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比安”路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炳赟[1](2018)在《“彩虹”台风螺旋雨带内致灾中尺度系统回波演变和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登陆的台风(飓风)系统往往是致灾严重的天气系统之一。台风系统由台风眼、眼壁(云壁)和外围螺旋雨带组成,而眼壁和外围螺旋雨带又由多个强对流系统组成且是台风致灾影响的重要展现部分。台风系统及其诸多子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和分析预报理论及方法一直都是大气科学学科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本研究通过对2015年晚秋登陆中国的少有的强台风“彩虹”致灾性螺旋雨带内的中尺度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为台风外围螺旋雨带的分布机理、强对流单体内强度参数的演变特征、中气旋内钩状回波演化特征和形成机理进一步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和归因,给出了可供参考的更为精细的相关参数和指标。(1)“彩虹”台风在登陆前后过程中,其右前象限距离其中心300—500km左右的外围螺旋雨带内多个由强对流单体增强生成的超级单体发生并造成了致灾性的危害。其中在汕尾海丰近海衍生了1个水龙卷,在佛山顺德和广州番禺各衍生了1个陆龙卷。如果将“彩虹”台风的中心和台风眼壁看成一体作为内核(Inner core),那么自内核之外且一定距离阈值R之内的切向风风速分布先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当距离达到阈值R之后,切向风速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螺旋雨带内风速大的区域激发的对流发展更强。因此“彩虹”台风外围强螺旋雨带的形成符合Rankine涡旋模型的空间分布结构,进而可以用Rankine涡旋模型来解释远离台风中心出现强风区和强的螺旋雨带的机理,从而进一步验证了 Rankine涡旋模型的适用性。(2)外围螺旋雨带大值区域(>50dBZ)内中气旋不同发展阶段统计特征来看,在中气旋非相关切变(UNSHR)阶段广州和汕尾两地平均低高(BASE)、顶高(TOP)和切变最大高度(HGT)数值相同,都为1.5km;在三维相关切变(3DSHR)阶段,广州平均底高在1.8km,顶高在3km,切变高度在2.5km,汕尾平均底高和切变高度在1.8km,顶高在3.1km;在中气旋(M)阶段,广州平均底高在1.1km,顶高在2.4km,切变高度在1.7km,汕尾平均底高在1.3km,顶高在2.7km,切变高度在2.1km左右,汕尾平均底高、顶高和切变高度比广州的分别高0.2km、0.3km、0.4km。从识别涡旋的径向直径和切向直径来看,两站的径向直径在三阶段的值有大—小—大变化,而切向直径则是小—大—小的变化;从风切变值来看两站的风切变强度都在0.01/s左右,中气旋阶段最大,非相关切变和三维相关切变值相对略小。(3)参照超级单体持续时间分类标准,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持续时间都在1.5-1.6h左右,属于短生命史的超级单体。参照中气旋旋转强度标准,衍生水龙卷中气旋最大转速为19.5m/s为中等强度中气旋,2个衍生陆龙卷的中气旋最大转速>27m/s为强中气旋。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移经自动站前后,自动站风向有近180°转换,同时伴随的局地小时雨强超过20mm,都为强降水型超级单体。(4)速度谱宽是多普勒雷达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速度谱宽在强对流风暴阶段—超级单体阶段—龙卷阶段发生发展中有先兆预示意义,对提前发现强对流的发展提供了演变预警作用。在以衍生龙卷的三个超级单体所在位置为中心,通过对多普勒雷达速度谱宽特征的逐时次逐层分析可知,谱宽变化对中气旋和龙卷的产生能够提前10—30分钟给出指示作用,并建立了强对流风暴不同发展阶段速度谱宽值演变对强对流风暴单体指示作用的概念模型。速度谱宽增大时,强对流风暴处于各阶段的发展(或减弱)期;速度谱宽减小时,强对流风暴处于各阶段的稳定期。(5)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都生成在各自所在回波段的尾部。以50dBZ的回波强度和0.5Ro的涡旋结构作为它们的代表特征,通过细致分析3个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的三维空间回波结构演变特征。在中气旋阶段,0.5Ro涡旋主体位于回波穹隆和悬挂回波右前侧附近;在龙卷阶段,涡旋主体呈向移动方向倾斜的“涡管”结构,分析了中龙卷涡旋的可能旋转尺度。根据空气动力学和伯努利能量守恒方程,进一步精细地推导分析了在同一高度层上运动的中气旋的受力作用情况,从而完善了超级单体内的钩状回波形成机理,并详细推导出了某高度上超级单体内阻碍中气旋向前运动的空气阻力f和周围压强差所造成的压力差δF的共同作用合力F是钩状回波形成的原因。通过实际个例验证了北半球东风带和西风带内超级单体中钩状回波的演变模型的适用性。通过对比分析“彩虹”螺旋雨带的超级单体内中气旋正负速度对的强度数据,进而详细推导出同一高度上中气旋由压强差所造成的压力差δF和空气阻力f之间可能的倍数量化关系。
