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1](2021)在《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盘江流域由南盘江、北盘江及共同交汇而成的红水河和诸支流构成。该水系所覆盖的地理区域,上可经横断山脉承青藏高原,下可凭广西盆地接东南低山丘陵,总体处于云贵高原向东南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高原、盆地、丘陵在山脉与河流的交错分布中有序排列。同时,由于该地域主体部分面向海洋,大气湿度极高,导致境内生物多样性水平较高。苗、布依和汉族作为其主体居民,各民族原有的社会文化,在与世居于此的仡佬族相遇之后,再加上多样性生物特征的作用,不仅促生出新文化形态,为多民族共生传统提供人文多样性资源,而且能将人文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很好地契合起来,以创造盘江流域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自秦朝以来的历代王朝国家,或间接、或直接地对此区域实施治理。明清承接前朝遗产,在此综合实施土司、卫所、州县等制度,旨在强化中央集权统一,为民国和新中国奠定治理秩序框架。社会发展史暨“单线进化论”者认为,这些自上而下的制度,是王朝国家对其实施治理的主要内容,也是盘江流域发展进步的唯一动力。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认为上述社会发展史叙事有失偏颇。一方面,忽略了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在斗争哲学视野下,有将边疆地方与王朝国家对立二分的嫌疑。美国政治人类学家斯科特(James C.Scott),采用从边疆看中心的范式,先后推出“弱者的武器”、“佐米亚”(Zomia)等创新概念,彰显东南亚山民文化的主体能动性,以此弥补了社会发展史的缺陷。但他又因为片面强调山民与河谷平原王朝国家的矛盾冲突斗争哲学,忽视了国家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兼容共生机制。事实上,双方除了冲突斗争的消极层面,还有在交往交流和交易博弈中构建共生秩序的积极层面。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在对盘江流域文史和社会沿革机制有整体认知的前提下,考察该流域内各民族自明清以来的社会文化生活实践,一方面,彰显当地居民多民族共生传统的主体能动性和社会文化的内生活力。另一方面,超越斗争哲学和对立二分视野,在凸显多样主体前提下,通过开放博弈、公平传承方式,实现多元一体的社会治理共生秩序。质言之,探求、理解和维护文化生态多样性体系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持续机制,乃本文的主要旨趣。为此,本文进而提出三方面创新观察角度。第一,盘江流域是中国大西南山地诸多类型缩影之一。当地居民依托山地文化生态家园和传统资源,相互之间建立起互动互惠交往模式,且在危机时刻能为外来人提供庇护,由此生成多样化民族文化共生机制;第二,元明清以来的中原王朝强化西南山地开发加深统治。这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又因生计资源过度开发而影响到当地可持续发展。面对新的环境压力,山地民族发挥文化多样性社会整合功能,积极地与王朝国家官吏及其代理展开顽强博弈。其实质是山民希望与王朝国家达成新秩序的维权诉求;第三,王朝/国家面对山民的诉求,应是通过双方代理人理性协商推出新制度,形成“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新治理秩序。唯因形格势禁或双方代理人损公肥私,乃至无论羁縻制到土司制、土司制到改土归流及“改卫设县”的制度升级中,都难免出现“反抗镇压+善后安民”的运作机制。但事后看,王朝开发新边疆拓展政治经济利益的诉求,总要通过包容民众维护生态家园、生存环境和社区、生计资源权益的某种自治诉求,才能基于互惠达成长治久安。盘江流域山民与历代王朝/国家的长时段博弈,凸显出如下两方面特征:第一,理论上,盘江流域山民与中原王朝/国家的互动,既非完全的斗争哲学,又非完全的消极顺从。更具体讲,它是界于斯科特(James C.Scott)的“佐米亚逃避”、宋怡明(Michael A.Szonyi)的“积极被统治”与拉铁摩尔(O.Lattimore)的“贮存地对抗”之间的“就地坚守在服从中博弈”。它为各界思考边疆民族与王朝国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类型样本。第二,实践上,现代国家应对边疆民族基于文化生态家园权益多样性公平传承的博弈诉求,或可借鉴盘江流域互惠双赢的成功经验,致力于边疆民族社区发展与国家治理秩序共建共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和主体能动性相互包容意识。本文力图展现盘江流域与王朝国家博弈过程,旨在基于长时段历史经验,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丰富内涵和机制结构,以此揭示中国筑牢现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文化资源,为“一带一路”沿线项目建设提供有普遍价值的社会产品,进而助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秩序建设。但因笔者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缺陷漏洞在所难免,恳请前辈导师侪辈同仁鞭策提携批评指正。
郑丽娟[2](2020)在《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农业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是立国之本,更是生民之本,如何发展农业经济仍是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数千年来,湘西历代先民辛勤劳作,奋力耕耘,为湘西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改土归流”后,以清王朝为主导的农业开发促进了湘西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为现今山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改土归流”后,战乱使得湘西地区土地旷废,土司制度的“陋规”仍束缚着当地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民食维艰。而此时各省腹地开发潜力已经不大,户口日繁,地亩并未加广,因此开垦湘西山区成了清王朝的当务之急,这与统治者大一统的政治诉求不谋而合。