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北部大气活动中心(AAC)气候基准状态及其气候变率和影响的研究

冬季北部大气活动中心(AAC)气候基准状态及其气候变率和影响的研究

一、STUDY OF NORTHERN WINTER ATMOSPHERIC ACTIVE CENTERS (AAC) CLIMATE BASE-STATE WITH ITS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EFFECTS(论文文献综述)

高超[1](2021)在《基于气象与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气溶胶反馈效应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大气颗粒物通过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和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改变地球大气的能量平衡并导致气象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物的生消过程,形成气象和空气污染之间的双向反馈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治理与管控措施,空气质量环境有所改善,但目前在中国东部地区以细颗粒物和臭氧为主的复合型污染问题却日益凸显。过去几年间,省级和部分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已经部署了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系统,但空气质量预报模式在一些极度重污染条件下仍存在预报准确度较低的情况,从而影响政府部门提出和实施及时有效的空气污染防控措施。根据先验认知和理论分析,启用气象-空气质量之间的双向反馈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因此,亟需回答空气质量模式中启用气象-化学双向耦合能否有效提高我国区域尺度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能力,同时还需进一步明确气溶胶反馈效应在我国东部地区对气象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可以达到何种程度。本文基于三个开源并被广泛应用的双向耦合模式(WRF-CMAQ、WRF-Chem和WRF-CHIMERE)对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常规的气象和空气质量要素进行了模拟与评估研究;定量化分析了启用气溶胶反馈效应对不同气象和空气质量要素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开展了气溶胶反馈效应在三种不同典型污染事件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结论为:(1)三个双向耦合模式均能再现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气象和空气质量,且WRF-CMAQ整体模拟效果最优;(2)空气质量模式是否启用气象-化学双向耦合对双向耦合模式模拟准确度的影响取决于模拟时段、区域、气象和空气质量变量;(3)气溶胶反馈效应整体上导致我国东部地区地表短波辐射、温度、水汽混合比、风速、边界层高度和O3浓度减小而相对湿度、PM2.5浓度增大,但在垂直方向上导致低空温度、水汽混合比、风速和O3浓度增大而相对湿度、PM2.5浓度减小;(4)WRF-CMAQ启用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后对典型污染事件(冬季重霾、春季沙尘和夏季臭氧)的模拟效果最好,且其开启GSI数据同化后进一步提高了冬季重霾污染的模拟性能。本研究能够为双向耦合模式在中国东部地区空气污染预报预警的业务化应用、模拟与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综上所述,在未来区域尺度空气质量预报预警的相关工作中,特别是为了有效提高重霾污染期间的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准确度,建议优先考虑地面实测资料同化,最后如果计算资源条件准许,升级预报预警系统至双向耦合模式并启用气溶胶反馈效应。

李礼[2](2021)在《辽西朝阳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油页岩高精度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辽西地区朝阳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以保存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以及赋存丰富的油页岩资源而闻名。然而,未见对该层位与重力流和火山碎屑沉积岩互层的富有机质岩石的详细研究。盆地演化、重力流、火山作用对油页岩形成的综合影响仍不清楚。此外,研究区湖相碳循环也未见报道。本次,主要通过岩石学、有机岩石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锆石U-Pb地质年代学以及无机碳同位素手段来开展相关研究。基于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九佛堂组三段的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由低水位、水进、髙水体和水退体系域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三角洲相在低水位和水退体系域较为发育,湖相在水进高水体和高水位体系域广泛发育,而重力流在各体系域均有发育。研究认为,盆地东部同沉积伸展断陷作用导致了盆地具有东断西超的半地堑形态,基准面先上升后下降。断陷作用还是火山喷发、地震和重力流的主要触发机制。根据沉积学、岩石学和工业品质分析,朝阳盆地油页岩沉积于半深湖-深湖环境,具有中低品质(含油率3.5~7.7 wt%)、低发热量(2261.86~5325.75 J/g)、高灰分(78~88 wt%)为主的特征。较高品质的油页岩为灰黑色,多发育水平层理,指示未遭受生物扰动且发生了季节性分层的静水环境。通过一系列评价参数和技术手段,明确了湖相源岩的特征和形成条件,包括古气候(化学蚀变指数CIA、C-value)、陆源无机碎屑输入(Zr、Th)、水体古盐度和氧化还原性(Sr/Ba、δU、(Cu+Mo)/Zn、姥鲛烷/值烷、伽马蜡烷指数GI和β-胡萝卜烷相对含量)、有机质来源(氢指数HI vs.最大热解峰温Tmax的有机质类型判别图、C24四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2313β(H),14α(H)-三环萜烷)、C19三环萜烷/(C19三环萜烷+C23 13β(H),14α(H)-三环萜烷、C27/C29ααα-20R甾烷、C28/C29ααα-20R甾烷、4-甲基甾烷指数、甲藻甾烷指数和C31四甲基甾烷指数)和初级生产力(Ba/Al、Babio)。湖相细粒沉积岩沉积时期,气候由较为湿润向半湿润-半干旱转变化,出现明显变冷趋势。相比于浅湖相,在发育油页岩的半深湖-深湖相,陆源有机和无机碎屑输入减少,有机质来源以水生生物为主,水体缺氧程度、水体盐度及初级生产力均明显增大。结合富有机质油页岩沉积受重力流影响而不发育的事实,以及若干来自地球化学方面的数据支持(Zr和δU具有负相关关系;半深湖-深湖相中受重力流影响的沉积岩具有较低的总有机碳含量TOC、较高的C24四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23 13β(H),14α(H)-三环萜烷)、C19三环萜烷/(C19三环萜烷+C23 13β(H),14α(H)-三环萜烷和姥鲛烷/值烷比值、较低的伽马蜡烷指数,且有机质类型多由Ⅰ型变为II1型),认为重力流携带陆源碎屑物质和一定氧气,不利于有机质的富集。薄片鉴定、有机显微组分鉴定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被用于研究空降火山灰对油页岩形成的影响。含厚层凝灰岩层的油页岩样品中,在厚层凝灰岩层下部,可见大量鱼骨、介形虫和藻类体,且藻类体在凝灰岩层上部的密集程度逐渐由很低向较高转变。因此,认为厚层凝灰岩层反映的大量火山灰的输入可能引发水体毒化,进而导致某些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含薄层凝灰岩层的油页岩样品中,凝灰岩纹层中大量结构藻的出现、丰富的可指示沟鞭藻来源的生物标志化合物(C31 4,22,23,24-四甲基甾烷指数)、高C27/C29ααα-20R和C28/C29ααα-20R甾烷比值、高4-甲基甾烷指数、甲藻甾烷指数和C31四甲基甾烷指数值,它们共同指示了半咸水-咸水沟鞭藻贡献的增加,反映了特定半咸水-咸水沟鞭藻对火山灰输入的积极响应。因此,认为薄层凝灰岩反映的少量火山灰输入很可能导致了火山肥化作用,有利于较高品质油页岩的形成。以锆石U-Pb定年的绝对年龄(121.06±0.63 Ma,119.72±0.40 Ma,119.9±0.65 Ma)限制为主,认为朝阳盆地九佛堂组三段含油页岩系的沉积与早阿普第阶全球海洋缺氧事件(OAE1a)时期的海相富有机质黑色页岩沉积具有等时性。认为12C在湖水和大气系统之间的交换可引发湖泊内部碳循环对全球碳循环进行一定的响应。受Ontong Java海台活动和辽西地区火山活动减弱以及全球海相黑色页岩和富有机质油页岩沉积导致的有机碳大量埋藏的共同影响,研究区目的层δ13Ccarb发生持续正偏。全球范围内的有机质持续埋藏可储存大量火山成因CO2,其与逐渐减弱的Ontong Java海台活动以及逐渐减弱的中国东北地区火山活动一起,可能导致全球和区域性的大气CO2浓度降低,进而导致气候变冷。研究区气候向半湿润半干旱的转变多伴随有较强的蒸发作用,可能导致水体盐度的增加。由于中国东北部一系列赋油页岩断陷盆地形成于相似的地质背景之下,本次研究可为中国东北部同时期形成的油页岩资源的勘探工作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本次研究的火山活动、古气候、有机碳埋藏以及湖相碳循环之间的响应可对中国北部同时期湖相烃源岩研究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

