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一、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论文文献综述)

蔡康锋[1](2020)在《大麦根系细胞离子平衡对干旱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干旱是危害全球作物生产最普遍、最严重也是最复杂的环境因子,培育耐旱作物品种和研发节水抗旱农艺措施是抵御干旱胁迫的有效途径,而阐明作物耐旱机理可为耐旱育种与栽培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大麦耐旱种质筛选入手,鉴定到一批耐旱性差异显着的基因型,以此为材料解析了K+吸收和转运调控能力在大麦耐旱中的作用,利用转录组和小RNA组技术阐明了大麦根尖和成熟区对干旱胁迫适应性响应上的差异,进而在分析大麦HAK/KUP/KT基因家族的基础上,克隆了受干旱显着诱导的HvHAK13和HvHAK1.1,并对其表达特点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鉴定到耐旱性差异显着的大麦基因型以237份栽培大麦和190份野生大麦为材料,以蛭石为生长介质,在20%PEG8000模拟干旱和缺水干旱两种干旱胁迫条件下评价其耐旱性,发现两类大麦群体中基因型之间的耐旱性差异显着,且野生大麦的耐旱性强于栽培大麦;两种干旱胁迫处理抑制大麦生长的效应呈显着正相关,大麦植株最新完全展开叶的相对含水量和汁液渗透压适宜作为大麦苗期耐旱性评价与筛选的指标。2.揭示了大麦根K+吸收与转运调控能力与耐旱性的关系干旱胁迫显着影响大麦根中与K+吸收和木质部装载相关的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以及质膜质子泵基因的表达,且影响程度因处理时间和基因型而异;较强的K+吸收和转运以及H+外排调控能力有助于植株组织或细胞保持较高的K+浓度,从而减少干旱胁迫对大麦生长的抑制作用,最终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3.明确了大麦根尖和成熟区对干旱胁迫响应模式的差异干旱胁迫下,大麦根尖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响应方式和程度在生理、转录组和小RNA组水平上的表现均与成熟区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根尖吸收较多的K+、积累较多的ROS、较多的差异表达基因和miRNA以及较为复杂的miRNA-mRNA调控网络。4.克隆与分析了大麦HAK/KUP/KT家族的两个耐旱基因大麦HAK/KUP/KT家族有24个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2号染色体上数量最多;可分为4个簇,簇I和簇II有15个成员(占总数的62.5%)。HAK/KUP/KT基因表达不同程度地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且在根尖和成熟区的表达模式存在明显差异。HvHAK13和HvHAK1.1都定位于质膜上,HvHAK13主要在根部表达,干旱处理6 h时被诱导,处理3 d时被抑制,茎中也有少量表达;HvHAK1.1主要在根部表达,干旱处理6 h时被抑制,处理3 d时被诱导。在爪蟾卵母细胞中异源表达HvHAK13和HvHAK1.1未观察到明显电流。

张嵩[2](2020)在《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广谱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油单中链脂肪酸酯是传统的食品添加剂,兼具乳化性和抑菌防腐性能。目前采用的月桂酸单甘酯等甘油单中链脂肪酸酯存在水溶性差、影响食品风味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聚甘油中链脂肪酸酯以其极性可调、无杂味、抗菌谱广等特点,成为发展的方向,但是聚甘油中链脂肪酸酯合成路线长、分离纯化困难,目前研究与应用多是采用成分复杂的混合物来进行,缺少高纯单体的抑菌活性和系统深入的机理研究。因此,本论文制备了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TGML)高纯单体,深入研究了TGML的广谱抗菌活性以及其多种作用机制,并在复原牛奶中进行了应用探究。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TGML的酶法合成、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采用脂肪酶Lipozyme 435催化三聚甘油和月桂酸合成TGML,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三聚甘油:月桂酸为1.08:1(mol:mol),反应温度为84.93℃,反应时间为6 h,酶添加量为1.32%,产物中TGML含量为49.76%;粗产物经二级分子蒸馏结合乙酸乙酯加水萃取可获得纯度为98.30%的三聚甘油单酯纯品;经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核磁共振碳谱表征,纯品确是TGML,且为线性构型。(2)TGML的理化性质和表面活性研究:TGML为无色无味的高纯单体;相比于甘油单硬脂酸酯,TGML的酸值、皂化值和熔点明显更低,碘值稍高;TGML的亲水亲油平衡值为9.89,可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表面活性比较可知TGML的界面性质要明显优于甘油单硬脂酸酯。(3)TGML对致病性细菌和酵母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TGML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均低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pH不影响TGML抗菌效果;其对致病菌的抑制时间也优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抗菌机制实验揭示TGML会增加细菌和酵母细胞膜通透性,破坏细胞完整性,导致细胞表面凹陷和孔洞,并同步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和生物大分子合成抑制。(4)TGML对食源性霉菌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的研究:TGML对霉菌菌落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其对黄曲霉,串珠镰刀菌和鲜绿青霉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9.00、44.86和10.59μg/m L;在不同pH条件下,TGML的抗霉菌活性保持稳定;TGML显示出对霉菌孢子萌发的显着抑制效果;抗菌机制研究表明TGML会降低霉菌麦角甾醇含量,增加胞内物质泄漏,抑制呼吸酶活,但不影响脂质过氧化。(5)TGML的应用研究:TGML显示出对复原牛奶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显着抑制效果;温度高于或低于室温会增强TGML抑菌活性,降低pH也会提升TGML抗菌作用,但离子强度对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模拟胃液会削弱TGML在牛奶中的抗菌效果;TGML和环境因素(温度、pH和离子强度)不会改变牛奶的颜色和香气。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酶法合成、分子蒸馏结合乙酸乙酯加水萃取的纯化工艺,获得纯度为98.30%的TGML高纯单体;TGML具有对食源性细菌、酵母和霉菌的广谱抑菌活性,并阐明了其对胞膜和胞内多种干扰作用的协同抑制机制。因此,本研究将会为食品、药品及日化行业提供一种兼具乳化性与防腐性的多功能添加剂,极具应用价值;并且抗菌机制的系统研究也为抗菌剂的开发与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

