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隐形因素:消费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潘雁[1](2021)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指出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本输出。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将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到新的高度。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发展成规模化的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条,资本家在进行文化产品输出的同时,也将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到其他国家。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带给人类历史及社会发展、人们精神世界及物质生活深刻的影响。我们应如何客观、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思潮、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变革背后的本质、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我们当下需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方面的思考展开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第一,通过对詹明信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升对詹明信学术思想认识的广度与深度。从时间看,最早关于詹明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威廉·道林对于詹明信《政治无意识》的研究;从广度上看,国内外对詹明信的研究十分丰富,包括:对詹明信本人学术思想的整体研究;对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詹明信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对其近年学术演讲及采访的研究。对詹明信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一致性在于对詹明信本人及其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上,中外学者高度认同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家的地位;差异性在于国内学者更加关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对第三世界社会文化关注的问题。第二,詹明信汲取多个流派、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形成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曼德尔资本主义分期理论将资本主义划分为三个阶段对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产生巨大影响;詹明信深受鲍德里亚“幻象”理论的影响,重点阐述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出的乌托邦现象,主体与客体之间发生位置互换,人们深陷“视像”世界;根据威廉斯三种文化理论,詹明信提出通过主导文化解决后现代主义社会文化的问题;詹明信试图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与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相结合,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解读西方文化呈现的新特点;詹明信对精神分析理论十分推崇,他认为精神分析理论是真正意义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阐释学。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政治无意识理论就是受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第三,詹明信在其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中提出多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观点。其一,詹明信提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这一重要论断。詹明信沿用其早期作品的方法论视角,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的方法,对多个领域的大众文化产品进行分析,将文化问题重新放置在现实社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研究;同时研究文化问题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论述社会生产方式与文化思潮、意识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的消失、主体的消失、拼凑的模仿、距离感的消失、历史意识的消失。其二,詹明信文化分期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詹明信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出发,根据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特征,借鉴并吸收曼德尔关于资本主义分期理论提出文化分期理论。詹明信将文化分期理论的三个阶段: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分别与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对应:市场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第四,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特征。詹明信对解释学进行重新建构,认为文化解释必须遵循由政治、经济和历史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三者的历史关联进而深入到对文本背后本质的研究,解释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理论是詹明信后现代主义理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既不认同对大众文化绝对的批判与悲观判断,也反对对大众文化的全面追捧。詹明信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运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客观的评价。詹明信认为:批判与希望并存的大众文化理论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控制,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乌托邦特质也将普通人群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呈现出来。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你中有我的渗透关系。第五,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既有积极意义也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有益之处,也应对其局限性保持清醒地认识。既肯定其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霸权本质的揭露,以及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益的启示;同时也应该看到其理论中的杂糅性、文本与实践二元脱节、对大众文化构成分析不足等历史局限性。第六,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国家包括我国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一定启示作用。