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粗壮女贞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涂燕茹[1](2020)在《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贵州省园林绿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作为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对贵州省内丰富的乡土木本园林绿化植物开发较少,品种缺乏,且有些常见品种频繁使用,导致百城一面的景象,严重缺乏地方特色。随着“乡土热”的发展趋势,人们开始追求乡野情怀、渴望回归自然,为避免贵州省木本园林植物应用的同质化现象,进一步提高省内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堪踏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区域区划进行研究,提出各区划区木本园林植物推荐应用策略。得出以下研究成果:1)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贵州省有乡土木本植物136科、638属、2837种,分别有乔木1380种,灌木902种,半灌木59种,木质藤本496种。而贵州省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建设所应用的木本植物共496种,分属93科、245属,已用种类仅占资源总种数的17.26%,其中乔木304种,灌木141种,半灌木6种,木质藤本45种。2)根据现有各种自然和社会人文区划,结合全省城镇发展规划,确定了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域区划原则,以自然因素主导一级区划、人文因素主导二级区划,分别将各区划依据要素叠加处理,通过自然与人文区划指标的系统耦合,将贵州省地方特色景观划分为23个三级地方特色景观区划体系。3)构建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园林应用筛选的AHP结构模型体系。该体系包含C1观赏价值、C2生态价值、C3适应能力、C4应用潜力4个准则层及F1株型、F2枝干、F3叶等28个指标层。应用该体系优选出贵州省乡土木本园林植物资源共计803种,分别有乔木467种,灌木226种,半灌木10种,木质藤本100种。4)对贵州省23个三级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园林植物分别进行筛选推荐。在遵循一定原则基础上,立足各区划区自然条件及园林植物现状,根据其生长类型(乔木、灌木、半灌木、木质藤本)、季节景观(春、夏、秋、冬)、区域特色和经济利用4个方面推荐有应用潜力的植物种类,并对区划区所辖市县进行市(县)树市(县)花推荐参考。
闫小莉,王德炉[2](2019)在《不同类型土壤栽培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苦丁茶树叶片生长与光合特性对不同类型土壤栽培的响应特征,确定最适苦丁茶栽培的土壤类型,可为高产优质化的苦丁茶种植业及其规模化生产基地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土壤栽培实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叶片解剖结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土壤栽培条件下,苦丁茶叶长和叶面积比其他6种土壤栽培下的显着提高了34%—57%和43%—68%,叶绿素总量显着增加9%—33%,叶片、上下表皮、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的厚度均显着高于其他6种土壤栽培。不同类型土壤栽培下苦丁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饱和蒸气压亏缺(Vpdl)的日变化趋势均呈单峰型,日均Pn和Tr值大小依次为:石灰岩>石英砂岩>玄武岩>长石石英砂岩>第四纪红色黏土>变余砂岩>煤系砂页岩,其中石灰岩土壤栽培下的日均Pn值相比其他6种土壤下的显着提高了13%—45%,且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也最大,而煤系砂页岩栽培时最低,其LSP和LCP较石灰岩栽培的分别显着下降了40%和46%。综上,在7种类型的土壤中,石灰岩土壤栽培最有利于苦丁茶树叶片的生长发育、并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和加强对光能的吸收利用,最终提高其叶片光合能力,其次为玄武岩土壤,而煤系砂页岩土壤是最不利于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建议在苦丁茶种植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生产基地建立时因选择由石灰岩性母岩发育的土壤进行栽培,从而提高苦丁茶的产量和品质。
吴丽丽,王德炉,李自玉[3](2019)在《土壤水分对贵州小叶苦丁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贵州小叶苦丁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探究其产量以及品质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找出适宜贵州小叶苦丁茶植株(粗壮女贞)生长的土壤水分范围,为丰富贵州小叶苦丁茶的优质丰产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3年生贵州小叶苦丁茶植株(粗壮女贞)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设置6个土壤水分梯度,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对贵州小叶苦丁茶叶片形态及叶片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1)叶片指标包括叶片数、单叶面积、叶长与叶宽,茶产量指标包括单株发芽数、芽质量、一叶两芽质量、一叶四芽质量均在土壤相对含水率为85%时达到最高,各指标在70%~100%的含水率处理间并无差异。(2)植株死亡率随着土壤含水率降低而升高。(3)可溶性糖、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黄酮、茶皂素含量随着土壤相对含水率减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土壤相对含水率≤55%时,可溶性糖、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黄酮、茶皂素含量均降低。【结论】适宜贵州小叶苦丁茶植株(粗壮女贞)栽培且获得最佳产量和品质的土壤相对含水率范围为70%~85%。
罗燕,石燕金,周运超[4](2018)在《氮对粗壮女贞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采用砂培法,研究了5种氮素营养浓度(即1.2 mmol/L、5.8 mmol/L、10.4 mmol/L、15.0 mmol/L、19.6mmol/L)对粗壮女贞品质(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茶总皂甙、水浸出物、水溶性总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营养浓度处理对粗壮女贞品质有明显影响,适宜的氮浓度处理能显着改善和提高粗壮女贞的品质。5种氮浓度处理条件下,在5.8 mmol/L和19.6 mmol/L处理时出现极值,5.8 mmol/L氮浓度处理条件下最适宜总黄酮化合物、茶皂甙、水浸出物及水溶性总糖的同时合成;19.6 mmol/L氮浓度处理条件下茶多酚含量最低、氨基酸含量最高;在适宜的氮浓度环境下,粗壮女贞苦丁茶的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茶叶水浸出物三项品质的含量会显着提高;叶片中茶多酚与黄酮类化合物、茶叶的水溶性糖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黄酮类化合物与茶叶的水溶性糖也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粗壮女贞叶片中酚氨比与黄酮类化合物呈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
