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一、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论文文献综述)

祁亮,沈洁,刘宝瑞,邹征云[1](2020)在《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本文报道了1例38岁的男性患者,2004年因右肾占位行"右侧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右肾神经内分泌肿瘤。手术后患者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2015年1月,患者出现腹部和腹膜后转移,然后在全身麻醉下于2015年3月4日进行腹部肿瘤切除,肿瘤的大小约为20 cm×8 cm×5 cm,位于下腔静脉及腹主动脉之间,后方达脊柱前缘。术后病理显示神经内分泌肿瘤G2(非典型类癌),该患者被诊断为复发性右肾神经内分泌肿瘤。奥沙利铂加卡培他滨方案于2015年5月27日开始。经过2个疗程评估后,腹膜后肿瘤再次出现。结果:因患者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结果呈阳性,因此我们将治疗方案改为醋酸奥曲肽20 mg肌肉注射,每4周一次,目前已接受29次注射,患者目前一般状况可,多次复查结果评为病情稳定(SD)。结论:肾神经内分泌肿瘤罕见,对于术后或化疗后复发的患者,可从生长抑素类似物治疗中获益。

杨小航[2](2020)在《卵巢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病例分析报告》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卵巢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是一种罕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常伴发卵巢上皮细胞和生殖细胞肿瘤,然而也有极少数单纯型卵巢LCNEC被报道。卵巢LCNEC的典型病理特征是类圆形的肿瘤细胞呈蔷薇样排列,肿瘤细胞胞质中见体积较大的圆形细胞核,细胞核内有较显着的核仁及呈粗糙颗粒状的染色质。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十分活跃,并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趋势,这种神经内分泌分化可以通过免疫组化进行评估,CgA、Syn或NCAM的免疫染色阳性都提示神经内分泌癌的可能。卵巢LCNEC的始发临床症状与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类似,如出现腹部肿块、疼痛或肿胀等。尽管大部分的病人都接受了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卵巢LCNEC患者的预后极差。在大部分的文献报道中,早期诊断患者的不良预后提示了这类肿瘤的高度生物学侵袭性。由于卵巢LCNEC发病率极低,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目前尚无公认的一线治疗策略。目的本研究结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近20年来收治的卵巢LCNEC病例及2019年10月前国内外发表的相关病例系列报道和个案报告,进行病例汇总分析,探讨卵巢LCNEC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9年10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全部卵巢LCNEC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系统检索PubMed数据库、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将相关文献进行汇总,并提取文献中单个病例资料(Individual patient data,IPD),具体包括年龄、婚育史等简要病史、临床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术后病理、FIGO手术-病理分期、辅助治疗方式、随访状态及随访时间,并与本院病例进行临床资料汇总分析。利用SPSS 20进行统计学分析,将卡方检验应用于分类资料统计推断中;用Mann-Whitney U检验来进行两组非正态分布独立样本的比较利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检验各组生存期分布的显着性,利用多变量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hazard ratio,HR),P值<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2000年1月至2019年10月共收治原发性卵巢LCNEC 3例病例。数据库文献检索共纳入1990年1月至2019年10月间的国内外病例仅59例。2.卵巢LCNEC患者的发病年龄介于18-8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2.5岁。其中发病年龄≥45岁的患者占确诊总人数的67.74%。发病年龄与卵巢LCNEC患者的预后不具有相关性(P=0.994)。3.卵巢LCNEC的肿瘤直径介于3-35cm之间,平均直径为14.4cm。其中76.36%病例的肿瘤直径≥10cm,原发肿瘤大小不是卵巢LCNEC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P=0.500)。4.腹部不适感是卵巢LCNEC患者最常见的首发临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纳差和恶心等,约占确诊总人数的56.67%。22.0%的卵巢LCNEC患者无自觉临床症状,仅在常规查体时偶然发现盆腔肿物。5.卵巢LCNEC患者预后极差,一年生存率为51.6%,两年生存率为38.0%,三年生存率仅为28.5%。6.术前血清CA125异常的卵巢LCNEC患者占83.87%,其检测值介于35.42到4681 U/ml之间。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早期)与Ⅱ、Ⅲ和Ⅳ期(晚期)患者的CA125水平无明显差异(P=0.899)。早期患者中CA125异常率为83.33%,晚期患者CA125的异常率为84.21%,两组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658)。单纯型卵巢LCNEC患者的术前CA125检测值和混合型相比无明显差异(P=0.539)。7.FIGO手术-病理分期为Ⅰ期(早期)的患者占37.70%,Ⅱ期占8.20%,Ⅲ期占37.70%,Ⅳ期占19.67%,将Ⅱ、Ⅲ和Ⅳ期患者归类于晚期患者,共占62.30%。早期病例组中位生存时间估值为17个月,晚期组中位生存时间总估值为10个月,早期患者和晚期患者的预后并无明显差异(P=0.749)。8.单纯型卵巢LCNEC患者占25.81%,剩余74.19%为病理混合型卵巢LCNEC患者,包括上皮性卵巢肿瘤(62.90%),畸胎瘤(11.29%)和卵巢恶性brenner肿瘤。单纯型和混合型卵巢LCNEC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差异(P=0.432)。9.进行全子宫切除(P=0.097),大网膜切除(P=0.308)和盆腔淋巴结切除(P=0.760)均不能明显改善卵巢LCNEC患者的预后。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患者术后的死亡风险是未进行此术式的5.893倍,但因统计病例数较少,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并不是导致患者术后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因素(P=0.081)。10.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卵巢LCNEC患者约占84.75%,其中位生存时间估值为20个月,未进行术后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长为10个月,但因纳入病例较少,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42)。卵巢LCNEC患者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铂类联合依托泊苷的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的化疗方案,另一类为紫杉醇联合铂类针对上皮性卵巢癌的基础一线化疗方案。两种化疗方案的选择对患者预后影响几乎无差异(P=0.931)。结论卵巢LCNE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肿瘤,恶性程度极高,多发于中老年女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阶段。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感,包括腹痛、腹胀和纳差等。卵巢LCNEC患者不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特征,CgA、Syn、NCAM和NSE是其典型的免疫染色阳性肿瘤标志物。卵巢LCNEC患者常伴发其他类型的卵巢肿瘤,多为上皮性卵巢癌,仅有约四分之一为单纯型卵巢LCNEC患者。卵巢LCNEC患者术前应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评估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情况。多数卵巢LCNEC患者术后进行了紫杉醇联合铂类的化疗,也有部分患者的术后化疗参考了小细胞癌的典型化疗方案,即依托泊苷联合铂类的化疗。