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并不局限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他对第三世界的文化问题予以极大关注,运用“民族寓言”剖析第三世界的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作为一名美国学者,詹明信对美国文化的世界性输出有着更加深刻地认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文化建设更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如何加强思想建设、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如何在世界舞台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詹明信后现代文化理论为中国学者更加清楚地认识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文化变革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国学者研究世界文化的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等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杜玉洁[2](2021)在《“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千禧一代”是指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出生于20世纪时未成年,在跨入21世纪以后达到成年年龄,与文学代际中的“80后”、“90后”几乎重合。“千禧一代”作家群是中国新世纪以来出现的重要创作群体,自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千禧一代”以前所未有的表达方式和极具先锋性的文学审美范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恰逢新千年中国社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社会文化的巨变、全球化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学的发展革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进行了突破与尝试,在短短二十余年的创作历程中,取得了颇为丰厚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涵盖了青春文学、纯文学、网络文学等多种创作类型,小说创作主题也涉及校园恋情、都市婚恋、城乡对立、家族变迁、言情穿越、科幻未来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写作已经从单一的成长视角转向多元丰富的创作视野,无论是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新媒介网络写作的创新还是对女性文学的发展,都逐渐趋于成熟。本论文以“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该群体的创作特质和创作类型,通过对具体作家作品的文本细读展开主题研究,挖掘“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所体现出的文化立场和人文关怀,探寻作品中的美学意识和文学性,纵观“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媒介性别视域下的女性主义立场,发现“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展望“千禧一代”女作家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文学景观的生成与其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在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当下,文学与资本联姻,写作市场的红利催熟了一代青年作家,“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开放的社会语境和多元的文化视域中有了更多自我言说的机会。她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似的时代症候,和平年代的历史感的缺失和不可言说的生存困境成为这一代人的精神之殇。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中,“千禧一代”女作家走过了被质疑被批判到被认可被接受的发展历程,由青春文学过渡到纯文学、畅销文学和网络文学,“千禧一代”的创作一直努力从边缘走向中心。“千禧一代”女作家最开始受到关注是从“青春文学”开始,在这一时期,“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尚处在萌芽阶段,创作内容主要是青春期个性的表达,青年亚文化、“玉女”写作以及校园写作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关键词。随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成长成熟,她们的创作由个体转向社会,从城乡世界、婚恋生活、家族变迁窥探时代脉搏下的中国社会现状,“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纯文学写作也逐渐得到权威学界的认可。在网络文学和类型写作风靡的21世纪,“千禧一代”女作家在“女性向”网络文学写作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网络文学的IP热潮也为网络言情小说提供了新的写作思路和发展方向。“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审美范式。其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包括流行语言的运用、网络语言表达策略和语言形式的建构展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质。“千禧一代”女作家对跨媒体叙事中的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叙事手法的运用也适应了大众娱乐的审美追求。“千禧一代”女作家所运用的新的文学创作方式和在新媒体时代形成的独特文学经验使文学写作更注重读者与作者的交互性,这种新的文学表现模式催生了新的文学创作方向,在尊重传统文学创作的同时,文学作品也成为作者与读者共同的成果。“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场域建构也反映出时代与历史的镜像,从这一代作家自身的成长来看,“千禧一代”女性作为新时代独立女性与青年知识分子,并非缺乏历史感,而是在时代喧嚣中成为了旁观者和多余人。她们作品中体现出的文化现象,包括代际冲突、生态环境、家庭伦理、职场生存等成为现代人普遍关注的社会文化问题。作为最年轻的女性创作群体,“千禧一代”女作家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在创作中体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千禧一代”女作家通过身体写作、两性叙事以及女性命运探析,在创作中不自觉表露出的女性立场,现代社会让女性拥有了更多身份,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中被遮蔽、被命名,她们的生存境遇被青年女作家所关注。“千禧一代”女作家试图通过网络书写打破女性作为客体和他者的窘境,其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意识、女性的欲望表达、主体意识、生命意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不同的表达。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当下,女性的生存空间已不再单纯来自男性的挤压,而是受到社会发展、技术变革、环境变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现代人类生存的诸多挑战面前,“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视野更为开阔,具有超性别的勇气和格局,能够关注到性别之外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