王敏[2](2018)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异常偏折的区域及环流动力相关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尽管近几十年来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路径的预报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对其异常路径的预报仍存在较大误差。本论文首先利用K-means空间聚类方法将1949-2016年西北太平洋TC路径发生异常偏折的地理位置进行分区并剖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基于统计结果从异常偏折高频区中选取异常北折和异常西折TC,利用动态合成和矢量EOF(vector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简称VEOF)方法分析TC异常偏折的典型环流特征。最后根据相关主模态,选择在台湾岛附近路径异常偏折的北折TC“洛坦”和西折TC“奥玛”的环流形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异常偏折路径的判识方法。研究TC异常偏折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TC异常偏折频数的时空分布差异显着,纬度较高区域主要发生在夏季,较低区域则主要发生在秋季。异常偏折频数存在准2-4年、准3-6年的年际变化周期,其趋势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呈增加趋势,其后呈减少趋势,低纬区域年变化与之最为相似,中高纬区域变化趋势不明显。通过动态合成对比分析,可揭示出TC异常偏折频数高发区中异常北折TC和异常西折TC的大尺度环流特征。研究发现在异常偏折时刻,500hPa中西折TC位于副高和大陆高压之间,而北折TC的影响系统主要为东退减弱的副高和及不断加深的西风槽;其次在850hPa西折TC的东南侧为气旋性环流,而北折TC的东南侧表现为反气旋性环流。对偏折时刻500hPa中异常北折和西折TC的环流场进行VEOF分析,研究表明北折TC的前四个模态通过North检验,而西折TC的前两个模态亦通过检验,其可揭示出如下主模态特征:异常偏折时刻北折TC环流场的VEOF-1主要表现为TC受其东侧深厚的反气旋及北侧的西风槽影响,该模态下典型TC路径主要为西北转北,之后逐渐转为东北,典型TC个例均发生于10-12月;VEOF-2的典型环流表现为TC的东北侧和东南侧各有一反气旋中心,该模态下典型TC路径主要是西转北,多发于中国南海地区;VEOF-3主要表现为其东北侧的反气旋性环流减弱,其东南侧有一反气旋性环流,路径主要是西北转北;VEOF-4主要表现为两个反气旋性环流分别位于其东西两侧,其北侧为深厚西风槽。西折TC的VEOF-1中典型的环流形势主要表现为TC东西两侧的两反气旋中心处于“对峙”的状态,且其东南侧为一气旋性环流,路径主要由北转西;VEOF-2的典型环流形势主要为位于TC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反气旋性环流,而其东侧为一气旋性环流,路径也主要表现为由北转西。选取上述异常北折与异常西折TC两个主模态中在台湾岛附近的北折TC“洛坦”和西折TC“奥玛”进行分析,发现北折TC“洛坦”和西折TC的环流型特征与上述VEOF分型的主模态较为对应。进一步通过分解流函数、势函数场可获取旋转风和辐散风分量场,TC异常偏折时刻高层辐散风场呈一显着的辐散带,和TC未来的异常偏折路径对应,而西折TC“奥玛”在偏折时刻无辐散带。应用扩展的β-平流模型分别对两个典型主模态中TC的路径进行判识分析,发现北折“洛坦”在同时考虑气候态和扰动变量时路径判识的效果最好,而西折TC“奥玛”在考虑扰动变量时对其路径的判识效果最好。
张志欣[3](2014)在《中国近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观测与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沿岸流覆盖的海域,是我国沿岸各省市海洋开发和保护海洋的重点水域。加深对我国近海沿岸流及其毗邻流系的科学理解不仅有着重要的物理海洋学意义,还可以为海洋生物、化学、生态等动力过程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同时为国家对沿岸海域的环境保护、开发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本文基于2006-2007年四个季节的实测盐度、海床基和锚系站平均余流资料,及多年历史盐度、Argos浮标轨迹、MODIS水色等资料,系统阐明了中国近海沿岸流及其毗邻流系的基本特征和季节变化,重点探讨了鲁北沿岸流及渤海海峡水交换、青岛外海水域冬夏季环流、苏北沿岸水的组成和去向、南海西边界流的季节转换等几个问题,并在如下几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1.