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地震记录中的速度和位移测量近震级的探讨

用数字地震记录中的速度和位移测量近震级的探讨

一、对数字地震记录用速度与位移测定近震震级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徐恒垒[1](2021)在《基于震源机制的地下爆炸识别分析》文中提出从地震事件中筛选出地下爆炸是地震核查技术流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众多识别判据中,震源机制的差异是区分地下核爆炸与其它地震事件的关键信息,也是大多数识别判据的物理基础。因而通过震源机制反演及利用震源机制对敏感地震事件波形特征做出的解释对于地下爆炸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震源机制角度对国际核查领域关注的朝鲜核试验及2017年朝鲜核试验之后的塌陷事件、我国天山东部地区地震进行识别分析。地下爆炸的震源机制反演存在固有的问题。相对于天然地震地下爆炸的埋深很浅,在自由表面边界条件限制下,使得以长周期面波为主导的波形难以分辨出全矩张量解中的所有元素。针对该问题,本文对地下爆炸震源机制反演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的阐述。在此基础上,基于自主编写的线性全矩张量反演程序对地下爆炸的震源机制反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相比于长周期面波反演的不足,利用P波进行反演有助于得到更可靠的结果。本文利用临近朝鲜核试验场的密集区域台站数据对六次朝鲜核试验及2017年第六次核试验之后塌陷事件的震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反演。结果表明,地下爆炸的最优解各向同性(ISO)源占主要成分,在震源类型图上靠近ISO或张裂源,其它波形残差较小的解位于震源类型图的右上半区,而塌陷事件最优解补偿线性矢量偶极(CLVD)源占主要成分,其它波形残差较小的解位于震源类型图的左下半区。从震源类型图上可以看出,核试验解的分辨率较高,而塌陷事件解的分辨率很差。对于2017年朝鲜地下核试验与之后塌陷事件的震源机制,在波形法反演的基础上,进一步尝试利用面波幅值比对反演结果做出约束。结合波形反演与幅值比,可以进一步提高解的分辨率,优化反演结果。核爆炸最优解靠近张裂源位置,而塌陷事件的震源类型依然难以确定。本文基于地下爆炸的震源理论,通过理论地震图计算正演模拟了地下核爆炸CLVD与DC源两种次生源机制的成分比重与源时间函数对mb:Ms识别判据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前五次朝鲜核试验mb:Ms判据失效机理进行了讨论,发现除了 CLVD源缺失,震级偏小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2017年朝鲜核试验余震在CBT与YNB台出现了疑似sPL震相,我们通过理论地震图计算波形匹配sPL震相与直达Pg震相之间的到时差,测定这些余震的震源深度为2-4 km。根据震源深度,判断这些余震的发震机制可能来自于核试验引发的构造应力调整。本文对天山东部地区若干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及波形特征研究发现,天山东部地区一些地震的震源机制为发生在地壳中的北西走向的逆冲倾滑型断层,该震源机制能够很好的解释IMS国际监测台站上P波初动为正的现象,区域MK31台的P/S幅值比偏大也很可能与震源机制的调制作用有关。对于小震级地震事件,虽然无法直接反演其震源机制,但可以通过和发生在附近的大震级地震进行波形、P/S幅值比和P波极性等进行比对说明其性质。mb:Ms判据对该地区大震级的地震事件识别效果较好,而对小震级的地震事件识别效果不够理想。

张喆[2](2020)在《高频源约束的大地震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震源的复杂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断层几何形态的复杂性、断层面上滑动分布的复杂性、地震能量随时间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断层错动方式的复杂性,等等。根据矩张量描述的位移表示定理,地震震源的复杂性可以用震源体内部的离散点源的矩张量分布描述,而每个点源的矩张量也可以有彼此独立的震源时间函数。然而,有限的观测数据并不允许本研究同时反演这样一个震源的所有参数。因此,有限断层反演受限于一个或几个平面断层上滑动量和滑动角的反演,随时空变化的震源机制反演也只能在一定假设条件的约束下进行。广义台阵技术可以在发震断层未知的情况下,直接通过反投影远场台阵的地震记录较好地获得高频源的轨迹,这无疑是对发震断层空间展布的良好约束。矩心矩张量的反演技术可以借助于远场台网的地震记录确定矩心和震源机制信息,是揭示震源机制不可或缺的关键。可见,在进行震源机制时空复杂性反演时将高频源的轨迹作为约束,实质上增加了来自观测的约束,减少了人为的假设,反演结果势必更接近实际。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包括三个要点:一是广义台阵技术的改进和拓展,二是多震相矩心矩张量反演,三是将台阵技术获取的高频源轨迹作为约束进行复杂震源的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前两点的“预热”和提升是完成第三点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在广义台阵技术的改进和拓展部分,首先通过高斯函数的加权处理,使通常椭圆形的台阵响应优化为圆形,使台阵在不同方向的分辨率得以平衡,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投影结果的畸变。然后,将台阵技术拓展到S波和PKIKP波的使用,扩展了认识高频源的视角,也大大增加了台阵技术的“透视”距离。与此同时,还完成了相应的软件包并编写了使用说明(附录A)。最后,利用软件包分析了2018年阿拉斯加Mw7.9地震,检验了加权的效果,分析了2013年鄂霍茨克海Mw8.3深震,检验了S波成像功能,分析了2012年苏门答腊近海Mw8.6地震,检验了PKIKP波的成像功能。在多震相矩心矩张量反演部分,首先,梳理了矩心矩张量反演的每个技术细节;然后,充分考虑体波和地幔波以及W-震相的不同处理技术特点,编写相应的软件包和使用说明(附录B);最后,利用软件包反演分析了2010年智利Mw8.8地震、2011年日本Mw9.0地震、2018年阿拉斯加湾Mw7.9地震、2018年斐济Mw8.2地震以及2020年古巴Mw7.7地震,对方法和软件进行了验证。在以高频源轨迹为约束进行复杂震源的矩张量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部分,首先构建了一般性反演方法和技术路线。这种方法不但适用于连续震源,也适用于非连续震源。然后,通过反演研究2001年昆仑山Mw7.8地震和2010年智利Mw8.8地震检验了连续震源的反演分析功能,通过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验证了非连续震源的分析功能。综上所述,本研究以前人工作为基础,梳理了震源复杂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针对现有广义台阵技术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行了改进和拓展,并将高频源成像的台阵技术和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台网技术结合提出了一种大地震震源变机制反演分析的新方法,且通过实际震例进行了检验。