张瑜[3](2020)在《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近年来除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肝囊肿、肝海绵状血管瘤等常见良恶性占位外,其它一些发病率较低的肝脏恶性肿瘤也屡见报道。临床医生对于这些少见肝脏非癌恶性肿瘤认识程度、关注程度不够。肝脏非癌恶性肿瘤病理组织类型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实验室缺乏特异性指标,即便在影像诊断技术显着进步的今天,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依然困难,在明确诊断后如何制定治疗方案,也需要认真思考和全面考虑。【目的】本文通过分析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探讨其临床特征,从而提高该类疾病的认识,为临床制定合理诊疗策略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及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治疗方式、预后等,并应用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文献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肝脏非癌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结果】1、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肝脏非癌恶性肿瘤患者18例。其中包括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7例,肝脏原发性肉瘤5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3例,肝脏原发性间质瘤1例,肝脏恶性梭形细胞瘤1例,肝脏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例。2、检索万方医学网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同期发表的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相关文献,最终检索文献共174篇,剔除重复及因数据不足够充分而导致无法区分的文献82篇,最终纳入92篇文献,共260例患者。其中不同疾病的例数分别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70例(29篇文献),肝脏原发性肉瘤47例(7篇文献),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20例(38篇文献),肝脏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17例(14篇文献),肝脏恶性梭形细胞瘤2例(2篇文献),肝脏胆管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3篇文献)。3、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1)临床病例组:男性5例(占71.4%),女性2例(占28.6%),男女比例5:2,平均年龄56.3岁,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占57.1%。肝功能异常占71.4%,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多正常。腹部彩超肝内低回声占66.7%。腹部CT肝内低密度灶占100%,增强无强化占66.7%。腹部MRI表现T1低信号、T2高信号及混杂信号占100%。病理学CD34、CD31有重要意义。治疗有肝切除、TACE、化疗、靶向治疗等,2例化疗患者随访超过4年仍存活。(2)文献报道组:男性23例(占32.9%),女性47例(占67.1%),男女比例1:2,平均年龄46.6岁。首发症状、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与临床病例组大致相似。治疗上肝切除占72.7%、放疗和化疗占15.2%、TACE占3.0%,分别随访2年、1年、4年,生存14例(占58.3%)、4例(占80.0%)和3例(占100%)。4、肝脏原发性肉瘤(1)临床病例组:男性1例(占20.0%),女性4例(占80.0%),男女比例1:4,平均年龄49.6岁,首发症状腹部不适占60.0%。肝功能异常占100%,?-GT、ALP升高为主,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多正常。腹部彩超肝内混合性回声占100%。腹部CT高密度或不均匀密度占75.0%,不规则强化占50.0%,无强化占50.0%。病理检查Vimentin、Ki-67有重要价值。治疗方式有肝切除、TACE、对症治疗,2例确诊1-3个月即死亡。(2)文献报道组:男性30例(占63.8%),女性17例(占36.2%),男女比例约为2:1,平均年龄50.7岁。肝酶学升高占4.3%。首发症状、影像学、病理学与临床病例组大致相似。24例行肝切除,平均随访52.7个月,生存10例(占41.7%)。5、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1)临床病例组:男性1例(占33.3%),女性2例(占66.7%),平均年龄41.3岁,均以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肝功能异常占66.7%,NSE升高占33.3%,AFP、CEA、CA125、CA19-9均正常。腹部CT肝内低密度病灶占100%,均不规则强化。1例腹部MRI见T2等信号,均匀强化。病理学Syn、Cg A、CD56有重要意义。中药抗肿瘤治疗、化疗联合靶向治疗、TACE各1例,最长随访4.5年仍存活。(2)文献报道组:男性50例(占41.7%),女性70例(占58.3%),男女比例为5:7,平均年龄52.1岁。临床特征、实验室、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与临床病例组相似。治疗上肝切除占73.1%、放疗和化疗占4.3%、TACE占10.8%、靶向治疗1.9%、对症治疗占2.2%,分别随访6-29个月、12-27个月、1-36个月、6个月、7-27个月,生存12例(占17.7%)、2例(占50.0%)、7例(占70.0%)、1例(占100%)。6、肝脏原发性间质瘤(1)临床病例组:1例51岁女性患者,腹痛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仅?-GT升高。腹部彩超示肝内低回声包块,腹部CT见肝内混杂密度团块。腹部MRI见T1混杂信号,T2高信号。免疫组化CD117、CD34、DOG-1阳性。多次行TACE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已随诊5年。(2)文献报道组:男性8例(占47.1%),女性9例(占52.9%),男女比例8:9,平均年龄51.5岁,首发症状腹痛、腹胀占47.1%,无症状占35.3%。常规实验室指标多正常。腹部彩超肝内不均匀回声占83.3%。腹部CT肝内低密度灶占53.9%,增强后病灶均不均匀强化。腹部MRI均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不均匀强化占75.0%。组织病理学CD117、CD34、DOG-1有重要意义。治疗方式包括肝切除(占82.4%)、中药抗肿瘤治疗(占5.9%),分别随访3-12个月、2年,生存2例(占14.3%)和1例(占100%)。7、肝脏恶性梭形细胞瘤(1)临床病例组:45岁男性患者1例,乏力、腹痛、发热为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中WBC、?-GT、ALP、CA125升高,血红蛋白(Hemoglobin,Hb)82g/L,AFP、CEA正常。腹部CT示肝内占位。中药抗肿瘤治疗2个月死亡。(2)文献报道组:71岁男性1例,46岁女性1例,1例肝功能Child分级A-B,另1例正常,AFP、CEA、CA19-9、CA125正常。影像学诊断均为肝占位待查,均行肝切除。1例随访超过10个月无瘤存活。8、肝内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1)临床病例组:67岁女性患者1例,无症状。实验室指标仅肝功能异常。腹部CT、MRI示肝内囊性改变。肝切除术后随访4年仍存活。(2)文献报道组:男性1例,女性3例,男女比例1:3,平均年龄59.5岁。首发症状均为上腹不适。肝功能异常占75.0%,CEA、CA19-9升高分别占50.0%。腹部彩超肝占位伴胆管扩张占75.0%。腹部CT肝内见囊实性和/或结节样低密度影占75.0%。1例腹部MRI检查表现肝内外胆管及胆总管明显扩张。组织病理学Muc有重要意义。治疗肝切除为主(占100%),1例随诊4个月存活。【结论】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多数缺少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早期诊断困难,需依靠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确诊并与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临床医生应根据肝脏肿瘤病理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精准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石洁,汤伟伟,罗梅,万贵平[4](2020)在《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文中研究说明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需在病理基础上结合神经内分泌指标,并明确其原发性。治疗以手术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生存期与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有关。本例患者因下腹胀痛半年加重2个月,发现左侧附件区占位2 d入院。予附件肿块穿刺活检后经病理学确诊。患者术前行3个周期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右侧盆壁腹膜活检术+肠系膜活检术",术后继予3个周期EP方案化疗,术后随访至今无瘤生存15个月。

