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词风致与赋体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任珂莹[1](2018)在《清初词人自度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是继两宋以后,词人自度曲创作最兴盛的时期。据《全清词(顺康卷及补编)》等文献考察,顺康二朝,创有新调的词人达70余人,词调近200调。但由于词乐失传,词学界对清代词人自度曲多持批评态度,清初词人自度曲的价值一直未被正视。本文拟对清初词人的自度曲进行全面的考察。第一章从“倚声填词”的概念入手,首先阐释“自度曲”这一不同于传统按谱填词的词学现象的本质及其出现的原因,并阐释其别名及创调方式。第二章分析自度曲从唐五代至清代的发展演变,从词学史的角度考察其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特色。第三章将宋词与清词中的自度曲作对比分析,揭示出其历时的继承与发展。第四章考察清初词人自度曲的基本创作概况,统计数量,分析文本,将清初词人自度曲的宏观研究与具体词人创作的个别研究相结合,探讨其共性与个性。第五章以清初词选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不同选本对自度曲的收录状况,考察不同词派对于自度曲的态度,从而揭示其词学理念。第六章则从继作、选本、词话等方面,对清初自度曲经典化现象进行考察。
郑虹霓[2](2015)在《“以赋为词”新论》文中提出对于辞赋与唐宋词之间的关系,前代已有不少讨论,至当代学者才概括为"以赋为词",使之成为词学的重要命题之一。"以赋为词"不仅仅是铺叙,词内容的扩大、词序的使用等都有受赋影响的痕迹。写作手法上,则有对偶、用典、炼字等多方面的承继关系。"以赋为词"的手法也并非婉约派的专利。这种文学现象既是北宋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体现了词体文学样式雅化的总趋势。
赵锐[3](2015)在《清初伤悼词研究》文中指出清初伤悼词是清初词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特殊历史背景之下,清初伤悼词作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艺术水平亦达到一定高度。值得学界关注。近年来,随着清词整理工作的不断开展,有关清初伤悼词的专着和论文不断出现。不过,这些专着和论文的关注点多在于清词的宏观发展状况,且多是对单个着名作家或者经典作品的论述,对于清初伤悼词综合研究的文章几乎没有出现。本文使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实现了对清初词坛伤悼词作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把握的目标。其中,对清初伤悼词的全景把握,对清初伤悼词创作活跃原因进行的多角度分析,对清初词坛伤悼词的艺术特点进行的分析研究,对除纳兰之外的清初伤悼词大家的分析等,可谓本文的创新之处。本文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清初伤悼词产生的背景:清初,国家由乱走向大治,文化政策宽严相济,词坛发展活跃,迎来“中兴”。活跃发展原因:受前代悼亡文学发展惯性及易代悲伤情绪影响;善于抒发真情、愁情的文体优势;统治者及词界翘楚们的引导;词坛风气影响以及满族文人的加入等。第二部分根据伤悼词创作的不同诱因,对清初伤悼词内容进行详细分类,并对各种诱因影响之下的清初伤悼词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其中包括:专事伤悼的时节、团圆色彩的节日以及春、秋之季和雨落时节等特殊时节引发的伤悼;突然亡故的沉重打击;痛定思痛的绵延伤悲以及代人伤悼等非特殊时节因素引发的伤悼。第三部分,从意境、意象、词调三个方面入手,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对清初伤悼词的艺术特点进行详细分析介绍:虚与实的相生相合、此消彼生,构成了清初伤悼词的主要意境表现。在情景、今昔分别与虚实的不断交合变换之中,形成了景中藏情、实中有虚;情中含景、虚中有实;情溢景外、虚实互转;重昔略今、以虚应实;重今略昔、以实应虚和今昔均等、虚实相对等的多样意境模式。清初伤悼词倾向选择自然意象和冷色调意象,偏好以残缺、黯淡等的字眼来直接装饰意象,并善于复合多种意象使用。