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位注射与运动疗法治疗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培荣[1](2021)在《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探索出更为优化及有效的治疗方案,为颈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壮医经筋手法结合常规复位治疗。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观察指标;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制定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并计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的NDI、VAS评分,通过SPSS21.O统计软件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人数3例,显效人数13例,有效人数12例,无效人数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人数1例,显效人数7例,有效人数18例,无效人数4例,总有效率86.66%。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01,P=0.036,P<0.05)。(2)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22,P=0.002,P<0.05)。(3)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两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5,P=0.000,P<0.05)。结论: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NDI、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NDI、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且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说明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优于壮医经筋手法结合常规复位治疗。
吴柏宽[2](2021)在《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查找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中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期刊类文献,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与关联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平台数据库,从2011年-2020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方法为检索词以题名“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含“针灸”或“针刺”或“刺络拔罐”。将检索到的结果排除明显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后,进行全文下载并阅读,严格地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将纳入的文献录入EXCEL表中并进行分类整理,EXCEL表中包含了腧穴出现频次统计、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奇穴与特定穴的统计、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腰背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腑部)、评价方法和治疗方法(单法、双法、三法及以上)的结果。并将EXCEL表中的统计结果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腧穴的关联分析与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检索符合标准的文献147篇,纳入总的腧穴使用次数为990次。1.腧穴出现频次统计:25种腧穴使用频次≥10次,依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10种腧穴分别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天柱、大椎、风府、太冲、太阳、完骨、合谷;2.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督脉217次,足少阳胆经200次,足太阳膀胱经1 14 次;3.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统计: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腧穴一共出现574次,奇穴取穴频次最多174次,输穴76次、原穴75次;4.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641次、上肢部125次、下肢部133次;5.评价方法: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使用的最普遍,第二是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第三则是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做出的疗效评价;6.148篇治疗方法大多使用双法98篇,占比66%;7.腧穴关联分析的研究:风池-颈夹脊穴、风池-百会、风池-颈夹脊穴-内关出现的频次最多;8.腧穴聚类分析的研究:分析频次大于20次的穴位,结果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可分6类,第一类为足三里、三阴交、印堂、太阳;第二类为太冲、内关、大椎;第三类为风府;第四类腧穴为合谷、后溪;第五类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第六类为天柱、完骨。结论:1.本研究认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腧穴。督脉、胆经、膀胱经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经脉,且前六条经脉都为阳经。2.头颈部为CSA取穴中腧穴分布频次最多的部位、下肢部次之。3.根据穴性分类结果,奇穴取穴频次最高,输穴次之。奇穴又以位于头颈部的颈夹脊穴取穴频次最多,与腧穴在人体部位分布规律相互呼应。
李涛[3](2021)在《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临床研究通过观察点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腰臀部软组织张力及痛点痛阈的改善作用,评价点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2.动物研究通过观察点穴手法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竖脊肌、腰椎间盘组织学影响,以及对腰椎间盘内Wnt3a、β-catenin、GSK-3 β及MMP-13蛋白含量的影响,探讨点穴疗法防治腰椎间退行性变的作用机理。研究一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方法:本研究纳入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以1:1 比例分为治疗组(点穴组)和对照组(传统手法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疗程结束)和1个月随访的时点,对两组患者ODI评分、软组织张力、痛点痛阈、VAS评分评定等方面评价治疗效果。两组入选病例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进行基线分析,然后再对两组的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描述。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者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基线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多个观察时点的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每个时点各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多变量方差分析,二分类资料的重复测量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统计分析。P<0.05将被认为差别有统计意义。安全性分析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不良事件的具体描述。结果:1.疗程进行中,有2个病例脱落,最终86个病例进入数据统计,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2.