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提高住宅空调器的舒适性(论文文献综述)
苗莉娜[1](2021)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体量不断增大,建筑能源消耗量和建筑碳排放量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同时加大建筑能源中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是缓解建筑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2020年初突然爆发的疫情(COVID-19)引发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除此之外,近年来室外空气质量差,建筑室内空气质量严重依赖于新风系统保证。针对实际工程中广泛采用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新风设计与运行调节状况,从建筑节能和提升室内空气品质出发,本文提出一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方法。首先,介绍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比与传统半集中式空调从设计新风量到运行调节各个阶段的区别,说明变新风量设计方法在节能和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方面的优势。随后为实现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运行,提出了一种基于室内外空气焓差的新风控制方法,并给出空调新风系统联合运行控制策略。在过渡季和夏季,当新风焓值小于室内空气时,新风系统加大新风引入,利用室外自然冷源承担建筑负荷,从而达到降低建筑能源消耗的目的,同时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其次,研究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运行的设计新风量的确定方法,给出设计新风量的计算步骤和相应求解算法,进一步形成最优设计新风量的计算程序。并通过具体的案例对变新风量设计的节能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到:相对于传统的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大连地区居住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后,累计冷负荷降低率可达48.0%,供冷系统节电率为26.8%,间歇空调和开窗会对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如夜间空调时供冷系统节电率仅为17.3%。办公建筑变新风量设计的节能效果更好,新风系统为单风机时累计冷负荷降低率32.0%,供冷系统节电率可达27.7%。然后,采用追加投资回收期法分析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通过对两个案例的设计分析与模拟计算,得到两种空调系统方案的初投资与运行成本,最终得到:变新风量设计相对传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所增加的初投资能够在空调系统使用周期(20年)内回本,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的追加投资回收期分别为9.31年和11.68年。最后,依据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方法的气候适用性对我国城市进行分区:提出三级指标分区法,以新风可供冷用总时数和除湿用总时数两类指标综合代表该地区变新风量设计方法的气候适宜性;以空调度日数代表该地区冷负荷需求。得到4类不同气候适用性分区,可用于判断某城市变新风量设计方法的适用性,同时还可用于判断其他直接利用室外空气降低室内热湿负荷的节能手段的适用性,如机械通风、自然通风等。
王菁[2](2020)在《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用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的热性能研究》文中认为空气源热泵是一种清洁、高效、成熟的供暖方式,在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空气源热泵常使用热风型室内机,但此类室内机的热舒适性较差,冬季送热风加快人体皮肤表面的汗液蒸发,产生干燥感;同时为了避免有冷吹风的感觉,需要较高的送风温度及相应的冷凝温度,且室内空气垂直温差大,导致能耗增高;另外室内风机还有噪音和能耗增加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组提出一种带有蓄热介质的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用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本文将对该冷凝器的换热性能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为冷凝器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由制冷剂铜管、蓄热介质层和铝合金外壳组成,根据冷凝器的构造与传热特性建立了传热过程的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并使用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了求解。同时使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显示,在制冷剂冷凝温度为44.5 ℃,流量为41.4 kg/h,室内空气温度为18 ℃的情况下,实测换热量为1838 W,模拟值为1813 W,相对误差为1.4%。随后,在冷凝温度为36.2-52.5 ℃,流量为35.5-55 kg/h,室内空气温度为16-22.1 ℃的情况下,模拟换热量和实测换热量相对偏差在-1.5%到3.4%之间。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可用于该冷凝器传热性能的模拟分析。最后,在质量流量为39.8 kg/h-41.8 kg/h,管长为10.8 m-12 m,冷凝温度在40 ℃-44 ℃及室内温度18-22 ℃的研究范围内,利用本文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制冷剂铜管管长、制冷剂流量、冷凝温度以及室内空气温度等4个因素对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换热量的影响,模拟误差在±3.4%之间。影响因素的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管长对冷凝器换热效果影响最为显着,制冷剂流量次之。