鲁北沿岸水和沿岸流的季节变化秋、冬季鲁北沿岸水顺岸流出渤海海峡,之后继续东行;最后绕过成山头向南到达山东半岛东端水域:强盛期该低盐的沿岸水继续向南可到达约35.5°N的石岛附近水域。春季渤南沿岸水流不出渤海海峡,蓬莱以东至石岛附近沿海水域的沿岸水应该是冬季残留下来的,在北黄海环流的带动下继续东行;夏季渤海表层水从海峡流出。2.揭示了渤、黄海水交换存在3种形式第一种“北进南出”:冬季北黄海水经由老铁山水道流入渤海,而渤海水从登州水道流出,显“北进南出”,流入量略大于流出量。第二种“上出下进”:夏季与冬季完全相反,水交换总体显“上出下进”,但由于径流与降水的增强,流出量明显大于流入量。第三种形式是非平衡型的春季、秋季的季节水交换。春季,随着季风的转换,渤海冬季的低平均海平面以及南北向海面失去与东北季风风应力的平衡,迫使北黄海水通过海峡南、北两水道一致流入渤海,净流入量为四季中最大。秋季呈“北进南出”,且出大于进,净出量比春季的净入量小很多。3.青岛外海水域余流主要是季风和山东半岛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夏季表层余流是偏南风驱动的北向Ekman流和青岛外海冷水团环流两者的叠加,当偏南风强时流向偏北:中层流基本被冷水团环流控制。秋、冬季该海区的表层余流流向显南、北(即离岸流和向岸流)交替,表层离岸流明显强于向岸;底层北向流占明显的优势,具有补偿流性质。春季东北季风逐步转换为偏南季风,表层流仍显向岸流和离岸流交替,底层流十分小。4.冬季苏北沿岸水在东北季风的驱动下顺岸南下,在离开苏北浅滩后转向东南进入东海。夏季苏北低盐的沿岸水分多支沿潮流槽流出浅滩区,其中主要有3支:第一、二支分别从弶港北和射阳河口出发向东流出浅滩,最终融入夏季南黄海表层环流中:第三支从灌河口开始向北偏东进入海州湾外海,最终融入夏季青岛外海环流中。夏季当偏南风强时,在海州湾外海至日照近海,北向的Ekman流时常强于该处冷水团环流,造成这一带水域间歇出现表层北向流。入海径流对苏北浅滩区盐度场的贡献估算表明有长江冲淡水北上汇入苏北沿岸水,实测盐度显示该北上通道紧靠启东海岸线。5.夏季粤东沿岸水势力比较强,在汕头附近海域出现一东向分支沿着台湾浅滩南侧流动,然后进入澎湖水道向北流去。粤西沿岸水夏季仅限于珠江口至阳江一带,阳江以西沿岸由气旋式环流带入的外海水占据。6.阐明了南海西边界流的季节转换过程南海南部海域秋季东北季风爆发的时间比北部推迟约一个月,与之相应的南海冬季型西边界流首先从9月下旬开始在广东陆坡带形成,随之南下的越南沿岸西边界流加强,而北上纳土纳海流直至10月中旬仍然保持夏季状态,此期间的越南离岸流及其偶极子环流系统得以强化。同时,由于这两支流相遇失去平衡,于是交汇点(即离岸流的开始点)逐步南移,但越南离岸流的主干位置基本保持在原来的纬度附近,从而在越南东南海域形成一个流套。10月中旬之后北上纳土纳海流开始衰弱,该流套最终脱落变成冷环:与此同步,越南离岸流及其偶极子环流系统也逐步衰弱直至消失。分析结果还表明广东陆坡带、南海西南陆坡处、中部海区3个区段的西边界流对东北季风的响应是不同的。
邓以勤,齐心,邓哲维[4](2014)在《1214号台风“天秤”两次异常北抬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本文利用NCEP的全球数据同化系统(GDAS)1°×1°分析资料、NCEP/NCAR再分析每日四个时次(0Z,6Z,12Z,18Z)的2.5°×2.5°经纬网格点资料等,对1214号台风"天秤"两次异常北抬路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秤"的两次异常北抬与中纬度西风槽的活动、副热带高压、热带西南季风、双台风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偏心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焦玉屏[5](2014)在《基于GIS技术的风暴潮洪水淹没预警系统研究 ——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暴潮灾害是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风暴潮灾害的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对风暴潮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风暴潮洪水所造成的淹没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实现对风暴潮所造成的淹没灾害进行预报,通过科学准确的模拟淹没范围以及水深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当前,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及信息日益公开化的趋势,WebGIS与Internet结合的产物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Web2.0时代,富客户端RIA更是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安全的、可升级的、具有良好适应性的、全新的面向服务模型。Flex是最流行的富客户端技术之一,利用它可以创建具有丰富界面以及良好交互性的系统,同时结合ArcGIS Server提供的服务,成为新一代良好的WebGIS解决方案。