其中,月意象和黄昏意象群是清初伤悼词惯常使用意象。在词体方面,清初伤悼词表现出注重词调与内容和谐、偏好选择词句繁复的长调、根据情况选择恰当联章形式等的特点。第四部分通过对清初六位伤悼词代表作家的创作特点分析,表现清初伤悼词共性之外的个体词人的独特个性。纳兰悼亡词真纯深刻,风格哀感顽艳、凄冷幽怨,擅用虚实结合、细节刻画、巧妙用典、化用诗句、直抒胸臆、对比等的艺术手法。曹亮武的悼亡词凄丽哀婉,情真悲怆,且严正声律,在联章悼亡词创作方面表现突出。沈谦伤悼词情感真挚浓郁,哀婉凄艳,追求离合之法,成其不即不离效果。曹贞吉伤悼词寄托遥深,情真意切,具备深刻的现实性、深刻性和历史感,以豪放风格为主导,又加以迷离哀怨、低徊悲切,自成一家;何采伤悼词的风格慷慨悲凉,且常于伤悼词中加入历史兴亡之叹,颇具稼轩词风骨。陈维崧伤悼词创作数量大,风格沉郁稳重,哀而不伤,且喜把故国思念情绪悄然加入词中,体现了跨越两朝伤悼词人创作的一大特点。
林晶晶[4](2012)在《宋代元宵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成为诗词一个极为重要的题材。宋代元宵词值得深入研究的原因,一是它的产生、繁荣与宋朝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二是它不仅丰富并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及其创作心态。本文以唐圭璋《全宋词》为底本,统计出303首元宵词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背景、文化风俗、词学发展历程等多方面对宋代元宵词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艺术特征,探究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文章整体结构分为引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前人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正文分为四个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第一部分考察元宵节的渊源及其在宋代之前的发展情况。首先,对元宵节的起源问题,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进行梳理、分析,本文认为元宵节是历经多个朝代的传承与创新,由多种文化和习俗相融合而形成,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一个节日。接着简要说明宋代之前的元宵节状况,汉代之前是元宵节的滥觞期,魏晋南北朝是其定型期,隋、唐的元宵节性质逐渐由“娱神”向“娱人”转变。第二部分概述宋代元宵节的盛况及探析宋代元宵词创作的兴盛原因。首先从天数、狂欢程度、习俗三个方面入手,认为宋代元宵节的盛况是前代所望尘莫及的。然后探讨宋代元宵词创作兴盛的内、外在原因。外在原因即从宋代的历史背景做简要分析,而着重对宋词这一内在原因分析。本文认为宋代元宵词创作的盛况首先是由于词本身的特点所导致的,词虽是艳科,但却是词人性情的承载,词的特点要眇宜修,能言诗所不能不言;其次词在发展过程中,词的体制或是艺术特征逐渐趋于完善,出现了慢词体制,慢词铺叙蔓延的优势适合元宵词景致及情感的描写、抒发。第三部分是对宋代元宵词的分类。首先是对元宵词的定位,通过对《全宋词》的检索,确定了宋代元宵词的数量达303首之多。然后确定以情感为标准对其分类,分为五类——太平之欢、闲适之情、感伤之苦、家国之思、亡国之悲。其次深入探讨每一类元宵词,分别从其产生的政治环境、艺术特征及创作主体的心态来研究。元宵词的艺术特征,如其意象在继承中有新变,其情感、格调也因创作主体的环境、心态的改变而逐渐变得深刻、高远,不只停留在欢娱层次上。第四部分浅析宋代元宵词的价值与意义。首先,宋代元宵词的创作与宋代文学思想、宋词的走向保持着一种同流并进的关系。宋代303首元宵词,从创作之初就开始朝着尚雅的方向发展,这与宋人在词发展之初就极力摆脱“艳科”、“小词”从而提高词的地位是一致的,宋代元宵词不仅体现并不断实践这一思想。综上所述,首先,本文认为宋代元宵词所蕴含的情感不仅是歌颂太平盛世,还饱含身世之悲、家国之思、亡国之悲等,其情感渐而真挚、深刻,其格调进而高远。其次,宋代元宵词的艺术特征经过不断探索渐趋完善,为宋代之后的元宵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再次,宋代元宵词体现并化合了“文学——文化——历史现象”,元宵词运用词这一特殊的文学手段将元宵节的习俗、风物化成富丽典雅的意象写入词中,并在词中反映出宋代元宵节的历史盛衰状况。宋代元宵词的繁盛与宋代国家兴亡、社会盛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其发展深受政治背景的影响,而不只是在纯文学中单独前行。最后,本文认为宋代元宵词不仅给我们再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更因其独特的历史创作背景、艺术特征,故有其存在及研究价值。
