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清水河、山西中、北部奥陶纪地层及寒武—奥陶系分界(论文文献综述)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1](2021)在《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寒武纪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时期,各门类后生动物爆发式出现,标志着地球生命系统发生了革命性转变。作为显生宙的第一个纪,寒武纪自1835年建立以来,经过180多年的研究,其年代地层框架已基本确立。中国的寒武系研究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地层分区及年代地层几经革新。近年来,中国寒武系综合地层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岩石地层划分对比方面也形成了若干新认识。本文基于对已有地层资料和新进展的分析整理,以组为基本单元,以生物地层和化学地层为依据,以对比表的形式总结和梳理了中国寒武系8个地层区129条代表性剖面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提出了一些新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和建议。
全晓园[2](2020)在《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赋存》文中研究指明伊盟隆起为鄂尔多斯盆地六大构造单元之一,位于盆地北部,伴随鄂尔多斯地块从基底形成到新生代改造共同演化,经历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和热事件的改造。截止目前为止,伊盟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未见显着突破,上古生界勘探和研究进展较大,但伊盟隆起及周邻的构造演化过程与油气关系研究较少,尤其是古生代构造演化。因此,研究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过程与古生界油气赋存可对研究区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将伊盟隆起作为重点研究区,对其进行了古生代地质结构剖析、残余地层展布特征、次级构造单元划分,又结合古亚洲洋演化和周邻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揭示其构造演化过程,最后结合后期改造初步探讨研究区古生界油气赋存情况。根据区内展布的9条地震剖面,结合钻井资料发现:伊盟隆起石炭-二叠系较之寒武-奥陶系分布广泛,区内展布三条重要断裂—泊尔江海子断裂、乌兰吉林庙断裂、三眼井断裂,对早古生代地层展布和次级构造单元划分影响重大。三叠系-白垩系全区展布,向北存在严重的削截现象,推测可能是晚白垩世以来盆地北部隆升-剥蚀导致。通过对南北向几条地震剖面解析认为,研究区早古生代存在两次大规模的隆升作用,分别对应晚寒武世末-早奥陶世和中-晚奥陶世,在地震剖面上可见到寒武系顶面与奥陶系底界面的削截和奥陶系顶面与石炭-二叠系底界面的削截。结合地震剖面上削截、超覆关系识别,分辨出研究区的两种不整合面类型,分别为:削截-超覆型和削截-整合型,其中前者可分为基底与下古生界和基底与上古生界,三者之间的接触界线从南到北依次为:伊7井-鄂2井-杭锦旗-胜2井、伊23井-伊22井-胜1井。在地震剖面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残余地层厚度分布、岩相古地理研究,结合联井剖面演化图较为清楚地展示了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将其分为两个构造时期(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三次隆升(晚寒武世末;中晚奥陶世;山西期),八个阶段:中-晚元古代裂陷槽的形成、早寒武世-晚寒武世持续性沉降、晚寒武世-早奥陶世区域隆升、早-中奥陶世短暂沉降、克里摩里组沉积期构造转换、中-晚奥陶世差异沉降和加里东运动整体抬升、晚石炭世短暂海侵、早二叠世山西期区域抬升。通过解剖分布在研究区南北两个典型的上古生界天然气田—大牛地气田、杭锦旗气田的成藏特征,揭示了构造演化对天然气在研究区赋存的控制作用。后期改造使得先前赋存的天然气藏重新调整、逸散。
肖恩照[3](2020)在《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碳酸盐岩作为一种钙化的微生物岩,以碳酸盐岩沉淀的形式保存了微生物席与生物膜的化石记录,代表了微生物与沉积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依据其宏观特征,将微生物碳酸盐岩分为:叠层石、凝块石、树形石、均一石、核形石、纹理石。研究区内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苗岭统与芙蓉统地层中,多种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广泛的时空分布,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在沉积学与地层学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宏观、微观以及超微三种尺度对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进行特征描述,配合地球化学测试,进一步从沉积学的角度讨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成因机制与控制因素。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在21个寒武系剖面中(西起辽宁省葫芦岛市三道沟剖面,东至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卓子山剖面),发现的微生物碳酸盐岩种类包括:叠层石,均一石,核形石。宏观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具有以下特征:1)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集中出现在三级或四级层序顶部;2)叠层石、均一石以厚层块状生物丘或生物层出现;3)核形石产出常与鲕粒共生。微观与超微特征观察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主体由暗色泥晶与微亮晶构成,其中大量出现钙化微生物化石,代表了这些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建造者-微生物席与生物膜的化石记录。然而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碳酸盐岩中,所出现的微生物化石种类存在差异,代表了研究区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建造者”的多样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内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机制主要控制因素,受到古地理与古环境因素影响。研究表明,在寒武纪第二世末期的生物灭绝事件后,华北地台寒武纪苗岭世与芙蓉世为大面积分布的鲕粒滩以及碳酸盐泥质沉积所主导。在这一时期,以蓝细菌为主导的微生物席与生物膜,以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机制影响钙碳酸盐沉淀,在华北地台形成了壮观的沉积现象,代表了显生宙首次蓝细菌钙化作用事件幕的沉积记录;微生物碳酸盐岩的多样化,以及其在研究区内广泛的时空分布代表了显生宙第一次“微生物岩复苏期”的沉积实例。