本文以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为例,以ArcGIS Server发布的基础地图服务和GP服务为基础,采用富客户端Flex技术,开发了普陀区风暴潮淹没预警系统。全文的主要工作以及成果如下:(1)分两种情况建立了风暴潮洪水淹没模型——固定水深模型与固定水量模型。固定水深模型采用有源淹没的方法,利用种子蔓延算法对洪水进行淹没计算,进行了理论探讨与算法研究。固定水量模型采用Fread提出的宽顶堰流公式进行水量计算,用“体积法”原理进行模型建立,最后用二分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淹没范围及水深。(2)利用python语言进行ArcGIS工具的自定义开发,并利用自定义脚本工具在Model Builder中完成了淹没模型,最后将其发布为GP服务供客户端调用。(3)对ArcGIS Server、ArcGIS Flex API以及Flexviewer开发框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开发了舟山市普陀区风暴潮洪水淹没WebGIS系统,该系统具有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交互性好、容易扩展等特点,实现了搜索查询、淹没计算等功能。
崔林丽,杨引明,刘红亚,方翔[6](2013)在《华东沿海热带气旋移动和降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TRMM 3B42RT 3h降水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500hPa分析场资料,借助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热带气旋降水大值区的分布落区与移动路径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了统计叠置,分析了2000~2009年共29个登陆华东沿海或进入华东近海海域的热带气旋的路径、强度、降水的空间分布以及500hPa环流形势对其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500hPa环流形势对登陆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及降水的空间分布型态有规律可循,其中中高纬西风带环流形势(50°N以北)以及副高西脊点所处的位置在热带气旋路径和降水分布型的业务预报中起着重要的指示作用。
农钢,詹莹玉,苏彦,梅宁光,周云霞[7](2012)在《1117号强台风“纳沙”后期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NCEP1°×1°逐6小时再分析资料、常规天气资料、中尺度自动站等资料,采用多种资料综合分析强台风"纳沙",探讨台风后期南折登陆越南时桂西南局部降水偏少以及"纳沙"残留云系和冷空气共同作用产生暴雨的原因。结果表明:孟加拉湾低压东北移,使中南半岛高压加强,"纳沙"西侧北风加强,导致其偏离原来的路径向偏西南方向移动,对桂西南影响不如预计的大;来自印度洋的水汽输送和来自南海中部偏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在海南岛附近汇合北上,使北部湾和广西中部雨量增大;台风东西两侧V分量大小及V分量最大风速轴的走向对台风路径南(北)折有很好的相关性,当V分量最大风速轴左右对称时,台风移向沿原来的方向稳定少变,而当V分量最大风速轴发生偏转时,台风路径可能出现南(北)折,南(北)折的角度大致和V分量最大风速轴与横轴的夹角相当。
郑朝霞[8](2012)在《基于竺可桢台风分类标准的诊断研究》文中认为明确台风的分类对台风路径的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本文就竺可桢台风分类标准做了一些诊断研究。首先根据竺可桢分类的定义,结合台风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对台风分类做了更明确的定义。接着根据新定义,对1949-2010年的1504个台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统计,得到总台风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各主类和副类台风的比重以及各主类台风的年际和月际变化特征。最后利用1°×1°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收集到的2000-2009年的14个典型个例,从500hpa高空形势场、中低层涡度场以及500hpa上的24h变高场这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诊断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台风具有明显的年际和月际变化。尽管年代不算很长,但从3年滑动平均曲线仍可以看出周期大体在35年左右;西北太平洋(南海)台风主要出现在7-10月,占全年总数的70%,其中尤以8月最多,两边分别递减。(2)竺可桢分类中,太平洋台风发生次数最多,占33.31%;南海台风最少,仅为1.53%;其余四类经过陆面的台风比例高达65.16%,其中仅登陆中国的就有507个,占全部台风的31.32%。