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儿童的几个当代小说命题(论文文献综述)
韩雪纯[1](2021)在《初中现当代小说审美教育研究 ——以统编本为例》文中提出
郭艺[2](2020)在《《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五四时代是个性解放和“人”的觉醒的时代,也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随着“人”的发现,作为人的独特生命阶段的“儿童”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①五四儿童文学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期。在发生期的儿童文学中,《小说月报》占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地位。它既是新文学的重要阵地、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许多五四文学大师发表创作的园地。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小说月报》具有路标意义、指导意义;又是译介域外儿童文学,倡导、引领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阵地;众多关注现代儿童文学的新文学作家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他们的儿童文学创作。因此,研究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生发展,不能忘记《小说月报》。“儿童文学”在概念界定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对“儿童文学”采用了更为宽泛的界定。狭义上的“儿童文学”是指成人作者定位于儿童读者阅读需求,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而广义上的“儿童文学”,则涵盖了“童话、寓言、神话、民间故事以及儿童爱听和喜欢读的其他东西。”②本文所讨论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专栏中的作品,同时也包含了一部分以儿童为描述对象、以回忆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散文、诗歌。这些作品尽管不是专为儿童读者所写,却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小读者的喜爱和追捧,后来陆续被研究者收集、整理、出版,作为五四儿童文学建设的成果加以留存。本文也选取了《小说月报》中被收录到浦曼汀、方卫平等主编的《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的一些作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本文以1921年至1931年《小说月报》关于儿童文学的译介、论说和创作为对象,聚焦于这些关于儿童文学的译着对于儿童文学发生期的贡献和影响,讨论《小说月报》儿童文学的译介和创作的文学史意义,以及对于今天儿童文学发展的借鉴意义。论文共三章。第一章《<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在资料收集整理的基础之上,运用对比研究,结合童话心理学,论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在形象和主题层面对中国本土儿童文学创作的影响。本章第一节,从形象层面总结了《小说月报》译介的域外儿童文学经典中的三种典型的儿童形象:“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并论述了“苦难儿童”、“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对初创期的中国儿童文学可贵的艺术范式意义。经过研究,论文认为“苦儿”、“天使儿童”、“顽童”形象彰显了独立、活泼、自主的个性,是服务于现代社会人生的艺术形象。本章第二节梳理了《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中的“师者型”父亲形象和“恶母”形象的译介情况,指出它们对于五四时期“弑父”和“母性神话”单一性成人形象世界的补充意义。论文认为,“师者型”现代父亲形象体现了“平等”的现代意识,恶母形象则是亲子精神离乳的独特表现形式。本章第三节,通过整理发现《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动物文学体裁,如童话、寓言、动物小说等。论文指出,译介者们对“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开拓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题空间。论文第二章《<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结合心理学、叙事学,神话——原型批评等相关理论,探索《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作品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思想意蕴,勾勒了《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发展的线索,并以《小说月报》为样本,管窥1920年代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本章试图讨论20年代以《小说月报》为代表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所蕴含的精神传统:它的开放性、复杂的现代性、扎根中国社会现代的、民族的、民间土壤的地气。儿童文学作家纳故融新,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的同时,又放眼世界,积极拿来,创作出了风格多样的儿童文学作品,体现了不同儿童文学观的碰撞、合鸣。论文第三章《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主要透过《小说月报》,从审美、思想、情感之维总结五四儿童文学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针对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创作取向,论述五四儿童文学在当代的价值。重新研究和总结五四儿童文学作家努力为时代儿童言说的“现实关怀”、连接儿童与人类文化的广阔视野的文学实践,对于新世纪儿童文学呈现的“娱乐化”、“浅阅读”趋向的反思,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同时,五四儿童文学对爱的深情言说,对“同情、理解、宽容、悲悯、善良”等人类永恒价值的追寻与扞卫,对于阶级、民族、国家的超越,成为了五四儿童文学的精神传统。对于这一时期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丰富和阐释,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文学的背景。儿童文学在五四时期的博爱,十七年时期的爱恨分明,到新世纪文学中的“无力说爱”……这些呼唤着我们重回儿童文学的现代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重新阐释、确证儿童文学种种书写的现代意义、现代价值,构建中国儿童文学最珍贵的精神遗产。本论文主要创新在于:研究《小说月报》的域外儿童文学影响,在资料的梳理外,从“形象”和“主题”的角度研究,考察《小说月报》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儿童形象、成人形象谱系、自然主题形成过程中发挥的影响,研究角度具有创新性。同时在阐述这些形象和主题的现代性方面有一定见解。第二,讨论《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创作时,不简单作价值肯定和否定,尝试从历史的眼光讨论《小说月报》中儿童文学创作的内在张力,试图阐明,五四儿童文学传统是丰富而具有多重面相的存在,论述五四儿童文学传统具有的包容性、多样性、复杂性。同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阐释民间文学在儿童文学中的价值。从第一手材料出发,来发现“神话”在五四时期儿童文学创作中的独特性,以“成长”为落点,考察儿童文学与促进儿童精神内里成长的关联性。本论文力图分析五四儿童文学成为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精神坐标的原因。以历史的、美学的、人文的立场,以开放、包容的视角,回溯纵探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儿童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五四儿童文学、十七年文学、新世纪儿童文学之间展开历史对话和对勘,从十七年、新世纪儿童文学看五四,发现各个时期儿童文学的复杂性和内在张力。并从“人的理想的多维度”层面出发,去阐述和总结各个时期的儿童文学,人的理想既面向民族、国家,亦面向世界、人类,这些为儿童文学的创作和研究搭建了一个更为宏阔的、多元的价值平台,期待其能够对儿童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裨益。