张玉清,张建,许立权,康小龙,王忠,张永清,王弢,罗忠泽,李文国[4](2020)在《基于洋板块理论对内蒙古古生代地层区划分的实践和认识》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较为系统的地层划分始于1978年,之后在编写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第二代区域地层表、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以及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等论着时,均对内蒙古全区古生代岩石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划分与研究,采用的理论体系为"槽台论"和"板块构造"。本次地层区划将新理论——大洋板块地层系统(Ocean Plate Stratigraphy, OPS)引入其中,与以往不同之处是分别建立了大陆板块地层系统和大洋板块地层系统。大陆板块地层包括陆块区及大陆边缘两大部分的沉积产物,大洋板块地层是大洋板块消减过程中形成的无序岩石组合,野外露头上表现为"俯冲增生杂岩"。据此,内蒙古古生代岩石地层划分为五个一级地层大区,以古亚洲洋消减对接带为限,东北部属西伯利亚地层大区、西北部为塔里木地层大区、南部归华北地层大区,该对接带本身称为恩格尔乌苏—西拉木伦(古亚洲洋消减对接带)地层大区,秦祁昆地层大区位于华北地层大区之南,以龙首山断裂为界。根据古地理环境、岩石组合及古生物化石等因素的差异,进一步将其划分为8个地层区、13个地层分区,其中鄂尔多斯地层分区细划为4个地层小区。一级地层区划(地层大区)的边界与板块构造的边界基本一致。该地层区划或将对中国北方大地构造的认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蒙[5](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杨甫[6](2015)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与祁连-北秦岭构造带相邻,是华北克拉通早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最全、沉积-构造现象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盆地西南部早古代海相沉积-构造环境、原始盆地特征及其对原生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因素等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野外地质构造勘测、样品测试分析和构造岩相古地理编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盆-山结构面貌、早古生代海相沉积-构造环境和原始盆地特征及其对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因素。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和成果认识:野外地质构造剖面勘测与区域地质构造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揭示了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盆-山结构及其受控的断裂构造体系。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青龙山-平凉断裂与盆地南缘的老龙山-圣人桥断裂相接,共同构成鄂尔多斯(华北)稳定地块与其西南缘相邻活动造山带的构造边界;祁连-北秦岭构造带北部边界断裂带西起北祁连北缘海原(西南华山)断裂,向东与北秦岭北缘的洛南-栾川断裂相连,区域上构成了鄂尔多斯(华北)地块南缘浅层次逆冲褶断带与祁连-北秦岭深层次变质变形带之间的构造分界。重点海相地层剖面的野外勘测与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样品测试分析相结合,系统查证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下古生界海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尤其是对研究区长期存有争议的几个重要海相地层单元的时代归属提出了新的定量年代学制约。认为盆地西、南缘的香山群、米钵山组和平凉组活动型海相复理石沉积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基本可比,尤其是盆地南缘平凉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锆石U-Pb年龄谱的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462 Ma和454Ma,指示它们应主体属于晚奥陶世的同时异相沉积地层单元;盆地南缘唐王陵砾岩与平凉组及其相当地层单元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存在显着差异,年轻年龄组分主要集中在744-963Ma,唐王陵砾与平凉组不具有可比性。海相层系野外和钻井剖面的沉积岩相类型及其环境演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沉积主要发育海岸相、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和深水斜坡相等4种的沉积相类型;沉积岩相类型的时空演化与不同沉积期沉积岩相编图研究进一步揭示,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演化主要经历了寒武纪-早奥陶世和中奥陶世-晚奥陶世的两大海进-海退沉积旋回,以及与之相应的早中寒武世海进、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海退中奥陶世海进和晚奥陶世海退阶段等4个沉积阶段。通过沉积岩相、物源环境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构造古地理编图,将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划分为三大海相盆地演化阶段:寒武纪-早奥陶世的被动陆缘-稳定克拉通陆表海盆地,整体上呈现为台内浅洼、台地边缘低幅度坡折和坡折带外侧缓坡的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主体呈现为内部结构明显分异的台内坳陷、台地边缘L型裂陷边坡肩隆和台地前缘斜坡-深水裂陷海槽的结构-构造面貌,显示为陆缘-伸展弧后裂陷海槽边缘结构分异型克拉通边缘海-内陆架坳陷盆地;晚奥陶世有可能受控于弧后盆地相关的活动陆缘-碰撞弧后残余边缘海盆地。平凉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样品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碰撞岛弧火山岩和(华北)鄂尔多斯地块基底变质岩的混合物源;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主体显示出活动大陆边缘和火山岛弧相关的复杂沉积-构造环境,凝灰岩锆石U-Pb年龄谱峰值基本限定了(华北)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岛弧的初始碰撞时间主要发生在晚奥陶世的462-444Ma。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与海相源-储要素的对比关系研究表明,寒武系烃源岩主要受控于台地边缘斜坡沉积环境,储集岩主要为沿L型台地边缘坡折带及其侧翼的鲕粒云灰岩储集体;中奥陶世马家沟组烃源岩主要受控于沿L型台地边缘隆起前缘斜坡和后缘的台内坳陷局限海沉积环境,储集岩主要为受控于L型古隆起及其内、外侧翼斜坡环境的白云岩储集体;晚奥陶世平凉组烃源岩主要受控于鄂尔多斯古陆边缘的深水-斜坡相沉积环境,储集岩主要为古陆边缘缓-陡坡变换带的碳酸盐岩生物礁和前缘斜坡带的重力流沉积。
