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M书屋——MM读者俱乐部真情为您推荐(论文文献综述)
杨鸥翯[1](2021)在《互联网背景下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时代下,体验经济和消费文化兴起,随之,物质功能淡化、消费意识形态符号化、建筑空间角色立体化,消费需求从物质实体转向精神满足、从使用价值转向“编码价值”、从物的消费转向“物的空间”的消费。传统书店逐渐被体验型书店所取缔,购书行为发生了文化消费的空间转向,阅读方式也发生了阅读载体的媒介转向。因此,在书店设计中,如何营造出具有“难忘的回忆”的体验,塑造“物的空间”的角色,将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首先,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对书店从设计层面进行问题挖掘,就消费者对书店设计层面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从客观角度为论文提供有力实证,并基于体验经济理论、消费文化理论及“弗莱塔克三角模型”中体验的诱发、体验的感受及体验的升华三个阶段对大量优秀案例进行了图解、剖析,提炼出营造体验的设计元素。再者,基于案例解析及体验消费理论,从文化、空间、形象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理念更新,从选址导向、主题标识、消费娱乐三个层级进行设计要素提取,从功能实体、建筑本体、文化氛围三种形式进行体验模式探讨,并结合案例、体验经济“4E理论”及以上分析提出设计原则。最后,基于设计原则提出;功能配置层面下相近功能和跨界业态角度的“娱乐性体验下的多元融合”,空间设计层面下形态演绎、序列编排、流线组织及场景渲染角度的“避世性体验下的沉浸营造”,文化空间层面下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及精神文化角度的“教育性体验下的精神建构”,外部形象层面下形体及表皮角度的“审美性体验下的独特塑造”等四个设计策略。本文从体验消费的视角出发,通过大量案例分析,提出互联网背景下体验型书店的建筑设计策略,旨在为书店的设计起到参考效用。
曹宇[2](2019)在《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公众对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密切关注,新一代95后,00后学生群体展现出更多新的个性特点,在此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也是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从2005年起,以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首,国内多所高校纷纷进行书院制试点,书院制改革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新尝试和新举措。南京审计大学自2014年实行书院制,至今已历时五年。本文从书院制的内涵入手,阐释了书院制改革的理念和理论基础,分析了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背景、措施和成效,并深入探讨了当下书院制运行中不足,如书院自治权和教育功能受限,双院协同面临一定困难,设施和特色文化建设不足,导师制遭遇形式主义,通识教育存在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的存在,借鉴英美住宿学院、中国古代书院、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内地典型高校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和优化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的六条路径:一是制度层面应加强总体设计和政策支持;二是优化两院三务联动机制;三是重视设施的完善和文化内核的凝练;四是完善师资培育和管理机制;五是科学规划学生社区和社团活动;六是加快数字化校园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
吴圆圆[3](2019)在《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视对农服务一直是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历史进程中高度关注且付诸实践的重要范畴之一。本论文史论结合,富有独到见解地把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理论框架,全面系统深入的从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数字电视时代为电视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广播电视政策对推进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等多重维度,揭示了我国对农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作为两个核心要素,共同形成合力,推动对农电视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全方位构建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对农节目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格局。同时,对融合媒体时代,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优化发展予以了若干建设性思考。本论文首先从媒体科技史的研究视角,将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史划分为传统电视时代(即模拟技术时代)和数字电视时代两个部分,通过对传播科技与传播内容相互关系的把握,梳理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与发展。阐明了传统电视时代的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对农节目从无到有,经历了栏目化、频道化的升级发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数字技术进入电视实操领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采编播各环节走向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化,电视服务应用空间有力拓展,使传统电视对农节目从形式、内容到服务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传输系统的升级与新媒体传输渠道的拓展使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得到突破。论文继而从政策推动的研究视角,系统论述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政府如何通过惠农政策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供有效的保驾护航。“三农问题”主导了我国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在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方面,政府都有特殊考量和优惠政策。在具体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建构和生产体系上,惠农政策直接推动对农节目生产完整体系的建立,形成从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全方位全体系的对农服务平台。从原来节目的生产,节目中包含一部分对农服务要素,再到专门对农服务栏目再到专业对农频道,再到央视即将把原军事·农业频道分离,单独成立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这都是基于更好的从层级上显示出对农服务政策优惠的国家考量。现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进一步实行电视惠农,从县级平台到省级乃至全国平台,来发挥拓展基层第一线的传播影响,通过移动手机终端服务农民的新需求,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为依托将基层的、个体的需求放大到更大的层面,从而为点上的农村和农民服务。