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氯丙嗪预处理对冷保存肝脏缺血性损伤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史新阳[1](2021)在《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课题组前期合成的具有高抗炎镇痛活性的化合物4-(5’-二甲氨基)-萘磺酰氧基苯并恶唑酮(W3D)进行初步药动学研究,明确其药动学特征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将其制成制剂的方法,以改善药动学参数,并探索其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的应用价值。方法:第一部分化合物W3D的含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57 nm,柱温28℃,测定W3D的峰面积,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第二部分W3D原料药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采用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及Easy Guard C18(10×4.0 mm)保护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0.8 m L·min-1,检测波长257nm,柱温25℃,建立血浆中W3D含量测定方法;2、采用静脉注射(30 mg·kg-1)、灌胃(36 mg·kg-1)给药,测定不同时间两种给药方式大鼠血浆中W3D的浓度,并进行药动学数据处理与分析。第三部分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质量评价及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建立HPLC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2、分别对制备方法、辅料及投料比,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筛选并确定W3D固体分散体的最佳制备工艺;3、以质量分数、饱和溶解度、溶出重现性、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及X-粉末射线衍射(XRD)结果为指标,对所得W3D固体分散体进行质量评价。4、分别采用9 mg·kg-1、4.5 mg·kg-1两种剂量灌胃给予大鼠W3D固体分散体,测定不同时间大鼠血浆中W3D的浓度,并进行药动学数据处理。第四部分W3D固体分散体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LI)的药效学评价1、取雄性ICR小鼠,APAP造模后,分别给予阳性药、W3D原料药和固体分散体低、中、高剂量,24 h后处死小鼠,取血和肝脏,称重并计算肝脏指数;2、HE染色病理切片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3、微孔板法检测血清中ALT、AST的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IL-6的含量;微孔板法及TBA法检测肝组织中SOD活力、GSH及MDA的含量;4、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MD2的表达;结果:第一部分化合物W3D的含量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供试品主峰专属性良好,在1~100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精密度、稳定性均符合药典要求;3批供试品含量均>99.5%。第二部分W3D原料药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在上述色谱条件下,W3D峰与血浆内源性物质分离度高,专属性良好、准确度与提取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稳定性强、稀释可靠,无残留,符合检测要求;2、W3D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静脉注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为716.442±108.259(μg·m L-1)*min;清除率(CL/F)为0.043±0.006(L/min/kg);分布半衰期(t1/2(α))为15.668±3.301 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66.987±4.598 min。B.灌胃给药:AUC(0-∞)为97.164±19.900(μg·m L-1)*min;CL/F为0.382±0.089(L/min/kg);吸收半衰期(t1/2(Ka))为62.190±9.477 min;t1/2(β)为69.306±0.071 min。第三部分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质量评价及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1、在上述色谱条件下,W3D峰与辅料峰分离度高,专属性良好、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稳定性强,符合检测要求;2、采用溶剂法,以PVPk30为辅料,投料比1:7时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体外溶出度最佳;3、3批W3D固体分散体质量分数分别为12.25%、12.42%、12.48%,与理论值(12.5%)基本一致;水中的饱和溶解度可达54.83μg·m L-1;溶出重现性良好;主药与辅料无化学相互作用;W3D固体分散体呈无定形态。4、W3D固体分散体在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仍符合二室模型,两种剂量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主药9 mg·kg-1:AUC(0-∞)为498.853±93.835(μg·m L-1)*min;CL/F为0.018±0.003(L/min/kg);t1/2(Ka)为10.988±1.505 min;t1/2(β)为69.668±0.648 min。B.主药4.5 mg·kg-1:AUC(0-∞)为256.389±42.936(μg·m L-1)*min;CL/F为0.018±0.003(L/min/kg);t1/2(Ka)为14.388±2.288 min;t1/2(β)为68.281±1.085 min。第四部分W3D固体分散体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ALI)的药效学评价W3D固体分散体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PAP诱导的ALI小鼠肝脏指数,减少血清中ALT、AST、TNF-α、IL-6的表达,提高肝组织中GSH含量及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并可抑制MD2的表达,改善肝组织坏死、出血、胞质嗜酸性增强等病理变化。结论:1、W3D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但其口服给药AUC(0-∞)、Ka、t1/2(Ka)等药动学参数较差;将其制成固体分散体后,口服给药AUC(0-∞)明显提高,Ka显着增大,t1/2(Ka)降低,药动学参数得到明显改善。2、化合物W3D可显着改善APAP诱导的ALI小鼠的氧化与炎性损伤,呈现出明确的治疗效果,且优于临床用药N-乙酰半胱氨酸(NAC)。
刘海燕[2](2020)在《氯氮平对SD大鼠血浆NO、vWF、tPA和PAI-1的影响》文中指出背景与目的抗精神病药是精神分裂症的一线治疗。有报道,这些药物,尤其氯氮平,在使用的过程中增加精神疾病患者患静脉血栓风险。据推测,氯氮平可能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而增加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本课题研究目的是检测长期氯氮平给药对大鼠血管内皮相关凝血功能的影响。在复习相关文献时,我们注意到多生物标记策略是检测血管内皮功能可靠、特异而简便的一种测量方法,通过测量涉及血管舒张(如NO)、血小板黏附与聚集(如v WF)、纤溶(如t PA和PAI-1)这三个方面的内皮生物标志物,并计算PAI-1/t PA的比值,期望帮助了解长期氯氮平给药对血管内皮相关凝血功能的影响,同时筛选出几个敏感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状态的分子标志物,以作为临床监测抗精神病药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客观指标,为评价抗精神病药的生物安全性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7周龄SD雄性大鼠44只,体重250-280 g,随机分为四组(10-12只/组):(1)对照组;(2)低剂量氯氮平组;(3)中剂量氯氮平组;(4)高剂量氯氮平组。其中,氯氮平溶解于冰醋酸后用1 M氢氧化钠调节p H至5.0,低剂量氯氮平组采用4mg·kg-1的日剂量腹腔注射给药;中剂量氯氮平组采用8 mg·kg-1的日剂量腹腔注射给药;高剂量氯氮平组采用16 mg·kg-1的日剂量腹腔注射给药,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28天。末次给药2小时后深麻醉下心内取血,以ELISA方法检测血浆中的NO、v WF、t PA和PAI-1含量,计算PAI-1/t PA比值,并处死动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氯氮平药物组大鼠血浆的v WF、t PA和PAI-1水平均明显降低,而且该三个指标与氯氮平的剂量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rs值分别为-0.552,-0.727和-0.607,p值均小于0.05)。氯氮平组的血浆PAI-1/t PA比值与氯氮平药物剂量呈显着正相关(rs=0.569,p<0.01)。与对照组相比,氯氮平组的血浆NO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尽管差异不显着。结论1.长期氯氮平治疗能降低大鼠血浆NO、v WF、t PA和PAI-1的水平,提示氯氮平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2.由于“低v WF水平”不利于血小板粘附、聚集并容易增加出血风险,提示氯氮平能抑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相关止血功能;3.氯氮平用药组大鼠血浆的PAI-1/t PA比值与氯氮平剂量呈正相关,提示氯氮平能抑制纤溶系统,从而促进血液的高凝状态。
侯伊雪[3](2020)在《外源线粒体纠正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与治疗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纤维化可由多种致病因素(病毒、化学毒物、过度肥胖等)引起,是一种组织创伤愈合后发生的组织损伤,主要表现为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会进一步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影响机体健康。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细胞出现广泛的线粒体损伤,表现为能量生成受阻、氧自由基大量释放、自噬功能改变、线粒体DNA受损等,这是引起肝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所以本课题尝试从纠正肝脏线粒体受损状态的角度出发,使用功能正常的线粒体替代原本功能缺陷线粒体,以恢复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改善肝组织功能。本研究使用化学毒物四氯化碳,模拟肝纤维化发展过程(四氯化碳能够攻击细胞膜,引起氧化应激损伤肝细胞,激活细胞外基质大量增生,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治疗药物由同种属健康小鼠肝脏中提取得到高纯度且具有良好活性的线粒体,在实验中把这种同种异体提取得到的线粒体称为外源线粒体。体外实验首先探究了外源线粒体进入肝细胞的方式。实验使用荧光染料标记外源线粒体以追踪其动态位置,发现使用大胞饮抑制剂阿米洛利处理肝细胞后,明显减少了肝细胞摄取外源线粒体的数量,因此判断外源线粒体进入肝细胞的途径可能是通过大胞饮的细胞胞吞方式进行的。接下来,为探究外源线粒体对损伤后的肝细胞的治疗效果,实验使用四氯化碳与肝细胞共孵育8 h诱导细胞损伤模型,向受损肝细胞补充功能正常的外源线粒体后,检测线粒体和细胞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外源线粒体处理2-4 h且浓度在200-400 μg/mL之间对受损肝细胞具备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治疗效果存在浓度依赖性-随着线粒体浓度的提高对恢复细胞状态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也发现外源线粒体的加入可以降低其培养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并升高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证明外源线粒体可以减轻肝细胞损伤,恢复肝细胞内线粒体的生理功能。