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试验

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试验

一、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王清春[1](2017)在《黄粉虫取食利用浮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浮萍为主要原料,制备黄粉虫人工饲料,建立浮萍-黄粉虫生物链关系。通过研究黄粉虫取食浮萍的各种最适生物学条件、幼虫肠道细菌组成变化以及虫体资源成分的变化,为利用黄粉虫转化处理浮萍提供科学依据,开拓浮萍利用新途径,探索富营养有机污水治理的生物系统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粉虫人工饲料的研究。人工饲料配方设计,通过比较不同比例的浮萍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结果:―50%浮萍:50%麦麸‖饲喂的黄粉虫幼虫的饲料利用率、生物量增长率、饲料转化率都高于其他处理组,幼虫的死亡率最低,为最佳浮萍基人工饲料。2、不同含水量的人工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含水量的浮萍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的影响,可知当浮萍基人工饲料的含水量保持为18%时,幼虫的生物量增长率、饲料利用率均最高,幼虫死亡率最低,是浮萍基人工饲料的最佳湿度范围。3、人工饲料条件下不同密度的黄粉虫幼虫生长情况比较。通过比较在不同虫体密度下黄粉虫取食浮萍饲料的情况,可知:当虫体密度为0.56头/cm3-1.12头/cm3时,幼虫的生物量增长率最高,保持在39.90%-39.73%范围内。伴随群体密度的增加,幼虫生物量增长率逐渐下降,当幼虫密度为3.36头/cm3时,幼虫的生物量增长率降至4.25%。同时,幼虫的饲料利用率也表现出和生物量增率大体相同的趋势,所以,本试验认为虫体最佳密度为1.12头/cm3。4、通过研究用浮萍代替豆饼作为黄粉虫成虫的饲料蛋白源,可知:相比于豆饼,用浮萍作为黄粉虫成虫的饲料蛋白源,可使黄粉虫成虫的平均寿命延长5d,单雌产卵量增加124粒,产卵天数延长约7d。5、通过比较取食浮萍饲料和纯麦麸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虫体资源成分组成及含量可知:取食浮萍饲料的幼虫虫体中:蛋白质含量为61.7%、粗脂肪含量9.7%、粗纤维含量为10.8%、含灰9.3%;取食纯麦麸饲料的黄粉虫幼虫体中:蛋白质占52.6%、粗脂肪占29.9%、粗纤维占4.6%、灰分占3.5%。此外,两种饲料饲喂的幼虫体内的氨基酸种类都较为丰富,均有17种。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分别是浮萍组69.21%纯麦麸组69.25%,都大于标准60%;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分别是浮萍饲料组32.32%、纯麦麸组40.90%,均在40%左右。6、黄粉虫肠道细菌的研究。分别比较取食浮萍饲料和纯麦麸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肠道可培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可得知:以纯麦麸为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肠道菌群种类相对单一,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和短波单胞菌属,而取食浮萍饲料的幼虫肠道细菌种类有所增加,不仅包括芽孢杆菌属、短波单胞属,同时含有沙雷氏菌属、金黄杆菌属、埃希氏杆菌属。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黄粉虫利用浮萍的内在机制提供参考。

王清春,刘玉升[2](2016)在《浮萍生物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萍科植物是最简单的水生漂浮植物之一,生长速度快,营养价值高,表现出巨大的利用潜力。本文对浮萍的饲用价值、能源开发利用价值、药用价值进行综述,以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李猛[3](2016)在《浒苔生物饲料的制备工艺及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浒苔为研究对象,探究了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纯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并摸索出浒苔生物饲料的制备工艺,验证了浒苔生物饲料在幼刺参养殖中的作用。实验室研究在黄海水产研究所水产动物营养实验室开展,养殖实验在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瑞滋海珍品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确定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纯粉的最佳条件,以浒苔纯粉为发酵底物,酿酒酵母菌菌液为发酵液,按照3×4正交实验方案,利用酿酒酵母菌对浒苔纯粉进行发酵。结果表明:各组发酵产物中的菌株浓度在2.2×106-9.2×107之间,且产物中还原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变化。由此得出,采用酿酒酵母菌对浒苔纯粉进行发酵是可行的,且最佳发酵条件为:60%含水量,10%接种量,2 d和35℃。2、为探究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以浒苔、马尾藻、石莼、扇贝边等为原料,配制成浒苔添加比例分别为0、10%、20%、30%和40%的5种饲料。将每种饲料均分成2份,其中1份利用酿酒酵母菌发酵,实验最终得到10种实验饲料。将上述饲料饲喂初始体重平均为(3.94±0.46)g的幼刺参46d。结果表明:(1)在未发酵组中,随着浒苔添加比例的提高,幼刺参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有升高的趋势,以40%添加组最优;而发酵组幼刺参WGR、SGR和FE先升高后降低,以30%添加组最优。添加30%与40%浒苔对WGR、SGR和FE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且均显着高于添加10%浒苔组(P<0.05)。(2)在未发酵组中,随着浒苔添加比例的提高,肠道纤维素酶活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发酵组中,肠道纤维素酶活力呈不断上升趋势。同一添加比例下,发酵组的肠道纤维素酶活力高于未发酵组,且在添加比例为10%、20%、40%时差异显着(p<0.05)。(3)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体腔液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均无显着促进作用(p>0.05)。由此得出,幼刺参饲料中浒苔的适宜添加比例在30%-40%之间;对添加浒苔的饲料进行微生物发酵可以适当提高幼刺参肠道中纤维素酶(cellulase)活力。3、为探究碱性蛋白酶与微生物发酵在浒苔生物饲料制备过程中的最优条件,先采用单因素梯度实验设计,对碱性蛋白酶添加量进行初步摸索,再采用3×4正交设计(以酶添加比例、含水量、时间和接种量四个因素,三个水平),利用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饲料。结果表明:(1)经碱性蛋白酶水解后,可溶性蛋白总氨基酸含量存在着显着性的变化(p<0.05);其中,8‰组中的氨基酸总量,与6‰组和10‰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与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四个实验因素对还原性糖含量变化作用大小顺序分别是时间、含水量、接种量和酶添加比例;发酵条件最优组合是24h、80%含水量、16%接种量和6‰酶添加比例。