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生动物兴衰动力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景莉萍[1](2021)在《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国家公园是以保护人与自然共同作用形成的“第二自然”为目标而设立的保护区,国家公园内有大量乡村与城镇的居民社区,人类活动频繁,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矛盾突出,这与中国自然保护地困境相似。英国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探索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到现在已拥有刚性管制与柔性引导结合的建设开发管控体制,长久的实践提炼出强制、激励、协商结合的建设管控理念。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自成一派、发展成熟,可为中国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过程中合理处理社区住宅管控问题带来新思路。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形成了管理规划、核心战略、开发管理政策和设计指南为主的规划政策体系,管理规划制定了国家公园的发展愿景,核心战略是为实现发展愿景制定的,开发管理政策是核心战略的补充,设计指南提供住宅建筑设计指引。为协调多方利益,英国国家公园的管控主体针对国家公园管理事务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结合高度的公众参与,建立了合作紧密的管控主体网络。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相关的规划许可制度与建筑控制制度针对住宅建设形成了严格的管制和约束。英国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制定了强制管制结合柔性引导的管控政策,一方面强制划定允许开发建设的区域和类型,缩窄经济适用房的申请条件,以满足当地居民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制定设计指南实现渐进、柔性的管控。景观特征评估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英国诞生,逐渐占据了景观评估中的核心地位。该方法通过景观特征分类、描述和决策两个独立的阶段,以整体区域为评估对象,表现出价值中立、景观特征提取多样化、公众参与程度高等特点,在英国国家公园系统、完备的住宅建设管控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通过景观特征评估方法对国家公园的土地进行了评估,景观特征评估的结果形成规划管理分区的雏形,还为国家公园发展战略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产生了深度影响。本论文对英国国家公园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如何实现住宅建设管控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借鉴英国经验,为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管控过程中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过度开发等问题,对比了两国自然保护地住宅建设管控的背景,分析了英国经验的可借鉴性,从资源评估方法、设计导则文件制定、政策工具箱制定、自然保护地传统风貌保护、社区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议。
侍亚娟[2](2021)在《基于网络视频平台的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验经济、数字化时代、后疫情时代的到来,许多传统行业主动“触网”寻求改变,“云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网络视频平台对野生动物进行观察了解,野生动物观察领域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型过程中,观察体验的优劣对观察者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野生动物在线观察缺少系统性的研究,也没有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对这种观察体验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以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分析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的影响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在线观察体验要素模型、作用机制和系统模型,帮助更多人理解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为相关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设计提供参考。课题研究首先对网络视频平台的概念、分类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通过文献研究探析了野生动物观察的对象、类型和接触点,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野生动物观察的审美移情本质,总对比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然后对体验设计的相关理论模型进行研究总结。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对三类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进行调研分析,获取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的影响要素。之后利用卡片分类、焦点小组对这些影响要素进行逻辑梳理,建立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要素模型和系统模型,并通过工作坊对影响要素模型进行验证评估,选择熊猫频道进行深度的体验测评,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第一,明确了网络视频平台的泛知识消费、去中心化、强互动性的发展趋势,阐释了野生动物观察的审美移情本质,总结了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的概念、分类、主要特征;第二,通过调研归纳整理出48个在线观察体验的影响要素,构建MMOI在线观察体验影响要素模型;第三,建立在线观察体验影响要素的作用机制,分析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层级,进一步构建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系统模型。第四,开展工作坊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对相关产品进行体验测评和对比分析,收集参与者对MMOI模型的反馈意见。第四,选择熊猫频道进行深度测评,根据用户的痛点,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田蕾[3](2019)在《西安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长期割裂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限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导致城乡发展差距逐步扩大,“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城乡发展极度不平衡的结果。乡村旅游作为乡村建设过程中重要的产业支撑,是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最佳平台,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文章选题源于作者在长期从事农业产业化园区类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过程中,发现西安市农业产业化园区的选址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从而引发对西安市乡村旅游整体空间布局的思考。