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汉语的文化意蕴(论文文献综述)
曹利方[1](202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已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成语是语言在长期的运用发展过程中,约定俗成以四言为正、以偶为佳、便于理解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历史信息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堪称中华文化的微观缩影,蕴含至高的文化价值,极具教学意义和挖掘价值。中学教育阶段,涉及很多成语教学实践,在我国高考背景下,以分值量化形式对成语教学做了考查,然而,成语教学却存在着敷衍、粗浅的现象。当今,全社会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在电子信息的高速发展下,碎片化阅读,获取碎片化信息,这为成语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扰,信息易获取,学生懒于梳理、探究、积累、记忆成语,导致不理解成语意思,误用成语;其次,成语来源广泛,来源于神话故事、历史传说、文人作品、外来文化,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和意义,不对成语探源,很难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近义成语和多义成语较难区分,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和引导学生养成对成语探源和积累的习惯;再者社会的快速发展助推语言的发展,诞生了大量的新词新语,四字网络短语的大量使用扰乱了成语规则,影响文化传承。然而成语教学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重要具体形式,不容轻视成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重点探究了高中语文成语教学策略,论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及意义、使用的研究方法,并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予以介绍;第二部分是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重点对成语知识进行了概述和梳理;第三部分是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当前高中成语教学的现状,明确存在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问题;第四部分是针对教学实际客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建议,以期能帮助高中成语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及质量,具体包含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保障性策略;优化教学目标的支配指导策略;分册积累法、音序积累法、纠错积累法、追根溯源法、文言释义法五种学习性策略;直观启发法、问题启发法、比较启发法三种教授策略;成语检测式训练实践、成语书写式训练实践、成语写作式训练实践三种训练实践教学策略。高中教师应以语文教材为载体,对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成语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进而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在成语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与自豪感。探究高中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策略,提升成语知识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进而帮助学生尽早形成高级心理机能。
吕宁[2](2020)在《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口语是个体语言发展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现代社会强调人际互动与合作,口语素养更成为了现代公民所必备的素质。口语对社会来说亦是不可或缺的,国民口语素养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息息相关,国民的母语水平更是展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因此,应研究汉语口语教育,优化汉语口语教育,保证个体拥有和谐的语文生活,这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重文轻语”的背景下,汉语口语教学是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薄弱环节,相关理论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实践也相对较少。这成为制约语文课程改革、汉语口语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先辈们曾就汉语口语教育进行过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朱自清作为语文大家,对于口语教育有着许多独特的见解。这为我们的课程教学变革积累了宝贵的资源,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发展。本文主要从五个部分展开探究:在绪论部分,本文阐明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梳理、评述了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有关研究,以及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汉语口语课程实施现状。第二部分以朱自清的口语观为切入点,首先溯源了其汉语口语观的形成,分析了其思想成长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同侪背景。其次,依托朱自清的相关论述对口语的价值、功能、特点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基于对朱自清“语脉”、“文脉”、“用笔如舌”等概念的总结分析,明确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与联系,澄清了学生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发展及其关系,探讨了口语、书面语训练的方法;明确了汉语普通话和地方方言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汉语普通话的教育问题;最后,提炼出汉语口语的三大特点。第四部分基于朱自清的汉语口语教育论述与实践,总结了汉语口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梳理了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原则。明确了汉语口语教育有满足言说需要、发展语文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塑造健全人格的个体作用,及推动语言发展的社会作用;汉语口语教育包含普通话、语境、表达、思维方面的训练内容。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了朱自清的汉语口语教学思想。相关的汉语口语教学方法包括三类:借助法是结合阅读、诵读、口头问答、讨论活动进行的汉语口语教学方法;专门法包含演剧、辩论、演说等方法;课外活动则是通过团体活动和日常谈话活动进行的教学方法。第六部分立足上述梳理与总结,得出对当下汉语口语教育的启示与建议。启示包括重估汉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价值、合理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内容、明确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三方面。建议包括“语”“文”并举:书面语训练和口语训练结合;文道统一:口语训练和语文素质发展协调推进;统筹兼顾:学普通话和巧用方言协调统一;“教”“学”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整合;继承发展:传统方法与教育技术优势互补;回归生活:语文课程教学和学生生活深度融合。
