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统计初步错例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邵虹,管淑芬[1](2021)在《重组知识结构 设计学习序列——《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整合实践与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两种结构。一种是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所构成的知识结构;另一种是学生头脑中逐渐形成的认知结构。新知识只有与学生的原有知识建立联系,产生了相互作用后,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
任逸[2](2021)在《小学生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四年级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除法运算是数与代数领域的核心内容,相对于加、减、乘这三种运算来说,除法运算是这三种运算的综合运用,计算更加复杂。整数除法作为除法运算中重要的知识点,为小数、分数除法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为小学阶段整数除法的最后单元,除数由一位数增加到了两位数,计算难度加大,错误增多。据一线教师反映,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除法单元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或存在共性或有着特殊性,但都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解题思维及背后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本分析、学生问卷调查、教师和学生访谈等方法。通过观察、批改学生的日常作业并拍照收集整理学生的错题,对收集起来的学生平时作业中“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除法的错误进行系统分析与归纳。四年级学生在“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除法这一单元学习中的作业错误主要包括知识性错误、策略性错误以及疏忽性错误三类。通过自编的问卷初步了解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结合师生访谈,从学生层面和教师层面探寻学生作业中三类错误的原因,得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新知理解不透彻、旧知基础不扎实、数感不佳、注意力不稳定、短时记忆较差、解题习惯不良等。教师层面的原因则主要从教学内容的处理、练习选择的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及对错题的处理三个方面来分析。结合对三类错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六方面改进建议,即,抛锚作业错误情境,生成学习驱动力;夯实整数除法运算基础,提高运算正确率;加强整数除法算理理解,突破试商重难点;提高数字敏感度,培养数量关系分析能力;多层面设计除法运算练习,形成适切的运算能力;以及规范解题过程,重视运算习惯培养等。
孙云娟[3](2021)在《高一学生数学运算错误研究 ——以函数内容为例》文中认为数学运算是数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运算错误是数学运算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研究高中生数学运算错误,可以为学生减少运算错误提供方法,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提供帮助。本研究选取某中学高一五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题和调查问卷,主要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高一学生函数部分的运算错误有哪些类型?(2)学生如何看待自己的运算错误?(3)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运算错误?我们的主要结果如下:参与测试的学生运算错误主要有以下类型:(1)在理解运算对象方面,出现了与其他运算对象混淆和不理解函数的对应法则两种错误情况;(2)在掌握运算法则方面,存在记错运算法则和与其他运算法混淆两种错误;(3)在探究运算思路方面,存在性质理解不完整和忽略讨论两种情况;(4)在求得运算结果方面,主要是四则运算求错和书写不正确两种错误。从调查问卷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数学运算基础不错;对于采用增加运算量提高运算水平这一观点,赞成和反对的学生是相当的;当遇到运算量大的题目时,部分学生倾向于看答案直接获取结果,而非自己运算;很多学生在运算过程中不认真检查是运算出错误的重要原因;大部分学生认为运算出错是态度问题而不是能力不足。教师很重视学生的运算错误问题,会及时处理学生的运算错误。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也会努力去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减少运算错误的发生。根据研究结论,我们建议以下几种规避运算错误的解决策略:第一,提高识别运算对象的能力;第二,熟练掌握运算对象性质;第三,加强运算法则的运用;第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第五,端正学习态度。
高颖[4](2021)在《六年级学生在分数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力、应用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改善课堂学习和气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小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六年级则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重要时期,分数应用题作为学生数学学习表现出困难的起点,其解题水平是学生对分数应用题掌握情况的具体体现。因此笔者以分数应用题为切入点,研究六年级学生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水平,并针对解题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首先通过对以往相关研究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近十年研究成果的梳理,获取研究规律和思路,在理论上了提供支撑和借鉴,进而结合教材内容,将分数应用题分为三大类,以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通过测试卷了解其解题情况如何。