为此,清王朝废除了“汉不入境,蛮不出峒”的禁令,一方面准许内地移民入山垦殖,另一方面号令各地方官员不论原籍别籍广加招徕垦种。除调节人口外,清统治者还命其督抚有司悉心劝导民众以农为本,将招民和垦辟的多寡定为官员考成标准;鼓励民众积极垦荒,对于新垦之地则官给籽种和印信执照;清王朝还鼓励引种美洲高产农作物,力劝广种经济作物、发展渔业养殖;此外,清王朝一方面逐一废除该地私征杂派的旧例,另一方面稳定其地税额,并不时减免其税收。而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湘西农业的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随着农业开发政策的实施,部分腹地的剩余劳动力得以安置,湘西因动乱而减少的农业人口也得到了补充,这些外地移民以经商、佣耕等不同方式进入湘西,扩大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随着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高产农作物的传播与推广,湘西地区的农业土地开垦面积进一步扩大,农业耕作技术日益成熟,农作物种植品种日渐丰富,同时也加深了当地农产品商业化的程度,缩小了湘西与“化内之地”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虽然,其他资源在此期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遭到了破坏,但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改土归流”后清王朝在湘西实施的农业开发政策打破了湘西地区原有的封闭式自然经济模式,其农业生产结构出现新的格局。而农业生产结构新格局的出现是湘西农业经济取得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改土归流”后清王朝对湘西实施的农业开发是成功的,利大于弊。
杨鹏[3](2020)在《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烟草等30多种美洲作物传入我国,随后被引种至武陵地区,继而广泛种植。美洲作物的引种和推广对武陵地区的农业生产、人口增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探讨玉米等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时间、推广过程等问题,并揭示了其引种和推广的动因以及历史影响。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武陵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及农业历史概况进行概述。宋代以前武陵地区农业经济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主,农耕业和畜牧业有一定发展,但不占主要地位。元明至清初,随着屯田的开展和流民的迁入,农耕生产进一步发展。清代改土归流后,农耕业迅速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生产方式,采集和渔猎的地位下降,仅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第二章阐述主要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的发展历程。涉及有三类作物:一是粮食作物主要包括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二是经济作物主要包括烟草和花生;三是蔬菜作物主要包括辣椒和南瓜。第三章探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美洲作物的主要原因。一是自然因素,武陵山区的自然条件适合于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番薯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的生长。二是社会因素,一方面清代改土归流后,各地府县官员大力劝种,加快了美洲作物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改土归流后大量外来人口涌入武陵地区,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随之传入这一区域,为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另外,人口激增导致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促使美洲作物尤其是玉米等粮食作物迅速推广。第四章主要分析美洲作物传入武陵地区的历史影响。具体来看,一是提供了农业生产的作物新品种,改变了农作物结构,同时扩大了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极大地提高了地区的粮食产量。二是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推动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是为人口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四是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民间文化活动,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五是改变了武陵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植被破坏、动物灭绝、水土流失、地力下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荆云砚[4](2019)在《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在古代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梳理地区经济史,有助于我们尊重客观规律,以古鉴今。在学界已有的成果中,厘清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脉络是一个亟待扩展和完善的领域。因此,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全国、云南及大理地区史料中关于清中期经济发展及社会状况,通过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进行史料数据搜集、整理、分析、对比,从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商贸、财政四个角度探析大理地区经济发展的演化轨迹。