郑庆荣[7](2012)在《山西中北部陆壳演化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大陆地壳是研究地球演化的重要对象,陆壳的生成和演化与板块构造的关系是板块构造研究中的重大前沿课题。山西中北部在大地构造上处于特殊位置,东部为太行山板内造山带,东北部紧靠燕山板内造山带的南端,北部与华北北缘板内活动带相距不过百余公里,西部是华北克拉通稳定地块鄂尔多斯盆地,区内地层出露较齐全,构造形迹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作用明显,保留了陆壳演化各个时期的信息,是研究陆壳演化的良好之地。本文以“沉积地层为格架,岩浆活动为指征,构造演变为背景”进行相互印证和综合分析,总结了“山西中北部陆壳演化模式”,有助于提高对区内陆壳形成演变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华北克拉通形成、演化、破坏过程的了解。对山西中北部沉积地层建造序列、岩浆建造序列和构造格局演化序列的深入分析,厘定了研究区陆壳形成演化阶段与演化期,总结和归纳了形成演化过程,建立了形成演化的模式,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论文对7条地层剖而进行了野外观察,选取其中4条进行实测,建立了地层柱状图,厘清区内沉积建造序列:基底、盖层、松散沉积物三套序列特征鲜明。同时重点对中生代宁静盆地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测量、重点取样和室内分析,发现从侏罗纪开始古流向有部分时期显示向东南流动,记录了宁静盆地西部开始隆升的信息,提出中生代吕梁山北段隆起的时限应该不晚于中侏罗世大同组时期的认识。这对进了步认识中生代山西板块乃至华北盆地演化的过程有重要意义。岩浆建造序列的厘定选取区内各个时期的岩浆岩体进行考察,野外考察9个不同时期的岩浆岩体,五台期、吕梁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的岩浆活动各有特点,受构造背景控制明显。重点对其中2个进行深入研究,使用野外填图、系统采样、镜下观察、化学分析、锆石测年等综合手段对茶房口—居十山岩体进行的专题研究,研究表明居士山岩体与新发现的茶房口岩株群形成于1786-1797Ma时期,应属于吕梁期的产物,纠正了前人认为居士山岩体是中生代燕山期产物的错误认识,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居士山岩体与茶房口岩株群属于同源产物,推测应属于同一岩体的分枝,可称为茶房口—居士山岩体,新的结论对认识系舟山断褶带地区岩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繁峙玄武岩进行的针对性研究显示北部熔浆向北流动,而南部流向南方,表明溢流通道应在滹沱河新裂陷河谷,为前人的推测找到了确证。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还显示:繁峙玄武岩岩石系列为碱性玄武岩系列,具有大陆裂谷型火山岩的特征,岩石中发育橄榄石包裹体,表明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为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提供了参考。区内构造格局的演变序列由分析形变特征、形变序列与成生联系进行厘定,基底构造格局呈残留状态,分布局限;中生代构造格局控制了区内现今地貌分布状态;新生代叠加在中生代格局之上。三个阶段的构造格局均体现了动力背景的转换过程,是划分区内陆壳演化阶段的重要依据。论文提出建立山西中北部陆壳演化模式的三个原则:建造连续的原则,改造鲜明的原则,动力背景一致的原则。应用综合归纳分析建立模式的三种途径:地层接触关系的剖析,沉积建造与岩浆建造的剖析,形变特征、形变序列与成生联系的剖析,将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基底形成阶段、盖层发展阶段和改造破坏阶段;进一步细分为7个演化期,从老到新依次为:陆核形成期、陆块碰撞期、基底改造期、盖层形成期、盖层发展期、挤压改造期和拉张破坏期。总结建立了山西中北部陆壳演化模式,该模式的建立对研究山西中北部区域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陈强[8](2011)在《鄂尔多斯西南缘下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指出鄂尔多斯位于华北地台的西南部,是华北克拉通的一部分,早古生代形成了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尤其是其西南缘地区沉积厚度巨大,沉积类型多样,地层齐全,发育有华北地区仅有的上奥陶统地层。鄂尔多斯本部因天然气勘探的开展研究程度较高,相对而言,鄂尔多斯西南缘地质条件复杂,研究程度相对较差,因此,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鄂尔多斯西南缘及其邻区下古生界三十多条野外剖面和十余口探井的详细观察和采样分析,开展了岩石学、地层学、地球化学、沉积学以及岩相古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区域上的对比分析将鄂尔多斯划分为西缘、南缘、中东部、贺兰山以及河西走廊5个不同的沉积小区,并对各个沉积小区下古生界的岩石地层单位进行了重新厘定,结合古生物化石资料对岩石地层单位、生物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建立了较为统一的地层划分方案。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的岩石类型进行了厘定,区内以广泛发育海相碳酸盐岩为特征,其次为碎屑岩类,另外还发育有少量的硅质岩、凝灰岩以及蒸发岩类等,并对主要岩石类型的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分布层位以及平面展布特征进行分析。在鄂尔多斯西南缘开展了奥陶系碳酸盐岩碳氧同位素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其碳同位素组成与全球奥陶系的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由早奥陶世至晚奥陶世碳同位素逐渐增重,并在中晚奥陶世发生了明显的正向偏移。根据沉积特征将鄂尔多斯西南缘下古生界划分为海岸沉积、碳酸盐台地沉积、台地边缘沉积和深水斜坡-海槽沉积四大沉积体系,并对每个沉积相带的特征和时空展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下古生界的沉积相模式。研究认为:鄂尔多斯西缘桌子山一带中上寒武统大量发育的竹叶状砾屑灰岩并非浅水风暴沉积,而是碎屑流沉积;在鄂尔多斯南缘岐山一带的马家沟组发现了大量的碳酸盐岩重力流沉积,均代表了台地前缘斜坡的深水沉积环境;中晚奥陶世在鄂尔多斯西南缘“L”形的台地边缘上发育条带状生物礁、滩相沉积,西缘主要为颗粒滩相沉积,发育在中奥陶世,南缘在陇县-富平一带发育生物礁建造,发育在晚奥陶世;晚奥陶世鄂尔多斯南缘的渭北南部可能发育一系列东西向排列的岛弧链,并向其北侧提供物源,华北地台南缘已由被动大陆边缘转化为具典型沟、弧、盆体系的活动大陆边缘;奥陶纪鄂尔多斯西缘的贺兰拗拉槽两侧的沉积体系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在东侧发育碳酸盐岩斜坡相沉积,由东侧的鄂尔多斯台地提供碳酸盐岩物源,而在西侧则发育硅质碎屑浊积岩,由西北侧的阿拉善古陆提供碎屑岩物源,充填物质由北东向南西顺贺兰拗拉槽向下运移沉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种沉积特征编制了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各期的岩相古地理图,探讨了鄂尔多斯早古生代的沉积演化历史。