由此得出,在碱性蛋白酶添加比例为6‰、含水量80%、接种量16%和温度为30℃下,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饲料能够得到最佳效果。4、为探究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实验以未处理、碱性蛋白酶水解、微生物发酵、先水解再发酵和鲜浒苔型饲料先酶解再发酵等五种方式处理3中的饲料,得到五组浒苔型饲料(分别为对照组、发酵组、酶解组、复合组和流体组),投喂初始体重为(1.92±0.02)g/头的刺参,为期42d。结果表明:(1)五组饲料对幼刺参出皮率(r)均无显着影响(p>0.05);复合组与流体组幼刺参存活率(sr)要明显高于酶解组(p<0.05);复合组中幼刺参wgr与对照组和发酵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明显小于流体组(p<0.05)且显着高于酶解组(p<0.05)。各组幼刺参sgr、fc与wgr规律与sr基本一致。(2)实验2周、4周和6周时,发酵组淀粉酶(AMS)活力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显着高于酶解组(P<0.05),且明显低于流体组和复合组(P<0.05)。实验2周、4周时,复合组纤维素酶(Cellulase)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和酶解组(P<0.05);实验6周时,复合组Cellulase活力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实验2周时,各组之间的胰蛋白酶(TRY)活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4周时,发酵组中的TRY活力明显高于酶解组(P<0.05),并显着低于其他三组(P<0.05);6周时,复合组中的TRY活力与流体组和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明显高于酶解组和发酵组(P<0.05)。(3)五组幼刺参体腔液中的ACP、AKP和SOD活力之间有着显着的差异(P<0.05)。在各组的ACP中,流体组中的ACP活力最大,与复合组无明显差距(P>0.05),但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在各组的AKP中,流体组和复合组中的AKP活力显着高于酶解组和对照组(P<0.05),与发酵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各组的SOD活力中,流体组与其他各组均无显着差异(P>0.05)。由此得出,幼刺参摄食流体组浒苔生物饲料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效果,适当改善其消化酶活力,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健康。该结果表明了鲜浒苔作为刺参饲料成分的可靠性,为减轻处理浒苔工作量,提高浒苔利用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孙兴[4](2015)在《刺参固态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海参养殖的迅猛发展,海参饲料行业存在的饲料利用率低,残饵污染养殖水体的问题日益突出。发酵饲料具有营养成分更充分,提高动物进食率和改善适口性的优点,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酵母菌、芽孢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固态发酵刺参饲料,对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变化进行测定,并对发酵饲料进行50 d的投喂试验,研究其对刺参生长、消化酶活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酵母菌2144、芽孢杆菌和干酪乳酸菌混合固态发酵的饲料与未发酵的饲料相比,粗蛋白与粗灰分无显着性变化;可溶性还原糖含量显着升高,提高了3.84倍;粗纤维含量显着下降,由24.62%下降到了19.62%。结果表明发酵后的饲料优于未发酵饲料,能够为刺参生长提供更好的营养。饲养实验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刺参比未发酵饲料组增重率提高了18.30%,发酵饲料组刺参的生长性能显着优于未发酵饲料组,而在一个倒池周期内(10 d),除了第6 d发酵饲料组养殖水体氨氮浓度显着低于未发酵饲料组以外,两实验组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物浓度在同一时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同时,发酵饲料组刺参肠道内的淀粉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显着高于未发酵饲料组,而两实验组的蛋白酶、脂肪酶和褐藻酸酶活性无显着性差异,表明发酵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刺参消化酶的活性。发酵饲料对刺参免疫影响的结果表明,发酵饲料组的体腔细胞总数和未发酵饲料组无显着性差异;而发酵饲料组的吞噬率显着高于未发酵饲料组,提高了4.34%。发酵饲料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显着高于未发酵饲料组;而发酵饲料组的溶菌酶(LZ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AKP)酶活性与未发酵饲料组无显着性差异。采用灿烂弧菌攻毒实验,发酵饲料组的累积死亡率与未发酵饲料组相比显着降低。研究表明刺参饲料经发酵后,可以增强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病力。综上,发酵饵料营养价值更高,在刺参养殖方面效果较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刺参的肠道消化酶活性、免疫水平及抗病力,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姜燕[5](2014)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发酵饲料的制作工艺与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酿酒酵母(Saccharomgces cerevisae)、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安全性实验的基础上,以这四种菌株为发酵菌,通过对刺参饲料发酵效果的对比研究,发现酿酒酵母为发酵的最佳菌种。进一步探讨了酿酒酵母发酵刺参饲料的工艺参数,并分别研究了饲料前处理(消毒灭菌)对发酵的影响和发酵过程中大分子蛋白的降解过程。进行了发酵饲料以及投喂频率对刺参生长、能量代谢和免疫影响的研究。将饲料发酵工艺应用到稚参的规模化养殖中,研究发酵饲料对稚参生长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结果如下:1.以初始体重为(4.66±0.50)g的刺参为养殖对象,进行为期21d的发酵候选菌株的安全性实验。将酿酒酵母、产朊假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四种发酵微生物分别配制成104cfu/ml、106cfu/ml、108cfu/ml的高浓度菌悬液,将健康刺参浸浴其中,以不添加任何菌悬液的为空白对照组,观察刺参的各种不良反应。通过对实验过程中各组刺参的排脏率、肿嘴率和死亡率的比较发现,只有枯草芽孢杆菌的104cfu/ml组和产朊假丝酵母的108cfu/ml组对刺参排脏率的影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着(P>0.05);对刺参肿嘴率的影响,除枯草芽孢杆菌的106cfu/ml组和其余三种菌株的108cfu/ml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不显着(P>0.05);除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的106cfu/ml组、四种菌株的108cfu/ml组中刺参的死亡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余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着(P>0.05)。