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人为本的情感居所(论文文献综述)
高洁[1](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刘亚婷[2](2021)在《福清市龙江府邸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大环境下,人性化的景观规划设计已逐渐成为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目标。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居人性化居住区等相关概念,如居住区、居住区景观、人性化、人性化景观设计等,阐述了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基本理论,并将相关设计原则和方法运用到福清市龙江府邸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研究动态,结合典型案例的剖析借鉴,多维度综合考虑,从中提炼出启发点,旨在以人为本、人性化为前提条件,营造一个宜居、舒适、生态、健康的居住环境为目的。最后,将上述研究所得人性化设计的理论应用到福清市龙江府邸居住区实际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去。通过对龙江府邸居住区区位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挖掘分析,确立设计主题、设计理念、设计愿景和设计构思,遵循人性化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结合前面提及的各种研究方法,着重考量居住此处的每个年龄层对生活环境的不同需求,在功能分区中结合人性化理论设计一个全龄化的舒适宜人的品质居所。在龙江府邸的设计中通过对本地文化的挖掘与思考,将其运用在景观空间的布置,同时在设计中的方方面面也凸显出福清市本地的独特文化,使其在人们心中更具有识别性,也使得整体的景观规划更富人性化,从而营造一个以居民为主体,满足居民身心需求的人性化龙江府邸居住景观。本论文通过研究人性化和居住区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对国内外的研究概况进行总结,结合相关案例归纳他们的可取之地,运用在龙江府邸的景观规划设计中,理论结合实际,提升居住区景观安全性、健康性、舒适性,为营造一个宜居、舒适、美观的居住区景观,以期在今后研究居住区人性化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提供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为之后的相关设计提供一些灵感。
张晓琳[3](2021)在《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结合工作单位建设的集住宅、绿地、服务场所于一体的小型社会单元,兼具物质与人文价值,其承载的场所记忆更是塑造地方特色的关键。现有研究多为对空间的定性分析,缺乏对认知主体的关注和对场所构成的细致量化。本文试图从场所记忆感知视角切入,将之与单位大院更新进行关联分析,为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的延续提供理论方法,为老旧住区更新与活力营造、工业文化保护及城市特色塑造等方面提供实践支撑。文章围绕场所记忆、单位大院与感知评价三方面论述,构建感知综合评价体系,形成更新策略。首先,建构理论基础:梳理国内外场所记忆、单位大院相关理论实践,阐述建立关联构建的必要性,明确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内容(记忆主体—大院居民、客体—物质与非物质记忆、基质—城市记忆、媒介—信息来源)与建构过程(感知、储存、组织、再现)。其次,进行实地调研:梳理邯郸市单位大院发展历程与特征,聚焦企业、事业、高校三类单位大院,从职住两方面梳理场所记忆要素。第三,构建量质结合的单位大院场所感知评价体系:质化部分旨在明晰记忆主体构成、偏好与认知渠道;量化部分针对记忆客体,运用层次分析法预设影响因子以初步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影响因子并进行权重赋值与体系修正,最后确定测度方法。第四,发放问卷与数据整理:每类各选取1-2个典型单位大院,运用数理统计工具明晰感知概况,对比分析发现各类单位大院的现状问题,总结更新侧重点。最后,在明确更新原则的前提下,生成延续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分别从场所记忆基质、主体、媒介、客体四方面阐述。本文创新点体现在以下方面:理论层面上,将场所记忆理论引入单位大院更新,围绕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概念进行评价与更新策略研究;研究方法上,运用量质结合分析方法科学严谨地构建了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评价体系;研究对象上,丰富了研究版图,首次关注到华北工业城市—邯郸市的单位大院。通过系统整理企业、事业、高校三类单位大院的场所记忆内容,提出针对性更新策略:依托城市记忆工程、提炼意象;重构主体公共性、搭建多维交往平台;拓展记忆渠道,鼓励记忆实践;建构空间可达、环境舒适、活力交往的大院环境设施与涵盖记忆主题、记忆单元、记忆线路、记忆之场的多维叙事场所;丰富活动庆典,重现记忆情境,再造场所认同。最终达到延续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发扬城市特色的目的。
张亚琳[4](2021)在《基址环境影响下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市,各类居住区随之拔地而起,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起来。特别是近年来,新中式居住区的兴起,复制雷同,缺乏个性等诸多等问题涌现,老旧居住区也面临改造升级等问题,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有了显着的进步与提高,对居住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的营造成为学界研究热点。本文主要是从基址环境的角度探讨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的优化方法,进而总结意境营造的模式,旨在促使新中式居住区逐渐从传统借鉴型向高端品质型方向转变,预防设计师盲目无规则设计所带来的环境不合理现象的产生,促进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精髓的传承和应用,帮助居住人群获得更好的景观空间体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案例调研,基于目前城市的发展方向,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居住区的发展趋势,研究基址环境与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元素之间的关系,总结基址环境对意境营造的影响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提取主要影响因子,如文化、山水、植物等。此外,通过对意境营造的原则进行研究和分析,运用KANO模型对设计原则可行性验证,总结指标体系下主要元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抓住主要元素之间的主要矛盾,如地域文化在意境营造中如何应用,主要空间之间如何结合做到丰富性,且多而不乱等,提出意境营造的优化方法,以此探析意境的营造章法。并将应用于实践。
康安琪[5](2021)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的脚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加速前进,现代科学的进步为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不仅在技术的丰富下提高了建设效率,理性研究下的模型、数理等等也为规划和设计过程解决了许多难题,规避了曾经的建设死角和弯路,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需求在这种快速发展下也在渐渐地提高。但是,同样因为这种重视逻辑性、理论化的思维,以及追求西方建设模式的风潮,使得人居环境在千城一貌的光鲜外表下逐渐失去了中华本土的地域风貌,居民在城市当中对文化氛围的感知则愈发困难,那么人的精神自由与心理适从感也将随之减弱。本文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切入点,首先将山水画的思想源流、构境章法演变进行系统地分析,高度总结出山水画与现代人居的共根同源性。其次,以现代人居环境的角度,从空间构成、自然生态环境、山水文化意境、人伦聚落秩序四个方面,分析研究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审美意境,由古返今,从山水画中抽取人居环境的理想表现以及文化价值。最后,通过上述一系列研究,提出对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反思与启示,在人居环境哲学内涵思考下,分析现代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山水画中的传统人居文化带入现代的人文、生态、秩序等美学内涵中,进而提出能够实现现代人居环境规划创新的认知观点。本文旨在探索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深厚文化积淀以及古人对于人居环境的美好追求与愿景,实现山水画的文化价值传承,以现代人居建设的角度,寻求适合中国人的人居环境的发展道路,恢复中国城市的民族色彩、自然景观。在表象上改善千篇一律的城市面貌,在内涵上发扬中华文化的天人合一,在人性上回归以人为本的关照和秩序,使得中国式栖居环境能够“复得返自然”。