山丹[3](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刘政达[4](2020)在《新世纪《当代》小说的个体伦理转向》文中提出如果说小说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精神产物,那么随着现实生活的不断变化,小说所呈现出来的宏阔现实社会样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文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以在审美立场上秉持现实主义道路的《当代》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发表在《当代》上具有现实关照意义的小说文本中体现出的新世纪个体伦理特色。按照这个逻辑,本文首先在第一部分讨论《当代》杂志的文学生产机制与个体伦理转向时,针对《当代》杂志从创办时期以来表现出来的具体文学生产机制进行历时的归纳和总结,从杂志内部的“文学记录中国”和“发掘新人新作”两个重要的传统,对《当代》在新世纪出现的个体伦理转向进行制度上的确认,讨论了这本新时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创办的主流严肃文学杂志所承袭的审美话语资源以及这种话语资源在之后的历史阶段内的发展变化;另外则是从外部着手,论述了《当代》杂志与不同的文学历史时期的重要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潮流之间的关系,勾连了九十年代和新世纪的与现实书写有关的小说主要创作潮流对这两个时代中《当代》杂志影响,以《当代》杂志的小说刊载为主要出发点,对比了在这两个时期内《当代》对同时期小说潮流的态度与选择,并进一步找到了《当代》杂志所具有的特殊立场,揭示新世纪之后《当代》杂志刊载的小说当中的个人伦理转向现象。这两个角度,从宏观上对《当代》杂志在步入新世纪之后所呈现出来的在小说刊载方面的特征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概括,并指出了在新世纪小说发展过程中选择《当代》杂志进行个体伦理转向研究的原因和意义。在这一部分确定了《当代》杂志小说刊载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刻联系,为其在能够充分反映出新世纪社会中出现的个人伦理转变提供小说生产机制层面的确认。接下来的二、三、四部分在逻辑上都是按照从社会现实中个体伦理转变的情况入手,结合具有独特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成果的《当代》小说文本,对比分析了以新世纪前后小说中所呈现的社会观念上的差异,并具体指出在新世纪文本中个体伦理所发生的变化。这三个部分选择的视阈,是通过前期的文本阅读归纳出来的比较突出的三个文本现象,并且为了论证这些选择的代表性意义,在每一部分的第二节都结合文本分析论证了这种社会变化为文本所带来的巨大改变。以求达到社会现实与小说文本之间的互证关系。在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讨论了新世纪之后社会现实当中发生的深刻变化,从消费主义的社会性概念入手,讨论了新世纪之后社会现实当中受到消费主义话语影响产生的对传统家庭的解构等新的社会观念,并在确立了个体伦理在社会中发生转变之后,进一步指出了新世纪《当代》小说中出现的个体伦理新变,并在最后得出这一转变所呈现出的人物身份隐喻的模糊化表达的个体伦理书写特征。在第三部分主要是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新世纪的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围绕女性主义在新世纪出现的多元、自由的新变化,指出伴随着这一观念的改变,在新世纪小说中个体伦理观念的书写确实地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新世纪《当代》小说中由于这种社会变化所产生的人物情感关系的私人化建构问题。在第四部分围绕网络空间问题进行讨论,主要讨论了伴随着网络空间兴起之后个人话语权威对传统社会话语权威的取代,,并结合《当代》文本的对比,指出了新世纪《当代》文本中个体伦理书写中客观空间内容的体验式书写的转变。最后,在第五部分,本文主要从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主体性的建构、人文主义的关照这三个角度对新世纪《当代》杂志所产生的个体伦理转向进行了评述,结合文本的面貌、审美的规律以及对个体的意义等角度,对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试图以《当代》杂志的分析为基础,为认识新世纪整体的小说创作提供一种思考的角度。
马婉茹[5](2020)在《论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文中指出在先锋作家创造的小说世界中,少年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他们一改传统文学作品中明媚阳光的正面形象,不再是作家形而上的精神寄托者,而成为非理性与原生态的代名词,展现出一幅人性深处的生存图景。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凝聚着作家的自觉意识,对这类少年的书写是先锋作家对自我的又一次认知和超越。本文对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探讨,有助于挖掘少年形象背后的深层意义内涵,探讨先锋作家的审美意蕴和少年情怀,揭示少年形象建构与个人体验、时代精神的互动关联,从而对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作出准确定位和客观评价,以期实现文本研究的学术价值。目前对于先锋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语言研究、叙事结构研究、作家转型前后的对比等方面,较少涉及人物形象领域,即便有少数探究少年形象的文本,也难以形成具体的体系。本文主要采用文本细读法,从以下六个部分对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加以分析和探讨。绪论部分对自古以来的少年形象进行历时性梳理,从而引出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价值所在。同时,界定先锋小说和少年的概念和范围,综合分析当下学界对于少年形象的研究现状的不足与优势,进一步指出本文的创新点,即对先锋小说的少年形象进行整体梳理并找出他们的共通之处,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少年形象进行解剖,进一步解读先锋作家笔下少年形象独特的美学价值与文学史意义。第一章主要归纳并分析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类型及其内蕴。笔者运用詹姆斯·O·卢格在《人生发展心理学》中的相关理论,将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分为四类:伊甸园少年、病患少年、暴戾少年和追寻少年,通过对这些少年形象的分析,初步探寻少年形象背后的内蕴和寓意,为下文的研究作铺垫。第二章主要探讨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塑造方法。首先,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中提及的扁平人物与先锋小说中的少年群像高度重合,少年的个性在小说中被极度淡化,体现出先锋作家寓言化写作的色彩;其次,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中提及人的异化乃是社会力量所致,这为本章研究生存环境的异化与人物异化之间的密切关联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叙事视角问题成为解读先锋作家笔下少年形象的可行路径。从全知全能视角向限知视角的转变,实则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外显。第三章主要探究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塑造根源。