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缝合线与地表地缝合线的解耦及大陆碰撞岩石圈楔入模型:中生代幔源岩浆岩Sr-Nd-Pb同位素证据(论文文献综述)
荆翰林[1](2021)在《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基性岩浆事件是中国东部的关键地质进程之一,对认识区域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苏北盆地北靠苏鲁造山带,西接张八岭隆起带,东望滨太平洋俯冲带,且紧邻华北与华南板块的构造边界,是中国东部构造位置最为特殊的新生代盆地。盆地内广泛发育的新生代辉绿岩和玄武岩,记录了该期区域基性岩浆事件的丰富信息。本次工作选择苏北盆地内岩浆活动最强烈的高邮凹陷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代表性的基性岩岩芯样品,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等分析工作,为深入认识中国东部新生代基性岩浆事件提供重要参考。本次工作首先开展了详细的岩芯库手标本及显微镜下观测,明确了高邮凹陷基性岩浆岩的岩相学特征;然后采用LA-ICP MS法锆石U-Pb年代学分析,结合岩浆侵位层位、空间分布等特征,厘定了高邮凹陷内岩浆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分析,阐明了该套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分析了部分熔融、岩浆混合/混染等岩浆过程;再结合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岩浆的源区特征和岩浆成因机制;最后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讨论了岩浆活动的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区域动力学机制。论文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高邮凹陷的基性岩主要发育在凹陷中部的深凹带内,并沿斜坡带向上迁移,岩浆主要发育位置与盆地内伸展构造及断陷沉积最强烈的部位相对应,指示了伸展背景下岩浆—构造—沉积作用的耦合关系。辉绿岩床往往具有多期侵位底垫叠加的特点,岩浆侵位活动存在两个峰期,分别为58.0Ma和42.5Ma。指示前者为吴堡期岩浆事件、后者为三垛期岩浆事件,其中三垛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与盆地强烈的伸展变形和沉积断陷时间相吻合。2、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高邮凹陷岩浆岩属于准铝质、偏钠质、富镁质、碱性—亚碱性岩浆系列。所有样品均具有类似的微量元素蛛网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趋势,表明高邮凹陷岩浆岩具有相同的岩浆源区。岩石具有较低的LREE/HREE、固结指数SI,以及较高的Mg#、K/Rb、Ce/Pb、Nb/U、分异指数DI,指示岩浆具有较低的演化程度。岩浆过程分析表明,该套岩浆经历了显着的岩浆混合或混染过程,但不具有典型的分离结晶和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特征,因而岩浆可能来源于熔融程度大致相同的岩石圈地幔,并在地壳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混合/混染过程。3、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套岩浆具有幔源岩浆的矿物组合特征,并有相对亏损的Sr-Nd-Pb同位素组成。岩浆端元分析表明,该套岩浆主要来自新生代时期的新生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并残留有早期EM I或EM II型富集型地幔端元;岩浆组分具有造山带岩浆趋势,与其位于印支期造山带前陆变形带的构造特征相吻合;岩浆具有俯冲熔体/流体交代的趋势,指示了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下的洋壳熔融/流体析出过程。总体上看,岩浆中具有EM I富集地幔端元组分,具有亲华北的岩石圈信息,与前人认为的大别—苏鲁造山带具有碰撞楔入的鳄鱼嘴模型相吻合。4、一系列的基性岩浆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高邮凹陷的基性岩浆具有大陆板内玄武岩的特征,或大陆裂谷玄武岩、弧后玄武岩等特征,与新生代时期弧后伸展的区域动力学背景相吻合。样品兼有MORB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了其起源于伸展背景下新生岩石圈地幔/软流圈的岩浆属性。综合分析表明,高邮凹陷基性岩浆是新生岩石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其区域动力学机制是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背景下的弧后拉张作用。板内强烈拉张减薄带不仅发育强烈的伸展变形,还伴随有强烈断陷成盆作用,并在盆地内发生强烈拉张下的减压熔融作用而形成基性岩浆活动。5、通过与渤海湾盆地、浙江等地峰期岩浆活动时代的对比,结合岩浆活动的区域动力学背景,认为中国东部新生代基性岩浆的时空演化主要受控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回卷方向的控制。随着太平洋俯冲板片的回卷而引起的海沟后撤及弧—陆分离作用,陆侧伸展作用总体随时间向南东逐渐迁移,从而导致岩浆活动中心也逐渐自北西向南东迁移。
钱琳[2](2021)在《宁芜和溧阳火山盆地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晚中生代花岗岩类和伴随的大量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但是这些花岗岩的成因和构造背景至今仍然不清晰。本论文选择长江中下游地区研究程度低的宁芜和溧阳盆地的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系统地开展了岩石学、锆石年代学、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以下几点认识:1.地质年代学结果表明,宁芜和溧阳盆地花岗岩类岩石的形成年龄分别为127.1±3.2~130.2±2.1Ma和125.2±3.4~130.1±1.9Ma,为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第二阶段岩浆活动产物。此外,元古代继承锆石的发现提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元古代基底的信息。2.宁芜地区花岗岩类主要由钾长花岗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以及花岗斑岩组成,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S型花岗岩。这些花岗岩体具有较高的K2O/Na2O比值(1.90~2.71 wt.%)以及变化较大的Mg#值(20.9~80.4),并具有富集Rb、U、Th、K元素和亏损Ba、Nb、P、Eu、Ti元素的特征,且表现出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特征。这些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宁芜花岗岩为壳幔混合的产物,并经历了结晶分异作用。综合分析表明宁芜地区早白垩世岩浆活动可能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下的岩石圈减薄伸展时期。3.溧阳地区花岗岩类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正长斑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溧阳花岗岩类(Si O2=70.8~77.1wt.