾讯QQ品牌构建》文中指出即时通讯媒介的产生,丰富和发展了人类交流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使人类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内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时通讯媒介作为网络媒体的一个基本形态,其发展历程为传播学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以国内即时通讯行业的代表腾讯QQ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环境学“媒介即是环境”的命题出发,将腾讯QQ品牌作为一个生命体置于网络时代WEB系统发展形成的媒介环境的背景中,从技术背景、用户背景和产业背景等多角度对腾讯QQ的整体外部媒介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将腾讯品牌生命周期划分为品牌导入期、品牌成长期、品牌成熟期和品牌持续期,对其品牌构建进行生命周期剖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腾讯QQ各转型阶段的品牌构建策略及品牌力的形成。本文主体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腾讯品牌的导入。论证得出品牌内涵的准确定位使用户实现品牌认知,建立品牌知名度;第二部分,腾讯品牌的成长。研究得出改版策略使得用户对品牌产生情感依附,赢得品牌美誉度;第三部分,腾讯品牌的成熟。分析得出品牌的整合让用户对品牌产生行为上的共鸣,从而构筑品牌忠诚度;第四部分,腾讯品牌的持续。通过论证腾讯QQ对自身的和外在的危机应对,寻求腾讯品牌生命周期的扇形发展模式。品牌构建的过程也就是在用户心目中品牌地位形成的过程。网络媒介技术发展从WEB1.0系统向WEB2.0系统过度,网络媒体系统所创造出的媒介环境与腾讯QQ的品牌构建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反映的是腾讯品牌构建对网络媒介环境的依赖,因此形成了其品牌生命周期各阶段各具特色的构建策略。本文通过对腾讯QQ现状的客观认识和品牌未来的展望,探讨找出腾讯品牌生命周期延续的方向。目的在于探寻腾讯QQ作为即时通讯媒介的发展规律。希望能对腾讯品牌和即时通讯媒介发展趋势有所预见和启示,使其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方向发展。

张守凯,李鑫霞[9](2010)在《浅谈中国即时通讯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即时通讯对于中国互联网的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网民的沟通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谈情说爱地方式,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文化观。

姚伶俐[10](2008)在《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进入中国,与迅速普及的个人电脑一起,掀起了互联网经济的浪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并且仍将继续在很大程度上转变我国的经济结构,同时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增加的趋势为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从普及率的角度来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还将保持一种快速增长的速度。意味着互联网将在各个方面带给社会更广泛和更深刻的影响。本文以互联网的运用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变革为研究背景,从互联网本身的技术核心出发,以探索我国互联网企业如何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环境中为应对挑战而进行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为主线展开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对互联网经济及其技术创新模式的涵义作了一般分析;接着研究了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影响因素并考察了几种实践模式及其发展障碍;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推进我国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网上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寻呼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上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寻呼机(论文提纲范文)

(1)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四、本研究基本概念界定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社交媒体及其对话理论视域下的"话题"功能
    第一节 社交媒体的概念、分类
        一、社交媒体的概念
        二、社交媒体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社交媒体发展概况
        一、社交媒体的发端:电子邮件(1987)
        二、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的发展:曙光BBS、四通利方等为代表(1991)
        三、即时通讯类社交媒体的发展:QQ、微信、易信、陌陌等为代表(1999)
        四、自媒体类社交媒体的发展:博客、播客、微博等为代表(2002)
        五、SNS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人网、开心网等为代表(2005)