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从文学思潮的影响进行探讨。“文学是人学”的观念被后现代主义思潮解构,少年的主体性失落;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预示着小说观念的根本蜕变,人物形象的弱化成了文体走向自觉的代价,叙事方法的变革为少年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另一种途径;其二是从具体作家的少年经历出发,选取先锋作家中的三位典型代表——余华、苏童和残雪,探讨先锋作家的少年情结对小说中少年形象塑造的影响,得出结论——书写少年意味着成年之后作家对自我的又一次认知和超越,是“此在”与“彼在”进行对话的独特方式。第四章主要阐述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塑造的价值意义。先锋小说所塑造出的少年形象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通过对少年身上“丑”的挖掘,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展现出少年原生态的本来面目和人性深处的生存图景;其二是作家的寓言化书写追求作品的深度寓意,这一方面强化了作者形而上的思考,另一方面又存在使文本变得生硬晦涩的弊端。同时,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具有反传统的文学史意义。通过和其他时期文学中少年形象的对比不难发现,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具有非理性的“本我”色彩,现实教育意义也不甚突出。对少年形象的刻画,不仅影响着先锋作家们转型之后的创作,也影响了张悦然、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的写作。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体概括与升华,进一步阐释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独特意义和书写价值,指出先锋作家笔下少年形象塑造的不足之处,试图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先锋小说中的少年书写是一种寓言化书写,这个寓言由少年的暴力、死亡、欲望、追寻、疾病等各个方面组成,寓意隐藏在作家对于社会成规的颠覆中。先锋作家为读者揭示出少年生存的原生态面貌,通过刻意暴露写作痕迹的书写方式,反映了作家对文化困境的思考,为读者展现出人性被压抑、被碾压的惨痛状态,以此唤醒人们追本溯源的体悟。
何换生[6](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张栋[7](2020)在《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说神话叙事,指作家借用神话的思维观念或叙述话语特征进行故事讲述的独特叙事形式。在小说神话叙事中,神话原型、神话结构、神话主题、神话模式等神话元素都被纳入到小说的情节设置与组织结构之中,且往往形成日常生活理性与神话逻辑的并置。“故事”与“话语”的融合,是小说神话叙事的重要特征,作家们以打破现实与虚构之间隔的话语方式,使其营造的故事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打破了客观现实与人类主观体验的界限,从而再造了一个糅合着人类神话想象与感性经验的审美世界。在神话思维的影响下,作家们在小说叙事主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把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神话母题作为表现的中心,而且神话式情节也往往构成叙事的主要元素,并成为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核心中介。另外,对主要人物的神性塑造、对神话时空观的叙事借鉴等等,使小说神话叙事被赋予了独特的叙事外观,且产生了一定的叙事价值与审美价值。本文以叙事理论与小说创作实践相结合、叙事现象的整体纵览与叙事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论述逻辑,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理论层面说明小说神话叙事的概念与理论形态,在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历史概览中,也能发现作家们在不同历史阶段对神话叙事要素的创造性发挥,这是神话叙事传统在当下延续的证明;第二部分是新时期以来小说创作的个案分析,本文结合当代文学的创作语境与作家不同的创作个性,充分阐释小说神话叙事在主题表达、内容更新、形式拓展等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是总结部分,点明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法与一般叙事的区别,以及其对于当下批评方法更新与批评范式转换的深刻启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主要形成了几种主要结论:第一,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作家对小说神话叙事的独特运用,是历史与现实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历史地来看,神话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先秦时期庄子的寓言化书写与屈原的《离骚》提供了神话叙事表现的初期形式,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志怪小说、唐朝传奇,乃至明清的古典小说、以鲁迅《故事新编》为代表的现代小说神话叙事,中国的小说创作在故事的完整性、情节的戏剧性、叙事的系统性层面,与神话实现了更具深度的契合,因此神话叙事的诸多特质都能够完整地映现在小说创作中。从现实来看,在新时期以来的社会语境中,当代作家试图寻找到一种能够超越社会历史阈限与时空制约的新型表达方式,而神话作为一种能够反映人类行为永恒模式与世界本质性规律的话语,因此可作为当代作家现代理念表达的重要凭借。小说神话叙事不仅有独立的理论形态,而且能够适应不同语境中作家的表达需要,因此是一种具有可行性与灵活性的叙事方法。第二,贾平凹、张炜、莫言、韩少功等四位作家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神话主题表达。贾平凹的《秦腔》《山本》等创作,以秦岭为叙事对象,着重发掘其中的神话意象;张炜则以《古船》《九月寓言》等开启了对于胶东大地的自然神话发现,并借此表现其对工业社会中自然命运的观照与人文思考;莫言对高密地区神话资源的发掘,则通过《红高粱家族》《生死疲劳》等小说呈现出来,具有现代意味的英雄书写与东方美学塑造,成为其创作的重要特征;韩少功则在《爸爸爸》《马桥词典》中着重探索南方神话中的神秘气质,他既借此还原自己的知青记忆,同时亦展开对人类社会中语言神话、集体神话等多种神话类型的理性思考。几位经典作家的神话叙事阐释,为小说神话叙事作为一种叙事方法的充分性、科学性、灵活性做了注解,同时也为其他作家的神话叙事提供了借鉴。第三,小说神话叙事的内容呈现与形式创新,是该叙事方法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内容的表现方面,当代作家选择将叙事在历史、现实、未来等多重维度展开:迟子建、范稳等选择从历史的视角观照少数民族地区的神话嬗变;阿城、李杭育等寻根作家对中国边地的文化寻根开拓了神话叙事表现的现实情境;刘慈欣、王晋康等作家则开辟了神话叙事的未来书写形式,神话与科幻实现了精神与叙事层面的衔接,上述创作推动了人类的精神与心灵向一种自然、纯粹境界的回归。小说神话叙事的方法创新,则是通过对神话内蕴的思维方式的艺术再现,帮助读者从观念更新的层面重新认识神话。在这一方面,鲁敏、赵本夫等作家通过《奔月》《天漏邑》等创作对神话之象征、隐喻特质加以运用,以苏童、叶兆言等为代表的作家以原型重构的方式重新讲述传统神话,以及朱大可、王小波等作家通过《长生弈》、“时代三部曲”等创作实现神话作为知识分子思考中介的功能,皆突出了神话内涵多元、表现方式多样等多重特征。本文探究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与创作实践问题,是试图描摹具有中国特色的神话叙事话语体系的一个部分,并以此为原点深入到更为系统的神话叙事批评话语构建之中。中国语境中的小说神话叙事,可总结出其作为启蒙的推动力、作为经验解构与建构的力量,以及作为时代价值言说主体的多重内涵,而这正是一种叙事话语能够与其他话语实现交流的重要前提。这是小说神话叙事话语探究的最终目标,它不仅能够推动叙事文学批评范式的转换,而且能够导向与人类经验相关的共同体话语建构。