葛敏凯,王德炉,周云超,何滔[5](2015)在《氮对粗壮女贞叶片生理特性及内含物含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5个供氮水平对粗壮女贞叶片生理特性以及叶片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浓度为5.8 mmol/L时,粗壮女贞氮素不足,植株叶绿素总量最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但叶片内含物含量较多;而氮浓度为15.0 mmol/L时,与其他处理相比,粗壮女贞氮素充足,整体生理机能良好,生长速率较高,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但水浸出物和皂甙含量最低,叶片中其他内含物含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赵斌,王华[6](2014)在《贵州小叶苦丁茶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初报》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文献查阅方法和实证调查方法研究了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品种及地理分布,简述了该品种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对该品种进行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建议,为该品种在生产上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闫小莉,王德炉[7](2014)在《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人工遮荫方式研究了4种遮荫强度(全光照、20%、40%和60%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从而为苦丁茶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0%遮荫条件下苦丁茶树叶片宽度、厚度、叶面积和栅栏组织厚度均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P<0.05),栅栏组织层数为2层,其它3个处理均为1层。遮荫显着提高了苦丁茶树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且随遮荫程度的增强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叶绿素a/b呈相反趋势。(2)40%遮荫处理显着提高了苦丁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P<0.05),而遮荫达到60%时则抑制了其光合速率。20%和40%遮荫处理促进苦丁茶树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提高,降低了蒸汽压亏缺,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全光照和60%遮荫处理下蒸汽压亏缺显着高于其它处理,而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因子极显着降低,从而抑制了苦丁茶树叶片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3)遮荫处理降低了苦丁茶树叶片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40%遮荫处理下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显着提高。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强,Fv/Fm和Fv/Fo降低,与全光照相比,3种遮荫处理Fv/Fm依次下降了2.71%、4.59%和8.03%,Fv/Fo值依次降低了6.89%、11.99%和19.81%(P<0.01);60%遮荫下各荧光参数值显着低于其它3个处理,过度遮荫使苦丁茶树叶片叶绿素分子捕获激发能的效率及光系统Ⅱ(PSⅡ)潜在活性降低。综上,苦丁茶树在适宜的遮荫强度下,即40%遮荫(日光合有效辐射在273—1222μmol·m-2·s-1范围内)条件下其叶片生长和光合能力会有效提高。
易帆,彭勇,许利嘉,肖培根[8](2013)在《小叶苦丁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对我国别样茶(non-Camellia teas)中小叶苦丁茶的应用历史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整理综述。小叶苦丁茶在我国南方地区具有悠久的饮用历史,具有典型的别样茶特征,其原植物来源主要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Roxb.)Bl.及其同属植物丽叶女贞Ligustrum henryi Hemsl.、总梗女贞Ligustrum pricei Hayata及光萼小蜡Ligustrum sinense var.myrianthum。小叶苦丁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除湿化痰及减肥等功效。对小叶苦丁茶的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苯丙素类及黄酮类,其主要药理活性包括改善心脑血管系统,降糖降脂,抗菌消炎,抗氧化,保肝等方面。
丁波,王德炉[9](2012)在《硒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文中研究指明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营养液配方对粗壮女贞进行了砂培盆栽试验,研究了硒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硒对粗壮女贞叶片叶绿素含量有显着影响,Chl a和Chl b含量随着硒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表明高质量浓度硒抑制了粗壮女贞的光合作用。胡萝卜素(Car)和Chl a/b含量随着硒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并分别在硒质量浓度为1mg/L和3mg/L时最低。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着硒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在硒质量浓度为1mg/L时最低。根系活力先增强后逐渐减弱,在质量浓度为1mg/L时最强。Fo、Fv和Fm′随着硒质量浓度的增加显着降低,Fv/Fm和NPQ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HDR则先增大后逐渐降低。研究认为,质量浓度为1mg/L的硒处理能增强粗壮女贞的抗氧化能力,提高粗壮女贞的光合能力。