并且通过计算得出,发酵饲料投喂后其中的发酵菌在养殖水体中最高浓度为104cfu/ml。并且,在本实验的管理条件下四株候选菌浓度为104cfu/ml时对刺参是安全的。因此,在此浓度范围内四种菌株均可用来发酵刺参饲料。2.为寻找发酵刺参饲料最佳的微生物菌株,本实验对酿酒酵母、产朊徦丝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白地霉四种菌株分别发酵刺参饲料进行相关研究。在接种量为10%(V/W),含水量70%,温度为25℃的条件下进行为期5d的发酵实验。实验分为五组,分别是酿酒酵母组、产朊假丝酵母组、枯草芽孢杆菌组、白地霉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接种对应的发酵微生物,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期间每天对饲料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进行测定、记录,理化指标主要包括干物质回收率(DMR)、粗蛋白(CP)、氨基酸态的氮在总氮中所占的百分比(AA-N/tN)、氨态氮在总氮中所占的百分比(NH3-N/tN)、发酵菌在微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和弧菌在微生物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感官指标主要包括颜色、气味和黏度。结果显示,在发酵的第3d酿酒酵母组的DMR、CP、AA-N/tN均达到最高水平,发酵菌所占比例仅次于产朊假丝酵母组,NH3-N/tN和弧菌所占比例也在理想的范围内。同时,气味、颜色等感官指标的综合评分达到最高值。因此,在本研究中酿酒酵母是刺参饲料发酵的最适宜的菌株。3.本研究采用上述筛选的最适菌株酿酒酵母为发酵菌种,分别在饲料含水量(以干物质计)为50%、60%、70%、80%,温度为20℃、25℃、30℃、35℃,时间为1d、2d、3d、4d、5d的条件下,开展刺参饲料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按照10%(V/W)的接种量接入酿酒酵母种子液,分别对不同含水量、不同温度和不同发酵时间条件下发酵饲料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性状评价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25℃,含水量70%的实验组在发酵时间为3d时,理化指标中的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含量和氨基酸态氮占总氮的含量分别达到最高值,氨态氮占总氮的含量也在理想范围之内。此时,发酵饲料的气味、颜色等综合感观性状指标达到最佳水平。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酿酒酵母可以作为发酵刺参饲料的备选菌种,其最佳发酵条件为:环境温度25℃、基础饲料含水量70%、发酵时间3d。上述优化的发酵饲料工艺参数将为刺参新型饲料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4.本实验采用上述优化的最佳发酵工艺进行刺参饲料的发酵,每12h取一次样,6个样品经过Tris-HCl缓冲液浸提、离心后得到电泳样品。在分离胶浓度为15%、浓缩胶浓度为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中进行大分子蛋白降解过程的研究。采用考马斯亮蓝R-250对凝胶进行染色,再经冰醋酸脱色液处理后,观察凝胶中的蛋白条带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发酵的进行,大分子条带逐渐消失;而小分子条带有所增加。说明部分大分子蛋白被降解成多肽、肽等小分子的物质。5.本实验采用65℃湿热灭菌30min的方式对饲料发酵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再按照上述的最佳发酵工艺分别对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和未经消毒灭菌处理的饲料进行发酵。以不添加酿酒酵母的经前处理和未经前处理的饲料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各组饲料发酵结束后,分别取样检测包括发酵菌和弧菌分别在微生物总量中所占比例、干物质回收率、粗蛋白含量的理化指标和包括颜色、气味、黏度的感官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添加酿酒酵母的两个饲料组的发酵菌所占比例、弧菌所占比例、干物质回收率以及粗蛋白含量均无显着性的差异(P>0.05),但分别显着高于未添加酿酒酵母的饲料组(P<0.05);此时,在颜色、气味和黏度方面添加发酵菌的两个饲料组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可见,在本实验的半密闭发酵条件下,对饲料原料进行消毒灭菌的前处理后再进行发酵的效果不明显。6.本实验采用发酵饲料和未发酵饲料分别投喂A(4g左右)、B(8g左右)、C(20g左右)三种大小不同的刺参,研究两种饲料对三种规格刺参生长、能量分配和免疫的影响。经过50d的投喂实验,结果表明,在规格A中,投喂发酵饲料刺参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及实验结束时的脏壁比均比未发酵饲料的高,摄食率、排粪率则均小于未发酵饲料的。其中,两种饲料的饲料效率差异显着(P<0.05)。规格B中投喂发酵饲料与未发酵饲料刺参的各生长指标变化情况与规格A的一致,除摄食率、排粪率外,其余生长指标两饲料组的差异均显着(P<0.05)。在规格C中刺参投喂发酵饲料的排粪率高于未发酵饲料的,除此之外,投喂两种饲料的其余各生长指标变化情况与规格B刺参的一致。同时,从刺参大小来看,发酵饲料更有利于较小规格刺参的生长。在能量分配方面,投喂发酵饲料的三种规格刺参用于生长的能量在摄食能中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发酵饲料的;同时,投喂发酵饲料的的刺参随着规格的增大用于生长的能量逐渐减少。并且,发酵饲料能提高刺参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等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因此,从促进刺参生长和节约饲料的角度考虑,在三种规格刺参的养殖中发酵饲料优于未发酵饲料。7.本实验采用发酵饲料投喂大小为(11.18±0.46)g的刺参,研究1次/2d、1次/d、2次/d三种不同投喂频率对刺参生长、能量分配及免疫的影响。经过50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当投喂频率为1次/d时,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最高,均显着高于其他两种投喂频率的(P<0.05);刺参对发酵饲料的表观消化率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排粪率则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投喂频率对刺参的摄食率没有显着的影响(P>0.05);刺参的脏壁比在投喂频率为1次/d时最高,并且显着高于2次/d的(P<0.05)。投喂频率为1次/d时,刺参的生长能、生长能在摄食能中所占比例分别显着高于其余投喂频率的(P<0.05)。投喂频率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刺参的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等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投喂频率为1次/d。在最佳投喂频率下对刺参进行养殖,既能有效促进刺参的生长,又可以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8.本实验采用前面优化的刺参发酵饲料的工艺对稚参饲料进行发酵,通过对发酵前后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发酵后饲料的粗蛋白含量显着升高(P<0.05)。将发酵的饲料在7.5cm3的水泥池中对初始体重(3.15±0.05)kg/池的稚幼参进行规模化投喂实验。同时,以未发酵的稚参饲料作为对照组,每个处理组26个平行。经过35d的投喂实验,结果显示,投喂发酵饲料的幼参末体重显着高于未发酵饲料的(P<0.05),在刺参肠道的充盈度方面也是投喂发酵饲料的较好,在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方面投喂发酵饲料的刺参分别显着高于未发酵饲料的(P<0.05)。因此,在保苗中将饲料进行适当的发酵有利于刺参的健康、快速生长。