        六、垂直社区的发展:豆瓣、lofter等小众兴趣社交为代表(2005)
        七、协同出版类社交的发展:百科、知乎等问答社交为代表(2006)
    第三节 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一、对话理论发展脉络及其主要观点
        二、对话理论与社交媒体"话题"功能
第三章 网民汇聚与"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建立
    第一节 话题,社交媒体中网民汇聚的纽带
        一、社交媒体用户汇聚基本情况
        二、社交媒体用户汇聚的"对话性"需求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用户"群分"功能
        一、"自助式"系统"群分"
        二、平台定位式用户"群分":平台选择+用户自助
        三、基于"话题"贡献度用户"群分"
        四、基于"话题"技术采纳的"群分"
    第三节 社交媒体"群分"功能与网络对话关系的建立
        一、"群"是网络社会形成的基础
        二、"群"是网络对话中"人与人的相遇"
        三、社交媒体"圈层化"人际对话具有平台互通性
    第四节 群体用户调研: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
        一、2015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网络调研
        二、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访谈发现
第四章 "话题"的社区构建功能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
    第一节 关于对话的"公共空间"概念梳理
        一、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
        二、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
        三、泰勒《现代社会想象》
        四、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第二节 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形成
        一、"物理社区"的衰落与"网络社区"的崛起
        二、社交媒体网络社区的构建措施
        三、基于"话题"系统的网络社区管理体制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及典型代表
        一、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构建方式
        二、社交媒体"话题"公共空间典型代表
    第四节 社交媒体公共话题对话主体及对话特点
        一、社交媒体公共对话主体构成
        二、社交媒体公共对话的主要特点
        三、社交媒体"话题"社区与网络公共空间构建的反思
第五章 "话题"的信息发布功能与网络"主体间性"对话
    第一节 "主体间性"与UGC理念下话题发布功能
        一、关于"主体间性"
        二、社交媒体UGC"话题"理念与"主体间性"关系
    第二节 各类社交媒体UGC"话题"发布主要方式
        一、论坛、贴吧类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二、微博、播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话题发布功能
        三、即时通讯类"话题"发布
    第三节 网民"主体间"对话案例分析
        一、徐本禹事件:社交媒体主体性显现
        二、"虐猫女"、"铜须门"事件:网民主体争议性调查行为
        三、"秦火火"事件:被滥用的主体间对话
    第四节 社交媒体自助式话题发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推动新闻互动与对话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布增加了新闻"把关"的难度
第六章 "话题"的信息聚合、发现功能与对话的"向心力"和"离心力"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聚合功能
        一、论坛类半开放社区的"话题"聚合
        二、自媒体开放社区的"话题"汇聚
        三、即时通讯类闭合式社交媒体的"话题"汇聚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
        一、大数据、算法:"话题"发现功能的技术支持
        二、社交媒体"话题"发现功能的实现方式
    第三节 社交媒体热点话题的主要类别
        一、新闻资讯类话题
        二、"微营销"类话题
        三、情感类话题
        四、生活百科类话题
        五、"个人秀"类话题
    第四节 社交媒体时代新闻对话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一、对话的"离心力":去中心化
        二、对话的"向心力":公共话题中的舆论合力
第七章 "话题"扩散功能与"大型对话"传播分析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的信息扩散功能
    第二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扩散路径分析
        一、样本选择
        二、样本分类
        三、扩散路径分析
        四、研究发现
    第三节 社交媒体"大型对话"的叙事特点
        一、话题选择:显着性、公共性
        二、主题选择:时政与民生
        三、叙事框架:我的故事——大家的故事——社会的故事
        四、叙事身份:公共性利益代表身份
        五、对话范围:全媒体、多平台、互动性