沈伊诺[3](2020)在《消费语境下真人秀节目中的女性身体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新闻传媒的发展,大量文化产品开始逐渐走进大众日常生活,成为影响大众生活最主要的文化和娱乐方式之一。在这其中,真人秀更是以其赋予活力与真实感的特点,成为了当前中国媒介文化话语场中影响最大的大众文化形态之一。那么活跃在真人秀中的女性身体又是如何在真人秀节目中被媒介推送给大众消费的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将消费语境作为研究背景,以身体社会学、凝视理论等作为研究理论,以活跃在荧幕真人秀中的女性身体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具体的文本研究中,将福柯的规训理论引入,从而更好的实现对女性身体的文化解读。通过女性身体在当前呈现出的景观身体、幻象身体以及狂欢身体,来分析女性在媒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好的理解女性身体在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处境,思考当下社会女性生存现状,探讨其背后所隐藏的身体消费事实。首先本篇论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景观身体,主要是理清当前女性身体现状,对其所呈现的身体景观进行概括性总结,得出女性身体是被编码、被规训、被凝视的身体。其次,在本篇论文的第二部分,笔者通过真人秀节目中女性身体的象征与幻象来例证镜像女性身体在媒介中的虚拟性与引导性,通过青春镜像、美丽镜像以及认同镜像来探讨真人秀节目中女性身体建构的三种不同镜像,认清女性身体在媒介中所存在的多重涵义。最后,在第三部分笔者将会聚焦当前真人秀节目中女性身体的狂欢现象进行讨论,通过对当前女性身体在媒介文化中的现状进行逐层分析与解剖后,从而揭示真人秀为女性身体造神与赋权的假象。最终得出所谓赋权不过是媒介为推动资本循环所借用的幌子,现实中的女性身体不仅没有摆脱权威控制,反而更多的是在隐形的父权控制下渐渐沦为“最美的消费品”。
范文哲[4](2020)在《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文中研究指明儿童早教消费在城市社会中逐渐大众化,竞争型教育大行其道,儿童教育的“起跑线”被不断拉前,早期教育消费也已成为城市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消费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将消费群体聚焦于有0-6岁儿童的城市家庭,透过与十余位父母的深度访谈与家庭观察,描述城市家庭不同的教养方式及其早教消费的实践过程。本研究试图回答这样一个研究问题:在儿童消费文化与竞争型教育的双重背景的塑造之下,不同的城市家庭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教育消费的影响。本研究在第二部分回顾了社会学界有关消费文化的理论研究,从消费文化崛起的角度讲述了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对儿童教育消费的影响。其次,对有关教养方式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将教养方式类型化,其中拉鲁提出的“协作培养”和“成就自然成长”的类型划分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术界目前主要从养育观、亲子关系、能力培养这三个方面对教养方式进行探讨。最后对有关探讨教育分层原因与结果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对于教育分层的结果尚未形成定论,这也是本研究将讨论的问题。第三部分对两种教养类型在城市家庭中的运作过程及其对应的早教消费实践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协作培养型家长崇尚科学育儿的教养理念,常为权威型父母,亲子关系亲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性格培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重视早期教育投资;成就自然成长型更推崇顺其自然的教养理念,常为专制型或放任型父母,亲子关系较为复杂,能力培养上更注重文化课业的学习能力,忽视综合能力培养和早教消费。第四部分中,鉴于上述分析,从消费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入手,探究教养方式如何受到儿童消费文化的影响与塑造,并进一步分析教养方式如何影响着早教消费行为。研究发现,儿童早教消费不仅仅是教育市场化的产物,更成为一个映射阶层差异的社会场域,处于不同阶层位置的城市家庭生产着不同的教养方式与早教消费行为倾向,折射着父母对于阶层再生产的期待与阶层关系再生产的趋势。
周佩欣[5](2020)在《消费异化:资本主义的隐形统治工具》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的普遍化使得消费行为从一种满足必要性需求的行为转变为一种带着符号性和象征性的行为。尽管经济学将消费视为理性人的经济行为,但消费并非是完全放任的自由行为,相反消费往往被其他力量所把持和操控。其中,消费异化就是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对此,法兰克福学派、生态马克思主义学派、符号主义学派等西方消费异化批判理论在继承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和“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对消费异化展开深入的探究,并以此揭露资本主义借用消费主义对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的隐形统治。基于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梳理之上,本文归纳出消费异化产生的四个主要原因:统治阶级的意志左右着消费的导向、丰裕的物质社会奠定了经济基础、消费主义文化兴起鼓励大众消费以及商家制造的虚假需求直接构成消费诱因。同时,消费异化具体则表现为炫耀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三种形态。而这些消费行为都透露着消费异化脱离了消费的本质,并对消费者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的控制作用。此外,本文还对消费异化对于社会的操纵与控制的手段以及运作逻辑进行了分析,认为资本主义通过对商品的符号化演绎、颂扬,不断刺激着人的欲望神经,并营造出“平等”和“民主”的假象,成功地将消费异化力量成功内化,将消费者教化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忠实信徒。实际上,资本逻辑是内嵌于消费异化统治力的最终动力,鼓励消费是资本逻辑的必然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消费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其资本扩张是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服务的。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消费本身具有生活必需性、操纵隐蔽性、满足幸福直接性等特征,因而推行消费主义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维护统治的工具。本文从经济维度、政治维度、文化维度以及生态维度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消费异化如何进行隐形统治:经济上,通过刺激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的积累循环衔接实现资本积累的再扩张,并借助全球化将商品过剩危机压力分摊给别国;政治上,消费异化赋予商品新的符号意义,成为新的社会层级划分的标准,并使得民众沉浸于消费之中日愈丧失批判精神,从而减少了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不满;文化上,经济全球化使得西方的文化产品、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因此消费主义在造成文化消费同质化的同时,还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生态上,不断膨胀的消费欲求导致人们加剧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且消费异化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更是造成了更大规模的生态失衡。