赵李娜[5](2011)在《近10年(2000-2010)词调研究论文综述》文中提出近10年(2000-2010),对词调的研究无论从宏观把握还是微观探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宏观角度来说,学者们致力于研究词调产生的原因、各个时期的运用发展流变情况以及词调最终消亡的不可避免,以期构建对词调研究的多元化体系。在此过程中,对词调类别的研究也日趋细密。从微观角度来说,很多学者对具体的词调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探测出了不同词调所蕴含的审美意义和艺术内涵,为形成琳琅满目的词调研究宝库作出了贡献。
王维若[6](2009)在《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 ——北宋词艺发展新论》文中研究指明“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本是北宋词坛三位代表词人各自独立的创作风格,历来分别论述者多,而综合比照者少,本文将这三位词人词风间的影响关系贯穿起来加以审视,旨在揭示北宋词艺术发展的内在脉络,同时深化对三家词作的审美把握。在北宋词发展史上,柳永词由于风格独到别致,自成一家,被后人冠以“柳氏家法”、“屯田蹊径”、“屯田家法”等评价。柳永的部分词作由于行文较为直白,被一些正统文人鄙薄为“浅近卑俗”,也有如苏轼这样的大家称赞柳永词“不减唐人高处”,我们认为,对柳永词的雅俗评价应该分而视之:柳永的羁旅行役词大多格调高雅,开北宋慢词之先。他率先将“登高悲秋,落帽披襟”的诗文化心理融入词的创作,追求“模山范水,详切自然”的风景描写效果;他笔下的风景逼真生动,“词中有画”,追求荒寒山水的艺术表现,在令人神清骨冷的山水世界里寄托士大夫的清高之气;在其大量的闺情词中,柳永注重现场情景的刻画,以铺叙的手法为我们呈现出“这一个”的艺术效果;同时,自柳永词始,已经在有意识地将“以诗入词”的元素引入慢词创作,拓展了词的题材,咏怀和议论的方式增加了词的表现手段。正是有了柳永这一系列的创新与追求,才有了苏轼对于词境的进一步拓展与提升,“柳氏家法”由此成为了北宋词人们争相效仿的范式之一。“新天下耳目”,指出“向上一路”的东坡词在对“柳氏家法”借鉴基础上实现了进一步的超越。东坡先生熟读柳词,将柳词中的精华元素吸收消化,再结合自身的性格特点融合到新的词作创作中。他以“澄怀味象,平淡超旷”的美学追求实现了对柳永词精神境界上的超越;他以对历史的观照,对壮阔豪情的抒发完成了对柳词气势上的拓展;他又以冰清玉洁、意蕴丰富的情感世界完成了对柳永闺情词境界上的提升;最后,苏轼另辟议论入词蹊径,“以诗为词,理趣入词”,使柳永词咏怀与议论之端倪,至此蔚为大观。东坡词“向上一路”的词风变革在某些创作元素上略有矫枉过正之处,使得他的部分词作有些偏离“词”之原本“要眇宜修”的审美特质,周邦彦的创作实践则在“柳氏家法”与“东坡境界”的基础上,超越“柳苏对峙”而实现艺术整合,从而确立了一种新的词作范式。“清真范式”以“顿挫则有姿态”、“愈勾勒愈浑厚”的笔法完成了对柳永词章法布局的精思化与缜密化,以“健笔写柔情”的沉郁和雅回归了词委婉细腻的审美规范,因此,周邦彦成为了北宋词坛上“集大成”的词人,并为南宋词坛开辟了一片新的创作空间。
明智[7](2008)在《近几年柳永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本文对近几年柳永及其词的研究做简要的回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2)柳永词研究;(3)柳永与其他作家及柳永词与其他文体比较研究;(4)柳永词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在文学史上如何定位的研究。
