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合结构的集成化协同设计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侯利国[1](2020)在《电驱动系统减速器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振动噪声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驱动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总成,高速、高效、高密度、低振动噪音是其重点发展方向。随着电驱动系统高速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电驱动系统相比传统动力总成,由于缺少发动机噪声的掩蔽效应,电机电磁噪声、齿轮啮合阶次噪声等中高频噪声日益凸显;同时高速化发展使得系统固有频率密集、局部模态增多、潜在共振点更多;集成化发展使得系统整体耦合度更高、系统动态响应更为复杂;因此电驱动系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NVH问题,形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针对以上NVH问题现状,开展斜齿轮承载接触快速分析建模、齿轮三维修形分析及多目标优化、高速电驱动系统刚柔耦合建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分析及优化研究,完成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建模、仿真、分析到优化的工作流程。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精密一体化驱动电机系统研制”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针对有限元法建模繁琐/求解慢、解析法适应范围差/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混合有限元法与赫兹接触理论的斜齿轮承载接触快速分析模型。该模型可考虑轻量化轮体结构、齿轮修形、啮合错位、齿侧间隙、装配及制造误差等因素影响,同时兼顾计算精度与求解效率。采用参数化建模手段,基于有限元原理与赫兹接触理论实现齿面柔度矩阵的精确计算,无需分离变形量且不依赖有限元软件,可快速求解斜齿轮副时变啮合刚度、静态传递误差以及齿面载荷分布等齿轮NVH关键性能指标。2)以某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减速器齿轮副为研究载体,基于搭建的斜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模型分析了扭矩、齿轮啮合错位量、正弦/随机误差等制造/装配误差、齿轮轻量化轮体的轴孔直径、轮辐厚度、轮缘厚度等影响因素对电驱动系统减速器齿轮副传递误差、时变啮合刚度等关键NVH激励源指标的影响特性,并针对上述参数变化下的齿轮NVH性能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3)针对电驱动系统减速器齿轮修形多目标优化问题,首先进行齿轮三维修形分析,获取修形空间内NVH、强度及耐久性等齿轮性能指标的演变规律以及齿轮修形参数间的协同特性;其次,基于三维修形分析开展了齿轮修形的多工况分步优化设计策略,获取近似最优设计;再次,基于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针对传递误差峰峰值及其1阶谐波、齿面接触应力峰值等目标进行了齿轮修形多目标优化;最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引入随机制造误差激励,探讨制造误差对NVH、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的鲁棒性影响,并针对多目标优化候选方案进行稳健性分析及优化。4)针对高速化、集成化电驱动系统NVH问题,如高转速导致系统固有频率密集、局部模态增多,电机转矩脉动、径向电磁力与齿轮传递误差等多个NVH激励源作用下的系统复杂动态响应,电驱动系统整体变形的强耦合性等问题,考虑电机结构、齿轮-轴-轴承的转子系统以及差速器、电驱动系统箱体等异形部件,同时考虑电磁激励与传递误差激励,搭建电驱动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研究系统动力学响应计算方法。最后,分别针对驱动电机径向力、转矩脉动以及齿轮副传递误差等NVH激励源作用下的电驱动系统动态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取各激励源作用下的系统动态特性变化规律。5)基于电驱动系统NVH台架试验,利用阶次跟踪定理进行加速、滑行等4种NVH工况下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表现分析,并进行NVH问题定位及激励源识别。其次,为方便对系统动力学响应进行共振频率定位,并为系统振动特性分析及结构动力优化提供依据,开展了电驱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的仿真模态分析,并进行了模态试验验证。最后,为解决大量迭代优化带来的计算效率问题,引入基于表面振速法的电驱动系统噪声辐射快速仿真分析方法,并针对某纯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NVH问题,基于齿轮修形进行了电驱动系统NVH优化,基于系统悬置处的动力学响应以及在箱体表面的速度均方根对比分析表明,该优化方法效果显着。
李丹[2](2020)在《流域多塘湿地氮磷截留影响因素及工程效率评估》文中认为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湖泊流域入湖污染的重要来源,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和饮用水安全。洱海流域首次尝试性将大规模集成化多塘湿地应用于面源污染治理,旨在截蓄流域内面源污水,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本研究全面分析多塘湿地截蓄面源污染特点,识别污染物净化性能的影响因子,揭示工艺参数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响应机制,构建基于工艺参数强化净化性能的区间分析模型和面源污染截留评估模型,优化流域多塘湿地工艺参数及空间布局。主要结果如下:(1)全面分析洱海流域集成化多塘湿地对面源污染的截蓄特点。进水污染物浓度呈高氮低磷低碳,与当地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及农家肥为主的施肥现状有关。多塘湿地进水量、流域蒸发量和降雨量的分布特点,形成多塘湿地的不同水期:丰水期(7~10月)、平水期(11~12月和5~6月)和枯水期(1~4月),造成特征工艺参数如水力负荷率(HLR)、污染物负荷率(MLR)、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水深的季节性分布。丰水期降雨集中,面源污水截蓄量大,多塘湿地高水位运行;枯水期和平水期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水位显着下降。净化后的中水便于农村农业就近用水,可实现多塘湿地的节水减污、水资源调配及污水回用。(2)识别多塘湿地净化性能特征,追溯工艺参数对污染物截留贡献,科学分类和管理多塘湿地。多塘湿地污染物净化性能良好,丰水期单位面积TN和TP去除量(660.8 mg/m2/天和47.9 mg/m2/天)高于平水期(305.7 mg/m2/天和22.2mg/m2/天)和枯水期(221.0 mg/m2/天和12.5 mg/m2/天)。进水条件(MLR和HLR)、温度、HRT和水深显着影响污染物净化性能,其中进水条件是净化性能的主控因子。基于水深和工艺特点将多塘湿地分成4类:浅水表流湿地(水深<0.8 m)蓄水量小,净化性能佳;中水深表流湿地(水深=0.8~1.5 m)蓄水量和净化性能均一般;深水塘湿地(水深>1.5 m)蓄水量最佳,净化性能差;生态浮床湿地(水深>1.5 m)蓄水量和净水性能优越。(3)结合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手段,揭示3种类型多塘湿地组合工艺、参数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白塔、和乐和小邑多塘湿地脱氮除磷功能菌属丰度比分别为1.75%~6.95%、1.81%~7.77%和3.68%~24.60%,其中白塔多塘湿地的优势菌属种类最少,小邑多塘湿地优势菌属种类最多,组合工艺(塘—表流湿地—塘—浮床湿地—塘)促进微生物功能群落的生长富集。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进水污染物浓度越高,水力停留时间越大,越有利于优势菌属和功能菌属的生长富集。(4)构建基于调控工艺参数强化净化性能的区间分析模型和面源污染截留评估模型,优化多塘湿地工艺参数及空间布局。区间分析模型量化了进水条件参数的运行区间:MLR(TN)为5000~7500 mg/m2/天,MLR(TP)为200~400mg/m2/天,HLR为0.3~0.6 m3/m2/天。面源污染截留评估模型定量估算多塘湿地对面源污染TN和TP的截留贡献率分别为2.14%和2.67%。水量小、污染重、人口多的区域可匹配浅水表流湿地,水量大、污染重、人口少的区域可匹配生态浮床湿地。合理选址、增加多塘湿地数量面积及优化空间布局可增强多塘湿地对面源污染的截留。因此,流域多塘湿地的提效设计和合理空间布局还需兼顾当地的土地资源禀赋、污染源结构、农村农业用水资源分配等多种因素。综上,本研究全面评估了集成化多塘湿地在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工程效率,为多塘湿地“调、蓄、节、用、净”多重功能的提效应用及其在湖泊流域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向卫国[3](2020)在《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越来越多的项目以“集群”的形态呈现,如北京奥运会场馆工程、世博会场馆工程、新城区市政工程等,其中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对于推动区域生产要素有效连接、改善人文环境、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该类项目存在项目类型众多、项目组织、管理界面交织、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下存在着信息沟通方式落后、组织、过程管理割裂等问题,制约集群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随着工程建设项目集成化管理趋势的不断发展,有必要引入BIM及其关键技术,探索BIM技术下的集成管理模式,助力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精益化的方向发展。(1)研究本文内容开展所需的理论基础,包括集群项目、项目管理、集成相关理论、BIM技术及特点、GIS技术、模型轻量化技术、BIM与GIS融合技术等内容,为后续研究内容提供理论支撑。(2)在研究集群的特性、分析新城区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的概念,采用综合集成法、引入计算机集成建造理论模型,提出采用并创新性扩充“组织-过程-信息”三维集成模型内涵,基于此进一步设计了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框架,并对其中的含义进行阐释,最终有望涌现出新的处理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难题。