研究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丰富性,避免由于开发布局的不合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建设资源的浪费,对于推动西安市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归纳了可借鉴的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梳理了有关的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理论,随后对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分类,通过地理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研究手段,发现在资源——产品转化的过程中,存在同质化、人文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在对西安市不同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选址缺乏科学论证,基础设施制约发展等问题。最后,在对西安市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西安市乡村旅游缺乏多元化发展核心、现状旅游线路单一、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针对西安市乡村旅游的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笔者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提出“一核、两极、两带、三组团”的未来西安市乡村旅游总体空间发展结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西安市乡村旅游产品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提出汰劣留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集聚,引导布局发展四条具体建议。从资源利用优化的角度提出,(1)准确定位,深挖人文资源;(2)区域定制,进行差异化打造;(3)传承文化,提升发展动力;(4)产业联动,形成区域互动;(5)提升品质,打造精品项目这五条具体优化建议。从实施运行优化的角度提出,(1)政府引导,多方参与;(2)提升服务,完善基础设施;(3)提高认识,创新管理机制三条具体优化建议。
刘亚男[4](2019)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时代,工业革命、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在带给人类社会无与伦比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将人类推向了生态灾难的边缘。面对频发的生态灾难和席卷世界的“工业文明综合症”,人类开始过渡到生态文明觉醒的阶段,此时,不同领域的文艺工作者纷纷以各自擅长的形式呈现着个体的反思。雅克·贝汉便是这样一位非凡的自然纪录片大师。理论的触角总是伸向现实,本文的写作就基于以下两个问题的思考:一是尽管雅克·贝汉的自然纪录作品在人类社会引起深刻的生态反思,但是关于此问题的全面研究尚有缺失;二是生态美学视域下自然纪录片的理论失语。本文以雅克·贝汉的“自然三部曲”——《微观世界》、《迁徙的鸟》、《海洋》的视听文本为主要分析对象,通过运用美学、生态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借助“全案研究法”构建多维度、跨学科的研究模式,着重挖掘其纪录影片中蕴藏的生态思想和人文观照。本文以雅克·贝汉生态乌托邦形成的原因、生态美学视域下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的风貌、雅克·贝汉及其作品的价值阐释为基本框架展开研究。第一章简要阐述了在当代美学学科积极探索转型的新时期,生态美学作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它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政治背景以及时代价值和理论意义。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生态美学诞生和崛起的三个重要原因:其外在原因是自然破坏引发的人类具体需求,内在原因是现代性学科的跨学科构建,根本原因是美学学科在新世纪的文化转型、当代审美观念的变革。通过对生态美学学科发生源起的探寻,论文第二章进一步分析了生态审美理论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即自然纪录片生态意蕴的嬗变与开新,从而明确自然纪录片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传播价值、现实意义及生态意蕴。同时,本文认为,自然纪录片的发轫源于生态文明时代的要求,通过对纪录片诞生时期科技推动、社会背景及人文需要等多方原因的追溯,可以说明:任何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或文化方向的转型都与时代同行。第三章分别从内在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两个维度,采用定性研究的研究范式探寻雅克·贝汉生态乌托邦形成的原因。首先,论文试图通过对雅克·贝汉成长经历的有序分析来挖掘其在自然纪录影片领域成就卓着的心理学内在动因:雅克·贝汉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诞生在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巴黎人民艰苦卓绝的战后重建和法兰西喜剧院的艺术启蒙塑造了幼年时期雅克·贝汉的双重性格。艺术世家的家庭氛围让他具备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气质,他思维敏捷、善于模仿,并不断突破自己演员职业的边界。根据黑格尔的“恶动力说”,雅克·贝汉理想生活与现实世界的反差是他步入自然纪录片领域的动力源泉。“革命”是新浪潮电影运动带给雅克·贝汉的最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他一生艺术创作的基本信条。1895年,世界电影以纪录片的雏形在法国诞生,而自诞生日开始,纪录片这一片种便在自由、浪漫的法兰西土地上长盛不衰。当今的巴黎尽管失去世界艺术中心的地位,但浪漫主义遗风仍使雅克·贝汉专注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所以,显而易见的是,头衔众多的雅克·贝汉最终选择以自然纪录片制片人、导演的身份息影,是对具有文艺基因的家族身份的交代,也是对法兰西这块生命热土的告慰。其次,论文从外在环境角度分析了西方生态审美理论对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创作的浸淫。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寻根溯源,只有找到了滋养自然纪录片生态思想的根源,理论研究才会有长久的发展。国内关于雅克·贝汉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为何纷纷以“诗意”、“家园”等作为关键词来描述导演苦心孤诣营造的乌托邦世界?通过对马丁·海德格尔生态审美观形成过程的探究,我们得到了答案:雅克·贝汉是海德格尔生态美学思想的实践者。同时,乔巴蒂斯达·维柯的原始诗性思维及乔治·桑塔耶纳的自然美学思想也为当代生态美学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给养。这些来自西方的生态审美理论,不仅形成并丰富了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也直接影响着法国的文艺思潮,并间接影响着雅克·贝汉生态观的形成,通过对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的分析,我们发现其闪耀着西方18世纪以来美学家们的生态审美思想。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从表层文本、深层意蕴两个维度,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生态美学视域下雅克·贝汉“自然三部曲”的独特性。