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模在选矿设备试验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涛[1](2019)在《ZK3648型振动筛结构断裂分析及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对于煤炭洗选加工技术和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家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采用先进的燃烧煤和环保技术,不断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减少污染排放。要下大力气推动洁净煤技术,发展选煤、配煤和型煤技术。所以,研究选煤技术与装备,提升煤炭洗选加工效率与指标意义重大。随着煤炭洗选厂的建设规模和煤炭洗选装备不断向大型化、系列化方向发展,煤炭洗选设备和技术逐渐创新,生产效能不断提高,市场对煤炭洗选设备的生产厂家的要求也愈来愈严格。煤炭洗选设备种类较多,其中直线振动筛广泛应用于矿物的分级、脱水、脱介、脱泥,其洗选质量的高低、分级指标、脱水效果优劣、运行是否可靠直接影响着选矿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就煤炭加工而言,振动筛筛分技术和分选技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振动筛的基本工作原理、结构优化设计以及数字化设计方法,在我国的选煤、矿山等行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振动筛作为主选设备之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设备上一些关键零部件断裂现象也是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但目前国内关于振动筛关键零部件断裂的研究,大多数是对单个个体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由于边界条件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差异,其结果与实际往往出现偏差。因此在大型筛分机械的设计和改造过程中,就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断推进我国大型筛分机械技术装备向前发展。本课题以ZK3648型振动筛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数学建模、模拟仿真、分析原因、优化改进等研究方法,对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同时进行静力学和动力学的仿真分析,应用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振动筛结构内部应力特点,探求易发生结构断裂的位置,重点分析横梁结构断裂特点与原因,为此类设备优化设计和现场改造提供理论指导。图35幅;表13个;参53篇。
王欣婷,赵清[2](2012)在《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设备选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选金机械设备的选型关系到整个选金工艺流程以及工业企业的运营,选择适用并且兼顾最高经济效益的机械设备可以在达到最高产量的基础上缩减成本。运用综合评判法进行选金机械设备的优化选择,可以对模糊的信息进行量化的比较,得到比较合理的最优方案,本文以某金矿选矿厂破碎流程的设备选型为例,拟订两端一闭路的两种组合的候选方案,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确定评价因素集,评价等级集,和权重的集合,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评价比较,最后根据量化的数据,得出较优的合理方案,在产品粒度达到要求的基础上,选择出设备功率和设备负荷较低,同时可维修性较高,价格较低的设备选型方案,从而验证模糊综合评价在选金机械设备选型中应用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时杰[3](2009)在《磁选柱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学这一重要的基础学科迅速地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并在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金融管理等方而发挥出愈来愈明显、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作用。数学与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形成一种重要的、可以实现的技术。“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的提法,已为愈来愈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然而,一个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包括科学技术中的问题,往往并不是自然地以一个现成的数学问题的形式出现。