刘欣[3](2020)在《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文中提出重叠式以其生动的描写性、鲜明的音乐性和强烈的节奏感而被当代诗歌语言广泛运用。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丰富、灵活多样且极具个性。本文以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描写,旨在客观、全面地反映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其特征。全文共分六章,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对重叠式进行了界定,对本文的语料来源与使用符号也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中形容词、动词、名词、副词、数词和量词的重叠式进行穷尽式的定量定性分析。通过对各个词类重叠式结构形式、句法功能和语法意义三个方面的详尽描写,展现当代诗歌语言中各词类重叠式的面貌和特点。第三部分为总结(第六章),主要是对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整体面貌的描述和整体特点的梳理。当代诗歌语言中的重叠式数量庞大,使用频率高,形容词占主导。它们形式多样,共有11种之多,但也排斥一些重叠形式的出现;句法位置灵活,多有易位;功能丰富,常可独立成行,作独立成分句;可以突破一般的语法限制,由此得到更为自由而灵活的运用。这些都是其相较于非韵文语体重叠式的独特之处。第四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甘甜甜[4](2020)在《景观设计中意象思维的研究》文中认为思维方式是设计师进行景观设计的思维导向,在景观设计中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共享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景观设计创新在思维方式上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抽象逻辑思维的同化和冲击,不可否认的是,这对我国景观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设计师的思维在合乎逻辑的推理下可以实现条理清晰。但崇洋媚外的心理让部分中国设计师一味的跟随西方设计师的脚步,导致许多景观作品陷入了四不像的尴尬境地。这也是导致景观风格、形式的雷同,地域文化特色的没落,历史文脉的断裂等方面的原因。显而易见,在进行景观设计时,除了要遵循合乎逻辑的推理外,还有很多其他可以借鉴学习的思维模式,我们在设计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中国意象思维发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实体性的抽象思维有着较大的区别。王树人先生在《回归原创之思》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和原创性的缺失,除了外在的许多原因,就文化内在性而言,在与传统文化断裂的过程中,把中国长于‘象思维’的优势丢失,则是根本的原因。”鉴于此,笔者拟将“意象思维”的思想和方法引入到现代景观设计领域,希望能够归纳总结出丰富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意象思维的源起与发展进行梳理,明晰意象思维的思维阶段,将意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进行比较,分析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此基础上,研究意象思维与景观设计的内在联系,分析了景观设计中意象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进一步了解景观设计中的意象思维,提炼出能指导景观设计的意象思维,建立理论与设计的联系。同时对景观设计中影响构景意象思维和观景意象思维的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意象思维主导下景观设计的原则。继而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解读意象思维“观物以取象”、“立象以尽意”和“境生于象外”三个思维阶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即设计语言的构成、设计创意的置形以及设计意境的营造三个层次景观设计手法的归纳总结,研究出具有中国特色美学的现代景观设计方法。最后总结结论,总结意象思维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意义,并探讨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景观发展的希冀,希望本文可以解决现代景观的问题,为现代景观设计的探讨提供新思路。
沙吉旦木·艾则孜[5](2020)在《汉语人体成语维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很重要的一类用语,是语言中的宝库。成语能体现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汉语成语底蕴深厚,数量庞大,其中就有很多成语带有人体部位。由于不同民族在不同生活环境下使用的语言也不同,因此带有人体部位的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和用法就有很大的差异。人类各种语言中都有相应的表示器官和部位的名词,人体部位成语无论在汉语中还是在维吾尔语中都很常见。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最初用以自己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和部位投射到未知的目标上,通过丰富的联想来进行构词。人体各部位和器官都能构成丰富多彩的成语,这是人们观察自然,认识自身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人体成语反映了人们的智慧,是语言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史、社会史和精神世界的最佳展现形式。本文以《汉维成语词典》(2000年版)为研究范围,对人体成语做了全面的整理统计,共整理出来的以含有头部类、躯体类、内脏类等三大类身体部位的1015条人体成语作为研究语料,以《水浒传》、《红楼梦》两大名着维译本中的人体成语为实例,以所学的现代翻译理论知识为手段,运用对比语言学方法,通过例证分析,对汉语人体成语维译原则和维译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成语的活用及其翻译。本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包括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其次对相关论文的研究状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文中涉及的人体成语范围进行了界定。界定出人体成语包含头部类、躯体类、内脏类等三大类,最后对所收集到的人体成语进行了统计。第二部分是正文,正文分为三章。根据汉语人体成语的语法关系分析了人体成语的结构类型并概述了主要运用的修辞格。从认知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入手,对汉语人体成语的维译原则和维译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水浒传》、《红楼梦》维译本为例,指出汉语人体成语的维译原则是“忠实原文、保持风格”,并具体分析汉语人体成语维译中采用的直译、意译、借用、仿译和缩译等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在此之后,再从成语的活用入手,实证分析具体对应的成语活用及其翻译。第三部分是结论,对本论文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忠实内容、保持风格”的原则,正确理解人体成语的意义,充分考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来翻译人体成语。
