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文文献综述)
杨竹君[1](2021)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已经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正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大概念,即发掘各学科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需要设计保证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所以笔者基于“UbD模式”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同时借助《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与实践。本文对“理解”在概念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概括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这六个侧面。以理解六侧面为基准完成的教学设计具有关键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迁移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课程内容的核心和大概念,有效完成表现性任务从而提升美术核心素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论述UbD模式三阶段、单元课程相关理念以及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第三部分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四部分为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主要论述《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评估证据、教学活动;第五部分为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梁嘉欣[2](2021)在《法利·莫厄特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以来,伴随科技的发展,人类生产力得到迅速的提高。在地球上建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工厂;凡是人类所到之处,生态环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当前,生态危机已成为困扰人类的大问题,也是目前人类亟需解决的头等重要问题。对此,加拿大作家法利·莫厄特在其文学作品中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在其作品中,他以实地调查的结果来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并用具体、可行的做法指引人类,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与探讨。基于此,运用归纳分析法、阐释法及比较分析法,对莫厄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以此来详细地分析和归纳其生态文学思想。首先是从自然、历史、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莫厄特生态思想产生的渊源,并论述了其成长为生态作家的历程,以探究其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其次莫厄特作品中的生态意识则是通过共处意识与危机意识进行展现:用人与自然是作为一个生态整体而存在,来体现自然生命的生态共处意识;以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类精神生态的失衡,来唤醒人类在生产和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行为准则的生态危机意识。通过对莫厄特文学作品的深度解读,认为莫厄特承认自然的价值并试图调和人与自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尊重自然生存的权利。莫厄特的作品中还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强调理性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所起的作用。莫厄特用人道主义理念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将道德关怀的精神力量深入到人对自然的关系当中,并强调人类应承担起遵循道德的义务,以此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和解。可以说,莫厄特的生态思想既有独特的方面,也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和意义。具体而言,其独特之处在于:相较于先前的生态文学作家的生态思想界限模糊,他的内心坚定,能从实际出发,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与批判,闯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生态文学创作之路;而同时期的作家艾特玛托夫喜爱用寓言故事来描绘生态遭受破坏,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报以悲观的想法,莫厄特则更喜欢用纪实性的手法进行创作,通过实地考察,将自然遭受重创的事实展示在人类面前,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持乐观态度,认为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但他的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在他自然实验的过程中,加进了人为因素对自然的干扰,目的是为了达到对动物生存习性的了解,实际上这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表现,这与其整体的生态思想有明显的矛盾之处。另外,莫厄特在探讨人对自然生态的破坏时只关注了人类对动物的伤害,缺少了对自然中其他因素的关注,这造成他的生态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他将科技作为造成精神失衡的主要原因进行抨击,回避了制度、主流价值观引发的问题,这使他对精神生态失衡原因的分析存在片面性。总的来说,莫厄特的生态思想价值在于:他的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以及给予自然人道主义的关怀对我们思考当代生态法则有极大的帮助。其现实意义在于:他严厉地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引导我们适度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付玉琪[3](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黄宁[4](2020)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情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代以来,生态环境恶化形势日益严重,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期许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民生需求。习近平同志坚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为旨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生态为民”的民生情怀,构建了生态文明在民生建设领域的新体系。并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着重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对绿色生态的美好憧憬。本文首先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渊源与当下生态环境制约民生建设这一现实国情进行追溯与分析,梳理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着重改善民生这一举措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其次,通过对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进行辩证分析,从宏观角度对当下民生领域的生态建设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具体在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法治与制度、绿色发展模式与绿色环保理念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初步的民生转向。在清晰掌握现状的基础上以及对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之后,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生态法治、生态制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四个维度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民生的举措进行完善。最后,对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新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进行理论意义上的阐述与升华。在实践意义层面,着重强调建构凸显民生情怀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当下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美丽中国”伟大目标的现实之路。