体内实验首先研究了外源线粒体通过尾静脉注射后在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情况。通过向健康小鼠长期多次腹腔注射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使用荧光染料标记的外源线粒体注入纤维化小鼠与正常小鼠体内,经2h体内分布后,检测外源线粒体在心、肺、肝、肾、脑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外源线粒体在肝脏组织中分布最多,且与非损伤正常肝脏相比,纤维化的肝脏中易获取更多外源线粒体。此外,实验还探究了短期单剂量补充外源线粒体后对受损肝脏内线粒体活性的影响。向肝纤维化小鼠体内注射外源线粒体2h后,检测肝脏中线粒体的膜电位与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发现与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外源线粒体的加入显着提高了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轻微上调线粒体膜电位。上述结果提示线粒体疗法在减轻肝纤维化、恢复线粒体功能中具有可行性。为进一步探究外源线粒体在肝纤维化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实验使用外源线粒体对肝纤维化小鼠进行一周的干预性治疗。结果证明在额外补充功能性线粒体后,小鼠的肝脏系数降低,外源线粒体可能缓解了过度纤维沉积引起的肝淤血和肝水肿情况。并且,线粒体治疗后肝表面由粗糙逐渐向光滑转变,肝脏内部实质性细胞坏死减少、组织中炎性浸润降低、纤维化程度下降,肝脏形态得到了恢复。通过检测小鼠血液指标,发现线粒体治疗后,血清中ALT水平下降,说明小鼠肝损伤程度降低。通过检测小鼠肝组织匀浆液中相关指标,发现线粒体治疗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上升、活性氧(ROS)和羟脯氨酸(HYP)水平下降,说明外源线粒体提高了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轻了肝脏纤维化程度。使用天狼星红对胶原纤维沉积进行特征性染色,进一步证明了外源线粒体在减轻肝纤维化进程中的发挥了良性作用。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肝内超微结构,发现外源线粒体治疗后肝内线粒体含量明显增加、肿胀线粒体减少,说明外源线粒体改善了肝细胞内的线粒体的数量与状态。为深入探究外源线粒体在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疾病中的治疗机制。实验通过对比疾病模型小鼠和线粒体治疗小鼠的肝脏中mRNA差异,分析GO与KEGG富集改变以及具体差异表达基因,发现氧化应激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在外源线粒体处理前后存在显着差异。因此,我们推测外源线粒体主要通过减轻肝脏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这两个方面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何天竺[4](2019)在《不同配比丹参—檀香“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效比较及心肌细胞保护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从不同配比的丹参-檀香药对中筛选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最好的组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为指导中医临床用药和现代中药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以提取物得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和响应曲面优化分别对丹参和檀香药材的提取方法、药材粉碎粒度、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溶剂浓度、料液比进行筛选和优化,并建立最优的丹参和檀香药材提取方案。2.采用手术法造大鼠左前降支结扎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取70只大鼠,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代表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给药组1:丹参高剂量+檀香高剂量组(DGTG)、给药组2:丹参高剂量+檀香低剂量组(DGTD)、给药组3:丹参低剂量+檀香高剂量组(DDTG)、给药组4:丹参低剂量+檀香低剂量组(DDTD),分别测定各组的心肌梗死面积,观察HE染色的心肌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CK、LDH和心脏组织中SOD、GSH-Px的活力以及心脏组织中MDA的含量,并利用RT-PCR技术对心肌组织中Bcl-2和Ba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测定,通过以上指标来确定丹参-檀香药对的最佳组合,并对其体内协同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机理进行初探。3.建立H9C2心肌细胞的缺氧缺糖/再灌注模型(OGD/R),分别提取大鼠给药丹参提取物、檀香提取物和丹参-檀香混合提取物10天后的含药血清,利用MTT法分别考察以上三组含药血清的细胞毒性和对H9C2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不同给药组的细胞形态,通过Hochest 33258和EB/AO染色考察不同给药组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JC-1染色考察不同给药组对线粒体损伤的影响,为后续蛋白组学的研究提供趋势和线索。4.运用iTRAQ定量蛋白组学方法对空白对照组(DZ)、OGD/R模型组(MX)、丹参含药血清组(FA1)、檀香含药血清组(FA2)和丹参-檀香混合含药血清组(FA3)的心肌细胞进行蛋白组学研究,利用UniProt-GOA数据库对不同实验组之间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1,FC≥1.5)的功能进行生物过程、细胞定位和分子功能的GO注释分析,利用在线工具KAAS对差异表达蛋白(P-value<0.01,FC≥1.5)的功能进行注释,并使用KEGG mapper绘制注释蛋白的信号通路。通过分析关键差异蛋白的功能和信号通路信息,构建丹参-檀香协同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网络;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技术对网络中关键节点的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情况进行验证,最终确定丹参-檀香配伍使用的作用机理。结果:1.丹参和檀香的最佳提取工艺分别为:丹参提取物最佳工艺(药材粉碎粒度100目,乙醇浓度约为54%,料液比1:25)和檀香提取物最佳工艺(药材粉碎粒度160目,乙醇浓度约为81%,料液比1:23)。2.心肌梗死面积测定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和给药组1,2,和3均能显着降低大鼠心肌梗死面积(P<0.01),给药组4虽然也能降低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P<0.05),但其作用效果明显劣于其他三组;HE染色结果表明,丹参对心肌组织损伤的保护贡献度较高,所有丹参高剂量组(给药组1和2)的治疗效果均好于丹参低剂量组(给药组3和4);而檀香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也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治疗效果优于低剂量组。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表明,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血清中CK和LDH的含量(P<0.01),给药组的作用效果与丹参和檀香提取物的加入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总体来讲,给药组1的效果最好,其次为给药组2、给药组3和给药组4;心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和各给药组的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阳性对照组、给药组1、2、3的GSH-Px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MDA的含量显着降低(P<0.01);而给药组4仅对SOD的活力有显着影响(P<0.05),但对GSH-Px和MDA含量只有升高和降低的趋势,与模型组相比,没有显着性差异。RT-PCR实验结果表明,给药组1、2、3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着升高Bcl-2的相对表达量(P<0.01,P<0.05),所有给药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显着降低Bax的相对表达量(P<0.01,P<0.05),说明以上实验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心肌细胞凋亡,起到一定的保护心肌细胞作用;相对而言,给药组1和给药组2对Bcl-2和Bax的表达调控均极为显着,是所有给药组中保护心肌细胞作用效果最好的两组。3.MTT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檀香混合组(DTE)在5%浓度剂量时的保护作用最为显着(P<0.01),其次分别为丹参提取物组(DE)5%浓度剂量(P<0.05)和檀香提取物组(TE)5%浓度剂量(P<0.05);通过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进一步证实了丹参-檀香合用要优于拆方之后的单独使用效果;Hochest 33258染色结果表明,DTE、DE和TE均能显着降低凋亡细胞的数量(P<0.01),其中作用效果强弱顺序为DTE>DE>TE;EB/AO染色表明,DTE的凋亡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染色质形态也趋于正常,具有较好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DE和TE与模型组相比,凋亡细胞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下降(P<0.01),但TE的早期凋亡细胞(绿色斑点)的比例要明显高于DE,因此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作用要相对较弱;JC-1染色结果表明,DTE、DE和TE均能显着降低绿色荧光的比例(P<0.01),其中DTE作用效果要优于其他两组,而DE和TE的作用效果相仿。4.GO功能注释结果表明,经过丹参含药血清预处理后,心肌细胞外部空间和环境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生长调节、脂代谢、胆固醇代谢、甘油三酯代谢和细胞内各种微粒的清除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檀香含药血清除了对细胞外部空间和环境相关蛋白的表达影响,对ATP合成、氧结合与氧运载能力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将丹参与檀香合用之后,对细胞的外部空间环境响应、紧急情况应激反应、缺氧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反应、机械刺激应激反应、线粒体ATP合成、质子转运、脂质代谢和转运、蛋白合成、钙调蛋白结合能力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说明将二者结合使用,会产生更为广泛的生物活性。