李斌[9](2009)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中石油勘探项目《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部分研究成果。以大量的野外实测剖面、测井、录井、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室内薄片鉴定、化石鉴定结果,并参阅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地层学综合研究方法,对鄂尔多斯下古生界进行沉积相、层序地层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根据其沉积特征可区分出滨岸碎屑岩、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局限台地、泻湖、开阔台地、鲕滩、台地斜坡、生物礁、重力流、浅海陆棚、深水盆地等13种沉积相。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地层可区分出28个三级层序。其中寒武纪10个,层序的平均时间为3.8Ma;奥陶纪18个,层序的平均时间为1.9Ma。以中奥陶世马家沟期与下奥陶世亮甲山期为界,划分出2个二及层序,整个下古生界为1个完整的一级层序。寒武纪时,盆地的西、南、东缘海平面变化基本一致,沉积序列可完全对比。早寒武世为滨岸碎屑岩相,中寒武世毛庄期为潮上带砂泥坪相,中寒武世徐庄期为潮间—潮下带泥灰坪相,中寒武世张夏期形成了广阔的碳酸盐台地,晚寒武世形成了开阔台地竹叶滩相。奥陶纪以后东、西方向由于庆阳古陆的隔绝,沉积环境发生分异。中奥陶世马家沟期,东部地区出现明显的三个海平面变化旋回,为蒸发型台地沉积,而西部地区海平面继续加深,由开阔台地发展为水下型台地、浅海陆棚相;晚奥陶世由于构造运动盆地东部暴露地表,而西部发生强烈沉降,沉积了以浊积岩为主的深水相序列;晚奥陶世末期海水退出鄂尔多斯盆地。在以层序为单位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时,提出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方法:以自然层为单位将地层记录定量化处理,通过统计、计算并提取出层序厚度、陆源物含量、准同生白云岩含量、平均颜色值、准层序个数、准层序平均下、上单元厚度比例等二次信息,应用等值线图进行空间对比和叠加分析,实现了定量古地理研究。实践证明是一种可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可以广泛推广使用。使用该技术,编制了28个层序的岩相古地理图。
黄喜峰[10](2009)在《贺兰山显生宙构造格局与区域矿产分布规律》文中指出贺兰山地区地处我国北方东、西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枢纽地区,是我国北方构造、地貌以及各种地球物理的分界带,也是我国逆冲推覆构造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作用而为地质学者所重视。不同学者对贺兰裂谷、推覆滑脱构造、祁连造山带与贺兰裂谷边界等存在不同的理论和认识分歧,特别是贺兰山地区的显生宙具何种构造特征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次研究基于地质大调查项目《银川市幅、吉兰泰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贺兰山地区的显生宙构造格局及演化进行了重点解剖和研究,取得了大量野外实际材料和科研数据。论文从野外构造特征、岩石建造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对贺兰山地区的推覆构造和滑脱构造研究、早古生代贺兰裂谷作用、贺兰山构造格局与演化及祁连造山带与贺兰“冷”裂谷界线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野外的地质观测及室内研究表明,贺兰山地区在构造属性上与陆间或陆缘造山带明显区别,属于陆内(大陆板内)造山带。其主体部分,尤其是在祁连造山带与华北板块分界线的北侧,清晰地保存和展现了华北板块的地壳结构,显示了史密斯地层区的建造特点,与典型的板内造山带有强烈构造变形及岩浆活动差异。大量野外地质事实显示贺兰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较为发育,并反映为贺兰构造带显生宙多个构造演化阶段(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变形,其动力学机制与中祁连-柴达木陆块与华北陆块间、特提斯海(洋)以及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间碰撞挤压构造远程效应相关,并对其形成的楔顶效应进行了有意义的力学机理补充。汝箕沟滑脱褶皱属典型的侏罗山式构造,其滑脱构造底板断层具有单层和双层结构模式,论文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讨,这也是贺兰构造带滑脱断层的典型结构。研究区中南段“米”字形构造是贺兰山-六盘山两大逆冲构造系统双重作用之下,经过加里东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构造演化过程的叠加,即“米”字形构造是不同演化阶段的线性断裂叠加的结果。本次研究确认了贺兰山地区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中裂谷作用是存在的,其沉积建造记录所在就是米钵山组。该裂谷的时限为早奥陶世牯牛潭期至中奥陶世庙坡期,其构造属性为被动型“冷”裂谷。依据陆架和陆坡转换地带、前陆盆地及边界断裂分析,并结合地球物理资料,本文认为土井子-青铜峡断裂代表了祁连造山带与华北板块界线。围沟井断裂南侧的上泥盆统地层标志祁连褶皱系影响范围的北东部边界。依据沉积建造和构造变形特征,贺兰山显生宙区域构造演化可以划分为陆内“冷”裂谷-陆缘盆地、隆升夷平、陆盆坳陷-陆表海、板内变形(伸展-挤压)和盆岭构造五个阶段,进而探讨了各演化阶段的构造格局、变形特征及相应的构造-岩浆事件,特别是对板内变形阶段(J-K)、盆岭构造阶段(E-Q)和“冷”裂谷阶段的研究和认识也是本文的主要新进展所在。同时论文还分析了研究区显生宙构造格局下矿产资源分布规律及大战场一带的成矿远景。依据最新的小松山杂岩体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在加里东构造旋回中期,贺兰山北段处于拉张环境。
二、内蒙古清水河、山西中、北部奥陶纪地层及寒武—奥陶系分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清水河、山西中、北部奥陶纪地层及寒武—奥陶系分界(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寒武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2 中国寒武纪生物带 |