程晓瑞[6](2014)在《N、P条件对浮萍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浮萍科植物因具有生长速度快,N、P去除率高,适应性抗逆性强,分布广泛,易收获等特点,在国外的污染水系修复中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前人对浮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都集中在浮萍对污水净化、不同因素对浮萍生长的影响等方面,而对影响浮萍生长的因素对浮萍营养品质影响研究较少,随着对浮萍营养价值认识的进一步提高,对于浮萍的研究将向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的方向发展,如严格控制浮萍不同生长条件,浮萍的生长、品质变化,处理污水浮萍体内有害物质的去除,浮萍植株内物质提取等。本试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以紫背浮萍、少根紫萍、青萍为材料,设置0.05、0.5、1.0mmol/L三个梯度N浓度,并设置NH4+-N和N03-N含量的比为5/0、4/1、3/2、2/3、1/4、0/5,进行培养试验,观测三种浮萍生长、营养品质的变化和对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2)以紫背浮萍、少根紫萍、青萍为材料,使用NH4NO3设置0.05、0.5、1.0mmol/L三种N浓度,设置磷浓度处理为0.01、0.1、0.3、0.5、0.7mmol/L5个梯度,进行培养试验,观测三种浮萍生长、营养品质的变化和对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较为适宜的环境中,生物量积累的能力为青萍>少根紫萍>紫背浮萍。低氮浓度下,氮含量是影响三种浮萍生长的主要因素。0.05mmol/L氮和0.1mmol/L磷的培养液能获得紫背浮萍最高的生物量,中、高氮浓度下1/4、0/5的铵硝比,磷浓度0.1~0.3mmol/L更适合少根紫萍和青萍的生长。(2)培养液中氮浓度的提高能够有效提高三种浮萍体内硝酸盐含量。低氮条件下,磷不是影响少根紫萍和青萍硝酸盐含量的主要因素。在高氮条件下,提高磷浓度能够明显减少少根紫萍、青萍体内硝酸盐含量,提高这两种浮萍的品质。提高培养液中硝态氮比例对少根紫萍体内硝酸盐含量有明显影响。(3)低氮浓度下,氮含量是影响三种浮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主要因素。中、高氮浓度条件三种浮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高于低氮浓度。中、高氮浓度铵硝比1/4、0/5的培养液三种浮萍相对其他培养液能够获得更高的群体可溶性蛋白。(4)中氮浓度铵硝比1/4、0/5的的培养液更适合三种浮萍可溶性糖的积累,磷浓度不是影响三种浮萍可溶性糖含量的主要因素。(5)三种浮萍Vc含量少根紫萍>青萍>紫背浮萍。三种浮萍Vc含量的变化与其生物量的变化不一致。中、高氮条件下较低的磷浓度0.01、0.1mmol/L更能促进紫背浮萍和少根紫萍Vc的合成,低氮条件磷浓度0.1、0.3mmol/L的培养液更能促进青萍Vc的合成与有效积累。(6)过低的氮、磷浓度不利于浮萍对水中氮、磷的吸收。从消除率上讲,提高培养液中氮、磷浓度不能有效提高三种浮萍对水中氮、磷的最终消除率,从总量上讲,提高氮、磷浓度能够大幅提高三种浮萍对水中氮、磷的最终消除量。

张秋华[7](2010)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蛋白质资源短缺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各国都在重视加强开发新型蛋白质资源的研究。单细胞蛋白(SCP)又称微生物蛋白或菌体蛋白,是指由酵母菌、霉菌、真菌、非病性细菌等在其生长过程中利用各种基质,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菌体细胞或丝状微生物的个体而得到的菌体蛋白。单细胞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含量高达45%-74%,且各种氨基酸搭配合理、维生素丰富,种类齐全。其生产以农副产品下脚料、农作物纤维及粮食食品工业废料等为主要原料,不仅生产成本低廉且来源广泛,而且对要求日益严格的环保问题也体现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固态发酵技术相对于液态发酵技术具有简易、高产、低能耗、低投资等优点,特别是在应用于废渣废料的处理中,易干燥、高回收,可把发酵物(包括菌体、发酵底物及其代谢产物)全部利用,不仅保留了活性成分又不会产生废液污染。避免废渣对环境的污染,开辟新饲料资源,可变废为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酵母菌固态发酵技术,以农副产品加工的下脚料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玉米脐子粕等为发酵基质,从而得到蛋白含量高的单细胞蛋白饲料。并通过生物量观察试验、固态发酵试验、单因素试验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发酵适宜的培养工艺条件进行筛选与优化。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可知:在灭菌固态发酵产物中单细胞蛋白含量较高,并具有自然熟香味。在加入5%玉米粉辅料时可显着提高发酵基质中酵母菌的富集。料水比在1:1.4时单细胞蛋白含量最高为53.4%,氮源(1.5%尿素+2.0%硫酸铵)时单细胞蛋白含量最高为52.1%。根据其他学者单因素试验设计结果以及本试验所确定的各因素有效范围,对主要影响酵母菌增殖的因素进行优化。通过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单细胞蛋白含量与温度、接种量、发酵时间的二次回归模型。并通过响应曲线分析各因素对Y值的效应关系以及各因子间的效应关系,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寻优并进行发酵验证检测,在30℃,接种量8.64%,发酵时间31.1h时,发酵杂粕的单细胞蛋白含量从38.94%提高到56.72%。

刘勇,冷向军,李小勤[8](2009)在《发酵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应用》文中提出发酵蛋白是将动、植物蛋白原料接种微生物,发酵处理后得到的一类蛋白质饲料。通过发酵,可有效降解或消除原料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发酵产物应用于水产饲料,可部分替代鱼粉使用,降低饲料生产成本,并对水产动物的生长、消化吸收、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综述了发酵蛋白的生产工艺、特点,及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李述银,张永红,王慈南,杨健康,刘初发[9](2001)在《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的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应用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降解 ,可以提高鱼类对粗纤维的利用率 ,促进养分的良好消化吸收的机理 ,将浮萍作为辅料与“菜籽饼”等饲料配比发酵养殖巴西鲷 ,适应其杂食性偏植物性的需要 ,主养巴西鲷越冬种 396尾 .经过 1 44d养殖 ,产成鱼 2 2 3.7kg ,投入与产出比为 1∶3.1 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二、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黄粉虫取食利用浮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富营养有机污水的形成及现状