王明霞[6](2020)在《汉语“三曜”成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成语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的载体,“三曜”成语是成语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以“日”“月”“星”类成分所参构的“三曜”成语为研究对象,以《成语大词典》(最新修订版)、《中国成语大辞典》(新一版·辞海版)以及在线成语网站为语料来源,整理出315条“三曜”成语,从结构、功能、构成、语义关系、文化意蕴、认知机制及使用现状等多个角度对“三曜”成语作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论文共有八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明确了选题的缘由及意义,“三曜”成语本身的独特性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其次,从成语本体研究以及含“三曜”成分的“三曜”类词汇研究这两个方面对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最后,明确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为“三曜”成语的概况。在本章中明确了“三曜”成语的界定,“三曜”成语是指字面上直接表现为含有“日”“月”“星”类成分且该成分义是本义的成语。另外,该部分还梳理了“三曜”成语的来源,可以分为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作品和宗教经典这四种类型。第三章为“三曜”成语的结构及功能。“三曜”成语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并列、修饰、补充、支配、陈说、特殊连接、紧缩、意合八种类型,功能类型可以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和形容词性三类。本章节还分别对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第四章为“三曜”成语的构成类型。首先,根据“三曜”成语中的“三曜”成分是否属于基本“三曜”成分“日”“月”“星”,分成基本成分型、非基本成分型以及基本成分与非基本成分混用型。其次,基于“三曜”属性成分对“三曜”成语的构成类型进行考察,并对“三曜”成语的个性属性和共有属性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对与“三曜”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所构成语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总结探究背后的规律与原因。第五章为“三曜”成语的语义分析。“三曜”成语中的“三曜”成分都是指天体义,但是内在的语里意义却千差万别,本章对“三曜”成分语里意义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和双层性,“三曜”成分语里意义的不同也导致成语整体的语里意义大相径庭,“三曜”的语表成分与成语语里意义的关系可以分为一致和不一致两种类型,不一致的情况大体分为比喻、引申、形容三种关系。第六章为“三曜”成语的文化意蕴。本章结合具体实例,从古代生产生活状况、民族心理和宗教思想三个角度对“三曜”成语的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阐释。第七章为“三曜”成语的认知机制。首先,对“三曜”成语的源域和目标域的类别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和探讨,“三曜”成语以日、月、星天体的属性、特征等为源域,而目标域则指向人、事物和时间等,源域与目标域以相似的特点为基础形成映射关系,将抽象复杂的概念通过熟悉的日、月、星天体表示出来。其次,在Mendoza的转喻——隐喻连续体理论的指导下,对“三曜”成语中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的复杂规律进行了探究。第八章为基于BCC语料库的“三曜”成语使用现状考察。本章主要在应用层面上对“三曜”成语的动态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并对成语的使用频次进行了分析对比,并按照频次的不同划分为常用成语、次常用成语和罕用成语三种类型,以期对词典编纂和成语教学有所帮助。最后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指明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二龙(Mohammed Abdalslam Hussin Ibrahim)[7](2020)在《中国建筑文化词语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文化词语数量众多,作为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的一部分,更是文化传播、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建筑文化词语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也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及思维方式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是连接语言和文化的桥梁,对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特殊地位,而建筑词语作为文化词语中的一部分,应该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建筑文化词语的视角来探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文化词语往往是一个难点,特别是词语的引申义,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建筑文化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讲授建筑文化词语。本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背景、建筑文化词语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哲学思想,家庭伦理观念对建筑的影响,也从侧面反映建筑文化词汇所折射的中华文化;第二章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建筑词语进行统计,对个别教材中出现的含引申义的建筑词语进行了统计;对建筑文化词语的含义与引申义做了分析;第三章提出了建筑文化词语教学方面的思路及教学策略;四,结语。