首先,论文从自然的法则、飞翔的诺言、虔诚的忏悔三个层面分析雅克·贝汉的“自然三部曲”,通过对影片创作初衷的定性分析,通过对影片拍摄手法、视听风格、制片成本、票房盈利等大数据的定量分析,确定雅克·贝汉自然纪录影片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研究价值。在研究中,本文发现,雅克·贝汉的自然纪录影片兼具封闭性与开放性:雅克·贝汉自然纪录影片的文本来源于对真实世界的非常视角的客观记录,影片取材拒绝虚构与夸张,因此,其视听文本在内容和创作手法上的独特性将影片的主旨指向生态审美、生态批判;作为大众传播领域的影视产品,尽管雅克·贝汉自然纪录影片必须面对不同层面受众的开放性解读,但是,影片以绝美的荧幕效果成功地将受众指向对生态问题的反思。其次,本文从敬畏生命、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出发,分析雅克·贝汉“自然三部曲”的美学特征和生态意蕴。通过分析,本文发现,雅克·贝汉与世界一流的技术团队合作,成就了史无前例的“海、陆、空”三部曲,但是,所有的视听创新都为雅克·贝汉的生态理念服务。追寻诗意栖居的理想,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诉求,才是雅克·贝汉创作自然纪录片的初衷。第七章分析了生态美学视域下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的总体特征及其价值。雅克·贝汉用诗人般洗练的表达陈述一场有关生命与哲学的对话,并以独特的视角、用区别于生态灾难片“吓醒”观众的“醉醒”式叙事方法展现壮美自然。在本章的结尾,本文就雅克·贝汉及其自然纪录片的价值进行阐释。雅克·贝汉是一个不师成法、不断超越自己的着名影人,他以革命性的纪录方式、颠覆性的纪实方法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审美追求的生态家园。第八章简要阐述了雅克·贝汉自然纪录作品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本章从社会文化背景、创作理念、制片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对中外自然纪录影片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雅克·贝汉在创作视角、叙事方法、中心主题等方面对中国自然纪录片创作的启发,进而显示出中国自然纪录片在生态文明时代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义。
王谷[5](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认为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俞方洁[6](2017)在《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横断山区包括川西高原、藏东和滇西地区。通过对上述地区典型遗址的层位关系、器物形态以及碳十四等数据的综合分析,首先构建起横断山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将旧石器文化分为三个区域类型,将新石器时代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确立了这一地区石器时代的考古编年体系。对比研究了这一地区与我国华北、欧洲、东南亚、南亚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认为旧石器时代三个区域类型分别与华北小石器文化、东南亚和平文化和旧大陆西侧莫斯特文化关系密切,新石器时代四个阶段与甘青地区、南亚东北部、东南沿海和东南亚亦有文化交流。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引入环境考古学、人地关系、分子遗传学及语言学的方法论,以个案研究结合综合分析,深入剖析了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的成因,复原了考古学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如何更好地展开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对这一区域的综合研究,认为横断山区作为人类起源地的可能性不大,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现代人从非洲向东亚迁徙的重要通道。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横断山区石器工业处于南北技术的交汇地带,东北部受华北小石器技术直接影响,东南部与旧大陆西侧莫斯特工业密切相关,西部作为“和平文化技术丛”的发源地对我国华南、东南亚中石器时代石器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石器时代,横断山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横断山区东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上游)受到了来自陕甘宁庙底沟类型的直接影响,这里发现了庙底沟类型的口沿内带凸棱钵、钝角底尖底瓶、双唇口式、退化重唇口式小口瓶和弧边三角纹、变体鸟纹彩陶等;第二阶段,横断山区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中上游和澜沧江上游)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典型器物如卷沿盆、高领罐、长颈壶和平行条纹、水波纹、草卉纹等彩陶片可看出甘青马家窑类型对该区域的直接影响。其中西北部(澜沧江上游)不仅受到马家窑文化影响,还与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存在文化交流。卡若文化用衬花手法表现的折线纹、回字纹、三角纹等陶器图案见于年代更早的梅尔伽赫文化。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还出土了卡若文化的穿孔石刀、骨笄、玉珠等。第三阶段,横断山区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较小,区域内部交流加强。第四阶段,东南沿海尤其是两广地区对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以及金沙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有段石锛、磨制双肩石斧、有肩有段石锛、印纹陶等都可在这些区域的新石器文化中见到。通过磨制双肩石斧、偏刃小型石锛、尖尾斧、衬花刻印纹陶等文化因素可以发现怒江、澜沧江流域对南亚东北部、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西部新石器文化产生了影响。横断山区北部新石器文化中的庙底沟和马家窑文化因素可能与北方人口的南迁有关。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波动事件(降温)引起资源紧张,人群竞争加剧导致了人口持续南迁。藏东高原新石器文化出现的南亚西北部文化因素可能与交换贸易有关,为适应高原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狩猎采集、物品交换成为农业经济必要补充,加之人群不定期的迁徙促使远距离商贸网络形成。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经济落后,文化堆积瘠薄,人群不定期的迁徙导致了文化扩散。
林荣亮[7](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陈溪[8](2016)在《湿地保护制度变迁动因的研究—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提出本文筛选出公众、科学、政府和法律为湿地保护制度的四个要素,以此构建了一个使不同国家湿地保护制度研究能在统一语境下进行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研究美国湿地保护政策百年发展的特征、逻辑、执行及当前挑战,建立了“竹节模式”经验性模型。该模型揭示了美国湿地保护制度政策变迁的动因及各要素间相互作用从而保护湿地的机理。最后讨论了我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及当前挑战,提出了我国湿地保护制度发展的建议。第一章是绪论。规定了本研究的理论边界,并辅以全球、美国和我国案例,展示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的自然科学基础。通过文献计量学及系统科学方法筛选出的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四个关键要素引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四要素也是本论文的逻辑前提。