    1.2 黄粉虫研究进展
        1.2.1 黄粉虫的生物学研究
        1.2.2 黄粉虫的人工饲养和饲料研究
        1.2.3 黄粉虫的资源化利用现状
    1.3 浮萍的研究与利用现状
        1.3.1 浮萍的主要成分
        1.3.2 浮萍用于污水治理的研究
        1.3.3 浮萍作为鱼和畜禽饲料的研究
        1.3.4 浮萍药用
        1.3.5 能源价值
    1.4 昆虫肠道微生物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虫源
        2.1.2 供试饲料
        2.1.3 供试器材
    2.2 研究方法
        2.2.1 浮萍基人工饲料配方及其筛选
        2.2.2 黄粉虫幼虫在浮萍基人工饲料中最适饲料含水量的测定
        2.2.3 黄粉虫幼虫在浮萍基人工饲料中最适生长密度的测定
        2.2.4 浮萍作为黄粉虫成虫饲料原料对其繁殖发育的影响
        2.2.5 取食浮萍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资源成分测定
        2.2.6 取食浮萍基人工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变化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浮萍基人工饲料最佳配比的筛选
    3.2 黄粉虫幼虫在浮萍饲料中最适含水量范围的测定
    3.3 黄粉虫幼虫在浮萍饲料中最适生长密度的测定
    3.4 浮萍作为黄粉虫成虫的饲料原料对其繁殖发育的影响
    3.5 黄粉虫取食浮萍饲料后幼虫资源成分变化的研究
        3.5.1 取食浮萍饲料的黄粉虫幼虫的含水量变化
        3.5.2 取食浮萍饲料的黄粉虫幼虫主要营养成分变化
        3.5.3 取食浮萍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虫体氨基酸含量变化
        3.5.4 取食浮萍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虫体氨基酸质量评价
    3.6 取食浮萍基人工饲料的幼虫肠道中可培养细菌的变化研究
        3.6.1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培养性状和菌体形态比较
        3.6.2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生理性状比较
        3.6.3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生化性状比较
        3.6.4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 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
        3.6.5 两种饲料组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鉴定与计数
4 讨论
    4.1 浮萍加工方式的确定
    4.2 浮萍基人工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4.3 浮萍基人工饲料条件下黄粉虫幼虫最适含水量范围的测定
    4.4 浮萍基人工饲料条件下黄粉虫幼虫最适群体密度的测定
    4.5 浮萍基人工饲料对黄粉虫成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4.6 取食浮萍基人工饲料的幼虫虫体资源成分变化的研究
    4.7 取食浮萍基人工饲料对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影响
5 结论
    5.1 不同配比的浮萍饲料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5.2 黄粉虫幼虫在浮萍饲料中最适饲料含水量范围的测定
    5.3 黄粉虫幼虫在浮萍饲料中最适生长密度的测定
    5.4 浮萍饲料对黄粉虫成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5.5 取食浮萍基人工饲料的黄粉虫幼虫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
    5.6 浮萍基人工饲料对黄粉虫幼虫肠道细菌的组成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浮萍生物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浮萍的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
    1.1 浮萍的营养成分
    1.2 浮萍的饲用价值
        1.2.1 浮萍在养鱼中的应用
        1.2.2 浮萍在畜禽饲养上的应用
2 浮萍的能源开发利用价值
    2.1 利用浮萍生产乙醇
    2.2 利用浮萍生产其他能源
3 浮萍的药用价值
4 结论

(3)浒苔生物饲料的制备工艺及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浒苔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1.1 浒苔的营养价值
        1.1.2 浒苔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1.2 生物饲料的研究进展
        1.2.1 微生物发酵技术
        1.2.2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1.3 刺参饲料的发展现状
        1.3.1 刺参天然饵料的研究
        1.3.2 刺参人工配合饲料的研究
    1.4 结语
第二章 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纯粉条件的探索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浒苔的采集与浒苔粉制备
        2.2.2 酿酒酵母菌菌液的培养
        2.2.3 实验设计
        2.2.4 样品收集与指标测定
        2.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发酵可行性的判定
        2.3.2 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纯粉最适发酵条件的确定
    2.4 讨论
        2.4.1 酿酒酵母菌对发酵浒苔的影响
        2.4.2 含水量对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的影响
        2.4.3 温度对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的影响
        2.4.4 时间对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的影响
        2.4.5 接种量对酿酒酵母菌发酵浒苔的影响
    2.5 结语
第三章 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发酵用菌株及培养
        3.2.2 实验饲料
        3.2.3 实验分组与养殖管理