这个部分内容对本论文作出总结,并提出了论文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袁婧[8](2020)在《汉语季节成语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成语是一种历史悠久、代代相传、使用广泛且具有书面色彩的定型短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汉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魅力。在这历史悠久的成语大家族中,还存在着一部分与季节息息相关的次类成语,它们既反映了璀璨的汉民族文化,又体现出自身所独具的文化意蕴,在成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但是,从近些年的成语研究成果中我们却发现,几乎没有一篇文章真正对汉语季节成语做出系统而透彻的探讨,关于语音、语义、语用及认知等方面的相关文献几近一片空白。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穷尽式地搜集了一定范围内由季节成分“春”“夏”“秋”“冬”中的成员所参构的季节成语,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季节成语内部与外部、静态与动态的系统整理与研究,重点分析其语义范畴、语义转换的成因及动态应用,探究背后隐藏的文化蕴含,更好地建立联系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的桥梁,从而使成语类聚中的季节成语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和细化,以期对语文教学和辞书编纂能有所帮助,并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偏误现象,构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有效平台。本文的内容就章节部分而言共分为八大块: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并对成语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进行全方位归纳总结,发现目前在汉语季节成语这一下位成语研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语料来源、理论依据。第二章主要对季节成语进行辨析。通过探讨学界对于成语的界定,对本文的研究对象——汉语季节成语进行语料范围的框定。并针对季节成语中构成成分相同、语序不同的27组季节成语,就变换形式、本体与变体以及结构和功能三个方面进行辨析。第三章从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对汉语季节成语进行由浅入深的剖析。就历时的溯源而言,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一方面以源形生成关系为切入点,将其整合为一源一形、一源多形以及多源一形三类;另一方面探究季节成语的生成方式,归纳出选择、概括、省略、增补、替换五种类型。就共时层面而言,首先着眼于意义的载体——结构,分析并归纳季节成语的结构方式,并侧重研究数量居于首位的并列结构,在进一步研究该结构内部特点的同时,对成语结构分布不均衡现象进行解释说明。其次就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进行分类与分布统计。第四章主要对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展开研究。就季节成语语表成分中与季节有关的名词性成分所涉表层语义类型而言,主要包括人及其身体部位、器具什物、抽象事物、动植物、颜色、自然、时空七大类。而就季节成语的深层语义而言,我们总结出六大语义范畴,即人情事物、德行才能、景色时间、风俗事理、政治统治、处境遭遇。第五章探讨汉语季节成语语义的建构机制。首先对汉语季节成语通过转喻、隐喻机制生成丰富语义的动因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隐喻的主客观动因、转喻的主客观动因以及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其中隐喻方面又可以分为主观相似性、客观相似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转喻方面可以细分为主观相关性、客观相关性和二者共同作用,而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又可以分为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通过对以上十种类型的分析,得出“主观动因作用最大”这一结论;其次,针对上一小节的结论,探讨汉语季节成语所带有的主观量,进一步证明主观动因在季节成语语义生成机制中的重要性。第六章从动态的历时角度着手,探讨汉语季节成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汉语季节成语被创造出来后,在政权更迭、文化多元的历史中不可能一成不变,而具体的变化、发展就需要利用动态的历时研究来发掘。本章节共分为两小节:(1)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变动。分类有二,一是仅用一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使用频率的变更,二是使用多个义项的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变动。(2)季节成语隐性与显性的动态变化,包括语义的动态变异、结构的动态离析。第七章对汉语季节成语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剖析。季节对于农耕社会而言,影响最为重大。因此,这些季节成语中大都涉及古代的农耕文化,为了让作物丰收,祭祀占卜便成了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种祭祀方式让古人将神明视为精神寄托,那么这些成语自然而然也含有某些宗教意蕴。同时,有些季节成语与文化娱乐息息相关,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倾向;还有的季节成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选取的往往是表现与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成分。最后结语部分,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可能有的创新点在于:一是从结构、功能、生成、语义、隐喻认知、动态语用、文化蕴含等多个维度对汉语季节成语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弥补了学界整体性系统性探讨不足的缺憾。二是运用定量与定性、共时与历时、描写与阐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在季节成语的语义、动态范畴、隐喻等分析方面作出了细致深入的探讨。
丁艳[9](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指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杨晶[10](2020)在《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色彩词因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而逐渐被重视,学者们纷纷从文化、翻译、认知等角度对其进行讨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色彩词中具有代表性的赤类色彩词为研究对象。在讨论时,首先确定符合本文所选取赤类色彩词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各类辞书和语料库系统中对语料进行收集,共收集到古代赤类色彩词92个,现代赤类色彩词128个。其次本文对两个时期的赤类色彩词进行历时分析,探讨古代赤类色彩词产生的主要原因和词场特点;发现现代赤类色彩词与古代不同,其形成了以“红”为核心的同族词群,并对其语义特点、构成方式等进行讨论,此外还具有针对性地对核心词汇“红”以色彩义为基础向其他域转移的现象进行探讨。接着通过历时对比,发现赤类色彩词在数量、衍生方式、核心词汇、词汇结构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说明变化产生的动因。最后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针对留学生在习得赤类色彩词时产生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和意见,试图为赤类色彩词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模式。