张晓敬[3](2019)在《外源蔗糖增强高表达转玉米C4型pepc水稻耐旱性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揭示蔗糖在植物干旱响应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以高表达转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基因(C4-pepc)水稻(简称PC)和野生型“Kitaake”(简称WT)为材料,分析了在10%聚乙二醇6000(polyethylene glycol-600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下,种子萌发期间外施不同浓度蔗糖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确定了干旱处理下促进PC种子萌发的蔗糖最佳处理浓度为3 mmol/L,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苗期和分蘖期在10%PEG模拟干旱或自然干旱处理下外施3 mmol/L蔗糖,进一步探究在植株水平上蔗糖促进PC水稻干旱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以WT和PC同年收获的种子为材料,消毒浸种后1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同时设置0/0.3/3/30/150 mmol/L蔗糖处理,通过检测种子发芽系数、胚根和胚芽长度比值、总可溶性糖及糖组分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种子内源C3-pepc和外源导入C4-pepc基因表达及SnRK1s亚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干旱条件下与WT相比,外施3 mmol/L蔗糖显着提高了PC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改善了PC胚根和胚芽的正常发育;同时观察到PC芽中内源蔗糖含量显着上调,而且渗透调节物质可溶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也显着增加。值得关注的是,在单独模拟干旱处理下,PC芽中内源C3-pepc基因表达显着增加,但外施3 mmol/L蔗糖处理后下调了内源C3-pepc基因表达而显着上调了外源导入C4-pepc表达,且外施蔗糖处理后SnRK1s亚家族基因在PC水稻中表达显着增加。相关性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PC种子发芽参数与各个生理指标及C4-pepc基因和SnRK1s亚家族基因表达相关。显示在10%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外施3 mmol/L蔗糖改变了PC中内源蔗糖的浓度,通过糖信号SnRK1s家族基因的表达诱导了外源导入C4-pepc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种子内渗透调节物质如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多,从而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PC种子萌发的抑制。2、为进一步揭示外施低浓度蔗糖参与PC水稻植株水平耐旱调节机制,以WT和PC水稻为材料,通过水培和盆栽实验,分别在10%PEG-6000模拟干旱或自然干旱处理后,外施3 mmol/L蔗糖,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生理指标、SnRK1s亚家族和SnRK2s亚家族相关基因及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子的表达。结果发现,外施蔗糖显着改善了干旱处理下PC叶片卷曲程度,显着提高了PC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大大提高了PC净光合速率,而对WT的效果却不明显;进一步检测发现,PC中蔗糖含量显着上升,可溶性总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显着增加,蔗糖转运蛋白基因表达显着增加,C4-pepc基因表达大幅度上调,SnRK1s亚家族基因的表达增加,与受ABA诱导相关的SnRK2s亚家族基因表达显着上调,同时下调了干旱相关的下游基因和转录子的表达。相关性分析可知,PC净光合速率与干旱相关转录子OsbZIP23、OsbZIP46和NAC6表达相关;外施蔗糖使PC中蔗糖含量上调,内源蔗糖含量和PC内可溶性糖含量与C4-pepc表达极显着相关。此外,内源蔗糖含量与OsSUT1和OsSUT4表达相关,而且分别与SnRk1s和SnRk2s基因表达极显着相关。可见,外源蔗糖的引入,通过上调PC水稻内源蔗糖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增加了PC内源蔗糖浓度,从而进一步增加了PC中可溶性糖的含量,上调C4-pepc基因表达和能量代谢相关的SnRK1s亚家族基因的表达,显示了内源蔗糖的信号特征。干旱条件下,蔗糖信号还可能通过与ABA信号互作,参与SnRK2s亚家族基因调控干旱相关下游基因和转录因子的表达,最终使PC在干旱胁迫下始终保持较高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维持其光合稳定,从而增强PC水稻植株水平的耐旱能力。

欧喜燕[4](2019)在《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动物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采用抑郁动物模型,观察舒郁方能否通过改善RAS-MAPKERK信号传导通路途径对脑内神经可塑性进行调控,进而改善其抑郁状态,并阐明其作用机制,为舒郁方在临床应用提供有效并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方法:实验一:本实验采用孤养方法联合慢性不可预见刺激复制抑郁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上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包括NGF、BDNF、CREB)的活性,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的表达,以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内RASmRNA、MAPKmRNA、ERKmRNA的表达,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传导通路的调控,探索其对神经可塑性调节的分子机制。实验二:本实验采用慢性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复制抑郁小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上的影响;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包括NGF、BDNF、CREB)的活性,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脑内神经营养、神经保护和神经可塑性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的表达,以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海马组织内RASmRNA、MAPKmRNA、ERKmRNA的表达,观察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内RAS-MAPK-ERK传导通路的调控,探索其对神经可塑性调节的分子机制。结果:实验一:1.旷场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在旷场内行进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中心区停留时间、中心区穿越次数、在旷场内的行进平均速度以及站立次数都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在旷场实验中各项指标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2.糖水偏好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糖水偏好系数明显增加(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糖水偏好系数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3.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4.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5.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传导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RNA、MAPKmRNA、ERK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MAPKmRNA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实验二:1.旷场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在旷场内行进总距离、中心区活动距离、中心区停留时间、中心区穿越次数、在旷场内的行进平均速度以及站立次数都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在旷场实验中各项指标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2.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入臂总次数、入开臂时间百分比都明显增加(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各项指标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3.强迫游泳实验: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减少趋势。4.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脑皮质组织中相关神经营养因子活性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明显增加(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5.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蛋白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6.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RAS-MAPK-ERK传导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舒郁方高、中剂量组动物与模型组动物比较,其海马组织中RASmRNA、MAPKmRNA、ERK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P<0.01,P<0.05);舒郁方低剂量组动物的海马组织中MAPKmRNA表达与抑郁模型组动物比较虽无显着性差异,但仍有增加趋势。结论:舒郁方可以增加抑郁动物在陌生环境中的自主活动、其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以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可以增加抑郁大鼠对糖水的偏好程度,调节抑郁症造成的快感缺乏状态;可以增加抑郁小鼠对新奇环境的探索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恐惧心理;可以增加抑郁小鼠提高其求生欲望,缩短动物绝望行为时间;可以增加抑郁动物脑皮质组织中NGF、BDNF、CREB活性,调节抑郁症导致的脑皮质组织中神经营养物质缺乏,加速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减缓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系统受损状态;可以增加抑郁动物RAS、MAPK、ERK的表达,调节RAS-MAPK-ERK通路传导,进而调节抑郁症神经可塑性,改善神经系统受损状态。综上所述,舒郁方可改善抑郁动物的多种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RAS-MAPK-ERK通路传导,影响脑内营养物质含量从而促进神经重塑而发挥作用。