正是在科技创新引领和惠农政策推动两个核心要素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对农电视从四级覆盖、村村通、户户通、再到落实到人的电视扶贫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当下我国对农传播的基础设施格局,同时,又在对农节目生产方面,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专业对农服务频道到栏目再到节目的一个完整的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体系。论文进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举措。笔者结合电视媒介的供求理论和传播学受众理论指导,基于东中西信息传播的“数字鸿沟”、四级广电媒体网络的平台差异的遴选原则和调研的可行性分析,遴选典型地区、典型节目展开实证调查研究。遴选了国家级专业对农频道中央电视台军事·农业频道富有代表性的《致富经》、《乡约》栏目(国家级对农频道典型)、安徽亳州电视台(市级专业对农频道)及亳州姜屯村(传统村庄)、浙江磐安电视台(县级频道)及磐安管头村等(特色乡村旅游村)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获得第一手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新变化的认知。在深入阐释调研发现的对农服务节目供求新变化的基础上,对依托科技创新更好地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优先理念下传统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更大面积地实现基层的对农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郝斌[4](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提出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梁盼盼[5](2017)在《黎巴嫩小说《美国区》的空间解读》文中提出《美国区》是黎巴嫩着名作家贾布尔·杜维希于2014年最新出版的中篇小说,一经出版便获得了从阿拉伯学界到西方文坛的关注与肯定,《美国区》于2015年被提名为“阿拉伯布克”文学奖,2016年该小说被翻译成法语在法国出版。这部作品的关注点是当下部分伊斯兰极端分子。作者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对当下部分底层阿拉伯青年如何一步步走向极端主义的原因进行了探析。作品《美国区》将视线聚焦在城市的黎波里,以那里的穷人区美国区为叙事背景,同时又启动全景模式,将叙事空间延伸至整个黎巴嫩、伊拉克,直至欧洲的法国巴黎。作品中空间频繁转换,正是在不同的空间中,主人公的心理和命运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因此,本论文通过运用叙事空间理论,来解读小说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空间意象。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五个部分,其中论文的主要部分有四章。第一章“景观空间衬托历史背景”揭示出当时主人公所处的沉重的历史时代,并指出黎巴嫩底层人民无法逃脱的可悲命运的事实。第二章“社会空间呈现混乱现状”突显出当时沉重、压抑、混乱的社会状态,表现出底层青年对上层阶级的不满与无力反抗。第三章为“宗教空间聚焦极端主义”,揭示极端主义在的黎波里的风靡,聚焦主人公伊斯马仪踏上极端主义之路的前后经过。第四章“个人空间反映人性回归”,通过关注伊斯马仪不同时期个人生存空间的转换,寻踪其心理变化,最后人性的光辉将他从自爆的悬崖挽救。本篇论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空间意象的分析,挖掘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涵义,揭示出当时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与成长经历对于他性格和命运改变的重要影响。
牟頔[6](2017)在《我的成长印记—小学语文初任教师教科书文本理解力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实施,人们逐渐意识到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开始把教师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自“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正式提出以来,学界对于初任教师是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阶段和关键时期这一论断日益达成共识。然而,从当前初任教师的成长状态来看,他们在入职初期对于所任教学科的教科书文本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生疏、忽视甚至误解,这种教科书文本理解力的迟缓和低下,不仅阻碍了初任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进程,而且导致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低效。针对上述现象,本研究围绕初任教师的教科书文本理解力这一核心问题,选择一名初任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展现其在教学实践中教科书文本理解力发展的过程,并尝试揭示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可行途径。笔者有幸能够利用一年的时间来体验小学语文初任教师的生活,在这期间我与教科书文本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情逐渐凸显出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能在自然情境中描述现象、形成详尽材料,以致最完整真实地呈现我的经历,并赋予其价值和意义,笔者选择了质性研究方法的一种——叙事研究。以期通过我自身经验故事的呈现,让读者“身临其境”,结合意义阐释让读者有所感悟,从而让更多新教师能够从我的成长故事中获得一些思考和启发。因此,在本研究中我既是研究者,同时也是叙说者。本研究记叙了实习代课期间,发生在我身上的关于理解语文教科书文本的十个故事,力图通过语言描述充分展现初任教师教学生活的真实场景。经过文本重组和意义阐释,笔者认为自己理解教科书文本的历程可以归纳为四个阶段,即由理解感知的缺席到理解觉悟的萌发,再到理解思路的疏通,最终到理解设计的实践。并且通过对这一过程中遭遇的问题和境况给予理论层面的关照和反思,笔者得出了如下结论:(1)初任教师教科书文本理解力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人性格、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反思精神等内部因素,以及学生特点、教师群体、信任环境等外部因素;(2)树立自我发展意识、教学反思、观摩模仿和集体研修是帮助初任教师提升教科书文本理解力的有效途径。基于本研究发现,结合初任教师专业发展与职前教育的重要联系,为了促进和推动初任教师教科书文本理解力发展,笔者建议应在职前师范教育阶段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师范生需要明确自我定位,在校期间养成积极主动的专业发展意愿;(2)师范院校从课程设置等方面帮助师范生完善知识结构,尤其重视教学实践知识的积累;(3)结合笔者完成本研究的经历,鼓励师范生学做教育叙事研究,关注自我成长。
吴可[7](2017)在《我国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倡导全民阅读已经连续三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由此可见阅读推广的重要性。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本质要求是让人民能更轻松的进行阅读。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据全部人口的半壁江山,因此关于阅读的相关活动就必然不能忽视农村居民群体。农家书屋是我国一项重大投入的惠民工程,旨在建设成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问题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空间。农家书屋如果只建立,不积极实行阅读推广活动的话,那么农家书屋就办成了一个空有其表的摆设,所以书屋的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势在必行,它能最有效的帮助农家书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都要求农家书屋进一步加强阅读推广工作,惠及更多的农村居民。当前我国对于农家书屋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主要是以期刊文献的方式进行分析的,内容以理论为主大都缺乏实地调研。因此,本文在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农家书屋的研究理论基础上,结合对黑龙江省农家书屋的实地走访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SWOT分析法明确了影响农家书屋阅读推广活动开展的因素,并构建服务策略,最终对农家书屋阅读推广活动提出优化建议。