%)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花岗岩,又进一步分为S型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和A型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它们表现出负的全岩εNd(t)值(-9.79~-6.2)和锆石εHf(t)值(-17.6~-3.1),以及高放射性Pb同位素特征。地球化学资料综合解释表明,溧阳花岗岩类具有不同的成因:花岗闪长斑岩主要来源于古-中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正长斑岩主要起源于下地壳浅部(<30 km)同时代交代富集地幔形成的中酸性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钾长石花岗岩可能是幔源岩浆与古-中元古代地壳混合的产物。综合判别分析表明,溧阳花岗质岩石形成于低氧逸度条件下的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和岩石圈强烈伸展背景。
范宏瑞,牛贺才,李晓春,杨奎锋,杨占峰,王其伟[3](2020)在《中国内生稀土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与资源展望》文中研究指明稀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优势战略矿产资源.我国内生稀土矿床与碳酸岩-碱性岩浆演化及氧化性热液活动密切相关,以碳酸岩型、碱性岩-碱性花岗岩型和热液型最为典型,主要包括内蒙古白云鄂博、四川牦牛坪、山东微山、湖北庙垭、内蒙古巴尔哲和云南迤纳厂等矿床.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成矿碳酸岩经历了强烈的分异演化和岩浆热液的交代/叠加作用,常富集轻稀土,伴生有Nb、Th、Sc等资源.碱性岩-碱性花岗岩型稀土矿床多与高分异碱性岩或碱性花岗岩密切相关,且普遍经历强烈的岩浆期后热液交代作用,富集中-重稀土,常伴生有Zr、Nb、Ta等高场强元素矿化.热液型稀土矿床矿体在空间上没有密切共生的岩浆岩体,但其形成往往和隐伏的岩浆岩关系密切,多期次的热液叠加往往导致稀土不断活化-再富集,也可伴随Au、U、Co等元素的矿化.我国稀土成矿主要发生在中元古代和中、新生代,通常受控于克拉通边缘大陆裂谷或陆内伸展构造环境.今后需摸清我国稀土资源家底,评价与寻找富集中-重稀土资源的内生稀土矿床,加强稀土矿床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
谢玉玲,夏加明,崔凯,曲云伟,梁培,钟日晨[4](2020)在《中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过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稀土资源国,约98%稀土资源来自碳酸岩型稀土矿床.对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成矿背景和矿床成因前人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本文在综合已有研究基础上,对我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时空分布、岩浆起源、稀土富集及沉淀机理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的稀土成矿理论研究和稀土找矿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我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主要分布于古老的克拉通边缘,构成了4条时代各异的稀土成矿带.克拉通边缘由于受俯冲板片流体(或熔体)交代形成富稀土的地幔源区,其部分熔融形成稀土成矿母岩浆,初始岩浆成分可能为碳酸盐化硅酸岩浆.母岩浆演化过程中的硅酸盐熔体与碳酸盐熔体的不混溶或多相硅酸岩熔体、磷镁质熔体与碳酸岩熔体的不混溶及基性矿物的结晶分离形成碳酸岩浆,并造成碳酸岩浆中稀土,特别是轻稀土的强烈富集.碳酸岩侵位和冷凝过程中碳酸盐矿物的结晶分离造成了稀土在晚期碳酸岩浆和碳酸岩流体中的进一步富集,因此稀土矿化多发生在碳酸岩浆演化晚期或碳酸岩流体阶段.初始碳酸岩流体以富SO42-和CO2为特征,具有超高的稀土迁移能力,因此在碳酸岩熔体-流体转化过程中稀土主要富集于富硫酸盐的流体相中.碳酸岩流体演化过程中的硫酸盐熔体与水流体的不混溶造成水流体中SO42-浓度的快速降低,并导致了稀土的大规模沉淀.由于碳酸岩多以板状侵入体或岩脉形式侵入,快速的减压和降温使碳酸岩流体演化,特别是硫酸盐熔体与水流体的快速分离和稀土的快速沉淀,因此稀土矿化或发生在碳酸岩体内或紧邻碳酸岩体的围岩中.碳酸岩体上部或相对富流体的中心相是最佳成矿部位,向深部或边部,碳酸岩中黑云母等矿物增加,稀土矿化相对减弱.
杨阳[5](2020)在《北大别多期深熔作用与山根垮塌 ——来自混合岩和变质闪长岩的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熔作用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形成和演化息息相关,对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地壳深熔是引起地壳成分分异和深俯冲板片折返以及花岗岩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并在造山带的山根垮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别造山带是典型的陆-陆碰撞型造山带,发育了与大陆俯冲和碰撞相关的、具有不同变质程度与演化过程的5个构造岩石单位。其中,北大别是三个含榴辉岩构造岩石单位之一,经历了深俯冲和多阶段折返以及造山后山根垮塌在内的复杂演化过程,并发生了多期的深熔事件,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岩浆侵入体和混合岩,为研究碰撞造山带的地壳深熔作用与山根垮塌提供了理想的对象和场所。本文对北大别混合岩中多种类型的浅色体以及变质闪长岩等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以及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综合研究,对该区域的深熔期次和时代、深熔机制以及混合岩和变质闪长岩对折返初期的高温减压及碰撞后山根垮塌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响应进行了深入讨论和限定,为探究北大别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制约。北大别混合岩中的残留体和多种类型浅色体的研究表明,该带发生了多期深熔作用。混合岩中的浅色体,按照矿物组合和结构可以分为四类:(1)含石榴子石浅色体;(2)富角闪石浅色体;(3)贫角闪石浅色体;(4)富钾长石浅色体。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类浅色体形成于晚三叠世(209±2 Ma),对应于深俯冲板片折返初期的高温减压熔融。该类型浅色体发育强烈的变形结构,并具有高的重稀土元素含量和Rb/Sr比值、低Th/U比值以及显着的Eu负异常,其中的转熔石榴子石含有浑圆状多相矿物包裹体。它们的形成温度为872-941℃,压力为8.2-10.0 kbar,高于实验得到的黑云母脱水温压条件,显示其形成于无水环境下黑云母脱水引发的高温减压熔融。后三类浅色体的形成年龄依次为133±3 Ma、124±3 Ma以及114±7 Ma,与大别山碰撞后山根垮塌作用有关。它们之间相似的弱变形至无变形结构、渐变的矿物组合和元素特征,指示这三类浅色体可能是深熔熔体在不同演化阶段冷却结晶的产物。