杨陶[6](2020)在《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夫妻财产契约是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理念在婚姻家庭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婚姻契约理论的必然逻辑。夫妻财产契约制度对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促进和谐家庭关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比较法上,两大法系在婚姻家庭法中都有关于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立法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经典案例。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涉及到社会利益、家庭利益、个人利益等诸多利益的平衡,然而对私法自治和契约自由的过度推崇,使得这一制度在立法和司法适用中出现了利益失衡。当前,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富增加、跨国婚姻增多,夫妻财产契约制度亟待完善。同时,我国民法典正式通过,其所彰显的时代精神和科学体系,使得夫妻财产契约制度获得了新的解释空间。因此,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其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夫妻财产契约的内涵和性质是系统研究它的基础。夫妻财产契约的内涵十分丰富,两大法系的立法和理论对其规定及理解不尽相同。大陆法系通常认为,夫妻财产契约的目的为变更夫妻法定财产制度。英美法系通常认为,夫妻财产契约为婚姻协议的一种,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在对两者及其关系全面比较的基础上,得出夫妻财产契约的概念,即夫妻在婚前或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缔结的确定婚前财产归属、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关系及离婚时夫妻财产分割问题的契约。夫妻财产契约的性质为身份财产契约,缔结契约不能妨碍夫妻财产制度所承载的扶养家庭、维护婚姻共同体利益、保护婚姻中弱者利益等功能的实现。夫妻财产契约被法定化后,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即为夫妻财产契约制度。两大法系均接受婚姻契约理论,立法上均规定了夫妻财产契约制度。但婚姻关系十分复杂,它的身份性、合伙性和伦理性对契约性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约束。此外,两大法系的夫妻财产契约制度均以鼓励缔结契约、注重两性实质平等、平衡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保护弱者利益和保障交易安全为价值取向。鉴于此,两大法系在构建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时,均对它的有效要件规则、法律效力规则及法律适用规则作出了不同于一般商事契约的规定。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有效要件规则设计上,两大法系既有共性又存有差异。形式要件方面,两大法系均要求夫妻财产契约符合特殊的形式要件。大陆法系通常要求公证,英美法系通常要求律师参与或起草。两大法系所采的具体方式虽不同,但功能等值,都旨在确保每一方当事人理解契约的法律后果,确保双方当事人的签署是自愿的。实质要件方面,两大法系均对夫妻财产契约的实质要件予以规定。一是缔约主体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特定的身份。二是意思表示须真实,大陆法系一般通过公证形式确保意思表示真实,英美法系一般通过效力审查防止使用不正当讨价还价策略缔结契约或通过律师参与确保当事人理解契约的法律后果。三是缔约内容须合法,两大法系均允许当事人就财产的归属、管理、处分和分割等事项进行约定;均要求缔约内容不得违反夫妻的一般权利和义务规则,不得免除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和损害子女的受抚养权等;均认为人身性质的婚姻义务不具可执行性,拒绝执行夫妻财产契约中的“忠诚条款”。夫妻财产契约生效后,契约规定的内容即调整夫妻财产关系,产生对内、对外效力。就对内效力而言,基于夫妻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属性,各国均认为契约生效后即可直接产生物权变动效力。就对外效力而言,夫妻财产契约须进行公示,方可对抗第三人。同时,基于当事人有限的认知能力及维护公共政策的需要,两大法系均对契约进行效力审查。大陆法系法院通常依据公序良俗原则进行审查,英美法系法院通常审查执行契约的结果是否显示公平。两大法系的审查方法虽有差异,但审查标准存有共性:都视夫妻财产契约为夫妻财产关系的独立方面;都考虑签订契约时的情况是否发生改变;都认为契约免除补偿由婚姻引起的不利益或履行契约导致一方当事人极度贫困时,法院可撤销或修改契约。此外,两大法系均允许当事人变更或撤销夫妻财产契约,但为防止当事人通过变更或撤销夫妻财产契约损害婚姻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利益,通常都要求变更或撤销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程序。夫妻财产契约制度在实体法上已经得到两大法系的认可,相应的冲突法上也允许当事人依据意思自治原则选择夫妻财产契约准据法。但基于夫妻财产契约兼具身份属性,两大法系都采有限意思自治原则,即只允许当事人依法律规定的方式,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内选择准据法。若当事人没有合意选择准据法时,鉴于夫妻财产关系具有身份属性,两大法系通常都要求适用属人法。但两大法系在属人法连结点的选择上存有争议,大陆法系以国籍为连结点,英美法系以婚姻住所为连结点。两大法系还存在可变更原则和不可变更原则、同一制和区别制的理论争议。但也体现趋同化趋势,如以共同住所和共同国籍为属人法连结点,夫妻财产契约适用缔约时的属人法等。此外,两大法系都考虑到不动产的特殊性,对夫妻财产契约中涉及的不动产,要么明确排除当事人意思自治,只允许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要么允许当事人意思自治选择不动产所在地法。通过对两大法系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比较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认知:若一国对夫妻财产契约形式要件规定地较为严苛,那么其效力审查要求则较为宽松,反之亦然。大陆法重形式,英美法重效力审查。近几年两大法系表现出融合趋势,大陆法从重形式到偏向实质,英美法从重实质到强调形式。但两者目的相同,都试图在契约自由和契约正义、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见性之间寻获平衡,且更注重追求契约正义。这一趋势与我国《民法典》中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殊途同归,即兼顾家庭利益和个人利益。且我国在立法理念上有所超越,更重视家庭的功能和价值,更注重家庭和谐,这符合我国婚姻家庭实际。基于此,应在考虑我国婚姻家庭领域的实际情况和传承优秀家庭文化的前提下,选择性地借鉴国外成熟立法和完备的效力审查制度,实现我国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现代化。一是充分考虑夫妻财产法定制度所承载的扶养家庭、维护婚姻共同体利益、保护弱者利益等功能的实现,将夫妻财产契约定性为身份财产契约,并进一步限制当事人的契约自由。二是遵循《民法典》的逻辑体系,适用法律行为制度规范夫妻财产契约有效要件。三是结合我国婚姻家庭实际,借鉴国外完备的效力审查制度,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规制夫妻财产契约效力。四是注意《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在《民法典》总则编之外的独立与自洽,慎重直接适用一般财产法规则于夫妻财产关系。五是结合我国家庭实际情况,适时引入公证形式,增设夫妻财产知情权。六是与实体法相呼应,在充分考虑夫妻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属性,维护交易安全的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法律适用法》中的有限意思自治原则和属人法原则,补全夫妻之间的准据法对第三人效力的规定。
蔡籽焓[7](2020)在《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进入全新转型期,社会发展越来越倾向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由于复兴发展动力与经济收益的预期需求,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对原住民的社会包容较为缺失,导致街区出现活力不足、特色雷同、利益失衡的阶段性现实困境。物质空间更新的街区传统复兴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包容发展思路下以人为本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应从根本上转变“复兴”的对象和内容,选择面向社会融合的模式,实现历史街区活力可持续发展。如何确定历史街区社会矛盾的根源,如何量化原住民社会融合水平,如何选择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如何将原住民社会融合体现在规划实践策略中,是现阶段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阐述剖析哈尔滨尚存原住民居住的九个历史街区现状空间问题和原住民社会矛盾,分析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及空间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关系,提出解决发展瓶颈而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借鉴社会融合测量理论和方法,分析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以建构测量理论模型,测量评价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权重。