第二章基于博弈论方法全面阐述了该理论框架。作者认为科学进步对制度变迁与公众行为产生影响,既改变了法律规定也优化了公众行为。政府和法律适应新的博弈关系以实现系统稳定。该理论框架展示了不同变量(公众、科学、政府和法律)的作用机理。第三、四章阐述了“竹节模式”。这一部分研究了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丰富历史、与美国湿地保护相关的关键要素及历史阶段划分,讨论了公众、科学、政府和法律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如何扮演着源头、前提、管理者和制度化的角色并相互发生作用:公众行为不仅受湿地保护政策的变迁、科学认知指引、政府监管和法律的影响;科学为其他驱动力提供依据并延缓了湿地开发行为;政府在法律授权、科学理论指引之下,降低湿地保护受益群体所支付的补偿成本,促使各利益相关者走向“保护.补偿”合作模式;法律则将湿地保护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其他动因的行为准则。本文的理论框架(博弈模型)和经验性模型(“竹节模式”)对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或许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五、六章将本文的理论结构应用到了我国的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研究,展示了我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历程的阶段划分。本部分还讨论了湿地保护制度变迁路径、关键要素之间的相关分析、不同政策阶段等。总之,公众积极参与到湿地教育和湿地保护中,是湿地保护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准确的科学认知是其他要素决策的前提;政府机构权力的制度安排影响着湿地保护的效果;法律是湿地保护制度持续进化的核心节点,将“习惯”制度化。
程钢[9](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10](2011)在《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绿洲规模扩张对干旱区脆弱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论文选择了水资源、气候、植被、土壤、地形地貌作为荒漠绿洲的关键环境要素,以具有代表性的且末绿洲为研究区域,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性定量与3S(RS、GIS、GPS)技术、现场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克服单因子分析及其直接线形重叠研究的限制,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对干旱区绿洲规模与关键环境要素的演变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剖析,并在干旱区绿洲规模扩张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下成果:1.综合考虑且末绿洲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特征,结合野外数据、遥感影像信息的数据源,通过专家咨询法,首先建立了地理空间子系统、人与社会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等3大类23项绿洲规模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相关系数矩阵分析,从影响绿洲规模扩张的23个指标中筛选出与绿洲规模扩张程度比较密切的16个指标;利用1957--2009年53年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将16个指标进一步划分为三个主成分,其中第二个主成分气候因素(蒸发量)与绿洲面积的相关性最大,反映了气候因素对绿洲规模扩张的影响最显着。因为该地区由于气候干燥,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强,导致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影响绿洲规模扩张。其他主要影响因子还有人均粮食和耕地面积,反映了在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下,耕地面积的增加引起绿洲面积的扩大,进而影响绿洲的稳定性。2.绿洲是干旱区人类主要活动场所,绿洲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绿洲水资源承载力、绿洲稳定性和绿洲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过快的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高强度占用又影响绿洲的规模。本文对车尔臣河中下游平原绿洲的1970,1990,2000和2009年4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图像数据,利用ENVI4.7软件,进行解译、分类与统计处理,根据植被覆盖率,把研究靶区分为绿洲、交错带、水域和沙漠四种类型(分离度为1.857~1.995),分析了且末绿洲近40年来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整个绿洲历年以来呈扩张的趋势;从1970年到1990年绿洲面积从2.46%增加到19.54%,交错带面积从22.19%减少到6.15%,水域和沙漠的变化不太大。从1990年到2000年绿洲面积从19.54%减少到7.02%,交错带面积从6.15%增加到12. 94%,水域面积缩小,沙漠面积扩大。从2000年到2009年沙漠面积由76.56%减少到70.73%,交错带和绿洲均有所增加。同时还将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方面,从1970-2009年耕地面积一直呈增加的趋势,所占比例从1970年的0.43%上升至2009年的1.09%,面积增加了91.29km2,年均增加2.34km2,动态度为3.93%,是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增长规模最大的;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00—2009年,9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56.49 km2,平均每年增加6.28km2,动态度为6.64%,其他土地类型变化不大。研究靶区所出现的这种变化充分说明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响应程度,由于干旱缺水、盐碱化、沙漠化等自然因素,加上经济利益驱动下牲畜头数猛增,不仅使草场面积减少,且质量急剧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直接的驱动力。3.建立了符合干旱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及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了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车尔臣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是偏差,v3、v4分别为0.2581和0.2458。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根据适宜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方法,计算了且末绿洲年生态需水量为3.014×108m3,而且末绿洲的年可利用水量为3.2708×108m3,生态需水量占总可利用水量的92%。这说明了且末绿洲的水量已几乎全部用于生态需水上,进一步验证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偏差的结果。如果扩大绿洲规模,将增加水资源的负担。干旱区平原绿洲,应以水为中心确定绿洲规模。为防止水资源不足情况下土地过度开发造成荒漠化和沙漠化,本文提出了绿洲适度规模的概念,并通过比较分析优选出绿洲适度规模计算的最佳模型,结合且末绿洲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绿洲适度规模是指综合考虑绿洲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需求,在有限的水资源及其特有时空分布和现有水资源利用技术条件下,可维持绿洲相对稳定的,能够被人类开发与利用的绿洲规模。