(3)竺可桢分类中,日本台风、印度支那台风和南海台风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中国台风和菲律宾台风的周期大体为20年左右;太平洋台风的周期在35年左右。(4)竺可桢分类中各类台风的月际变化明显(除南海台风外):中国台风和日本台风主要集中在7-9月份;印度支那台风和太平洋台风主要集中在9-10月份;菲律宾台风集中在10-12月份。(5)从500hpa高空形势的分析可知四类登陆台风在环境流场上的特点:中国台风和印度支那台风中的a、b和c类台风的引导气流最强,一般情况下两环副高打通,台风位于副高西侧或西南侧;日本台风一般情况下会发生东折,主要是由于台风移动到高纬受到的西风带气流增强或是台风相对副高的位置发生变化引起引导气流的转变;菲律宾台风与副高距离较远,且副高不会很强,台风一般在自身内力和热带系统作用下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6)中低层涡度场和24h变高场对台风路径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郭荣芬,肖子牛,陈小华,杨家康[9](2010)在《两次西行热带气旋影响云南降水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和FY-2C卫星云图观测资料,以0608台风派比安和0809强热带风暴北冕两个西行热带气旋影响云南降水为例,通过其路径、降水量、移动速度、环境场和物理量场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次台风源地、移动路径及登陆地点、影响时段、最大降水落区相同,但影响时间长度、影响范围和造成的灾害程度后者强于前者;西南季风与热带辐合带(ITCZ)较活跃,副热带高压西伸增强,并有低空急流、辐合区配合台风低压环流共同作用是热带气旋导致云南强降水的重要天气背景;云图中尺度分析发现,多种系统的共同作用,导致台风环流持久不消,进而易激发多个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和β-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云团生成并持久维持,是台风低压强降水发生的直接原因;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表明,活跃的季风系统,使孟加拉湾和南海构成强大的水汽通道,伴随低空急流的建立和增强,致使大量不稳定能量和水汽向云南输送,在云南形成条件性对称不稳定(CSI)和深厚斜压性的正反馈机制,是导致云南强降水的重要物理机制。
于海侠[10](2010)在《高层强增温与热带气旋路径及其强度变化关系》文中提出热带气旋是具有暖心结构的低压涡旋,其气流的运动是向着中心辐合的。由于角动量守恒原理,外部气流在流入热带气旋中心的同时,热带气旋中心的气流也会向上、向外辐散。流出的气流会使其周围的环境增温,形成一个新的环境场。新的环境场与之前的环境场必然存在一个温差,即强增温区。而这个强增温区就可以指示热带气旋是否来临,强增温区的形态变化及其轴向的变化就可以指示热带气旋路径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因为热带气旋是暖低压,其强度越大,其温度也就越高,温度越高,其释放出来的热量也就越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即给周围空气的热量也就越多,周围空气的温度也就会越高。因此就可以根据以上情况来判断热带气旋路径的转向及其强度的变化。本文以进入我国48h警戒线,影响我国华东地区的50个热带气旋的1480个实时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NCEP实时资料,分析300hPa高空温度场的强增温区的形态变化和轴向的变化以及对热带气旋路径转向的指示作用。研究发现一旦强增温区的形态及其轴向发生变化,那么热带气旋的路径在3-12小时之内也必将发生变化。本文还通过研究300hPa高空温度场的温度变化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关系,发现热带气旋的强度会随着300hPa高空温度场的温度的升或降而增强或减弱。最终本文通过对“珍珠”、“碧利斯”、“莫拉克”的路径进行分析验证,证实了300hPa温度场的强增温区的形态变化及其轴向的变化可以指示热带气旋路径的转向。而通过“韦帕”、“卡努”以及“云娜”的强度变化研究验证了300hPa高空温度场的温度变化可以指示热带气旋强度的变化。从而为热带气旋路径的预报以及强度变化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二、“派比安”路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派比安”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彩虹”台风螺旋雨带内致灾中尺度系统回波演变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螺旋雨带 |
1.2.2 超级单体及伴生龙卷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 |
1.4.1 台风螺旋雨带的强度分布特征和机理 |