其形成温度和压力分别为T=665-789℃,P=2.3-4.4 kbar,低于黑云母的分解温度,结合富角闪石浅色体中转熔含水矿物(角闪石)的存在以及其低Rb/Sr和Rb/Ba 比值等特征,表明山根垮塌和地幔上涌过程中,外来的热量和富水流体引发当时位于中地壳深度的原岩发生大规模部分熔融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富角闪石浅色体、贫角闪石浅色体和富钾长石浅色体。此外,上述四类浅色体均具有与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石(如榴辉岩和花岗质正片麻岩)具有一致的Sr-Nd同位素组成,显示它们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北大别变质闪长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并具有显着的Ba正异常,与下地壳的地球化学特征一致。此外,变质闪长岩也表现出典型的下地壳型Sr-Nd-Pb同位素特征,包括中等的初始87Sr/86Sr比值(0.707582-0.708099)、低 εNd(t)值(-15.3—20.4)和较低的初始 Pb 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16.0978-16.8452、207Pb/204Pb=15.3167-15.454447、208Pb/204Pb=37.1778-37.8397),与北大别超高压变质岩石(如榴辉岩和变质闪长岩)的同位素特征一致。锆石形态学和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变质闪长岩中的锆石核部和边分别保留了两期地质记录。锆石核部的年龄为约130 Ma,具有明显的的韵律环带、较高的Th/U比值和U含量,指示岩浆冷却时代;而锆石边形成时代稍晚,约为125 Ma,无明显分带,具有相对较低的Th/U比值和U含量,且通常填充核部熔蚀(港湾状)部位,指示高温变质成因。地质温压计计算结果显示,(变质)闪长岩的成岩温度和压力分别为T=725-806℃、P=4.7-6.2 kbar。锆石的核部和边部通常具有一致的太古代二阶段Hf模式年龄,普遍老于该区域的混合岩和超高压变质岩石,因此难以使用单一的下地壳源区部分熔融解释变质闪长岩的成因。结合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和大别造山带山根垮塌模型,该岩石形成时的初始岩浆应主要由山根垮塌后减薄的下地壳镁铁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并混合了少量的幔源物质。此外,粗粒眼球状钾长石变斑晶往往沿变质闪长岩变形线理分布,并保持较好的晶型,指示其形成时代接近于岩石变形时代,其形成温度压力推测为T=583-599℃、P<4.7 kbar。综上所述,北大别发生了两期重要的的深熔事件。第一期发生于北大别深俯冲板片折返初期(~209 Ma),在无水条件下,黑云母等含水矿物发生减压分解并释放少量自由水,使周围岩石发生小规模部分熔融,形成了含石榴子石浅色体(首次查明和报道)。第二期深熔作用则发生在碰撞后山根垮塌阶段(110-130 Ma),加厚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发生垮塌,软流圈地幔上涌,为上覆岩石带来充足的热量和大量的外来流体。在此作用下,原本位于中地壳深度的北大别花岗片麻岩和榴辉岩发生大规模部分熔融和混合岩化,形成了富角闪石浅色体、贫角闪石浅色体以及富钾长石浅色体。与此同时,减薄的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幔源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后在浮力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形成了闪长岩等侵入体。
谭东波[6](2020)在《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锂同位素、熔-流体包裹体和铌-钽地球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别造山带位于中国东部,是由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在三叠纪时期碰撞所形成的,它不仅是世界上保存最好、出露规模最大和研究程度最高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地体之一,同时也是广泛发育碰撞后岩浆活动的地区之一。研究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陆碰撞过程中俯冲地壳物质再循环,以及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的元素分异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学位论文对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对大别造山带道士冲、祝家铺、椒子岩和沙村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全岩锂(Li)同位素和主-微量元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为认识俯冲华南陆壳物质再循环进入地幔提供了新的证据。碰撞后镁铁质全岩具有高MgO(高达20.67 wt.%),低SiO2(41.06—56.02 wt.%)含量,以及弧形微量元素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我们首次调查了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全岩Li同位素组成(Li=2.50—28.0 ppm,平均为9.20 ppm,δ7Li=-2.9至+7.2‰,平均为+2.7‰),发现其变化范围与正常地幔值有明显不同(Li=1.20±0.10ppm;δ7Li=+2.9至+4.3‰,平均为+3.5±1.0‰)。在排除了围岩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部分熔融程度和俯冲脱水过程可能造成的Li同位素分馏对碰撞后镁铁质岩Li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因素后,我们认为再循环陆壳物质的加入是导致碰撞后镁铁质岩具有超出正常地幔Li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大别-苏鲁造山带出露的变质岩以及陆源沉积物的Li同位素组成,我们认为再循环进入地幔源区的岩石单元主要以片麻岩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的榴辉岩、陆源沉积物和大理岩。本项成果首次证明了 Li同位素可以是研究俯冲大陆地壳物质再循环的良好示踪剂。对大别造山带祝家铺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熔-流包裹体岩相学研究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在主要成岩矿物(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角闪石)中均识别出三类包裹体,成分组合分别为:硅酸盐(类似于寄主矿物,下同)±碳酸盐±硫酸盐±甲烷(CH4)±H2O,碳酸盐+滑石+CH4±硫酸盐,硅酸盐+碳酸盐±滑石±CH4±硫酸盐,它们分别代表了寄主矿物在形成时所捕获的熔体相、流体相和熔-流体共存相的组分。三类包裹体中均存在碳酸盐和硫酸盐子矿物以及CH4组分,指示了地幔源区在发生部分熔融之前已经存在CO2、CH4和S组分。排除了寄主矿物对包裹体成分的改造作用,认为包裹体中的碳酸盐和硫酸盐子矿物主要来自于自身成分的结晶与沉淀。CH4可能由深俯冲大陆地壳衍生的CO2流体与地幔楔橄榄岩发生费托反应所形成的或者来自地球表层。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大别造山带祝家铺碰撞后镁铁质岩的源区同时受到两种介质的交代,分别为长英质硅酸盐熔体和COH流体,这种介质的性质可能为硅酸盐熔体+COH流体体系的超临界流体。