彭玥[3](2021)在《GRAPES_CUACE雾—霾预报模式关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进》文中研究说明大气化学模式是雾-霾预报、预警的最重要工具,准确、及时的雾-霾数值预报高度依赖于模式对关键大气物理-化学过程的合理、精确描述。本文基于大气-化学在线、双向耦合模式GRAPES_CUACE,结合多源观测数据和天气学分析,研究了重度雾-霾中气象要素与气溶胶的演变特征、近地层湍流通量输送方案、大气边界层方案以及边界层-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等关键物理过程对雾-霾数值预报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相对湿度和PM2.5浓度对重度雾-霾过程中低和极低能见度的相对贡献;在此研究基础上,完成了新近地层方案在模式中的耦合、建立了基于IMPROVE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的改进方法。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雾-霾污染阶段,PM2.5浓度的显着增加常伴随着高相对湿度、低能见度同时发生。低相对湿度条件下,气溶胶消光是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其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的指数下降;在高相对湿度条件下,能见度的继续降低依赖于气溶胶及其吸湿增长所导致的大气消光;当水汽达到近饱和状态时,雾滴的直接消光对能见度的进一步降低具有重要贡献。与雾-霾发生前相比,雾-霾期间近地层散射辐射曝辐量明显增加、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曝辐量明显减少,表明了雾-霾对大气消光以及近地层辐射过程的重要影响。在模式原IMPROVE方程气溶胶及其吸湿增长消光计算基础上,加入了雾滴直接消光系数的计算,使得计算能见度的大气消光系数由气溶胶消光(包括其吸湿增长的影响)和雾滴消光两部分共同组成。模拟结果表明,与原能见度方案相比,新方案使得京津冀月平均能见度模拟误差整体减小约50%,特别对重度雾-霾污染事件中低能见度预报系统性高估的问题有明显改善,其模拟误差减小65%-88%。新引入的Li近地层方案在低浓度PM2.5模拟上与原有MM5方案接近,雾-霾污染过程中,两方案差异随PM2.5浓度增加而增大,重污染下,Li方案模拟PM2.5浓度更加接近观测值,表明Li方案在描述大气由不稳定向稳定过渡阶段的地气交换过程更有优势。利用不包含气溶胶辐射反馈(ARF)单向模式的MRF、YSU和MYJ边界层方案模拟结果表明,整体上,YSU方案最好,MYJ最差,MRF居中,但3种边界层方案对模式雾-霾模拟效果的影响不是非常显着。包含ARF的双向GRAPES_CUACE模式3种边界层方案模拟结果均表明,雾-霾发生时,气溶胶大幅减少了到达地表的短波辐射,造成近地面降温、中高层增温、大气逆温明显增强,模式模拟PM2.5浓度明显增加且更接近实际观测,说明ARF的在线计算对重度雾-霾中PM2.5浓度峰值的模拟具有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当PM2.5浓度高于某一临界值(本文中约为150μg m-3,根据不同模式、不同云和天气条件会有所区别)时,ARF才会对模拟产生明显影响。该结果表明ARF存在一定限制条件,即当PM2.5浓度过低时,ARF并不能有效改善模式误差,这也保证了ARF在改善重污染PM2.5浓度模拟偏低的同时不会导致清洁或轻污染条件下PM2.5模拟过高。值得研究的是,尽管单向模式3种边界层方案对PM2.5的模拟影响并不显着,双向模式3种边界层方案的模拟结果显示了ARF对边界层方案的高度依赖性:MRF和YSU方案在各气象要素模拟上对ARF的响应强于MYJ方案,且这一差别随PM2.5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大。重污染发生时,MRF和YSU方案由ARF引起的PM2.5增量是MYJ方案的2倍,模式结果也更加接近观测值,揭示了气溶胶-辐射-边界层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

严殊祺[4](2021)在《中国东部地区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雾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低能见度天气现象,其长期变化特征包括两个方面,雾频次(雾日)与雾生命时间(持续时间)。前人研究表明,雾长期变化的影响因子为气候变化、城市化(指土地利用改变引起的热岛干岛效应)、气溶胶。过去50年,中国东部气候发生显着变化,同时,城市化快速发展、气溶胶污染加重。雾作为一种发生在近地面的云,对这些因子的响应程度应该更强,变化特征可能较为显着。然而,这三个因子对雾的影响交织在一起,很少有研究将它们的贡献区分开来。因此,定量揭示雾与三个影响因子的关系,确立对雾变化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如何影响自然环境、云雾物理、气溶胶-云相互作用,为减轻雾的危害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1960-2012年全国地面长期气象数据,分析我国三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雾日与霾日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霾日呈显着增长趋势。雾日呈先增后减趋势,转折点发生于80至90年代,且大城市雾日下降时间提前于小城市约5~15年。根据一个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定量分离与计算了三个影响因子在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对雾变化的相对贡献。在城市发展初期(1960-1985),气溶胶增多对雾日增多具有主要促进作用(45~85%),而在城市发展快速期(1985-2012),气溶胶的促进作用减弱,城市热岛、干岛的抑制效应增强,成为最主要的贡献因子(53~60%)。在整体研究时段(1960-2012),气溶胶对雾起促进作用(20~40%),城市化、气溶胶贡献之和至少是气候变化的1.6倍。长期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热岛、干岛对雾的抑制作用强于气溶胶的促进作用。为深入剖析城市化、气溶胶影响雾的机制,及揭示两者影响程度的相对强弱,本研究利用天气-化学在线耦合模式WRF-Chem,对一场大雾过程进行模拟。数值实验表明,城市热岛、干岛效应抑制近地面雾,使雾推迟形成、提前消散、雾水浓度(LWC)降低;然而,城市化导致的上升气流能促进抬升冷却与水汽辐合,可能会使上层雾增强。气溶胶整体上对雾起促进作用,使LWC增加,雾滴数浓度增多,平均半径减小;并且进一步实验表明,我国当前污染水平可能是一直促进雾的。当城市化与气溶胶共同作用时,城市化效应远强于气溶胶效应,气溶胶效应相比之下可忽略。进一步对LWC作过程分析发现,在微物理、边界层、平流过程中,城市发展(城市化与气溶胶)对微物理过程的影响最大(52.1%);在各微物理过程中,城市发展对凝结/蒸发过程的影响最大(72.7%)。本研究利用1960-2010年江苏与安徽气象站人工记录的天气现象数据,分析雾持续时间的变化趋势。90%以上的站点经历了雾持续时间的显着增加,雾持续时间的延长主要体现为白天雾消散推迟。通过背景站与非背景站的比较,发现雾持续时间增加是由气溶胶污染加重引起的。气溶胶的作用体现为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ARI;直接效应)与气溶胶-云相互作用(ACI;间接效应)。因此利用WRF-Chem模式对一次大雾过程进行模拟,揭示了ARI与ACI影响雾生命时间的机制与相对贡献。该个例中,ACI效应使雾提前形成、推迟消散、持续时间延长约1 hr;相比之下ARI效应微弱,仅使雾持续时间延长3 min。这是因为在污染情形下生成大量更小的雾滴,抑制雾滴沉降,有利于雾的维持;且雾滴消光能力远强于气溶胶,阻挡更多太阳辐射,抑制雾消散。进一步实验表明,在不同水汽含量、污染水平、敏感性实验设置下,ACI对雾持续时间的影响均远强于ARI的影响。以上结果揭示了中国东部雾长期变化特征,阐述与评估了诸多因子影响雾变化的机理与贡献。据此可推断未来中国城市地区雾变化情况。假设城市面积扩大、污染加重,则雾日频次会降低,而雾持续时间会增加。因此对气溶胶需要采取有效减排措施,以降低雾持续时间,减轻雾天气的危害。