二、论汉语的文化意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汉语的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成语教学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语文学科教学与成语相关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成语探源、考释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1.3.2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述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统计分析法 |
2.高中成语概述与成语梳理 |
2.1 成语概述 |
2.1.1 成语定义 |
2.1.2 成语数量 |
2.1.3 成语考查 |
2.2 成语梳理 |
2.2.1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成语梳理 |
2.2.2 高考考查成语梳理 |
2.2.3 成语来源梳理 |
2.2.4 成语文化梳理 |
3.高中成语教学现状调查 |
3.1 高中成语教学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
3.2 高中成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3.2.1 辨析缺位,混用网络新成语 |
3.2.2 积累不深,误用成语 |
4.改进高中成语教学方法的策略 |
4.1 保障策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4.1.1 援用教育理论: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
4.1.2 涉猎古文着作,丰富学科专业知识 |
4.2 支配指导策略——优化成语教学目标 |
4.2.1 侧重体现成语教学人文性 |
4.2.2 重点突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
4.2.3 关键指向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
4.3 学习策略 |
4.3.1 分册积累法 |
4.3.2 音序积累法 |
4.3.3 纠错积累法 |
4.3.4 追根溯源法 |
4.3.5 文言释义法 |
4.4 讲授策略 |
4.4.1 直观启发法 |
4.4.2 问题启发法 |
4.4.3 比较启发法 |
4.5 训练实践策略 |
4.5.1 成语检测式训练实践 |
4.5.2 成语书写式训练实践 |
4.5.3 成语写作式训练实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重估汉语口语及其教育的价值 |
1.1.2 反思语文课程中的汉语口语教育 |
1.1.3 对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关注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朱自清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 |
1.3.2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研究综述 |
1.3.3 汉语口语教育的研究综述 |
1.3.4 相关研究评述 |
1.4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现状及评述 |
1.4.1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状况 |
1.4.2 华语区汉语口语课程发展评述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汉语口语 |
1.5.2 汉语口语教育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比较研究法 |
1.6.3 文本分析法 |
第二章 朱自清口语观研究 |
2.1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的形成溯源 |
2.1.1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文化背景 |
2.1.2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3 朱自清汉语口语观形成的同侪背景 |
2.2 口语的价值 |
2.2.1 口语的历史价值 |
2.2.2 口语的时代价值 |
2.2.3 口语的生活价值 |
2.3 口语的功能 |
2.3.1 交际功能 |
2.3.2 思维功能 |
2.3.3 审美功能 |
2.3.4 教育功能 |
2.3.5 社会功能 |
2.3.6 职业功能 |
2.4 口语的特点 |
2.4.1 临场性 |
2.4.2 瞬时性 |
2.4.3 辅以副语言 |
2.4.4 强调情感信息 |
第三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思想研究 |
3.1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 |
3.1.1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 |
3.1.2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 |
3.1.3 学生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能力的发展 |
3.1.4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训练 |
3.2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 |
3.2.1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
3.2.2 汉语普通话与方言的联系 |
3.2.3 汉语普通话教育 |
3.3 汉语口语的特点 |
3.3.1 以活的“方言”为参照 |
3.3.2 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 |
3.3.3 雅俗共赏的大众语 |
第四章 朱自清论汉语口语教育 |
4.1 汉语口语教育的作用 |
4.1.1 满足学生的言说需要 |
4.1.2 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
4.1.3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4.1.4 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
4.1.5 推动汉语言的建设 |
4.2 汉语口语教育的内容及原则 |
4.2.1 国语训练 |
4.2.2 语境训练 |
4.2.3 表达训练 |
4.2.4 思维训练 |
第五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学法研究 |
5.1 借助法 |
5.1.1 阅读法 |
5.1.2 诵读法 |
5.1.3 口头问答与讨论法 |
5.2 专门法 |
5.2.1 演剧 |
5.2.2 辩论 |
5.2.3 演说 |
5.3 课外活动 |
5.3.1 团体活动 |