陶琼波[5](2020)在《论张炜小说创作的自然主义思想》文中提出张炜作为中国当代着名作家,从开始创作至今已发表一千三百余万字,其创作的大量长篇小说受到众多学者、读者的关注。张炜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的作家,作品主题多样,内容深刻,自1992年长篇小说《九月寓言》的发表,他的创作风格就开始发生转变,他从自我的生命体验出发,将审美视角远投自然野地,去关注和思考自然生命状态下的人性表达和生命内涵,以自然世界为创作根基,深刻反映出其精神世界里的诗性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学界对张炜的研究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批评与褒奖并杂,直至现在依然热度不减。张炜本人作为人文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文化热潮的冲击下,仍然保持创作的本心,以高度融合的文学理念探寻文学的创作之路,将文学作为反思现代性的有利工具。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细致全面地分析张炜1990年代至新世纪初期的作品,从自然主义思想这一角度出发,深入剖析其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全文的三个部分包括绪论、主体章节和结语。绪论和结语是对全文内容的梳理和综述,主体章节通过分析作品、作家的生活经历及创作背景,结合文本细读这一研究方法,梳理提炼出张炜创作中的自然主义思想的实际意蕴和内涵。本论文主要从三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主要研究张炜小说创作中的自然书写,将其对自然的描写分为自然形象、自然乡土、自然意象、自然环境等多方面,探索其作品中的自然书写所蕴含的实际内涵,分析探究与自然主义思想之间的联系。第二章研究张炜小说中的自然人性表现,分析不同人物形象的生命表达,深入体会作者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和思考,进一步理解自然人性这一概念。第三章论述张炜自然主义思想的本质,从诗性审美理想、中国古典文化、生态文明理念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其自然主义思想的内涵和意义,探讨其思想的来源和出路,研究其思想的实际内蕴。
康玲玲[6](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周欣[7](2020)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和合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所蕴含的丰富智慧和精神内核,早已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华儿女的当前处世原则和价值理念。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社会结构处于深入转变的历史时期,面对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和社会中新利益冲突的出现,希望通过和合思想来实现和谐稳定的新局面,和合思想不仅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和谐、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而且和合思想中所蕴含的方法论对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加强对传统和合思想研究,探寻其合理内核,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先,本文在对和合思想进行文献综述以及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详细阐释了和合思想的渊源、内涵和特点。对和合思想的内涵有着明确的阐释,认为和合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涵:天人合一的自然意涵、和睦与共的伦理精神、仁爱和合的道德诉求。在此基础上,理顺了和合思想具有很强的哲学特点,主要从差异性、融合性、整体性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其次,本文在阐释和合思想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和合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呈现的时代价值,分别从生态、社会、人文三个方面进行了展开论述,并论述了和合思想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知行合一的关系。再次,就传统和合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和合思想的现代转生对和合思想既有扬弃继承、也有发展创新,两者间存在内在联系、相互促进、互融互生,并阐明了和合思想与和谐价值观间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体用之辩的运用,以及和合思想到现代治理理念的路径转化。目前,对于和合思想的理念研究较为全面和丰富,对其当代创新性发展的研究也不少,而对传统和合思想在当代是如何进行现代转化的研究较少,本文的重点就在于将和合思想与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和合思想理论为基础,探讨和合思想在当前社会中的路径转化。
张丽娜[8](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郭小靓[9](2019)在《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举措,放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用严格的法制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用专门篇章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这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一个以制度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可喜进展和成效,也促使学术界掀起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研究热潮;但学术界以新时代为视角研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成果尚不多见,对制度建设现存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深度、广度上还有很多不足。本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地梳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以往成果和研究不足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解决问题,力求在研究视角、观点和路径上有所创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在理论层面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深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现实层面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制度的有效落实提供理论指导,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有效借鉴。具体而言,论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阐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必要性。论文从新使命、新矛盾、新课题、新思想、新方略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的内涵,从历史性、实践性、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五个方面理解新时代的特征;从战略地位、认识论、方法论等多重视角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概念,指出其特征是实现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统一、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人民为中心统一、中国发展和世界进步统一;从新时代内涵、历史意义、战略地位、社会矛盾、世界意义出发,论述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第二章梳理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论文系统梳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生态观,从中汲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智慧思想;系统梳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自然生态观、伦理生态观,西方学者的生态现代化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从中汲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渊源。