赵翠[5](2019)在《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肿瘤临床分析一附一例病例报道》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检索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的文献报道,主要检索数据来源为万方医学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筛选临床资料较齐全的2001年至2018年共25篇中文文献,共计38例病例,对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分别计算诊断实验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运用SPSS22.0软件cox生存回归模型对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3.43±2.25岁,绝经后女性占比89.47%,首发症状中阴道不规则流血发生率最高,为97.37%,妇科检查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者占93.33%;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升高的阳性率分别为44.44%、16.67%;超声提示宫腔内有异常回声占比100%,直接提示为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者占84.21%;盆腔MRI描述病灶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术后病理淋巴结阳性符合率为80%,而描述有深肌层浸润的情况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100%;术前行诊刮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47.06%,对单纯性小细胞癌诊断准确率为87.5%,对混合型小细胞癌诊断准确率为11.11%,诊刮中行免疫组化者诊断准确率为100%;术后病理提示脉管癌栓阳性率为97.30%,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48.65%,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5.41%,深肌层浸润者占比86.49%,其中40.54%浸润达浆膜层,病理免疫组化指标NSE、Syn、Ki-67、CD56、Cg A阳性率分别为38.46%、81.81%、95.24%、54.55%、63.33%;2.治疗和预后:总生存期大于1年的20例患者中,仅手术者、手术+化疗、手术+放化疗、手术+化疗+放疗+化疗者占比分别为5%、20%、40%、35%,在cox生存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中,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治疗方式与预后的关系P值分别为0.002和0.001,均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淋巴结阳性及手术后不联合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内膜原发性小细胞肿瘤好发年龄在53岁左右,多为绝经后女性,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较子宫内膜样腺癌均无明显特异性,术前诊刮诊出率低,但对单纯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诊断准确率较高,加行免疫组化检查可保证提高诊刮组织病理诊断准确率;此病极易发生脉管间隙浸润,且淋巴结转移及深肌层浸润多见,最终确诊依赖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神经内分泌标记物以NSE、CD56、Syn、Cg A阳性最多见,Syn表达阳性率最高。淋巴结阳性及根治术后不联合辅助治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翟天元,罗彬杰,贾占奎,李松超,白忻如,高汉青,徐进松,于顺利,杨锦建[6](2018)在《肾神经内分泌癌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提高肾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诊疗水平。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11—2017-11间10例肾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行肾占位根治性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1例行化疗栓塞术。病理结果示:5例肿瘤细胞核深染,胞浆丰富,肿瘤细胞排列成腺样或小梁状,可见筛孔状结构及肿瘤细胞向包膜外浸润,未见血管和神经侵犯,符合肾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余5例肿瘤细胞小,圆形或卵圆形,呈腺样、小梁状或巢团状排列。肿瘤胞质稀少,细胞核深染,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及大片坏死区域,符合肾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其中1例有尿路上皮癌成分。免疫组化示:Syn阳性率为100%(10/10),CD56阳性率为100%(9/9),CK阳性率为90%(9/10),Cg A阳性率为25%(2/8)。1例失访,余随访7 d22个月,平均11.47个月。5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转移。5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中,1例失访、2例死于肿瘤转移、2例无复发转移。结论肾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临床罕见。肾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可手术治疗,预后可。肾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应综合治疗,尽管放化疗有效果,但常因广泛转移,预后差。