费永涛[5](2018)在《豆腐黄浆水酸化过程中菌群分析及其关键乳酸菌的代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豆腐作为我国的传统食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副产物即黄浆水的产生,黄浆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功能物质,在自然条件下,大量的微生物发酵使黄浆水酸化成为酸浆水并用作豆腐凝固剂用来制备酸浆豆腐。酸浆豆腐要比硫酸钙、氯化镁等凝固剂制备的豆腐在口感、质构等方面更具有优势,而酸浆水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决定了酸浆水的品质,进一步影响到豆腐以及后续衍生产品的质量。此外,黄浆水除少部分用于制备豆腐凝固剂,大部分都被倾倒于环境当中,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论文旨在研究豆腐酸浆水中的菌群多样性及其关键乳酸菌的代谢特性,期望为酸浆豆腐的生产以及黄浆水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对酸浆水中微生物菌群多样性以及菌群对酸浆水中营养功能物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乳杆菌是酸浆水微生物中的优势菌属,所占的比例为95.31%,而毕赤酵母属、肠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和醋酸菌属所占比例分别只有0.90%,0.04%,0.02%和0.09%。宏基因学分析和培养法发现解淀粉乳杆菌是酸浆水菌群中的主要菌种之一。酸浆水中的乳杆菌在代谢大豆低聚糖分泌乳酸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乙酸菌属也可以分泌乙酸,这两种有机酸是豆腐黄浆水酸化过程中的主要物质;同时乳杆菌还可以促进酸浆水中糖苷型的大豆异黄酮的转化,本研究为豆腐以及后续产品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利用基因组测序以及体外实验,从表型和基因型对解淀粉乳杆菌的益生功能特性以及代谢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对酸浆水两株关键微生物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进行鉴定和RAPD分型以及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研究发现两株菌对测试的抗生素未产生耐药性,同时对有害代谢如生物胺、溶血毒素等进行测定,在两株菌中未检测到有毒代谢产物,从基因水平上也未发现耐药性相关基因与有害代谢物产生相关的基因。以嗜酸乳杆菌NCFM作为阳性对照,对两株菌的益生功能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它们在人工合成胃液中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并能够抑制致病菌,分泌细菌素,粘附Caco2细胞,同时对棉子糖和水苏糖(胀气因子)具有较高的利用率,还可以部分利用淀粉;从基因水平方面,本研究测定的与益生特性相关的基因都能够在基因组中找到。因此,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是安全的并具有被开发成为益生菌的潜力。此外,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和表型研究发现,L5和L6虽然在进化上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是它们在菌体形态、耐胃酸、α-半乳糖苷酶活力等表型和基因型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前期研究发现解淀粉乳杆菌L6对水苏糖具有较高的利用率,本研究对该菌的α-半乳糖苷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并对其基本酶学性质和转糖基活性进行了探究,成功表达出具有水解活性的α-半乳糖苷酶,同时对该酶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发现该酶最佳反应温度为37°C,最佳反应pH为6.0,同时还研究了该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以及各种金属离子对该酶反应活性的影响。此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技术证明来自解淀粉乳杆菌的α-半乳糖苷酶具有转糖基活性,能够利用蜜二糖合成低聚半乳三糖和四糖,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黄浆水,首次利用从酸浆水中分离的乳杆菌结合嗜热链球菌ST3对黄浆水进行发酵,并通过添加菠萝汁大大改善了发酵黄浆水饮料的品质。通过测定不同菌种组合制备的黄浆水发酵样品的酸度值、大豆异黄酮糖苷转化率以及感官评价值,同时采用GS-MS对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发现C1+ST3和L6+ST3菌种组合制备得到口感和功能性俱佳的黄浆水饮料,本研究为黄浆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任欣[6](2018)在《小米膳食干预改善血糖代谢的功能评价及机理分析》文中指出小米起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有关小米降血糖的说法最早见于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本研究联合应用传统营养学知识、临床营养学方法以及肠道菌群、转录组学等手段,全面评价了小米膳食干预改善血糖代谢的功能并分析了其内在机理。首先全面比较了小米生粉与小米挤压粉理化性质和营养品质的差异,并开发了 3种纯小米主食类制品,然后以此为基础,测定了小米粉及其制品的体外淀粉消化特性和体内血糖生成指数,结果表明小米粉的消化速率显着低于小麦粉,但脱蛋白和加热处理均可显着提高小米粉的快消化淀粉含量。不同加工方式可以显着影响小米淀粉的消化特性,食物血糖生成指数与快消化淀粉含量、糊化度以及预估血糖指数均显着正相关。不同纯小米制品的血糖生成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小米粥(93.6±11.3)>小米馒头(89.6±8.8)>3:1小米饼(添加25%小米挤压粉,83.0±9.6)>1:0小米饼(不添加挤压粉,76.2±10.7)>小米饭(64.4±8.5)。考虑到后期临床营养干预的可操作性和人群可接受度,对3种纯小米主食类制品分别在-18℃和-40℃条件下,冻藏28天期间的体外淀粉消化特性进行探究,结果发现纯小米制品的淀粉体外消化速率仅在第1周内波动较大。为了明确长期进食小米是否具有持续良好的降血糖功效,探究了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对高脂膳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干预均能够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并且其效果与临床首选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类似。但胰腺组织病理学特征及胰岛免疫荧光结果提示,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干预可能不能直接促进受损胰岛β-细胞的修复或再生。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动物模型能够完全复制人类疾病的全部特征,所有结论最终都必须在人体上得到验证方为有效。因此本研究以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为干预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小米膳食干预。结果发现,在膳食营养素摄入、体力活动水平及其他生活习惯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每天-50 g小米膳食可以显着降低IGT患者的空腹血糖(5.74±0.12 vs 5.30±0.09)、糖耐量后2 h血糖(10.21±0.33 vs 9.36±0.28)、胰岛素抵抗指数(4.16±0.33 vs 3.34±0.25)和肥胖程度,显着提高瘦素水平,并可减轻机体炎症状态。此外,每天50 g小米膳食可以显着提高IGT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显着提高肠道内柔内梭菌属的相对丰度(14.42±1.37%vs 19.99±1.25%)。在明确小米饲料干预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的基础之上,以临床营养干预研究中所用同比例小米馒头粉为原料,分别从肠道菌群和转录组学两个层面,进一步深入分析小米发挥降血糖功效的内在机理。结果发现:小米饲料干预可能通过增加糖尿病大鼠肠道内乳酸杆菌和瘤胃球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Blautia、Allobaculum和毛螺菌科细菌的相对丰度来逆转二型糖尿病对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进而发挥降血糖的效果。类似地,4周小米饲料干预可以显着逆转糖尿病大鼠的肝脏基因转录表达趋势。具体而言,一方面小米饲料干预可以通过胰岛素刺激下的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促进糖酵解、抑制糖异生、修复糖尿病大鼠受损的脂肪酸合成功能来改善血糖代谢。另一方面,小米饲料干预还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来降低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的表达,进一步刺激胰岛素信号通路的活化并最终实现改善血糖代谢的目的。

崔西彬[7](2017)在《酶处理麸皮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物,富含膳食纤维和半纤维素,根据欧洲食品安全署关于膳食纤维摄入量的要求:高膳食纤维面制品包含10%的小麦麸皮。但是小麦麸皮的添加会对全麦馒头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麸皮中的阿拉伯木聚糖会使馒头体积减小、口感变差,整体接受度降低,因此对小麦麸皮进行酶改性从而改善馒头品质。本论文采用海栖热胞菌来源的阿拉伯糖苷酶(AraA)和海栖热胞菌来源的木聚糖酶B(XynB)对小麦麸皮进行酶处理并研究其性质,探究酶处理小麦麸皮对面团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为以后高纤维馒头的品质改善提供更加科学依据。首先,优化酶对小麦麸皮最佳酶解条件。对酶解液中阿魏酸和还原糖的含量分析得出:两种耐高温酶酶解温度为60℃,最佳的酶底物浓度为10%,酶解时间为24 h,AraA添加量为10 U/g,XynB的添加量为50 U/g;进一步采用粗酶进行酶解麸皮得到最佳的双酶酶加量为:AraA 10 U/g和XynB 50 U/g。为进一步将麸皮回填到面粉中制作馒头提供条件。其次,以不经酶处理的麸皮做为对照组,研究酶解麸皮性质。实验结果表明:经双酶处理以后的麸皮持水力从140%增加到330%,持油力从200%增加到260%,pH从6.2降到5.8,其多酚含量、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力都显着提升。将酶解后的麸皮进行冷冻干燥电镜观察,未经酶处理的小麦麸皮结构紧实,细胞壁结构完整,表面有小颗粒物质,无孔洞,而经双酶处理的麸皮结构疏松,细胞壁被破坏,表面光滑孔洞较多。再次,通过麸皮面粉的粉质特性,麸皮面团的拉伸特性,水分与面筋的结合状态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和面团蛋白SDS-PAGE分析,研究添加10%酶处理麸皮对小麦粉和面团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与未经过酶处理麸皮组相比较,经双酶处理的面粉吸水率、弱化度和形成时间下降,稳定时间增加。面团拉伸特性中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降低,面团延伸度和拉伸曲线面积增加;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结果显示:麸皮的加入改变了面团中水分与面筋的结合状态,经双酶酶解的麸皮可以减少与水分的结合状态,使水分更多的与面粉结合,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改变,β-折叠比例减少,β-转角比例增加,α-螺旋比例和自由结构变化不大;通过SDS-PAGE图谱分析可以发现,经双酶酶解的麸皮可以增加面团中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含量,从而改变面团的性质。最后,研究10%酶处理麸皮对馒头高径比、色泽、比容、质构、感官评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馒头三视图的可以得出,与添加为经酶处理的小麦麸皮制作的馒头相比,经双酶酶解以后的麸皮馒头气室较大,比容增加、高径比增加,硬度、咀嚼性、胶着性降低,色泽加深,最终的感官评价得分比未经酶解组高,通过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可以看出双酶酶解麸皮制作的馒头孔洞较大,孔隙率高,且表面光滑。