吴帆[8](2016)在《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数字时代的变革浪潮,孕育了社会经济新的商业逻辑,以及人类新的思维模式。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提到:“企业的宗旨就是创造顾客。”当代企业和品牌要赢得未来市场,就要赢得未来的消费主力——泛90后“数字原住民”。数字年轻一代,从出生起便浸淫在数字生活空间中,数字是讯息、是知识;是工具、是平台;是事业、是社交;甚至是思维、是态度,是生命的自然衍生。企业和品牌要融入他们的生活,必须实现营销“数字化”,其中的数字化传播,与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最休戚相关,也最为重要。新经济模式下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数字变革的先行军,其成功传奇令人惊叹;然而,那些商战百年而屹立不倒的传统企业和品牌,现在仍占据实体经济的重要命脉,未来更是融合“互联网+”和“+互联网”的关键担当;当面临数字转型的关键抉择,既往经验是财富还是包袱?未来战略该如何不破不立有取有舍?深入挖掘和探索这些企业和品牌在“变与不变”思辨中的数字化努力,是对“传承创新”议题更有深度和张力的研究。传统品牌的创新演绎,在化妆品行业相当典型。这个行业谋变求新,又注重经典传承,还备受新技术新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在数字时代的今天,行业排名前十位中仍有过半是百年企业。本研究以百年企业及旗下品牌为例,探究其过往历久弥新的原因,以及转战数字市场,面对消费新生代的数字化传播;通过深入分析品牌数字化传播的特征规律,提炼切实有效的传播策略,并试图建立创新传播模式,为传统企业和品牌的经营和发展,提供数字化生存的借鉴和参考。本研究以传播者品牌的角色定位而展开。研究脉络是从经典5W传播模式出发,秉着数字化传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将“消费者受众”作为研究的原点和归宿,在研究顺序上作出关键性修正:Who(品牌传者)—With Whom(消费者受众)—Say What&in Which Channel&in What Special Way(传播内容、渠道、数据)—With What Effect(传播效果)。全文分九章。第一章绪论,基于研究问题,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的核心观点和创新模式。第二章文献综述,分析数字化传播所归属的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及其“数字化”的演进和“人本化”的皈依,并提出研究见解。第三章到第八章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展开数字化传播的策略探讨。第三章聚焦传者研究,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探索数字挑战下的观念转变和策略创新;第四章聚焦目标受众研究,分析“泛90后数字原住民”的数字化特征及成因,提出企业和品牌以“后喻文化”思维,与数字一代“建立亲密互动的共同体”。第五章到第七章分别侧重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数据三项重点任务的研究,针对性提出品牌数字化传播中的“价值认同”、“杠杆效应”、“智能关联”三项应对策略,以及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传播实践——“求同存异”、“守正出奇”、“固本维新”。第八章围绕传播效果研究,阐述数字化传播效果的创新评估体系“影响力回报”的五度评估标准及其营销意义。第九章总结研究成果、提炼研究价值,并展望未来的创新探索。本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策略观点:品牌与消费者共建亲密互动的共同体,并提出具体的“一三五”应对举措:一个重心:传播受众,即目标消费者“泛90后数字原住民”三项任务: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数据五度评估:传播效果“影响力回报”的五个维度评估系统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品牌数字化传播模型。(如图所示)
王珏[9](2016)在《林语堂英文译创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译创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译创者主体性、译创手段以及译创效果三个方面对林语堂的英文译创活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旨在揭示林语堂作为译创者在译创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归纳其译创手段的总体特征,并对译创模式下的主体、文本、翻译与创作的杂合、传播与接受进行一次新的探索。本文首先以译创者主体性研究为起点,将林语堂界定为译创者,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双重身份作用之下的译创动机、译创内容以及译创思想方面的主体性行为。其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视角,点线面结合地勾勒林语堂的译创手段,指出其译创手段的复杂性以及同译创动机和译创思想之间的关联。最后是对译创效果的分析,从海外出版情况和读者评论两个层面分析其英文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情况,指出林语堂本人及其作品的国际影响力,揭示其译创动机的完成和译创手段的实现。通过以上三个维度的深入分析,全面、客观地在历史语境中审视译创者和译创文本,并归纳林语堂的主体行为和译创模式对文化输出的价值以及借鉴意义。本文得出的结论有以下三点:第一,作为译创者,林语堂既是文学译者又是文化自译者,这种双重身份消解了原文本和原作者的概念,将其置身于中国文化元文本的“翻译”这个宏大的语境之下。由此,林语堂在译创动机、译创内容以及译创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主体性,超越了传统译者的“隐身”,凸显了译创者更为主动的“自我再现”。第二,林语堂的译创手段自成体系,综合了翻译策略和创作手法,具有多层次性、丰富性、首创性和巧妙性,其呈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是“主调对话”:以输出中国语言文化为主要基调,以西方语言文化作为伴奏在场,在对话中既完成了其对中国文化的个性化重构,又使文本获得了目的语读者的共鸣。第三,林语堂系统全面地向西方译创了中国文化,其英文译创作品在海外具有跨时间跨地域的持续广泛的影响,获得了读者的认可。良好的译创效果表明,林语堂实现了向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译创动机,对中国文化的个性化重构也获得了认同。同时,这种译创实践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开辟了翻译式写作的新思路,在译创内容和译创手段上提供了宝贵经验。