(3)系统研究并创新提出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涉及到的技术方法与实施路径,包括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技术、BIM到GIS转换技术、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以及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有效解决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为进一步实现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奠定基础。(4)结合应用需求创新打造以BIM模型为信息中枢,融合工程建设各类要素信息、采用BIM、3DGIS等技术、C/S和B/S混合模式,以Restful标准化接口的微服务为服务主线,搭建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完成项目级和项目群级的功能设计,通过业务流程集成化、功能模块组件化,有效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度,适应于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功能复杂、数据融合、业务多变的特点,实现集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集成。(5)以深圳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为实例,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上述研究成果,创新性开展了包含地理模型、地质模型和规划模型在内的三大基础模型创建、包含道路、综合管廊、景观等在内的各类集群市政工程模型的创建、房屋建筑类模型的整合及应用、设计施工一体化应用和基于BIM的建设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有效解决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人理”、“物理”、“事理”挑战,实现了前海合作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基于组织集成、过程集成和信息集成的集成管理模式。
卢鹏宇[4](2020)在《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日益严苛的能源危机与排放法规对现代汽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新一代智能汽车热管理已不仅限于单纯解决发动机散热问题,而是涉及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排放、舒适性等多项性能的重要整车开发技术。整车集成热管理包含发动机冷却、机油冷却、空调制冷、暖通供热、增压中冷、低周热疲劳与热伤害等内容,对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等新能源车型还包括电机冷却、电机控制器冷却与动力电池温控等。集成热管理系统不仅应满足各子热力系统极限工况的设计性能,还需同时兼顾动态温度控制稳定性与整车能耗,最终实现“系统热设计”、“动态热管控”、“能耗热优化”三大热管理核心技术问题的协同解决与统筹管理,综合优化车辆整体性能。本文以整车热管理优化设计为目的,创新性提出IVTM(Integrated Vehicle Thermal Management)技术解决方案,依托多维度数值计算耦合与多目标协同优化控制,将系统设计、方案评价、性能分析、动态控制、协同优化进行集成。通过基于整车全工况的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兼顾系统设计性能、热管控性能和经济性等多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改善。根据IVTM方案的主体技术路线,本文开展如下具体研究工作。以ICEV(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ehicle)发动机冷却和空调为主体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及其部件传热、流动、能量转化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数据,建立集成热管理系统1D数学模型,描述系统热力学状态和流动状态。应用3D CFD仿真计算,研究怠速、爬坡、高速行驶三种典型车辆工况的动力舱气动耦合传热问题。从流动强度、新风进气比重、舱内整体平均温度、气动耦合传热途径四个角度解析整车集成系统耦合传热机理。并提出适用于普遍工况的耦合因子表征方法,与1D系统模型共同构建基于整车分析的1D/3D耦合计算方法。以整车道路试验为依据对1D/3D耦合计算方法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准确性与仿真置信度。针对“系统热设计”问题,本文以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和乘员舱温度为评价指标对集成系统进行整车热适应工况校核计算,发现低速爬坡为冷却系统热失效工况,怠速为空调系统热失效工况。开展基于集成系统耦合作用影响、换热器进气状态、冷却液流量特性、制冷剂流量特性的热管理系统热流变分析,明确系统热失效主要原因。此外还提出5种动力舱结构改进设计,通过不同结构的集成系统热流变特性对比,量化评价系统热管理设计优化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导流密封方案可降低风扇匹配转速20.36%、降低压缩机匹配排量8.59%,能够同时改善冷却系统与空调系统设计性能,有利于整车热管理多系统、多工况、多指标协同优化。针对“动态热管控”问题,本文提出基于Rule-based、PID、MPC等控制算法的集成系统控制方案,以温度控制稳定性为指标对比分析各控制方案热管控性能。冷却系统风扇单一变量控制分析表明,电控风扇配合机械驱动水泵热管理方式存在低温工况发动机过度冷却问题,系统冷却液流量过大与散热器进气温度过低是导致过度冷却的根本性原因,应采用电控水泵与发动机转速解耦的方案设计加以解决。水泵风扇多变量协同方案控制分析表明,双PID控制系统存在温度跟随波动问题。以水泵转速为变量的控制方案设计具有增益符号不确定性是导致系统控制失稳的根本原因,应采用以系统热平衡状态信息为前馈的复合控制方式加以解决,如MAP+PID控制或MPC控制,从而达到提高多变量协同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目的。空调系统控制分析表明,压缩机排量离散控制方案存在乘员舱温度周期性波动问题。缩减准则约束范围虽然可以提高系统稳定性,但难以协调由于压缩机排量频繁切换所导致的NVH、可靠性与经济性等矛盾。而压缩机排量连续控制方案可根据温度反馈精准调控系统制冷剂流量,不仅良好保持压缩机平稳运行,平滑温度波动,还能避免系统过余制冷,有利于整车动态工况的制冷循环综合性能改善。针对“能耗热优化”问题,本文以执行器能耗功率为指标,以NEDC驾驶循环为分析工况,从控制器优化设计和动力舱耦合传热优化两个角度对集成系统经济性进行优化分析。在发动机冷却MPC协同控制的基础上引入系统能耗最低控制约束,构建兼顾温度稳定性与系统经济性的多目标优化控制方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协调水泵、风扇功率配比,MPC优化方案可保持系统控制输出位于能耗经济区内,比MPC协同控制方案节能39.82%,比MAP+PID协同控制方案节能20.71%。基于动力舱热结构特性的能耗优化结果表明,配合动力舱结构优化改进,弱化集成系统有害传热交互,可在MPC优化方案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11.58%。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分析表明,由于精准调控制冷剂流量避免过余制冷,PID连续控制方案比高带宽节点控制方案节能36.37%,比低带宽节点控制方案节能32.56%。若配合动力舱结构优化改进,可降平均低冷凝器进气温度1.38℃,进一步提高系统经济性12.85%。本文在上述设计、控制、优化研究基础上,应用MPC控制算法提出基于整车全工况的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在ICEV集成热管理中补充了怠停启动和热态停机等车辆非常规行驶工况的控制策略,实现同时兼顾控制稳定性、动态响应速度与整车综合能耗的全行驶工况协同热管理。并将IVTM技术方案拓展应用于解决HEV(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集成热管理控制策略问题,还针对性提出局部能耗优化方案和全局能耗优化方案。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控制策略的温度稳定性和经济性差异主要体现于发动机功率低占比区间内,全局优化方案通过合理协调电机冷却系统空气侧和流体侧换热能力以及能耗配比,具有更佳的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更适用于复杂的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最后,本文针对热管理模块在整车开发系统工程中的流程定位和设计原则,阐述集成热管理技术的具体应用,并论述IVTM解决方案在整车开发中的重要工程意义。
张海强[5](2020)在《面向特定任务需求的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面向航空航天领域高端智能装备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针对航空航天大型工件隔热层复杂曲面加工问题,开展基于大工作空间串并混联加工装备的构型设计与性能研究。根据复杂曲面加工的功能自由度要求,采用具有两转动自由度的1T2R、2T2R和3T2R三类少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主执行机构,侧重研究1T2R、2T2R和3T2R三类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提出了一种新型的1T2R过约束并联机构,设计了串接直线导轨、环形导轨或工业机器人的混联构型设计加工方案,以应用于复杂曲面加工的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自由度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性能分析与评价、多目标协同优化,并在最优结构参数基础上进行轨迹追踪控制研究,完成了虚拟样机数字化仿真分析,基于物理试验样机开展试验性能测试,以验证控制器的轨迹追踪性能,研究结果能够为并联机构在复杂曲面加工应用中提供理论指导。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复杂曲面加工任务需求为导向的混联机构构型设计研究。根据航空航天大型工件隔热层复杂曲面加工的任务要求,确定混联加工装备中所需的并联机构功能自由度数目,基于螺旋理论的约束螺旋综合法提出了少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设计流程,对面向复杂曲面加工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进行系统地研究,利用运动螺旋与力螺旋、运动与约束的对偶关系,确定机构中运动副的类型和配置方式以及支链内关节轴线的约束几何关系,构型综合出受约束力/力偶的典型运动支链,利用Grassmann线几何性质判断约束力/力偶相关性,进而构型出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的1T2R、2T2R和3T2R三类满足功能自由度要求和运动特性的少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2)根据结构相似性和功能相关性类比设计选型原则,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复杂曲面加工的新型冗余驱动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对其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学建模。首先,基于螺旋理论,对该机构进行自由度和运动特性分析,并利用修正的Grübler Kutzbach(G-K)公式进行自由度计算,确定该机构为1T2R三自由度冗余驱动过约束并联机构。