1.4.2 致灾性中尺度系统演变的相关参数和模型 |
1.4.3 (超)强台风形成机理和演变的对比分析 |
1.5 章节安排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彩虹”强台风介绍 |
2.2 数据资料介绍 |
2.2.1 多普勒雷达数据 |
2.2.2 NCEP数据 |
2.2.3 气象常规数据 |
2.2.4 加密自动站观测数据 |
2.2.5 其它观测数据 |
2.3 方法介绍 |
2.3.1 风暴路径和追踪算法(SCIT) |
2.3.2 中气旋判据及算法 |
2.3.3 龙卷探测算法 |
2.3.4 区域雷达拼图方法 |
2.3.5 风暴结构立体显示 |
第三章 螺旋雨带内致灾中尺度系统统计及相关机理分析 |
3.1 本章引言 |
3.2 环境背景分析 |
3.2.1 “彩虹”台风期间环境演变 |
3.2.2 影响“彩虹”台风致灾强度的因子分析 |
3.3 螺旋雨带内致灾中尺度系统统计分析 |
3.3.1 致灾螺旋雨带分布 |
3.3.2 致灾中尺度系统分布 |
3.3.3 受灾地中尺度系统参数统计 |
3.3.4 衍生龙卷的中尺度系统参数演变 |
3.4 台风外围螺旋雨带内强对流产生的可能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谱宽和速度演变特征分析 |
4.1 本章引言 |
4.2 天气背景 |
4.3 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谱宽演变特征 |
4.3.1 超级单体速度谱宽CAPPI的演化 |
4.3.2 谱宽与大气湍涡触发关系 |
4.3.3 速度谱宽与对流单体演变的物理模型 |
4.4 衍生龙卷的超级单体中气旋强度演变特征 |
4.4.1 衍生汕尾水龙卷超级单体内中气旋演变 |
4.4.2 衍生佛山陆龙卷超级单体内中气旋演变 |
4.4.3 衍生佛山陆龙卷超级单体内中气旋演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级单体回波结构演变和钩状回波形成机理 |
5.1 本章引言 |
5.2 超级单体回波结构演变 |
5.2.1 超级单体生消过程不同强度阶段持续时间 |
5.2.2 超级单体回波反射率因子(R)演变特征分析 |
5.2.3 超级单体回波的分裂合并 |
5.2.4 超级单体空间结构和涡旋演变特征 |
5.3 超级单体中钩状回波形成机理 |
5.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生成“彩虹”台风的环境条件 |
6.1.2 螺旋雨带的分布和可能的形成机理 |
6.1.3 超级单体演变及钩状回波可能的形成机理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不足 |
6.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异常偏折的区域及环流动力相关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TC运动的统计特征 |
1.2.2 TC异常偏折路径的定义 |
1.2.3 TC异常路径的影响因子 |
1.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资料与研究方法 |
2.1 论文数据 |
2.2 方法说明 |
2.2.1 夹角计算 |
2.2.2 K-means聚类分析 |
2.2.3 动态合成分析 |
2.2.4 矢量EOF分析(VEOF) |
2.2.5 物理量的分解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TC路径异常偏折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西北太平洋TC路径异常偏折的定义 |
3.3 西北太平洋TC地理位置的最佳聚类 |
3.4 TC异常偏折的季节分布特征 |
3.5 TC异常偏折过程中的强度变化特征 |
3.6 TC异常偏折过程中的方向变化特征 |
3.7 TC异常偏折过程中的移速变化特征 |
3.8 TC异常偏折的年际变化及周期性 |
3.9 TC异常偏折的时间变率分布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常北折TC和异常西折TC的典型环流特征 |
4.1 引言 |
4.2 异常北折TC及异常西折TC的选取 |
4.3 异常北折TC及异常西折TC的合成分析 |
4.4 TC路径异常偏折时刻环流场的VEOF分析 |
4.4.1 异常北折TC的VEOF-1分析 |
4.4.2 异常北折TC的VEOF-2分析 |
4.4.3 异常北折TC的VEOF-3分析 |
4.4.4 异常北折TC的VEOF-4分析 |
4.4.5 异常西折TC的VEOF-1分析 |
4.4.6 异常西折TC的VEOF-2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常北折和西折TC个例的环流场对比分析及路径判识 |
5.1 引言 |
5.2 异常北折和异常西折TC介绍 |
5.3 异常偏折过程中TC的环流特征 |
5.4 异常偏折TC的旋转风和辐散风特征 |
5.5 模型在TC异常路径判识中的应用 |
5.5.1 模型说明 |
5.5.2 北折TC“洛坦”路径的预报 |
5.5.3 西折TC“奥玛”路径的预报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引言 |