吕明阳[5](2020)在《空间观测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分布规律与运动模式》文中认为高亚洲地区囊括了青藏高原与邻近的山地高原地区,是除南北两极外发育冰川最多的地区。这些冰川素有“亚洲水塔”之称,不但哺育了亚洲的古老文明和众多城镇与绿洲,也能及时、准确和连续动态地反映环境的区域乃至全球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亚洲地区的山地冰川不断退缩,持续消融。冰川的急剧变化诱发了许多冰川相关的严重灾害,从而日益受到民众和学术界的重视。冰川跃动作为冰川相关灾害的一种,在特殊情况下还可引起二次地质灾害,诸如堰塞湖溃决、泥石流、洪水、冰崩等,进一步增加了其危险性。由于跃动事件突发性、地点隐蔽性、过程难探测性,以及野外工作环境的严酷性,使之成为冰冻圈相关环境和灾害研究的难点。高亚洲地区的冰川跃动也是当今国际冰冻圈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冰川跃动的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冰量变化和跃动机制,运动模式及其全球对比等方面有许多科学问题有待澄清,存在大量研究空白亟待填补,与全球变化的关系尚待理解。近年来,空间观测数据的丰富多样、观测平台的成熟稳定及发展潜力,为研究高亚洲乃至全球的跃动冰川提供了有力、可靠的手段。本论文收集了数千幅光学遥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数据(DEM),以及多个冰川编目数据,针对高亚洲地区的跃动冰川分布规律与运动模式等科学问题开展了研究。本论文对全高亚洲地区的多批DEM数据进行配准及差分工作,通过21世纪以来两期冰川表面的高程变化情况,结合历史光学遥感影像,识别和确认了冰川跃动事件以及跃动冰川。为了控制研究规模及数据量在可操控的范围内,本论文选择21世纪以来冰量近乎保持平衡的东帕米尔地区为典型研究区,研究了其内部的慕士塔格山地区、公格尔山地区、昆盖山脉地区的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并逐个冰川地计算了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边缘轮廓测量法和光学影像的像素跟踪法,得到了昆盖山脉各冰川末端演化结果以及表面流速演化情况。本论文研究确定了高亚洲地区首批共492条跃动冰川(包含395条跃动冰川和97条可能的跃动冰川),并发布了相关数据集。这些跃动冰川占高亚洲地区面积大于1km2冰川总数的2.48%,占冰川总面积的21.35%。研究揭示了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的区域分布规律,显示这些跃动冰川主要集中在喀喇昆仑地区和帕米尔地区,天山、昆仑山、青藏高原内部也有可观数量发育,喜马拉雅地区、兴都库什地区、念青唐古拉地区的跃动冰川最不发育。本论文在研究中提出了较为鲁棒的空间观测跃动冰川的“三步识别法”,即:(1)通过冰川表面DEM差分数据的分析,提取蓄积区抬升且接收区下降的冰川或蓄积区下降且接收区抬升的冰川,定为潜在的跃动冰川;(2)结合历史光学影像识别冰川表面特征变化情况,进一步筛选目标冰川;(3)提取并分析冰川表面流速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存在跃动前端或流速增速超过正常值10倍,对跃动事件加以确认。本论文进一步提出了高亚洲跃动冰川在演化过程中冰量变化和流速变化模式,即:冰川物质平衡在跃动事件前后会发生持续数年的波动,但这种波动对区域范围内年代际尺度的冰量变化无明显影响;跃动周期的变化范围从十几年至数十年,且蓄积区越大和接收区越小的冰川,其跃动周期越短;大部分冰川在跃动开始的第一年即可达到峰值流速(60-150 m a-1),而跃动的结束阶段可长达数年。这些特点与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受水文学条件控制或热力学条件控制的跃动明显不同。本论文研究表明,结合实地水文观测数据,系统监测月际或年际跃动冰川表面流速变化能够及时预测高亚洲地区的跃动事件和相关突发灾害。论文提出的运动模式可供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研究借鉴。

顾森[6](2019)在《秋季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文中提出北极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增温最强的区域。随着近年来北极地区的异常增暖和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其气候变率增强、影响增大,越来越成为影响北半球的天气和气候、尤其是一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关键区域。然而,受到不同的天气事件和环流变化的定义方法、判别标准和分析手段的影响,北极的气候变化对中低纬度的影响及其中的动力过程和机理依旧是当前研究的焦点和难点。本文从瞬变扰动能量的角度来考察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天气的影响及机理。首先通过对HadISST1和NSIDC的北极海冰数据以及NCEP/NCAR和ERA-Interim的大气再分析数据的诊断分析,研究了 1979年到2014年夏秋季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瞬变扰动活动的协同变化规律,分析了秋季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可能影响及机制。并借助15个CMIP5耦合模式的历史情景模拟结果,对北极海冰、冬季瞬变扰动活动以及两者的关系进行了评估,探讨了海冰影响东亚冬季瞬变扰动活动的关键性过程。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年际尺度上,秋季的北极海冰与东亚冬季的瞬变活动存在显着的联系本文分别对东亚冬季的瞬变活动(瞬变扰动动能,EKE)与前期7-12月逐月的月平均北极海冰面积的原始场、去趋势场和年际增量场进行了 SVD(奇异值分解)统计分析。去趋势场和年际增量场的SVD结果表明,在年际尺度上,夏秋季(尤其是10月)北极海冰和随后冬季东亚瞬变活动表现出相一致的协同变化,即:对应着10月份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海冰的减少,冬季250 hPa EKE在临近极地上空和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以北等欧亚北部地区明显增强,在黑海、伊朗高原附近和青藏高原东南部明显减弱。而原始场的结果显示,仅11月和12月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的瞬变活动存在关联,且不同于去趋势场的结果,随着11月和12月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的减少,包括东北亚在内的整个欧亚北部的EKE减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原始场中11月海冰与冬季EKE的协同变化,本质上表征了两者在过去36年的趋势变化,而不是两者在年际尺度上的关联。2、揭示了年际尺度上秋季的北极海冰影响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可能机制诊断分析显示,随着10月份北极海冰的减少,欧亚北部冬季的EKE和瞬变扰动位能(EAPE)都有明显的增强,EAPE增强区域更为广泛,其中时间尺度为10到90天的低频扰动能量(包括10到30天次月尺度和30到90天次季节尺度的扰动能量)的增加起到了主要作用,而2到10天高频扰动能量在欧亚北部反而有所减弱。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在北极夏秋季海冰显着偏少的年份,巴伦支海和喀拉海附近在随后的冬季常会出现低频波动的异常增强以及由极区向欧亚大陆北部的传播。配合更加弯曲的背景流场和更强的经向输送,南传的低频扰动能量进一步增强,对应着巴尔喀什湖和贝加尔湖以北地区低频瞬变扰动活动的增加,和更多持续性异常天气事件的发生。同时,随着北极圈附近海域和陆地上空的变暖,欧亚大陆北部的低层斜压性减弱,可能是天气尺度瞬变扰动减弱及短时天气事件减少的主要原因。3、揭示了低频扰动在模式模拟北极海冰—东亚冬季瞬变活动联系中的关键作用模式评估分析发现,大部分CMIP5模式可以模拟出夏秋季巴伦支海到东西伯利亚海区域海冰面积的气候态分布,但模拟的海冰减少趋势整体要高于观测。在东亚冬季250 hPa EKE的模拟上,大部分模式对东亚区域低频EKE年际变化空间分布的模拟要稍好于高频,如ACCESS1.3、GFDL-CM3、GFDL-ESM2M和HadGEM2-CC等模式可以模拟出区域低频EKE的年际变化。对于秋季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EKE的协同变化的模拟评估显示,MIROC-ESM-CHEM、MPI-ESM-LR等模式可以较好模拟出SVD第一模态中海冰的空间变化分布,GFDL-ESM2M和HadGEM2-CC模式可以较好模拟出SVD第一模态中EKE的空间变化。结合海冰和EKE的各自模拟评估可以发现,能较好地模拟东亚低频EKE年际变化模态的模式往往能较好地再现东亚冬季EKE对前期海冰变化的响应。进一步对模式中低频扰动的能量收支诊断显示,低频EKE的模拟主要取决于正压转化过程(动能从时间平均流向低频扰动的转化),低频EAPE的模拟主要取决于斜压生成作用(有效位能从时间平均流向低频扰动的转化)。提高对这两个过程的模拟可能是较好地模拟出大气中的低频扰动、进而改进CMIP5模式中大气对北极海冰变化响应的有效途径。