第八章 "话题"互动、对话中的"复调"与"狂欢"
    第一节 社交媒体"复调"对话内容分析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发现
        三、研究结果
    第二节 网络"狂欢"下的谣言传播
        一、社交媒体中谣言"信息包裹"解析
        二、谣言传播的手段解析
    第三节 "复调"与"狂欢"中的不良现象与正义维护
        一、社交媒体"复调"对话中的不良现象
        二、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系统和机制
        三、社交媒体话题"正义"维护的法律边界和伦理边界
    第四节 "复调"与"狂欢"现象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复调"、"狂欢"现象的积极影响
        二、"复调"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第九章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的影响及反思
    第一节 社交媒体"话题"功能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一、实现了对话者在网络中"在场"和"相遇"
        二、推动了"转向他人"的"主体间性"的对话
        三、多元对话形成对传统对话的补充或关系重构
    第二节 社交媒体"话题"对话功能的异化现象
        一、媒体官方账号在话题传播中的强势态度依然存在
        二、敏感话题"转身"容易,对话难
        三、"工具性"对话成为网络社区隐患
        四、社交媒体"话题"系统中的"伪传播"现象严重
    第三节 社交媒体"话题"应用的风险与防范治理
        一、网民自治与"网络暴力"的防范与治理
        二、社交媒体"话题"应用中资本控制的风险与治理
        三、社交媒体"信息茧房"效应的防范与应对
结论
    一、研究问题与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
    三、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课题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第2章 非物质设计中的情感设计
    2.1 情感设计属于非物质设计
        2.1.1 非物质设计与物质设计紧密相连
        2.1.2 情感设计是非物质设计的发展趋势
    2.2 产品中蕴含的情感
        2.2.1 产品中的情感体验
        2.2.2 产品中的情感构成
    2.3 情感设计在非物质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3章 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需求分析
    3.1 蓬勃发展的即时通讯软件
        3.1.1 即时通讯软件的主要类别
        3.1.2 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趋势
    3.2 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诉求
第4章 情感元素在即时通讯软件中的表现形式
    4.1 界面设计中的情感元素
        4.1.1 文字与图形中的情感语言
        4.1.2 色彩中的情感语言
        4.1.3 空间排布中的情感语言
    4.2 功能应用中的情感设计
        4.2.1 软件功能的集成化
        4.2.2 软件功能的多样化
        4.2.3 软件功能的人性化
    4.3 人机交互体验中的情感表达
        4.3.1 准备期的情感表达
        4.3.2 互动期的情感表达
        4.3.3 反馈期的情感表达
第5章 即时通讯软件中情感设计的价值体现
    5.1 软件情感设计对个人情感表达的价值体现
        5.1.1 文本性和符号性
        5.1.2 匿名性
        5.1.3 亲近性
    5.2 软件情感设计对群体关系构建的价值体现
        5.2.1 加深自我认知
        5.2.2 促进对他人的认知
        5.2.3 促进情感认同
    5.3 软件情感设计对网络跨文化交流的价值体现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QQ用户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微信对人际传播超越的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人际传播流行的方式——微信
    1.1 微信发展的基本概况
    1.2 微信进行人际传播的构成要素
        1.2.1 主体:平民化与去中心化
        1.2.2 受众:年轻化、高学历
        1.2.3 内容:通过分享机制分享微内容
        1.2.4 媒介:多样化的传播形式综合应用
    1.3 微信进行人际传播的方式
        1.3.1 自我形象塑造和自我表达的结合
        1.3.2 微信是传递社会信息的传播行为
        1.3.3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应用
第2章 微信超越人际传播的原因
    2.1 技术层面的“唯我”诉求
        2.1.1 PC 时代,QQ——即时通讯的霸主
        2.1.2 移动终端时代,微信成为“新宠”
    2.2 心理层面的全新诉求
        2.2.1 即时通讯参与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2.2.2 匿名性交往产生的信任危机
    2.3 现实层面的情感诉求
        2.3.1 人际吸引,期望得到情感交流
        2.3.2 自我表露,期望得到他人的信任
    2.4 商业层面的价值诉求
        2.4.1 用户需求变化,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