其次,基于封闭矢量法,建立该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对其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建立表征驱动关节与动平台广义参数之间速度和加速度映射关系的雅可比矩阵和海赛矩阵。最后,基于虚功原理,建立该机构的动力学方程,并通过Recur Dyn和Simulink进行力/位混合驱动联合仿真验证了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推导的正确性。(3)以集成化性能评价体系为一体的多目标协同优化配置算法研究。根据复杂曲面加工任务特性需求,建立了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集工作空间、运动/力传递特性、刚度、运动学/动力学灵巧性、能量传递效率和惯量耦合特性等性能评价指标为一体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模型,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响应面模型对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进行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兼顾机构工作空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以及刚度特性,绘制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的主效应图、负效应图、交互效应图以及相关性图谱,揭示了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能评价指标的Pareto前沿表明多目标协同优化中目标函数呈非线性分布,而且指标多是相互冲突甚至相互矛盾的。(4)以提高复杂曲面加工轨迹追踪精度为目标的控制方法研究。为解决关节空间到工作空间参数映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传感技术的简单高效快速计算并获取工作空间动平台位姿参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为提高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轨迹追踪精度,提出了两种基于工作空间的自适应智能控制算法。考虑到工程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参数、未建模误差、突变负载和外界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而滑模控制能够有效抵抗外界扰动和参数摄动,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算法。为进一步提高动平台同步轨迹追踪精度,引入同步耦合误差,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高频同步鲁棒控制算法。通过自适应律的在线实时调整,实现了并联机构未知参数(包括质量和转动惯量)在线辨识。(5)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新构型、新方法和新技术的正确性。以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物理样机为实验对象,对提出的新机构进行力/位混合控制算法进行试验研究。基于双目视觉传感技术,能够在线实时计算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动平台当前的位姿,并与预期轨迹对比形成追踪误差,通过自适应控制参数的调整,能够保证机构平稳运动,且具有较高的追踪精度。试验结果能为航空航天大型工件隔热层复杂曲面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温颖[6](2021)在《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内装部品模块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巨大的住宅产业建设面积以及销售量,作为城乡建设一体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被广泛关注。住宅建设在满足基本居住供给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小觑的问题,如建设周期较长、生产质量难以把控、制造环节智能化程度低、维护成本高昂以及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我国住宅产业的传统装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推动住宅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住宅产业的传统模式需要融入新的建造技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住宅产业急需转变传统设计理念以及建造方式,这不仅是产业规划思路的创新,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经之路。改善住宅内装的传统模式,研制开发内装部品新式技术、建设内装部品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系统成为现阶段的关键任务。本文在BIM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对我国装配式住宅发展模式下的内装部品模块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分析BIM技术与装配式住宅内装修的特点以及现存问题,探索了装配式住宅内装部品模块化设计方式的解决策略,提出了基于BIM信息模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BIM内装部品模块库,应用BIM模型信息管理的优势对装配式住宅内装部品进行联动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调研现有内装体系中部品类型、模块化设计和集成方式,以及深入走访设计院和相关案例,分析传统的装修模式在设计方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内装部品模块库,以实现装配式住宅协同设计理念,促使改变室内与建筑、设备管线等专业分离设计的模式。(2)以内装部品模块化设计方法以及装配式工程中预制构件尺寸特点为基础,提出在现有基础模数标准下的模数优化问题,并依据BIM软件建模特点对内装部品进行模块化拆分与编码设计;还针对如何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块库,完成部品构件的审核、入库、维护、管理、调用等方式进行探究说明。(3)通过以Revit为主的BIM设计软件对装配式住宅中最为典型的模块化空间:厨房模块、卫浴模块,以不同家庭结构依据人体工程学进行空间布局设计。并对模块空间中设备体系、围护体系等做出BIM拆分与优化设计。(4)基于以上研究,以北京市某装配式住宅全装修工程为例,采用论文中创建的内装部品模块库,通过调取Revit模块库中的部品,实现住宅工程的快速预装配设计,并总结BIM技术在装配式项目中提高设计效率、构件管理优势等使用价值。
付秀燕[7](2020)在《图案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文中指出智能手机、运动手环、家居机器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飞速发展对能量存储单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典型的能量存储器件,超级电容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超级电容器是利用电极-电解质界面形成的双电层来进行能量存储的新型储能元件,根据储能机理不同可以分为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器。一般来说,超级电容器具有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稳定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在生产、生活以及军事领域。但是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低,因此,在充分发挥超级电容器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对于拓展其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升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有多种手段,而制备符合要求的电极材料是提升超级电容器器件性能的重中之重。从材料角度,石墨烯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具有符合高性能电极特性的高电导率和高比表面积等,使得石墨烯超级电容器备受关注。然而,石墨烯电极制备过程中仍然面临(1)批量制备方法、(2)石墨烯电极性能改性、(3)石墨烯复合电极制备、(4)开发面向可穿戴柔性器件新思路、(5)开发面向集成化小型化器件技术等挑战。例如,考虑以氧化石墨烯作为代替制备石墨烯电极时,由于氧化石墨烯可以实现批量制备,而使得实现大批量制备石墨烯电极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大量含氧官能团的引入,导致氧化石墨烯不导电,因此必须对氧化石墨烯的氧含量进行调控;同时为满足器件制备要求,还需要对电极进行图案化处理,这就涉及多个复杂过程;并且在电极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与器件加工工艺兼容性等问题上,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针对上述问题,以氧化石墨烯为前驱体,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工作,通过激光加工手段,对氧化石墨烯进行光还原与图案化,将多个复杂过程简化为一个简单步骤,实现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开发。主要成果如下:1.微纳结构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通过双光束干涉技术,在实现氧化石墨烯光还原的同时,引入分层微纳米结构,包括由于激光诱导的光还原和烧蚀效应而形成的微米级光栅结构和层状纳米多孔结构。当双光束干涉周期一定时,还原氧化石墨烯表面形貌和还原程度都表现出对激光强度的强烈依赖性,这为实现控制石墨烯电极的微纳米结构化,化学成分和导电性提供了可行性。此外,与基于相同还原水平的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相比,由于多级的微纳米结构的引入,微纳结构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显示出更高的电容值和更好的电化学性能。2.激光辅助氮掺杂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面对基于单纯石墨烯电极超级电容器容量不足的问题,如何在光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电极性能,并将多个步骤简化为一个步骤,仍然面临挑战。我们采用激光直写的方法,以含氮的碳纳米粒子作为固体掺杂剂,激光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同时实现了石墨烯氮元素掺杂。由于氧化石墨烯良好的水溶性,不同掺杂比例的复合材料可以通过调节纳米粒子和氧化石墨烯混合的质量比轻松获得;而且,氧化石墨烯中大量含氧官能团的存在也利于实现纳米粒子在复合物材料中的均匀分布。