张利蕊[8](2019)在《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汉语语法体系中,有标复句运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但由于其句法语义的复杂性、句型句式的多样性以及内部成员的繁复性,使其成为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极易产生偏误的难点,也使得学界对有标复句的习得研究相当薄弱。复句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较大的差异,常规句式与关联标记的使用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给欧美留学生习得汉语有标复句带来了很大的干扰。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前人对汉语有标复句和英语关联标记研究的基础上,以欧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做了系统的调查与深入的分析。重点讨论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偏误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学大纲的不足与有标复句的教学方法问题。文章全面勾勒出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教学与学习效果。习得顺序的研究基于60万字的欧美留学生的自然语料和诱发语料,采用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和蕴含量表法分析欧美留学生对12类汉语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依次是:因果句、转折句、假设句、条件句、递进句、并列句、目的句、推断句、让步句、选择句、假转复和连贯句。但从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来看,欧美留学生对52个汉语有标复句句式的习得顺序为:Y1>Z1>Y2>Z2>T3>M1>X1>JZ2>D1>B4>T5>Z3>Z4>Z6>B2>J2>T2>TD2>T1>Y4>Y3>TD1>B1>M4>B3>R2>R1>JZ1>J1>L5>L1>M2>Z5>M3>X4>X2>T4>T6>L2>J5>X3>J3>J4>R3>D4>L3>X6>L4>D2>M5>D3>X5。从研究结果来看,句类和具体句式的习得顺序没有必然联系;有标复句的习得是一种渐进、动态的过程,具体的句式习得没有清晰的界线,而是多个句式同步进行、相互交叉、互相渗透;随着语言水平和等级的提高,对句式的理解和掌握也随之提升;对比其它国别留学生的习得顺序研究结果,不同国别的留学生对某一语法点的习得情况也不尽相同。本研究重点考察了书面语中关联标记的使用情况与偏误情况。我们首先将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分析。统计的样本为433847字的欧美留学生作文和433467字的中国中小学作文。对两种语料中97个较为常见的关联标记进行统计显示,欧美留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9163次,中国中小学生共计使用关联标记4847次,前者为后者的1.89倍。这一结果和对外汉语一线教师对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预估有较大的出入。基于真实、自然语料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确保表达准确性和逻辑性,使自己的话语更容易被理解,欧美留学生比汉语母语者更倾向于使用有标复句。这一结论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可以给面向对外汉语的复句教学一些启示。然后我们调查了书面语料的偏误情况。我们借助欧美留学生的书面语语料所做的定量分析。通过对近43万余字语料进行调查,共收集到有标复句的偏误用例1868例。并将这些偏误细分为关联词错搭、关联词错用、关联词缺失、关联词误加、关联项失当、关联词错位和标点不当等7种类型。最后基于这7种偏误类型,我们对43万多字语料样本的12类复句做了全面系统的调查,并对每一类有标复句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联标记进行了逐一调查,分析高频复句的偏误情况。口语中有标复句的使用情况的调查基于对10名欧美留学生开展的中英文访谈,和对5名汉语母语者的访谈。从访谈语料中识别出13个有标复句中的17个关联标记,统计出欧美留学生在口语中最常使用的5个关联标记依次是:“但是”、“所以”、“因为”、“然后”和“如果”。还有一些关联标记如“再说”、“比如”、“还有”、“尤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大纲未被收录,但在欧美留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却很常用,其原因是真实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关联标记自身的语言功能所造成的。与习得顺序的研究结果相比,常用的关联标记Y1、Z1处于习得顺序的第1和第2位,D1处于第9位,J2和B1分别位于第16和23位,而L1、X2和X3分别位于第31、36和41位,这说明欧美留学生口语和书面语中对有标复句的掌握情况是有差异的。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欧美留学生对于“所以”、“或者”、“而且”、“虽然”、“那(么)”这5个关联标记的使用呈现出显着性差异性。差异分析显示,母语迁移、学习年限和学习者个人语言使用习惯是欧美留学生使用关联标记的显着的影响因素。在偏误类型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从汉语自身语法结构的影响和母语干扰因素以及学习者因素三个方面对欧美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对教学大纲的建议和对汉语教师的建议两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我们将偏误分析中所有高频关联标记的使用频率进行汇总,然后对照五部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大纲,发现有些高频词存在未被录入或出现顺序与我们的考察结果不一致的现象,通过比对分析,我们对大纲编写提出了合适的修改建议。综合对有标复句的习得顺序、书面语中的偏误情况、口语中的使用情况、偏误原因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我们针对教师提出四点建议:丰富自身的复句语法知识、科学安排复句教学的顺序、合理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大力强化课堂内外的实践练习。在综合分析了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和偏误原因之后,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本研究尝试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对外汉语课堂中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教学持续了两周8个课时,共有22名留学生参与,在严格按照“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后,笔者对实验组和对比组在前测、即时后测、延时后测中所有的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两个组别所使用的关联标记的复杂度和准确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产出导向法”在有标复句的教学效果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但在促进留学生有标复句的使用复杂度和准确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表现出远超传统教学的优势。