第三章论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党章和宪法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和法律地位,着力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探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已有资源和环境保护系列制度的执行力度在持续加强,一些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的组织制度的执行逐渐得以强化,一些重要的生态文明指标纳入了地方考核体系,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不断得以加强。经过这些伟大实践,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确立,宏观的“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性成果逐步涌现,制度执行督察的高压态势逐渐形成,生态环境治理的阶段成效初步显现,中国方案国际影响和地位逐渐扩大。第四章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制度体系内容不尽科学细致、制度安排亟待细化和充实、多维制度冲突依然没有消除、制度执行力度和稳定性不足、执行中主体间协调难度大、制度建设中公众参与明显不足、制度建设的外交压力依然较大。运用“体制-机制-制度”的分析框架,剖析现存问题的原因为:涉及权责利关系的治理体制尚未理顺、结构倒错的科层体制不利于形成制度激励、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不易在短期内打破、影响制度博弈的深层利益矛盾尚未化解、制度迁移过程中不易绕过契合性的困局、影响制度建设的能量传递机制尚未形成。第五章指明了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论文提出:通过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确立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的理念、展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成效,凝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通过完善执法监督机制、考核激励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协调联动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强化运行和保障机制;通过完善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督查和巡视制度、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完善配套的科技引领制度安排,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内容;通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生态安全诉求、以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反对生态殖民主义为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力量,营造新时代制度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总之,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建设一个多维系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宏观层面“四梁八柱”为中流砥柱,中观层面配套制度作为上传下达的中转站和枢纽,确保微观层面具体制度的跟进和准确落实。要打破传统的路径依赖,化解深层的利益矛盾,完善良好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新时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完善的长期过程,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发展,制度建设的理论也必将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新。
李俊玲[10](2019)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战略也在不断进行完善。从“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提出,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无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时,明确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具体行动路线图,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再次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的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美丽社会的构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正确指导。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培育不仅有利于保护绿色环境、解决生态危机,还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面对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以及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大学生群体必须首先树立起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形成科学的生态意识,形成公平正义的生态人格,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而在未来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本文主要观点如下:第一,阐述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培育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本文认为,在新时代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为基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思想来源,以西方部分生态思想为理论借鉴。第二,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生态观现状。大学生群体的生态观总体上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能够在社会上起到表率引领作用。但是,大学生作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对象性主体在某些方面和一定范围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系统掌握,对生态危机缺乏忧虑,生态道德滑坡,没有完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方面。本文同时分析了大学生生态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其中包括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信仰缺失与精神空虚的影响,功利主义的影响等方面。第三,提出了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原则、内容及目标。本文提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应遵循价值性、层次性和体验性的原则;提出了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生态文明认知体系、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积极投身生态危机治理等方面教育目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主要内容应涵盖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生态文明实践观教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育以及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等方面。