因此,激光直写后获得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7.78 at%氮原子含量,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多孔结构。基于不同比例复合材料的超级电容器与基于纯光还原氧化石墨烯的超级电容器相比,均具有更高的电容量和更高的倍率性能。这得益于复合材料中氮元素的引入以及复合物中纳米粒子的均匀分布。3.石墨烯-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电极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为满足柔性电子器件应用,我们采用简单的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电极的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采用激光直写技术不仅使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同时也实现了在柔性衬底上加工平面叉指图案。与纯还原氧化石墨烯相比,由于石墨烯的高导电性和黑磷量子点表面丰富的活性中心的协同作用,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器件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更好的倍率性能。此外,该复合电极表现出优异的柔性特性,在反复弯曲循环测试后并没有明显的性能退化。基于复合电极的集成化器件具有一定的性能均匀性,当三个器件串联时,电压扩展为3V,可以实现为LED供电。4.纸基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柔性超级电容器。传统纸基超级电容器多采用三明治的器件结构。为适应可穿戴集成化应用,开发平面纸基超级电容器仍然面临挑战。我们采用简单的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平面纸基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柔性超级电容器。由于纸基纤维网络结构的优势以及复合材料的优异电化学性能,该复合电极超级电容器不仅具有高的电容量,还可以实现串联集成化,对LED进行供电。另外,通过对纸基衬底形状的设计,复合电极柔性超级电容器以弹簧结构进行拉伸测试后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器件稳定性。5.飞秒激光直写制备石墨烯基微超级电容器。为满足集成化电子器件的发展要求,开发面向可集成化、小型化应用的微超级电容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氨气氛围下,我们采用飞秒激光直写技术,制备了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微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具有130μm长,90μm宽的超小尺寸。面积比电容达到1980 mF/cm2,远远高于基于纯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微电容器的电容量(326 mF/cm2)。同时,该微电容器能量密度为0.417 mWh/cm2,功率密度为50 mW/cm2。经过飞秒激光直写,微电容器阵列以及集成化器件可以轻松完成。集成化的微器件仍然可以作为电源为LED供电,说明器件的小型化没有影响其作为供能器件的功能。
陈小军[8](2019)在《典型微流控基本元件的增材制造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流控系统多种基本元件(微流道、薄膜—微腔、微电极等)呈现三维(3D)几何特征,高效微流控系统也正在向三维层叠式结构发展。传统的MEMS加工难以实现3D复杂结构的制造及多功能基本元件的集成。鉴于制造精度—效率的调和问题,增材制造技术在微纳尺度结构、器件的制造上更具有应用潜力。因此,本文围绕微流控基本元件的增材制造新原理与工艺,开展了 3D互联微流道、可动膜腔微阀、微电极等微流控基本元件制造与集成的研究,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柔性传感、检测等领域中的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如下:构建了基于电流体喷印技术的纳米纤维自支撑的增材制造实验平台。自主研制了多模式(如静电纺丝、静电喷印、直写等)集成的3D打印样机,开发集成了关键设备(高压直流电源、注射泵)的软件控制系统。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纳米纤维膜制备和PDMS溶液的喷印行为,掌握了喷印规律及工艺参数。为多样化微流控基本元件增材制造实验研究奠定工艺及设备基础。实验研究喷印—光固化3D打印工艺,设计制作了树状分支—螺旋混合的3D互联微流道浓度梯度分配器,并初步应用于多药物组合筛选。基于浓度稀释原理,四种药物经过微流道的分配、混合、再分配、再混合等过程形成36种具有不同浓度比例的药物组合,实验考察了 A549肿瘤细胞对多药物组合的联合作用,并进行评价。3D互联微通道有利于产生多药物组合,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提出了基于电流体喷印原理的纳米纤维自支撑增材制造的新原理与方法。创新地利用了 PDMS与纳米纤维膜相互作用,构建纳米纤维自支撑的微流控可动薄膜—微阀器件。阐述了纳米纤维与PDMS溶液渗透与扩散机制。基于该工艺原理制造了含纳米纤维支撑的微流控可动薄膜微阀,测试结果表明微阀的控制压力大于35kPa,响应时间为52.6ms,循环200次以上未见损坏。因此,该方法可为可动膜—腔、超细长孔道等微结构的制造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研究了在柔性纳米纤维膜上直写液态金属电极的工艺方法,并与微流控基本元件进行了集成化制造。实验研究了液态金属电极的拉伸和弯曲性能。验证了液态金属柔性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将液态金属电极与微流控基本元件—薄膜微阀进行了集成化制造,测试结果表明,静电驱动微流控阀在控制电压为8kV时,可实现了微阀的通断控制。最后,发挥液态金属墨水的纳米颗粒优势,制作了含液态金属纳米草结构的电极,用于SERS活性位点,构造了低成本高灵敏度SERS传感系统的理想结构。综上所述,本文工作掌握了几种典型微流控基本元件的增材制造工艺,实现了 3D互联微流道网络、可动薄膜—微腔、微电极等复杂结构的制造。本研究对于微流控器件的大规模制造及集成化应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陆帅[9](2019)在《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装配式住宅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然而,装配式住宅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较多质量问题,如构件安装定位准确性、节点接缝可靠性等。对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设计工作是其起点,并且设计对工程寿命期目标实现具有决定性作用,而目前设计普遍缺乏全寿命期理念。基于此,本研究从装配式住宅设计内涵出发,将全寿命期理念引入设计工作,制定全寿命期设计准则,识别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及其实现障碍,制定相应策略,旨在为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提供指引。首先,对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进行内涵分析,总结其具有三点设计特征:模块化、高集成性、生产-施工间的顺次相互依赖性。依据传统结构设计准则结合装配式住宅特征制定11条全寿命期设计准则,为可生产性设计、可运输性设计、可吊装性设计、可施工性设计、设计专业间协同性设计、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人性化设计、可维护性设计、空间适应性与可变性设计、环境友好型设计、全寿命期费用优化设计。随后,以国家、行业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规范标准为基础来源进行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的识别,共识别出39个一级指标、64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并对设计关键要素进行内涵分析。接着,运用Q方法,得出影响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的主要障碍为工业化设计能力不足、规范标准存在空白且适用性不佳、供应链协同设计机制缺乏、住宅通用体系未完整建立,并基于上述障碍分析提出相关解决策略。最后,对案例项目进行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程度和障碍分析,对比案例分析结果和实际结果,验证了设计关键要素设置和实现障碍分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将全寿命期理念引入装配式住宅设计工作,制定了全寿命期设计准则,并进行了设计关键要素的识别及实现障碍分析,丰富了装配式住宅设计理论体系。实践价值在于识别出的设计关键要素和基于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制定的策略可以为装配式住宅的设计工作提供具体指导,从而达到提升设计质量、规范行业发展的效果。
王从越[10](2019)在《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装配式建筑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增加设计的灵活性,并节约建筑成本。本文基于对模块化设计思想及BIM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从模块化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优势。论文研究重点在于分析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内涵及特征,以及BIM技术的运用。并希望能从中找到结合点,一方面,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发展背景入手,对国内外模块化设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对其主要的理论进行了梳理,系统分析了其建筑特点及优势,从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的体系分类、构成要素、建筑优势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通过文献案例与实地调研案例对模块化设计在实际建筑中的运用进行分析研究。经过笔者分析提出了以下主要的问题,工作模式于设计思维的变化、模块标准化设计问题、设计与建造技术的矛盾等。另一方面,从BIM技术入手,研究BIM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并提出BIM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优势,主要包括建筑集成化设计、建立建筑标准信息库、适应建筑复杂变化的趋势等。从而重点提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结合模块化设计理论和BIM技术,文章从模块化设计分析、模块单元及构件设计、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设计三个方面对设计策略展开论述:第一个方面是模块化设计的分析,首先通过对设计要素的分析,能够明确模块化设计主要因素,再对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第二个方面是通过引入标准化思想,对模块单元及其模块构件进行标准化设计研究,并引入BIM标准数据库满足模块化设计的通用性以及适应性。第三方面是提出模块单元在空间形态和组合方式上的灵活性,并结合BIM解决了建筑复杂化带来的问题,拓宽了建筑的使用范围。最后基于笔者参与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实例,对本文所提的到的设计策略进行实际运用,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对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进行了成果提炼和总结,为BIM技术的运用、模块化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设计参考。