6.2 主要结论 |
6.2.1 西北太平洋TC路径异常偏折的时空分布特征 |
6.2.2 异常北折TC和异常西折TC的典型环流特征 |
6.2.3 异常北折及西折TC个例的环流场对比分析及路径判识 |
6.3 论文创新点 |
6.4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中国近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观测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言 |
1.1 渤、黄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研究现状 |
1.1.1 渤、黄海沿岸流 |
1.1.2 毗邻流系 |
1.2 东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研究现状 |
1.2.1 东海沿岸流 |
1.2.2 毗邻流系 |
1.3 南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研究现状 |
1.3.1 南海沿岸流 |
1.3.2 毗邻流系—南海西边界流 |
1.4 问题的提出 |
2 资料与数据处理方法 |
2.1 资料介绍 |
2.2 资料处理方法 |
3 渤、黄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 |
3.1 渤、黄海沿岸水 |
3.1.1 渤南沿岸水 |
3.1.2 苏北沿岸水 |
3.2 渤海、黄海沿岸流 |
3.2.1 渤南沿岸流 |
3.2.2 青岛近岸水域的余流 |
3.3 沿岸水的多年变化 |
3.3.1 水色资料的可用性 |
3.3.2 沿岸水的多年变化 |
3.4 与毗邻流系的关系 |
3.4.1 渤黄海水交换 |
3.4.2 苏北沿岸水与毗邻流系的关系 |
3.5 小结 |
4. 东海、南海近岸流系 |
4.1 东海、南海沿岸水 |
4.1.1 长江冲淡水 |
4.1.2 闽浙沿岸水 |
4.1.3 粤东沿岸水 |
4.1.4 粤西沿岸水 |
4.2 东海、南海沿岸流 |
4.2.1 东海沿岸流 |
4.2.2 南海沿岸流 |
4.3 东海、南海沿岸水的多年变化 |
4.3.1 MODIS水色图像的可信性 |
4.3.2 夏季、春季、冬季沿岸水系的多年变化 |
4.4 毗邻的流系 |
4.4.1 台湾暖流 |
4.4.2 台湾海峡流 |
4.5 小结 |
5、南海西边界流 |
5.1 冬季、夏季南海环流模态 |
5.2 南海西边界流的秋季转换过程 |
5.2.1 北部海区 |
5.2.2 中部海区 |
5.2.3 南部海区 |
5.2.4 西边界流对东北季风的响应 |
5.3 南海西边界流的春季转换过程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GIS技术的风暴潮洪水淹没预警系统研究 ——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舟山市自然社会概况 |
2.2 舟山市风暴潮概况 |
2.3 研究区数据来源与介绍 |
2.3.1 DEM数据 |
2.3.2 基础地理数据 |
第三章 风暴潮洪水淹没方法介绍 |
3.1 风暴潮洪水淹没介绍 |
3.2 风暴潮洪水演进模型介绍 |
3.2.1 风暴潮固定水深淹没模型 |
3.2.2 风暴潮固定水量淹没模型 |
第四章 系统所用关键技术 |
4.1 发布服务 |
4.1.1 ArcGIS Server介绍 |
4.1.2 GP服务 |
4.2 ArcGIS API for Flex介绍 |
4.3 Flex viewer框架 |
4.4 ArcGIS中自定义工具 |
第五章 基于GIS技术的普陀区风暴潮淹没系统实现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3 功能设计 |
5.4 发布服务 |
5.4.1 基础地图发布 |
5.4.2 GP服务发布 |
5.5 系统实现与演示 |
5.5.1 系统主界面 |
5.5.2 基本地图功能 |
5.5.3 查询功能 |
5.5.4 搜索功能 |
5.5.5 淹没计算功能 |
5.5.6 打印功能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基于竺可桢台风分类标准的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1.2.1 台风分类的历史 |
1.2.2 影响台风移动的因素 |
1.3 相关定义 |
1.4 新定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资料和研究方法 |
2.1 台风数据及运用 |
2.2 再分析资料及预处理 |
2.3 绘图过程 |
第三章 1949-2010年各类台风的统计特征 |
3.1 台风发生的时间分布 |
3.1.1 年际变化 |
3.1.2 月际变化 |
3.2 各类台风的分类统计 |
3.3 各主类台风的时间分布 |
3.3.1 年际变化 |
3.3.2 月际变化 |
第四章 2000-2009年各类台风个例的概况 |
4.1 中国台风个例概况 |
4.2 日本台风个例概况 |
4.3 印度支那台风个例概况 |
4.4 菲律宾台风个例概况 |
第五章 2000-2009年各类台风个例的诊断分析 |