第四,提出了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路径。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教育与传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二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要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态危机治理中的优越性,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三是创新大学生自我教育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追求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志愿服务等。总之,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现状及问题,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完整体系。这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外关于“UbD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园林艺术在UbD模式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一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UbD模式三阶段 |
一 确定预期结果 |
(一)明确学习目标 |
(二)理解六侧面 |
(三)基本问题 |
(四)架构理解 |
二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
(一)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
(二)指标和效度 |
三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元素 |
(二)为理解而教 |
第二节 单元课程的相关理念 |
一 单元课程的基本内涵和理念 |
二 高中美术单元课程教学优势 |
第三节 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 |
一 美术核心素养 |
二 UbD模式对培养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 |
第二章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调查 |
一 学生问卷调查 |
二 高中美术教师访谈 |
第二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二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
第一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介绍 |
一 单元课程设计理念 |
二 单元课程内容概况 |
三 单元课程中学生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
一 明确单元持续性理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
二 明确单元基本问题 |
三 明确单元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
第三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的评估证据 |
一 使用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 |
二 使用理解六侧面作为评估蓝本 |
第四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
一 第一单元《无声之韵》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一课《诗画的长卷》活动设计 |
(三)第二课《经典的旋律》活动设计 |
(四)第三课《交融与个性》活动设计 |
二 第二单元《创作之源》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四课《与时代同步》活动设计 |
(三)第五课《优美的和弦》活动设计 |
(四)第六课《时间的慢板》活动设计 |
三 第三单元《智慧之行》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七课《凹凸的智慧》活动设计 |
(三)第八课《空间的华章》活动设计 |
(四)第九课《掌心的风景》活动设计 |
第四章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 |
一 本研究创新之处 |
(一)教学研究成效 |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结合 |
(三)单元课程创新 |
二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
一 普通高中美术教育展望 |
二 UbD教学模式运用在《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法利·莫厄特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一、法利·莫厄特生态思想产生的自然历史文化背景 |
(一)自然因素 |
(二)历史文化因素 |
二、法利·莫厄特作品中体现的生态意识 |
(一)生态共处意识 |
(二)生态危机意识 |
三、法利·莫厄特作品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
(一)尊重自然的价值与权利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二)提倡人道主义与遵守生态正义 |
四、对法利·莫厄特作品中生态思想的思考 |
(一)莫厄特生态思想的独特之处 |
(二)莫厄特生态思想的不足之处 |
(三)莫厄特生态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情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逻辑与实践依据 |
2.1 相关概念厘清 |
2.1.1 生态文明建设 |
2.1.2 民生情怀 |
2.1.3 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情怀 |
2.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与民本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思想与民生思想 |
2.3 生态文明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
2.3.1 生态环境成为制约民生的重要因素 |
2.3.2 对以往传统发展模式弊端的省识 |
2.3.3 环境需求成为人民最大的民生需求 |
2.3.4 缓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3 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领域取得的新成绩与不足 |
3.1 生态文明建设在民生领域取得的新成就 |
3.1.1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凸显民生关怀 |
3.1.2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还原民生“本色” |
3.1.3 新型发展模式得到初步实行 |
3.1.4 “绿色民生”理念得到初步宣传 |
3.2 生态文明建设在保障民生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仍需加强 |
3.2.2 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与法治尚需推进 |
3.2.3 新型发展模式转型力度仍需提高 |
3.2.4 “绿色”“节约”环保理念尚需宣传 |
3.3 本章小结 |
4 建构凸显民生情怀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蓝图 |
4.1 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 |
4.1.1 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
4.1.2 增强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4.2 推进服务人民的生态法治 |
4.2.1 完善科学生态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
4.2.2 坚持“刚性”执法保障生态权益 |
4.2.3 恪守“生态红线”托底生态建设的民生底线 |
4.3 完善民生旨向的生态制度 |
4.3.1 在推进国家战略部署中满足民众生态诉求 |
4.3.2 生态治理以解决损害民生的突出问题为重点 |
4.3.3 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方式完善生态制度 |
4.4 发展“生态利民”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
4.4.1 协同推进“新四化”建设满足物质与生态双重需求 |
4.4.2 坚持“公平”“共享”使生态产品惠及全民以人民为主体 |
4.4.3 促进生活方式向“绿色化”方式转变 |
4.5 本章小结 |
5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5.1 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工程”建设的基础 |