通过绿洲适度规模研究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水热平衡法模型是适合于且末绿洲适度规模计算的最佳模型。通过水热平衡法模型研究表明:且末绿洲稳定性指数为0.5358,绿洲处于亚稳定状态,生态系统呈现退化趋势,绿洲需要较高的投入才能保持稳定;且末绿洲的适度规模为609.22~812.29 km2,且末绿洲适度耕地面积为92.66~123.55 km2。且末绿洲现有规模为992.16 km2,超出适度规模0.2~0.6倍;现有耕地面积为150.88 km2,也超出了适度耕地面积的0.2~0.6倍。从生态可持续角度出发,绿洲面积不宜再扩大。4.根据且末绿洲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对该耦合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通过专家咨询法,建立了适合于干旱区绿洲的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标准值,利用模糊优选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转化为单一指标,采用描述复杂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并结合且末绿洲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情况,研究且末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且末绿洲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特征值平均处于3级与4级之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水平还比较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针对且末绿洲实际情况,提出了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的调控措施如下:正确处理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源流与干流的关系,正确处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的关系,正确处理开源与节水的关系,正确处理工程建设与统一管理的关系,调整绿洲农业种植结构、发展节水产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二、野生动物兴衰动力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野生动物兴衰动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政策要求 |
1.1.2 我国自然保护地社区住宅建设管控的困境 |
1.1.3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管控方法的可借鉴性 |
1.2 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案例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研究现状评述 |
1.4.1 自然保护地社区规划 |
1.4.2 国家公园社区规划 |
1.5 基本概念 |
1.5.1 景观特征评估 |
1.5.2 社区 |
1.5.3 建设开发管控 |
1.5.4 英国国家公园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体系与制度 |
2.1 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规划政策体系 |
2.1.1 管理规划确立国家公园发展愿景 |
2.1.2 核心战略是实现发展愿景的关键 |
2.1.3 开发管理政策是核心战略的有效补充 |
2.1.4 设计指南提供设计指引 |
2.2 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的多元主体网络 |
2.2.1 宏观尺度的管理主体 |
2.2.2 具体政策的实施主体 |
2.2.3 高度的公众参与 |
2.2.4 管控权力架构 |
2.3 与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相关的主要制度 |
2.3.1 规划许可制度 |
2.3.2 建筑控制制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政策 |
3.1 住宅建设管控的基本原则 |
3.1.1 保护优先的桑福德原则 |
3.1.2 广泛调研住房情况,引导正当申请 |
3.1.3 评估居住质量,减少质量问题导致的建设开发 |
3.1.4 鼓励改造原有建筑,补充经济适用房缺口 |
3.2 强制管制建设开发 |
3.2.1 发布允许开发的居民点列表,局部地区划开发边界 |
3.2.2 绝大多数区域限制商业开发,限制“第二住宅” |
3.2.3 优先改造利用旧建筑,限制允许新建住宅的条件 |
3.3 严格的经济适用房申请条件 |
3.3.1 满足本地需求,建立紧密的本地联系 |
3.3.2 限制建筑面积,保障住房可负担得起 |
3.3.3 提供基本的工人住房,维护乡村企业发展 |
3.3.4 以保护为第一要义,引导新建住宅选址 |
3.4 制定设计指南,柔性引导 |
3.4.1 一般性设计指南 |
3.4.2 可持续设计指南 |
3.5 特殊类型管控 |
3.5.1 登录建筑保护 |
3.5.2 保护区的特殊管控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景观特征评估方法与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 |
4.1 景观特征评估的发展 |
4.2 景观特征评估的特点 |
4.2.1 整体区划式评估 |
4.2.2 价值中立的评估 |
4.2.3 景观特征提取多样化 |
4.2.4 高度的公众参与 |
4.3 景观特征评估的程序 |
4.3.1 景观特征分类、描述阶段 |
4.3.2 景观特征评估决策阶段 |
4.4 峰区国家公园的景观特征评估 |
4.4.1 峰区国家公园的景观特征描述 |
4.4.2 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峰区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合英国经验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管控问题 |
5.1 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策略的可借鉴性 |
5.1.1 中英两国自然保护地目的与保护对象相似 |
5.1.2 中国自然保护地长期的人类居住史与英国国家公园相似 |
5.2 我国自然保护地住宅建设管控困境 |
5.2.1 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立法尚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
5.2.2 民居聚落传统风貌遭到破坏 |
5.2.3 部分自然保护地私搭乱建频繁 |
5.2.4 社区管理机制与住宅管控机制不完善 |
5.3 结合英国经验提出制度建议 |
5.3.1 整合资源评估方法 |
5.3.2 明晰土地权属,划定允许开发的区域 |
5.3.3 强化多元共治,完善住宅建设管控机制 |
5.3.4 制定自然保护地住宅设计导则 |
5.3.5 柔性引导结合强制管制 |
5.3.6 建立政策清单,加强执法力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网络视频平台的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技术不断成熟,网络视频平台迅速发展 |
1.1.2 网络平台迅速发展,专业野生动物保护进入大众视线 |
1.1.3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野生动物观察体验升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网络视频平台与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理论研究 |
2.1 网络视频平台研究 |
2.1.1 网络视频与网络视频平台 |
2.1.2 网络视频平台概况与分类 |
2.1.3 网络视频平台的发展趋势 |
2.2 野生动物观察理论研究 |
2.2.1 野生动物观察的概念与对象 |
2.2.2 野生动物观察的类型与接触点 |
2.2.3 野生动物观察的本质——审美移情 |