郭家豪[3](2020)在《基于地震波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侵彻钻地武器因其独特的战斗特点和打击破坏效果逐渐成为现代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威慑手段,但是这种武器地下爆炸威力的定量分析目前尚不完善,利用地震波测算武器爆炸当量的研究多集中在用震级估算爆炸当量。根据侵彻战斗部先侵深再爆炸的特点,本文以爆破工程中对萨道夫斯基公式的应用为基础,探索了专门用于侵彻武器爆炸当量估算的方法,具体工作如下:(1)阐述了地震波能量与震级和爆炸当量的关系,研究了基于地方性震级ML和短周期体波震级mb的当量估算方法。从理论的角度研究了地震波的振速衰减规律,推导出了平整场地与非平整场地两种地形下震源能量回归公式,提出了利用回归所得的能量估算爆炸当量的方法,解决了萨道夫斯基公式在测点与爆心有高程差时预测精度差和场地系数K不确定时无法计算当量的问题。(2)分析了地震波采集系统的总体框架,分别对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设计,包括检波器的选型和采集-存储装置的设计,结合侵彻武器的战斗特点提出了爆炸当量估算的试验方案。(3)基于非平整场地下的实测数据,用两种算法估算了当量。震级-当量法估算中,利用地方性震级ML计算的当量结果偏差极大,利用短周期体波震级mb计算结果偏差小,但因式中校正参数c不具普适性,使得该法具有较大的局限;震源-当量法估算中,利用非平整场地的震源-当量法的估算结果比预估当量高出38%,而利用传统萨氏公式和平整场地下的震源回归模型的估算结果是预估当量的100倍以上。估算结果证明了非平整场地下震源能量-当量法可用于爆炸当量估算,提出的方法可靠性得到保证。

谢卓娟[4](2020)在《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海域经济发展,编制海域地震区划图服务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迫在眉睫。海域地震区划编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地震活动特征研究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确定。然而,由于海域的特殊位置,海域地震监测受台网密度的限制,和陆域地震相比,海域的地震活动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地震资料零散,来源渠道多元化和震级标度多样性,海域地震活动的特点既存在板内地震又有板缘地震,两类地震在性质、强度、震源深度、地震活动规律和机制上不相同,造成海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相对匮乏。当前开展我国海域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缺少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及其完整性分析,无适合于海域地区的震级转换方法和经验公式,缺乏海域地震活动性的深入研究,以及针对海域地震活动特点建立的海域不同震源深度(包括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等。为此,本论文开展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的统一地震目录并进行完整性分析,为海域活动构造划分、浅部潜在震源区和中深部“立体”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海域地震活动规律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并基于建立的地震目录进行海域的地震活动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为海域地震区划的编制提供重要参数,得出如下创新性成果:(1)编制了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建立了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地震目录和2.0≤M<4.7级中小地震目录,填补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编制的空白,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试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地震目录编制的技术方法。(2)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建立相应的震级转换公式。研究了我国海域地区测定的面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的震级系统差,并与陆域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系统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分析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菲律宾的地震台网,在测定同一震级标度的地震时,产生震级偏差产生的原因,并统计分析产生的震级偏差在不同深度、不同时段、不同震级段和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提出了适合于海域的震级转换方法,并分别建立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震级范围和不同深度范围内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GCMT和NIED测定的矩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以及建立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与中国台湾地震台网ML震级,与菲律宾地震台网Ms震级的震级转换关系式,最终统一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的震级标度。本论文采用海域地区的地震资料建立的适合于我国海域及邻区的不同震级和不同深度范围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区别于以往国外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和国内陆域地区的浅源地震的震级转换关系式,可为今后海域地区地震震级的转换提供参考,震级系统差的研究也可为我国大陆地震台网修订这些地区的量规函数,进行震级偏差改正和地震联合观测提供参考。(3)给出了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及其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特征。收集我国海域及邻区各国地震台站的分布情况和台网的发展简史,分析和研究不同海域、不同时段的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震中定位精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给出了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薄弱和地震定位精度差的区域,为我国海域地区的完整性分析和沿海、近海地区海洋地震监测台网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科学参考。采用适合海域地区地震资料的除丛方法删除前余、震,并基于累积频数法和完整性震级范围分析方法(Entire-magnitude-range method,EMR)确定海域地区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和不同震源深度范围内最小完整性震级Mc的时空分布特征。(4)针对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特点,建立不同海域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模型,并确定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参数。研究我国海域地震活动在不同板内和板块边缘地区的空间分布、强度分布与频度分布特征,以及地震活动在板块边界俯冲带地区深浅部的活动特点,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探讨了最小二乘法(LS)和最大似然法(MLE)在计算我国海域及邻区b值时的适用性;提出在综合考虑海域各地震带地震资料完整性程度和地震活动特征的基础上,不同地区采取相应的b值计算方法,以及多方案的方式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最终给出我国海域及邻近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b值和V4值,这是我国首次针对海域及邻区各地震带资料的完整性和地震活动的特征,定制的海域地区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参数值,有别于陆域区划和平时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只采用的最小二乘法计算方法,且不考虑震源深度范围计算得到的结果。