李晓云[8](2004)在《唐五代慢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是隋唐燕乐发展的产物。在唐代演唱慢曲非常流行,这从唐代诗歌中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慢词即用慢曲子填的词,唐代所唱慢曲之词自然就是慢词的最初发展形态。本文就是试图探索唐、五代慢词产生、发展的初期状态以及在体制、内容等方面的演变轨迹。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例证,阐明慢曲在盛唐就已流行的事实,并对慢词产生的时间以及它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慢词起于盛唐,它的出现不晚于小令。 第二部分,通过对慢词与长调两个概念的辨析来阐述慢词的内涵。长调系以字数多寡来分,它指篇幅较长的词;慢是“慢曲子”的简称,是按照其音乐节奏来分的,指节奏缓慢的词。另外,对于南宋张炎“八均”之说,本文不同意许多学者将“均”解释为“句末韵脚”的观点,因此指出,并不能以有无“八个均脚”来判断一首词是否为慢词。从词曲调的“慢唱”到调类别的“慢调”,这期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有一个很大的演化过程。词,其成熟的标志,就是“慢”的完成。 第三部分,本文试图对现存的近二十首词进行考辨,并将唐、五代文人及民间创作的慢词分为律体、律慢过渡体、唐慢词、成熟的慢词四体,阐述了它们在句型、句式、领字、入声韵等方面具有的独特的韵律特色。另外就成熟的慢词如杜牧的《八六子》和钟辐的《卜算子慢》进行了考辨,肯定了它们在唐五代慢词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关于该时期慢词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也有其独特性的一面。
韩水仙[9](2002)在《慢词风致与赋体手法》文中研究表明将赋体手法用于慢词的创作,始于柳永,大成于周邦彦,后继以辛弃疾、王沂孙等,几乎贯穿 了整个慢词的发展过程。以赋为词,适应了慢词的文体特征,契合并推进了词从小令到长调,从民间歌 唱到文人创作的演变过程,奠定了慢词曲折蕴藉的审美特质。
二、慢词风致与赋体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词风致与赋体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1)清初词人自度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课题来源与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倚声源流与体制的发展 |
第一节 “倚声填词”的内涵及演变 |
第二节 “自度曲”的概念 |
第三节 “自度曲”的别名 |
第四节 “自度曲”的创调方式 |
第二章 自度曲的词史流变 |
第一节 唐五代:初呈梗概 |
第二节 两宋:成熟兴盛 |
第三节 元明:衰亡不振 |
第四节 清代:复兴繁荣 |
第三章 清初词人自度曲的创作形态 |
第一节 长调与小令 |
第二节 与伶人合作 |
第三节 制腔填词与撰词协律 |
第四节 犯调与翻曲 |
第五节 附加词序及小注 |
第四章 清初自度曲的典范词人 |
第一节 清初词人自度曲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沈谦的自度曲创作 |
第三节 丁澎的自度曲创作 |
第四节 纳兰性德的自度曲创作 |
第五章 清初词选与自度曲之接受 |
第一节 清初词选与词学理念 |
第二节 西陵词人群与词选中的自度曲 |
第三节 阳羡词派与词选中的自度曲 |
第四节 浙西词派与词选中的自度曲 |
第五节 京华词人群与《今词初集》 |
第六章 清初词人自度曲的经典化 |
第一节 清词自度曲经典化的概念 |
第二节 清初词人对自度曲经典化的方法 |
第三节 清初词人自度曲经典化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以赋为词”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赋为词”说溯源 |
二、“以赋为词”的内涵 |
(一) 内容上的开拓 |
(二) 形式上的对偶、用典和炼字 |
(三) 结构安排与顿挫之姿 |
(四) 词序不仅仅来自诗的影响 |
三、“以赋为词”非婉约词人之专利 |
四、“以赋为词”的文化意义 |
(3)清初伤悼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概念界定 |
二、 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目标及内容、难题与创新 |