2.3 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研究 |
2.3.1 野生动物纪录片 |
2.3.2 野生动物直播 |
2.3.3 野生动物短视频 |
2.4 体验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2.4.1 用户体验与体验设计 |
2.4.2 体验的相关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影响因素研究 |
3.1 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影响因素的预调研 |
3.2 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影响因素的正式调研 |
3.2.1 研究方法——网络文本分析法 |
3.2.2 调研的设计与实施 |
3.2.3 调研结果的分析 |
3.3 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影响因素的提取与解析 |
3.3.1 在线观察体验影响因素的提取 |
3.3.2 在线观察体验影响因素的解析 |
3.3.3 在线观察体验影响因素的分类归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要素模型 |
4.1 在线观察体验要素模型的框架 |
4.1.1 研究方法——卡片分类法 |
4.1.2 研究计划的实施 |
4.1.3 在线观察体验要素模型框架构建 |
4.2 在线观察体验要素模型“MMOI” |
4.2.1 在线观察体验中的“动机”要素 |
4.2.2 在线观察体验中的“媒介”要素 |
4.2.3 在线观察体验中的“对象”要素 |
4.2.4 在线观察体验中的“影响”要素 |
4.3 在线观察体验系统模型的构建 |
4.3.1 在线观察体验要素的作用机制 |
4.3.2 在线观察体验的层级模式 |
4.3.3 在线观察体验系统模型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线观察体验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
5.1 MMOI要素模型验证工作坊 |
5.1.1 工作坊作为模型的验证工具 |
5.1.2 工作坊的设计与实施 |
5.1.3 工作坊的成果概述 |
5.2 熊猫频道的深度测评 |
5.3 熊猫频道的优化策略 |
5.3.1 优化界面交互体验,提高流畅度和易用性 |
5.3.2 细分视频分类标签,提高针对性和方向性 |
5.3.3 赋予用户全新角色,提高参与感和成就感 |
5.3.4 打造熊猫粉丝社区,提高认同感和归属感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论文图片及表格来源 |
附录二:用户的网络文本数据 |
附录三:在线观察体验的预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四: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实践 |
(3)西安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有利抓手 |
1.1.2 乡村旅游是未来西安旅游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模块 |
1.1.3 西安市乡村旅游需全面总结及提升空间结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辨析 |
2.1.2 全域旅游 |
2.2 相关理论 |
2.2.1 环城休憩带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点——轴理论 |
2.2.4 核心——边缘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及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
3.1 西安市乡村旅游资源类型 |
3.1.1 自然旅游资源 |
3.1.2 人文旅游资源 |
3.1.3 评述 |
3.2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
3.2.1 关中民俗及特产体验类 |
3.2.2 传统古镇古村类 |
3.2.3 农业产业化园区类 |
3.2.4 乡村景观休闲类 |
3.3 资源——产品转化过程中存在问题 |
3.3.1 关中民俗及特产体验类产品转化问题 |
3.3.2 传统古镇古村类产品转化问题 |
3.3.3 农业产业化园区类产品转化问题 |
3.3.4 乡村景观休闲类产品转化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问题剖析 |
4.1 各类型乡村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 |
4.1.1 关中民俗及特产体验类产品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 |
4.1.2 传统古镇古村类产品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 |
4.1.3 农业产业化园区类产品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 |
4.1.4 乡村景观休闲类产品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 |
4.2 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存在问题 |
4.2.1 乡村旅游产品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
4.2.2 乡村旅游产品的现状空间结构特征 |
4.2.3 现状空间分布存在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西安市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5.1 西安市整体乡村旅游空间分布优化策略 |
5.1.1 产业集聚:白鹿原——汤峪文化旅游核心 |
5.1.2 辐射带动:长安、临潼发展极 |
5.1.3 区域联系:两条乡村旅游发展走廊 |
5.1.4 扩散发展:三个特色组团 |
5.2 西安市各类型乡村旅游空间分布优化策略 |
5.2.1 关中民俗及特产体验类——汰劣留良 |
5.2.2 传统古镇古村类——完善基础设施 |
5.2.3 农业产业化园区类——加强产业集聚 |
5.2.4 乡村景观休闲类——引导布局建设 |
5.3 资源利用优化策略 |
5.3.1 准确定位,深挖人文资源 |
5.3.2 传承文化,提升发展动力 |
5.3.3 区域定制,进行差异打造 |
5.3.4 产业联动,形成区域互动 |
5.3.5 提升品质,打造精品项目 |
5.4 实施运行优化策略 |
5.4.1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 |
5.4.2 提升服务,完善基础设施 |
5.4.3 提高认识,创新管理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 |
6.1 研究成果 |
6.1.1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品分类 |
6.1.2 西安市乡村旅游时空演进关系 |
6.1.3 西安市乡村旅游空间优化策略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附录二:调查问卷 |
(4)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国当代生态美学的研究现状 |
(二)雅克·贝汉及其影视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的学术研究 |
2.关于雅克·贝汉艺术人生的电视访谈、文字实录 |
三、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文化转型:生态美学的诞生 |
第一节 生态美学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生态美学的内涵 |
第三节 生态美学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
一、“人类纪”的生存困境 |
二、1972: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 |
(一)《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
(二)《增长的极限》 |
第四节 当代美学学科的发展与转型 |
一、文化转型:“人类中心主义”的终结 |
二、生态理论向文学的延伸 |
(一)亨利·大卫·梭罗与《瓦尔登湖》 |
(二)奥尔多·利奥波德与《沙乡年鉴》 |