李镒如[3](2020)在《家用空调器供暖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清洁采暖政策的推广以及南方采暖需求的增长,采用家用空调器供暖的比例逐渐增加。虽然这种供暖方式节能、环保、经济、安全,但是室内垂直温差大、热舒适性较差是制约其进一步推广的一大因素。本文针对家用空调器供暖工况下,不同空调送风参数和空调安装位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搭建了家用空调器供暖室内热环境研究的实验台,对空调送风角度和送风速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开展实验研究。实验测试分析了送风角度和送风速度对室内垂直温度场、水平温度场、局部热环境、房间内壁面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空调制热快慢的影响。其次,建立房间模型,采用CFD方法数值模拟了空调送风温度、空调安装高度及水平位置对室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家用空调器供暖的室内热环境。采用极差分析法探究空调送风角度、送风速度、送风温度、安装高度、水平位置五种因素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的主次关系;同时,采用方差分析法得出五种因素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程度大小的定量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在家用空调器供暖方式下,房间内上下冷热分层严重,且室内平均辐射温度均明显低于室内空气温度,垂直温差大和冷辐射的双重作用导致室内热环境很差。采取减小送风角度、增大送风速度、减小送风温度或降低空调安装高度等措施均可以有效改善垂直温差大的现象,并使Z=0.1m水平面的温度达到热舒适要求,然而Z=0.1m水平面与Z=1.1m水平面的垂直温差仍高于标准要求的3℃,且降低垂直温差的同时,平均辐射温度与室内平均温度的差异却在增大。因此,需要增加辅助措施来提高平均辐射温度,并进一步减小垂直温差以满足热舒适要求。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垂直温差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送风速度>送风角度>送风温度>空调安装高度>空调水平位置,空气分布特性指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送风速度>送风角度>空调安装高度>送风温度>空调水平位置。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空调送风参数和空调安装高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均较大,而空调水平位置对于室内热环境几乎无改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为家用空调器供暖时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崔雪梅[4](2020)在《别墅建筑采用不同空调系统的适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别墅建筑体量不断的扩大和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别墅建筑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当前别墅建筑普遍采用房间空调器或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空气调节,为满足室内湿度要求,其蒸发温度或冷冻水温度需维持在较低水平,存在着能效比较低、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差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应运而生,该系统独立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避免了热湿耦合所带来的能耗偏高、温湿度控制失调及空气污染等问题。因此,探明此类空调系统在别墅建筑中的运行特性对于降低别墅建筑空调系统能耗与运行费用、改善室内热舒适性与空气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瞬时模拟软件TRNSYS构建了别墅建筑模型,计算得到其空调季的逐时冷负荷,并对其负荷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利用TRNSYS软件分别建立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比较别墅建筑采用这二种空调系统的能耗与热舒适性。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建筑物中的显热负荷与潜热负荷之比约为3.1:1,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对温湿度进行独立控制具有较为明显的节能优势;(2)别墅建筑采用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热舒适性方面优于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的传统中央空调系统;(3)别墅建筑采用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的温湿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在运行能耗与能效方面显着优于常规空调系统,整个制冷季可节约电量669.0k Wh,节能率达到了20.8%。
邓红娜[5](2020)在《基于墙角贴附射流的家用空调机冬季送热风特性》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家用空调常用气流组织形式主要为混合通风。冬季采用家用空调送热风时,送风热气流在浮升力作用下,普遍存在室内头脚温差过大、头部温度过高却脚部寒冷,同时伴随有吹风感等问题。此外,不合理的气流组织也降低了通风能源利用率。多年来,李安桂教授课题组对贴附通风气流组织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作者拟将贴附射流应用于家用空调冬季送热风,探索基于墙角贴附射流的家用空调机冬季送热风特性。本文旨在探究墙角贴附射流用于家用空调冬季送热风系统的可能性。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存在障碍物房间送风高度、回风口位置对墙角贴附射流送热风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及通风效果评价;以常用住宅卧室为对象,研究了床、衣柜、床头柜障碍物对墙角贴附送热风效果的影响,并与不存在障碍物房间进行对比;基于混合、贴附通风送热风实测条件,对几种空调方式的送热风效果进行模拟对比分析;探索壁面长度对墙角贴附射流送热风通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送风口位置影响温度分布,送风高度为1.2m时(坐姿呼吸区),轴线温度衰减较慢,水平方向贴附距离远,温度分布较好;在工程设计中,宜将回风口设置于与送风口水平距离最远处;(2)模拟分析表明,床、衣柜、床头柜等障碍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温度分布均匀性,工作区内平均温度和速度值、头脚温差、ADPI值均满足标准要求,温度分布较为均匀;(3)墙角贴附送热风方式,头脚温差与温度不均匀系数较小、通风效率较高;竖壁贴附送热风方式,ADPI值较大且满足要求,但墙角贴附及混合通风送热风ADPI均不满足要求。(4)壁面长度对墙角贴附射流送热风的影响主要在平行于变长度壁面的平面和水平平面,对垂直于变长度壁面的平面影响不大;关于平行于变长度壁面的平面,热风扩散距离及轴线速度衰减随壁面长度的缩短而降低;关于水平平面,壁面长度主要影响温度分布,对平面内速度场变化影响不大。热风扩散所覆盖的面积随壁面长度缩短而减小,但所覆盖面积内平均温度更高,符合能量守恒。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墙角贴附射流家用空调冬季送热风影响因素及送热风效果,为贴附射流应用于家用空调机冬季送热风提供了技术参考。