分析俯冲带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为划分板块边界俯冲带的浅部潜在震源区、中深部潜在震源区的“立体”潜在震源区和确定地震活动性参数提供了依据,在结合地震构造和动力学背景基础上,了解俯冲带地区的俯冲作用分布格局,并对俯冲带中深源地区的b值进行详细研究,分析俯冲带不同区域b值随深度的变化特征,以及b值在俯冲带不同段各剖面横截面随深度的分布特征,用b值图像标识出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下,板块边界未来可能发生破裂的高应力段,可为研究深部的地震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直接用于海域地震区划图试编工作中,也为今后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对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中长期预测、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区划和完善我国抗震防灾体系均有重要意义。

韩昕[5](2020)在《重大工程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方法的改进》文中研究表明在工程抗震和岩土工程领域,反应谱是用来表述地震地面运动强度的一种方法,它是抗震设计的基础。设计反应谱源于地震反应谱,它是不同场地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在平均意义下的一种表达。设计反应谱形状的规定、表达方式及其标定方法的研究是工程抗震领域长期关注的基本问题。如何给出一种能够更加真实地反应地震动频谱特性和场地动力特性的设计反应谱曲线,是重大工程工程抗震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国内外1227条强震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围绕设计反应谱形状及标定方法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一种新的设计反应谱表达方式,并提出新的场地相关反应谱的标定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总结归纳和梳理了抗震设计反应谱的发展演化过程,对设计反应谱的标定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评述。通过对Newmark三参数标定法、双参数标定法、最小二乘标定法、差分进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目前各种标定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性。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设计反应谱的表达形式和形状的规定是实现设计反应谱合理标定的关键问题。(2)通过对大量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形态的研究,采取多种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曲线进行了分段拟合,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一种新的三段式设计反应谱曲线标定模型,对现行的设计反应谱形状和标定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设计反应谱曲线在不同段分别由二次函数曲线,三次函数曲线和幂函数下降曲线构成。新的设计反应谱以曲线拟合代替了传统的设计反应谱在上升段和平台段的直线拟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原设计反应谱平台段表达对地震反应谱标定造成的离散性和误差。(3)按照场地类别、震级和震中距三个因素对参与统计的1227条强震记录进行分组,根据新的设计反应谱表达形式对每条反应谱曲线进行标定。通过分析标定结果,给出了新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参数(设计反应谱最大值βmax和特征周期Tg)并讨论了场地类别、震级、震中距对设计反应谱表达形式和特征参数的影响。(4)为满足我国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场地相关反应谱的标定方法,并将新的标定方法与目前常用的标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工程实例实现了本文提出的场地相关反应谱标定的新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对比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标定方法精度相对较高,更能合理的反映场地相关反应谱的特征。设计反应谱是结构抗震设计中对输入地震动的一种规定,合理的规定设计反应谱及其地震动的输入方法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石。自从上个世纪中叶科学家把地震反应谱应用到工程抗震设计领域以来,各国抗震设计规范大多采用加速度反应谱作为设计谱,并将不同风险水平的谱参数作为结构抗震设计的控制性地震动参数。在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应用中,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未停止对设计反应谱的研究和完善,以使其更加合理地反映场地地震动的特性。本文的工作对丰富反应谱理论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推动反应谱的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陈阳,李波,李万金,沙小保,白世达,何平[6](2019)在《个旧地震台CTS-1E数字地震仪地震监测能力分析》文中认为根据个旧地震台地脉动干扰数据、1 930个地震的单台地震记录以及上述地震震相的识别分析结果,在分别设定纵波(P)、横波(S)、面波(Rm)最大幅度与地脉动干扰比值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该台CTS-1 E速度型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仿真不同仪器的监测能力。

范瑾,苏燕,孟小琴,梁向军,张玲[7](2019)在《山西数字台网震级测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一个量度,也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利用山西数字测震台网2009-2016年ML≥3.5以上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对近震震级ML、面波震级MS、宽频带面波震级Ms(BB)和矩震级Mw的震级测定方法进行讨论研究和对比,认为新震级标度能发挥宽频带数字地震资料的优越性,有利于资料的交换利用及对外发布。

王泽伟,李夕兵,尚雪义,董陇军,刘栋,周勇勇[8](2017)在《基于VFOM的矿山微震震源定位及近震震级标定》文中研究指明矿山微震事件震源位置和近震震级是矿震最基本的参数,其准确计算对矿震事件分析与信息挖掘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位思路的定位方法—虚拟场优化法(virtual field optimization method,VFOM),并给出了以台站计算震级偏差最小为目标的近震震级公式回归方法。将VFOM和近震震级参数回归方法用于开阳磷矿用沙坝矿区401个微震事件的震源定位和近震震级公式的重新标定。结果表明,定位结果可靠,重新标定震级公式得到的震级台站偏差相比于现有公式有明显的减小。此外,采用标定震级公式计算的震级分布观察到了明显的双峰分布现象,表明用沙坝矿的微震数据可能由两种成因的事件构成。实例表明,不同地区的近震震级计算公式必须根据实测数据重新标定,否则将可能丢失一些重要的震级分布特征。