第二章 时代要求:自然纪录片生态意识的萌发 |
第一节 纪录片概述 |
一、纪录片的诞生 |
二、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自然纪录片的浪潮 |
一、自然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
二、法国自然纪录片的崛起 |
第三节 自然纪录片生态意蕴的嬗变与开新 |
一、理念:从“认识论”到“存在论” |
二、主题:从“征服自然”到“亲近自然” |
三、功能:从“趣味科普”到“人文纪录” |
第三章 雅克·贝汉生态乌托邦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独特体验:从雅克·贝汉生平看其对生态乌托邦的憧憬 |
一、莫里哀喜剧的熏陶渐染 |
二、寄宿学校的创伤修复 |
三、职业身份的不断转变 |
第二节 文化背景:浪漫主义视野 |
一、二战前的巴黎:世界艺术之都 |
二、电影创作新的探索:“新浪潮”电影的崛起 |
第三节 西方生态美学思想对雅克·贝汉的浸淫 |
一、西方18世纪以来的生态审美思想 |
(一)乔巴蒂斯达·维柯的原始诗性思维 |
(二)乔治·桑塔耶纳的自然美学思想 |
二、马丁·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 |
(一)诗意地栖居 |
(二)四方游戏说 |
(三)家园意识 |
第四章 “自然三部曲”之《微观世界》:自然的法则 |
第一节 创作初衷 |
一、亲近自然的心理补偿 |
二、生态关系的独特思考 |
第二节 视觉文本 |
一、周而复始的轮回 |
二、圣洁冷峻的美感 |
第三节 听觉文本 |
一、纯真童声 |
二、高音咏叹 |
三、自然交响 |
第四节 美学特征 |
一、静观生命之灵 |
二、生命多样之美 |
三、自然伦理之思 |
第五章 “自然三部曲”之《迁徙的鸟》:飞翔的诺言 |
第一节 创作初衷 |
一、酝酿已久的疯狂想法 |
二、前所未有的超级工程 |
第二节 视觉文本 |
一、与鸟同飞的技术奇观 |
二、俯瞰世界的上帝视角 |
第三节 听觉文本 |
一、冷静克制的解说 |
二、神秘圣洁的赞歌 |
三、切题应景的配乐 |
第四节 生态意蕴 |
一、逐梦之旅 |
二、候鸟史诗 |
三、生命与救赎 |
第六章 “自然三部曲”之《海洋》:虔诚的忏悔 |
第一节 创意背景 |
一、回答孩子的问题 |
二、救赎人类的罪恶 |
第二节 巨片格局 |
一、技术创新扫除表达顾虑 |
二、声画处理再现自然天堂 |
第三节 全媒体运营 |
一、微博营销加速生态思想传播 |
二、影视周边扩大生态理念影响 |
第四节 生态影响 |
一、蓝色风暴席卷全球 |
二、公益传播影响世界 |
三、回归生命存在本身 |
第七章 生态美学视域下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的总体特征及其价值 |
第一节 蓝色的诗与思 |
一、提倡部分返魅 |
二、彰显人文观照 |
三、弘扬生态和谐 |
第二节 自由与平等的哲学思辨 |
一、灵魂深处的生态观照 |
二、浩渺宇宙的美好仰望 |
三、自然世界的生存秘密 |
第三节 非常视角的创意思维 |
一、包罗万象:“天·地·人·海·时空”五部曲 |
二、以美之名:“醉醒” |
三、回归自然:“真正的导演是自然” |
第四节 关于雅克·贝汉及其自然纪录片的价值阐释 |
一、生态危机的批判者与反思者 |
二、和谐自然的歌颂者与赞美者 |
三、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与维护者 |
第八章 雅克·贝汉自然纪录作品对中国纪录片的影响 |
第一节 雅克·贝汉纪录片的东方解读 |
一、音乐之美的和谐共鸣 |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第二节 中国自然纪录片的现状与发展 |
一、中国自然纪录片的现状 |
二、中国自然纪录片对传统审美的智慧表达 |
三、中国自然纪录片的困境及发展 |
第三节 雅克·贝汉系列作品对中国自然纪录片创作的启示 |
一、客观视角的回归 |
二、故事化的叙事方法 |
三、生态文明时代的生命追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雅克·贝汉电视电影作品统计表 |
附录二 雅克·贝汉获奖记录统计表 |
附录三 《迁徙的鸟》出场鸟类明细 |
附录四 《海洋》主要出场动物明细 |
附录五 电影网专访雅克·贝汉访谈实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观察 |
第一节 作为人类起源地的思考 |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研究 |
第三节 与外部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
第二章 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流域 |
第二节 大渡河流域 |
第三节 金沙江流域 |
第四节 澜沧江流域 |
第五节 怒江流域 |
第六节 总分期与绝对年代 |
第三章 横断山区与周边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一节 与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二节 与南亚次大陆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三节 与东南沿海、东南亚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四节 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
第四章 横断山区区域文化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环境与文化变迁 |
第二节 基因、语言与人群迁徙 |
第三节 生业模式与文化发展 |
第四节 文化传播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说明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空间范围 |
1.4.3. 研究时间范围 |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3. 中西对比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创新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山 |
2.1.2. 海 |
2.1.3. 水 |
2.1.4. 城 |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
2.2.1. 概述 |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
2.2.3. 小结 |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
2.4.1. 绿地总量不足 |
2.4.2. 绿地布局不均 |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
2.4.6. 千城一面 |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
3.1.1. 摘要与背景 |
3.1.2. 评价方法综述 |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1.2. 软件技术应用 |
4.1.3. 方法步骤 |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2.2. 软件技术应用 |
4.2.3. 方法步骤 |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
5.1.2. 改造岸线划定 |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
5.2.1. 信号山 |
5.2.2. 小鱼山 |
5.2.3. 薛家岛(窟窿山) |
5.2.4. 奥帆中心 |
5.2.5. 北岭 |
5.2.6. 李村河围子岭 |
5.2.7. 浮山 |
5.2.8. 小青岛 |
5.3. 小结 |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
6.1.1. 区域规划层面 |
6.1.2. 总体规划层面 |
6.1.3. 专项规划层面 |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8)湿地保护制度变迁动因的研究—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对象与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湿地定义及湿地演化特征 |
1.2.1 湿地定义 |
1.2.2 湿地演化特征 |
1.2.3 世界湿地的演化特征 |