苏跃[6](2020)在《重庆地区低层装配式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文中指出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室内热环境息息相关,而建筑技术的进步是人们追求室内热舒适的基础。因此在住宅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节能及建筑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与需求的协调发展。低层装配式住宅作为一种新型节能建筑,现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其装配式结构与技术方面,而忽略了对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低层装配式住宅体系的研究以及典型低层装配式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测试,分析其冬季室内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和存在的问题。并运用适宜的建筑设计手段及绿色建筑技术方法对其进行优化,该研究对重庆及其相似地区同类型住宅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能够推动我国低层装配式住宅建筑节能工作的全面展开,提高住宅人居环境。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1)对重庆地区典型低层装配式住宅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实地测量。分析结果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一层卧室整体温度要高于二层卧室温度1℃左右,一二层卧室的相对湿度峰值相近,为51.5%,总体上一层房间室内热环境比二层要舒适;(2)不同朝向的卧室房间全天温度变化一致,温差较小;(3)无供暖储物间全天平均温度13.8℃,平均湿度64.7%。空调供暖卧室室温在21-25℃之间变化。地暖双亲房全天室温保持在20℃以上,平均室温22.6℃,全天湿度在40%-55%之间,室内舒适性较高;(4)供暖房间内壁面温度变化相比于外壁面有3-4个小时的延迟,辐射温度整体上低于室内空气温度1.4℃左右。(2)对研究对象的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并通过Airpak热环境模拟软件模拟分析不同供暖设备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可得到如下结论:(1)卧室白天室内舒适度为Ⅱ级。晚上在供暖后室内舒适度等级提升为Ⅰ级;一层堂屋在日间处于Ⅰ级舒适度,夜间室内舒适度为Ⅲ级。二层储物间全天的PMV平均值为-2.64,PPD在90%以上,室内极不舒适。(2)无供暖室内PMV值在-1~-2之间,不满足IS07730标准的热舒适要求。空调供暖室内存在分层现象,表现为顶部稍热而底部稍凉。地板辐射供暖房间内温度场分布和风速场分布较为均匀,室内PMV值整体上更接近热舒适标准要求,人体舒适性最高,是最为适宜的供暖方式。(3)利用DeST软件建立低层装配式住宅物理参照模型,对住宅能耗进行模拟计算和优化设计,得到如下结论:(1)建筑朝向对住宅冬季供暖能耗的影响较小,节能率仅为0.24%。(2)降低窗户的传热系数后,整个住宅全年累计供暖能耗降低14.6%。将轻钢架构改为加气温凝土保温屋面后室内自然室温整体提高了约1℃;(3)随着窗墙比的增大,冬季供暖能耗和夏季空调能耗都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其中对夏季空调能耗的影响程度要更大。(4)住宅全年总能耗中冬季供暖能耗占65%以上,采用镀low-e膜中空玻璃窗,选用合适的窗墙比,屋顶采用加气温凝土保温屋面等优化措施后,住宅全年空调供暖节能率可达到23.8%。
李阔[7](2019)在《绿色建筑理念下济南坡地住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号召,不断更新绿色建筑理念下的要求和规范。坡地居住的设计相比平地更加复杂,不同坡向、坡度位置其风场状况和日照情况都不尽相同,以及山地景观设计、建筑单体和山体的关系等。本文在此背景下选取济南坡地建筑为核心点,全文展开探究济南坡地居住区如何满足和实现绿色建筑理念中节地、节材、节能等要求。本课题研究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究总结:第一章,基础背景部分,首先着重探究绿色建筑和坡地建筑的发展和必然性,确定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去了解绿色建筑和坡地建筑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发展。第二章,调研整理部分,整理绿色建筑的要素。主要分析济南市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山体排布,通过调研对周边小区的排布形式和朝向有着初步的了解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对济南的特殊的气候特征根据热舒适度的标准进行分类,确定出每个时期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手段。并根据问卷和实地调研分析整理济南坡地区域的采暖制冷特点以及维护结构的现状分析,为后期的节能计算变量提供参考。第三章,规划布局模拟研究部分。首先根据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细则整理出对居住区规划布局层面的要求,在此前提下从济南山体出发,首先探究坡地和平地对建筑布局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坡地风环境和光环境的进行控制变量模拟,找到不同坡地不同坡向、坡度对规划布局通风、日可照时间和容积率的影响,在提高室外舒适度质量的同时,达到了节地的目标。第四章,单体模拟研究部分。在绿色建筑规范要求下,探究建筑形体与山体的关系,通过软件辅助对比整理平面设计,并通过能耗模拟去整理济南坡地区域各个热工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外墙传热系数、外墙面吸收系数、外窗遮阳系数、外窗传热系数等)对能耗的变量比率,进而可以为之后的节能成本优化提供节能层面的参考。第五章,实际案例的优化,对济南西蒋峪西苑小区进行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优化,主要从规划布局、室内舒适性和围护结构节能方面,为之后依一些项目的案例提供参考价值。
王登辉[8](2019)在《不同供暖末端间歇运行方式下室内热环境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冬季最寒冷的地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热环境的热舒适的需求不断提高,涌现出多种供暖末端形式与间歇供暖的运行模式,建筑能耗不断提高。因此,有必要针对间歇供暖工况下不同末端形式的室内热环境动态特性进行分析,为供暖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搭建了具备对流空调、辐射地暖、暖气片三种末端形式的实验平台,对夏热冬冷地区间歇供暖方式时不同采暖末端室内热环境动态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主要从温度分层与温度波动、温度响应、室内温度分布、耗散热量、能耗水平角度量化分析了不同末端形式供热效果的差异,初步提出了适用于各末端的运行方式建议。其次,针对室内热环境实验分析中体现出的渗风问题,开展了供暖房间渗风影响因素的分析。初步归纳总结出门窗密闭程度、室内外温差、末端形式的差异对渗风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初步的设计指导意见。最后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间歇供暖的模式,利用EnergyPlus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围护结构体系对于末端形式的适用性,从三种末端形式在间歇供暖模式下时的保温效果、升温速度、能耗水平、热舒适角度出发,采用指标量化的形式进行比较,对不同保温体系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殷梅梅[9](2019)在《基于CRI解析的住宅空调室内热环境与能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住宅建筑面积巨大且仍在持续升高,并且随着人们对室内热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家用空调系统的安装率呈现逐年爆炸式上升的趋势,导致建筑能耗越来越大。