本项成果通过对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的熔-流体包裹体研究,深化了对大陆俯冲带挥发分再循环的认识。对大别造山带道士冲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进行了全岩和单矿物(角闪石和黑云母)主-微量元素分析研究,数据为理解幔源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中元素(特别是铌(Nb)和钽(Ta))的分异行为提供了新的认识。根据野外和显微镜下岩相学观察,道士冲镁铁质岩大致可以分为三组(Group-Ⅰ,Ⅱ和Ⅲ),分别代表了岩浆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从 Group-Ⅰ到 Group-Ⅲ,全岩 MgO、Fe2O3、CaO、Cr 和 Ni 含量y以及 Mg#值逐渐降低,SiO2、A12O3、Na2O、Ba、Sr 含量和 Nb/Ta 比值(19.5—26.2)逐渐升高,表明道士冲镁铁质岩代表了一个良好的岩浆演化序列,并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了显着的Nb-Ta分异。单矿物角闪石的原位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 Nb(4.87—22.5 ppm)、Ta(0.20—0.77ppm)含量和 Nb/Ta 比值(16.8-41.1)随着其Mg#值降低而升高,但随TiO2含量增加而升高;单矿物黑云母的分析结果也显示出类似的特征,其Nb(8.50—25.1 ppm)、Ta(0.32—0.65 ppm)含量和Nb/Ta(21.1—49.6)比值随着Mg#值降低而升高,随TiO2含量增加而升高。通过半定量模拟与角闪石和黑云母结晶时平衡的硅酸盐熔体的Nb/Ta比值组成,以及黑云母和硅酸盐熔体之间的Nb-Ta分配系数(DBt/melt Nb/Ta),发现(1)随着角闪石的不断分离结晶,硅酸盐熔体的Nb/Ta 比值会大幅度下降,可以从31.6逐渐降低到15.6;(2)黑云母和硅酸盐熔体之间的D Bt/melt Nb/Ta(0.89—2.40)和Mg#值呈现良好的负相关关系(D=-0.0626×Mg#+5.4811,R2=0.9424)。这方面的研究首次从天然样品角度证实了岩浆演化过程中角闪石和黑云母的分离结晶会造成较大的Nb-Ta分异,并显着降低熔体中的Nb/Ta比值。据此我们提出角闪石和黑云母是早期大陆地壳形成过程中重要的结晶残余相,并估算大约有0.12—0.24%硅酸盐地球质量的角闪石和黑云母就可以平衡整个硅酸盐地球的Nb亏损,中-下地壳是可能的高Nb/Ta比值储库。
詹琼窑[7](2020)在《川西九龙地区晚三叠世高Sr、低Y花岗岩成因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初始生长》文中研究指明地壳内的岩浆作用通常贯穿了整个地壳,形成穿地壳岩浆系统。在穿地壳岩浆系统中,由于深部地壳具有高的热效应,岩浆成分分异总地来说发生在深部地壳。因而地壳厚度对岩浆成分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岩浆成分重建地壳厚度。重建造山带古地壳厚度对于探讨造山带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地球化学大数据统计发现岩浆岩Sr/Y和(La/Yb)N比值与地壳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以用来定量重建造山带古地壳厚度。高Sr/Y比值的花岗岩通常被认识是高压下岩浆作用的产物,从而指示增厚地壳的存在。然而,源区成分对于高Sr/Y 比值的影响没有被很好地限定。现今的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褶皱带具有显着增厚的地壳和高的海拔,其增厚地壳和高海拔是何时开始形成的存在较大争议。厘定松潘-甘孜褶皱带内晚三叠世强烈的褶皱变形和广泛的岩浆活动是否标志着高原的初始生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源区成分和压力对于松潘-甘孜褶皱带内晚三叠世高Sr/Y 比值花岗岩成因的控制需要进行限定。本文通过松潘-甘孜褶皱带晚三叠世大量中、酸性岩浆岩的Sr/Y 比值定量重建了当时的地壳厚度。同时以松潘-甘孜褶皱带东南部九龙地区的日鲁库高Sr/Y比值花岗岩为例,探讨了源区成分和压力对高Sr/Y比值花岗岩的成因控制。青藏高原东部边界现今显着增厚的地壳和高的海拔通常被认为形成于新生代的脆性地壳增厚或塑性下地壳流。然而本文通过松潘-甘孜褶皱带内大量中、酸性岩浆岩的Sr/Y比值限定的晚三叠世地壳厚度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在当时就存在增厚的地壳。在大约220 Ma到190 Ma期间,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地壳厚度为44±6 km到67±9 km。该时期内的平均地壳厚度为55±2 km,根据Airy均衡限定的平均海拔为2,600±300 m。晚三叠世增厚的地壳和高的海拔可以得到独立的地质证据支持,包括强烈的构造缩短,近同期的巴罗式变质作用,前陆盆地的形成。这表明青藏高原东部边界最初形成于晚三叠世,这一区域具有长时期的地壳增厚和造山历史。松潘-甘孜褶皱带东南部的日鲁库岩基侵位于约207 Ma,侵位深度约为14 km。来自岩基的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r(481-1195ppm),低Y(6.62-20.6ppm)以及高Sr/Y 比值(35-112)和(La/Yb)N比值(15-113)的特征。富集的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和锆石Hf同位素特征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表明这些高Sr/Y比值的花岗岩不是起源于俯冲洋壳的部分熔融。低的Cr含量(0.8-1.0ppm),Ni含量(0.9-3.2ppm)以及低的Mg#(24-41)表明它们同样不是起源于增厚拆沉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这些高Sr/Y 比值的花岗岩具有高的Rb含量(>150 ppm)和低的Sr/Rb比值(<5),与低压下地壳岩石在注水熔融条件下斜长石优先于云母熔融不一致。基于大量实验岩石学的地球化学模拟表明源区成分对于限定日鲁库高Sr/Y 比值花岗岩的起源深度具有重要影响。综合研究表明在不能限定源区成分的前提下,单独的高Sr/Y 比值花岗岩岩体不能简单用来推断增厚地壳的存在。而根据一个造山带中大量近同期并具有不同Sr/Y 比值的中、酸性岩浆岩成分并结合基于全球数据拟合的经验公式可以更加合理地重建造山带古地壳厚度。
辛未[8](2019)在《云南省哀牢山-红河成矿带新生代金铜钼成矿作用研究》文中指出哀牢山-红河成矿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三江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金沙江-哀牢山岩浆-构造-成矿带的南段。其多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新生代期间发生了大规模爆发性金铜钼成矿作用。目前区内已经发现并开采了一系列具有较大经济价值金铜钼矿床。本论文在充分收集和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把南段研究程度较低的长安金矿、长安冲铜钼矿、铜厂铜钼矿、以及具有很大代表性的大坪金矿和规模最大的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作为典型矿床。从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入手,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背景与地球动力学演化,以岩浆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矿石流体包裹体为研究手段(方法),分析了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来源与演化,成岩成矿时代,厘定了矿床成因类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本区铜钼金成矿模式,还原了控制成矿作用的深部地质过程,丰富了非弧金铜钼成矿理论。