罗健威[7](2017)在《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结合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appendix,PMTA)的流行病学特点,依据具体病例探讨其临床表现、诊断分析及治疗方法,以期为今后临床工作中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于2012年01月-2016年12月收诊的阑尾病患2576例,最后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一般资料: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男性病人8例,女性病人6例,比为1.33:1,年龄2176岁,平均53岁。2临床表现: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首发症状者7例;以间断性或反复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症状者5例,右下腹包块者2例。3辅助检查:血液学检查: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8例升高,范围为(1117)×10 9/L;6例正常,范围为(4.78.2)×109/L。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10例未查,2例正常,2例升高:16.13ng/ml和25.92ng/ml;影像学检查:腹部多普勒超声14例,其中10例表现为无回声液性暗区,3例为混合回声区,1例为腹腔积液;腹部多层螺旋CT9例:6例表现为阑尾增粗,周围小淋巴结影,3例为右下腹囊性病灶;X线钡剂灌肠1例,未见明显异常;纤维结肠镜1例,提示阑尾管腔口处小溃疡。4.病理类型及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癌症分期:在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阑尾类癌占4例(28.6%);阑尾结肠型腺癌占7例(50.0%);阑尾粘液腺癌为3例(21.4%)。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患中,阑尾类癌共4例,1例T1a N0M0,2例T1bN0M0,1例T2N1M0;阑尾结肠型腺癌7例,其中3例T2N0M0,3例T3N1M0,1例T4N2M1;阑尾黏液腺癌3例,1例T3N1M0,2例T4N2M0。5.治疗方案: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共14例,除1例因纤维结肠镜取标本病理报告腺癌且出现全身转移征象未行手术,其余13例均选择手术治疗。手术选择上,仅行阑尾切除术共4例(30.8%);2例行Ⅰ期阑尾切除术+Ⅱ期回盲部切除术(15.4%);3例选择Ⅰ期阑尾切除术+Ⅱ期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23.1%);1例行Ⅰ期阑尾切除术+Ⅱ期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7.6%);1例因术中阑尾切除标本冰冻病理示恶性后选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7.6%);2例伴随右下腹肿块者术中发现恶性可能,遂行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5.4%)。结论: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术前诊断较难,常在术中及术后病理中发现。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阑尾肿瘤的部位、大小和全身情况而定,必要时辅以化疗等综合治疗。