李桂玲[9](2019)在《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言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重要作家,于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莫言研究热潮。关于莫言的研究文章数量巨大,研究成果各有特色。本文以“生存体验”为视角,审视莫言的小说创作,论证方向集中于其小说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意义的读解,努力挖掘其小说所葆有的人性共通性特征,通过对这种共通性特征的学理性发掘,探寻莫言如何运用体验性文学观念与方法创造中国当代小说叙事的辉煌,推动中国文学进一步与世界文学交流融通。论文主要围绕“体验”这一理论进行论证与铺展,详细解读莫言小说创作主体诉求中所蕴藉的生存体验及其来源,及其小说创作艺术中的体验性、感觉性表现特征,进一步解析莫言如何以这种体验性的方式实现了生存体验、主体叙事、民间立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内在联通,即莫言对于世界范围内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故乡,是莫言生存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神秘土地是莫言魂牵梦绕、安身立命的“家”,源于故乡的生存体验是莫言最刻骨铭心的体验。这里的乡村生活、乡土经验既是承载其生命存在的基础,也是承载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人性血脉的基础,这其中的中国故事和民族传统构建了莫言的诗性灵魂,构建了其文学创作的思想理念,也构建了其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作为一种体验性文学观念,是莫言创作理念的核心。莫言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就是源于故乡源于自我的生存体验的“为自己而写作”,他要作为老百姓写作,书写农民和土地,书写土地上的历史与传奇,书写故乡生存现实中的中国经验和悲悯情怀。莫言小说创作的立场和方法是一种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他既主张民间立场的写作态度,又提倡一种自我个性化的写作精神;他既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又努力把作家主观自我的体验、把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积极融入小说的艺术表现之中,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普遍存在的情绪情感,出色地实现了一种超越故乡实有的超验性故乡想象与建构。生命谱系的书写,是体验性视域下莫言小说创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形式核心话语。莫言写出了自我生存体验下的乡土世界,其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大都源于其生活现实、社会历史,其作品的精神意向又具有通过主观想象建构起来的民间性想象特征,深刻地展示出特定地域人群的生活史、情感史。小说从感觉、记忆等角度出发,写出了生活与生命自由存在、与民间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较量;从“我”、“我母亲”、“我父亲”为代表的人物形象的角度,写出了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从小说的主题意象、结构情节、美感体验等方面解析了莫言小说如何以体验性、感觉化的艺术方式,使得其讲述的中国故事具有丰富而张扬的独特个性与民族性特征。生存体验是莫言文学创作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是值得深度挖掘的有价值的命题。莫言选择了非常适合自己的一种体验性、感觉性的创作方法,而选择体验性视域的研究视角,来解读莫言的生存体验及其体验性的小说创作,更能够发现莫言小说联通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途径与意义。首先,莫言小说的体验内容主要是生存体验,这是最根本的体验之一种,它扎根于现实生活和个体存在,指向生命、人性等普适性向度。其次,莫言小说体验性书写的性质是一种自我主体的诉求,它指向人的主体存在、人性的奥秘、人道主义的悲悯等思想启蒙、现实批判、历史反思问题。最后,莫言小说体验性的艺术表达最明显的特征是感觉化、体验式,这种主观感觉的艺术方式既立足于现实主义根基,又充分吸收现代主义特别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体验性叙事升华为一种超验性的艺术表征,从而以感觉化、体验式的故事书写,实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融。关于体验性文学创作的思辨与追问,也关乎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层面的交流融通问题。一方面,体验性书写及其研究作为心灵沟通的方式,使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家间的文学交流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体验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内容、途径与方法,但不应该是其终极目标,即对生存体验的描写不能限于体验层次,如何使感性体验在面对理性认知时,实现一种互补或超越,而不是逃逸或规避,是对作家的一种挑战。如面对写生存与思想、写肉体与灵魂等关系时,将莫言小说与鲁迅小说进行比较,会发现莫言小说描写生存体验,对于体验性、感觉性层面的书写有时甚至达到了一种极致,但对比鲁迅刻画民族的灵魂特质、挖掘国民劣根性方面,仍显得缺乏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学高度。
李丹宁[10](2018)在《“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文中提出文章通过考察统计、对比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在不同语料中的分布与用法。考察选取书面语语料:《人民日报》,口语语料:《编辑部的故事》、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和综合类语料:现当代小说、戏剧、《新结婚时代》和百家讲坛。较为全面,有代表性。分析研究“了”的分布特点:主要是“了”与动词性成分连用的句子最多,其中动宾之间结构在各类语料中都是最多的。书面语料中的句中“了”分布多于句尾“了”,口语语料中的句尾“了”分布多于句中“了”。对动词性成分后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进行语义语用分析及用法辨析。按“了”表示的“完成体”把语义分为动作行为结束、开始持续、状态变化实现三项。并据此语法意义分析发现,大多数句子及句子类型都具有动作行为结束义,较少数句子具有开始持续义。对难以判断的语义根据实际确定了依据条件,其中有变化实现语义的三个条件。对句尾语气词的认定确定了判别条件等。考察分析“了”在非动词性成分后的结构在各类语料中的占比情况,其中形容词后最多,名词、代词、数量词较少。主要语法意义表示变化实现,开始持续。还有表示和缓口气的语气词。对特殊结构中的“了”进行了分析,发现并解释了与现有教材及研究的差异。对“了”的语用功能作了分析描写,认为“了”有和缓口气、强调突出、提醒注意和成句作用,在意义上可以代替省略的句法成分。按照四大句类考察所有语料中的例句,发现祈使句中“了”的语气词用法多些,其它句类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中的语气词用法较少。与俄语完成体进行了对比,对《围城》中880个带“了”的例句进行整理,分出十一类结构。分析对译情况发现,俄汉两种完成体的意义有同有异,可以借鉴共通的理论进行研究。可以利用共性特点进行教学。因为一切理论研究最终要为实践服务。
二、关于儿童的几个当代小说命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儿童的几个当代小说命题(论文提纲范文)
(2)《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二、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小说月报》域外儿童文学译介的贡献 |
第一节 儿童形象范式的确立 |
一、时乖命蹇多坎坷:苦儿 |
二、坠落凡间的天使:天使儿童 |
三、顽性天生缺正端:顽童 |
第二节 成人形象的重塑与改写 |
一、师者型父亲形象 |
二、恶母与缺位的母亲 |
第三节 自然母题的生动演绎 |
一、动物之歌:非人类中心的生命观照 |
二、“儿童与自然”——自然与童心的交融 |
第二章 《小说月报》对儿童文学创作的贡献 |
第一节 嬉戏之态 游戏之味 |
一、寓顽心于游戏:《小坡的生日》 |
二、童诗之趣与游戏之乐 |
第二节 纳故融新 扎根民间 |
一、民间故事的重述与再创造 |
二、神话的借鉴与吸收 |
第三节 古典美韵 自成风格 |
第四节 现实之痛 成长之伤 |
一、孤独之旅——与成人对话受阻 |
二、性别之困——女儿身世太凄凉 |
三、生命之重——分离与死亡之痛 |
第三章 从对话的视角看:《小说月报》的儿童文学在当代 |
第一节 “立国”与“立人”——五四儿童文学的内在张力 |
第二节 “娱乐化”——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新维度 |