尹帮文[6](2020)在《网络消费主义的“单向度”实质及其批判 ——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角》文中指出消费主义本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叠加资本积累而过度提倡消费的特定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是资本主义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消费主义以不可阻挡的势态向全球蔓延,并结合当代网络信息技术,在网络行为多样化的过程中,消费主义经传统媒介消费主义发展至网络消费主义,已形成消费主义文化新形态。网络消费主义除了承袭消费主义的各种消极意义以外,由于其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使得网络行为承载的被赋予社会功能经机器的转译被不断抽象化和符号化。在数字符号的刺激与引诱下,消费主体更加难以把握真实的需要和商品的使用价值,被商品的符号价值所迷惑,消费成了欲望性消费,而不是为满足需要的消费。这种被异化的消费活动从根源上看,归咎于维护消费合理性模式的符号价值以及背后所附带的单向度消费思想,故有必要以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为分析视角,剖析网络消费主义的“单向度”根源,从而为当代网络消费主义的批判与反思指明方向。本文以当代网络消费社会为研究背景,阐述消费主义、媒介消费主义和网络消费主义的内涵概念,梳理其发展脉络;总结当代网络消费主义的危害和弊端;分析其单向度思想实质及网络社会根源;最后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为方法,以中国优秀传统消费理念为依据,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空间治理和建设网络命运共同体为理论指导,批判反思网络消费主义,构建科学理性的网络消费观,营造网络生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赵羿安[7](2020)在《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4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换取的,这种强调数量增长的赶超型、粗放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自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发展阶段变为追求经济平衡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如今,在中国经济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难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并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转变的对策与思路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问题。制度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以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问题主导,进行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论证分析。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十分突出。非正式制度产生于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对经济发展既有正向调节也有负向调节,非正式制度若在符合实际发展需求与经济规律时,可实现促进经济绩效提高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会阻碍经济绩效的提升。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正式制度于中国经济发展进程有着不可否认的正向调节作用,中国渐进式改革印证了这一积极促进作用。在渐进式改革外部条件稳定的情况下,人们自身认知能力、文化水平与习俗习惯及社会大环境下的道德伦理等方面的行进情况均可被视为影响改革方向和进程的重要非正式制度因素。因此,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论证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介绍了主题的背景、意义、创新点和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从分析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入手,首先,通过分析选取了四个方面内容作为说明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关系的传导媒介,并通过这四方面的传导媒介分析论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从文化传统、意识形态、习俗习惯和伦理道德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四个维度内容分别论证分析了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的内在机理和传导途径。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层面维度的测度标准、指标选取和指标趋势走向对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分别进行了探讨。本文在论证分析过程中严格依照非正式制度性质、内容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对每个维度进行测度定义,并按照国家经济发展标准、测度定义和鱼骨图问题追溯的思想选取符合非正式制度内容且具有经济特性的可测指标,实现构建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利用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筛选和优化过程最终确定非正式制度选取的16项测度指标和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测度指标,分别构成初始时序面板数据集,且依次绘制16项指标和22项指标的平滑曲线图和趋势走势图,借助数据的分布规律寻到异常临界点,并结合历史进程和中国经济发展特点给出较为基础的成因解释说明。再次,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函数并进行关联,通过函数系数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选取的22项指标建立中国四个大区域的数据面板,分别建立非正式制度与中国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函数,论证非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影响关系,进一步说明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同时构建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传导媒介的测度指标体系,并分别建立了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中国经济与传导媒介之间的函数关系,验证了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传导途径。最后,本文根据上文的理论分析,运用实证数据结果,分别从“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以及“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与非正式制度内容相关的七个方面提出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廖瑜[8](2020)在《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微博热门话题榜传播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走上了腾飞的道路,社会乘着巨变愈加繁荣,逐渐进入消费社会时代。大众对于消费欲望的激发和符号价值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成了社会的普遍现象。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世界极巨膨胀的当下,微博平台保持了一贯的热度和活力,并构建了一个虚拟世界,大众在这其中聚集和沉溺,创造了大量的消费文化,以符号和影像为表征的消费文化在微博热门话题排行榜中更是显着。从消费文化视角对微博热门话题榜的传播研究主要通过对话题主持人、微博网民、话题内容和话题参与的体验四个方面来进行。话题主持人通常是话题的推荐者和组织者,往往由专业的媒介组织构成具有强烈的商业目的;微博网民在话题参与过程中,寻求消费欲望、身份认同和娱乐体验;进入榜单的话题内容包含着有目的的消费引导和情感迎合;而通过话题的参与,微博网民可以获得“自由”、“平等”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满足。通过对微博热门话题榜的分析,其呈现出的全民娱乐化、视觉狂欢化、需求欲望化等负面问题,究其原因在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健康的消费理念尚未建立起来,媒介的技术赋权打开了新兴的世界以及不同商业机构对于利益的追逐。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依靠理论同时也需要依靠商业实践,不同的角色需要承担不同的职责。微博热门话题榜需理性生成才有利于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提高娱乐消费的质量,从国家、企业到行业从业者多方发力,以规避热门话题榜生成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挖掘微博话题传播的深度价值,打造绿色的微博话题生态。