要充分发挥数学的作用,首先要将所考察的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归结为一个相应的数学问题,即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步骤,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从定量或定性的角度,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指导。磁选柱作为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磁选设备,以其方便,灵活,选矿指标好等优点而被众多选厂倾迷。但磁选柱也和其他选矿设备一样,每一次的应用都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室、半工业或工业试验来调试。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而且对该设备的推广造成很大的困难。正是鉴于这方面的原因,本论文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出发,对影响磁选柱分选效果的磁力、水力阻力以及颗粒本身的性质等做了详细分析,在借鉴了大量建立数学模型的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磁选柱数学模型。并利用Visual Basic 6.0软件实现了该磁选柱数学模型的计算机动态模拟。该模型不仅可以通过调节一般的分选参数(如通电电流大小,上升水速)来预测分选指标,还可以根据具体选别要求,对磁选柱的结构参数进行设计。由于磁选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影响磁选的因素众多,加之条件限制,本论文将该数学模型简化为磁选柱精矿回收率模型和精矿品位模型。通过大量试验调试,对模型中的球形度,磁力,水力阻力系数进行校正。结果证明该模型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在不同颗粒性质、不同上升水速或不同电流大小情况下的精矿回收率和精矿品位。并在计算机上动态实现了预测不同条件下每个时刻的回收率和品位。
于开平[4](2002)在《旋振塔式选矿机的研制及其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重选设备的研制一直是选矿界的一大学术难题,而细粒重选设备的研制更是难上加难。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重选难以有效回收微细粒级矿物,所采用的设备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笨重,于是对重选的前景发生了怀疑和动摇。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重选又重新获得了生命力,其能耗低、污染小、设备结构相对简单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八十年代中期前后,国内外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相继出现了一批新型的重选设备,如MGS、Knelson选矿机、转盘选矿机等,为重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面对着资源的日益贫、细、杂以及长期以来堆积的数以亿吨计的老尾矿,这些设备都存在着其自身的局限性,难以有效地分选,因此开发适用于现代矿物特点的重选设备迫在眉睫。 本论文研究所依托的课题一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九五”执行)暨云南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锡尾矿再利用的选矿新工艺和新设备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要开发高效低耗的细粒重选设备,必须要充分掌握矿物颗粒在各种力场下的运动规律,然而重选理论的发展却严重滞后于重选设备的发展。本论文在参阅了前人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重选设备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确立了开发适用于云锡老尾矿特点的新型流膜类细粒重选设备一旋振塔式选矿机的方向。 在旋振塔式选矿机的研制过程当中,论文作者在导师张文彬教授的指导与鼓励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将旋振塔式选矿机的研制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二代直到目前的第三代。论文对前两代设备的研制进行了简要地介绍与评述,并对第三代设备的设计意图、方案以及主体设备的设计进行了详细地介绍。 第三代旋振塔式选矿机是一种全新的复合力场流膜类细粒重选设备,与其他的细粒重选设备相比,旋振塔式选矿机具有六大主要特点:①旋振塔式选矿机产生的是一个锥面铺展流,矿浆经过分矿器到达选别盘面时,其流膜慢慢成扇形铺展,逐渐变薄,流速也随着逐渐降低,因而对细粒级物料的分选十分有利。②旋振塔式选矿机不仅可以产生锥面流膜分布,而且它能在水平回旋振动的作用下,使盘面上每点都产生一个半径为3~6毫米的圆运动,大大地加强了颗粒之间的松散剪切,使富集比大大提高;同时锥形盘面作低速自转,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得 昆明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摘要到不同的产品。