姚大怀[10](2015)在《民国传奇杂剧史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进程以及戏曲史的演变为背景,以民国传奇杂剧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新戏曲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全面考察该时段传奇杂剧的发展、变化以及消亡历程,重点分析重要作家群体的思想艺术倾向以及各时段作品的思想主题、艺术风貌、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总结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反思其在剧烈的政治文化转型中尴尬的处境。为此,本文拟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属于“史”的范畴,即以时间为线,审视民国传奇杂剧的演变过程,共四章内容。第一章为民国传奇杂剧概述,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笔者拟从时空、文体以及学科等三个角度为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界定,从而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二是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该部分将从作家的籍贯分布、年龄分布、作品创作(刊发)的时间分布、作品刊发的地域分布以及传播载体等角度对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统计,从而从总体上把握民国传奇杂剧的作家、作品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民国初期、中期与后期的传奇杂剧创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不同时段作品的发展背景,探讨其兴盛与衰亡的外部原因,并从时代主题、传统主题等两个角度梳理各阶段的创作情况,宏观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发展历程及其兴盛、沉潜与消亡的规律。本文认为,推动传奇杂剧继续前进的外部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传奇杂剧的启示,其二是现代报刊业与出版业以及文化市场的强烈刺激,其三是不同类型剧作家的勉励坚守,其四是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与空前严峻的民族危机;除剧本体制以及剧作质量等内部因素外,致使传奇杂剧走向衰亡的外部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远离戏曲舞台,其二是新文学与现代话剧的冲击,其三是大批作家的纷纷淡出,其四是现代报刊业以及文化市场与传奇杂剧的疏离。通过梳理民国不同时期的剧作内容与主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击现实、服务读者、紧随时代主题需求,是民国传奇杂剧的主旋律与主要特色;抒情言志、自娱自乐、与时代需求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是民国传奇杂剧的重要特点,但与民国以前的此类剧作相比,同样融入了相应的时代色彩。下篇属于“论”的范畴,即抓住民国传奇杂剧发展与消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论述,并涉及对其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的评价,共分五章。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以报人作家、遗民作家、学者作家等主要作家群体为研究对象,旨在展现不同群体的思想倾向、创作观念、艺术贡献以及相应的教训等,从微观上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兴衰得失。本文认为,受思想、经历、职业、修养等要素的影响,上述三类作家在担负起民国传奇杂剧创作主力的同时,均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传奇杂剧的发展进程,并给后世留下迥异的经验与启示。报人作家主要在民初发挥了主导作用,并在政治与市场意识的双重作用下,其剧作明显指向政治时事与文化市场。在延续清末传奇杂剧的兴盛局面并收获可贵的艺术经验的同时,报人作家也在思想、艺术以及文体形式上暴露出明显的硬伤,从而透支了传奇杂剧的生命。遗民作家的创作高峰也在民国初期。特定的成长环境与生平经历,决定了遗民作家多在剧作中表达特有的遗民思想,表现出与民国政权以及新文化的截然对立。就艺术而言,遗民剧作在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具有较为明显的文人化与学术化的倾向,客观上加速了传奇杂剧的衰亡进程。学者作家在民国中后期成为传奇杂剧创作的主力。深重的民族危机、特殊的学者境遇与扎实的曲学造诣,使得学者作家一方面大声疾呼,号召民众勇赴国难,另一方面将传奇杂剧当成抒情写心的载体以及学术尝试的平台,表现出与报人作家、遗民作家截然不同的创作倾向。在艺术方面,学者作家注重曲律、文采与布局,创作了一批兼顾案头与场上的佳作,堪称民国传奇杂剧领域艺术造诣最为深厚的群体,其创作对于探索中国戏曲的发展方向不无启示意义。第八章通过与元明清以来的戏曲进行比较,以及综合比较民国各阶段的创作情况,揭示民国传奇杂剧在思想内容、艺术方面以及剧本体制等方面的传承与新变。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剧作家们一方面承袭了既有的戏曲传统,在传统题材领域收获颇丰,在书写传统主题方面仍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吸收了清末以来戏曲发展的经验,在题材开掘与主题开拓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创作成就;就艺术风貌而言,民国传奇杂剧在吸收传统戏曲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以及戏语言风格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新旧兼备的特色;在剧本体制方面,传承即意味着对文体个性的坚守,而新变则意味着挣脱束缚,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对于民国传奇杂剧而言,无论是传承,还是新变,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第九章一方面将民国传奇杂剧分别放在民国与当下,揭示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另一方面将其置于戏曲史与文学史领域,总结其无法替代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本文认为,作为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孕育出来的艺术成果,传奇杂剧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下亦具有重要的认识、审美与借鉴价值,较之于鼎盛时期的传奇杂剧,亦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还在重点梳理其艺术贡献的基础上,审视民国传奇杂剧在传奇杂剧史、民国戏剧史以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认为,民国传奇杂剧是元明清戏曲史的延续,是传奇杂剧史的殿军与终点,是民国戏剧史的旁枝与支流,并与其他文体一道,共同构筑起斑斓多姿的民国文学,堪称中国戏曲史与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论部分将以政治文化转型为切入口,综合分析民国传奇杂剧的功能定位、创作手法以及传播方式等关键问题,从而探讨与反思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本文认为,在政治文化剧烈转型之际,民国传奇杂剧只能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之中,无论如何抉择,都无法摆脱逐渐消亡的命运。
二、MM书屋——MM读者俱乐部真情为您推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M书屋——MM读者俱乐部真情为您推荐(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背景下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专业背景 |
1.2 研究概况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体验型消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关于书店建筑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框架 |
2.理论基础及体验型书店的发展 |
2.1 体验消费相关理论 |
2.1.1 消费文化理论 |
2.1.1.1 消费文化理论阐述 |
2.1.1.2 当代消费的风格化 |
2.1.2 体验经济理论 |
2.1.2.1 体验经济理论阐述 |
2.1.2.2 体验活动的营造 |
2.2 体验型书店发展脉络 |
2.2.1 传统书店的共性 |
2.2.2 体验型书店应运而生 |
2.2.2.1 互联网的冲击 |
2.2.2.2 体验消费兴起 |
2.3 体验型书店价值的重新定义 |
2.3.1 文化体验消费空间 |
2.3.2 建筑实践的内容 |
2.3.3 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