        3.2.4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3.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
        3.3.1 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3.3.3 浒苔添加比例与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体腔液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3.4 讨论
        3.4.1 浒苔添加比例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3.4.2 微生物发酵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3.5 结语
第四章 浒苔生物饲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饲料基础配方
        4.2.2 实验饲料制备工艺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碱性蛋白酶对浒苔饲料水解效果的影响
        4.3.2 酿酒酵母菌发酵条件对浒苔生物饲料效果的影响
    4.4 讨论
        4.4.1 碱性蛋白酶的用量对水解浒苔生物饲料效果的影响
        4.4.2 含水量、接种量、酶添加比例及时间对发酵浒苔生物饲料效果的影响
    4.5 结语
第五章 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生长、消化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饲料
        5.2.2 养殖实验分组与管理
        5.2.3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
        5.3.1 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5.3.2 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3.3 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体腔液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5.4 讨论
        5.4.1 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
        5.4.2 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4.3 不同浒苔型饲料对幼刺参体腔液非特异性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5.5 结语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刺参固态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海参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1.2 海参养殖现状
        1.2.1 海参养殖业的发展
        1.2.2 海参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
    1.3 海参的摄食营养
        1.3.1 海参的摄食习性
        1.3.2 海参的消化酶
        1.3.3 海参的营养需求
        1.3.4 海参饲料研究进展
    1.4 发酵饲料的研究现状
        1.4.1 饲料发酵用微生物菌种
        1.4.2 固态发酵饲料
        1.4.3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1.4.4 发酵饲料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发酵饲料的制备及营养变化分析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2.1.3 主要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发酵菌株的制备
        2.2.2 发酵饲料的制备
        2.2.3 菌数的测定
        2.2.4 发酵饲料的感官评价
        2.2.5 发酵饲料的营养品质的测定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发酵前后菌数的变化
        2.3.2 发酵饲料的评价
        2.3.3 饲料发酵前后的营养变化
    2.4 小结
第三章 发酵饲料对刺参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1 设备与材料
        3.1.1 材料
        3.1.2 实验场地
        3.1.3 主要试剂与药品
        3.1.4 主要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样品采集
        3.2.3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发酵饲料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3.2 发酵饲料对水质的影响
        3.3.3 发酵饲料对刺参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发酵饲料对刺参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
        4.1.2 主要试剂和药品
        4.1.3 主要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样品采集及体腔液制备
        4.2.3 体腔细胞总数
        4.2.4 细胞吞噬率测定
        4.2.5 溶菌酶(LSZ)活性
        4.2.6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4.2.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4.2.8 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性
        4.2.9 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
        4.2.10 急性攻毒实验
        4.2.11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发酵饲料对刺参免疫力的影响
        4.3.2 发酵饲料对刺参抗病力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发酵饲料的制作工艺与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0 前言
    1 海参养殖现状
        1.1 海参的营养价值
        1.2 海参养殖的发展
        1.3 产业存在的问题
    2 海参的摄食与营养需求
        2.1 海参的摄食习性
        2.2 刺参的消化、吸收
        2.3 海参饲料研究
    3 发酵饲料的发展现状
        3.1 饲料发酵用微生物菌种
        3.2 发酵原料种类
        3.3 微生物发酵饲料的种类
        3.4 发酵饲料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3.5 发酵饲料在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