然而人们日益提高的热舒适需求和建筑节能的矛盾始终无法得到解决,对住宅空调室内热环境优化设计的意义不单在于降低建筑能耗,更重要的是用更低的能耗来保障室内更好的热环境质量,满足居民的热舒适性。本课题以严寒地区夏季住宅室内热环境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研究各种热的因素如何影响着室内热环境形成的构造机理,明确外部扰动和内部扰动以及操作因素与室内的热环境分布特性,利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室内热环境的解析及优化设计研究。目前具有科学深度的理论研究较少,缺少以热环境贡献度作为评价方法的建筑高舒适低能耗的优化设计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家用空调新风系统体验室为实验平台,完成对居住建筑夏季使用空调并引入新风的不同工况下的室内热环境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以热环境均匀度、气流组织合理程度,结合环境能源效率评价指标的综合评分确定出最优的夏季新风引入方式。(2)在夏季室内热环境及能耗特点的实验研究基础上,以室内温度及空气流速为研究对象建立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运用置信区间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检验。(3)在CFD数值模拟研究基础上,采用热环境形成贡献度的方法解析室内热环境,研究人体、冷热源、墙体和窗户等热因素对室内热环境影响所占的比重,也就是利用热环境贡献度的概念从节约能耗的角度分析,明确哪种措施会对室内热环境影响更大,从而优化设计出低能耗高舒适度的住宅室内热环境。依据上述研究成果,在满足人体热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住宅室内热环境节约能耗的优化设计。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证明本项目研究的工程应用价值,而且能够将作为解析工具的CFD数值模拟技术转为设计工具的CFD(室内环境设计),能够作为所有节能建筑的基础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祝星明[10](2018)在《采用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气源热泵以其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中,被一致认为是“煤改电”的最佳选择,但目前常用空气源热泵系统均有一定的弊端,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采用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首先,论文介绍了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系统冬季制热工况和除霜工况的运行原理,在满足用户室内供暖的前提下,对换热器结构参数、肋片、蓄热介质充注量、制冷剂管路排布方式、制作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等进行了研究与优化,以达到散热量和制作工艺的最优化。然后,参考目前我国散热器和空调器的相关标准,确定了针对该系统测试方案,搭建了测试实验台。在标准工况、不同冷凝温度、测试小室不同基准温度和不同制冷剂质量流量工况下对散热量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显示在标准制热工况下,换热器单位面积散热量可达1930W/m2。并针对冷凝温度、室内空气温度、室内壁面温度和制冷剂质量流量四个决定换热器散热量的参数进行了标准特征公式的回归。最后,针对被测空气源热泵系统,在不同室外温度下和除霜工况时进行了系统性能的测试。除霜工况运行的90s内,制冷剂温度由38.0℃最低降至-4.9℃时,蓄热介质由36.9℃最低降至29.1℃,板面温度由36.2℃最低降至30.5℃,可见本文研发的换热器在除霜时仍然可以持续进行供暖。本文提出的蓄热型辐射板式冷凝器热泵技术,在能效、热舒适性、降噪等方面超越现有的空气源热泵,该技术的开发利用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二、浅谈提高住宅空调器的舒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提高住宅空调器的舒适性(论文提纲范文)
(1)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风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
1.2.2 新风系统设计新风量的研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1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概述 |
2.1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的特点 |
2.1.1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简介 |
2.1.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与传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区别 |
2.1.3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的优势 |
2.2 变新风设计的新风控制策略 |
2.2.1 焓值控制的原理 |
2.2.2 新风控制策略 |
2.2.3 变新风量运行室内热平衡方程 |
2.3 本章小结 |
3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运行时设计新风量的确定方法 |
3.1 设计新风量的确定原则 |
3.2 设计新风量的求解计算方法 |
3.2.1 建筑逐时冷负荷的模拟计算 |
3.2.2 基于负荷需求的新风量计算及设计新风量范围的确定 |
3.2.3 设计新风量的最终确定 |
3.3 居住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案例分析 |
3.3.1 居住建筑常用空调新风系统形式 |
3.3.2 居住建筑模型及冷负荷模拟计算参数 |
3.3.3 基于负荷需求的新风量计算及设计新风量范围的确定 |
3.3.4 设计新风量的最终确定 |
3.4 办公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案例分析 |
3.4.1 办公建筑常用空调新风系统形式 |
3.4.2 办公建筑模型及冷负荷模拟计算参数 |
3.4.3 基于负荷需求的新风量计算及设计新风量方案的确定 |
3.4.4 设计新风量的最终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
4.1 经济性分析方法 |
4.2 居住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
4.2.1 系统初投资分析 |
4.2.2 运行费用分析 |
4.2.3 经济性分析 |
4.3 办公建筑采用变新风量设计的经济性分析 |
4.3.1 空调系统初投资分析 |
4.3.2 运行费用分析 |
4.3.3 经济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半集中式空调变新风量设计的气候适用性分区研究 |
5.1 气候适用性分区指标 |
5.1.1 新风可供冷用总时数 |
5.1.2 新风可除湿用总时数 |
5.1.3 空调度日数 |
5.2 分析用气象数据的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
5.2.1 气象数据来源 |
5.2.2 分区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
5.3 半集中式空调变新风量设计的气候适用性分区结果 |
5.3.1 基于新风承担室内显热负荷能力的气候分区结果 |
5.3.2 基于新风承担室内潜热负荷能力的气候分区结果 |
5.3.3 基于空调度日数的气候分区结果 |