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的基线情况,各评价指标治疗前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经2周治疗,两组组内比较,OD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均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周时点,ODI和VAS评分较前进一步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个月随访时点测评中,ODI及VAS评分的下降趋势减缓,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但1个月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比治疗前要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4.对0.5kg载荷下竖脊肌、臀大肌位移值的测量显示,两处软组织位移值均呈上升趋势。两组组内比较,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点,软组织位移测量值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4周测量所得软组织位移值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测量竖脊肌、臀大肌压痛点阈值结果显示,两组组内比较,压痛点痛阈均呈上升趋势。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间点所测得痛阈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点痛阈也较治疗2周时上升,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2周、治疗4周、1个月随访三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0DI和VAS评分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在治疗2周、治疗4周两个时点,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脊肌、臀大肌的压痛点痛阈测量结果显示,在治疗2周时点,治疗组痛点痛阈较对照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4周时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而主体间效应对比结果进一步表明,整体上两组痛阈改善无显着差异,提示两组在痛点痛阈改善方面疗效相当。7.根据ODI评分综合评价两种疗法的临床有效率,结果显示两组临床有效率相当,无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点穴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并有效降低竖脊肌、臀大肌软组织张力,提高压痛点痛阈值。点穴与传统手法整体上疗效相当,同时具有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提高痛点痛阈的临床疗效。实验二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 i 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方法:1.造模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20±20g,随机抽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剩余44只大鼠接受前肢截除手术。术后大鼠单笼饲养72小时,然后转到正常鼠笼中适应性饲养1周。1周后,将双足大鼠移至特制可调高组合鼠笼中饲养。空白组不接受手术和造模,在正常鼠笼中饲养。总造模时间为5个月。在造模第5个月的最后1周,从接受造模的44只大鼠中随机抽4只大鼠,取材腰椎间盘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结果显示腰椎间盘均出现了明显退行性改变,提示造模成功。2.干预措施在前肢截除手术后第6个月的第一天,将剩余40只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平均分为模型组、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各组根据对应干预措施开始进行干预,总干预疗程为30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处理。点穴组干预方法:将大鼠固定后,在腰阳关、第五腰椎棘突下缘,第四、第五腰椎夹脊穴(双侧)、大肠俞(双侧)、关元俞(双侧)穴位上实施模拟点穴手法,每穴5分钟,每日1次。实验人员在每次干预前均在MFF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上进行训练,使点穴压力和频率保持在适当范围。假手法组干预方法:将大鼠以相同形式固定后,不施力按压,每日1次。DKK-1组干预方法:大鼠腹腔注射DKK-1(0.1 μ g/100g),每日1次。3.组织学评价采用H&E染色大鼠第二至第六腰椎节段的竖脊肌组织,采用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L4/5椎间盘。在显微镜下观察对比各组肌肉组织和腰椎间盘的组织学改变,以Boos评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4.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影响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等方法,测量并比较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关键蛋白及其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评价干预方法对该通路的影响。5.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组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如数据属正态分布,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者,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显着性,任意两组的比较使用Bonferroni检验分析,方差不齐时采用Tamhane’ s T2检验分析。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Q)]描述,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cheffe法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空白组大鼠,竖脊肌肌束排列规则、有序、较紧密,肌横纹可见,胶原纤维呈均匀卷曲状,定向束状排列。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模型组、假手法组、DKK-1组竖脊肌肌细胞明显增大。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大部分大鼠的竖脊肌肌束排列显着疏松,肌横纹模糊或消失,胶原纤维结构排列明显疏散、扭曲,部分甚至出现断裂、挛缩等改变。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肌束排列较规则、有序、紧密,胶原纤维呈卷曲状,部分出现疏松、扭曲等改变。2.H&E染色下,空白组的纤维环和髓核结构清晰,软骨终板和髓核之间的边界清晰,大量的脊索细胞存在在髓核之中。模型组腰椎间盘高度下降,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之间发现了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大量减少。假手法组中髓核明显缩小,纤维环的层状结构紊乱,大部分出现细微裂缝。点穴组部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层状结构出现紊乱和细微裂缝,髓核内脊索细胞轻度减少。同样,在DKK-1组中,髓核皱缩,脊索细胞的数量则轻度下降,但大部分纤维环和软骨终板的结构完整,偶可见髓核和纤维环之间有小裂纹出现。以Boos评分标准评价各组腰椎间盘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腰椎间盘的Boos评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点穴组和DKK-1组平均得分显着高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腰椎间盘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3.番红固绿染色下,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增殖明显,且肥大软骨细胞显着增多。两组软骨终板番红素0染色均变浅,提示软骨终板中胶原蛋白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软骨终板细胞未见明显增殖、肥大。