        2.4.2 多种营销模式并用,赢来用户口碑
第3章 微信超越人际传播的表现
    3.1 从社交特性上分析
        3.1.1 微信整合和管理各个社交网关系链
        3.1.2 微信的三种距离拓宽人际社交圈
        3.1.3 微社区的形成
        3.1.4 微信成为流行符号的表征
    3.2 从交往情境上分析
        3.2.1 传播情境的重新阐释
        3.2.2 虚拟与现实领域的融合
        3.2.3 面对面的传播状态与人际化的回归
    3.3 从时空要素上分析
        3.3.1 以共时消逝空间
        3.3.2 交往的广度取代了深度
        3.3.3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的“三位一体”
    3.4 从营销模式上分析
        3.4.1 平民广告式——LBS
        3.4.2 线上线下互动式——二维码
        3.4.3 精准营销式——公众平台
        3.4.4 社交分享式——开放平台+朋友圈
第4章 微信超越人际传播出现的问题
    4.1 监管不力造成欺诈行为频发
    4.2 暴露个人信息,引发隐私危机
    4.3 削弱人们的情感关联,引发感情危机
    4.4 微信各种营销“陷阱”,损害消费者权益
第5章 构建和谐微信环境
    5.1 加强自律,文明上网,规范交流
    5.2 理性对待现实人际关系和网络人际关系
    5.3 加强网络监管,健全法律法规
    5.4 多方联动消除营销风险,保护消费者权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快速发展的中国互联网
        二、互联网嵌入中国社会生活
        (一) 国家战略
        (二) 企业跟进
        (三) 社会普及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国内学者对中国互联网发展及使用的研究
        (一) 研究总览
        (二) 互联网扩散的阶段调查
        (三) CNNIC年度发展报告
        (四) 研究的启发
        二、国际视野里的中国互联网研究
        (一) 华人学者
        (二) 西方学者
        (三) 研究的启发
    第三节 研究对象
        一、关注互联网与社会生活的融合
        (一) 研究材料
        (二) 分析指标
        二、关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的变革
        (一)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壮大
        (二) 舆论监督与社会发展及变革
        三、廓清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框架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框架理论指引下的中国本土研究
        (一) 依托国内媒体
        (二) 依托东亚媒体
        (三) 依托欧洲媒体
        (四) 依托欧美多个媒体
        三、框架理论对本研究的启发
        四、本研究的方法与创新及后续研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三) 后续的构想
第一章 第一阶段 发端:互联网作为信息传输技术
    第一节 日常通讯技术与社会生活变革
        一、书信与邮局
        二、从电报、电话到手机
        (一) 固定电话时代
        (二) 手机时代
        三、互联网时代
        (一) 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二) 互联网与中国社会融合
        (三) 中国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
    第二节 互联网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一、已有的划分方法
        (一) 以时间为序
        (二) 以技术发展和社会应用为依据
        (三) 以产业发展为依据
        二、本研究的划分方法
        (一) 三大阶段:技术、工具、平台
        (二) 六小阶段
    第三节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进程
        一、全面布局,四大骨干网络互联
        (一) 国内主要城市互联
        (二) “上海热线”运行
        二、产业整合,实施上网工程
        (一) 全国门户网站建设
        (二) 上海推进宽带入网
        (三) 规划电子商务
        三、社会普及,关注未成年人
        (一) 文明上网
        (二) 上海推广网络知识技能
        四、再度繁荣,web2.0时代来临
        (一) 网络娱乐上市热潮
        (二) 净化网络绿色上网
        五、弘扬文化,发展网络娱乐
        (一) 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二) 网络服务社会
        六、移动互联,构筑生活平台
        (一) 网络自由与监管
        (二) 无线城市与三网融合
    第四节 上海接入世界互联网
        一、上海实现互联网接入的突破
        (一) 单机时代
        (二) 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投入运营
        (三) 1995年京沪穗港互联网使用状况
        二、“上海热线”网站开通
        (一) 独立网站开通
        (二) 文卫信息化先行
        (三) 浦东列为上海信息港先行区
        (四) 上海互联网接入达到0.33万户
        三、信息服务业初步发展
        (一) 网上交流
        (二) 网上书店
        (三) 网络公益推广活动
        (四) 网吧管理提上议程