5.1.1 有效解决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 |
5.1.2 高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惠民” |
5.1.3 有助于塑造“绿色”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 |
5.2 生态文明建设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统一 |
5.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指向 |
5.2.2 实现代际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5.2.3 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5.2.4 “绿色民生”建设是实现“美丽中国”“中国梦”的现实之道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论张炜小说创作的自然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张炜小说创作研究综述 |
二、选题缘由及研究内容 |
三、“自然主义”概念辨析 |
第一章 张炜小说中的自然书写 |
第一节 大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 |
一、妙趣横生的自然形象 |
二、富含原始意味的自然乡土 |
第二节 自然意象成为小说的表现对象 |
一、象征性意象 |
二、动物意象 |
三、植物意象 |
第三节 自然环境作为诗意生命场所 |
一、《九月寓言》中的人与自然 |
二、《刺猬歌》中的人与自然 |
三、《柏慧》中的人与自然 |
第二章 张炜小说中的自然人性表现 |
第一节 野地的“奔跑者” |
一、《九月寓言》中的赶鹦 |
二、《九月寓言》中的露筋 |
第二节 崇尚自由的“流浪者” |
一、《九月寓言》中的流浪者 |
二、《丑行与浪漫》中的刘蜜蜡 |
三、《柏慧》中的流浪者 |
第三节 远离现代都市的“逃离者” |
一、《能不忆蜀葵》中的淳于阳立 |
二、《刺猬歌》中的廖麦 |
三、《柏慧》中的“我” |
第三章 张炜创作中的自然主义思想的本质 |
第一节 源于诗性生命理想的自然主义思想 |
一、自然是张炜创作的心灵归宿 |
二、乌托邦理想的省思 |
三、融入野地的追求 |
第二节 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主义思想 |
一、顺应自然、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 |
二、自然无为的生命追求 |
三、万物平等的发展理念 |
第三节 源于生态文明理念的自然主义思想 |
一、敬畏自然的生态理想 |
二、对乡土文明的回归 |
三、对现代文明的质疑和批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综述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传统和合思想的解读 |
一、和合思想的源流及演变 |
(一)从自然主义到社会规范:和合思想的源流考察 |
(二)从和合生物到和同万物:和合思想的演变历程 |
二、和合思想的主要内涵 |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意涵 |
(二)和睦与共的伦理精神 |
(三)仁爱和合的道德诉求 |
三、和合思想的主要特点 |
(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
(二)互融而生,有容乃大 |
(三)天地合德,各正其道 |
第三章 中国优秀传统和合思想的时代价值 |
一、和合思想的自然意蕴与生态文明 |
(一)民胞物与,天人合一:生态友好的认知方式 |
(二)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生态实践的基本依据 |
(三)爱人及物,道法自然:生态传统的人文旨归 |
二、和合思想的伦理价值与社会文明 |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经济践行的理念 |
(二)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合政治展开的起点 |
(三)和衷共济、协和万邦:和合外交战略的诉求 |
三、和合思想的人文价值与文明意义 |
(一)和合与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资源 |
(二)和合之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践行 |
(三)和合生物:知行合一的当代表述与复兴动力的精神呈现 |
第四章 和合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一、价值同构:和合思想的现代呈现 |
(一)生命和谐:从和合生物到和谐与共 |
(二)生态和谐:从天人合一到美丽宜人 |
(三)生活和谐:从大道至简到人伦日用 |
二、生成发展:和合思想到和谐价值的理论实现 |
(一)体用相辅:和合本体和和谐之用 |
(二)互生互融:思想资源与价值转换 |
(三)日成日新:人本主体与善德善治 |
三、创新转化:传统资源到现代理念的路径转化 |
(一)理念的现代化转化:从和合资源到和谐价值 |
(二)制度的现代化铺陈:从和合理念到和谐制度 |
(三)实践的现代化效用:从和合思想到和谐治理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及必要性分析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 |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特征 |
(三)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统筹推进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要选择 |
(三)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 |
(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的必然路径 |
第二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
(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的思想 |
(二)从社会角度解读生态环境问题的理念 |
(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导致自然异化的思想 |
(四)“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思想 |
(一)毛泽东关于“兴修水利、绿化祖国”生态环境建设思想 |
(二)邓小平关于“谁污染、谁治理”生态责任制度建设思想 |
(三)江泽民关于“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生态发展思想 |
(四)胡锦涛关于“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生态和谐思想 |
(五)习近平“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 |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智慧 |
(一)“天人合一”、“共生共存”的系统生态观 |
(二)“天行有常”、“复归其根”的自然生态观 |
(三)“众生平等”、“六道轮回”的伦理生态观 |
(四)“虞横之制”、“王者之法”的制度生态观 |
四、西方学者有关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的理论 |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 |
(二)生态伦理学理论 |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
(四)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一)以党章和宪法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 |
(二)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与探索 |
(三)陆续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和系列行动计划 |
(四)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的制度执行力度不断加强 |
(五)逐步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已经确立 |
(二)“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初步建立 |
(三)中国特色的环境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
(四)制度创新性成果和阶段性成效逐步涌现 |
(五)制度执行督查的高压态势日益强盛 |
(六)中国方案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存问题 |
(一)制度体系内容不尽科学细致 |
(二)多维制度冲突依然没有消除 |
(三)制度执行力度和稳定性不足 |
(四)制度执行中主体间协调难度大 |
(五)制度建设中公众参与明显不足 |
(六)制度建设的外交压力依然较大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 |
(一)涉及权责利关系的治理体制尚未理顺 |
(二)结构倒错的科层体制不利于形成制度激励 |
(三)影响制度博弈的深层利益矛盾尚未化解 |