KEGG功能注释及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表明,给药丹参含药血清之后,胶原粘附蛋白高表达,激活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以产生抑制细胞凋亡的效果,同时溶酶体表达下调,也佐证了损伤细胞器的减少,证明产生了一定的治疗效果;檀香提取物含药血清与丹参提取物含药血清的作用通路相似,均与胶原粘附过程和PI3K/Akt通路相关,同时,檀香提取物含药血清对细胞粘附因子(CAMs)也有一定的影响,该类成分可以激活相应的细胞凋亡通路,也经常作为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出现;将丹参-檀香合用之后,其作用靶点涉及到MAPK、PI3K/Akt和VEGF等经典的细胞凋亡通路,还涉及到氧化磷酸化反应和脂肪酸代谢等与线粒体相关的作用通路,推测二者合用之后,在抑制细胞凋亡、防止线粒体氧化损伤和增强能量代谢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丹参-檀香含药血清高剂量组(5%)可以显着上调(P<0.01)细胞存活和抑制凋亡蛋白Vtn、PI3K和XIAP的表达,显着上调(P<0.01)Akt1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并显着下调(P<0.01)促凋亡蛋白NF-κB、p38和MAPKAPK2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协同发挥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结论:丹参-檀香药对的最优组合为丹参15g/天+檀香6g/天,在体内实验中可以协同发挥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调节心脏组织氧化应激环境有关。在OGD/R细胞模型实验中,丹参-檀香配伍使用具有极好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其作用效果要优于丹参提取物单独给药和檀香提取物单独给药;丹参-檀香配伍和丹参单独使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来降低死亡细胞数的,而檀香单独使用仅仅能够减少晚期凋亡的细胞数,对于早期凋亡的抑制效果并不明显。同时,丹参-檀香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说明其抗心肌细胞OGD/R损伤的机理也与防护线粒体损伤有关。通过蛋白组学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丹参-檀香配伍使用可以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线粒体损伤、降低ATP消耗、缓解钙超载的状态,以达到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果,其作用机理的核心是通过Vtn/PI3K/Akt/NF-κB途径增加细胞增殖和存活能力,同时通过p38/MAPK途径抑制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邹经[5](2019)在《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以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脑缺血性卒中为切入点,探讨新型免疫抑制剂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的缺血性卒中模型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为芬戈莫德在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为治疗神经系统缺血性疾病寻找一种新策略。【方法】为研究芬戈莫德在光化学所致的脑缺血模型小鼠中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机制,选择光化学方法诱导脑缺血模型小鼠,分空白对照组、单纯造模组、芬戈莫德给药组。造模成功24 h后芬戈莫德给药组连续每天腹腔注射芬戈莫德0.3mg/kg;单纯造模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连续14 d观察单纯造模组、芬戈莫德给药组实验动物行为学,予mNSS评分表评估芬戈莫德给药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是否较单纯造模组有所改善;在第1d、7d、14d 3个时间节点,处死部分小鼠,取脑组织,予尼氏(Nissl)染色观察各组脑梗死灶边缘区(空白对照组取其对应区域)神经细胞存活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梗死灶边缘区(空白对照组取其对应区域)M1型小胶质细胞和M2型小胶质细胞的分布情况;通过Western Blotting(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小胶质细胞分型指标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1.芬戈莫德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1)芬戈莫德能改善脑缺血模型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光化学方法所致脑缺血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并连续每天予芬戈莫德腹腔注第14 d后:通过对比不同组小鼠mNSS评分值发现,芬戈莫德给药组小鼠在第3-7 d mNSS评分呈现显着下降,而在7-14 d趋于平稳状态且均低于单纯造模组。上述结果说明芬戈莫德能改善光化学所致脑缺血模型小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2)芬戈莫德保护脑皮质梗死灶边缘区神经元。光化学方法所致脑缺血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并连续每天予芬戈莫德腹腔注射,第1d、7d、14d处死部分小鼠,取脑组织予尼氏染色,结果表明在连续给药第7d、14d时,神经元存活数量低于空白对照组但较单纯造模组增多,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说明芬戈莫德能保护脑梗死边缘区神经元。2.芬戈莫德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影响小胶质细胞分型。光化学方法所致脑缺血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并连续每天予芬戈莫德腹腔注射,第1d、7d、14d处死部分小鼠,取脑组织:(1)免疫荧光染色(CD16+iba-1)结果提示芬戈莫德给药组在连续给药第7d时小胶质细胞CD16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减少且有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染色(CD206+iba-1)结果提示芬戈莫德给药组在连续给药第7d时小胶质细胞CD206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增多且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示芬戈莫德能减少M1型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促进梗死灶边缘区M2型小胶质细胞生成。(2)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提示,芬戈莫德给药组在连续给药第7d时小胶质细胞CD206、Arg1蛋白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增多,而CD16、iNOS蛋白表达较单纯造模组减少且均有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芬戈莫德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介导小胶质细胞分型变化。【结论】芬戈莫德能减轻光化学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梗死灶边缘区神经元坏死,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芬戈莫德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转化从而减轻脑组织炎症相关。
祝亚芳[6](2019)在《DY-9836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的体内药动学及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发病率第二的痴呆。目前,VaD在临床上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缺血缺氧应激状况下,钙蛋白酶抑制蛋白表达下调,导致钙蛋白酶激活,从而导致神经元受损。新型钙调蛋白拮抗剂DY-9836可减少钙蛋白酶抑制蛋白的水解,且可改善由缺血所致的血脑屏障损伤,降低脑部梗死部位面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但存在水溶性差、半衰期短、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渗透性不足等问题。纳米给药系统是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BBB渗透性的有效手段。多聚唾液酸(polysialicacid,PSA)是一种均一多聚的生物可降解的内源性聚合物。作为亲水链段,PSA在体内可阻止免疫系统蛋白及细胞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对药物起到保护作用,同时由于PSA所占空间体积大并带有负电荷,可通过减少尿排泄和肝脏摄取而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基于PSA的嫁接物胶束可分布至脑内,因此,本研究以新型钙调蛋白拮抗剂DY-9836为模型药物,以多聚唾液酸为亲水材料,构建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以提高DY-9836 的 BBB 渗透性,实现药物向脑部的有效递送。首先,通过硬脂胺(octadecylamine,ODA)上氨基和PSA上羧基间的酰胺反应,合成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PSA-ODA)。当ODA投料比为10%时,合成得到的PSA-ODA嫁接物中ODA的取代度为3.9%,嫁接物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CMC)为 120.0 μg/ml,嫁接物胶束粒径为 145.7±2.1 nm。PSA-ODA嫁接物胶束可有效负载疏水性药物DY-9836,当DY-9836投药量为4%时,PSA-ODA嫁接物胶束对药物的载药量为3.6%,包封率可达90%,制备得到的PSA-ODA/DY-9836载药胶束粒径为107.0±4.0nm。体外释放结果显示,PSA-ODA/DY-9836胶束中DY-9836药物可持续释放至72 h。以SD大鼠为模型动物,以DY-9760e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考察PSA-ODA/DY-9836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DY-9836被包载进PSA-ODA嫁接物胶束中后,其半衰期从1.27±0.27h增加至 3.43±0.34 h,血浆清除率从 2.34±0.24 L/h/kg 降低至 1.20±0.14 L/h/kg,平均滞留时间从 1.67±0.17 h 增加到 3.98±0.10h;DY-9836 和 PSA-ODA/DY-9836给药后血药浓度分别在0.33 h和0.5 h达峰值,PSA-ODA/DY-9836载药胶束组最大血药浓度是游离DY-9836组的1.38倍;游离DY-9836组和PSA-ODA/DY-9836嫁接物载药胶束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437.27±52.74和836.42±90.69 μg/L/h。以bEnd.3细胞为模型,采用盐酸四唑盐比色法(MTT assay)法考察PSA-ODA嫁接物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当PSA-ODA嫁接物胶束浓度达到1000 μg/mL时,细胞存活率仍高于65%,表明PSA-ODA嫁接物具有低细胞毒性。以bEnd.3细胞为模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考察PSA-ODA嫁接物胶束的细胞内在化能力及具体机制。结果表明:细胞对PSA-ODA嫁接物的摄取呈时间依赖性,胞内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细胞和荧光标记嫁接物胶束在4℃孵育后,胞内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显着下降,表明细胞对PSA-ODA嫁接物胶束的摄取是主动转运过程;细胞经网格蛋白抑制剂氯丙嗪预处理后再与荧光标记嫁接物胶束孵育,胞内荧光强度下降32.1%,表明细胞主要通过网格蛋白途径摄取PSA-ODA嫁接物胶束。采用bEnd.3细胞构建体外BBB模型,考察PSA-ODA/DY-9836载药胶束的BBB渗透能力。结果显示,PSA-ODA/DY-9836载药胶束组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显着高于游离DY-9836组,表明DY-9836被包载进PSA-ODA嫁接物胶束中后其BBB渗透能力显着提高。