    第五节 小结:社会信息化启动
        一、全新的信息环境
        二、全新的知识生产
        三、全新的社会服务
        四、全新的公共平台
第二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Ⅰ:互联网作为信息交流工具
    第一节 三大工程推进信息化
        一、集中整顿网吧
        (一) 管理办法出台
        (二) 工商清查
        二、推进三大上网工程
        (一) 政府上网年
        (二) 网络生存预演
        三、上海宽带接入工程
        (一) 建设“光城”战略
        (二) 新闻网站资格审查
        (三) 整顿无证网吧
        四、网吧与公众信息服务普及
        (一) 自由进入阶段
        (二) 加强管理
        (三) 上学与上网
        五、世纪之交互联网产业大整合
        (一) 高科技憧憬
        (二) 泡沫破灭
        (三) 原因:互联网发展水平偏低
    第二节 实现信息交流
        一、电邮魅力
        二、现代信息服务
        (一) 新的需求
        (二) 新的技术
        三、QQ与即时通讯
        (一) 小软件
        (二) 大产业
    第三节 展示信息服务
        一、信息服务格局
        (一) 电子政务
        (二) 电子商务
        (三) 电子服务
        二、文明上网工程
        (一) 引导未成年人网络使用
        (二) 出台青少年网络公约
        (三) 第二轮网吧整治
        三、2003年百万家庭上网
        (一) 信息化十年总结
        (二) 上海信息化水平领先
        (三) 网络技能培训入户
    第四节 搭建网络社区
        一、BBS与网上家园
        (一) 营造虚拟社区
        (二) 注重交流秩序
        二、舆论场
        (一) 牵动社会舆论
        (二) 有序释放舆论能量
        三、社交场
        (一) 信息与关系互动
        (二) 线上与线下互动
    第五节 小结:信息流动与社会转型
        一、互动开启信息管涌
        (一) 愉悦的信息消费
        (二) 流畅的信息交换
        二、信息流动催生服务产业
        三、信息控制导向公共管理革新
        (一) 切断网络与社会集体抗争
        (二) 信息筛查与国际形象蒙羞
        四、信息流动形成新的鸿沟
        (一) 城乡差异
        (二) 国别差异
第三章 第二阶段 融合Ⅱ:互联网作为社会交往工具
    第一节 社会服务信息化初步实现
        一、政府公共服务联网
        (一) 网民互动
        (二) 网站发布
        (三) 网络公开
        二、企业商品服务在线交易
        (一) 社交类网站兴盛
        (二) 网购大环境成熟
        (三) 电子交易迅速增加
        三、家庭环境信息化
        (一) 网络扩散的新空间
        (二) 生活化的网络接入终端
        (三) 日益普及的家庭入网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激活
        一、“非典”期间网络应用广泛
        二、网络社会交往频繁
        三、网络社会舆论生成
        (一) 舆论热点不断
        (二) 言论自由有度
    第三节 信息服务产业综合治理
        一、打击网络信息欺诈
        (一) 清除线上购物“陷阱”
        (二) 取缔非法社交活动
        (三) 保护游戏虚拟资产
        二、加强网吧治安整治
        (一) 消除治安隐患
        (二) 推行实名登记
        三、治理网络色情
        (一) 强化内容审查
        (二) 强化技术监管
        (三) 社会与家庭联动
        四、拯救网络沉迷
        (一) 减少冲突
        (二) 加强引导
    第四节 手机访问互联网
        一、手机联网
        二、手机社交
        三、手机分享
        四、手机产业
    第五节 小结:社会交往实现网络迁移
        一、网络交往服务综观
        (一) 电子邮件
        (二) 即时通讯软件
        (三) BBS论坛
        (四) 博客与微博
        二、网络社交活动开展
        (一) 信息更新
        (二) 话题讨论
        (三) 博客圈
        三、网络社会交往评价
        (一) 模式创新
        (二) 技术支撑
        (三) 虚拟世界
第四章 第三阶段 变革: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第一节 新的开始:无线互联网时代
        一、世博会全球在线观览
        (一) 网上知识竞赛
        (二) 线上博览线下服务
        (三) 升级城市通讯设施
        (四) 社会生活的网络预演
        二、上海实施“无线城市”战略
        (一) 三年行动计划
        (二) 建设无线城市
        (三) 三网融合
        (四) 信息服务产业新机遇
    第二节 未来:互联网与手机的重新定位
        一、互联的世界
        二、自由或限制
        三、信息的革命
        四、社会生活的平台
    第三节 回顾:互联网使用与中国社会的两个焦点话题
        一、青少年与互联网使用
        (一) 研究焦点
        (二) 媒介的焦点
        (三) 社会的焦点
        二、网络公共参与和舆论转型
        (一) 活跃的网络舆论
        (二) 公共参与和舆情监测
        (三) 网络话语与媒介格局
    第四节 结论一 良好的商业氛围助推上海互联网快速发展
        一、上海互联网发展速度仅低于北京
        二、上海移动互联网业务全国领先