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本文提出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的技术路线,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主导模式。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将社会融合理论导入历史街区复兴发展中,重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实施路径,针对不同复兴发展模式下街区提出具体实施策略,为现有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运行操作提供实践指导。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发展模式下历史街区具体实施引导策略。在基础理论研究及现状问题剖析中,本文阐释了社会融合理论、公众参与理论、绅士化论和包容性发展论等相关理论作为理论研究基础。从开发模式、行为主体、实施途径及社会结构四个方面分析历史街区复兴的基本特征,研究借鉴了社会包容性复兴发展的历史街区国内外优秀案例,疏理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规划历程。本文对哈尔滨九个保留原住民生活的历史街区进行现状问题解析,分析街区社交空间差异、文化空间迥异、产业空间变异、居住场所分异、空间管理互异的现状空间问题,讨论原住民在行为方式、市井文化、就业经济、居住产权及权力利益等方面的社会矛盾,解析街区复兴发展过程中的困境及内在机制,提出从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角度解决街区的现状瓶颈。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中,本文导入社会融合理论及测量的研究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筛选原住民社会融合影响因子,确定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对哈尔滨市九个历史街区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测量结果并量化计算街区总体层面和各维度层面的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及影响因子的分级评价,对街区进行测度等级排序并分析测度差异的内在成因。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中,本文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量化分析,通过多维尺度分析法和层次聚类分析法双效检验,得出历史街区分类形式。确定街区复兴发展的选择依据,包括历史街区上位规划意图作为街区发展定位、街区现实发展特征作为发展方向、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影响主因子作为发展重点。强调复兴过程中以社会公平公正、空间活力可持续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目标导向,以及遵循整体协调原真性、保护控制适度性、影响因素倾向性及规划实施引导性的选择判据原则。选择确定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四个模式,即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中,本文通过社会融合与复兴发展理论层面的耦合分析,将社会要素对应空间要素进行转化,重构了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从空间发展规划角度,分别对强势产业引导模式、文化体验互动模式、多元空间服务模式、传统生活赓续模式下的街区复兴发展提出可实操的策略指引。本文对未来历史街区复兴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研究方法,为实现包容性导向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和规划技术支撑。
邢易[8](2020)在《青岛历史名人故居入口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入口公共空间作为历史城区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既是连接街道空间与历史建筑院落空间的过渡节点,也是城市提供历史建筑体验的门面,地位重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与环境品质的逐步提升,历史城区更新的问题日益突显:一方面,历史城区居住空间品质劣化、基础设施不完善、街道交往空间不足等问题的集中显现;而另一方面,在历史城区保护中,重视历史建筑本体修缮保护,忽视入口空间风貌的协调、修缮后空间品质不高等状况频繁出现。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青岛名人故居入口公共空间为解析对象,展开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构建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架构。首先分析了青岛历史名人故居入口公共空间的现状与背景,并通过学习与论述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而确定研究的范围对象、研究方法,明确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探讨国内外优秀典型案例并得出优化要素。分析国外历史城市与建筑保护法规中有关入口公共空间的保护要素,学习国内外典型优化设计案例,对入口空间进行剖析,提炼相关保护要素条目;第三部分:青岛名人故居入口公共空间的现状调研及数据分析。按类型梳理青岛名人故居现状情况与问题,从区位背景、历史沿革、建筑风貌、街道关系、院落绿化、入口品质、附属设施等7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通过问卷形式得出对应的数据支撑;第四部分:提出青岛历史名人故居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方案及策略。从入口空间与街道的连接关系、入口空间与建筑的风貌协调、人视角下的交往空间集散、入口空间的基础设施配备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与探讨。本文期望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提炼优化入口空间的方向和要点,深化青岛名人故居的入口空间优化要素和问题研究,提出具有青岛地域性特征的入口公共空间优化设计方案和策略,为后续的城市品质提升与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王樾[9](2020)在《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 ——以安定门街道为例》文中指出针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目标是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形成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北京市更是在其基础上细化提出了“9064”发展目标。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对城市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逐渐突显。街巷公共空间作为老年人活动和生活的主要场所,目前的适老化水平仍有些问题,存在一定不足。要实现居家养老为主的目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现有公共空间,关注和解决街巷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是满足老年人在地养老需求,保证养老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此外,我国的城市更新由传统的物质空间设计,逐步转变成综合城市治理,相关制度逐渐完善,从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到空间规划设计等,都需要加大对老年群体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关于街巷对居民交往活动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导向、以街巷要素作为街巷公共空间分析的支撑点等,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且实践经验与理论经验都很丰富。在老年适宜性上,国外部分城市也通过多阶段的探索,开展了适老化城市建设。而目前,国内对适老化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发展阶段,前人的研究多集中于住宅适老化、养老建筑适老化等,对街巷公共空间适老性的关注较少,且集中于苏州、杭州等城市,研究方法也以主观判断为主,较少有基于数据分析的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选取街巷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老年生理、心理等需求的视角,分析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元素,通过实地调研与观测,与老年活动行为进行关联性验证分析,寻找街巷设计元素与老年人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随后结合提取出的老年群体需求提出更新原则,并结合案例研究得到的经验,在顶层设计、空间更新、服务设施、管理与服务层面提出相关策略。