Boos评分结果显示空白组、点穴组和DKK-1组大鼠的软骨终板平均得分显着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但点穴组和DKK-1组的Boos评分也显着低于空白组。点穴组与DKK-1组之间软骨终板Boos评分无显着性差异。4.免疫组织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内Wnt3a、β-catenin和MMP-13阳性显着表达。相反,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腰椎间盘内GSK-3 β呈弱阳性。点穴组和DKK-1组椎间盘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为弱阳性表达,但GSK-3 β则为强阳性表达。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蛋白表达被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中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量显着增加,但GSK-3 β蛋白表达量显着减少。点穴组和DKK-1组中,以上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无显着性差异。6.RT-qPCR检测显示模型组和假手法组中Wnt3a、β-catenin和MMP-13 mRNA的表达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被显着抑制。点穴组和DKK-1组Wnt3a、β-catenin和MMP-13的表达显着减少,GSK-3 β表达明显上调。但与空白组相比,点穴组和DKK-1组MMP-13 mRNA表达量显着增加,GSK-3 β mRNA表达显着减少。结论:点穴能改善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的竖脊肌和腰椎间盘退变状态,抑制腰椎间盘内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这可能是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之一。
王婷婷[4](2021)在《基于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探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神经生理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比率低频振荡振幅(f-ALFF)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颈性眩晕患者的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状态,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后即刻效果及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变化,探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招募22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组)和21例年龄、病程、教育背景相匹配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1次,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组治疗前后予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定(ESCV)、疼痛VAS、眩晕VAS评分分别进行评定,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全脑功能数据收集,并对CV患者进行1次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后即进行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基于MATLAB R2018a平台,采用CONN数据分析软件对CV患者与正常组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获取fALFF差异脑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全脑fALFF差异脑区;并将CV患者治疗前全脑fALFF与临床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ESCV评分较治疗后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和眩晕可视化评分均下降,且下降程度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2.治疗前的CV患者组与健康人群相比,f-ALFF值增强的脑区有:小脑1、小脑2区、脑干、楔前叶、右侧枕外侧皮质/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上小叶;f-ALFF值减弱(未校正,P<0.005,簇块≥100)的脑区有:丘脑、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极、右侧颞枕部梭状回(未校正,P<0.005,簇块≥100)。3.CV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f-ALFF值治疗后增强信号的脑区有:右侧小脑1、2区、右侧颞下回/颞中回、脑干、双侧小脑9区、右侧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颞中回(未校正,P<0.005,簇块≥40);f-ALFF值治疗后后表现为减弱信号的脑区有:右侧颞中回/右外侧枕皮层(未校正,P<0.005,簇块≥40)。4.CV患者治疗前全脑fALFF值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全脑fALFF值与病程呈正相关脑区有:右侧颞极、双侧楔前叶、前扣带回、左侧颞下回;负相关脑区有:双侧小脑1、2区(未校正,P<0.005,簇块≥20);与疼痛VAS评分呈正相关脑区有:右侧额极、右侧额中回、右侧小脑6区、左侧顶盖、左侧中央前回(未校正,P<0.005,簇块≥20);与眩晕可视化评分呈正相关脑区有:右侧额极、右外侧枕叶;负相关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左侧颞极、(未校正,P<0.005,簇块≥20)。结论:理筋正骨手法可即刻有效的减轻CV患者的眩晕程度及颈肩部疼痛,并可能通过对CV患者右侧小脑1、2区、右侧颞下回/颞中回、脑干、双侧小脑9区、右侧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颞中回、右侧颞枕部梭状回、右侧颞中回/右外侧枕皮层等等前庭网络脑区产生影响,进而缓解眩晕。
王桂娜[5](2020)在《穴位指针疗法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穴位指针治疗,观察其干预前后膝关节活动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简化Mc 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穴位指针疗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一种辅助方法。方法根据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入76例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予以患侧足三里、外膝眼、内膝眼、鹤顶穴、阳陵泉进行穴位指针治疗,每穴每次按揉5min,共25min,每日一次,连续干预4周。记录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周、干预2周及干预4周的关节活动度,并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WOMAC、SF-MPQ的变化情况。结果1基线比较试验前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病程、性别、居住地、家族史、K/L分级、居住环境、照护人员、饮食起居、饮食习惯、用药情况、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前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WOMAC评分、SF-MP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研究完成情况本研究共纳入76例KOA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研究干预期间,共脱落5例病例,共71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对照组36例、试验组35例。3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关节活动度的时间效应、处理效应以及交互作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患者干预后关节活动度均较干预前显着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时间的组间比较显示,干预1周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及干预4周关节活动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 WOMAC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三个维度得分及WOMAC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三个维度得分及WOMAC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三个维度得分及WOMAC总分较干预前显着降低(P<0.05)。