研究发现,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引发人口与粮食危机,农田开垦日益艰难,为解决农民生存困境,政府将眼光转向山区零散土地,准许流民开荒,提高土地利用率,对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从平坝转向山区推进。其次,农业种植品种自清中期开始,高产作物被广泛推广,经济作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部分地区打造出特色农业。粮食产量受区域条件影响较大,在高原立体气候的影响下,不同地区的产量也会有所差距。各类产业中最为突出的是矿冶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贸易方面,在矿冶开发的影响下,促进了矿厂间崇山峻岭之中交通网络的发展,流通手段与全国统一。城乡市场在清中期的进一步发展,扩大了国内外贸易范围,固定商人群体的出现为清后期商帮发展打下了基础。在财政收入与支出方面,清政府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清中后期田赋征税水平略有提高,但还是低于前朝。从寻常普通百姓生活来看,贫穷者居多,日常开支主要用于生存消费,对文化消费上的支出,大部分家庭愿意供子女读书,重视教育。
李丹丹[5](2019)在《明清黔西南地区的移民与地方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明清黔西南地区的移民活动,来探讨当地社会发展模式及山区文化与平原文化发生碰撞后的反应。文章主体内容分四章,共约5万余字。由于地处边疆,历史以来黔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较为缓慢,但却体现出独特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性特征,其发展演变不仅体现了该地区从“化外”走向“化内”的历程,也是贵州地区社会发展的缩影和表现。明初,王朝在黔西南设卫所屯田,第一批大规模的军事移民随之来到此地驻扎。这些移民包括军人、军人家属、受朝廷指派来此经商的商人。部分驻军及其家属在靠近卫所的地方屯田种植,客观上有利于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耕方式传入黔西南地区。这些移民主要集中分布在交通干线或者人口聚集的城镇,该区较为平坦的地区得到开发,屯田经济得到发展。明中后期,大量屯兵流亡,屯田荒废,屯田制名存实亡,屯田经济也宣告破产。此时,少量的自发性移民也开始来到此地,他们开垦较为平坦地区的土地,并按照之前的生活方式,从事各类行业,给当地社会带来了微弱的影响。整个明代,移民对黔西南社会的影响较弱,黔西南社会变化并不明显,土着人民大部分仍过着比较原始的生活。进入清代以后,由于大批移民的涌入,该区社会发展进程在明代的基础上大大加快。清前期,出于政治需要与军事需求,清廷在此进行改土归流与卫所改制,使得该区域社会焕然一新。清中后期,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突出,大量人口为寻求生计,自发来到该区。黔西南山区在这一时期得到彻底开发,社会发生巨大变化。随着资源的日益紧张,土客之间、先来的客民与后来的客民、当地各土着部落之间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成为王朝治理该区域的一大难题。经过明清两代的积累和发展,黔西南的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大量移民的进入,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渗透进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中,给少数民族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外来移民文化与当地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黔西南特有的文化。在此过程中,地方少数民族逐渐由“化外”转为“化内”之民,王朝教化取得了成效。
聂选华[6](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陈亮[7](2019)在《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区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明清以来,在甘青民族走廊内生活着汉族、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本区域更成为汉文化、伊斯兰文化、藏传佛教文化的交汇之处。鉴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民族多元格局,受到明清历任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政府通过对本区域实施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其从“边疆”渐成“腹地”,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持续不断的经济开发推动了甘青民族走廊内的人口、农牧业、工商业的发展,并对域内的社会结构、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等产生极大影响。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明初,国家从战略地位的高度对甘青民族走廊进行开发与建设,卫所体系的建立不仅为明朝奠定坚实的军事保障,也意味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大批迁入的戍边将士既促进了人口增长,也有力推动了域内的经济开发。明末清初,甘青民族走廊内战事频仍,人口损耗极大,至康熙中后期,随着政局稳定及社会发展,人口迅猛增长,外来人口的涌入以及人口的自然增殖使甘青民族走廊内各地的经济开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同治之后,本区域爆发多次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不仅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也严重阻滞了经济发展。农业开发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入明以来,出于军事战略的考量,明廷实施以屯田为基础的屯卫制度,向西不断拓展的农业开发不仅巩固了西部疆域,也开启了区域农业一体化的进程。