第一章 清初伤悼词简论 |
第一节 清初伤悼词产生的背景 |
一、 清初伤悼词产生的政治背景 |
二、 清初伤悼词产生的文化背景 |
三、 词坛状况 |
第二节 清初伤悼词活跃的原因 |
一、 前代悼亡文学发展惯性及易代悲伤情绪影响 |
二、 文体优势 |
三、 社会因素 |
第二章 清初伤悼词内容探微 |
第一节 特殊时节引发的伤悼 |
一、 专事伤悼的时节 |
二、 团圆色彩的节日 |
三、 春、秋之季和雨落时节 |
第二节 非特殊时节因素 |
一、 突然亡故的沉重打击 |
二、 痛定思痛的绵延伤悲 |
三、 代人伤悼 |
第三章 清初伤悼词艺术探微 |
第一节 意境 |
一、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
二、 今昔对比,虚实相应 |
第二节 意象 |
一、 意象的选择和使用特征 |
二、 清初伤悼词的惯用意象 |
第三节 词体 |
一、 注重词调和词作内容的和谐统一 |
二、 注重选择词句繁富的长调 |
三、 以联章形式,加深叙事的深广程度 |
第四章 代表词人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纳兰性德 |
一、 词之情 |
二、 词之风 |
三、 词之技 |
第二节 曹亮武 沈谦 |
一、 曹亮武 |
二、 沈谦 |
第三节 曹贞吉 何采 陈维崧 |
一、 曹贞吉 |
二、 何采 |
三、 陈维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专着 |
期刊文献 |
学位论文 |
致谢 |
(4)宋代元宵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元宵节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元宵节的历史渊源 |
一 汉武帝祭祀太一神说 |
二 东汉燃灯礼佛说 |
三 道教祀三元说 |
第二节 宋代之前元宵节的发展状况 |
第二章 宋代元宵节的盛况及元宵词创作兴盛原因 |
第一节 宋代元宵节的盛况 |
一 时间延长 |
二 狂欢因子 |
三 元宵习俗 |
第二节 宋代元宵词创作兴盛原因 |
一 外在原因——时代背景 |
二 内在原因——词 |
第三章 宋代元宵词的分类 |
第一节 宋代元宵词的定位及分类方法 |
一 宋代元宵词的定位 |
二 宋代元宵词的分类方法 |
第二节 宋代元宵词的分类 |
一 太平之颂 |
二 闲适之情 |
三 感伤之苦 |
四 家国之思 |
五 亡国之悲 |
第四章 宋代元宵词的价值与意义 |
第一节 宋代元宵词与宋词的尚雅思想 |
第二节 宋代元宵词的意义 |
一 宋代元宵词的创作发展反映着宋代国家兴亡、社会兴衰 |
二 宋代元宵词展露了宋代士人的心路历程,赋予了元宵节独特的情感体验 |
三 宋代元宵词拓展了词体,丰富了词调,提高了词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5)近10年(2000-2010)词调研究论文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宏观角度把握词调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 并详细研究词调在具体历史时期的创制、运用情况是这10年词调研究的重点之一 |
二、近10年对词调类别的研究也日趋细密, 形成了词学研究的又一特色 |
三、从微观角度对具体词调的产生、发展、文体特征、文化意蕴等进行探索, 也是近10年词调研究中的热点 |
(6)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 ——北宋词艺发展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柳氏家法"的多维解析 |
第一节:"登高悲秋,落帽披襟"——柳永羁旅行役词的诗文化心理 |
第二节:模山范水,详切自然——柳永山水羁旅词中的风景描写 |
第三节:词中有画,荒寒山水——柳永山水羁旅词的艺术境界 |
第四节:铺叙手法与"这一个"——柳永词艺手法及对"这一个"的情景追求 |
第五节:"以诗入词"的补充论述——柳永词中的广泛题材与咏怀议论 |
第二章:"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东坡境界"对"柳氏家法"的借鉴与超越 |
第一节:东坡词对柳永词的直接引用与借鉴 |
第二节:澄怀味象,平淡超旷——东坡词对柳永羁旅词境界上的超越 |
第三节:冰肌玉骨、意蕴丰富——东坡词对柳永情词境界上的超越 |