取得主要成果如下:对北衙、长安、铜厂、长安冲典型矿床研究表明:1)北衙金多金属矿床金铜矿体主要赋于富碱二长花岗斑岩与上三叠统北衙组灰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其次在斑岩体中以细网脉状出现,金多金属矿体在外围地层中以脉状或似层状出现;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矽卡岩化为主;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以高温岩浆流体为主,中低密度流体在矿质运移中占据了主导作用而非重卤水,流体冷却降温与沸腾作用在主成矿阶段铜金沉淀过程中占据了主导作用,大气水的加入在晚阶段的金银铅锌沉淀中占据了主导作用。以上特征表明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为斑岩-矽卡岩型复合金多金属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单一的矽卡岩型矿床。2)长安冲-铜厂铜钼(金)矿床的铜矿体主要赋存于似斑状富碱黑云角闪石英二长岩与志留系康郎组白云岩接触带的镁矽卡岩中,钼矿体则主要呈稀疏浸染状赋存于岩体边缘的内蚀变带中,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矽卡岩化为主;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高温岩浆流体;综上长安冲-铜厂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铜钼矿床。3)本论文认为长安金矿床矿体主要受控于志留系康郎组白云岩和奥陶系向阳组粉砂岩交界附近的隐爆角砾岩构造,而非前人认为的受控于断裂构造。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H2O-NaCl体系,OH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具有大气水与岩浆水混合的特点,成因类型应为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而非前人认为的造山型或卡林型金矿。通过矿体与脉岩间的穿插关系,厘定长安金矿主成矿时代约为35.3 Ma。4)大坪金矿产于新元古代闪长岩中,受控于北西向断裂群,成矿流体为中低盐度H2O-CO2-NaCl体系,围岩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和碳酸盐化为主,与前人认识一致,认为其成因类型应为造山型金矿;与典型造山型金矿不同的是,其成矿流体与物质来源具有明显的幔源特征。通过本次研究,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哀牢山-红河成矿带新生代金铜钼矿化作用可划分为两个成矿系列:1.与富碱斑岩相关的铜钼金成矿系列,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两个成矿子系列。2.造山型金成矿系列,二者都受控于喜山运动引发的与下部岩石圈地幔拆沉相关的后碰撞伸展背景中。与金铜钼成矿作用相关的富碱斑岩属于高水含量高氧逸度岩体,为下地壳玄武质岩石在自由水存在下的部分熔融产物。底侵幔源钾质岩浆为部分熔融和随后的成矿作用提供了足够的流体。哀牢山-红河成矿带下地壳成矿斑岩源区存在二种端元组分:1).新元古代镁铁质低REE下地壳(端元I),形成机制为新古元代原始弧岩浆底侵与堆晶作用;2).钾/超钾质新生代新生镁铁质高REE下地壳源区(端元II),由底侵的钾/超钾质镁铁质火成岩凝固而成。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次论文认为长安冲-铜厂、马厂箐成矿斑岩、小龙潭、姚安金矿成矿岩体主要来源于端元II部分熔融,北衙金多金属矿床、哈播铜钼矿成矿岩体则来源于端元I部分熔融。通过综述他人研究成果,认为本区造山型金成矿作用在成矿动力学背景,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不同于经典造山型金矿,并与同时代岩浆活动无成因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区存在金的上地幔源区的认识:华南地体金的上地幔源区形成于自古元古代以来多次地幔小比例熔融作用,自元古代以来多次古俯冲事件改造了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形成了大量含水矿物交代域;新生代岩石圈拆沉引发的软流圈上涌使地幔交代域流体释放,同时将地幔金萃取出来沿断裂向上运移成矿。认为古俯冲事件改造的岩石圈地幔为新生代非弧金铜钼成矿作用提供了潜在的流体和部分金属来源,岩石圈减薄的动力学背景则为成矿作用提供了热力学条件。
郑永飞,陈伊翔[9](2019)在《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文中认为由板块俯冲引发的深部物质循环过程是地球内部的一级运行机制,主宰了地球从内到外的演化进程,是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沿.俯冲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不仅需要确定俯冲带地壳物质再循环的机制和形式,而且需要确定俯冲带动力来源和热体制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为了识别不同类型壳源熔/流体对地幔楔的交代作用、寻求板片-地幔界面反应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理解汇聚板块边缘地壳俯冲和拆沉对地幔不均一性的贡献,我们必须将俯冲带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和岩浆作用作为一个地球科学系统来考虑.板块俯冲带变质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不但是导致板块进一步俯冲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也控制着释放的熔/流体组成和俯冲到地球深部的物质组成,对俯冲带化学地球动力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地幔楔作为俯冲系统中连接俯冲盘和仰冲盘的关键构造单元,在地球层圈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造山带地幔楔橄榄岩直接记录了俯冲带多种性质的熔/流体交代作用,以及复杂的壳幔物质循环过程.俯冲带岩浆岩是大洋/大陆板块俯冲物质再循环的表现形式,这些岩石样品记录了俯冲带从深部地幔到浅部地壳的过程,也为认识地球深部物质循环提供了理想的天然样品.尽管国际上在俯冲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领域针对地球深部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但由于研究工作缺乏密切的协同配合,包括俯冲带熔/流体的物理化学性质、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过程、俯冲带幔源岩浆活动的物质来源和启动机制以及深部地幔过程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等许多关键科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将来的研究需要聚焦俯冲带物质循环这一核心科学问题,进一步查明俯冲带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岩浆作用等过程的各自特征和相互联系,包括挥发性组分在地球深部的迁移过程及其资源和环境效应,着力考察研究相对薄弱的古俯冲带,阐明板块俯冲与地球深部物质循环之间的耦合机制.