张启云[8](2016)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方法和葛根芩连汤疗效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文中认为葛根芩连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由葛根、黄芩、黄连、甘草等中药组成,用于治疗湿热下痢,现用于治疗湿热蕴脾证糖尿病,且临床有效,药效学实验也证实了其有效性。但葛根芩连汤的作用机制及其活性成分的转运、代谢过程至今还不清楚。阐明复方中药制剂对疾病的作用是中药的研究热点。目前,葛根芩连汤治疗如2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复杂性疾病的机制尚不清楚,其相关研究需要明确葛根芩连汤在体内吸收和代谢状况。近年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成为中药复方代谢组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论文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与代谢组学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结合,联合对葛根芩连汤临床疗效机制和药理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首次探索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代谢途径,并探讨其活性成分体内代谢和肠吸收规律,为其临床疗效的科学性提供依据及临床用药方案提供参考,并为其他中药复方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核心是:建立基于UHPLC-Q-TOF/MS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代谢途径分析方法:建立基于HPLC/MS/MS对口服葛根芩连汤大鼠血浆中11种有效成分体内代谢规律和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中葛根芩连汤活性成分肠吸收规律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以葛根芩连汤中葛根素、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甘草苷、小檗碱、巴马汀等多种有效成分为检测指标,建立了运用多波长反相高效液相色谱(MWD-RP-HPLC)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中上述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为葛根芩连汤后续的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和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及药代动力学和肠外翻吸收研究提供质控评价指标。2.采用UHPLC-Q-TOF/MS技术,以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为模型,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浆进行代谢组学研究,从整体代谢调控模式证实了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筛选鉴定了7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主要涉及鞘氨醇代谢,CoA生物合成,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烟酸合成等代谢途径,研究发现葛根芩连汤通过调节这些失衡的代谢途径而发挥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3.采用UHPLC-Q-TOF/MS技术分析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血浆成分谱变化和模式识别方法,寻找并解释标志物归属,匹配相关代谢通路和代谢网络,进一步阐释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机制。4.采用HPLC-MS/MS技术,建立准确、灵敏地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葛根素、大豆苷元、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甘草苷、甘草素11个有效成分血药浓度的分析方法,并用于研究口服葛根芩连汤大鼠血浆中药代动力学特征,以便阐述葛根芩连汤中多种有效生物活性成分之间药代动力学及药理学的相互作用,从而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5.建立运用HPLC-MS/MS准确、灵敏地同时检测大鼠肠吸收液中葛根素、大豆苷元、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甘草苷、甘草素11个有效成分浓度的方法,并用于研究大鼠外翻肠囊吸收模型中葛根芩连汤中11个有效成分的吸收动力学特征,通过外翻肠囊生物模型研究葛根芩连汤多效应成分在肠道的吸收动力学机制,并比较葛根芩连汤中黄酮类和生物碱类各效应成分间吸收情况的差异,从吸收动力学特征上,为选取黄芩苷、小檗碱作为适宜的黄酮类、生物碱类成分标志物来表征整方药代动力学提供依据。

王霄鹏[9](2016)在《益生菌的降脂作用及其功能性乳的研究》文中认为发酵乳制品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传统发酵食品,益生菌作为其主要组成物质同样也具有很多功效,如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为研制对高血脂症有一定预防作用的功能性乳,本文对十株具有代表性的益生菌进行了研究,测定其人工胃液及胆盐耐受性,分别研究了益生菌对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解能力,并探究了其降脂能力及降脂机理。针对高血脂症中常见的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分别研制发酵乳及发酵乳饮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菌株的益生特性研究:分别对其最适生长温度,pH值进行测定,确定其最适生长条件,对其产酸能力及对人工胃液和胆盐的耐受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生长条件均不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株产酸速率均不相同,起初10株益生菌生长速度较快,产酸能力也较强,22 h后,其pH值趋于稳定;LAR、BA、LA和EF人工胃液孵育后存活率分别为78.41%、76.50%、66.02%和60.24%,其余菌株存活率均低于50%;当胆盐质量分数为0.3%时,LP、LC和LAR存活率分别为54.18%、46.13%和31.36%,其余菌株存活率均低于30%。菌株降脂能力研究:将胆固醇胶束或甘油三酯胶束加入培养基中,在体外对具有降解能力的益生菌进行筛选。结果表明:菌株对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降解能力表现出了明显的菌株特异性。LC对胆固醇降解能力优于其他菌株,其降解率为48.13%,LB降解率为45.62%,其余菌株降解率均低于35%;LR对甘油三酯降解能力优于其他菌株,其降解率为46.6%,其余菌株降解率均低于35%。模拟人体内环境后,LC、LAR和LP对胆固醇的降解率分别为20.00%、22.00%和11.35%,其余菌株降解量均低于10%。LC对甘油三酯的降解能力优于其他菌株,其降解率分别为23.00%,其次为LR,其余菌株降解量均低于10%。降脂机制的初步研究:将筛选出具有较强降脂能力的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菌株吸收及无细胞上清液两方面出发探究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LC对胆固醇降解率为48.13%,菌体无降脂作用,对照LC对胆固醇降解能力发现LC降解胆固醇能力几乎全部表现在无细胞上清液,其中活性物质是蛋白质类和多糖类物质,降解率分别为30.64%、15.88%;LR对甘油三酯降解率为46.6%,0菌体降解率为20.1%,无细胞上清液为26.5%,其中活性物质是脂类和多糖类物质,降解率分别为24.35%、2.15%;益生菌生长过程中会利用部分甘油,但并不是作为碳源被利用,LC上清液对甘油降解率为12.73%,其中活性物质是脂类和蛋白质类物质,降解率分别为9.37%、3.36%。发酵乳及其降脂特性研究:分别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作为单因素,以感官评价、活菌数、酸度、降脂能力作为指标对发酵乳进行研制。结果表明:LP发酵乳在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为28 h时发酵性能最好,胆固醇降解率达到19.22%,此时发酵乳酸度为85°T。LC发酵乳在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39℃,发酵时间为26 h时发酵性能最好,甘油三酯降解率也达到25.40%,酸度为86°T。此时,对甘油进行代谢,测得其降解率为12.46%。发酵乳饮料及其降脂特性研究:分别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牛奶添加量、蔗糖添加量、水果添加量作为单因素,以感官评价、活菌数、酸度、降脂能力作为指标对发酵乳进行研制。结果表明:制作LP发酵乳饮料时,水果添加量20%,牛奶添加量65%,蔗糖添加量8%,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为22 h时活菌数最多,达到6.3×109cfu/mL,胆固醇降解率达到22.47%;制作LC发酵乳饮料时,水果添加量15%,牛奶添加量60%,蔗糖添加量10%,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14h时活菌数最多,达到7.2×109cfu/mL,甘油三酯降解率也达到29.06%。此时,对甘油进行代谢,测得其降解率为14.73%。发酵乳及发酵乳饮料冷藏后熟过程中降脂特性研究:分别测定4℃冷藏条件下0d和15d后发酵乳和发酵乳饮料活菌数、酸度及降脂能力。结果表明:LC发酵乳和LP发酵乳冷藏15 d后,活菌数保持在8.5×108cfu/mL、 6.7×108cfu/mL,酸度为116°T、108°T,降脂能力为24.47%,17.48%;、LC发酵乳饮料和LP发酵乳饮料、冷藏15d后,活菌数分别为6.3×109cfu/mL、 2.7×109cfu/mL,酸度分别为110°T、103°T,降脂能力分别为26.12%,19.98%。