2.4 本章小结 |
3.体验型书店案例调研及现状解析 |
3.1 调研案例选择的逻辑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结果分析 |
3.2 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调查问卷 |
3.2.1 调查问卷分析 |
3.2.2 问卷结果总结 |
3.3 体验型书店的功能配置 |
3.3.1 普适化的基本陈列区 |
3.3.2 多元化的体验功能区 |
3.4 体验型书店的情感表达 |
3.4.1 体验的诱发 |
3.4.1.1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3.4.1.2 建筑入口空间 |
3.4.2 体验的感受 |
3.4.2.1 空间序列 |
3.4.2.2 空间组合编排 |
3.4.3 体验的升华 |
3.4.3.1 主题空间的显现 |
3.4.3.2 有效生动的细部 |
3.5 体验型书店的体验特色 |
3.5.1 内容——功能业态 |
3.5.2 容器——建筑设计 |
3.6 体验型书店的模式业态 |
3.6.1 书店的2.0 模式 |
3.6.2 书店的3.0 模式 |
3.6.3 多元化发展 |
3.6.3.1 群聚的文化场 |
3.6.3.2 明显的渗透率 |
3.6.3.3 双面的多样性 |
3.7 本章小结 |
4.互联网背景下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分析 |
4.1 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理念更新 |
4.1.1 体验型书店的文化彰显 |
4.1.2 体验型书店的空间组织 |
4.1.3 体验型书店的形象塑造 |
4.2 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要素提取 |
4.2.1 城市选址的导向性 |
4.2.2 体验主题的标识性 |
4.2.3 消费空间的娱乐性 |
4.3 体验型书店体验模式的多样展现 |
4.3.1 功能业态下的实体体验 |
4.3.2 建筑容器下的本体体验 |
4.3.3 文化空间下的氛围体验 |
4.4 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原则 |
4.4.1 功能——基于娱乐性体验的多元融合 |
4.4.2 空间——基于避世性体验的沉浸营造 |
4.4.3 文化——基于教育性体验的精神建构 |
4.4.4 形象——基于审美性体验的独特塑造 |
4.5 本章小结 |
5 互联网背景下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策略及发展趋势 |
5.1 娱乐性体验下的多元融合 |
5.1.1 .相近功能拼合 |
5.1.2 跨界业态调和 |
5.2 避世性体验下的沉浸营造 |
5.2.1 空间形态的主题演绎 |
5.2.1.1 常规手法下的普通空间 |
5.2.1.2 求异心理下的异质空间 |
5.2.2 空间序列的叙事编排 |
5.2.2.1 空间序列的片段 |
5.2.2.2 空间序列的编排 |
5.2.3 路径流线的多义组织 |
5.2.3.1 外部线索的引诱 |
5.2.3.2 水平动线的衔接 |
5.2.3.3 立体动线的维系 |
5.2.4 空间场景的情感渲染 |
5.2.4.1 舞台道具的协同 |
5.2.4.2 空间界面的催化 |
5.2.4.3 主题符号的点缀 |
5.2.4.4 环境氛围的烘托 |
5.3 教育性体验下的精神建构 |
5.3.1 器物层面的物质文化 |
5.3.2 复合多元的社会文化 |
5.3.3 场所视角的精神文化 |
5.4 审美性体验下的独特塑造 |
5.4.1 形体的感官刺激 |
5.4.2 表皮的视觉享受 |
5.5 发展趋势 |
5.5.1 馆店业态融合 |
5.5.2 线上线下贯通 |
5.5.3 老旧建筑更新 |
5.5.4 定位分层细化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问卷调查 |
附录 B 图片及表格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内容 |
四、研究的方法 |
(一) 文献分析法 |
(二) 调查研究法 |
(三) 比较研究法 |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书院制改革的理论阐释 |
一、书院制的内涵 |
(一) 书院制的概念 |
(二) 书院制的特征 |
(三) 书院制的模式 |
二、书院制改革的理念 |
(一) 重视学生整体就读经历 |
(二) “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
(三) “大爱为基,育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
(四) 坚持全人教育,强调通识教育 |
三、书院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一)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与书院制 |
(二) 学生发展理论与书院制 |
(三) 学生投入理论与书院制 |
第二章 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背景 |
一、社会外部环境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
(一) 国家提出“教育强国”战略 |
(二)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
(三) 信息技术变革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
二、部分大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
(一) 社会责任意识淡化 |
(二) 生命价值观念欠缺 |
(三) 独立自主性不强 |
(四) 实践创新能力匮乏 |
三、高校学生管理的传统模式需要变革 |
(一)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不再适应当前需要 |
(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相分离 |
(三) 宿舍教育功能未被重视 |
(四) 学生主体参与管理缺失 |
第三章 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
一、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概况 |
(一) 书院制成立 |
(二) 机构设置及人员组成 |
(三) 书院制发展和改革 |
二、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措施 |
(一) 机构联动:双院三务协同,共建育人机制 |
(二) 课程改革:围绕通识教育,创新培养方案 |
(三) 师资团队:实行导师制度,加强师生互动 |
(四) 环境建设:凝练书院文化,建设学生社区 |
(五) 学生参与:倡导自我管理,助力全面发展 |
三、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成效 |
(一) 书院制全面稳定运行 |
(二) 通识教育深入开展 |
(三) 宿舍教育功能提升 |
(四) 师生交流机会增加 |
(五) 学生主体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 |
(六) 构筑了学生安全管理的牢固防线 |
第四章 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问题与成因 |
一、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一) 书院自治权和教育功能受限 |
(二) 双院协同面临一定困难 |
(三) 设施和特色文化建设不足 |
(四) 导师制遭遇形式主义 |
(五) 通识教育存在问题 |
二、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问题归因 |
(一) 书院制本身尚未得到普遍认可 |
(二) 书院制下协同机制尚未健全 |
(三) 环境建设受学校发展和原有条件制约 |
(四) 书院制下导师制建设推行困难 |
(五) 学生组织及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受限制 |
第五章 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完善 |
一、中外书院制的经验借鉴 |
(一) 英美住宿学院制借鉴 |
(二) 中国古代书院制借鉴 |
(三) 香港中文大学书院制借鉴 |
(四) 复旦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书院制借鉴 |
二、完善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的路径 |
(一) 制度层面应加强总体设计和政策支持 |
(二) 优化两院三务联动机制 |