在整理分析测试情况之后,对数学教师和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解题时的真实想法,对错题原因深入了解,作为测试法的补充提供更充分的论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六年级学生分数应用题解题水平随着背景条件、数量关系复杂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六年级学生规则型分数应用题解题水平高于应用型分数应用题解题水平,应用型分数应用题解题水平高于探索型分数应用题解题水平。在探索型分数应用题方面学生的解题能力普遍较低,存在较多问题,说明学生的解题能力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另外学生在解不同类型分数应用题时存在不同的问题,例如学生解答规则型分数应用题时在准确把握基本量、问题结构识别和分数运算方面仍存在不扎实、不熟练的问题。在解答应用型分数应用题时学生在问题条件转换、统一单位“1”、解题策略的应用等方面容易出错。学生在面对探索型分数应用题时存在题目结构不熟悉、解题思路不清晰、目标解答错误等问题。最后笔者将解题分为审题理解、条件分析、数学建模、解题操作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探究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并针对四个阶段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郭立菲[5](2021)在《六年级学生分数学习解题错误与教学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解题错误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必然产物,是教师教学的宝贵资源。分数知识是初中数学入门的基础内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对学生分数学习中的解题错误进行分析、归因和对策研究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进,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习。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1)六年级学生在分数学习中的常见解题错误类型有哪些?(2)导致学生分数学习解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3)针对不同类型的分数学习解题错误,可以提出哪些教学对策?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国内外解题错误和分数教学的研究成果,构建分数学习解题错误的分析框架,围绕分数概念、分数运算和分数应用,自编分数测试卷,对上海浦东一所公办学校四个班级的学生施测,通过文本分析、访谈等方式梳理六年级学生分数学习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并进行错误的分类和归因。研究得到:六年级学生分数学习解题中的典型错误类型有:(1)知识性错误、(2)策略性错误、(3)操作性错误、(4)疏忽性错误;四种错误类型各有若干细则划分。导致六年级学生分数学习解题错误的原因有:(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解题策略不当、(3)记忆能力欠缺、(4)思维定势固化、(5)缺乏自我监控能力、(6)不良习惯、(7)知识难度的影响、(8)教师因素。在错误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数学习解题错误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四种错误类型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包括:(1)知识性错误:(1)注重分数概念、性质、算理的教学;(2)加强对比练习,自主总结归纳;(3)加强思维训练、克服思维定势。(2)策略性错误:(1)重视线段图、列方程等方法的教学;(2)合理利用错题资源,开展针对性练习;(3)联系生活实际,创造学习情境。(3)操作性错误:(1)做好示范教学,解题过程规范化;(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4)疏忽性错误:(1)加强解题过程中的调控,及时回顾;(2)培养学生检查的解题习惯。
吴雅静[6](2020)在《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诊断与干预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在教育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愈加明显。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数困生”)比例惊人,数学学习困难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对数困生的诊断与干预是数学教师在教育与教学方面不可忽视的问题。本研究选择一名小学数困生,对其进行诊断与干预。除了前期的理论准备,本研究将重点放在对数困生的诊断、干预以及干预结果的分析上。首先是对数困生的诊断。笔者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从三方面对被研究者进行诊断:对被研究者进行课堂观察与解题观察;分析被研究者作业;对被研究者本人、其任课教师及其家长进行访谈,从中探寻其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其次是对数困生的干预。在找到成因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并进行干预,且在干预过程中持续诊断。主要分为数学知识层面的干预,包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与“圆”四个部分;感觉统合积极疗法干预,包括对手眼、手脑不协调与注意力不集中的干预;家庭层面的干预,集中干预家庭环境和父母对被研究者学习的关心程度。在整个干预过程中,将非智力因素的干预融入其中。最后分析干预结果。干预结果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数学成绩的变化,包括被研究者数学成绩在整个班级中所处位置的变化以及个人数学成绩的变化;二是数学作业质量的变化,主要统计在数学作业中由于看错、抄错、写错致使解题错误的比例是否减少;三是数学课堂表现的变化,包括被研究者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力与注意力集中程度是否有好转;四是被研究者非智力因素的变化。