③本支承式旋振塔式选矿机采用机械运动的方式来强制选别盘面做高频振动,充分保证了选别盘面的水平剪切运动有效可靠,解决了悬挂结构造成的振幅、频率调整不便的问题。并且对其成功地实现了多层化,大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④旋振塔式选矿机的水平剪切运动采用了正弦双滑块机构来实现,解决了选别盘面上每点振动状态不完全一致的问题,而保证了整个盘面各点运动规律及状态完全一致,即做半径为偏心距大小的圆运动。⑤旋振塔式选矿机的选别盘面采用玻璃钢材料制成,而不同于传统的木质材料,大大地延长了选别面的使用寿命:同时,独特的选别盘面设计可以降低分选盘面的重量,减少了其在运动过程中惯性力的不利影响,保证了多层化对设备负荷的要求。③旋振塔式选矿机设计中采用了独特的偏心距调整结构,不仅可以调整设备的振幅,而且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分别实现了对高频振动系统、选别盘面低速自转系统的速度调节。从而保证了设备对多种物料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以后的产业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旋振塔式选矿机产生的是一个锥面流,它属于非均匀流的范畴,矿浆运动过程极为复杂,这方面的机理研究极少。尽管如此,在理论研究部分,作者以流膜理论和斜面流理论为基础,对所研制成功的第三代旋振塔式选矿机的锥面流的矿浆运动过程、单颗粒及颗粒群在锥面流膜中的运动规律以及旋振塔式选矿机的振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揭示了矿物颗粒在锥面流复合力场下的运动特性,解释了旋振塔式选矿机分选矿物的规律。 在实践检验部分,论文采用第三代旋振塔式选矿机对三种不同性质的矿样进行了大量的试验,重点研究了该设备的多个结构参数对云锡老尾矿分选指标的影响,并确定了分选云锡卡房老尾矿试样最佳的工艺条件。同时指出旋振塔式选矿机可以分选多种重矿物,具有相当大的适应性。 论文最后得出结论,旋振塔式选矿机具备了分选锡尾矿的能力,对细粒和微细粒矿物的回收是有效的,达到了攻关合同的要求,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重选设备。该创新性设备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
刘惠中[5](2001)在《BL1500-A型螺旋溜槽的研制及其在尾矿再选中的应用》文中认为BL15 0 0螺旋溜槽是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最新研制成功的新一代螺旋溜槽 ,该设备已在金属矿及非金属矿的选别中得到成功应用。本文论述了BL15 0 0 A型螺旋溜槽的研制及分选原理 ,重点介绍了该设备在冶金渣、硫酸渣、铁尾矿、有色金属矿尾矿等固体废弃物再选中的应用情况。
刘惠中[6](2000)在《数模在选矿设备试验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提出了一种选矿设备试验研究用的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 ,介绍了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具体实现过程及软件的设计。此外 ,结合两种选矿设备在工业试验研究中的建模应用实例 ,阐述了此种建模方法在选矿设备的操作工艺优化、性能评估及指标预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荀志远,张强,王化军,朱友益[7](1996)在《新型低高度浮选柱数学模型及按比例放大》文中指出在作者多年从事新型低高度浮选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着重研究了这种新型浮选设备的数学模型及按比例放大。评述了目前有关浮选柱数模的现状。比较和分析了它与常规浮选柱在结构、原理等方面的区别,论述了对新设备进行数模及按比例放大研究的重大意义。对该新设备的数模和按比例放大,提出了新见解。
郑飞,伍保恒,陈深[8](1992)在《世界黄金生产的发展和黄金选别技术》文中指出 现代,黄金大多用于制作首饰,由于金具有极佳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而且具有理想的物理化学特性,廿世纪末就显示出它在工业中,是不可缺少的金属。黄金在计算机、交通装备、宇航技术,以及喷气飞机引擎和其他许多领域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黄金成为货币使用的金属——硬通币,每年生产的黄金大部分归政府所有,或交中央银行储备,黄金的功用到本世纪末不会有变,黄金加工业只是加工制作珠宝首饰工艺品之类东西,到本世纪末,预计世界各国黄金加工的黄金总需求量为493万盎司,世界黄金资源的储量完全能满足上述预测的需求。
范象波[9](1991)在《重力选矿的回顾和展望》文中研究说明 一、简要的回顾重力选矿是最古老的选矿技术,最早的应用开始于中国、埃及与希腊,用于提取黄金,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550年的两千余年中,这一技术没有什么变化与发展。值得指出的是某些早期应用的设备,例如溜槽与淘洗盘至今仍在应用。
甘经超[10](1989)在《1988年中国选矿科技的新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1988年中国选矿科技的主要进展,包括选矿理论、破碎磨矿、选矿设备、选矿药剂、选矿工艺、综合利用、选矿数模及自动控制等方面的进展。