吴泽富,周运超,张静,张琴,何滔[10](2012)在《粗壮女贞(苦丁茶)生理特性对pH胁迫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粗壮女贞生长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找出粗壮女贞最佳的栽培环境,为其无公害栽培提供理论基础,以粗壮女贞(Ligustrum robustum)为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营养液配方,通过砂培研究不同pH值(pH 3.5,pH 4.5,pH 5.5,pH 7.0,pH 8.0)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壮女贞在pH 5.5时受伤害程度低,根系活力强,净光合作用速率大,适应性以及抗逆性较强,能够明显改善粗壮女贞整体的生理机能,给植株的碳氮代谢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能量保证。
二、粗壮女贞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粗壮女贞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植物区系和植物区划研究 |
1.2.2 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现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贵州省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
2.1.2 贵州省绿化发展概况 |
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 |
2.2.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储量 |
2.2.2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生长习性 |
2.2.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观赏特性 |
2.2.4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的应用现状 |
2.3 小结 |
第三章 贵州省特色景观区划 |
3.1 区划原则 |
3.2 区划依据 |
3.2.1 自然地理区划 |
3.2.2 生态系统 |
3.2.3 植被区系 |
3.2.4 林业发展区划 |
3.2.5 行政区划 |
3.2.6 民族聚落分布 |
3.2.7 旅游资源分布 |
3.2.8 经济产业发展概况 |
3.2.9 城市(县城)园林绿化发展状况 |
3.3 区划方法 |
3.4 区划结果 |
第四章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资源组成分析 |
4.1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的组成 |
4.2 各区划区乡土木本植物生活型组成 |
4.3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
第五章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5.1 筛选原则 |
5.1.1 地域环境的适应性原则 |
5.1.2 引种培育的可行性原则 |
5.1.3 植物种类的价值性原则 |
5.1.4 生态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
5.2 筛选方法 |
5.2.1 确定筛选指标 |
5.2.2 建立判断矩阵 |
5.2.3 一致性检验 |
5.2.4 判断矩阵群的平均权重向量 |
5.2.5 制定评分标准 |
5.2.6 计算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 |
5.3 结构模型 |
5.4 权重确定 |
5.5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筛选的综合指数分析 |
5.6 各区划区木本植物筛选结果 |
第六章 基于区划结果的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策略 |
6.1 乡土木本植物景观应用配置原则 |
6.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建议 |
6.2.1 贵州省城市(县城)市(县)树市(县)花分析 |
6.2.2 各区划区城市(县城)园林景观乡土木本植物选择应用 |
6.3 乡土木本植物开发应用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调查现状 |
7.1.2 划分贵州地方特色景观区划 |
7.1.3 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筛选 |
7.1.4 各区划区特色乡土木本植物资源园林应用推荐 |
7.2 讨论与展望 |
7.2.1 讨论 |
7.2.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科属种组成 |
附录2 贵州省地方特色木本植物调查问卷 |
附录3 贵州省乡土木本植物资源综合指数 |
(2)不同类型土壤栽培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对象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1.3.1 叶片生长与内部解剖结构特征 |
1.3.2 叶绿素含量 |
1.3.3 光合速率 |
1.3.4 光响应曲线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对苦丁茶树叶片大小的影响 |
2.2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对苦丁茶树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2.3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对苦丁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对苦丁茶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1 苦丁茶树叶片Pn、Gs、Tr和Vpdl日变化 |
2.4.2 苦丁茶树叶片Pn、Gs、Tr和Vpdl日均值差异和环境因子相关性 |
2.4.3 不同类型土壤栽培下苦丁茶树叶片对光强变化的响应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讨论 |
3.2 结论 |
(3)土壤水分对贵州小叶苦丁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指标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土壤水分对贵州小叶苦丁茶植株(粗壮女贞)存活率及叶片指标的影响 |
2.1.1 存活率 |
2.1.2 叶片指标 |
2.2 土壤水分对贵州小叶苦丁茶产量的影响 |
2.3 土壤水分对贵州小叶苦丁茶品质的影响 |
2.3.1 可溶性糖含量 |
2.3.2 水浸出物含量 |
2.3.3 茶多酚含量 |
2.3.4 游离氨基酸含量 |
2.3.5 黄酮含量 |
2.3.6 茶皂素含量 |
3 讨论 |
(4)氮对粗壮女贞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 |