第三节 童年书写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基于成人与儿童关系的思考 |
第四节 “爱的哲学”——儿童文学的情感力量 |
一、五四儿童文学:爱是人生的行动指南 |
二、十七年儿童文学:阶级之爱的凸显 |
三、新世纪儿童文学:五四儿童文学精神的照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3)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新世纪《当代》小说的个体伦理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五)个体伦理的概念界定 |
一、《当代》杂志的文学生产机制与个体伦理转向 |
(一)个体伦理转向视阈中的《当代》 |
(二)“文学记录中国”与“发掘新人新作” |
(三)《当代》杂志与小说浪潮之间 |
二、消费主义话语与《当代》小说的个体伦理转向 |
(一)新世纪消费主义话语与个体伦理建构 |
(二)消费主义视阈下新世纪《当代》个体伦理转变 |
(三)新世纪《当代》个体伦理转变表现:身份的模糊化表达 |
三、女性主义话语与《当代》小说的个体伦理转向 |
(一)新世纪女性主义话语与个体伦理建构 |
(二)女性主义视阈下新世纪《当代》个体伦理转变 |
(三)新世纪《当代》个体伦理转变表现:情感的私人化建构 |
四、网络空间话语与《当代》小说的个体伦理转向 |
(一)新世纪网络空间话语与个体伦理建构 |
(二)网络空间视阈下新世纪《当代》个体伦理转变 |
(三)新世纪《当代》个体伦理转变表现:空间的体验式书写 |
五、《当代》新世纪小说个体伦理转向评述 |
(一)现实主义书写空间的拓展与局限 |
(二)主体认识转向自我的解放与困境 |
(三)私人立场情感体验的确认与模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论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类型及其内蕴 |
第一节 伊甸园少年:性的冲动与宣泄 |
第二节 病患少年:疾病的隐喻 |
第三节 暴戾少年:自我存在的确证 |
第四节 追寻少年:“在路上”的徘徊之旅 |
第二章 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塑造方法 |
第一节 少年个性的淡化 |
第二节 生存环境的异化 |
第三节 限知视角 |
第三章 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塑造根源 |
第一节 文学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先锋作家的少年情结 |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美学价值 |
第二节 先锋小说中少年形象的文学史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内涵 |
二、释名与回顾 |
三、方法与旨趣 |
上编 群体的崛起 |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
下编 内部的风景 |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
第二节 双向同构 |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
结语 |
一、成就与限度 |
二、流散与嬗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小说神话叙事现象与概念 |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三、选题缘由、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理论形态与文学史呈现 |
第一节 小说神话叙事理论研究 |
一、作为理论形态的小说神话叙事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历史传统 |
三、小说神话叙事结构、类型与功能 |
第二节 中国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延续 |
一、原始神话资源的当代再利用 |
二、文人神话叙事传统的当代拓展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小说转化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文艺思潮与小说神话叙事 |
一、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现象概览 |
二、寻根思潮与神话再发现 |
三、大众化思潮与神话叙事的多元走向 |
四、新世纪以来的神话观念变迁与小说神话叙事更新 |
第二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多维主题表达与典型化表现 |
第一节 神话意象的发掘——贾平凹的神话叙事 |
一、秦岭书写中的神话意象 |
二、神话意象的结构性意义 |
三、神话意象的现实底色 |
第二节 神话视阈下的自然观照——张炜的神话叙事 |
一、胶东自然环境的神话塑造 |
二、自然女神:神话视阈下的女性塑造 |
三、神话视阈下的生态伦理呈现 |
第三节 民间神话资源的化用——莫言的神话叙事 |
一、作为民间神话地域的高密 |
二、民间神话英雄的当代呈现 |
三、民间神话叙事的东方美学品格 |
第四节 文化之根的神话探求——韩少功的神话叙事 |
一、楚地巫风:作为神话起源的南方 |
二、语言的魔力:语言神话的起源与异变 |
三、记忆的迷失:集体神话的消解与重塑 |
第三章 走向多元:小说神话叙事内容的新型表现 |
第一节 民族精神根柢的神话发现 |
一、寻回被遗忘的精神世界:寻根小说神话叙事 |
二、神圣的精神领地:红柯边疆书写的神话韵味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呈现 |
一、原始信仰的现代遭遇:以《额尔古纳河右岸》等为例 |
二、范稳“藏地三部曲”中多元民族的神话原型融合 |
第三节 再造神话:科幻叙事的神话品格 |
一、回归神话:刘慈欣“三体”世界的逻辑起点 |
二、神灵再造:王晋康小说中的人神辩证 |
第四章 作为“方法”的神话:小说神话叙事形式新变 |
第一节 象征与隐喻:神话叙事的话语形式 |
一、人类生存的寓言化书写:《天漏邑》与《朱雀》 |
二、女性命运的神话隐喻:《女娲》与《奔月》 |
第二节 重述神话:传统神话叙事的当下再现 |
一、“重述神话”国际项目与中国作家的叙事选择 |
二、方法革新:神话叙事原型的置换变形 |
三、重述的中西视野与叙事缺失 |
第三节 神话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学者神话叙事倾向 |
一、朱大可的“古事记”:神话视阈下的历史观照 |
二、精神的自足:王小波的个体性神话建构 |
第五章 小说神话叙事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用神话“启蒙”:情感维系与精神救赎 |
一、小说神话叙事作为“启蒙”的方法 |
二、小说神话叙事的情感疗治功用 |
三、精神救赎:小说神话叙事的精神指向 |
第二节 解构与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两条路径 |
一、历史的解构:小说神话叙事对既往经验的打破 |
二、感性经验的重建:小说神话叙事的升华之路 |
第三节 小说神话叙事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
一、神性书写与现实旨归:神话叙事的现实底色 |
二、讲好中国故事:小说神话叙事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体内容与研究目标 |
1.2.1 主体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基本假设与研究思路 |
1.4.1 基本假设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句类与句式 |
1.5.1 研究句类 |
1.5.2 研究句式 |
1.6 语料来源与语料加工 |
1.6.1 语料来源 |
1.6.2 语料加工 |
第二章 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复句的研究现状 |
2.1.1 第一阶段: 滥觞期 |
2.1.2 第二阶段: 奠基期 |
2.1.3 第三阶段: 探索期 |
2.1.4 第四阶段: 创新期 |
2.1.5 第五阶段: 拓展期 |
2.2 海外研究现状 |
2.2.1 海外关于汉语复句的研究 |
2.2.2 海外对英语关联标记和衔接词的研究 |
2.2.3 海外对非母语者习得英语关联标记的研究 |
2.2.4 海外对儿童习得连词的研究 |
2.3 研究评价 |
2.3.1 取得的成绩 |
2.3.2 研究的不足 |
第三章 有标复句句式选定及习得顺序 |
3.1 句式选定 |
3.1.1 考察对象 |
3.1.2 考察结果 |
3.1.3 结果分析 |