5 SF-MPQ评分比较组间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RI、VAS、PPI三个维度得分及SF-MPQ总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PRI、VAS、PPI三个维度得分及SF-MPQ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着所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PRI、VAS、PPI三个维度得分及SF-MPQ总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显着降低(P<0.05)。结论1.穴位指针疗法能提高患者患侧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能力。2.穴位指针疗法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关节僵硬程度以及日常活动能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
白杨[6](2020)在《专家共识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对照,初步评价中医专家共识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和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共同完成,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手法组和扶他林组,手法组:扶他林组=2:1。筛选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受试者,手法组予专家共识手法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10周;扶他林组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用,3次/日,共治疗10周。分别于入组前、5周、10周填写WOMAC评分及CSKO评分。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及CSKO评分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专家共识手法治疗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计纳入96例受试者,手法组64例,扶他林组32例。手法组:男16例,女48例,左膝28例,右膝36例,年龄60.1±9.3岁,总病程31.6±52.6个月,本次发病病程2.9±1.9个月,WOMAC评分45.3± 10.1,CSKO评分54.4±16.0,K-L分级Ⅰ级18例,Ⅱ级20例,Ⅲ级26例;扶他林组:男7例,女25例,左膝16例,右膝16例,年龄57.8±9.5岁,总病程18.0±23.5个月,本次发病病程2.9±1.9个月,WOMAC 评分 47.9±10.5,CSKO评分 58.3±11.2、K-L 分级 Ⅰ 级 4 例,Ⅱ级 15 例,Ⅲ级13例。两组性别、侧别、年龄、总病程、发病病程、K-L分级和治疗前WOMAC评分、CSK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WOMAC评分,手法组治疗后5周和10周时分别为32.1±12.7、22.1±12.7,经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他林组治疗后5周和10周时分别为38.7± 10.3、29.8±10.0,经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5周、10周时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WOMAC评分的变化值,手法组5周和10周时分别为13.3±8.5,23.3±8.9;扶他林组为9.1±7.5,18.1±9.3;经独立样本t检验,5周和10周时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KO评分,手法组治疗5周和10周时分别为42.7±15.3、30.1±15.4,经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扶他林组治疗5周和10周时分别为48.8±12.0、40.7±11.5,经配对t检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5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SKO评分变化值,手法组5周和10周分别为11.8±10.1、24.2±14.6;扶他林组为9.5±7.9、17.7± 10.1;经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后5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治疗后10周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测定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专家共识手法和扶他林乳胶剂均能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手法组疗效有一定优势,研究中未见与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但专家共识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确切疗效尚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郜璐璐[7](2020)在《火针“三通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火针“三通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疗效,以期为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临床依据,也为骨关节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7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火针“三通法”进行治疗,选取内膝眼、外膝眼,阳陵泉、阴陵泉、伸膝穴、屈膝穴、鹤顶、膝中、委中,1周3次,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对照组则对另36例采用常规针刺法进行治疗,选取膝眼、阳陵泉、梁丘、膝阳关、阿是穴,1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两周,治疗结束后1月随访。两组均随证配穴:肾虚髓亏型:加悬钟;阳虚寒凝型:加足三里;瘀血阻络型:加血海。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VAS),生活质量SF-36评分进行综合分析,客观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两组有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WOMAC评分和VAS评分都有所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皆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结束后行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WOMAC评分问卷调查方面和VAS改善方面要优于对照组。3.生活质量SF-36评分:两组治疗后SF-36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F-36评分行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火针“三通法”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结论:1.火针“三通法”和常规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皆有疗效,但火针“三通法”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常规针刺。2.火针“三通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都要优于常规针刺,一定程度的消除了患者心理方面的负面作用,恢复了生活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3.火针“三通法”效果真实可靠,适宜临床推广。