2.2 对茶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 |
2.3 对茶叶酚氨比的影响 |
2.4 对儿茶素总量的影响 |
2.5 对黄酮类化合物总量的影响 |
2.6 对茶总皂甙含量的影响 |
2.7 对茶叶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2.8 对水溶性总糖的影响 |
2.9 粗壮女贞 (苦丁茶) 品质主成分分析及指标筛选 |
3 结论与讨论 |
(5)氮对粗壮女贞叶片生理特性及内含物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 1试验材料 |
1.2试验设计 |
1.3测定方法 |
1.3.1取样方法 |
1.3.2指标测定 |
2结果与分析 |
2.1氮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1对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 |
2.1.2对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1.3对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1.4对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1.5对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2.2氮对粗壮女贞叶片内含物含量的影响 |
2.2.1对叶片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
2.2.2对叶片皂甙含量的影响 |
2.2.3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2.4对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2.2.5对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结论与讨论 |
(6)贵州小叶苦丁茶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小叶苦丁茶的品种界定 |
2、自然分布 |
3、生态学特性 |
4、生物学特性 |
5、资源开发和保护建议 |
(7)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与研究对象 |
1.2 试验设计 |
1.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1.3.1 叶片生长与内部解剖结构特征 |
1.3.2 叶绿素含量 |
1.3.3 光合速率日进程 |
1.3.4 光响应曲线 |
1.3.5 叶绿素荧光参数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外观形态的影响 |
2.2 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
2.3 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4.1 Pn、LUE的日变化 |
2.4.2 Cond、Tr日变化 |
2.4.3 Ci、Vpdl日变化 |
2.4.4 遮荫条件下苦丁茶树叶片对光强变化的响应 |
2.4.5 不同遮荫强度对苦丁茶树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8)小叶苦丁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叶苦丁茶的历史记载及基源考证 |
2 小叶苦丁茶的开发应用 |
3 小叶苦丁茶的化学成分 |
3.1 萜类 |
3.2 苯丙素类 |
3.3 黄酮类 |
3.4 挥发油 |
3.5 其他类 |
4 小叶苦丁茶的药理作用 |
4.1 降血压降血脂及对心脑血管系统的作用 |
4.2 减肥作用 |
4.3 抗氧化作用 |
4.4 抗菌抗炎镇痛作用 |
4.5 其他作用 |
4.5.1 免疫调节作用 |
4.5.2 止咳、祛痰、对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
4.5.3 保肝作用 |
5 讨论 |
(9)硒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硒对粗壮女贞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硒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的影响 |
2.3 硒对粗壮女贞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10)粗壮女贞(苦丁茶)生理特性对pH胁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测定方法 |
1.2.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pH环境对粗壮女贞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 不同pH环境对粗壮女贞丙二醛 (MDA) 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pH环境对粗壮女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含量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2.4 不同pH环境对粗壮女贞根系活力和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四、粗壮女贞繁殖与栽培技术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地方特色景观营造的贵州乡土木本植物区划与筛选[D]. 涂燕茹. 贵州大学, 2020(03)
- [2]不同类型土壤栽培对苦丁茶树叶片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闫小莉,王德炉. 生态学报, 2019(19)
- [3]土壤水分对贵州小叶苦丁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吴丽丽,王德炉,李自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4]氮对粗壮女贞品质的影响[J]. 罗燕,石燕金,周运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8(03)
- [5]氮对粗壮女贞叶片生理特性及内含物含量的影响[J]. 葛敏凯,王德炉,周云超,何滔. 林业科技开发, 2015(04)
- [6]贵州小叶苦丁茶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初报[J]. 赵斌,王华. 农技服务, 2014(03)
- [7]遮荫对苦丁茶树叶片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闫小莉,王德炉. 生态学报, 2014(13)
- [8]小叶苦丁茶的研究进展[J]. 易帆,彭勇,许利嘉,肖培根. 中国现代中药, 2013(10)
- [9]硒对粗壮女贞生理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调控效应[J]. 丁波,王德炉. 河南农业科学, 2012(07)
- [10]粗壮女贞(苦丁茶)生理特性对pH胁迫的响应[J]. 吴泽富,周运超,张静,张琴,何滔. 贵州农业科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