李成成[9](2014)在《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矿震是由采矿活动而诱发的矿井岩体突然失稳破坏的动力现象,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矿井将进入深部开采,矿震发生的大小、数量将出现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其灾害性也将日趋严重。通过对我国煤矿矿震发生情况、国内外对矿震及其设备研究现状提出了地表掩埋式矿震监测定位系统。阐述了矿震的特征、成因、分类、形成机理、监测方法,强调煤体压缩型、顶板断裂型和断层错动型矿震分类方法,并对此三类矿震的形成机理、失稳准则进行了论述,为提出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概述了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论述了台站选址及组成,根据煤矿矿震特征提出了地表台站的选址原则、密布布置方式、掩埋安装方式、宽频域速度传感器选择、三向速度传感器设计、掩埋防水数据采集仪研制、GPS时标授时、3G无线网络传输、太阳能电源组供电、网络传输结构及数据处理分析的WEB结构设计方案。分析了矿震和干扰信号的波形特征,介绍了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识别初至波程序编写流程和部分程序的编程原理,讨论了设定阀值法、滑动平均值法、分形理论法、信息熵理论法的四种矿震波识别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这四种方法的共性和个性及优缺点。最后采用设定阀值法解决矿震信号的快速识别,采用信息熵法进行初至到达时刻识别解决精度问题,进行了震相的初步分析,推导了P波初动方向的计算公式,为后续的矿震发震时刻、震源定位奠定基础。基于矿震定位的特点,本系统应用单台定位和多台定位方法,提出多点定位方法的点数越多定位精度越高,密布测点是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但也不能无限制的密布,从统计学理论分析,接收点超过10个精度提高的很小,地质结构非均匀性、非连续性、各向异性等很复杂,带来的误差很大,不能通过增加测点来解决,要通过各个区域放炮定位标定。通过概述地震震级、论述矿震震级不同于地震的特点、对比震级计算实例,可知拟合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适用于煤矿的矿震震级计算。探讨了室内试验,为将来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与井下采区范围掩埋式微震监测定位系统的结合奠定前期研究的基础。

贾宝新[10](2013)在《矿震监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震是采矿诱发的矿井地震,是矿井自然灾害之一。如何降低和减少矿震所导致的事故和灾难,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对矿震进行实时连续监测。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矿震监测的理论与应用进行研究。(1)探讨矿震的发生机理,建立了矿震波在均匀与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模型。根据矿震的物理特征、矿震的能量特征、参与矿震的岩体类别、矿震力源和矿震发生失稳机理等对矿震进行分类;详细论述与总结了断层错动型矿震、煤体压缩型矿震、顶板断裂型矿震的发生机理。建立了均匀介质中矿震波的三维显式波动方程,以及分层介质中的三维显示波动方程。通过在矿震监测系统的应用表明,所建模型有效提高了震级计算和定位计算的精度。(2)建立矿震波初至自动识别方法。通过分析矿震信号的特征及其干扰因素,对各种震相自动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评价了各种识别方法的优缺点,并基于分形理论对矿震震相初至的自动识别进行了的研究,采用Hausdorff分形维数方法中使用超立方体对振动波形进行覆盖的计算方法,克服了其他同类方法对矿山地震进行平面简化问题,到时读取的精度有了一定提高。通过对实际矿山地震进行定位,垂直误差均值为4.5m,水平方向误差为0.4m,满足煤矿安全生产要求。(3)建立了矿震定位方法,并对SW-GBM定位方法进行修正。在地震定位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合于矿震特点的定位方法。采用用走时和震源距离之间的关系式推导出了矿震发震时刻的计算公式;研究了基于发震时刻计算公式单台站定位方法,并在木城涧矿震监测定位系统中的应用,定位结果小于系统规定的误差上限;研究了适合于两台站和三台站定位的直线方程法;对SW-GBM法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矿震定位质量的评估方法。并结合矿震波传播规律对SW-GBM定位方法进行了修正,计算结果表明,能够有效的提高矿震定位精度。(4)建立震级计算公式,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建立了矿震预测公式。根据矿震不同于地震的特点,采用李学政的近场起算函数,计算近震震级;利用加速度测定矩震级;采用曲线拟合的方式拟合木城涧矿区的持续时间震级公式;并对近震震级和持续时间震级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运用最大熵理论建立信息熵预测矿震的统一预测模型,现场实例验证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是一种可行的矿震预测方法。(5)建立矿震监测台站的空间分布准则。台站的空间分布在煤矿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给定速度模型后,台站的几何分布将直接影响监测精度。运用维数优化原理建立矿震监测台站优化方法,实践表明优化的监测台站空间布置能够大大减小震中定位误差,为其他煤矿微震台站选址和布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讨论了台网数量对矿震预测的影响,增加台网密度,提高监测频率是今后矿震监测的主要方向之一。(6)修正并完善原有矿震监测系统,开发矿震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基于上述研究成果,对原有矿震监测系统进行完善。开发了矿震监测管理和预警系统,确定应力异常区矿山微震敏感指标,并从现场矿山微震规律中,抽取相关特征参量,确定了煤矿高应力异常区域矿山微震确定方法和危险性动态趋势预测方法,给出了相关指标的预警临界值。

二、对数字地震记录用速度与位移测定近震震级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数字地震记录用速度与位移测定近震震级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震源机制的地下爆炸识别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核爆炸和核爆炸地震监测
    1.2 地震核查技术
    1.3 地震事件识别
    1.4 地下核爆炸震源机制
    1.5 塌陷事件震源机制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地下核爆炸震源机制反演问题
    2.1 引言
    2.2 地下爆炸全矩张量面波反演理论
    2.3 地下爆炸全矩张量反演方法
    2.4 地下爆炸全矩张量反演数值模拟
        2.4.1 模型设置
        2.4.2 到时校正
        2.4.3 反演结果
    2.5 讨论
    2.6 结论
第3章 六次朝鲜核试验及塌陷事件震源机制反演
    3.1 引言
    3.2 数据与方法
    3.3 矩张量分解、震源成分百分比计算及震源类型图投影方法
        3.3.1 矩张量分解
        3.3.2 震源成分百分比计算