        3.6 发酵饲料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不同菌株发酵刺参饲料效果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候选发酵菌种对刺参的安全性分析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不同菌种对刺参饲料发酵效果的比较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章 刺参饲料发酵过程与工艺研究
    第一节 利用酿酒酵母发酵刺参饲料的条件优化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节 饲料发酵过程中的蛋白降解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节 饲料原料前处理对发酵效果的影响研究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章 发酵饲料对刺参生长、能量分配和免疫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饲料制作
        1.2 刺参来源与驯化
        1.3 实验设计
        1.4 样品的收集和指标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特定生长率(SGR)
        2.2 摄食率(IR)
        2.3 排粪率(FPR)
        2.4 饲料效率(FER)
        2.5 刺参脏壁比的变化
        2.6 刺参能量收支比例
        2.7 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
    3 讨论
        3.1 发酵饲料对刺参生长的影响
        3.2 发酵饲料对刺参能量收支情况的影响
        3.3 发酵饲料对刺参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4 结论
第五章 发酵饲料投喂频率对刺参生长、能量分配和免疫的影响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饲料制作
        1.2 刺参的来源与驯化
        1.3 实验设计
        1.4 样品的收集和指标的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实验结果
        2.1 特定生长率(SGR)
        2.2 摄食率(IR)
        2.3 表观消化率(ADR)和排粪率(FPR)
        2.4 饲料效率(FER)
        2.5 刺参脏壁比的变化
        2.6 刺参的能量收支比例
        2.7 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
    3 讨论
        3.1 投喂频率对刺参生长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3.2 投喂频率对刺参的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4 结论
第六章 饲料发酵的生产工艺在幼参保苗期的规模化应用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6)N、P条件对浮萍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浮萍的生物学特性
    1.2 浮萍的形态特征
    1.3 影响浮萍生长的因素
        1.3.1 PH
        1.3.2 光照和温度
        1.3.3 水体中无机氮、磷化合物的含量
        1.3.5 生长密度与收割周期
        1.3.6 金属元素和其它污染物影响
    1.4 浮萍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4.1 浮萍生态价值研究进展
        1.4.2 浮萍的饲用价值研究
        1.4.3 浮萍药用价值研究
        1.4.4 浮萍资源化利用前景
2 目的和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2 实验材料
    3.3 实验方法
        3.3.1 不同氮形态对浮萍营养品质的影响
        3.3.2 不同氮磷配比对浮萍营养品质的影响
        3.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氮条件对三种浮萍生长的影响
        4.1.1 不同氮条件对紫背浮萍生物量的影响
        4.1.2 不同氮条件对少根紫萍生物量的影响
        4.1.3 不同氮条件对青萍生物量的影响
        4.1.4 不同氮条件对紫背浮萍含水率的影响
        4.1.5 不同氮条件对少根紫萍含水率的影响
        4.1.6 不同氮条件对青萍含水率的影响
        4.1.7 不同氮条件对紫背浮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8 不同氮条件对少根紫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9 不同氮条件对青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1.10 小结
    4.2 不同氮条件对三种浮萍营养品质的影响
        4.2.1 不同氮条件对紫背浮萍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氮条件对少根紫萍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2.3 不同氮条件对青萍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氮条件对紫背浮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2.5 不同氮条件对少根紫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2.6 不同氮条件对青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2.7 不同氮条件对紫背浮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2.8 不同氮条件对少根紫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2.9 不同氮条件对青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2.10 不同氮条件对紫背浮萍Vc含量的影响
        4.2.11 不同氮条件对少根紫萍Vc含量的影响
        4.2.12 不同氮条件对青萍Vc含量的影响
        4.2.13 小结
    4.3 不同氮浓度条件下三种浮萍对水中氮、磷的去除
        4.3.1 不同氮条件紫背浮萍对水中氮的去除
        4.3.2 不同氮条件少根紫萍对水中氮的去除
        4.3.3 不同氮条件青萍对水中氮的去除
        4.3.4 不同氮条件紫背浮萍对水中磷的去除
        4.3.5 不同氮条件少根紫萍对水中磷的去除
        4.3.6 不同氮条件青萍对水中磷的去除
        4.3.7 小结
    4.4 不同氮、磷条件对三种浮萍生长的影响
        4.4.1 不同氮、磷条件对紫背浮萍生物量的影响
        4.4.2 不同氮、磷条件对少根紫萍生物量的影响
        4.4.3 不同氮、磷条件对青萍生物量的影响
        4.4.4 不同氮、磷条件对紫背浮萍含水率的影响
        4.4.5 不同氮、磷条件对少根紫萍含水率的影响
        4.4.6 不同氮、磷条件对青萍含水率的影响
        4.4.7 不同氮、磷条件对紫背浮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8 不同氮、磷条件对少根紫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9 不同氮、磷条件对青萍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4.10 小结