二、混合结构的集成化协同设计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合结构的集成化协同设计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电驱动系统减速器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振动噪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驱动系统动力学建模及振动噪声研究现状 |
1.2.1 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模型 |
1.2.2 电驱动系统动力学建模 |
1.2.3 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优化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合有限元与赫兹接触理论的斜齿轮承载接触分析 |
2.1 齿轮承载接触分析概述 |
2.2 混合有限元与赫兹接触理论的改进计算模型 |
2.2.1 计算框架 |
2.2.2 模型搭建 |
2.3 齿面柔度矩阵计算 |
2.3.1 存在问题及难点 |
2.3.2 基于赫兹接触理论的轮齿接触变形量计算 |
2.3.3 基于参数化有限元的齿面柔度矩阵计算 |
2.4 计算模型验证与对比 |
2.4.1 计算精度对比 |
2.4.2 计算速度对比 |
2.5 NVH激励源影响因素特性分析 |
2.5.1 输入扭矩 |
2.5.2 啮合错位 |
2.5.3 加工制造误差 |
2.5.4 轻量化轮体结构 |
2.5.5 齿轮几何参数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齿轮修形的多目标优化及三维修形特性分析 |
3.1 齿轮修形多目标优化存在问题 |
3.2 齿轮三维修形分析及协同特性研究 |
3.2.1 齿轮三维修形分析简介 |
3.2.2 面向齿廓鼓形与齿向鼓形的齿轮三维修形分析 |
3.2.3 面向齿顶线性修形的齿轮三维修形分析 |
3.3 基于齿轮三维修形分析的多工况分步优化设计策略 |
3.3.1 齿轮参数及优化工况设定 |
3.3.2 面向齿廓鼓形和齿向鼓形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
3.3.3 面向对角修形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
3.4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齿轮修形优化设计策略 |
3.4.1 齿轮修形多目标优化问题及算法匹配 |
3.4.2 NSGA-II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应用 |
3.4.3 多目标优化结果分析 |
3.5 引入制造误差激励的修形方案稳健性分析及优化 |
3.5.1 现有优化算法存在的问题 |
3.5.2 蒙特卡洛随机模拟方法 |
3.5.3 引入误差激励的修形方案稳健性分析及优化方法 |
3.5.4 三种优化方案的稳健性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速电驱动系统刚柔耦合建模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
4.1 高速化电驱动系统NVH问题概述 |
4.2 电驱动系统整体动力学建模 |
4.2.1 “三合一”电驱动系统简介 |
4.2.2 电驱动系统整体动力学建模 |
4.3 电驱动系统各部件刚柔耦合建模 |
4.3.1 电机及箱体柔性有限元建模 |
4.3.2 弹性轴段单元的动力学建模 |
4.3.3 异形轴类部件的有限元建模 |
4.3.4 齿轮啮合单元动力学建模 |
4.3.5 轴承单元的动力学建模 |
4.4 电驱动系统动力学响应计算 |
4.4.1 齿轮副动态啮合刚度计算 |
4.4.2 齿轮副动态啮合力计算 |
4.4.3 系统固有频率及模态振型计算 |
4.4.4 基于模态叠加法的系统动力学响应计算 |
4.5 电磁激励下的电驱动系统动态响应分析 |
4.5.1 电机转矩脉动激励下的系统动态响应分析 |
4.5.2 径向电磁力激励下的系统动态响应分析 |
4.6 齿轮传递误差激励下系统动力学响应分析 |
4.6.1 一级减速齿轮组动力学响应分析 |
4.6.2 二级减速齿轮组动力学响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电驱动系统减速器的振动噪声分析及优化 |
5.1 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台架试验分析及NVH问题定位 |
5.1.1 阶次跟踪技术理论基础 |
5.1.2 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台架试验方案 |
5.1.3 电驱动系统外特性加速工况试验结果分析 |
5.1.4 25Nm加速工况试验结果分析 |
5.1.5 -20Nm滑行工况试验结果分析 |
5.1.6 空载滑行工况试验结果分析 |
5.2 电驱动系统模态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
5.2.1 电驱动系统仿真模态分析方法 |
5.2.2 电驱动系统模态仿真结果 |
5.2.3 电驱动系统试验模态方案 |
5.2.4 电驱动系统箱体试验模态验证 |
5.2.5 电驱动系统减速器端盖试验模态验证 |
5.3 基于表面振速法的电驱动系统噪声辐射快速仿真分析 |
5.3.1 电驱动系统噪声辐射分析方法简介 |
5.3.2 基于表面振速法的电驱动系统噪声辐射仿真 |
5.4 基于齿轮修形的电驱动系统NVH优化策略 |
5.4.1 齿轮修形多目标优化及NVH分析目标设定 |
5.4.2 优化前后电驱动系统悬置点振动加速度对比分析 |
5.4.3 优化前后电驱动系统箱体表面速度均方根对比分析 |
5.4.4 优化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计划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流域多塘湿地氮磷截留影响因素及工程效率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
1.2.2 多塘湿地氮磷截留特征 |
1.2.3 多塘湿地氮磷截留影响因素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流域多塘湿地工程建设概况 |
2.2.1 工程目标 |
2.2.2 功能定位 |
2.2.3 工程规模 |
2.2.4 工艺设计 |
2.2.5 植物配置 |
2.3 样点布设和实验样品采集 |
2.3.1 样点布设 |
2.3.2 表层水样采集 |
2.3.3 沉积物微生物样品采集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2.4.1 水质参数及理化指标测定 |
2.4.2 微生物样品高通量测序 |
2.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5.1 数据计算 |
2.5.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多塘湿地特征工艺参数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进水水量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进水水量分布特点 |
3.1.2 进水水量影响因素分析 |
3.2 进水污染物浓度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 进水污染物负荷量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进水污染物负荷量分布特点 |
3.3.2 污染物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
3.4 特征工艺参数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特征工艺参数分布 |
3.4.2 特征工艺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塘湿地污染物净化性能特征及影响因素识别 |
4.1 污染物净化性能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 |
4.1.1 污染物去除率的分布特征 |
4.1.2 单位面积污染物去除量的分布特征 |
4.1.3 单位容积污染物去除量的分布特征 |
4.1.4 污染物净化性能的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4.2 特征工艺参数与污染物净化性能的响应效应分析 |
4.2.1 特征工艺参数与污染物净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4.2.2 特征工艺参数对污染物净化性能贡献率解析 |
4.3 水深对多塘湿地污染物净化性能的影响 |
4.3.1 基于水深对多塘湿地的分类必要性分析 |
4.3.2 基于水深对多塘湿地的分类科学性分析 |
4.3.3 四类多塘湿地污染物净化性能对比分析 |
4.3.4 水深与污染物净化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塘湿地工艺参数对微生物群落分布的影响 |
5.1 白塔、和乐和小邑多塘湿地净化性能特征分析 |
5.2 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分析 |
5.2.1 微生物群落其丰富度及多样性分析 |
5.2.2 微生物优势群落分布特征 |
5.2.3 脱氮除磷功能菌属分布特征 |
5.2.4 优势菌属与功能菌属的响应分析 |
5.3 微生物群落分布驱动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流域多塘湿地工艺参数与空间布局优化 |
6.1 多塘湿地设计参数优化及性能提效措施 |
6.1.1 进水条件参数的优化分析 |
6.1.2 四类多塘湿地的应用建议 |
6.1.3 微生物群落提效措施 |
6.2 流域多塘湿地对汇水区域污染物截留贡献评估模型构建 |
6.2.1 汇水区域划分及径流截留率分析 |
6.2.2 汇水区域分污染物截留量核算 |
6.2.3 汇水区域径流污染截留量贡献分析 |
6.2.4 评估模型合理性验证 |
6.3 汇水区域污染物截留量影响因素分析及空间布局优化 |
6.3.1 A/AC对污染物截留量的影响 |
6.3.2 多塘湿地数量对污染物截留量的影响 |
6.3.3 多塘湿地空间布局的优化 |
6.4 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几点思考 |
6.4.1 多塘湿地性能提效措施 |
6.4.2 流域管理提效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与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3)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集群项目管理 |
1.2.2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1.2.3 BIM技术 |