杨群[10](2015)在《水稻品种空育131甲基磺酸乙酯突变体库的创建》文中研究表明水稻(Oryza sativa)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单子叶植物和禾谷类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植物。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以解析基因功能为主的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大型突变体库是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全面的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技术平台。本实验室前期创建了一个大型的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利用该突变体库已经对多个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对我国及全球水稻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T-DNA在基因组上的插入密度有限,不能确保每一个基因都能从T-DNA突变体库中获得其插入突变体。随着“稻2020”计划的提出,为弄清每一个基因的功能,亟需建立一个饱和全基因组的突变体库及直接靶向目标基因的突变体筛选平台。本研究以我国东北栽种面积最大的常规粳稻品种空育131为受体,采用0.81%(V/V)浓度的EMS进行诱变,创建了EMS突变体库。取得如下结果:1.通过筛选8770个M2突变家系,已获得株型、抽穗期、穗型及育性等相关的典型突变体材料2215余份,突变率为25.25%。其中18份突变材料表现为株型、穗型较空育131明显改良,具有一定的育种应用前景。进一步在黑龙江种植M3代观察是否稳定遗传,发现1个家系表现出稳定的优良性状,通过考察其农艺性状,发现除了分蘖数有所降低,其余的性状如:穗长、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每穗粒数、单穗产量、单株产量都有较显着的提高。2.目前已构建了包含8448个M2单株的突变体库,制备了6720份M2 DNA样,并完成了三维DNA混池的构建。选取8个已发表基因PI21,GS3,TRZ2,RR22,CSA,GW8,TMS5,mi R156-e进行反向筛选,共获得132个等位突变体,突变体库在DNA水平上的突变频率为1/301kb。3.选取1个M2突变单株、1个M2表型正常的单株和1个野生型单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测序深度为20。选取测序深度大于15的区域进行统计,在突变单株中发现了36465个SNP变异,在表型正常的单株中发现1794个SNP变异,因此,突变体库在群体水平上的平均突变频率为1/11kb。

二、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论文提纲范文)