    4.5 不同氮、磷条件对三种浮萍营养品质的影响
        4.5.1 不同氮、磷条件对紫背浮萍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5.2 不同氮、磷条件对少根紫萍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5.3 不同氮、磷条件对青萍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4.5.4 不同氮、磷条件对紫背浮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5.5 不同氮、磷条件对少根紫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5.6 不同氮、磷条件对青萍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5.7 不同氮、磷条件对紫背浮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5.8 不同氮、磷条件对少根紫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5.9 不同氮、磷条件对青萍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5.10 不同氮、磷条件对紫背浮萍Vc含量的影响
        4.5.11 不同氮、磷条件对少根紫萍Vc含量的影响
        4.5.12 不同氮、磷条件对青萍Vc含量的影响
        4.5.13 小结
    4.6 不同氮、磷条件下三种浮萍对水中氮、磷的去除
        4.6.1 不同氮、磷条件下紫背浮萍对水中氮的去除
        4.6.2 不同氮、磷条件下少根紫萍对水中氮的去除
        4.6.3 不同氮、磷条件下青萍对水中氮的去除
        4.6.4 不同氮、磷条件下紫背浮萍对水中磷的去除
        4.6.5 不同氮、磷条件下少根紫萍对水中磷的去除
        4.6.6 不同氮、磷条件下青萍对水中磷的去除
        4.6.7 小结
5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我国蛋白饲料市场现状
    1.2 杂粕蛋白饲料的来源及现状
    1.3 单细胞蛋白饲料研究现状
    1.4 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菌种
    1.5 固态发酵技术是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首选工艺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分析方法
    2.3 试验设计
    2.4 单因素试验
    2.5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
    2.6 数据统计及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酵母菌的检测
    3.2 玉米粉对富集酵母菌的影响
    3.3 发酵基质的不同处理比较
    3.4 发酵周期对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
    3.5 接种量对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
    3.6 料水比对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
    3.7 温度对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
    3.8 氮源对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
    3.9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优化试验
    3.10 单细胞蛋白饲料质量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关于单细胞蛋白的测定
    4.2 关于培养条件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4.3 关于固态发酵产物
    4.4 关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4.5 关于今后的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8)发酵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发酵蛋白的生产工艺
2 发酵蛋白的营养特点与功能
    2.1 消除或降低抗营养因子
    2.2 提高营养价值
    2.3 增加有益微生物或未知促生长因子, 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2.4 改善饲料物理性能
3 水产饲料中发酵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
    3.1 发酵植物蛋白
        3.1.1 发酵豆粕
        3.1.2 发酵豌豆粉
        3.1.3 发酵浮萍
        3.1.4 发酵棉粕、菜粕
    3.2 发酵动物蛋白
        3.2.1 发酵畜禽副产物
        3.2.2 发酵水产加工副产品
4 研究展望
    4.1 加工工艺的稳定性和评价标准
    4.2 发酵蛋白对鱼粉的适宜替代量
    4.3 作用机理有待研究

(9)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 试验池
        (2) 试验鱼
        (3) 饲料
        (4) 试验时间
        (5) 试验地点
    1.2 方法
2 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四、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黄粉虫取食利用浮萍的研究[D]. 王清春.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2]浮萍生物质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 王清春,刘玉升. 山东农业科学, 2016(06)
  • [3]浒苔生物饲料的制备工艺及在刺参养殖中的应用研究[D]. 李猛. 上海海洋大学, 2016(02)
  • [4]刺参固态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应用[D]. 孙兴. 大连工业大学, 2015(06)
  • [5]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发酵饲料的制作工艺与应用效果研究[D]. 姜燕.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1)
  • [6]N、P条件对浮萍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D]. 程晓瑞. 扬州大学, 2014(01)
  • [7]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研究[D]. 张秋华. 延边大学, 2010(11)
  • [8]发酵蛋白在水产饲料中的研究应用[J]. 刘勇,冷向军,李小勤.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09(01)
  • [9]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的试验[J]. 李述银,张永红,王慈南,杨健康,刘初发. 台湾海峡, 2001(S1)

标签:;  ;  ;  ;  ;  

浮萍发酵饲料养殖巴西鲷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