杨彪,王正其,肖金根,曹达旺[10](2020)在《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岩脉K-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提出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黄梅尖地区辉绿玢岩K-Ar年代学、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探讨辉绿玢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K-Ar年代学研究表明,辉绿玢岩形成于~107 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形成时代晚于该地区火山岩和侵入岩,与该地区铀成矿年龄基本一致;辉绿玢岩的侵入可能是该地区岩浆作用的最后一幕,铀成矿可能与辉绿玢岩具有成因联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辉绿玢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U、Pb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具有较高的Isr值和负εNd(t)值,具有富集地幔源区特征;辉绿玢岩是在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背景下,由俯冲交代作用形成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表明~107 Ma时该地区仍处于伸展构造环境下。
二、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缝合线与地表地缝合线的解耦及大陆碰撞岩石圈楔入模型:中生代幔源岩浆岩Sr-Nd-Pb同位素证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缝合线与地表地缝合线的解耦及大陆碰撞岩石圈楔入模型:中生代幔源岩浆岩Sr-Nd-Pb同位素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区域地质演化 |
1.2.2 岩浆岩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论文创新点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2.1 苏北盆地概况 |
2.1.1 构造单元 |
2.1.2 盆地演化 |
2.1.3 岩浆活动 |
2.2 高邮凹陷概况 |
2.2.1 凹陷格局 |
2.2.2 地层特征 |
2.2.3 岩浆岩发育状况 |
第三章 样品及分析方法 |
3.1 样品特征 |
3.1.1 样品来源 |
3.1.2 岩相学特征 |
3.2 分析方法 |
3.2.1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
3.2.2 全岩主量元素 |
3.2.3 全岩微量、稀土元素 |
3.2.4 全岩Sr-Nd-Pb同位素 |
第四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1 LA-ICP-MS锆石U-Pb年龄 |
4.2 主量元素特征 |
4.3 微量元素特征 |
4.4 Sr-Nd-Pb同位素特征 |
第五章 讨论 |
5.1 成岩时代 |
5.2 岩浆系列及演化 |
5.3 源区特征 |
5.4 构造背景及区域差异性 |
5.5 动力学机制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邮凹陷岩浆岩锆石U-Pb测年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2)宁芜和溧阳火山盆地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东部岩浆作用介绍 |
1.2 区域研究现状 |
1.2.1 宁芜盆地岩浆岩研究现状 |
1.2.2 溧阳盆地岩浆岩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宁芜盆地 |
2.1.1 构造 |
2.1.2 地层 |
2.1.3 岩浆岩 |
2.2 溧阳盆地 |
2.2.1 构造 |
2.2.2 地层 |
2.2.3 岩浆岩 |
第三章 样品描述和分析方法 |
3.1 样品描述 |
3.2 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宁芜盆地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
4.1 锆石U-Pb定年 |
4.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4.3 Sr-Nd-Hf同位素特征 |
4.3.1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4.3.2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 讨论 |
4.4.1 年代学意义 |
4.4.2 岩石成因类型 |
4.4.3 岩石成因 |
4.4.4 岩浆深部过程 |
4.4.5 构造背景 |
4.5 小结 |
第五章 溧阳盆地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 |
5.1 锆石U-Pb定年 |
5.2 全岩主微量元素特征 |
5.3 Sr-Nd-Pb-Hf同位素特征 |
5.4 讨论 |
5.4.1 岩石类型 |
5.4.2 岩石成因 |
5.4.3 与长江中下游中生代火山岩和A型花岗岩的对比 |
5.4.4 构造意义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中国内生稀土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与资源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 |
2 内生稀土矿床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
2.1 碳酸岩型稀土矿床 |
2.2 碱性岩-碱性花岗岩型稀土矿床 |
2.3 热液型稀土矿床 |
3 中国主要内生稀土矿床/成矿带 |
3.1 白云鄂博稀土矿床 |
3.2 四川冕宁-德昌成矿带 |
3.3 鲁西微山矿床 |
3.4 秦岭成矿带 |
3.5 兴蒙成矿带 |
3.6 康滇成矿带 |
4 内生稀土矿床时空分布特征 |
5 内生稀土矿床成矿机理 |
6 中国内生稀土矿床资源展望 |
7 总结 |
(4)中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的资源概况和时空分布 |
1.1 白云鄂博-狼山稀土矿带 |
1.2 东秦岭-大别稀土成矿带 |
1.3 山东莱芜-淄博-微山稀土成矿带 |
1.4 新生代四川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 |
2 成矿岩浆起源、演化及金属富集机理 |
3 成矿流体特征和矿质迁移与沉淀 |
4 结论 |
(5)北大别多期深熔作用与山根垮塌 ——来自混合岩和变质闪长岩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碰撞造山带与大陆深俯冲 |
1.1.2 山根垮塌作用 |
1.1.3 部分熔融和混合岩化 |
1.1.4 碰撞后岩浆作用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别造山带基本构造格架及岩石类型 |
2.2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北大别深熔作用与混合岩 |
2.2.2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岩浆作用 |
第3章 分析方法 |
3.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2 全岩Sr-Nd-Pb同位素分析 |
3.3 矿物BSE照相和矿物成分分析 |
3.4 锆石内部结构分析及U-Pb定年 |
3.5 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北大别混合岩与多期深熔作用 |
4.1 引言 |
4.2 样品描述 |
4.2.1 含石榴子石浅色体 |
4.2.2 富角闪石、贫角闪石和富钾长石浅色体 |
4.3 数据结果 |
4.3.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4.3.2 锆石形态学和U-Pb定年 |