(1)大麦根系细胞离子平衡对干旱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1.1.1 干旱对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1.1.2 干旱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1.1.2.1 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1.1.2.2 光合作用
        1.1.2.3 同化物分配
        1.1.2.4 氧化损伤
    1.2 植物对干旱的响应
        1.2.1 植物形态水平对干旱的响应
        1.2.2 植物生理生化水平对干旱的响应
        1.2.2.1 渗透调节
        1.2.2.2 抗氧化代谢
        1.2.2.3 激素调控
        1.2.3 植物分子水平对干旱的响应
    1.3 钾离子在植物耐旱中的作用
        1.3.1 钾离子对植物细胞生理特性和生长的影响
        1.3.2 钾离子对水分关系和渗透调节的影响
        1.3.3 钾离子对气孔行为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3.4 钾离子和抗氧化代谢
    1.4 HAK/KUP/KT转运蛋白在植物耐旱中的作用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麦耐旱种质筛选与耐旱性筛选指标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大麦材料和生长条件
        2.2.2 干旱处理
        2.2.2.1 耐旱性筛选
        2.2.2.2 耐旱性验证
        2.2.3 生物量、含水量和相对含水量测定
        2.2.4 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气孔导度测定
        2.2.5 汁液渗透压测定
        2.2.6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大麦耐旱基因型筛选
        2.3.2 大麦耐旱性验证
        2.3.2.1 生物量和相对含水量
        2.3.2.2 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气孔导度
        2.3.2.3 叶和茎汁液渗透压
        2.3.3 耐旱性筛选的可靠指标
    2.4 讨论
        2.4.1 拥有丰富遗传变异的自然群体是挖掘大麦耐旱性的重要资源
        2.4.2 在多种干旱条件下进行评价能更可靠地鉴定到真正的耐旱基因型
        2.4.3 合适的试验方法和筛选指标是耐旱性鉴定结果准确的基本保证
    2.5 小结
第三章 大麦K~+吸收与转运调控能力与耐旱性的关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材料、生长条件及处理
        3.2.2 生物量和叶片萎蔫率
        3.2.3 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和气孔导度
        3.2.4 相对含水量
        3.2.5 汁液渗透压
        3.2.6 钾离子含量
        3.2.7 离子流测定
        3.2.8 实时荧光定量PCR
        3.2.9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大麦基因型的耐旱性差异
        3.3.2 干旱胁迫处理对不同大麦基因型植株相对含水量与渗透压的影响
        3.3.3 干旱胁迫处理对不同大麦基因型K~+吸收和积累的影响
        3.3.4 干旱胁迫处理对不同大麦基因型根系质子泵活性的影响
        3.3.5 干旱胁迫处理对不同大麦基因型K~+和H~+跨膜转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大麦K~+吸收能力的基因型差异与耐旱性差异密切相关
        3.4.2 干旱胁迫下K~+离子通道和转运蛋白对根系吸收和向地上部转运K~+至关重要
        3.4.3 干旱胁迫下质膜质子泵活性在调节K+跨膜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3.5 小结
第四章 大麦根尖和成熟区响应干旱胁迫差异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生长条件与干旱处理
        4.2.2 K~+净离子流测定
        4.2.3 H_2O_2和O_2~(·-)染色及镜检
        4.2.4 RNA提取及测序
        4.2.5 序列比对、定量及差异分析
        4.2.6 GO富集分析
        4.2.7 qRT-PCR验证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大麦根对干旱胁迫的组织特异性响应
        4.3.2 干旱胁迫下根尖和成熟区的转录表达谱
        4.3.3 干旱胁迫下根尖和成熟区共有和组织特异的响应模式
        4.3.4 干旱胁迫下根尖和成熟区转录因子的表达模式
    4.4 讨论
        4.4.1 根尖和成熟区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不同
        4.4.2 根尖和成熟区在干旱胁迫响应模式上存在差异
        4.4.3 氧化胁迫适应性反应在干旱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4.5 小结
第五章 大麦根尖和成熟区响应干旱胁迫的小RNA组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材料、生长条件及干旱处理
        5.2.2 小RNA提取及测序
        5.2.3 数据过滤、比对、表达定量及差异分析
        5.2.4 miRNA鉴定、靶基因预测及miRNA-mRNA互作网络构建
        5.2.5 GO和 KEGG分析及miRNA-mRNA调控网络构建
        5.2.6 qRT-PCR验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干旱胁迫下大麦根尖和成熟区的小RNA表达谱分析
        5.3.2 靶基因预测和miRNA-mRNA互作网络构建
        5.3.3 miRNA-mRNA调控网络构建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大麦HAK/KUP/KT基因家族及HvHAK13和HvHAK1.1 初步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大麦HAK/KUP/KT家族成员筛选与鉴定
        6.2.2 大麦HAK/KUP/KT家族模体、功能域及染色体分布分析
        6.2.3 大麦HAK/KUP/KT家族系统发育分析
        6.2.4 大麦HAK/KUP/KT家族蛋白亚细胞定位及跨膜域分析
        6.2.5 Hv HAK13和Hv HAK1.1 的克隆与亚细胞定位
        6.2.6 Hv HAK13和Hv HAK1.1 组织表达模式分析
        6.2.7 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大麦HAK/KUP/KT基因家族成员鉴定
        6.3.2 大麦HAK/KUP/KT基因染色体分布及模体和功能域分析
        6.3.3 大麦HAK/KUP/K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
        6.3.4 大麦HAK/KUP/KT基因在根尖和成熟区表达水平分析
        6.3.5 HvHAK13和HvHAK1.1 亚细胞定位
        6.3.6 HvHAK13和Hv HAK1.1 组织表达模式
        6.3.7 HvHAK13和HvHAK1.1 离子转运特性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广谱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制备
        1.1.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1.1.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分离纯化
        1.1.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检测
        1.1.4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结构表征
        1.1.5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安全性和理化性质
    1.2 抗菌性脂质
        1.2.1 脂肪酸和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抗菌活性
        1.2.2 脂肪酸和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抑菌机制
        1.2.3 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抑菌活性
        1.2.4 聚甘油单脂肪酸酯的抑菌机制
    1.3 复原奶粉的抑菌防腐
        1.3.1 复原奶粉抑菌防腐问题的由来
        1.3.2 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安全风险
        1.3.3 复原奶粉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措施
    1.4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TGML的酶法合成、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
    2.1 引言
    2.2 材料和仪器
        2.2.1 原料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三聚甘油的合成方法
        2.3.2 三聚甘油的后处理
        2.3.3 聚合度检测
        2.3.4 HPLC-RID分析聚甘油组成
        2.3.5 三聚甘油的纯化
        2.3.6 TGML的酶法合成
        2.3.7 HPLC-ELSD分析
        2.3.8 TGML的分离纯化
        2.3.9 TGML的红外、质谱和核磁表征
        2.3.10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聚甘油的液相色谱图
        2.4.2 聚甘油的聚合度
        2.4.3 不同反应条件对TGML产量的影响
        2.4.4 模型拟合和显着性分析
        2.4.5 酯化反应的优化
        2.4.6 TGML的纯化
        2.4.7 ESI-MS表征
        2.4.8 FTIR表征
        2.4.9 NMR表征
        2.4.10 TGML的化学结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TGML的理化性质和表面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理化性质
        3.3.2 表面活性
    3.4 结果和讨论
        3.4.1 TGML的理化性质
        3.4.2 TGML的表面活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TGML对致病性细菌和酵母抑制效果及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菌种和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MIC和 MBC测定
        4.3.2 pH对 TGML抗菌活性的影响
        4.3.3 抑菌稳定性
        4.3.4 细胞质膜渗透性的测定
        4.3.5 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质膜破坏
        4.3.6 扫描电镜(SEM)
        4.3.7 细胞周期分析
        4.3.8 胞内生物大分子测定
        4.3.9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4.1 抗菌效果
        4.4.2 pH对抗菌效果的影响
        4.4.3 抗菌稳定性评价
        4.4.4 细胞质膜渗透性
        4.4.5 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4.4.6 扫描电镜
        4.4.7 TGML的胞内抑制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TGML对食源性霉菌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和仪器
        5.2.1 菌种和试剂
        5.2.2 仪器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霉菌孢子悬浮液制备
        5.3.2 抗霉菌效果测定
        5.3.3 菌丝生长抑制率和IC50测定
        5.3.4 pH对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5.3.5 孢子萌发率测定
        5.3.6 孢子质膜中麦角甾醇含量测定
        5.3.7 胞内核酸和蛋白泄露测定
        5.3.8 脂质过氧化测定
        5.3.9 线粒体脱氢酶和ATP酶活性测定
        5.3.10 统计学分析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TGML对霉菌的抑制效果
        5.4.2 pH对 TGML抗真菌活性的影响
        5.4.3 TGML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
        5.4.4 麦角甾醇含量变化
        5.4.5 胞内核酸和蛋白的泄露
        5.4.6 脂质过氧化评价
        5.4.7 TGML对线粒体ATP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TGML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和仪器
        6.2.1 菌种和试剂
        6.2.2 仪器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菌悬液的制备
        6.3.2 复原奶粉的制备
        6.3.3 TGML在复原奶粉中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效果
        6.3.4 温度对TGML抗菌效果的影响
        6.3.5 pH对 TGML抗菌效果的影响
        6.3.6 离子强度对TGML抗菌效果的影响
        6.3.7 TGML在模拟胃酸中的抑制特性
        6.3.8 TGML在模拟胃液中的抗菌特性
        6.3.9 感官评价
        6.3.10 统计学分析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TGML在复原牛奶中对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抑制效果
        6.4.2 温度对TGML抑菌效果的影响
        6.4.3 pH对 TGML抑菌效果的影响
        6.4.4 离子强度对TGML抑菌效果的影响
        6.4.5 TGML在生理胃酸和模拟胃液中的抑菌特性
        6.4.6 感官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外源蔗糖增强高表达转玉米C4型pepc水稻耐旱性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1.1 干旱胁迫对植物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1.2 干旱胁迫导致植物体内水分和矿质元素吸收改变