以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为模型动物,建立右侧颈总动脉结扎模型(rUCCAO),以吲哚菁绿(ICG)为荧光探针,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考察PSA-ODA嫁接物胶束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结果显示,PSA-ODA/ICG胶束经腹腔给药2 h和4h后,小鼠脑中的荧光强度均显着高于游离ICG组;冠状脑切片荧光成像照片显示PSA-ODA嫁接物胶束主要分布在海马区。以DY-9760e为内标,采用HPLC-FLD法定量检测海马区和其他脑组织中DY-9836浓度。结果显示,PSA-ODA/DY-9836嫁接物载药胶束和DY-9836经腹腔给药后,海马区和其他脑组织中药物浓度均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给药1h后脑中药物浓度最高;且海马区中药物浓度均高于其他脑组织;海马区中PSA-ODA/DY-9836组的药物浓度在给药0.5、1、2、4和6 h后均高于DY-9836组,与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到的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PSA-ODA嫁接物可有效负载水难溶性药物DY-9836并实现药物的缓释。DY-9836被包载进PSA-ODA胶束中后,其体内半衰期延长,药时曲线下面积显着提高,体内外BBB渗透性均有显着增强,且药物在海马区中的分布高于其他脑组织,因此,本研究构建的PSA-ODA/DY-9836纳米给药系统在VaD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蒋心驰[7](2019)在《基于干细胞/外泌体的基因靶向传递系统的构建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脑相关疾病的药物治疗中,选择一种能高效靶向脑损伤区域的药物载体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药物载体有脂质体、纳米粒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推进,医药生物领域开始逐渐聚焦来自生物体自身的天然载体。其中,干细胞因其多向分化潜能和分泌功能被应用于移植治疗和组织再生,干细胞来源外泌体作为干细胞发挥分泌功能的主要工具也广受关注。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脑神经损伤疾病,针对该疾病进行靶向载体的设计,用于向脑部递送治疗药物,在提高存活率的基础上对损伤后的神经功能进行修复是治疗的关键。如何建立以干细胞/外泌体为基础的生物靶向治疗载体用于递送基因药物,使之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有效的治疗作用成为研究的一大热点,有望为今后临床的有效治疗提供新方案。本研究旨在针对严重缺血性脑卒中损伤后的生存率提高及神经组织修复这一难题,结合干细胞/外泌体疗法、基因药物携载等手段,构建新型生物治疗载体。研究建立携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神经干细胞(NSCs)以及低氧培养NSCs分泌的外泌体两种具有治疗功能的生物靶向传递系统,分别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移植治疗。首先,实验构建了一种新型活性氧(ROS)响应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通过系统研究后对NSCs进行基因转染以增强其分泌BDNF的能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另一方面,分离提取NSCs分泌的外泌体作为天然靶向生物载体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为了实现更好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通过低氧培养NSCs对其分泌的外泌体进行膜表面性质改良及其内容物中治疗基因携载调整。而后通过体内外研究,考察了 NSCs及外泌体这两种生物载体的脑靶向性以及其携载分泌治疗物质的能力,并对其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生存率的提高和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进行了探讨。为了建立安全且高效的NSCs基因转染体系,本文根据缺血损伤脑部相较正常组织高ROS的微环境构建了一种新型ROS响应型非病毒基因转染载体p-硼酸基苄溴季铵化的聚丙烯酸N,N-二乙基氨基乙酯(B-PDEA)。以虫荧光素酶基因为报告基因,对B-PDEA在NSCs上的基因转染进行条件摸索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B-PDEA在NSCs上可实现高效率的基因转染,相较其他常用非病毒载体如聚醚酰亚胺(PEI)、Lipofectamine 2000的转染效率提高两个数量级,同时又能保证较低的毒性。研究B-PDEA的胞内转运行为,发现B-PDEA通过网格蛋白途径入胞,由于其结构中硼酸基团的存在,能携载质粒于5 min内实现快速入胞,且在0.5 h内从溶酶体中逃逸,继而释放质粒入核进行表达。进一步考察表明,在转染后适当升高培养环境中的ROS水平,能将B-PDEA对NSCs的转染效率提高近8倍,提示该转染体系可在脑缺血损伤微环境中高效转染NSCs。继而考察了 NSCs作为生物载体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能力。通过尾静脉注射将NSCs移植入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小鼠体内,显示NSCs能集中至脑缺血损伤区域。利用B-PDEA/BDNF质粒复合物对NSCs进行转染,NSCs携载分泌治疗因子BDNF的能力显着提高,且脑靶向能力不受影响。尾静脉注射移植转染后的NSCs能显着提升MCAO模型小鼠脑内BDNF总量,同时小鼠术后28天生存率得到极大提高,从0%提高至60%以上,远超未经基因修饰的NSCs治疗的生存率(约为20%)。此外,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移植转染后的NSCs进行治疗加速了小鼠运动和感知功能的恢复,显着缩小脑部缺血损伤范围,促进损伤组织的再生。干细胞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载体,其治疗作用部分来自于分泌功能。承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分泌囊泡——外泌体,部分保留了干细胞作为生物载体拥有天然治疗能力的优势,同时兼具安全性和可修饰性,在应用中避免了干细胞在体内迁移分化的不可控性带来的风险,且不受恶劣的疾病微环境对其治疗功能的限制。本研究采用凝胶排阻法过柱分离N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并对其进行鉴定分析。EXOs经尾静脉注射入MCAO模型小鼠体内后能集中至脑损伤部位,显示其具有与NSCs相似的脑靶向性。继而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外泌体进行膜表面修饰和内容物改良。首先在EXOs膜表面直接修饰靶向多肽,其靶向能力未见提高。而后对NSCs分别进行氧化铁纳米粒共孵育和低氧培养,间接修饰其外泌体。结果显示,氧化铁纳米粒与NSCs共孵育并未显着提高其外泌体膜表面与靶向能力相关的受体CXCR4表达。而低氧培养NSCs后,其外泌体(H-EXOs)在形态上无明显改变,膜表面的CXCR4表达相较EXOs确有增高,但外泌体靶向性未见提升。在模拟缺血性脑卒中损伤区域的低氧环境下培养NSCs,不仅对外泌体膜蛋白产生影响,也会改变其携载的治疗基因。对外泌体内携载的微小RNA(miRNA)进行初步测序分析,发现相较于EXOs,H-EXOs内部分miRNA发生显着上调或下调,可以分别调控有关神经再生形成突触的通路和细胞增殖组织再生的通路等。以上结果表明,通过对外泌体的来源细胞NSCs进行低氧培养,可以在保持外泌体原有基本性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其膜表面蛋白,同时能间接改变外泌体携载的生物因子种类及含量。为了考察外泌体作为新型生物载体靶向递送治疗物质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能力,本研究将EXOs和H-EXOs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移植入MCAO模型小鼠体内。结果显示EXOs相较NSCs有更为显着的提升生存率的作用,达到约70%,但在行为学实验中表现出的恢复速度和最终治疗结果不如NSCs。而H-EXOs则结合了 EXOs及NSCs在治疗中的优势,体现了运动和感知功能的修复,在促进脑部缺血损伤组织的再生和损伤范围的缩小方面也显着优于EXOs,治疗后整体恢复情况与NSCs相当,更进一步将模型动物生存率提升至约90%。本文最后基于对干细胞疗法安全性的考虑,考察了 NSCs给药毒性及致瘤性。当用1×103 cells或1×106 cells剂量的NSCs进行尾静脉注射给药后,在4周的毒性观察期内,小鼠整体无明显毒性反应,各项观察指标正常,体重持续增长,与阴性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在结束观察后,对心脏、肺、肝脏、脾脏、肾脏、脑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脏器无明显毒性反应,重量相较阴性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当用1×106 cells或5×106 cells剂量的NSCs进行皮下给药后,在16周的致瘤性观察期内,小鼠无肿瘤产生,体重与阴性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各主要脏器中均无肿瘤细胞生成,未见致瘤作用,表明NSCs用于移植治疗有较高的安全性。本课题将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作为具有治疗功能的生物载体向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部位靶向递送治疗基因,发挥神经修复效果。对NSCs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进行研究,并对NSCs的外泌体进行膜表面性质改良和携载生物因子的调整,构建了增强生物载体携载治疗基因,提升治疗功能的方法。本研究通过考察移植治疗后的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动物的恢复情况,逐步揭示了 NSCs、BDNF基因转染的NSCs、EXOs以及H-EXOs在脑缺血损伤修复中的功能。本研究为基于干细胞/外泌体的生物类基因靶向传递系统的构建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验依据。
王光[8](2018)在《miRNA-122在猪DCD供肝质量评估中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但供肝来源短缺与等待肝脏移植患者数量之间的矛盾仍是目前全球器官移植面对的难题,国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心脏循环死亡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o-circulatory Death,DCD)供体,之后被脑死亡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供体所取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欧美移植中心重新关注DCD供体。与DBD供体相比,DCD供肝术后发生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rimary non-function,PNF)、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等严重并发症机会明显增加,这与在心脏停跳过程中发生复杂缺血、缺氧条件所导致的热损伤明显相关。因此对于DCD供肝的质量评估显的尤为重要,以避免放弃可用供肝造成的器官浪费,以及应用不适合供肝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目前对DCD供肝质量评估方式主要有冷-热缺血时间、脂肪肝程度、供者血钠水平、年龄、肝炎感染、肿瘤等方面,仍没有一种客观反映供肝损伤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指标,因此,寻找一种敏感、客观的评估指标是目前DCD肝脏移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miRNA-122是miRNA家族的一员,约占肝脏细胞中总miRNA的70%,且在其他组织中检测不到,胚胎时期,肝脏细胞中miRNA-122水平开始升高,在成年鼠肝脏中,每个细胞中含量可达到66000拷贝,人的肝细胞中可达到135000拷贝,miRNA-122序列从人到斑马鱼都是高度保守的,而且斑马鱼的原位杂交也说明miRNA-122肝脏特异性也是高度保守的。