3 中国寒武纪地层区划和代表性剖面 |
3.1 天山—兴安区(I) |
3.1.1 北天山—北山分区(I1) |
3.1.2 额尔古纳—兴安分区(I2) |
3.2 塔里木区(II) |
3.2.1 南天山分区(II1) |
3.2.2 库鲁克塔格分区(II2) |
3.2.3 柯坪分区(II3) |
3.2.4 铁克里克分区(II4) |
3.2.5 阿尔金山分区(II5) |
3.3 柴达木—祁连区(III) |
3.3.1 柴达木分区(III1) |
3.3.2 北祁连分区(III2) |
3.3.3 中祁连分区(III3) |
3.3.4 南祁连分区(III4) |
3.4 阿拉善区(IV) |
3.5 青藏区(V) |
3.5.1 西昆仑分区(V1) |
3.5.2 喜马拉雅分区(V2) |
3.5.3 川西分区(V3) |
3.5.4 滇西分区(V4) |
3.6 华北区(VI) |
3.6.1 西部分区(VI1) |
3.6.2 南部分区(VI2) |
3.6.3 中部分区(VI3) |
3.6.4 东部分区(VI4) |
3.6.5 边缘分区(VI5) |
3.7 扬子区(VII) |
3.7.1 扬子台地分区(VII1) |
3.7.2 扬子边缘分区(VII2) |
3.8 东南区(VIII) |
4 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存在的问题 |
4.1 扬子区 |
4.1.1 扬子区寒武系底界识别与界线岩石地层名称问题 |
4.1.2 扬子区寒武系底部黑色岩系的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 |
4.1.3 扬子区寒武系顶界厘定问题 |
4.2 华北区 |
4.2.1 寒武系底部地层单元的时代问题 |
4.2.2 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和炒米店组的使用问题 |
4.3 塔里木及天山地区 |
4.3.1 柯坪分区玉尔吐斯组和肖尔布拉克组的时代问题 |
4.3.2 库鲁克塔格分区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的时代问题 |
4.3.3 库鲁克塔格分区金龙沟组和白云岗组的问题 |
4.3.4 柯坪分区下丘里塔格群、上丘里塔格群及寒武系-奥陶系界线问题 |
(2)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赋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勘探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结晶基底研究现状 |
1.3.2 古隆起研究现状 |
1.3.3 后期改造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 |
2.3 研究区区域构造演化 |
第三章 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 |
3.1 伊盟隆起构造层划分 |
3.2 地震地质层位对比解释 |
3.3 伊盟隆起及周邻不整合面类型划分 |
3.4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第四章 伊盟隆起及周邻早古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
4.1 伊盟隆起及周邻早古生代地层特征 |
4.2 伊盟隆起及周邻早古生代残留地层展布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4.2.1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寒武系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
4.2.2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奥陶系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
4.3 早古生代北缘沉积构造格局及演化 |
4.3.1 古亚洲洋早古生代演化 |
4.3.2 研究区早古生代演化过程约束 |
第五章 伊盟隆起及周邻晚古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
5.1 伊盟隆起及周邻晚古生代地层特征 |
5.2 伊盟隆起及周邻晚古生代残留地层展布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5.2.1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晚石炭统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
5.2.2 伊盟隆起及周邻地区二叠系残留地层展布与沉积格局 |
5.3 地层厚度对比及联井剖面演化过程 |
5.4 晚古生代北缘沉积构造格局及演化过程 |
5.4.1 古亚洲洋晚古生代演化 |
5.4.2 研究区晚古生代演化过程约束 |
5.5 小结 |
第六章 伊盟隆及周邻古生界油气赋存 |
6.1 上古生界油气赋存 |
6.2 下古生界油气赋存 |
6.3 后期改造对研究区油气赋存影响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申请专利 |
致谢 |
(3)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1.3 华北地台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背景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寒武系地层划分 |
第3章 研究区寒武系叠层石 |
3.1 秦皇岛驻操营剖面张夏组叠层石 |
3.2 浑源悬空寺剖面张夏组叠层石 |
3.3 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寒武系均一石 |
4.1 河北涞源祁家峪剖面长山组均一石 |
4.2 山西大同口泉剖面长山组均一石 |
4.3 小结 |
第5章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 |
5.1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层序地层位置 |
5.2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宏观特征 |
5.3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微观特征 |
5.4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超微结构特征 |
5.5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矿物组分特征 |
5.6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碳氧同位素特征 |
5.7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8 研究区寒武系核形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9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微生物碳酸盐岩成因机制与控制因素 |
6.1 研究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成因机制 |
6.2 研究区寒武系微生物碳酸盐岩形成的控制因素 |