        1.1.3 干旱胁迫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1.2 植物应对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
        1.2.1 干旱规避
        1.2.2 可溶物质积累
        1.2.3 抗氧化防御
        1.2.4 激素调节
    1.3 糖信号参与干旱胁迫调节
        1.3.1 糖感知和糖信号转导
        1.3.2 糖信号影响基因表达
        1.3.3 蔗糖信号研究进展
    1.4 转C_4型pepc水稻特性和耐旱机制研究进展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外源不同浓度蔗糖对干旱胁迫下高表达玉米C_4型pepc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处理
        2.1.3 标准发芽实验测定
        2.1.4 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1.5 RNA提取
        2.1.6 反转录及Real-time PCR
        2.1.7 种子总蛋白提取
        2.1.8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外施不同浓度蔗糖对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种子萌发表型的影响
        2.2.2 外施蔗糖对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种子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2.3 外施蔗糖对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种子内可溶性糖组分含量的变化
        2.2.4 外施蔗糖对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种子内α-淀粉酶活的影响
        2.2.5 外施蔗糖对干旱处理后种子内C_4-pepc和Osppc2a基因表达的影响
        2.2.6 PEG-6000模拟干旱处理后外施蔗糖PC通过调节SnRK1家族基因表达影响种子代谢
        2.2.7 模拟干旱处理后外施蔗糖PC和WT种子萌发参数与各个指标的相关性
    2.3 讨论
第三章 外施低浓度蔗糖增强高表达转玉米C_4型pepc水稻耐旱性的生理机制探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处理
        3.1.3 光合参数测定
        3.1.4 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测定
        3.1.5 可溶性糖及其组分测定
        3.1.6 叶绿素含量测定
        3.1.7 脯氨酸含量测定
        3.1.8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测定
        3.1.9 总RNA的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3.1.10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外施蔗糖对干旱处理后水稻表型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2.2 外施蔗糖对干旱处理后水稻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3.2.3 外施蔗糖对干旱处理后水稻渗透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3.2.4 外施蔗糖对干旱处理后水稻可溶性糖组分影响
        3.2.5 外施蔗糖对干旱处理后转基因水稻外源导入的C_4-PEPC转录及酶活性的影响
        3.2.6 蔗糖转运体蛋白家族基因在外施蔗糖处理下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3.2.7 外施蔗糖对干旱处理后SnRKs和干旱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2.8 干旱处理后外施蔗糖PC和 WT光合参数与各个指标的相关性
    3.4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全文小结
    4.2 全文创新之处和展望
        4.2.1 创新之处
        4.2.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4)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动物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1 舒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大鼠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2 舒郁颗粒对抑郁模型小鼠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5)豆腐黄浆水酸化过程中菌群分析及其关键乳酸菌的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黄浆水的研究与应用
        1.2.1 黄浆水概论
        1.2.2 豆腐黄浆水以及酸浆水的研究与应用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其在传统发酵食品菌群分析中的应用
        1.3.2 全基因组测序及比较基因组学在乳酸菌中的应用
    1.4 乳酸菌的益生功能研究
        1.4.1 乳酸菌的安全性
        1.4.2 乳酸菌的益生功能
    1.5 α-半乳糖苷酶研究进展
        1.5.1 α-半乳糖苷酶的基本性质及催化机制
        1.5.2 α-半乳糖苷酶的应用
        1.5.3 具有转糖基活性的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立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豆腐黄浆水酸化过程中菌群变化及其对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宏基因组法分析酸浆水中的菌群多样性
        2.3.2 基于16S rRNAV3-V5的高通量测序分析酸浆水中细菌菌群变化
        2.3.3 酸浆水中菌种的分离及其分子鉴定
        2.3.4 黄浆水酸化过程中营养功能成分的测定
        2.3.5 乳杆菌在黄浆水中的发酵特性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豆腐酸浆水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
        2.4.2 不同发酵阶段酸浆水中细菌菌群变化
        2.4.3 微生物菌群对酸浆水中低聚糖的影响
        2.4.4 微生物菌群对酸浆水中酸度值以及有机酸的影响
        2.4.5 微生物菌群对酸浆水中大豆异黄酮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表型和基因型探究解淀粉乳杆菌潜在的益生功能特性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试验材料及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解淀粉乳杆菌菌株的鉴定以及RAPD分型
        3.3.2 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的全基因组测序
        3.3.3 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的比较基因组学
        3.3.4 解淀粉乳杆菌的安全性评价
        3.3.5 解淀粉乳杆菌的益生功能评价
        3.3.6 解淀粉乳杆菌糖发酵实验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的鉴定及RAPD分型
        3.4.2 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全基因组序列组装及注释信息
        3.4.3 解淀粉乳杆菌的安全性分析
        3.4.4 从表型和基因型上分析解淀粉乳杆菌的益生功能
        3.4.5 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的糖代谢
        3.4.6 解淀粉乳杆菌L5和L6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解淀粉乳杆菌L6中α-半乳糖苷酶的克隆表达及转糖基活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菌株及质粒
        4.2.2 原料与试剂
        4.2.3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具有转糖基活性的α-GL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α-GLA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4.3.3 α-GLA基本酶学性质以及转糖基活性研究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目的基因的获得以及pET-gal重组载体的构建
        4.4.2 重组酶α-GLA的表达及纯化
        4.4.3 α-GLA的基本酶学性质以及转糖基活性
        4.4.4 α-GLA的转糖基活性
    4.5 本章小结
    附录
第五章 黄浆水饮料的制备及其风味物质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菌株及质粒
        5.2.2 试剂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制备
        5.3.2 黄浆水饮料的指标测定
        5.3.3 黄浆水饮料的感官测定
        5.3.4 GC-MS测定发酵豆腐黄浆水挥发性风味成分
    5.4 结果与分析
        5.4.1 发酵黄浆水饮料的pH值和酸度值
        5.4.2 发酵黄浆水饮料中大豆异黄酮的转化
        5.4.3 发酵黄浆水饮料中的抗氧化能力
        5.4.4 发酵黄浆水饮料的感官评价
        5.4.5 GC-MS分析黄浆水中的挥发性物质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小米膳食干预改善血糖代谢的功能评价及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血糖代谢异常的发生与发展
        1.1.1 血糖代谢异常之糖尿病
        1.1.2 二型糖尿病现状
        1.1.3 二型糖尿病预防
    1.2 膳食营养与血糖代谢
        1.2.1 碳水化合物
        1.2.2 蛋白质
        1.2.3 脂质
    1.3 小米与血糖代谢
        1.3.1 小米
        1.3.2 小米改善血糖代谢的研究基础
    1.4 肠道菌群与血糖代谢
        1.4.1 肠道菌群
        1.4.2 肠道菌群与膳食营养
    1.5 转录表达与血糖代谢
        1.5.1 转录组测序
        1.5.2 细胞信号转导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内容
        1.7.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的性质比较及产品开发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的物理性质比较
        2.3.2 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的糊化特性比较
        2.3.3 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的特征风味比较
        2.3.4 小米生粉和小米挤压粉的营养成分比较
        2.3.5 5种纯小米面制品的开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小米粉及其制品的体外淀粉消化特性和体内血糖生成指数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组分及加热处理对小米淀粉体外消化速率的影响
        3.3.2 不同加工方式对小米淀粉体外消化速率的影响
        3.3.3 不同加工方式对纯小米制品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
        3.3.4 冷冻贮藏对纯小米制品体外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米饲料干预对高脂膳食联合STZ诱导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高脂膳食对SD大鼠各指标的影响
        4.3.2 STZ注射对SD大鼠各指标的影响
        4.3.3 小米饲料干预对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米膳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代谢状况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受试者基本情况
        5.3.2 小米膳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身体测量各指标的影响
        5.3.3 小米膳食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
        5.3.4 小米膳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压、血脂和肾功能的影响
        5.3.5 小米膳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5.3.6 小米膳食干预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肠道菌群和转录组学的小米改善血糖代谢的机理分析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实验材料
        6.2.2 实验设备
        6.2.3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小米饲料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代谢功能确认
        6.3.2 基于肠道菌群的小米改善血糖代谢的机理分析
        6.3.3 基于转录组学的小米改善血糖代谢的机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知情同意书
附录2——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7)酶处理麸皮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前言
    1.1 小麦麸皮的概述
        1.1.1 小麦麸皮化学组成及功能特性
    1.2 小麦麸皮改性的研究进展
        1.2.1 小麦麸皮改性
        1.2.2 化学方法
        1.2.3 物理改性
        1.2.4 微生物发酵改性
        1.2.5 酶法改性
    1.3 麸皮馒头研究现状和发展
        1.3.1 麸皮馒头
        1.3.2 改性麸皮在馒头中的应用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酶处理麸皮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菌种与质粒
        2.2.2 试验材料与试剂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5 化学转化法
        2.2.6 Ni-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