5.3.2 日常谈话 |
第六章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与建议 |
6.1 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对当下口语教育的启示 |
6.1.1 重估汉语口语教育的重要价值 |
6.1.2 合理构建汉语口语课程的内容 |
6.1.3 明确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方法 |
6.2 基于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的相关建议 |
6.2.1 “语”“文”并举:书面语训练和口语训练相结合 |
6.2.2 文道统一:口语训练和素质发展协调推进 |
6.2.3 统筹兼顾:学普通话和巧用方言协调统一 |
6.2.4 “教”“学”协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整合 |
6.2.5 继承发展:传统方法与教育技术优势互补 |
6.2.6 回归生活:语文课程和生活世界深度融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重叠式的界定 |
五、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形容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四、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形容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章 动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动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单音节动词重叠式 |
二、双音节动词重叠式 |
小结 |
第二节 动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超常搭配 |
小结 |
第三节 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表示“量” |
二、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 |
三、表示轻松、随意的意味 |
四、表示尝试 |
小结 |
第三章 名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名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名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句法限制 |
三、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名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四章 副词重叠式 |
第一节 副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二节 副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一、可充当的句法成分 |
二、分行与停顿 |
小结 |
第三节 副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一、构形重叠 |
二、构词重叠 |
小结 |
第五章 数词、量词重叠式 |
第一节 数词重叠式 |
一、数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数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数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二节 量词重叠式 |
一、量词重叠式的结构形式 |
二、量词重叠式的句法功能 |
三、量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
第六章 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的总体面貌及特点 |
第一节 总体面貌 |
第二节 总体特点 |
一、结构形式特点 |
二、句法功能特点 |
三、语法意义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景观设计中意象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基本概念阐述 |
1.1.1 意象 |
1.1.2 意象思维 |
1.1.3 景观设计 |
1.2 相关理论基础 |
1.2.1 城市意象理论 |
1.2.2 原型理论 |
1.2.3 环境心理学理论 |
1.2.4 景观美学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意象思维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1.1 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 |
2.1.2 景观设计领域对意象思维的忽视 |
2.1.3 中国传统意象思维在景观创作中的再思考 |
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1 研究的内容 |
2.3.2 研究的方法 |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意象思维的基础研究 |
3.1 意象思维的源起与发展 |
3.2 意象思维的思维过程 |
3.2.1 观物以取象 |
3.2.2 立象以尽意 |
3.2.3 境生于象外 |
3.3 意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比较 |
3.3.1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
3.3.2 意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 |
3.3.3 意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联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意象思维之于现代景观设计 |
4.1 景观设计与意象思维的联系 |
4.2 景观设计中意象思维活动的具体表现 |
4.2.1 联想 |
4.2.2 想象 |
4.3 影响构景意象思维的主要变因 |
4.3.1 文化背景 |
4.3.2 感知与体验 |
4.3.3 经验和记忆 |
4.3.4 设计思想与情感 |
4.4 影响观景意象思维的主要变因 |
4.4.1 推理与联想 |
4.4.2 情绪与情感 |
4.4.3 动机与期待 |
4.4.4 时间与运动 |
4.5 意象思维主导下景观设计的原则 |
4.5.1 美观性原则 |
4.5.2 指引性原则 |
4.5.3 地域性原则 |
4.5.4 典型性原则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意象思维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
5.1 观物以取象——设计语言的构成 |
5.1.1 关联场地原有意象 |
5.1.2 感知材料意象 |
5.1.3 重构记忆意象 |
5.1.4 意象的交流与创造 |
5.2 立象以尽意——设计创意的置形 |
5.2.1 大象无形抽象升华 |
5.2.2 比兴托物隐喻象征 |
5.2.3 解构重组转化引借 |
5.2.4 借用新技术 |
5.3 境生于象外——设计意境的营造 |
5.3.1 氛围渲染,非物质元素的应用 |
5.3.2 虚实相生,意象系统的组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汉语人体成语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相关的研究综述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汉维人体成语研究综述 |