熊飞麟[7](2019)在《气候系统记忆性特征和外强迫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气候系统的记忆性特征和响应外强迫影响已成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备受瞩目的科学问题。气候系统记忆性特征是系统各影响因子间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强迫表现为外部条件迫使系统调整但不改变系统初始过程的影响。气候系统内部和外部因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为预测气候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深入了解地球气候系统记忆性特征和响应外强迫影响,进而更好构建复杂的耦合气候模型,提高未来预测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文在诊断气温和降水长期记忆性特征的前提下,利用分数阶积分统计模型FISM,结合观测资料订正中国区域重建降水的记忆性特征,评估CMIP5年代际后报试验中国区域气温记忆性和强迫项的模拟能力,考察不同场景历史试验辐射强迫和模拟气温响应变化间的定量关系。主要结论如下:诊断中国气象站点近70年观测资料发现,多数站点气温具有显着的记忆性特征,但降水无明显的记忆性特征;分析中国区域近50年观测资料发现,东北和西南区域气温存在显着的强记忆性特征,长江以南和西北区域气温记忆性弱,而中国大部分区域降水不存在显着的强记忆性特征;利用全球尺度近30年观测资料分析发现,海表气温具有强记忆性特征,陆地气温记忆性特征较海表气温记忆性特征弱,部分陆地区域气温记忆性不显着,然而,全球多数区域降水的记忆性特征弱,其特征近似随机过程。通过诊断中国过去530年重建降水资料发现,中国西部、华北、南方和东北部分区域显着高估降水记忆性。对照代用数据的记忆性特征,重建降水资料记忆性显着高估的来源为树轮记录。利用FISM模型结合观测降水记忆性特征,订正重建的降水资料,订正后中国西部、华北、南方和东北区域降水的记忆性得到矫正,但是西部平均降水序列的记忆性依旧显着过高。通过分析观测和重建资料连接度的差异,订正后西部平均降水序列记忆性高估的原因为:采用插值方法处理的树轮信息在区域平均后表现出低频持续性特征。评估CMIP5年代际后报试验11组模式中国区域气温记忆性模拟能力发现,4个模式显着高估西北区域记忆性,6个模式显着高估东北区域的记忆性,11个模式显着低估中国西南气温长期记忆性,但9个模式对东部和长江以南区域模拟较好。采用泰勒图和模式技能评分评估表明,年代际后报试验不能很好再现中国区域观测到的气温长期记忆性特征。评估年际尺度气温强迫项的模拟能力,CCSM4、Can CM4和MPI-ESM-LR模式存在一定预报能力,中国多数区域同号率都在60%以上,多模式平均结果表现更佳,年代际后报试验模式对气温强迫项具有潜在可预报性。通过FISM模型结合CMIP5不同场景历史试验辐射强迫和气温响应变化间的定量关系发现,气温强迫项是对外强迫影响的直接响应,试验明确了模拟气温记忆性的主要来源为外强迫的影响。自然强迫因子及其组合影响全球平均气温及其强迫项序列表现在短期时间尺度上,世纪尺度并无明显增暖或变冷趋势。从人为强迫因子试验结果来看,过去155年,全球平均气温强迫项增温与变冷趋势比值变化约1.1至1.6倍之间,但考虑模式模拟气候系统记忆性情况时,趋势比值增加到1.6至3倍左右。过去155年,中国平均气温强迫项增温与变冷趋势,比值约2倍左右,然而,中国平均气温响应人为强迫因子的影响,趋势比值约1.5至2.6倍左右,其不确定度范围变大。

张磊[8](2019)在《大气颗粒物源-汇过程对中国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 ——WRF-CUACE大气化学模式耦合及模拟试验》文中指出霾污染的大气环境效应主要表现为细粒子PM2.5的大量生成,进而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显着影响。PM2.5污染的形成-维持-消散过程与污染物排放源、气象条件及沉降等大气物理化学过程密切相关。PM2.5污染形成机理研究主要针对排放源、气象影响、化学转化和地形作用等方面,而我国空气质量变化中大气污染物的沉降清除作用以及PM2.5的源-汇过程仍然是有待深入认识的大气环境变化问题。因此,本研究发展WRF-CUACE大气化学耦合模式,并完善颗粒物干沉降等理化过程参数化方案,开展一系列中国区域空气质量变化的模拟试验,以探索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及干沉降方案的不确定性及其对空气质量模拟的影响效应,评估PM2.5源-汇关系季节性变化特征,探究植被季节性差异改变大气颗粒物干沉降对冬季PM2.5污染的影响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WRF-CUACE模式耦合及其化学机理和颗粒物干沉降方案的改进借鉴中国气象局新一代天气化学模式GRAPES-CUACE的耦合方案以及WRF-Chem模式中的程序架构将大气化学模式CUACE与中尺度气象模式WRF在线耦合,并在这一耦合模式WRF-CUACE中引入Petroff et al.(2010)发展的大气颗粒物干沉降方案,并利用MODIS数据改进了该方案中植被叶面积指数(LAI)的表征;引入9种非均相反应机制,以改进对二次无机气溶胶模拟;利用KPP引入CBM-Z气相化学机制以提高模式计算效率和适用性。WRF-CUACE模拟效果评估表明:华北、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PM2.5、NO2和O3模拟效果较好,其相关系数R基本处在0.55-0.80的范围,PM2.5模拟基本处在“good”的水准,仅在夏季出现了系统性高估;四川盆地的PM2.5、NO2和O3的模拟水平有所下降,NO2和O3分别有低估和显着高估的现象,可能与盆地地形作用导致气象模拟不确定性有关。(2)大气环境数值模拟中污染物排放及干沉降方案不确定性的影响评估两种不同的电厂排放计算模型UEIPP和MEIC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基于UEIPP和MEIC电厂排放源清单的模拟试验分析,发现在VOC控制区,NOx的减排使得大气O3和OH浓度增加,大气的氧化性增强,促进二次气溶胶的生成。利用Zhang et al.(2001)和Petroff et al.(2010)两个颗粒物干沉降方案的WRF-CUACE模拟试验表明:大气颗粒物沉降方案对沉降速率的估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使PM2.5浓度的模拟差异很大,甚至超过了有无颗粒物干沉降方案的PM2.5浓度模拟差异。在我国中东部平原及四川盆地等主要大气污染地区,沉降速率差异能够达到一个数量级,其影响使地面PM2.5模拟偏差达到20-30%,而在一些森林覆盖地区沉降作用增强,其影响可达30-50%。(3)我国中东部空气质量变化中大气颗粒物沉降作用及区域输送特征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年均PM2.5干沉降要高于湿沉降,干沉降在总沉降中占比大概为50-60%,PM2.5沉降量与其浓度和人为排放源空间分布上具有差异。在PM2.5浓度较高的排放源区,存在较弱的PM2.5沉降,尤其在霾污染多发的冬季中东部地区,弱的PM2.5颗粒物沉降也是高浓度PM2.5形成的一个原因。我国中东部主要排放源区大气颗粒物沉降速率较低,PM2.5沉降较弱,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物区域输送的主要PM2.5输出区,我国华中-华南-西南(除四川盆地)地区污染物排放偏弱,而大气颗粒物沉降速率较高,区域输送的大气颗粒物容易沉降,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物区域输送的主要PM2.5接收区。秋冬季华北地区PM2.5颗粒物主要途经中原和华东平原向南方输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形成PM2.5颗粒物主要沉降区。另外,我国大气颗粒物PM2.5区域输送具有复杂的垂直结构特征,这主要归因于我国三阶大地形的强迫效应以及东亚季风环流季节变化。(4)植被季节变化改变大气颗粒物干沉降对我国冬季PM2.5污染水平的潜在影响重点研究了冬夏植被季节差异引起的大气颗粒物干沉降变化对PM2.5污染水平的影响作用。冬季植被季节性退化导致颗粒物干沉降减弱能使我国冬季PM2.5浓度约增长10%,在植被覆盖季节交替突出、大气污染物排放较低的广大非城市地区PM2.5浓度的增长(10.2%)明显大于植被稀疏、污染物排放较高的城市区域(6.5%),其中在我国主要污染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非城市(主要城市)地区PM2.5浓度分别增加7.4(5.3)%、10.0(6.7)%、9.5(6.9)%、8.9(6.2)%和11.4(9.3)%,冬夏植被季节差异改变大气颗粒物干沉降对我国较为清洁的非城市地区冬季空气质量具有更明显的负面影响。我国大气污染物区域输送导致PM2.5源-汇收支的不均衡,在大气污染物输出区和接收区分别削弱和加强了冬季植被季节性退化减少颗粒物干沉降的空气质量影响效应。