陈凌[9](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曹洋[10](2020)在《消费文化语境下大陆喜剧电影研究(1990-2019)》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文化成为席卷中国大陆的一场时尚风潮。消费文化的核心特征体现为大众化和娱乐化,它提倡享乐主义和自我欲望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大陆喜剧电影在类型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迎来了蓬勃发展的繁荣态势。在当下电影市场格局中,喜剧影片的生产数量飞速增长,票房占有率逐年攀升,现象级喜剧片层出不穷,喜剧电影已然成为大陆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双轮驱动下,大陆喜剧电影创作者们跳出传统喜剧的创作范式,以大众化的审美取向和消遣化的游戏旨趣,打造出深受观众欢迎的喜剧盛宴。但与此同时,大陆喜剧电影也存在着一些现实困境,在高额票房利润的诱惑下,一些喜剧电影走上了过度娱乐化的歧途,依靠纯粹的感官刺激来取悦观众。影片中充斥着各种符号化消费,主题内容脱离现实生活,既缺乏人文关怀的喜剧价值,也丧失了讽刺批判的喜剧精神。本文拟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对1990年以来大陆主要的喜剧影片进行梳理,从大陆消费文化语境的形成、喜剧电影的消费文化表征、消费文化对大陆喜剧电影叙事策略的影响等几方面展开研究,分析当下大陆喜剧电影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针对性建议,从而为大陆喜剧电影的健康良性发展探索可行之路。本文采用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方式来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创新等问题进行阐述;第一章从中国大陆社会文化转型的角度出发,分析消费文化语境的形成,梳理1990-2019年间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并根据类型特点将其划分成四个阶段;第二章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指出大陆喜剧电影的消费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符号化消费、大众化审美以及消遣化旨趣;第三章结合相关电影文本,研究消费文化对大陆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产生的影响,揭示其在人物塑造、情节建构以及叙事结构等方面的全新特征;第四章对当下的大陆喜剧电影进行理性反思,揭露出大陆喜剧电影存在的过度娱乐化、脱离现实逻辑以及身体欲望泛滥等现实问题。大陆喜剧电影只有在根植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坚持讽刺批判的喜剧精神,并且构建起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才能实现其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二、隐形因素:消费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隐形因素:消费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后现代主义文化 |
2.1 当代西方文化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特征 |
2.1.1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
2.1.2 从现代性、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向 |
2.1.3 西方文化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
2.2 后现代主义文化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积淀 |
2.2.1 凯尔纳后现代主义文化批判理论 |
2.2.2 伊格尔顿的“文化唯物主义”理论 |
第3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发展脉络 |
3.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背景 |
3.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 |
3.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3.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 |
3.2.1 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概念的提出 |
3.2.2 对阿多尔诺后期理论的解读 |
3.2.3 对现代性问题的再思考 |
第4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主要思想 |
4.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及其理论特质 |
4.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分期理论 |
4.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定位 |
4.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本质阐述 |
4.2 詹明信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理论 |
4.2.1 詹明信后现代文化解释学理论 |
4.2.2 詹明信后现代大众文化批判理论 |
4.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与其他思想家相关理论的简要比较 |
4.3.1 总体性与元叙事:詹明信与利奥塔的差异 |
4.3.2 历史与权力话语:詹明信与福柯的分歧 |
4.3.3 关于“现代”和“后现代”问题的六种立场 |
第5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总体评价 |
5.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积极意义 |
5.1.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5.1.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
5.1.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思想领域问题的剖析 |
5.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局限 |
5.2.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杂糅性 |
5.2.2 解决问题思路中文本与实践的二元脱节 |
5.2.3 对大众文化构成的复杂性判断不足 |
第6章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影响与时代启示 |
6.1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第三世界文化的立场分析 |
6.1.1 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关联 |
6.1.2 詹明信对第三世界文学的文化批评 |
6.1.3 对第三世界文化发展的启示 |
6.2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中国思想领域的影响 |
6.2.1 中国学者的后现代主义讨论 |
6.2.2 文化研究领域的扩展 |
6.2.3 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
6.3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
6.3.1 城乡空间的去同质意识 |
6.3.2 建筑领域的民粹美学追求 |
6.3.3 消费文化的商品主导 |
6.4 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启示 |
6.4.1 对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新思考 |
6.4.2 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清醒认识 |