        3.3.3 震源类型图投影
    3.4 反演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第4章 利用波形与面波幅值比联合约束2017年朝鲜核试验与塌陷事件震源机制
    4.1 引言
    4.2 数据与方法
    4.3 反演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第5章 朝鲜核试验m_b:Ms识别判据失效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正演模拟方法
        5.2.1 地下爆炸ISO、CLVD、DC源震源机制
        5.2.2 地下爆炸ISO、CLVD、DC源时间函数
        5.2.3 地下爆炸ISO、CLVD、DC源发震时刻及震源深度
        5.2.4 天然地震的震源参数
        5.2.5 理论地震图计算方法
        5.2.6 m_b、Ms震级计算公式
    5.3 计算结果
        5.3.1 地下爆炸m_b:Ms震级计算结果
        5.3.2 天然地震m_b、Ms震级计算结果
        5.3.3 地下爆炸与天然地震的m_b:Ms对比
    5.4 对朝鲜核试验m_b:Ms观测结果的启示意义
    5.5 讨论
    5.6 结论
第6章 利用疑似sPL震相测定朝鲜核试验场几次余震事件的震源深度
    6.1 引言
    6.2 震源深度测定方法
    6.3 朝鲜核试验余震波形特征
    6.4 sPL震相理论地震图计算
    6.5 利用波形拟合测定余震事件的震源深度
    6.6 结论
第7章 从识别角度看我国新疆天山东部地区地震特征
    7.1 引言
    7.2 20150624地震
        7.2.1 事件概况
        7.2.2 m_b:Ms识别
        7.2.3 震源机制反演
        7.2.4 利用远震深度震相确定震源深度
        7.2.5 震源机制对P波初动的解释
        7.2.6 P/S幅值比观测及解释
    7.3 20171210地震、20171226地震
    7.4 20110608、20120108 地震
    7.5 结论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第四章补充材料
附录B 第五章补充材料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高频源约束的大地震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台阵反投影技术综述
        1.1.1 反投影方法研究破裂过程的意义
        1.1.2 反投影技术研究进展
        1.1.3 反投影技术存在的问题
    1.2 矩心矩张量反演综述
        1.2.1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意义
        1.2.2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研究进展
        1.2.3 矩心矩张量反演中存在的问题
    1.3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综述
        1.3.1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意义
        1.3.2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研究进展
        1.3.3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广义台阵技术的改进与拓展
    2.1 概述
    2.2 台阵反投影技术的基础理论及方法
        2.2.1 原理与方法
        2.2.2 破裂参数的估计
    2.3 台阵响应的加权优化
        2.3.1 台阵响应函数的物理意义与实际问题
        2.3.2 基于高斯函数的优化
        2.3.3 台阵几何分布对台阵响应函数的影响
        2.3.4 台阵响应优化效应的数值实验
    2.4 台阵响应优化技术在实际震例中的应用
        2.4.1 2018年1月23日阿拉斯加湾Mw7.9地震反投影成像结果
    2.5 广义台阵技术的拓展(一):基于S波的反投影
        2.5.1 远场S震相反投影存在的问题
        2.5.2 利用远场S震相对2013年鄂霍茨克海Mw8.3深震反投影成像
    2.6 广义台阵技术的拓展(二):基于PKIKP震相的反投影
        2.6.1 PKIKP震相反投影存在的问题
        2.6.2 利用PKIKP震相对2012 年苏门答腊近海Mw8.6 地震反投影成像
    2.7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震相的矩心矩张量反演
    3.1 概述
    3.2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基础理论
        3.2.1 点源的矩张量反演
        3.2.2 矩心位置的矩张量反演
    3.3 体波、地幔波的矩心矩张量反演
        3.3.1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常规方法
        3.3.2 利用网格搜索求矩心矩张量
    3.4 利用W-phase进行矩心矩张量反演
        3.4.1 W-phase概述
        3.4.2 W-phase的提取
        3.4.3 利用W-phase振幅对震级的预估(Peak-to-Peak)
        3.4.4 W-phase矩心时间的搜索
        3.4.5 W-phase矩心空间的搜索
        3.4.6 震级的标定
    3.5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数值实验
        3.5.1 矩张量差的矢量化
        3.5.2 台站分布对点源矩张量反演的影响(W-phase)
        3.5.3 随机噪声对点源矩张量反演的影响
        3.5.4 矩心时间对反演的影响
        3.5.5 子事件时空位置对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影响
        3.5.6 Peak-to-Peak对震级和走向的快速估计
    3.6 矩心矩张量反演的应用
        3.6.1 2010年2月27日智利Mw8.8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2 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Mw9.0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3 2018年1月23日阿拉斯加湾Mw7.9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4 2018年8月17日斐济Mw8.2深源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6.5 2020年1月28日古巴Mw7.7地震矩心矩张量解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高频源约束的震源机制反演
    4.1 概述
    4.2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4.2.1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基础理论
        4.2.2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已有的方法
    4.3 结合台阵技术进行多点震源机制反演
        4.3.1 台阵技术研究多点震源机制存在的问题
        4.3.2 利用视震源时间函数对破裂方位进行估计
        4.3.3 连续震源模式的反演
        4.3.4 非连续震源模式的反演
    4.4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数值实验