最后将总结策略应用于安定门街道内的方家胡同项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对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的研究,旨在有限的城市建成空间内,探索如何通过更新的手法,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全文共五个章节:第1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相关概念及界定,研究综述。第2章为相关理论及案例经验借鉴,梳理了国内外与空间环境对人行为影响的理论,需求相关理论,和有机更新理论,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再参考国内外多个案例,总结归纳出社会治理与空间设计策略,为本文策略的提出提供借鉴。第3章为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要素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变化特征出发,在分析老年群体的活动行为特征基础上,总结归纳老年人需求。结合分析出的老年群体需求,对大多街巷公共空间导则中出现的控制元素进行筛选,初步形成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元素。对选取的典型街巷公共空间进行要素和活动量的调研观测,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对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要素进行验证分析。并对街巷公共空间内活动老年人的行为进行速写刻画,提取常见活动类型的空间需求。第4章为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借鉴和第三章分析得出的适老化要素与老年活动空间需求,从顶层设计、空间更新、服务设施、管理与服务四方面提出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第5章为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的实证,结合安定门街道老年适应性现状和老年人群的需求,将上述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应用于方家胡同的适老化更新改造中。
邵琪[10](2019)在《智慧教育史论》文中研究表明智慧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根本存在方式。首先,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以来,旨在培养知识人的知识教育大行其道。但知识与知识教育远不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尤其是关涉价值判断、伦理道德与意义建构等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智慧教育。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类拥有更多闲暇,但同时也会加剧人的异化与片面发展,因此呼唤智慧教育。再次,智慧具有本体论价值,智慧教育可以使人成就智慧人生、走向美好生活。因此,教育要从培养知识人转向培养智慧人,要超越知识教育追求智慧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是本研究重要的理论基础。智慧伴随着人类实践的诞生而诞生、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科技发明、制度变革、文化创新等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智慧和智慧教育都是具有历时性的概念。智慧教育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而发展,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样态与阶段特征。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智慧是人基于个体的需要,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内达到真、善、美相统一的实践活动。智慧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的需要出发,通过启迪与影响受教育者,使其能够在自然、社会和人本身三个领域中求真、求善、求美,从而培养人的智慧,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古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古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以及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造成的。古代的智慧教育充满了浓郁的人文精神,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道德要求过于理想化、压抑人的个性自由与创造性的问题。同理,通过深入考察与分析近现代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智慧教育的诸多典型案例,归纳出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注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从深层根源上讲,这是由于近现代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以及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造成的。近现代的智慧教育倡导科学精神,但也应该避免走向标准化、机械化和极端功利主义的极端化倾向。展望未来,在对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和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的认识的基础之上,本研究提出,未来的智慧教育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发展的智慧教育,即和谐的智慧教育。和谐的智慧教育既要培养人的实践技能与生存能力,又要致力于人的精神成长与境界提升,既强调人生的物质性与现实性,又重视生命的精神性与价值性,既要满足与丰富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与提升人的精神需要,从而使人在天地间更好地安身立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总之,古代的智慧教育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文情怀,强调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近现代的智慧教育更加关心国计民生、富民强国,注重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未来将走向引导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共生的智慧教育,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智慧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与演变逻辑。
二、以人为本的情感居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人为本的情感居所(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福清市龙江府邸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居住区 |
2.2 居住区景观 |
2.3 人性化 |
2.4 人性化设计 |
3 人性化景观设计概述 |
3.1 居住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原则 |
3.1.1 地域文化性原则 |
3.1.2 景观功能丰富原则 |
3.1.3 景观环境适宜性和多样性原则 |
3.1.4 特殊人群关怀原则 |
3.1.5 生态化原则 |
3.2 居住小区人性化设计方法 |
3.2.1 区位与场地优化选择 |
3.2.2 绿化系统生态化设计 |
3.2.3 交通系统便捷化设计 |
3.2.4 公共设施系统适宜性设计 |
4 相关案例分析 |
4.1 广东珠海珠光里程花园项目 |
4.1.1 设计概况 |
4.1.2 借鉴与启发 |
4.2 广州逸合壹号公馆 |
4.2.1 设计概况 |
4.2.2 启发点与借鉴点 |
4.3 鲁能·泰山9 号高层居住区项目 |
4.3.1 设计概况 |
4.3.2 启发点与借鉴点 |
5 福清市龙江府邸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
5.1 项目概况 |
5.1.1 福清市环境概况 |
5.1.2 项目区位 |
5.1.3 场地现状分析 |
5.1.4 用地设计范围分析 |
5.1.5 场地用地限制条件分析 |
5.1.6 场地竖向分析 |
5.1.7 场地日照分析 |
5.1.8 场地消防分析 |
5.2 总体规划设计策略 |
5.2.1 设计主题 |
5.2.2 设计目标 |
5.2.3 设计理念 |
5.2.4 设计构思 |
5.2.5 设计愿景 |
5.2.6 设计原则 |
5.2.7 设计依据 |
5.3 景观规划设计方案 |
5.3.1 总体规划设计 |
5.3.2 景观结构 |
5.3.3 功能分区 |
5.3.4 交通组织流线 |
5.4 景观分区设计方案 |
5.4.1 入口景观区 |
5.4.2 休闲娱乐区-活力聚场 |
5.4.3 老年活动区-悦堂之境 |
5.4.4 儿童活动区-全龄共享乐园 |
5.4.5 植物观赏区-科普认知园 |
5.4.6 安静休憩区-林间澜苑 |
5.4.7 安静休憩区-澜亭问茶 |
5.4.8 入户空间 |
5.5 专项设计 |