miRNA-122参与肝脏的发育分化、基因表达调控和功能代谢,研究表明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癌、药物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相关性,近年来随着对miRNA-122研究的深入,在肝移植方面,Verhoeven等的研究报告显示,DCD供肝低温机械灌注期间,灌注液中miRNA-122水平对供肝缺血损伤有一定评估作用,也有实验表明,术后受者血清中miRNA-122水平可早期预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缺血性胆道并发症,但在DCD供肝获取过程中,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与供肝损伤程度及对移植后肝脏功能恢复预测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猪DCD肝脏移植模型,研究DCD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变化与供肝损伤程度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建立合并低氧血症的DCD肝脏移植模型,研究热缺血合并缺氧对供肝损伤的影响,以及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对热缺血合并缺氧所致供肝损伤的评估作用,为DCD供肝损伤评估提供新的监测指标及对以后供肝保护提供新的干预靶点。方法:1、通过“窒息”方法模拟临床Maastricht III型DCD肝移植过程,建立猪DCD肝脏移植模型,在不同热缺血时间点(缺血0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留取新鲜肝脏组织及病理制片所需肝脏组织。2、建立合并低氧血症的猪DCD肝脏移植模型,在不同缺氧处理时间点(缺氧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及缺氧合并热缺血时间点(缺氧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合并热缺血20分钟)留取新鲜肝脏组织及病理制片所需肝脏组织。3、提取肝脏组织中总miRNA,采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肝脏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监测肝脏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移植术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清酶学变化及总胆汁量情况。4、以多样本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监测指标随肝脏缺氧及热缺血时间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以柱状图表示各监测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1、在猪DCD肝移植模型中,热缺血10分钟时,供肝组织病理学并没有明显改变,但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已先于供肝组织病理改变出现异常升高。2、随着热缺血时间延长,供肝病组织病理学开始出现改变,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也有逐渐升高趋势,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不同缺血时间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肝功能指标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单纯缺氧处理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对供肝组织病理基本无影响,但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缺氧处理60分钟时开始明显升高,且与缺氧处理15分钟及30分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不同缺氧合并缺血处理组,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随缺氧处理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肝功能指标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窒息”法建立猪DCD移植模型具有相对安全、可控性强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模拟临床Maastricht III型DCD肝脏移植过程。2、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热缺血10分钟时开始升高,先于供肝组织病理改变,且随缺血时间延长继续升高,miRNA-122水平可以反映供肝热缺血损伤情况,同时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与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供肝热缺血损伤的一个评估指标。3、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缺氧处理60分钟时明显升高,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可以反映缺氧对供肝的损伤,可以作为供肝缺氧血损伤的一个评估指标。4、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对供肝缺氧合并热缺血损伤有良好的评估作用。
覃涛[9](2018)在《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及目的在细胞及器官层面上的研究已证实,高血钾能通过拮抗钙超载途径达到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作用,但高血钾是否也能减轻脑的IRI,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证实。在临床工作中,患者出现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以及医护人员对其所实施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抢救过程,本质上复制了一个全身器官、组织的IRI模型。在CA/CPR背景下,高血钾是否也能在整体层面上减轻全身器官、组织、特别是心和脑的IRI,进而改善CPR的疗效,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的回顾和观察,探索高血钾引起的CA患者经长时间CPR抢救后能够复苏成功、且不遗留神经系统损害的潜在机制,提出高血钾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的科学假设;通过应用实验研究的手段,从整体、器官和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面上验证该假设,为提高CPR成功率及CPR成功后脑保护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具体回顾两例临床上因高钾血症致CA的患者,经长时间CPR后恢复自主循环(restoratio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且无明显神经系统损害的病例,结合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分析潜在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2、研究高血钾预处理对SD大鼠CPR效果及心肌顺应性的影响: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高血钾预处理组和对照组(45只/组),通过静脉途径预先分别予氯化钾(potassium chloride,KCl)80 ug/g或等量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干预,监测心电和动脉血压。两组大鼠均接受相同的电刺激法诱导心室颤动、建立CA/CPR模型;根据CA持续时间的不同(6min、9min和12min),将每组CA大鼠按抽签法进一步分成3个亚组(15只/组),在经历各自CA持续时间后开始CPR。统计各组大鼠复苏成功率和CPR时间;对复苏失败的大鼠,记录终止CPR前按压状态下的舒张压,并立即进行尸检,进行心脏硬度评分并统计各组大鼠“石头心”的发生率。其中,诱发CA的标准:心电监护显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电活动、有创血压监测显示无搏动波,平均动脉压<10 mm Hg。CA持续时间:自电刺激诱发CA开始到CPR开始的时间。ROSC的标准:心电监护示室上性节律(包括窦性、房性或交界性心律)伴有平均动脉压≥50mm Hg,持续5min以上。CPR时间:自CPR开始到ROSC的时间。复苏失败的定义:持续CPR10min未能ROSC。“石头心”的定义:根据指尖接触心脏体感的不同,将心脏硬度分为5级,每级记1分,最高5分,评分越高心脏硬度越大,心脏硬度评分≥3分定义为形成“石头心”。3、研究高血钾预处理对SD大鼠局灶性脑IRI及钙超载的影响: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30只/组):高血钾80ug/g预处理(HK80)组、高血钾40ug/g预处理(HK40)组、NS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3组大鼠通过静脉途径预先分别予KCl 80ug/g、40ug/g或等量NS,然后采用t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IRI模型,在大鼠脑局灶缺血90min后予再灌注24h。观测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范围、脑组织切片镜下形态、脑组织K+、Ca2+和钙调蛋白(calmodulin,Ca M)浓度,Ca-ATPase活性及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 MKⅡ)和钠钙交换体(Na+/Ca2+exchanger,NCX)1蛋白免疫印迹表达情况与NS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是否有差异。结果1、两位患者都有发生高钾血症的明显诱因和伴发疾病,发病时都有意识丧失和CA、都经历了长时间的CPR(45分钟和197分钟),但ROSC后都无明显神经系统损害;分析其机制可能与高血钾在一定程度上拮抗心脑钙超载、减轻IRI有关。2、CA/CPR模型在电刺激诱发大鼠CA后,随着CA持续时间的延长,高血钾预处理组与对照组中复苏成功大鼠的数量减少;比较各CA持续时间亚组大鼠的复苏成功率,高血钾预处理组均高于对照组:CA6min,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全部复苏成功(100%),对照组有8只大鼠复苏成功(53.3%);CA9min,高血钾预处理组有9只大鼠复苏成功(60.0%),对照组有2只大鼠复苏成功(13.3%);CA12min,高血钾预处理组有5只大鼠复苏成功(33.3%),而对照组大鼠全部复苏失败。在CPR所需时间上,各相同CA持续时间亚组对比,高血钾预处理组CPR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CA6min:1.17±0.41 vs 6.39±0.74,P<0.05;CA9min:3.33±0.83 vs 7.85±0.92,P<0.05)。在CA9min和12min复苏失败的大鼠中,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的心脏硬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CA9min:1.7±0.6 vs 4.2±0.7,P<0.05;CA12min:1.9±0.7 vs 4.7±0.5,P<0.05),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石头心”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CA9min:0 vs 100%,P<0.05;CA12min:20.0%vs 100%,P<0.05)。终止CPR前通过按压得到的舒张压(mm Hg)对比,高血钾预处理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A9min:26.4±5.3 vs-1.2±3.8,P<0.05;CA12min:26.2±5.2 vs-1.1±3.3,P<0.05),提示经高血钾预处理大鼠的心肌仍有一定的顺应性、维持一定的舒张功能,而对照组大鼠在终止CPR前未能通过按压维持一定的舒张压,其舒张压甚至出现负值。3、t MCAO模型再灌注24h后,高血钾预处理组(HK80和HK40)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NS组(HK80 vs NS:15.17±2.03 vs 12.67±1.49,P<0.05;HK40 vs NS:14.83±1.07 vs 12.67±1.49,P<0.05)。高血钾预处理组大鼠脑组织染色后的梗死范围(%)明显小于NS组(HK80 vs NS:8.72±1.62 vs 20.71±3.04,P<0.05;HK40 vs NS:13.29±2.07 vs 20.71±3.04,P<0.05);且HK80组大鼠的脑梗死范围(%)小于HK40(HK80 vs HK40:8.72±1.62 vs 13.29±2.07,P<0.05)。