        2.2.7 木聚糖酶和阿拉伯糖苷酶的活性测定
        2.2.8 还原糖和阿魏酸含量测定
        2.2.9 麸皮和面粉基本成分测定
        2.2.10 麸皮持水力的测定
        2.2.11 麸皮持油力测定
        2.2.12 麸皮pH值测定
        2.2.13 麸皮多酚含量的测定
        2.2.14 麸皮抗氧活活性的测定
        2.2.15 麸皮电镜结构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面粉与麸皮的基本成分
        2.3.2 酶处理麸皮优化
        2.3.3 酶处理麸皮阿魏酸和还原糖变化
        2.3.4 酶处理麸皮理化性质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酶处理麸皮对面团性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3 面团的制备
        3.2.4 粉质特性的测定
        3.2.5 拉伸特性的测定
        3.2.6 面团水分与面筋结合状态及蛋白质二级结构
        3.2.7 面筋蛋白的SDS-PAGE图谱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酶处理麸皮对面粉粉质特性的影响
        3.3.2 酶处理麸皮对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
        3.3.3 酶处理麸皮对面团水分状态和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
        3.3.4 酶处理麸皮对小麦蛋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酶处理麸皮对馒头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3 主要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馒头感官分析
        4.3.2 酶处理麸皮对馒头比容及高径比影响
        4.3.3 酶处理麸皮对馒头质构的影响
        4.3.4 酶处理麸皮对馒头色泽的影响
        4.3.5 酶处理麸皮馒头感官评定的影响
        4.3.6 馒头微观结构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方法和葛根芩连汤疗效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药和中药复方
    1.2 中药复方研究现状
        1.2.1 液相色谱分离技术
        1.2.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1.2.3 其它分析技术
    1.3 中药复方的古方新用
        1.3.1 葛根芩连汤
        1.3.2 复方中各单味药化学成分
        1.3.3 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1.3.4 葛根芩连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1.4 代谢组学
        1.4.1 代谢组学概念
        1.4.2 代谢组学的研究步骤
        1.4.3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中应用
    1.5 中药药代动力学在中药复方中应用
    1.6 论文选题思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HPLC多波长检测法同时测定葛根芩连汤中8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与试药
        2.2.2 实验药材与试剂
        2.2.3 葛根芩连汤供试品的制备
        2.2.4 阴性样品的制备
        2.2.5 对照品母液和混合对照品标准溶液的配制
        2.2.6 色谱条件与方法学考察
        2.2.7 样品含量测定
    2.3 讨论
        2.3.1 葛根芩连汤的制备
        2.3.2 流动相选择
        2.3.3 检测波长选择
        2.3.4 其它成分的含量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UHPLC-Q-TOF/MS的葛根岑连汤治疗链脲佐茵素诱导糖尿病大鼠的代谢组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药材与试剂
        3.2.3 实验动物
        3.2.4 实验方法
        3.2.5 结果和讨论
    3.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UHPLC-Q-TOF/MS的葛根芩连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药材与试剂
        4.2.3 实验动物
        4.2.4 数据分析软件
        4.2.5 实验步骤
        4.2.6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代谢物组分析剂量选择
        4.3.2 潜在生物标志物与代谢路径分析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HPLC-MS/MS同时检测葛根芩连汤中11个有效成分的大鼠血药浓度及其口服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药材与试剂
        5.2.3 实验动物
        5.2.4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LC-MS/MS条件优化
        5.3.2 方法学考察
        5.3.3 各成分的血浆药代动力学
    5.4 讨论
        5.4.1 血浆样品的处理
        5.4.2 建立HPLC-MS/MS方法测定葛根芩连汤在大鼠血浆中11种成分含量及应用
        5.4.3 大鼠血浆中多效应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葛根芩连汤多效应成分在外翻肠囊中的吸收动力学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仪器
        6.2.2 实验药材与试剂
        6.2.3 实验动物
        6.2.4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
        6.3.1 专属性考察
        6.3.2 回归方程
        6.3.3 精密度与准确度
        6.3.4 回收率试验
        6.3.5 稳定性
        6.3.6 各被测成分吸收动力学
    6.4 讨论
    6.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益生菌的降脂作用及其功能性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引言
    1.1 功能性发酵乳制品概况
    1.2 血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2.1 胆固醇对人体的影响
        1.2.2 甘油三酯对人体的影响
        1.2.3 高血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3 预防及治疗人体血清中高血脂的研究现状
    1.4 具有降脂特性益生菌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对益生菌益生特性研究进展
        1.4.2 益生菌降脂机制研究进展
    1.5 实验目的和意义
        1.5.1 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菌种
    2.2 供试原材料
    2.3 试剂药品
    2.4 培养基
    2.5 仪器设备
    2.6 实验内容与方法
        2.6.1 益生菌益生特性研究
        2.6.2 益生菌降脂能力研究
        2.6.3 益生菌降脂机制初步研究
        2.6.4 发酵乳及其降脂特性研究
        2.6.5 发酵乳饮料及其降脂特性研究
    2.7 分析检测方法
        2.7.1 活菌数测定
        2.7.2 最适pH值测定
        2.7.3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测定
        2.7.4 甘油含量测定
        2.7.5 酸度测定
        2.7.6 感官指标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益生菌益生特性研究
        3.1.1 菌株最适生长温度
        3.1.2 最适pH值
        3.1.3 生长曲线
        3.1.4 产酸能力
        3.1.5 人工胃液耐受能力
        3.1.6 胆盐耐受能力
        3.1.7 模拟人体内环境后耐受能力
    3.2 益生菌降脂能力研究
        3.2.1 胆固醇降解能力
        3.2.2 甘油三酯降解能力
        3.2.3 甘油降解能力
    3.3 益生菌降脂机理初步研究
        3.3.1 胆盐对胆固醇降解能力影响
        3.3.2 人工胃液孵育前后益生菌降脂能力测定
        3.3.3 上清液和菌体降脂能力研究
        3.3.4 益生菌对甘油降解能力研究
        3.3.5 益生菌降脂能力分析
    3.4 发酵乳及其降脂特性研究
        3.4.1 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乳的影响
        3.4.2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确定
        3.4.3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验证试验
        3.4.4 发酵乳活菌数及降脂特性研究
        3.4.5 发酵乳冷藏后熟过程中理化及降脂特性研究
    3.5 发酵乳饮料及其降脂特性研究
        3.5.1 不同水果对发酵乳饮料的影响
        3.5.2 不同配料对发酵乳饮料的影响
        3.5.3 最佳配料的确定
        3.5.4 不同发酵条件对发酵乳饮料的影响
        3.5.5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确定
        3.5.6 发酵乳饮料活菌数及降脂特性研究
        3.5.7 发酵乳饮料冷藏后熟过程中理化及降脂特性研究
4 结论
    4.1 益生菌益生特性研究
    4.2 益生菌降脂能力研究
    4.3 益生菌降脂机理初步研究
    4.4 发酵乳及其降脂特性研究
    4.5 发酵乳饮料及其降脂特性研究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水稻品种空育131甲基磺酸乙酯突变体库的创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名词表
1 前言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1.2 文献综述
        1.2.1 突变体库的研究进展
        1.2.1.1 物理诱变
        1.2.1.2 化学诱变
        1.2.1.3 插入突变
        1.2.1.3.1 T-DNA插入突变
        1.2.1.3.2 转座子插入突变
        1.2.1.3.3 反转录转座子插入突变
        1.2.1.4 其他诱变方法
        1.2.2 基因克隆方法
        1.2.2.1 图位克隆
        1.2.2.2 分离侧翼序列法
        1.2.2.2.1 TAIL-PCR
        1.2.2.2.2 接头PCR
        1.2.2.2.3 反向PCR
        1.2.2.3 TILLING技术
        1.2.2.3.1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
        1.2.2.3.2 CELI酶切技术
        1.2.2.3.3 高分辨溶解曲线技术(HRM)
        1.2.2.3.4 高通量测序技术
        1.2.3 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
        1.2.3.1 Illumina Miseq原理
        1.2.3.2 Illumina Miseq的应用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EMS诱变方法
        2.2.2 突变群体的种植及筛选
        2.2.3 建库DNA的抽提
        2.2.4 建库DNA的浓度及质量检测
        2.2.5 三维混池方法
        2.2.6 Miseq检测效率预实验
        2.2.7 反向筛选基因的引物
        2.2.8 PCR扩增体系
        2.2.9 测序文库的构建
        2.2.10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及位点鉴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空育131突变体库的创建
    3.2 M_2 群体突变表型的筛选
        3.2.1 幼苗期突变表型类型
        3.2.2 分蘖期突变表型类型
        3.2.3 抽穗期突变表型类型
        3.2.4 成熟期突变表型类型
    3.3 M_3 种子的保存
    3.4 突变体库DNA水平突变频率的评价
        3.4.1 混池容量和测序深度的预实验
        3.4.2 DNA的制备及三维混池
        3.4.2.1 DNA的提取
        3.4.2.2 构建三维DNA池
        3.4.3 反向筛选目的基因突变体
        3.4.4 突变体基因型及表型的验证
    3.5 突变体库群体水平突变的评价
    3.6 空育131品种的改良
    3.7 突变体库的评价
4 讨论
    4.1 采用EMS诱变空育131创建突变体库的意义及应用
    4.2 利用EMS创建突变体库的优势
    4.3 突变频率在品种之间的差异
    4.4 TILLING技术检测突变的方法及在品种改良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1
致谢
个人简介

四、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论文参考文献)

  • [1]大麦根系细胞离子平衡对干旱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蔡康锋. 浙江大学, 2020
  • [2]三聚甘油单月桂酸酯的酶法合成、广谱抗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3]外源蔗糖增强高表达转玉米C4型pepc水稻耐旱性机制探究[D]. 张晓敬.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4]舒郁方对抑郁模型动物神经可塑性调节的研究[D]. 欧喜燕.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豆腐黄浆水酸化过程中菌群分析及其关键乳酸菌的代谢研究[D]. 费永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小米膳食干预改善血糖代谢的功能评价及机理分析[D]. 任欣. 中国农业大学, 2018
  • [7]酶处理麸皮及其在馒头中的应用[D]. 崔西彬.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方法和葛根芩连汤疗效机制及代谢组学研究[D]. 张启云. 武汉大学, 2016(08)
  • [9]益生菌的降脂作用及其功能性乳的研究[D]. 王霄鹏. 陕西科技大学, 2016(02)
  • [10]水稻品种空育131甲基磺酸乙酯突变体库的创建[D]. 杨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5(02)

标签:;  ;  

大豆低聚糖还有多少未解之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