5.5.1 种植设计 |
5.5.2 铺装设计 |
5.5.3 跑道设计 |
5.5.4 标识设计 |
5.5.5 照明设计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创新点 |
1.4.1 研究理论层面 |
1.4.2 研究方法层面 |
1.4.3 研究对象层面 |
1.5 核心问题 |
1.5.1 确定单位大院场所记忆内容 |
1.5.2 构建场所记忆感知综合评价体系 |
1.5.3 形成延续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综述法 |
1.6.2 实地调研法 |
1.6.3 对比研究法 |
1.6.4 定性与定量分析法 |
1.6.5 交叉研究法 |
1.7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框架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概念研究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场所文脉理论 |
2.1.2 集体记忆理论 |
2.1.3 单位共同体理论 |
2.1.4 其它相关理论 |
2.2 场所记忆概念解析 |
2.2.1 场所记忆的界定 |
2.2.2 场所记忆的特征 |
2.2.3 场所记忆的作用 |
2.2.4 场所记忆的构成要素 |
2.2.5 场所记忆的认知过程 |
2.2.6 场所记忆的相关实践 |
2.3 单位大院概念解析 |
2.3.1 单位与单位大院 |
2.3.2 单位大院空间布局 |
2.3.3 单位大院职能类型 |
2.3.4 单位大院保存现状 |
2.4 场所记忆与单位大院更新的关联构建 |
2.4.1 单位大院延续场所记忆的必要性 |
2.4.2 场所记忆引入单位大院更新的挑战与机遇 |
2.5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的构成 |
2.5.1 记忆基质——单位大院区域历史环境 |
2.5.2 记忆主体——单位大院居民 |
2.5.3 记忆媒介——场所认知渠道 |
2.5.4 记忆客体——单位大院场所环境要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邯郸市单位大院概况梳理 |
3.1 邯郸城市空间特色与工业文脉 |
3.1.1 城市空间特色 |
3.1.2 工业文脉 |
3.2 邯郸市单位大院发展历程及类型分布 |
3.2.1 发展历程 |
3.2.2 类型及分布特征 |
3.3 单位大院物质记忆要素 |
3.3.1 生产工作区物质记忆要素 |
3.3.2 生活区物质环境要素 |
3.4 单位大院非物质记忆要素 |
3.4.1 生产工作区非物质记忆要素 |
3.4.2 生活区非物质记忆要素 |
3.5 单位大院更新实践历史调查 |
3.5.1 邯钢百家村生活区更新实践 |
3.5.2 铁路大院更新实践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框架构建 |
4.2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概况问卷设计 |
4.2.1 评价理论方法 |
4.2.2 评价内容确定 |
4.3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量化评价体系构建 |
4.3.1 评价内容具体化 |
4.3.2 影响因子预设与评价体系预构建 |
4.3.3 影响因子筛选与评价体系修正 |
4.3.4 确定测量方式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评价数据分析 |
5.1 评价对象选取与数据来源 |
5.1.1 企业单位大院 |
5.1.2 事业单位大院 |
5.1.3 高校单位大院——河北工程大学家属院 |
5.1.4 评价数据来源 |
5.2 记忆主体分析 |
5.2.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2.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2.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2.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2.5 现状问题总结 |
5.3 记忆媒介分析 |
5.3.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3.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3.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3.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3.5 现状问题总结 |
5.4 记忆客体感知量化分析 |
5.4.1 三类单位大院对比分析 |
5.4.2 企业大院对比分析 |
5.4.3 事业大院对比分析 |
5.4.4 高校单位大院分析 |
5.4.5 现状问题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1 更新原则 |
6.1.1 以人为本 |
6.1.2 延续承启 |
6.1.3 协调适宜 |
6.1.4 灵活多样 |
6.1.5 物质与非物质并重 |
6.2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现状问题及对策 |
6.3 基于记忆基质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3.1 依托记忆工程,开展记忆延续行动 |
6.3.2 提炼城市意象符号,编制场所记忆语汇 |
6.3.3 建设城市范围内的单位大院记忆名片 |
6.4 基于记忆主体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4.1 鼓励老年群体参与营造 |
6.4.2 搭建多维居民交往平台 |
6.4.3 设立“政府—居民—社会”组织联结模式 |
6.5 基于记忆媒介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5.1 拓宽宣传手段与力度 |
6.5.2 扩充记忆载体品类 |
6.5.3 鼓励自筑、共筑、公助的记忆实践 |
6.6 基于记忆客体的单位大院更新策略 |
6.6.1 空间可达性 |
6.6.2 环境舒适性 |
6.6.3 空间交往性 |
6.6.4 历史记忆感知度 |
6.6.5 场所认同感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A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概况问卷 |
附录 B 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因素专家问卷 |
附录 C 邯郸市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感知测度问卷 |
附录 D 邯郸市各类单位大院记忆要素整理 |
附录 E 邯郸市邯钢单位大院场所记忆数据整理 |
(4)基址环境影响下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趋同性” |
1.1.2 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迫切性” |
1.1.3 城市居住区景观改造“必要性” |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理论和发展现状 |
2.1 国内外理论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理论 |
2.1.2 国内相关理论 |
2.1.3 国内外相关理论总述 |
2.2 国内案例现状调研与分析 |
2.2.1 古典园林案例 |
2.2.2 新中式居住区案例 |
2.3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问题总述和发展趋势 |
2.3.1 问题总结 |
2.3.2 发展趋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址环境对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的重要性分析 |
3.1 景观设计基址环境分析 |
3.1.1 自然资源 |
3.1.2 人文资源 |
3.2 景观意境构成要素与功能 |
3.2.1 非物质要素 |
3.2.2 物质要素 |
3.2.3 其他要素 |
3.3 基址环境与意境营造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址环境对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选取 |
4.1 选择层次分析法的原因 |
4.2 建立基址环境基础指标体系 |
4.2.1 基址环境影响元素指标选取 |
4.2.2 指标优化 |
4.2.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 层次分析法 |
4.3.1 构建判断矩阵 |
4.3.2 层次总排序计算 |
4.3.3 权重值结果分析 |
4.4 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 |
4.4.1 指标评分 |
4.4.2 加权计算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的设计原则和创新发展模式 |
5.1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的设计原则 |
5.1.1 生态性原则 |
5.1.2 人文性原则 |
5.1.3 艺术性原则 |
5.2 基于KANO模型指标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原则可行性验证 |
5.2.1 KANO模型简述 |
5.2.2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原则可行性验证 |
5.3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优化方法 |
5.3.1 区位环境优化—因地借景 |
5.3.2 山水环境优化—筑山理水 |
5.3.3 植物环境优化—应绿营境 |
5.3.4 气候环境优化—顺境而为 |