3.1.4 大纲中句式的选定 |
3.2 研究方法 |
3.2.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 |
3.2.2 蕴含量表法 |
3.3 研究结果 |
3.3.1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研究结果 |
3.3.2 蕴含量表法研究结果 |
3.3.3 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复句类型习得顺序研究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偏误分析 |
4.1 关联标记连接小句的基本模式 |
4.1.1 单用 |
4.1.2 对用 |
4.1.3 连用 |
4.1.4 复用 |
4.1.5 套用 |
4.2 有标复句的偏误类型 |
4.3 各类有标复句的偏误情况 |
4.3.1 因果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2 推断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3 假设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4 条件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5 目的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6 并列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7 连贯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8 递进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9 选择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0 转折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1 让步复句的偏误分析 |
4.3.12 假转复句的偏误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调查 |
5.1 调查对象 |
5.2 数据收集 |
5.2.1 汉语访谈及结果 |
5.2.2 英语访谈及结果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与习得顺序的关系 |
5.3.2 与汉语母语者使用情况对比 |
5.4 差异显着关联标记分析 |
5.4.1 “所以”的使用情况 |
5.4.2 “那么”的使用情况 |
5.4.3 “虽然”和“而且”的使用情况 |
5.4.4 “然后”的使用情况 |
5.4.5 “因为”的使用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偏误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
6.1 汉语自身的影响 |
6.1.1 关联标记多义现象多 |
6.1.2 易混淆词多 |
6.1.3 有标复句句型多变 |
6.2 母语的干扰 |
6.2.1 母语对关联词错搭的影响 |
6.2.2 母语对关联词错用的影响 |
6.2.3 母语对关联词缺失的影响 |
6.2.4 母语对关联词误加的影响 |
6.2.5 母语对关联项失当的影响 |
6.2.6 母语对关联词错位的影响 |
6.2.7 母语对标点不当的影响 |
6.3 学习者因素的影响 |
6.3.1 基本描述统计 |
6.3.2 出错原因与个体关联性卡方分析 |
6.3.3 小结 |
6.4 应对策略 |
6.4.1 对五部大纲的审视与建议 |
6.4.2 针对教师的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汉语有标复句教学实践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1.1 实验目的 |
7.1.2 实验对象 |
7.1.3 实验过程 |
7.1.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7.2 讨论 |
7.2.1 POA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
7.2.2 POA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
7.2.3 学生对POA的评价 |
7.2.4 实验组和对比组的教学差异 |
7.2.5 POA模式下汉语教学思考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习得顺序 |
8.1.1 句类和句式的习得顺序 |
8.1.2 不同级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
8.1.3 不同国别的习得顺序差异 |
8.2 书面语偏误分析 |
8.2.1 欧美留学生与汉语母语者使用关联标记情况对比 |
8.2.2 对书面语料的偏误分析 |
8.3 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 |
8.3.1 总体情况 |
8.3.2 口语和书面语中有标复句的习得情况对比 |
8.3.3 和汉语母语者口语中有标复句使用情况对比 |
8.4 偏误原因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
8.4.1 偏误原因的分析 |
8.4.2 应对策略 |
8.5 针对有标复句的教学实验 |
8.5.1 “产出导向法”对有标复句教学情况的影响 |
8.5.2 “产出导向法”对学生有标复句使用情况的影响 |
8.6 本文的创新 |
8.6.1 实证研究 |
8.6.2 从母语角度深度分析偏误原因 |
8.6.3 把标点符号纳入复句的偏误 |
8.6.4 将“产出导向法”引入复句教学 |
8.7 本研究的不足 |
8.7.1 语料样本的不足 |
8.7.2 教学实验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莫言研究现状概述 |
1.2.2 海外莫言作品传播、研究概述 |
1.3 论文的理论框架和写作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体验的视域:生存体验与文学的体验性表现 |
2.1 体验与生存体验:文学创作的本原性探寻 |
2.1.1 体验的切入:文学活动的原点与指向 |
2.1.2 体验的书写:源于生存源于主体的共生共存 |
2.1.3 体验的重构:对传统经验的借鉴与传承 |
2.2 莫言的生存体验: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文学交流 |
2.2.1 生存体验:乡土经验与民族性的承载 |
2.2.2 民间立场:民族精神与中国故事的生成 |
2.2.3 体验性言说:生命话语与世界性品格的感觉性汇通 |
第3章 体验的“血地”:高密故乡的生命根基 |
3.1 故乡的生命根性与文学地理的源头 |
3.1.1 土地的承载:安身立命的“家” |
3.1.2 生命的寓言:动植物的灵性及其隐喻 |
3.1.3 农民的形象:乡野性情与生命的强力 |
3.2 故乡的文化根性:历史性的积淀与民族性的传承 |
3.2.1 民间故事:志怪神话与鬼狐幻化的理想世界 |
3.2.2 民间艺术:茂腔与忧郁悲凉曲调的情感寄托 |
3.2.3 民俗信仰:民风巫术与因果报应的原始崇拜 |
3.2.4 民间视角:管氏家族的传奇经历与生存智慧 |
3.3 故乡的生存体验:人性探微与生命存在的焦虑 |
3.3.1 饥饿情结:苦难的原初记忆带来生存现实的执着批判 |
3.3.2 孤独幽闭:自卑的性格与文学创作的感觉化言说 |
3.3.3 精神创伤:焦虑的创作心理与生命本体的超验性追求 |
第4章 体验性的文学理念:“用感觉赋予文学生命” |
4.1 故乡情结:源于生命体验的为内心而写作 |
4.1.1 生命体验:文学的原创性与“影响的焦虑” |
4.1.2 人性与人心:自由地表现人的复杂多义的本性 |
4.2 故乡记忆:源于民间生命体验的创作资源 |
4.2.1 农民与土地:回归土地的作为老百姓而写作 |
4.2.2 传奇与历史:心灵史的描述与英雄情结的变种 |
4.2.3 苦难与命运:中国经验和中国感受的大悲悯 |
4.3 故乡想象:源于“血地”父母之邦的感觉化言说 |
4.3.1 发现故乡:对人类普遍认可的情感的揭示 |
4.3.2 民间写作:超越故乡的自我个性化写作 |
4.3.3 现实主义主流:作家主观体验的介入性契合 |
4.3.4 想象与虚构:用感觉赋予小说人物以生命 |
第5章 体验中的生命谱系:生存本能与生命本体论的焦虑书写 |
5.1 生存与身体的献祭:生存体验与生命谱系的建构 |
5.1.1 身体体验:生存欲望与生命自由存在的挣扎呼唤 |
5.1.2 生存体验:乡村生活与民间伦理道德的怅惘叩问 |
5.1.3 平民记忆:个体体验与历史发展轨迹的博弈较量 |
5.2 人与生命的实践:生命强力与生存极限的奇崛喧嚣 |
5.2.1 “我”:敏感羸弱的金童与灵魂炼狱的磨难 |
5.2.2 “我母亲”:最宽容最坚强的胸怀与生殖女神的屈辱沧桑 |