第四节 语料来源和转写符号 |
一、语料来源 |
二、转写符号 |
第二章 人体成语的特点 |
第一节 人体成语语法结构特点 |
一、联合结构 |
二、偏正结构 |
三、动宾结构 |
四、主谓结构 |
五、连谓结构 |
第二节 人体成语修辞特点 |
一、比喻 |
二、夸张 |
三、对比 |
四、对偶 |
五、借代 |
第三章 汉语人体成语维译原则和方法 |
第一节 汉语人体成语维译原则 |
一、有效性原则 |
二、风貌保留原则 |
三、接受性原则 |
四、美学保留原则 |
五、同质变通原则 |
第二节 汉语人体成语维译方法 |
一、直译法 |
二、意译法 |
三、借用法 |
四、仿译法 |
五、缩译法 |
第四章 文学作品中人体成语对应翻译及活用 |
第一节 同一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 |
一、表达不同意义的同一成语的不同译法 |
二、表达相同意义的不同成语的翻译 |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人体成语的活用 |
一、成语形式的改变 |
二、成语意义的改变 |
三、成语形式和意义同时改变 |
第三节 人体成语的活用及其翻译 |
一、抽换及其翻译 |
二、增添增减及其翻译 |
三、易序及其翻译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汉语“三曜”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1.2.1 成语本体研究 |
1.2.2 “日、月、星”词语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及统计 |
第二章 “三曜”成语概况 |
2.1 “三曜”成语的界定 |
2.1.1 成语的界定 |
2.1.2 “三曜”的含义 |
2.1.3 “三曜”成语的界定 |
2.2 “三曜”成语的来源 |
2.2.1 神话传说 |
2.2.2 历史故事 |
2.2.3 文学作品 |
2.2.4 宗教经典 |
第三章 “三曜”成语的结构及功能 |
3.1 “三曜”成语的结构 |
3.1.1 结构类型 |
3.1.2 结构分布分析 |
3.2 “三曜”成语的功能 |
3.2.1 功能类型 |
3.2.2 功能分布分析 |
第四章 “三曜”成语的构成类型 |
4.1 基于“三曜”成分的构成类型及分布比较 |
4.1.1 基于“三曜”成分的构成类型 |
4.1.2 基于“三曜”成分构成类型的分布比较 |
4.2 基于“三曜”属性成分的构成类型及分布比较 |
4.2.1 “三曜”属性成分的构成类型 |
4.2.2 “三曜”属性成分构成类型的分布比较 |
4.3 与“三曜”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构成类型 |
4.3.1 与“日”类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 |
4.3.2 与“月”类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 |
4.3.3 与“星”类成分高频共现的名词性成分 |
第五章 “三曜”成语的语义分析 |
5.1 “三曜”成语的语里意义类型 |
5.1.1 单用“三曜”成分成语的语里意义类型 |
5.1.2 双用“三曜”成分成语的语里意义类型 |
5.2 “三曜”成语语表成分与语里意义关系 |
5.2.1 语表成分与语里意义一致 |
5.2.2 语表成分与语里意义不一致 |
第六章 “三曜”成语的文化意蕴 |
6.1 “三曜”成语与古代生产生活状况 |
6.1.1 天文历法 |
6.1.2 农耕生活 |
6.2 “三曜”成语与民族心理 |
6.2.1 惜时观 |
6.2.2 敬畏观 |
6.3 “三曜”成语与宗教思想 |
6.3.1 道教思想 |
6.3.2 佛教思想 |
第七章 “三曜”成语的认知机制 |
7.1 “三曜”成语的隐喻构成 |
7.1.1 “三曜”成语源域类别 |
7.1.2 “三曜”成语目标域类别 |
7.2 “三曜”成语的转喻——隐喻连续体机制 |
7.2.1 理论基础 |
7.2.2 “三曜”成语中的转喻——隐喻连续体 |
第八章 基于BCC语料库的“三曜”成语使用现状考察 |
8.1 统计标准 |
8.2 统计结果分析 |
8.3 应用价值 |
结语 |
附录一 “三曜”成语统计表 |
附录二 “三曜”成语结构分类表 |
附录三 “三曜”成语功能分类表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7)中国建筑文化词语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建筑环境体现出的文化意蕴 |
第一节 中国建筑理论的特点 |
第二节 儒家礼制观念 |
第三节 家庭伦理在建筑中的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常用汉语建筑词语的解析 |
第一节 建筑词语的分类 |
一、含本义类建筑词语 |
二、含建筑引申意义的词语 |
第二节 建筑词语本意解析 |
一、居住建筑类词语 |
二、园林建筑类词语 |
三、构建建筑类词语 |
第三节 建筑词语的引申义(比喻、借代、隐喻) |
一、建筑词语的引申义 |
二、与建筑文化相关的成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建筑文化词汇教学与原则 |
第一节 词汇教学的原则 |
一、注意相同词语在中外文化中的不同意义 |
二、掌握好文化词汇的特殊意义和用法 |
三、文化词汇应与具体文化背景相结合 |
四、“学”应有针对性 |
第二节 建筑词汇教学法 |
一、多媒体教学法 |
二、理据分析法 |
三、词语联系搭配法 |
四、总结归纳法 |
五、对比教学法 |
六、汉字解析法 |
七、VR技术应用于建筑文化词汇 |
八、语境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8)汉语季节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理由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成语的相关研究 |
1.2.1.1 成语的语义研究 |
1.2.1.2 成语的语法研究 |
1.2.1.3 成语的语用研究 |
1.2.1.4 成语的辞书编纂 |
1.2.2 汉语季节成语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助于成语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
1.3.2 有助于季节成语的研究与应用 |
1.3.3 有助于探究汉民族的文化历史 |
1.4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辨识 |
2.1 季节成语的界定 |
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问题 |
2.2.1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变换形式 |
2.2.2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本体和变体 |
2.2.3 同素异序季节成语的结构和功能 |
第三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生成、结构及类型 |
3.1 季节成语的生成 |
3.1.1 源形生成关系 |
3.1.1.1 一源一形 |
3.1.1.2 一源多形 |
3.1.1.3 多源一形 |
3.1.2 生成方式 |
3.1.2.1 选择 |
3.1.2.2 概括 |
3.1.2.3 省略 |
3.1.2.4 增补 |
3.1.2.5 替换 |
3.2 季节成语的结构 |
3.2.1 结构方式及其分布分析 |
3.2.2 并列结构的内部剖析 |
3.3 季节成语的构成类型 |
3.3.1 构成类型的分类分析 |
3.3.1.1 单用季节成分型 |
3.3.1.2 双用季节成分型 |
3.3.2 构成类型的分布分析 |
第四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语义分析 |
4.1 季节成语中名词性成分的语表义类型 |
4.1.1 人及其身体部位 |
4.1.2 器具什物 |
4.1.3 抽象事物 |
4.1.4 动植物 |
4.1.4.1 动物类 |
4.1.4.2 植物类 |