经过本次干预,被研究者数学成绩在整个班级中所处的位置由原本下游上升至中下游,个人数学成绩也有较明显提升;数学作业中由于看错、抄错、写错致使解题错误的比例明显减少;数学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程度明显变高、课堂参与度与表现力稍有增强;非智力因素如自信心、学习兴趣、自学能力有所提高,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有所改善。笔者回顾并总结对数困生的研究过程,归纳出一些对数困生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冯闻捷[7](2020)在《基于泰国高中《体验汉语》教学的例句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例句是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用来讲解语言点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例句设计是否体现出了词汇在结构和用法上的特征,能不能使学生清楚、明白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和用法、把握教师的意图也对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有较大的影响。对于教师们来说,设计例句是进行教学设计时的重点,也是一大难点。目前泰国与我国合作共建孔子学院16所,孔子课堂11个,泰国学习汉语的人数从2003年的8.05万,增加到100多万,每年需要的汉语教师和汉语教师志愿者数量极大。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数截至2019年3月累计达到17185人次,主要分布在1000多所大、中、小学校,2018年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达到了 1700人。为了帮助在泰的汉语教师更好地了解泰国的汉语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进行例句设计,我们针对泰国汉语学习者进行了汉语课堂例句需求调查,在此基础上以调查对象使用的《体验汉语》高中3教材为例进行了例句的教学设计实践和研究,同时我们对在泰任教的中国汉语老师进行了汉语例句设计调查,将对本土教师的访谈作为补充,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针对泰国汉语教学特点的例句设计建议。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详细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外语例句设计研究、对外汉语例句设计研究,泰国汉语例句设计研究以及《体验汉语》教材研究。第二章是对泰国汉语教学情况的介绍和分析,主要介绍了 Triam Udom Suksa Patthanakarn Suvarnabhumi学校(以下简称TUPP学校)的汉语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对《体验汉语》高中3教材进行分析,分为教材简介、教材内容分析和教材特点总结,教材内容分析主要包括对教材词汇的数量和难度、语法点数量和难度、教材语言功能项目的数量与难度及其涉及的话题,并将《体验汉语》高中3与教材前一册和学生的汉语水平相比较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对泰国学生的例句需求调查和对现在泰任教和曾在泰任教的中国汉语教师的汉语例句设计实践进行的调查。首先,我们使用问卷调查分析了学校高三学生对汉语课堂例句的需求,内容包括例句的难度、数量、呈现方式和涉及的话题。其次,对教师例句设计实践的调查内容包括例句设计的必要性、例句设计的原则、例句的呈现方式、例句的有效性以及教师们在例句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需要的帮助,并就调查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对泰国本土教师和中国籍汉语教师进行了访谈。第四章是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例句的编写和呈现方式两大方面进行的例句设计实践,并将调查的结果与我们的例句设计实践相结合,为对泰汉语教学例句设计的实施提出了建议。第五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王玉雪[8](2020)在《小学阶段几何直观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A小学五年级为例》文中指出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作业分析、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展开调查,研究小学阶段教师几何直观教学和学生几何直观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是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对国内外几何直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确定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界定本文的两个核心概念:几何直观、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对本研究进行设计。第二章是对4-6年级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涉及到“几何直观”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为接下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是通过作业分析法研究五年级学生“几何直观”错题,探究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主要存在对实物感知能力弱、对图形辨识能力不足、读图能力弱等问题。第四章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小学生几何直观学习和教师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存在的问题有:整理来说教师的几何素养不高,体现在教师对几何直观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能力均存在着不足,不能深入地了解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存在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利用几何直观解题的意识和解题的能力。