5.3.4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变新风量设计的气候适用性分区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案例中建筑冷负荷模拟计算参数 |
附录 B 办公建筑新风系统耗电量计算过程 |
附录 C 各气候适用性分区主要城市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用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的热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空气源热泵室内冷凝器的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源热泵用冷凝器的研究现状 |
1.2.2 辐射板式室内冷凝器的研究进展 |
1.2.3 冷凝器传热过程的模拟计算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架构 |
第2章 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传热模型的构建 |
2.1 冷凝器构造与原理 |
2.2 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传热物理模型 |
2.3 冷凝器数学模型 |
2.3.1 基本假设 |
2.3.2 单值性条件 |
2.3.3 控制体的划分、计算区域与控制方程的离散化 |
2.3.4 制冷剂侧热平衡方程 |
2.3.5 蓄热介质侧热平衡方程 |
2.3.6 空气侧热平衡方程 |
2.4 数学模型的求解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验测试与模拟结果验证 |
3.1 实验系统及原理 |
3.1.1 焓差实验室测试系统 |
3.1.2 实验原理与方法 |
3.2 实验设备及测点布置 |
3.2.1 测试参数与测点布置 |
3.2.2 仪器设备 |
3.3 数学模型的验证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冷凝器的热性能模拟分析 |
4.1 制冷剂铜管管长对换热量的影响 |
4.2 制冷剂冷凝温度对换热量的影响 |
4.3 室内温度对换热量的影响 |
4.4 制冷剂流量对换热量的影响 |
4.5 铝制辐射板型冷凝器换热性能响应面分析 |
4.5.1 响应面分析因素及水平的选取 |
4.5.2 Design-Expert响应面分析及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家用空调器供暖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家用空调器供暖室内热环境实验研究 |
1.3.2 家用空调器供暖室内热环境模拟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家用空调器供暖室内热环境实验台 |
2.1 实验台介绍 |
2.1.1 室内环境模拟小室及控制系统 |
2.1.2 室外环境模拟小室及控制系统 |
2.2 实验测点布置及数据测量采集系统 |
2.2.1 实验测点布置 |
2.2.2 数据测量采集系统 |
2.3 温度热电阻标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调送风角度和速度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 |
3.2 送风角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3.2.1 送风角度对垂直温度场的影响 |
3.2.2 送风角度对水平温度场的影响 |
3.2.3 送风角度对局部位置热环境的影响 |
3.2.4 送风角度对壁面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
3.2.5 送风角度对室内温升速率的影响 |
3.3 送风速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3.3.1 送风速度对垂直温度场的影响 |
3.3.2 送风速度对水平温度场的影响 |
3.3.3 送风速度对局部位置热环境的影响 |
3.3.4 送风速度对壁面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的影响 |
3.3.5 送风速度对室内温升速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调送风温度和安装位置对室内热环境影响模拟研究 |
4.1 模型建立与验证 |
4.1.1 物理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
4.1.2 数学模型的描述 |
4.1.3 模型假设 |
4.1.4 求解设置 |
4.1.5 网格无关性验证 |
4.1.6 模型验证 |
4.2 送风温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2.1 送风温度对室内速度场的影响 |
4.2.2 送风温度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
4.3 空调安装高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3.1 空调安装高度对室内速度场的影响 |
4.3.2 空调安装高度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
4.4 空调水平位置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
4.4.1 空调水平位置对室内速度场的影响 |
4.4.2 空调水平位置对室内温度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家用空调器供暖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
5.1 正交试验基本知识 |
5.2 正交试验设计 |
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3.1 极差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别墅建筑采用不同空调系统的适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住宅建筑能耗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住宅建筑能耗国内研究现状 |
1.2.2 住宅建筑能耗国外研究现状 |
1.3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研究现状 |
1.3.1 辐射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独立新风空调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及节能潜力分析 |
2.1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 |
2.1.1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的介绍 |
2.1.2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
2.1.3 常规舒适性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 |
2.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基本原理 |
2.2.1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介绍 |
2.2.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 |
2.2.3 常用高温冷源 |
2.2.4 新风处理方式 |
2.3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潜力分析 |