        三、上海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使用
        四、上海有良好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第五节 结论二 互联网主导的媒介格局引发上海舆论转型
        一、全媒体时代
        二、网络汇聚舆论
        三、社交媒体的力量
        四、网络话语生态
        (一) 网络报道灵活
        (二) 网络媒体影响力大
    第六节 结论三 互联网引领的社会生活变革上海社会管理
        一、迅猛发展的互联网
        二、联接日常生活
        三、公共参与渠道
        四、政府监督渠道
        五、舆论风险的社会
    第六节 结语:上海互联网实现从技术、工具到平台的跨越
        一、上海互联网的发展与跨越
        (一)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
        (二) 互联网作为信息工具
        (三) 互联网作为交往工具
        (四) 互联网作为社会生活平台
        二、互联网研究的多重视域
        (一) 文本材料的研究框架
        (二) 社会生活的研究框架
        (三) 技术发展的研究框架
        三、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的建议
        (一) 本研究的不足
        (二)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附录 验证:新闻报道与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以本地新闻为样本
        二、可能的局限与突破
        三、聚焦互联网相关议题
    第二节 研究设计
        一、确定关键词
        二、标题检索及分析指标确立
        (一) 标题检索
        (二) 分析指标
        (三) 研究构想
    第三节 结论
        一、发展阶段划分准确
        (一) 快速发展期
        (二) 相继的高峰
        (三) 稿件波动
        (四) 具体的发展阶段
        二、各阶段议题分布指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一) 初始阶段经济新闻主导
        (二) 转向科教卫新闻
        (三) 转向社会新闻
        (四) 转向法制新闻
        (五) 科教卫新闻与法制新闻并存
        (六) 转向新闻均衡化
        三、从技术、工具到成为社会生活平台
        (一) 期盼网络经济
        (二) 进入快速发展期
        (三) 加速与社会融合
        (四) 互联网使用需要引导
        (五) 均衡化趋势
        四、对于框架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一、基本史料(含档案资料、地方志、文献汇编、报纸杂志等)
    二、中文着作(含译着)
    三、中文论文
    四、外文着作及论文
    五、电子文献及互联网资料
    六、深度访谈材料
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青年手机网民手机人际交往的使用与满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四节 研究问题和理论框架
    第五节 研究设计
        一、深度访谈
        二、参与式观察
第二章 用户使用手机的主要需求分析
    第一节 时尚需求
    第二节 社交导向需求
    第三节 任务导向需求
    第四节 降低成本的需求
    第五节 娱乐或刺激需求
    第六节 即时通讯的需求
第三章 用户使用手机的满足研究
    第一节 电话的特点和用户使用其的满足形态
    第三节 手机电子邮件的特点和用户使用其的满足形态
    第四节 IP电话的特点和用户使用其的满足形态
    第五节 即时通讯工具的特点和用户使用其的满足形态
    第六节 网络对讲机的特点和用户使用其的满足形态
    第七节 手机SNS的特点和用户使用其的满足形态
第四章 手机进行人际交往的趋势特点
    第一节 短信的数量逐渐减少
    第二节 网络对讲机类工具的活跃用户数增长很快
    第三节 手机传播的私密性减弱
    第四节 手机传播的强迫性的削弱
第五章 新型手机人际交往工具普及遇到的障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QQ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以对沈阳地区QQ使用者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方法
    0.3 创新点和局限性
        0.3.1 创新点
        0.3.2 局限性
    0.4 文献综述
        0.4.1 对QQ 的传播特征、功能特点、交流模式等方面进行探析
        0.4.2 对QQ 的传播角色、传播身份的研究
        0.4.3 对QQ 的人际传播的情感交往的研究
        0.4.4 以QQ 的语言符号为着力点进行研究
1 QQ 的人际传播
    1.1 网络人际传播概述
        1.1.1 网络人际传播的界定
        1.1.2 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
    1.2 QQ 的人际传播
        1.2.1 QQ 的产生和发展
        1.2.2 QQ 的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的差异
        1.2.2.1 副语言传播方式被削弱
        1.2.2.2 受者和传者在虚拟与现实中交替
        1.2.2.3 传播行为的新特点
2 QQ 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
    2.1 QQ 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的调查分析