方珂[9](2019)在《强El Ni?o衰减年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基于1970—2016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的best-track热带气旋(TC)资料,使用广义平衡反馈(GEFA)方法和ECHAM4模式,研究了各海盆海表温度异常(SSTA)对强El Ni?o衰减年西北太平洋TC生成及大尺度环流变化的可能影响。根据强El Ni?o事件持续时间的差异将强El Ni?o事件分为一般强El Ni?o和特殊强El Ni?o,其中2016年作为特殊El Ni?o衰减年单独与1998年(一般强El Ni?o衰减年)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如下:(1)一般强El Ni?o衰减年7—10月的TC生成频数(TCGN)异常为-2.8TC(达到95%信度水平)。1998年和2016年都是强El Ni?o事件的衰减年,但8月西北太平洋TCGN相差6个(1998年3个,2016年9个)。(2)GEFA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TCGN对热带太平洋第一模态(TP1)、第三模态(TP3)、热带印度洋第一模态(TIO1)和北大西洋第一模态(NA1)有显着响应。一般强El Ni?o衰减年,TIO1和NA1分别对西北太平洋TCGN的减少有55%和45%的贡献,热带太平洋(TP1+TP3)没有正的贡献。结合数值模拟的结果显示,一般强El Ni?o衰减年TIO1和NA1共同强迫导致西北太平洋形成不利于TC生成的环境形势,是导致西北太平洋TCGN显着减少的主要原因。热带太平洋在140°E以西强迫出气旋性环流响应,中国领海受气旋性上升环流控制,表现为有利于TC生成的环境条件,是导致中国领海TCGN增加的主要原因。(3)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在1998与2016年SSTA的差异是导致TCGN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热带和北太平洋SSTA在1998与2016年均分别在珠江三角洲和日本以南形成气旋性环流。1998年8月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SSTA产生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响应强于太平洋SSTA产生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使西北太平洋受异常反气旋控制,减少TC的生成。2016年在三个大洋共同作用下,西北太平洋受异常气旋控制导致TCGN偏多。太平洋经向SSTA模在北半球副热带强迫出东西反向的跷跷板形势,在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产生的响应与实际变化相反,因此太平洋经向模对西北太平洋TC生成没有正的贡献。

洪茜茜[10](2019)在《基于MAX-DOAS的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和输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严峻,及时准确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及其时空分布信息是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的前提。传统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主要依托于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但监测点位的数量有限,不能实现对城市边缘地带的有效覆盖,也无法满足对大气污染物垂直演变过程的研究需求。多轴差分吸收光谱(MAX-DOAS)技术作为一种光谱遥测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反演对流层痕量气体柱浓度,还可提供气溶胶和痕量气体的垂直廓线信息。该技术还可搭载于移动监测平台上获取更大区域尺度上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本论文基于MAX-DOAS技术开展了针对长三角地区冬季大气气溶胶和痕量气体的监测研究,以NO2、SO2、HCHO和气溶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时空分布、垂直演变规律以及潜在源区的输送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在长江航线联合观测期间,利用船载MAX-DOAS完成了对中国东部地区冬季对流层NO2、SO2和HCHO垂直柱浓度的探测。观测结果发现高浓度的NO2和SO2多出现在长江流域主要工业区的下风向位置,且NO2和SO2的垂直柱浓度和风速呈正相关,表明高浓度的NO2和SO2并不是由本地所排放污染物的积聚造成的。结合气团的后向轨迹分析发现,三次高浓度NO2和SO2污染事件主要源自船舶监测点上风向工业园区所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远距离输送。2.基于长江航线上船载MAX-DOAS所反演的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将其与OMI卫星的两种NO2数据产品进行对比验证,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ASA的OMI NO2标准数据产品和MAX-DOAS NO2相关性系数R可到达0.76,相比之下,USTC的OMI NO2产品和MAX-DOAS NO2的相关性(R=0.82)有所提高。但是,两种OMI NO2数据产品都存在系统性低估的现象,相比于MAX-DOAS NO2观测结果,NASA NO2和USTC NO2数据产品分别低估了27%和10%。3.基于长江航线上NO2/SO2比值对不同省份工业源和车辆排放源对大气中N02的相对贡献进行了初步评估,发现不同省份应采取不同的N02控制策略:江苏省应偏向于控制工业源(主要是电厂),而江西省和湖北省应偏向于控制汽车排放源。4.以CO和Ox分别作为大气中HCHO一次源和二次源的示踪物,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估算一次源、二次源以及背景源对大气中HCHO的相对贡献。以2015年12月3日为例,HCHO一次源,二次源和背景源的相对贡献分别为54.4±3.7%,39.3±4.3%和6.2±0.8%。冬季大气中HCHO主要来自一次源,这可能与冬季较低的太阳辐照度导致HCHO的二次光化学生成有所降低有关。5.利用地基MAX-DOAS技术获取了合肥冬季大气中NO2、SO2、HCHO和气溶胶的垂直廓线,对其垂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气溶胶和NO2的垂直廓线分布都是随高度增加而呈e指数递减,这与其排放源多靠近近地面有关。不同于NO2和气溶胶,SO2和HCHO的高值均出现在中层高度上。中层SO2的平均浓度约占其底层浓度的92.46%,这可能是由于S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高架点源(如电厂)。对HCHO来说,其中层均值大概是底层浓度的120%,且中层HCHO的浓度在日出后快速增加至正午达到峰值,午后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表明大气中与光照强度相关的HCHO的二次光化学生成可能比近地面的直接排放影响更大些。6.相比于洁净天气,由于灰霾天较差的混合和扩散条件使得气溶胶的浓度大约增长了17.72±7.3 7%,气溶胶消光系数增长最多的高度发生在0.2-0.4 km,平均增长率大约为25%。而对NO2来说,近地面NO2的增长率低于10%,之后随着高度的增加(0.2-1.2 km)NO2的增长率开始稳步上升。灰霾天SO2增长较多的关键高度发生在0-0.6 km,其增加范围大概是20-42%。而对HCHO来说,其增长率最大的关键高度比SO2还要高一些,大概在0.6-1.0 km高度上。这些现象说明在较高高度上NO2、SO2以及HCHO前体物的长距离输送可能会对合肥灰霾天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产生一定影响。7.利用潜在来源贡献函数(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对不同高度上N02、SO2、HCHO和气溶胶的潜在贡献源区进行分析发现:NO2传输多发生在底层,其潜在源区主要位于安徽省北部和东部地区。SO2的传输主要发生在中层,其潜在贡献源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而对HCHO来说,贡献较大的区域多位于本地及周边地区,区域输送的贡献并不大。底层高度上气溶胶WCWT的较大值(WCWT>0.4 km-1)主要集中在安徽省本地及其东北部地区。通过进一步对三次重污染事件中气溶胶的垂直廓线进行分析,发现气溶胶消光系数增长的关键高度均发生在400 m左右,对气溶胶影响最大的潜在来源贡献区域主要位于安徽省北部、安徽省西北部以及长三角地区。