吴海波[8](2020)在《韦氏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并比较韦氏整脊手法与常规推拿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差异,同时探究韦氏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韦氏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例治疗临床总体疗效、VAS评分、NDI评分、20分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2)VAS评分: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DI评分: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观察组N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0分量表评分:组内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0分量表评分均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后观察组20分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韦氏整脊手法和常规推拿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两种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一定疗效,且在临床总体疗效上无明显差异。(2)韦氏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郭珍妮(Jeny Devina)[9](2020)在《近十年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文献挖掘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整理近十年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文献,分析并归纳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取穴规律,评述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运用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提供可靠的依据。研究方法:运用计算机自动检索结合手工检索查阅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全文数据库包括Pubmed、CNKI、VIP、CBM等国内外多个大型数据库,检索有关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近十年的文献。将检索年限设定为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高级检索,检索词关键词限定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骨痹”并含“推拿”或“推拿治疗”等。首先将文献信息输入Microsoft Excel 2010文档,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内容输入包括推拿手法、腧穴、经络、部位、证型、性别、年龄。将整理好的数据输入SPSS23.0后,分析推拿手法、腧穴、经络等。之后再采用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进一步的数据挖掘与分析。采用Apriori算法对推拿手法、腧穴、经络等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归纳总结文献记载中的临床常用治疗手法与腧穴等相关的配伍关系,总结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取穴规律。研究结果:通过检索得到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相关文献共342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13篇,女性患者有2820例(60.95%),而男性患者有1807例(39.05%)。研究结果如下:(1)推拿手法分析:常规推拿手法共19种,总运用频次达520次。最常用常规推拿手法为揉法92次(17.69%)、?法88次(16.92%)、一指禅推法77次(14.81%)。常规推拿手法配伍使用频次最高的是揉法配伍擦法(59.80%)、?法配伍揉法(57.02%)、一指禅推法配伍提法(48.77%);复合推拿手法共27种手法,总运用频次达432次。常用的复合推拿手法为弹拨法75次(17.36%)、点按法69次(15.97%)、按压法39次(9.03%)。复合推拿手法配伍最常用的有弹拨法配伍分筋法(80.00%)、点按法配伍掌按揉(78.23%)、按压法配伍牵引法(60.16%)。(2)腧穴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得到使用的腧穴共49个,总运用频次达1030次。最常用腧穴为犊鼻103次(10.00%)、内膝眼101次(9.81%)、血海92次(8.74%)。腧穴配伍中常用的有犊鼻配伍血海(80.11%)、内膝眼配伍梁丘(69.19%)、血海配伍委中(63.61%)。(3)经络分析:在归经情况分析中,频次排前3的经脉依次为足阳明胃经285次(34.09%)、足太阴脾经188次(22.49%)、足太阳膀胱经17次(20.93%)。(4)部位关系分析:应用频次由高到低依次为膝部区242次(31.57%)、小腿区239次(31.17%)、股部区175次(23.35%)。部位配伍最常见的是膝部区配伍股部区(82.47%)、小腿区配伍腕后区(78.35%)、股部区配伍肩胛区(76.29%)。(5)证型关系分析: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证型分排前3为肝肾亏虚型45次(39.82%)、风寒湿痹型31次(27.43%)、脾胃虚弱型20次(17.70%)。结论: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关节的僵硬程度、消除局部症状。通过整理近十年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文献,得到常选用的推拿手法、腧穴、经络、部位、证型总结如下:(1)最常用的常规推拿手法为揉法、?法、一指禅推法。复合手法中以弹拨法、点按法、按压法为使用频次最高。(2)数据分析显示最常用腧穴为犊鼻、内膝眼、血海。(3)数据分析显示最常用的经络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4)部位最多的是膝部区、小腿区、股部区。(5)数据显示证型多为肝肾亏虚型、风寒湿痹型、脾胃虚弱型。
金玉立[10](2020)在《针刀干预对颈椎病模型兔软骨终板聚集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刀干预对颈椎病兔软骨终板聚集蛋白聚糖(AGG)、Ⅱ型胶原(Col-Ⅱ)、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的影响,探讨针刀对颈椎病兔软骨终板基质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针刀治疗颈椎病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6月龄新西兰兔分为空白组、针刀组、电针组、模型组,每组各10只。2.将需要造模的实验动物置于自制的木质造模盒中,造模时使实验动物保持头部屈曲45°,每次5小时,每天造模1次,共持续12周。造模前后每组各随机抽取2只进行X线侧位片拍摄,拍摄前用胶带将兔子绑在适合的长方形木板上,两次拍摄每只兔子均保持相同的体位,验证造模是否成功。3.造模成功后电针组1周后行电针干预,首先剔除实验兔颈部毛发,用碘伏进行消毒,取“大杼”、“百劳”、“天柱”穴进行针刺,在同侧天柱穴和大杼穴上加电针,每次治疗20分钟,每周治疗3次,每两次治疗间隔1天,一共治疗3周。针刀组1周后行针刀治疗,首先剔除实验兔颈部毛发,然后根据四步进针法进行操作(1)定点:针刀施术者对兔颈椎棘突两旁进行触诊,根据颈部肌肉僵硬度以及条索状物所处的位置,于相应棘突点及C2-C7棘突旁开1~1.5 cm寻找进针点,每次选取相应棘突点及棘突两侧分别取2点行针刀治疗,进针点的选取交替进行,记号笔标记后用碘伏进行消毒;(2)定向:戴上无菌手套,将刀刃平行于兔子脊柱方向且垂直颈后皮肤;(3)加压:以左手拇指对进针部位进行加压分离;(4)刺入:针刀沿着押手指甲旁进针至骨面,在0.3cm范围内先纵割3次,然后横剥2次出针,最后加压止血。每周治疗1次,共3次。模型组不予以治疗。4.各组动物于干预结束1周后进行取材观测,所有实验动物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后迅速取C4-5椎间盘,于外科显微镜下分离出软骨终板,放置准备好的塑料试管内,封盖,冷冻于-80℃的环境中。5.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终板AGG、Col-Ⅱ、MMP-1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RT-PCR: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AGG基因表达显着下降(p<0.01)、Col-Ⅱ基因表达显着下降(p<0.01)、MMP-13基因表达显着上升(p<0.01),电针组相比于空白组Col-Ⅱ基因表达下降(p<0.05);电针组相比于模型组AGG基因表达上升(p<0.05)、MMP-13基因表达下降(p<0.05),针刀组相比于模型组AGG基因表达显着上升(p<0.01)、Col-Ⅱ基因表达上升(p<0.05)、MMP-13基因表达下降(p<0.05)。2.Western blot:模型组相比于空白组AGG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1)、MMP-13蛋白含量显着上升(p<0.01)、Col-Ⅱ蛋白含量下降(p<0.05);电针组相比于模型组AGG蛋白含量上升(p<0.05)、MMP-13蛋白含量下降(p<0.05),针刀组相比于模型组AGG蛋白含量显着上升(p<0.01)、MMP-13蛋白含量显着下降(p<0.01)、Col-Ⅱ蛋白含量上升(p<0.05)。结论:针刀治疗颈椎病可以增加AGG、Col-Ⅱ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降低MMP-1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使病变的软骨终板得以修复,这可能是针刀疗法对颈椎病兔的作用机制之一。