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切片,相比于NS组,高血钾预处理组镜下显示更规则的细胞排列和更少的核固缩。在大鼠脑组织生化指标的测定中,再灌注24h后高血钾预处理组较NS组大鼠脑组织的K+浓度更高(HK80 vs NS:1.2112±0.0155 vs 0.9789±0.0368,P<0.05;HK40 vs NS:1.0461±0.0410 vs 0.9789±0.0368,P<0.05)、Ca2+浓度(HK80 vs NS:0.0971±0.001 vs 0.1406±0.001,P<0.05;HK40 vs NS:0.1121±0.001 vs 0.1406±0.001,P<0.05)和Ca M浓度(HK80 vs NS:59.5432±4.6084 vs 72.3386±3.5612,P<0.05;HK40 vs NS:62.5883±4.5471 vs72.3386±3.5612,P<0.05)更低,Ca-ATPase的活性更高(HK80 vs NS:4.3129±0.2454 vs 3.4213±0.2941,P<0.05;HK40 vs NS:3.9456±0.2681 vs3.4213±0.2941,P<0.05),同时Ca MKⅡ(HK80 vs NS:0.731±0.061 vs0.964±0.059,P<0.05;HK40 vs NS:0.456±0.042 vs 0.964±0.059,P<0.05)和NCX1(HK80 vs NS:0.348±0.043 vs 0.463±0.072,P<0.05;HK40 vs NS:0.423±0.066 vs 0.463±0.072,P<0.05)蛋白免疫印记的表达高血钾预处理组较NS组明显下调。上述指标在两个高血钾预处理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钾浓度更高的HK80组表现出更好的趋势。结论高血钾预处理能提高SD大鼠心、脑组织对IRI的耐受性,通过拮抗钙超载途径提高CA/CPR大鼠复苏成功率、缩短CPR时间、改善大鼠心肌顺应性、减少CPR过程中“石头心”的发生率,并能通过抑制钙超载减轻大鼠局灶性脑IRI。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中提到的两位高钾血症致CA患者,经历长时间CPR的复苏效果相对较好的原因,也为今后探索如何提高CPR疗效、减轻CPR后脑损伤提供一条新思路。
王刚[10](2016)在《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的疗效观察及对SOD及TNF-α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下肢缺血类疾病的发病率近些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15-20%。目前,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情,但不能使已经阻塞血管再通,随着现代医学的逐渐发展,介入治疗在下肢缺血类的疾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在介入改善了血管供血的同时,我们又常面临另一个让我们头疼的问题,就是肢体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肢体症状,比如疼痛、肿胀、麻木等,还可以引起远隔器官的损伤,比如心、脑、肾、肝、胃肠道等,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目前针对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中药在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而关于中药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少;杨博华教授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一直未能针对此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总结。本研究将60例下肢缺血患者在介入手术开通血管后发生肢体再灌注损伤且属于中医湿瘀互结辩证分型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加祛湿通脉方口服组,通过两组之间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分析,以评价祛湿通脉方在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中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找到更多的治疗途径以及保证更确切的疗效,以达到在临床推广为更多的患者造福的目的;并在治疗后1、3、7、14天两组之间分别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是否有差异,以及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的变化趋势,以期找出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为中药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找到更多循证学证据,以及为中药有效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2013年1月1日到2015年10月1日,我院下肢缺血患者在介入手术后发生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且符合中医湿瘀互结辨证分型的共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0.9%氯化钠250m1+硫辛酸注射液600mg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m1+七叶皂苷纳注射液15mg,每日一次;常规给予降压降脂降糖等基础治疗并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杨博华教授自拟的祛湿通脉方口服(康仁堂制药公司制作的颗粒剂)组方:黄柏15g 炒苍术l0g牛膝l0g茯苓15g丹参20g红花6g泽兰12g;服药方式:当出现再灌注损伤时即开始服用,每日两次,早餐前及晚餐前各一次,每次一袋,口服14天;观察指标:治疗开始后1、3、7、14天观察患者的疼痛、麻木、肿胀、远隔器官是否受损进行症状积分进行评价分析;并在治疗后1、3、7、14天行静脉抽血,查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浓度,录入SPSS数据库,经统计分析得出结果;结果1.症状积分评价:在治疗第1天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3、7、14天治疗组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2. TNF-α浓度: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治疗的第1天和第14天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3、7天治疗组的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同组不同时间点位比较:治疗组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第3天与第7天TNF-α浓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第7天与第14天TNF-α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的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第3天与第7天、第7天和第14天TNF-α浓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3.血清中SOD的活性:组间比较:血清中SOD的活性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治疗的第7天和第14天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第1天和第3天治疗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O.05;同组不同时间点位比较:治疗组血清中SOD的活性在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有明显差异,P<0.05;但第3天与第7天、第7天和第14天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血清中SOD的活性在同组不同时间点位的比较显示:第1天与第3天、第3天与第7天均有明显差异,P<0.05;但第7天和第14天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祛湿通脉方在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湿瘀互结证型者是明确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祛湿通脉方能更快的降低血清中TNF-α浓度说明其可能有较好的抗炎性反应,清除炎性介质的作用;祛湿通脉方还能更快的提升SOD活性,说明其清除氧自由基、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反应的能力较强;肢体缺血再灌注后TNF-α浓度呈现高表达,后逐渐减低;而S0D活性在缺血再灌注后活性减低后逐渐升高;说明肢体缺血再灌注后体内的炎性介质被激活,炎性因子表达增强,而一些抗氧化酶因为要清除大量自由基而被消耗活性减低,这也间接说明了炎性因子和氧自由基参与导致了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的机体组织的损害。
二、氯丙嗪预处理对冷保存肝脏缺血性损伤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丙嗪预处理对冷保存肝脏缺血性损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化合物W3D的含量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溶液配制 |
1.3 方法学考察 |
1.4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
2 结果 |
2.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 含量及有关物质测定 |
3 讨论 |
3.1 流动相的确定 |
3.2 专属性实验 |
3.3 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W3D原料药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动物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2.2 W3D的体内血药浓度实验结果 |
2.3 W3D的体内药时-曲线 |
2.4 W3D的体内药动学参数计算 |
3 讨论 |
3.1 化合物W3D配制溶剂的选择 |
3.2 化合物W3D给药剂量选择 |
3.3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筛选 |
3.4 药动学特征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质量评价及体内初步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体外溶出方法学考察 |
2.2 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
2.3 W3D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 |
2.4 W3D固体分散体初步药动学研究 |
3 讨论 |
3.1 体外溶出方法的建立 |
3.2 W3D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确定 |
3.3 固体分散体质量评价 |
3.4 W3D固体分散体给药剂量选择 |
3.5 药动学特征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W3D固体分散体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动物 |
1.3 实验方法 |
2 结果 |
2.1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形态及肝脏指数的影响 |
2.2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2.3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的影响 |
2.4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血清中TNF-α、IL-6 含量的影响 |