第四节:以诗为词,理趣入词——东坡词另辟议论为词之蹊径 |
第三章:勾勒浑厚,沉郁和雅——"清真范式":柳苏对峙中的嬗变与整合 |
第一节:"顿挫则有姿态"——"清真范式"对"柳氏家法"的嬗变 |
第二节:"愈勾勒愈浑厚"——"清真范式"的精思化与缜密化 |
第三节:"健笔写柔情"的沉郁和雅——"清真范式"对"东坡境界"的整合 |
附录:参考文献 |
(7)近几年柳永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柳永生平、思想性格、悲剧心态、悲剧成因研究 |
(一)生平研究 |
(二)思想性格研究 |
(三)悲剧心态与成因研究 |
二、柳词研究 |
(一)柳词内容研究 |
(二)柳词的文化特征———突出它的民俗性 |
(三)柳词雅俗关系的处理与审美取向 |
(四)意象、境界创造及氛围营造 |
(五)慢词特征的分析 |
(六)柳词语言及声律研究 |
(七)柳词风格研究 |
(八)用典 |
三、比较研究 |
(一)柳词与其他作家词的风格比较 |
1. 柳永与前代人的比较 |
2. 柳永与宋人比较 |
(三)柳词与其他文体关系研究 |
四、柳词的传播与接受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 |
(一)柳词的传播与接受 |
(二)柳词的影响、柳永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研究 |
(8)唐五代慢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慢曲特点及其发展历史 |
第一节 唐代慢曲 |
第二节 关于慢词何时产生的几种说法 |
第三节 晚唐五代慢词较小令发展缓慢的原因 |
第二章 慢词的涵义 |
第一节 慢词与长调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从“慢曲”到“八均之拍” |
第三章 唐五代“慢词”考辨 |
第一节 过渡体之特点 |
第二节 试辨钟辐《卜算子慢》 |
第三节 唐五代慢词的主要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 慢词研究论文索引 |
(9)慢词风致与赋体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1柳永在开始慢词创作的同时也开创了以赋为词的先河。 |
(一)用于对女性神态、形体的描绘,刻画女性形象。多出现于歌妓题材的词中。 |
(二)用于对盛世繁华的歌颂,多出现于夸耀风物、庆赏节令的词中。 |
(三)用于对离情别绪的表现,多出现于“羁旅行役”题材的词中。 |
2袁行霈先生在《以赋为词——论清真词的艺术特色》一文中指出:“以赋为词,柳永还只是一种尝试,周邦彦继柳永之后将这种写法加以发展,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5] |
3如上文所述,以赋笔为词之法自柳永至周邦彦而逐渐发展成熟。 |
4综上所述,运用赋体手法锤词炼句、铺叙展衍、咏物喻托,契合并推进了词从民间歌唱的朴实直率到文人创作的含蓄雅致,从小令的清新疏隽到长调的深曲绵长的演变过程。 |
四、慢词风致与赋体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初词人自度曲研究[D]. 任珂莹. 广西大学, 2018(01)
- [2]“以赋为词”新论[J]. 郑虹霓.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3]清初伤悼词研究[D]. 赵锐.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4]宋代元宵词研究[D]. 林晶晶.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5]近10年(2000-2010)词调研究论文综述[J]. 赵李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6]柳氏家法·东坡境界·清真范式 ——北宋词艺发展新论[D]. 王维若. 北京语言大学, 2009(10)
- [7]近几年柳永研究综述[J]. 明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8]唐五代慢词研究[D]. 李晓云. 首都师范大学, 2004(04)
- [9]慢词风致与赋体手法[J]. 韩水仙.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