第五章是对第三章和第四章发现的学生几何直观学习和教师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做准备。教师在几何直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教师没有将《标准》与教材之间建立有效桥梁、教师没有将教材内容、错题和学生学习之间建立有效联系;学生在几何直观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源于教师对几何直观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能力不足、归因于学生自身学习。第六章是针对小学阶段教师几何直观教学和学生几何直观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更加系统、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同时也为数学教师的几何直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詹继铭[9](2020)在《汉语高级阶段语篇教材设计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留学生到了汉语学习的高级阶段,虽然积累了丰富的汉语词汇和短语,也掌握了正确的汉语语法,但是他们成段表达出来的内容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教材语篇设计角度出发,通过分析《HSK标准教程》高级阶段的教材,结合北语动态语料库2.0中留学生常出现的语篇偏误,找出教材语篇设计的不足并提出针对这些不足的教学对策,以减少留学生成段表达的错误。对教材语篇设计的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课文和练习。分析发现,教材的课文存在题材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体裁没有充分考虑留学生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的缺陷。而教材语篇练习则存在题型编排不合理、题量少、编排次序混乱以及编排顺序延后的问题。考察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高级阶段留学生的写作情况,发现留学生普遍存在的语篇问题有:语法衔接规则的泛化、逻辑衔接词的误用、语境和语义的不连贯。在此分析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提出语篇教学的建议:一、课文教学方面,注重体裁教学和篇章结构的教学。二、语篇训练方面,增加关于语篇的部分控制练习和无控制练习,丰富口语和听力语篇技能的练习形式,以及及时对所学的语篇知识做整体的归纳和总结。
王超[10](2020)在《高三三角函数二轮复习解题错误与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一定的错误是正常而自然的,正视解题错误,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并进行有效地纠正,是十分重要且具有教育价值的.本研究以三角函数为载体,研究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学生解题错误与教学策略.本研究中提及的三角函数包含三角函数以及解三角形两部分内容,笔者在进行文献梳理的时候发现很多文献都采取这种方式,这两部分内容是密不可分的.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为:(1)在解决与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时,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学生主要出现哪些类型的错误?(2)导致这些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如何有效地纠正这些解题错误?本研究采用的是实地调查的方法,具体包括:学生作业(试卷)的分析;问卷调查;错误矫正案例分析.主要研究工具包含一份学生测试卷,一份课堂练习卷,两份学生调查问卷,一份教师调查问卷.本研究从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以及疏忽性错误四个方面分析学生的解题错误.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学生的错误类型最主要的是知识性错误,如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等;其次为疏忽性错误,如计算错误等;策略性错误也偶有出现,主要为没有理解题目意图.学生提及到的出错原因主要为运算错误、知识性错误、题意理解不清楚、粗心大意导致的疏忽性错误等.除此之外还有个别同学提及到态度、情绪方面的原因.教师认为学生出现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为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其次为计算错误,也有粗心、不认真,题意理解不清楚等原因,还有教师认为这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缺乏练习等有关.对于思想方法掌握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总结思想方法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的也不够.本研究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对学生的解题错误进行矫正:呈现错误;分析错误;回顾总结;巩固练习;评估矫正;反思矫正过程、完善矫正方案.通过分析课后问卷与课堂练习卷解答情况可以发现:基于“解题错误”的纠错课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二、统计初步错例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统计初步错例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1)重组知识结构 设计学习序列——《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整合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单元教材解读 |
1. 知识序列分析。 |
2. 单元内容分析。 |
二、学情诊断数据分析 |
1. 前测试卷设计。 |
2. 测试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三、单元教材整合重构 |
1. 单元目标定位。 |
2. 单元课时整合。 |