二、穴位注射与运动疗法治疗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穴位注射与运动疗法治疗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壮医经筋手法 |
2.2.2 观察组: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 |
2.2.3 对照组:壮医经筋手法结合常规复位手法 |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注意事项 |
2.4 疗程 |
2.5 疗效观察 |
2.5.1 疗效评价标准 |
2.5.2 观察指标 |
2.5.3 观察节点 |
2.6 不良事件 |
2.7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
3.2 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4 临床疗效 |
4 小结 |
5 文献研究 |
5.1 中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5.1.1 古书记载 |
5.1.2 病因病机 |
5.1.3 颈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
5.2 西医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5.2.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5.2.2 病因 |
5.2.3 机制 |
5.2.4 颈型颈椎病的西医治疗 |
6 壮医经筋理论基础 |
6.1 经筋的定义 |
6.2 经筋的作用 |
6.3 经筋病特点 |
6.4 壮医理论基础 |
6.5 壮医对经筋病的认识 |
6.6 壮医经筋手法 |
6.7 壮医经筋手法的临床应用 |
6.8 壮医经筋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
7 整体调脊疗法 |
7.1 调脊的渊源 |
7.2 脊柱整体观 |
7.3 整体调脊疗法的提出 |
7.4 整体调脊疗法的特点 |
7.5 整体调脊疗法的临床应用 |
8 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 |
9 讨论 |
10 问题 |
11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颈型颈椎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证候分型 |
4 中医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 |
4.1 针刺治疗 |
4.2 针法与灸法联合治疗 |
4.3 针刺联合中药 |
4.4 针刺联合推拿 |
4.5 针刺联合针刀 |
4.6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 |
4.7 针刺联合拔罐 |
5 小结 |
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颈椎病的定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进展 |
4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4.1 机械压迫性学说 |
4.2 交感神经学说 |
4.3 体液学说 |
4.4 血液流变学 |
4.5 血管自身病变 |
5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
5.1 非手术治疗的基本疗法及应用原则 |
5.2 手术治疗 |
6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数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数据预处理 |
3.2 文献规范化 |
3.3 腧穴名称规范化 |
4 数据分析 |
4.1 使用的软件 |
4.2 数据分析的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统计结果 |
6. 讨论 |
6.1 结果分析 |
6.2 数据挖掘小结 |
7 问题与展望 |
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委员会名单及评定意见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1.1 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 |
1.1.2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 |
1.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假说 |
1.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
1.2.1 卧床休息 |
1.2.2 药物治疗 |
1.2.3 物理治疗 |
1.2.4 运动疗法 |
1.2.5 手术治疗 |
1.2.6 再生疗法 |
1.3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脏腑关系 |
1.3.2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经络的关系 |
1.3.4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筋骨的关系 |
1.4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1.4.1 中药方剂 |
1.4.2 推拿手法 |
1.4.3 针刺治疗 |
1.4.4 功法锻炼 |
1.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实验研究进展 |
1.5.1 正常椎间盘组织的结构和成分组成 |
1.5.2 引起椎间盘退行性变因素 |
1.5.3 椎间盘退变的评价 |
1.5.4 椎间盘退行性变相关通路研究 |
1.6 中医药对椎间盘退变相关信号通路影响实验研究进展 |
1.6.1 中药单体研究 |
1.6.2 中药复方研究 |
1.6.3 针刺 |
第二章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对不良事件的预防和处理 |
2.1.4 合并用药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研究统计结果及分析 |
2.2.1 基线比较 |
2.2.2 各观察结果比较 |
2.3 讨论 |
2.3.1 疗效分析 |
2.3.2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机制探讨 |
2.3.3 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机制探讨 |
2.3.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
2.3.5 安全性评价 |
2.4 创新点与不足 |
2.4.1 创新点 |
2.4.2 不足与展望 |
2.5 结论 |
第三章 点穴干预大鼠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饲养环境、条件和动物伦理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实验药物及试剂 |
3.2 造模及干预方法 |
3.2.1 IVDD模型造模方法 |
3.2.2 实验分组 |
3.2.3 干预方法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样本取材 |
3.3.2 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实验步骤 |
3.3.3 H&E染色实验步骤 |
3.3.4 番红固绿染色实验步骤 |
3.3.5 组织学评价方法 |
3.3.6 免疫组化实验步骤 |
3.3.7 Western Blot实验方法 |
3.3.8 RT-qPCR实验方法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5 实验结果 |
3.5.1 H&E染色和番红固绿结果 |
3.5.2 免疫组化结果 |
3.5.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
3.5.4 RT-qPCR检测结果 |
3.6 讨论 |
3.6.1 点穴对大鼠退行性腰椎间盘的保护作用 |
3.6.2 点穴对大鼠竖脊肌组织的影响 |
3.6.3 点穴对退变腰椎间盘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3.6.4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模型的选择 |