2.3.1 常规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 |
2.3.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效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筑物动态负荷模拟计算 |
3.1 建筑气候条件及概况 |
3.1.1 成都气候条件 |
3.1.2 建筑概况 |
3.2 TRNSYS模拟软件介绍 |
3.3 建筑物动态负荷模型 |
3.3.1 建筑物围护结构参数设置 |
3.3.2 建筑物室内热扰参数设置 |
3.3.3 建筑物室内设计参数设定 |
3.3.4 建筑空调时间设定 |
3.3.5 建筑动态负荷模型的搭建 |
3.4 空调负荷计算结果分析 |
3.4.1 空调负荷特性分析 |
3.4.2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负荷特性分析 |
3.4.3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负荷率及其分布小时数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TRNSYS不同空调系统模型的建立 |
4.1 TRNSYS系统模拟介绍 |
4.1.1 空调系统模拟的基本思路 |
4.1.2 模拟过程所用的部件介绍 |
4.1.3 主要设备的数学模型 |
4.2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模型 |
4.2.1 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的仿真模型搭建 |
4.2.2 模拟平台相关数学模型参数设置 |
4.3 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空调系统模型 |
4.3.1 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空调系统仿真模型搭建 |
4.3.2 模拟平台相关数学模型参数设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别墅建筑不同空调系统热舒适及能耗分析 |
5.1 舒适性评价指标 |
5.2 不同空调系统舒适性分析 |
5.2.1 卧室热舒适性对比分析 |
5.2.2 起居室热舒适性对比分析 |
5.3 不同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
5.3.1 典型日空调系统能耗及向性能分析 |
5.3.2 逐月空调能耗及性能分析 |
5.3.3 制冷季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
5.4 地源热泵加辐射顶板空调系统的土壤热平衡分析 |
5.4.1 土壤热不平衡率分析 |
5.4.2 系统热不平衡解决措施 |
5.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墙角贴附射流的家用空调机冬季送热风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家用空调机冬季送热风效果现状 |
1.1.2 家用空调机常用气流组织 |
1.1.3 家庭装修布局 |
1.1.4 贴附射流通风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2.墙角贴附射流在无障碍房间中冬季送热风气流组织 |
2.1 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方案的确定 |
2.1.1 物理模型及工况设置 |
2.1.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2.1.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设置 |
2.1.4 湍流模型选择 |
2.1.5 网格独立性验证 |
2.1.6 计算模型离散与求解 |
2.2 墙角贴附送热风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
2.2.1 送风口高度的影响 |
2.2.2 回风口水平位置的影响 |
2.2.3 回风口高度的影响 |
2.3 通风房间通风效果及热舒适性评价指标 |
2.4 墙角贴附射流在无障碍物房间送热风效果及热舒适性评价 |
2.4.1 工作区温度与速度值分析 |
2.4.2 头脚温差分析 |
2.4.3 通风效率分析 |
2.4.4 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分析 |
2.4.5 温度不均匀系数 |
2.5 本章小结 |
3.墙角贴附射流在家用空间中冬季送热风效果分析 |
3.1 模型建立及数值方案的确定 |
3.1.1 物理模型及测点布置 |
3.1.2 模拟工况及边界条件 |
3.2 墙角贴附射流在有障碍物房间送热风效果及热舒适性评价 |
3.2.1 工作区温度与速度值分析 |
3.2.2 头脚温差 |
3.2.3 通风效率 |
3.2.4 空气扩散性能指标(ADPI) |
3.2.5 温度、速度不均匀系数 |
3.3 几种空调方式在家用空间送热风效果对比分析 |
3.3.1 物理模型及工况建立 |
3.3.2 几种空调方式送热风效果的评价对比 |
3.3.3 墙角贴附射流冬季送热风特性与贴附通风理论的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壁面长度对墙角贴附射流送热风特性的影响 |
4.1 工况设置 |
4.2 速度、温度场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及获奖情况 |
(6)重庆地区低层装配式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政策与市场环境 |
1.1.2 低层装配式住宅应用现状 |
1.1.3 选择低层装配式住宅的原因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3.1 低层装配式住宅应用现状及水平 |
1.3.2 室内热环境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低层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研究 |
2.1 低层装配式住宅概述 |
2.1.1 低层装配式住宅的概念 |
2.1.2 低层装配式住宅的特点 |
2.1.3 低层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的构建 |
2.2 低层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的关键技术 |
2.2.1 预制自保温一体化墙板生产技术 |
2.2.2 装配式构件节点连接工艺 |
2.2.3 预制沟槽保温模块地面辐射供暖 |
2.3 低层装配式住宅建筑体系的设计策略 |
2.3.1 住宅单体的平面设计 |
2.3.2 基于BIM的智能管控设计 |
2.3.3 管线分离SI体系设计 |
2.4 低层装配式住宅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层装配式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实测分析 |
3.1 重庆地区概况 |
3.1.1 重庆地区的气候特征 |
3.1.2 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 |
3.1.3 供暖现状 |
3.2 实测低层装配式住宅概况 |
3.2.1 平面布置 |
3.2.2 围护结构 |
3.3 实测方案 |
3.3.1 测试仪器 |
3.3.2 测点布置 |
3.3.3 测试方法 |
3.4 实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
3.4.1 室外参数实测结果与分析 |
3.4.2 不同楼层室内热环境对比分析 |
3.4.3 不同朝向房间室内热环境分析 |
3.4.4 供暖方式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
3.4.5 壁面温度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层装配式住宅室内热环境评价及模拟 |