(2)小学生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四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整数除法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
(二) 数学错题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 |
(三) 小学教师对数学错题的重视和利用不容乐观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 |
(一)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
(二) 数学作业 |
(三) 作业错误 |
四、文献综述 |
(一) 小学生数学错误的相关研究 |
(二) 小学生“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错误的相关研究 |
(三) 文献述评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目的与对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本分析法 |
(二) 问卷调查法 |
(三) 访谈法 |
(四) 课堂观察法 |
四、研究工具 |
(一) 调查问卷的编制 |
(二) 访谈提纲的编制 |
五、研究实施 |
六、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一、学生错误类型 |
(一) 知识性错误 |
(二) 策略性错误 |
(三) 疏忽性错误 |
二、学生错误原因 |
(一) 学生层面的原因 |
(二) 教师层面的原因 |
第三章 减少“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的改进建议 |
一、抛锚作业错误情境,生成学习驱动力 |
二、夯实整数除法运算基础,提高运算正确率 |
三、加强整数除法算理理解,突破试商重难点 |
四、提高数字敏感度,培养数量关系分析能力 |
五、多层面设计除法运算练习,形成适切的运算能力 |
六、规范解题过程,重视运算习惯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一学生数学运算错误研究 ——以函数内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数学运算能力 |
第二节 数学运算错误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数学运算 |
二、数学运算错误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框架 |
一、研究流程 |
二、研究对象 |
三、运算错误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研究工具 |
一、测试卷的编制 |
二、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测试卷分析 |
第一节 测试卷结果分析 |
一、信度分析 |
二、测试卷成绩分析 |
第二节 测试题错误分析 |
一、理解运算对象 |
二、掌握运算法则 |
三、探究运算思路 |
四、求得运算结果 |
第三节 对比分析 |
一、单一运算对象与多个运算对象 |
二、单一运算法则与多个运算法则 |
三、简单运算思路与复杂运算思路 |
第四节 基于测试卷研究的数学运算错误类型 |
第五章 调查问卷分析 |
第一节 信度分析 |
第二节 问卷内容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数学运算错误类型与原因 |
一、理解运算对象错误 |
二、使用运算法则错误 |
三、探究运算思路错误 |
四、求解运算结果错误 |
五、不良运算习惯 |
六、运算态度不佳 |
第二节 学生与教师的态度 |
第三节 数学运算错误解决策略 |
一、提高识别运算对象的能力 |
二、掌握运算对象性质 |
三、加强运算法则的运用 |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
五、端正学习态度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调查问卷 高一学生数学运算调査问卷 |
测试卷 函数运算综合测试 |
测试卷答案及评分细则 函数运算综合测试答案 |
致谢 |
(4)六年级学生在分数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1.理论依据 |
2.实践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应用题解题的研究 |
2.关于分数的研究 |
3.关于分数应用题的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分数应用题 |
2.规则型应用题 |
3.应用型分数应用题 |
4.探索型分数应用题 |
一、六年级分数应用题解题情况的调查研究 |
(一)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测试法 |
3.访谈法 |
(二)测试卷编制和研究对象 |
1.测试卷编制 |
2.测试对象 |
3.访谈对象 |
(三)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1.测试卷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2.访谈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
(四)研究结果 |
1.六年级学生分数应用题的整体解题水平 |
2.六年级学生不同类型分数应用题解题水平 |
二、六年级学生在分数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 |
(一)规则型分数应用题 |
1.未能准确把握基本量 |
2.问题结构识别欠佳 |
3.单纯的分数运算错误 |
(二)应用型分数应用题 |
1.问题条件盲目转换 |
2.难以统一多个单位“1” |
3.解题策略单一,其他方法应用不足 |
4.习惯应用分步式,综合列式易出错 |
(三)探索型分数应用题 |
1.对非常规题目结构陌生,对有效信息缺乏敏感性 |
2.缺少文字性的表述分析,解题思路不清晰 |
3.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未建立,目标解答错误 |
三、六年级学生解题中存在问题原因探析 |
(一)审题理解阶段出错原因探讨 |
1.专业术语不理解,题目背景陌生 |
2.受分数应用题框架结构的影响 |
3.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 |
(二)分析阶段出错原因探讨 |
1.缺乏对分数概念的深入认识 |
2.数形结合运用不足 |
3.未形成系统完备的知识结构 |
(三)建立数学模型阶段出错原因探讨 |
1.没有深入理解分数乘除的意义 |
2.教师在解题策略上的传授不足 |
3.习惯就题论题,缺少对方法的总结 |
(四)解题操作及评价阶段出错原因探讨 |