5.3.5 人文环境优化—铸魂于境 |
5.4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模式 |
5.4.1 “借助”文化确立意境主题 |
5.4.2 “引导”主题融入景观空间 |
5.4.3 “阐释”主题构筑文字意境 |
5.4.4 “赋予”情感营造意境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址环境影响下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研究结果应用 |
6.1 基址环境分析 |
6.2 设计策略 |
6.3 设计方案与意境营造 |
6.3.1 设计方案 |
6.3.2 意境营造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术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附录一:关于基址环境影响下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指标分类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关于基址环境影响下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因子权重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基址环境影响下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原则双向调查问卷 |
(5)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局限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2 中国山水画境的思想源流 |
2.1 画境的哲学来源 |
2.1.1 仁智礼制的境界 |
2.1.2 返璞归真的追求 |
2.1.3 超然释悟的襟怀 |
2.2 画境的美学朔源 |
2.2.1 创造深遂意境的空间形态 |
2.2.2 讲究要素关系的内涵表达 |
2.2.3 坚定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 |
2.3 画境的心理同构 |
2.3.1 趋利避害的聚落观 |
2.3.2 环山抱水的置阵观 |
2.3.3 荫人养物的生命观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山水画中构境章法与人居内涵 |
3.1 山水画构境章法 |
3.1.1 章法 |
3.1.2 构景章法 |
3.1.3 构境章法 |
3.2 山水画构境的雏形 |
3.2.1 展子虔《游春图》的“可游” |
3.2.2 “二李”山水画的“可行” |
3.2.3 晚唐山水画中的“可居” |
3.3 山水画构境的定型 |
3.3.1 五代北宋“全景山水”的山川置居 |
3.3.2 南宋中期“小景山水”的庭院之乐 |
3.4 山水画构境的成熟 |
3.4.1 元代四家的“隐逸风潮” |
3.4.2 吴门画派的“安居园林” |
3.4.3 清代百家的“居无定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山水画中人居环境审美意匠 |
4.1 有限空间中的无限理想 |
4.1.1 孤景不成美境 |
4.1.2 散而不分的聚落 |
4.1.3 人景共构同成佳境 |
4.2 至高无上的生态环境追求 |
4.2.1 无山无水不居 |
4.2.2 好景必造林木 |
4.2.3 建屋必临水溪 |
4.3 深遂含蓄的山水文化意境 |
4.3.1 凡景必有意 |
4.3.2 造景必生情 |
4.4 倡导回归平民的人伦秩序 |
4.4.1 倾注大众化的小式建筑 |
4.4.2 热衷于观赏的杂式建筑 |
4.4.3 以人为本的大空间序列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山水画演变对现代人居建设的启示 |
5.1 人居环境哲学思考 |
5.1.1 诗意栖居的居住哲学 |
5.1.2 万物为和的文化哲学 |
5.1.3 回归自然的生态哲学 |
5.2 现代人居环境美学启发 |
5.2.1 营造深厚民族文化 |
5.2.2 创造美好山水环境 |
5.2.3 追求中庸平和秩序 |
5.3 现代人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创新 |
5.3.1 重构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
5.3.2 建立人性与环境的对照 |
5.3.3 打造“可游”的人居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要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夫妻财产契约的概念解析 |
一、夫妻财产契约的概念 |
二、夫妻财产契约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理论依据 |
一、婚姻家庭法的私法属性及公法化趋势 |
二、婚姻关系模式理论 |
三、夫妻财产契约的身份财产契约性 |
四、夫妻财产制度功能的实现 |
第三节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价值取向 |
一、古代法时期的家族本位和夫权至上 |
二、近代法时期的个人本位兼及家长制 |
三、现代法时期兼及家庭价值和弱者利益的个人本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有效要件规则 |
第一节 特殊形式要件规则 |
一、特殊形式要件的正当性 |
二、公证或独立法律意见要求 |
三、相互报告或披露财产要求 |
第二节 实质要件规则 |
一、缔约主体的适格性 |
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
三、缔约内容的合法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法律效力规则 |
第一节 效力范围规则 |
一、对内效力规则 |
二、对外效力规则 |
第二节 效力审查规则 |
一、审查理由 |
二、审查标准 |
第三节 变更和撤销规则 |
一、能否变更和撤销 |
二、变更和撤销的条件和程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法律适用规则 |
第一节 适用意思自治选择的法律 |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范围 |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具体适用 |
第二节 适用属人法 |
一、属人法连结点的选择 |
二、不可变更原则和可变更原则 |
三、同一制和区别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夫妻财产契约制度的现代化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实践现状 |
二、主要争议问题 |
第二节 价值取向现代化 |
一、历史回顾 |
二、应然选择 |
第三节 制度设计现代化 |
一、有效要件规则的设计 |
二、法律效力规则的设计 |
三、法律适用规则的设计 |
第四节 规范适用现代化 |
一、文义解释 |
二、价值解释 |
三、体系解释 |
四、漏洞补充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中国城镇化及城市存量规划的发展趋势 |
1.1.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趋势 |
1.1.3 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原住民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历史街区 |
1.3.2 历史街区复兴 |
1.3.3 历史街区原住民 |
1.3.4 社会融合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基础理论支撑 |
2.1.1 社会融合理论 |
2.1.2 公众参与论 |
2.1.3 绅士化论 |
2.1.4 包容性发展论 |
2.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基本特征 |
2.2.1 开发模式 |
2.2.2 行为主体 |
2.2.3 实施途径 |
2.2.4 社会结构 |
2.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案例研究 |
2.3.1 历史街区复兴理念转变 |
2.3.2 社会包容性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 |
2.4 哈尔滨历史街区发展的规划历程 |
2.4.1 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历程 |
2.4.2 历史街区规划历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解析 |
3.1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现状 |
3.1.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空间现状 |
3.1.2 历史街区原住民的分布现状 |
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空间问题 |
3.2.1 社交空间的差异 |
3.2.2 文化空间的迥异 |
3.2.3 产业空间的变异 |
3.2.4 居住场所的分异 |
3.2.5 空间管理的互异 |
3.2.6 街区空间问题汇总 |
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的社会矛盾 |
3.3.1 邻里关系的消减 |
3.3.2 市井文化的殆尽 |
3.3.3 就业经济的改变 |
3.3.4 居住产权的排斥 |
3.3.5 权力利益的变化 |
3.3.6 街区社会矛盾汇总 |
3.4 历史街区复兴的困境解析及内在机制 |
3.4.1 街区现实困境的内在根源 |
3.4.2 空间问题与社会矛盾的关系 |
3.4.3 促进原住民社会融合的迫切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分析 |