3.7 创新点与不足 |
3.7.1 创新点 |
3.7.2 不足与展望 |
3.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基于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探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神经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一般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3.1 治疗组 |
2.3.2 对照组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治疗组 |
3.2 对照组 |
4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
4.1 量表评定 |
4.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 |
4.3 磁共振数据处理 |
4.4 疗效评价 |
4.5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病例统计情况 |
5.2 一般资料比较 |
5.3 治疗组治疗前后ESCV、颈肩疼痛VAS、眩晕VSA比较 |
5.4 CV患者治疗前脑功能与健康人群脑功能对比 |
5.5 CV患者治疗前脑功能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
5.6 CV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全脑f-ALFF值变化 |
6 讨论 |
6.1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6.2 西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6.2.1 本体感受器 |
6.2.2 交感神经 |
6.2.3 椎-基底动脉 |
6.2.4 体液因子 |
6.3 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 |
6.4 fMRI结果意义 |
7 不足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5)穴位指针疗法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
1 祖国医学对KOA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KOA病名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KOA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KOA发病机制的认识 |
3 KOA的治疗现状 |
3.1 药物治疗 |
3.1.1 口服药物 |
3.1.2 局部用药 |
3.1.3 关节腔注射治疗 |
3.2 中医外治法治疗 |
3.2.1 贴敷疗法 |
3.2.2 中药熏法 |
3.2.3 中药离子导入法 |
3.2.4 中药热熨法 |
3.2.5 推拿疗法 |
3.2.6 针灸疗法 |
3.3 非药物治疗 |
3.3.1 健康教育 |
3.3.2 物理治疗 |
3.3.3 运动疗法 |
3.3.4 行走的辅助装置 |
4 穴位指针疗法的理论依据 |
4.1 穴位指针疗法 |
4.2 穴位指针疗法的作用机制 |
4.3 本课题的选穴依据 |
5 研究目的 |
6 课题创新点与实际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估计 |
2.2 随机分组 |
2.3 随机方案的隐藏 |
2.4 干预措施 |
2.4.1 常规治疗和护理 |
2.4.2 穴位指针疗法 |
2.5 观察指标 |
2.5.1 基线资料 |
2.5.2 疗效性指标 |
2.5.3 安全性观察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质量控制 |
2.7.1 穴位指针疗法操作的准确性 |
2.7.2 保证患者依从性 |
2.7.3 数据的准确性 |
2.8 伦理考虑 |
3 技术路线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 |
1.1 研究对象完成试验情况 |
1.2 干预前基线资料情况 |
1.3 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评价指标情况 |
1.4 安全性观察指标分析 |
2 讨论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2.2 穴位指针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不适症状 |
2.2.1 穴位指针疗法的作用 |
2.2.2 本研究中腧穴的作用 |
2.3 穴位指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 |
结论 |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专家共识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近年概况 |
1 单一手法 |
2 复合式手法 |
2.1 合擦手法 |
2.2 三步推拿法 |
2.3 四步推拿法 |
2.4 六步推拿法 |
2.5 七步推拿法 |
2.6 经筋推拿法 |
2.7 点穴理筋法 |
3 推拿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
3.1 推拿结合针灸 |
3.2 推拿结合中药 |
3.3 推拿结合外治 |
3.4 推拿结合针刀 |
3.5 推拿结合康复训练 |
3.6 推拿结合关节腔注射 |
3.7 推拿结合穴位注射 |
3.8 推拿结合多种方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白细胞介素在膝骨关节炎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
1. 白细胞介素的现代医学研究 |
2. 白细胞介素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实验设计 |
1. 实验设计 |
1.1 研究方法及试验手段 |
1.2 研究人群 |
1.3 随机方法 |
2. 受试者的选择与退出 |
2.1 膝骨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 |
2.2 X线影像学分级 |
2.3 纳入标准 |
2.4 病例排除标准 |
2.5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及步骤 |
2.6 中止试验的条件 |
2.7 剔除病例标准 |
2.8 脱落病例标准 |
3. 干预方法 |
3.1 洗脱期 |
3.2 治疗组 |
3.3 对照组 |
3.4 合并治疗的规定 |
4. 专家共识手法 |
4.1 手法整体设计 |
4.2 手法操作要点 |
4.3 疗程与频次 |
4.4 手法操作人员 |
5. 观察指标 |
5.1 背景资料 |
5.2 疗效评价指标 |
5.3 安全性指标 |
5.4 访视 |
6. 不良事件 |
6.1 不良事件的记录 |
6.2 严重程度判断 |
6.3 因果关系判断 |
6.4 不良事件的处理 |
7.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1.1 性别 |
1.2 侧别 |
1.3 年龄 |
1.4 病程 |
1.5 K-L分级 |
2. 疗效分析 |
2.1 WOMAC评分 |
2.2 CSKO评分 |
2.3 洛索洛芬钠片的使用 |
3. 两组安全性评价 |
3.1 实验室检查 |
3.2 不良事件 |
讨论 |
1. 共识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优势 |
2. 专家共识手法的特点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WOMAC)指数量表 |
附录二: 基于中医辨证思路构建的膝骨关节炎PRO量表(CSKO量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火针“三通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资料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韦氏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2.1 观察组 |
2.2.2 对照组 |
2.2.3 神经松动术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
3.3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 |
3.4 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比较 |
3.5 两组治疗前后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
3.6 安全性指标观察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中医对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 |
4.1.2.1 外治法 |
4.1.2.2 内治法 |
4.2 西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
4.2.1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流行趋势 |