二、STUDY OF NORTHERN WINTER ATMOSPHERIC ACTIVE CENTERS (AAC) CLIMATE BASE-STATE WITH ITS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EFFEC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UDY OF NORTHERN WINTER ATMOSPHERIC ACTIVE CENTERS (AAC) CLIMATE BASE-STATE WITH ITS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EFFECTS(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气象与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气溶胶反馈效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气象-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发展历史
        1.2.2 气象-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比较与评估的回顾
        1.2.3 气象-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方法和数据
    2.1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预处理方法
        2.1.1 人为源排放清单的处理方法
        2.1.2 生物质燃烧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2.1.3 生物源排放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2.1.4 沙尘和海盐排放处理方法
    2.2 数值模式介绍与配置
        2.2.1 WRF-CMAQ模式
        2.2.2 WRF-Chem模式
        2.2.3 WRF-CHIMERE模式
        2.2.4 模式配置
    2.3 地面观测和卫星资料
        2.3.1 地面观测数据
        2.3.2 卫星观测数据
    2.4 模式评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不同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地区气象和空气质量模拟与评估
    3.1 2017年中国东部地区气象与空气质量状况简介
    3.2 气溶胶反馈效应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组合设置
    3.3 多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与评估
        3.3.1 气象要素模拟结果与评估
        3.3.2 空气质量模拟结果与评估
    3.4 模拟结果与卫星资料比较
        3.4.1 AOD对比
        3.4.2 CO、NO_2和SO_2柱浓度对比
        3.4.3 云特性
    3.5 模式计算效率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溶胶反馈对中国东部地区气象和空气质量的影响
    4.1 气溶胶反馈对气象的影响
        4.1.1 地面短波辐射
        4.1.2 温度
        4.1.3 水汽混合比
        4.1.4 相对湿度
        4.1.5 风速
        4.1.6 边界层高度
        4.1.7 云特性和降水
    4.2 气溶胶反馈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2.1 PM_(2.5)浓度
        4.2.2 臭氧浓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启用气溶胶反馈的典型污染案例研究
    5.1 冬季雾霾事件
        5.1.1 案例研究背景介绍
        5.1.2 颗粒物浓度模拟结果与评估
    5.2 沙尘事件
        5.2.1 案例研究背景介绍
        5.2.2 模拟结果及验证
    5.3 夏季臭氧污染事件
        5.3.1 研究背景介绍与案例选择
        5.3.2 臭氧浓度模拟结果与评估
    5.4 气溶胶资料同化与气溶胶反馈对冬季雾霾事件评估的影响
        5.4.1 资料同化技术介绍
        5.4.2 情景设置及评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辽西朝阳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油页岩高精度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构造特征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研究区概况
第3 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
    3.1 实物资料及取样
    3.2 测试内容及方法
第4章 沉积相及层序地层研究
    4.1 沉积相分析
    4.2 层序地层特征
    4.3 层序格架内沉积相及油页岩展布特征
第5章 湖相细粒沉积岩特征
    5.1 油页岩岩石学特征
    5.2 油页岩工业品质特征
    5.3 X-射线衍射矿物学特征
    5.4 有机岩石学特征
    5.5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6 分子有机地球化学
    5.7 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
第6章 有机质富集条件及机制
    6.1 有机质富集条件
    6.2 有机质富集机制
第7章 油页岩层序与全球海洋缺氧事件等时性
    7.1 等时性确定
    7.2 全球海洋缺氧事件(OAE1a)期间的湖相古气候变化和碳循环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博成果
致谢

(3)GRAPES_CUACE雾—霾预报模式关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边界层及其参数化方案对雾-霾数值模拟的影响
        1.2.2 大气能见度计算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1.2.3 大气气溶胶辐射效应研究
        1.2.4 大气化学模式的发展、应用以及存在问题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区域重度雾-霾污染中气象要素与气溶胶演变特征
    2.1 观测数据说明和处理
    2.2 PM_(2.5)和能见度的时空分布
    2.3 重污染过程中大气环流场演变特征
    2.4 近地层气象条件和PM_(2.5)浓度变化
    2.5 边界层结构演变特征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气化学耦合模式GRAPES_CUACE介绍与模拟评估
    3.1 GRAPES_CUACE模式简介
    3.2 研究使用的短波辐射、边界层以及近地层方案介绍
        3.2.1 短波辐射方案
        3.2.2 边界层方案
        3.2.2.1 MRF边界层方案
        3.2.2.2 YSU边界层方案
        3.2.2.3 MYJ边界层方案
        3.2.3 近地层方案
        3.2.3.1 MM5 近地层方案
        3.2.3.2 Eta近地层方案
    3.3 模式设置、背景场和排放源
        3.3.1 模式设置
        3.3.2 模式背景场和排放源
    3.4 模式评估
        3.4.1 评估方法
        3.4.2 模拟结果评估及主要存在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度雾-霾污染中低能见度参数化方案的改进
    4.1 能见度方案介绍
    4.2 试验设计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观测数据分析
        4.3.2 模式验证
        4.3.3 消光系数参数化的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边界层方案对雾-霾模拟的影响及近地层方案的优化
    5.1 试验设计
    5.2 边界层方案对气象要素及PM_(2.5)模拟的影响
        5.2.1 边界层方案评估
        5.2.2 近地面要素模拟的对比分析
        5.2.3 边界层结构模拟的对比分析
    5.3 新近地层方案的引入
        5.3.1 新方案介绍
        5.3.2 新方案的耦合与初步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溶胶辐射反馈对边界层和PM_(2.5)的影响
    6.1 试验设计
    6.2 ARF对气象场和PM_(2.5)的影响
        6.2.1 大气环境背景场
        6.2.2 ARF对区域辐射收支的影响
        6.2.3 ARF对近地面、边界层以及PM_(2.5)的影响
    6.3 不同边界层方案中各要素对ARF的响应
        6.3.1 ARF对模拟效果影响的评估
        6.3.2 不同边界层方案中各要素对ARF的响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中国东部地区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雾的长期变化特征
        1.2.2 城市化对雾的影响
        1.2.3 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及其对雾的影响
        1.2.4 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及其对雾的影响
        1.2.5 城市化、气溶胶对雾影响的相对贡献
        1.2.6 雾的模式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数据、方法及模式介绍
    2.1 主要数据
    2.2 主要方法
        2.2.1 雾、霾判定方法
        2.2.2 站点分类
        2.2.3 影响因子贡献的定量分离
    2.3 WRF-Chem模式
        2.3.1 模式简介
        2.3.2 动力框架
        2.3.3 物理与化学方案
        2.3.4 四维资料同化
        2.3.5 排放源
        2.3.6 再分析资料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国东部大城市群雾日长期变化及影响因子
    3.1 数据与方法
    3.2 全国雾、霾时空特征
    3.3 三大城市群雾、霾时空变化特征
        3.3.1 空间分布特征
        3.3.2 年际变化特征
        3.3.3 不同能见度等级雾、霾年际变化特征
        3.3.4 不同等级城市雾、霾年际变化特征
        3.3.5 季节分布与变化特征
    3.4 雾日变化的影响因子
        3.4.1 气候变化表征量
        3.4.2 城市化表征量
        3.4.3 气溶胶表征量
        3.4.4 影响因子的相对贡献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城市化与气溶胶影响雾的数值模拟
    4.1 数据、模式与方法
        4.1.1 数据
        4.1.2 雾区反演
        4.1.3 模式配置与方案选择
        4.1.4 实验设计
        4.1.5 能见度的计算
    4.2 雾过程描述与模式验证
    4.3 城市化、气溶胶对雾的影响
        4.3.1 卫星图上的观测证据
        4.3.2 城市化效应
        4.3.3 气溶胶效应
        4.3.4 城市化与气溶胶综合效应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气溶胶影响雾生命时间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5.1 数据与方法
        5.1.1 观测数据
        5.1.2 模式配置与实验设置
    5.2 雾生命时间的变化趋势
    5.3 ARI与 ACI对雾的影响
    5.4 不确定性分析
        5.4.1 水平网格分辨率
        5.4.2 ACI效应不确定性
        5.4.3 ARI效应不确定性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作者简介
致谢