第7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基于洋板块理论对内蒙古古生代地层区划分的实践和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地层区划的沿革和存在的问题 |
1.1 沿革 |
1.2 问题 |
2 地层区划的新理论OPS及划分依据 |
3 地层区划方案 |
4 小结 |
4.1 主要认识 |
4.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5)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4.1 主要认识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
2.2.1 布格重力异常 |
2.2.2 航磁异常 |
2.2.3 小结 |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
2.3.1 华北克拉通 |
2.3.2 阿拉善地块 |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
2.5.1 巴彦浩特盆地 |
2.5.2 河套盆地 |
2.5.3 银川地堑 |
2.5.4 渭河盆地 |
2.5.5 武藤(威)盆地 |
2.5.6 六盘山盆地 |
2.5.7 西吉盆地 |
2.5.8 其他相关盆地 |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1 鄂尔多斯内部 |
3.1.2 鄂尔多斯西缘 |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
小结 |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5 小结 |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
5.2.3 小结 |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6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本章摘要 |
2.1 区域构造单元与盆山结构面貌 |
2.2 区域断裂构造体系 |
2.3 主要盆-山结构单元的物质组成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格架 |
本章摘要 |
3.1 海相地层单元时代归属的锆石U-Pb年代学制约 |
3.2 寒武系海相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 奥陶系海相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海相沉积体系与沉积环境 |
本章摘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2 沉积环境 |
4.3 早古生代海相沉积演化阶段 |
第五章 寒武纪-早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特征 |
本章摘要 |
5.1 早寒武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2 中寒武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3 晚寒武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4 早奥陶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5 寒武纪-早奥陶世原型盆地及剖面结构特征 |
第六章 中-晚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特征 |
本章摘要 |
6.1 中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特征 |
6.2 中奥陶世原型盆地及其剖面结构特征 |
6.3 晚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环境 |
6.4 晚奥陶世原型盆地及其剖面结构特征 |
6.5 晚奥陶世沉积物源环境 |
第七章 早古生代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的受控因素 |
本章摘要 |
7.1 海相烃源岩特征及受控因素 |
7.2 有利储层岩相带及受控因素 |
7.3 奥陶系残存沥青分布与赋存状态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山西中北部陆壳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1 区位选择 |
1.1.2 沉积地层序列的研究意义 |
1.1.3 岩浆活动序列的研究意义 |
1.1.4 构造演化序列的研究意义 |
1.1.5 综合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陆壳研究现状 |
1.2.2 山西中北部的区域地质研究 |
1.2.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工作方法与技术线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工作方法 |
1.3.3 论文工作流程与研究技术线路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1.4.1 资料的查阅与收集 |
1.4.2 野外考察与分析测试 |
1.4.3 综合分析及论文撰写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大地构造位置 |
2.3 地球物理场特征 |
2.3.1 磁力场特征 |
2.3.2 重力场特征 |
2.3.3 地热场特征 |
2.4 地层分布 |
2.5 区域构造格局 |
2.6 岩浆分布特征 |
第三章 沉积建造序列及古地理环境特征 |
3.1 太古代地层建造序列 |
3.1.1 分布区域 |
3.1.2 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 |
3.1.3 原岩分析与古构造环境分析 |
3.2 元古代地层建造序列 |
3.2.1 地层分布区域 |
3.2.2 地层层序及岩性组合 |
3 2.3 沉积建造与古地理环境分析 |
3.3 古生代地层建造序列 |
3.3.1 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特征 |
3.3.2 石炭系--二叠系地层特征 |
3.3.3 沉积建造与古地理环境分析 |
3.4 中生代地层建造序列 |
3.4.1 三叠系地层特征 |
3.4.2 侏罗系地层特征 |
3.4.3 沉积建造与古地理环境分析 |
3.5 新生代地层建造序列 |
3.5.1 早新生代地层特征 |
3.5.2 晚新生代地层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浆建造序列及构造背景特征 |
4.1 前寒武纪岩浆建造特征 |
4.1.1 五台期岩浆岩 |
4.1.2 吕梁期岩浆岩 |
4.1.3 晋宁期岩奖岩 |
4.2 中生代岩柴岩建造特征 |
4.3 新生代岩浆建造特征 |
4.4 岩紫活动的构造背景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造演化序列及动力学背景 |
5.1 基底构造特征 |
5.2 中生代构造特征 |
5.3 新生代叠加裂谷带 |
5.4 动力背景演变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形成演化模式 |