        4.4.1 解的非唯一性与模型的复杂性
        4.4.2 空间位置不确定性对反演结果造成的影响
        4.4.3 破裂速度对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影响
    4.5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应用(一):连续震源
        4.5.1 利用高频辐射源信息对2001年昆仑山Mw7.8地震的直接反演
        4.5.2 利用高频辐射源信息对2010年智利Mw8.8地震的直接反演
    4.6 多点震源机制反演的应用(二):非连续震源
        4.6.1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的矩心矩张量解
        4.6.2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的视震源时间函数分析
        4.6.3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高频辐射源时空特征分析
        4.6.4 2013年南斯科舍海岭Mw7.8地震的多点震源机制解
    4.7 小结
第五章 讨论与展望
    5.1 讨论
        5.1.1 台阵反投影技术
        5.1.2 矩心矩张量反演
        5.1.3 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
    5.2 展望
        5.2.1 台阵反投影技术
        5.2.2 矩心矩张量反演
        5.2.3 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拓展台阵反投影软件使用说明
    A.1 功能
    A.2 输入文件及格式
    A.3 输出文件及格式
    A.4 方法与原理
    A.5 安装与运行
    A.6 界面与菜单的使用
附录 B:多震相矩心矩张量反演软件(MPCMT)说明
    B.1 功能
    B.2 输入文件及格式
    B.3 输出文件及格式
    B.4 方法与原理
    B.5 安装与运行
    B.6 界面与菜单的使用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与发表文章
    作者简历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3)基于地震波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地震波的能量原理
    2.1 爆破地震波的传播
        2.1.1 P波的传播
        2.1.2 S波的传播
        2.1.3 面波的传播
    2.2 地震震级的能量原理
        2.2.1 地震矩的能量原理
        2.2.2 矩震级的表示
    2.3 爆破振速和爆炸当量的关系
        2.3.1 爆破地震波衰减机制
        2.3.2 爆破振速衰减特性和当量的关系
    2.4 小结
3.爆炸当量估算方法
    3.1 震级-当量估算
        3.1.1 地方性震级ML
        3.1.2 短周期体波震级mb
    3.2 基于振动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
        3.2.1 侵彻爆炸震源能量回归模型
        3.2.2 爆炸当量计算
    3.3 小结
4.系统设计与模拟试验
    4.1 地震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4.1.1 地震检波器
        4.1.2 地震信号存储装置
    4.2 试验设计
    4.3 小结
5.测试试验与数据处理
    5.1 测试试验
    5.2 震级法当量估算结果
    5.3 震源能量法当量估算结果
        5.3.1 实例验证
        5.3.2 试验结果估算
    5.4 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基础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地震目录编制现状
        1.3.2 震级转换关系的研究现状
        1.3.3 我国海域地震资料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1.3.4 我国海域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
        1.5.1 技术路线图
        1.5.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统一地震目录
    2.1 引言
    2.2 地震目录的编目范围
        2.2.1 空间范围
        2.2.2 时间范围
    2.3 资料来源
        2.3.1 我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资料的来源
        2.3.2 海域邻区各国地震资料的来源
    2.4 编目的原则与方法
    2.5 编目的成果与形式和目录概况
        2.5.1 我国海域及邻区M≥4.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目录
        2.5.2 我国海域及邻区2.0-4.6级中小地震目录
    2.6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震级的转换和震级标度的统一
    3.1 引言
    3.2 我国海域及邻区面波震级、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转换关系研究
        3.2.1 资料来源及概况
        3.2.2 回归方法
        3.2.3 面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4 体波震级与矩震级的经验关系统计
        3.2.5 与陆域震级转换关系式的对比
    3.3 我国地震台网与其它地震台网测定地震的震级偏差研究
        3.3.1 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
        3.3.2 计算方法
        3.3.3 震级偏差的统计分析
        3.3.4 不同地震台网震级的转换关系
    3.4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目录震级标度的统一
    3.5 小结
第四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
    4.1 引言
    4.2 我国海域及邻区不同时段地震台站分布和地震监测能力
    4.3 地震震中定位精度分析
        4.3.1 各类地震定位精度随时间的变化
        4.3.2 不同区域内地震定位精度的评估
    4.4 删除前、余震
    4.5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资料的完整性分析
        4.5.1 地震目录各震级档的完整起始年限
        4.5.2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时间分布特征
        4.5.3 最小完整性震级M_C的空间分布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参数
    5.1 引言
    5.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构造背景
    5.3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3.1 研究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
        5.3.2 我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带的划分和调整