王永光,林达,相世峰,邱乾德[8](2016)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特征》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PHNEC)的CT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HNEC患者的CT表现。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后强化方式与强化程度、门静脉有无瘤栓、肝门区及腹膜后有无淋巴结肿大等。结果 8例中肿块位于肝右叶5例,肝左叶1例,累及肝左右叶2例。平扫肿块CT值2035 HU,CT值平均为(29.6±8.4)HU。肿块呈低密度5例,略低密度3例。肿块界限清楚5例,界限不清楚3例。8例肿块密度均不均匀,肿块内均有大小不等坏死囊变,其中1例肿块内类似蜂窝样表现,2例瘤内见小片状出血灶。8例均未见钙化,周围胆管未见明显扩张,未见门脉癌栓,肝门区及腹膜后均未见肿大淋巴结及腹腔积液。动脉期肿块实质部分轻中度强化,CT值3865HU,CT值平均为(54.8±6.9)HU。静脉期肿块实质部分轻中度持续强化,CT值4067 HU,CT值平均为(61.4±11.6)HU。延迟期肿块实质部分呈轻度持续强化2例,肿块强化程度缓慢退出6例;CT值3657 HU,CT值平均为(46.6±9.2)HU,其中肿块内呈多房分隔样强化3例。结论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CT征象结合临床表现可提示PHNEC的诊断。