4.3.3 全岩Rb-Sr、Sm-Nd和Pb同位素 |
4.4 浅色体的深熔机制 |
4.4.1 减压脱水熔融 |
4.4.2 水致熔融 |
4.5 浅色体的形成时代 |
4.6 浅色体的成因和元素-同位素行为 |
4.7 小结 |
第5章 北大别碰撞后变质闪长岩与山根垮塌 |
5.1 引言 |
5.2 样品描述 |
5.3 数据结果 |
5.3.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5.3.2 锆石形态学和U-Pb定年 |
5.3.3 锆石Lu-Hf同位素 |
5.3.4 全岩Rb-Sr、Sm-Nd和Pb同位素 |
5.4 闪长岩的侵位和变质时代 |
5.5 变质闪长岩中钾长石变斑晶的成因 |
5.6 变质闪长岩的成因 |
5.7 小结 |
第6章 大地构造意义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锂同位素、熔-流体包裹体和铌-钽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俯冲大陆地壳物质再循环的示踪 |
1.1.1.1 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 |
1.1.1.2 Li同位素基本地球化学性质及应用 |
1.1.2 大陆俯冲带挥发分再循环与熔-流体包裹体 |
1.1.2.1 大陆俯冲带的H_2O |
1.1.2.2 大陆俯冲带的CO_2 |
1.1.2.3 俯冲带的CH4 |
1.1.2.4 大陆俯冲带的S |
1.1.2.5 大陆俯冲带的N,Cl,F |
1.1.3 镁铁质岩浆演化过程的元素分异行为 |
1.2 本学位研究内容和意义 |
1.3 工作量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质概况 |
2.2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 |
2.2.1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形成时代 |
2.2.2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基本地球化学特征 |
第3章 样品描述 |
3.1 祝家铺岩体 |
3.2 道士冲岩体 |
3.3 椒子岩岩体 |
3.4 沙村岩体 |
第4章 分析方法 |
4.1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4.2 全岩Li同位素分析 |
4.2.1 熔样 |
4.2.2 化学分离 |
4.2.3 Li同位素组成测定 |
4.4 单矿物主量元素分析 |
4.5 单矿物微量元素分析 |
4.6 包裹体激光拉曼分析 |
第5章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的Li同位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 |
5.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5.2.3 全岩Li同位素 |
5.3 讨论 |
5.3.1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Li同位素特征 |
5.3.1.1 围岩同化混染作用 |
5.3.1.2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 |
5.3.1.3 俯冲过程中Li同位素分馏 |
5.3.2 再循环大陆地壳物质的贡献 |
5.3.3 地幔环境下的Li扩散 |
5.3.4 Li同位素与深部碳循环示踪 |
5.3.5 大陆俯冲带的Li循环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熔-流体包裹体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样品中的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1 橄榄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2 斜方辉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3 单斜辉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2.4 角闪石中包裹体类型和组成 |
6.3 讨论 |
6.3.1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中的熔-流体包裹体 |
6.3.1.1 包裹体的分类 |
6.3.1.2 包裹体中碳酸盐子矿物的成因 |
6.3.1.3 包裹体中甲烷的成因 |
6.1.1.4 包裹体中的硫酸盐子矿物及对大陆俯冲带S循环的意义 |
6.3.2 超临界流体在天然样品中的包裹体证据 |
6.3.3 大陆俯冲带挥发分再循环 |
6.4 本章小节 |
第7章 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岩的Nb-Ta地球化学研究 |
7.1 引言 |
7.2 结果 |
7.2.1 全岩主-微量元素 |
7.2.2 角闪石的主量元素(EMPA) |
7.2.3 角闪石的主-微量元素(LA-ICPMS) |
7.2.4 黑云母的主-微量元素(LA-ICPMS) |
7.3 讨论 |
7.3.1 良好的自然样品演化序列 |
7.3.2 角闪石/黑云母—硅酸盐熔体之间Nb-Ta分异机制 |
7.3.2.1 实验研究 |
7.3.2.2 自然样品的研究 |
7.3.3 Nb-Ta分异与早期大陆地壳生长机制 |
7.3.3.1 有关TTG的成因模型 |
7.3.3.2 基于本研究的TTG成因模型 |
7.3.4 硅酸盐地球Nb-Ta平衡 |
7.3.4.1 已有可能的高Nb/Ta比值储库 |
7.3.4.2 本研究中建议的可能高Nb/Ta储库 |
7.4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川西九龙地区晚三叠世高Sr、低Y花岗岩成因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初始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地壳厚度对岩浆岩成分的控制 |
1.1.2 源区成分与压力对高Sr/Y花岗岩类成因的控制 |
1.2 论文选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增厚和高原隆升 |
1.3.2 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褶皱带中生代岩浆岩 |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6 取得的认识和意义 |
1.7 论文工作量 |
2 地质背景 |
2.1 阿尼玛卿缝合带 |
2.2 甘孜-理塘缝合带 |
2.3 金沙江缝合带 |
2.4 龙门山断裂带 |
2.5 松潘-甘孜褶皱带 |
3 分析方法 |
3.1 锆石分选、制靶、透反射和阴极发光拍照 |
3.2 锆石U-Pb定年及微量元素分析 |
3.3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3.4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3.5 全岩Sr、Nd同位素分析 |
3.6 单矿物成分分析 |
4 晚三叠世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初始生长 |
4.1 定年结果 |
4.2 数据集组成及数据处理 |
4.3 古地壳厚度计算结果 |
4.4 讨论 |
4.4.1 现今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在晚三叠世存在增厚的地壳 |
4.4.2 青藏高原东部晚三叠世地壳厚度差异的原因 |
4.4.3 青藏高原东部晚三叠世海拔 |
4.4.4 大地构造意义 |
4.5 小结 |
5.源区成分和压力对日鲁库岩基花岗岩高Sr/Y比值的控制 |
5.1 岩体地质及岩相学 |
5.2 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5.2.1 锆石U-Pb年龄 |
5.2.2 锆石微量元素 |
5.2.3 锆石Hf同位素 |
5.2.4 全岩主微量元素及Sr-Nd同位素 |
5.2.5 矿物成分 |
5.3 讨论 |
5.3.1 日鲁库岩基花岗岩的年龄 |
5.3.2 日鲁库岩基高Sr/Y花岗岩结晶条件 |
5.3.3 关于日鲁库岩基高Sr/Y花岗岩的不同成因解释 |
5.3.4 地球化学模拟 |