(三) 重视设施的完善和文化内核的凝练 |
(四) 完善师资培育和管理机制 |
(五) 科学规划学生社区和社团活动 |
(六) 加快数字化校园和教育管理平台建设 |
结束语 |
附录A: 书院制下学生体验调查问卷 |
附录B: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传统电视时代(模拟技术时代)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发轫 |
第一节 广播科技开创我国广播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河 |
一、广播对农服务的滥觞 |
二、广播对农节目的社会效应 |
第二节 电视科技促进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产生 |
一、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的先导作用 |
二、电视问世催生对农节目多彩新形态——从节目到栏目化、频道化 |
第三章 数字时代为电视对农服务节目传播创造新的可能 |
第一节 节目制作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 |
一、电视节目采编制作的便捷高效 |
二、数字电视服务的应用空间拓展 |
第二节 数字电视技术促进对农电视新格局的产生 |
一、节目内容生产的多样化与节目形态的变迁 |
二、传输系统的升级拓展有力突破地方媒体对农传播的区域性局限 |
三、对农传播新格局的形成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与环境对电视对农服务节目提出的挑战 |
第一节 互联网思维引发重新认识电视及其对农服务节目的传播理念与模式 |
一、“互联网思维”及其在传播业的核心理念 |
二、互联网思维对整个电视传播理念的颠覆与重塑 |
三、互联网思维对传统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及传播理念与模式的突破 |
第二节 互联网环境引发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内容生产的变化 |
一、受众的变化:受众构成、需求和审美趣味 |
二、传播环境的变化:从传统电视到三网合一的传输格局 |
三、节目的变化:节目形态、传播渠道与盈利模式 |
第五章 我国广播电视政策对推动对农节目发展的特殊价值 |
第一节 由“三农问题”主导的农村广电事业发展布局 |
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深化 |
二、党和政府对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特殊政策安排 |
第二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生产的惠农政策 |
一、传媒产业化的双重效益目标及其关系 |
二、“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在对农节目生产供给中的特殊考量 |
第六章 从典型案例调研看对农服务节目供求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典型案例的遴选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依据 |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二节 传统农民信息需求升级——安徽亳州调研发现 |
一、亳州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具体调研的实施 |
三、调研发现:基层农民对信息需求走向更高层次 |
第三节 “走进来”:基于新型农村产业发展的新需求——浙江磐安调研发现 |
一、磐安及其电视事业的基本现况 |
二、调研的具体实施 |
三、调研发现:农村新兴产业推动农民对农需求的多样化 |
第四节 国家级对农节目的创新实践——央视《致富经》、《乡约》调研发现 |
一、《致富经》、《乡约》基本情况 |
二、《致富经》的创新探索 |
三、《乡约》的创新探索 |
第七章 总论:对农传播优化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农民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变化 |
一、电视对农服务须适应农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
二、新兴产业形态下的农民:主动传播需求有待满足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为县级对农服务节目发展提供新指南 |
一、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是解决县级电视媒体发展困境的迫切需要 |
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发展经验 |
三、县级融媒体建设对对农服务持续优化的思考 |
第三节 移动优先理念下对农电视服务节目的优化 |
一、“内容为王”升级,大小屏差异化的战略布局 |
二、传统优势对农节目走向移动终端的实现路径 |
三、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实现对农服务节目分级扶持政策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4)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
结语 |
图版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王琦年表 |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5)黎巴嫩小说《美国区》的空间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3.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景观空间衬托历史背景 |
1.1 沉重的历史时代 |
1.1.1 外国势力干涉 |
1.1.2 国内动荡不安 |
1.2 卑微的命运 |
1.2.1 基本生活无法保障 |
1.2.2 生命安全面临威胁 |
第二章 社会空间呈现混乱现状 |
2.1 混乱的社会现状 |
2.1.1 美国区的“乱” |
2.1.2 美国区的“脏” |
2.2 无力的反抗 |
2.2.1 内心不满的宣泄 |
2.2.2 被监视下的反抗 |
第三章 宗教空间聚焦极端主义 |
3.1 风靡的极端主义 |
3.1.1 消失的基督教教堂 |
3.1.2 新兴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
3.2 迷失的出走 |
3.2.1 极端分子的影响 |
3.2.2 极端组织的招募 |
第四章 个人空间反映人性回归 |
4.1 变化的心理历程 |
4.1.1 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 |
4.1.2 压抑沉闷的少年时光 |
4.1.3 开启的极端主义之路 |
4.1.4 矛盾挣扎后的自我救赎 |
4.2 人性的回归 |
4.2.1 对生命之爱 |
4.2.2 对家园之爱 |
4.2.3 回归与重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小说《美国区》译文 |
附件 |
(6)我的成长印记—小学语文初任教师教科书文本理解力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教师专业发展——关注初任教师 |
(二) 教师的教科书文本理解力急需提升 |
(三) 个人的实践经历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关于初任教师的研究综述 |
(二) 关于理解力的研究综述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初任教师 |
(二) 教科书文本 |
(三) 教科书文本理解力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 研究方法:叙事研究 |
(二) 研究过程 |
(三)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二章 叙说与评述:我的成长印记 |
一、素描:关于“我”和L小学 |
二、起点:成长之初的困惑 |
(一) 语文课应该怎么上? |
(二) 语文教科书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 |
三、回首:初次体验,那些深刻记忆 |
(一) 学校初始印象 |
(二) 特殊的“岗前培训” |
四、历程:留下痕迹,且行且思 |
故事一 抓不住问题的尾巴 |
故事二 失败的词串教学 |
小结:忽略课标、依赖教参——理解感知的缺席 |
故事三 名师“同课两上”的不同感受 |
故事四 特级教师的“独创课” |
故事五 课间小讨论——闪动的理解之光 |