        2.1.1 问卷编制
        2.1.1.1 调查目标
        2.1.1.2 问卷设计
        2.1.1.3 调查对象
        2.1.1.4 问卷实施
        2.1.2 问卷调查分析
        2.1.2.1 QQ 的基本使用状况
        2.1.2.2 对于QQ 是否扩大了人际传播范围的分析
        2.1.2.3 QQ 的人际传播对现实人际传播频率的影响
        2.1.2.4 QQ 对人际传播方式的影响
        2.1.2.5 QQ 对人际传播个体的影响
        2.1.2.6 小结
    2.2 QQ 对现实人际传播的影响的个案分析
        2.2.1 个案一:QQ 对现实人际传播范围的影响——扩大交友圈
        2.2.2 个案二:QQ 对人际传播方式的影响——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
        2.2.3 个案三:QQ 对人际传播个体的影响——一个可以展示本我的地方
        2.2.4 小结
3 QQ 的人际传播对传播学理论的影响
    3.1 传播情境的概念在QQ 的人际传播中的变化
        3.1.1 传统意义上的传播情境的概念
        3.1.2 传播情境在QQ 的人际传播中的变化
    3.2 意见领袖理论在QQ 群的人际传播中被重新解释
        3.2.1 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的内涵
        3.2.2 “意见领袖”理论在QQ 群的人际传播中的改变
    3.3 “容器人”的概念在QQ 的人际传播中的改变
4 QQ 的人际传播的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4.1 QQ 的人际传播的意义
    4.2 QQ 的人际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个案访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图表清单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 研究对象、主要理论依据及论文结构
2 历次《互联网调查报告》篇章结构及调查项目设置变化
    2.1 历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篇章结构变化分析
    2.2 历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调查项目设置的总体变化
    2.3 历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网民行为调查项目设置的变化
3 由《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变化解读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社会影响
    3.1 中国互联网发展对社会产生微观影响
    3.2 中国互联网发展对社会宏观层面产生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8)媒介环境与腾讯QQ品牌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品牌生命周期理论评述
    二、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
第一章 明确定位,建立品牌知名度
    一、腾讯品牌导入期媒介环境分析
        (一) 浏览式的互联网
        (二) 从现实走进网络的人们
        (三) 即时通讯行业的兴起
    二、腾讯品牌内涵分析
        (一) 腾讯的品牌符号,建立品牌识别
        (二) 腾讯的品牌属性,形成品牌回想
        (三) 腾讯的品牌个性,塑造品牌形象
    三、腾讯品牌知名度形成分析
        (一) 定位策略,提升品牌注意力
        (二) 网聊核心功能的强化,建立品牌知名度
第二章 成功改版,赢得品牌美誉度
    一、腾讯品牌成长期媒介环境分析
        (一) 互动型的互联网
        (二) 用户意识提升,行业竞争凸现
    二、腾讯品牌成长期构建分析
        (一) 技术改版完善核心功能
        (二) 丰富附加产品促进品牌传播
    三、腾讯品牌美誉度形成分析
        (一) 改版策略,完善品牌服务体验
        (二) 网络应用功能高度集成,赢得品牌美誉度
第三章 实现整合,构筑品牌忠诚度
    一、腾讯品牌成熟期媒介环境分析
        (一) 社会化的互联网
        (二) 用户广泛化,行业垂直化
    二、腾讯品牌成熟期构建分析
        (一) 整合第一目标,建立门户网站
        (二) 模仿创新整合,涉足电子商务
        (三) 四大平台整合,重塑品牌战略
    三、腾讯品牌忠诚度形成分析
        (一) 整合策略,发挥品牌影响力
        (二) 人际关系网络的超级组合,构筑品牌忠诚度
第四章 居安思危,维系品牌应对策略的思考
    一、腾讯品牌持续期内部环境隐患的应对策略
        (一) 稳固社会关系网络,强化平台安全保障
        (二) 摆脱模仿怪圈,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三) 应对业务延伸,降低转移风险
    二、腾讯品牌持续期外在环境危机的应对策略
        (一) 终端融合,应对IM行业互联互通
        (二) 媒介形态融合,应对垂直型IM的冲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浅谈中国即时通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尝试探索期
二、浮躁发烧期
三、探索, 成长期
四、即时通讯的扩张期
五、腾讯的大肆扩张

(10)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唯物辩证法
        1.3.2 文献归纳法
        1.3.3 案例分析法
第2章 互联网经济及其技术创新模式的理论分析
    2.1 关于互联网经济的界定