        5.3.3 近海大陆架海域各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4 远海各地震统计区的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5.3.5 俯冲带地区的地震活动特征
    5.4 我国海域及邻区的地震活动性参数
        5.4.1 b值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5.4.2 MLE和LS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5.4.3 近海大陆架海域和远海各地震带的b值和V_4值
        5.4.4 俯冲带地区的b值和V_4值
        5.4.5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对比和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录 我国海域及邻区M_S≥7级地震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图件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5)重大工程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反应谱的概念及其数值计算
        1.2.1 反应谱的概念
        1.2.2 反应谱的数值计算过程
    1.3 反应谱研究历程及应用
        1.3.1 反应谱的研究历程
        1.3.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反应谱
        1.3.3 重大工程的设计反应谱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强震观测及强震记录的选取
    2.1 引言
    2.2 强震观测概述
    2.3 强震记录选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反应谱形状改进的方案
    3.1 引言
    3.2 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
        3.2.1 三参数标定法
        3.2.2 双参数标定法
        3.2.3 最小二乘标定法
        3.2.4 遗传算法标定反应谱法
        3.2.5 差分进化标定法
    3.3 设计反应谱标定方法对比
    3.4 反应谱标定存在问题
    3.5 关于设计反应谱形状的讨论
        3.5.1 地震反应谱统计分析
        3.5.2 新目标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参数的确定方法
        3.5.3 新旧设计反应谱曲线对比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反应谱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
    4.1 引言
    4.2 平台值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4.3 特征周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4.4 动力放大系数谱最大值统计分析
    4.5 动力放大系数谱特征周期统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场地相关反应谱标定方法的改进
    5.1 引言
    5.2 目标谱形状的确定方法
    5.3 遗传算法标定目标反应谱及拐点周期
    5.4 设计反应谱形状及谱型控制参数的确定
    5.5 应用实例
        5.5.1 目标谱形状的确定
        5.5.2 遗传算法标定目标谱及拐点周期
        5.5.3 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谱型控制参数的确定
        5.5.4 标定结果对比
    5.6 场地相关反应谱的计算过程
    5.7 场地相关反应谱标定新方法的工程应用
        5.7.1 工程实例一
        5.7.2 工程实例二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个旧地震台CTS-1E数字地震仪地震监测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数字化地震研究概况
2 个旧台CTS-1E地震计监测能力的分析论述
    2.1 震级参数的测定
        2.1.1 近震震级的测定
        2.1.2 面波震级的测定
    2.2 监测能力的计算分析
        2.2.1 近震监测能力的计算分析
        2.2.2 远震和极远震监测能力的计算分析
3 结 论

(7)山西数字台网震级测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近震震级
2 面波震级
    2.1 面波震级MS
        2.1.1 计算公式
        2.1.2 测量方法
        2.1.3 ML和MS震级比较
    2.2 面波震级Ms (BB)
        2.2.1 计算公式
        2.2.2 测量方法
        2.2.3 MS和Ms (BB) 震级比较
3 矩震级[2-4]
    3.1 计算公式
    3.2 测量方法
4 结语

(8)基于VFOM的矿山微震震源定位及近震震级标定(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VFOM法微震震源定位理论
2 近震震级参数标定方法
    2.1 近震震级公式
    2.2 最大位移的确定
    2.3 起算函数标定
3 开阳磷矿微震监测应用
    3.1 矿区工程概况及微震系统
    3.2 VFOM定位
    3.3 近震震级起算函数参数标定
    3.4 开阳磷矿微震近震震级计算
    3.5 震级双峰特征
4 结论

(9)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震的研究现状
        1.2.2 矿震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矿震定位研究现状
        1.2.4 矿震震级计算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矿震的研究
    2.1 矿震的基本特征
    2.2 矿震的成因
    2.3 矿震的分类
    2.4 矿震的形成机理
    2.5 矿震的监测方法
        2.5.1 理论分析法
        2.5.2 现场实测法
    2.6 本章小结
3 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的研究
    3.1 系统概述
    3.2 台站的选址
    3.3 台站的组成
        3.3.1 三分向速度传感器
        3.3.2 数据采集器
        3.3.3 太阳能电源组
        3.3.4 网络传输结构及数据处理服务
    3.4 本章小结
4 矿震信号的监测
    4.1 矿震信号
        4.1.1 矿震波的组成和特征
        4.1.2 矿震信号的干扰因素
    4.2 矿震信号的监测
        4.2.1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2.2 矿震监测程序介绍
    4.3 矿震监测信号
    4.4 矿震震相分析
        4.4.1 设定阀值法的矿震波识别方法
        4.4.2 基于滑动平均值法的矿震波初至识别方法
        4.4.3 基于分形理论的矿震波初至识别方法
        4.4.4 基于信息熵的矿震波初至识别方法
        4.4.5 平均值、分形维数、信息熵法的对比
        4.4.6 初至到达时刻识别的实例对比
        4.4.7 矿震传播方向
    4.5 本章小结