4.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 |
4.1.1 影响因素的研究探析 |
4.1.2 行为交往影响因素 |
4.1.3 文化活力影响因素 |
4.1.4 经济产业影响因素 |
4.1.5 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
4.1.6 参与管理影响因素 |
4.2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体系建构 |
4.2.1 理论模型建立 |
4.2.2 测量因子筛选 |
4.2.3 测量体系生成 |
4.2.4 测量评价方法 |
4.3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量及结果 |
4.3.1 数据样本获取 |
4.3.2 样本社会属性 |
4.3.3 测量结果 |
4.4 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计算及差异分析 |
4.4.1 测度计算方法及结果 |
4.4.2 街区测度等级序列 |
4.4.3 街区测度差异成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选择 |
5.1 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测度的历史街区分类 |
5.1.1 多维聚类分析方法 |
5.1.2 街区发展类型划分 |
5.1.3 街区发展类型特征 |
5.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 |
5.2.1 上位规划指引为发展定位 |
5.2.2 街区类型特征为发展方向 |
5.2.3 测度影响主因子为发展重点 |
5.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思路 |
5.3.1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目标导向 |
5.3.2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判据原则 |
5.3.3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路线 |
5.4 历史街区复兴发展模式的选择确定 |
5.4.1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 |
5.4.2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 |
5.4.3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 |
5.4.4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策略 |
6.1 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历史街区复兴发展实施路径 |
6.1.1 实施路径的目标和方向 |
6.1.2 实施路径的方法和原则 |
6.1.3 实施路径的优先策略 |
6.2 强势产业引导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2.1 保留原有业态生境 |
6.2.2 厚植核心产业类型 |
6.2.3 优化产业功能效应 |
6.3 文化体验互动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3.1 复苏全息化传统文化资源 |
6.3.2 恢复在地化特色文化符号 |
6.3.3 再现沉浸式文化互动空间 |
6.4 多元空间服务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4.1 重建多元服务运行平台 |
6.4.2 重配完善服务设施结构 |
6.4.3 重组包容共享服务空间 |
6.5 传统生活赓续模式街区的复兴发展策略 |
6.5.1 修复生活服务设施 |
6.5.2 还原社会交往网络 |
6.5.3 复原社区公众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青岛历史名人故居入口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理论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理论综述 |
1.3 研究范围及对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理论框架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名人故居入口空间优化案例研究与分析 |
2.1 保护制度下的国外历史建筑入口空间要素探究 |
2.1.1 英国名人故居蓝牌保护要素 |
2.1.2 日本京都风致地区保护要素 |
2.1.3 加拿大奥罗拉历史建筑评价要素 |
2.2 国内城市历史名人故居入口空间优化案例研究 |
2.2.1 展览类名人故居案例分析 |
2.2.1.1 上海孙中山故居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2.1.2 广州陈寅恪故居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2.2 居住类名人故居案例分析 |
2.2.2.1 苏州南园宾馆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2.2.2 扬州李长乐故居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2.3 办公类名人故居案例分析 |
2.2.3.1 青岛江苏路12号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2.4 建筑可阅读——广州、上海历史建筑入口空间优化手法 |
2.3 老舍故居入口空间优化分析 |
2.4 国外城市历史名人故居入口空间优化案例研究 |
2.4.1 展览类名人故居案例分析 |
2.4.1.1 印度泰戈尔故居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4.1.2 日本夏目漱石故居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4.2 居住类名人故居案例分析 |
2.4.2.1 南非曼德拉故居入口空间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青岛名人故居典型案例入口空间的现状调查及评价 |
3.1 青岛名人故居概况 |
3.1.1 展览类名人故居 |
3.1.1.1 老舍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1.2 康有为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 居住类名人故居 |
3.1.2.1 朱树屏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2 吕美荪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3 刘知侠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4 束星北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5 冯阮君、陆侃如、童第周故居概况 |
3.1.2.6 杨振声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7 梁实秋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8 丁惟汾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9 宋春舫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10 萧红、萧军、舒群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11 王献唐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12 吴郁生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2.13 赵太侔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3 办公类名人故居 |
3.1.3.1 华岗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3.2 闻一多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4 商业类名人故居 |
3.1.4.1 周叔迦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4.2 丛良弼故居入口空间概况 |
3.1.5 名人故居典型案例分析结论 |
3.2 青岛名人故居的入口空间现状调查问卷 |
3.2.1 受访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 |
3.2.2 受访者对青岛名人故居现状的认知 |
3.2.3 受访者对青岛名人故居公共空间现状的认知 |
3.2.4 受访者对20处名人故居的认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青岛名人故居入口空间的优化设计策略 |
4.1 青岛名人故居入口空间的优化设计原则 |
4.2 展览类入口空间分析 |
4.2.1 空间特征分析 |
4.2.2 青岛展览类故居入口空间存在的不足 |
4.3 居住类入口空间分析 |
4.3.1 空间特征分析 |
4.3.2 青岛居住类故居入口空间存在的不足 |
4.4 商业类入口空间分析 |
4.4.1 空间特征分析 |
4.4.2 青岛商业类故居入口空间存在的不足 |
4.5 办公类入口空间分析 |
4.5.1 空间特征分析 |
4.5.2 青岛办公类故居入口空间存在的不足 |
4.6 入口空间方案设计 |
4.6.1 展览类建筑入口公共空间设计 |
4.6.1.1 梁实秋故居入口空间方案设计 |
4.6.1.2 展览类建筑入口空间优化策略 |
4.6.2 居住类建筑建筑入口公共空间设计 |
4.6.2.1 吕美荪故居入口空间方案设计 |
4.6.2.2 居住类建筑入口空间优化策略说明 |
4.6.3 商业类建筑入口公共空间设计 |