6.4.3 如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景观生成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语境 |
(一)全球化与后现代转向 |
(二)媒介变革与信息技术 |
(三)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创作特质 |
(一)青春时期的个性化书写 |
(二)商品时代的灵魂隐痛 |
(三)城乡流动的现代化视野 |
三、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概览 |
(一)新概念与偶像作家 |
(二)学院派与纯文学作家 |
(三)网络文学与类型作家 |
第二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主题研究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的青春书写 |
(一)张悦然:偏执少女与心灵创伤 |
(二)春树:青春期与青年亚文化 |
(三)笛安:成长故事与都市乡愁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社会问题聚焦 |
(一)文珍:都市情感与婚恋伦理 |
(二)马金莲:乡土陷落与田园挽歌 |
(三)张怡薇:家族叙事与日常生活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的类型小说透析 |
(一)流潋紫:宫斗言情与职场映射 |
(二)郝景芳:人工智能与人类命运 |
(三)方慧:真实世界与虚拟人生 |
第三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美学探寻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叙事革新 |
(一)网络语言的创新与运用 |
(二)跨媒体叙事与IP改编 |
(三)交互型创作与读者接受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审美特征 |
(一)传统美学的坚守与传承 |
(二)文学性和文学价值呈现 |
(三)文学审美范式的重构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学经验生成 |
(一)代际断裂下的个体经验言说 |
(二)时间和空间的后现代探索 |
(三)多维的文学的想象与拼贴的虚构方式 |
第四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场域建构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文化特征 |
(一)历史虚无与现实追寻 |
(二)多元文化与文化回归 |
(三)“饭圈”现象与小众部落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群像素描 |
(一)文艺青年的诗意与反叛 |
(二)都市青年知识者的规训与突围 |
(三)乡村底层青年的离乡与追梦 |
三、“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人文观照 |
(一)道德秩序与价值观念的重构 |
(二)地理诗学与生态伦理的思索 |
(三)生命意识与现实主义关怀 |
第五章 “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女性意识探寻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突围 |
(一)新生代女性的成长与反抗 |
(二)女性命运的时代变奏 |
(三)男性的解构与女性的自我引渡 |
二、消费时代的性别身份意味 |
(一)泛娱乐化的身体献祭 |
(二)两性关系的暧昧呈现 |
(三)“耽美”文学的另类情感表达方式 |
三、媒介性别视域中的网络女性主义 |
(一)“女性向”对传统的超越与反叛 |
(二)网络女性主义的“异托邦”空间困境 |
(三)媒介话语中的性别立场言说 |
结语“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时代意义与发展方向 |
一、“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影响与传播 |
(一)国内现状与发展 |
(二)海外译介与传播 |
二、“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的问题与展望 |
(一)代际焦虑与创作局限 |
(二)新的文学生长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消费语境下真人秀节目中的女性身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限定 |
(四)研究方法 |
一、景观身体:真人秀节目中女性身体的景观呈现 |
(一)多维编码下的女性身体 |
1.表演化:被控制的身体 |
2.符号化:被异化的身体 |
3.视觉化:被放大的身体 |
(二)规训与消费:被聚焦的女性身体 |
1.权力运作的中心 |
2.文化塑造的场所 |
3.标准化生产的身体 |
(三)多元凝视下的女性身体 |
1.“她”的凝视 |
2.“他”的凝视 |
3.“我”的凝视 |
二、幻象身体:真人秀节目中女性身体的象征与幻象 |
(一)消费修辞下的女性身体 |
1.青春镜像:消费助推下的“不老之身” |
2.认同镜像:身份区隔下的“召唤之身” |
3.美丽镜像:消费赋值下的“功用之身” |
(二)媒介修辞下的女性身体 |
1.塑造成见:刻板的身体 |
2.制造焦虑:瑕疵的身体 |
3.生产需求:被强迫的身体 |
三、狂欢身体:真人秀节目中女性身体的狂欢转向 |
(一)狂欢仪式:真人秀中的“造神”运动 |
1.神圣化:被赋“权”的身体 |
2.亲民化:被赋“形”的身体 |
3.资本化:被赋“值”的身体 |
(二)颠覆与重构:女性身体的狂欢表征 |
1.大众快感的生产机制 |
2.从遮蔽到敞开 |
3.从“审美”到“审丑” |
(三)重塑真实:“身体化”危机 |
1.身体复归:主体的虚无 |
2.身体之思:父权还是赋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二、文献述评 |
(一)消费文化与儿童早教消费 |
(二)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 |
(三)教育分层与儿童早教消费 |
(四)文献评价 |
(五)研究思路 |
三、教养方式与早期教育消费实践 |
(一)协作培养型教养方式与早期教育消费实践 |
(二)成就自然成长型教养方式与早期教育消费实践 |
四、儿童消费文化与早教消费 |
(一)儿童消费文化对家庭教养方式的塑造 |
(二)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期教育消费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二)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消费异化:资本主义的隐形统治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论文结构 |
五、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消费异化批判理论的发展进程 |
一、消费异化理论的产生 |
(一)消费异化的界定 |
(二)消费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
二、西方左翼学者对消费异化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消费异化理论的萌芽 |
(二)消费异化理论的发展 |
(三)消费异化理论的新进展 |
第二章 消费异化的意识形态统治逻辑 |
一、消费异化的根源 |
(一)消费异化的政治基础:国家统治 |
(二)消费异化的经济前提:物质丰裕 |
(三)消费异化的思想根源:消费主义文化 |
(四)消费异化的直接诱因:虚假需求 |
二、消费异化的表现 |
(一)炫耀性消费 |
(二)盲目性消费 |
(三)符号性消费 |
三、消费异化的手段 |
(一)大众传媒:制造不动声色的诱惑 |
(二)互联网:洞悉消费市场 |
(三)大众消费心理:满足虚假平等需求 |
四、消费异化的内在逻辑 |
(一)消费异化的“资本逻辑” |
(二)跨国公司的统治力量 |
第三章 消费异化如何实现资本主义隐形统治 |
一、经济维度:消费异化是资本主义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 |
(一)实现资本原始积累 |
(二)转嫁生产过剩危机 |
二、政治维度:消费异化是资本主义维持统治的新形式 |
(一)掩盖社会等级分化 |
(二)弱化政治革命意识 |
三、文化维度:消费异化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
(一)文化消费的同质性 |
(二)西方文化价值入侵 |
四、生态维度:消费异化是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资源诅咒 |
(一)恣意破坏生态环境 |
(二)垄断掠夺全球资源 |
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帝国的品牌全球统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网络消费主义的“单向度”实质及其批判 ——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消费主义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与“单向度”理论阐释 |