有清一代,各族百姓在明代农业开发的基础上,展开更大规模的垦地运动。此时段内,土地开垦不再集中于平地与川地,山地、坡地皆试种杂植,土地开发程度再创历史新高。在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下,各少数民族逐渐弃牧业农,这不仅确立了农业经济在本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也改变了域内的民族格局。随着屯田的开发,小麦的分布区域日益扩大,最终在甘青民族走廊内形成小麦种植区与青稞种植带,而这条农业种植带往往也是汉族与藏族的分界线。清中后期,高产农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生产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兴修,均促进农业不断发展,并为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本区域工商业也取得一定发展。首先,在丰富原材料的基础上,明清时期本区域传统手工业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晚清之际,近代机器制造业的萌芽开始出现,域内呈现出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大机器生产并存的场景,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出现对地域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其次,明清时期本区域的商业逐渐从明代的链条式经贸模式由向清代的区域贸易圈转变。明朝政府主导的“茶马贸易”与“朝贡贸易”构成与内地交往的经济链,其在推动各民族经济交流的同时,也强化了彼此间的政治、文化交流。入清以来,随着农业化的纵深发展和商业通道的繁荣,甘青民族走廊逐渐成为全国性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在民族贸易的推动下,不仅出现专业化的商品市场,也兴起多个颇具影响的民族贸易市镇,最终在清中期形成以甘青民族走廊为依托的区域贸易圈。持续性的经济开发使地域社会在多个层面产生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不断渗透,推动了本区域行政建置的发育进程,原本归属土司或寺院管理的土地及人口逐渐处于国家管辖之下。宗族作为基层社会重要的民间组织形态,其形成与地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并成为维护乡土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随着民族贸易的兴起,部分农业人口开始转移至工商领域,商人与手工业者阶层不断壮大。明代的屯田开发为甘青民族走廊植入新的社区,屯堡、铺舍、营等错落分布于民族交汇区域,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多民族共处的分布格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衣食内容更为多元,城乡生活日益丰富,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奢侈之风逐步在各地蔓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使明清时期的文化教育较前代多有建树,中央政府不仅设置大量官学、书院、社学,还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开办义学等,凸显出独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性及多元性。本文选择甘青民族走廊这一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人文地理区域为研究范围,以明清以来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而分析自然、人文及历史因素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与制约作用,同时分析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存在的内在联系。这对于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闫西徽[8](2018)在《环境、作物与族群 ——以清代桂东北地区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广西历来以七山二水一分田着称,这种以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严重滞后了古代广西的发展,也孕育了数量繁多的山居族群。尤其是“瑶”这个族群,在隋以后的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具有明显的随山而居的生活特点,在中原的不断开发过程中,呈现出不断向南迁徙的表象。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统治方式和思想影响下,“瑶”这个群体在古代必然是极度依赖较独立的山区环境而存在的。因此,无论是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这里的山居族群,特别是“瑶”,均强烈地受到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同样会受到发展现状和族群的反馈。在这其中,桂东北地区作为广西进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和中原连接西南、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经历了明代大规模的起义和镇压,以及明清之际的长时间战乱后,其本身对这种影响的抗拒力量最为薄弱,因此其反馈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从桂东北地区丰富的史料中清晰地看到这样的变化和反馈,这对研究人地关系是一个非常适切又珍贵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人口和农业。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环境的改造,其主要的力量就是人力,而发展和改造的主要途径就是农业。清代是中国历代王朝中人口最多的朝代,纵观历代王朝鼎盛时期的在籍人口数目,除了清代以外,均在5000万到7000万之间徘徊,而清代很早就超过了1亿,咸丰初年在籍人口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2亿。