1.运算技能亟待提高 |
2.不良计算习惯的影响 |
3.学生缺乏检验和反思意识 |
四、研究建议与对策 |
(一)培养审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 |
1.增加数学术语和名词储备量 |
2.加强读题训练,要求准确读题 |
3.重视学生语言转化能力的培养 |
(二)提高分析能力,理清数量关系 |
1.重视单位“1”教学 |
2.充分利用图形等直观手段 |
3.引用生活实例教学,深入理解分数概念 |
(三)克服思维定势,拓展解题思路 |
1.夯实分数乘除法意义理解 |
2.传授多种解题策略 |
3.总结题型的多种变式 |
(四)强化计算意识提高运算能力 |
1.重视运算规则的掌握 |
2.培养良好的分数运算习惯 |
3.传授学生检验的方法,养成细心检查的习惯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六年级学生分数学习解题错误与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错误的研究价值 |
1.1.2 分数教学的重要性和困难点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对错误的界定 |
2.1.2 数学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 |
2.1.3 分数学习解题错误的相关研究 |
2.1.4 对本研究的启示 |
2.2 理论基础 |
2.2.1 戴再平的数学解题错误分类理论 |
2.2.2 Newman、Casey等人的错误原因层次理论 |
2.2.3 韦纳成败归因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内容 |
3.4 研究方法 |
3.4.1 文献研究法 |
3.4.2 问卷调查法 |
3.4.3 文本分析法 |
3.4.4 访谈法 |
3.5 研究工具 |
3.5.1 学生作业 |
3.5.2 测试卷 |
3.5.3 非结构化的访谈提纲 |
3.6 研究实施 |
3.7 解题错误分析框架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分数测试卷测试结果 |
4.1.1 总体得分情况 |
4.1.2 不同板块得分 |
4.1.3 分数三大板块的相关性分析 |
4.1.4 不同班级测试成绩均值的差异检验情况 |
4.1.5 分数学习解题错误类型统计 |
4.2 分数学习解题错误分析及归类 |
4.2.1 知识性错误 |
4.2.2 策略性错误 |
4.2.3 操作性错误 |
4.2.4 疏忽性错误 |
4.3 六年级学生分数学习解题错误的原因分析 |
4.3.1 内部原因 |
4.3.2 外部原因 |
第5章 分数学习解题错误的教学对策 |
5.1 知识性错误的教学对策 |
5.1.1 注重概念、性质、算理的教学 |
5.1.2 加强对比练习,自主总结归纳 |
5.1.3 加强思维训练,克服思维定势 |
5.2 策略性错误的教学对策 |
5.2.1 重视线段图、列方程等方法的教学 |
5.2.2 合理利用错题资源,开展针对性练习 |
5.2.3 联系生活实际,创造学习情境 |
5.3 操作性错误的教学对策 |
5.3.1 做好示范教学,解题过程规范化 |
5.3.2 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
5.4 疏忽性错误的教学对策 |
5.4.1 加强解题过程中的调控,及时回顾 |
5.4.2 培养学生检查的解题习惯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6.1.1 本研究的结论 |
6.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6.2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6.2.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半结构化访谈提纲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
致谢 |
(6)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诊断与干预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一)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
(二)数困生是需要关注的群体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掌握学习”理论 |
二、罗森塔尔效应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学习困难的界定 |
二、数学学习困难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二章 H数学学习困难的诊断 |
第一节 通过观察分析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 |
一、课堂观察 |
二、解题观察 |
第二节 从错题中探寻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 |
一、数学错误类型 |
二、数学错误归因 |
第三节 通过访谈得到数学学习困难的成因 |
一、班主任访谈 |
二、家长访谈 |
三、H本人访谈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H数学学习困难的干预 |
第一节 数学知识层面的干预 |
一、简易方程 |
二、因数与倍数 |
三、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四、圆 |
第二节 感觉统合积极疗法干预 |
一、干预设计及干预内容 |
二、干预过程 |
第三节 家庭层面的干预 |
一、增强记忆力锻炼 |
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
三、改变家庭学习环境 |
四、咨询医生的建议 |
五、建立良好的家庭成员情感关系 |
六、调节饮食与生活作息 |
第四章 干预结果 |
第一节 数学成绩的变化 |
第二节 数学作业质量的变化 |
第三节 数学课堂表现的变化 |
第四节 非智力因素的变化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二节 反思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记录纸 |
附录2 访谈提纲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基于泰国高中《体验汉语》教学的例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问卷调查法 |
1.3.2 访谈法 |
1.4 研究综述 |
1.4.1 关于英语教学例句的研究 |
1.4.2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例句的研究 |
1.4.3 泰国汉语教学例句设计研究 |