1.2.4 基于BIM的管理平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逻辑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逻辑结构 |
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信息模型相关理论及技术 |
2.1 基本概念 |
2.1.1 集群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2 集成相关理论 |
2.2.1 集成的内涵 |
2.2.2 集成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
2.2.3 制造业集成相关理论 |
2.2.4 综合集成相关思想 |
2.3 BIM及相关技术 |
2.3.1 BIM技术及特点 |
2.3.2 GIS技术 |
2.3.3 模型轻量化技术 |
2.3.4 BIM与 GIS数据融合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BIM技术应用总体架构研究 |
3.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概念的提出 |
3.2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集成管理模式BIM技术应用框架 |
3.2.1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维度分析 |
3.2.2 基于BIM技术的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 |
3.2.3 组织集成 |
3.2.4 过程集成 |
3.2.5 信息集成 |
3.3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应用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4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模型总体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
4.1 多源模型创建关键技术 |
4.1.1 基于分区块建模法的三维地质信息模型建模技术 |
4.1.2 基于大重叠率的三维倾斜摄影模型建模技术 |
4.1.3 多层级规划混合建模技术 |
4.1.4 基于片区统一建模标准的设计、施工BIM模型建模 |
4.2 BIM模型到GIS模型转化技术 |
4.2.1 基于通用数据格式的IFC到 CityGML的转化 |
4.2.2 基于数据解析与重构的DGN格式到UDB的转化 |
4.3 基于坐标变换与地形整平的多源模型融合技术 |
4.3.1 模型坐标变换 |
4.3.2 GIS模型处理 |
4.4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多源模型动态加载技术 |
4.4.1 基于线性八叉树的模型空间索引方式 |
4.4.2 实例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平台研究 |
5.1 建设管理平台需求研究与设计 |
5.1.1 业务需求分析 |
5.1.2 解决思路 |
5.2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研究与设计 |
5.2.1 建设管理平台架构思路 |
5.2.2 建设管理平台总体架构 |
5.2.3 建设管理平台业务架构 |
5.2.4 建设管理平台技术架构 |
5.2.5 建设管理平台数据架构 |
5.3 建设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
5.3.1 项目层级功能设计 |
5.3.2 项目群功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 |
6.1 项目背景及概况 |
6.1.1 前海合作区规划与集群市政工程建设情况 |
6.1.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 |
6.1.3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模式 |
6.2 前海集群市政工程项目集成管理BIM技术应用实践 |
6.2.1 基于BIM的组织集成 |
6.2.2 基于BIM的过程集成 |
6.2.3 基于BIM的信息集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未来的工作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重点问题 |
1.2 国内外汽车热管理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内燃机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 |
1.2.2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技术研究 |
1.3 本文技术路线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整车集成热管理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
2.1 内燃机汽车集成热管理基本架构 |
2.2 发动机冷却系统数学模型 |
2.2.1 机内产热模型 |
2.2.2 散热器传热模型 |
2.2.3 机外循环模型 |
2.2.4 发动机冷却系统框架 |
2.3 空调系统及乘员舱数学模型 |
2.3.1 压缩机模型 |
2.3.2 膨胀阀模型 |
2.3.3 相变换热器模型 |
2.3.4 乘员舱模型 |
2.3.5 空调与乘员舱系统框架 |
第3章 集成系统气动耦合传热分析及表征 |
3.1 动力舱气动耦合传热CFD模型 |
3.1.1 动力舱几何处理 |
3.1.2 动力舱模型网格划分 |
3.1.3 动力舱模型数学控制方程 |
3.1.4 流动与传热边界条件 |
3.2 基于典型工况的耦合传热分析 |
3.2.1 工况边界条件确定 |
3.2.2 动力舱耦合传热分析 |
3.3 基于耦合因子的整车普遍工况耦合传热表征 |
3.3.1 进气耦合状态方程 |
3.3.2 耦合因子曲线表征 |
3.3.3 耦合因子表征方法工程意义 |
3.4 1D/3D集成热管理耦合仿真模型框架 |
第4章 集成系统热流变分析及耦合传热优化 |
4.1 基于整车道路试验的仿真方法验证 |
4.1.1 整车热适应工况 |
4.1.2 热管理系统评价指标 |
4.1.3 整车热管理仿真计算方法验证 |
4.2 集成系统校核评价与热流变特性分析 |
4.2.1 冷却系统校核与影响分析 |
4.2.2 空调系统校核与影响因素分析 |
4.3 集成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与耦合传热优化 |
4.3.1 动力舱结构优化方案 |
4.3.2 爬坡工况气动耦合传热特性对比 |
4.3.3 爬坡工况冷却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 |
4.3.4 怠速工况气动耦合传热特性对比 |
4.3.5 怠速工况空调系统热结构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集成系统热管控分析优化及整车协同控制策略研究 |
5.1 集成系统控制方案设计及评价指标 |
5.1.1 控制器基本原理 |
5.1.2 冷却系统控制方案 |
5.1.3 空调系统控制方案 |
5.1.4 系统控制性能指标及评价工况 |
5.2 冷却系统热管控分析及能耗优化 |
5.2.1 单一变量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2.2 多变量协同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2.3 冷却系统能耗优分析 |
5.3 空调系统热管控分析及能耗优化 |
5.3.1 压缩机控制方案热管控分析 |
5.3.2 空调系统能耗优化分析 |
5.4 整车热管理协同控制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混合动力的整车集成热管理技术拓展 |
6.1 混合动力汽车集成热管理基本架构 |
6.1.1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组成 |
6.1.2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特点 |
6.2 电动力系统集成热管理模型 |
6.2.1 电机产热及冷却模型 |
6.2.2 电池热管理模型 |
6.2.3 混合动力耦合传热表征 |
6.3 混合动力热管控分析与能耗优化 |
6.3.1 混合动力集成热管理控制方案 |
6.3.2 混合动力热管理控制方案对比分析 |
6.4 面向整车开发的IVTM技术方案工程意义 |
6.4.1 基于整车开发的热管理流程定位与设计原则 |
6.4.2 基于整车开发的IVTM工程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文主要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本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面向特定任务需求的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复杂曲面加工装备的研究现状 |
1.3 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现状 |
1.3.1 并联机构构型综合设计研究 |
1.3.2 并联机构性能评价研究 |
1.3.3 并联机构多目标优化研究 |
1.3.4 并联机构轨迹追踪控制研究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少自由度过约束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 |
2.1 功能自由度分析 |
2.2 螺旋理论基础知识 |
2.3 约束力/力偶支链的综合 |
2.4 具有两转动自由度的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综合 |
2.4.1 3T2R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 |
2.4.2 2T2R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 |
2.4.3 1T2R并联机构的构型综合 |
2.5 机构选型与工程应用设计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3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3.1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自由度分析 |
3.2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运动学分析 |
3.2.1 机构位姿逆解分析 |
3.2.2 机构速度分析 |
3.2.3 机构加速度分析 |
3.3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动力学建模 |
3.4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联合仿真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性能评价研究 |
4.1 过约束并联机构集成化性能评价体系 |
4.2 工作空间 |
4.2.1 工作空间约束条件 |
4.2.2 工作空间求解流程 |
4.3 刚度特性 |
4.3.1 运动支链刚度建模 |
4.3.2 并联机构刚度建模 |
4.3.3 刚度评价指标 |
4.4 运动/力传递特性 |
4.4.1 螺旋分析 |
4.4.2 运动/力传递性能指标 |
4.5 灵巧度特性 |
4.6 能量传递效率 |
4.7 惯量耦合特性 |
4.8 仿真算例分析 |
4.8.1 工作空间分析 |
4.8.2 刚度算例分析 |
4.8.3 运动/力传递性能分析 |