这样的人口数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农业发展水平。清代取得巨大粮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但和历代相比,最关键的因素是美洲粮食作物的引种推广。因此本文以玉米、红薯这类美洲粮食作物在桂东北地区的引种推广作为研究主线,第一部分探讨了清代桂东北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以及内部族群变迁之前的状况以及美洲粮食作物传入的背景。首先讨论了清代桂东北地区巨大改变的前身,即桂东北地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尤其是对因为小冰期影响而变化的气候条件作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对清前期桂东北地区的经济恢复和稻谷——杂粮粮食结构的确立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美洲粮食作物在桂东北地区的引种状况。首先是稻谷——杂粮粮食结构确立的原因。其次分别从玉米和红薯传入并推广的时间、分布范围和引种方向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明确美洲粮食作物传入桂东北地区的路线、时间和分布情况。最后讨论了美洲粮食作物在杂粮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庞大的人口压力和粮食危机是其得到引种的根本原因,而为了应对这样的危机,官方和移民从两个层面上对玉米、红薯等美洲粮食作物的推广发挥了作用。清中期以后新的寒冷期的到来更使得玉米、红薯在众多高产作物中脱颖而出。第三部分探讨美洲粮食作物引种推广背景下的桂东北地区的环境变化,尤其是山区的环境变化。美洲粮食作物的推广传播引起了桂东北地区各方面的变化。作为农业上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最初引起的变化就是面对农业的主体——人和客体——土地。在桂东北地区,这种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山区土地开垦、人口增加、森林退化萎缩和水土流失。与自然环境的改变相适应,桂东北地区的人文环境也在进行改变。第四部分论述在桂东北地区美洲粮食作物引种导致的农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环境变迁之下“瑶人”族群发生的变化。首先分析其身处环境变化后的生计模式的改变,其次以恭城为例,论述瑶人族群与周边人群在清代桂东北地区的分化与融合状况,最后讨论由此产生的桂东北瑶人的分布变化。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美洲粮食作物在清代引种对桂东北地区自然环境、人口格局、民族组成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对“瑶”这一族群本身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其中我们也要看到周边区域的发展也对桂东北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在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承担主要力量的移民,以及广东地区人口压力导致的“西米东运”现象,都是桂东北地区作物推广和社会经济发展、族群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谷[9](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指出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李恒[10](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二、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边疆发展和治理研究前沿探索 |
一、选题定义: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 |
二、理论成果综述 |
(一) 政治人类学 |
(二) 边疆治理研究 |
(三) 贵州特色经验 |
三、本文创新进路 |
四、资料来源概说 |
五、总体研究框架 |
第一章: 盘江流域人文生态 |
第一节: 区位沿革与居民构成 |
一、内涵四至 |
二、边关通道 |
三、居民层累 |
第二节: 资源耕作与混融秩序 |
一、山水田土资源 |
二、生计耕作结构 |
三、治理秩序混融 |
第二章: 集市、生计与互惠 |
第一节: 集市类别与功能 |
一、形成机理 |
二、集市类别 |
三、集市功能 |
第二节: 族际互惠:青岩案例 |
一、名称及区位 |
二、形成及变迁 |
三、辐射及职能 |
四、物源及去向 |
第三节: 社会互惠:营屯案例 |
一、区位.村名.村史叙事 |
二、集市、物产与社会关系 |
三、为社会而互惠:WXH的生活史 |
第三章: 社会整合绘事后素 |
第一节: 拟血亲拓展村寨圈 |
一、源起与内涵生成 |
二、云顶村案例 |
三、营屯村案例 |
四、鸟王村案例 |
第二节: 结姻亲拓展交际网 |
一、婚姻制度与结构功能 |
二、“坐花园” |
三、“射背牌” |
四、姻亲即社会 |
第三节: “主客-陪客”丧葬礼制 |
一、内涵概说 |
二、传统形式 |
三、现代沿革 |
四、文化逻辑 |
第四章: 维权抗争:卫所制度下的民意表达 |
第一节: 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
一、卫所营建及过程 |
二、“借地设防”以牟利 |
三、被“再域化”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原住民维权抗争类别 |
一、常态抗争 |
二、非常态抗争 |
三、逻辑特征 |
第三节: 天顺石门战事 |
一、事件过程 |
二、社会背景 |
三、边政疏失 |
四、经验教训 |
第五章: 博弈求秩序:流官治理下的民意表达 |
第一节:“改土归流”得失辨析 |
一、土司制属性 |
二、招抚之策 |
三、改土归流 |
第二节 :控告土官 |
一、韦清澜联名控告 |
二、云顶村民联合智斗 |
三、“均衡三角” |
第三节 :抵制胥吏 |
一、村名叙事 |
二、村庄茶产 |
三、胥吏苛征 |
四、案例启示 |
第六章 :观念秩序:民间传说中的共生超越 |
第一节 :背牌图案印章叙事 |
一、背牌型构 |
二、隐序图案 |
三、认同与区分体系 |
第二节 :印章起源传说与衍文 |
一、青山长官司与副长官司 |
二、“倒停王”与“看家虎” |
三、牛作为山民祖先化身 |