小结:校本教研、前辈领航——理解觉悟的萌发 |
故事六 课标是理解的灯塔 |
故事七 家长开放日给我的“刺激” |
小结:重读课标、课后反思——理解思路的疏通 |
故事八 学而思则优 |
故事九 我主张、我选择 |
故事十 我的语文教学小妙招 |
小结:独立思考、个性解读——理解设计的实践 |
第三章 探寻:成长背后的思考 |
一、初任教师教科书文本理解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内部因素 |
(二) 外部因素 |
二、初任教师教科书本文理解力的发展途径分析 |
(一) 树立自我发展意识 |
(二) 教学反思 |
(三) 观摩模仿 |
(四) 集体研修 |
第四章 叙事的意义延续:发展与期待 |
一、明确自我定位——发展意愿的养成 |
二、完善知识结构——实践知识的积蓄 |
三、聚焦语文特色——学做教育叙事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7)我国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家书屋阅读推广概述 |
第一节 农家书屋概述 |
一、农家书屋的概念 |
二、农家书屋的特点 |
三、农家书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阅读推广概述 |
一、阅读推广的含义 |
二、阅读推广的主体 |
三、阅读推广的内容 |
第三节 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二、可行性 |
第四节 影响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的因素 |
一、基础设施 |
二、活动形式 |
三、农村村民自身的阅读习惯 |
四、农村固有的整体环境 |
第三章 黑龙江省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的基本情况 |
一、调查目标 |
二、数据来源及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第二节 调查内容及结果 |
一、调查内容 |
二、调查结果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SWOT分析 |
一、SWOT分析法及其具体应用 |
二、农家书屋阅读推广SWOT模型 |
三、农家书屋阅读推广SWOT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借助外部条件推进阅读推广活动开展 |
一、政府持续加强关注 |
二、名人效应带动农家书屋阅读推广 |
三、其他机构合作推广 |
第二节 农家书屋强化自身服务进行阅读推广 |
一、人员配置 |
二、图书采购 |
三、数字服务 |
四、群体服务 |
第三节 提高农村居民读者自主阅读意识 |
一、有意识的培养农村居民阅读习惯 |
二、对村民的数字设备使用进行培训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定位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理论综述 |
第二节 相关研究 |
第三章 传播者研究:百年传统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研究范畴 |
第二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发展驱动:传承和创新 |
第三节 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的数字新境:挑战和机遇 |
第四节 传统品牌数字传播核心策略和创新模式 |
第四章 传播受众研究:泛90后数字原住民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数字原住民的学术概念和研究状况 |
第二节 数字原住民数字化特征和成因 |
第三节 数字原住民画像与品牌数字化传播 |
第四节 案例研究:构建后喻文化传承模式;实现传统经典现代演绎 |
第五章 传播内容研究:价值认同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价值认同”的营销观念 |
第二节 “价值认同”与泛90后数字原住民 |
第三节 “价值认同”与品牌数字化传播内容 |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内容生成“求同存异”;创意表现“大同小异” |
第六章 传播渠道研究:杠杆效应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数字生活空间的传播新境 |
第二节 传媒现实:融合,从跨界到无界 |
第三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渠道特征 |
第四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的“杠杆效应” |
第五节 案例研究:守正,聚力品牌支点;出奇,撼动口碑杠杆 |
第七章 传播数据研究:智能互联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数据智能化应用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市场调研到智能关系 |
第三节 数字化传播的“智能互联”:从CRM到 SCRM |
第四节 案例研究:“农民+诗人”思维;“固本+维新”任务 |
第八章 传播效果研究:影响力回报 |
本章概要 |
第一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的研究发展和重新审视 |
第二节 品牌数字化传播效果评估:“影响力回报” |
第三节 品牌数字传播影响力回报5标准 |
第四节 案例研究:品牌的整合力;传播的影响力 |
第九章 结语:主要发现,数字出路及创新未来 |
第一节 研究回顾:主要发现 |
第二节 研究分析:数字出路 |
第三节 研究展望:传承创新 |
附录1 :调研记录 |
附录2 :定性调研访谈问题 |
附录3 :定量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林语堂英文译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译创理论概述 |
2.2 林语堂研究述评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语堂译创动机、内容和思想研究 |
3.1 林语堂译创动机分析 |
3.1.1 赛珍珠的发现和My Country and My People的畅销 |
3.1.2 纠正此前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
3.1.3 调和中西文化,构建多元文化 |
3.1.4 从个人兴趣与视角出发讲述中国故事 |
3.2 林语堂译创内容分析 |
3.2.1 经典哲学着作 |
3.2.2 幽默、闲适、性灵题材 |
3.2.3 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 |
3.2.4 影响译创内容的因素分析 |
3.3 林语堂译创思想分析 |
3.3.1 宏观视角:翻译艺术观、语言文化杂合观以及文学性灵观 |
3.3.2 微观视角:关于翻译标准和翻译方法的讨论 |
3.4 林语堂作为译创主体的贡献和价值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语堂译创手段研究 |
4.1 语言视角下的译创手段分析 |
4.1.1 正文本层面 |
4.1.2 副文本层面 |
4.1.3 互文本层面 |
4.2 文化视角下的译创手段分析 |
4.2.1 中国文化的内部层面 |
4.2.2 中西文化的外部层面 |
4.3 林语堂译创手段的贡献和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语堂译创效果研究及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
5.1 林语堂译创作品海外出版情况分析 |
5.2 林语堂译创作品读者接受情况分析 |
5.2.1 期刊和报纸上发表的书评文章 |
5.2.2 网络上发表的读者评论 |
5.3 林语堂译创效果的原因分析 |
5.3.1 西方文化语境的需要 |
5.3.2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
5.3.3 赛珍珠夫妇的作用 |
5.4 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林语堂作品总目 |
附录二:林语堂生平年表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民国传奇杂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论题的提出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上篇 |