何明宸,许茂盛,杨光钊[9](2014)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影像学表现》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腹膜后肿瘤的CT资料,回顾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3例脂肪肉瘤,2例脂肪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平滑肌肉瘤,4例神经鞘瘤,2例异位嗜铬细胞瘤,1例神经内分泌癌,4例恶性淋巴瘤,1例皮样囊肿。各类肿瘤各自有着一定的影像特征。结论腹膜后肿瘤种类繁多,CT有助于对其的定位定性诊断。

曾裕镜,黄丽莹,蓝博文,黎昕,代海洋[10](2013)在《肺外神经内分泌癌12例影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肺外神经内分泌癌(NE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外NEC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2例患者病变部位分别位于胃、纵隔、胰腺、扁桃体、喉部、肝脏、壶腹部、十二指肠、鼻腔、鼻咽及腹膜后等,呈圆形或不规则形,12例均为单发。发生于扁桃体、喉部的2例患者平扫密度及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均匀性明显强化,未见坏死;而发生于胃、纵隔、胰腺、肝脏、鼻腔、鼻咽、壶腹部、十二指肠及腹膜后的10例者平扫密度及信号不均匀,中心见不同程度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位于胃部为轻中度强化;肝脏为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减退,低密度区未见强化;5例肿瘤患者有周围组织浸润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征象。结论肺外NEC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多层螺旋CT及MRI增强扫描对于肺外NEC的术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二、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论文提纲范文)

(1)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2.1 临床
    2.2 影像
    2.3 病理
    2.4 治疗和预后
    2.5 生长抑素类似物

(2)卵巢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病例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简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资料及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肿瘤临床分析一附一例病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年龄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分段诊刮及诊刮病理
    5.手术及病理
    6.治疗方式与总体预后分析
    7.混合其他肿瘤成分的子宫内膜小细胞癌
    8.病例报道
讨论
    1.临床特点
    2.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
    3.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6)肾神经内分泌癌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报道
2讨论

(7)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
    1. 资料来源
    2. 临床资料
    3. 观察指标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9)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扫描方法
2结果
3讨论

(10)肺外神经内分泌癌12例影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影像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临床与病理
    3.2 影像学表现
    3.3 鉴别与诊断

四、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J]. 祁亮,沈洁,刘宝瑞,邹征云. 现代肿瘤医学, 2020(17)
  • [2]卵巢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病例分析报告[D]. 杨小航. 山东大学, 2020(02)
  • [3]肝脏少见非癌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张瑜.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一例[J]. 石洁,汤伟伟,罗梅,万贵平. 中国综合临床, 2020(01)
  • [5]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肿瘤临床分析一附一例病例报道[D]. 赵翠. 大连医科大学, 2019(04)
  • [6]肾神经内分泌癌10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翟天元,罗彬杰,贾占奎,李松超,白忻如,高汉青,徐进松,于顺利,杨锦建.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03)
  • [7]14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临床回顾性分析[D]. 罗健威.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8]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CT表现特征[J]. 王永光,林达,相世峰,邱乾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6(11)
  • [9]原发性腹膜后肿瘤CT影像学表现[A]. 何明宸,许茂盛,杨光钊. 全国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福建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4
  • [10]肺外神经内分泌癌12例影像分析[J]. 曾裕镜,黄丽莹,蓝博文,黎昕,代海洋. 中国当代医药, 2013(25)

标签:;  ;  ;  ;  ;  

腹膜后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