4.1.5 颜色 |
4.1.6 自然 |
4.1.6.1 气象类 |
4.1.6.2 天文类 |
4.1.6.3 地理类 |
4.1.7 时空 |
4.1.7.1 时间类 |
4.1.7.2 处所类 |
4.1.7.3 方位类 |
4.2 季节成语的语里义分析 |
4.2.1 人情事物 |
4.2.2 德行才能 |
4.2.3 景色时间 |
4.2.4 风俗事理 |
4.2.5 政治统治 |
4.2.6 处境遭遇 |
第五章 汉语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分析 |
5.1 季节成语语义建构的认知机制分析 |
5.1.1 隐喻的主客观动因 |
5.1.1.1 主观相似性 |
5.1.1.2 客观相似性 |
5.1.1.3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似性共同作用 |
5.1.2 转喻的主客观动因 |
5.1.2.1 主观相关性 |
5.1.2.2 客观相关性 |
5.1.2.3 主观相关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 隐喻、转喻共同作用的主客观动因 |
5.1.3.1 客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2 主观相似性与客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3 客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1.3.4 主观相似性与主观相关性共同作用 |
5.2 季节成语的主观量 |
5.2.1 异态型主观量 |
5.2.2 直评型主观量 |
第六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动态范畴分析 |
6.1 季节成语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
6.1.1 单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
6.1.1.1 上升式 |
6.1.1.2 下降式 |
6.1.1.3 波浪式 |
6.1.1.4 相等式 |
6.1.2 多义项地位的历时分析 |
6.1.2.1 本义或引申义中心地位稳定不变 |
6.1.2.2 本义和引申义交替出现在中心地位 |
6.1.2.3 本义与引申义地位不定 |
6.2 季节成语的隐性与显性动态分析 |
6.2.1 隐性动态分析 |
6.2.2 显性动态分析 |
6.2.2.1 成分组合无任何变化 |
6.2.2.2 成分组合有明显变化 |
第七章 汉语季节成语的文化意蕴 |
7.1 反映农耕文化 |
7.1.1 重农祈愿的祭祀习俗 |
7.1.2 顺时而为的耕作活动 |
7.1.3 顺应季节的生活方式 |
7.1.4 时令独具的农耕气候 |
7.2 反映宗教文化 |
7.3 反映审美文化 |
7.4 反映物质文化 |
7.4.1 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 |
7.4.2 匠心独具的器具文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汉语季节成语一览表(包括重复的季节成语) |
附录2 汉语季节成语典源文学体裁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论文选题理由及意义 |
0.1.1 论文选题理由 |
0.1.2 论文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0.3.1 本文研究内容 |
0.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章 古代赤类色彩词研究 |
1.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 |
1.1.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释例 |
1.1.2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语义聚合分析 |
1.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 |
1.2.1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释例 |
1.2.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语义聚合分析 |
1.3 古代赤类色彩词分析 |
1.3.1 古代单音赤类色彩词主要产生方式 |
1.3.2 古代复音赤类色彩词主要产生方式 |
1.3.3 古代赤类色彩词特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现代赤类色彩词研究 |
2.1 现代赤类色彩词 |
2.1.1 现代赤类色彩词发展总况 |
2.1.2 现代赤类色彩词语义分析 |
2.1.3 现代赤类色彩词的构成方式及表达效果 |
2.2 现代赤类色彩词“红”的引申研究 |
2.2.1 引申的原因 |
2.2.2 引申的方式 |
2.2.3 引申的认知域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古今赤类色彩词比较研究 |
3.1 与古代赤类色彩词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
3.1.1 数量的变化 |
3.1.2 衍生方式的变化 |
3.1.3 核心词汇的变化 |
3.1.4 词汇结构的变化 |
3.2 赤类色彩词历时变化动因 |
3.2.1 色彩词内部原因 |
3.2.2 色彩词外部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赤类色彩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
4.1 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
4.1.1 汉民族中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
4.1.2 不同国家中赤类色彩词的文化内涵 |
4.2 赤类色彩词的偏误表现及教学策略 |
4.2.1 赤类色彩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表现 |
4.2.2 对外汉语教学中赤类色彩词的教学策略探索 |
4.3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汉语的文化意蕴(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语文教学中成语教学策略研究[D]. 曹利方.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朱自清汉语口语教育思想研究[D]. 吕宁. 江南大学, 2020(01)
- [3]当代诗歌语言重叠式研究[D]. 刘欣. 青岛大学, 2020(02)
- [4]景观设计中意象思维的研究[D]. 甘甜甜.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汉语人体成语维译研究[D]. 沙吉旦木·艾则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汉语“三曜”成语研究[D]. 王明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国建筑文化词语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 二龙(Mohammed Abdalslam Hussin Ibrahim).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汉语季节成语研究[D]. 袁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9]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10]赤类色彩词历史与现状研究[D]. 杨晶.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