5 矿震定位问题的研究与应用
    5.1 矿震定位的重要性
    5.2 矿震的单台定位
    5.3 矿震的多台定位
    5.4 本章小结
6 矿震震级的研究与应用
    6.1 地震震级概述
    6.2 矿震震级的特点
        6.2.1 近震震级M_I
        6.2.2 持续时间震级M_D
    6.3 两种震级标度在矿震震级计算中的应用
    6.4 本章小结
7 煤样单轴压缩震动信号特征分析
    7.1 实验系统与试样
    7.2 煤样单调加载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7.2.1 试验步骤
        7.2.2 试验结果分析
    7.3 煤样分级加载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7.3.1 试验步骤
        7.3.2 试验结果分析
    7.4 煤样循环加载单轴压缩试验结果分析
        7.4.1 试验步骤
        7.4.2 试验结果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矿震监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矿震监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震监测台站的空间分布研究现状
        1.2.2 震相识别研究现状
        1.2.3 震级计算研究现状
        1.2.4 矿山地震定位研究现状
        1.2.5 传播模型研究现状
        1.2.6 矿震预测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矿震发生机理、分类及矿震波传播规律的研究
    2.1 矿震的发生条件
    2.2 矿震的分类
    2.3 矿震形成机理
    2.4 矿震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规律
        2.4.1 矿震三维激振模型的建立
        2.4.2 激振模型在震相识别中的应用
    2.5 矿震波在分层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5.1 分层介质中波阵面方程
        2.5.2 矿震波的波阵面
        2.5.3 三维波阵面方程
        2.5.4 矿震震波经介质变化面后任意点的波动方程
        2.5.5 波阵面在介质变化面上的传播速度
    2.6 本章小结
3 矿震信号识别方法研究
    3.1 矿震信号
        3.1.1 矿震波的组成和特征
        3.1.2 矿震信号的干扰因素
        3.1.3 矿震信号的筛选
    3.2 矿震信号的识别方法
        3.2.1 时域分析法
        3.2.2 频域分析法
        3.2.3 时频分析法
        3.2.4 模式识别的方法
        3.2.5 综合分析法
    3.3 基于分形理论的矿震波初至识别方法
        3.3.1 分形维数应用的可行性
        3.3.2 矿震信号的分形维数计算
        3.3.3 模型应用矿震定位实例
    3.4 本章小结
4 矿震定位方法的研究
    4.1 矿震的发震时刻
        4.1.1 地震发震时刻的测定方法
        4.1.2 矿震发震时刻的测定方法
    4.2 矿震的定位方法
        4.2.1 地震定位方法
        4.2.2 矿震定位方法
    4.3 修正的 SW-GBM 定位公式
    4.4 本章小结
5 矿震震级及预测的研究
    5.1 地震震级概述
    5.2 矿震震级的测定
        5.2.1 近震震级M_L
        5.2.2 矩震级M_W
        5.2.3 续时间震级M_D
        5.2.4 级标度在矿震震级测定中的应用
    5.3 矿震预测
        5.3.1 东滩煤矿试验区概况
        5.3.2 最大熵原理建立震级概率分布统一预测模型
        5.3.3 最大信息熵统一预测模型建立
        5.3.4 矿震预测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矿震监测台站的空间分布研究
    6.1 概述
    6.2 监测台站分布准则
        6.2.1 P 波到时计算
        6.2.2 监测台站空间结构的选择
        6.2.3 监测台站台址选择
    6.3 木城涧煤矿应用实例
        6.3.1 木城涧煤矿台址选择
        6.3.2 矿震定位计算方法
        6.3.3 监测台站位置的确定
    6.4 兖州东滩煤矿应用实例
        6.4.1 监测台站台址选择
        6.4.2 台站的优化
    6.5 矿震监测台站数量对矿震预测的影响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研究
    7.1 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构成
    7.2 矿震监测定位终端系统的布设与组成
        7.2.1 台站的选址
        7.2.2 台站的组成
        7.2.3 矿山微震监测系统的总体布置
    7.3 矿震监测定位系统软件的构成与功能介绍
        7.3.1 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软件结构
        7.3.2 矿震监测定位系统的软件功能
    7.4 矿震监测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7.4.1 矿震监测管理系统开发的意义
        7.4.2 矿微震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施
        7.4.3 矿震监测管理系统软件的主要构成及功能
        7.4.4 微震监测数据传输系统软件结构及主要功能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查新结论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对数字地震记录用速度与位移测定近震震级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震源机制的地下爆炸识别分析[D]. 徐恒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2]高频源约束的大地震震源机制复杂性研究[D]. 张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3]基于地震波的战斗部爆炸当量估算方法研究[D]. 郭家豪. 中北大学, 2020(10)
  • [4]中国海域及邻区地震区划中的地震活动性研究[D]. 谢卓娟.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重大工程设计反应谱形状及其标定方法的改进[D]. 韩昕.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
  • [6]个旧地震台CTS-1E数字地震仪地震监测能力分析[J]. 陈阳,李波,李万金,沙小保,白世达,何平. 高原地震, 2019(04)
  • [7]山西数字台网震级测定方法研究[J]. 范瑾,苏燕,孟小琴,梁向军,张玲. 山西地震, 2019(02)
  • [8]基于VFOM的矿山微震震源定位及近震震级标定[J]. 王泽伟,李夕兵,尚雪义,董陇军,刘栋,周勇勇. 岩土工程学报, 2017(08)
  • [9]地表掩埋式矿震定位系统的研究[D]. 李成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4(03)
  • [10]矿震监测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 贾宝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用数字地震记录中的速度和位移测量近震级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