(5)空间观测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分布规律与运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高亚洲地区冰川现状
        1.1.2 冰川跃动
        1.1.3 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的重要性与研究意义
        1.1.4 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冰川及冰川跃动的研究演进
        1.2.2 空间观测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的研究进展
        1.2.3 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2 技术路线
        1.3.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高亚洲区域概况
    2.1 高亚洲地区地理水文条件
        2.1.1 高亚洲地区基础地理及气候条件
        2.1.2 高亚洲地区水文流域情况
        2.1.3 高亚洲地区冰川发育情况
    2.2 典型研究区概况——东帕米尔地区
        2.2.1 典型研究区的选择依据
        2.2.2 东帕米尔地区地理水文条件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3.1 数据源
        3.1.1 光学遥感数据
        3.1.2 数字高程模型
        3.1.3 冰川编目数据集
    3.2 研究方法
        3.2.1 冰川轮廓测量法
        3.2.2 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提取——DEM配准与差分
        3.2.3 冰川测高和冰川物质平衡的计算方法
        3.2.4 冰川表面水平位移提取——特征点追踪
        3.2.5 DEM数据的相关预处理
        3.2.6 光学遥感数据预处理
    3.3 误差分析
        3.3.1 冰川轮廓测量的误差分析
        3.3.2 冰川物质平衡计算的误差分析
        3.3.3 冰川表面水平位移提取的误差分析
    3.4 具体研究路线
        3.4.1 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事件识别
        3.4.2 典型研究区冰川物质平衡计算
        3.4.3 典型研究区冰川表面流速提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事件分布及规律
    4.1 研究所用数据
    4.2 空间观测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的识别标准
    4.3 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事件分布情况
        4.3.1 天山山脉
        4.3.2 帕米尔地区
        4.3.3 兴都库什地区
        4.3.4 喀喇昆仑地区
        4.3.5 昆仑山脉
        4.3.6 青藏高原内部地区
        4.3.7 喜马拉雅地区
        4.3.8 念青唐古拉地区
    4.4 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类型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1世纪以来东帕米尔地区冰川物质平衡情况
    5.1 研究所用数据
    5.2 东帕米尔地区冰川物质平衡结果
        5.2.1 慕士塔格山地区冰川物质平衡情况
        5.2.2 公格尔山地区冰川物质平衡情况
        5.2.3 昆盖山脉地区冰川物质平衡情况
    5.3 东帕米尔地区物质平衡特征及趋势
    5.4 东帕米尔地区跃动冰川物质平衡演化模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21世纪以来东帕米尔地区冰川流速变化与跃动灾害
    6.1 研究所用数据
    6.2 昆盖山脉研究区冰川条件概况
    6.3 昆盖山脉冰川类型分类结果
        6.3.1 非跃动冰川:前进型冰川
        6.3.2 非跃动冰川:稳定型冰川
        6.3.3 跃动冰川
    6.4 跃动冰川表面流速演化模式
    6.5 非跃动冰川表面流速变化趋势
    6.6 典型跃动灾害研究——Kelayayilake冰川跃动
        6.6.1 研究数据
        6.6.2 研究结果
        6.6.3 讨论与启发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附表E
    附表F
    附表G
致谢
简历

(6)秋季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北极放大效应和海冰加速消融
        1.1.2 北极海冰的减少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1.1.3 北极海冰对大气影响的不确定性
        1.1.4 北极海冰的CMIP5模式评估的相关研究进展
        1.1.5 大气瞬变活动的相关研究进展
    1.2 北极海冰对欧亚地区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1.2.1 北极海冰的减少对欧亚地区的影响
        1.2.2 北极海冰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案
    1.6 论文章节安排
2 观测中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
    2.1 引言
    2.2 资料和方法
        2.2.1 海冰和大气资料
        2.2.2 诊断方法和数据处理
    2.3 8到12月巴伦支海到东西伯利亚海海冰的气候态分布
    2.4 冬季瞬变扰动动能和位能的气候态分布
    2.5 SVD第一模态结果
        2.5.1 SVD第一模态的显着性检验
        2.5.2 SVD第一模态的时间系数变化和空间模态分布
    2.6 资料和范围选取的敏感性
    2.7 本章小结
3 前秋北极海冰影响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可能机理
    3.1 引言
    3.2 资料和方法
        3.2.1 资料
        3.2.2 方法及变量、事件定义
    3.3 瞬变扰动能量的变化
    3.4 扰动能量的传播变化
        3.4.1 E矢量和TN01波通量的水平传播
        3.4.2 E矢量和TN01波通量的垂直传播
    3.5 背景环流场的调整
        3.5.1 位势高度和风场的变化
        3.5.2 气温和斜压性的变化
    3.6 极端事件的变化
        3.6.1 阻塞、冷事件和积雪的变化
        3.6.2 机制示意图
    3.7 本章小结
4 CMIP5模式对夏秋季北极海冰和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模拟评估
    4.1 引言
    4.2 资料和方法
        4.2.1 观测资料
        4.2.2 CMIP5模式资料
        4.2.3 评估方法
    4.3 模式对夏秋季北极海冰的模拟评估
        4.3.1 夏秋季北极海冰的气候平均态模拟
        4.3.2 夏秋季北极海冰的趋势模拟
        4.3.3 夏秋季逐月巴伦支海到东西伯利亚海海冰的模拟
    4.4 模式对冬季瞬变活动的模拟评估
        4.4.1 北半球冬季瞬变活动气候平均态的模拟
        4.4.2 东亚冬季瞬变活动年际变化的模拟
    4.5 本章小结
5 CMIP5模式中东亚冬季瞬变活动对夏秋季北极海冰变化的响应
    5.1 引言
    5.2 资料和方法
    5.3 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影响的模拟评估
        5.3.1 10月SIC和冬季EKE的SVD第一模态的模拟
        5.3.2 10月份海冰时间系数的变化
        5.3.3 冬季EKE同其它月份SIC的SVD第一模态比较
    5.4 低频扰动能量对海冰变化响应的模拟评估
        5.4.1 低频扰动动能的变化
        5.4.2 低频扰动位能的变化
    5.5 影响模式模拟低频扰动能量变化的可能机制
        5.5.1 背景环流场的调整
        5.5.2 正压和斜压转化项的作用
        5.5.3 斜压生成项和平流项辐合辐散的作用
        5.5.4 不同频率扰动能量之间的转化
        5.5.5 扰动能量平衡方程各项变化的垂直分布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讨论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创新点
    6.3 问题讨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