5.3.5 对青藏高原东部晚三叠世地壳厚度的指示意义 |
5.4 小结 |
6.主要认识和研究展望 |
6.1 主要认识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8)云南省哀牢山-红河成矿带新生代金铜钼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区范围及自然概况 |
1.2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所属领域 |
1.2.2 选题来源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斑岩型成矿体系研究现状 |
1.3.2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研究现状 |
1.3.3 造山型金矿研究现状 |
1.3.4 哀牢山-红河成矿带新生代金铜钼成矿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
1.5.1 典型矿床研究 |
1.5.2 成矿系列与成矿动力学背景 |
1.5.3 与富碱斑岩相关的金铜钼成矿作用—深部地质过程 |
1.5.4 造山型金成矿系列—金的上地幔源区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1.1 华南地体 |
2.1.2 印支地体 |
2.1.3 金沙江-哀牢山-松马缝合带 |
2.2 区域地层 |
2.2.1 古元古宙 |
2.2.2 中元古宙 |
2.2.3 新元古宙 |
2.2.4 显生宙 |
2.3 岩浆岩 |
2.3.1 新元古代弧火成岩 |
2.3.2 晚泥盆世-早二叠世N-MORB和 E-MORB型蛇绿岩 |
2.3.3 晚二叠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ELIP) |
2.3.4 二叠纪-早三叠纪弧火成岩 |
2.3.5 中三叠世同碰撞淡色花岗岩 |
2.3.6 晚三叠世后碰撞花岗质和镁铁质火成岩 |
2.3.7 中始新世至早渐新世钾质/超钾质火成岩带 |
2.4 区域矿产 |
第3章 区域地球动力学演化 |
3.1 太古代古陆核形成 |
3.2 古元古代—哥伦比亚大陆形成与裂解的影响 |
3.3 中新元古代—罗迪尼亚大陆聚合与边缘俯冲作用 |
3.4 早古生代—陆内裂谷演化 |
3.5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地质演化 |
3.5.1 古特提斯洋演化史 |
3.5.2 晚二叠纪—峨眉山地幔柱在研究区的地质记录 |
3.6 侏罗-白垩纪—陆内演化阶段 |
3.7 新生代-喜山运动 |
第4章 典型矿床研究 |
4.1 北衙金多金属矿床 |
4.1.1 矿区地质 |
4.1.2 矿体特征 |
4.1.3 矿石特征 |
4.1.4 矿化期次及阶段 |
4.1.5 围岩蚀变 |
4.1.6 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
4.1.7 成矿物质及流体来源 |
4.1.8 成因探讨 |
4.2 金平地区典型矿床 |
4.2.1 金平地区地质概况 |
4.2.2 铜厂铜钼矿 |
4.2.3 长安冲铜钼矿 |
4.2.4 长安金矿 |
4.3 大坪金矿 |
4.3.1 矿区地质 |
4.3.2 矿体特征 |
4.3.3 矿石特征和成矿阶段划分 |
4.3.4 围岩蚀变 |
4.3.5 流体包裹体测温学 |
4.3.6 成矿年代学研究 |
4.3.7 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 |
4.3.8 成因类型 |
第5章 与成矿相关的钾质火成岩深入研究 |
5.1 长安金矿煌斑岩 |
5.1.1 岩相学特征 |
5.1.2 年代学研究 |
5.1.3 主微量特征 |
5.1.4 Sr-Nd-Hf同位素特征 |
5.1.5 源区讨论 |
5.2 长安金矿花岗斑岩 |
5.2.1 岩相学特征 |
5.2.2 年代学研究 |
5.2.3 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 |
5.2.4 Sr-Nd-Hf同位素特征 |
5.2.5 成因岩石学 |
5.3 长安正长斑岩 |
5.3.1 岩相学特征 |
5.3.2 年代学研究 |
5.3.3 主微量地球化学特征 |
5.3.4 成因岩石学 |
5.4 长安冲与铜厂铜钼(金)矿床成矿斑岩 |
5.4.1 野外露头情况和岩相学特征 |
5.4.2 年代学研究 |
5.4.3 地球化学特征 |
5.4.4 Sr-Nd-Hf同位素特征 |
5.4.5 成因岩石学 |
5.5 成岩构造背景研究 |
第6章 区域金铜钼成矿作用 |
6.1 成矿系列划分 |
6.1.1 与钾质-超钾质富碱斑岩相关的Cu-Mo-Au成矿系列 |
6.1.2 造山型金成矿系列 |
6.2 成矿时代—同下部岩石圈地幔拆沉 |
6.3 与钾质-超钾质侵入岩相关的Cu-Mo-Au成矿系列-成矿模式 |
6.3.1 成矿岩体物理化学条件 |
6.3.2 幔源钾质/超钾质岩浆对下地壳火成岩源区岩石的改造作用 |
6.3.3 金属来源启示 |
6.3.4 成矿模式 |
6.4 造山型金矿—金的上地幔源区 |
6.4.1 造山型金矿经典成矿模式的局限性 |
6.4.2 成矿物质来自于岩浆脱挥发分的不合理性 |
6.4.3 金的上地幔源区概念 |
6.4.4 金的上地幔源区的形成机制 |
6.4.5 地幔金的易活化运移特性 |
6.4.6 俯冲富集的岩石圈地幔大规模再活化作用—成矿地球动力学条件 |
6.4.7 地幔成矿流体来源与地球化学特点 |
6.4.8 新生代华南地体西南缘幔源金向地壳活化运移成矿 |
第7章 结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俯冲带变质作用 |
2 俯冲带交代作用 |
3 俯冲带岩浆作用 |
3.1 深俯冲陆壳物质再循环及其衍生的镁铁质火成岩记录 |
3.2 俯冲古洋壳物质再循环及其衍生的镁铁质火成岩记录 |
4 结语 |
(10)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岩脉K-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
2 岩石学特征 |
3 测试方法 |
4 测试结果 |
4.1 K-Ar年代学特征 |
4.2 地球化学特征 |
4.2.1 主量元素 |
4.2.2 微量元素 |
4.2.3 稀土元素 |
4.3 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 |
4 讨 论 |
4.1 岩石成因 |
4.2 地质意义 |
5 结 论 |
四、大别造山带深部地缝合线与地表地缝合线的解耦及大陆碰撞岩石圈楔入模型:中生代幔源岩浆岩Sr-Nd-Pb同位素证据(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 荆翰林.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宁芜和溧阳火山盆地晚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D]. 钱琳.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3]中国内生稀土矿床类型、成矿规律与资源展望[J]. 范宏瑞,牛贺才,李晓春,杨奎锋,杨占峰,王其伟. 科学通报, 2020(33)
- [4]中国碳酸岩型稀土矿床:时空分布与成矿过程[J]. 谢玉玲,夏加明,崔凯,曲云伟,梁培,钟日晨. 科学通报, 2020(33)
- [5]北大别多期深熔作用与山根垮塌 ——来自混合岩和变质闪长岩的制约[D]. 杨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6]大别造山带碰撞后镁铁质火成岩的锂同位素、熔-流体包裹体和铌-钽地球化学研究[D]. 谭东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川西九龙地区晚三叠世高Sr、低Y花岗岩成因及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初始生长[D]. 詹琼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云南省哀牢山-红河成矿带新生代金铜钼成矿作用研究[D]. 辛未. 吉林大学, 2019(02)
- [9]大陆俯冲带壳幔相互作用[J]. 郑永飞,陈伊翔. 地球科学, 2019(12)
- [10]安徽黄梅尖地区基性岩脉K-Ar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杨彪,王正其,肖金根,曹达旺. 华东地质,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