四、“牛虎相争” |
结语:内生活力与共生秩序 |
一、盘江流域的发展与治理 |
二、边疆发展与治理研究的主要范式 |
三、盘江流域发展与治理中的共生秩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
(2)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农业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王朝对湘西实施农业开发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开拓疆宇,增益版图 |
第二节 土地开阔,人烟稀少 |
第三节 内外交困,百姓穷苦 |
一、长期战乱 |
二、土司“积弊” |
三、刀耕火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清王朝实行的农业开发政策 |
第一节 招民开垦,富国安邦 |
一、鼓励移民 |
二、鼓励开垦 |
第二节 因地之利,致富足食 |
一、引种高产作物 |
二、劝植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兴利除弊,休养生息 |
一、减免税收 |
二、革旧积弊 |
三、稳定税额 |
第四节 土地归屯,自养自卫 |
一、无序争占 |
二、均田屯丁 |
三、抑制兼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湘西地区农业开发的积极成效 |
第一节 土地开垦面积扩大 |
第二节 耕作技术提高 |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品种增多 |
第四节 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加深 |
第五节 农业生产结构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湘西地区农业开发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激化人地矛盾 |
第二节 破坏生态环境 |
第三节 造成结构性贫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回顾 |
(二)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传播问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界定 |
(一) 时间界定 |
(二) 空间界定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区域环境与农业历史概述 |
第一节 武陵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
一、自然环境 |
二、历史时期武陵地区的民族分布与变迁 |
第二节 武陵地区农业历史概况 |
第二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一、玉米 |
二、番薯 |
三、马铃薯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一、烟草 |
一、花生 |
第三节 蔬菜作物 |
一、辣椒 |
二、南瓜 |
第三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因素 |
一、玉米等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二、武陵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 |
第二节 社会因素 |
一、政府官员的劝种 |
二、民间移民的推动 |
三、对高产作物的强烈需求 |
第四章 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引种和推广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农作物结构 |
二、扩大了耕地面积 |
三、提高了粮食产量 |
第二节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一、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二、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
第四节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一、饮食生活 |
二、民俗文化 |
第五节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一、植被破坏 动物灭绝 |
二、水土流失 地力下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经济史研究的历程与综合性经济史研究 |
二、区域性研究 |
三、经济部门、专题性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中期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
第一节 清中期全国及云南的经济基本情况 |
一、清中期全国经济发展水平 |
二、清中期统治者的治滇政策 |
第二节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背景条件 |
一、自然地理环境 |
二、清中期大理地区行政区划 |
三、清中期以前大理地区经济状况 |
第三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投入要素 |
第一节 人口与劳动力 |
一、人口数量及增长率 |
二、人口流动与迁移 |
三、劳动力及其从业结构 |
第二节 土地开垦与利用 |
一、清政府垦荒政策 |
二、清中期大理地区土地的垦辟及规模 |
三、土地制度与土地的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水利 |
一、水利的发展 |
二、水权的分配、管理与交易 |
第四节 总结 |
第四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产出要素 |
第一节 农业 |
一、农业部门生产情况 |
二、粮食生产水平 |
第二节 手工业 |
一、金属矿业 |
二、盐业 |
三、其他手工业 |
第三节 总结 |
第五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内外贸易 |
第一节 商品流通的基本条件 |
一、交通运输网络 |
二、流通手段——货币 |
第二节 城乡市场的发展 |
一、农村市集 |
二、城镇商贸 |
第三节 商品运销与国内外贸易 |
第四节 商人与商人组织的发展 |
第五节 总结 |