二、数模在选矿设备试验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模在选矿设备试验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ZK3648型振动筛结构断裂分析及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振动筛发展现状 |
1.1.1 国外振动筛现状 |
1.1.2 国内振动筛现状 |
1.2 国内振动筛存在的问题 |
1.3 国内振动筛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ZK3648 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
2.1 工作原理 |
2.2 结构特点 |
第3章 ZK3648 振动筛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
3.1 运动学分析 |
3.2 动力学分析 |
3.3 振动参数选择原则 |
第4章 ZK3648 振动筛及关键件静力与动力学分析与研究 |
4.1 有限元分析及ANSYS简介 |
4.2 数值模拟流程及参数设置 |
4.2.1 三维建模及模型导入 |
4.2.2 设定边界条件并划分网格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3.1 静力学分析 |
4.3.2 动力学分析 |
4.3.3 模型验证 |
第5章 ZK3648 振动筛横梁优化设计 |
5.1 横梁结构 |
5.2 静力学分析 |
5.3 动力学分析 |
5.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磁选柱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数学模型及模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产品的设计与制造领域 |
1.2.2 石油化工领域 |
1.2.3 社会科学领域 |
1.2.4 经济学领域 |
1.2.5 其他领域 |
1.3 数学模型及模拟在选矿中的应用及意义 |
1.3.1 意义 |
1.3.2 选矿中数学模型及模拟的发展 |
1.3.3 计算机在选矿建模过程的应用 |
1.3.4 计算机建模在选矿中的新发展 |
第二章 磁选柱及其模型研究的意义 |
2.1 磁选柱的结构 |
2.2 磁选柱的原理及发展 |
2.3 磁选柱的种类 |
2.3.1 实用新型磁选柱 |
2.3.2 磁铁矿精选机 |
2.3.3 复合波磁选柱 |
2.3.4 脉动磁选柱 |
2.3.5 智能螺旋磁场磁选柱 |
2.3.6 一种新型磁选柱 |
2.4 课题目的 |
第三章 磁选柱数学模型 |
3.1 数学模型 |
3.1.1 数学模型的定义 |
3.1.2 数学模型的分类 |
3.1.3 建模的原则 |
3.1.4 建模的主要步骤 |
3.1.5 建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
3.2 几个选矿中的数学模型 |
3.3 磁选柱数学模型的制作 |
3.3.1 模型的微分形式 |
3.3.2 模型的功能 |
3.4 模型的简化 |
3.4.1 回收率模型 |
3.4.2 品位模型 |
3.5 模型的求解 |
3.5.1 磁选柱数学模型因素分析 |
3.5.1.1 磁场作用力 |
3.5.1.2 颗粒在磁选柱中的有效重力 |
3.5.1.3 上升水力 |
3.5.1.4 颗粒在磁选柱中所受的合力 |
3.5.2 模型的离散化求解 |
第四章 数学模型的计算机模拟 |
4.1 模型处理软件的现状 |
4.1.1 Mathematica软件 |
4.1.2 MATLAB |
4.1.3 SAS系统 |
4.1.4 UNDO |
4.2 计算机模拟系统 |
4.2.1 系统原始界面 |
4.2.2 系统运行主界面 |
4.2.3 欲分选矿物参数设置系统 |
4.2.4 磁选柱参数设置界面 |
4.2.5 磁选柱工作参数设置系统 |
4.3 系统运行示例 |
第五章 模型的验证与校正 |
5.1 模型的验证 |
5.2 模型的校正 |
5.2.1 球形度的校正 |
5.2.2 磁力校正 |
5.2.3 沉降阻力校正 |
5.2.4 给矿浓度 |
5.3 校正后模型与实际对比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计算机模拟主要源程序代码 |
(4)旋振塔式选矿机的研制及其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重选的发展历史与意义 |
1.1.1 重选的发展历史 |
1.1.2 重选的意义 |
1.2 重选设备的发展概况 |
1.2.1 螺旋选矿机 |
1.2.2 跳汰机 |
1.2.3 锥面流膜选矿机 |
1.2.4 斜面流膜选矿机 |
1.2.5 离心选矿机 |
1.3 重选理论的发展概况 |
1.3.1 分层的动力学体系学说 |
1.3.2 分层的静力学学说 |
1.3.3 动力学和静力学分层学说的统一性问题 |
1.4 锡选矿的现状及进展 |
1.4.1 世界及我国锡资源概述 |
1.4.2 锡资源选别回收利用的现状与进展 |
1.4.3 锡选矿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
1.5 重选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
1.5.1 重选面临的问题 |
1.5.2 重选今后的发展方向 |
2 论文选题及研究方法 |
2.1 论文选题及意义 |
2.1.1 论文选题 |
2.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2.2 论文研究方法 |