一、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简释 |
二、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剖析 |
三、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与“单向度”理论的耦合关系 |
第二节 网络消费主义的逻辑起点与历史演变 |
一、消费社会与消费主义 |
二、传媒消费主义的内涵及特征 |
三、网络消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
四、网络消费主义的表现形式与传播方式 |
第三章 “单向度”理论视角下的网络消费主义批判 |
第一节 网络消费主义主体的“单向度”表现 |
一、主体的“单向度”消费行为方式 |
二、主体的“单向度”思维图式 |
三、主体的“单向度”消费模式 |
第二节 网络消费主义客体的异化 |
一、网络消费主义弱化网络媒介的政治功能 |
三、网络消费主义淡化网络的经济功能 |
三、网络消费主义虚化了网络的文化功能 |
第三节 网络消费主义的观念冲击与解构 |
一、享乐主义侵蚀理性消费观 |
二、网络消费中自由主义颠覆适度消费观 |
三、拜金主义冲击绿色消费观 |
四、消费中的个人中心主义拆解整体和谐观 |
第四节 “虚拟狂欢”:网络消费主义背后的精神迷失 |
一、符号价值和象征价值对使用价值的替代 |
二、网络消费狂欢带来的消费欲望满足 |
三、网络消费狂欢背后的精神迷惘 |
第四章 反思网络消费主义盛行的“单向度”实质 |
第一节 衍生网络消费主义的“单向度”思想 |
一、资本逻辑中利益至上的效用原则 |
二、消费逻辑中文化工业的运行架构 |
三、比较逻辑中社会地位的侧面引导 |
第二节 维护网络消费主义运行的“单向度”网络社会 |
一、压抑性秩序的网络消费社会模式 |
二、网络消费社会的隐性操控实质 |
第三节 “无意识”的大众消费心理 |
一、可诱导的消费冲动与消费欲望 |
二、被启发的消费欲望与被抑制的理性能力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角下理性网络消费观的建构 |
第一节 生产与消费的界限:遵循生产与消费的辩证逻辑 |
一、以大力发展生产为基本准则 |
二、客观对待网络消费的动力作用 |
三、科学理解并利用社会生产与网络消费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网络客体的当代重塑:尊重网络消费与网络环境的辩证法 |
一、“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完善网络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
二、加强网络消费文化建设,抑制网络消费主义思潮 |
三、规范网络消费行为,净化网络消费环境 |
第三节 “消费”与“美好生活需要”:建构理性网络消费观 |
一、揭露网络消费主义下消费自由的“不幸”实质,回归真实“需要” |
二、马克思主义消费观与网络技术的深度融合 |
三、“消费自由”到“全面自由”,对网络消费合理性的自我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外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3.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1.1 马克思与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
2.1.2 非正式制度和经济发展 |
2.1.3 非正式制度变迁 |
2.2 社会学相关理论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2.1 微观社会交换和非正式规范的产生与维持 |
2.2.2 宏观社会交换与社会制度化结构的维持和变迁 |
2.2.3 非正式规范与正式组织规则的相互作用 |
2.3 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
2.3.1 文化传统 |
2.3.2 习俗习惯 |
2.3.3 伦理道德 |
2.3.4 意识形态 |
2.4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
2.4.1 非正式制度的界定和功能 |
2.4.2 制度决定经济发展 |
2.4.3 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共同作用于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概况 |
3.1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
3.1.1 在意识形态方面 |
3.1.2 在文化传统方面 |
3.1.3 在习俗习惯方面 |
3.1.4 在伦理道德方面 |
3.2 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非正式制度的特性 |
3.2.1 具有路径依赖性 |
3.2.2 具有嵌入性 |
3.2.3 具有集体规范性 |
3.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非正式制度建设历程 |
3.3.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意识形态的建设历程 |
3.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文化制度的改革历程 |
3.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关于伦理道德问题的探索历程 |
第4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1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1.1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产力结构配置效率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2 非正式制度通过金融稳定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3 非正式制度通过生态可持续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1.4 非正式制度通过社会供需关系平衡性影响中国经济发展 |
4.2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2.1 意识形态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2 意识形态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2.3 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3 文化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3.1 文化传统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2 文化传统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3.3 文化传统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4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4.1 习俗习惯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2 习俗习惯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4.3 习俗习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5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4.5.1 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2 伦理道德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在机理 |
4.5.3 伦理道德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传导途径 |
4.6 小结 |
第5章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与趋势分析 |
5.1 非正式制度的测度 |
5.1.1 非正式制度测度的概念 |
5.1.2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选取 |
5.1.3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选取 |
5.1.4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选取 |