第六章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活动中的公共财政与居民消费 |
第一节 财政收入与支出 |
一、财政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第二节 居民消费 |
一、生存消费 |
二、文化消费与投资 |
第三节 总结 |
总结 |
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发展及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明清黔西南地区的移民与地方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黔西南地区的区位与人文历史 |
第一节 地形与气候 |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
二、气候与水文 |
第二节 行政区划与建置沿革 |
第二章 明代屯田制下的移民与地方开发 |
第一节 明前期卫所屯田与土地开发 |
一、卫所屯田制与移民 |
二、明初屯田经济 |
第二节 明中后期制度调整下的移民与地方开发 |
一、屯田制度调整下的移民 |
二、移民与地方开发 |
第三章 清代制度与社会变动下的移民与山区开发 |
第一节 清前期制度变动下的移民与地方开发 |
一、制度变动与政府招徕 |
二、官营矿冶业发展与山区开发 |
第二节 清中后期移民与山区开发 |
一、地方动乱后的移民潮 |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 |
第三节 移民与地方冲突 |
第四章 国家认同与文化体系建构下的文教事业 |
第一节 官学教育的深入 |
第二节 书院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社会风气的转变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
一、气象灾害 |
二、地震灾害 |
三、地质灾害 |
四、疫疾灾害 |
五、农作物病虫害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
致谢 |
(7)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资料和研究现况 |
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人口变迁 |
第一节 明代人口的变化 |
一、明初大规模移民推动人口增长 |
二、明中后期人口呈下降趋势 |
第二节 清代的人口起伏 |
一、清前期人口的恢复性发展 |
二、乾隆四十一年至咸丰三年间人口的滞胀 |
三、同治兵燹后的人口骤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少数民族人口 |
一、明代的“西番”人口 |
二、清代的少数民族人口 |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农牧业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 |
一、明代农业的西向拓展 |
二、清代农业一体化的完成 |
三、传统农作物结构的变化 |
四、经济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
第二节 农业生产方式的演化与水利设施的兴修 |
一、农业技术与生产工具的进步 |
二、明代水利工程的创修 |
三、清代水利渠网的完善 |
第三节 明清时期畜牧业的发展 |
一、明代官营养马业的勃兴 |
二、清代官营养马(驼)业的延续 |
三、明、清民营畜牧业的发展变化 |
小结 |
第三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传统手工业的传承与发展 |
一、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
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 |
三、少数民族手工业的延续 |
第二节 近代工业的萌芽 |
一、洋务运动背景下的近代工业 |
二、清末的“新政实业” |
第三节 传统手工业及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
一、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色彩 |
二、外部因素推动下的发展 |
小结 |
第四章 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的商业进展 |
第一节 明代链条式的经贸模式 |
一、国家掌控下的茶马贸易 |
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朝贡贸易 |
第二节 清代区域贸易的繁荣发展 |
一、流通商品种类的多元化 |
二、民族贸易推动商业市场形成 |
三、商人群体对商贸交流的促进 |
四、商路的开辟与贸易圈的建立 |
第三节 明清两代商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一、从“重农抑商”向“重农重商”的转变 |
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对民族贸易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
第一节 地域社会的变化 |
一、行政区域的扩张与编户齐民 |
二、宗族的形成与发展 |
三、商人及手工业阶层的壮大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的变革 |
一、军民共处与新村寨聚落的形成 |
二、由俭入奢的消费观念 |
三、丰裕多元的衣食品类 |
四、日益丰富的城乡生活 |
第三节 族际间的交往融合与文化熏染 |
一、民族间的互动与交融 |
二、土官的“向化”现象 |
第四节 文化教育与风气开通 |
一、明代文教的兴起 |
二、清代文教的继续推广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环境、作物与族群 ——以清代桂东北地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关于美洲粮食作物传入广西的研究 |
(二)关于广西农业开发与环境史的研究 |
(三)关于广西少数民族生计、族群与环境影响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第一章 明末至清前期桂东北自然及人文环境 |
一、明末至清前期桂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 |
(一)地形条件 |
(二)气候变迁 |
二、明后期至清前期桂东北地方军政体系与瑶人分布状况变化 |