6.1 模式建立的原则与途径 |
6.2 基底形成阶段 |
6.3 盖层发展阶段 |
6.4 改造破坏阶段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论文的结论 |
7.2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鄂尔多斯西南缘下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沉积构造演化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岩石地层单位及其特征 |
3.1.1 寒武系 |
3.1.2 奥陶系 |
3.2 年代地层单位和生物组合特征 |
3.2.1 年代地层单位划分 |
3.2.2 生物组合特征和地质年代 |
3.3 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单位对比 |
第四章 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4.1 岩石类型 |
4.2 岩石学特征 |
4.2.1 灰岩 |
4.2.2 白云岩 |
4.2.3 碎屑岩 |
4.2.4 其它岩类 |
4.3 地球化学特征 |
4.3.1 样品测试与原始性检验 |
4.3.2 碳氧同位素组成与演化 |
4.3.3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
第五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模式 |
5.1 沉积体系分类 |
5.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5.2.1 海岸沉积体系 |
5.2.2 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 |
5.2.3 台地边缘沉积体系 |
5.2.4 深水斜坡-海槽沉积体系 |
5.3 沉积模式 |
第六章 岩相古地理及沉积环境演化 |
6.1 沉积格局 |
6.2 寒武纪各期岩相古地理 |
6.2.1 早寒武世苏峪口期岩相古地理 |
6.2.2 早寒武世五道淌期岩相古地理 |
6.2.3 早中寒武世陶思沟期岩相古地理 |
6.2.4 中寒武世胡鲁斯台期岩相古地理 |
6.2.5 中寒武世张夏期岩相古地理 |
6.2.6 晚寒武世阿不切亥期岩相古地理 |
6.3 奥陶纪各期岩相古地理 |
6.3.1 早奥陶世冶里-亮甲山期岩相古地理 |
6.3.2 中奥陶世三道坎期岩相古地理 |
6.3.3 中奥陶世桌子山期岩相古地理 |
6.3.4 中奥陶世克里摩里期岩相古地理 |
6.3.5 晚奥陶世平凉期岩相古地理 |
6.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岩相古地理 |
6.4 沉积演化史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立项依据及现实意义 |
1.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1 层序地层研究现状 |
1.2.1.1 层序地层概述 |
1.2.1.2 我国层序地层学的发展 |
1.2.1.3 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层序研究现状 |
1.2.2 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2.2.1 我国岩相古地理研究进展 |
1.2.2.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实物工作量 |
1.4 主要成果及存在问题 |
1.4.1 主要成果 |
1.4.2 存在问题 |
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重点剖面地理位置 |
2.3 区域地层特征 |
2.3.1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地层特征 |
2.3.2 鄂尔多斯南缘下古生界地层特征 |
2.3.3 鄂尔多斯东缘下古生界地层特征 |
3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岩石特征与沉积相研究 |
3.1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岩石学研究 |
3.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沉积相研究 |
4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
4.1 鄂尔多斯地区西缘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
4.1.1 地质背景 |
4.1.2 地层特征概述 |
4.1.3 沉积相特征 |
4.1.4 层序地层研究 |
4.1.4.1 地层对比 |
4.1.4.2 层序划分 |
4.1.4.3 层序总结 |
4.1.5 海平面变化 |
4.2 鄂尔多斯地区南缘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
4.2.1 地质背景 |
4.2.2 地层概述 |
4.2.3 沉积相特征 |
4.2.4 层序地层研究 |
4.2.5 层序地层总结 |
4.2.6 海平面变化 |
4.2.7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碳酸岩台地的演化与构造运动 |
4.2.8 层序地层讨论 |
4.3 鄂尔多斯地区东缘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
4.3.1 地质背景 |
4.3.2 地层概述 |
4.3.3 沉积相特征 |
4.3.4 层序地层研究 |
4.3.5 海平面变化研究 |
4.4 鄂尔多斯地区下古生界西、南、东缘地层对比 |
4.4.1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寒武系地层对比 |
4.4.2 鄂尔多斯下古生界奥陶系地层对比 |
4.5 鄂尔多斯盆地内部下古生界层序地层研究 |
4.5.1 地质背景 |
4.5.2 地震解析 |
4.5.2.1 西部地区地震解析 |
4.5.2.2 东部地区地震解析 |
4.5.3 测井曲线解析 |
4.6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 特征 |
4.6.1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格架 |
4.6.1.1 寒武系地层格架 |
4.6.1.2 奥陶系地层格架 |
4.6.2 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海平面变化旋回 |
5 空间数据库技术在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
5.1 研究背景 |
5.2 空间数据库设计 |
5.2.1 系统设计 |
5.2.2 数据库设计 |
5.2.3 空间数据库实现 |
5.2.3.1 地质数据的定量化 |
5.2.3.2 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
5.2.3.3 岩性系数值的设定 |
5.3 空间数据库的应用 |
5.3.1 空间库在层序地层中的应用 |
5.3.2 空间库在岩相古地理中的应用 |
5.3.2.1 单因素提取 |
5.3.2.2 数据的空间定位 |
5.3.2.3 单因素分析 |
5.3.2.4 古地理图的绘制 |
6 鄂尔多斯地区下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研 究 |