4.8.4 灵巧度分析 |
4.8.5 能量传递效率分析 |
4.8.6 惯量耦合指标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5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多目标优化研究 |
5.1 并联机构多目标优化问题 |
5.2 并联机构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
5.2.1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
5.2.2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 |
5.2.3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多目标粒子群协同优化配置算法 |
5.3 多目标优化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控制与实验研究 |
6.1 双目视觉传感技术 |
6.2 基于工作空间的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
6.2.1 滑模控制 |
6.2.2 模糊滑模控制 |
6.2.3 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 |
6.2.4 仿真分析算例 |
6.3 基于工作空间的自适应同步鲁棒控制 |
6.3.1 鲁棒控制器设计 |
6.3.2 仿真分析算例 |
6.4 2RPU-2SPR过约束并联机构样机试验 |
6.4.1 机构控制硬件搭建 |
6.4.2 机构样机试验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惯性矩阵和科氏矩阵的性质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内装部品模块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装配式住宅方面 |
1.4.2 BIM研究方面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2 内装部品体系基础调研与分析 |
2.1 内装部品的特点和相关概念 |
2.1.1 内装部品 |
2.1.2 模块化 |
2.1.3 集成化 |
2.2 案例调研及分析 |
2.2.1 案例调研 |
2.2.2 调研结论及分析 |
2.3 现有问题探究 |
2.3.1 部品模块化设计的标准化 |
2.3.2 模块化族库的局限性 |
2.3.3 技术方式待转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内装部品模块化设计解决对策 |
3.1 基于理论与原则 |
3.1.1 SI体系 |
3.1.2 模数协调 |
3.1.3 人体工程学 |
3.2 部品模块标准化设计探究 |
3.2.1 基础模数的探究 |
3.2.2 进级模数的优化 |
3.2.3 部品模块化拆分 |
3.3 建立内装部品模块化族库 |
3.3.1 内装部品库的创建流程 |
3.3.2 内装部品库的分类 |
3.3.3 内装部品的编码 |
3.3.4 内装部品的入库及管理 |
3.4 BIM技术在内装部品设计中的优势 |
3.4.1 设计流程的优化 |
3.4.2 BIM协同支持设计发展 |
4 基于BIM的内装模块化设计方法 |
4.1 BIM辅助厨房模块化设计 |
4.1.1 空间布局 |
4.1.2 设备体系 |
4.2 BIM辅助卫浴模块化设计 |
4.2.1 空间布局 |
4.2.2 设备体系 |
4.3 BIM辅助围护体系模块设计 |
4.3.1 顶棚做法分析与优化 |
4.3.2 墙体做法分析与优化 |
4.3.3 楼地面做法分析与优化 |
4.4 内装模块化组合方法 |
4.5 基于BIM的内装模块库创建与管理 |
5 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装修一体化设计实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建筑模块化设计 |
5.2.1 户型模块化设计 |
5.2.2 楼层模块化设计 |
5.2.3 建筑整体协同设计 |
5.3 建筑内装布局设计 |
5.3.1 厨房卫生间部分 |
5.3.2 公共区域 |
5.4 装配式技术优化设计 |
5.4.1 结构选型及围护体系 |
5.4.2 管线分离技术 |
5.4.3 集中管井布置技术 |
5.5 深化设计 |
5.6 与传统作业的对比分析 |
5.6.1 设计流程的优化 |
5.6.2 设计方式的区别 |
5.6.3 设计效率的提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厨房空间模块库 |
附录B 卫生间空间模块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图案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超级电容器 |
1.1.2 超级电容器优化策略 |
1.2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 |
1.2.2 激光制备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发展现状 |
1.2.3 激光制备石墨烯基超级电容器的独特优势 |
1.3 面临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微纳结构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基于多种光还原石墨烯电极的超级电容器及其性能测试 |
2.3 双光束干涉制备周期性结构化石墨烯电极 |
2.4 微纳结构化石墨烯电极的制备与表征 |
2.5 结构化石墨烯电极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辅助氮掺杂石墨烯电极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激光还原辅助氮掺杂石墨烯电极制备 |
3.3 激光还原辅助氮掺杂石墨烯电极的表征 |
3.4 氮掺杂石墨烯电极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墨烯-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电极柔性平面超级电容器 |
4.1 引言 |
4.2 激光直写制备石墨烯-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电极 |
4.3 石墨烯-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电极表征 |
4.4 基于石墨烯-黑磷量子点纳米复合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纸基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柔性超级电容器 |
5.1 引言 |
5.2 激光直写制备纸基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电极 |
5.3 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材料电极的表征 |
5.4 基于纸基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飞秒激光直写制备石墨烯基微超级电容器阵列 |
6.1 引言 |
6.2 飞秒激光直写制备石墨烯微电极 |
6.3 石墨烯微电极表征 |
6.4 基于石墨烯微电阵列的微超级电容器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典型微流控基本元件的增材制造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增材制造工艺原理 |
1.2.1 光固化成型技术 |
1.2.2 电流体喷印技术 |
1.2.3 微挤出成型技术 |
1.2.4 打印技术工艺比较 |
1.3 微流控器件增材制造研究现状 |
1.3.1 光固化3D打印微流控基本元件 |
1.3.2 电流体喷印微流控基本元件 |
1.4 目前存在的主要挑战及应对 |
1.5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总体框架 |
第二章 微流控基本元件的增材制造实验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理 |
2.2.1 光固化3D打印系统 |
2.2.2 电流体喷印系统 |
2.3 纳米纤维自支撑3D打印系统 |
2.3.1 3D打印系统结构方案 |
2.3.2 3D打印系统控制方案 |
2.3.3 样机研制及参数配置 |
2.4 纳米纤维自支撑3D打印实验研究 |
2.4.1 纳米纤维膜制备工艺 |
2.4.2 PDMS筑型流体的喷印 |
2.4.3 PDMS喷印工艺参数 |
2.4.4 溶剂兼容性实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D互联微流道制造及多药物混合研究 |
3.1 引言 |
3.2 3D互联微流道设计 |
3.2.1 不同分支结构的微流道 |
3.2.2 不同混合结构的微流道 |
3.2.3 3D互联微流道结构浓度梯度分配器 |
3.3 3D互联微流道制造及浓度梯度形成 |
3.3.1 3D互联微流道制造 |
3.3.2 3D互联微流道后处理 |
3.3.3 微流道溶液扩散规律 |
3.4 3D互联微流道的浓度梯度性能验证 |
3.4.1 浓度梯度的形成过程 |
3.4.2 单种药物输入的浓度梯度性能 |
3.4.3 多种药物输入的浓度梯度性能 |
3.5 3D互联微流道用于多药物组合研究 |
3.5.1 抗肿瘤药物联合作用机制 |
3.5.2 单种药物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3.5.3 多药物组合对A549细胞活力的实验 |
3.5.4 多药物组合的重复性实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可动膜—腔结构的微流控阀制造及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PDMS筑型流体的渗透及扩散 |
4.2.1 PDMS筑型流体的渗透过程 |
4.2.2 PDMS筑型流体的扩散机制 |
4.3 纳米纤维自支撑3D打印工艺研究 |
4.3.1 可动膜—腔微阀制造工艺流程 |
4.3.2 PDMS图案化喷印研究 |
4.4 纳米纤维自支撑微流控器件制造及实验研究 |
4.4.1 多层微流道结构制造 |
4.4.2 含纳米纤维支撑的微流道制造 |
4.4.3 中空微流道可动膜阀制造及性能测试 |
4.4.4 含纳米纤维支撑的可动膜阀制造及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液态金属电极喷印及在微流控系统集成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液态金属可喷印性研究 |
5.2.1 液态金属的打印性能 |
5.2.2 液态金属打印工艺探索 |
5.3 液态金属柔性电极制造 |
5.3.1 柔性电极制造工艺流程 |
5.3.2 拉伸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
5.3.3 弯曲条件下的性能研究 |
5.3.4 液态金属3D柔性电极 |
5.4 液态金属静电驱动微流控阀研究 |
5.4.1 电致动弹性可动薄膜的变形 |
5.4.2 静电驱动微流控阀工作原理 |
5.4.3 静电驱动微流控阀性能测试 |
5.5 液态金属纳米草结构电极的应用 |
5.5.1 纳米草结构电极制备及表征 |
5.5.2 纳米草结构电极的形成机制 |
5.5.3 纳米草结构电极的SERS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实验材料 |
附录二 实验仪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环境—政府鼓励发展装配式建筑 |
1.1.2 行业现状—高速发展伴随质量问题频发 |
1.1.3 本文选题 |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全寿命期理论 |