2.5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中GSH、SOD及 MDA含量的影响 |
2.6 W3D固体分散体对小鼠肝组织中MD2 表达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肝损伤模型诱导药物的确定及阳性药的选择 |
3.2 W3D固体分散体给药剂量的确定 |
3.3 W3D抗急性肝损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药物性肝损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氯氮平对SD大鼠血浆NO、vWF、tPA和PAI-1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THE LIST OF ABBREVIATIONS IN ENGLISH & CHINESE |
第一章 前言 |
1.1 抗精神病药增加VTE风险的证据 |
1.2 Virchow’s triad三联体理论 |
1.3 抗精神病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证据 |
1.4 血管内皮功能的评估方法 |
1.5 多生物标记物策略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耗材与试剂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动物模型的制作 |
2.2.2 血样收集与处理 |
2.2.3 实验流程 |
2.2.4 ELISA检测内皮细胞相关的凝血指标: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不同剂量氯氮平对大鼠血浆NO的影响 |
3.2 不同剂量氯氮平对大鼠血浆v WF的影响 |
3.3 不同剂量氯氮平对大鼠血浆t PA的影响 |
3.4 不同剂量氯氮平对大鼠血浆PAI-1 的影响 |
3.5 不同剂量氯氮平对大鼠血浆PAI-1/t PA比值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一氧化氮 |
4.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
4.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
4.4 研究的创新性、优势与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抗精神病药对血管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外源线粒体纠正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与治疗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肝纤维化疾病背景 |
1.1.1 肝纤维化的疾病表型 |
1.1.2 临床肝纤维化诊断方式 |
1.1.3 肝纤维化微环境变化 |
1.2 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法 |
1.2.1 病因治疗 |
1.2.2 保护肝功能 |
1.2.3 抗氧化、抑制炎症反应 |
1.2.4 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与增殖 |
1.2.5 降解细胞外基质 |
1.3 结论 |
第二章 前言 |
2.1 研究背景及实验依据 |
2.2 研究内容 |
2.2.1 外源线粒体在CCl_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
2.2.2 外源线粒体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中组织分布研究 |
2.2.3 外源线粒体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中的药效学分析 |
2.3 创新点 |
第三章 外源线粒体在CCl_4诱导的肝细胞损伤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实验细胞与动物 |
3.2 溶液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肝细胞的培养、传代与冻存 |
3.3.2 荧光线粒体的制备 |
3.3.3 肝细胞摄取线粒体机制研究 |
3.3.4 外源线粒体对损伤后肝细胞细胞活力的影响 |
3.3.5 外源线粒体对损伤后肝细胞ALT、AST与ATP活性的影响 |
3.3.6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线粒体的表征 |
3.4.2 肝细胞摄取外源线粒体的机制 |
3.4.3 外源线粒体提高细胞活性 |
3.4.4 外源线粒体修复肝细胞损伤 |
3.4.5 外源线粒体增加细胞的能量代谢 |
3.5 小结 |
第四章 外源线粒体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中组织分布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设备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实验动物 |
4.2 溶液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建立肝纤维化动物模型 |
4.3.2 模型评价 |
4.3.3 外源线粒体在小鼠各组织的分布情况 |
4.3.4 不同组织的细胞中获取外源线粒体数量的差别 |
4.3.5 外源线粒体对肝细胞内线粒体活性的影响 |
4.3.6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的建立 |
4.4.2 模型评价 |
4.4.3 外源线粒体在小鼠各组织的分布情况 |
4.4.4 不同组织的细胞内获取外源线粒体数量的差别 |
4.4.5 外源线粒体提高肝细胞内线粒体活性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外源线粒体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中的药效学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1.3 数据库介绍 |
5.1.4 实验动物 |
5.2 溶液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及给药 |
5.3.2 样本的获取与称重 |
5.3.3 血清ALT和AST测定 |
5.3.4 肝组织SOD、ROS与HYP测定 |
5.3.5 肝组织HE染色 |
5.3.6 肝组织天狼星红染色 |
5.3.7 肝组织透射电镜观察 |
5.3.8 转录组学分析 |
5.3.9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脏器系数改变 |
5.4.2 肝脏形态学变化 |
5.4.3 外源线粒体减轻肝脏损伤 |
5.4.4 外源线粒体激活肝脏抗氧化能力 |
5.4.5 外源线粒体抑制肝脏胶原纤维蛋白合成 |
5.4.6 外源线粒体减少肝内胶原沉积 |
5.4.7 肝内线粒体状态观察 |
5.4.8 转录组学-表达差异分析 |
5.4.9 转录组学-GO富集分析 |
5.4.10 转录组学-KEGG富集分析 |
5.4.11 转录组学-基因调控网络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说明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不同配比丹参—檀香“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效比较及心肌细胞保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丹参-檀香药材提取物制备工艺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配比丹参-檀香提取物抗大鼠MIRI的活性筛选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丹参-檀香提取物抗OGD/R损伤作用的初步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iTRAQ技术的丹参-檀香提取物抗OGD/R损伤作用机理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5)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1 主要实验仪器 |
2 主要实验试剂 |
3 试剂的制备 |
4 实验方法 |
5 统计学处理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1 芬戈莫德能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
2 芬戈莫德能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影响小胶质细胞分型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实验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芬戈莫德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炎症免疫调节作用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DY-9836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的体内药动学及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1章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
1.1 试剂与仪器 |
1.1.1 试剂 |
1.1.2 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的合成及理化性质评价 |
1.2.2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的合成及理化性质评价 |
1.3.2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制备及理化性质评价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2.1 试剂与仪器 |
2.1.1 试剂 |
2.1.2 仪器 |
2.1.3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DY-9836血浆中标准曲线的建立及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的方法学验证 |
2.2.2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DY-9836血浆中标准曲线的建立及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的方法学验证 |
2.3.2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 |
3.1 试剂与仪器 |
3.1.1 试剂 |
3.1.2 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bEnd.3细胞培养 |
3.2.2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细胞毒性研究 |
3.2.3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胶束细胞摄取研究 |
3.2.4 体外血脑屏障模型构建 |
3.2.5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外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 |
3.2.6 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动物模型构建 |
3.2.7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胶束的脑内分布研究 |
3.2.8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内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细胞毒性研究 |
3.3.2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胶束细胞摄取研究 |
3.3.3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外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 |
3.3.4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的脑内分布研究 |
3.3.5 多聚唾液酸-硬脂胺嫁接物载药胶束的体内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基于干细胞/外泌体的基因靶向传递系统的构建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按首字母顺序) |
引言 |