(一)地方军政体系变化 |
(二)瑶人分布情况变化 |
三、清前期的经济恢复和新粮食结构的建立 |
(一)移民招垦 |
(二)稻谷——杂粮粮食结构的建立 |
第二章 清中期以后桂东北地区美洲粮食作物的引种情况 |
一、稻谷—杂粮粮食结构建立的原因 |
(一)粮食外流造成的粮食紧缺 |
(二)山区移民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
二、美洲粮食作物在桂东北地区的引种情况 |
(一)玉米引入的时间与分布 |
(二)番薯引入的时间和分布 |
三、美洲粮食作物在杂粮中主体地位的确立 |
(一)清中后期气候环境对美洲粮食作物的适宜 |
(二)官方法令对美洲粮食作物的推广 |
(三)移民直接带来美洲粮食作物 |
第三章 美洲粮食作物引种对桂东北地区环境的影响 |
一、自然环境的改变 |
(一)山区土地开垦 |
(二)森林变迁和水土流失 |
二、人文环境的改变 |
(一)人口增加 |
(二)桂东北商业体系的建构 |
(三)政府力量的不断深入 |
第四章 作物引种和环境变化对瑶人的影响 |
一、桂东北地区瑶人生计和饮食的变化 |
(一)瑶人粮食结构的变化 |
(二)瑶人种植方式的变化 |
(三)桂东北瑶民饮食结构的变化 |
二、清代桂东北地区瑶人身份和族群的变迁:以恭城瑶人为例 |
(一)西岭瑶人身份的改变 |
(二)平川源瑶人身份的转变 |
(三)两地瑶人身份转变及差异的原因 |
三、瑶人分布的变化 |
(一)桂东北地区“瑶”、“民”群体的互动转化 |
(二)瑶人分布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历史地理学 |
1.4.2. 人居环境学 |
1.4.3. 风景园林学 |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
1.5. 概念辨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景观体系 |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
2.1. 成都平原流域 |
2.1.1. 岷江水系 |
2.1.2. 都江堰水系 |
2.1.3. 沱江水系 |
2.2. 地理环境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土壤 |
2.3. 社会环境 |
2.3.1. 人口迁移 |
2.3.2. 科学技术 |
2.3.3. 传统风俗 |
2.4. 经济环境 |
2.4.1. 农业生产 |
2.4.2. 商业贸易 |
2.4.3. 来往交通 |
2.5. 文化环境 |
2.5.1. 哲学思想 |
2.5.2. 宗教信仰 |
2.6. 小结 |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
3.6. 小结 |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总体发展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管理维护 |
4.3. 农业生产 |
4.3.1 总体发展 |
4.3.2. 农田建设 |
4.3.3. 耕作制度 |
4.4. 城乡体系 |
4.4.1. 总体发展 |
4.4.2. 体系特色 |
4.4.3. 营建方式 |
4.5. 小结 |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
5.1. 成都 |
5.1.1. 自然山水 |
5.1.2. 水利建设 |
5.1.3. 农业生产 |
5.1.4. 城邑营建 |
5.1.5 成都十景 |
5.1.6. 景观体系特征 |
5.2. 都江堰 |
5.2.1. 自然山水 |
5.2.2. 水利建设 |
5.2.3. 农业生产 |
5.2.4. 城邑营建 |
5.2.5. 灌阳十景 |
5.2.6. 景观体系特征 |
5.3. 崇州 |
5.3.1. 自然山水 |
5.3.2. 水利建设 |
5.3.3. 农业生产 |
5.3.4. 城邑营建 |
5.3.5. 崇庆八景 |
5.3.6. 景观体系特征 |
5.4. 大邑 |
5.4.1. 自然山水 |
5.4.2. 水利建设 |
5.4.3. 农业生产 |
5.4.4. 城邑营建 |
5.4.5. 晋原八景 |
5.4.6. 景观体系特征 |
5.5. 邛崃 |
5.5.1. 自然山水 |
5.5.2. 水利建设 |
5.5.3. 农业生产 |
5.5.4. 城邑营建 |
5.5.5. 临邛八景 |
5.5.6. 景观体系特征 |
5.6. 唐昌 |
5.6.1. 自然山水 |
5.6.2. 水利建设 |
5.6.3. 农业生产 |
5.6.4. 城邑营建 |
5.6.5. 崇宁八景 |
5.6.6. 景观体系特征 |
5.7. 新都 |
5.7.1. 自然山水 |
5.7.2. 水利建设 |
5.7.3. 农业生产 |
5.7.4. 城邑营建 |
5.7.5. 新都八景 |
5.7.6. 景观体系特征 |
5.8. 广汉 |
5.8.1. 自然山水 |
5.8.2. 水利建设 |
5.8.3. 农业生产 |
5.8.4. 城邑营建 |
5.8.5. 汉州八景 |
5.8.6. 景观体系特征 |
5.9. 小结 |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
6.1.1. 尺度层级 |
6.1.2. 营建内容 |
6.1.3. 融合对比 |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
6.2.1. 变迁要点 |
6.2.2. 原则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人文多样性内生活力与社会治理共生秩序研究 ——云贵高原盘江流域案例及其意义阐释[D]. 陈斌.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改土归流后湘西地区的农业开发研究[D]. 郑丽娟. 吉首大学, 2020(03)
- [3]美洲作物在武陵地区的引种、推广及其影响研究[D]. 杨鹏.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清中期大理地区经济史研究[D]. 荆云砚. 大理大学, 2019(02)
- [5]明清黔西南地区的移民与地方开发[D]. 李丹丹. 南昌大学, 2019(02)
- [6]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7]明清时期甘青民族走廊经济发展研究[D]. 陈亮. 兰州大学, 2019(08)
- [8]环境、作物与族群 ——以清代桂东北地区为中心[D]. 闫西徽.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9]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10]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