6.1 构造背景 |
6.2 层序岩相古地理 |
6.2.1 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
6.2.2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
7 主要认识及创新点 |
7.1 主要认识 |
7.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个人简历 |
图片附录 |
(10)贺兰山显生宙构造格局与区域矿产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构造单元及其特征 |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述 |
2.3 构造层及构造变形序列 |
2.3.1 构造层划分 |
2.3.2 构造序列及变形特征 |
2.4 研究区域构造单元及构造特征 |
2.4.1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2.4.2 鄂尔多斯西缘(混合)陆缘(Ⅰ1) |
2.4.3 阿拉善地块(Ⅰ2) |
2.4.4 走廊弧后盆地(Ⅱ1) |
第三章 贺兰山地区显生宙断裂与褶皱构造 |
3.1 研究现状 |
3.2 逆冲推覆构造及冲断带 |
3.2.1 贺兰山逆冲构造系统 |
3.2.2 六盘山弧形构造系统 |
3.3 滑脱构造 |
3.3.1 概述 |
3.3.2 滑脱面(断层)特征 |
3.3.3 滑脱褶皱 |
3.3.4 滑脱断层下盘构造 |
3.3.5 滑脱构造特征 |
3.4 正断层及走滑断层 |
3.4.1 贺兰山东麓阶梯状断层 |
3.4.2 贺兰山西麓断层 |
3.4.3 东西向走滑断层 |
3.5 贺兰山地区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3.5.1 六盘山弧形构造(冲断层)系统 |
3.5.2 贺兰山逆冲构造系统 |
3.5.3 逆冲推覆构造演化和动力学分析 |
3.6 褶皱构造 |
3.6.1 断层相关褶皱 |
3.6.2 叠加褶皱 |
3.7 “米”字形构造 |
3.7.1 东西向构造带 |
3.7.2 南北向构造带 |
3.7.3 北西向构造 |
3.7.4 北东向构造 |
第四章 贺兰“冷”裂谷 |
4.1 米钵山组地层特征 |
4.1.1 米钵山组在贺兰山的分布特征 |
4.1.2 时代讨论 |
4.1.3 米钵山组实测地质剖面 |
4.1.4 基本层序 |
4.2 米钵山组岩石学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米钵山组岩石学特征 |
4.2.2 米钵山组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 米钵山组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
4.3.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2 沉积微相 |
4.3.3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 |
4.3.4 物源特征 |
4.4 贺兰“冷”裂谷 |
4.4.1 关于裂谷的概念及分类 |
4.4.2 贺兰“冷”裂谷产生的物质基础 |
4.4.3 对贺兰“冷”裂谷的几点认识 |
第五章 祁连造山带与贺兰“冷”裂谷构造边界 |
5.1 概述 |
5.2 早古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
5.2.1 原始大陆壳雏型形成阶段 |
5.2.2 古元古代克拉通基底形成期 |
5.2.3 中元古代贺兰山整体隆起剥蚀 |
5.2.4 新元古代青白口纪罗丁尼亚(Rodinia)超大陆形成时期 |
5.2.5 寒武—奥陶纪活动陆缘盆地与被动陆缘盆地并存的构造沉积阶段 |
5.3 元山子、围沟井晚泥盆世前陆盆地的构造意义 |
5.3.1 前陆盆地概念 |
5.3.2 元山子围沟井上泥盆统老君山组磨拉石盆地的构造意义 |
5.4 土井子—青铜峡断裂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5.4.1 青铜峡—固原断裂的西延及其构造特征 |
5.4.2 土井子—青铜峡断裂基本特征 |
5.4.3 土井子—青铜峡断裂的构造意义 |
5.5 地球物理场特征 |
5.5.1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5.5.2 重力场特征 |
5.5.3 地震反射剖面 |
5.6 北祁连造山带北东边界判别标志综述 |
第六章 显生宙岩桨岩 |
6.1 加里东期基性超基性杂岩体 |
6.1.1 岩体地质特征 |
6.1.2 岩石学特征 |
6.1.3 地球化学特征 |
6.1.4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6.1.5 稀土元素特征 |
6.1.6 微量元素特征 |
6.1.7 讨论 |
6.2 大战场花岗岩体 |
6.2.1 地质特征 |
6.2.2 岩石学特征 |
6.2.3 地球化学特征 |
6.2.4 时代讨论 |
6.3 研究区脉岩 |
6.3.1 岩石学特征 |
6.3.2 主量元素特征 |
6.3.3 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 |
6.4 汝箕沟玄武岩 |
第七章 贺兰山显生宙构造格局与区域矿产资源分布规律 |
7.1 显生宙构造格局 |
7.2 区域矿产资源及其分布规律 |
7.3 贺兰山显生宙构造演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其说明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内蒙古清水河、山西中、北部奥陶纪地层及寒武—奥陶系分界(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寒武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朱茂炎,孙智新,杨爱华,袁金良,李国祥,周志强,张俊明. 地层学杂志, 2021
- [2]伊盟隆起及周邻古生代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与油气赋存[D]. 全晓园. 西北大学, 2020(03)
- [3]华北地台北缘寒武纪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特征研究[D]. 肖恩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4]基于洋板块理论对内蒙古古生代地层区划分的实践和认识[J]. 张玉清,张建,许立权,康小龙,王忠,张永清,王弢,罗忠泽,李文国. 地层学杂志, 2020(01)
- [5]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6]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D]. 杨甫. 西北大学, 2015(01)
- [7]山西中北部陆壳演化特征研究[D]. 郑庆荣. 太原理工大学, 2012(10)
- [8]鄂尔多斯西南缘下古生界岩相古地理研究[D]. 陈强. 西北大学, 2011(05)
- [9]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 李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贺兰山显生宙构造格局与区域矿产分布规律[D]. 黄喜峰. 长安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