4.1 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 |
4.1.1 有效温度 |
4.1.2 热应力指数 |
4.1.3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标 |
4.2 室内热舒适度的评价 |
4.2.1 主要评价标准 |
4.2.2 PMV-PPD评价指标计算方法 |
4.2.3 实测对象的舒适性评价 |
4.3 室内热环境模拟 |
4.3.1 Airpak软件介绍 |
4.3.2 物理模型建立 |
4.3.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层装配式住宅单体能耗模拟计算及优化设计 |
5.1 DEST模拟设计 |
5.1.1 Dest软件介绍 |
5.1.2 建筑模型的建立 |
5.1.3 相关参数的设定 |
5.2 住宅室内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5.2.1 自然室温模拟结果分析 |
5.2.2 供暖负荷模拟结果分析 |
5.3 低层装配式住宅单体优化设计及分析 |
5.3.1 建筑朝向的优化设计 |
5.3.2 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 |
5.3.3 窗墙比的优化设计 |
5.3.4 整体优化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7)绿色建筑理念下济南坡地住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建筑的发展 |
1.1.2 坡地住宅的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理论实践研究现状 |
1.4.2 国外内理论实践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坡地住宅绿色建筑设计要素分析 |
2.1 绿色建筑的概念及要求 |
2.1.1 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定位 |
2.1.2 绿色建筑的要求 |
2.2 坡地住宅的现状分析 |
2.2.1 济南山体分布与山体特点 |
2.2.2 坡地住宅的布局方式 |
2.2.3 坡地住宅规划布局设计策略 |
2.3 室内外热舒适度分析 |
2.3.1 热舒适的影响因素 |
2.3.2 室内外热舒适分析 |
2.3.3 不同时期的热舒适状况 |
2.3.4 室内外热舒适度设计策略 |
2.4 制冷和采暖特点 |
2.4.1 住宅制冷与采暖方式 |
2.4.2 开启空调的房间 |
2.4.3 制冷与采暖时段 |
2.5 坡地住宅围护结构现状 |
2.5.1 窗墙比及体形系数 |
2.5.2 外围护结构现状 |
2.6 本章小结 |
2.6.1 坡地住宅设计重点 |
2.6.2 坡地住宅设计策略 |
第三章 济南坡地住宅规划布局设计 |
3.1 绿建规范对规划布局的要求 |
3.1.1 绿色设计规范中相关要求 |
3.1.2 绿色评价细则中相关要求 |
3.2 建筑选址 |
3.2.1 济南山地风环境分析 |
3.2.2 济南山体风场分析 |
3.2.3 坡地区域日照条件 |
3.2.4 坡地地质条件特征 |
3.3 坡地区域住宅布局探究 |
3.3.1 建筑布局形式 |
3.3.2 坡地布局形式与自然通风 |
3.3.3 坡地布局形式与日照 |
3.3.4 立面形态设计 |
3.4 建筑朝向 |
3.4.1 建筑朝向与能耗 |
3.4.2 建筑朝向与自然通风 |
3.5 室外环境的优化 |
3.5.1 道路规划与自然通风 |
3.5.2 植物系统的布局和选择 |
3.5.3 水系设计 |
3.5.4 下垫面和围墙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济南坡地住宅单体设计研究 |
4.1 绿建规范对住宅单体设计要求 |
4.1.1 绿色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
4.1.2 绿色评价标准细则的要求 |
4.2 坡地住宅建筑体形系数 |
4.2.1 建筑形体与通风 |
4.2.2 建筑形体与日照 |
4.2.3 建筑体形系数与能耗 |
4.3 坡地住宅平面设计 |
4.3.1 住宅平面布局设计 |
4.3.2 改善平面的室内通风质量 |
4.3.3 平面采光系数的要求 |
4.3.4 住宅户型设计因素 |
4.4 坡地住宅单体形态设计 |
4.4.1 建筑的不定基面 |
4.4.2 建筑的接地手法 |
4.4.3 天井设置 |
4.5 坡地住宅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
4.5.1 外墙 |
4.5.2 屋顶 |
4.5.3 外窗 |
4.6 太阳能技术 |
4.6.1 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的应用 |
4.6.2 被动式太阳能技术 |
4.6.3 太阳能板的位置和朝向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济南西蒋峪西苑小区的分析及优化 |
5.1 项目概况和选址解析 |
5.1.1 绿色建筑理念的要求 |
5.1.2 项目概况 |
5.1.3 基地分析 |
5.2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布局分析及优化 |
5.2.1 山体风场分析 |
5.2.2 日照与太阳辐射量 |
5.2.3 建筑布局的分析和改善 |
5.3 建筑单体分析及优化 |
5.3.1 项目单体分析 |
5.3.2 平面优化 |
5.3.3 围护结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不同供暖末端间歇运行方式下室内热环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2.1 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情况 |
1.2.2 存在的采暖空调末端形式 |
1.2.3 围护结构节能重要性 |
1.2.4 间歇用能模式对于建筑节能影响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不同供暖末端室内环境特性研究实验平台 |
2.1 不同供暖末端形式的特点与差异 |
2.1.1 对流空调末端 |
2.1.2 辐射地暖末端 |
2.1.3 暖气片末端 |
2.1.4 三种末端对比 |
2.2 实验平台 |
2.2.1 建筑信息 |
2.2.2 供暖系统 |
2.2.3 测试仪器 |
2.2.4 实验平台特点 |
2.3 各末端传热计算模型 |
2.3.1 对流空调末端传热模型 |
2.3.2 辐射地暖末端传热模型 |
2.3.3 暖气片末端传热模型 |
2.4 室内热平衡计算 |
2.4.1 空气侧热平衡 |
2.4.2 围护结构耗散热量 |
2.4.3 渗风耗散热量 |
2.4.4 室内热平衡 |
第3章 间歇供暖方式时不同供暖末端室内热环境动态特性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方案 |
3.2 不同末端形式下室内热环境特性 |
3.2.1 温度分层与温度波动 |
3.2.2 温度响应 |
3.2.3 室内温度分布 |
3.3 不同末端形式下围护结构传热特性 |
3.3.1 围护结构温度变化特性 |
3.3.2 耗散热量构成 |
3.3.3 热负荷(能耗) |
3.4 小结 |
第4章 供暖房间渗风影响的因素分析 |
4.1 测试原理 |
4.1.1 示踪气体法测试原理 |
4.1.2 人体CO_2释放量的计算模型 |
4.2 测试方案 |
4.2.1 实验台与测试仪器 |
4.2.2 实验流程与可靠性验证 |
4.3 门窗密闭程度对渗风的影响 |
4.4 温差对于渗风的影响 |
4.4.1 不供暖时渗风情况 |
4.4.2 采用对流送风供暖时渗风情况 |
4.4.3 采用辐射地暖供暖时渗风情况 |
4.5 供暖末端形式对于渗风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不同围护结构保温体系对于末端形式的适用性分析 |
5.1 模拟软件与模型的建立 |
5.1.1 能耗模拟软件的选择 |
5.1.2 建筑模型的建立 |
5.2 对流空调末端 |