1.2.4 美国湿地的演化特征 |
1.2.5 我国湿地的演化特征 |
1.3 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要素选择 |
1.3.1 因素集合 |
1.3.2 要素筛选 |
1.4 对影响湿地保护制度变迁要素的理解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公众要素研究 |
1.5.2 科学要素研究 |
1.5.3 政府要素研究 |
1.5.4 法律要素研究 |
1.6 研究目标、内容和思路 |
1.6.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6.2 研究思路 |
1.7 本章小结 |
2 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驱动机制:基于进化博弈论的视角 |
2.1 湿地演化与湿地保护的动态耦合关系 |
2.2 情景设定及进化稳定策略 |
2.3 制度变迁的驱动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美国湿地保护制度的变迁历程 |
3.1 “西进运动”与全民开垦:1900年之前 |
3.2 “水鸟保护”与公众参与:1900-1970年 |
3.3 核心法律与科学研究:1971-1980年 |
3.4 完善制度与新的挑战:1980年-今 |
3.5 特拉华州湿地法律的发展 |
3.6 本章小结 |
4 美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要素分析 |
4.1 公众:制度保护的源头 |
4.2 科学:制度保护的前提 |
4.3 政府:制度保护的管理者 |
4.4 法律:制度化与“竹节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湿地保护制度的变迁历程 |
5.1 我国湿地保护的萌芽阶段 |
5.2 我国湿地保护的起步阶段 |
5.3 我国湿地保护的初步发展阶段 |
5.4 我国湿地保护的快速发展阶段 |
5.5 本章小结 |
6 影响我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要素分析 |
6.1 我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归纳 |
6.2 中美两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之比较 |
6.3 对我国湿地保护制度变迁的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文献共被引关键词分析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系统论 |
2.2 农业生态学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
2.4.1 公共物品 |
2.4.2 外部性 |
2.4.3 市场失灵 |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
6.2.4 土地污染 |
6.2.5 湿地减少 |
6.2.6 水土流失加剧 |
6.2.7 草场退化 |
6.2.8 森林面积缩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4 敏感性分析 |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10)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清单 表清单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 |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1.5 |
技术路线 2 |
绿洲的形成与分布 2.1 |
绿洲的概念及其特征 2.2 |
绿洲系统的构成 2.3 |
绿洲的形成与演化 2.4 |
绿洲分布 2.5 |
总结 3 |
且末绿洲概况及关键环境因子分析 3.1 |
地理位置 3.2 |
地形地貌 3.3 |
气象气候 3.4 |
水文特征 3.5 |
土壤植被 3.6 |
生态环境概况 3.7 |
社会经济状况 3.8 |
且末绿洲关键环境因子的现状分析 3.9 |
总结 4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
绿洲规模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原则 4.2 |
绿洲规模扩张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构建 4.3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4.4 |
且末绿洲规模扩张综合评价指标选择 4.5 |
总结 5 |
且末绿洲规模变化及其驱动力 5.1 |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5.2 |
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比较分析 5.3 |
且末绿洲规模变化的驱动力 5.4 |
研究区1970~2009 |
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5.5 |
且末耕地变化 5.6 |
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7 |
总结 6 |
且末绿洲适度规模研究 6.1 |
适度绿洲规模定义 6.2 |
影响适度绿洲规模的因素 6.3 |
绿洲规模研究进展 6.4 |
绿洲规模的数学模型及分析 6.5 |
绿洲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以且末为例 6.6 |
总结 7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及其调控对策分析 7.1 |
绿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7.2 |
区域“水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 7.3 |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描述和定性分析 7.4 |
区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度计算的指标体系及其确定 7.5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分析 7.6 |
且末绿洲可持续发展分析调控对策 7.7 |
总结 8 |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
主要结论 8.2 |
论文主要创新 8.3 |
研究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野生动物兴衰动力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景观特征评估的英国国家公园内住宅建设管控机制研究[D]. 景莉萍.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基于网络视频平台的野生动物在线观察体验设计研究[D]. 侍亚娟. 江南大学, 2021
- [3]西安市乡村旅游空间分布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 田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生态美学视域下的雅克·贝汉自然纪录片研究[D]. 刘亚男.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6]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D]. 俞方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7]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湿地保护制度变迁动因的研究—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 陈溪.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 [9]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10]新疆且末绿洲适度规模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 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