第一章 基于B-PDEA的干细胞转染体系的研究 |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1 仪器 |
1.1.2 试剂 |
1.1.3 细胞 |
1.2 实验方法 |
1.2.1 NSCs的培养 |
1.2.2 B-PDEA和H-PDEA的合成 |
1.2.3 罗丹明标记的B-PDEA的合成 |
1.2.4 B-PDEA/质粒复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
1.2.5 NSCs的基因转染 |
1.2.6 基因转染效率的测定 |
1.2.7 基因转染后NSCs的细胞毒性检测 |
1.2.8 B-PDEA/质粒复合物入胞途径 |
1.2.9 B-PDEA/质粒复合物细胞摄取速度 |
1.2.10 B-PDEA/质粒复合物溶酶体逃逸 |
1.2.11 B-PDEA/质粒复合物胞内解离 |
1.2.12 ROS对B-PDEA/质粒复合物转染效率的影响 |
1.2.13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B-PDEA的化学表征 |
1.3.2 B-PDEA/质粒复合物的表征 |
1.3.3 B-PDEA/质粒复合物对NSCs的基因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 |
1.3.4 B-PDEA/质粒复合物转染NSCs时质粒入胞入核行为 |
1.3.5 ROS对B-PDEA/质粒复合物转染效率的影响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因修饰干细胞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1.3 细胞 |
2.1.4 动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脑中动脉闭塞小鼠模型的制备 |
2.2.2 NSCs荧光标记 |
2.2.3 NSCs体内分布 |
2.2.4 基因修饰的NSCs的BDNF表达情况 |
2.2.5 基因修饰的NSCs移植后小鼠脑内BDNF含量 |
2.2.6 基因修饰的NSCs用于治疗MCAO小鼠 |
2.2.7 神经功能评分 |
2.2.8 黏附物移除实验 |
2.2.9 水平爬梯实验 |
2.2.10 MCAO小鼠的脑核磁共振成像 |
2.2.11 MCAO小鼠的脑切片TTC染色及缺血体积测定 |
2.2.12 MCAO小鼠的脑病理学分析 |
2.2.13 统计学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NSCs脑靶向能力 |
2.3.2 基因修饰的NSCs向小鼠脑内递送BDNF的能力 |
2.3.3 基因修饰的NSCs对MCAO小鼠的移植治疗 |
2.3.4 MCAO小鼠经基因修饰的NSCs治疗后脑部恢复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细胞外泌体分离提取与膜表面性质及内容物成分改良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1.3 细胞 |
3.1.4 动物 |
3.2 实验方法 |
3.2.1 NSCs分泌的外泌体提取 |
3.2.2 NSCs分泌的外泌体鉴定 |
3.2.3 EXOs在MCAO小鼠体内分布情况 |
3.2.4 EXOs靶向肽修饰 |
3.2.5 P-EXOs在MCAO小鼠体内分布情况 |
3.2.6 氧化铁纳米粒与NSCs共孵育后其分泌的外泌体提取 |
3.2.7 低氧培养的NSCs分泌的外泌体提取 |
3.2.8 外泌体表面CXCR4表达测定 |
3.2.9 H-EXOs在MCAO小鼠体内分布情况 |
3.2.10 外泌体内miRNA测序 |
3.2.11 统计学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SCs分泌的外泌体鉴定 |
3.3.2 外泌体脑靶向能力 |
3.3.3 外泌体膜靶向肽修饰 |
3.3.4 NSCs改造间接修饰外泌体靶向性 |
3.3.5 外泌体内携载miRNA测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氧培养NSCs分泌的外泌体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1.3 细胞 |
4.1.4 实验动物 |
4.2 实验方法 |
4.2.1 外泌体用于治疗MCAO小鼠 |
4.2.2 神经功能评分 |
4.2.3 黏附物移除实验 |
4.2.4 水平爬梯实验 |
4.2.5 MCAO小鼠的脑核磁共振成像 |
4.2.6 MCAO小鼠的脑切片TTC染色及缺血体积测定 |
4.2.7 MCAO小鼠的脑病理学分析 |
4.2.8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外泌体对MCAO小鼠的移植治疗 |
4.3.2 MCAO小鼠经外泌体治疗后脑部恢复情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考察 |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5.1.1 仪器 |
5.1.2 试剂 |
5.1.3 细胞 |
5.1.4 实验动物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给药毒性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5.2.2 给药毒性实验小鼠临床症状观察与体重测定 |
5.2.3 给药毒性实验小鼠病理学检测 |
5.2.4 致瘤性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5.2.5 致瘤性实验小鼠临床症状观察与体重测定 |
5.2.6 致瘤性实验小鼠病理学检测 |
5.2.7 统计学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给药毒性小鼠临床症状 |
5.3.2 给药毒性小鼠脏器病理学分析 |
5.3.3 致瘤性实验小鼠临床症状 |
5.3.4 致瘤性实验小鼠脏器病理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References |
作者简历 |
(8)miRNA-122在猪DCD供肝质量评估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miRNA-122在DCD供肝热缺血损伤中的评估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和 |
2.1.2 主要仪器 |
2.2 研究方法和分组 |
2.2.1 DCD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
2.2.2 实验动物分组 |
2.2.3 标本留取及指标测定 |
2.2.4 组织总RNA提取与qRT-PCR反应 |
2.2.5 肝脏组织病理制备 |
2.2.6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肝脏病理学改变 |
3.1.1 不同热缺血时间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 |
3.1.2 移植后肝脏病理学改变 |
3.2 不同热缺血时间组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 |
3.3 受体肝移植前后肝功酶学变化及移植后总胆汁量 |
3.3.1 ALT变化 |
3.3.2 TBil变化 |
3.3.3 GGT变化 |
3.3.4 胆汁量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miRNA-122对合并低氧血症的DCD供肝损伤的评估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方法和分组 |
2.2.1 合并低氧血症的DCD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2.2.2 标本留取及指标测定 |
2.2.3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肝脏病理学改变 |
3.2 低氧血症及低氧血症合并热缺血时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 |
3.2.1 低氧血症时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 |
3.2.2 低氧血症合并热缺血时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 |
3.3 移植前后肝功酶学变化 |
3.3.1 ALT变化 |
3.3.2 TBil变化 |
3.3.3 GGT变化 |
3.3.4 胆汁量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及目的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高血钾致心跳骤停患者长时间心肺复苏成功带来的启示 |
前言 |
病例回顾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跳骤停/心肺复苏大鼠复苏成功率和心肌顺应性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高血钾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钙超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细胞外钾浓度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及钙超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英文缩略词 |
博士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情况 |
博士期间参与及主持的课题项目 |
致谢 |
(10)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的疗效观察及对SOD及TNF-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综述 |
1.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
2. 中医病机的研究 |
3. 远隔脏器及血液系统的损伤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药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概况 |
1. 中药在对抗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 |
2. 小结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 |
1. 资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结语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四、氯丙嗪预处理对冷保存肝脏缺血性损伤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W3D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抗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活性研究[D]. 史新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
- [2]氯氮平对SD大鼠血浆NO、vWF、tPA和PAI-1的影响[D]. 刘海燕. 汕头大学, 2020(02)
- [3]外源线粒体纠正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与治疗机制研究[D]. 侯伊雪. 西南大学, 2020(01)
- [4]不同配比丹参—檀香“药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功效比较及心肌细胞保护机制研究[D]. 何天竺.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芬戈莫德对光化学方法所致缺血性模型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邹经. 南华大学, 2019(01)
- [6]DY-9836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的体内药动学及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D]. 祝亚芳. 浙江大学, 2019(03)
- [7]基于干细胞/外泌体的基因靶向传递系统的构建及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D]. 蒋心驰. 浙江大学, 2019(03)
- [8]miRNA-122在猪DCD供肝质量评估中的作用研究[D]. 王光. 中国医科大学, 2018(03)
- [9]高血钾预处理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覃涛. 广西医科大学, 2018(07)
- [10]祛湿通脉方治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湿瘀互结证)的疗效观察及对SOD及TNF-α的影响[D]. 王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