        2.1.1 学术界关于互联网经济的不同认识
        2.1.2 本文对互联网经济的界定
    2.2 对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认识
        2.2.1 关于技术创新模式问题的已有观点
        2.2.2 对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认识
第3章 互联网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的几种模式
    3.1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3.1.1 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
        3.1.2 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创新模式
    3.2 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3.2.1 影响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外部因素
        3.2.2 影响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内部因素
第4章 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发展障碍
    4.1 搜索引擎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障碍因素
        4.1.1 对搜索引擎营销的认识误区
        4.1.2 市场细分的困境
    4.2 网络游戏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障碍因素
        4.2.1 负面效应
        4.2.2 同质化
        4.2.3 人才瓶颈
    4.3 即时通讯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障碍因素
        4.3.1 网际协议
        4.3.2 行业标准
    4.4 电子商务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障碍因素
        4.4.1 传统理念与信念的转变
        4.4.2 现代物流体系的配套完善
        4.4.3 电子商务系统安全
第5章 当前我国推进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对策思路
    5.1 当前互联网经济发展对技术创新提出的新要求
        5.1.1 创新机制与创新环境的新变化
        5.1.2 我国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5.1.3 我国互联网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5.2 当前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若干探索方向
        5.2.1 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
        5.2.2 Web2.0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3 当前我国推进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战略对策
        5.3.1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互联网经济发展
        5.3.2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积极促进自主创新
        5.3.3 完善各项监督机制,有效保障网络安全
        5.3.4 适时转换经营思路,强化企业自身实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网上即时通讯工具——网络寻呼机(论文参考文献)

  • [1]对话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交媒体“话题”功能研究[D]. 魏少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2]即时通讯软件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王海旋. 齐鲁工业大学, 2016(05)
  • [3]微信对人际传播超越的表现研究[D]. 刘晴. 河北大学, 2014(10)
  • [4]上海互联网发展阶段研究(1994-2011)[D]. 史志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3)
  • [5]中国青年手机网民手机人际交往的使用与满足[D]. 张翔. 南京大学, 2012(11)
  • [6]QQ的人际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以对沈阳地区QQ使用者调查为例[D]. 陈昕. 辽宁大学, 2011(01)
  • [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研究[D]. 闫佳畅. 浙江大学, 2010(10)
  • [8]媒介环境与腾讯QQ品牌构建[D]. 陈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1)
  • [9]浅谈中国即时通讯的发展[J]. 张守凯,李鑫霞.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1)
  • [10]互联网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 姚伶俐. 福建师范大学, 2008(01)

标签:;  ;  ;  ;  ;  

在线即时通讯工具 - 网页寻呼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