4.6.3.1 刘知侠故居入口空间方案设计 |
4.6.3.2 商业类建筑入口空间优化策略说明 |
4.6.4 办公类建筑建筑入口公共空间设计 |
4.6.4.1 闻一多故居入口空间方案设计 |
4.6.4.2 办公类建筑入口空间优化策略说明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 ——以安定门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全国快速老龄化导致养老需求日趋加剧 |
1.1.2 现实需求:北京市独居化及空巢程度上升 |
1.1.3 政策导向:政策大力推动养老体系建设 |
1.1.4 规划引领: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高标准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街巷公共空间 |
1.4.2 老年人 |
1.4.3 适老化与适老化公共空间 |
1.5 研究综述 |
1.5.1 关于街巷的研究 |
1.5.2 关于适老的研究 |
1.5.3 关于城市更新的研究 |
1.5.4 综述总结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案例经验借鉴 |
2.1 适老相关理念解读 |
2.1.1 核心理论基础 |
2.1.2 主要思想 |
2.1.3 重点手段 |
2.1.4 作用机制 |
2.2 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 |
2.2.1 国外相关案例 |
2.2.2 国内相关案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要素研究 |
3.1 老年人身心基本特征及需求 |
3.1.1 生理变化特征及需求 |
3.1.2 心理变化特征及需求 |
3.1.3 患常见慢性病变化特征及需求 |
3.2 老年人日常活动特征 |
3.2.1 出行活动特征 |
3.2.2 驻留活动特征 |
3.3 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构成要素分析 |
3.3.1 一般街巷空间设计元素 |
3.3.2 适老化街巷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
3.4 适老化要素与老年活动行为关联性验证分析 |
3.4.1 调研概况 |
3.4.2 验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 |
4.1 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原则 |
4.1.1 安全性 |
4.1.2 识别性 |
4.1.3 交往性 |
4.1.4 舒适性 |
4.2 顶层设计层面策略 |
4.2.1 完善法律法规,推进依法治理 |
4.2.2 完善协调机制,提高治理效率 |
4.2.3 政策引领导向,增进公共利益 |
4.3 空间更新设计层面 |
4.3.1 安全有序的通行环境 |
4.3.2 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 |
4.3.3 清晰明显的标识设施 |
4.4 服务设施配置层面 |
4.4.1 合理优化布局模式,保障老年人快捷到达 |
4.4.2 增设紧急医疗救助设施,以备老年人紧急需求 |
4.4.3 增强疾病防控服务设施,防范传染病于未然 |
4.5 管理和服务层面 |
4.5.1 严格停车管理,保障老年人活动空间安全 |
4.5.2 加强敬老服务,提高服务精细化程度 |
4.5.3 推进智慧更新,提升治理智能化水平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定门街道适老化更新实践 |
5.1 安定门街道概况 |
5.1.1 实际居住老年人口比例高 |
5.1.2 实际服务居民业态类型少 |
5.2 老年人需求视角下街巷现状问题分析 |
5.2.1 安定门地区老年人需求调查 |
5.2.2 老年人活动空间品质较低 |
5.2.3 服务设施类型及规模不足 |
5.3 安定门街道方家胡同适老化更新实践 |
5.3.1 安定门街道方家胡同概况 |
5.3.2 公共空间在适老化视角下存在的问题 |
5.3.3 方家胡同适老化更新设计实践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智慧教育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知识教育与智慧教育 |
1.1.2 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 |
1.1.3 智慧人生、美好生活与智慧教育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智慧”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智慧教育”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问题、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1.4.2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理论 |
2 智慧与智慧教育 |
2.1 智慧的思想源流 |
2.1.1 哲学领域的智慧 |
2.1.2 心理学领域的智慧 |
2.1.3 佛学领域的智慧 |
2.2 智慧的概念界定 |
2.2.1 智慧的本质属性 |
2.2.2 智慧的类型划分 |
2.3 智慧教育的概念界定 |
3 古代的智慧教育 |
3.1 古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
3.1.1 古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
3.1.2 古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
3.1.3 古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
3.2 古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
3.2.1 传统小农经济制约下的匮乏经济 |
3.2.2 官僚政体下的专制政治统治 |
3.2.3 儒家文化主导下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 |
3.3 古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
3.3.1 古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
3.3.2 古代智慧教育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 |
4 近现代的智慧教育 |
4.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总体特征 |
4.1.1 近现代学校中的智慧教育 |
4.1.2 近现代家庭中的智慧教育 |
4.1.3 近现代社会中的智慧教育 |
4.2 近现代智慧教育形成的深层根源探究 |
4.2.1 商品经济体制下经济的蓬勃发展 |
4.2.2 科学技术的社会应用 |
4.2.3 以工具理性和个人权利为中心的多元文化发展 |
4.3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评价 |
4.3.1 近现代智慧教育的闪光点 |
4.3.2 近现代智慧教育应避免的极端化倾向 |
5 智慧教育的未来展望 |
5.1 走向和谐的智慧教育 |
5.2 和谐智慧教育的目的 |
5.3 和谐智慧教育的构成内容 |
5.3.1 未来以求真为旨趣的知识教育 |
5.3.2 未来以求善为旨趣的道德教育 |
5.3.3 未来以求美为旨趣的审美教育 |
5.4 和谐智慧教育的可能之路 |
5.5 和谐智慧教育的保障条件 |
5.5.1 充足的闲暇 |
5.5.2 文化土壤的孕育 |
5.5.3 自由的生命律动 |
6 结语 |
6.1 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研究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以人为本的情感居所(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2]福清市龙江府邸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D]. 刘亚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场所记忆的单位大院评价及更新策略研究 ——以邯郸市为例[D]. 张晓琳.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基址环境影响下新中式居住区景观意境营造研究[D]. 张亚琳.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2)
- [5]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人居环境思想研究[D]. 康安琪.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6]夫妻财产契约制度比较研究[D]. 杨陶.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基于原住民社会融合的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发展研究[D]. 蔡籽焓.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青岛历史名人故居入口公共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邢易.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9]街巷公共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研究 ——以安定门街道为例[D]. 王樾.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10]智慧教育史论[D]. 邵琪. 浙江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