5.2.1 室内温升特性 |
5.2.2 房间能耗特性 |
5.2.3 非空调时间不保证率 |
5.3 辐射地暖末端 |
5.3.1 室内温升特性 |
5.3.2 房间能耗特性 |
5.3.3 非供暖时间不保证率 |
5.4 暖气片末端 |
5.4.1 室内温升特性 |
5.4.2 房间能耗特性 |
5.4.3 非供暖时间不保证率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9)基于CRI解析的住宅空调室内热环境与能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热环境设计中的家用空调气流组织分布的研究 |
1.2.2 热环境设计中的CFD模拟应用的研究 |
1.2.3 热环境设计中的热舒适性的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热环境形成贡献度的理论分析 |
2.1 热环境形成贡献度的定义及分类 |
2.1.1 热环境形成贡献度的定义 |
2.1.2 热环境形成贡献度的分类 |
2.2 利用热环境形成贡献度预测室内任一点温度 |
2.3 本章小结 |
3 家用新风系统室内热环境及能耗特点实验 |
3.1 夏季室内热环境相关参数的测试实验 |
3.1.1 实验内容及实验安排 |
3.1.2 实验数据整理 |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室内热环境均匀度分析 |
3.2.2 室内气流组织分析 |
3.2.3 室内空调及新风能耗分析 |
3.2.4 确定最优的新风引入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4 夏季室内热环境数值模拟分析 |
4.1 数值模拟建立及其模拟分析 |
4.1.1 物理模型 |
4.1.2 确定控制方程 |
4.1.3 确定边界条件 |
4.1.4 划分计算网格 |
4.1.5 模拟计算结果 |
4.2 模拟结果分析 |
4.2.1 室内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 |
4.2.2 数值模拟模型的可靠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热环境形成贡献度的室内热环境解析 |
5.1 住宅室内热环境的CRI解析 |
5.1.1 住宅室内热环境概况 |
5.1.2 基于CRI的室内热环境解析 |
5.2 室内热环境的优化设计 |
5.2.1 改善后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解析 |
5.2.2 改善后的室内热环境模拟结果分析 |
5.2.3 基于CRI的改善后的室内热环境的解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采用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我国目前冬季空气污染现状 |
1.1.2 中国城乡清洁取暖技术相关政策 |
1.2 空气源热泵系统简介 |
1.2.1 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空气源热泵系统除霜特性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论文架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架构 |
第2章 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设计 |
2.1 系统构成 |
2.2 换热器设计计算 |
2.3 换热器制作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散热量测试实验台设计 |
3.1 我国现行散热器和空调器测试标准和方法 |
3.1.1 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 |
3.1.2 空调器制热量测定方法 |
3.2 测试原理及系统 |
3.3 测试小室及设备 |
3.4 实验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系统 |
3.4.1 空气源热泵系统运行参数测量 |
3.4.2 室外和室内测试小室温度的测量 |
3.4.3 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 |
3.5 误差分析 |
3.5.1 温度测量误差 |
3.5.2 压力测量误差 |
3.5.3 功率测量误差 |
3.5.4 质量流量测量误差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性能测试研究 |
4.1 实验测试方案 |
4.2 标准工况散热性能测试 |
4.2.1 温度和压力 |
4.2.2 制冷剂焓值 |
4.2.3 制冷剂质量流量 |
4.2.4 冷凝温度、蓄热介质温度和板面温度 |
4.2.5 制热基准点温度和非供暖壁面平均温度 |
4.2.6 水平和垂直温度分布 |
4.2.7 散热量和蓄热量 |
4.2.8 输入功率和COP |
4.3 不同冷凝温度散热性能测试 |
4.3.1 压力 |
4.3.2 制冷剂质量流量 |
4.3.3 蓄热介质温度和板面温度 |
4.3.4 散热量、输入功率和COP |
4.4 测试小室不同制热基准温度散热性能测试 |
4.4.1 冷凝温度、蓄热介质温度和板面温度 |
4.4.2 制冷剂焓值和质量流量 |
4.4.3 散热量和输入功率 |
4.4.4 水平和垂直温度分布 |
4.5 不同制冷剂流量散热性能测试 |
4.5.1 膨胀阀开度和压缩机频率 |
4.5.2 冷凝温度、蓄热介质温度和板面温度 |
4.5.3 散热量和输入功率 |
4.6 散热量特征公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
5.1 不同室外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5.1.1 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 |
5.1.2 压缩机频率和制冷剂质量流量 |
5.1.3 散热量、输入功率和COP |
5.2 除霜实验 |
5.2.1 结霜过程 |
5.2.2 除霜过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浅谈提高住宅空调器的舒适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半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变新风量设计研究[D]. 苗莉娜.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热泵型房间空调器用铝制辐射板式冷凝器的热性能研究[D]. 王菁. 天津大学, 2020(02)
- [3]家用空调器供暖对室内热环境影响研究[D]. 李镒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别墅建筑采用不同空调系统的适用性研究[D]. 崔雪梅.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5]基于墙角贴附射流的家用空调机冬季送热风特性[D]. 邓红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重庆地区低层装配式住宅冬季室内热环境研究[D]. 苏跃.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绿色建筑理念下济南坡地住宅设计研究[D]. 李阔.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8]不同供暖末端间歇运行方式下室内热环境特性研究[D]. 王登辉. 浙江大学, 2019(01)
- [9]基于CRI解析的住宅空调室内热环境与能耗研究[D]. 殷梅梅.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10]采用蓄热型直接冷凝辐射板式换热器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D]. 祝星明. 天津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