4.2.2 神经根型颈椎病生理以及病理的情况 |
4.2.3 病因 |
4.2.4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
4.3 西医治疗方法 |
4.3.1 保守治疗 |
4.3.2 手术治疗 |
第五部分 韦氏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探讨 |
5.1 韦氏整脊手法的选择依据 |
5.2 韦氏脊柱整治手法的特点 |
5.3 韦氏整脊手法的应用要素 |
5.4 韦氏整脊手法的应用注意事项 |
第六部分 |
6.1 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制 |
6.2 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结果分析 |
第七部分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9)近十年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文献挖掘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1.研究内容 |
1.1 研究资料来源 |
1.2 资料筛选 |
1.2.1 文献检索方法、范围与策略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统计学方法 |
2.2 数据挖掘 |
2.3 频率和众数统计法 |
2.4 关联规则 |
2.5 技术路线图 |
3.研究结果分析 |
3.1 常规推拿手法运用规律分析 |
3.1.1 常规推拿手法使用频次分析 |
3.1.2 常规推拿手法的配伍关系分析 |
3.2 复合推拿手法运用规律分析 |
3.2.1 复合推拿手法使用频次分析 |
3.2.2 复合推拿手法的配伍关系分析 |
3.3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常用腧穴 |
3.3.1 腧穴使用频次分析 |
3.3.2 腧穴配伍关系分析 |
3.4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所涉及的经脉情况 |
3.4.1 所涉及的经脉关系分析 |
3.4.2 经络配伍关系分析 |
3.5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腧穴在人体各部位分布情况 |
3.5.1 腧穴在人体各部位关系分析 |
3.5.2 腧穴在人体各部位配伍关系分析 |
3.6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证型关系分析 |
3.7 推拿结合其它方法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情况 |
3.8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性别及年龄概况 |
3.8.1 性别 |
3.8.2 年龄分析 |
4.结论分析 |
4.1 中医学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4.1.1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概念 |
4.1.2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4.1.3 诊断与证型 |
4.1.4 传统中医治疗现状 |
4.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4.2.1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概念 |
4.2.2 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发病原因及机制 |
4.2.3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
4.3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应用 |
4.3.1 推拿手法应用于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治疗及作用机制 |
4.3.2 推拿手法配合针刺治疗 |
4.3.3 推拿配合艾灸 |
4.3.4 推拿配合中药 |
4.3.5 推拿配合肌力训练 |
4.4 彭德忠教授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典型病案 |
5.讨论分析 |
5.1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运用手法讨论分析 |
5.2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所选腧穴讨论分析 |
5.3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所选经络讨论分析 |
5.4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分布部位讨论分析 |
5.5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的证型讨论分析 |
6.结论 |
7.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10)针刀干预对颈椎病模型兔软骨终板聚集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 针刀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 |
1 临床疗效 |
2 针刀治疗点的选取 |
3 针刀操作手法 |
4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技术路线图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
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制作与验证 |
2.2 实验动物处理 |
2.3 取材与样本处理 |
2.4 指标检测 |
2.5 统计学处理 |
实验结果 |
1 针刀对颈椎病兔软骨终板AGG、Col-Ⅱ、MMP-13mRNA表达的影响 |
2 针刀干预对颈椎病模型兔软骨终板AGG、Col-Ⅱ、MMP-13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1 颈椎病概述 |
2 实验指标选择依据 |
3 实验结果分析 |
4 针刀治疗颈椎病的机制探讨 |
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四、穴位注射与运动疗法治疗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壮医经筋手法结合整体调脊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D]. 梁培荣.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D]. 吴柏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点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及对大鼠退变椎间盘Wnt通路的影响[D]. 李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基于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探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神经生理机制[D]. 王婷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穴位指针疗法对中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观察[D]. 王桂娜.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专家共识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初步评价[D]. 白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火针“三通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D]. 郜璐璐.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韦氏整脊手法结合神经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吴海波.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近十年推拿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的文献挖掘及分析[D]. 郭珍妮(Jeny Devina).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针刀干预对颈椎病模型兔软骨终板聚集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影响[D]. 金玉立.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标签:椎动脉型颈椎病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论文; 推拿手法论文; 颈椎论文; 穴位注射论文;