5.1 中国台风的诊断分析 |
5.1.1 0008号台风“杰拉华” |
5.1.2 0013号台风“玛莉亚” |
5.1.3 0313号台风“杜鹃” |
5.1.4 0414号台风“云娜” |
5.1.5 0812号台风“鹦鹉” |
5.2 日本台风的诊断分析 |
5.2.1 0215号台风“鹿莎” |
5.2.2 0310号台风“艾涛” |
5.3 印度支那台风的诊断分析 |
5.3.1 0016号台风“悟空” |
5.3.2 0814号台风“黑格比” |
5.3.3 0916号台风“凯萨娜” |
5.4 菲律宾台风的诊断分析 |
5.4.1 0021号台风“贝碧嘉” |
5.4.2 0426号台风“梅花” |
5.4.3 0724号台风"米娜"和0725号台风"海贝思"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缺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高层强增温与热带气旋路径及其强度变化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背景及意义 |
1.2 热带气旋研究进展 |
1.2.1 热带气旋的风雨研究 |
1.2.2 热带气旋强度研究 |
1.2.3 热带气旋的路径研究 |
1.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1.3.1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2 本文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2 热带气旋简介 |
2.1 热带气旋形成、发展的条件 |
2.2 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 |
2.2.1 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 |
2.2.2 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的时空分布 |
2.3 热带气旋的分类 |
3 资料简介、思路、方法 |
3.1 资料简介 |
3.2 本文思路 |
3.3 具体方法 |
3.4 总结分析 |
4 强增温区形态及其轴向变化对热带气旋路径转向的指示作用 |
4.1 特定△T场强增温区的形态 |
4.1.1 四种基本的△T场 |
4.2 案例分析 |
4.2.1 对"珍珠"路径的分析验证 |
4.2.2 对"碧利斯"路径的分析验证 |
4.2.3 对"莫拉克"路径的分析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5 特定的温度场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 |
5.1 300hPa高空温度场的温度对热带气旋强度的指示作用 |
5.2 案例论证 |
5.2.1 对"韦帕"强度的研究分析 |
5.2.2 对"卡努"强度的研究分析 |
5.2.3 对"云娜"强度的研究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派比安”路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彩虹”台风螺旋雨带内致灾中尺度系统回波演变和机理研究[D]. 王炳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2]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路径异常偏折的区域及环流动力相关特征研究[D]. 王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8(11)
- [3]中国近海沿岸流及毗邻流系的观测与分析研究[D]. 张志欣.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4]1214号台风“天秤”两次异常北抬的对比分析[A]. 邓以勤,齐心,邓哲维. 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 2014
- [5]基于GIS技术的风暴潮洪水淹没预警系统研究 ——以舟山市普陀区为例[D]. 焦玉屏.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0)
- [6]华东沿海热带气旋移动和降水特征研究[J]. 崔林丽,杨引明,刘红亚,方翔.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07)
- [7]1117号强台风“纳沙”后期特征分析[A]. 农钢,詹莹玉,苏彦,梅宁光,周云霞. S1 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 2012
- [8]基于竺可桢台风分类标准的诊断研究[D]. 郑朝霞. 浙江大学, 2012(08)
- [9]两次西行热带气旋影响云南降水对比分析[J]. 郭荣芬,肖子牛,陈小华,杨家康. 应用气象学报, 2010(03)
- [10]高层强增温与热带气旋路径及其强度变化关系[D]. 于海侠. 浙江师范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