(7)气候系统记忆性特征和外强迫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气候系统可预报性来源
        1.2.1 气候系统对外强迫的响应
        1.2.2 气候系统自然变率的影响
        1.2.3 气候系统的记忆性特征
    1.3 评估气候模式模拟能力和矫正气候重建资料
        1.3.1 模拟气候变率的记忆性特征
        1.3.2 气候重建降水资料的记忆性特征
    1.4 气候系统记忆性特征的来源及物理意义
        1.4.1 分数阶积分统计模型的发展
        1.4.2 记忆性特征的来源和物理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问题的提出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资料
    2.1 引言
    2.2 研究方法
        2.2.1 去趋势涨落分析(DFA)方法
        2.2.2 傅里叶滤波(FFM)方法
        2.2.3 分数阶积分统计模型(FISM)
    2.3 研究资料
        2.3.1 气温和降水资料
        2.3.1.1 站点观测资料
        2.3.1.2 格点观测资料
        2.3.1.3 气温再分析资料
        2.3.1.4 全球降水气候计划资料集
        2.3.2 中国过去530 年高分辨率年值重建降水资料
        2.3.3 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数据
        2.3.3.1 年代际后报试验数据
        2.3.3.2 不同外强迫场景历史试验数据
第三章 气候系统中长期记忆性特征的诊断
    3.1 引言
    3.2 气温序列长期记忆性特征的诊断
        3.2.1 中国站点气温长期记忆性特征
        3.2.2 中国区域气温长期记忆性特征
        3.2.3 全球近表面气温长期记忆性特征
    3.3 降水序列长期记忆性特征的诊断
        3.3.1 中国站点降水长期记忆性特征
        3.3.2 中国区域降水长期记忆性特征
        3.3.3 全球降水长期记忆性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气候系统中记忆性特征的应用一:近五百年中国重建降水记忆性特征的订正
    4.1 引言
    4.2 重建降水资料记忆性差异来源的分析
    4.3 订正前后降水资料时空特征的变化
    4.4 中国西部区域平均降水序列记忆性高估来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候系统中记忆性特征的应用二:年代际后报试验气候模式模拟能力的评估
    5.1 引言
    5.2 CMIP5 年代际后报试验中国区域气温记忆性模拟能力的评估
    5.3 CMIP5 年代际后报试验中国区域气温强迫项模拟能力的评估
    5.4 模拟记忆性或强迫项较参考量存在差异时的数值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强迫影响气温记忆性特征及其对气温变化趋势的贡献
    6.1 引言
    6.2 全球平均气温记忆性特征的来源及其对气温变化趋势的贡献
    6.3 中国平均气温记忆性特征的来源及其对气温变化趋势的贡献
    6.4 全球和中国气温响应人为强迫因子影响的预估能力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论文特色与创新
    7.3 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大气颗粒物源-汇过程对中国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 ——WRF-CUACE大气化学模式耦合及模拟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研究进展
        1.2.1 空气质量模式的发展及应用
        1.2.2 我国霾污染变化特征
        1.2.3 大气颗粒物干沉降研究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中尺度气象模式WRF与化学模块CUACE的耦合、大气物理化学过程方案改进与模拟评估
    2.1 模式介绍
        2.1.1 WRF模式简介
    2.2 CUACE化学模式介绍
        2.2.1 CUACE中的气溶胶理化过程
        2.2.2 CUCAE中的二次气溶胶
    2.3 WRF-CUACE模式耦合、优化与评估
        2.3.1 WRF-CUACE耦合
        2.3.2 WRF-CUACE模式大气物理化学参数化的更新完善
    2.4 WRF-CUACE模式评估
        2.4.1 试验方案设计及资料介绍
        2.4.2 评估方法介绍
        2.4.3 模拟结果评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气环境数值模拟中污染物排放及干沉降方案不确定性的影响评估
    3.1 排放源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评估
        3.1.1 数据和方法
        3.1.2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
        3.1.3 模式评估
        3.1.4 排放源不确定性对大气环境模拟的影响效应
    3.2 颗粒物干沉降模拟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评估
        3.2.1 沉降方案对比分析
        3.2.2 模式试验设计及方法
        3.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中东部空气质量变化中大气颗粒物沉降作用及区域输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M_(2.5)颗粒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4.2.2 PM_(2.5)颗粒物的源-汇特征
        4.2.3 PM_(2.5)颗粒物的区域传输及对收支估算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被季节变化改变大气颗粒物干沉降对我国冬季PM_(2.5)污染水平的潜在影响
    5.1 模式试验设计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我国植被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差异
        5.2.2 冬季植被减少对PM_(2.5)浓度的影响程度
        5.2.3 区域输送对植被影响效应的作用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强El Ni?o衰减年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特征及影响因素
        1.2.2 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
        1.2.3 El Ni?o事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影响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
    2.2 方法
        2.2.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
        2.2.2 广义平衡分析方法(GEFA)
    2.3 模式
第三章 一般强El Ni?o衰减年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一般强El Ni?o衰减年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及其环境要素异常特征
        3.2.1 一般强El Ni?o衰减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特征
        3.2.2 一般强El Ni?o衰减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环境要素特征
    3.3 基于GEFA海温异常模对一般强ElNi?o衰减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异常的分析
        3.3.1 选取影响西北太平洋TCGN的主要海盆模态
        3.3.2 西北太平洋TCGN对海盆模态的GEFA响应
        3.3.3 西北太平洋环境要素对海盆模态的GEFA响应
    3.4 西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对海盆模态的模式响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98及2016 年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
    4.1 引言
    4.2 1998和2016年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及其环境要素异常特征
    4.3 西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对各海盆SSTA的模式响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基于MAX-DOAS的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和输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意义与目的
    1.2 大气污染现状
        1.2.1 大气污染物的特性
        1.2.2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1.3 差分吸收光谱技术(DOAS)
        1.3.1 DOAS技术概述
        1.3.2 MAX-DOAS技术研究现状
    1.4 基于DOAS技术的大气立体遥感监测
        1.4.1 地基遥感监测
        1.4.2 移动平台遥感监测
        1.4.3 机载遥感监测
        1.4.4 星载遥感监测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被动差分吸收光谱技术
    2.1 大气辐射传输中的吸收和散射
    2.2 DOAS基本原理
        2.2.1 DOAS基本思想
        2.2.2 DOAS关键技术——修正后的朗伯-比尔定律
    2.3 被动DOAS技术
        2.3.1 夫琅禾费(Fraunhofer)结构
        2.3.2 Ring效应
        2.3.3 被动DOAS的基本原理
    2.4 DOAS测量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AX-DOAS对流层痕量气体和气溶胶反演方法
    3.1 光谱处理
        3.1.1 系统噪声的去除
        3.1.2 波长校准
    3.2 对流层斜柱浓度反演
        3.2.1 QDOAS反演算法及软件
        3.2.2 吸收截面的选择和处理
    3.3 大气质量因子(AMF)计算
        3.3.1 大气质量因子(AMF)
        3.3.2 SCIATRAN大气辐射传输模式
    3.4 对流层垂直柱浓度计算
        3.4.1 地基平台VCD计算方法
        3.4.2 移动平台VCD计算方法
    3.5 痕量气体和气溶胶廓线反演
        3.5.1 最优估算法(OE Method)
        3.5.2 气溶胶廓线反演
        3.5.3 痕量气体廓线反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船载MAX-DOAS的对流层痕量气体研究
    4.1 长江航线联合观测(YRC)
    4.2 船载MAX-DOAS观测系统
    4.3 船载MAX-DOAS垂直柱浓度反演方法
        4.3.1 斜柱浓度反演
        4.3.2 AMF计算
        4.3.3 垂直柱浓度计算
    4.4 长江航线上痕量气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4.5 与OMI卫星遥感观测产品对比分析
        4.5.1 OMI卫星产品及处理方法
        4.5.2 对流层NO_2柱浓度产品的对比分析
    4.6 大气污染物来源分析
        4.6.1 NO_2来源相对贡献的初步评估
        4.6.2 HCHO一次源和二次源的相对贡献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MAX-DOAS的痕量气体和气溶胶廓线研究
    5.1 观测站点和仪器
    5.2 数据处理和分析
        5.2.1 DSCD计算
        5.2.2 NO_2、SO_2、HCHO和气溶胶廓线反演
        5.2.3 后向轨迹、PSCF和CWT分析
    5.3 大气污染成分垂直分布特征
    5.4 大气污染成分日变化特征
    5.5 大气污染成分潜在来源分析
        5.5.1 NO_2、SO_2、HCHO和气溶胶潜在来源分析
        5.5.2 重污染过程气溶胶潜在来源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参加的学术会议

四、STUDY OF NORTHERN WINTER ATMOSPHERIC ACTIVE CENTERS (AAC) CLIMATE BASE-STATE WITH ITS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EFFECTS(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气象与空气质量双向耦合模式的中国东部气溶胶反馈效应模拟研究[D]. 高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02)
  • [2]辽西朝阳盆地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油页岩高精度有机质富集机制研究[D]. 李礼. 吉林大学, 2021
  • [3]GRAPES_CUACE雾—霾预报模式关键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进[D]. 彭玥.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中国东部地区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D]. 严殊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5]空间观测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分布规律与运动模式[D]. 吕明阳. 南京大学, 2020
  • [6]秋季北极海冰对东亚冬季瞬变活动的影响[D]. 顾森. 南京大学, 2019(01)
  • [7]气候系统记忆性特征和外强迫对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D]. 熊飞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8]大气颗粒物源-汇过程对中国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 ——WRF-CUACE大气化学模式耦合及模拟试验[D]. 张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1)
  • [9]强El Ni?o衰减年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影响[D]. 方珂.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3)
  • [10]基于MAX-DOAS的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和输送特征研究[D]. 洪茜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冬季北部大气活动中心(AAC)气候基准状态及其气候变率和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