2.2.1 云锡老尾矿的特点 |
2.2.2 论文研究方案的确定 |
2.2.3 论文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
3 旋振塔式选矿机的设计与制造 |
3.1 设备设计概论 |
3.1.1 设备命名依据 |
3.1.2 设备的主体结构 |
3.1.3 设备的设计准则 |
3.2 设备的主体结构设计与制造 |
3.2.1 第一代旋振塔式选矿机XZT ⅠΦ1500-3的设计与制造 |
3.2.2 第二代旋振塔式选矿机XZT ⅡΦ2000-4的设计与制造 |
3.2.3 第三代旋振塔式选矿机XZT ⅡΦ2500-8的设计与制造 |
3.3 小结 |
4 旋振塔式选矿机的选别机理研究 |
4.1 斜面流分层理论 |
4.1.1 斜面重力场中矿物粒群按密度分层、分离理论 |
4.1.2 层流斜面流的流动特性和松散作用力 |
4.1.3 紊流斜面流的流动特性和紊动扩散作用 |
4.1.4 厚层紊流斜面流中矿石的分选 |
4.1.5 在薄层流膜中矿石的分选 |
4.2 流膜理论 |
4.2.1 Gaudin的层流分选理论 |
4.2.2 拜格诺剪切松散理论 |
4.2.3 Burt分层假说 |
4.2.4 Kelly的分层假说 |
4.2.5 黄枢等的准层流分选理论 |
4.3 旋振塔式选矿机中锥面流的矿浆运动特性研究 |
4.4 旋振塔式选矿机中颗粒的运动规律探讨 |
4.4.1 锥面流中的单个矿粒的运动规律 |
4.4.2 锥面流中的成群矿粒的运动规律 |
4.4.3 矿粒在旋振塔式选矿机上的运动规律 |
4.5 小结 |
5 第三代旋振塔式选矿机的选矿试验研究 |
5.1 云锡老尾矿氧化矿泥的分选试验 |
5.1.1 分选试验用试样的性质特点 |
5.1.2 分选试验及结果分析 |
5.2 柳州华锡尾矿的分选试验 |
5.2.1 分选用试样的性质特点 |
5.2.2 分选试验结果 |
5.3 攀钢钛铁矿试样分选 |
5.3.1 分选用试样的性质特点 |
5.3.2 分选试验结果 |
5.4 第三代旋振塔式选矿机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运转情况 |
5.5 小结 |
6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BL1500-A型螺旋溜槽的研制及其在尾矿再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分选原理 |
2.1 螺旋溜槽分选的基本原理 |
2.2 BL1500-A螺旋溜槽的设计特点 |
(1) 断面曲线的设计。 |
(2) 横向冲洗水的设计。 |
(3) 结构设计。 |
2.3 BL1500螺旋溜槽结构特点及技术参数 |
3 在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中的工业应用实践 |
3.1 对钢厂高炉瓦斯泥的回收利用 |
3.2 铁尾矿的再选 |
(1) 铁矿尾矿矿泥的再选。 |
(2) 低品位磁选铁矿尾矿的再选。 |
3.3 硫酸渣的回收再利用 |
(1) 河南某硫酸厂硫酸渣的回收。 |
(2) 湖北某硫酸厂硫酸渣的回收。 |
3.4 钨细泥的再选 |
3.5 锡矿尾矿的再选 |
4 结 语 |
(6)数模在选矿设备试验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应用经验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
2.1 确定相关变量 |
2.2 回归方程形式的选定 |
2.3 数据的准备 |
2.4 回归分析 |
2.5 软件设计 |
3 应用实践 |
3.1 某旋流分级设备在氧化铝厂铝土矿原矿磨矿回路中的应用数学模型建模分析 |
3.1.1 液固比模型——用于操作工艺优化 |
3.1.2 溢流产品粒度组成的建模分析——用于评估设备的分级性能 |
3.1.3 设备分级效率的建模分析——用于评估设备的分级效率性能 |
3.2 DL螺旋溜槽粗选钛铁矿的选矿数学模型分析 |
4 结 语 |
四、数模在选矿设备试验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ZK3648型振动筛结构断裂分析及优化设计[D]. 孙玉涛.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4)
- [2]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设备选型中的应用[A]. 王欣婷,赵清. 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分册), 2012
- [3]磁选柱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拟[D]. 时杰. 昆明理工大学, 2009(03)
- [4]旋振塔式选矿机的研制及其理论研究[D]. 于开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02(02)
- [5]BL1500-A型螺旋溜槽的研制及其在尾矿再选中的应用[J]. 刘惠中. 矿冶, 2001(04)
- [6]数模在选矿设备试验研究中的应用[J]. 刘惠中. 矿冶, 2000(04)
- [7]新型低高度浮选柱数学模型及按比例放大[J]. 荀志远,张强,王化军,朱友益. 有色金属, 1996(03)
- [8]世界黄金生产的发展和黄金选别技术[J]. 郑飞,伍保恒,陈深. 国外金属矿选矿, 1992(03)
- [9]重力选矿的回顾和展望[J]. 范象波. 国外金属矿选矿, 1991(Z1)
- [10]1988年中国选矿科技的新进展[J]. 甘经超. 有色金属, 19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