5.2.3 “我爷爷”:最丑陋最英雄的性格与生命意志的自由不羁 |
5.3 体验与感觉化的描述:人鬼神共舞与东方想象主义的狂欢 |
5.3.1 意象与主题象征:中国故事借助东方想象而丰富而张扬 |
5.3.2 体验与结构情节:叙事时间伴随生命体验而敞开而断裂 |
5.3.3 超验与美感语言:民间艺术倚重生命气息而释放而怪诞 |
第6章 体验与超越:生存体验与乡土中国的世界性交流 |
6.1 生存的体验:个性体验与生命本体意义的普适性关怀 |
6.1.1 底层的生存体验:个体生命与生存现实的挣扎和自我博弈 |
6.1.2 民间的道德理想:个体自由与传统理性之间的寻找探索 |
6.2 主体的体验:自我存在与乡土中国经验的批判性指向 |
6.2.1 现实性批判:自我主体的叙事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审判 |
6.2.2 历史性批判:生命主体的搏斗与民族脊梁的精神呼唤 |
6.3 感觉的体验:主观感觉与现代主义艺术的超验性表现 |
6.3.1 体验的内向性:现代主义感觉与生命强力的民族性张扬 |
6.3.2 体验的超越性:现代主义隐喻与中国故事的世界性沟通 |
第7章 体验与思辨:中国经验与世界文学的心灵性沟通 |
7.1 体验的追问:感性体验面对理性认知的感觉性规避 |
7.1.1 生存体验的拘囿:生存物欲与灵魂批判之间的悖论性选择 |
7.1.2 审美体验的异质:感性叙事与美感意象之间的迷失性狂欢 |
7.2 体验的思辨:现实经验与文学叙事的象征性隐喻 |
7.2.1 个体体验的镜像:自我想象与现实真实之间的文学性指向 |
7.2.2 文学体验的主体:本土经验与西方文化之间的世界性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缘起和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同类课题研究回顾 |
二、同类课题研究评述 |
第三节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句法和分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二、时态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三、体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四节 语料考察、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语料考察 |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第一节 报刊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 |
二、《人民日报》中“了”的句法分布分析 |
第二节 口语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编辑部的故事》剧本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二、1982年北京口语调查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综合类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一、现当代小说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二、老舍戏剧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三、《新结婚时代》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四、百家讲坛语料中“了”的句法分布考察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及各语料中语义对比 |
一、动宾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二、动补之间“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三、各类结构语法意义占比情况分析 |
第二节 句尾“了”的句法分布对比与语义语用分析 |
一、句尾“了”的句法分布情况对比分析 |
二、句尾“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动词性成分后及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一节 “了”的占比情况与语义语用分析 |
一、“了”在动词性成分与非动词性成分后的占比分析 |
二、非动词性成分后的“了”在各语料类型中的占比情况 |
三、非动词性成分后“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第二节 其他用法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一、双“了”句中“了”的语义语用分析 |
二、其他结构中“了”的用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句尾“了”语气词的分布与辨析 |
第一节 汉语语气和语气词 |
一、汉语语气的概念 |
二、汉语语气词的概念及特点 |
第二节 句尾“了”语气词用法辨析 |
一、句尾“了”在各句类中分布的情况分析 |
二、疑问句句尾“了”辨析 |
三、感叹句句尾“了”辨析 |
四、祈使句句尾“了”辨析 |
五、陈述句句尾“了”辨析 |
六、句尾“了”兼类情况分析 |
第三节 句尾“了”具体语义分类和使用条件分析 |
一、句尾“了”具体语义分析分类 |
二、句尾“了”的使用条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态助词“了”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研究 |
第一节 俄汉对比的意义和内容 |
一、俄汉对比的意义 |
二、俄汉对比的内容 |
第二节 调查问题、语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
一、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二、本章语料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从概念和语法意义上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
一、俄语语料翻译结果统计分析 |
二、时体概念及俄汉时体对比 |
三、俄汉“体”的语法意义对比 |
第四节 从具体翻译中看俄汉时体的异同 |
一、“动+了+宾”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二、“动+了+补”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三、“动+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四、“动+宾+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五、“动+补+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六、“形+了”结构翻译情况分析 |
七、其他结构中“了”的翻译情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关于儿童的几个当代小说命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现当代小说审美教育研究 ——以统编本为例[D]. 韩雪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小说月报》(1921-1931)儿童文学的翻译和创作研究[D]. 郭艺. 苏州大学, 2020(03)
- [3]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新世纪《当代》小说的个体伦理转向[D]. 刘政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论先锋小说中的少年形象[D]. 马婉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
- [7]新时期以来小说神话叙事研究[D]. 张栋. 兰州大学, 2020(01)
- [8]欧美留学生汉语有标复句习得研究[D]. 张利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生存体验 ——莫言小说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读解[D]. 李桂玲. 辽宁大学, 2019(01)
- [10]“了”的句法分布研究 ——兼与俄语时体范畴比较[D]. 李丹宁. 黑龙江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