(四)影响制度建设的能量传递机制尚未形成 |
(五)传统制度路径依赖不易在短期内打破 |
(六)制度迁移过程不易绕过契合性的困局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 |
一、凝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民众共识 |
(一)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作用 |
(二)确立生态文明重在制度建设的理念 |
(三)展现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成效 |
二、健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策和组织体制 |
(一)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决策体制 |
(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组织体制 |
三、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 |
(一)执法监督机制 |
(二)考核激励机制 |
(三)责任追究机制 |
(四)协调联动机制 |
(五)公众参与机制 |
四、继续完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制度内容 |
(一)完善生态环保的法律法规 |
(二)强化环境督查和巡视制度 |
(三)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
(四)完善配套的科技引领制度安排 |
五、营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有利国际环境 |
(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表达全球生态安全诉求 |
(二)以绿色丝绸之路加强生态领域的国际合作 |
(三)反对生态殖民主义为美丽清洁世界贡献中国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研究的目的 |
1.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生态观内涵、构成及当代价值 |
2.1 生态观内涵、特征及构成 |
2.1.1 生态观内涵 |
2.1.2 生态观特征 |
2.2 生态观的构成 |
2.2.1 生态意识 |
2.2.2 生态人格 |
2.2.3 生态理性 |
2.2.4 生态实践 |
2.3 生态观教育的当代价值 |
2.3.1 有利于保护绿色环境 |
2.3.2 有利于解决生态危机 |
2.3.3 有利于实现绿色生产方式 |
2.3.4 有利于养成绿色生活方式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及思想借鉴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1 人与自然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逻辑起点 |
3.1.2 实践是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要素 |
3.1.3 资本的逻辑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成因 |
3.1.4 “两个和解”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目标指向 |
3.2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
3.2.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3.2.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3.2.3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
3.2.4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
3.2.5 用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
3.3 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为思想来源 |
3.3.1 “天人合一”、“仁民爱物”的生态智慧 |
3.3.2 “道法自然”、“无为朴治”的生态思想 |
3.3.3 “珍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生态意识 |
3.4 以西方生态思想为借鉴 |
3.4.1 深生态学关于“生物共生”的生态思想 |
3.4.2 社会生态学关于“生态理性社会”思想 |
3.4.3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社会主义”思想 |
第4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现状分析 |
4.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系统掌握 |
4.1.2 对生态危机缺乏忧虑 |
4.1.3 生态道德滑坡 |
4.1.4 没有完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
4.2 影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原因分析 |
4.2.1 消费主义的影响 |
4.2.2 信仰缺失与精神空虚的影响 |
4.2.3 功利主义的影响 |
第5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原则、目标及内容 |
5.1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
5.1.1 价值性 |
5.1.2 层次性 |
5.1.3 体验性 |
5.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目标 |
5.2.1 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
5.2.2 构建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
5.2.3 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
5.2.4 积极投身生态危机治理 |
5.3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内容 |
5.3.1 生态文明理念教育 |
5.3.2 生态文明实践观教育 |
5.3.3 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教育 |
5.3.4 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 |
第6章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的路径 |
6.1 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教育与传播 |
6.1.1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
6.1.2 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 |
6.1.3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6.2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6.2.1 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
6.2.2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生态危机治理中的优越性 |
6.2.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
6.3 创新自我教育方式 |
6.3.1 树立正确幸福观 |
6.3.2 追求低碳环保绿色生活方式 |
6.3.3 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志愿服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D]. 杨竹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法利·莫厄特作品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 梁嘉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4]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民生情怀研究[D]. 黄宁.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5]论张炜小说创作的自然主义思想[D]. 陶琼波.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 周欣.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8]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D]. 郭小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10]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研究[D]. 李俊玲. 辽宁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