5.1.5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选取 |
5.2 非正式制度及其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1 文化传统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2 意识形态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3 习俗习惯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4 伦理道德测度指标趋势分析 |
5.2.5 非正式制度趋势分析 |
5.3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选取及趋势分析 |
5.3.1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的概念 |
5.3.2 中国经济发展测度指标与选取 |
5.3.3 中国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
5.3.4 中国经济发展的指标趋势分析 |
第6章 非正式制度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1 时序面板数据的建立 |
6.1.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1.3 逻辑回归拟合 |
6.1.4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2 非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分析 |
6.2.1 区域面板数据的建立 |
6.2.2 主成分综合评价函数的构建 |
6.2.3 多元回归拟合 |
6.2.4 结果分析 |
6.3 非正式制度与中国经济发展传导途径的实证分析 |
6.3.1 传导媒介指标的选取与来源 |
6.3.2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3 非正式制度与传导媒介间的函数关系 |
6.3.4 传导媒介指标体系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函数关系 |
6.3.5 结果分析 |
第7章 非正式制度推进中国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正确引导意识形态高效变迁 |
7.2 加快市场经济文化建设 |
7.3 重视习俗习惯正向有效变迁 |
7.4 加速推广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 |
7.5 加快有效正式制度改革,拉升非正式制度相融合发展 |
7.6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力资本文化价值 |
7.7 坚持党和政府引领新理念,扩大有效供给增加消费需求 |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微博热门话题榜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微博研究综述 |
1.2.2 消费文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理论依据 |
2 消费文化及微博话题榜概述 |
2.1 消费与消费文化 |
2.1.1 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文化 |
2.1.2 消费文化的特征 |
2.2 微博与微博热门话题榜 |
2.2.1 微博定义 |
2.2.2 微博热门话题榜的产生 |
2.2.3 微博热门话题榜的特征 |
3 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微博热门话题榜分析 |
3.1 制造需求的话题主持人 |
3.1.1 议程设置的专业媒体机构 |
3.1.2 追逐利益的传媒组织 |
3.1.3 话题搭车的微博自媒体 |
3.2 制造话题狂欢的微博网民 |
3.2.1 话题符号刺激消费欲望 |
3.2.2 话题参与带来身份认同 |
3.2.3 话题内容引发视觉狂欢 |
3.2.4 话题讨论带来娱乐体验 |
3.3 网民合意制造的微博热门话题榜 |
3.3.1 话题内容隐藏消费引导 |
3.3.2 话题内容包含情感消费 |
3.4 基于消费文化看话题参与带来的满足感 |
3.4.1 话题参与带来“自由感”的满足 |
3.4.2 话题参与带来“平等感”的满足 |
3.4.3 话题参与带来“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满足 |
4 消费文化下微博热门话题传播存在问题及其应对 |
4.1 热门话题传播展现出的问题及其成因 |
4.1.1 微博热门话题传播展现出的问题 |
4.1.2 微博热门话题传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 微博热门话题传播产生的问题的应对策略 |
4.2.1 发挥政府机构对消费文化的控制作用 |
4.2.2 发挥主流媒体对消费环境的塑造作用 |
4.2.3 发挥商业机构的对于消费文化的正向作用 |
4.2.4 构建绿色消费文化价值观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消费文化语境下大陆喜剧电影研究(1990-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消费文化语境与大陆喜剧电影 |
第一节 中国大陆的社会文化转型 |
一、消费社会语境的形成 |
二、消费社会下的文化裂变 |
第二节 电影艺术与消费文化的联姻 |
一、电影艺术的商品属性强化 |
二、电影生产的“工业美学” |
第三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 |
一、传统喜剧的悄然转型(1990—1996) |
二、贺岁喜剧的一枝独秀(1997—2005) |
三、小成本喜剧的群雄并起(2006—2014) |
四、泛喜剧的高歌猛进(2015—2019) |
第二章 大陆喜剧电影的消费文化特征 |
第一节 基于心理认同的符号消费 |
一、明星符号的消费 |
二、情感符号的消费 |
三、身体符号的消费 |
第二节 型构群体狂欢的消遣旨趣 |
一、娱乐化的主题内容 |
二、奇观化的视觉体验 |
三、戏谑化的语言韵味 |
第三节 迎合大众审美的影像表达 |
一、平民化的表达视角 |
二、互文性的喜剧文本 |
第三章 消费文化语境下大陆喜剧电影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人物塑造的二重性 |
一、底层人物的另类崇高 |
二、亦正亦邪的异质糅合 |
第二节 情节建构的游戏化 |
一、巧合与误会:偶然世界的镜像 |
二、戏仿与拼贴:新旧文本的互动 |
三、超时空剧场:真实与虚幻的嵌套 |
第三节 叙事结构的零碎化 |
第四章 对当下大陆喜剧电影的理性反思 |
第一节 对当下大陆喜剧电影的文化批判 |
一、娱乐当道:价值导向的偏离 |
二、虚幻景观:现实逻辑的断裂 |
三、视觉狂欢:身体欲望的泛滥 |
第二节 大陆喜剧电影的未来走向 |
一、体察社会生活,沉淀现实底色 |
二、坚持讽刺批判,重塑喜剧精神 |
三、秉持超越意识,构建人文关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大陆喜剧电影相关信息列表 |
致谢 |
四、隐形因素:消费文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詹明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研究[D]. 潘雁. 吉林大学, 2021(01)
- [2]“千禧一代”女作家小说创作研究[D]. 杜玉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消费语境下真人秀节目中的女性身体研究[D]. 沈伊诺.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城市家庭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早教消费[D]. 范文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5]消费异化:资本主义的隐形统治工具[D]. 周佩欣.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网络消费主义的“单向度”实质及其批判 ——基于马克思主义消费理论视角[D]. 尹帮文.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 赵羿安. 吉林大学, 2020(08)
- [8]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微博热门话题榜传播研究[D]. 廖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9]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10]消费文化语境下大陆喜剧电影研究(1990-2019)[D]. 曹洋.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