1.2.3 装配式住宅研究现状 |
1.2.4 装配式住宅设计研究现状 |
1.2.5 研究不足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内涵分析 |
2.1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阶段定义 |
2.2 装配式住宅设计特征分析 |
2.2.1 模块化 |
2.2.2 高集成性 |
2.2.3 生产-施工间的顺次相互依赖性 |
2.3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准则 |
2.3.1 设计准则的制定 |
2.3.2 设计准则的内涵分析 |
第三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识别 |
3.1 设计关键要素初步识别 |
3.1.1 设计关键要素识别来源 |
3.1.2 设计关键要素识别结果 |
3.2 设计关键要素调整修正 |
3.2.1 专家访谈 |
3.2.2 调整修正结果 |
3.3 设计关键要素内涵分析 |
3.3.1 可生产性设计(A) |
3.3.2 可运输性设计(B) |
3.3.3 可吊装性设计(C) |
3.3.4 可施工性设计(D) |
3.3.5 设计专业间协同性设计(E) |
3.3.6 可靠性与安全性设计(F) |
3.3.7 人性化设计(G) |
3.3.8 可维护性设计(H) |
3.3.9 空间适应性与可变性设计(I) |
3.3.10 环境友好型设计(J) |
3.3.11 全寿命期费用优化设计(K) |
3.4 设计关键要素验证 |
3.4.1 焦点小组讨论的适用性 |
3.4.2 焦点小组讨论的过程 |
3.4.3 焦点小组讨论结果 |
第四章 装配式住宅全寿命期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 |
4.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初步识别 |
4.2 研究设计 |
4.2.1 Q方法的概念与特点 |
4.2.2 Q方法的适用性 |
4.2.3 Q方法步骤 |
4.3 数据分析 |
4.3.1 因子分析 |
4.3.2 因子负荷 |
4.3.3 理想化因子排列 |
4.4 结果讨论 |
4.4.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 |
4.4.2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策略 |
第五章 南京市丁家庄A28保障房项目案例分析 |
5.1 案例项目概况 |
5.1.1 项目经济技术指标 |
5.1.2 项目技术结构体系 |
5.1.3 项目分析信息来源 |
5.2 案例项目分析 |
5.2.1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程度分析 |
5.2.2 设计关键要素实现障碍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10)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大力推动建筑业信息化发展 |
1.1.2 装配式建筑发展政策 |
1.1.3 BIM技术及相关产业发展政策 |
1.1.4 建筑业建造与信息传达技术的交替发展 |
1.1.5 学习经历及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概念的延伸及研究范围 |
1.4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发展及相关理论 |
1.4.2 国内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发展及相关理论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总结 |
1.4.4 BIM技术与模块化 |
1.5 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1.5.1 论文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2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概述及问题探究 |
2.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理论 |
2.1.1 相关理论研究 |
2.1.2 相关设计方法研究 |
2.2 模块化的发展与目的 |
2.2.1 建筑模块化的应用与演变 |
2.2.2 模块化在其他领域的发展 |
2.2.3 模块化的运用目的 |
2.2.4 信息化时代下的建筑模块化及发展趋势 |
2.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的特征与优势 |
2.3.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形式分类 |
2.3.2 建筑模块单元的特征 |
2.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的主要优势 |
2.4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存在的问题 |
2.4.1 设计思维的转换 |
2.4.2 建筑标准化问题 |
2.4.3 空间与功能适应性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调研分析 |
3.1 模块化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 |
3.1.1 建筑空间的模块化 |
3.1.2 建筑构件的模块化 |
3.2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文献调研分析 |
3.2.1 设计与建造的协同性 |
3.2.2 模块单元的标准化 |
3.2.3 模块单元空间与功能适应性 |
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实例调研分析 |
3.3.1 调研方式及对象的选择 |
3.3.2 调研实例现状分析 |
3.3.3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实际问题及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4 BIM技术在模块化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
4.1 BIM技术的发展概述 |
4.1.1 BIM技术概述与发展历程 |
4.1.2 BIM的理论体系 |
4.1.3 BIM的方法体系 |
4.2 BIM全生命周期与模块化设计思维 |
4.2.1 BIM全生命周期概述 |
4.2.2 全生命周期的运用意义 |
4.2.3 模块化设计思维问题及应对 |
4.3 BIM数据库与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
4.3.1 BIM数据库概述 |
4.3.2 BIM数据库的运用意义 |
4.3.3 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问题及应对 |
4.4 BIM多维度视图与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 |
4.4.1 BIM多维度视图概述 |
4.4.2 BIM多维度视图的运用意义 |
4.4.3 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问题及应对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 |
5.1 “拆分与连接”——模块化设计分析研究 |
5.1.1 装配式建筑模块化主要设计要素 |
5.1.2 模块单元的构成与分解 |
5.1.3 模块单元及模块构件的连接设计 |
5.1.4 BIM技术下的模块单元协同设计 |
5.2 “标准化与预制”——模块单元与模块构件设计 |
5.2.1 模块单元的标准化设计 |
5.2.2 模块构件的标准化设计 |
5.2.3 BIM标准化数据库的建立及设计运用 |
5.3 模块单元的材料选择与立面设计 |
5.3.1 模块单元材料选择及标准化设计 |
5.3.2 立面材料质感的变化 |
5.3.3 立面材料分割与拼接 |
5.3.4 BIM在模块单元材料设计上的运用 |
5.4 “空间变化与平面组织”——模块组合及形态设计 |
5.4.1 模块单元的空间形态设计 |
5.4.2 模块单元形态组合设计 |
5.4.3 模块单元平面组合设计 |
5.4.4 基于BIM的灵活性设计与精确化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6 以重庆智博会“智慧小镇”项目为例——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运用 |
6.1 基本概况 |
6.2 模块化设计要素分析 |
6.2.1 基本需求分析 |
6.2.2 模块单元基本构成分析 |
6.2.3 模块单元拆分设计 |
6.2.4 模块单元连接设计 |
6.3 基于BIM的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
6.3.1 BIM数据库及设计信息调用 |
6.3.2 模块单元标准化设计 |
6.3.3 模块单元节点深化设计 |
6.4 基于BIM的模块单元组合设计 |
6.4.1 场地整体布局 |
6.4.2 建筑单体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文章小结 |
7.2 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及BIM技术使用情况调研 |
B.装配式建模块化设计及BIM技术使用情况调研结果数据统计 |
C.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案例综合评分 |
D.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案例综合评分结果数据统计 |
E.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四、混合结构的集成化协同设计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电驱动系统减速器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及振动噪声优化[D]. 侯利国. 吉林大学, 2020
- [2]流域多塘湿地氮磷截留影响因素及工程效率评估[D]. 李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5)
- [3]新城区集群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D]. 向卫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整车集成热管理协同控制与优化研究[D]. 卢鹏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5]面向特定任务需求的过约束并联机构构型设计与研究[D]. 张海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6]基于BIM的装配式住宅内装部品模块化设计研究[D]. 温颖.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图案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研究[D]. 付秀燕. 吉林大学, 2020(08)
- [8]典型微流控基本元件的增材制造实验研究[D]. 陈小军. 厦门大学, 2019(08)
- [9]装配式混凝土住宅建筑全寿命期设计研究[D]. 陆帅. 东南大学, 2019(05)
- [10]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D]. 王从越. 重庆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