1.4.4 《体验汉语》教材研究 |
第二章 泰国高中汉语教学概述与教材分析 |
2.1 TUPP学校汉语教学情况介绍 |
2.2 学生学习特点介绍 |
2.3 泰国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2.3.1 汉语课时少、间隔时间长 |
2.3.2 学生积极性不高 |
2.3.3 汉语学习难度较大 |
2.4 《体验汉语》高中3教材分析 |
2.4.1 教材简介及选用依据 |
2.4.2 教材内容分析 |
2.4.3 教材特点总结 |
第三章 对泰汉语教学例句需求和设计调查 |
3.1 针对泰国学生的例句需求调查 |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1.2 调查对象 |
3.1.3 调查数据分析 |
3.1.4 调查结果小结 |
3.2 针对在泰汉语教师的例句设计调查 |
3.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2.2 调查对象 |
3.2.3 调查数据分析 |
3.2.4 对问卷调查的补充访谈 |
3.2.5 调查结果小结 |
第四章 泰国高中《体验汉语》例句设计实践和建议 |
4.1 例句的编写 |
4.1.1 控制难度和实用性的设计 |
4.1.2 复现的设计 |
4.1.3 例句语境的设置 |
4.1.4 话题内容的设计 |
4.2 例句设计的呈现方式 |
4.2.1 例句的排列 |
4.2.2 练习的设置 |
4.2.3 提示词义和创设情境的设计 |
4.3 泰国汉语教学例句设计建议 |
4.3.1 例句难度与学生汉语水平相符 |
4.3.2 通过趣味性和实用性增强汉语学习内部动机 |
4.3.3 增强例句的解释性功能 |
4.3.4 通过适当的提示和反例辅助例句的呈现 |
4.3.5 例句与练习设计相结合 |
4.3.6 充分备课和总结,关注汉泰语言差异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汉语例句需求调查学生问卷(中文版、泰文版) |
附录2: 泰国汉语教学例句设计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小学阶段几何直观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A小学五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基于新课标中的基本要求 |
(二)基于小学生思维特点的需要 |
(三)基于教学实践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几何直观的教育价值 |
(二)几何直观能力组成 |
(三)小学生几何直观学习存在的问题 |
(四)教师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五)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策略 |
(六)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几何直观 |
(二)小学生几何直观能力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几何直观”教材内容统计与分析 |
一、“形成图形的认识”教材内容统计与分析 |
(一)“形成图形的认识”教材内容统计 |
(二)“形成图形的认识”教材内容分析 |
二、“利用图形描述问题”教材内容统计与分析 |
(一)“利用图形描述问题”教材内容统计 |
(二)“利用图形描述问题”教材内容分析 |
三、“利用图形分析问题”教材内容统计与分析 |
(一)“利用图形分析问题”教材内容统计 |
(二)“利用图形分析问题”教材内容分析 |
四、“利用图形解决问题”教材内容统计与分析 |
(一)“利用图形解决问题”教材内容统计 |
(二)“利用图形解决问题”教材内容分析 |
第三章 五年级学生“几何直观”错题分析 |
一、“形成图形的认识”错题分析 |
(一)对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不清 |
(二)对实物感知能力弱 |
(三)空间想象能力弱 |
二、“利用图形描述问题”错题分析 |
(一)对图形辨识能力不足 |
(二)画图不规范 |
三、“利用图形分析问题”错题分析 |
(一)根据图形关系建立数量关系能力不足 |
(二)读图能力弱 |
(三)用文字语言解释图形能力不足 |
四、“利用图形解决问题”错题分析 |
(一)利用图形解题思路不清晰 |
(二)考虑问题不全面 |
第四章 问卷及访谈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几何直观的理解情况分析 |
(二)教师对几何直观的掌握情况分析 |
(三)教师对几何直观的应用情况分析 |
二、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一)教师对几何直观的理解 |
(二)教师对几何直观的应用 |
(三)教师认为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存在的问题 |
(四)教师对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困惑 |
三、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对几何直观的态度 |
(二)学生对几何直观的应用 |
第五章 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教师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教师几何直观教学存在的问题 |
(二)成因分析 |
二、学生几何直观学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学生几何直观学习存在的问题 |
(二)成因分析 |
第六章 教学策略 |
一、“形成图形的认识”维度教学策略 |
(一)夯实图形知识,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
(二)加强数学与生活联系,提升实物感知能力 |
二、“利用图形描述问题”维度教学策略 |
三、“利用图形分析问题”维度教学策略 |
(一)加强读图能力,学会分析问题 |
(二)加强文字语言与图形语言互译能力 |
四、“利用图形解决问题”维度教学策略 |
(一)强化直观解题意识 |
(二)引导解题思路,增强严谨性 |
结论、建议与反思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9)汉语高级阶段语篇教材设计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汉语的语篇研究 |
1.2.2 汉语国际教育语篇研究 |
1.2.3 汉语国际教育教材语篇研究 |
1.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理论依据 |
1.4.1 教材语篇编写研究理论 |
1.4.2 教材语篇训练考察标准 |
第2章 教材课文语篇编写分析 |
2.1 教材课文总体分析 |
2.1.1 课文的体裁分析 |
2.1.2 课文的题材分析 |