第一章 民国传奇杂剧概述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时空界定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文体界定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学科界定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 |
一、作家整理统计 |
二、作品整理统计 |
第二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发展背景 |
一、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民初传奇杂剧的启示意义 |
二、现代化报刊业与出版业对传奇杂剧的支持 |
三、作家队伍的壮大对传奇杂剧的推动 |
四、结语 |
第二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时代书写 |
一、民初传奇杂剧中的“革命”与“民国” |
二、社会问题的展现与剖析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传承与变异 |
一、主题多样的历史文献剧 |
二、文学市场化背景下的儿女风情剧 |
三、结语 |
第三章 民国中期(1920-1931)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五四风潮下传奇杂剧面临的困境 |
一、新文学的崛起与旧文体的衰落 |
二、现代话剧的崛起与旧剧的衰落 |
三、主流报刊与传奇杂剧的疏离 |
四、作家数量的锐减 |
五、结语 |
第二节 时代主题的延续与开拓 |
一、政治乱象的书写 |
二、民族存亡的思考 |
三、社会问题的反思 |
四、结语 |
第三节 传统题材剧的主题建构 |
一、历史文献剧中惆怅情绪与历史意识 |
二、儿女风情剧的自我书写与时代意识 |
三、结语 |
第四章 民国后期(1932-194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国后期传奇杂剧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
一、战争的创伤与文化的劫难 |
二、民族精神的高扬与抗战文艺的勃兴 |
三、结语 |
第二节 时代意识的空前高涨 |
一、抗战题材剧的勃兴 |
二、其他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书写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延续与深化 |
一、历史感慨与惆怅情绪的抒发 |
二、女性问题与爱情生活的呈现 |
三、传统文化观念的解读与反思 |
四、结语 |
下篇 |
第五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上)——报人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云集与星散:报人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一、民国以前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概况 |
二、民国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政治与市场:报人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文人论政与政治意识 |
二、卖文为生与市场意识 |
第三节 经验与教训:报人剧作的艺术得失 |
一、报人剧作的艺术经验 |
二、报人剧作的艺术教训 |
三、结语 |
附:民国报人作家一览 |
第六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中)——遗民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喧哗与平静:遗民作家的思想倾向与创作概况 |
一、遗民群体的思想倾向 |
二、遗民作家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现实与传统:遗民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否定现实与反思前朝 |
二、抵制新学与弘扬传统 |
第三节 定性与反思:遗民作家的艺术表现 |
一、遗民剧作的案头化倾向 |
二、遗民剧作的教训 |
三、结语 |
附:遗民作家一览 |
第七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下)——学者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沉默与崛起:学者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民族与个体:学者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民族危机与呼唤抗争 |
二、学者境遇与惆怅感怀 |
三、学术兴趣与创作尝试 |
第三节 案头与场上:学者作家的艺术造诣 |
一、曲律谨严,南北兼擅 |
二、文词精雅,本色自然 |
三、脉络清晰,布局妥帖 |
四、结语 |
附:学者作家一览 |
第八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传承与新变 |
第一节 思想内容的传承与新变 |
一、延续与起伏:题材类型的消长 |
二、单一与多元:剧作内容的拓展 |
三、传统与现代:戏曲主题的嬗变 |
四、结语 |
第二节 艺术风貌的传承与新变 |
一、借鉴与创新:情节结构的设置 |
二、延伸与拓展: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典雅与通俗:语言风格的变迁 |
四、结语 |
第三节 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 |
一、回归与解构:剧本结构的变革 |
二、再现与扭结:音乐体式的因替 |
三、结语 |
第九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当代意义 |
三、结语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艺术贡献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地位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文学史地位 |
四、结语 |
余论 政治文化转型下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及其反思 |
一、关于功能定位: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众 |
二、关于体制规范:是突破创新还是传承坚守 |
三、关于传播方式:是静态传播还是动态传播 |
四、结语 |
附录一:晚清民国曲家曲目摭补 |
附录二:民国传奇杂剧目录 |
附录三: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丛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MM书屋——MM读者俱乐部真情为您推荐(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背景下体验型书店建筑设计研究[D]. 杨鸥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南京审计大学书院制改革研究[D]. 曹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3]我国电视对农服务节目发展研究[D]. 吴圆圆. 上海大学, 2019(02)
- [4]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5]黎巴嫩小说《美国区》的空间解读[D]. 梁盼盼.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17(12)
- [6]我的成长印记—小学语文初任教师教科书文本理解力的叙事研究[D]. 牟頔.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7]我国农家书屋阅读推广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吴可. 黑龙江大学, 2017(07)
- [8]传统品牌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以百年化妆品企业及其品牌为例[D]. 吴帆.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5)
- [9]林语堂英文译创研究[D]. 王珏.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10]民国传奇杂剧史论[D]. 姚大怀.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