2.2 教材课文具体分析 |
2.2.1 课文语篇衔接分析 |
2.2.2 课文语篇连贯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教材语篇训练分析 |
3.1 教材语篇练习题型分析 |
3.2 教材语篇练习题量分析 |
3.3 教材语篇练习编排内容分析 |
3.4 教材语篇练习编排顺序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外国学生教材语篇习得情况 |
4.1 语篇习得情况分析 |
4.1.1 语篇衔接偏误分析 |
4.1.2 语篇连贯偏误的分析 |
4.2 语篇习得情况反思 |
第5章 教材语篇评价及建议 |
5.1 教材语篇的不足 |
5.1.1 教材语篇设计的不足 |
5.1.2 教材语篇使用的不足 |
5.2 教材语篇使用建议 |
5.2.1 教材课文语篇使用建议 |
5.2.2 教材语篇训练使用建议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高三三角函数二轮复习解题错误与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角函数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
1.1.2 二轮复习的重要性及现状 |
1.1.3 数学解题错误的基本特点与错误分析的教育价值 |
1.1.4 教师对学生的解题错误认识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为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教与学起到指导作用 |
1.2.2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数学学习理论 |
1.3 研究问题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一般层面的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的分类与归因研究 |
2.2 基于特殊内容的解题错误、归因、策略相关研究 |
2.2.1 基于三角函数解题错误、归因、策略研究 |
2.2.2 高三三角函数有效复习相关研究 |
2.2.3 基于其他特殊内容的解题错误、归因、策略研究 |
2.3 关于数学学习(解题)错误矫正研究概述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主要研究方法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三角函数测试卷》 |
3.3.2 《高三学生三角函数学习问卷》的编制 |
3.3.3 《高三三角函数教师问卷》的编制 |
3.3.4 纠错课《高三三角函数课堂练习卷》的编制 |
3.3.5 《高三三角函数课后调查问卷》的编制 |
3.4 主要分析框架 |
3.4.1 数学解题错误的分析框架 |
3.4.2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流程 |
第4章 高三二轮复习三角函数解题错误调查研究 |
4.1 基于学生问卷的分析 |
4.1.1 《高三学生三角函数学习问卷》简介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4.2 基于教师问卷的分析 |
4.2.1 《高三三角函数教师问卷》简介 |
4.2.2 调查对象 |
4.2.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4.3 基于学生测试卷的分析 |
4.3.1 《三角函数测试卷》简介 |
4.3.2 测试时间、测试对象 |
4.3.3 学生的“解题错误”的统计与分析 |
4.3.4 学生思想方法运用情况分析 |
第5章 高三三角函数二轮复习解题错误矫正:基于实践的研究 |
5.1 数学解题错误矫正的基本流程 |
5.2 基于“解题错误”课堂教学矫正案例与分析 |
5.2.1 参与矫正的对象 |
5.2.2 基本矫正资料 |
5.2.3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课堂实录 |
5.3 对“解题错误”课堂矫正过程的评价 |
5.3.1 《三角函数课堂练习卷》解答情况分析 |
5.3.2 《高三三角函数课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5.4 基于“解题错误”的课堂教学矫正的总结与反思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学生主要出现的解题错误类型 |
6.1.2 导致高三二轮复习解题错误的主要原因 |
6.1.3 纠正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学生的数学解题错误策略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三角函数课前测试卷 |
附录二 三角函数课前测试卷解析 |
附录三 三角函数学生问卷 |
附录四 三角函数教师问卷 |
附录五 三角函数课堂检测 |
附录六 三角函数课后问卷 |
致谢 |
四、统计初步错例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重组知识结构 设计学习序列——《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整合实践与反思[J]. 邵虹,管淑芬. 小学教学设计, 2021(29)
- [2]小学生数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作业错误研究 ——以扬州市H小学四年级为例[D]. 任逸. 扬州大学, 2021(09)
- [3]高一学生数学运算错误研究 ——以函数内容为例[D]. 孙云娟.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六年级学生在分数应用题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高颖. 渤海大学, 2021(02)
- [5]六年级学生分数学习解题错误与教学对策研究[D]. 郭立菲.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诊断与干预的个案研究[D]. 吴雅静. 喀什大学, 2020(07)
- [7]基于泰国高中《体验汉语》教学的例句设计研究[D]. 冯闻捷. 山东大学, 2020(12)
- [8]小学阶段几何直观教与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A小学五年级为例[D]. 王玉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汉语高级阶段语篇教材设计研究 ——以《HSK标准教程》为例[D]. 詹继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10]高三三角函数二轮复习解题错误与教学策略研究[D]. 王超.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